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58645C - 信息处理设备和起动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和起动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58645C
CN100458645C CNB2006101595221A CN200610159522A CN100458645C CN 100458645 C CN100458645 C CN 100458645C CN B2006101595221 A CNB2006101595221 A CN B2006101595221A CN 200610159522 A CN200610159522 A CN 200610159522A CN 100458645 C CN100458645 C CN 10045864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atically
power
state
function
sta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595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45487A (zh
Inventor
森泽俊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45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54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5864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5864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根据一个实施例,设有一种信息处理设备,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配置用于允许设备的自动起动的控制器(60),和配置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壳体上用于被手动操作以中断该设备的自动起动的装置(18)。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设备和起动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具有自动起动功能的信息处理设备以及一种起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地,一种例如个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设备,具有能够使系统恢复到刚刚断电之前的状态的复原功能。
例如,第10-20972号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揭示了一种便携式信息设备,该便携式信息设备可以在断电操作的同时设置上述复原功能有效或无效。
这里有两种类型的复原功能:手动复原功能和自动复原功能。手动复原功能根据手动起动操作使系统恢复。自动复原功能在满足预定条件时(例如,当预设时间和当前时间一致时)使系统自动开启设备并恢复。
自动复原功能一般很方便,因为即使用户没有意识到,当用户设置的条件被满足时,系统也可以自动复原。然而,根据环境,用户可能不希望系统被自动复原。为了避免实现自动复原功能,用户可以打开信息处理设备,激活与复原功能相关的应用程序,打开应用程序设置屏幕,并改变设置以使自动复原功能无效。这个过程对用户来说比较复杂并且麻烦。类似地还有可以使系统从关闭状态被自动引导的自动引导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和起动控制方法,其可以在有效和无效状态之间简单地切换自动起动功能。
一般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设备,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配置用于允许设备自动起动的控制器,以及配置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壳体上用于被手动操作以中断设备自动起动的装置。
附图说明
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上文的大致说明和下文对实施例的详尽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计算机的显示单元为打开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显示计算机的系统结构的示意性框图;
图3是显示与计算机中复原处理相关的部分的第一结构实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4是显示自动复原禁止开关状态和复原功能状态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5是显示在第一结构实例中开关机构(ON状态)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6是显示在第一结构实例中开关机构(OFF状态)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7是显示在第一结构实例中的操作流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是显示与计算机中复原处理相关的部分的第二结构实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9是显示在第二结构实例中开关机构(ON状态)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