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63446C - 自动探测网络拓扑、建立路由表并实现窄带业务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动探测网络拓扑、建立路由表并实现窄带业务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63446C
CN100463446C CNB2005100900595A CN200510090059A CN100463446C CN 100463446 C CN100463446 C CN 100463446C CN B2005100900595 A CNB2005100900595 A CN B2005100900595A CN 200510090059 A CN200510090059 A CN 200510090059A CN 100463446 C CN100463446 C CN 10046344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network
information
bag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900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13485A (zh
Inventor
余晓文
邓辉
田小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B20051009005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63446C/zh
Priority to PCT/CN2005/002159 priority patent/WO2007016827A1/zh
Publication of CN1913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34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344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344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自动探测网络拓扑、建立路由表并实现窄带业务的方法,首先对各节点进行标识与连接关系配置,然后发送握手消息包,各节点根据收到的消息包判断并填充本节点标识,然后转发该修改后的消息包,各节点根据握手消息包确定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并建立路由表,当网络中某节点触发业务时,通过业务路由表查找到业务节点,如果业务目的节点与自身节点相同,则由该节点处理业务,否则,通过节点路由表进行寻径,发送给下一跳节点处理。本发明可以按照需要进行任意形式的组网,实现网络的平滑扩容,根据实际的组网情况准确、快速地生成网络设备的拓扑图,从而使得业务管理变得更加直观和便利。

