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79383C - 一种宽带接入网远端节点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宽带接入网远端节点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79383C
CN100479383C CNB2006100805754A CN200610080575A CN100479383C CN 100479383 C CN100479383 C CN 100479383C CN B2006100805754 A CNB2006100805754 A CN B2006100805754A CN 200610080575 A CN200610080575 A CN 200610080575A CN 100479383 C CN100479383 C CN 10047938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agement server
distant
end node
terminal managemen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8057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47554A (zh
Inventor
杨素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61008057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79383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47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7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938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9383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接入网远端节点的管理方法,包括步骤:接入节点与终端管理服务器建立中间协议层连接;通过所述接入节点转发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和远端节点的交互报文的方式,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和所述远端节点建立管理协议层连接;述终端管理服务器通过所述管理协议层管理所述远端节点。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宽带接入网远端节点的管理系统和一种宽带接入网的远端节点。本技术方案通过接入节点转发管理协议层交互报文,能够实现终端管理服务器直接管理远端节点。

Description

一种宽带接入网远端节点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接入网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宽带接入网远端节点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宽带接入技术主要分为铜线接入技术(例如各种DSL技术)、光接入技术(如PON)以及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如Wimax,WiFi等)。
请参考图1,为宽带接入网结构图。用户的数据由用户设备100发送到远端节点200,再发送到接入节点300,然后传送到网络400中去。网络中的资源或内容经相反的路径到到达用户设备100。
随着技术的发展,接入网能提供的带宽越来越大,“三网合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承载的业务也越来越多,业务特性的变化也越来越快。为了向用户提供多种业务,远端节点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运营商对远端的节点的管理要求日益强烈。
请参考图2,为现有技术通过NMS/EMS管理远端节点结构图。根据采用的接入技术的不同,在接入节点和远端节点之间接口,增加了一个接入技术相关协议层。如采用GPON作为接入技术,该接入技术相关协议层就是GPON协议层。该接入技术相关层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数据在接入节点和远端节点之间的可靠传输,以及完成接入节点对远端节点的配置和管理。操作人员在NMS/EMS(网络管理系统/网元管理系统)500配置远端节点200的各种属性,NMS/EMS500把这些配置属性下发到接入节点300,接入节点300再通过接入节点300和远端节点200之间的与接入技术相关的协议层来配置和管理远端节点200。远端节点200看成是接入节点300的移到远端的端口或功能单元。
以下介绍PON系统中应用NMS/EMS管理远端节点的实现过程。BPON/GPON接入技术中,接入节点是OLT(光线路终端),远端节点是ONT/ONU(光网络终端/光网络单元)。下文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ONU、ONT统一成为ONT。OLT通过OMCI(ONU管理控制接口)通道对ONT进行管理。OMCI是BPON、GPON标准中定义的一种配置传输通道,建立在OLT和ONT之间,由ONT在向OLT注册时建立。OMCI是主从式管理协议,OLT是主设备,ONT是从设备,OLT通过OMCI通道控制其下面连接的多个ONT。BPON的OMCI在G.983.2中定义。GPON的OMCI在G.984.4中定义。OMCI协议中将OLT管理ONT的各种数据抽象成协议独立的管理信息库(MIB),MIB的基本单元是管理实体(ME)。BPON、GPON标准中定义了OLT通过OMCI控制ONT的多种管理实体。ONT在OLT的控制下实现各个管理实体的配置管理功能。NMS/EMS把ONT作为OLT的一个远端逻辑单元来管理。当需要开展新业务或对现有业务进行升级时,必须定义新的ME或更改ME的属性,这需要同时升级OLT、ONT,而且有可能要更新NMS/EMS中的MIB库。
从以上现有技术对远端结点的管理过程可以看出,NMS/EMS和接入节点之间的接口是基于管理层协议(例如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接口,接入节点和远端节点之间的接口是基于具体接入技术相关协议的接口,接入节点作为NMS/EMS管理远端节点的网关,把NMS/EMS下发的基于管理层协议(如SNMP协议)的管理数据转换成具体接入技术相关协议的管理数据下发给远端节点,在接入节点上需要完成协议转换过程。远端节点的管理和升级对接入节点的依赖性太强,如果要升级远端节点需要首先升级接入节点和NMS,不方便业务的部署和维护。