10是显示在第二结构实例中开关结构(OFF状态)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11是显示在第二结构实例中的操作流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2是显示与计算机中引导处理相关的部分的第三结构实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13是显示自动引导禁止开关状态和引导功能状态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14是显示在第三结构实例中开关机构(ON状态)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15是显示在第三结构实例中开关机构(OFF状态)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16是显示在第三结构实例中的操作流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7是显示与计算机中引导处理相关的部分的第四结构的实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18是显示在第四结构实例中开关机构(ON状态)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19是显示在第四结构实例中开关机构(OFF状态)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20是显示在第四结构实例中的操作流程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
首先,将参考图1和2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结构。例如,信息处理设备作为笔记本计算机10而被实现。
图1是显示笔记本计算机10的显示单元为打开状态的立体图。计算机10包括包含计算机主体11的壳体和显示单元12。显示单元12与包括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17的显示装置结合。LCD 17的显示屏位于显示单元12的基本中心部分。
显示单元12附于计算机主体11上以可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旋转。计算机主体11具有薄盒形外壳。计算机主体11包括排列在外壳的上表面上的键盘13、用于使计算机10起动/断电的电源开关14、输入操作面板15、触摸片16、自动复原禁止开关18、自动引导禁止开关18’等。在该实施例中,该设备具有两个开关装置用于使自动起动功能有效/无效。自动复原禁止开关18和自动引导禁止开关18’可以分开位于壳体上,或者可以将两个功能合并成一个并位于其上作为一个开关。
输入操作面板15是一个输入装置,通过该装置输入对应于被按下的按钮的事件。其具有多个按钮用来分别激活多个功能。按钮组包括TV激活按钮15A和DVD/CD激活按钮15B。TV激活按钮15A是为了播放、观看、收听和记录电视广播节目数据而激活TV功能的按钮。DVD/CD激活按钮15B是用来播放记录在DVD或者CD中的视频内容的按钮。
自动复原禁止开关18被设置在例如计算机10的计算机主体11的一侧上。这是使计算机10的自动复原功能(一种当预定条件满足时,能够自动起动并使系统恢复到刚刚断电之前的状态的自动起动功能)有效或无效的操作按钮。随后将说明自动复原禁止开关18的具体内容。
自动引导禁止开关18’被设置在例如计算机10的计算机主体11的一侧上。这是使计算机10的自动引导功能(一种当预定条件满足时,能够自动起动并初始化系统的自动起动功能)有效或无效的操作按钮。随后将说明自动引导禁止开关18’的具体内容。
现在参考图2说明计算机10的系统结构。
如图2所示,计算机10包括CPU 111、北桥112、主储存器113、图形控制器114、南桥119,BIOS-ROM 120、硬盘驱动器(HDD)121、光盘驱动器(ODD)122、TV调谐器123、嵌入式控制器/键盘控制器IC(EC/KBC)124、网络控制器125、电池126、AC适配器127、电源控制器(PSC)128等。
CPU 111是设置用于控制计算机10的操作的处理器。其执行操作系统(OS)200和从硬盘驱动器(HDD)121加载到主储存器113的各种应用程序201。
CPU 111还执行储存在BIOS-ROM 120中的系统BIOS。系统BIOS是用于硬件控制的程序。
北桥112是通过CPU 111的局域总线连接南桥119的桥接装置。北桥112与控制主储存器113的访问的存储控制器结合。此外,北桥112具有用于经由加速图形接口(AGP)总线与图形控制器114进行通信的功能。
图形控制器114是控制用作计算机10的显示监视的LCD 17的显示控制器。图形控制器114将写在视频存储器(VRAM)114A中的视频数据显示在LCD 17上。
南桥119控制低引线数(LPC,Low Pin Count)总线上的装置和外设部件互连(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总线上的装置。南桥119与集成驱动电子(IDE,IntegratedDrive Electronic)控制器结合用以控制HDD 121和ODD 122。此外,南桥119具有用于控制TV调谐器123的功能和用于控制BIOS-ROM 120的访问的功能。
HDD 121是储存各种软件和数据的储存装置。光盘驱动器(ODD)122是用于驱动例如储存视频内容的DVD和CD的储存介质的驱动单元。TV调谐器123是用于从外部接收例如电视广播节目的广播节目数据的接收器。
网络控制器125是与例如因特网的外部网进行通信的通信设备。
嵌入式控制器/键盘控制器IC(EC/KBC)124是单芯片微计算机,其中管理电源的嵌入式控制器以及控制键盘(KB)13和触摸片16的键盘控制器被集成。嵌入式控制器(EC)具有用于依照使用者在电源按钮14上的操作通过使计算机10起动来实现复原操作的功能,以及用于根据自动复原禁止开关18的状态实现和禁止自动复原处理的功能,并且还具有用于根据自动复原引导开关18’的状态实现和禁止自动引导处理的功能。
