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63453C - 一种VoIP网关及其应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VoIP网关及其应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63453C
CN100463453C CNB2005100773458A CN200510077345A CN100463453C CN 100463453 C CN100463453 C CN 100463453C CN B2005100773458 A CNB2005100773458 A CN B2005100773458A CN 200510077345 A CN200510077345 A CN 200510077345A CN 100463453 C CN100463453 C CN 10046345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exchange
time gas
called
signal processing
analo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773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85838A (zh
Inventor
艾俊波
李晶林
马瑜
王心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51007734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63453C/zh
Publication of CN1885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5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345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345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oIP网关及其应用方法。该网关和方法在传统VoIP网关中加入了时隙交换芯片和专门处理双音多频等信号检测的DSP装置,并且由微处理器区分本地通话和IP通话,对于本地通话,则直接控制将主叫和被叫的时隙在时隙交换芯片中连通。从而有效的降低了VoIP设备本地通话之间的延时,提高了本地通话的语音质量,降低了设备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VoIP网关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时隙交换功能的VoIP(VoiceOver Internet Protocol,基于因特网语音传输)网关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VoIP是指通过IP网络传输语音数据包的一种技术,目前随着VoIP相关的信令控制协议越来越完善,语音信号编解码的质量越来越高,网络的带宽越来越宽,使得通过IP网络来传输的语音信号的质量已经越来越高,基本达到为用户所接受的程度,VoIP信令控制技术越来越成熟,各种VoIP网络设备也纷纷被各个网络设备供应商推出,VoIP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VoIP网关是指处理VoIP通讯协议,进行语音信号的压缩和解压缩的通讯设备。目前的各种VoIP网关设备基本都是基于处理器IP转发原理来工作的,各种语音接口过来的数据都需要通过CPU进行处理、分析和转发。所有的业务数据包,不管数据包是向本地还是IP网络转发,都要经过CPU处理。
如图1所示,一个VoIP网关的典型结构是由基本由模拟前端接口电路AFE(Active Front End,模拟前端)、CODEC(Code and Decode,编码解码)芯片、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数字信号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 Unit,微处理控制器)、以太网或DSL(Digital SubscriberLine,数字用户线环路)接口组成。其中AFE接口电路主要用来连接不同的模拟接口设备,比如模拟话机、传真机等,对模拟信号进行接入;CODEC芯片对模拟信号进行A/D、D/A转换;DSP芯片对转换的数字信号进行语音压缩、回波抵消、静音检测、舒适噪音产生、DTMF(Dual Tone Multi-Frequency,双音多频)信号检测、各种信号音产生(比如拨号音、忙音等)等处理,DSP还能完成前端模拟电路的控制功能,比如进行摘挂机检测等;CPU主要是用来处理各种控制协议、比如H.323、SIP、MGCP等;以太网或者DSL接口电路的主要作用是为网关提供一个上行的数据通道,使得本网关的语音信号能通过IP网关进行传输。
对于现有网络来说,同一台网关的2部电话之间要进行通话,模拟的语音信号要通过CODEC芯片进行∧/D转换,并将数字信号通过DSP芯片进行压缩,然后通过CPU进行转发,转发信号经过DSP芯片进行解压缩,并通过CODEC芯片进行D/A转换后传输给被叫终端。语音数据信号流如图1实线所示(即电话1和电话2通话的语音信号流)。两部电话之间的延时包括DSP的语音信号处理延时、调度延时、CPU处理和转发延时。本文称该种语音数据交换方式为本地交换。
对于不同网关的2部电话之间的通话,电话之间的延时除了上述的处理延时之外,还有网络延时。两部电话之间的语音信号通道如图1虚线所示(即电话1和电话4通话的语音信号流)。本文称该种语音数据交换方式为IP交换。