请参考图3,为现有技术通过ACS管理远端节点结构图。该管理方法在接入节点采用NMS/EMS 500进行管理,在远端节点采用ACS(AutoConfiguration Server自动配置服务器)600来管理。远端节点300和ACS500之间的接口采用DSL论坛的TR069协议(CPE WAN Management ProtocolCPE广域网管理协议)来实现。远端节点一般是二层设备没有实现IP协议栈,要支持该种管理方式,必须要在远端节点上实现TCP/IP协议栈,这会增加远端节点的成本,另外,由于远端节点是大量布放的设备,每个远端节点都分配一个IP地址,在IPV4地址稀缺的时代,这种管理方式的代价是很高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宽带接入网远端节点管理方法和系统,通过接入节点转发终端管理服务器与终端节点的交互报文,实现终端管理服务器通过管理协议层管理远端节点;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宽带接入网的远端节点,该远端节点的管理模块建立管理协议层连接,应用接收到的管理报文实现对远端节点的管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宽带接入网远端节点的管理方法,包括步骤:1)接入节点与终端管理服务器建立中间协议层连接;2)通过所述接入节点转发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和远端节点的交互报文的方式,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和所述远端节点建立管理协议层连接;3)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通过所述管理协议层管理所述远端节点。
优选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1)建立中间协议层连接之前,所述接入节点接收连接请求。
优选的,所述连接请求为远端节点发出的连接终端管理服务器的请求;或为远端管理服务器发出的连接远端节点的请求。
优选的,所述远端节点向所述接入节点发出连接所述接终端管理服务器的请求,则在建立所述中间协议层连接之前,所述接入节点通过配置与所述远端节点标识关联的终端管理服务器地址的静态方式获取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的地址;或所述接入节点通过利用远端节点的标识查询存储有与所述远端节点标识关联的终端管理服务器地址的服务器的动态方式获取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的地址。
优选的,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向所述接入节点发出连接所述远端节点的请求,则所述管理服务器发出连接请求之前,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通过配置与所述远端节点标识关联的接入节点地址的静态方式获取所述接入节点的地址;或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通过利用远端节点的标识查询存储有与所述远端节点标识关联的接入节点地址的服务器的动态方式获取所述接入节点的地址。
优选的,所述宽带接入网为无源光网络PON,相应的,所述接入节点为光线路终端OLT,所述远端节点为光网络终端ONT,所述方法包括步骤:61)光线路终端OLT和终端管理服务器建立中间协议层连接;62)通过所述光线路终端OLT转发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和光网络终端ONT的交互报文的方式,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和所述光网络终端ONT建立管理协议层连接;63)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通过所述管理协议层管理所述光网络终端ONT。
优选的,所述步骤61)建立中间协议层连接之前,所述光线路终端OLT接收连接请求。
优选的,所述连接请求为光网络终端ONT发出的连接终端管理服务器的请求;或为远端管理服务器发出的连接光网络终端ONT的请求。
优选的,所述光网络终端ONT向所述光线路终端OLT发出连所述接终端管理服务器的请求,则在建立所述中间协议层连接之前,所述光线路终端OLT通过配置与所述光网络终端ONT标识关联的终端管理服务器地址的静态方式获取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的地址;或所述光线路终端OLT通过利用光网络终端ONT的标识查询存储有与所述光网络终端ONT关联的终端管理服务器地址的服务器的动态方式获取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的地址。
优选的,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向所述光线路终端OLT发出连接所述光网络终端ONT的请求,则所述管理服务器发出连接请求之前,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通过配置与所述光网络终端ONT关联的光线路终端OLT地址的静态方式获取所述光线路终端OLT的地址;或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通过利用光网络终端ONT的标识查询存储有与所述光网络终端ONT关联的光线路终端OLT地址的服务器的动态方式获取所述光线路终端OLT的地址。
优选的,所述中间协议包括TCP/IP协议和SSL/TLS因特网传输层安全协议。
优选的,所述管理协议包括TR069客户端设备广域网协议和类XML扩展标识语言实现的管理协议。
优选的,所述转发可为透传转发或终结转发。
一种宽带接入网远端节点的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终端管理服务器,代理模块和管理模块:所述代理模块用于与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建立中间协议层连接,转发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和远端节点的交互报文;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用于与所述代理模块建立中间协议层连接,与所述管理模块进行管理协议层的报文交互;所述管理模块用于与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进行管理协议层的报文交互,应用所述管理报文配置所述远端节点。
优选的,所述宽带接入网为无源光网络PON。
优选的,所述代理模块设置在接入节点中,所述管理模块设置在远端节点中;对于无源光网络PON,所述接入节点为光线路终端OLT,所述远端节点为光网络终端ONT。
一种宽带接入网的远端节点,所述远端节点包括管理模块,所述管理模块支持接入技术相关协议层和管理协议层;所述管理模块用于建立接入技术相关协议层连接和管理协议层连接;所述管理模块在建立接入节点与提供配置信息的管理服务器之间的接入技术相关协议层连接之后,通过接入节点转发报文以建立管理协议层连接,应用接收到的管理报文配置所述远端节点。
优选的,所述远端节点为无源光网络PON的光网络终端ONT。
优选的,所述管理模块不支持中间协议层,在建立管理协议层连接之前,不建立中间协议层连接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在接入节点与终端管理服务器建立中间协议层连接后,接入节点转发终端管理服务器和远端节点的交互报文,实现终端管理服务器和远端节点的管理协议层连接,终端管理服务器通过管理协议报文对远端节点进行管理;本发明在远端节点的配置过程中降低了对接入节点的依赖性,从而使得对远端节点的部署和业务升级变得更加简单,便于开展管理维护工作。
进一步,在本技术方案中,远端节点支持接入技术相关协议层和管理协议层,可不支持中间层协议,该远端节点可不支持TCP/IP协议,不需要分配IP地址,在改变远端节点的业务时不需要改变接入节点的相关接入协议参数,降低维护成本,提升运营商的盈利能力,增强其竞争力。
进一步,在PON系统中,由于OLT转发ONT和终端管理服务器的交互报文,ONT与终端管理服务器建立管理协议层的连接,可不需要重新定义新ME和扩展ME,从而使得PON设备具有良好的互通性,便于业务的更改,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宽带接入网结构图;
图2为现有技术通过NMS/EMS管理远端节点结构图;
图3为现有技术通过ACS管理远端节点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协议栈模型;
