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38731C - 可携式电子设备电池的装设模组 - Google Patents

可携式电子设备电池的装设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38731C
CN100438731C CNB2005100701479A CN200510070147A CN100438731C CN 100438731 C CN100438731 C CN 100438731C CN B2005100701479 A CNB2005100701479 A CN B2005100701479A CN 200510070147 A CN200510070147 A CN 200510070147A CN 100438731 C CN100438731 C CN 10043873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alcove
portable electronic
electronic device
shaped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701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59834A (zh
Inventor
廖继诚
苏友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ustek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ustek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to CNB20051007014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38731C/zh
Publication of CN1859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9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873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8731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电池的装设模组可携式电子设备电池的装设模组至少包括:壳体、第一电池、第二电池以及卡合模组。壳体具有多个电极。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选择性地用来与这些个电极电性连结。卡合模组具有第一卡合元件以及第二卡合元件。当选择第一电池与这些个电极电性连结时,第一卡合元件与第一电池相互卡合,使第一电池与这些个电极电性接触。当选择第二电池与这些个电极电性连结时,第二卡合元件与第一卡合元件相互卡合,使第二电池与这些个电极电性接触。

Description

可携式电子设备电池的装设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电子资讯设备的设计,莫不以轻巧便于携带作为发展趋势。可携式电子设备,例如:笔记型电脑、可携式电视、移动电话、以及个人数字式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的设计也朝轻薄短小的方向演进。
可携式电子设备之所以提供使用者随时随地可以工作的便利性,电源供应扮演相当关键的角色。电池具有可携带能力是目前可携式电子设备所使用的主要的电源供应装置。
由于电池只能提供一段时间的供电,所以电池通常设计成可抽换式的模组,当电池电力快耗尽时,就可以抽换成备用的电池模组,藉以延长可携式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加上基于成本考量,可携式电子设备的生产者通常采用通用式电池模组。
目前通用型电池模组,是利用一种电池掀盖与一种卡栓结构,将一个通用型电池卡合在可携式电子设备的主体上。当有需要抽换电池时,则取下电池掀盖,以另一个通用型电池进行更换。
然而,由于电池的供电时间和电池本身的容量有关,因此为了因应使用者不同电力需求,目前可携式电子设备多会提供两种不同容量规格的通用型电池,例如标准容量电池以及高容量电池。因此消费者必须同时携带两种不同规格的电池掀盖,在替换不同容量规格的电池时更换不同的电池掀盖,因而造成消费者使用上与携带上的不便。
另外一种设计是将电池与电池掀盖合而为一,做成一种具有电池掀盖外型的有壳电池,如此抽换电池时,只需要直接取下电池更换即可。虽然解决了消费者携带不便的问题,但是生产可携式电子设备时,必须针对各种可携设备的特定造型与容量规格而设计电池外型,不仅增加许多模具开发费用,也不符合共用零元件以降低生产成本的考量。
因此有需要提供一种兼具携带便利性与电池元件通用性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电池的装设模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电池的装设模组,用以提供操作者更方便的抽换电池模组,并且可以解决各种可携式电子设备之间电池零件无法共用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可携式电子设备电池的装设模组至少包括:壳体、第一电池、第二电池以及卡合模组。
壳体具有第一凹室、第二凹室以及多个电极,第一凹室的内侧侧壁具有第一开口,其中第一凹室与第二凹室的开口方向相互平行,且第二凹室与第一开口的开口方向相互垂直,这些个电极位于第一凹室之中,且与可携式电子设备的主体电性连结。第一电池选择性地用来与这些个电极电性连结。第二电池,具有外壳以及凸缘,选择性地用来与这些个电极电性连结。
卡合模组具有第一卡合元件、电池上盖以及第二卡合元件。其中,第一卡合元件,内建于壳体之内,具有一弹簧闩,弹簧闩的一端穿设并突出于第二凹室之外,另一端则卡设于第二凹室之内。
电池上盖的侧壁具有一贯穿口,其中贯穿口的轴心与弹簧闩平行,当选择第一电池与这些个电极电性连结时,电池上盖覆盖于第一凹室之上,并使贯穿口与弹簧闩相互卡合,藉此使电池上盖与第一凹室之侧壁定义出一个挟制空间,藉以固定第一电池,并使第一电池与这些个电极电性接触。
第二卡合元件具有第一U形凹口、第二U形凹口以及卡合部。其中,第一U形凹口与第二U形凹口的开口方向系互相垂直,且卡合部位于第二U形凹口的内部侧壁上。当选择第二电池与这些个电极电性连结时,第一U形凹口套接于凸缘之内,第二U形凹口套接弹簧闩突出于第二凹室外的部份,卡合部与第一开口相互卡合,藉以将第二电池结合于壳体上,并且使第二电池与这些个电极电性接触。
依照以上所述的较佳实施例,藉由一种同时可容纳标准通用型电池,以及其他特殊规格电池的卡合模组,可以同时解决各种可携式电子设备之间电池无法共用的问题;以及使用者携带不便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确实能够提供一种携带方便,且可共用电池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池组装模组,并藉以达到以上所述的发明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绘的一种移动电话壳体的立体侧视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绘的一种移动电话壳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绘示的卡合模组的第一卡合元件的结构剖面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绘的卡合模组的电池上盖的立体侧视图。
