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55168C - 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55168C
CN100455168C CNB2005100795974A CN200510079597A CN100455168C CN 100455168 C CN100455168 C CN 100455168C CN B2005100795974 A CNB2005100795974 A CN B2005100795974A CN 200510079597 A CN200510079597 A CN 200510079597A CN 100455168 C CN100455168 C CN 10045516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netrating mouth
fastened component
housing
portable electronic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795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86035A (zh
Inventor
王文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ustek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ustek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to CNB2005100795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55168C/zh
Publication of CN1886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6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5516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55168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至少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卡合构件、第二卡合构件、第一弹力构件、插塞构件以及第二弹力构件。第一卡合构件突出于第一壳体上。第二壳体具有第一贯穿口用来提供第一卡合构件进出第二壳体。第二卡合构件且有一启闭按钮穿设于第二壳体的第二贯穿口内。通过启闭按钮与第一弹力构件来带动该卡合部位移,以控制第一卡合构件与第二卡合构件的卡合与分离。插塞构件位于第二壳体的内部,通过第二弹力构件来推顶使该插塞构件的一部分填满该第一贯穿孔。

Description

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特别是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光学科技与半导体技术的进步,高画质、体积小、重量轻、低电压驱动、低消耗功率已成为可携式电子设备,例如可携式电视、行动电话、摄录放影机、笔记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式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以及投影电视等消费性电子或计算机产品的基本要求。
请参照图1。图1为已知技术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般而言,基于功能与造型的考虑,已知的可携式电子组件,例如笔记型计算机,在结构设计上大致具有由主机本体与键盘所构成的底座(BottomCase)102,以及组合有显示器屏幕101的上盖104两大部分。其中上盖104与底座102通过枢转结构103相互连结。上盖104不使用的状态为与底座102相互盖合,欲使用时再以枢转结构103为转轴掀开上盖104到适当角度以进行操作。
目前大部分可携式电子组件利用一种卡勾结构来起闭上盖104与底座102之间的盖合状态。其中卡勾结构包括位于底座104之中的按钮构件108,位于底座上的卡接开口110,以及固定于上盖104的卡勾106。当上盖104与底座102呈盖合状态时,卡勾106会穿过卡接开口110勾住按钮构件108使上盖无法往上掀开。
当欲掀起上盖104进行操作时,推动按钮构件108,解开卡勾106与按钮构件108之间的勾住状态,上盖104则通过安装于枢转结构103内的弹性构件(未标明),通过弹性应力往底座102的反方向弹开,使卡勾106弹出卡接开口110,并与底座102相距少许的距离,再由使用者将上盖104掀开到适当角度以进行操作。
然而,由于枢转结构103与上盖104的连接部位必须承受弹性构件的形变应力,因此有结构强度与使用寿命的限制。加上穿设于底座102上的卡接开口110,为根据功能需求而加以设计的缺口,不仅破坏底座102外观的一致性,在操作时也容易因杂物阻塞而造成卡合功能失效。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兼顾美观,没有额外应力强度与寿命限制,而且不会因杂物阻塞而失效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顾美观,没有额外应力强度与寿命限制,而且不会因杂物阻塞而失效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包括:
一第一壳体;
一第一卡合构件,突出于该第一壳体;
一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一贯穿口以及一第二贯穿口位于该第二壳体的侧壁上,该第一贯穿口为垂直该第二贯穿口,其中第一贯穿口为容纳该第一卡合构件进出该第二壳体;
一第二卡合构件,位于该第二壳体,具有一卡合部以及一启闭按钮,其中该卡合部为用来与该第一卡合构件相互卡合,该启闭按钮为以活动方式穿设于该第二贯穿口的中,用来带动该卡合部使该卡合部产生一位移,其中该位移的方向为垂直于该第一贯穿口的轴心;
一第一弹力构件,位于该第二壳体内部,一端抵设于该第二卡合构件的上,另一端抵设于该第二壳体内部,用来推顶该第二卡合构件,使该卡合部沿着该位移的反方向回复原位;
一插塞构件,位于该第二壳体内部,具有一插塞部对准该第一贯穿口,并与该第一贯穿口共形;以及
一第二弹力构件,位于该第二壳体内部,一端抵设于该第二壳体内部的侧壁,另一端抵设于该插塞构件的上;
当第一卡合构件与该第二卡合构件相互卡合时,该第一卡合构件穿过该第一贯穿口,并将该插塞构件推离该第一贯穿口,与该第二卡合构件相互卡合;
