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70897C - 燃料电池 - Google Patents

燃料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70897C
CN100470897C CNB2004100718189A CN200410071818A CN100470897C CN 100470897 C CN100470897 C CN 100470897C CN B2004100718189 A CNB2004100718189 A CN B2004100718189A CN 200410071818 A CN200410071818 A CN 200410071818A CN 100470897 C CN100470897 C CN 10047089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ght line
line portion
fuel cell
depressed part
divid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718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47209A (zh
Inventor
赵泰熙
朴明锡
崔洪
金哲焕
李明浩
黄勇俊
许成根
高承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4100718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70897C/zh
Publication of CN1747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7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089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089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包括电解质、正极和负极、正极侧隔板和负极侧隔板和凹陷部,正极和负极分别设置在电解质两侧,正极侧隔板和负极侧隔板分别设置在正极和负极,正极上形成凹陷部,凹陷部包括贯穿正极的贯穿部分,凹陷部包括直线部分,该直线部分包括第1直线部分和与第1直线部分垂直交叉的第2直线部分,第1直线部分和第2直线部分可相互垂直交叉,且第1直线部分和第2直线部分中至少某一个的长度与正极的幅度或长度相同,负极上也可形成凹陷部;本发明在不用增大其构成部件大小的情况下,提高发电性能。

