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74034C - 联体式匀光、分色的照明方法和组件 - Google Patents

联体式匀光、分色的照明方法和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74034C
CN100474034C CNB2006100237101A CN200610023710A CN100474034C CN 100474034 C CN100474034 C CN 100474034C CN B2006100237101 A CNB2006100237101 A CN B2006100237101A CN 200610023710 A CN200610023710 A CN 200610023710A CN 100474034 C CN100474034 C CN 10047403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guide
light
outgoing
colour splitting
pr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237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08707A (zh
Inventor
辜长明
刘啸虎
毛荣壮
李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TAI XING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IRUI PHOTO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IRUI PHOTO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filed Critical FEIRUI PHOTO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to CNB20061002371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74034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08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87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403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403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联体式匀光、分色的照明方法和组件,属于照明显示的技术领域。该方法把光源发出的可见光,经入射导光棒匀光后进入由分色棱镜、反射棱镜、导光棒组成的联体式分色组件,从三个出射导光棒出射面分别出射均匀的红光、绿光和蓝光。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采用联体式匀光和分色方法,集成度高;高的光传输效率和分色效率;分色膜和反射膜镀膜难度小;组件结构紧凑,体积小。按该方法工作的组件适于在LCD、DLP、LCOS等投影显示中作为照明系统中的匀光、分色组件。

Description

联体式匀光、分色的照明方法和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体式匀光、分色的照明方法和组件,确切说,涉及一种利用联体式导光棒、分色棱镜实现匀光、分色的照明方法和组件,可应用于LCD、DLP、LCOS等投影显示中作为照明系统中的匀光、分色组件,属于照明显示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LCD、DLP、LCOS等投影显示技术中的匀光、分色组件具有图1所示的结构:光源11由发光体111和椭球面反光罩112组成。从发光体111发出的光经过椭球面反光罩112反射后,经过滤光片12后会聚到导光棒13的入射面上。滤光片12滤除光源发出光中的紫外光和红外光,透过可见光。导光棒13采用光学玻璃材料制成或采用空心的内表面镀反射膜的材料制成。会聚到导光棒13入射面的光经过导光棒13匀光后进入第一聚焦透镜14,第一聚焦透镜14减小光束发散角后射出,进入后续的分色器件。分色器件由分色镜,反射镜和聚焦透镜组成,在分色器件中,所有的分色镜和反射镜都与光轴成45°角放置。第一分色镜15反射蓝光,透射绿光和红光,入射到第一分色镜15上的可见光经过第一分色镜15后,蓝光被反射进入第二聚焦透镜151,绿光和红光透过第一分色镜15进入第三聚焦透镜16,被第三聚焦透镜16压缩光束发散角后入射到第二分色镜17上。第二分色镜17反射绿光,透射红光,绿光经第二分色镜17反射和通过第四聚焦透镜171压缩光束发散角后入射到反射镜172上和射向第五聚焦透镜173。红光透过第二分色镜17,入射到第六聚焦透镜18上,并射向反射镜19,再射向第七聚焦透镜191。这样,背景技术的匀光、分色组件实现了匀光和分色,从第二聚焦透镜151、第五聚焦透镜173和第七聚焦透镜191上出射的光分别是蓝光、绿光和红光,可以应用于三片式LCD,LCOS,DLP投影机的光机系统中,满足匀光和分色的照明要求。
背景技术的匀光、分色方法采用分离结构的组件,结构松散,体积大。分色镜镀膜难度大,分色效率不高,成本高。另外这种分离的结构将对不同颜色光采用不同的聚焦透镜,组件光路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推出一种联体式匀光、分色的照明方法。该方法应用联体式导光棒和分色棱镜的匀光、分色组件实现匀光和分色,具有以下优点:按照该方法工作的组件结构紧凑,体积小,分色膜膜系设计和制作容易,匀光和分色效果好。
