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82976C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82976C
CN100382976C CNB2005100525513A CN200510052551A CN100382976C CN 100382976 C CN100382976 C CN 100382976C CN B2005100525513 A CNB2005100525513 A CN B2005100525513A CN 200510052551 A CN200510052551 A CN 200510052551A CN 100382976 C CN100382976 C CN 10038297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laten
height
recorded
f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525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63806A (zh
Inventor
洞口范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597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24675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5973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31123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63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638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297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297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Abstract

一种记录装置,其具有:记录头,其在被记录物上往复移动的同时,在被记录物上进行记录;间隙保持部,其向下按压被记录物,以在被记录物与记录头之间保持所希望的间隙;台板,其与记录头对向设置,通过由被记录物向下按压而弯曲,从而在记录头与被记录物之间形成间隙;支撑弹簧,其从下方推举支撑台板;台板高度限制部,其用来限制台板的高度的上限,且在记录头往复移动的方向及输送被记录物的方向上被设在与支撑弹簧相同的位置。由此,该记录装置可防止由支撑弹簧推举的台板产生经时塑性变形。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记录装置,尤其涉及对被台板支撑的被记录物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以前,已知有通过在被输送到台板上的被记录物上,用配备于记录头上的多根金属丝进行击打来记录点的记录装置。在该记录装置中,为了将被记录物和记录头之间的间隙保持一定,而在记录头上配备滚子等间隙保持部,并向下按压台板。这种情况下,台板一直利用螺旋弹簧等支撑弹簧向上方推举,为了在不被间隙保持部按下的状态下限制台板高度的上限,在台板上安装有与记录装置本体的下面接触的接触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5879091号公报(图7)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由于支撑弹簧向上举起台板,而接触部件向下按压台板,所以在台板上的、由支撑弹簧举起的位置与安装接触部件的位置之间产生使台板弯曲的力矩。据此,会产生台板的经时塑性变形及蠕变,从而存在台板进入被记录物的输送路径而被使记录物发生堵塞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由支撑弹簧推举的台板产生经时塑性变形的记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第1形式中,记录装置,具有:记录头,其在被记录物上往复移动的同时,在被记录物上进行记录;间隙保持部,其向下按压被记录物,以在被记录物与记录头之间保持所希望的间隙;台板,其与记录头对向设置,通过由被记录物向下按压,而在记录头与被记录物之间形成间隙;支撑弹簧,其从下方推举支撑台板;台板高度限制部,其在记录头往复移动的方向及输送被记录物的方向上被设在与支撑弹簧相同的位置,用来限制台板的高度的上限。据此,起到台板在往复移动方向以及输送方向上均不扭曲的效果。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也可以:台板具有沿着记录头往复移动的方向延伸的板状的台板本体、以及从台板向下方延伸的台板脚部,台板脚部具有在下端向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部,支撑弹簧是包围台板脚部的螺旋弹簧,台板高度限制部,具有:沿台板脚部的外周支撑支撑弹簧的下端的弹簧支承部,以及设在台板高度限制部的与弹簧支承部对向的下面、并通过与台板脚部的水平部的上面接触而限制台板脚部向上方移动的接触部,台板高度限制部通过与记录装置的装置本体拧合的螺钉而被固定。根据这样的构成,在放松螺钉来调节台板高度限制部的高度的情况下,台板高度限制部,在脚部本体的外周上的相对向的位置支撑从支撑弹簧及水平部双方受到的力。从而,台板高度限制部不会产生扭曲力。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也可以:弹簧支承部包含支撑橡胶,该支撑橡胶具有凹部,该凹部的内径与支撑弹簧的外径大致相同,支撑橡胶,通过将支撑弹簧嵌入凹部,而定位支撑支撑弹簧的下端。据此,弹簧支承部定位支撑弹簧的同时,也可利用支撑橡胶的弹性来吸收支撑弹簧与台板高度限制部之间的振动。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也可以:台板高度限制部还具有被配置在台板脚部的水平部的上面与接触部之间的橡胶。据此,该橡胶可减少水平部与接触部接触的瞬间以及接触的过程中的振动的传递。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也可以:台板脚部包括脚部本体以及脚部销,脚部本体被与上述台板本体一体成型并具有从下端向上方的孔,脚部销在一端具有水平部,该水平部的直径比脚部本体的直径大,并且,通过将另一端插入脚部本体的上述孔中,而被安装在脚部本体上。根据这样的构成,可在脚部上本体依次组装支撑弹簧以及台板高度限制部,最后,将脚部销安装在脚部本体上。根据这样的组装方法,能够容易组装台板、支撑弹簧、台板高度限制部以及脚部销。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也可以:台板脚部是与上述台板本体相独立的分体部件,从下方支撑台板。通过与台板本体相分离构成台板脚部,而能够在将台板脚部、台板高度限制部以及高度调整部相对记录装置本体固定后,从上方组装台板本体。从而,能够起到提高了这些部件的组装性的效果。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也可以:上述台板高度限制部通过高度调整部而被支撑,且该高度调整部可调整上述台板高度限制部相对上述记录头的高度;上述高度调整部,被相对于上述台板高度限制部可滑动地设置在上述记录装置的装置本体上,并具有高度逐渐不同的高度调整面,在上述高度调整面上从下方支撑上述台板高度限制部。据此,通过使高度调整部滑动,而可容易调整台板高度限制部的高度。因此,能够同时将支撑弹簧的下端与台板的高度的上限调整相同量。并且,与通过转动来调整高度的情况相比可稳定支撑台板高度限制部。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也可以:上述高度调整面,在上述滑动方向上包含高度一样变化的多个水平面,在上述多个水平面中任意的水平面上均从下方支撑上述台板高度限制部。据此,由于以高度调整面的水平面支撑高度限制部,所以与由斜面支撑的情况相比其姿势更加稳定。