图5a是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绘示的第一电池模组的组装过程的结构剖面图。
图5b是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绘的第一电池模组组装完成后的结构剖面图。
图6是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绘示的卡合模组的第二卡合元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7a是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绘的第二电池模组组装过程的结构剖面图。
图7b是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绘的第二电池模组组装完成后的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池组装模组,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种卡合模组,同时可容纳标准通用型电池,以及其他因应设计需求所产生的特殊规格电池,例如高容量电池、或具有造型的电池。既可解决供操作者携带多种电池掀盖所造成的不便,也可藉以解决各种可携式电子设备之间电池零件无法共用的问题。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本说明书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之中,可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池装设模组至少包括:壳体100、第一电池200、第二电池300、以及卡合模组400。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之中,此一可携式电子设备是一种移动电话。
请参照图1以及图2,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绘的一种移动电话壳体的立体侧视图。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绘的一种移动电话壳体的剖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之中,壳体100是移动电话外壳的一部分,例如移动电话的背板。其中壳体100具有第二凹室101、第一凹室102以及多个电极103,第一凹室102的内侧侧壁具有第一开口104,其中第一凹室102与第二凹室101的开口方向相互平行,且第二凹室101与第一开口104的开口方向相互垂直,这些个电极103与移动电话的主机电性连结。
在本发明的一些较佳实施例之中,第一电池200与第二电池300都具有多个端子(未绘式),用来与这些个电极103电性连结。其中第一电池200与第二电池300选择性地用来与这些个电极103电性连结。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之中,第一电池依标准电池,通用于同一厂牌的其他可携式电子设备的各种机种。第二电池300是第一电池200的备用电池,而且第一电池200与第二电池300的容量规格并不相同。其中第二电池300,具有外壳301以及凸缘302,针对特定规格与机型的移动电话加以设计。
卡合模组400具有第一卡合元件410、电池上盖420以及第二卡合元件430。
请再参照图2,第一卡合元件410内建于壳体100之内,具有一弹簧闩411,弹簧闩411的一端穿设并突出于第二凹室101之外,另一端则卡设于第二凹室101之内。
请参照图3,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绘示的卡合模组的第一卡合元件的结构剖面图。图3是以图1所绘示的虚线S为切线所绘示而成。其中,第一卡合元件410还具有第一弹力元件412以及至少一个以上的卡勾,例如卡勾413a以及卡勾413b。其中第一弹力元件412,例如弹簧,的一端连接于弹簧闩411之上,另一端则抵接于第二凹室101,其中第一弹力元件412的弹力方向与第二凹室101的开口方向平行,用来将弹簧闩411往第二凹室101的开口外侧推顶。而卡勾413a以及卡勾413b突出于弹簧闩411的侧边,分别伸入于第二凹室101的内侧侧壁的开口101a与101b之中,用来以可动方式卡限弹簧闩411,以防止第一弹力元件412的弹力将弹簧闩411推顶出第二凹室101,而使弹簧闩411完全脱离壳体100。
请参照图4,图4是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绘的卡合模组的电池上盖的立体侧视图。
电池上盖420的一侧壁具有贯穿口421,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之中,电池上盖420是一壳状结构,例如已知移动电话的电池掀盖。
请参照图5a,图5a是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绘示的第一电池模组的组装过程的结构剖面图。
当选择第一电池200与这些个电极103电性连结时,首先将第一电池200放入壳体100的第一凹室102之中。再将电池上盖420覆盖于第一凹室102之上。之后将弹簧闩411往壳体100的第二凹室101的方向(如箭号R1所示)压缩。再将覆盖于覆盖于第一凹室102上的电池上盖420平行壳体100方向(如箭号R2所示)推移,使弹簧闩411对准电池上盖的贯穿口421。之后,放开压缩状态的弹簧闩411,当第一弹力元件412的弹力将弹簧闩411推顶出第二凹室101时,弹簧闩411同时卡入电池上盖420的贯穿口421之中。
请参照图5b,图5b是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绘的第一电池模组组装完成后的结构剖面图。
在贯穿口421与弹簧闩411相互卡合之后,电池上盖420与第一凹室102的侧壁会定义出一个挟制空间,藉以固定第一电池200,并使第一电池200与这些个电极103电性接触。
请参照图6,图6是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绘示的卡合模组的第二卡合元件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第二卡合元件430具有第一U形凹口431、第二U形凹口432以及卡合部433。第一U形凹口431与第二U形凹口432之开口方向互相垂直,且第一U形凹口431与壳体100侧壁上的第一开口104的开口方向相互平行。卡合部433位于第二U形凹口432的内侧侧壁上。且第二卡合元件430还至少包括第二弹性元件434,如图7a所示,例如弹簧,位于第二U形凹口432外部的侧壁上,其中第二弹性元件434的弹力方向与第一U形凹口431的开口方向平行。
请参照图7a,图7a是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绘的第二电池模组组装过程的结构剖面图。