图5为本发明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由远端节点发起的使用透传方式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在PON系统中由ONT发起的使用透传方式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由终端管理服务器发起的使用透传方式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由远端节点发起的使用终结方式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在PON系统中由ONT发起的使用终结方式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采用TR069协议使用透传方式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采用TR069协议使用转发方式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管理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带接入网远端节点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请参考图4,为本发明协议栈模型。该模型把终端管理服务器和接入节点的通讯连接将协议栈分为管理协议层、中间协议层、链路层和物理层。把接入节点和远端节点的通讯连接将协议栈分为管理协议层、接入技术相关协议层和物理层。
本发明的管理协议指的是在管理者(终端管理服务器)和被管理者(远端节点)间定义的通信方法,规定一种统一的、没有二义性的数据描述语法和编码格式。管理协议层可以由单个协议实现或多个协议组合实现。
上述管理协议包括基于XML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扩展标识语言)实现的协议和TR069协议(CPE WAN Management Protocol用户端设备广域网管理协议)。
中间协议层指的是支持管理协议在终端管理服务器和接入节点之间传输的协议,可以包含多个协议或协议层。
上述中间协议层包括IP协议层、TCP/UDP协议层和SSL/TLS因特网传输层安全协议层。
链路层也叫数据链路层,其主要完成相邻两点间物理层上的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护、拆除等功能。
物理层技术包括铜线、光纤、无线等接入技术。
以下简要介绍管理协议层与中间协议层的交互过程:中间协议层通过与下层协议之间的接口收到下层提交的数据包后,根据中间层协议报头中的特征字段或会话标识等信息判断出是封装的是管理协议报文后,去掉中间层协议报头后,通过中间协议层和管理协议层之间的接口把报文提交给管理协议层。管理协议层收到报文后可以对报文进行相应的处理。
管理协议层与接入技术相关协议层的交互过程也类似于管理协议层与中间协议层的交互过程。
在本发明中,终端管理服务器支持该协议栈的中间协议层和管理协议层。接入节点可以支持该管理方式的中间协议层和管理协议层;或者支持中间协议层、不支持管理协议层。远端节点需要支持该管理方式采用的管理协议层,远端节点不一定需要支持中间协议层。接入节点转发终端管理服务器和远端节点的交互报文有两种方式:透传转发方式和终结转发方式。终结转发模式对终端管理服务器来说,接入节点可以作为管理服务器的代理来管理远端节点,同时作为远端节点的代理维持与终端管理服务器的管理协议层以下的各层通信和交互;透明传输模式,对终端管理服务器来说,接入节点仅维持与终端管理服务器之间的管理协议层以下的各层的通信和交互。终端管理服务器能够感知远端节点,但实际上在管理协议层以下的中间协议层交互都是与接入节点完成的,与远端节点的直接交互的是管理协议层。
上述透传转发指的是接入节点不需要实现管理协议层,接入节点的中间协议层收到链路层提交的报文后,去掉中间协议层报头,直接把管理协议层报文封装在具体接入技术相关协议层中传给远端节点。
上述终结转发指接入节点上实现管理协议层,接入节点的中间协议层收到链路层提交的报文后,去掉中间协议层报头,把报文提交给管理协议层,管理协议层对报文进行某种处理后把处理后的管理协议层报文提交给具体接入技术相关协议层,由具体接入技术相关协议层封装后传给远端节点。
本技术方案中,远端节点可以不实现中间协议层,可以不需要知道终端管理服务器的地址,此两项工作由接入节点来完成。远端节点和接入节点之间可以建立一个逻辑通道专用于远端节点和接入节点传递管理协议层报文,例如TR069中的HTTP报文。接入节点需要代理远端节点与终端管理服务器的中间协议层的通信,因为远端节点可能没有实现TCP/IP协议栈,所以需要接入节点能够具有发现终端管理服务器地址的能力。接入节点发现终端管理服务器的过程,可以使用在接入节点上配置终端管理服务器IP地址的静态方式,也可以使用通过查询存储有终端管理服务器的IP地址的服务器的动态方式。由于存在同一个接入节点下的多个远端节点分别由不同的终端管理服务器来管理,在接入节点上静态配置终端管理服务器地址时可能需要配置多个终端管理服务器的地址。由于不同的远端节点由不同的终端服务器来管理,因此静态配置终端管理服务器地址时还需要该终端管理服务器所管理的远端节点的标识做关联。同样,在服务器上存储的终端管理服务器IP地址也需要与远端节点的标识相关联。
为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以下对上述的使用静态方式和动态方式发现终端管理服务器的过程进行描述。
使用接入节点上配置终端管理服务器地址的静态方式,远端节点发起与终端管理服务器的会话过程如下:远端节点启动后,会在具体接入技术相关协议层与接入节点进行协商,或建立逻辑通道。在GPON接入技术中,OLT上预先设置了ONT的SN(Serial Number序列号)和分配给该ONT的承载管理协议报文的GEM Port(GPON封装方法端口),通过GPON协议的OAM(运营、维护管理)消息在接入节点和远端节点之间建立GEM Port逻辑通道,OAM消息可以是PLOAM、OMCI消息。逻辑通道建立过程接入节点能够获得远端节点的标识。远端节点主动发起与终端管理服务器的会话时,发送的管理协议层报文封装在具体接入技术相关协议层中通过远端节点和接入节点间的具体接入技术相关协议建立的逻辑通道到达接入节点,接入节点根据该远端节点的标识查找到管理该远端节点的终端管理服务器的地址,找到后接入节点先与终端管理服务器建立中间协议层的连接,再把管理协议层报文封装在中间层协议中发送给终端管理服务器。
使用通过查询存储有终端管理服务器的IP地址的服务器的动态方式,远端节点发起与终端管理服务器的会话过程如下:远端节点启动后,会在具体接入技术相关协议层与接入节点进行协商,或建立逻辑通道,这个过程接入节点能够获得远端节点的标识。远端节点主动发起与终端管理服务器的会话时,发送的管理协议层报文到达接入节点,接入节点根据该远端节点的标识向网络中的服务器(可为保存用户签约数据的服务器)查询管理该远端节点的终端管理服务器的地址,该服务器根据远端节点的标识找到管理该终端的终端管理服务器的地址,并把终端管理服务器的地址返回给接入节点,接入节点根据返回的终端管理服务器的地址与终端管理服务器建立中间协议层的连接,再把管理协议层报文封装在中间层协议中发送给终端管理服务器。在GPON技术中,OLT上没有预先设置ONT的SN和分配给该ONT的承载管理协议报文的GEMPort,OLT根据ONT的SN向网络中的服务器(例如认证服务器)请求获得分配给该ONT的管理协议报文的GEM Port,或者OLT分配一个可用的GEM Port给ONT。动态方式分配了承载管理协议报文的GEM Port给ONT后,在OLT上建立该ONT的SN与该ONT分配的承载管理协议报文的GEM Port的关联。
终端管理服务器发起的会话过程分成两种,一种是终端管理服务器上保存有远端节点的标识和该远端节点所连的接入节点的地址,另一种是终端管理服务器上仅保存有远端节点的标识,终端管理服务器从网络中的服务器获取(可为保存用户签约数据的服务器)远端节点所连的接入节点的地址。终端管理服务器可以把接入节点的地址看成是远端节点的地址,因为终端管理服务器可以不用感知接入节点参与终端管理服务器的会话过程。
