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85302C - 反相器及包括该反相器的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反相器及包括该反相器的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85302C
CN100385302C CNB200410038365XA CN200410038365A CN100385302C CN 100385302 C CN100385302 C CN 100385302C CN B200410038365X A CNB200410038365X A CN B200410038365XA CN 200410038365 A CN200410038365 A CN 200410038365A CN 100385302 C CN100385302 C CN 10038530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resistor
phase inverter
feedback signal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383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73461A (zh
Inventor
文胜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4000658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012798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73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34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530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530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1/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igniting or operating discharge lamps
    • H05B41/14Circuit arrangements
    • H05B41/26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 H05B41/28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 H05B41/282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5B41/2821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by means of a single-switch converter or a parallel push-pull converter in the final stage
    • H05B41/2822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by means of a single-switch converter or a parallel push-pull converter in the final stage using specially adapted components in the load circuit, e.g. feed-back transformers, piezoelectric transformers; using specially adapted load circuit configur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4Direct backlight with lamp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1/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igniting or operating discharge lamps
    • H05B41/14Circuit arrangements
    • H05B41/26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 H05B41/28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 H05B41/282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5B41/2821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by means of a single-switch converter or a parallel push-pull converter in the final stage
    • H05B41/2824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by means of a single-switch converter or a parallel push-pull converter in the final stage using control circuits for the switching el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相器及利用该反相器的液晶显示器。该反相器包括:电压变换器,将来自外部装置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以驱动至少一个灯,并且包括初级线圈及串联的第一和第二次级线圈;电流传感器,检测流经第一或第二次级线圈的至少一个电流,并且根据检测的至少一个电流产生至少一个传感信号;反馈信号发生器,根据来自电流传感器的至少一个传感信号产生反馈信号;以及控制器,根据反馈信号控制电压变换器,使流经至少一个灯的管电流基本保持恒定。

Description

反相器及包括该反相器的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相器及包括该反相器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用于计算机或电视机监控器的显示器包括诸如发光二极管(LEDs)、电致发光显示器(ELs)、真空荧光显示器(VFDs)、场致发射显示器(FEDs)、和等离子面板显示器(PDPs)这样的自发光显示器,以及诸如需要光源的液晶显示器这样的非自发光显示器。
液晶显示器(LCD)包括具有产生电场电极的两个面板和在其间介入的具有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LC)层。向产生电场电极施加电压,在液晶层产生电场,并且根据施加场的强度改变通过面板的光的透射比,其可以通过施加电压进行控制。因此,通过调节施加电压获得所需要的图像。
光可以是发自装备在液晶显示器中光源或者可以是自然光。当使用安装光源时,液晶显示器屏幕的总亮度通常通过控制光源的接通和关闭时间的比率或控制通过光源的电流进行调节。
当用于液晶显示器的照明装置,即,背光源单元通常包括多个诸如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s)这样的荧光灯以及作为光源的冷阴极荧光灯(CCFLs),其可均匀地将光从液晶面板的后部透射到液晶面板的整个前部表面。
尽管以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主要使用了CCFL,但是最近EEFL由于其成本较低和驱动并联灯的简化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CCFL在玻璃管中存在内部电极,所以需要单独的镇流电容器。然而,由于EEFL在玻璃管的两端具有外部电极,其无需单独的镇流电容器。设置在EEFL中的玻璃管将外部电极与玻璃管内部分开以起到镇流电容器的作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相对易于驱动并联的灯。
因为EEFL具有两侧都有镇流电容器的对称结构,所以应向灯的两端施加等值的灯管电压。而且,EEFL必须具有施加在玻璃管的两端的电位差。因此,难以使用接地型荧光灯驱动方法,该方法将在灯中的电极之一以诸如接地电压这样的预定电压固定。因此,EEFL适于采用浮动型荧光灯驱动方法,该方法将具有等值和不同极性的电压施于灯的两端。换句话说,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为180°。
背光源单元包括用于驱动这些灯的反相器。该反相器将DC(直流)输入电压转换为AC(交流)电压并向灯施加该AC电压。然后,反相器根据输入亮度控制电压控制光源以调节灯的亮度。
为了保持均匀亮度,重要的是控制流经灯的管电流,以便管电流恒定。然而,由于没有灯电极接地,因而不易控制浮动型荧光灯驱动方法中的管电流。
同时,反相器包括用于将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的变压器。因为该变压器感生具有高频率的高电压,随着它在变压器、变压器盖、灯等中产生泄露电流。然而,若不考虑泄露电流而反馈反相器中流过的电流使用,则可能导致灯中流过的管电流不稳定。因此,液晶面板的亮度也可能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相器,该反相器包括:电压变换器,将来自外部装置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以驱动至少一个灯,并且包括初级线圈和串联的第一及第二次级线圈;电流传感器,传感在第一或第二次级线圈中流动的至少一个电流,并且根据传感的至少一个电流产生至少一个传感信号;反馈信号发生器,根据来自电流传感器的至少一个传感信号产生反馈信号;以及控制器,根据该反馈信号控制电压变换器,以便保持流经至少一个灯中的管电流基本恒定,其中,电流传感器包括串联在第一次级线圈和第二次级线圈之间的第一电阻器及第二电阻器、以及连接于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之间的第一结点和预定电压之间的第三电阻器,以及第一结点处的电压不同于预定电压。
至少一个灯可以包括多个并联的灯。
电压变换器可以向至少一个灯的相应端施加等值且不同极性的电压。
至少一个灯可以包括外部电极灯。
第一至第三电阻器可以具有相同电阻。
至少一个传感信号包括第一次级线圈和第一电阻器之间的第二结点处的第一电压。
反馈信号发生器可以整流第一电压以产生反馈信号。
至少一个传感信号可以还包括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之间的第一结点处的第二电压。
反馈信号发生器可以包括:整流器,整流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以及运算单元,产生用整流器整流的第一和第二电压的一次函数表示的反馈信号。