当选择第二电池300与这些个电极103电性连结时,首先将第二卡合元件430的第一U形凹口431以活动方式套接于第二电池300的凸缘302上;在未压缩第二弹性元件434的状况下,将第二弹性元件434抵靠于第二电池300的外壳301之上。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之中,第二电池300与第二卡合元件430事先组合在一起,藉以方便携带。
接着,压缩第二弹性元件434,使第二卡合元件430朝第二电池300方向(如箭号R3所示)靠近,藉以将第二电池300置入壳体100的第一凹室102之中;并且将弹簧闩411突出于该第二凹室101外的部分套接于第二U形凹口432之中(如箭号R4所示);使卡合部433对准第一凹室102侧壁上的第一开口104。最后释放压缩状态的第二弹性元件434,使第二卡合元件430的卡合部433与第一开口104相互卡合。
请参照图7b,图7b是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绘的第二电池模组组装完成之后的结构剖面图。
当卡合部433与第一开口104相互卡合,藉以将第二电池300结合于壳体100上时,第二电池300与这些个电极103电性接触。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之中,壳体100还包括多个凹沟115,藉以辅助电池上盖420以及该第二卡合元件430结合于壳体100之上(请参照图1)。
由上述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可知,藉由卡合模组400,同时可容纳标准通用型电池(第一电池200),以及其他特殊规格电池(第二电池300)。制造厂商可以选择使用第一电池模组作为产品标准配备,与其他可携式电子设备共用电池零件。而消费者则可自由选择使用第一电池模组或第二电池模组作为备用电池,免去携带数种不同电池掀盖的不便。因此本发明确实可以藉由以上所述的技术优势达成本发明的目的,在兼顾使用便利性的前提之下,解决同一厂牌不种机种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电池无法共通使用,导致生产与设计成本增加的问题。
虽然本发明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池装设模组,用以选择性地安装第一电池或第二电池,该第二电池具有一外壳以及一凸缘,该电池装设模组至少包括:
一壳体,具有第一凹室、第二凹室以及多个电极,这些电极位于该第一凹室之内,且与该可携式电子设备的主体电性连接,这些电极用来电性连接容置于该第一凹室的该第一电池或该第二电池,该第一凹室的内侧侧壁具有第一开口,且该第二凹室与该第一开口的开口方向相互垂直;以及
一卡合模组,至少包括:
第一卡合元件,内建于该壳体之内,设置于该第二凹室,一端穿设并突出于该第二凹室之外,另一端则卡设于该第二凹室之内,用以结合该第一电池,其中该第一卡合元件包含一弹簧闩;以及
第二卡合元件,用以结合该第二电池与该第一卡合元件,其中该第二卡合元件具有一第一U形凹口和一第二U形凹口分别用以套接该凸缘和该弹簧闩,该第二卡合元件具有位于该第二U形凹口的内部侧壁上的一卡合部,该卡合部与该第一开口相互卡合,藉以将该第二电池结合于该壳体上,且其中该第二电池的该外壳与该壳体呈现一体性地外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池装设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凹室与该第二凹室的开口方向相互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池装设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U形凹口与该第二U形凹口的开口方向相互垂直,且该第一U形凹口与该第一开口的开口方向相互平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池装设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弹簧闩的一端穿设并突出于该第二凹室之外,另一端则卡设于该第二凹室之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池装设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合元件还至少包括第一弹力元件,一端连接于该弹簧闩之上,另一端则抵接于该第二凹室之内,其中该第一弹力元件的弹力方向与该第二凹室的开口方向平行,用来将该弹簧闩往该第二凹室的开口外侧推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池装设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弹簧闩还包括至少一卡勾,突出于该弹簧闩的侧壁,且伸入于该第二凹室的侧壁内部,用来以可动方式卡限该弹簧闩,以防止该第一弹力元件的弹力将该弹簧闩完全推离出该壳体的该第二凹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池装设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力元件是一弹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池装设模组,其特征在于,当选择该第二电池与这些电极电性连接时,该第一U形凹口套接于该凸缘之上,该第二U形凹口套接该弹簧闩突出于该第二凹室外的部分。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池装设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卡合元件还至少包括第二弹性元件位于该第二U形凹口外部的侧壁上,其中该弹性元件的弹力方向与该第一U形凹口的开口方向平行,用来抵接该第二电池的外壳。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池装设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U形凹口以活动方式套接于该凸缘之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池装设模组,其特征在于,还至少包括一电池上盖用来覆盖于该第一凹室之上,藉以与该壳体呈现一体性地外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池装设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电池上盖具有一贯穿口位于该电池上盖的侧壁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池装设模组,当选择该第一电池与这些电极电性连接时,该贯穿口与该弹簧闩相互卡合,藉此使该电池上盖与该第一凹室的侧壁定义出一挟制空间,藉由该挟制空间来固定该第一电池并使该第一电池与这些电极电性接触。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池装设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还包括多个凹沟,藉以辅助该电池上盖以及该第二卡合元件结合于该壳体之上。