比较上述本地交换和IP交换方式可以看出,两种交换方式下,语音信号的端到端的延时差别主要在于网络传输延时,在网络带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该种延时是很小的。这样不管本地用户之间的通话,还是本地用户与远端用户之间的通话,其网络传输和处理延时基本都差不多,延时都存在固有的DSP处理延时和CPU转发延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综上可以看出,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的不足:
在延时方面,2种交换方式下,延时都差不多,同一网关设备之间的本地通话并无延时缩减的优势,并不能解决VoIP语音传输技术固有的延时方面的缺陷。
语音质量方面,本地通话和IP通话的语音信号都经过DSP对其进行压缩和解压缩,并且由于延时太大,需要进行回波抵消操作,这些操作必然会带来语音质量的损伤。
对于目前端口密度比较大的网关设备,设备的应用环境可能是一个企业,这样企业内部的通话可能比较频繁,而通过网关设备与公司外部电话之间的通话可能相对会比较少,现有技术方案没有区分本地交换和IP交换业务的不同,因此对于频繁本地通话,并不能减少延时或有效改善通话质量。
另外,如果本地交换语音数据包也需要通过CPU处理,这样随着设备端口密度的增加,必然要求CPU的处理能力也需要增加很多,这样可能增加CPU的成本,进而增加设备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VoIP设备本地通话之间的延时,提高本地通话的语音质量,有效减少网关设备在进行本地通话时CPU的处理负担的VoIP网关及其应用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VoIP网关,包括
模拟接口装置,用来连接外部模拟设备;编码解码装置,和所述模拟接口装置相连接,用来进行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数字信号处理装置BDSP,和所述编码解码装置相连接,用来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以及对所述模拟接口装置进行控制;微处理器装置,和所述数字信号处理装置相连接,用来进行系统控制和处理各种控制协议;与微处理器装置相连的网络接口装置,用来和外部IP网络相连接;所述网关中具有时隙交换装置,连接在所述数字信号处理装置与所述编码解码装置之间,用来在本地网络的语音通话中提供电路交换;
所述微处理器装置和时隙交换装置之间还接入模拟信号处理装置FDSP,用来进行双音多频信号检测、各种信号音产生及模拟接口装置的控制功能。
其中,所述的时隙交换装置采用时隙交换芯片;所述的模拟信号处理装置FDSP采用DSP芯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VoIP网关的应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0)判断呼叫类型;
(20)若为本地通话则微处理器装置控制将对应的语音时隙在时隙交换装置中进行连通;
(30)若为IP通话则微处理器装置控制将对应的语音时隙通过时隙交换装置切换到数字信号处理装置中连通。
其中,判断呼叫类型的方法是配置区别远程和本地的电话号码类型,并根据呼叫的电话号码的类型判断所述呼叫类型。
另外,步骤(10)之前由所述模拟信号处理装置执行下列步骤:
检测摘机信号;下发拨号音命令,产生拨号提示音;检测主叫的双音多频号码。
其中,步骤(20)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给被叫对应的模拟接口装置下发振铃的命令;检测被叫是否摘机;若被叫摘机则切断编码解码装置与模拟信号处理装置FDSP的连接时隙。
其中,步骤(30)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被叫是否摘机;若被叫摘机则切断编码解码装置与模拟信号处理装置FDSP的连接时隙;将对应的语音时隙通过时隙交换芯片切换到数字信号处理装置BDSP上;将语音信号通过数字信号处理装置BDSP处理后送给微处理器装置进行转发。
更为一般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VoIP网关,包括:
模拟接口装置,用来连接外部模拟设备;
检测装置,用以检测被叫号码是否为本地号码;
时隙交换装置,用以建立本地电路交换;
模拟信号处理装置FDSP,用来进行双音多频信号检测、各种信号音产生及模拟接口装置的控制功能;
数字信号处理装置BDSP,用来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以及对模拟接口装置进行控制;
微处理器装置,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被叫号码为本地号码后,控制所述时隙交换装置建立本地电路交换;并且,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被叫号码为非本地号码后,控制所述时隙交换装置和BDSP建立IP交换。
其中,所述的时隙交换装置采用时隙交换芯片,同时该网关还具有一个模拟信号处理装置FDSP,用来进行双音多频信号检测、各种信号音产生及模拟接口装置的控制功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VoIP网关处理呼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检测被叫号码属于本地号码还是远程号码;
B)若被叫为本地号码,则将主叫和被叫对应的语音时隙在时隙交换装置中进行连通,为所述主叫和被叫建立电路交换,若被叫为远程号码,则将主叫和被叫对应的语音时隙通过时隙交换装置切换到数字信号处理装置中连通,为所述主叫和被叫建立IP交换。