运算单元可以包括:第一放大器,反转整流的第一电压;以及第二放大器,两倍于整流的第二电压,相加来自第一放大器的反转的第一电压和两倍于整流的第二电压以产生第三电压,并反转第三电压。
至少一个传感信号还可以包括在第二次级线圈和第二电阻器之间的第三结点处的第三电压。
反馈信号发生器可以包括:整流器,整流第一至第三电压;第一运算单元,产生用整流的第一电压和整流的第二电压的一次函数表示的第一反馈信号;以及第二运算单元,产生用整流的第二电压和整流的第三电压的一次函数表示的第二反馈信号,其中反馈信号包括第一反馈信号和第二反馈信号中较小的信号。
第一运算单元可以包括:第一放大器,反转整流的第一电压;第二放大器,两倍于整流的第二电压,相加来自第一放大器的反转的第一电压和两倍于整流的第二电压以产生第四电压,并且反转第四电压;以及第二运算单元包括:第三放大器,反转整流的第三电压;第四放大器,两倍于整流的第二电压,相加来自第三放大器的反转的第三电压和两倍于整流的第二电压以产生第五电压,并且反转第五电压。
至少一个传感信号可以还包括在第二次级线圈和第二电阻器之间的第三结点处的第二电压。
反馈信号发生器可以包括:整流器,整流第一及第二电压;第一运算单元,产生用整流的第一及第二电压的一次函数表示的第一反馈信号;以及第二运算单元,产生用整流的第一及第二电压的另一个一次函数表示的第二反馈信号,其中反馈信号包括第一反馈信号和第二反馈信号中较小的信号。
第一运算单元可以包括:第四电阻器;第五电阻器;第一反馈电阻器;以及第一放大器,通过所述第四和第五电阻器分别接收第一和第二电压,并具有通过第一反馈电阻器的负反馈连接;以及第二运算单元包括:第六电阻器;第七电阻器;第二反馈电阻器;以及第二放大器,通过第六及第七电阻器分别接收第一及第二电压,并具有通过第二反馈电阻器的负反馈连接。
第一反馈电阻器、第四电阻器、及第五电阻器的电阻比率约为1∶3∶1.5,而第二反馈电阻器、第六电阻器、及第七电阻器的电阻比率约为1∶1.5∶3。
初级线圈包括与第一次级线圈耦合以形成第一变压器的第一部分和与第二次级线圈耦合以形成第二变压器的第二部分,而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在印刷电路板上彼此分开布置。
将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沿长度方向定位于印刷电路板的相应端附近。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包括:灯单元,包括多个灯;反相器,将来自外部装置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以驱动灯单元;以及液晶面板组合体,接收来自灯的光以显示图像。该反相器包括:电压变换器,包括初级线圈和串联的第一及第二次级线圈;电流传感器,检测流经第一或第二次级线圈的至少一个电流,根据检测的至少一个电流产生至少一个传感信号;反馈信号发生器,根据来自电流传感器的至少一个传感信号产生反馈信号;以及控制器,根据反馈信号控制电压变换器,使流经灯的管电流基本恒定,其中,电流传感器包括串联在第一次级线圈和第二次级线圈之间的第一电阻器及第二电阻器、以及连接于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之间的第一结点和预定电压之间的第三电阻器,以及第一结点处的电压不同于预定电压。
可以将这些灯进行并联。
该反相器可以向灯的相应端施加等值且不同极性的电压。
这些灯可以包括外部电极灯。
第一至第三电阻器可以具有相同电阻。
至少一个传感信号包括第一次级线圈和第一电阻器之间的第二结点处的第一电压。至少一个传感信号还包括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之间的第一结点处的电压以及在第二次级线圈和第二电阻器之间的第三结点处的第三电压中一个或两个。
该液晶显示器还包括:还包括安装反相器的反相器印刷电路板,其中初级线圈包括与第一次级线圈耦合以形成第一变压器的第一部分和与第二次级线圈耦合以形成第二变压器的第二部分,而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在印刷电路板上彼此分开布置。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其实施例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方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相器电路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相器电路图;
图6示出了电流流经如图5所示的反相器和灯的等效电路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相器电路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相器电路图;
图9是说明图8的反相器中的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图;以及
图10示出了设置在模子框架中的灯以及设置在反相器PCB中的部分反相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将本发明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其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实施且不应该构成对本文阐明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定。在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夸大了各层的厚度及区域。在全篇说明书中对相同元件附上相同的符号。应当理解的是当提到层、区域、或基片等元件在别的部分“之上”时,指其直接位于别的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有别的元件介于其间。相反,当某个元件被提到“直接”位于别的部分之上时,指并无别的元件介于其间。
然后,将参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相器和液晶显示器。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方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分解立体图,而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参照如图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包含显示单元330和背光源单元340的液晶模块350以及用于容纳液晶模块350的一对前部和后部壳体361和362、顶盘363、和模子框架364。
显示单元330包括:液晶面板组合体300、与液晶面板组合体300连接的多个栅极薄膜封装(TCP)410和多个数据薄膜封装510、以及连接于相关薄膜封装410和510上的栅极印刷电路板(PCB)450和数据栅极印刷电路板550。
液晶面板组合体300包括下部面板100、上部面板200、以及在其之间介入的液晶层3。
下部面板100包括多条显示信号线G1-Gn和D1-Dm,而下部及上部面板100和200包括与显示信号线G1-Gn和D1-Dm连接并基本上以矩阵形态排列的多个像素。
显示信号线G1-Gn和D1-Dm包括传送栅极信号(称为扫描信号)的多条栅极线G1-Gn和传送数据信号的多条数据线D1-Dm。栅极线G1-Gn基本上以行方向延伸并且彼此基本平行,而数据线D1-Dm基本上以列方向延伸并且彼此基本平行。
每个像素包括与显示信号线G1-Gn和D1-Dm连接的开关元件Q和与该开关元件Q连接的液晶电容器CLC及存储电容器CST。如果不需要的话,该存储电容器CST可以省略。
诸如薄膜晶体管(TFT)这样的开关元件Q设置在下部面板100上并具有三个端:与栅极线G1-Gn之一连接的控制端;与数据线D1-Dm之一连接的输入端;以及与液晶电容器CLC及存储电容器CLC连接的输出端。
液晶电容器CLC包括设置在下部面板100的像素电极190、设置在上部面板200的共同电极270、以及在两电极190、270之间作为电介质的液晶层3。像素电极190与开关元件Q连接,共同电极270覆盖上部面板200的全部表面并且提供有共同电压Vcom。可供选择地,当将共同电极270设置在下部面板100上时,像素电极190和共同电极270中至少一种可以具有棒状和条状。
存储电容器CST为用于液晶电容器CLC的辅助电容器且其设置在下部面板100上。存储电容器CST包括像素电极190和单独的信号线(未示出),其通过绝缘体覆盖像素电极190且提供有诸如共同电压Vcom这样的预定电压。可供选择地,存储电容器CST包括像素电极190和被称之为前端栅极线的邻接栅极线,其通过绝缘体覆盖像素电极190。
就彩色显示器而言,每个像素唯一地显示三元色中的一种(即,空间划分)或每个像素随着时间依次显示三元色(即,时间划分),以便将这些三元色的空间和时间之和进行识别作为需要的颜色。该三种原色可以包括红、绿、和蓝。图3示出了空间划分的实施例,每个像素在面对像素电极190的上部面板200的区域中具有滤色器230。可供选择地,将滤色器230设置在下部面板100的像素电极190之上或下面。
将可偏振入射光的一对起偏器(未示出)置于面板组合体300的面板100和200的外表面。
参照图1及图2,在栅极薄膜封装410上以芯片形态安装组成栅极驱动器400的栅极集成电路,而在数据薄膜封装510上以芯片形态安装组成数据驱动器500的数据集成电路。栅极驱动器400及数据驱动器500通过在薄膜封装410、510上形成的信号线(未示出)分别与液晶面板组合体300的栅极线G1-Gn及数据线D1-Dm电连接。
栅极驱动器400产生用于施于栅极线G1-Gn的包括栅极开通电压Von和栅极关闭电压Voff的栅极信号,而数据驱动器500向数据线D1-Dm施加数据电压。
可选地,不用薄膜封装(TCPs),可以直接在面板组合体上安装用于栅极驱动器400及数据驱动器500的驱动集成电路芯片,将其称之为“将芯片固定于玻璃”(COG)型安装。可以在液晶面板组合体300上将栅极驱动器400或数据驱动器500和开关元件Q及显示信号线G1-Gn和数据线D1-Dm一起安装形成。
在栅极印刷电路板(PCB)450和数据印刷电路板(PCB)550上安装灰度电压发生器800和信号控制器600。
灰度电压发生器800产生两套与像素透射比相关的多个灰度电压,将该灰度电压作为数据电压提供给数据驱动器500。两套中一套的灰度电压相对于共同电压Vcom具有正极性,而另外一套的灰度电压相对于共同电压Vcom具有负极性。
信号控制器600控制栅极驱动器400及数据驱动器500等。
参照图1及图2,对应照明单元900的背光源单元340包括:包含设置在液晶面板组合体300下部的多个灯341的灯单元910、处理来自灯341的光的多个光学机构、以及控制灯单元910的反相器920。
参照图2,该光学机构包括:设置在面板组合体300和灯341之间并且向面板组合体300引导及扩散来自灯341的光的扩散板342及多个光学薄板343、以及设置在灯341下部并向面板组合体300侧反射来自灯341的光的反射器344。
优选地,灯341包括诸如CCFL(冷阴极荧光灯)和EEFL(外部电极荧光灯)这样的荧光灯。
可以用导光板(未示出)可以替代扩散板342,且可以将灯341设置在导光板的一侧或两侧面附近,将其称之为边缘型安装(edgetype mounting),而将如图2所示的灯安装方式称之为直下式安装(direct type mounting)。