本发明的方法需要在下述的联体式导光棒和分色棱镜的匀光、分色组件中实施。该方法的技术方案是:把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滤光片,滤除紫外光和红外光,经入射导光棒的入射面进入入射导光棒,在入射导光棒中匀光后,进入第一分色棱镜,第一分色棱镜反射蓝光(或红光),透射绿光和红光(或绿光和蓝光),蓝光(或红光)经过第一出射导光棒,从第一出射导光棒的出射面出射,绿光和红光(或绿光和蓝光)经过第一连接导光棒进入第二分色棱镜,第二分色棱镜反射绿光,透射红光(或蓝光),绿光经过第二连接导光棒、第一反射棱镜进入第二出射导光棒,从第二出射导光棒出射面出射,红光(或蓝光)透过第二分色棱镜,经过第三连接导光棒、第二反射棱镜进入第三出射导光棒,从第三出射导光棒的出射面出射,入射导光棒、连接导光棒、出射导光棒、分色棱镜和反射棱镜是光学耦合为一体的联体式组件。
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方法的技术方案。
方案1:
一种联体式匀光、分色的照明方法,需在联体式导光棒和分色棱镜的匀光、分色组件中实施,光源21发出的白光经过滤光片213,滤除紫外光和红外光,经入射导光棒22的入射面进入入射导光棒22,在入射导光棒22进行匀光,其特征在于,经入射导光棒22匀光后的可见光进入第一分色棱镜23,第一分色棱镜23反射蓝光,透射绿光和红光,蓝光经过第一出射导光棒233,从第一出射导光棒233的出射面出射,绿光和红光经过第一连接导光棒24进入第二分色棱镜25,第二分色棱镜25反射绿光,透射红光,绿光经过第二连接导光棒253、第一反射棱镜26进入第二出射导光棒263,从第二出射导光棒263出射面出射,红光透过第二分色棱镜25,经过第三连接导光棒27、第二反射棱镜28进入第三出射导光棒283,从第三出射导光棒283的出射面出射,入射导光棒22、第一连接导光棒24、第二连接导光棒253、第三连接导光棒27、第一出射导光棒233、第二出射导光棒263、第三出射导光棒283、第一分色棱镜23、第二分色棱镜25、第一反射棱镜26和第二反射棱镜28是光学耦合为一体的联体式的匀光、分色组件,以上对入射可见光进行的匀光、分色处理均在上述的联体式的匀光、分色组件内实现。
方案2
一种联体式匀光、分色的照明方法,需在联体式导光棒和分色棱镜的匀光、分色组件中实施,光源21发出的白光经过滤光片213,滤除紫外光和红外光,经入射导光棒22的入射面进入入射导光棒22,在入射导光棒22进行匀光,其特征在于,经入射导光棒22匀光后的可见光进入第一分色棱镜23,第一分色棱镜23反射红光,透射绿光和蓝光,红光经过第一出射导光棒233,从第一出射导光棒233的出射面出射,绿光和蓝光经过第一连接导光棒24进入第二分色棱镜25,第二分色棱镜25反射绿光,透射蓝光,绿光经过第二连接导光棒253、第一反射棱镜26进入第二出射导光棒263,从第二出射导光棒263出射面出射,蓝光透过第二分色棱镜25,经过第三连接导光棒27、第二反射棱镜28进入第三出射导光棒283,从第三出射导光棒283的出射面出射,入射导光棒22、第一连接导光棒24、第二连接导光棒253、第三连接导光棒27、第一出射导光棒233、第二出射导光棒263、第三出射导光棒283、第一分色棱镜23、第二分色棱镜25、第一反射棱镜26和第二反射棱镜28是光学耦合为一体的联体式光学组件,以上对入射可见光进行的匀光、分色处理均在上述的联体式的匀光、分色组件内实现。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按照上述方法工作的联体式匀光、分色的照明组件。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组件方案1:
一种联体式匀光、分色的照明组件,含入射导光棒22、第一连接导光棒24、第二连接导光棒253、第三连接导光棒27、第一出射导光棒233、第二出射导光棒263、第三出射导光棒283、第一分色棱镜23、第二分色棱镜25、第一反射棱镜26和第二反射棱镜28,入射导光棒22的入射面位于光源21的椭球面反光罩212的第二焦平面上,其特征在于,入射导光棒22的出射面与第一分色棱镜23的入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一分色棱镜23由两个45°直角棱镜231和232胶合而成,胶合面镀有反射蓝光,透射绿光和红光的分色膜,分色膜所在的平面与光轴成45°角,第一出射导光棒233的入射面与第一分色棱镜23的反射光出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一连接导光棒24的入射面与第一分色棱镜23的透射光出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一连接导光棒24的出射面与第二分色棱镜25的入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二分色棱镜25由两个45°直角棱镜251和252胶合而成,胶合面镀有反射绿光,透射红光的分色膜,分色膜所在的平面与光轴成45°角,第二连接导光棒253的入射面与第二分色棱镜25的反射光出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二连接导光棒253的出射面与第一反射棱镜26的入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一反射棱镜26由两个45°直角棱镜胶合而成,胶合面上镀有反射绿光的反射膜,反射膜所在的面与光轴成45°角,第二出射导光棒263的入射面与第一反射棱镜26的反射光出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三连接导光棒27的入射面与第二分色棱镜25的透射光出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三连接导光棒27的出射面与第二反射棱镜28的入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二反射棱镜28由两个45°直角棱镜胶合而成,胶合面上镀有反射红光的反射膜,反射膜所在的面与光轴成45°角,第三出射导光棒283的入射面与第二反射棱镜28的反射光出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一端面234、第二端面264和第三端面284分别为第一出射导光棒233、第二出射导光棒263和第三出射导光棒283的出射面。
