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20348C - 发光二极管阵列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光二极管阵列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20348C
CN100420348C CNB2005101286721A CN200510128672A CN100420348C CN 100420348 C CN100420348 C CN 100420348C CN B2005101286721 A CNB2005101286721 A CN B2005101286721A CN 200510128672 A CN200510128672 A CN 200510128672A CN 100420348 C CN100420348 C CN 10042034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emitting diode
reference voltage
circuit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286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72541A (zh
Inventor
岑嘉宏
庄丰荣
Original Assignee
YUANCHU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ANCHU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ANCHU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51012867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20348C/zh
Publication of CN1972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25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034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034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inuous-Control Power Sources That Use Transistors (AREA)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电压调节器提供输出电压至一发光二极管阵列。电流调节器具有多个电流调节端,对应地耦合至该发光二极管阵列的多个构成分支,用于分别控制流经其中的多个电流。启动电路使该输出电压上升直到每一个电流调节端的电压皆超过一参考电压,从而确保该多个电流皆达到一调节电流。随后,选择电路从所有电流调节端的电压中选出一最小者作为一反馈控制信号,以控制该电压调节器。

Description

发光二极管阵列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阵列的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在需要大面积发光来源的应用中,例如液晶显示屏幕的背光源,由多个发光二极管的构成分支彼此并联所形成的发光二极管阵列是一种省电且节省空间的光源产生方式。为了确保此种大面积光源的亮度均匀,发光二极管阵列的每一构成分支必须由完全相同的驱动电流所驱动,因为发光二极管的亮度是直接关联于流经其中的驱动电流。
图1显示已知的驱动电路10,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阵列11。已知的驱动电路10主要具有电压调节器12与电流调节器13。电压调节器12将输入电压源Vin转换为驱动电压Vout,且提供至发光二极管阵列11。发光二极管阵列11由多个构成分支D1至Dn彼此并联而形成。请注意在图1中虽然每一构成分支D1至Dn仅由单一个发光二极管作为代表,但其也可由多个发光二极管串联而形成。电流调节器13具有多个电流调节端A1至An,对应地耦合于发光二极管阵列11的构成分支D1至Dn的n极(阴极),从而维持彼此相同的驱动电流I1至In对应地流经每一构成分支D1至Dn而达成整体亮度的均匀性。
参照图2,已知的电流调节器13可由多个线性调节单元LR1至LRn所组成,分别用于控制驱动电流I1至In。在此以线性调节单元LR1为例说明其构造与操作如下。首先,电流调节端A1经由晶体管Q1与电阻R而耦合至地面电位。误差放大器EA1的输出信号施加至晶体管Q1的栅极而调整晶体管Q1的漏极源极间电阻,使得电阻R两端的电位差维持于参考电压Vir。因为驱动电流I1流经电阻R,所以驱动电流I1可以被调节成为一预定的调节电流(Vir/R)。同理,其余的线性调节单元LR2至LRn分别使驱动电流I2至In调节成为预定的调节电流(Vir/R)。
回头参照图1,由于每一发光二极管构成分支D1至Dn因实际制造过程中所存在的有限误差容忍范围而不可能在物理特征参数上达成完全一致的理想目标,故即使在流经每一构成分支D1至Dn的驱动电流I1至In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每一构成分支D1至Dn两端所呈现的电位差(亦即二极管的顺向导通压降)仍可能并非完全相同。换言之,因为发光二极管阵列11的p极(阳极)并联于驱动电压Vout,所以不一致的顺向导通压降将造成电流调节端A1至An的电压V1至Vn彼此互有差异。在此种情况下,倘若误差放大器14仅固定检测单一构成分支的电流调节端,例如图1所示的构成分支D1的电流调节端A1,并根据所测得的电流调节端电压V1与参考电压Vref间的差异而产生误差信号Vorr以便对于电压调节器12进行反馈控制,则电压调节器12所提供的驱动电压Vout仅能确保电流调节端电压V1足够维持线性调节单元LR1的正常操作。然而,其余的电流调节端电压V2至Vn此时可能低于实际上所检测到的电压V1,导致线性调节单元LR2至LRn无法有效地调节驱动电流I2至In。因此,如何提供适当的驱动电压Vout以确保所有线性调节单元LR1至LRn皆可有效地调节驱动电流I1至In,实为目前所欲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阵列,使其每一构成分支产生相同的亮度。