反相器920通过接通/关闭灯单元910以及通过控制灯单元910的接通和关闭时间来调整面板组合体300的亮度。反相器920可以设置在单独安装的反相器PCB(未示出)上,也可以设置在栅极PCB 450或数据PCB 550上。反相器920将直流电压转换为适合驱动灯单元910的交流电压并输出。该反相器920产生对应流经灯341管电流的电压,根据产生的电压控制向灯341施加的电压。
参照图1,该液晶显示器还包括电源40和与其连接的DC-DC变换器50。可以将电源40和DC-DC变换器50安装在栅极PCB 450或数据PCB 550上,也可以用单独装置体现。
电源40包括AC输入单元41和与其连接的AC-DC整流器42。AC输入单元41从外部装置接收交流电压AC,向AC-DC整流器42施加该电压AC。AC-DC整流器42将交流电压AC转换为直流电压DC,提供给反相器920及DC-DC变换器50。
DC-DC变换器50将从AC-DC整流器42接收的直流电压DC转换为栅极开通电压Von和栅极关闭电压Voff等直流电压,提供给各驱动器400、500及信号控制器600、以及液晶面板组合体300。
下面,进一步详细说明这种液晶显示器的操作。
信号控制器600从外部图形控制器(未示出)接收输入图像信号R、G、B及控制该显示的输入控制信号,例如,垂直同步信号Vsync、水平同步信号Hsync、主系统时钟MCLK、以及数据允许信号DE等。信号控制器600以输入图像信号R、G、B和输入控制信号为基础适当处理图像信号R、G、B,使其适合于液晶面板组合体300的操作条件,产生栅极控制信号CONT1及数据控制信号CONT2后,向栅极驱动器400输出栅极控制信号CONT1,向数据驱动器500输出数据控制信号CONT2和处理过的图像信号DAT。
栅极控制信号CONT1包括:用于指示栅极开通电压Von输出开始的垂直同步起动信号STV、用于控制栅极开通电压Von输出时期的栅极时钟信号CPV、以及用于限定栅极开通电压Von持续时间的输出允许信号OE。
数据控制信号CONT2包括:用于指示图像数据DAT输入开始的水平同步信号STH、用于指示向数据线施加相关数据电压的负载信号LOAD、用于反转对于共同电压Vcom的数据电压极性(相对于共同电压的数据电压极性)的反转控制信号RVS、以及数据时钟信号HCLK。
数据驱动器500根据来自信号控制器600的数据控制信号CONT2,顺次接收对于一行像素的图像数据DAT,并将该图像数据DAT转化称模拟数据电压,该模拟电压选择来自灰度电压发生器800的灰度电压中对应各图像数据DAT的灰度电压。其后,将图像数据DAT转换为相关数据电压之后向相关数据线D1-Dm施加。
栅极驱动器400根据来自信号控制器600的栅极控制信号CONT1向栅极线G1-Gn施加栅极开通电压Von,开通与该栅极线G1-Gn连接的开关元件Q,随着它向数据线D1-Dm施加的数据电压通过开通的开关元件Q施加到相关像素上。
向像素施加的数据电压和共同电压Vcom差显示为液晶电容器CLC的充电电压即显示为像素电压。液晶分子根据像素电压的大小,其排列也不同,从而改变通过液晶电容器CLC的光的偏振。该起偏器将光偏振转化成光的透射比。
若经过1水平周期(其用1H表示且等于水平同步信号、数据允许信号DE、栅极时钟CPV的一周期),数据驱动器500和栅极驱动器400对于下一行的像素反复相同运行。用这种方式在一帧内对于所有栅极线G1-Gn顺次施加栅极开通电压Von,向所有像素施加数据电压。若结束一帧,则开始下一帧,控制向数据驱动器500施加的反转信号RVS状态(将其称之为“帧反转”),以便使施加到各像素的数据电压极性与以前帧中的极性相反。这时,在一帧内也可能根据反转信号RVS特性改变流经数据线的数据电压极性(称之为“线反转”)或施加到像素行的数据电压极性也可能彼此不同(称之为“点反转”)。
现在,参照图4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相器。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相器的电路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相器920包括:电压变换器940、与电压变换器940连接的电流传感器960、与电压变换器940连接的反馈电路单元950、与反馈电路单元950及电压变换器940连接的控制器930。
电压变换器940将电源40提供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将它提供给并联的多个灯L1-Ln。
这种电压变换器940包括将低交流电压转换为高交流电压的缠绕型变压器,该变压器包括初级线圈941和一对次级线圈942、943。向电压变换器940的初级线圈941施加的电压,在次级线圈942、943中导出高电压。将次级线圈942、943中导出的电压施加到灯L1-Ln的相应端,该电压具有等值和相反极性。这种类型的驱动方式称之为浮动驱动方式。
电流传感器960包括次级线圈942、943之间串联的一对电阻器R1、R2和电阻器R1、R2之间结点n2即中心结点n2和接地之间连接的电阻器R3。可以使电阻器R1、R2、R3具有相同电阻。电流传感器960检测流经变压器次级线圈942的电流,产生相当于传感电流大小的电压Va。
反馈电路单元950包括:从第一次级线圈942和电阻器R1之间结点n1中沿着接地方向连接的二极管D、包含二极管D和接地之间串联的一对电阻器R10、R20的分压器、以及穿过电阻器R20连接的平滑电容器C。反馈电路单元950从电流传感器960接收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以反馈信号Vf输出。反馈信号Vf的值与流经灯L1-Ln的管电流大小成比例。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反馈电路单元950可以利用结点n1电压的情况,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次级线圈943和电阻器R2之间结点n3上连接反馈电路单元950的二极管D,使反馈电路单元950利用结点n3的电压Vc。
控制器930从反馈电路单元950接收反馈信号Vf,根据反馈信号Vf控制电压变换器940,使根据灯负荷变动的管电流变化稳定起来,即,使流经灯的电流一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相器920,采用浮动驱动方式也可以产生管电流,使其产生对应管电流的反馈信号,进而显示稳定的亮度。还有根据本实施例的反相器,可以简单体现电流传感器及反馈电路单元。
下面,参照图5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相器。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相器电路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反相器920包括:电压变换器940、与电压变换器940连接的电流传感器960、与电压变换器940连接的反馈电路单元950、与反馈电路单元950和电压变换器940连接的控制器930。
如图5所示的电压变换器940、电流传感器960、以及控制器930基本上与图4所示的相同,所以省略它的说明。
电压变换器940包括初级线圈941和一对次级线圈942、943,用于驱动多个灯L1-Ln。
电流传感器960包括3个电阻器R1、R2、和R3。
根据本实施例的反馈电路单元950包括整流器单元951及运算单元955。整流器单元951将电流传感器960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运算单元955基于来自整流器单元951的直流电压产生与流经灯L1-Ln的管电流成比例的反馈信号Vf。
整流器单元951包括第一整流器952和第二整流器953。第一整流器952包括:二极管D1、分压器、以及电容器C1。二极管D1在次级线圈942和电阻器R1之间结点n1中从分压器沿着正向连接。分压器包括二极管D1和接地之间串联的一对电阻器R11、R12。电容器C1与电阻器R12并联。第二整流器953包括:二极管D2、分压器、电容器C2。二极管D2在次级线圈942、943之间结点n2中从分压器沿着正向连接。分压器包括二极管D2和接地之间串联的一对电阻R21、R22。电容器C2与电阻器R22并联。
第一整流器952整流电压变换器940的次级线圈942结点n1电压Va产生直流电压V1,第二整流器953整流电压变换器940的次级线圈942、943中心结点n2的电压Vb产生直流电压V2。
运算单元955包括通过反馈电阻器R5、R8分别负反馈的第一及第二运算放大器OP1、OP2和输入电阻器R4、R6、R7。每个运算放大器OP1、OP2具有非反转端(+)、反转端(-)、以及输出端,用在电压V-和V+之间偏压。
输入电阻器R4连接在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的反转端(-)和第一整流器952的输出电压V1之间。输入电阻器R6连接在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反转端(-)和反馈电阻器R8之间的结点和第一放大器OP1的输出之间,输入电阻器R7连接在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反转端(-)和第二整流器953的输出电压V2之间。第一及第二运算放大器OP1、OP2的非反转端(+)接地。
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是用-(R5/R4)·V1表示,向控制器930提供的反馈信号Vf的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输出用Vf=(R5/R4)·(R8/R6)V 1-(R8/R7)·V2表示,其中R4-R8也可以表示R4-R8的电阻。
可以用第一及第二整流器952、953输出信号V1、V2的一次函数表示反馈信号Vf,适当设置运算单元955,而且,电阻器R4-R8,可以用所需要的一次函数表示反馈信号Vf。
图6是为了说明考虑泄露电流时流经图5的反相器和灯电流的等效电路图。
一般在反相器内设置的变压器接收高电压,并产生高频率。因此在变压器、变压器盖、灯线、灯中可能发生泄露电流。
如图6所示,在向灯两端施加极性相反且大小相同电压的反相器电路结构中,当泄露电流Ik从次级线圈942侧流入时,流经反相器的电流可以用下面数学式(1)和数学式(2)表示。
I1=IL+Ik  (1)以及
I2=IL     (2)
其中IL为流经灯的管电流。
若在次级线圈942、943的中心结点n2中适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就成立下面的数学式(3)。
I2=I1+I3(3)
从数学式(1)至(3),将通过电阻器R3的电流I3表示为下面数学式:
I3=-Ik    (4)
在这里,IL是流经灯的管电流,Ik是泄露电流,I1、I2、I3是分别流经电阻器R1、R2、R3的电流。
数学式(4)意味着在中心结点n2中通过流经接地GND的电流I3可以预测泄露电流Ik。
从数学式(1)和(4)可以得知IL=I1-Ik=I1+I3。
即,只用流经电阻器R1及电阻器R3的电流I1、I3,可以除去泄露电流Ik的管电流IL。
在本实施例中向反馈电路单元950施加结点n1、n2的电压Va、Vb。
在图6中若R1=R2=R3=R,得出如同数学式(5)及数学式(6)的比例关系。
V1∝Va=R·I1-R·I3=R·(IL+2·Ik)(5)以及
V2∝Vb=R·Ik    (6)
当二极管D1、D2两端电压下降量比起Va和Vb为可以忽视的量,且各整流器952、953分压器的分压比相对大,即,从运算单元955输入的电压V1、V2分别与结点电压Va、Vb几乎相同的话,
Figure C20041003836500261
