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90893C - 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90893C
CN100390893C CNB2004100032371A CN200410003237A CN100390893C CN 100390893 C CN100390893 C CN 100390893C CN B2004100032371 A CNB2004100032371 A CN B2004100032371A CN 200410003237 A CN200410003237 A CN 200410003237A CN 100390893 C CN100390893 C CN 10039089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ointer
sector
logical address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032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49016A (zh
Inventor
陈奕佑
李建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te On I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te On I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te On IT Corp filed Critical Lite On IT Corp
Priority to CNB20041000323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90893C/zh
Publication of CN1649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490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089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089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在光盘中以第一储存规格(雷尼尔规格)将数据写入数据储存区域时,除了将雷尼尔规格的第一指针储存在光盘的第一数据指针区域(雷尼尔规格的文件配置表区域)以外,并预先将数据储存区域的雷尼尔规格逻辑地址换算成方法二规格的逻辑地址,然后将方法二规格的第二指针储存在光盘的第二数据指针区域(方法二规格的文件配置表区域,恰好对应于雷尼尔规格的一般应用区域)。如此可使得此一光学储存媒体可适用于只支持方法二规格的计算机,不需另外下载转换程序或是对硬件进行更换。

Description

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以雷尼尔规格(Mount Rainier,或称M3规格)在光学储存媒体写入数据后,可适用方法二规格(Method 2,或称M2规格)的系统直接读取数据的数据储存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外围储存媒体(storage media)的相关技术也不断演进。举例而言,储存媒体的形式,早期多半为磁带、软式磁盘、硬式磁盘等磁性储存媒体,近年来发展迅速且已普遍使用的则有常见的光盘等光学储存媒体。
另外,除了储存媒体的形式不断演进之外,储存媒体的规格也不断改良。举例而言,光盘等光学储存媒体早期所使用的数据储存规格多半为方法二规格(Method 2,或称M2规格);而最近日渐普遍的新式光盘数据储存规格则有雷尼尔规格(Mount Rainier,或称M3规格)。
一般而言,具有光驱的计算机为了读取光盘等光学储存媒体中所储存的数据,必须安装相关的光盘驱动程序;而光盘驱动程序中即包含有相对应的规格的解译程序,使得光盘中所储存的数据可由计算机进行辨识而读取。换言之,安装有M2规格的解译程序的计算机即可使用光驱读取以M2规格储存数据的光盘,而安装有M3规格的解译程序的计算机即可使用光驱读取以M3规格储存数据的光盘。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操作系统,例如MicroSoft WindowsTM 95、98、2000等系统,均已普遍支持M2规格,因此以M2规格储存数据的光盘,在一般计算机上进行数据读取时并无任何问题。然而,M3规格在目前并未普及到所有操作系统均支持的程度,因此以M3规格储存数据的光盘可能在某些仅支持M2规格而未支持M3规格的计算机系统上发生读取异常的问题。以下即对此一问题加以说明。