其中,B)步骤中所述的被叫号码为本地号码时,所述的电路交换通过时隙交换芯片建立。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方案对本地交换和IP交换业务进行区分,对于本地通话不需对数字语音信号进行编解码,只需通过时隙交换装置特别是时隙交换芯片进行电路接续,降低了VoIP设备本地通话之间的延时。
2、本方案将本地通话的语音质量提高到电路交换的水平,因此极大提高了本地通话的语音质量。
3、本方案很好的实现了时隙交换在VoIP网关上的应用,如果增加网关的端口密度,则本方案是一个很好的IP-PBX(网络分组交换机)的方案,能直接替代现有的PBX交换机。
4、由于本方案使得设备进行本地通话的时候,CPU的负担降低很多,因此能有效降低对CPU的处理能力的需求,从而有效降低设备的成本。
如果增加网关的端口密度,则本方案是一个很好的IP专用分组交换机(IP-PBX)的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VoIP网关内部结构和组网应用框图;
图2为本发明带时隙交换功能的语音网关应用框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本地通话及IP通话呼出流程图。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下将结合附图阐述具体实施例来示教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本发明能有多种不同形式的实施方案,但是在了解本公开内容只是被用作发明原理的示范,而不意味着将本发明的广泛特征仅局限于在此说明的具体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将在图示中加以显示并对其进行具体描述。
以下将具体参考现有的优选实施方案来说明本申请的多种创新示范,其中这些示范可被方便的应用到VoIP网关系统和方法的特定问题上。但是,应该认识到具体实施方案只是其中多种创新示范的有利用法中的一些示例。通常,本申请说明书中的陈述不是必然限定任何不同的已要求权利的发明。而且,一些说明可以应用到某些发明特征而没有应用到其他特征。除非特别指出,否则为了不失通用性,通常单独单元可包含多个单元,反之亦然。
定义:
在本文件的讨论中,将使用如下定义:
VoIP
Voice Over IP,指通过IP网络传输语音数据包的一种技术。
VoIP网关:
指处理VoIP通讯协议,进行语音信号的压缩和解压缩的通讯设备。
TSI:
Time Slot Interchange,时隙交换。
时隙交换:
指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将语音时隙进行传输和交换的技术。
语音通讯协议:
指VoIP技术中的信令控制协议,包括H.323、MGCP、SIP等三种协议。
H.323协议是由ITU-T为多媒体会议系统提出的一个建议书,并不是为VoIP专门提出的,是一项复杂的协议。MGCP和Megaco/H.248是分别由IETF和ITU-T制定的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用于媒体网关控制器和媒体网关之间的通信。H.248/Megaco协议是网关分离概念的产物。SIP是由IETF制定的面向Internet会议和电话的信令协议。它是专门为IP电话,尤其是结合Internet设计的协议。
编解码:
通过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对语音信号进行压缩和解压缩的操作。
编解码协议:
包括G.723、G.729、G.711、G.726等语音信号压缩协议。
本地交换:
指一台VoIP网关设备的各个接口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IP交换:
指不同VoIP网关设备之间通过IP网络进行语音数据交换的操作。
以下,本发明将按照示范系统逻辑框图及程序流程图来进行适当的描述。虽然这些项目足以指导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领会本发明的示教,但它们不能被严格地解释为本发明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会认识到系统框图可在不失通用性的情况下可被组合和重新安排,并且程序步骤也可添加或删除并被重新安排,以便在不失示教通用性的情况下达到相同的效果。因此,应该理解在所附示范系统框图和程序流程图中描述本发明仅是为了示教的目的,并且它可以由本领域内技术人员根据想要表达的目的应用而进行修改。
本发明同时示教了可实现以达到所有发明目的的多种流程和程序,这些步骤可以同步或异步执行。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就不只局限于已知流程的特定顺序。
<较佳实施例>
在背景技术中,我们已经对本发明所依赖的将要由本发明进行改进的一种具体VoIP网关的典型结构进行了概括地阐述,故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提到的阐述并不意味着将要限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系统所要应用的具体需要改进的现有技术的现实形态,毫无疑问,本领域中的熟练技术人员会明白,凡具备与本发明将要改进的现有技术形态类似的环境都将是本发明所可以赖以实施的前提,本发明对某个具体实施例所提到的对某种具体现有技术缺陷的改进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只能应用在此具体环境中,因此不消说,以下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软硬件环境的描述并不能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让我们首先来了解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针对最接近的背景技术中描述的VoIP网关的具体改进。