Description

自动探测网络拓扑、建立路由表并实现窄带业务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的有线接入技术,具体地说,是涉及有线接入网窄带业务的开放式自适应组网技术。
背景技术
传统意义上的有线窄带业务接入网,从业务拓扑关系上讲,一般为星型结构。即,一个OLT(窄带接入网的局端接入设备)通过同轴电缆连接多个ONU(窄带接入网的远端接入设备)的组网结构。一般每个ONU带几十到几百个用户不等,通过一个固定的通讯通道与OLT进行通讯,同时,在OLT上配置下行连接,与ONU进行消息通讯。OLT作为网元接受网管的管理,早期由于ONU窄带业务配置成本较低,所以,尽管用户数较少,这种组网方式还是比较简单经济的,网络层次结构也比较清楚。
但是,随着宽窄带综合接入网业务的开展,ONU的配置处理能力得到提高,且单独作为网元接受网管的管理,这样ONU的地位得到提升,逐渐与OLT接近。另外,由于客户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就会不时地进行业务变化和重组,这样就需要一种新的灵活组网和资源管理方案,以快速适应这种变化,并为客户提供所需的定制服务。而传统的组网方式显然不能够提供这种组网的灵活性和业务所需的敏捷性。这些缺点又导致网络缺乏开放性,各接入网各自为阵,运营商无法将它们融合起来。
因此,在宽窄带综合接入网业务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结合ONU日益增强的配置处理能力,提供一种因业务不断变化和重组也能及时为客户提供所需的定制服务的灵活组网和资源管理方法,实现开放式的自适应组网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探测网络拓扑结构、建立路由表,并据此实现窄带业务的方法,来实现接入网各接入节点灵活组网、用户平滑扩容的自适应组网技术,使各个节点的用户可根据当前的组网情况,自适应地选择不同的节点路由,完成与交换机的信令交互。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探测网络拓扑结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物理组网情况,配置网络中各接入节点的节点标识号以及各直接相连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各节点向其直接相连节点发送握手消息包,该包中含有源节点标识以及中间节点标识信息;
各节点收到所述握手消息包后,读取其中的源节点以及中间节点标识信息,并将其与本节点标识进行比对;
如果本节点标识未包含在所述握手消息包中的源节点与中间节点中,则各节点将本节点标识号填充至消息包的中间节点标识中,向与其直接相连的节点转发该修改后的信息包;
各节点根据收到的来自于网络中所有其他节点的握手信息包中的节点标识,确定各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优选的,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各节点中的业务节点向其他节点广播业务路由建立消息,该消息包括该业务节点标识号;
各节点根据收到的业务路由建立消息广播包中的业务节点标识号,确定各节点中的业务节点。
优选的,还包括如下步骤:
网管系统向网络中任一节点发起网络拓扑数据采集操作时,根据该节点确定的各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在网管界面上显示出网络拓扑结构图。
优选的,还包括如下步骤:
网管系统向网络中任一节点发起网络拓扑数据采集操作时,根据该节点确定的各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确定的业务节点标识,在网管界面上显示出以业务节点为顶点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动建立网络路由表的方法,为网络中的各节点生成并更新路由表,包括:
为网络中的各节点建立各自的节点路由表,所述的节点路由表包含有目的节点标识号与下一跳节点标识号信息,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物理组网情况,配置网络中各接入节点的节点标识号以及各直接相连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各节点向其直接相连节点发送握手消息包,该包中含有源节点标识以及中间节点标识信息;
各节点收到所述握手消息包后,读取其中的源节点以及中间节点标识信息,并将其与本节点标识进行比对;
如果本节点标识未包含在所述握手消息包中的源节点与中间节点中,则各节点在本节点的节点路由表中增加一条记录,记录中的目的节点标识号为收到的握手信息包中的源节点标识号,下一跳节点标识号为收到该消息的通道所连的节点标识号,并将本节点标识号填充至消息包的中间节点标识中,向与其直接相连的节点转发该修改后的信息包。
优选的,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为网络中的各节点建立业务路由表,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物理组网情况,为各网络节点中的业务节点配置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包括目标节点的业务用户所对应的实际电路标识群及其信息内容的长度;
由各业务节点向其他各节点广播包含有该业务节点标识号及其配置的业务数据的业务路由建立消息包;
各节点接收到所述业务路由建立消息包后,判断该节点是否已经存在业务节点对应的信息,如果不存在,则将该消息包中的业务信息加入本节点的业务路由表中,如果存在,则将该消息包中的业务信息与本节点存储的业务节点信息进行比较,以更新本节点的业务路由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窄带接入网业务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为网络中的各节点建立节点路由表与业务路由表;
网络中某节点触发业务时,通过业务路由表查找到业务节点;
如果业务目的节点与自身节点相同,则由该节点处理业务,否则,通过节点路由表进行寻径,发送给下一跳节点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将宽带数据通讯领域中的消息传播机制运用到窄带接入网中,根据网元的同步数据,可以自动生成网络互连拓扑和层次结构;从而极大地降低了网络数据配置和维护管理的复杂性,使得窄带业务接入网的网状组网成为可能;本发明实现方法简单,很容易推广使用,只要对NRT(节点路由表)消息包以及SRT(业务路由表)消息包的简单标准化进行考虑,可以提供不同厂家接入网间的开放性互连,从而方便运营商的资源优化和设备选型;并且网络结构可靠性高,由于组网形式灵活,可以从网络层次的角度进行冗余备份;通过在各OLT之间建立连接关系,OLT之间不再各自独立划分,可以建立业务关系,从而增强了接入网业务在全网内应用的扩展性。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要点及有益效果,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星型组网方式;
图2是本发明网状组网能力示意图;
图3NRT建立流程;
图4SRT建立流程;
图5a一次PSTN呼叫的主叫流程为例的业务处理过程中,检测到摘机的节点的处理流程;
图5b一次PSTN呼叫的主叫流程为例的业务处理过程中,中间节点对摘机消息的处理流程;
图5c一次PSTN呼叫的主叫流程为例的业务处理过程中,业务节点收到交换机BCC分配消息的处理流程;
图5d一次PSTN呼叫的主叫流程为例的业务处理过程中,非业务节点的处理流程;
图6a以某一网络为例,由某一节点生成的拓扑结构中,7号节点生成的网络连接拓扑关系图;
图6b以某一网络为例,由某一节点生成的拓扑结构中,对业务节点调整了网络层次后的网络连接拓扑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对各接入节点(包括ONU和OLT)进行全局编号,同时对各接入节点进行拓扑和资源配置管理,使得各接入节点可以按照客户需要在业务关系上进行任意形式的组网,并且可以很容易实现网络的平滑扩容。本发明在接入网的组网灵活性和业务敏捷性方面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具有开放性的组网方法,对接入网窄带业务的组网将产生重大影响,并且通过本发明使得各种类型接入网的互连互通成为可能。
如图1所示,为传统的接入网组网能力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各ONU以OLT为中心组成星型网,各OLT之间各自独立,没有联系;每个ONU只和一个OLT相连接。
如图2所示,为采用本发明技术后的接入网组网能力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它与图1的区别在于:首先,OLT之间可以建立连接,各OLT之间可以开通业务,从而可以在全范围的接入网内对业务进行扩展。其次,ONU不但可以连接多个OLT,而且可以和其它ONU连接,甚至还可以配置V5接口直接和交换机相连。
首先,来介绍一下基本配置过程。
第一步将网络中全部接入节点统一编号,配置各接入节点的节点标识号。
第二步配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包括节点之间通讯通道的连接配置和话路资源配置。这一步主要是建立起和物理组网一致的(但是和物理位置无关)节点间逻辑拓扑关系以及基本的NRT。
第三步如果本节点为业务节点,则配置本节点的业务数据。所谓业务节点,是指配置了窄带业务的节点,比如:V5接口PSTN业务、ISDN业务、DDN业务、Z接口业务等。如果本节点需要提供V5接口,则在本节点配置V5接口,同时为本V5接口分配用户电路,也就是给用户电路分配V5L3地址。应注意的是:用户电路可能位于本节点,也可能位于其他节点。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作为业务过程和SRT自适应建立基础的NRT的建立过程。
NRT是和业务无关的寻径逻辑的基础,其原理和传统的以太网寻径方式类似,但是由于接入网组网结构的点到点特性以及物理拓扑的相对稳定性,我们决定采用一种较为简化的基础寻径策略。主要有如下特点:
采用定时,比如:以10秒为周期,发送Hello包(握手包)的方式,来建立和更新整个网络的NRT。
对于在寻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形路由情况,采取了一种相对简单但仍旧有效的方法,后面会对此进行介绍。
首先,用于建立和更新NRT的Hello包的格式如下:
 