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也可以:上述台板具有沿上述记录头往复移动方向延伸的板状的台板本体、以及从上述台板本体向下方延伸的台板脚部,上述台板脚部具有在下端同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部,上述支撑弹簧是包围上述台板脚部的螺旋弹簧,上述台板高度限制部具有:沿上述台板脚部的外周支撑上述支撑弹簧的下端的弹簧支承部,以及被设在上述台板高度限制部的与上述弹簧支承部对向的下面、并通过与上述台板脚部的上述水平部的上面接触而限制上述台板脚部向上方移动的接触部,此外,还具有螺钉,该螺钉,通过穿过上述台板高度限制部及上述高度调整部后再与上述记录装置本体相拧合、并且螺钉头的下面与上述台板高度限制部相接触,从而使上述台板高度限制部与上述高度调整部的上述高度调整面相接触进行固定。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放松螺钉使高度调整部滑动,而容易调节台板高度限制部的高度。这时,台板高度限制部,均在脚部本体的外周对向支撑支撑弹簧的下面及水平部。从而,台板高度限制部能够稳定支撑来自支撑弹簧及水平部的力。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也可以:上述台板高度限制部,在底面具有沿上述记录头往复移动的方向夹着上述螺钉的一对水平部,上述一对水平部,通过分别与上述高度调整面的上述水平面接触被支撑而水平保持上述台板高度限制部的上述弹簧支承部及上述接触部。据此,在紧固固定螺钉时,可以稳定固定台板高度限制部与高度调整部。由于以高度调整面的水平面支撑高度限制部,所以与由斜面支撑的情况相比其姿势更加稳定。另外,即使从支撑弹簧的下端及台板脚部的水平部上面双方受到上下方向的力,也能够稳定保持台板高度限制部。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也可以:间隙保持部具有滚子,该滚子随着记录头往复移动而在台板上及被记录物上一边旋转一边移动。据此,滚子由于一边旋转一边在被记录物上往复移动,所以能够介由被记录物一边向下按压台板一边顺畅地往复移动。
也可以:在上述记录装置的记录头待机的位置,支撑弹簧位于上述滚子的下方。据此,即使在记录头待机时滚子向下按压台板,也能够减小被支撑弹簧推举的位置与被滚子下压的位置之间产生的弯曲的力矩,可抑制台板的经时的塑性变形及蠕变。
在上述记录装置,也可以:记录头通过向输送到台板上的被记录物击打多根金属丝而记录点。据此,在利用记录头的金属丝来对折子等厚的被记录物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中,能够抑制上下方向的移动量大的台板的经时的塑性变形及蠕变。
此外,上述的发明概要,并非列举本发明的必要的技术特征的全部,上述特征组的部分组合也可以构成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记录装置10的外观的正面斜视图。
图2是表示从记录装置10拆下上部盖12、上部壳体13和下部壳体14后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3是表示从图2的状态进一步拆下被记录物压靠部32和色带盒60、并将本体上部16打开后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4是将图1的记录装置10沿被记录物100的输送方向上下剖开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配备有磁数据读取部40的本体前部17的斜视图。
图6是将图5中的磁头单元400附近放大表示的放大斜视图。
图7是从底面观察图6的部分的底面斜视图。
图8是在前加压部300中,将加压辊侧框架380的前面的一部分剖开表示的斜视图。
图9是将图8的左侧放大表示的放大斜视图。
图10是将图8的右侧放大表示的放大斜视图。
图11是表示记录装置10输送被记录物100的动作的时间图。
图12是推举机构350的局部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校正板360进入被记录物100的输送通路、并且输送用扭杆344从加压辊轴312离开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14是将后加压部302从垂直于旋转轴的平面切断表示的剖视图。
图15是将后加压部302从垂直于旋转轴的平面切断表示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前加压部300和前输送部320夹持并输送被记录物100的动作的局部后视图。
图17是将图4中的台板部50附近放大表示的放大剖视图。
图18是将图17的部分用由X表示的水平面切断并从上面观察的剖视图。
图19是说明台板500的弯曲的示意图。
图20是说明台板500的弯曲的示意图。
图21是从记录头200往复移动的方向观察到的台板500的侧视图。
图22是台板高度限制部560的斜视图。
图23是从被记录物100的输送方向观察到的台板高度限制部560的局部斜视图。
图24是将图23的部分用与记录头200的移动方向垂直的平面剖开表示的剖视图。
图25是将图24的部分用截面A剖开表示的剖视图。
图26是将图24的部分用截面B剖开表示的剖视图。
图27是说明台板500的位移量的示意图。
图28是说明比较例1中的台板500的弯曲的示意图。
图29是说明比较例1中的台板500的弯曲的示意图。
图30是说明比较例2中的台板500的弯曲的示意图。
图31是说明比较例2中的台板500的弯曲的示意图。
图32是将记录装置10的色带卷绕单元600附近放大表示的放大斜视图。
图33是色带卷绕单元600的正视图。
图34是行星杆620和行星齿轮700的斜视图。
图35是在色带卷绕单元600中,将行星杆620和行星齿轮700拆下后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36是从被记录物100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观察到的色带卷绕单元600的后视斜视图。
图37是表示台板高度限制部的第2实施例的分解斜视图。
图38是表示台板高度限制部的第2实施例的斜视图。
图39是将图38的台板高度限制部590相对被记录物100的输送方向垂直剖开表示的剖视图。
图40是表示脚部本体的其他方式的剖视图。
图中:10-记录装置,11-本体部,12-上部盖,13-上部壳体,14-下部壳体,16-本体上部,17-本体前部,18-插入口,20-记录部,30-输送部,32-被记录物压靠部,40-磁数据读取部,50-台板部,60-色带盒,100-被记录物,110-磁条,200-记录头,220-间隙保持部,230-记录头滑架,240-滑架马达,242-旋转轴,250-同步皮带,260-记录头引导轴,500-台板,500-台板本体,512-上部,513-下面,514-下部,515-销,516-销,520-台板脚部,522-铅垂部,524-水平部,525-上面,526-脚部本体,527-脚部销,528-橡胶,529-水平部,530-台板脚部,531-脚部本体,532-台板引导部件,533-引导槽部,534-台板引导部件,535-引导槽部,540-振动吸收部件,542-上面,550-支撑弹簧,560-台板高度限制部,562-弹簧支承部,563-弹簧锁定部,564-接触部,565-下面,566-长孔,567-螺纹孔,568-轴部,569-贯通部,570-高度调整部,572-推举螺钉,574-按压螺钉,576-螺纹孔,580-高度限制部保持部,590-台板高度限制部,591-引导爪,592-引导销,593-水平部,594-橡胶支承部,595-贯通孔,596-固定螺钉,597-支撑橡胶,598-接触部,599-弹簧支承部,800-高度调整部,802-高度调整面,803-脚部避让部,804-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发明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是下面的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而且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组合并不都是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所必须的。