首先,需要继续提醒说明的是,在背景技术中,我们参考图1具体提及了本发明最接近的一种现有技术的一种具体表现形态,在此,我们有必要首先根据背景技术中的具体描述抽象概括一种更为贴切的本发明所针对的需要改进的现有技术的共有特征的具体形态。
如图1所示,在背景技术中,我们如下描述了传统VoIP网关的具体结构,即由模拟前端接口电路AFE、CODEC芯片、DSP、CPU、以太网或DSL接口组成。其中AFE接口电路主要用来连接不同的模拟接口设备,比如模拟话机、传真机等,对模拟信号进行接入;CODEC芯片对模拟信号进行A/D、D/A转换;DSP芯片对转换的数字信号进行语音压缩、回波抵消、静音检测、舒适噪音产生、DTMF(Dual Tone Multi-Frequency,双音多频)信号检测、各种信号音产生(比如拨号音、忙音等)等处理,DSP还能完成前端模拟电路的控制功能,比如进行摘挂机检测等;CPU主要是用来处理各种控制协议,比如H.323、SIP、MGCP等;以太网或者DSL接口电路的主要作用是为网关提供一个上行的数据通道,使得本网关的语音信号能通过IP网关进行传输。此处,我们对功能模块的表现形式采用了具体的芯片的称谓,这可能会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思维造成限制,因此,为了进一步更好地描述和理解本发明的本质精神,我们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传统VoIP网关中的具体芯片应只被看作逻辑上的意义而不应局限于具体的物理结构上的实现和安排。例如,在图1中,可以用模拟接口装置1、编码解码装置2、数字信号处理装置3、CPU4和外部网络接口装置5来指代相应的芯片,这种指代不应只被理解为字面称谓意义上的变化,而应该明白,上述装置的描述只具有逻辑上的功能,其具体的物理实现是多种多样的,芯片的使用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而已,进一步的,逻辑模块之间的连接顺序也不是必然和关键的,它们的连接顺序是应当可变的而不是局限于具体芯片的连接顺序之中。
参考图2,图中具体示出了在逻辑上解决本地通话中存在上述诸如语音质量差、系统资源消耗大等缺陷的一种系统,这也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按照该图所显示的具体结构,该系统可以描述为,包括依次连接的模拟前端接口电路AFE1、CODEC芯片2、时隙交换芯片6、CPU4,分别连接于时隙交换芯片与CPU之间的FDSP31芯片和BDSP32芯片,及与CPU相连的以太网或DSL5接口电路。其中AFE接口电路与终端通信设备相连(如图2中的电话1、电话2),以太网或DSL接口电路与运行IP协议的外部网络相连接。
其中,AFE接口电路主要用来连接不同的模拟接口设备,比如模拟话机、传真机等,对模拟信号进行接入。CODEC芯片对模拟信号进行A/D、对数字信号进行D/A转换。CPU主要是用来处理各种控制协议,比如H.323、SIP、MGCP等。以太网或者DSL接口电路的主要作用是为网关提供一个上行的数据通道,使得本网关的语音信号能通过IP网络进行传输。这和现有技术中提到的VoIP网关中的相关模块的逻辑功能没有区别。
此处需要重点注意的是时隙交换芯片、FDSP芯片与BDSP芯片的引入。
虽然在高密度VoIP网关设备中为了区分相关通道,都是需要划分时隙的,但是否具有时隙交换芯片则不一定,时隙交换芯片的引入使得系统可以给予语音信号更为灵活的控制。
FDSP芯片进行DTMF号码的检测、模拟接口装置的控制(例如进行摘挂机检测等)、产生呼叫过程的一些信号音(比如拨号音、忙音等)等处理,此处虽然引入了一个FDSP芯片来执行上述功能,但并不表示上述功能只能用DSP芯片来完成,事实上,只要能完成上述功能的任何装置都是可行的。
BDSP芯片主要是用来实现在IP通话过程中的语音信号的编解码、回波抵消、静音检测、舒适噪音产生、二次拨号的DTMF号码检测、产生各种信号音等处理。
在网关工作过程中,由于时隙交换芯片的引入,CPU对时隙交换芯片的控制比较关键,CPU需要根据话路的状态控制时隙的切换和连通。例如如果根据号码判定,输入的第0时隙(可理解为通道)需要和输出的第8时隙连接,CPU就会向时隙交换芯片写入命令,连接该两时隙。而下一次通话,CPU根据号码判断需要将输入的第0时隙和输出的第2时隙连接,CPU就会向时隙交换芯片写入命令,连接输入的第0时隙和输出的第2时隙。如此反复。在缺省状态下,CPU连通CODEC与FDSP之间的时隙,并切断CODEC与BDSP之间的时隙。
以上参照图2示出的具体物理结构仅是为了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说明会很容易的想到其他的替代方式。例如,在上述具体实施例中,用BDSP和FDSP代替了传统VoIP网关中的DSP,并进行了不同的功能区分。事实上,这种区分可能是不必要的,通过对传统DSP功能的分解并结合时隙交换芯片控制的需要,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会很容易的想到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例如,用一个DSP芯片代替BDSP和FDSP的区分,并结合硬件或软件结构及控制上的变化,很容易就能完成替代方式的转变。当然,当采用一个DSP芯片来实现本实施例中两个DSP芯片配合共同完成的功能时,将不得不采用成本较为昂贵的DSP芯片,从而不如本实施例提供的采用两个成本较为低廉的DSP芯片效果更佳。
一般来说,本发明所提供的系统应具有如下的结构及功能特征:
该系统包括模拟接口装置,用来连接外部模拟设备;编码解码装置,和所述模拟接口装置相连接,用来进行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数字信号处理装置,和所述编码解码装置相连接,用来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以及对所述模拟接口装置进行控制;CPU,和所述数字信号处理装置相连接,用来进行系统控制和处理各种控制协议;与CPU相连的网络接口装置,用来和外部IP网络相连接;
当然,所述网关中重要的是具有时隙交换装置,连接在所述数字信号处理装置与所述编码解码装置之间,用来在本地语音通话中提供电路交换。
凡具有上述逻辑结构及功能特征的系统都将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消说,任何形式和结构上的非创造性的等同变化都是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的。
以下将结合附图着重介绍在上述系统中,如何控制完成本地通话、IP呼出和IP呼叫接入的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介绍的功能逻辑模块可以通过不同的软件或硬件逻辑来完成。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发明所要实现的功能完全可以通过功能类似而表达形式略有差异的不同的软件程序来实现。
参考图2和图3,示出了在上述系统中,本地用户呼叫IP或本地电话的工作流程。具体说明如下。
FDSP芯片不断监控模拟电路的摘挂机状态,并将模拟电路的状态信号及时上报给主CPU。主叫话机,举例来说,如电话1摘机后,FDSP检测到摘机信号,上报给主CPU,CPU根据系统的闲/忙状态给FDSP下发拨号音或忙音的命令,然后FDSP产生相应的拨号提示音或忙音给主叫话机。当主叫话机接收到拨号提示音后开始拨号。
主叫话机的语音信号通过AFE接口电路传输到CODEC芯片,CODEC芯片将对其进行A/D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传输给FDSP芯片。FDSP检测到主叫的DTMF号码后,将检测号码上报给主机CPU,主机对该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分析过程根据自定义的内部协议将DTMF号码分为本地号码和IP号码两种。具体来说,在进行号码配置时,只要将本地号码和远程号进行区别即可,比如以1开始的号码为本地号码,以8开始的号码是远程号码,这样用户拨打1234时,CPU判断为本地号码,就通过时隙交换芯片TSI将数据直接交换给本地电话1234。如果用户拨打82774659,CPU判断是远程号码,就通过时隙交换芯片将数据送到BDSP进行处理,然后通过IP网络送到远端的语音网关还原为语音。
CPU对时隙交换芯片的控制就像对火车道岔控制一样,根据不同的号码决定将数据送到何方,具体的控制由CPU通过Local bus(本地总线)将控制信息写入到时隙交换芯片的控制寄存器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如果分析结果表明本次通话是本地通话,CPU根据控制协议(比如H.323、SIP、MGCP等)控制时隙交换芯片,给对应的被叫模拟电路下发振铃的命令,被叫摘机后,CPU检测到被叫摘机,切掉CODEC与FDSP的连接时隙,连通主叫和被叫的时隙。在本地通话连通之后,FDSP就不断监控模拟电路的摘挂机状态,将模拟电路状态信号及时上报给主CPU。在本地通话过程中,BDSP不进行任何处理。语音信号的数据流如图2实线所示。(即图2中电话1和电话2通话的语音信号流。)
由于采用的时隙交换芯片,本地的电话之间的通话话路就形成了电路的接续,这些通话之间语音交换方式是电路交换,语音质量同电路交换完全一样。这样就相当于在IP网关设备上直接提供了电路交换的语音质量。
本方案在该种状态下,CPU控制时隙交换芯片,直接将对应的语音时隙在时隙交换芯片中进行连通,此后本地通话的语音数据就不必经过CPU进行处理,减轻了CPU的处理负担,这样可以选用性能更低的CPU芯片,从而降低处理器的成本。
如果分析结果表明本次通话是IP通话,给对应的被叫模拟电路下发振铃的命令,CPU检测到被叫摘机后,CPU会切掉CODEC与FDSP的连接时隙,同时将对应的语音时隙通过时隙交换芯片切换到BDSP上。BDSP芯片对IP通话过程中的语音信号进行编解码、回波抵消、静音检测、舒适噪音产生、产生各种信号音等处理。并处理后的语音信号送给CPU进行转发,CPU通过以太网或DSL接口电路与因特网相连接,并借助因特网进行信号交换。在IP通话的过程中,FDSP也需要对前端模拟电路的状态进行监控,将监控的结果及时的上报给主CPU。即FDSP需要不断地检测话机状态,在当用户摘机后需由FDSP上报给CPU,然后才能进行通话,通话完毕后用户挂机也必须由FDSP检测上报给CPU,以便CPU控制结束通话。因此,在IP通话中,FDSP的主要作用是:摘挂机检测、DTMF号码检测、播放各种提示音(忙音、拨号音)。
由上可以看出,对于IP语音数据的处理流程与现有技术中的VoIP语音网关基本一致,在外部IP电话呼叫接入时,与IP电话呼出的流程基本没有区别,此处不再赘述。IP通话下语音数据的信号流如图2中虚线所示。(即电话2和电话4通话的语音信号流)。
总之,本发明中提供的实现时隙交换功能VoIP网关的应用方法,基本包括如下步骤:判断呼叫类型;若为本地通话则微处理器装置控制将对应的语音时隙在时隙交换装置中进行连通;若为IP通话则微处理器装置控制将对应的语音时隙通过时隙交换装置切换到数字信号处理装置中连通。
其中,判断呼叫类型的方法是配置区别远程和本地的电话号码类型,并根据呼叫的电话号码的类型判断所述呼叫类型。
另外,步骤(10)之前由所述模拟信号处理装置执行下列步骤:检测摘机信号;下发拨号音命令,产生拨号提示音;检测主叫的双音多频号码。
