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14373C - 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14373C
CN100414373C CNB200510115566XA CN200510115566A CN100414373C CN 100414373 C CN100414373 C CN 100414373C CN B200510115566X A CNB200510115566X A CN B200510115566XA CN 200510115566 A CN200510115566 A CN 200510115566A CN 100414373 C CN100414373 C CN 10041437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mentioned
button
liquid crystal
lc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155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59484A (zh
Inventor
何忠兴
王耀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filed Critical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to CNB20051011556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14373C/zh
Publication of CN1959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9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437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437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了背光模块、液晶面板与第二框架。背光模块具有第一框架,而第一框架包括第一本体、多个第一扣爪部与多个挡部,其中这些第一扣爪部与这些挡部位于第一本体侧壁上。液晶面板是设置于背光模块上方。第二框架与第一框架相组装,以夹持液晶面板。第二框架包括第二本体与多个第二扣爪部,而这些第二扣爪部位于第二本体侧壁上。其中,这些第一扣爪部与对应的这些第二扣爪部扣合,以限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于第一方向的相对位移,且这些挡部用以限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于第二方向的相对位移。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且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在受冲击的情况下较不易分离。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具有高画面质量、空间利用效率佳、低消耗功率、无辐射等优越特性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Display,TFT-LCD)已逐渐成为市场上显示器的主流。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主要由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及背光模块(back light module)所构成。此外,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通常通过框架来组装在一起。
图1为公知液晶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公知液晶显示器100包括了背光模块110、液晶面板120以及第二框架130。其中,背光模块110具有第一框架112。液晶面板120设置于背光模块110上方,而第二框架130与第一框架112相组装,以夹持液晶面板120。此外,背光模块110还包括了导光板114、反射罩116、光源118和胶框119。其中,导光板114设置于第一框架112内,而反射罩116设置于导光板114的侧边处。光源118设置于反射罩116内,而胶框119设置于第一框架112与液晶面板120之间,且其中的光源118可以是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Fluorescent Lamp,CCFL)或发光二极管阵列(Light Emitting Diode Array)。更详细而言,光源118所发出的光线通过反射罩116的反射后,再通过导光板114导引而入射至液晶面板120。
第一框架112和第二框架130上分别具有扣爪部112a与扣爪部130a。如图1所示,液晶面板120和背光模块110的组装的完成是利用将第一框架112上的扣爪部112a扣入第二框架130上的扣爪部130a而成。简单说,传统的组装方式是利用扣爪部112a与130a的扣合,而固定液晶面板120和背光模块110。为了简化图标,以下仅表示第一框架112与第二框架130。
图2A为图1中公知液晶显示器未受冲击时框架扣合的示意图。图2B和图2C则分别表示了图1中公知液晶显示器受到冲击时扣爪部分离以及框架分离的示意图。请先参照图2A。如图2A所示,第一框架112的扣爪部112a与第二框架130的扣爪部130a为相互扣合。接着,当第一框架112受到某一方向的冲击力(如图标2B所示的方向朝上的冲击F),由于此冲击F会施力于第一框架112,第一框架112的扣爪部112a就会被向上拉扯,使得扣爪部130a外翻而与第一框架112的扣爪部112a分离。因此,第一框架112和第二框架130互相分离,如图2C所示。
由此可知,公知液晶显示器100的结构强度是取决于扣爪部112a与130a之间的扣合强度。虽然增加扣爪部112a与130a扣合面积能够提高公知液晶显示器100抗冲击的能力,但是在窄边框设计逐渐成为液晶显示器的设计要求的情况下,扣爪部112a与130a的尺寸变更范围有限。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在受冲击的情况下较不易分离。
基于上述目的或其它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此液晶显示器包括了背光模块、液晶面板与第二框架。背光模块具有第一框架。此第一框架包括第一本体、多个第一扣爪部与多个挡部,其中这些第一扣爪部与这些挡部位于第一本体侧壁上。液晶面板设置于背光模块上方。第二框架适于与第一框架相组装,以夹持液晶面板。此第二框架包括第二本体与多个第二扣爪部,且这些第二扣爪部位于第二本体侧壁上。其中,这些第一扣爪部与对应的这些第二扣爪部扣合,以限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于第一方向的相对位移,且这些挡部用以限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于第二方向的相对位移。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为垂直。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上述这些第一扣爪部与这些第二扣爪部可以分别贯穿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上述这些挡部分别贯穿第二本体,且这些挡部与这些第一本体分别位于第二本体侧壁的两侧。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背光模块可以再包括导光板、反射罩、光源与胶框。导光板设置于第一框架内,而反射罩设置于导光板的侧边处。光源设置于反射罩内,而胶框设置于第一框架与液晶面板之间。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上述光源可以是冷阴极荧光灯管或发光二极管阵列。
基于上述目的或其它目的,本发明再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此液晶显示器包括了背光模块、液晶面板与第二框架。背光模块具有第一框架。第一框架包括第一本体、多个第一扣爪部与多个挡部,且这些第一扣爪部与上述这些挡部位于第一本体侧壁上,且这些第一扣爪部具有多个开口。液晶面板设置于背光模块上方。此外,第二框架适于与第一框架相组装,以夹持液晶面板。第二框架包括第二本体与位于第二本体侧壁上的多个第二扣爪部,其中第二扣爪部嵌入第一扣爪部的开口内,以限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于第一方向的相对位移,且这些挡部用以限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于第二方向的相对位移。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为垂直。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上述这些第一扣爪部与这些第二扣爪部可以分别贯穿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背光模块可以再包括导光板、反射罩、光源与胶框。导光板设置于第一框架内,而反射罩设置于导光板的侧边处。光源设置于反射罩内,而胶框设置于第一框架与液晶面板之间。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上述光源可以是冷阴极荧光灯管或发光二极管阵列。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组装借着扣爪部与挡部的扣合,而提高框架间扣合的强度,并进而提高液晶显示器的组装的结构强度。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液晶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2A为图1中公知液晶显示器未受冲击时框架扣合的示意图。