E-HELLO 源节点 话路信息 中间节点数n 节点1 ... 节点n
消息结构内容和处理流程说明如下:
其中,E_HELLO为事件号,用于通知直接相连的节点,本消息为用于维持NRT的Hello消息;源节点表明消息是来源于此节点;中间节点数n表示从源节点到接收此消息的节点之间途径的节点数;节点1...一直到节点n表示途径的节点。
如图3所示,当某一节点收到此消息,解析此消息,进行判断:
如果本节点为消息内容中的源节点,或者包含在中间节点中,则表明此消息已经途径本节点,丢弃此消息不处理,以避免消息发送死循环。
如果本节点既不是消息内容中的源节点,也不包含在中间节点中,则表明此节点信息消息为本节点第一次收到,进行下面处理步骤。
在本节点的NRT中增加一条路由记录,记录中的目的节点为Hello消息中的源节点,Next Hop(下一跳)为收到该消息的通道所连的节点。
向与本节点直接相连的所有其他节点(接收到该Hello消息通道所连的节点除外)转发此Hello信息消息,不过消息内容需要做些修改,首先中间节点数加一,并将本节点标识号填充到消息末尾。
每一节点收到此消息后,重复前面两个步骤。
这样,每个节点就能通过这个简单的协议建立起一张基本的NRT来。通过这个NRT为接下来的SRT的建立和业务呼叫流程逻辑的处理打下了基础。
NRT表项的格式如下:
 