下面对终端管理服务器只保持远端节点标识的会话连接过程进行描述:终端管理服务器需要发起与远端节点的会话,首先向网络中的服务器查询远端节点所连的接入节点的地址,服务器返回接入节点的地址后,终端管理服务器用返回的接入节点的地址和远端节点的标识向远端节点发起中间协议层的连接,由于使用的地址是接入节点的地址,所以事实上是终端管理服务器与接入节点之间建立中间协议层的连接。如果远端节点不在线,接入节点可以不响应终端管理服务器的连接建立请求或返回错误信息通告远端节点不在线。连接建立好后,终端管理服务器可以在中间协议层连接上发送管理协议层的报文给远端节点。发送的管理协议层报文经接入节点透传或终结转发到对应终端上。
请参考图5,为本发明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p1)接入节点与终端管理服务器建立中间协议层连接;
p2)通过所述接入节点转发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和远端节点的交互报文的方式,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和所述远端节点建立管理协议层连接;
p3)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通过所述管理协议层管理所述远端节点。
为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以下对上述流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考图6,为本发明由远端节点发起的使用透传方式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1.在某种条件下,触发远端节点发起与终端管理服务器的交互。远端节点跟终端管理服务的管理协议层的交互必须在中间协议层建立好连接以后才能进行,由于远端节点上没有实现中间协议层,但可以由接入节点代理远端节点与终端管理服务器间建立中间协议层的连接,远端节点可以通过具体接入技术相关的OAM消息发送一个连接请求报文给接入节点,该报文可以包含远端节点的标识、请求的内容。
上述条件可为:远端节点上电或重启时。
2.接入节点收到连接请求报文后,通过静态方式或动态方式发明终端管理服务器,发起与终端管理服务器的中间协议层的连接。
上述中间协议层连接可为:TCP连接或SSL连接。
3.接入节点和终端管理服务器之间的中间协议层的连接成功建立后,接入节点通过具体接入技术相关协议的OAM消息发送一个连接请求响应报文给远端节点,通知远端节点接入节点已经建立好与终端管理服务器的中间协议层的连接。
具体的,上述OAM信息对GPON系统来说,可为PLOAM或OMCI消息。
4.远端节点收到连接请求响应报文后,表示接入节点和终端管理服务器之间的底层连接已经成功建立了。远端节点与终端管理服务器的开始管理协议层握手过程,该过程可能包含多个管理协议层报文的交互。
具体的,例如管理协议层采用TR069协议时,远端节点通过HTTP POST消息调用终端管理服务器的Inform方法,终端管理服务器通过HTTP response消息响应远端节点,该过程可以协商会话相关的一些参数,如每个HTTP POST和HTTP response消息中能承载的最大SOAP信封数。
5.管理协议层握手过程结束后,远端节点和终端管理服务器开始配置过程,包括终端管理服务器从远端节点读取参数、设置远端节点的参数、对远端节点的软件进行升级等。该过程包含多个管理协议层报文的交互。
6.配置过程完成后,当远端节点和终端管理服务器不需要进行管理协议层报文的交互时,远端节点和终端管理服务器进入管理协议层断开协商过程。
7.管理协议层断开协商过程完成后,远端节点通过具体接入技术相关协议层的OAM消息向接入节点发送断开连接请求报文,请求接入节点断开与终端管理服务器的中间协议层的连接。
8.收到远端节点的断开连接请求OAM消息后,接入节点与终端管理服务器进行断开中间协议层连接的协商。
9.接入节点断开与终端管理服务器的中间协议层连接后,通过具体接入技术相关协议层的OAM消息发送一个断开请求连接响应报文给远端节点,表示接入节点已经成功与终端管理服务器断开了底层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第4,5,6步骤并没有严格的区别,即可以看作在一个步骤内完成。
请参考图7,为本发明在PON系统中由ONT发起的使用透传方式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1.当ONT需要配置时,通过OAM消息(PLOAM或OMCI消息)请求OLT与终端管理服务器建立中间协议层连接。
2.收到ONT的OAM请求消息后,OLT根据收到该OAM消息的GEM Port或ONT的SN获取到管理终端管理服务器的IP地址。并发起与终端管理服务器的中间协议层连接过程(如TCP连接)。
3.中间协议层连接建立好以后,OLT通过OAM消息通知ONT,已成功建立了与终端管理服务器的中间协议层的连接。
4.收到OLT返回的OLT成功建立与终端管理服务器中间协议层连接后,ONT在分配的承载管理协议报文的GEMP Port中的发送管理协议层请求配置报文,向终端管理服务器请求配置。终端管理服务器通过管理层协议对ONT进行配置。
5.当ONT与终端管理服务器的管理协议层会话结束,ONT通过OAM消息(PLOAM或OMCI消息)请求OLT与终端管理服务器断开中间协议层连接。
6.收到ONT的OAM请求消息后,OLT发起与终端管理服务器的中间协议层连接过程(如TCP连接)。
7.中间协议层连接断开以后,OLT通过OAM消息通知ONT,已成功断开了与终端管理服务器的中间协议层的连接。
请参考图8,为本发明由终端管理服务器发起的使用透传方式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1.当某种条件触发终端管理服务器需要与远端节点交互。终端管理服务器要与远端节点管理协议层的交互必须在终端管理服务器和远端节点的中间协议层连接之上进行。由于远端节点可以不用实现中间协议层,终端管理服务器通过远端节点的标识获取到的远端节点的地址是远端节点所连的接入节点的地址,所以终端管理服务器建立的是跟接入节点之间的中间协议层连接。
上述条件可为:当需要对远端节点的软件进行升级时。
2.中间协议层连接建立好以后,终端管理服务器与远端节点之间的开始管理协议层握手过程,该过程可能包含多个管理协议层报文的交互。
3.管理协议层握手过程结束后,远端节点和终端管理服务器开始配置过程,包括终端管理服务器通过管理协议层报文发送读取/设置远端节点的参数、升级远端节点的软件等操作配置命令;远端节点通过管理协议层报文响应终端管理服务器的操作配置命令或请求终端管理服务器对其参数进行各种配置。该过程包含多个管理协议层报文的交互。
4.配置过程完成后,当远端节点和终端管理服务器不需要进行管理协议层报文的交互时,远端节点和终端管理服务器进入管理协议层断开协商过程。
5.管理协议层断开协商过程完成后,终端管理服务器与接入节点开始进行断开中间管理协议层连接的过程。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第2,3,4步骤,并没有严格的区别,即可以看作在一个步骤内完成。
请参考图9,为本发明由远端节点发起的使用终结方式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1.某种条件触发远端节点与终端管理服务器的交互。远端节点通过与接入节点之间的具体接入技术相关协议建立的逻辑通道发送管理协议层握手请求报文。
具体的,在GPON系统中,逻辑通道为GEM Port。
如管理协议层采用TR069协议时,管理协议层握手请求报文就是通过HTTP POST消息发送的Inform request。
2.管理协议层握手请求报文到达接入节点后,被接入节点侦听到。接入节点根据远端节点的标识找到终端管理服务器的地址。如果发现跟管理该远端节点的管理服务器没有建立中间协议层的连接,则发起与终端管理服务器的中间协议层连接过程。否则跳过这一步。