Figure C20041003836500262
式成立。
从数学式(5)和数学式(6)中得知,包含Ik的项是在V1中减去2倍V2的值就能消掉,即,V1-2·V2=R·IL。因此,用前面说明的数学式Vf=(R5/R4)·(R8/R6)·V1-(R8/R7)·V2得出反馈信号Vf,调节电阻器R4-R8,使其满足(R5/R4)·(R8/R6)∶(R8/R7)=1∶2,从而可以用与管电流比例的值表示。例如,若R4=R5=R6=R8=2·R7,那么反馈信号Vf可以用数学式(7)表示。
Vf=V1-2·V2=R·IL    (7)
结果,反馈电路单元950向控制器930传送只与管电流IL成比例的反馈信号Vf。
在本实施例中产生了考虑次级线圈942侧泄露电流的反馈信号Vf,但使其产生考虑次级线圈943侧泄露电流的反馈信号Vf,也可以形成反馈电路单元950。这时,不提取次级线圈942结点n1中的电压Va,而要提取次级线圈943结点n3中的电压Va,向二极管D1输入。根据电路的对称性得到相同结果。
总之,根据本发明的反相器不受泄露电流Ik的影响而产生与管电流IL成比例的反馈信号Vf,提供给控制器930,当用浮动法驱动灯时,可以保持比较均匀的亮度。
下面,参照图7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相器。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相器的电路图。
如图7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反相器920包括:电压变换器940、与电压变换器940连接的电流传感器960、与电压变换器940连接的反馈电路单元950、与反馈电路单元950和电压变换器940连接的控制器930。
在图7中所示的电压变换器940、电流传感器960、以及控制器930基本上与图5中所示的相同,所以省略对它的详细说明。
电压变换器940包括初级线圈941和一对次级线圈942、943,用于驱动多个灯L1-Ln。
电流传感器960包括3个电阻器R1、R2、和R3。
反馈电路单元950包括整流器单元951和运算单元955。
如图7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反馈电路单元950的整流器单元951包括:第一整流器952、第二整流器953、第三整流器954。每个整流器952、953、954包括:二极管D1、D2、或D3;分压器;电容器C1、C2、或C3。二极管D1在次级线圈942和电阻器R1之间结点n1中从分压器正向连接,二极管D2在次级线圈942、943之间结点n2中从分压器正向连接,二极管D3在次级线圈943和电阻器R2之间结点n3中从分压器正向连接。每个分压器包括二极管D1、D2、D3和接地之间串联的一对电阻器R11和R12、R21和R22、R31和R32。每个电容器C1、C2、或C3与电阻器R12、R22、或R32并联。
第一整流器952整流电压变换器940的次级线圈942的电压Va,产生直流电压V1。第二整流器953整流电压变换器940的次级线圈942、943的中心结点n2电压Vb,产生直流电压V2。第三整流器954整流电压变换器940的次级线圈943的电压Vc,产生直流电压V3。
运算单元955包括第一及第二运算单元956、957和与其连接的输出单元958。
第一运算单元956与第一及第二整流器952、953连接,并包括第一及第二运算放大器OP1、OP2。第二运算单元957与第二及第三整流器953、954连接,并包括第三及第四放大器OP3、OP4。运算放大器OP1-OP4通过反馈电阻器R15、R18、R25、R28和输入电阻器R14、R16、R17、R24、R26、R27进行负反馈。
输出单元958与第一及第二运算单元956、957连接,并包括:一对二极管D4、D5;分压器;电容器C4及第五运算放大器OP5。分压器包括电源电压Vcc和接地之间串联的一对电阻器R41、R42,电容器C4与电阻器R42并联。二极管D4、D5分别从分压器向第一及第二运算单元956、957方向连接。
第一运算单元956和第二运算单元957结构与前面说明的图5运算单元955结构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如同前面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用第一整流器952和第二整流器953输出信号V1、V2的一次函数表示第一运算单元956的输出信号Vf1,适当设置第一运算单元956内包含的电阻器R14-R18值,从而产生需要的输出信号Vf1。同样,可以用第二整流器953和第三整流器954输出信号V2、V3的一次函数表示第二运算单元957的输出信号Vf2,适当设置第二运算单元957内包含的电阻器R24-R28值,从而产生需要的输出信号Vf2。
利用数学式(7),第一运算放大器OP1将第一整流器952输出的电压V1反转为-V1,第二运算放大器OP2接收第一运算放大器OP1输出电压-V1和第二整流器953输出电压V2,产生反转第一运算放大器OP1输出电压-V1和2倍于第二整流器953输出电压V2之和的电压Vf1。
Vf1=-[(-V1)+2·V2]=V1-2·V2
还有,第二运算单元967产生满足下面列式的输出信号Vf2:
Vf2=-[(-V3)+2·V2]=V3-2·V2
输出单元958在第一运算单元956和第二运算单元957输出电压Vf1、Vf2中选择较小的电压,作为反馈电压Vf输出。二极管D4、D5选择路径时,在电压Vf1、Vf2中较小的电压施加到电阻器R41,R42之间的结点nf上,而第五运算放大器OP5作为将结点nf的反馈信号Vf向控制器930传送的缓冲器。
在前面实施例中,假设次级线圈某一侧流经泄露电流Ik后,反馈了流经灯的、相当于管电流IL的电压。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假设次级线圈942、943均流经泄露电流Ik,反馈了流经灯的、相当于管电流IL的电压Vf1、Vf2,并从该电压Vf1、Vf2中选择较小值为反馈信号Vf,使较多受泄露电流Ik影响的电压反馈。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反相器,如同前面实施例,可以除去泄露电流Ik,并产生对应流经灯的单纯管电流IL的反馈信号Vf。还有,根据本实施例,泄露电流Ik不管在次级的哪侧线圈发生,也可以产生对应流经灯的单纯管电流IL的反馈信号Vf。
那么,参照图8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相器。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相器电路图。
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反相器920包括:电压变换器940、与电压变换器940连接的电流传感器960、与电压变换器940连接的反馈电路单元950、与反馈电路单元950和电压变换器940连接的控制器930。
图8中所示的电压变换器940、电流传感器960、控制器930基本上与图5中所示的相同,所以省略其详细说明。
电压变换器940包括初级线圈941和一对次级线圈942、943,用于驱动多个灯L1-Ln。
电流传感器960包括3个电阻器R1、R2、和R3。
反馈电路单元950包括整流器单元951及运算单元955。
整流器单元951包括第一整流器952及第二整流器953。每个第一及第二整流器952、953包括:二极管D1、或D2;分压器;电容器C1、或C2。二极管D1在分压器中向次级线圈942和电阻器R1之间结点n1方向正向连接,二极管D2在分压器中向次级线圈942、943之间结点n2方向正向连接。每个分压器包括二极管D1、D2和接地之间连接的一对电阻器R11和R12、或R21和R22。图8中所示的二极管D1、D2偏压方向与图5中所示的相反。
第一整流器952整流电压变换器940的次级线圈942的电压Va,产生直流电压V1。第二整流器953整流电压变换器940的次级线圈943的电压Vc,产生直流电压V3。
运算单元955包括通过反馈电阻器Rf1、Rf2分别负反馈的第一及第二运算放大器OP1、OP2和与其连接的输出单元958。
第一及第二运算放大器OP1、OP2通过反馈电阻器Rf1,Rf2和输入电阻器Rin1-Rin4负反馈。每个运算放大器OP1、OP2具有非反转端(+)、反转端(-)、输出端。输入电阻器Rin1、Rin2分别连接在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的反转端(-)和第一及第二整流器952、953的输出电压V1、V2之间。输入电阻器Rin3、Rin4分别连接在第二运算放大器OP2反转端(-)和第一及第二整流器952、953输出电压V1、V3之间。第一及第二运算放大器OP1、OP2的非反转端(+)接地。第一及第二运算放大器OP1、OP2基于电阻器Rin1-Rin4、Rf1、Rf2之间关系,分别产生输出信号Vf1、Vf2。
输出单元958与第一及第二运算放大器OP1、OP2连接,并包括:一对二极管D3、D4;分压器;电容器C3及第三运算放大器OP3。分压器包括电源Vcc和接地之间串联的一对电阻器R31、R32,电容器C3与电阻器R32并联。二极管D3、D4分别从分压器向第一及第二运算放大器OP1、OP2方向连接。
运算单元955在第一及第二运算放大器OP1、OP2的输出电压Vf1、Vf2中选择较小的电压并以反馈电压Vf输出。二极管D3、D4决定路径,使电压Vf1、Vf2中较小电压施加到电阻器R31、R32之间结点nf上,而第三运算放大器OP3作为将结点nf的反馈信号Vf向控制器930传送的缓冲器。
根据本发明的反馈电路单元950如同以前实施例,反相器的泄露电流Ik不管发生在哪侧线圈,它都能除去泄露电流Ik,并产生与流经灯的单纯管电流IL成比例的反馈信号Vf。而且,根据本实施例的反馈电路单元950即使不接收中心结点n2电压Vb也能产生反馈信号Vf,参照图9和图8进行详细说明。
图9是说明图8所示的反相器920中的运算放大器OP1和OP2任意之一的电路图。
用次级线圈942侧发生泄露电流Ik时的数学式(1)和数学式(2)相同方法,在次级线圈943侧发生泄露电流Ik时的电流式如数学式(8)及数学式(9)。在这里每个符号与在前面限定的符号相同。
I1=IL;(8)以及
I2=IL+Ik    (9)
若R1=R2=R3=R,则I3=Ik,在结点n1、n3中每个电压Va、Vc用下面数学式(10)、数学式(11)表示。
Va=I1·R+Vb=IL·R-Ik·R    (10)以及
Vc=Vb-I2·R=-Ik·R-(IL+Ik)R=-IL·R-2·Ik·R  (11)
若忽略由二极管D1、D2的电压下降,且整流器952和953分压比充分大,则输出电压V1、V3基本上与输入电压Va、Vc相同。二极管D1、D2从电流传感器960向分压器逆向偏压,所以电压V1、V3用下面数学式(12)及数学式(13)表示。
V1=-(IL·R-Ik·R)=-IL·R+Ik·R    (12)以及
V3=-IL·R-2·Ik·R    (13)
从数学式(12)及数学式(13)得知,消除包括泄露电流Ik项的结果如下:
IL·R=-(2·V1+V3)/3        (14)
同时,在图9中运算放大器的输出信号Vf如同下面数学式(15):
Vf=-(Rf/Rinx)·V1-(Rf/Riny)·V3(15)
对比数学式(14)和数学式(15)来看,适当调节图9电阻器Rf、Rinx、和Riny,可以同一式组成数学式(15)与数学式(14)。因此,在图9中所示的电阻器Rin1-Rin4、Rf1、Rf2考虑数学式(15)而定。这时,成立Rinx=1.5·Rf和Riny=3·Rf,也成立比例式Rf∶Rinx∶Riny=1∶1.5∶3。
另外,考虑次级线圈942侧的泄露电流Ik时,研究以下根据本发明另外实施例的反馈信号Vf1。这时,电流关系与数学式(1)至数学式(4)相同,结点n1、n3中的每个电压Va、Vc可以用数学式(16)及数学式(17)表示。