目的节点 Next Hop
用于基础寻径的包格式如下表所示:其中,PayLoad表示有效信息,
 
E_Route 目的节点 源节点 PayLoad
NRT表中除了基本的路由条目外,针对每个条目可以附带一个NextHop状态的记录,状态主要标识了该NextHop是否可用,比如:节点间的通信异常就会导致该Next Hop不可用。这个状态是由通道检测逻辑定时检测刷新的。
如果在NRT中,再增加一项Next Hop个数的记录(这个完全可以从Hello包中获得)就可以在选路时,选择中间节点最少的路由,从而达成较小的呼叫延迟。
接下来,介绍一下SRT的建立过程,SRT和业务路由选择有关。SRT的建立需要一个Service Route Add(业务路由建立)消息,该消息是由业务节点为源头向其它各节点广播发送的。
Service Route Add消息的结构如下:
 
E_SvcRouteAdd 业务节点 len SLNs
消息内容和相应的处理流程如下:
E_SvcRouteAdd为事件号,表明是一条建立SRT的消息,业务节点为配置为出V5口的业务节点号,SLNs为在该V5口上,目标节点的业务用户所对应的实际电路标识群,len为对应的SLNs的信息内容的长度,如果目标节点中没有本业务节点对应的业务用户,则len为空。目标节点收到该消息后的处理流程如下:
首先,接收节点判断是否已经存在业务节点对应的信息:如果不存在,则将业务信息加入本节点,并增加到SRT表中;如果存在,则对消息结构的信息和本节点存储的业务节点信息进行比较,以便更新SRT表。将业务节点记录进一个包含各业务节点的列表中,这个列表存储的是网络中的所有业务节点的标识号,以便网管系统生成以业务节点为顶点的拓扑图。
如图4所示,为了保证SRT能够在业务配置变动时(比如:更改V5口的配置)保持更新,我们采取了一种简单的策略:对于发送节点而言,采用业务变动发送和定时发送相结合的方法,发送Service Route Add消息,当业务变动时发送保证各节点的SRT表得到及时更新;定时发送机制保障了各节点SRT表的正确性。对于接收节点而言就是永远以最近收到的Service Route Add消息为准,如果新收到的和SRT中的一致,就不作处理,否则就以新收到的为准,对SRT进行更新。同时在此考虑使用一个简单的老化算法,如果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业务节点发来的ServiceRouteAdd消息,则清除原有的此业务节点的SRT信息,以保证业务用户得以更新。
SRT表项的格式如下:
 
