CN100485560C - 法向铆接曲型件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法向铆接曲型件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85560C
CN100485560C CNB2007100494618A CN200710049461A CN100485560C CN 100485560 C CN100485560 C CN 100485560C CN B2007100494618 A CNB2007100494618 A CN B2007100494618A CN 200710049461 A CN200710049461 A CN 200710049461A CN 100485560 C CN100485560 C CN 10048556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ensor
servo
normal direction
numerical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0494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09946A (zh
Inventor
周文强
熊丽萍
于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71004946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85560C/zh
Publication of CN1011099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99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556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5560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法向铆接曲型件的控制方法。是在位于零件正上方的同一个水平面上,以自动钻铆机的铆轴为对角线中心设置由四个测量传感器组成的正方形阵列;用四个伺服运动部件通过铁链将零件工装悬吊于两侧的三个点上组成悬挂零件托架,四个传感器分别对应控制所述四个运动部件的升降;由数据处理软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理论法向位置时传感器的数值,并按误差要求计算出对应于传感器测量数值的公差带;对零件的相应点进行高度调整,直到四点的高度差在允许的范围内才发出可铆接信号。本发明采用的三点悬挂零件托架,取代人工视觉法向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四点对称悬挂零件无法完成曲型件法向铆接的控制问题。且成本低,效率高,可靠性好。