并且,依据本发明的驱动电路可提供适当的驱动电压以确保所有电流调节单元皆可有效地调节驱动电流,即使每一构成分支间存在着不同的物理特征参数。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驱动电路用于驱动由多个构成分支所形成的发光二极管阵列,其包含:一电压调节器、一电流调节器、一启动电路、以及一选择电路。电压调节器提供一输出电压至该发光二极管阵列。电流调节器具有多个电流调节端,对应地耦合至该多个构成分支,用于分别控制流经该多个构成分支的多个电流。启动电路施加一启动控制信号至该电压调节器,使该输出电压上升直到该多个电流调节端的每一个的电压皆超过一第一参考电压,从而确保该多个电流的每一个皆达到一预定的调节电流。在该多个电流调节端的每一个的该电压皆超过该第一参考电压之后,选择电路从该多个电流调节端的每一个的该电压中选出一最小者作为一反馈控制信号,用于控制该电压调节器。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驱动电路用于驱动一由多个构成分支所形成的发光二极管阵列,其包含:一电压调节器、一电流调节器、一启动电路、一检测电路、以及一选择电路。电压调节器提供一输出电压至该发光二极管阵列。电流调节器具有多个电流调节端,对应地耦合至该多个构成分支,用于分别控制流经该多个构成分支的多个电流。启动电路施加一启动控制信号至该电压调节器,使该输出电压上升直到该多个电流调节端的每一个的电压皆超过一第一参考电压。检测电路轮流检测该多个电流调节端的每一个的该电压,并产生一检测信号。选择电路比较该检测信号与一第二参考电压,使得当该检测信号小于该第二参考电压时,该选择电路允许该检测信号输出作为一反馈控制信号,用于控制该电压调节器。
依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多个发光二极管分支,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分支的每一个具有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提供一输出电压至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分支的每一个的该第一电极。分别经由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分支的每一个的该第二电极控制流经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分支的每一个的电流。提高该输出电压直到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分支的每一个的该第二电极的电压皆超过一第一参考电压,从而确保流经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分支的每一个的该电流皆达到一预定的调节电流。从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分支的每一个的该第二电极的该电压中选出一最小者作为一反馈控制信号。基于该反馈控制信号而控制该输出电压。
附图说明
图1显示已知的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2显示已知的电流调节器的详细电路图。
图3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驱动电路的电路模块图。
图4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过电压启动电路的详细电路图。
图5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反馈选择电路的详细电路图。
图6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驱动电路的电路模块图。
图7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时钟脉冲信号的波形时序图。
图8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离散检测电路的详细电路图。
图9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过电压启动电路与反馈选择电路的详细电路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30,60驱动电路
11,31,61发光二极管阵列
12,32,62电压调节器
13,33,63电流调节器
14,34,64误差放大器
35,65过电压启动电路
36,66反馈选择电路
37,67切换电路
41锁存器
42开关
43电流源
44电容
45-1~45-n比较器
46逻辑电路
51,52,53,54,57晶体管
55,56电流源
68离散检测电路
69时钟脉冲产生器
81锁存器
82开关
83电流源
84电容
85比较器
86-1~86-n D型触发器
87逻辑电路
88比较器
89传输门
90电容
91开关
A1~An电流调节端
CK1~CKn时钟脉冲信号
D1~Dn发光二极管构成分支
DK1~DKn延迟时钟脉冲信号
EA1~EAn误差放大器
EN使能信号
G1~Gn传输门
I1~In驱动电流
LR1~LRn线性调节单元
Q1~Qn晶体管
R电阻
SC切换控制信号
V1~Vn电流调节端电压
Vdd离散检测信号
Verr误差信号
Vrb反馈控制信号
Vin输入电压源
Vref,Vir,Vr1~Vr4参考电压
Vos启动控制信号