3.接入节点与终端管理服务器之间的中间协议层连接建立好以后,远端节点和终端管理服务器之间就可以进行管理协议层的握手过程。交互过程的远端节点发出的管理协议层报文由接入节点在接入节点与终端管理服务器之间的中间协议层连接上转发给终端管理服务器。接入节点把从接入节点与终端管理服务器之间的中间协议层连接上收到的管理协议层报文转发给远端节点。第1步骤中远端节点发出的协议层握手请求报文,在该过程由接入节点在中间协议层连接上转发给终端管理服务器。
4.管理协议层握手过程结束后,远端节点和终端管理服务器开始配置过程,包括终端管理服务器通过管理协议层报文发送读取/设置远端节点的参数、升级远端节点的软件等操作配置命令;远端节点通过管理协议层报文响应终端管理服务器的操作配置命令或请求终端管理服务器对其参数进行各种配置。该过程包含多个管理协议层报文的交互。
5.配置过程完成后,当远端节点和终端管理服务器不需要进行管理协议层报文的交互时,远端节点和终端管理服务器进入管理协议层断开协商过程。
6.管理协议层断开协商过程完成后,终端管理服务器与接入节点开始进行断开中间协议层连接的过程
可以理解的是,上面的第3,4,5步骤并没有严格的区别,即可以看作在一个步骤内完成。
由终端管理服务器发起的使用终结方式的管理流程与图6所述流程类似。
请参考图10,为本发明在PON系统中由ONT发起的使用终结方式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1.当需要对ONT进行配置时,ONT直接在分配的GEM Port中发送管理协议层初始报文,请求终端管理服务器的配置。
2.OLT能侦听到管理协议层初始和终止报文,ONT发出的初始报文被OLT截获后,OLT发起与终端管理服务器的中间协议层连接过程(如TCP连接)。
3.中间协议层连接建立好以后,OLT把截获的管理协议初始报文转发给终端管理服务器。
4.终端管理服务器通过管理协议层对ONT进行配置。
5.ONT与终端管理服务器的管理协议层会话结束,会话结束的最后一个报文是管理协议层会话结束报文,该报文可以是ONT发送给终端管理服务器或终端管理服务器发送给ONT。
6.OLT侦听到管理协议层结束报文后,发起与终端管理服务器断开中间协议层连接过程。
为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以下结合具体TR069协议,对本发明在透传和转发方式的管理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考图11,为本发明采用TR069协议使用透传方式的实施例示意图。
1.远端节点需要终端管理服务器对其进行配置时,发送跟终端管理服务器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给接入节点。该请求消息可以是接入节点跟远端节点之间OAM消息。OAM消息在GPON协议中可为PLOAM或OMCI消息。
2.接入节点收到远端节点发送来的与终端管理服务器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后,向终端管理服务器的发送连接请求。接入节点根据远端节点的标识查询到终端管理服务器的地址。如果是静态把远端节点的标识和终端管理服务器的地址的关联信息保存在接入节点上,接入节点根据远端节点的标识从接入节点内部找到终端管理服务器的地址。如果没有在接入节点上静态配置远端节点的标识和终端管理服务器地址的关联信息,接入节点根据远端节点的标识向网络中的服务器查询获得终端管理服务器的地址。
所述的网络服务器可为:NMS或保存远端节点标识与终端管理服务器地址关联信息的服务器
3.收到接入节点的连接请求后,终端管理服务器与接入节点之间进行连接建立的交互过程。
4.接入节点跟终端管理服务器建立好连接后,发送一个连接建立响应消息给远端节点。该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可以是远端节点和接入节点之间的OAM消息。
可以理解的是,假如接入节点收到远端节点发送来的请求跟终端管理服务器建立连接的OAM消息后,发现接入节点与终端管理服务器间已经存在为该远端节点建立的连接,则接入节点可以直接返回连接建立响应OAM消息给远端节点,或者接入节点先拆除跟终端管理服务器的连接,再重新建立跟终端管理服务器的连接。
5.远端节点通过HTTP Post方法发送Inform request(通告请求)给终端管理服务器。
6.终端管理服务器收到远端节点的Inform request后,会通过HTTPresponse响应一个Inform response(通告响应)给远端节点。
7.远端节点收到终端管理服务器的Inform response后,发送一个HTTP Post给终端管理服务器,请求终端管理服务器的配置。
8.终端管理服务器通过HTTP response发送GetparameterValue request(读取参数请求)给远端节点。
9.远端节点收到GetparameterValue Request后,把终端管理服务器希望读取的参数值放在GetparameterValue response(读取参数响应)中,通过HTTP Post发送给终端管理服务器。
10.终端管理服务器从GetparameterValue response读取到远端节点某项参数值。当终端管理服务器需要设置远端节点的某个参数值时,通过HTTPresponse发送SetparameterValue request(设置参数请求)给远端节点。
11.远端节点从SetparameterValue request中的参数设置对应的参数值。设置完成后,通过HTTP Post发送SetparameterValue response(参数设置响应)给终端管理服务器。
12.当终端管理服务器不再需要与远端节点完成交互时,终端管理服务器发送一个空的HTTP response给远端节点。
13.远端节点根据空的HTTP response判断出终端管理服务器要断开远端节点的交互。远端节点中止与终端管理服务器的交互,但是由于接入节点和终端管理服务器之间的连接还没有拆除,所以远端节点可以发送一个断开连接请求OAM消息给接入节点,通知接入节点可以断开跟终端管理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14.接入节点发送关闭连接请求OAM消息终端管理服务器器,开始连接关闭过程。
15.接入节点与终端管理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断开后,如果需要接入节点可以发送一个关闭连接请求响应OAM消息给远端节点通知接入节点与终端管理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已经断开。
请参考图12,为本发明采用TR069协议使用转发方式的实施例示意图。
1.远端节点在具体接入技术相关协议层报文中封装承载了Informrequest(通告请求)的HTTP Post方法,并把报文发送给接入节点。
2.接入节点的远端节点侧的具体接入技术相关协议层处理模块收到并处理远端节点发来的报文时,判断是封装的HTTP报文,则把报文往上提交给HTTP协议层。HTTP层判断出是HTTP Post方法,如果接入节点和终端管理服务器之间没有建立底层连接则发送底层连接请求给终端管理服务器。
3.收到接入节点的连接请求后,终端管理服务器与接入节点之间进行连接建立的交互过程。
4.接入节点的HTTP层把承载了Inform request的HTTP Post报文往下提交给中间协议层。中间协议层进行封装后再往下提交给下面的协议层,最后从接入节点发出,经过网络传递到终端管理服务器。
5.终端管理服务器收到远端节点的Inform request后,会通过HTTPresponse响应一个Inform response给远端节点。
6.终端管理服务器发送的承载了Inform response的HTTP response报文到达接入节点后,经下层协议层处理后,往上提交给HTTP协议层,HTTP协议层把HTTP报文往下提交给远端节点侧的接入技术相关协议层处理模块,接入技术相关协议层处理模块把HTTP报文封装发送给远端节点。
7.远端节点收到终端管理服务器的Inform response后,发送一个空的HTTPPost给终端管理服务器,请求终端管理服务器的配置。