图2B为图1中公知液晶显示器受到冲击时扣爪部分离的示意图。
图2C为图1中公知液晶显示器受到冲击时框架分离的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4A与图4B分别为图3中框架受到冲击时第一扣爪部以及挡部的截面示意图。
图5A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5B为图5A的档部的剖面立体图。
图5C为第二实施例的挡部抵抗冲击的截面示意图。
图6A为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框架组装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6B为图6A的第一扣爪部的剖面立体图。
图6C为第三实施例的第一扣爪部抵抗冲击的截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记说明
100:公知液晶显示器
110、210:背光模块
112、212:第一框架
112a、130a:扣爪部
114、214:导光板
116、216:反射罩
118、218:光源
119、219:胶框
120、220:液晶面板
130、230:第二框架
200、300:液晶显示器
212a:第一本体
212b、312b:第一扣爪部
212c、312c:挡部
230a:第二本体
230b:第二扣爪部
312d:开口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F:冲击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3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立体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3,液晶显示器200包括背光模块210、液晶面板220和第二框架230。其中,背光模块210具有第一框架212,而液晶面板220设置于背光模块210上方,且第二框架230与第一框架212相组装以夹持液晶面板220。此外,背光模块210还包括了导光板214、反射罩216、光源218与胶框219。其中,导光板214设置于第一框架212内,而反射罩216设置于导光板214的侧边处。光源218设置于反射罩216内,而胶框219设置于第一框架212与液晶面板220之间,且其中的光源218可以是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或发光二极管阵列(LightEmitting Diode Array)。更详细而言,光源218所发出的光线通过反射罩216的反射后,再通过导光板214导引而入射至液晶面板220。请继续参照图3,第一框架212包括第一本体212a、多个第一扣爪部212b与多个挡部212c,且这些第一扣爪部212b与这些挡部212c皆位于第一本体212a侧壁上。第二框架230包括第二本体230a与位于第二本体230a侧壁上的多个第二扣爪部230b。再者,如图3所示,第一扣爪部212b与对应的第二扣爪部230b相互扣合,以限制第一本体2 12a与第二本体230a在第一方向D1上的相对位移,而这些挡部212c则用以限制第一本体212a与第二本体230a于第二方向D2上的相对位移。此外,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为互相垂直。
图4A与图4B分别为图3中框架受到冲击时第一扣爪部以及挡部的截面示意图。请继续参照图4A与4B。从图4A可以看出,图4A左侧中第一扣爪部212b与第二扣爪部230b相互扣合着,并分别贯穿第二本体230a与第一本体212a。当相组装的第一框架212与第二框架230受到冲击时,由于第一扣爪部212b与第二扣爪部230b相扣合(如图4A左侧所示),此而可抵抗冲击并限制第一框架212与第二框架230于第一方向D1的相对移动,如图4A右侧所示。接着,如图4B左侧所示,第一框架212的挡部212c与第二框架230的第二本体232a相扣合。因此,当相组装的第一框架212与第二框架230受到冲击时,第一框架212的挡部212c能够限制第一框架212与第二框架230于第二方向D2的相对移动,如图4B右侧所示。因此,与公知技术相比,在承受冲击的情况下,依据本发明的组装后的第一框架212与第二框架230具有较佳结构强度。
第二实施例
图5A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立体剖面示意图,而图5B为图5A的档部的剖面立体图。请同时参照图5A与图5B,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300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200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挡部312c贯穿至第二本体230a中,且挡部312c与第一本体212a是分别位于第二本体230a侧壁的两侧。
再请参照图5C,其为第二实施例的挡部抵抗冲击的截面示意图,与图3的挡部212c相比,本实施例的挡部312c还延伸而贯穿到第二框架230的第一本体230a内侧。更详细而言,挡部312c和第一本体212a分别位于第二本体230a侧壁的两侧,且挡部312c部分地贯穿第二本体230a。此种形态的挡部312c不仅能够抵抗朝上的第一方向D1的冲击外,还能抵抗第二方向D2的冲击。
第三实施例
图6A为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框架组装的部分立体示意图,而图6B为图6A的第一扣爪部的剖面立体图。请同时参照图6A与图6B,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亦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200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框架212的第一扣爪部312b是具有一个开口312d(即图6B左侧下方的挖空处),用以提供对应的第二扣爪部230b中的一部分嵌入到此开口312d之中。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扣爪部312b还延伸贯穿至第二本体230a内侧(相似于第二实施例中的挡部312c)。
请再参照图6C,其为第三实施例的第一扣爪部抵抗冲击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第一扣爪部312b具有开口312d,而对应的第二扣爪部230b的一部分可以嵌入到这个开口312d中。此种形态的第一扣爪部312b与第二扣爪部230b的搭配使用可以更强化第一框架212与第二框架230于组装后的结构强度。更详细而言,从图6C可以清楚看出,此种形态的第一扣爪部312b与第二扣爪部230b的搭配不仅能够抵抗朝上的第一方向D1的冲击外,还能抵抗第二方向D2的冲击。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的挡部212c也可以采用第二实施例中文件部的形态(即挡部312c)。
此外,值的一提的是,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扣爪部212b与第二扣爪部312b、第二实施例中的档部312c(或第一实施例中的档部212c)与第三实施例中具有开口312d的第一扣爪部312b,都可以独立地应用于单一实施例的第一框架212或第二框架23;当然,也可以将所有方式(包括扣爪部、档部与开口)组合并应用于单一实施例的第一框架212与第二框架230。
综上所述,本发明使用两组扣合结构,以限制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相对位移。换言之,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较不易分离。此外,挡部或扣爪部也具有不同的设计,以提高组装后的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的结构强度。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改进,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1)