Description

燃料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通过化学反应,把燃料具有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能量转换电池。与传统的普通电池(Battery)不同,燃料电池在不进行充电的情况下,只要有燃料供应,即可一直产生电能。燃料电池以其较高的能量效率和环境亲和力,最近备受重视。
燃料电池通常以电解质(electrolyte)为中心,在两侧安排2个电极,即正极和负极。另外,正极的外侧设有正极侧隔板,正极侧隔板支撑上述正极,并具有可以流通燃料的通路。负极的外侧设有负极侧隔板,负极侧隔板支撑上述负极,并具有可以流通空气的通路。作为燃料,正极的氢气进行氧化反应,而作为氧化剂,负极的氧气进行还原反应。进行上述反应时,会出现电子的移动,产生电能。
燃料电池可以使用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甲烷、
通常,作为燃料使用气态燃料。上述燃料通过燃料重整器(fuelreformer)进行脱硫化反应、重整(reforming)反应,并通过氢气精炼工序被精炼成氢气。另外,也可以使用溶液态燃料,例如可以把固态BH4调制成水溶液后使用(所谓BFC方式燃料电池:boro hydride fuel cell)。BFC方式的燃料电池不使用重整器,而是直接把水溶液状态的液态燃料供应给正极。这时,在正极起重整反应,因此可以取消重整器,简化燃料电池系统。
另外,燃料电池可以按电解质的种类,划分为磷酸盐燃料电池(phosphoric fuelc ell)、熔碳盐燃料电池(moltenc arbonatefuel cell)、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alkaline fuel cell)、高分子分离膜燃料电池(solidoxide fuel cell)等。
下面,参照图1,对普通燃料电池系统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储存在燃料罐5中的燃料被燃料泵3供应到燃料电池1。空气被空气泵7泵送到燃料电池1。燃料电池1由单一单元(unit cell)形式形成或由叠放单一单元的堆栈(stack)形式形成。
下面,参照图2和图3,对传统燃料电池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图2,图3为由单一单元形成的燃料电池示意图。
电解质10的两侧分别设有正极30和负极20。正极30和负极20的外侧分别设有隔板40、50。这里,正极30和负极20具有多孔形状,通常含有白金催化剂。
正极30的外侧设有正极侧隔板50,负极20的外侧设有负极侧隔板50。隔板40、50用于支撑正极30和负极20,通常分别具有由隔壁44、54形成的通路46、56。上述通路46、56的形状可以存在多种形式。另外,隔板40、50在叠放单一单元时可以隔离各单一单元。隔板40、50的外侧可以分别设置集电板。
作为电解质10通常使用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离子交换膜,其商品化的产品中,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电解质膜,可以举DIUPON公司的Nafion膜为例。电解质10起氢离子传导体作用的同时,防止氧气和氢气的接触。另外,正极30和负极20是附着有催化剂的支撑体,通常使用碳树脂(carbon paper)或碳织物(carbon cloth)。另外隔板40、50通常是致密的碳板。
对上述燃料电池的作用,进行如下说明。
供应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空气分别流过正极和负极时发生如下反应。
正极:BH4 -+8OH-→BO2-+6H2O+8e-     Eo=-1.24V
负极:2O2+4H2O+8e->8OH            Eo=0.4V
全体:BH4 -+2O2 ->2H2O+BO2 -           Eo=1.62V
另外,为了把BH4 -调制成稳定的溶液,通常添加一定量的Na。随之正极30会产生与之相应的副反应,会产生氢气。这里,正极30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NaBH1->NaBO2+2H2
现有的燃料电池中,为了增加发电功率,要加大燃料电池各构成部件的大小。但是增加大小时,对于燃料电池的各部件,特别是对于隔板来说因其内部形成有通路,会存在制作困难,费用增加的问题。
另外,如果为了提高功率,加大燃料电池的各构成部件大小,则会导致燃料电池整个体积增大,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燃料电池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燃料电池,在不用增大其构成部件大小的情况下,提高发电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做为本发明的一种燃料电池,包括电解质、正极和负极、正极侧隔板和负极侧隔板和凹陷部,正极和负极分别设置在电解质两侧,正极侧隔板和负极侧隔板分别设置在正极和负极,正极上形成凹陷部,凹陷部包括贯穿正极的贯穿部分,凹陷部包括直线部分,该直线部分包括第1直线部分和与第1直线部分垂直交叉的第2直线部分。
前述的燃料电池,第1直线部分和第2直线部分相互垂直交叉。
前述的燃料电池,第1直线部分和第2直线部分中,至少某一个的长度与正极的幅度或长度相同。
前述的燃料电池,第1直线部分和第2直线部分中,至少某一个的长度小于正极的幅度或长度,而另一个以数个设置在相对长的各直线部分之间。
前述的燃料电池,在负极上形成凹陷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料电池,包括电解质、正极和负极、正极侧隔板和负极侧隔板和凹陷部,正极和负极分别设置在电解质两侧,正极侧隔板和负极侧隔板分别设置在正极和负极,在该负极上形成凹陷部,凹陷部包括贯穿负极的贯穿部分,凹陷部包括直线部分,直线部分包括第1直线部分和与第1直线部分垂直交叉的第2直线部分。
本发明在保持燃料电池的原来大小的情况下,也可以提高燃料电池的发电功率和发电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普通的燃料电池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图2为传统燃料电池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电池的组合断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的实施例示意图,是电解质和正极的组合平面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燃料电池的断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另一实施例示意图,是与图4相当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又一实施例示意图,是与图4相当的示意图。
图8a为传统燃料电持中的燃料流动状态示意图。
图8b为本发明燃料电池中的燃料流动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电解质           20:负极
30:正极             40:负极侧隔板(separator)
50:正极侧隔板       32,34:凹陷部     300:媒介层(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对于与传统燃料电池相同的构成部件,采用相同的名称和标号。
下面,参照图4,对本发明的燃料电池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
与现有技术相同,本发明的燃料电池也包括电解质、正极、负极、正极侧隔板、负极侧隔板。由多个单一单元叠放形成的堆栈(stack)式燃料电池中,单一隔板的一侧与正极接触,另一侧与负极接触。但是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在下述说明中,采用“正极侧隔板”和“负极侧隔板”的术语。
与现有技术不同,本发明中,正极30形成有凹陷部32。凹陷部32的形状没有限定,但上述凹陷部32以与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即正极30的长度或幅度平行的直线状态形成为宜。即,多个直线式凹陷部32按一定间隔排列,形成条纹(stripe)形状。当然,也可以使上述凹陷部32的一部分具有直线形状,使另一部分具有曲线等其他形状。
如图5所示,凹陷部可以具有不贯穿正极30的凹陷形状(请参照图面标号32),但为了制造上的方便等因素,上述凹陷部贯穿正极30为宜(请参照图面标号32a)。当然,也可以使凹陷部的一部分形成非贯穿部分,另一部分形成贯穿部分。
如图6所示,凹陷部(32,34)是由第1直线部分32和与上述第1直线部分32按一定角度交叉的第2直线部分34形成。上述第1直线部分32和上述第2直线部分34相互垂直交叉。上述第1直线部分32和上述第2直线部分34中,至少某一个的长度与上述正极30的幅度或长度相同。如果第1直线部分32和第2直线部分34的长度分别与正极30的幅度和长度相同,则如图6所示,形成多个小正极30a、30b、30c排列在电解质10上的形状,比如镶嵌(mosaic)形状。即,具有上述结构时,各个分离的小正极30a、30b、30c集合成镶嵌式正极30。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也可以按如图7所示的形状形成正极。即,第1直线部分32和上述第2直线部分34中至少某一个的长度小于上述正极30的幅度或长度,而另一个以数个设置在相对长的各直线部分之间。图7中,水平形成的第1直线部分32的长度略小于正极30的长度,多个第2直线部分34设置在各第1直线部分32之间,并与第1直线部分32相垂直。
如上所述的结构,可以形成多个凹陷部(32,34),此时,也能避免正极30被分离成多个小正极的集合体,即,可以形成1个整块正极30,从而可以提高正极30的组装效率。
下面,参照图8a和图8b,对本发明的原理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图8a为没有凹陷部的传统燃料电池中的燃料流动状态示意图。流体流动时,按流体的流动方向,会生成边界层(Boundary layer)。这种边界层是阻碍流体流动的一种阻力因素。
本发明中,正极30形成有凹陷部(32,34),因此如图8b所示,在形成凹陷部(32,34)的部位,上述边界层会遭到破坏,降低流体的流动阻力。因此,本发明的流体流动比现有燃料电池更加流畅,其热交换效率得到提高,进而可以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
另外,燃料电池中,燃料和氧化剂的反应结果会生成水,而本发明的凹陷部32,34可以防止水的溢出,提高发电性能。当然,在正极30上形成凹陷部32,34时,会降低用于化学反应的面积,从本发明的试验结果看,本发明优点比上述缺点带来的影响更加明显,还是能够提高整体发电性能。
另外,上述一实施例中,在正极上形成凹陷部。但本发明不受限于上述结构。即,可以在负极上形成凹陷部。因为,供给负极的氧化剂通常也是流体,因此可以得到与上述内容相似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具有如下发明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正极以及/或负极上形成凹陷部,降低了燃料以及/或氧化剂的流动阻力,提高了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及发电功率。另外,本发明可以通过凹陷部防止燃料和氧化剂反应后生成的水溢出,从而提高发电性能。