本发明的组件的进一步特征在于,入射导光棒22是直棱柱。
本发明的组件的进一步特征在于,入射导光棒22是直棱台220。
本发明的组件的进一步特征在于,入射导光棒22是直棱柱221和直棱台220的组合体。
组件方案2:
一种联体式匀光、分色的照明组件,含入射导光棒22、第一连接导光棒24、第二连接导光棒253、第三连接导光棒27、第一出射导光棒233、第二出射导光棒263、第三出射导光棒283、第一分色棱镜23、第二分色棱镜25、第一反射棱镜26和第二反射棱镜28,入射导光棒22的入射面位于光源21的椭球面反光罩212的第二焦平面上,其特征在于,入射导光棒22的出射面与第一分色棱镜23的入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一分色棱镜23由两个45°直角棱镜231和232胶合而成,胶合面镀有反射红光,透射绿光和蓝光的分色膜,分色膜所在的平面与光轴成45°角,第一出射导光棒233的入射面与第一分色棱镜23的反射光出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一连接导光棒24的入射面与第一分色棱镜23的透射光出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一连接导光棒24的出射面与第二分色棱镜25的入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二分色棱镜25由两个45°直角棱镜251和252胶合而成,胶合面镀有反射绿光,透射蓝光的分色膜,分色膜所在的平面与光轴成45°角,第二连接导光棒253的入射面与第二分色棱镜25的反射光出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二连接导光棒253的出射面与第一反射棱镜26的入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一反射棱镜26由两个45°直角棱镜胶合而成,胶合面上镀有反射绿光的反射膜,反射膜所在的面与光轴成45°角,第二出射导光棒263的入射面与第一反射棱镜26的反射光出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三连接导光棒27的入射面与第二分色棱镜25的透射光出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三连接导光棒27的出射面与第二反射棱镜28的入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二反射棱镜28由两个45°直角棱镜胶合而成,胶合面上镀有反射蓝光的反射膜,反射膜所在的面与光轴成45°角,第三出射导光棒283的入射面与第二反射棱镜28的反射光出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一端面234、第二端面264和第三端面284分别为第一出射导光棒233、第二出射导光棒263和第三出射导光棒283的出射面。
本发明的组件的进一步特征在于,入射导光棒22是直棱柱。
本发明的组件的进一步特征在于,入射导光棒22是直棱台220。
本发明的组件的进一步特征在于,入射导光棒22是直棱柱221和直棱台220的组合体。
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联体式匀光和分色方法,在匀光和分色过程中不需要聚焦透镜,按照该方法工作的组件为联体式,集成度高。
2、按照该方法工作的组件结构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选用不同的结构组件,达到照明光束F数与分光膜和反射膜镀膜F数相匹配,实现高的光传输效率和分色效率。
3、相对分光镜技术的分光组件,分色膜和反射膜镀膜难度降低,有利于降低成本,进一步提高组件性能。
4、按照该方法工作的组件结构紧凑,体积小。
附图说明
图1是分色镜匀光、分色照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联体式匀光、分色照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联体式匀光、分色照明组件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联体式匀光、分色照明组件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联体式匀光、分色照明组件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组件具有图3所示的结构。构成本实施例的组件的导光棒、分色棱镜、反射棱的材料采用采用光学玻璃,入射导光棒22是直棱柱。入射导光棒22、第一连接导光棒24、第二连接导光棒253、第三连接导光棒27、第一出射导光棒233、第二出射导光棒263、第三出射导光棒283的截面是矩形,第一分色棱镜23的分色膜反射蓝光,透射绿光和红光,第二分色棱镜25的分色膜反射绿光,透射红光,第一反射棱镜26的反射膜反射绿光,第二反射棱镜28的反射膜反射红光。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组件具有图3所示的结构。构成本实施例的组件的导光棒、分色棱镜、反射棱的材料采用采用光学玻璃,入射导光棒22是直棱柱。入射导光棒22、第一连接导光棒24、第二连接导光棒253、第三连接导光棒27、第一出射导光棒233、第二出射导光棒263、第三出射导光棒283的截面是矩形,第一分色棱镜23的分色膜反射红光,透射绿光和蓝光,第二分色棱镜25的分色膜反射绿光,透射蓝光,第一反射棱镜26的反射膜反射绿光,第二反射棱镜28的反射膜反射蓝光。