电源控制器(PSC)128依照来自嵌入式控制器(EC)的指令,基于来自电池126或者通过AC适配器127外部供给的外部电源的电力,向计算机10的各个部件产生和供给必需的电力。
参考图3到11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复原处理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
图3是显示与计算机10中的复原处理相关的部分的第一结构实例的框图。图3中显示的电源控制器60、电池61、AC适配器62和电源装置63分别对应图2中显示的嵌入式控制器(EC)、电池126、AC适配器127和PSC 128。
计算机10具有使系统根据手动起动操作被恢复的手动复原功能,和使系统在满足预设条件时(例如,在当前时间与设定时间一致时)被自动恢复的自动复原功能。自动复原功能是通过例如调度程序来实现的。
电源装置63被电池61或者AC适配器62供电。当计算机10起动时,其向系统50等供给主电源。系统50对应于通过电源装置63供给的主电源来操作的部件(包括执行OS或者各种应用程序所必需的CPU和主储存器)。
只要电源有效,即使计算机10未被起动,电源装置63也可以持续将辅助电源供应给实时时钟(RTC,Real Time Clock)51、自动复原检测器52和电源控制器60。
RTC 51通过电源装置63供给的辅助电源来被操作。其具有报警功能和如时钟的时间测量功能。当测量值与设定时间和日期一致时,报警功能使RTC 51输出报警信号。
自动复原检测器52通过电源装置63供给的辅助电源来被操作。当其检测到由RTC 51输出的报警信号时(在当前时间与设定时间一致时)或者其接收到来自预定装置的呼叫(来自3G模块等的呼叫)时,其输出自动复原请求信号以请求复原处理。
自动复原禁止开关18,断路器,使自动复原功能有效或无效。其可以选择性地设置使自动复原功能无效的OFF状态和使自动复原功能有效的ON状态。在ON状态中,使开关18中的连接部18a关闭,以便自动复原请求信号被传输到电源控制器60。在OFF状态中,使开关18中的连接部18a打开,以便自动复原禁止开关18禁止自动复原请求信号传输到电源控制器60。
具体地,如图4所示,当自动复原禁止开关18在ON状态中时(当连接部18a被关闭时),使该计算机的手动复原功能和自动复原功能都有效。另一方面,当自动复原禁止开关18在OFF状态中时(当连接部18a被打开时),在该计算机中,手动复原功能有效,而自动复原功能无效。
在自动复原禁止开关18中,例如,如图5和6所示,构件18b根据使用者的操作滑动,以便开关18可以带来ON状态和OFF状态。自动复原禁止开关18并不仅限于图5和6所示的形式。其可以是能够带来ON状态和OFF状态的任何形式。
电源控制器60通过电源装置63供给的辅助电源来被操作。其根据使用者对电源按钮14的操作或者通过自动复原禁止开关18传送的自动复原请求,指示电源装置63向系统50供给主电源。从而,其执行复原处理。
现在参考图7所示的流程图说明第一结构实例(图3)的操作流程。
在计算机10中,与复原功能有关的各种项,例如RTC 51中的报警时间和日期被预先设定(步骤S11)。例如,如果复原功能被程序机执行,那么程序机的设定被实现。
在计算机10断电的状态中,自动复原检测器52监视RTC 51是否产生警报(或者预定装置是否发出呼叫)(步骤S12)。另一方面,电源控制器60监视电源按钮14是否被按下(步骤S13)。
这些监视处理被连续执行直到检测到来自RTC 51的警报或者电源按钮14被按下(步骤S12中为否和步骤S13中为否)。
如果电源按钮14被按下(步骤S13中为是),那么电源控制器60指示电源装置63向系统50供给主电源,从而执行复原处理(步骤S15)。
如果从RTC 51产生警报(或者预定装置发出呼叫)(步骤S12中为是),那么自动复原检测器52检测到该警报,并向电源控制器60发出自动复原请求信号。
如果自动复原禁止开关18被关闭(在ON状态中)(步骤S14中为否),那么自动复原请求信号被传输到电源控制器60。当电源控制器60检测到自动复原请求信号时,其指示电源装置63向系统50供给主电源。从而,执行复原处理(步骤S15)。另一方面,如果自动复原禁止开关18被打开(在OFF状态中)(步骤S14中为是),那么自动复原请求信号不被传输到电源控制器60。从而,复原处理被禁止(步骤S16)。
根据该实例,如果使用者希望使自动复原功能有效,那么自动复原功能可以简单地通过将自动复原禁止开关18从ON状态转换到OFF状态来被轻易地禁止。此外,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再次使自动复原功能有效。
图8显示了与图3所示的第一结构实例不同的第二结构实例(变化例)。下面,将说明不同于图3中所示的元件。
图8的结构实例与图3的结构实例在自动复原禁止开关18的结构上有所不同。在该实例中,如图8所示,自动复原禁止开关18具有与连接部18a串联的OR电路18c。
图8所示的结构实例的自动复原禁止开关18也可以使自动复原功能有效或无效。其可以选择性地设置使自动复原功能有效的ON状态和使自动复原功能无效的OFF状态。
在ON状态中,开关18中的连接部18a被关闭,以便自动复原请求信号或电源按钮14的操作信号被传输到电源控制器60。
在OFF状态中,连接部18a被打开,以便自动复原禁止开关18禁止自动复原请求信号传输到电源控制器60。此外,在该实例中,自动复原禁止开关18在OFF状态中还禁止电源按钮14的操作信号传输到电源控制器60。这与图3所示的实例不同。
图8所示的结构防止了复原功能被无意识地执行,即使电源按钮14在自动复原禁止开关18设置在OFF状态时被错误地按下。
为了防止复原功能被无意识地执行,可以使用使电源按钮14不能在物理上被按下的机构来替代如图8所示的自动复原禁止开关18的电路结构中的OR电路18c。例如,可以采用如图9和10所示的结构,其中允许电源按钮14在ON状态中被按下,且构件18b防止电源按钮14在OFF状态中被按下。
参考图11所示的流程图说明第二结构实例(图8)的操作流程。
在计算机10中,与复原功能有关的各种项,例如RTC 51中的报警时间和日期被预先设定(步骤S21)。例如,如果复原功能被程序机执行,那么程序机的设定被实现。
在计算机10断电的状态中,自动复原检测器52监视RTC 51是否产生警报(或者预定装置是否呼叫)(步骤S22)。另一方面,电源控制器60监视电源按钮14是否被按下(步骤S23)。