Claims (6)

1、一种燃料电池,包括电解质、正极和负极、正极侧隔板和负极侧隔板和凹陷部,正极和负极分别设置在电解质两侧,正极侧隔板和负极侧隔板分别设置在正极和负极,正极上形成凹陷部,凹陷部包括贯穿正极的贯穿部分,凹陷部包括直线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部分包括第1直线部分(32)和与第1直线部分(32)垂直交叉的第2直线部分(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直线部分(32)和第2直线部分(34)相互垂直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直线部分(32)和第2直线部分(34)中,至少某一个的长度与正极(30)的幅度或长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直线部分(32)和第2直线部分(34)中,至少某一个的长度小于正极(30)的幅度或长度,而另一个以数个设置在相对长的各直线部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负极(20)上形成凹陷部。
6、一种燃料电池,包括电解质、正极和负极、正极侧隔板和负极侧隔板和凹陷部,正极和负极分别设置在电解质两侧,正极侧隔板和负极侧隔板分别设置在正极和负极,其特征是:在所述负极(20)上形成凹陷部,凹陷部包括贯穿负极(20)的贯穿部分,凹陷部包括直线部分,直线部分包括第1直线部分和与第1直线部分垂直交叉的第2直线部分。
CNB2004100718189A 2004-09-06 2004-09-06 燃料电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089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718189A CN100470897C (zh) 2004-09-06 2004-09-06 燃料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718189A CN100470897C (zh) 2004-09-06 2004-09-06 燃料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7209A CN1747209A (zh) 2006-03-15
CN100470897C true CN100470897C (zh) 2009-03-18

Family

ID=36166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7181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0897C (zh) 2004-09-06 2004-09-06 燃料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70897C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7209A (zh) 2006-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0020950A1 (en)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nd integration of direct sodium borohydride fuel cell
CN100544091C (zh) 燃料电池堆栈
US20100062302A1 (en) Metal support and solid oxide fuel cell including the same
CN100550500C (zh) 一种燃料电池组
Steele Materials for electrochemical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 systems
KR100859458B1 (ko) B화합물을 연료로 하는 연료전지의 스택구조
CN110073532A (zh) 用于燃料电池的双极板和燃料电池
CN100470897C (zh) 燃料电池
CN1330028C (zh) 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所用的电池堆
EP1793441A2 (en) Fuel cell system including a heat exchanger for preheating fuel and/or air using off-gas of the reformer burner
CN1330031C (zh) 燃料电池的压力损耗防止结构
KR100612881B1 (ko) 액체연료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구비한 직접액체연료 전지
KR20040006656A (ko) 연료전지 시스템
KR101065382B1 (ko) 연료 전지 시스템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스택
US7348091B2 (en) Fuel cell having flow passage
KR100606978B1 (ko) 연료 전지
CN100341183C (zh) 硼化合物为燃料的燃料电池的电池堆结构
CN112993304B (zh) 一种梯度波纹状流场结构
Sherazi et al. 2D Nanomaterials in flexible fuel cells
KR100617120B1 (ko) 연료 전지
CN100376051C (zh) 燃料电池混合电极结构
Atri et al. A Review of Water Electrolysis, Fuel Cells and Its Use in Energy Storage
KR100859457B1 (ko) B화합물을 연료로 하는 연료전지의 스택구조
US20090004549A1 (en) High power fuel cell
RU2329571C1 (ru) Топливный элемен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