Description

法向铆接曲型件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制造业自动连接装配飞机部件的方法,特别是自动钻铆曲型件法向铆接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数字制造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完备和发展,自动钻铆技术实现了实质性的突破,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动化装配系统。世界各航空工业发达国家均已广泛应用飞机装配中的自动钻铆技术。自动钻铆系统主要包括自动钻铆机和托架两部分.托架系统用来进行装配件的定位和夹持;自动钻铆机用于完成制孔、注胶、铆接和紧固件安装等工作。由于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在自动连接方面有所不同,军机部件尺寸小且复杂、紧固件种类多而较难实现自动化装配,因此,自动钻铆机三座标托架系统一般只能实现平板类组件的自动钻铆。在三座标托架系统中要实现双曲面蒙皮的自动钻铆,尤其在对飞机蒙皮曲型件进行铆接的过程中,则必须保证铆接点的法线与钻轴或铆轴的轴线相平行或重合。铆接点相对水平面垂直的法线垂直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由于法线是一条空间直线,没有直接的方法进行检测,因此、只能通过间接的检测方法来进行测量。在国内还没有能够进行法向检测和自动进行法向调整控制的悬挂式软连接托架的设备。在进行飞机蒙皮的铆接时都是采用人工目测来进行法向调整,不仅人力物力浪费大,而且效率低下,质量不稳定。在法国达索公司有相类似的设备,但该公司的设备也没有自动法向控制功能。它在设计时虽然考虑了此功能,但在实际应用时不能进行法向控制,或者是效率特别低,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所以被迫取消了此功能,将其自动控制改回到人工视觉控制。国外公司只在部件大,紧固件种类少较易实现自动的大型飞机生产时,才采用特别昂贵和特别复杂的全自动钻铆机进行法向铆接。该全自动钻铆机是由多台数控自动钻铆机、托架系统配置或由自动钻铆设备和带视觉系统的机器人、大型龙门机器人、专用柔性工艺装备及坐标测量机等多种设备、不同配置组成的柔性自动装配系统。对于外形较平直的中小结构的壁板和双曲面蒙皮中小型零件的自动钻铆大多配置手动、半自动托架系统,全部被迫采用人工目测控制解决法向铆接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自动钻铆机在铆接飞机蒙皮曲型件过程中,人工视觉检测、手动调整控制法线垂直度误差大,效率低下,质量不稳,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成本低,效率高,可靠性好,铆接质量稳定的法向铆接曲型件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法向铆接曲型件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位于零件正上方的同一个水平面上,以自动钻铆机的铆轴为对角线中心设置由四个测量传感器组成的正方形阵列,并以正方形的四个点作为被检测点的法线垂直测量位置;
2用四个伺服运动部件通过铁链将零件工装悬吊于两侧的三个点上组成悬挂零件托架,四个传感器分别对应控制所述四个运动部件的升降;
3.设置四个传感器的测量窗口,并把四个传感器设置为电流输出型;
4.由数据处理软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理论法向位置时传感器的数值,并按误差要求计算出对应于传感器测量数值的公差带;
5.四个传感器把测得的数据反馈给控制系统进行处理,并由数控控制系统控制运动部件对零件的相应点进行高度调整,直到四点的高度差在允许的范围内为止,数控控制系统停止调整并发出可铆接信号。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案设计制造的自动钻铆机托架法向控制系统成本低,效率高,可靠性好,铆接质量稳定可靠。可以取代人工视觉法向控制,提高零件的铆接质量和生产效率。主要体现在
(1)成本低。国外具有自动法向控制功能的钻铆机托架的价值在120万美元左右/台,而采用本发明上述方案制造的托架具有国外托架的全部功能,且成本不到80万元人民币。
(2)法线垂直度误差小,控制精度高、铆接质量稳定可靠、效率高。本发明采用的三点悬挂零件托架,解决了达索公司现有技术采用四点对称悬挂零件,在法向调整过程中存在托架重心可能落在托架对角线中心上形成的对角相对平衡状态,造成法向调整无法完成的问题。在控制软件上采用了与现有技术不同的算法进行控制,使得设备的反应速度比其它公司的快且控制精度更高。因为国外相类似的设备采用的是人工视觉来进行手动法向调整,法线垂直度误差>0.5°,而理想的误差要求是<0.25°。根据本发明设计制造的设备上实测的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后得知,所有测量点的法线垂直度误差都<0.1°。
(3)由于采用的是性能可靠,应用广泛的数控系统和传感器,再加上完善的保护措施,所以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很高,铆接的零件质量的一致性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图1是本发明托架系统中对双曲面蒙皮进行法向自动铆接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工作系统的控制流程原理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由于飞机蒙皮的半径较大,因此在蒙皮较小范围内的弧度变化是较小的。如果要检测某一点的法线是否垂直,可以用一个平面水平去切以这个点为中心的边距相等的四个点,如果这四个点刚好在这个水平面上,即这四个点的高度差为零。就可以认为这个被检测的点的法线在垂直位置,即处于法向位置。这四个点的边距越小,所得到的精度就越高,但检测和控制就越困难。在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选择的边距是200×200mm的四个点,在这个距离上两者得以兼顾。根据以上的理论,采用测量200×200mm边距上的四个点的距离,把测得的数据反馈给控制系统进行处理,然后数控系统再来控制运动部件对零件的相应点进行高度调整,直到四点的高度差在允许的范围内为止。其具体的最佳实施技术方案是:
1.把曲型件,比如双曲面蒙皮零件置于零件工装1上,由四个超声波传感器S1、S2、S3、S4以自动钻铆机的铆轴为对角线中心,组成一个边长为200mm×200mm的正方形矩阵阵列,并将其安装在位于零件正上方的同一个水平面上,并以正方形的四个点作为被检测的点的法线垂直测量位置。正方形的中心与自动钻铆机的铆轴中心基本重合。以上所述的超声波传感器可以选用美国邦纳公司生产的超小型高精度的超声波传感器。