图1~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10的整体的图。图1是表示记录装置10的外观的正面斜视图。图1所示的记录装置10具有上部盖12、上部壳体13和下部壳体14,在前面设有开口的插入口18。向该插入口18插入被记录物100后,则利用记录装置10在被记录物100上进行记录,并将被记录物100从插入口18排出。为了在被记录物100堵塞的情况下进行处置等,上部盖12可以拆下。这里,被记录物100是被裁成规定长度的单据纸、胶片、将多张纸重叠的复写纸、折子等。下面,作为被记录物100的一例,采用将多张记录用纸订在一起、在打开记录用纸的记录面时的底面上设有磁条110的折子,对记录装置10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从记录装置10拆下上部盖12、上部壳体13和下部壳体14后的状态的斜视图。图3是表示从图2的状态进一步拆下被记录物压靠部32和色带盒60、并将本体上部16打开后的状态的斜视图。图4是将图1的记录装置10沿被记录物100的输送方向上下剖开的剖视图。
如图2~图4所示,记录装置10具有:输送从插入口18插入的被记录物100的输送部30,在读写磁信息时从上方压紧以防止被记录物100浮起的被记录物压靠部32,读取或者写入设置于被记录物100的磁条110的磁信息的磁信息读取部40,从下方支撑被记录物100的台板部50,与台板部50对向配置、使用色带盒60向被记录物100进行记录的记录部20。如图3所示,配备有记录部20的本体上部16能够相对于配备有台板部50的本体部11开闭,在被记录物100在本体部11和本体上部16之间堵塞时,也能够容易地去除被记录物100。
如图4所示,输送部30具有:在较记录部20靠向面前侧处由本体部11支撑的前加压部300,与该前加压部300的下方对向而设置于本体部11的前输送部320,设置于较上述前加压部300和前输送部320靠向内侧处的台板部50的面前侧、在被记录物100的输送通路中进退自如的校正板360,支撑于较记录部20靠向内侧的本体上部16的后加压部302,与该后加压部302的下方对向而设置于本体部11的后输送部322。
下面说明记录装置10的动作的概要。首先,从插入口18插入被记录物100后,前加压部300和前输送部320夹持被记录物100并将其输送到台板部50面前侧。在该位置,为了矫正被记录物100的输送方向的倾斜而将被记录物100校正。将被记录物100校正后,输送部30将被记录物100输送到由磁数据读取部40读取设置于被记录物100的底面的磁条110的读取位置。然后,磁数据读取部40沿本体前部17的长度方向(图2中的左右方向)移动,从设置于被记录物100的底面的磁条110读取磁信息。然后,输送部30将被记录物100输送到台板部50上的记录位置。根据由磁数据读取部40读取的磁信息,记录部20一边在被记录物100上沿本体部11的长度方向(图2中的左右方向)移动,一边通过色带盒60的色带向被输送到台板部50上的被记录物100击打记录部20的金属丝,从而向被记录物100进行文字等的记录。然后,输送部30将被记录物100输送到上述读取位置。根据向被记录物100记录的信息,磁数据读取部40再次沿本体前部17的长度方向移动,向磁条110写入磁信息。然后,输送部30将被记录物100输送到面前侧,从插入口18排出被记录物100。
图5是表示设置有磁数据读取部40的本体前部17的斜视图。磁数据读取部40具有:与本体前部17的长度方向平行配置的2根磁头引导轴470、472,支撑在上述磁头引导轴470、472上、沿本体前部17的长度方向(图中的箭头A的方向)往复移动的磁头单元400,一部分固定在磁头单元400上的磁头驱动皮带480,为了往复移动磁头单元400而旋转驱动磁头驱动皮带480的磁头马达420,在磁头马达420的附近设置于本体前部17的下部的控制基板440,电连接磁头单元400和控制基板440的柔性电缆450。
磁头单元400具有通过被磁头驱动皮带480驱动而扫描被记录物100的磁条110的磁头410。磁头410通过扫描磁条110而从磁条110读取信息。
图6是将图5中的磁头单元400附近放大表示的放大斜视图,图7是从底面观察图6的部分的底面斜视图。磁头单元400具有大致呈“コ”字形的形状,在相向的平行的一对侧面上插入有磁头引导轴470、472。在磁头单元400的上面,以朝向上方的方式由一对侧面夹持设置着磁头410。在磁头单元400的底面上安装有基板432。在该基板432上,安装有将由磁头410读取的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译码器430、将由译码器430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向柔性电缆450输出的连接器460。而且,磁头单元400在底面上把持固定着磁头驱动皮带480的一部分。
译码器430具有:将由磁头410读取的信号从数mV放大到数V的放大电路,将放大后的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A/D转换电路,接收并解调A/D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并向柔性电缆450输出的解调电路。
根据以上的构成,在磁数据读取部40读取设置于被记录物100的底面的磁条110的信息时,首先,输送部30将被记录物100输送到磁条110位于磁头410的正上方的读取位置。在该状态下,磁头马达420旋转驱动磁头驱动皮带480,从而磁头单元400被磁头驱动皮带480牵引,一边被磁头引导轴470、472引导一边沿本体前部17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由此,磁头410一边从下方与磁条110接触并扫描一边从磁条110读取信息。这时,设置于磁头单元400上的基板432和安装于该基板432上的译码器430与磁头410一起往复移动,译码器430的放大电路将由磁头410读取的信号从数mV放大到数V,A/D转换电路将放大后的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解调电路解调该数字信号,并向柔性电缆450输出。柔性电缆450通过弹性变形而弯曲,追随磁头单元400的往复移动。而且,柔性电缆450从译码器430接收数字信号,并向控制基板440传递。设置于控制基板440的控制电路,根据来自柔性电缆450的数字信号,控制磁头数据读取部40和记录部20。
利用记录部20在被记录物100上进行打印等记录后,磁头数据读取部40将该其要点等写入磁条110。这时,柔性电缆450将来自控制基板440的模拟信号传送到磁头410,根据该模拟信号,磁头410一边扫描磁条110一边向磁条110进行写入。
如上所述,从磁头410读取的信息由设置在磁头410附近的译码器430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向柔性电缆450发送,所以即使在由柔性电缆450发送的中途有噪声,也能够防止设置在控制基板440上的控制电路误读信号。特别是,虽然容易从磁头马达420产生噪声,但是由于穿过磁头马达420附近的柔性电缆450传送的是数字信号,所以容易区分噪声和信号,能够抑制控制基板440中的信号的误读。
此外,在从图5到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译码器430被安装在其板432上,其中该基板配置在磁头单元400的底面。但是,安装译码器的位置并不仅限于此,作为其他例,在磁头410具有磁极412、线圈(未图示)、以及包围磁极412及线圈的磁屏蔽416时,译码器430也可以被磁屏蔽416所包围而组入磁头410中。据此,在磁头410与译码器430之间不易夹入噪声,由译码器430转换的数字信号从磁头410输出,因此,能够防止设在控制基板440的控制电路误读信号的情形。
图8是在前加压部300中,将加压辊侧框架380的前面的一部分剖开表示的斜视图。前加压部300具备:具有上面开放的近似长方体的形状、在底面384上具有矩形的孔部386的加压辊侧框架380,被加压辊侧框架380支撑的加压辊单元304,向下方推动加压辊单元304的推动部340,具有与加压辊侧框架380的侧面平行的板状、相对于加压辊侧框架380可上下移动地支撑的弹簧侧推举部件354。前加压部300在与设置于前加压部300的下方的前输送部320的输送辊324(示于图16)之间夹持被记录物100,并为了输送被记录物100而在输送辊324上对被记录物100加压。