SLN 所属业务节点
此外,在Hello包中,只要在话路信息中填充一个“空闲话路数”,根据本节点和相邻节点的话路时隙占用情况,修改新消息的空闲话路数。如果本节点与上行节点的空闲话路数大于原消息中的空闲话路数,则新消息中的空闲话路数仍然保持原消息中的话路数不做修改,否则将空闲话路数修改为本节点与此上行节点的空闲话路数。只要在NRT中,再增加一项空闲话路个数的记录,当节点收到Hello包时,填充该字段,以后在根据SLN的节点号选择Next Hop的时候,就可以在业务时隙分配时选择总的“空闲话路数”最大的路由,从而达成高接通率。
对于能够灵活组网的网络系统来说,网络的拓扑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本发明使得在网络管理系统中,能够根据实际的组网情况准确、快速地生成网络设备的拓扑图,并且在拓扑图中实时反映网络节点间通讯状态以及资源使用信息。方法是:通过Hello包中纪录的中继节点信息以及NRT表中纪录的通道状态,可以准确地生成网络的拓扑关系,并且可以根据SRT业务配置情况,从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建立起一张以业务节点为顶点的拓扑结构图,从而使得业务管理变得更加直观和便利。
下面以一次PSTN呼叫的主叫流程为例进行说明,其中,PSTN业务是窄带接入网中最为典型的业务。
图5a为某一节点检测到用户电路的摘机动作后的处理流程:
第一步某一接入节点检测到一用户电路摘机,得到对应电路的逻辑号SLN,并触发摘机消息。
第二步查找SRT表,找到业务节点。
第三步如果目的节点和自身节点相同,就把这个消息交给对应的V5接口,发送呼叫建立消息Establish,开始和交换机进行交互,否则转下一步。
第四步根据NRT进行寻径,发送给Next Hop节点。
图5b为中间节点(即上面的Next Hop节点)收到源节点(此时为用户电路所在的节点)发来的摘机消息的处理流程。
其处理流程和图5a基本相同,在此不再重复。
图5c为业务节点收到交换机BCC分配消息的处理流程,其处理步骤如下:
第一步业务节点收到交换机回应的BCC分配话路消息。
第二步解析BCC分配消息,获得V5接口标识、交换侧分配的链路号LinkNo、时隙V5Ts和V5地址,接入节点收到此消息后,根据V5接口号和V5L3地址找到该V5用户对应的用户逻辑号SLN。
第三步接入节点比较SLN中的节点标识号和自己的节点,判断用户是否为本节点用户:
如果是本节点用户,则将时隙接续到用户端口,完成接入网用户到交换机的PSTN起呼过程。
如果非本节点用户,则进入下一步。
第四步在NRT表中根据用户逻辑号SLN中的节点标识号找到对应的Next Hop节点;为该用户分配到Next Hop的下行时隙InnerTs。接续交换网,将下行时隙InnerTs和上行时隙连接起来。(此处的上行时隙含义为交换机分配的时隙)。
第五步发送接续消息给Next Hop,消息结构中带上用户的逻辑电路号SLN和为Next Hop分配的下行时隙InnerTs。
图5d为非业务节点收到上一节点发来的接续消息的处理流程,其处理如下:
第一步下连节点收到上连节点发来的接续消息后。
第二步解析其中的InnerTs和SLN。
第三步比较SLN中的节点标识号和自己的节点,判断用户是否为本节点用户:
如果是本节点用户,则将时隙接续到用户端口,完成接入网用户到交换机的PSTN起呼过程。
如果非本节点用户,则进入下一步。
第四步在NRT表中根据用户逻辑号SLN中的节点标识号找到对应的Next Hop节点;为该用户分配到Next Hop的下行时隙InnerTs。接续交换网,将下行时隙InnerTs和上行时隙连接起来。(此处的上行时隙含义为:接续消息中的时隙InnerTs字段)。
第五步发送接续消息给Next Hop,消息结构中带上用户的逻辑电路号SLN和为Next Hop分配的下行时隙InnerTs。
根据上面的步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接入网的组网方式有多复杂,都能顺利完成Pstn呼叫业务。
上面是以一次Pstn业务的主叫流程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实现过程,对于ISDN业务其实现方法与PSTN类似;而对于象DDN这样更为简单的窄带业务,也是很容易实现的,在此就不再重复了。
如图6a、图6b所示,下面通过一个例子说明网络拓扑结构图的生成过程,同时以该例中7号节点为例,给出该网络的NRT表。
首先说明一下网络拓扑图的生成过程,网管配置数据过程为:
首先为7个节点配置节点标识号,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在以下节点间建立连接:4号与3号、3号与6号、6号与7号、5号与2号、2号与6号、6号与1号。其次在4号和5号节点配置业务,提供V5接口和交换机相连。
配置过程结束。
对于7号节点而言,其生成网络拓扑的过程如下:收到各节点来的Hello信息包,其中包含有源节点标识号、该包所经历的中间节点标识号,针对本例来说,7号节点收到的所有Hello包得到的经历的节点信息如下:来自1号节点的Hello包为:
 
E_HELLO 1(源节点) 话路信息(根据话路和应用情况填充) 1(中间节点数) 6(中间节点号)
来自2号节点的Hello包为:
 
E_HELLO 2(源节点) 话路信息(根据话路和应用情况填充) 1(中间节点数) 6(中间节点号)
来自3号节点的Hello包为:
 
E_HELLO 3(源节点) 话路信息(根据话路和应用情况填充) 1(中间节点数) 6(中间节点号)
来自4号节点的Hello包为:
 
E_HELLO 4(源节点) 话路信息(根据话路和应用情况填充) 2(中间节点数) 3(中间节点号) 6(中间节点号)
来自5号节点的Hello包为:
 