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组件具有图4所示的结构。构成本实施例的组件的导光棒、分色棱镜、反射棱的材料采用采用光学玻璃,入射导光棒22是入射面小于出射面的直棱台220。入射导光棒22、第一连接导光棒24、第二连接导光棒253、第三连接导光棒27、第一出射导光棒233、第二出射导光棒263、第三出射导光棒283的截面是矩形,第一分色棱镜23的分色膜反射蓝光,透射绿光和红光,第二分色棱镜25的分色膜反射绿光,透射红光,第一反射棱镜26的反射膜反射绿光,第二反射棱镜28的反射膜反射红光。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组件具有图4所示的结构。构成本实施例的组件的导光棒、分色棱镜、反射棱的材料采用采用光学玻璃,入射导光棒22是入射面小于出射面的直棱台220。入射导光棒22、第一连接导光棒24、第二连接导光棒253、第三连接导光棒27、第一出射导光棒233、第二出射导光棒263、第三出射导光棒283的截面是矩形,第一分色棱镜23的分色膜反射红光,透射绿光和蓝光,第二分色棱镜25的分色膜反射绿光,透射蓝光,第一反射棱镜26的反射膜反射绿光,第二反射棱镜28的反射膜反射蓝光。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组件具有图5所示的结构。构成本实施例的组件的导光棒、分色棱镜、反射棱的材料采用采用光学玻璃,入射导光棒22由直棱柱221和入射面小于出射面的直棱台220组成,直棱柱221的出射面与直棱台220的入射面呈光学耦合。入射导光棒22、第一连接导光棒24、第二连接导光棒253、第三连接导光棒27、第一出射导光棒233、第二出射导光棒263、第三出射导光棒283的截面是矩形,第一分色棱镜23的分色膜反射蓝光,透射绿光和红光,第二分色棱镜25的分色膜反射绿光,透射红光,第一反射棱镜26的反射膜反射绿光,第二反射棱镜28的反射膜反射红光。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组件具有图5所示的结构。构成本实施例的组件的导光棒、分色棱镜、反射棱的材料采用采用光学玻璃,入射导光棒22由直棱柱221和入射面小于出射面的直棱台220组成,直棱柱221的出射面与直棱台220的入射面呈光学耦合。入射导光棒22、第一连接导光棒24、第二连接导光棒253、第三连接导光棒27、第一出射导光棒233、第二出射导光棒263、第三出射导光棒283的截面是矩形,第一分色棱镜23的分色膜反射红光,透射绿光和蓝光,第二分色棱镜25的分色膜反射绿光,透射蓝光,第一反射棱镜26的反射膜反射绿光,第二反射棱镜28的反射膜反射蓝光。
以实施例1为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方法和组件的工作原理。
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滤光片滤除紫外光和红外光后会聚到入射导光棒22的入射面上,在入射导光棒22内经过多次反射后均匀的从入射导光棒22的出射面射出并耦合进入第一分色棱镜23,进入23的白光经过分色膜,蓝光从第一分色棱镜23的反射光出射面射出并耦合进入第一出射导光棒223,绿光和红光透过第一分色棱镜23并从第一分色棱镜的透射光出射面射出并耦合进入第一连接导光棒24,绿光和红光在第一连接导光棒24内发生全反射并从第一连接导光棒24的出射面射出,耦合进入第二分色棱镜25,进入第二分色棱镜25的绿光被分色膜反射,耦合进入第二连接导光棒253,在第二连接导光棒253内部发生全反射并从第二连接导光棒253的出射面射出,耦合进入第一反射棱镜26,被第一反射棱镜26斜面上的反射膜反射,从第一反射棱镜26的反射光出射面射出,耦合进入第二出射导光棒263,进入第二分色棱镜25的红光透过分色膜,从第二分色棱镜25透射光出射面射出,耦合进入第三连接导光棒27,在第三连接导光棒27内发生全反射并从第三连接导光棒27的出射面射出,耦合进入第二反射棱镜28,被第二反射棱镜28斜面上的反射膜反射,从第二反射棱镜28的反射光出射面射出,耦合进入第三出射导光棒283。蓝光、绿光和红光分别在第一出射导光棒233,第二出射导光棒263和第三出射导光棒283内进行全反射再进行匀光处理,从第一出射导光棒233,第二出射导光棒263和第三出射导光棒283的出射面即第一出射面234,第二出射面264和第三出射面284分别射出均匀的蓝光、绿光和红光。
现以实施例3为例,结合图4详细说明作为入射导光棒22的直棱台220的工作原理。
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滤光片滤除紫外光和红外光后会聚到入射导光棒22的入射面上,直棱台220的入射面面积小于其出射面的面积,光在直棱台220内发生多次反射并且由于直棱台220的四个侧面是倾斜于入射面和出射面的,光线在四个侧面上发生反射的时候,每经过一次反射,光线与光轴的夹角就减小一定的角度,即照明光束的发散角减小,也即照明光束的F数数值增大,能降低分色棱镜和反射棱镜的镀膜难度。
现以实施例5为例,结合图5详细说明作为入射导光棒22的直棱柱221和直棱台220的工作原理。
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滤光片滤除紫外光和红外光后会聚到入射导光棒22的入射面上,即直棱柱221的入射面上,光线首先在直棱台220内发生多次反射,在直棱柱221出射面上得到强度分布均匀的照明光,该光束耦合进入直棱台220,继续在直棱台220四个侧面上发生多次反射,由于直棱台220的入射面面积小于其出射面的面积,光在直棱台220内发生多次反射并且由于直棱台220的四个侧面是倾斜于入射面和出射面的,光线在四个侧面上发生反射的时候,每经过一次反射,光线与光轴的夹角就减小一定的角度,即照明光束的发散角减小,也即照明光束的F数数值增大,能降低分色棱镜和反射棱镜的镀膜难度。
本发明的方法和组件特别适于用在三片式LCD,LCOS,DLP投影机的光机系统中,作为匀光和分色的照明组件。

Claims (10)