请参见图1A,对M3规格的光学储存媒体数据储存方式加以说明。图1A是显示以M3规格定义的一光盘的实体(physical)区块,分为主表格区域(Main Table Area,简称MTA)150、一般应用区域(General ApplicationArea,简称GAA)110、缺陷控制区域(Defect Managed Area,简称DMA)100以及次表格区域(Secondary Table Area,简称STA)160。其中,主表格区域150是属于一般M2或M3规格的光驱无法直接读写的导入区域(Lead-in),而一般应用区域(GAA)110、缺陷控制区域(DMA)100以及次表格区域(STA)160则属于一般光驱可直接进行读写的使用者数据区域(User Data Area,简称UDA)。以下分别说明各区域的功用。
主表格区域150是一保留区域,用以注明光盘的格式以及其结构,并储存有主缺陷表(Main Defect Table,简称MDT),用以做为M3规格中所采用的缺陷置换系统(Defect Replacement System)的参考;而次表格区域160则为主表格区域150在使用者数据区域中的备份区域,其中储存有次缺陷表(Secondary Defect Table,简称SDT),为主缺陷表的备份数据,用以供不直接支持M3规格的一般光驱读取M3规格数据时利用。
一般应用区域110是用以做为与其它规格,例如M2规格进行兼容时的保留区域,一般是具有1024个扇区。缺陷控制区域100则为供使用者进行数据写入储存或读取的主要区域。
上述的四个区域之中,一般应用区域(GAA)110以及缺陷控制区域(DMA)100是属于一般规格中逻辑地址化的区域。以下请参见图1B、图1C以及图1D,针对M3规格中的一般应用区域110以及缺陷控制区域100部分,将M2规格与M3规格的逻辑地址加以对照,以比较M2规格与M3规格对光盘数据储存方式的不同点。
图1B中,上排是显示M3规格的逻辑地址,下排则是显示M2规格的逻辑地址。图1B中每一方格是代表光学储存媒体(光盘)上的数据储存单元,即每一方格代表一个扇区(Sector)。
由图1B可看出,M3规格的一般应用区域(GAA)110是用以做为与M2规格进行兼容时的保留区域,其长度为1024个扇区长,但在M3规格中并未提供使用者进行读写动作,因此并未定义其逻辑地址;该一般应用区域110对应于M2规格中的区域210,则是由M2逻辑地址为0(即M2逻辑地址起始点)的扇区211至M2逻辑地址为1023的扇区212,同样也是1024个扇区长。
另外,图1B中,M3规格的缺陷控制区域(DMA)100为供使用者进行数据写入储存或读取的主要区域,因此在M3规格中,即由缺陷控制区域(DMA)100的第一个扇区101开始定义M3逻辑地址0,其后的扇区102即为M3逻辑地址1,依此类推。
若将M2规格与M3规格加以比较,可看出其差异点有二:其一在于两者的逻辑地址起始点(即逻辑地址为0的点)不同;其二则在于两者的逻辑地址长度并非一对一对应。例如,M3规格的一般应用区域110是对应于M2规格中由M2逻辑地址为0至M2逻辑地址为1023的区域210;然而,M3规格的缺陷控制区域100的第一个扇区(即M3逻辑地址为0的扇区)101则并非对应到M2逻辑地址1024的扇区,而是对应到M2逻辑地址为1280的扇区201。
换言之,如图1C所示,M2规格中逻辑地址为1024至1279等256个扇区的区域290,是属于M3规格中的备用区域(spare area,SA)190,其并未定义于M3规格的一般应用区域(GAA)110或缺陷控制区域(DMA)100的逻辑地址之中。更具体地说,M3规格的逻辑地址定义是将一般应用区域(GAA)110与扇区101视为连续的,并不考虑备用区域190;但若将这些扇区对应到M2规格时,以M2规格定义的扇区212与扇区201、202其逻辑地址则为不连续的,其间具有备用区域290的扇区214、215...216。
请再参见图1B,M3规格的缺陷控制区域100之中,由M3逻辑地址为0的扇区101至M3逻辑地址为4351的扇区104等4352个扇区,与M2规格中逻辑地址为1280的扇区201至M2逻辑地址为5631的扇区204等4352个扇区,是为一对一对应的数据区域(data area,简称DA);然而,M3逻辑地址为4352的扇区105,则并非对应到M2逻辑地址5632的扇区,而是对应到M2逻辑地址为5888的扇区205。
换言之,如图1D所示,M2规格中逻辑地址为5632至5887等256个扇区的区域220,也属于M3规格中的备用区域(spare area,简称SA)120,并未定义于M3规格的缺陷控制区域(DMA)100的逻辑地址之中。更具体地说,M3规格对扇区103~106所定义的逻辑地址是为连续的,并不考虑备用区域120;但若将这些扇区对应到M2规格时,以M2规格定义的扇区203、204与扇区205、206其逻辑地址则为不连续的,其间具有备用区域220的扇区221、222、223...224,因此,M2规格与M3规格的逻辑地址并非完全一对一对应。
如上所述,M3规格的缺陷控制区域100的结构,是由数据区域(DA)与备用区域(SA)交互构成,其中数据区域是定义有M3逻辑地址,而备用区域则否。M3规格保留这些备用区域290、220...而不定义其逻辑地址的原因,在于当M3规格的数据区域中有任何扇区出现损坏时,可以将备用区域220中的扇区做为取代已损坏的扇区的替补扇区。其做法即利用前述的M3规格的缺陷置换系统而进行。