这些监视处理被连续执行直到检测到来自RTC 51的警报或者电源按钮14被按下。(步骤S22中为否和步骤S23中为否)。
在RTC 51产生警报(或者预定装置发出呼叫)(步骤S22中为是)或者电源按钮14被按下(步骤S23中为是)的情况下,如果自动复原禁止开关18被关闭(在ON状态中)(步骤S24中为否),那么自动复原请求信号或电源按钮14的操作信号被传输到电源控制器60。当电源控制器60检测到自动复原请求信号或电源按钮14的操作信号时,其指示电源装置63向系统50供给主电源,并执行复原处理(步骤S25)。
另一方面,在RTC 51产生警报(或者预定装置发出呼叫)(步骤S22为是)或者电源按钮14被按下(步骤S23为是)的情况下,如果自动复原禁止开关18被打开(在OFF状态中)(步骤S24中为是),那么自动复原请求信号或电源按钮14的操作信号不被传输到电源控制器60。因此,复原处理被禁止(步骤S26)
根据该实例,自动复原功能可以简单地通过将自动复原禁止开关18从ON状态转换到OFF状态来被轻易地禁止。该实例具有另外的优点,即,即使当自动复原禁止开关18被设置在OFF状态中时,电源按钮14被错误地按下,也可以防止复原功能被无意识地执行。
参考图12到20说明根据自动引导操作的实施例的操作和结构。
图12是显示与计算机10中的复原处理相关的部分的第三结构实例的框图。图12中显示的电源控制器60、电池61、AC适配器62和电源装置63分别对应于图2中显示的嵌入式控制器(EC)、电池126、AC适配器127和PSC 128。
计算机10具有响应于电源按钮14的手动操作使系统成为可操作状态的手动起动功能,和在满足预定条件时(例如,在当前时间与设定时间一致时)使系统被自动引导的自动引导功能。
电源装置63由电池61或者AC适配器62供电。当计算机10被起动时,其向系统50等供给主电源。系统50对应由电源装置63供给的主电源操作的元件(包括执行OS或者各种应用程序所必需的CPU和主储存器)。
只要电源(例如电池61、AC适配器62)有效,即使计算机10未被起动,电源装置63也可以持续将辅助电源供应给实时钟(RTC)51、自动复原检测器52和电源控制器60。
RTC 51基于电源装置63供给的辅助电源来被操作。其具有报警功能和如时钟的时间测量功能。当测量值与设定时间和日期一致时,报警功能使RTC 51输出报警信号。
自动引导检测器52’基于电源装置63供给的辅助电源来被操作。当其检测到由RTC51输出的报警信号时(在当前时间与设定时间一致时)或者其接收到来自预定装置的呼叫(来自3G模块等的呼叫)时,其输出自动引导请求信号以请求引导处理。
自动引导禁止开关18’使自动引导功能有效或无效。其可以选择性地设置使自动引导功能无效的OFF状态和使自动引导有效的ON状态。在ON状态中,在开关18’中的连接部18a’被关闭,以便自动引导请求信号被传输到电源控制器60。在OFF状态中,连接部18a’被打开,以便自动引导禁止开关18’禁止自动引导请求信号传输到电源控制器60。
具体地,如图13所示,当自动引导禁止开关18’在ON状态中时(当连接部18a’被关闭时),使该计算机的手动起动功能和自动引导功能都有效。另一方面,当自动引导禁止开关18,在关OFF状态中时(当连接部18a’被打开时),在该计算机中,手动起动功能有效,而自动引导功能无效。
在自动引导禁止开关18’中,例如,如图14和15所示,使构件18b根据使用者的操作滑动,以便自动引导禁止开关18’可以带来ON状态和OFF状态。自动引导禁止开关18’并不仅限于图14和15所示的形式。其可以是能够带来ON状态和OFF状态的任何形式。
电源控制器60被供给来自电源装置63的辅助电源并根据使用者对电源按钮14的操作或者通过自动引导禁止开关18’传送的自动引导请求,指示电源装置63向系统50供给主电源。从而,电源控制器60执行引导处理。
现在参考图16所示的流程图说明第三结构实例(图12)的操作流程。
在计算机10中,与复原功能有关的各种项,例如RTC51中的报警时间和日期被预先设定(步骤S31)。
在计算机10断电的状态中,自动引导检测器52’监视RTC 51是否产生警报(或者预定装置是否发出呼叫)(步骤S32)。另一方面,电源控制器60监视电源按钮14是否被按下(步骤S33)。
这些监视处理被连续执行直到检测到来自RTC 51的警报或者电源按钮14被按下(步骤S32中为否和步骤S33中为否)。
如果电源按钮14被按下(步骤S33中为是),那么电源控制器60指示电源装置63向系统50供给主电源,从而执行引导处理(步骤S35)。
如果从RTC 51产生警报(或者预定装置发出呼叫)(步骤S32中为是),那么自动引导检测器52’检测到该警报,并向电源控制器60发出自动引导请求信号。
如果自动引导禁止开关18’被关闭(在ON状态中)(步骤S34中为否),那么自动引导请求信号被传输到电源控制器60。当电源控制器60检测到自动引导请求信号时,其指示电源装置63向系统50供给主电源。从而,执行引导处理(步骤S35)。另一方面,如果自动引导禁止开关18’被打开(在OFF状态中)(步骤S34中为是),自动引导请求信号不被传输到电源控制器60。从而,引导处理被禁止(步骤S36)。
根据该实例,当使用者希望使自动引导功能有效,那么自动引导功能可以简单地通过将自动引导禁止开关18’从ON状态转换到OFF状态来被轻易地禁止。此外,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再次使自动引导功能有效。
图17显示了与图12所示的第三结构实例不同的第四结构实例(变化例)。下面,将说明不同于图12中所示的元件。
图17的结构与图12的结构实例在自动引导禁止开关18’的结构上有所不同。在该实例中,如图17所示,自动引导禁止开关18’具有与连接部18a’串联OR电路18c。
图17所示的结构实例的自动引导禁止开关18’也可以使自动引导功能有效或无效。其可以选择性地设置使自动引导功能无效的OFF状态和使自动引导功能有效的ON状态。
在ON状态中,开关18’中的连接部18a’被关闭,以便自动引导请求信号或电源按钮14的操作信号被传输到电源控制器60。
在OFF状态中,连接部18a’被打开,以便自动引导禁止开关18’禁止自动引导请求信号传输到电源控制器60。此外,在该实例中,在自动引导禁止开关18’在OFF状态中还禁止电源按钮14的操作信号传输到电源控制器60。这与图12所示的实例不同。