当施力于第二卡合构件的启闭按钮时,该启闭按钮推动该卡合部位移,使该第一卡合构件与该第二卡合构件分离,同时该第二弹力构件推顶该插塞构件,将该第一卡合构件推离该第一贯穿口,并使该插塞部填满该第一贯穿口。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该第一卡合构件,突出于该第一壳体的该长度为实质为6毫米。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该第一壳体内组合有一显示器屏幕。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该第二壳体内组合有一主机本体以及一键盘。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该第一卡合构件为一卡勾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该卡合部为一凸缘结构,以提供该第一卡合构件卡接扣合。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该启闭按钮的可动方向为平行于该第二贯穿口的轴心。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该第二壳体内部更包括多个凸缘,以用来抵设该第一弹力构件以及该第二弹力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其中该第二弹力构件为一圆柱螺旋弹簧,且具有一轴心对准于该第二贯穿口。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此一结构至少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卡合构件、第二卡合构件、第一弹力构件、插塞构件以及第二弹力构件。
第一卡合构件突出于第一壳体至少一长度。第二壳体的侧壁具有第一贯穿口以及第二贯穿口;其中第一贯穿口与第二贯穿口相互垂直;第一贯穿口用来提供一个可以容纳第一卡合构件进出第二壳体的通道。第二卡合构件,位于第二壳体内部,具有卡合部与启闭按钮,其中卡合部用来与第一卡合构件相互卡合,启闭按钮以活动方式穿设于第二贯穿口之中,用来带动卡合部位移,借以控制第一卡合构件与第二卡合构件的卡合与分离,其中卡合部的位移方向垂直于第一贯穿口的轴心。第一弹力构件,位于第二壳体内部,一端抵设于第二卡合构件的上,另一端底设于第二壳体的内,用来推顶第二卡合构件,使卡合部沿着位移反方向回复原位。插塞构件,位于第二壳体的内部,具有对准第一贯穿口并与第一贯穿口共形的插塞部。第二弹力构件,位于第二壳体内部,一端底设于第二壳体的内部侧壁,另一端底设于插塞构件之上,用来推顶插塞构件使插塞部填满该第一贯穿口。
当第一卡合构件与第二卡合构件相互卡合时,第一卡合构件穿过第一贯穿口,并将插塞构件推离第一贯穿口,与第二卡合构件相互卡合。当施力于第二卡合构件的启闭按钮时,启闭按钮推动卡合部位移,使第一卡合构件与第二卡合构件分离,同时第二弹力构件推顶插塞构件,将第一卡合构件推离第一贯穿口,使插塞部填满第一贯穿口。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通过第二弹力构件撑抵插塞构件,来填满掀开显示器屏幕时,可携式电子设备的外壳所暴露出来的上盖卡接开口(例如,第一贯穿口),以防止异物掉落,并且通过第二弹力构件与插塞构件,将具有显示器屏幕的上盖自动往上掀开一段距离,以方便操作。而且可避免已知技术中对显示器屏幕产生的弹性应力所衍生的问题,确实达到了以上所述的发明目的。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根据已知技术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依照图2加以局部放大的可携式电子设备机壳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为依据图3的相关结构所制作的可携式电子设备机壳结构的卡合状态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1:显示器屏幕                102:底座
103:枢转结构                  104:上盖
106:卡勾                      108:按钮构件
110:卡接开口                  200:机壳结构
220:显示器                    222:主机本体
224:键盘                      201、202:壳体
203、204:卡合构件            204a:卡合部
204b:启闭按钮                205、207:弹力构件
209、210:贯穿口              211:凸缘
206:插塞构件                 214:插塞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已知技术中对显示器屏幕产生弹性应力所衍生的问题,并且配合外观设计提供一种兼具外观整体性的机壳结构。此一机壳结构不会因杂物阻塞而导致外壳的掀盖与扣合结构失效。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本说明书特举较佳实施例说明如下。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携式电子设备,为一种笔记型计算机。
请参照图2,图2为依照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所制作的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中所标明的可携式电子设备为一种笔记型计算机,包括机壳结构200、显示器220、主机本体222以及键盘224。其中,机壳结构200至少包括第一壳体201、第二壳体202、第一卡合构件203、第二卡合构件204、第一弹力构件205、插塞构件206以及第二弹力构件207。显示器220组合于第一壳体201之内;主机本体222以及键盘224通过多个锁固组件(未标明)与凸缘,例如凸缘211组合于第二壳体202之内;而且显示器220、主机本体222以及键盘224彼此电连结。
请参照图3,图3为依照图2加以局部放大的机壳结构剖面图。
在图3中,第一卡合构件203突出于第一壳体201至少一长度。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中,第一卡合构件203突出于第一壳体201的一种卡勾结构,较佳长度大约为6mm。
第二壳体202的侧壁具有第一贯穿口209以及第二贯穿口210;其中第一贯穿口209与第二贯穿口210相互垂直;第一贯穿口209用来提供一个通道,可以容纳第一卡合构件203进出第二壳体。