请参见图1E,M3规格的缺陷置换系统的具体做法,是利用主表格区域(MTA)150中所储存的主缺陷表(MDT)152进行。当光盘等光学储存媒体以M3规格进行数据写入储存的动作时,主表格区域(MTA)150中的主缺陷表(MDT)152会记录数据区域中已损坏的缺陷扇区,并在备用区域中寻找出一段对应于缺陷扇区的缺陷备用(defect spare)扇区,用以取代缺陷扇区。例如,图1E中的缺陷扇区108,其M3逻辑地址为x,但实际上为已损坏的缺陷扇区,因此是以备用区域120中的缺陷备用扇区128取代。如此,当以支持M3规格的计算机对此一光盘进行数据写入或读取动作时,会先由主缺陷表(MDT)152检查欲写入或读取的数据区域是否含有任何已损坏的缺陷扇区。若数据区域含有M3逻辑地址为x的缺陷扇区108,则由主缺陷表(MDT)152对照之后,直接对缺陷备用扇区128进行写入或读取的动作。
如上所述,M2规格与M3规格具有逻辑地址起始点不同以及逻辑地址长度并非完全一对一对应等差异。因此,若一计算机所使用的操作系统仅支持M2规格而未支持M3规格时,即无法直接顺利读取以M3规格储存数据的光盘。以下特举一范例,说明仅支持M2规格而未支持M3规格的计算机系统,在读取以M3规格储存数据的光盘时所产生的问题。
请参见图2A,显示公知M3规格的光盘中的数据储存格式。一般而言,光盘在储存数据时,是将数据区域(DA)一开始的部份扇区(例如1024个扇区)做为一数据指针区域,例如常见的文件配置表(File Allocation Table,简称FAT)区域。图2A中,M3逻辑地址0至1023的扇区即为数据指针区域130。
假设有一笔数据(文件)以M3规格储存在光盘的数据区域,例如图2A所示的数据储存区域140中,其位于M3逻辑地址4000至4999的扇区,数据长度为N=1000个扇区,此时数据起始扇区(即数据储存区域140的第一个扇区)141的M3逻辑地址为i=4000。另外,假设数据储存区域140中M3逻辑地址为4001的扇区142是已损坏的缺陷扇区,经由主表格区域(MTA)150中的主缺陷表(MDT)152对照而以备用区域120中的缺陷备用扇区121取代。
此时,在M3规格的数据指针区域(文件配置表)130之中,即写入有对应于这笔数据储存区域140的一组M3指标131~133,以使M3规格的光盘进行读取时,可正确地由这笔数据储存区域140读取数据。这组M3指标如图2A所示,储存在M3逻辑地址100~102的扇区中,其中M3逻辑地址为100的扇区131是储存有这笔数据的数据起始扇区141的M3逻辑地址i=4000;M3逻辑地址为101的扇区132是储存有这笔数据的数据长度N=1000;而M3逻辑地址为102的扇区133则储存有一结束指标ψ,表示这组指标结束。
另外,M3逻辑地址为4001的缺陷扇区142是藉由M3规格的缺陷置换系统直接对照出数据实际储存的缺陷备用扇区121,因此不需在数据指针区域130以指针特别指出其实体地址。
然而,若一计算机所使用的操作系统仅支持M2规格而未支持M3规格,则以此一计算机读取上述图2A的数据时,会依照M2规格进行解读,其解读结果如图2B所示。
图2B中,M2规格的数据指针区域(文件配置表),是位于M2逻辑地址0至1023的扇区,即对应于M3规格的一般应用区域(GAA)110的扇区210;而原本M3规格中做为数据指针区域(文件配置表)130的扇区,是对应于M2规格的逻辑地址1280至2303的扇区230,因此会被M2规格视为一般数据区域,不具有数据指针的功能。
另外,图2B中,由于M3规格未定义逻辑地址的备用区域120,在M2规格中则为M2逻辑地址为5632至5887等256个扇区的区域220(请参见图1D),使得原本M3规格中逻辑地址连续的数据储存区域140被区域220分割为两个不连续的数据储存区域,即M2第一数据储存区域250以及M2第二数据储存区域260。其中,M2第一数据储存区域250的数据起始扇区251其M2逻辑地址为5280,数据长度为n1=352;而M2第二数据储存区域260的数据起始扇区205其M2逻辑地址为5888,数据长度为n2=648。
另外,图2B中,M2逻辑地址为5281的缺陷扇区252(即对应于M3逻辑地址为4001的缺陷扇区142)其中并没有储存数据,数据是储存在M2逻辑地址为5632的扇区221(即M3规格中藉由缺陷置换系统而实际储存数据的缺陷备用扇区121)。然而,由于M2规格中并无缺陷置换系统的设计,因此无法读取M3规格中所提供的主表格区域(MTA)280,而且会将M3规格中所提供做为主表格区域150在使用者数据区域中备份区域的次表格区域(STA)视为一般数据区域,不具有缺陷置换的功能。
根据图2B所示的解读结果,当使用仅支持M2规格的计算机读取以M3规格储存数据的光盘时,由于无法辨认M3规格的数据结构,因此会产生下列问题。
首先,由于M3规格中做为数据指针区域(文件配置表)130的扇区230会被M2规格视为一般数据区域,而在M2规格中的数据指针区域210并没有指针,因此无法寻找到数据储存区域的正确位置。这个问题可以藉由M2规格与M3规格的逻辑地址换算而加以解决。