图17所示的结构防止了引导功能被无意识地执行,即使电源按钮14在自动引导禁止开关18’设置在OFF状态时被错误地按下。
为了防止引导功能被无意识地执行,可以使用使电源按钮14不能在物理上被按下的机构来替代如图17所示的自动引导禁止开关18’的电路结构中的OR电路18c。例如,如图18和19所示的结构可以被采用,其中允许电源按钮14在ON状态中被按下,且构件18b防止电源按钮14在OFF状态中被按下。
参考图20所示的流程图说明第四结构实例(图17)的操作流程。
在计算机10中,与引导功能有关的各种项,例如RTC 51中的报警时间和日期被预先设定(步骤S41)。
在计算机10断电的状态中,自动引导检测器52’监视RTC 51是否产生警报(或者预定装置是否发出呼叫)(步骤S42)。电源控制器60监视电源按钮14是否被按下(步骤S43)。
这些监视处理被连续执行直到检测到来自RTC 51的警报或者电源按钮14被按下。(步骤S42中为否和步骤S43中为否)。
在RTC51产生警报(或者预定装置发出呼叫)(步骤S42中为是)或者电源按钮14被按下(步骤S43中为是)的情况下,如果自动引导禁止开关18’被关闭(在ON状态中)(步骤S44中为否),那么自动引导请求信号或者电源按钮14的操作信号被传输到电源控制器60。当电源控制器60检测到自动引导请求信号或电源按钮14的操作信号时,电源控制器60指示电源装置63向系统50供给主电源,并执行引导处理(步骤S45)。
另一方面,在RTC 51产生警报(或者预定装置发出呼叫)(步骤S42中为是)或者电源按钮14被按下(步骤S43中为是)的情况下,如果自动引导禁止开关18’被打开(在OFF状态中)(步骤S44中为是),那么自动引导请求信号或者电源按钮14的操作信号不被传输到电源控制器60。从而,引导处理被禁止(步骤S46)。
根据该实例,自动引导功能可以简单地通过将自动引导禁止开关18’从ON状态转换到OFF状态来被轻易地禁止。该实例具有另外的优点,即,即使当自动引导禁止开关18’被设置在OFF状态中时,电源开关14被错误地按下,也可以防止引导功能被无意识地执行。
如上详细叙述,自动复原功能可以在有效或无效状态之间被简单地转换。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熟练的技术人员容易实现其他的优点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在其更广泛的各个方面不局限于本文所示和所描述的具体细节和代表性的实施例。相应地,可以进行各种修改而不背离由附后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内容限定的总体发明概念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为用于允许所述设备自动起动的控制器;和
配置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壳体上用于被手动操作以中断所述设备自动起动的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配置为用于当预定条件满足时允许所述设备自动起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容纳所述设备的至少一部分的壳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配置为用于防止所述设备手动起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配置为用于使所述设备的手动起动和所述设备的自动起动都有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配置为用于允许所述设备响应远程传输的信号自动起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自3G模块。
8.一种起动控制方法,应用于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使配置为用于使所述设备起动的自动起动功能有效;和
手动设置位于所述设备的壳体上的装置以中断所述设备自动起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起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响应手动起动操作起动所述设备的手动起动功能,并且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手动设置所述装置以同时中断所述手动起动功能和所述自动起动功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起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将所述装置手动设置在第二状态中以使所述手动起动功能有效并使所述自动起动功能无效。
CNB2006101595221A 2005-10-07 2006-09-22 信息处理设备和起动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864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95139 2005-10-07
JP2005295139 2005-10-07
JP2006188422 2006-07-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5487A CN1945487A (zh) 2007-04-11
CN100458645C true CN100458645C (zh) 2009-02-04

Family

ID=38044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5952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8645C (zh) 2005-10-07 2006-09-22 信息处理设备和起动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58645C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2911A (zh) * 1999-07-30 2001-02-07 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将电脑系统状态挂起的方法