Vout输出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的说明与附图将使本发明的前述与其它目的、特征、与优点更明显。这里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图3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驱动电路30,用于驱动一发光二极管阵列31。第一实施例的驱动电路30主要具有一电压调节器32、一电流调节器33、一误差放大器34、一过电压启动电路35、一反馈选择电路36、以及一切换电路37。电压调节器32将一输入电压源Vin转换为一驱动电压Vout,且提供至发光二极管阵列31的p极(阳极)。输入电压源Vin可为任何形式的直流电压源,例如电池或其它电压调节器所产生的直流电压输出等等。电压调节器32可由任何形式的电压调节器所实施,例如降压式、升压式、升降压式、脉冲宽度调变式、脉冲频率调变式、线性调节单元、或电容性电荷泵等等。由于电压调节器32的电路构造与操作方式皆属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故此处省略与其相关的详细说明,不再赘述。发光二极管阵列31由多个构成分支D1至Dn彼此并联而形成。请注意在图3中虽然每一构成分支D1至Dn仅由单一个发光二极管作为代表,但其亦可由多个发光二极管串联而形成。电流调节器33具有多个电流调节端A1至An,对应地耦合于发光二极管阵列31的构成分支D1至Dn的n极(阴极),从而维持彼此相同的驱动电流I1至In对应地流经每一构成分支D1至Dn而达成整体亮度的均匀性。电流调节器33可由图2所示的已知的电流调节器13所实施,其由多个线性调节单元LR1至LRn所形成。因此,驱动电流I1至In的每一个皆得以被调节成为一预定的调节电流(Vir/R)。
为了达成发光二极管阵列31的亮度均匀性,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驱动电路30操作于由两个阶段所组成的驱动方法,其中第一阶段称为「过电压启动阶段」而第二阶段称为「反馈选择阶段」。具体而言,一旦驱动电路30被使能以便开始操作时,例如当输入电压源Vin被升高至适当电平并耦合于驱动电路30时,过电压启动电路35产生一启动控制信号Vos,经由切换电路37而施加至电压调节器32。启动控制信号Vos用于在启动初期控制电压调节器32所产生的输出电压Vout举例而言,当电压调节器32是一切换式调节器时,启动控制信号Vos用于决定切换式功率晶体管的工作循环(Duty Cycle),从而控制输出电压Vout的大小。当电压调节器32是一电容性电荷泵时,启动控制信号Vos用于决定电容的充电电流的大小,从而控制输出电压Vout的大小。为了确保电流调节端电压V1至Vn足够大而使电流调节器33的所有线性调节单元LR1至LRn可将驱动电流I1至In皆调节成为一预定的调节电流(Vir/R),在「过电压启动阶段」中,启动控制信号Vos持续地提升电压调节器32的输出电压Vout,直到全部的电流调节端电压V1至Vn皆大于一预定的第二参考电压Vr2为止。此第二参考电压Vr2是依据所期望的驱动电流I1至In与所使用的电流调节器33的组件参数而预先决定的,并且所设定的第二参考电压Vr2必须大于任何线性调节单元LR1至LRn皆可进行正常操作所需的最低限度电压。因此,在「过电压启动阶段」完成后,电流调节器33的所有线性调节单元LR1至LRn皆能进行正常操作,故驱动电流I1至In皆调节成为一预定的调节电流(Vir/R),使得发光二极管阵列31达成亮度均匀性。
一旦「过电压启动阶段」完成,过电压启动电路35随即产生一切换控制信号SC,使切换电路37停止传递启动控制信号Vos并且转而允许误差放大器34的输出端耦合于电压调节器32。换言之,驱动电路30的操作进入「反馈选择阶段」,使得输出电压Vout由反馈选择电路36所控制。反馈选择电路36从电流调节端电压V1至Vn中选择出一最小的电压作为反馈控制信号Vfb。误差放大器34基于反馈控制信号Vfb与第一参考电压Vr1间的比较而产生一误差信号Verr。误差信号Verr经由切换电路37施加至电压调节器32,使得输出电压Vout被调节成维持反馈控制信号Vfb实质上等于第一参考电压Vr1。因为反馈控制信号Vfb选自于电流调节端电压V1至Vn中的最小的电压,所以维持反馈控制信号Vfb实质上等于第一参考电压Vr1意味着确保每一电流调节端电压V1至Vn皆不小于第一参考电压Vr1。由于第一参考电压Vr1设定成大于任何线性调节单元LR1至LRn皆可进行正常操作所需的最低限度电压,故在「反馈选择阶段」中,电流调节器33的所有线性调节单元LR1至LRn皆有效地调节驱动电流I1至In成为预定的调节电流(Vir/R)。请注意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与第二参考电压Vr1与Vr2间的大小关系满足右列的不等式:Vr1≤Vr2
图4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过电压启动电路35的详细电路图。在驱动电路30启动后,使能信号EN转态成高电平以便设定锁存器41。使能信号EN由一未示出的电源启动重设电路(Power-OnReset Circuit)响应于输入电压源Vin而产生,由于其电路结构与操作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已知,故此处省略详细说明。从锁存器41所产生的切换控制信号SC使一开关42形成断路,从而允许电流源43对于电容44充电。结果,跨于电容44上的电位差逐渐上升,用作为启动控制信号Vos。此时的切换控制信号SC也使图3的切换电路37耦合成允许启动控制信号Vos施加至电压调节器32。响应于启动控制信号Vos,电压调节器32使输出电压Vout持续升高,最终导致每一构成分支D1至Dn导通并且电流调节端电压V1至Vn持续升高。比较器45-1至45-n分别用于判断每一电流调节端电压V1至Vn是否已经超过第二参考电压Vr2。一旦每一电流调节端电压V1至Vn皆超过第二参考电压Vr2,逻辑电路46即输出一高电平信号以便重设锁存器41。具体而言,逻辑电路46由一NAND逻辑门与一反相器所组成,用于对比较器45-1至45-n的比较结果执行AND逻辑运算。响应于锁存器41的重设,切换控制信号SC一方面使开关42形成短路而让电容44放电,另一方面使切换电路37变成允许误差信号Verr施加至电压调节器32。
图5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反馈选择电路36的详细电路图。首先,电流调节端电压V1至Vn经由电平移动(level-shifting)晶体管51而提高,以方便后续的信号处理。晶体管52的作用如同一反相放大器,故电流调节端电压V1至Vn中最小的信号经过晶体管52后变成最大的信号。此反相放大后的信号施加至晶体管53的栅极。晶体管53与54以及电流源55构成差动放大对,并且当电流源55的大小设定为I时,电流源56的大小则设定为(n-0.5)*I。在达成稳定状态的情况下,晶体管54的栅极电压实质上等于反相放大后的信号中的最大者。因此,经由输出级晶体管57,反馈选择电路36可有效地从电流调节端电压V1至Vn中选出一最小的电压作为反馈控制信号Vfb