第二卡合构件204,位于第二壳体202内部,具有卡合部204a与启闭按钮204b,其中卡合部204a为一种凸缘结构,用来与第一卡合构件203相互卡合,启闭按钮204b以活动方式穿设于第二贯穿口210之中,用来带动卡合部204a位移,以此来控制第一卡合构件203与第二卡合构件204的卡合与分离。其中卡合部204a的位移方向为垂直于第一贯穿口209的轴心。
在本实施例中,启闭按钮204b的运动方向平行于第二贯穿口210的轴心。请参照图4,图4为依据图3的相关结构所制作的可携式电子设备机壳结构的卡合状态剖面图。当第一卡合构件203与第二卡合构件204处于卡合状态时,启闭按钮204b突出于第二壳体202之外,当施力将启闭按钮204b平行第二贯穿口210的轴心往第二壳体202内部推时,启闭按钮204b会带动卡合部204a位移,使第一卡合构件203与第二卡合构件204分离,形成如图4所表示的结构。
请再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合构件204的一端还套设有第一弹力构件205,例如圆柱螺旋弹簧。第一弹力构件205的一端抵设于第二卡合构件204之上,另一端抵设于第二壳体的凸缘211之上,用来推顶第二卡合构件204,使卡合部204a沿着位移的反方向回复原位。其中,第一弹力构件205(圆柱螺旋弹簧)的轴心平行于第二贯穿口210的轴心。
插塞构件206,位于第二壳体202的内部,具有一个插塞部214。其中,插塞部214对准第一贯穿口209并与第一贯穿口209共形。
第二弹力构件207,为一圆柱螺旋弹簧位于第二壳体的内部,一端底设于第二壳体202内部的侧壁,另一端底设于插塞构件206之上,且轴心对准于第二贯穿口210,用来推顶插塞构件206使插塞部214填满该第一贯穿口209。
请再参照图4,当第一卡合构件203与第二卡合构件204相互卡合时,第一卡合构件203穿过第一贯穿口209,并将插塞构件206推离第一贯穿口,并与第二卡合构件204相互卡合。
请再参照图3,当施力于第二卡合构件203的启闭按钮204b时,启闭按钮推动卡合部204a位移,使第一卡合构件与第二卡合构件分离;同时第二弹力构件207推顶插塞构件206,将第一卡合构件203推离第一贯穿口209,使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2自动分离;同时使插塞部214填满第一贯穿口209。在本实施例中,填满第一贯穿口209的插塞部214,与第二壳体202具有第一贯穿口209的侧壁共平面;而且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2会自动分离相距至少6毫米(mm)以上。
因此,由上述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可知,根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一致性外观的机壳结构,用来避免已知技术因为异物或应力限制而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虽然本发明通过一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各种的更动与润饰,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包括:
一第一壳体;
一第一卡合构件,突出于该第一壳体;
一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一贯穿口以及一第二贯穿口位于该第二壳体的侧壁上,该第一贯穿口垂直该第二贯穿口,该第一贯穿口容纳该第一卡合构件进出该第二壳体;
一第二卡合构件,位于该第二壳体,具有一卡合部以及一启闭按钮,其中该卡合部用来与该第一卡合构件相互卡合,该启闭按钮以活动方式穿设于该第二贯穿口之中,用来带动该卡合部使该卡合部产生一位移,其中该位移的方向垂直于该第一贯穿口的轴心;
一第一弹力构件,位于该第二壳体内部,一端抵设于该第二卡合构件之上,另一端抵设于该第二壳体内部,用来推顶该第二卡合构件,使该卡合部沿着该位移的反方向回复原位;
一插塞构件,位于该第二壳体内部,具有一插塞部对准该第一贯穿口,并与该第一贯穿口共形;以及
一第二弹力构件,位于该第二壳体内部,一端抵设于该第二壳体内部的侧壁,另一端抵设于该插塞构件之上;
当第一卡合构件与该第二卡合构件相互卡合时,该第一卡合构件穿过该第一贯穿口,并将该插塞构件推离该第一贯穿口,与该第二卡合构件相互卡合;当施力于第二卡合构件的启闭按钮时,该启闭按钮推动该卡合部位移,使该第一卡合构件与该第二卡合构件分离,同时该第二弹力构件推顶该插塞构件,将该第一卡合构件推离该第一贯穿口,并使该插塞部填满该第一贯穿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合构件,突出于该第一壳体的长度为6毫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内组合有一显示器屏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壳体内组合有一主机本体以及一键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合构件为一卡勾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合部为一凸缘结构,用以提供该第一卡合构件卡接扣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启闭按钮的可动方向垂直于该第二贯穿口的轴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壳体内部还包括多个凸缘,用以抵设该第一弹力构件以及该第二弹力构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弹力构件为一圆柱螺旋弹簧,且具有一轴心对准于该第二贯穿口。
CNB2005100795974A 2005-06-23 2005-06-23 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 Active CN10045516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795974A CN100455168C (zh) 2005-06-23 2005-06-23 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795974A CN100455168C (zh) 2005-06-23 2005-06-23 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6035A CN1886035A (zh) 2006-12-27
CN100455168C true CN100455168C (zh) 2009-01-21

Family