8.远端节点发送的请求配置的HTTP Post报文到达接入节点后,经具体接入技术相关协议层处理后,往上提交给HTTP协议层,HTTP协议层把HTTP报文往下提交给的底层协议层,经相应协议层报头添加后,发送给终端管理服务器。
9.终端管理服务器通过HTTP response发送GetparameterValue request(读取参数请求)给远端节点。
10.报文到达接入节点后,接入节点经过类似步骤6的处理后,把HTTP报文传递给远端节点。
11.远端节点收到GetparameterValue Request后,把终端管理服务器希望读取的参数值放在GetparameterValue response中,通过HTTP Post发送给终端管理服务器。
12.报文到达接入节点后,接入节点按类似步骤8的方式处理后,把报文传递给终端管理服务器。
13.终端管理服务器从GetparameterValue response读取到远端节点某项参数值。当终端管理服务器需要设置远端节点的某个参数值时,通过HTTPresponse发送SetparameterValue request(设置参数请求)给远端节点。
14.报文到达接入节点后,接入节点经过类似步骤6的处理后,把HTTP报文传递给远端节点。
15.远端节点从SetparameterValue request中的参数设置对应的参数值。设置完成后,通过HTTP Post发送SetparameterValue response(参数设置响应)给终端管理服务器。
16.报文到达接入节点后,接入节点按类似步骤8的方式处理后,把报文传递给终端管理服务器。
17.当终端管理服务器不再需要与远端节点完成交互时,终端管理服务器发送一个空的HTTP response给远端节点。
18.报文到达接入节点后,接入节点按类似步骤8的方式处理后,把报文传递给终端管理服务器。
19.在步骤18中,接入节点的HTTP协议层检测到终端管理服务器发送是的HTTP Response报文,则通知底层协议层,由底层协议层向终端管理服务器发出关闭连接的请求,开始断开连接过程。
上述的两个实施例应用TR069协议来管理远端节点,可以理解的是,对远端节点的管理,还可以使用类XML实现的管理协议。
根据上述的管理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带接入网远端节点的管理系统。
请参考图13,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图。
终端管理服务器700用于与所述代理模块310建立中间协议层连接,与所述管理模块进行管理协议层的报文交互,实现对所述远端节点200的配置管理。
代理模块310用于与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700建立中间协议层连接,转发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700和远端节点200的交互报文。
管理模块210用于与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700进行管理协议层的报文交互,应用所述管理报文配置所述远端节点200。
代理模块310在与终端管理服务器700的接口方向实现支持该管理方式的所有协议或实现中间协议层不实现管理协议层。在与远端节点200的管理接口方向需要支持与远端节点之间具体接入技术相关的协议(该协议本身已经支持)或支持具体接入技术相关协议和管理协议层。代理模块310在与终端管理服务器700的接口方向,完成建立、维持、拆除与终端管理服务器700的中间协议层的连接,以及完成与终端管理服务器700的管理协议层数据传输。代理模块310在与远端节点的接口方向,完成把管理协议层报文封装到与远端节点之间具体接入技术相关的协议中去,再传输给远端节点200;另外把远端节点200承载在与远端节点200间具体接入技术相关的协议中的管理协议层报文提取出来,封装在中间协议层报文中通过与终端管理服务器700之间的接口传给终端管理服务器700。接入节点300的代理模块310可以把管理协议层封装的报文直接承载在接入技术相关协议中透传给远端节点200,也可以先终结管理协议层报文再转发管理协议层封装的报文给远端节点200,转发的报文也是承载再接入技术相关协议中。
管理模块210实现对对管理协议层封装的报文进行解析,完成对远端节点200的控制、配置等操作。远端节点200不需要实现中间协议层(例如TCP/IP协议栈)。通过与接入节点300之间的接口收到的管理协议层封装的报文直接承载在接入技术相关协议上。远端节点200的管理模块210发送给终端管理服务器700的报文,通过管理协议层封装后直接承载在接入技术相关协议上,再通过接入节点300进行相关的处理最后送到终端管理服务器700。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管理模块可以应用在PON系统的OUN中。
当接入节点300的代理模块310接收到远端节点200的管理模块210,或接收到终端管理服务器700发送的连接请求时,代理模块310通过静态或动态的发现机制找到终端管理服务器700,并建立中间协议层连接;然后接入节点使用透传或终结转发的方式,转发终端管理服务器700和管理模块210的交互报文,终端管理服务器700和管理模块210建立管理协议层的连接。终端管理服务器700使用管理协议对远端节点200进行管理配置,配置完成后,代理模块310中断和终端管理服务器700的中间协议层连接。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远端节点管理系统可以应用在PON系统中,相应的,上述接入节点为光线路终端OLT,上述远端节点为光网络终端ONT。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宽带接入网远端节点的管理方法和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9)

1.一种宽带接入网远端节点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接入节点与终端管理服务器建立中间协议层连接;
2)所述接入节点通过转发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和远端节点之间的交互报文,在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和所述远端节点建立管理协议层连接;
3)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通过所述管理协议层管理所述远端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建立中间协议层连接之前,所述接入节点接收连接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请求为远端节点发出的连接终端管理服务器的请求;或为远端管理服务器发出的连接远端节点的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节点向所述接入节点发出连接所述接终端管理服务器的请求,则在建立所述中间协议层连接之前,所述接入节点通过配置与所述远端节点标识关联的终端管理服务器地址的静态方式获取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的地址;或所述接入节点通过利用远端节点的标识查询存储有与所述远端节点标识关联的终端管理服务器地址的服务器的动态方式获取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的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向所述接入节点发出连接所述远端节点的请求,则所述管理服务器发出连接请求之前,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通过配置与所述远端节点标识关联的接入节点地址的静态方式获取所述接入节点的地址;或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通过利用远端节点的标识查询存储有与所述远端节点标识关联的接入节点地址的服务器的动态方式获取所述接入节点的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接入网为无源光网络PON,相应的,所述接入节点为光线路终端OLT,所述远端节点为光网络终端ONT,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61)光线路终端OLT和终端管理服务器建立中间协议层连接;