2.将作为运动部件的四个伺服电动葫芦Z1、Z2、Z3、Z4,通过五根承重铁链条2,悬吊于零件工装1两侧的三个点上组成悬挂零件托架,四个传感器S1、S2、S3、S4分别对应控制四个伺服电动葫芦的升降;四个传感器S1、S2、S3、S4分别对应四个伺服电动葫芦Z1、Z2、Z3、Z4。伺服电动葫芦Z1,Z2分别作用于零件工装1一边的两个端点上。在控制运动时,由相邻伺服电动葫芦Z1,Z2的传感器S1、S2发出信号分别控制伺服电动葫芦Z1、Z2的上升或下降。伺服电动葫芦Z3、Z4通过一个杠杆共同作用于零件工装1的另一边的中点位置。伺服电动葫芦Z3、Z4的运动方向受传感器S3、S4的共同控制,且是同步运动的。四个伺服电动葫芦通过铁链悬吊于零件工装1上的三个点,实现零件X、Y、Z向及法向的自动调整运动。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两个伺服电动葫芦Z3、Z4可以只用一个功率更大的伺服电动葫芦代替,因此只用三个伺服电动葫芦也能实现三点悬挂控制。上述实施例在此台设备中选用四个相同的伺服电动葫芦是考虑日后维护的互换性。
3.为提高抗干扰的能力,把四个传感器设置为电流输出型,通过示教方式设置四个传感器的测量窗口,尽量使四个传感器的测量窗口相同,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法向的控制精度。
4.编制数据处理软件,这是法向控制成败的关键。可以选用三菱公司的高速PLC(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作为模数转换和法向数据处理及逻辑控制用。首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理论法向位置时传感器的数值。然后根据误差要求计算出对应于传感器测量数值的公差带。把理论值加上公差带后得出的数值范围就是它的控制范围。如果某一个传感器测出的数据大于了公差上限,那么就控制相应的伺服吊葫芦上升,如果小于公差下限,就使它下降,如果在公差带内,相应的伺服葫芦就保持不动。直到全部的测量数据都在公差范围内为止。此时系统就认为四点的高度差约等于零,铆轴正下方那个点已经处于法向位置,数控系统停止调整并发出可以铆接的信号。为托架及Z向法向控制调整用的数控系统可以选用FANUC公司的OI-MC数控系统。
参见图2。当数控系统接收到法向控制的启动信号时,系统首先检测数据处理和逻辑判断电路送来的运动控制信号(即三菱公司高速PLC送来的信号),系统根据它送来的信号分别控制四个电机的驱动器驱动四个伺服电动机转动,伺服电机带动吊葫芦使被铆接零件作上升或下降运动。零件距离的变化被测量系统检测到,测量系统把距离的变化转化成电信号的变化送给数据处理电路进行数据的分析计算和逻辑判断,通过逻辑判断得出四个伺服电机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然后把这些方向信号和速度信号传送给数控系统的PMC(机床可编程序控制器),数控系统的PMC根据这些信号调整发送给伺服电机驱动器的控制信号控制零件的运动,直到零件到达法向位置为止。整个控制的关键是数据处理和逻辑判断部分,这部分的功能是由软件实现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传感器的选择可以考虑激光传感器等其它测距传感器,运动部件也可以选用其他电动吊装装置,这些变更和改变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法向铆接曲型件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零件置于零件工装上,在位于零件正上方的同一个水平面上,以自动钻铆机的铆轴为正方形对角线的中心,设置由四个测量传感器组成的正方形阵列,并以传感器所在的四个点作为被检测点的法线垂直测量位置;
2).用四个伺服电动葫芦运动部件悬吊于零件工装两侧的三个点上组成悬挂零件托架,四个传感器分别对应控制所述四个运动部件的升降;
3).设置四个传感器的测量窗口,并把四个传感器设置为电流输出型;
4).由数据处理软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理论法向位置时传感器的数值,并按误差要求计算出对应于传感器测量数值的公差带;
5).四个传感器把测得的数据反馈给数控系统进行处理,并由数控系统控制运动部件对零件的相应点进行高度调整,测量系统把距离的变化转化成电信号的变化送给数据处理电路进行数据的分析计算和逻辑判断,通过逻辑判断得出四个伺服电机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然后把这些方向信号和速度信号传送给数控系统,数控系统根据这些信号调整发送给伺服电机驱动器的控制信号控制零件的运动,如果某一个传感器测出的数据大于了公差上限,那么就控制相应的伺服电动葫芦上升,如果小于公差下限,就使它下降,如果在公差带内,相应的伺服电动葫芦就保持不动,直到全部的测量数值都在公差范围内为止,此时零件到达法向位置,数控系统停止调整并发出可铆接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法向铆接曲型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挂零件托架包括,通过五根承重铁链条(2)悬吊于零件工装两侧构成的三点悬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法向铆接曲型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点悬挂包括分别作用于零件工装一边两个端点上悬挂的伺服电动葫芦Z1、Z2和通过一个杠杆共同作用于零件工装另一边中点位置悬挂的伺服电动葫芦Z3、Z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法向铆接曲型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形的边长是200mm×2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法向铆接曲型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选用美国邦纳公司生产的超小型高精度的超声波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法向铆接曲型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数据处理软件确定理论法向位置时传感器的数值,并按误差要求计算出对应于传感器测量数值的公差带,把理论法向位置时传感器的数值加上公差带后得出的控制数据,通过所述传感器分别控制对应伺服电动葫芦在Z向的升降和自动调整运动,直到全部的测量数值都在公差带内。
CNB2007100494618A 2007-07-06 2007-07-06 法向铆接曲型件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048556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494618A CN100485560C (zh) 2007-07-06 2007-07-06 法向铆接曲型件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494618A CN100485560C (zh) 2007-07-06 2007-07-06 法向铆接曲型件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9946A CN101109946A (zh) 2008-01-23
CN100485560C true CN100485560C (zh) 2009-05-06