其次,M3规格具有缺陷置换系统,采用主表格区域(MTA)150中所储存的主缺陷表(MDT)152进行缺陷扇区的对照动作,然而,M2规格无法读取主表格区域280,因此即使经由M2规格与M3规格的逻辑地址换算,读取M3规格中的指针,而找到对应于M3逻辑地址的数据储存区域,也无法判断数据储存区域之中是否具有缺陷扇区,以及缺陷扇区所对应的实际储存数据的缺陷备用扇区。
针对以上问题,使用者若欲使用仅支持M2规格而未支持M3规格的计算机读取上述以M3规格储存数据的光盘时,必须考虑安装支持M3规格的操作系统或解译程序等软件包,例如下载一转换程序,将如图2A的M3规格数据结构转换为如图2B的M2规格数据结构,以使M2规格的计算机可正确读取数据;或是直接进行硬件的更换,例如更换支持M3规格的光驱硬件。然而,无论对计算机的软件或硬件进行任何变更,都会产生成本的增加以及时间的消耗,对使用者而言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针对不同储存规格的光学储存媒体,例如常见的可重复读写光盘(CD-RW)或是可擦写激光视盘(DVD-RW)等,当以一指定储存规格(例如雷尼尔规格)写入储存数据时,可适用另一储存规格(例如方法二规格)的系统直接读取数据的数据储存方法。换言之,在光盘中以雷尼尔规格将数据写入数据储存区域时,即预先将数据储存区域的雷尼尔规格逻辑地址换算成方法二规格的逻辑地址,如此即可将雷尼尔规格的指针(文件配置表)以及方法二规格分别储存于其对应的指针区域,如此,即可使得此一光学储存媒体可适用于雷尼尔规格或方法二规格的计算机进行数据读取,而不需对计算机的软硬件进行任何变更。
本发明揭示一种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首先提供一数据,以一第一储存规格写入该光学储存媒体的一数据储存区域;将数据储存区域的第一存储规格逻辑地址换算成第二存储规格逻辑地址;其次,将该数据储存区域依第一储存规格的一第一指针写入光学储存媒体的一第一数据指针区域;然后,将该数据储存区域依一第二储存规格的一第二指针写入光学储存媒体的一第二数据指针区域。其中,第二储存规格的逻辑地址起始扇区不同于第一储存规格的逻辑地址起始扇区,且第二数据指针区域是位于第一储存规格未定义逻辑地址的一区域。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的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是针对雷尼尔规格(Mount Rainier,M3规格)与方法二规格(Method 2,M2规格)的兼容性进行设计。首先提供一数据,以雷尼尔规格写入光学储存媒体的一数据储存区域;将数据储存区域的雷尼尔规格逻辑地址换算成方法二规格逻辑地址;其次,将数据储存区域依雷尼尔规格的第一指针写入光学储存媒体的一第一数据指针区域;然后,将该数据储存区域依方法二规格(Method 2,M2规格)的第二指针写入光学储存媒体的第二数据指针区域。其中,第二数据指针区域是位于雷尼尔规格的一般应用区域(General Application Area,GAA)。
本发明的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中,第一指标与第二指针可包含一起始地址指针以及一数据地址长度指针。另外,光学储存媒体可为常见的可擦写激光视盘(DVD-RW)或可重复读写光盘(CD-RW),或其它常见的光学储存媒体。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数个具体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详细说明。
附图简述
图1A是显示以雷尼尔(M3)规格定的的光盘的实体(physical)区块的示意图。
图1B是显示M3规格与M2规格的数据储存格式中逻辑地址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1C是图1B的M2规格的数据储存格式中A部份的详细示意图。
图1D是图1B的M2规格的数据储存格式中B部份的详细示意图。
图1E是显示公知M3规格的缺陷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2A是公知以M3规格储存数据的光盘的数据储存格式的示意图。
图2B是当图2A的光盘以M2规格进行读取时的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M3规格的光盘中的数据储存格式的示意图。
图3B是上述实施例的光盘转换为M2规格的数据储存格式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盘数据储存格式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M2~方法二(Method 2)规格;
M3~雷尼尔(Mount Rainier)规格;
100~缺陷控制区域(DMA);
101、201~M3逻辑地址0(M2逻辑地址1280)的扇区;
102、202~M3逻辑地址1(M2逻辑地址1281)的扇区;
103、203~M3逻辑地址4350(M2逻辑地址5630)的扇区;