1、一种联体式匀光、分色的照明方法,需在联体式导光棒和分色棱镜的匀光、分色组件中实施,光源(21)发出的白光经过滤光片(213),滤除紫外光和红外光,经入射导光棒(22)的入射面进入入射导光棒(22),在入射导光棒(22)进行匀光,其特征在于,经入射导光棒(22)匀光后的可见光进入第一分色棱镜(23),第一分色棱镜(23)反射蓝光,透射绿光和红光,蓝光经过第一出射导光棒(233),从第一出射导光棒(233)的出射面出射,绿光和红光经过第一连接导光棒(24)进入第二分色棱镜(25),第二分色棱镜(25)反射绿光,透射红光,绿光经过第二连接导光棒(253)、第一反射棱镜(26)进入第二出射导光棒(263),从第二出射导光棒(263)出射面出射,红光透过第二分色棱镜(25),经过第三连接导光棒(27)、第二反射棱镜(28)进入第三出射导光棒(283),从第三出射导光棒(283)的出射面出射,入射导光棒(22)、第一连接导光棒(24)、第二连接导光棒(253)、第三连接导光棒(27)、第一出射导光棒(233)、第二出射导光棒(263)、第三出射导光棒(283)、第一分色棱镜(23)、第二分色棱镜(25)、第一反射棱镜(26)和第二反射棱镜(28)是光学耦合为一体的联体式的匀光、分色组件,以上对入射可见光进行的匀光、分色处理均在上述的联体式的匀光、分色组件内实现。
2、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工作的联体式匀光、分色的照明组件,含入射导光棒(22)、第一连接导光棒(24)、第二连接导光棒(253)、第三连接导光棒(27)、第一出射导光棒(233)、第二出射导光棒(263)、第三出射导光棒(283)、第一分色棱镜(23)、第二分色棱镜(25)、第一反射棱镜(26)和第二反射棱镜(28),入射导光棒(22)的入射面位于光源(21)的椭球面反光罩(212)的第二焦平面上,其特征在于,入射导光棒(22)的出射面与第一分色棱镜(23)的入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一分色棱镜(23)由两个45°直角棱镜(231)和(232)胶合而成,胶合面镀有反射蓝光,透射绿光和红光的分色膜,分色膜所在的平面与光轴成45°角,第一出射导光棒(233)的入射面与第一分色棱镜(23)的反射光出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一连接导光棒(24)的入射面与第一分色棱镜(23)的透射光出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一连接导光棒(24)的出射面与第二分色棱镜(25)的入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二分色棱镜(25)由两个45°直角棱镜(251)和(252)胶合而成,胶合面镀有反射绿光,透射红光的分色膜,分色膜所在的平面与光轴成45°角,第二连接导光棒(253)的入射面与第二分色棱镜(25)的反射光出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二连接导光棒(253)的出射面与第一反射棱镜(26)的入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一反射棱镜(26)由两个45°直角棱镜胶合而成,胶合面上镀有反射绿光的反射膜,反射膜所在的面与光轴成45°角,第二出射导光棒(263)的入射面与第一反射棱镜(26)的反射光出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三连接导光棒(27)的入射面与第二分色棱镜(25)的透射光出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三连接导光棒(27)的出射面与第二反射棱镜(28)的入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二反射棱镜(28)由两个45°直角棱镜胶合而成,胶合面上镀有反射红光的反射膜,反射膜所在的面与光轴成45°角,第三出射导光棒(283)的入射面与第二反射棱镜(28)的反射光出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一端面(234)、第二端面(264)和第三端面(284)分别为第一出射导光棒(233)、第二出射导光棒(263)和第三出射导光棒(283)的出射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组件,其特征在于,入射导光棒(22)是直棱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组件,其特征在于,入射导光棒(22)是直棱台(22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组件,其特征在于,入射导光棒(22)是直棱柱(221)和直棱台(220)的组合体。
6、一种联体式匀光、分色的照明方法,需在联体式导光棒和分色棱镜的匀光、分色组件中实施,光源(21)发出的白光经过滤光片(213),滤除紫外光和红外光,经入射导光棒(22)的入射面进入入射导光棒(22),在入射导光棒(22)进行匀光,其特征在于,经入射导光棒(22)匀光后的可见光进入第一分色棱镜(23),第一分色棱镜(23)反射红光,透射绿光和蓝光,红光经过第一出射导光棒(233),从第一出射导光棒(233)的出射面出射,绿光和蓝光经过第一连接导光棒(24)进入第二分色棱镜(25),第二分色棱镜(25)反射绿光,透射蓝光,绿光经过第二连接导光棒(253)、第一反射棱镜(26)进入第二出射导光棒(263),从第二出射导光棒(263)出射面出射,蓝光透过第二分色棱镜(25),经过第三连接导光棒(27)、第二反射棱镜(28)进入第三出射导光棒(283),从第三出射导光棒(283)的出射面出射,入射导光棒(22)、第一连接导光棒(24)、第二连接导光棒(253)、第三连接导光棒(27)、第一出射导光棒(233)、第二出射导光棒(263)、第三出射导光棒(283)、第一分色棱镜(23)、第二分色棱镜(25)、第一反射棱镜(26)和第二反射棱镜(28)是光学耦合为一体的联体式光学组件,以上对入射可见光进行的匀光、分色处理均在上述的联体式的匀光、分色组件内实现。