CNB2005100701479A 2005-04-30 2005-04-30 可携式电子设备电池的装设模组 Active CN10043873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701479A CN100438731C (zh) 2005-04-30 2005-04-30 可携式电子设备电池的装设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701479A CN100438731C (zh) 2005-04-30 2005-04-30 可携式电子设备电池的装设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9834A CN1859834A (zh) 2006-11-08
CN100438731C true CN100438731C (zh) 2008-11-26

Family

ID=37298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701479A Active CN100438731C (zh) 2005-04-30 2005-04-30 可携式电子设备电池的装设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38731C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37618A (ja) * 1996-02-27 1997-09-09 Nitsuko Corp 電話機のバッテリー収納装置およびバッテリー用アダ プタ
US5903132A (en) * 1996-10-09 1999-05-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Battery pack holding structure providing force components for eliminating play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in plural dimensions
CN1520128A (zh) * 2003-01-24 2004-08-11 华冠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座的卡扣结构
CN2643563Y (zh) * 2003-04-29 2004-09-22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电话及其电池卡合结构
JP2004266625A (ja) * 2003-03-03 2004-09-24 Nec Saitama Ltd 携帯電話端末およびその電池パック装着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37618A (ja) * 1996-02-27 1997-09-09 Nitsuko Corp 電話機のバッテリー収納装置およびバッテリー用アダ プタ
US5903132A (en) * 1996-10-09 1999-05-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Battery pack holding structure providing force components for eliminating play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in plural dimensions
CN1520128A (zh) * 2003-01-24 2004-08-11 华冠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座的卡扣结构
JP2004266625A (ja) * 2003-03-03 2004-09-24 Nec Saitama Ltd 携帯電話端末およびその電池パック装着方法
CN2643563Y (zh) * 2003-04-29 2004-09-22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电话及其电池卡合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9834A (zh) 2006-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9671B (zh) 用于对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适配器装置
US8851907B2 (en) Contact node of portable terminal
WO1999066697A1 (en) Portable phone with imbedded battery
CN104682462A (zh) 移动电源
US7897278B2 (en) Battery module for power hand tool
WO2012072863A1 (en) Battery terminal adapter
US2011014170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back-up power supply
CN100438731C (zh) 可携式电子设备电池的装设模组
US8199467B2 (en) Battery ej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8501337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pare battery
US7990104B2 (en) Mobile charger receptacle configured with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cigarette lighter adapter (CLA) plug and control firmware
CN202695670U (zh) 电池及移动终端
CN113675928A (zh) 移动电源
CN207743719U (zh) 一种手机充电背夹及充电电池
CN206977122U (zh) 一种蓝牙耳机移动电源盒
CN101719539A (zh) 电池盖上设有充电接点的移动装置
CN216413940U (zh) 移动电源
CN210224529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接头
CN212909070U (zh) 一种车载usb充电器
KR200447111Y1 (ko) 축전지 교환이 가능한 휴대단말기용 배터리팩 케이스
CN215221771U (zh) 多功能遥控器
CN215645175U (zh) 接口防尘结构及一体化太阳能折叠充电包
CN214380161U (zh) 移动充电装置
CN220627023U (zh) 电容触控笔套件
CN215419686U (zh) 一种手持移动式无线充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