JP2002062947A (ja) * 2000-08-23 2002-02-28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自動復帰コンピュータ
CN1512346A (zh) * 2002-12-31 2004-07-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计算机系统备份和恢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2911A (zh) * 1999-07-30 2001-02-07 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将电脑系统状态挂起的方法
JP2002062947A (ja) * 2000-08-23 2002-02-28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自動復帰コンピュータ
CN1512346A (zh) * 2002-12-31 2004-07-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计算机系统备份和恢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5487A (zh) 2007-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2030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power, and display device
US840149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7889201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6414675B1 (en) Personal computer system having wake-up functionality controlled by a CD control panel
EP1748345B1 (en) Portable computer
US2011016169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7945796B2 (e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power supplies to an external apparatus via a connector based on user setting information
US751281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jecting a removable medium by temporarily providing power after a secondary eject switch is operated
US2006002299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luminance
US2006020670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activation controlling method
JP2001312336A (ja) 無線通信機能を備えた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周辺機器の省電力方法
KR20090066256A (ko) 정보 처리 장치, 전원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한 기록 매체
CN101430592A (zh) 信息处理设备
KR950001418B1 (ko) 세트업 기능 및 폽업 기능을 구비한 휴대용 컴퓨터의 폽업 제어 시스템
JP2006301771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動作制御方法
JP2007180619A (ja) 情報処理装置
CN100480957C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恢复控制方法
US20070282978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2007148633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制御方法
US2007008377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ower on control method
JP460754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電力制御方法
CN100458645C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起动控制方法
JP2007206839A (ja) 電子機器及び動作制御方法
KR100337604B1 (ko) 시스템상태정보를디스플레이하기위한디스플레이장치를구비한컴퓨터시스템및그제어방법
US772451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04

Termination date: 200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