7、一种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工作的联体式匀光、分色的照明组件,含入射导光棒(22)、第一连接导光棒(24)、第二连接导光棒(253)、第三连接导光棒(27)、第一出射导光棒(233)、第二出射导光棒(263)、第三出射导光棒(283)、第一分色棱镜(23)、第二分色棱镜(25)、第一反射棱镜(26)和第二反射棱镜(28),入射导光棒(22)的入射面位于光源(21)的椭球面反光罩(212)的第二焦平面上,其特征在于,入射导光棒(22)的出射面与第一分色棱镜(23)的入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一分色棱镜(23)由两个45°直角棱镜(231)和(232)胶合而成,胶合面镀有反射红光,透射绿光和蓝光的分色膜,分色膜所在的平面与光轴成45°角,第一出射导光棒(233)的入射面与第一分色棱镜(23)的反射光出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一连接导光棒(24)的入射面与第一分色棱镜(23)的透射光出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一连接导光棒(24)的出射面与第二分色棱镜(25)的入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二分色棱镜(25)由两个45°直角棱镜(251)和(252)胶合而成,胶合面镀有反射绿光,透射蓝光的分色膜,分色膜所在的平面与光轴成45°角,第二连接导光棒(253)的入射面与第二分色棱镜(25)的反射光出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二连接导光棒(253)的出射面与第一反射棱镜(26)的入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一反射棱镜(26)由两个45°直角棱镜胶合而成,胶合面上镀有反射绿光的反射膜,反射膜所在的面与光轴成45°角,第二出射导光棒(263)的入射面与第一反射棱镜(26)的反射光出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三连接导光棒(27)的入射面与第二分色棱镜(25)的透射光出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三连接导光棒(27)的出射面与第二反射棱镜(28)的入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二反射棱镜(28)由两个45°直角棱镜胶合而成,胶合面上镀有反射蓝光的反射膜,反射膜所在的面与光轴成45°角,第三出射导光棒(283)的入射面与第二反射棱镜(28)的反射光出射面呈光学耦合,第一端面(234)、第二端面(264)和第三端面(284)分别为第一出射导光棒(233)、第二出射导光棒(263)和第三出射导光棒(283)的出射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组件,其特征在于,入射导光棒(22)是直棱柱。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组件,其特征在于,入射导光棒(22)是直棱台(22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组件,其特征在于,入射导光棒(22)是直棱柱(221)和直棱台(220)的组合体。
CNB2006100237101A 2006-01-24 2006-01-24 联体式匀光、分色的照明方法和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403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237101A CN100474034C (zh) 2006-01-24 2006-01-24 联体式匀光、分色的照明方法和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237101A CN100474034C (zh) 2006-01-24 2006-01-24 联体式匀光、分色的照明方法和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8707A CN101008707A (zh) 2007-08-01
CN100474034C true CN100474034C (zh) 2009-04-01

Family

ID=38697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2371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4034C (zh) 2006-01-24 2006-01-24 联体式匀光、分色的照明方法和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7403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4946B (zh) * 2009-07-13 2011-12-28 杭州晶景光电有限公司 基于微显示芯片的紧凑型光学引擎系统
CN107885042A (zh) * 2016-09-30 2018-04-06 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光谱光源耦合装置