图6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驱动电路60的电路模块图。第二实施例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第二实施例的驱动电路60利用一离散检测电路68与一时钟脉冲产生器69,依照一预定的检测顺序轮流检测电流调节端电压V1至Vn。如图7所示,从时钟脉冲产生器69而来的时钟脉冲信号CK1至CKn依序触发离散检测电路68,以便一次检测电流调节端电压V1至Vn其中之一,用作为离散检测信号Vdd。如图8所示,离散检测电路68由多个传输门G1至Gn所构成,其对应地耦合于电流调节端A1至An。时钟脉冲信号CK1至CKn是彼此不相重叠的脉冲信号,当其中任一个处于高电平时,受其控制的传输门即被导通而允许该传输门所耦合的电流调节端的电压作为离散检测信号Vdd
第二实施例的驱动电路60的操作同样由「过电压启动阶段」与「反馈选择阶段」所组成。如图9所示,在驱动电路60启动后,使能信号EN转态成高电平以便设定锁存器81。从锁存器81所产生的切换控制信号SC使一开关82形成断路,从而允许电流源83对于电容84充电。结果,跨于电容84上的电位差逐渐上升,用作为启动控制信号Vos。此时的切换控制信号SC亦使图6的切换电路67耦合成允许启动控制信号Vos施加至电压调节器62。响应于启动控制信号Vos,电压调节器62使输出电压Vout持续升高,最终导致每一构成分支D1至Dn导通并且电流调节端电压V1至Vn持续升高。比较器85用于判断离散检测信号Vdd是否超过第二参考电压Vr2。D型触发器86-1至86-n依据从时钟脉冲产生器69而来的延迟时钟脉冲信号DK1至DKn的触发而记录比较器85的比较结果。延迟时钟脉冲信号DK1至DKn系由时钟脉冲信号CK1至CKn经过一段时间的延迟而形成,如图7所示。在每一检测循环中,当所有电流调节端电压V1至Vn皆超过第二参考电压Vr2时,每一个D型触发器86-1至86-n所记录的比较结果皆变为高电平。在此情况下,逻辑电路87即输出一高电平信号用于重设锁存器81。具体而言,逻辑电路87由一NAND逻辑门与一反相器所组成,用于对于D型触发器86-1至86-n所储存的记录执行AND逻辑运算。响应于锁存器81的重设,切换控制信号SC一方面使开关82形成短路而让电容84放电,另一方面使切换电路67变成允许误差信号Verr施加至电压调节器62。因此,电压调节器62即改由误差放大器64与反馈选择电路66所控制。在反馈选择电路66中,比较器88的反相输入端(一)用于接收离散检测信号Vdd,并且仅于离散检测信号Vdd小于第三参考电压Vr3时才允许传输门89导通而输出离散检测信号Vdd作为反馈控制信号Vfb。当离散检测信号Vdd大于第三参考电压Vr3时,虽然传输门89不导通,但电容90上保持着先前所取样的离散检测信号Vdd。因此,反馈选择电路66可有效地从所有电流调节端电压V1至Vn中选出一最小的电压作为反馈控制信号Vfb
再者,反馈选择电路66还设置有一开关91与一第四参考电压Vr4。开关91由逻辑电路87的输出信号所控制。在每一检测循环中,当所有电流调节端电压V1至Vn皆超过参考电压Vr2时,逻辑电路87的输出信号使开关91形成短路,允许第四参考电压Vr4作为反馈控制信号Vfb。请注意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至第四参考电压Vr1至Vr4间的大小关系满足右列的不等式:Vr1≤Vr3≤Vr2≤Vr4。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至第四参考电压Vr1至Vr4设定成满足Vr1=Vr3<Vr2<Vr4,其中较大的第四参考电压Vr4可提高输出电压Vout下降的速度。
虽然本发明业已通过较佳实施例作为例示加以说明,应了解者为:本发明不限于此被揭露的实施例。相反地,本发明意欲涵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明显的各种修改与相似配置。因此,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根据最广的诠释,以包容所有此类修改与相似配置。

Claims (10)

1. 一种驱动电路,用于驱动由多个构成分支所形成的发光二极管阵列,包括:
电压调节器,用于提供一输出电压至该发光二极管阵列;
电流调节器,具有多个电流调节端,对应地耦合至该多个构成分支,用于分别控制流经该多个构成分支的多个电流;
启动电路,用于施加一启动控制信号至该电压调节器,使该输出电压上升直到该多个电流调节端的每一个的电压皆超过一第一参考电压,从而确保该多个电流的每一个皆达到一预定的调节电流;以及
选择电路,用于在该多个电流调节端的每一个的该电压皆超过该第一参考电压之后,从该多个电流调节端的每一个的该电压中选出一最小者作为一反馈控制信号,用于控制该电压调节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还包括:
误差放大器,用于基于该反馈控制信号与第二参考电压而产生一误差信号以控制该电压调节器,以及
切换电路,用于选择性地允许该启动控制信号或该误差信号施加至该电压调节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
该第二参考电压小于或等于该第一参考电压。
4. 一种驱动电路,用于驱动由多个构成分支所形成的发光二极管阵列,包括:
电压调节器,用于提供一输出电压至该发光二极管阵列;
电流调节器,具有多个电流调节端,对应地耦合至该多个构成分支,用于分别控制流经该多个构成分支的多个电流;
启动电路,用于施加一启动控制信号至该电压调节器,使该输出电压上升直到该多个电流调节端的每一个的电压皆超过一第一参考电压;
检测电路,用于轮流检测该多个电流调节端的每一个的该电压,并产生-检测信号;以及
选择电路,用于比较该检测信号与一第二参考电压,使得当该检测信号小于该第二参考电压时,该选择电路允许该检测信号输出作为一反馈控制信号,用于控制该电压调节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
该第二参考电压小于或等于该第一参考电压。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路,还包括:
误差放大器,用于基于该反馈控制信号与一第三参考电压而产生一误差信号以控制该电压调节器,以及
切换电路,用于选择性地允许该启动控制信号或该误差信号施加至该电压调节器。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