推压力切换单元306具有:加压辊310的组、连结各加压辊310的加压辊轴312、向下方推动加压辊轴312的推动部340、以及在外端保持加压辊310的组的万向接头370。加压辊单元304的加压辊310,其一部分从孔部386突出至底面384下方,并旋转自如地保持在加压辊侧框架380上。加压辊单元304具有由万向接头370连结的多个加压辊310的组。在图8所示的例中,加压辊单元304具有由2个万向接头370连结的3个加压辊310的组。并且,加压辊310的组分别具有2个加压辊310、和连结该2个加压辊的加压辊轴312。该2个加压辊310和加压辊轴312利用树脂整体成型,并在加压辊310的平坦的外周上安装橡胶。由此,与将加压辊310用万向接头370一个一个连结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减少万向接头370的数目,从而减少零件数量,并且能够减小旋转驱动加压辊310的负荷。
图9是将图8的左侧放大表示的放大斜视图,图10是将图8的右侧放大表示的放大斜视图。加压辊侧框架380具有U字形的轴支撑部382。加压辊310的两端插入轴支撑部382中,轴支撑部382可旋转地轴支撑着加压辊单元304。
如图9和图10所示,推动部340具有:向下方推动加压辊轴312的校正推动用扭杆342,和以比该校正推动用扭杆342更大的力向下方推动加压辊轴312的输送用扭杆344。在本实施方式中,校正推动用扭杆342是金属制的金属丝,在中途折成近似直角。校正推动用扭杆342的一端安装在弹簧安装部346上,另一端与加压辊轴312接触。校正推动用扭杆342的折弯部分锁定在锁定部347上。校正推动用扭杆342绕轴线扭曲,向下方推动加压辊轴312。输送用扭杆344是比校正推动用扭杆342直径大的金属制的金属丝,在中途折成近似直角。输送用扭杆344的一端安装在弹簧安装部346上,另一端与加压辊轴312接触。输送用扭杆344的折弯部分锁定在锁定部348上。输送用扭杆344绕轴扭曲,向下方推动加压辊轴312。
校正推动用扭杆342,包含使被记录物100沿输送方向校正时在内,为了向被记录物100推压加压辊310,而一直向下方推动加压辊轴312。而且,输送用扭杆344在上述校正时,由图4所示的推举机构350推举而不对加压辊轴312进行推动,在输送校正后的被记录物100时,为了向被记录物100推压加压辊310而向下方推动加压辊轴312。加压辊轴312在设置有一对加压辊310的大致中央部位具有V型槽314,输送用扭杆344在加压辊轴312的V型槽314推动加压辊轴312。并且,输送用扭杆344的一端插入设置在弹簧侧推举部件354上的在上下方向较长的槽355中。此外,推动部340也是本发明的辊推压装置的一例。
由此,校正推动用扭杆342和输送用扭杆344以强弱不同的2个阶段向被记录物100推压加压辊单元304,所以与使用2个螺旋弹簧和被螺旋弹簧推动的套管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推动加压辊单元304的机构。
而且,校正推动用扭杆342和输送用扭杆344在具有一对加压辊310的组的各个组中,推动连结一对加压辊310的加压辊轴312。由此,校正推动用扭杆342和输送用扭杆344能够均匀地推动一组加压辊310中的各加压辊310。
另外,如图10所示,加压辊单元304的右端连结有加压侧传递齿轮311,传递来自前输送部320的驱动力而旋转驱动加压辊310。加压辊单元304被U字形的轴支撑部382轴支撑,从而加压侧传递齿轮311能够一体旋转驱动加压辊单元304。
图11是表示记录装置10将插入记录装置10的被记录物100输送到台板部50跟前,之后进行校正,并在校正后进而输送到台板部50上的动作的时间图。
如图11所示,在被记录物100被插入记录装置10前的待机状态下,加压辊310和输送辊324处于停止状态。在该待机状态下,校正板360和后述的推举机构350的推举部件351均处于上方的位置,输送用扭杆344不推动加压辊轴312。另外,校正推动用扭杆342处于推动加压辊轴312的状态。
被记录物100从上述待机状态插入记录装置10后,加压辊310和输送辊324旋转,夹持被记录物100并输送到与校正板360接触的位置。这时,在被记录物100相对于输送方向倾斜的情况下,被记录物100的一部分先和校正板360接触,此时其它部分仍未与校正板360接触。在该状态下,加压辊310和输送辊324进一步旋转后,被记录物100的仍未与校正板360接触的部分,由设置在该部分附近的加压辊310和输送辊324输送到与校正板360接触的位置,而此前已经与校正板360接触的部分,不被进一步输送。这时,因为加压辊310被具有较弱的推动力的校正推动用扭杆342推向被记录物100,所以被记录物100的此前已经与校正板360接触的部分附近所设置的加压辊310和输送辊324在被记录物100上空转。通过设置在校正板360附近的光学传感器(未图示),判断被记录物100已被校正后,停止加压辊310和输送辊324的旋转。
在被记录物100校正后,推举部件351下降。由此,推举部件351使被推上来的输送用扭杆344与加压辊轴312的V型槽314接触。然后,与推举部件351下降到规定位置后的继续下降联动,校正板360也下降。校正板360下降到从被记录物100的输送通路退避的位置后,在该位置停止,推举部件351也与之相一致而停止下降。
在校正板360和推举部件351停止后,加压辊310和输送辊324再次旋转,夹持被记录物100并将其输送到台板部50上,由记录部20进行记录。这时,加压辊310经由加压辊轴312、通过校正推动用扭杆342和输送用扭杆344而利用较强的推动力被推向被记录物100,所以加压辊310和输送辊324能够可靠地夹持并输送被记录物100。
图12是推举机构350的局部剖视图。在图12中,表示校正板360从被记录物100的输送通路退避,并且输送用扭杆344对加压辊轴312进行推动的状态。
如图12所示,推举机构350具有:设置有槽355、在该槽355中插入有输送用扭杆344的弹簧侧推举部件354,与该弹簧侧推举部件354的下面接触的随动件侧推举部件352,与随动件侧推举部件352一体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的随动部件368,以及可绕旋转轴394旋转地支撑在本体部11上、使随动部件368作为随动件而上下往复移动的凸轮390。上述弹簧侧推举部件354和随动件侧推举部件352构成推举部件351。
如上所述,随动部件368在上部与随动件侧推举部件352构成一体。并且,在随动部件368的上部,通过螺旋弹簧362设置着校正板360。在随动部件368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设置着上下方向较长的长孔364,在该长孔364中,插入有凸轮390的旋转轴394。并且,在随动部件368的下部,设置着下方开口的切口366,在该切口366中,插入有固定于本体部11的随动件固定轴396。在随动部件368的上述长孔364和切口366之间,贯通安装有销398。
凸轮390具有近似圆板的形状,在与随动部件368对向的侧面上,具有漩涡形状的凸轮槽392。在凸轮槽392中,插入有贯通随动部件368安装的销398的一端。
在图12所示的状态下,销398在漩涡形状的凸轮槽392中处于从旋转轴394离开的下方位置。由此,随动部件368相对于支撑着旋转轴394的本体部11,处于可动范围的最下方位置。在随动部件368处于最下方位置时,设置在校正板360上部的校正板360处于被记录物100的输送通路下方,从输送通路避开。同样地,连结在随动部件368上部的随动件侧推举部件352也处于最下方位置,与随动件侧推举部件352接触的弹簧侧推举部件354允许输送用扭杆344推动加压辊轴312。
为了从该状态成为待机状态,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凸轮390沿图12中的实线的箭头方向旋转驱动。若凸轮390沿箭头方向旋转,则销398即沿着凸轮槽392而相对于凸轮390上升。这时,因为旋转轴394和随动件固定轴396插入在长孔364和切口366中,所以在凸轮390沿箭头方向旋转时,随动部件368能够不向左右方向偏斜地相对于本体部11上升。
图13是表示校正板360进入被记录物100的输送通路、并且输送用扭杆344从加压辊轴312离开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从图12所示的状态,通过凸轮390旋转,随动部件368上升后,如图13所示,校正板360的上端与加压辊侧框架380的底面384接触。由此,校正板360进入被记录物100的输送通路。