Family

ID=39042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494618A Active CN100485560C (zh) 2007-07-06 2007-07-06 法向铆接曲型件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8556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1273B (zh) * 2008-01-30 2010-06-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并联式宏微驱动的高精度大口径光栅拼接装置
CN101804563B (zh) * 2009-02-16 2011-08-17 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钻压铆机床
CN102172831A (zh) * 2010-12-30 2011-09-07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检测铆钉高度的方法
CN102416431A (zh) * 2011-12-02 2012-04-18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曲面零件法向铆接的伺服控制方法
CN102636110B (zh) * 2012-03-26 2015-03-2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飞机部件自动钻铆系统的基准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2768006B (zh) * 2012-08-02 2015-05-13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大曲率曲面零件法向自动测量和调整的方法
CN102989979B (zh) * 2012-11-30 2015-01-07 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矿用主通风机钢制扇叶压力热铆工艺
CN103600201B (zh) * 2013-11-14 2016-01-06 贵州航天特种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厢式车外蒙皮铆焊工艺
CN110368016B (zh) * 2019-08-06 2024-05-24 南通爱尔思轻合金精密成型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ct转子检验工装
CN110948254B (zh) * 2019-11-22 2021-05-07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钻铆托架多站位单曲面型面定位方法
CN116230610B (zh) * 2023-05-08 2023-09-26 上海隐冠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件的位置调整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国内外自动钻铆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楼阿莉.航空制造技术,第6期. 2005
国内外自动钻铆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楼阿莉.航空制造技术,第6期. 200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9946A (zh) 2008-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5560C (zh) 法向铆接曲型件的控制方法
CN107321969B (zh) 全向轮式可移动重载铸造机器人
CN107471885B (zh) 一种精雕机的柔性自动生产装置
CN106737688B (zh)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集箱管座机器人自动装配系统和方法
CN110193829A (zh) 一种耦合运动学与刚度参数辨识的机器人精度控制方法
CN105174025B (zh) 零部件智能柔性吊挂机械手
CN103846649A (zh) 一种用于精密装配的两级并联机器人装置
CN105149645A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制孔系统锪窝深度控制的装置及制孔方法
KR20190042588A (ko) 튜브형 부재를 분리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13257833U (zh) 一种三维焊接装备
CN104191245A (zh) 大型钢结构机器人自动上料焊接磨抛检测系统
CN113636348A (zh) 一种建筑安装使用的玻璃转运系统
CN101823235A (zh) 自动法向检测控制水切割弧形薄板喷嘴切割头的方法
CN109291051A (zh) 一种基于角度传感器的串并联机器人末端姿态闭环控制方法
CN104656675A (zh) 一种高速5轴联动并联三坐标测量机
CN106334896A (zh) 一种数字智能化节臂架组对工装设备
CN115302527A (zh) 一种双机器人自动钻铆设备
CN109368498A (zh) 一种基于bim智能装配式节点构造与建造的自动化系统
CN208992733U (zh) 一种新型焊装线装配顶盖用高效自动抓具
CN217493270U (zh) 一种具有人手力度感知能力的六轴重载装配机械手
CN102416431A (zh) 一种曲面零件法向铆接的伺服控制方法
CN103481112A (zh) 数控动梁龙门机床的横梁同步平衡调整方法
CN113608519A (zh) 一种伺服驱动器的寿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4986115B (zh) 具有人手力度感知能力的六轴重载装配机械手及控制方法
CN107953348B (zh) 一种深腔构件轨道爬行机器人式自动加工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123

Assignee: Fly aircraft into the civil aircraft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Assignor: Chengdu Airplane Industry (Group) Corp.,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0510000007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ontrol method for normally riveted curved membe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06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00317

EM01 Chang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Change date: 20111226

Contract record no.: 2010510000007

Assignee after: AVIC CHENGFEI COMMERCIAL AIRCRAFT COMPANY LTD.

Assignee before: Fly aircraft into the civil aircraft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