62)通过所述光线路终端OLT转发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和光网络终端ONT的交互报文的方式,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和所述光网络终端ONT建立管理协议层连接;
63)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通过所述管理协议层管理所述光网络终端ONT。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1)建立中间协议层连接之前,所述光线路终端OLT接收连接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请求为光网络终端ONT发出的连接终端管理服务器的请求;或为远端管理服务器发出的连接光网络终端ONT的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网络终端ONT向所述光线路终端OLT发出连所述接终端管理服务器的请求,则在建立所述中间协议层连接之前,所述光线路终端OLT通过配置与所述光网络终端ONT标识关联的终端管理服务器地址的静态方式获取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的地址;或所述光线路终端OLT通过利用光网络终端ONT的标识查询存储有与所述光网络终端ONT关联的终端管理服务器地址的服务器的动态方式获取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的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向所述光线路终端OLT发出连接所述光网络终端ONT的请求,则所述管理服务器发出连接请求之前,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通过配置与所述光网络终端ONT关联的光线路终端OLT地址的静态方式获取所述光线路终端OLT的地址;或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通过利用光网络终端ONT的标识查询存储有与所述光网络终端ONT关联的光线路终端OLT地址的服务器的动态方式获取所述光线路终端OLT的地址。
11.根据权利要求1~10其中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协议包括TCP/IP协议和SSL/TLS因特网传输层安全协议。
12.根据权利要求1~10其中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协议包括TR069客户端设备广域网协议和类XML扩展标识语言实现的管理协议。
13.根据权利要求1~10其中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可为透传转发或终结转发。
14.一种宽带接入网远端节点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终端管理服务器,代理模块和管理模块:
所述代理模块用于与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建立中间协议层连接,转发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和远端节点的交互报文;
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用于与所述代理模块建立中间协议层连接,与所述管理模块进行管理协议层的报文交互;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与所述终端管理服务器进行管理协议层的报文交互,应用所述管理报文配置所述远端节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接入网为无源光网络PON。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代理模块设置在接入节点中,所述管理模块设置在远端节点中;对于无源光网络PON,所述接入节点为光线路终端OLT,所述远端节点为光网络终端ONT。
17.一种宽带接入网的远端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节点包括管理模块,所述管理模块支持接入技术相关协议层和管理协议层;所述管理模块用于建立接入技术相关协议层连接和管理协议层连接;所述管理模块在建立接入节点与提供配置信息的管理服务器之间的接入技术相关协议层连接之后,通过接入节点转发报文以建立管理协议层连接,应用接收到的管理报文配置所述远端节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远端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节点为无源光网络PON的光网络终端ONT。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远端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模块不支持中间协议层,在建立管理协议层连接之前,不建立中间协议层连接。
CNB2006100805754A 2006-05-17 2006-05-17 一种宽带接入网远端节点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047938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805754A CN100479383C (zh) 2006-05-17 2006-05-17 一种宽带接入网远端节点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805754A CN100479383C (zh) 2006-05-17 2006-05-17 一种宽带接入网远端节点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7554A CN101047554A (zh) 2007-10-03
CN100479383C true CN100479383C (zh) 2009-04-15

Family

ID=38771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805754A Active CN100479383C (zh) 2006-05-17 2006-05-17 一种宽带接入网远端节点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7938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6054B (zh) * 2007-12-17 2011-08-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01515896B (zh) * 2009-03-20 2011-01-19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套接字层协议报文转发方法、装置、系统及交换机