凸轮390从该状态进一步旋转后,由于校正板360与底面384接触,所以不会继续上升,但是因为在校正板360和随动部件368之间设置着螺旋弹簧362,所以随动部件368一边克服螺旋弹簧362的推动力一边继续上升。与之相伴,连结在随动部件368上部的随动件侧推举部件352也上升,推举与随动件侧推举部件352接触的弹簧侧推举部件354。由此,弹簧侧推举部件354推举插入槽355中的输送用扭杆344的一端,向加压辊轴312的上方移动输送用扭杆344,解除对加压辊轴312的推动力。由此,能够在被记录物100在输送方向校正时从加压辊轴312解除输送用扭杆344的推动。该状态为图11所示的待机状态,向记录装置10插入被记录物100后,加压辊310和输送辊324夹持被记录物100旋转,将被记录物100输送至与校正板360接触校正。
在图13所示的状态下完成被记录物100的校正后,利用上述驱动机构,凸轮390沿图13所示的虚线的箭头方向旋转驱动。凸轮390沿箭头方向旋转后,销398沿着凸轮槽392相对于凸轮390下降。由此,随动部件368相对于本体部11下降。这时,首先,因为与校正板360构成为一体的随动件侧推举部件352下降,所以与随动件侧推举部件352接触的弹簧侧推举部件354也下降。弹簧侧推举部件354所推举的输送用扭杆344的一端向下方下降,输送用扭杆344再次插入加压辊轴312的槽314中,向下方推动加压辊轴312。如图9和图10所示,输送用扭杆344在设置于加压辊轴312的V型槽314中推动加压辊轴312,所以即使加压辊轴312暂时上升而离开,也能够每次均在大致相同的位置推动加压辊轴312。并且,即使在旋转驱动加压辊轴312时,也能够一边旋转驱动加压辊轴312一边沿垂直于旋转轴的方向推动加压辊轴312。
并且,通过凸轮390沿虚线的箭头方向旋转,随动部件368进一步下降,与之相伴,校正板360也下降而从被记录物100的输送通路避开,回复到图12所示的状态。
图14和图15是将后加压部302用垂直于旋转轴的平面切断表示的剖视图。图14用穿过槽314的平面切断,图15用穿过后框架330的轴支撑部332的平面切断。此外,图14和图15所示的后加压部302的加压辊单元具有与前加压部300的加压辊单元304相同的构成,所以用与加压辊单元304相同的符号说明。
如图14和图15所示,后加压部302具有:加压辊单元304,旋转自如地轴支撑加压辊单元304的后框架330,将加压辊单元304朝向被记录物100向下方推动的推动部334。在后框架330上,设置着具有U字形的形状的轴支撑部332。在该轴支撑部332中,插入加压辊轴312,并可旋转地支撑着加压辊轴312。通过将加压辊单元304轴支撑在轴支撑部332上,能够使加压辊单元304一体旋转驱动。
推动部334是金属制的金属丝,在V型槽314中一直向下方朝被记录物100推动加压辊单元304。由于加压辊轴312由树脂形成,推动部334由金属形成,所以即使加压辊轴312旋转,通过推动部334相对于加压辊轴312滑动,推动部334也能够在垂直于旋转轴的方向上更加可靠地推动加压辊轴312。所以,与采用螺旋弹簧和由螺旋弹簧推动的套管按压各加压辊310的两侧的加压辊轴312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推压加压辊单元304的机构。
图16是表示前加压部300和前输送部320夹持输送被记录物100的动作的局部后视图。此外,因为后加压部302和后输送部322输送被记录物100时也进行同样的动作,所以省略其说明。
如图16所示,被记录物100配置在加压辊单元304和前输送部320之间后加压辊单元304中的对应于被记录物100的宽度的加压辊310就搭靠在被记录物100上。在该状态下,通过旋转驱动加压辊轴312,经由输送侧传递齿轮321和加压侧传递齿轮311,加压辊单元304被旋转驱动。由此,不仅在被记录物100具有所设想的最窄的宽度或者最宽的宽度的情况下,而且在具有任意宽度的情况下,加压辊310也会搭靠到被记录物100上,以加压辊单元304整体不相对于被记录物100倾斜的状态,在与前输送部320之间夹持被记录物100,从而正确地输送被记录物100。特别是在一对加压辊310中,即使加压辊310中的一方搭靠,推动部340也能够均匀地推动两方的加压辊310。而且,因为加压辊单元304中的万向接头370未被直接推动,未受到半径方向的力,所以在对加压辊单元304施加驱动力而使之旋转的情况下,加压辊单元304能够不晃动地平滑地旋转,能够抑制被记录物100的振动,提高记录的精度。
图17是将图4中的台板部50附近放大表示的放大剖视图,图18是将图17的部分用由X表示的水平面切断并从上面观察的剖视图。此外,图17的切断面较图4的切断面处于内侧(图18中的左侧)。
如图17和图18所示,台板部50具有:设置在记录头200下方的台板500,从下方推举支撑台板500的支撑弹簧550,在记录头200往复移动的方向上设置在与支撑弹簧550相同的位置、限制台板500的高度上限的台板高度限制部560,引导台板500的上下方向的移动的台板引导部件532、534,设置在台板500下方的振动吸收部件540。在记录头200上,相对于记录头200旋转自如地安装着作为间隙保持部220的滚子。
台板500具有:在记录头200的移动方向上延伸的板状的台板本体510,在台板本体510的下方朝向被记录物100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延伸的一对台板脚部520。台板本体510和台板脚部520例如通过将具有弹性的树脂注塑成型而一体形成。在台板本体510中的记录头200的移动方向的两端,还设置着在记录头200的移动方向上向外侧突出的销515、516。
台板本体510具有:与记录头200对向的上面平坦的上部512,以及被记录物100的输送方向的宽度比上部512窄的下部514。由此,台板本体510的截面,如图17所示具有伞状的形状。间隙保持部220在上部512的上面和输送到该上面的被记录物100之上转动的同时,间隙保持部220和记录头200沿着上部512的长度方向移动。这时,间隙保持部220直接或者通过被记录物100向下按压上部512的上面,从而保持被记录物100和记录头200之间的间隙。台板脚部520通过与后述的台板高度限制部560接触,限制被支撑弹簧550推举的台板500的高度的上限。
台板引导部件532、534设置在台板500中的记录头200往复移动的方向的两端,并从本体部11向垂直上方竖起。上述台板引导部件532、534分别在垂直方向具有引导槽部533、535。通过在引导槽部533中插入台板500的销515,同时在引导槽部535中插入台板500的销516,引导槽部533、535引导台板500的上下移动。并且,通过台板引导部件532、534的底面和销515、516接触,限制台板500的高度的下限。而且,设定底面的高度,使得即使在台板500通过所设想的用于记录的最厚的被记录物100而被按压的情况下,销515、516也不与台板引导部件532、534的底面接触。
振动吸收部件540例如由海绵等具有吸音性和弹性的材料形成,以覆盖台板500的下部514的下方和侧面的一部分的方式,在被记录物100的输送方向上设置在校正板360和后输送部322之间。振动吸收部件540与台板500的台板脚部520紧密接触,并从被记录物100的输送方向两侧对其进行夹持。并且,振动吸收部件540将台板500向台板引导部件532、534推动。在图17和图1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振动吸收部件540的被记录物100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在沿着输送方向的方向上,以比下游侧程度更深的压扁的状态插入台板500的下部514。由此,在振动吸收部件540中,从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对台板500的下部514施加的推动力比从下游侧施加的推动力强。所以,台板500整体被向下游侧推动,台板500的销515、516分别被按到引导槽部533、535的被记录物100的下游侧的侧壁上。由此,在与台板500振动的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振动吸收部件540能够推动台板500,并更加可靠地吸收台板500的振动。
这里,在台板500的上部512的下面513和振动吸收部件540的上面542之间,设置有比台板500沿上下方向移动的移动幅度小的间隙G。由此,在台板500的上下的移动量小时,通过与台板500振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推动力吸收振动吸收部件540吸收振动。并且,在台板500的上下的移动量大时,振动吸收部件540与台板500的上部512接触,在上下方向上也吸收台板500的振动。所以,台板500能够追随记录头200的向下按压,之后的台板500的振动可由振动吸收部件540更为可靠地吸收。