1. 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包括:
背光模块,具有第一框架,而该第一框架包括第一本体、多个第一扣爪部与多个挡部,其中上述这些第一扣爪部与上述这些挡部位于该第一本体侧壁上;
液晶面板,设置于该背光模块上方;以及
第二框架,与该第一框架组装,以夹持该液晶面板,而该第二框架包括第二本体与位于该第二本体侧壁上的多个第二扣爪部,其中上述这些第一扣爪部与对应的上述这些第二扣爪部扣合,以限制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于第一方向的相对位移,且上述这些挡部用以限制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于第二方向的相对位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垂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上述这些第一扣爪部与上述这些第二扣爪部分别贯穿该第二本体与该第一本体。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上述这些挡部分别贯穿该第二本体,且上述这些挡部与上述这些第一本体分别位于该第二本体侧壁的两侧。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该背光模块还包括:
导光板,设置于该第一框架内;
反射罩,设置于该导光板的侧边处;
光源,设置于该反射罩内;以及
胶框,设置于该第一框架与该液晶面板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该光源包括冷阴极荧光灯管或发光二极管阵列。
7. 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包括:
背光模块,具有第一框架,而该第一框架包括第一本体、多个第一扣爪部与多个挡部,其中上述这些第一扣爪部与上述这些挡部位于该第一本体侧壁上,且上述这些第一扣爪部具有多个开口;
液晶面板,设置于该背光模块上方;以及
第二框架,与该第一框架组装,以夹持该液晶面板,而该第二框架包括第二本体与位于该第二本体侧壁上的多个第二扣爪部,且上述第二扣爪部嵌入上述第一扣爪部的开口内,以限制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于第一方向的相对位移,且上述这些挡部用以限制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于第二方向的相对位移。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垂直。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上述这些第一扣爪部与上述这些第二扣爪部分别贯穿该第二本体与该第一本体。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该背光模块还包括:
导光板,设置于该第一框架内;
反射罩,设置于该导光板的侧边处;
光源,设置于该反射罩内;以及
胶框,设置于该第一框架与该液晶面板之间。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该光源包括冷阴极荧光灯管或发光二极管阵列。
CNB200510115566XA 2005-11-04 2005-11-04 液晶显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437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15566XA CN100414373C (zh) 2005-11-04 2005-11-04 液晶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15566XA CN100414373C (zh) 2005-11-04 2005-11-04 液晶显示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9484A CN1959484A (zh) 2007-05-09
CN100414373C true CN100414373C (zh) 2008-08-27