E_HELLO 5(源节点) 话路信息(根据话路和应用情况填充) 2(中间节点数) 2(中间节点号) 6(中间节点号)
来自6号节点的Hello包为:
 
E_HELLO 6(源节点) 话路信息(根据话路和应用情况填充) 0(中间节点数)
从而,7号节点从以上Hello包得到的网络节点拓扑信息为:
来自1号节点:1、6、7
来自2号节点:2、6、7
来自3号节点:3、6、7
来自4号节点:4、3、6、7
来自5号节点:5、2、6、7
来自6号节点:6、7
如此就可以得到图6a所示的节点连接关系。
同时,由于4号和5号节点配置了业务,向所有其它节点包括7号节点广播E_SvcRouteAdd消息包,从而7号节点就获知业务节点为4、5号节点。将4、5号节点网络层次提高,就得到图6b所示的网络拓扑图。最后,当网管系统向7号节点发起一个网络拓扑数据采集的操作,就可以在网管界面上显示出网络拓扑结构图了。
下表为7号节点根据其它6各节点发来的Hello包,产生的NRT表:
 
目的节点 Next Hop
1 6
2 6
3 6
4 6
5 6
6 6
由表中可知,7号节点要发送消息给别的节点,都必须通过6号节点发送。
最后,当7号节点收到从4号和5号节点发来的Service Route Add业务路由增加包时对SRT表进行更新。从而完成了NRT和SRT表的建立过程。
对于能够灵活组网的网络系统来说,网络的拓扑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本发明使得在网络管理系统中,能够根据实际的组网情况准确、快速地生成网络设备的拓扑图,并且在拓扑图中实时反映网络节点间通讯状态以及资源使用信息。通过Hello包中纪录的中继节点信息以及NRT表中纪录的通道状态,可以准确地生成网络的拓扑关系,并且可以根据SRT业务配置情况,从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建立起一张以业务节点为顶点的拓扑结构图,从而使得业务管理变得更加直观和便利。
本发明所述的组网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之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进行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Claims (18)