图19和图20是说明在被间隙保持部220向下按压时台板500弯曲的状态的概要图。图19表示记录头200处于靠近待机位置处的状态,图20表示记录头200位于往复移动的大致中心位置的状态。此外,图中的箭头表示台板500由台板高度限制部560限制高度的位置。
用图17~图20所示的构成说明台板部50的动作。首先,输送部30将在输送方向上校正后的被记录物100输送到台板500的上部512的平坦的上面之上。然后,通过由滑架马达240驱动后述的同步皮带250,将记录头滑架230引导移动到沿本体上部16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记录头引导轴260上。由此,记录头滑架230在台板500的长度方向上移动记录头200和间隙保持部220。这种情况下,在台板500的上部512未载有被记录物100的区域,间隙保持部220直接在上部512上转动。另外,在台板500的上部512载有被记录物100的区域,间隙保持部220搭在被记录物100上并在被记录物100上转动,从而间隙保持部220通过被记录物100而按压台板500的上部512的上面。由此,间隙保持部220在设置于台板500的上部512上的被记录物100和记录头200之间保持所希望的间隙。即使在间隙保持部220从在台板500的上部512上直接转动的状态,通过搭在被记录物100上而急剧地按压台板500的情况下,通过台板500的下部514和振动吸收部件540接触的摩擦力、以及台板500的销515、516分别被压在引导槽部533、535中的被记录物100的下游侧的侧壁上的滑动负荷,也能够衰减台板500的振动,迅速且可靠地吸收台板500的振动。
如上所述,间隙保持部220在被记录物100上转动,在被记录物100和记录头200之间保持所希望的间隙的同时,记录头200通过色带盒60的色带在被记录物100上击打多根金属丝而记录点,从而在被记录物100上进行文字等的记录。在本实施方式中,振动吸收部件540被抵靠台板500的下部514上,所以即使在击打金属丝到被记录物100上的振动传递到台板500的情况下,也能够吸收台板500的振动。
如图19和图20所示,从下方推举支撑台板500的支撑弹簧550、和限制台板500的高度的上限的台板高度限制部560,在长度方向上设置在相同位置。台板500如上所述具有弹性,由被记录物100向下按压,如图中的虚线所示那样弯曲。但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将弯曲夸张并用虚线表示。此外,图中的点线将在后面说明。
图21是从记录头200往复移动的方向观察到的台板500的侧视图。台板500如上所述具有台板本体510和台板脚部520。台板脚部520具有从台板本体510的两处向垂直下方延伸的铅垂部522,以及从铅垂部522的下端向被记录物100的输送方向的下游水平延伸的水平部524,呈L字形。水平部524的上面525,通过与后述的台板高度限制部560的接触部564接触,限制利用支撑弹簧550推举的台板500的高度上限。
图22是台板高度限制部560的斜视图。台板高度限制部560具有:与推举台板500的支撑弹簧550的下端接触的平板状的弹簧支承部562,在弹簧支承部562上突出、插入支撑弹簧550中而在上下方向引导并锁定支撑弹簧550的弹簧锁定部563,较弹簧锁定部563设置在被记录物100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接触部564,在台板高度限制部560的沿记录头200往复移动的方向的一端侧(图中右侧)、沿被记录物100的输送方向延伸的轴部568。
接触部564具有下面565,该下面565与弹簧支承部562之间具有间隙、且位于比弹簧支承部562高的位置。在接触部564上设置有贯通该接触部564,且在记录头200的往复移动的方向上较长的长孔566。而且,在台板高度限制部560上,在比长孔566远离轴部568的位置设置有螺纹孔567。
图23~图26是说明台板高度限制部560和高度调整部570的概要图。图23是从被记录物100的输送方向观察到的台板高度限制部560附近的斜视图。图24是将图23的部分用垂直于记录头200的移动方向的平面剖开表示的剖面图。图25是将图24的部分用截面A剖开表示的剖视图。图26是将图24的部分用截面B剖开表示的剖视图。
如图23所示,台板高度限制部560的弹簧支承部562,通过与支撑弹簧550的下端接触,支撑支撑弹簧550。由此,支撑弹簧550相对于台板高度限制部560,朝向记录头200推举台板500。另外,台板高度限制部560的接触部564的下面565,通过与台板高度限制部560的台板脚部520的水平部524的上面525接触,限制台板脚部520向上方移动。由此,台板高度限制部560限制被支撑弹簧550推举的台板500的高度上限。而且,在接触部564中,在插入水平部524的下方,设置有具有向本体部11贯通的矩形的贯通孔的贯通部569。由此,在台板500被间隙保持部220按压的情况下,台板500的台板脚部520可以退避到该贯通部569中。
台板高度限制部560的轴部568转动自如地轴支撑固定在本体部11上的高度限制部保持部580。由此,台板高度限制部560以轴部568为中心转动,从而能够调整设置在台板高度限制部560上的弹簧支承部562和接触部564的相对于本体部11的高度。
如图24~图26所示,在台板高度限制部560的接触部564的长孔566中,与接触部564之间具有间隙地插入有按压螺钉574,按压螺钉574的螺钉头的下面与接触部564的上面接触,并且按压螺钉574的前端部拧入设置在本体部11上的螺纹孔576中。由此,按压螺钉574相对于本体部11而按压台板高度限制部560,规定台板高度限制部560的高度上限。另外,在台板高度限制部560的螺纹孔567中拧入推举螺钉572,推举螺钉572的前端与本体部11接触。由此,推举螺钉572相对于本体部11而推举台板高度限制部560,规定台板高度限制部560的高度下限。上述推举螺钉572和按压螺钉574是本发明中的高度调整部570的一例。
在上述构成中,通过向朝台板高度限制部560按入的方向旋转推举螺钉572的同时,向从本体部11浮起的方向旋转按压螺钉574,从而台板高度限制部560的接触部564的下面565向上移动。由此,台板500的高度上限向上移动,记录头200的间隙保持部220未接触时的台板500相对于记录头200的高度变高。另外,通过向从台板高度限制部560浮起的方向旋转推举螺钉572的同时,向朝本体部11按入的方向旋转按压螺钉574,从而台板高度限制部560的接触部564的下面565向下移动。由此,台板500的高度上限向下移动,记录头200的间隙保持部220未接触时的台板500相对于记录头200的高度变低。通过上述操作,高度调整部570能够调整并固定台板高度限制部560相对于记录头200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改变台板500相对于记录头200的高度上限,台板高度限制部560的弹簧支承部562和台板500的相对位置也不发生变化,所以能够将设置在弹簧支承部562和台板500之间的支撑弹簧550推举台板500的推动力大致保持一定。
如图25所示,推举螺钉572比按压螺钉574远离轴部568而设置。由此,在通过间隙保持部220向下按压台板500而对台板高度限制部560作用向下的力时,夹着按压螺钉574的轴部568和推举螺钉572稳定地支撑台板高度限制部560,所以能够防止台板高度限制部560变形或者破坏。
如图26所示,在记录头200往复移动的方向上,支撑弹簧550和台板高度限制部560设置在相同位置。所以,在台板500未被间隙保持部220按压的情况下,能够减小在台板500上的、由支撑弹簧550推举的位置、和由台板高度限制部560限制高度的位置之间产生的弯曲力矩,能够抑制台板500随时间而产生塑性变形以及蠕变。
并且,如图24所示,按压螺钉574在被记录物100的输送方向上设置在接触部564的附近。由此,能够减小在台板高度限制部560中由按压螺钉574按压的位置和由台板脚部520推举的接触部564之间产生的弯曲力矩,能够抑制台板高度限制部560随时间而产生塑性变形以及蠕变。
图27是说明在间隙保持部220移动到台板500之上时,台板500位移的量的概要图。在图27中,在假定台板500是刚性体的情况下,间隙保持部220以一定的力向下按压台板500时,台板500的被间隙保持部220按压的位置通过支撑弹簧550而位移的量,表示为“基于弹簧的位移”。并且,在该图中,在假定以刚性体取代支撑弹簧550而支撑台板500的情况下,在间隙保持部220以一定的力向下按压台板500时,台板500的被间隙保持部220按压的位置通过台板500的弹性变形而位移的量,表示为“基于弹性的位移”。