其中,步骤(20)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给被叫对应的模拟电路下发振铃的命令;检测被叫是否摘机;若被叫摘机则切断CODEC(编码解码装置)与模拟信号处理装置FDSP的连接时隙。
其中,步骤(30)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检测被叫是否摘机;若被叫摘机则切断CODEC(编码解码装置)与模拟信号处理装置FDSP的连接时隙;将对应的语音时隙通过时隙交换芯片切换到BDSP上;将语音信号通过BDSP处理后送给微处理器装置进行转发。
综上,本领域中的熟练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还提供另外一种更为一般的VoIP网关及VoIP网关处理呼叫的方法,概括地说,即
本发明提供一种VoIP网关,包括:
检测装置,用以检测被叫号码是否为本地号码;时隙交换装置,用以建立本地电路交换处理器,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时隙交换装置建立本地电路交换。
其中,所述的时隙交换装置采用时隙交换芯片,同时该网关还具有一个模拟信号处理装置FDSP,用来进行双音多频信号检测、各种信号音产生及模拟接口装置的控制功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VoIP网关处理呼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检测被叫号码属于本地号码还是远程号码;
B)若被叫为本地号码,则为主叫和被叫建立电路交换,若被叫为远程号码,则为主叫和被叫建立IP交换。
其中,B)步骤中所述的被叫号码为本地号码时,所述的电路交换通过时隙交换芯片建立。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流控方法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对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1)

1.一种VoIP网关,包括:
模拟接口装置,用来连接外部模拟设备;
编码解码装置,和所述模拟接口装置相连接,用来进行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
数字信号处理装置BDSP,和所述编码解码装置相连接,用来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以及对所述模拟接口装置进行控制;
微处理器装置,和所述数字信号处理装置相连接,用来进行系统控制和处理各种控制协议;
与微处理器装置相连的网络接口装置,用来和外部IP网络相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关中还具有时隙交换装置,连接在所述数字信号处理装置与所述编码解码装置之间,用来在本地网络的语音通话中提供电路交换;
所述微处理器装置和时隙交换装置之间还接入模拟信号处理装置FDSP,用来进行双音多频信号检测、各种信号音产生及模拟接口装置的控制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VoIP网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时隙交换装置采用时隙交换芯片;
所述的模拟信号处理装置FDSP采用DSP芯片。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VoIP网关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0)判断呼叫类型;
(20)若为本地通话则微处理器装置控制将对应的语音时隙在时隙交换装置中进行连通;
(30)若为IP通话则微处理器装置控制将对应的语音时隙通过时隙交换装置切换到数字信号处理装置中连通。
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VoIP网关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呼叫类型的方法是配置区别远程和本地的电话号码类型,并根据呼叫的电话号码的类型判断所述呼叫类型。
5.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VoIP网关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之前由所述模拟信号处理装置执行下列步骤:
检测摘机信号;
下发拨号音命令,产生拨号提示音;
检测主叫的双音多频号码。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VoIP网关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给被叫对应的模拟接口装置下发振铃的命令;
检测被叫是否摘机;
若被叫摘机则切断编码解码装置与模拟信号处理装置FDSP的连接时隙。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VoIP网关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0)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被叫是否摘机;
若被叫摘机则切断编码解码装置与模拟信号处理装置FDSP的连接时隙;
将对应的语音时隙通过时隙交换芯片切换到数字信号处理装置BDSP上;
将语音信号通过数字信号处理装置BDSP处理后送给微处理器装置进行转发。
8.一种VoIP网关,其特征在于,该网关包括:
模拟接口装置,用来连接外部模拟设备;
检测装置,用以检测被叫号码是否为本地号码;
时隙交换装置,用以建立本地电路交换;