Va=I1·R+Vb=IL·R+2·Ik·R    (16)以及
Vc=Vb-I2·R=Ik·R-IL·R=-IL·R+Ik·R  (17)
若可以忽略二极管D1、D2的电压下降,且整流器952和953分压比充分大,则输出电压V1、V3基本上与输入电压Va、Vc相同。二极管D1、D2从电流传感器960向分压器逆向偏压,所以电压V1、V3可以用下面数学式(18)及数学式(19)表示。
V1=-(IL·R+2·Ik·R)        (18)以及
V3=-IL·R+Ik·R    (19)
从数学式(18)及数学式(19)消除包括泄露电流Ik项的结果如下:
IL·R=-(V1+2·V3)/3         (20)
对比数学式(20)和数学式(15)来看,适当调节图9电阻器Rf、Rinx、和Riny,可以同一式组成数学式(15)与数学式(20)。因此,在图9中图式的电阻器Rin1-Rin4、Rf1、Rf2考虑数学式(20)而定。这时,成立Rinx=3·Rf和Riny=1.5·Rf,也成立比例式Rf∶Rinx∶Riny=1∶3∶1.5。
利用图9中所示的运算放大器和电阻器,如图8中所示形成电路,不管在次级线圈942和943哪侧发生泄露电流Ik,都可以消除泄露电流Ik,并产生与流经灯的单纯管电流IL成比例的反馈信号Vf。即,在图8中,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信号Vf1用Vf1=-(Rf1/Rin1)·V1-(Rf1/Rin2)·V3表示。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输出信号用Vf2=-(Rf2/Rin3)·V1-(Rf2/Rin4)·V3表示。
因此,可以用第一及第二整流器952、953输出信号V1、V3的一次函数表示第一及第二运算放大器OP1、OP2的输出信号Vf1、Vf2。适当设置运算单元955电阻器值,可以用需要的一次函数表示。
如前面所述,运算单元955电阻器之比如下述比例式表示:
Rf1∶Rin1∶Rin2=1∶3∶1.5;以及
Rf2∶Rin3∶Rin4=1∶1.5∶3。
例如,可以用Rf1=Rf2=100KΩ,Rin1=Rin4=300KΩ,Rin2=Rin3=150KΩ设定电阻器值。
结果,根据本实施例的反相器,如同以前实施例,消除发生在次级线圈942和943中泄露电流Ik,可以产生对应流经灯的单纯管电流IL的反馈信号Vf。而且,不管在次级的哪侧线圈中发生泄露电流Ik,也可以产生对应流经灯的单纯管电流IL的反馈信号Vf,无需接收在中心结点n2处的电压Vb,可以简化电路的构成。
同时,可以将反馈电路单元950设置在控制器930中。
然后,参照图10说明,在反相器PCB上怎样设置根据前面说明的本发明反相器电压变换器940及电流传感器960。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压变换器及电流传感器在反相器PCB上设置的状态图和配置图。
如图10所示,模子框架364容纳多个灯341。而且,模子框架364如图2所示,容纳导光板342及多个光学薄板343、反射板344。多个灯341两端电极并联且并联驱动。
反相器920设置在反相器PCB970上。如图10所示,反相器PCB 970上装备有组成两个变压器TF1、TF2和电流传感器960的电阻器R1、R2、R3。虽然图中没有示出,它装备有组成反馈电路单元950和控制器930的电阻器、电容器、线圈、运算放大器等器件置。反相器PCB 970可以通过连接器(未示出)与模子框架364结合,也可以置于模子框架(mold frame)364内,还可以将它们单纯地用电线结合。
第一变压器TF1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电压变换器940的次级线圈942和与其对应的初级线圈941结合而成。第二变压器TF2由电压变换器940的次级线圈943和与其对应的初级线圈941结合而成。第一变压器TF1和第二变压器TF2在反相器PCB之上以长度方向分离并串联。即,第一变压器TF1和第二变压器TF2的初级线圈941彼此直接连接,次级线圈942和943通过在其间组成电流传感器960的电阻器R1、R2彼此连接。每个变压器TF1、TF2的次级线圈942及943与并联的灯341电极连接。初级线圈941与电压变换器940内包含的低电压交流电压端(未示出)连接。
在图10中,示出了第一变压器TF1和第二变压器TF2位于反相器PCB 970两端,但不局限于此,两个变压器TF1、TF2彼此近距离布置也无妨。
像这样,分为两个形成电压变换器940的变压器,可以体现低廉且安装面积减小的反相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相器,产生减去泄露电流的与单纯管电流量成比例的反馈信号,向反馈控制器提供,用浮动方式驱动灯时,可以产生稳定的亮度。
尽管已经参照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各种修改和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9)

1.一种反相器,包括:
电压变换器,将来自外部装置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以驱动至少一个灯,并且包括初级线圈及串联的第一和第二次级线圈;
电流传感器,检测流经所述第一或第二次级线圈的至少一个电流,并且根据所述检测的至少一个电流产生至少一个传感信号;
反馈信号发生器,根据来自所述电流传感器的所述至少一个传感信号产生反馈信号;以及
控制器,根据所述反馈信号控制所述电压变换器,使流经所述至少一个灯的管电流基本保持恒定,
其中,所述电流传感器包括串联在所述第一次级线圈和所述第二次级线圈之间的第一电阻器及第二电阻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器和所述第二电阻器之间的第一结点和预定电压之间的第三电阻器,
其中,所述第一结点处的电压不同于所述预定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灯包括多个并联的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变换器向所述至少一个灯的相应端施加具有等值且不同极性的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灯包括外部电极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第三电阻器具有相同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传感信号包括在所述第一次级线圈和所述第一电阻器之间的第二结点处的第一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号发生器整流所述第一电压以产生所述反馈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传感信号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电阻器和所述第二电阻器之间所述第一结点处的第二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号发生器包括:
整流器,整流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以及
运算单元,产生用所述整流器整流的第一和第二电压的一次函数表示的所述反馈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反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单元包括:
第一放大器,反转所述整流的第一电压;以及
第二放大器,两倍于所述整流的第二电压,相加来自所述第一放大器的所述反转的第一电压和两倍于所述整流的第二电压以产生第三电压,并反转所述第三电压。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传感信号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次级线圈和所述第二电阻器之间的第三结点处的第三电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反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号发生器包括:
整流器,整流所述第一至第三电压;
第一运算单元,产生用所述整流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的一次函数表示的第一反馈信号;以及
第二运算单元,产生用所述整流的第二电压和第三电压的一次函数表示的第二反馈信号,
其中所述反馈信号包括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和所述第二反馈信号中较小的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反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算单元包括:
第一放大器,反转所述整流的第一电压;以及
第二放大器,两倍于所述整流的第二电压,相加来自所述第一放大器的所述反转的第一电压和两倍于所述整流的第二电压以产生第四电压,并且反转所述第四电压;以及所述第二运算单元包括:
第三放大器,反转所述整流的第三电压;以及
第四放大器,两倍于所述整流的第二电压,相加来自所述第三放大器的所述反转的第三电压和两倍于所述整流的第二电压以产生第五电压,并且反转所述第五电压。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传感信号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次级线圈和所述第二电阻器之间的第三结点处的第二电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反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号发生器包括:
整流器,整流所述第一及第二电压;
第一运算单元,产生用所述整流的第一和第二电压的一次函数表示的第一反馈信号;以及
第二运算单元,产生用所述整流的第一和第二电压的另一个一次函数表示的第二反馈信号,
其中所述反馈信号包括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和所述第二反馈信号中较小的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反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算单元包括:
第四电阻器;
第五电阻器;
第一反馈电阻器;以及
第一放大器,通过所述第四及所述第五电阻器分别接收所述第一及第二电压,并具有通过所述第一反馈电阻器的负反馈连接;以及
所述第二运算单元包括:
第六电阻器;
第七电阻器;
第二反馈电阻器;以及