104、204~M3逻辑地址4351(M2逻辑地址5631)的扇区;
105、205~M3逻辑地址4352(M2逻辑地址5888)的扇区;
106、206~M3逻辑地址4353(M2逻辑地址5889)的扇区;
108~缺陷扇区;
110、210~一般应用区域(GAA);
111、211~M2数据起始地址指针(j=5280)的扇区;
112、212~M2数据长度指针(n1=1)的扇区;
113、213~M2数据起始地址指针(k=5632)的扇区;
114、214~M2数据长度指针(n2=1)的扇区;
115、215~M2数据起始地址指针(l=5282)的扇区;
116、216~M2数据长度指针(n3=350)的扇区;
117、217~M2数据起始地址指针(m=5888)的扇区;
118、218~M2数据长度指针(n4=648)的扇区;
119、219~M2结束指针的扇区;
120、220、190、290~备用区域(SA);
121、128~缺陷备用(defect spare)扇区;
131~M3指标;
140~数据储存区域;
141、251~M3逻辑地址4000(M2逻辑地址5280)的扇区;
142、252~M3逻辑地址4001(M2逻辑地址5281)的缺陷扇区;
143、263~M3逻辑地址4999(M2逻辑地址6535)的扇区;
150、280~主表格区域(MTA);
152~主缺陷表(MDT);
160~次表格区域(STA);
211~M2逻辑地址0的扇区;
212~M2逻辑地址1023的扇区;
214~M2逻辑地址1024的扇区;
215~M2逻辑地址1025的扇区;
216~M2逻辑地址1279的扇区;
221~M2逻辑地址5632的扇区;
222~M2逻辑地址5633的扇区;
224~M2逻辑地址5887的扇区;
253~M2逻辑地址5282的扇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揭示一种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当以一指定储存规格(例如雷尼尔规格)写入储存数据时,可适用另一储存规格(例如方法二规格)的系统直接读取数据的数据储存方法。具体而言,在光盘中以第一储存规格(雷尼尔规格)将数据写入数据储存区域时,除了将雷尼尔规格的第一指针储存于光盘的第一数据指针区域(雷尼尔规格的文件配置表区域)以外,并预先将数据储存区域的雷尼尔规格逻辑地址换算成方法二规格的逻辑地址,然后将方法二规格的第二指针储存在光盘的第二数据指针区域(方法二规格的文件配置表区域,恰好对应于雷尼尔规格的一般应用区域)。如此,即可使得此一光学储存媒体可适用于雷尼尔规格或方法二规格的计算机进行数据读取,而不需对计算机的软硬件进行任何变更。
以下请参见图3A、图3B与图4,以数个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加以说明。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如图3A与图3B所示,是将公知技术中图2A以及图2B所述的光学储存媒体,例如一般常见的可重复读写光盘(CD-RW),以本发明的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加以处理而得到的结果。
请参见图3A,显示M3规格的光盘中的数据储存格式。如公知技术所述,光盘在储存数据时,是将数据区域(DA)一开始的部份扇区(例如1024个扇区)做为数据指针区域,例如M3规格的数据指针区域130即为图3A的M3逻辑地址0至1023的扇区,而M2规格的数据指针区域则恰好对应于M3规格的一般应用区域(GAA)110。
因此,当有一笔数据(文件)以M3规格写入在如图3A所示的数据储存区域140中,且数据储存区域140中M3逻辑地址为4001的扇区142是为已损坏的缺陷扇区,藉由M3规格中的缺陷置换系统而以备用区域120中的缺陷备用扇区121取代时,首先会将指向数据储存区域140的一组M3指标(或称第一指标)131写入M3规格的第一数据指针区域(文件配置表)130之中。
其次,为使光盘可适用于方法二规格的计算机进行数据读取动作,因此必须将指向数据储存区域140的一组M2指标(或称第二指标)写入M2规格的第二数据指针区域(M2文件配置表,其位置恰好对应于M3规格的一般应用区域110)之中。其做法是先将数据储存区域140的M3逻辑地址预先推算成M2逻辑地址,以得到正确的M2指标。
请参见图3B,显示图3A的光盘转换为M2规格的数据储存格式。图3B中,原本M3规格的数据储存区域140是被分割为为两个不连续的数据储存区域,即M2第一数据储存区域250以及M2第二数据储存区域260。其中,M2第一数据储存区域250的数据起始扇区251其M2逻辑地址为5280,数据长度为352个扇区;而M2第二数据储存区域260的数据起始扇区205其M2逻辑地址为5888,数据长度为648个扇区。另外,M2第一数据储存区域250之中,M2逻辑地址为5281的缺陷扇区252(即对应于M3逻辑地址为4001的缺陷扇区142)其中并没有储存数据,数据是储存在M2逻辑地址为5632的扇区221。因此,M2规格中实际上的数据储存区域,依其数据起始扇区以及数据长度,可整理成以下四个不连续的区域:
1.由M2逻辑地址为j=5280的扇区251开始,数据长度为n1=1个扇区;
2.由M2逻辑地址为k=5632的扇区221开始,数据长度为n2=1个扇区;
3.由M2逻辑地址为l=5282的扇区253开始,数据长度为n3=350个扇区;以及
4.由M2逻辑地址为m=5888的扇区205开始,数据长度为n4=648个扇区。
请再参见图3A,得到数据储存区域140依M2规格所推算的M2逻辑地址之后,即可将上述四个数据储存区域的起始扇区M2逻辑地址及数据长度做为M2指针(第二指标),并将M2指针写入一般应用区域110(其对应于M2规格的数据指针区域210)中的扇区111~119。
如此,当此一光盘被置入仅支持M2规格的计算机进行数据读取时,即可由M2规格的数据指针区域210中直接根据储存有M2指针的扇区311~319(其位于M2逻辑地址100至108的扇区),分别指向上述四个数据储存区域,而正确读取到数据。
在此必须说明,由于M2规格的中并无缺陷置换系统的设计,因此在进行本实施例中对M2逻辑地址推算的动作时,必须参考主表格区域150中的主缺陷表152,找出替代缺陷扇区的缺陷备用扇区,以使换算后的M2指针确实指向实际储存数据的缺陷备用扇区,例如图3B中的扇区221。如此,则不需要在仅支持M2规格的计算机上加装额外的M3规格解译程序,可减少使用者的不便。
另外,一般支持M3规格的CD-RW,其读写程序软件多半并未提供对一般应用区域110直接进行读写的功能,因此若欲如本实施例所述,在写入M3规格的数据之后,将M2指针数据写入一般应用区域110,必须在M3规格的光盘读写程序中加入特定的编译/解译程序。然而,上述将M2指针数据写入一般应用区域110的动作,是在光盘进行数据写入或数据烧录的时候进行,因此可由光盘制造商在制作光盘时进行,或是在进行光盘烧录时使用特定的光盘烧录程序软件即可。至于一般使用者仅由光盘上读取数据时,无论所使用的计算机系统是否仅支持M2规格,都不需要额外安装支持M3规格的解译程序,或是更换支持M3规格的光驱。
另外,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指针系统,是藉由数据的起始地址指针与数据长度指针来指向数据储存区域;然而,本发明也可采用其它指针结构进行数据的连结,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起始地址指针与数据长度指针的架构。
另外,本实施例是以CD-RW做为光学储存媒体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多种其它适用M3规格的光学储存媒体,例如可擦写激光视盘(DVD-RW),或是其它适用M3规格的光学储存媒体。
第二实施例
前述的第一实施例,是以一笔数据为例,对本发明的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的概念加以说明。然而,一般光盘进行数据储存时,通常是将所有欲储存在光盘中的数据一次写入,而不是以一次只写入一笔数据的方式进行。因此,请再参见图4,以另一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
图4是显示使用本发明进行数据储存的光盘,例如CD-RW,分别以M3规格以及M2规格进行数据读取时的数据结构。图4中,以M3规格进行数据储存时,是将数据依M3规格写入缺陷控制区域100的数据区域中,若数据区域有缺陷扇区时,则依M3规格的缺陷置换系统,对照次表格区域160所储存的次缺陷表,而将数据写入对应的缺陷备用扇区之中。同时,在缺陷控制区域100的前端保留一段区域,以做为M3规格的文件配置表区域130(即第一数据指针区域),并将M3规格文件配置表写入文件配置表区域130中。另外,由于M3规格的一般应用区域110是对应于M2规格的文件配置表区域210(即第二数据指针区域),因此将M3规格文件配置表经由换算之后,得到依M2规格的逻辑地址记录的M2规格文件配置表,并写入一般应用区域110。
藉由上述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使用支持M3规格的计算机对光盘进行读取时,可直接由M3规格的文件配置表区域130撷取数据储存的位置,而正确读取数据。另一方面,使用仅支持M2规格的计算机对光盘进行读取时,也可直接由M2规格的文件配置表区域120撷取数据储存的位置,而正确读取数据,不需要额外安装支持M3规格的解译程序,或是更换支持M3规格的光驱。
在此必须说明,本发明是以M3规格与M2规格对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加以说明。然而,本发明并非只限于针对M3规格与M2规格的间进行转换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实际上,举凡任意两种逻辑地址起始扇区不同的第一储存规格以及第二储存规格,都可应用本发明的概念,进行跨规格的数据储存。