模拟信号处理装置FDSP,用来进行双音多频信号检测、各种信号音产生及模拟接口装置的控制功能;
数字信号处理装置BDSP,用来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以及对模拟接口装置进行控制;
微处理器装置,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被叫号码为本地号码后,控制所述时隙交换装置建立本地电路交换;并且,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被叫号码为非本地号码后,控制所述时隙交换装置和BDSP建立IP交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VoIP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隙交换装置采用时隙交换芯片。
10.一种VoIP网关处理呼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检测被叫号码属于本地号码还是远程号码;
B)若被叫为本地号码,则将主叫和被叫对应的语音时隙在时隙交换装置中进行连通,为所述主叫和被叫建立电路交换,若被叫为远程号码,则将主叫和被叫对应的语音时隙通过时隙交换装置切换到数字信号处理装置中连通,为所述主叫和被叫建立IP交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VoIP网关处理呼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中所述的时隙交换装置采用时隙交换芯片,所述的被叫号码为本地号码时,所述的电路交换通过时隙交换芯片建立。
CNB2005100773458A 2005-06-22 2005-06-22 一种VoIP网关及其应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345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773458A CN100463453C (zh) 2005-06-22 2005-06-22 一种VoIP网关及其应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773458A CN100463453C (zh) 2005-06-22 2005-06-22 一种VoIP网关及其应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5838A CN1885838A (zh) 2006-12-27
CN100463453C true CN100463453C (zh) 2009-02-18

Family

ID=37583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7734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3453C (zh) 2005-06-22 2005-06-22 一种VoIP网关及其应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6345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7534B (zh) * 2008-02-02 2010-07-0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VoIP网关模拟接入的组件和方法及VoIP网关
CN101404703B (zh) * 2008-11-18 2010-12-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网关和实现语音网关远程管理的方法
WO2010127490A1 (zh) * 2009-05-07 2010-1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本地路由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707698B (zh) * 2009-11-06 2012-0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125236B (zh) * 2014-08-12 2017-08-0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媒体网关实现内部通话的方法
CN108650128B (zh) * 2018-05-10 2021-04-20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静音时隙的方法、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11866294A (zh) * 2020-06-12 2020-10-30 珠海高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交换功能的实现方法及iad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62237A1 (en) * 2002-09-27 2004-04-01 Macarthur Glen Internodal routing engine for a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WO2004056040A1 (en) * 2002-12-17 2004-07-01 Immertec Co., Ltd. Internet phone system and internet phone service method for a mobile telephone