CN101998320A (zh) * 2009-08-10 201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管理方法及装置、终端远程管理系统
CN101778317A (zh) * 2010-02-22 2010-07-14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人值守的pon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2237940B (zh) * 2010-05-04 2014-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无源光网络中传递同步状态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3491065B (zh) * 2012-06-14 2018-08-14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透明代理及其实现方法
CN103840953B (zh) 2012-11-21 2017-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日志实时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03209362B (zh) * 2013-04-12 2016-05-04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光网络设备间多设备之间升级的方法
CN103297273A (zh) * 2013-06-04 2013-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设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02615A (zh) * 2015-06-11 2017-01-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远程管理方法、被管理设备、管理设备和智能电视系统
EP3714576B1 (en) * 2017-11-24 2021-10-20 Deutsche Telekom AG Access network with remote access servers
CN109981701A (zh) * 2017-12-27 2019-07-05 新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透传方法、透传系统和代理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7554A (zh) 2007-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9383C (zh) 一种宽带接入网远端节点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US11025487B2 (en) Service distribu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9762326B2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optical network termination configuration
US9641253B2 (en) Data over cable servi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DOCSIS) ove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
CN101047453B (zh) 一种光网络单元或光网络终端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7360105B (zh) Sdn管理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olt
US9941966B2 (en) Method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in access network,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1159598B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终端设备的远程管理方法
WO2010075702A1 (zh) 在epon中实现自动工单的方法及系统
CN103378979B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的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EP3073697B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packet in access network, and network device
WO2012136102A1 (zh) 控制同轴宽带接入终端的方法和系统
CN108965497A (zh) 接入网虚拟化的方法及代理节点
CN102035661A (zh) 光网络单元的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873271B (zh) 一种网关型EoC终端、及其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法
WO2016101525A1 (zh) 光网络单元dpu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0028578A1 (zh) 一种光网络设备上感知服务提供商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EP3086508B1 (en) Fiber-to-the-distribution point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2983988A (zh) 一种设备代理装置以及网络管理装置
CN101621528B (zh) 基于以太交换机集群管理的会话系统及会话通道实现方法
CN105577433B (zh) 一种acs集群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386677B (zh) 具有远程接入服务器的接入网
CN107026753A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中软件版本分发下载的方法及系统
CN111836137B (zh) 一种远程登录光网络单元的系统和方法
EP4270878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broadband access network of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with a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broadband access network o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system, customer determination entity or functionality,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