藉由本发明的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在光盘中以雷尼尔规格写入数据后,可使得此一光学储存媒体可适用于雷尼尔规格或方法二规格的计算机进行数据读取,而不需额外安装适用于支持雷尼尔规格的软硬件。换言之,使用者即使只具有适用于方法二规格的计算机系统,也可正常读取光盘内的数据,因此可使得读取光盘时的跨规格兼容性提高,并减少使用者变更软硬件系统的麻烦。
虽然本发明已以数个具体的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项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仍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一数据,以一第一储存规格写入该光学储存媒体的一数据储存区域;
将数据储存区域的第一存储规格逻辑地址换算成第二存储规格逻辑地址;
将该数据储存区域依该第一储存规格的一第一指针写入该光学储存媒体的一第一数据指针区域;以及
将该数据储存区域依一第二储存规格的一第二指针写入该光学储存媒体的一第二数据指针区域;
其中,该第二储存规格的逻辑地址起始扇区不同于该第一储存规格的逻辑地址起始扇区,且该第二数据指针区域是位于该第一储存规格未定义逻辑地址的一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其中,该第一储存规格是雷尼尔规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其中,该第二储存规格是方法二规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其中,该第一指针包含一起始地址指针以及一数据长度指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其中,该第二指针包含一起始地址指针以及一数据长度指针。
6.一种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一数据,以雷尼尔规格写入该光学储存媒体的一数据储存区域;
将数据储存区域的雷尼尔规格逻辑地址换算成方法二规格逻辑地址;
将该数据储存区域依雷尼尔规格的一第一指针写入该光学储存媒体的一第一数据指针区域;以及
将该数据储存区域依方法二规格的一第二指针写入该光学储存媒体的一第二数据指针区域;
其中,该第二数据指针区域是位于雷尼尔规格的一般应用区域。
7.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其中,该数据储存区域是位于雷尼尔规格的缺陷控制区域。
8.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其中,该第一数据指针区域是包含一雷尼尔规格文件配置表,且该第二数据指针区域是包含一方法二规格文件配置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其中,该第一指针包含一起始地址指针以及一数据长度指针。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其中,该第二指针包含一起始地址指针以及一数据长度指针。
CNB2004100032371A 2004-01-30 2004-01-30 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089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032371A CN100390893C (zh) 2004-01-30 2004-01-30 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032371A CN100390893C (zh) 2004-01-30 2004-01-30 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49016A CN1649016A (zh) 2005-08-03
CN100390893C true CN100390893C (zh) 2008-05-28

Family

ID=34867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323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0893C (zh) 2004-01-30 2004-01-30 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90893C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75592A (ja) * 1993-06-14 1995-07-14 Sony Corp 記録媒体管理方法、記録領域設定方法、データ記録方法、記録媒体、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記録装置