该第三参考电压小于或等于该第一参考电压,并且
该第三参考电压小于或等于该第二参考电压。
8. 一种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多个发光二极管分支,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分支的每一个具有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该方法包括:
提供一输出电压至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分支的每一个的该第一电极;
分别经由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分支的每一个的该第二电极控制流经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分支的每一个的电流;
提高该输出电压直到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分支的每一个的该第二电极的电压皆超过一第一参考电压,从而确保流经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分支的每一个的该电流皆达到一预定的调节电流;
从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分支的每一个的该第二电极的该电压中选出一最小者作为一反馈控制信号;以及
基于该反馈控制信号而控制该输出电压。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方法,还包括:
轮流检测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分支的每一个的该第二电极的该电压。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
所述基于该反馈控制信号而控制该输出电压的步骤是基于该反馈控制信号与一第二参考电压而产生一误差信号来控制该输出电压的。
CNB2005101286721A 2005-11-23 2005-11-23 发光二极管阵列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034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286721A CN100420348C (zh) 2005-11-23 2005-11-23 发光二极管阵列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286721A CN100420348C (zh) 2005-11-23 2005-11-23 发光二极管阵列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72541A CN1972541A (zh) 2007-05-30
CN100420348C true CN100420348C (zh) 2008-09-17

Family

ID=38113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2867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0348C (zh) 2005-11-23 2005-11-23 发光二极管阵列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2034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2805B (zh) * 2007-12-20 2012-07-18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串led分时调整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驱动装置
CN101635131B (zh) 2008-07-25 2011-12-2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驱动电路及光源驱动单元
CN101650913B (zh) * 2008-08-12 2012-07-04 天利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芯片间基准电流精确匹配的自我调节电路
KR100956222B1 (ko) * 2008-10-30 2010-05-0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멀티 발광 소자의 구동 장치
CN102376257A (zh) * 2010-08-23 2012-03-14 晶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及其电路
US9035560B2 (en) 2011-01-12 2015-05-19 Green Solution Technology Co., Ltd. LED driving control circuit and LED driving circuit
US8664884B2 (en) * 2011-01-12 2014-03-04 Green Solution Technology Co., Ltd. LED driving circuit and feedback control circuit thereof
CN105282907B (zh) * 2014-07-07 2017-08-25 盛群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背光驱动装置
TWI526113B (zh) * 2014-08-13 2016-03-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二極體驅動晶片、應用該發光二極體驅動晶片的驅動系統與其相關方法
CN105633776B (zh) 2015-12-15 2019-04-30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器的驱动装置、驱动方法以及高速光模块