在间隙保持部220以一定的力向下按压台板500时,其位置位移的量为上述的基于弹簧的位移和基于弹性的位移的和。如图27所示,在一对支撑弹簧550之间,台板500的基于弹簧的位移和基于弹性的位移的和大体一定。所以,间隙保持部220以一定的位移按压台板500所需的力,在一对支撑弹簧550之间大体一定。由此,间隙保持部220在台板500上往复移动时,能够稳定地按压台板500。
图28和图29是说明在比较例1中、间隙保持部220在台板500上移动时台板500位移的量的概要图。并且,对于与图19和图20相同的构成赋予相同的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在图28和图29所示的比较例1中,与图19和图20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不同,台板高度限制部560设置在台板50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通过从上方压台板500而限制台板500的高度上限。
在该比较例1中,在记录头200处于靠近待机位置处的状态以及位于往复移动的大致中心的情况下,台板500分别如图28和图29的点线所示而弯曲。不过,在上述图中为了便于说明而将弯曲夸张表示。在图29中,台板500在中央附近被间隙保持部220按压而向下方弯曲,其两侧被支撑弹簧550推举而向上方弯曲,并且,两端向下方弯曲。另外,即使在间隙保持部220未按压台板500的状态下,因为由台板高度限制部560限制高度的位置也比被支撑弹簧550推举的位置靠向端侧,所以会产生在台板500整体向上凸出的方向上弯曲的力矩。如上所述,比较例1的台板500有可能会随时间而产生塑性变形,或产生蠕变。此外,为了进行比较,在图19和图20中用点线表示该比较例1的弯曲。
图30和图31是说明在比较例2中、间隙保持部220在台板500上移动时台板500位移的量的概要图。在图30和图31所示的比较例2中,与图19和图20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不同,台板高度限制部560在长度方向上比支撑弹簧550靠近中央侧设置。
在该比较例2中,在记录头200处于靠近待机位置处的状态以及位于往复移动的大致中心的情况下,台板500分别如图30和图31的点线所示而弯曲。不过,在上述图中为了便于说明而将弯曲夸张表示。而且,为了进行比较,将图19和图20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台板500的弯曲分别在图30和图31中用虚线表示。例如,如图30所示,在记录头200位于左侧时台板500的右端向上方非常大地变形。而且,即使在间隙保持部220未按压台板500的状态下,因为由台板高度限制部560限制高度的位置也比被支撑弹簧550推举的位置靠向中央侧,所以会产生在台板500整体向下凸出的方向上弯曲的力矩。如上所述,比较例2的台板500也有可能会随时间而产生塑性变形,或产生蠕变。
与比较例1和比较例2进行比较,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台板500的长度方向上将支撑弹簧550和台板高度限制部560的设置在相同位置,所以在被间隙保持部220按压时的弯曲小。而且,即使在未被间隙保持部220按压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台板500上,减小在由支撑弹簧550推举的位置和由台板高度限制部560限制高度的位置之间产生的弯曲力矩,能够抑制台板500随时间而产生塑性变形和蠕变。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记录头200待机的位置,使支撑弹簧550位于间隙保持部220的下方。由此,即使在记录头200待机时由间隙保持部220向下按压台板500,也能够减小在由支撑弹簧550推举的位置和由间隙保持部220限制高度的位置之间产生的弯曲力矩,能够抑制台板500随时间而产生塑性变形和蠕变。
图32是将记录装置10的色带卷绕单元600附近放大表示的放大斜视图。并且,在图32中,为了便于说明而表示了将色带盒60从记录装置10拆下后的状态。而且,从图32到后述的图36,为了简化图面而省略了齿轮的齿。
如图32所示,色带卷绕单元600设置在驱动同步皮带250的皮带驱动轮610附近,具有与色带盒60的卷盘配合的色带卷绕轴660。皮带驱动轮610是固定在如图3所示的滑架马达240的旋转轴242上的齿轮。皮带驱动轮610为了往复驱动同步皮带250而正转和反转,色带卷绕单元600在皮带驱动轮610正转的情况下以及反转的情况下,向一定方向旋转色带卷绕轴660,卷绕色带盒60的色带。
图33是色带卷绕单元600的正视图。图34是行星杆620和行星齿轮700的斜视图。图35是在色带卷绕单元600中将行星杆620和行星齿轮700拆下后的斜视图。图36是从被记录物100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观察到的色带卷绕单元600的后视斜视图。此外,在图34中,为了便于说明而表示将行星驱动齿轮710的一部分剖开的状态,并且表示行星从动齿轮730从行星驱动齿轮710浮起的状态。
如图33所示,色带卷绕单元600具有:设置在旋转轴242的轴上的恒星齿轮612,与旋转轴242啮合的行星杆620,设置在行星杆620上的行星齿轮700,在与行星齿轮700啮合时随同行星齿轮700旋转的正转从动齿轮630和反转从动齿轮640,与反转从动齿轮640啮合的中间齿轮650,一直与正转从动齿轮630和中间齿轮650啮合的上述色带卷绕轴660。色带卷绕单元600还具有收容上述行星杆620、行星齿轮700、正转从动齿轮630、反转从动齿轮640、中间齿轮650和色带卷绕轴660的壳体670。
恒星齿轮612是与皮带驱动轮610一体设置且比皮带驱动轮610直径小的齿轮,在旋转轴242的轴方向上位于比皮带驱动轮610靠近滑架马达240的一侧。由此,恒星齿轮612随着旋转轴242正转或者反转而正转或者反转。
使用图33,对色带卷绕单元600的旋转驱动力的传递和旋转方向进行说明。旋转轴242正转(图33中的虚线箭头的方向),则设置在旋转轴242上的恒星齿轮612也正转。与之相伴,行星杆620沿虚线箭头方向移动,设置在行星杆620上的行星齿轮700在恒星齿轮612上公转,从而行星齿轮700与正转从动齿轮630啮合。在该状态下,进而通过恒星齿轮612正转,行星齿轮700也随同其转动而正转,正转从动齿轮630随同该行星齿轮700转动而沿图中的虚线箭头的方向旋转。随着正转从动齿轮630的该旋转,色带卷绕轴660向图中的虚线箭头的方向旋转。
另外,旋转轴242反转(图33中的实线箭头的方向),则设置在旋转轴242上的恒星齿轮612也反转。与之相伴,行星杆620沿实线箭头方向移动,设置在行星杆620上的行星齿轮700在恒星齿轮612上公转,从而行星齿轮700与反转从动齿轮640啮合。在该状态下,进而通过恒星齿轮612反转,行星齿轮700也随同其转动而反转,反转从动齿轮640随同该行星齿轮700转动而沿图中的实线箭头的方向旋转。随着反转从动齿轮640的该旋转,中间齿轮650向图中的实线的方向旋转。随着中间齿轮650的该旋转,色带卷绕轴660向图中的实线箭头的方向旋转。
如图34所示,行星杆620具有整体呈大致板状的本体622,在本体622的一端附近穿设有旋转轴720,保持行星齿轮700。在本体62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旋转轴242啮合的呈与旋转轴242同心圆弧状的切口623,以及设置在该切口623周围的凸部624。凸部624沿着旋转轴242的轴方向朝向滑架马达240延伸。由此,行星杆620保持恒星齿轮612和行星齿轮700的距离。切口623具有从行星杆620的一端朝向行星齿轮700侧切除的圆弧状。由此,即使在行星齿轮700从正转从动齿轮630和反转从动齿轮640受到啮合的压力的情况下,行星杆620的切口623也会与旋转轴242接触,从而可以防止行星杆620从旋转轴242脱落。
行星齿轮700具有:设置在行星杆620上、与恒星齿轮612啮合且随同恒星齿轮612旋转的行星驱动齿轮710,与行星驱动齿轮710设置在同轴上、随同行星驱动齿轮710而旋转的行星从动齿轮730,将行星驱动齿轮710和行星从动齿轮730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推动的推动部件740,贯通行星驱动齿轮710、行星从动齿轮730和行星杆620的旋转轴720。