1、一种自动探测网络拓扑结构的方法,用于有线窄带业务接入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物理组网情况,配置网络中各接入节点的节点标识号以及各直接相连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各节点向其直接相连节点发送握手消息包,该包中含有源节点标识以及中间节点标识信息;
各节点收到所述握手消息包后,读取其中的源节点以及中间节点标识信息,并将其与本节点标识进行比对;
如果本节点标识未包含在所述握手消息包中的源节点与中间节点中,则各节点将本节点标识号填充至消息包的中间节点标识中,向与其直接相连的节点转发该修改后的信息包;
各节点根据收到的来自于网络中所有其他节点的握手信息包中的节点标识,确定各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各节点中的业务节点向其他节点广播业务路由建立消息,该消息包括该业务节点标识号;
各节点根据收到的业务路由建立消息广播包中的业务节点标识号,确定各节点中的业务节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手消息包中进一步包括中间节点数量信息;所述比对步骤后,如果本节点标识未包含在所述握手消息包中的源节点与中间节点中,则各节点将本节点标识号填充至消息包的中间节点标识中,并将中间节点数量加1后,向与其直接相连的节点转发该修改后的信息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网管系统向网络中任一节点发起网络拓扑数据采集操作时,根据该节点确定的各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在网管界面上显示出网络拓扑结构图。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网管系统向网络中任一节点发起网络拓扑数据采集操作时,根据该节点确定的各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确定的业务节点标识,在网管界面上显示出以业务节点为顶点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对步骤后,如果本节点标识包含在所述握手消息包中的源节点与中间节点中,则各节点将该收到的握手消息包丢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向与其直接相连的节点转发该修改后的信息包步骤,是向除接收到该握手消息包通道所连的节点以外的直接相连的节点转发。
8、一种自动建立网络路由表的方法,为网络中的各节点生成并更新路由表,用于有线窄带业务接入网,其特征在于,包括:
为网络中的各节点建立各自的节点路由表,所述的节点路由表包含有目的节点标识号与下一跳节点标识号信息,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物理组网情况,配置网络中各接入节点的节点标识号以及各直接相连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各节点向其直接相连节点发送握手消息包,该包中含有源节点标识以及中间节点标识信息;
各节点收到所述握手消息包后,读取其中的源节点以及中间节点标识信息,并将其与本节点标识进行比对;
如果本节点标识未包含在所述握手消息包中的源节点与中间节点中,则各节点在本节点的节点路由表中增加一条记录,记录中的目的节点标识号为收到的握手信息包中的源节点标识号,下一跳节点标识号为收到该消息的通道所连的节点标识号,并将本节点标识号填充至消息包的中间节点标识中,向与其直接相连的节点转发该修改后的信息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节点路由表步骤中,比对步骤后,如果本节点标识包含在所述握手消息包中的源节点与中间节点中,则各节点将该收到的握手消息包丢弃。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节点路由表步骤中,向与其直接相连的节点转发该修改后的信息包步骤,是向除接收到该握手消息包通道所连的节点以外的直接相连的节点转发。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节点路由表步骤中,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各节点定时发送握手消息包,以更新各节点的节点路由表。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为网络中的各节点建立业务路由表,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物理组网情况,为各网络节点中的业务节点配置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包括目标节点的业务用户所对应的实际电路标识群及其信息内容的长度;
由各业务节点向其他各节点广播包含有该业务节点标识号及其配置的业务数据的业务路由建立消息包;
各节点接收到所述业务路由建立消息包后,判断该节点是否已经存在业务节点对应的信息,如果不存在,则将该消息包中的业务信息加入本节点的业务路由表中,如果存在,则将该消息包中的业务信息与本节点存储的业务节点信息进行比较,以更新本节点的业务路由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业务路由表步骤中,广播业务路由建立消息包步骤,是在业务发生变动时广播发送,或/和定时广播发送。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业务路由表步骤中,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各节点如果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某业务节点发来的业务路由建立消息包,则清除原有的该业务节点的业务路由表信息。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点路由表中进一步包括一个下一跳节点状态记录,标识该下一跳是否可用,由通道检测逻辑定时检测刷新。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手消息包中进一步包括中间节点数量信息;所述比对步骤后,如果本节点标识未包含在所述握手消息包中的源节点与中间节点中,则各节点将本节点标识号填充至消息包的中间节点标识中,并将中间节点数量加1后,向与其直接相连的节点转发该修改后的信息包;
所述的节点路由表中进一步包括一项下一跳个数的记录,从接收到的握手消息包中的中间节点数量信息中获得。
17、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手消息包中进一步包括话路信息,其中填充有空闲话路数,所述节点路由表中进一步包括一项空闲话路个数的记录,所述各节点收到握手消息包后,如果本节点与上行节点的空闲话路数大于原消息中的空闲话路数,则保持该话路数并填充入节点路由表中;否则将空闲话路数修改为本节点与此上行节点的空闲话路数,并填充入节点路由表中。
18、一种窄带接入网业务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权利要求12,为网络中的各节点建立节点路由表与业务路由表;
网络中某节点触发业务时,通过业务路由表查找到业务节点;
如果业务目的节点与自身节点相同,则由该节点处理业务,否则,通过节点路由表进行寻径,发送给下一跳节点处理。
CNB2005100900595A 2005-08-11 2005-08-11 自动探测网络拓扑、建立路由表并实现窄带业务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344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900595A CN100463446C (zh) 2005-08-11 2005-08-11 自动探测网络拓扑、建立路由表并实现窄带业务的方法
PCT/CN2005/002159 WO2007016827A1 (fr) 2005-08-11 2005-12-13 Procédé pour détecter automatiquement la topologie de réseau et réaliser le service à bande étroite, et structure de réseau pour celui-ci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900595A CN100463446C (zh) 2005-08-11 2005-08-11 自动探测网络拓扑、建立路由表并实现窄带业务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3485A CN1913485A (zh) 2007-02-14
CN100463446C true CN100463446C (zh) 2009-02-18