第二放大器,通过所述第六及所述第七电阻器分别接收所述第一及第二电压,并具有通过所述第二反馈电阻器的负反馈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反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馈电阻器、所述第四电阻器、及所述第五电阻器的电阻比率约为1∶3∶1.5,而所述第二反馈电阻器、所述第六电阻器、及所述第七电阻器的电阻比率约为1∶1.5∶3。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线圈包括与所述第一次级线圈耦合以形成第一变压器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二次级线圈耦合以形成第二变压器的第二部分,而所述第一变压器和所述第二变压器在印刷电路板上彼此分开布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反相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变压器和所述第二变压器沿长度方向定位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相应端附近。
20.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灯单元,包括多个灯;
反相器,将来自外部装置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以驱动所述灯单元;以及
液晶面板组合体,接收来自所述灯的光以显示图像,
其中所述反相器包括:
电压变换器,包括初级线圈和串联的第一及第二次级线圈;
电流传感器,检测流经所述第一或第二次级线圈的至少一个电流,根据所述检测的至少一个电流产生至少一个传感信号;
反馈信号发生器,根据来自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至少一个传感信号产生反馈信号;以及
控制器,根据所述反馈信号控制所述电压变换器,使流经所述灯的管电流基本恒定,
其中,所述电流传感器包括串联在所述第一次级线圈和所述第二次级线圈之间的第一电阻器及第二电阻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器和所述第二电阻器之间的第一结点和预定电压之间的第三电阻器,
其中,所述第一结点处的电压不同于所述预定电压。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灯进行并联。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相器向所述灯的相应端施加等值且不同极性的电压。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包括外部电极灯。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第三电阻器具有相同电阻。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传感信号包括在所述第一次级线圈和所述第一电阻器之间的第二结点处的第一电压。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传感信号还包括所述第一电阻器和所述第二电阻器之间的所述第一结点处的第二电压。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传感信号还包括所述第二次级线圈和所述第二电阻器之间的所述第三结点处的第三电压。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传感信号还包括所述第二次级线圈和所述第二电阻器之间的所述第三结点处的第二电压。
29.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有所述反相器的反相器印刷电路板,
其中所述初级线圈包括与所述第一次级线圈耦合以形成第一变压器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二次级线圈耦合以形成第二变压器的第二部分,而所述第一变压器和所述第二变压器在印刷电路板上彼此分开布置。
CNB200410038365XA 2003-05-23 2004-05-24 反相器及包括该反相器的液晶显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530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30032952 2003-05-23
KR1020030032952 2003-05-23
KR10-2003-0032952 2003-05-23
KR10-2004-0006582 2004-02-02
KR1020040006582 2004-02-02
KR1020040006582A KR101012798B1 (ko) 2003-05-23 2004-02-02 인버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3461A CN1573461A (zh) 2005-02-02
CN100385302C true CN100385302C (zh) 2008-04-30

Family

ID=33492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3836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5302C (zh) 2003-05-23 2004-05-24 反相器及包括该反相器的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7446750B2 (zh)
CN (1) CN10038530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52185B2 (en) * 2003-05-05 2010-12-14 Intel Corporation On-die micro-transformer structures with magnetic materials
KR100672653B1 (ko) * 2004-04-30 2007-01-24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TWI291841B (en) * 2004-06-25 2007-12-21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an external electrode fluorescent lamp
KR101133755B1 (ko) * 2004-07-22 2012-04-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용 광원의 구동 장치
US7208963B2 (en) * 2004-10-29 2007-04-24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coil current
KR101119782B1 (ko) * 2004-12-31 2012-03-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휘도의 균일도가 향상된 백라이트
JP4904905B2 (ja) * 2005-06-08 2012-03-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冷陰極蛍光灯、冷陰極蛍光灯駆動装置、冷陰極蛍光灯装置、液晶表示装置、冷陰極蛍光灯の制御方法、液晶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1189692B (zh) * 2005-06-15 2010-10-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线圈零件和利用其线圈零件的显示装置
TWI330346B (en) * 2005-06-15 2010-09-11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backlight module and lamp driving apparatus thereof
TWI287214B (en) * 2005-06-17 2007-09-21 Innolux Display Corp Backlight broken protecting circuit
US8134548B2 (en) * 2005-06-30 2012-03-13 Micron Technology, Inc. DC-DC converter switching transistor current measurement technique
US11881814B2 (en) 2005-12-05 2024-01-23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Testing of a photovoltaic panel
US8324921B2 (en) 2007-12-05 2012-12-04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Testing of a photovoltaic panel
US10693415B2 (en) 2007-12-05 2020-06-23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Testing of a photovoltaic panel
KR101233819B1 (ko) * 2006-02-07 2013-02-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램프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US7777702B2 (en) * 2006-07-11 2010-08-1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riving solid-state light sources
US11728768B2 (en) 2006-12-06 2023-08-15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Pairing of components in a direct current distribute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US8319483B2 (en) 2007-08-06 2012-11-27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Digital average input current control in power converter
US11735910B2 (en) 2006-12-06 2023-08-22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Distributed power system using direct current power sources
US8319471B2 (en) 2006-12-06 2012-11-27 Solaredge, Ltd. Battery power delivery module
US11309832B2 (en) 2006-12-06 2022-04-19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systems using DC power sources