ID=37583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795974A Active CN100455168C (zh) 2005-06-23 2005-06-23 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5516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5034B (zh) * 2007-10-19 2011-05-11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夹持机构
CN101686619B (zh) * 2008-09-26 2011-07-20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滑动结构及其应用的电子装置
CN101815411B (zh) * 2009-02-19 2012-05-09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壳体及应用其的显示机体
CN103699178A (zh) * 2012-09-27 2014-04-02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65775Y (zh) * 1998-12-11 2000-02-23 明碁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输出输入连接装置
CN2374886Y (zh) * 1999-02-03 2000-04-19 黄玉辉 笔记本电脑背带快速接头
JP2001267016A (ja) * 2000-03-21 2001-09-28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カードコネクタ用カバ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カードコネクタ組立体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65775Y (zh) * 1998-12-11 2000-02-23 明碁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输出输入连接装置
CN2374886Y (zh) * 1999-02-03 2000-04-19 黄玉辉 笔记本电脑背带快速接头
JP2001267016A (ja) * 2000-03-21 2001-09-28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カードコネクタ用カバ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カードコネクタ組立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6035A (zh) 2006-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47102B2 (en) Standable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7867645B2 (en) Latching mechanism for battery cover assembly
US8010170B2 (en) Battery cover latch mechanis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US7586753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ing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8481202B2 (en) Battery cover assembly
CN100455168C (zh) 可携式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
US20050225668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having selectively exposed camera
KR101927201B1 (ko) 지지판을 구비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CN110933208B (zh) 一种可升降的摄像组件和电子设备
US8699211B2 (en) Peripheral devic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9124681B2 (en) Portable terminal with stylus pen
US20100035137A1 (en) Battery cover mechanism
KR101929892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거치대
US20120134119A1 (en) Chip card hold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8062782B2 (en) Battery latching devic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110007455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20160142186A (ko) 전자 장치
US20090236861A1 (en) Battery cover latch mechanis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KR100891770B1 (ko) 스테레오 스피커 시스템을 구비한 푸쉬 업 타입 휴대 충전 거치대
US20100081043A1 (en) Battery cover latching mechanism
US7837487B2 (en) Card socket assembly
US20090286431A1 (en) Protective cover mechanism
US20190363555A1 (en) Portable wireless charging apparatus
US8142924B2 (en) Battery cover mechanism
US8098498B2 (en) Self-powere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