Family

ID=37722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9005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3446C (zh) 2005-08-11 2005-08-11 自动探测网络拓扑、建立路由表并实现窄带业务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63446C (zh)
WO (1) WO20070168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50897B (en) * 2007-07-11 2009-09-23 Tideway Systems Ltd Identifying network hosts running on a computer network
CN101340733B (zh) * 2008-08-12 2011-01-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在通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中自动生成光路业务的方法
WO2011079463A1 (en) * 2009-12-31 2011-07-07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testing on-line services
CN102916900B (zh) * 2012-10-09 2016-02-1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业务流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02904827B (zh) * 2012-10-09 2015-11-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旁路流量局部分摊方法及旁路组网结构
CN112134716B (zh) * 2019-06-24 2023-05-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及控制器
CN112887931B (zh) * 2021-01-12 2022-03-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基于中心节点辅助的异构集群多业务组网方法
CN114244763B (zh) * 2021-12-20 2023-11-17 中电福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规则引擎的动态网络拓扑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15277864B (zh) * 2022-07-27 2024-01-26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路由确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25869A2 (en) * 2000-09-22 2002-03-28 Narad Networks, Inc. Broadband system with intelligent network devices
EP1370036A1 (en) * 2002-06-07 2003-12-10 Sony Precision Technology Inc. Data transferring method
CN1642111A (zh) * 2004-01-13 2005-07-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路由设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26625A1 (en) * 2001-03-12 2002-09-12 Ling-Zhong Liu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fiber connection discovery and diagnostics
CN1567869B (zh) * 2003-06-30 2010-05-05 叶启祥 可避免干扰损坏并增加空间再用率的干扰控制方法
CN100388703C (zh) * 2003-11-27 2008-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接口节点备份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25869A2 (en) * 2000-09-22 2002-03-28 Narad Networks, Inc. Broadband system with intelligent network devices
EP1370036A1 (en) * 2002-06-07 2003-12-10 Sony Precision Technology Inc. Data transferring method
CN1642111A (zh) * 2004-01-13 2005-07-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路由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3485A (zh) 2007-02-14
WO2007016827A1 (fr) 2007-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3446C (zh) 自动探测网络拓扑、建立路由表并实现窄带业务的方法
CN108512760B (zh) 基于SDN保障业务QoS的路由方法
CN103229468B (zh) 分组交换资源分配方法及设备
CN100454841C (zh) 一种多域路由计算方法和系统
CN101631069B (zh) 伪线参数协商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9218046A (zh) 网络切片的管理方法及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2724118A (zh) 标签分发方法及设备
CN102281193B (zh) 一种在光纤通道网络中实现报文转发的方法和fc设备
KR101343596B1 (ko) 다계층 자원 전송망 경로 계산에 필요한 자원 관리 및 재귀적 경로 계산 방법 및 장치
CN101019352A (zh) 基于自动交换光网络的域间链路识别方法
CN101159695A (zh) 链路选择方法和设备
CN113037527B (zh) 网络切片创建方法、报文转发方法及其装置
CN102111316A (zh) 一种网络系统自动组网的方法
CN107318141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639388A (zh) 一种基于otn/sdh融合设备的端到端业务管理方法
CN101420331A (zh) 一种t-mpls网络中的超长连接快速故障定位方法
CN110247787B (zh) 一种灵活以太网路径建立的方法、网元和控制设备
CN101110765A (zh) 基于ospf协议的支持多种服务质量的方法
CN1328889C (zh) 一种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方法
CN102148748A (zh) 伪线路由扩散方法、系统和汇聚节点设备
CN101729135B (zh) 无线网状网的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2487352B (zh) 业务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9510769A (zh) 一种适合于宽窄结合网络的融合路由系统及其方法
CN101227412B (zh) 报文转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03795641A (zh) 基于多维帧映射的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18

Termination date: 2015081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