US8384243B2 (en) 2007-12-04 2013-02-26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systems using DC power sources
US8816535B2 (en) 2007-10-10 2014-08-26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tection during inverter shutdown in distributed power installations
US9112379B2 (en) 2006-12-06 2015-08-18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Pairing of components in a direct current distribute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US11296650B2 (en) 2006-12-06 2022-04-05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tection during inverter shutdown in distributed power installations
US8947194B2 (en) 2009-05-26 2015-02-03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Theft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in a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US9088178B2 (en) 2006-12-06 2015-07-21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systems using DC power sources
US11855231B2 (en) 2006-12-06 2023-12-26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systems using DC power sources
US8963369B2 (en) 2007-12-04 2015-02-24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systems using DC power sources
US11888387B2 (en) 2006-12-06 2024-01-30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Safety mechanisms, wake up and shutdown methods in distributed power installations
US8013472B2 (en) 2006-12-06 2011-09-06 Solaredge, Lt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using DC power sources
US8473250B2 (en) 2006-12-06 2013-06-25 Solaredge, Ltd. Monitoring of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systems using DC power sources
US9130401B2 (en) 2006-12-06 2015-09-08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systems using DC power sources
US11687112B2 (en) 2006-12-06 2023-06-27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systems using DC power sources
US11569659B2 (en) 2006-12-06 2023-01-31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systems using DC power sources
US8618692B2 (en) 2007-12-04 2013-12-31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Distributed power system using direct current power sources
US20080136351A1 (en) * 2006-12-07 2008-06-12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Back light unit and transformer
TW200826036A (en) * 2006-12-11 2008-06-16 Innolux Display Corp Backlight lamp short and broken protection circuit
KR101365030B1 (ko) * 2007-03-21 2014-02-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옥외용 표시장치
CN101933209B (zh) 2007-12-05 2015-10-21 太阳能安吉有限公司 分布式电力装置中的安全机构、醒来和关闭方法
EP2232690B1 (en) 2007-12-05 2016-08-31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Parallel connected inverters
US11264947B2 (en) 2007-12-05 2022-03-01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Testing of a photovoltaic panel
US8049523B2 (en) 2007-12-05 2011-11-01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Current sensing on a MOSFET
US9291696B2 (en) 2007-12-05 2016-03-22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Photovoltaic system power tracking method
WO2009104508A1 (ja) * 2008-02-20 2009-08-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TWI357542B (en) * 2008-03-18 2012-02-01 Holtek Semiconductor Inc Ac power feedback control device
WO2009118682A2 (en) 2008-03-24 2009-10-01 Solaredge Technolgies Ltd. Zero current switching
WO2009136358A1 (en) 2008-05-05 2009-11-12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Direct current power combiner
KR101373861B1 (ko) * 2008-11-19 2014-03-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CN104158483B (zh) 2009-05-22 2017-09-12 太阳能安吉科技有限公司 电隔离的散热接线盒
US8710699B2 (en) 2009-12-01 2014-04-29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Dual use photovoltaic system
US8766696B2 (en) 2010-01-27 2014-07-01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Fast voltage level shifter circuit
US10230310B2 (en) 2016-04-05 2019-03-12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Safety switch for photovoltaic systems
GB2485527B (en) 2010-11-09 2012-12-19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Arc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in a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US10673229B2 (en) 2010-11-09 2020-06-02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Arc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in a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US10673222B2 (en) 2010-11-09 2020-06-02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Arc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in a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GB2486408A (en) 2010-12-09 2012-06-20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Disconnection of a string carrying direct current
GB2483317B (en) 2011-01-12 2012-08-22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Serially connected inverters
US8570005B2 (en) 2011-09-12 2013-10-29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Direct current link circuit
US8786592B2 (en) * 2011-10-13 2014-07-22 Qualcomm Mems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ergy recovery in a display
GB2498365A (en) 2012-01-11 2013-07-17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Photovoltaic module