CN1357888A (zh) * 2000-08-28 2002-07-10 索尼株式会社 数据记录介质、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设备、访问方法和访问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75592A (ja) * 1993-06-14 1995-07-14 Sony Corp 記録媒体管理方法、記録領域設定方法、データ記録方法、記録媒体、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記録装置
CN1357888A (zh) * 2000-08-28 2002-07-10 索尼株式会社 数据记录介质、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设备、访问方法和访问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49016A (zh) 2005-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4701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 overwrite recording on a write-once optical disc
CA2351502A1 (en) Method of immediate writing or reading files on a disc like recording medium
CN1860547B (zh) 记录装置、再现装置、记录方法、再现方法和操作方法
US20060181993A1 (en) Apparatus for an method of recording digital information signals
CN100456380C (zh) 用于在盘上记录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989566A (zh) 将信息记录在记录载体上的设备和方法
CN101303667B (zh) 建立磁盘空簇表及查找磁盘空簇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02260A (zh) 用于在记录载体上记录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CN100385382C (zh) 用于记录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CN100390893C (zh) 光学储存媒体的跨规格数据储存方法
CN100578646C (zh) 在一次写入型记录载体上记录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CN101464837A (zh) 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US6226727B1 (en) Computer system
CN101325079B (zh) 记录媒体中盘片管理信息的恢复方法及其装置
CN1849653A (zh) 记录数据记录状态信息的数据记录和/或再现设备及光盘
CN101114471A (zh) 记录介质以及用于形成、记录和再现该记录介质的装置
CN100399460C (zh) 光盘数据管理方法
CN100578644C (zh) 记录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CN101002265A (zh)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现设备和记录/再现方法
US7345959B2 (en) Method of data storage in optical storage media under multiple specifications
CN1823387B (zh) 用于记录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CN1941143B (zh) 在一次写入介质中覆写数据的方法及其记录再现的设备
CN101071608B (zh) 在一次写入盘上记录数据的方法
CN1282971C (zh) 多节区光学记录媒体内容表的读取方法
US20070136520A1 (en) Device for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digital information signa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528

Termination date: 20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