CN110108234A (zh) * 2019-06-03 2019-08-09 呜啦啦(广州)科技有限公司 电流式双向弯曲传感器驱动装置及自动归零初始化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7434A (zh) * 1997-01-07 1998-07-15 顾宏建 汽车动静状态显示器
WO2002052901A2 (en) * 2000-12-27 2002-07-0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Temperature dependent color control for a luminaire with a multicolored array of led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7434A (zh) * 1997-01-07 1998-07-15 顾宏建 汽车动静状态显示器
WO2002052901A2 (en) * 2000-12-27 2002-07-0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Temperature dependent color control for a luminaire with a multicolored array of le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72541A (zh) 2007-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0348C (zh) 发光二极管阵列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US20070114951A1 (en) Drive circuit for a light emitting diode array
CN101483951B (zh) 发光二极管驱动器和驱动发光二极管的方法
EP2579688B1 (en) Constant-current led driver circuit and output voltage adjustable circuit and method thereof
CN101355841B (zh) 驱动装置、平滑电路
CN101728982B (zh) 功率变换电路及功率变换的方法
EP2642826B1 (en)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 lighting circuit
US2008020231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riving multiple solid-state light sources
CN102223742B (zh) Led调光电路及方法
KR20110019742A (ko) 에너지 발생 시스템에서 중앙집중형 최대 전력 포인트 트래킹과 분산형 최대 전력 포인트 트래킹 사이에서 선택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210076467A1 (en) Lamp control device
US20090167200A1 (en) Switching power converter with controlled startup mechanism
CN101232761A (zh) 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
CN112333883B (zh) 避免电感电流过冲的pwm调光式led发光系统
CN202941027U (zh) 驱动多串发光二极管的装置
CN110881231B (zh) 调光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JP2010130810A (ja) Led駆動装置
US8922055B2 (en) Driving circuit and method for driving current-driven devices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ying the same
US9992826B1 (en) Dual mode constant current LED driver
CN100379134C (zh) 升压型开关调节器电路
CN102469665B (zh) 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及驱动方法
CN201116672Y (zh) 可均流控制的发光二极管阵列电路
CN102661585A (zh) 具有同时检测开路及短路功能的发光二极管装置及其方法
CN104582135B (zh) Led快速启动电路
US20100244711A1 (en) Self-Calibrating White Light Emitting Diode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109

Address after: Hsinchu Science Industrial Park, Taiwan, China

Patentee after: Global Mixed-mode Technology Inc.

Address before: Hsinchu Science Industrial Park,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Yuanchu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ZHIXIN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UAN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109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17

Termination date: 2009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