US9853565B2 (en) 2012-01-30 2017-12-26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Maximized power in a photovoltaic distributed power system
GB2498791A (en) 2012-01-30 2013-07-31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Photovoltaic panel circuitry
GB2498790A (en) 2012-01-30 2013-07-31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Maximising power in a photovoltaic distributed power system
GB2499991A (en) 2012-03-05 2013-09-11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DC link circuit for photovoltaic array
EP3499695A1 (en) 2012-05-25 2019-06-19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Circuit for interconnected direct current power sources
US10115841B2 (en) 2012-06-04 2018-10-30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Integrated photovoltaic panel circuitry
US9941813B2 (en) 2013-03-14 2018-04-10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High frequency multi-level inverter
US9548619B2 (en) 2013-03-14 2017-01-17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oring and depleting energy
EP3506370B1 (en) 2013-03-15 2023-12-20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Bypass mechanism
DE202013009502U1 (de) * 2013-10-24 2013-11-14 Abb Technology Ag Energieversorgungseinrichtung für explosionsgeschützte elektronische Funktionseinheiten
US9318974B2 (en) 2014-03-26 2016-04-19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Multi-level inverter with flying capacitor topology
CN107534318A (zh) * 2015-06-26 2018-01-02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送电装置、受电装置以及电力传输系统
US10599113B2 (en) 2016-03-03 2020-03-24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 order of power devices in power generation systems
US11081608B2 (en) 2016-03-03 2021-08-03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 order of power devices in power generation systems
CN107153212B (zh) 2016-03-03 2023-07-28 太阳能安吉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映射发电设施的方法
US11177663B2 (en) 2016-04-05 2021-11-16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Chain of power devices
US11018623B2 (en) 2016-04-05 2021-05-25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Safety switch for photovoltaic systems
WO2023201988A1 (zh) * 2022-04-19 2023-10-26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14A (zh) * 1993-02-13 1994-09-28 株式会社木 推挽式逆变器
JPH0935690A (ja) * 1995-07-18 1997-02-07 Ushio Inc 平面型蛍光ランプ用駆動装置
US6272027B1 (en) * 2000-07-28 2001-08-07 Simon Fraidlin AC active clamp for isolated power factor correcto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0509A (en) * 1999-01-22 2000-10-10 Dell Computer Corporation Balanced feedback system for floating 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s
US6104146A (en) * 1999-02-12 2000-08-15 Micro International Limited Balanced power supply circuit for multiple cold-cathode fluorescent lamps
JP3395760B2 (ja) * 1999-06-01 2003-04-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圧生成方法、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6674250B2 (en) * 2000-04-15 2004-01-06 Guang-Sup Cho Backlight including external electrode fluorescent lamp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14A (zh) * 1993-02-13 1994-09-28 株式会社木 推挽式逆变器
JPH0935690A (ja) * 1995-07-18 1997-02-07 Ushio Inc 平面型蛍光ランプ用駆動装置
US6272027B1 (en) * 2000-07-28 2001-08-07 Simon Fraidlin AC active clamp for isolated power factor correcto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3461A (zh) 2005-02-02
US7446750B2 (en) 2008-11-04
US20040246226A1 (en) 2004-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85302C (zh) 反相器及包括该反相器的液晶显示器
CN100462799C (zh) 背光组件、显示装置和用于显示装置的光源的驱动设备
CN100419506C (zh) 驱动用于图像显示器的光源的装置和方法及具有该装置的图像显示器
CN100578302C (zh) 用于光源的显示设备和驱动设备
US20020130628A1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1794559B (zh) 液晶显示设备的背光组件
CN101930710B (zh) 驱动显示器件的光源的驱动装置
CN100422821C (zh) 液晶显示器及为其驱动光源的装置
KR101012800B1 (ko) 표시 장치용 광원의 구동 장치
TW200400393A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light to a display
CN105702224A (zh) 液晶显示器
KR20060087908A (ko) 귀환 회로부가 구비되는 액정표시장치
TWI302421B (en) Driving unit of fluorescent lamp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US7531968B2 (en) Inverter circuit, backligh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101100881B1 (ko) 표시 장치용 광원의 구동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
KR101046921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용 광원의 구동 장치
CN100490601C (zh) 显示装置的光源驱动设备
CN100559581C (zh) 发光封装、背光单元以及包括它们的液晶显示器件
CN100432753C (zh)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光源驱动装置
US20070120502A1 (en) Inverter circuit,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the same
KR101012798B1 (ko) 인버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1727834A (zh) 用于背光单元的驱动器
KR20080050043A (ko) 표시장치
CN100578595C (zh) 均流电路
KR100929674B1 (ko) 표시 장치용 광원을 피드백 제어하는 광원 구동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10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107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Samsung Display Co.,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30

Termination date: 202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