CN1182686C (zh) * 2001-06-07 2004-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选择路由实现智能ip电话业务的方法
CN1561079A (zh) * 2004-02-18 2005-01-05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Ngn语音终端
CN2702539Y (zh) * 2004-04-22 2005-05-25 北京恒丰惠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p电话网关
KR20050055872A (ko) * 2003-12-09 2005-06-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브이오아이피 게이트웨이 시스템의 음성데이터 처리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2686C (zh) * 2001-06-07 2004-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选择路由实现智能ip电话业务的方法
US20040062237A1 (en) * 2002-09-27 2004-04-01 Macarthur Glen Internodal routing engine for a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WO2004056040A1 (en) * 2002-12-17 2004-07-01 Immertec Co., Ltd. Internet phone system and internet phone service method for a mobile telephone
KR20050055872A (ko) * 2003-12-09 2005-06-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브이오아이피 게이트웨이 시스템의 음성데이터 처리 장치
CN1561079A (zh) * 2004-02-18 2005-01-05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Ngn语音终端
CN2702539Y (zh) * 2004-04-22 2005-05-25 北京恒丰惠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p电话网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5838A (zh) 2006-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72438B2 (en) Providing multiple line functionality using alternative network telephony
CN100463453C (zh) 一种VoIP网关及其应用方法
CN102271137A (zh) 一种媒体服务器
CN101068230B (zh) 在媒体网关中实现用户交换机的方法
CN101030999B (zh) 宽带用户使用窄带彩铃的系统及方法
CN100463404C (zh) 利用媒体资源服务器实现电话会议业务的方法
CN100589506C (zh) 一种宽窄带网络彩铃共享系统及方法
CN102118525B (zh) 一种基于VoIP的矿用扩播电话系统
CN101472019A (zh) 一种带外dtmf信令互通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325630A (zh) 网络电话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3166837A (zh) 一种媒体网关以及改善会议电话语音质量的方法
CN103139055B (zh) 语音家庭网关侧实现内线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CN201726460U (zh) 具有语音通话功能的机顶盒
CN100407739C (zh) 基于互联网语音网关的免打扰业务的实现方法
CN201789549U (zh) 一种工业对讲的电话接口
CN201690497U (zh) 基于以太网的电话通信系统的网络电话终端
CN101742010A (zh) 使一网络分机拨打一传统分机的方法、装置及其电脑程序产品
CN101110751A (zh) 基于p2p技术的ip pbx
CN201690469U (zh) 基于以太网的电话通信系统的网关
CN201515497U (zh) 能够与个人计算机进行实时媒体交互的通信终端
CN100452784C (zh) 一种语音网关通讯设备和方法
CN2764073Y (zh) Ip电话切换装置
CN1805451A (zh) 互联网语音协议终端机
CN102137202A (zh) 一种pstn与互联网结合的通讯方法
CN100350791C (zh) 以有线电视数字机顶盒实现网络ip电话功能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Patentee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Patentee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18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