Family

ID=38071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1556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4373C (zh) 2005-11-04 2005-11-04 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1437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5524A (zh) * 2012-10-12 2013-01-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103267251B (zh) 2013-06-07 2016-08-1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块及液晶模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24940A (ja) * 2000-05-15 2001-11-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表示装置
CN1459651A (zh) * 2002-05-24 2003-12-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467543A (zh) * 2002-06-19 2004-01-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模块及带有该模块的液晶显示装置
US20050110917A1 (en) * 2003-10-03 2005-05-26 Susumu Shida Liquid-crystal module and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24940A (ja) * 2000-05-15 2001-11-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表示装置
CN1459651A (zh) * 2002-05-24 2003-12-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467543A (zh) * 2002-06-19 2004-01-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模块及带有该模块的液晶显示装置
US20050110917A1 (en) * 2003-10-03 2005-05-26 Susumu Shida Liquid-crystal module and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9484A (zh) 2007-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80089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1323389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과 이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US7226201B1 (en) Frame structure for backlight module
CN101464596B (zh) 光学板和背光模组
CN1920644B (zh) 背光组件以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US9488856B2 (en) Narrow bezel LCD module and plastic frame thereof
US20080192504A1 (en) Backlight module
US7413324B2 (en)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supporting posts and bumpy reflective plate
KR101366535B1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모듈 및 이를수납하는 수납용기의 제조방법
CN101441359B (zh) 框架及采用该框架的背光模组
KR102136203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US20070147088A1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dual light guide plate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same
CN102508377B (zh) 显示模块
US993356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CN102540519A (zh) 显示设备
CN106200060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1930094A (zh) 液晶显示设备
US20150293290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device
CN100414373C (zh) 液晶显示器
CN102998847A (zh) 具面板支撑结构的显示模块
CN101551534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0492135C (zh) 一种用于改善液晶显示器漏光的背光模块
JP4718911B2 (ja) 表示装置
KR20190056519A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9453959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Fujian Huayin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Contract fulfillment period: 2008.9.18 to 2013.9.18

Contract record no.: 2008990001004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Power source managemnt system for LC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27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081030

LIC Patent licence contract for exploitation submitted for record

Free format text: EXCLUSIVE LICENSE; TIME LIMIT OF IMPLEMENTING CONTACT: 2008.9.18 TO 2013.9.18; CHANGE OF CONTRACT

Name of requester: FUJIAN HUAYING DISPLAY SCIENC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810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27

Termination date: 201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