CN108613125B (zh) * 2016-12-23 2023-11-21 市光法雷奥(佛山)汽车照明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发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8707A (zh) 2007-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0106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grating light
EP3598230B1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ion system
CN105278226A (zh) 光源模块与投影装置
CN102193294A (zh) 照明系统
US20070132962A1 (en) Light source assembly,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CN219533606U (zh) 光源模组和投影设备
US9664988B2 (en) Light source system with light coupling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3747221A (zh) 激光投影设备
CN100474034C (zh) 联体式匀光、分色的照明方法和组件
CN102012616A (zh) 多路绿光光源投影机光学引擎
CN110133950A (zh) 照明系统与投影装置
CN114488671B (zh) 投影装置以及照明系统
US7437039B2 (en) Optical engine with tightly coupled light source
CN219302865U (zh) 混合光源模组和投影设备
US8414159B2 (en) Light combination device
CN114114700A (zh) 一种混色装置
CN115343902A (zh)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CN113970853A (zh) 光学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0478736C (zh) 用x棱镜分光的液晶板照明装置
WO2008029359A1 (en) One element beam combiner
CN102654723A (zh) 使用公共构建块的光引擎
CN114647139B (zh)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CN1987550A (zh) Led多色光组合式棱镜合色器
US20040207817A1 (en) Illuminating optical system and color image projecting device
CN218158706U (zh)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QINGDAO CRYSTECHCOATING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EIRUI PHOTO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Effective date: 2011010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01201 102, BUILDING T3-10, NO. 5001, HUADONG ROAD, SHANGHAI TO: 266100 HUITE INDUSTRY CITY, NO. 177, ZHUZHOU ROAD, QINGDAO C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106

Address after: 266100 Qingdao City, Zhuzhou Road No. 177 Whitfield industrial city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aitai Filmplat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1 T3-10, building 5001, East China Road, Shanghai, 102

Patentee before: Feirui Photo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QINGDAO HAITAI XINGUANG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QINGDAO CRYSTECHCOATING INC.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66100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Zhuzhou City Industrial Road No. 177.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AITAI XINGUA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100 Qingdao City, Zhuzhou Road No. 177 Whitfield industrial city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Haitai Filmplating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1

Termination date: 2015012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