行星驱动齿轮710具有近似圆盘状的形状,在外周上设置有与恒星齿轮612的齿啮合的齿712。在行星驱动齿轮710的中心,设置有接纳旋转轴720的下部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的外侧,设置具有相对于圆周方向及轴方向倾斜的多个斜面714的孔。
行星从动齿轮730具有比行星驱动齿轮710直径小的近似圆筒状的形状。在行星从动齿轮730的外周的上部,设置有与正转从动齿轮630和反转从动齿轮640啮合的齿732。在行星从动齿轮730的外周的下部,设置有相对于圆周方向及轴方向倾斜的多个斜面734。推动部件740向行星驱动齿轮710推动行星从动齿轮730,从而在一般状态下,行星驱动齿轮710和行星从动齿轮730在上述多个斜面714、734处相互啮合。
旋转轴720具有近似圆柱状的形状,上端具有凸缘722。在旋转轴720的下端724处,围绕轴设置有未图示的槽,在该槽中插入有挡环。由此,旋转轴720的下端724不会从行星杆620脱出。
推动部件740与旋转轴720的凸缘722接触、向行星驱动齿轮710推动行星从动齿轮730的同时,向行星杆620推动行星驱动齿轮710。由此,推动部件740相对于行星杆620而向行星驱动齿轮710施加负荷转矩,所以将从恒星齿轮612施加到行星驱动齿轮710的驱动力传递到行星杆620,并将该驱动力切换成转动行星杆620的驱动力。推动部件740的一例为螺旋弹簧。
在上述构成中,在行星驱动齿轮710和行星从动齿轮730之间施加了基准值以下的转矩的情况下,行星驱动齿轮710和行星从动齿轮730一体旋转。另外,在行星驱动齿轮710和行星从动齿轮730之间施加了基准值以上的转矩的情况下,克服推动部件740的推动力,行星从动齿轮730的斜面734在行星驱动齿轮710上沿着啮合的斜面714滑动。由此,行星从动齿轮730相对于行星驱动齿轮710而浮起,相对于行星驱动齿轮710而自由旋转。由此,限制施加在行星从动齿轮730上的转矩。由此,在色带盒60中色带缠在一起、色带被锁住时等,在行星从动齿轮730上施加了较大的转矩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色带卷绕单元600破损。
如上所述,因为在行星齿轮700的行星驱动齿轮710和行星从动齿轮730之间限制转矩,所以不需要在行星齿轮700之外另行设置限制转矩的机构,能够减少零件数量。而且,因为按照上述顺序由推动部件740推动行星从动齿轮730,所以即使在行星从动齿轮730相对于行星驱动齿轮710自由旋转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行星驱动齿轮710和恒星齿轮612的啮合。并且,能够通过斜面714、734的倾斜设定作为基准值的转矩。例如,在设有沿轴方向竖立的倾斜较小的斜面714、734的情况下,行星从动齿轮730相对于行星驱动齿轮710自由地开始旋转的转矩的基准值变大。另外,在设有沿轴方向平缓的倾斜较大的斜面714、734的情况下,转矩的上述基准值变小。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行星驱动齿轮710和行星从动齿轮730的旋转方向,斜面714、734的倾斜对称,所以在行星驱动齿轮710和行星从动齿轮730正转的情况下和反转的情况下,能够使转矩的基准值相同。另外所需说明的是,通过使斜面714、734的倾斜不对称,在行星驱动齿轮710和行星从动齿轮730正转的情况下和反转的情况下,能够将转矩的基准值设定成不同的值。
如图35所示,正转从动齿轮630具有:与行星从动齿轮730啮合的大径齿轮部632,在大径齿轮部632的上方与该大径齿轮部632一体形成、且直径比大径齿轮部632小的小径齿轮部634。大径齿轮部632,通过在恒星齿轮612从反转切换成正转时行星杆620绕旋转轴242转动,而与行星从动齿轮730啮合。另外,在恒星齿轮612反转的情况下,大径齿轮部632脱离与行星从动齿轮730的啮合。小径齿轮部634一直与色带卷绕轴660啮合。因而,大径齿轮部632随同行星从动齿轮730旋转,则小径齿轮部634就将该旋转驱动力向色带卷绕轴660传递,旋转色带卷绕轴660。
同样地,反转从动齿轮640具有:与行星从动齿轮730啮合的大径齿轮部642,在大径齿轮部642的上方与该大径齿轮部642一体形成、且直径比大径齿轮部642小的小径齿轮部644。反转从动齿轮640,通过在恒星齿轮612从正转切换成反转时行星杆620绕旋转轴242转动,而与行星从动齿轮730啮合。另外,在恒星齿轮612正转的情况下,大径齿轮部642脱离与行星从动齿轮730的啮合。小径齿轮部644一直与中间齿轮650啮合。并且,中间齿轮650一直与色带卷绕轴660啮合。因而,大径齿轮部642随同行星从动齿轮730旋转,则小径齿轮部644就将该旋转驱动力向中间齿轮650传递,中间齿轮650进而将该旋转驱动力向色带卷绕轴660传递,旋转色带卷绕轴660。
这里,正转从动齿轮630的大径齿轮部632和反转从动齿轮640的大径齿轮部642,具有即使在行星从动齿轮730克服推动部件740的推动力而从行星驱动齿轮710浮起的状态下也与行星从动齿轮730啮合的轴方向的高度。由此,即使在受到基准值以上的转矩,行星从动齿轮730从行星驱动齿轮710浮起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行星从动齿轮730与正转从动齿轮630或反转从动齿轮640的啮合脱开。所以,能够顺利地回复到行星从动齿轮730的下部进入行星驱动齿轮710的、原来的位置。
色带卷绕轴660具有一直与正转从动齿轮630的小径齿轮部634及中间齿轮650啮合的大径齿轮部662,比大径齿轮部662直径小、且插入色带盒60中、与色带盒60的卷盘配合的卷绕配合部664。由此,如上所述,恒星齿轮612在正转时承受来自正转从动齿轮630的旋转驱动力,在反转时承受来自中间齿轮650的旋转驱动力,色带卷绕轴660在任意情况下均向相同方向旋转。
如图34和图36所示,壳体670的行星杆轴承672具有与行星杆620的凸部624接触的U字形切口。由此,行星杆620能够围绕旋转轴242而相对于壳体670平滑可靠地转动。而且,因为行星杆620的切口623为圆弧状,所以与在行星杆620上设置贯通孔并插入旋转轴242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组装色带卷绕单元600。而且,能够容易地拆装恒星齿轮612和行星杆620,由此在色带卷绕单元600发生故障等时,能够容易更换色带卷绕单元600。而且,因为恒星齿轮612与皮带驱动轮610一体形成,所以不需要另行设置与皮带驱动轮610啮合、从皮带驱动轮610传递旋转驱动力的恒星齿轮612,能够减少色带卷绕单元600的零件数量。
图37、图38及图39表示台板高度限制部的第2实施例与其周边结构。图37表示将台板500与台板高度限制部590分解后的状态。图38表示将台板500与台板高度限制部590组装起来的状态。另外,图39表示将图38的台板高度限制部590相对被记录物100的输送方向垂直剖开的剖面。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与图21~图26说明过的实施例相同的构成使用同一符号,而省略说明。
本实施例的台板高度限制部590,在记录头200往复移动的方向以及输送被记录物100的方向二个方向上,将台板500的高度的上限限制在与支撑弹簧550相同的位置。据此,其目的在于:无论是记录头200往复移动的方向还是输送被记录物100的方向,台板500均不产生因塑性变形或蠕变而引起的扭曲。同时,本实施例的台板高度限制部590,目的还在于:可容易调整台板500的高度的上限,并且,即使台板500的高度的上限变更,也能够保证支撑弹簧550推举台板500的推动力大致一定。
以下,对台板高度限制部590的详细的构成进行说明。
台板脚部530包括脚部本体526和脚部销527。脚部本体526与台板500一体成型,从下端向上方形成有孔。在脚部销527的一端包含水平部529,通过将另一端插入脚部本体526的孔中而将脚部销527安装在脚部本体526上。水平部529的直径比脚部本体526直径大。支撑弹簧550是包围台板脚部530的螺旋弹簧。根据这样的构成,可相对于脚部本体562,依次组装支撑弹簧550以及台板高度限制部590,最后,将脚部销527安装在脚部本体526上。根据这样的组装方法,能够容易组装台板500、支撑弹簧550、台板高度限制部590以及脚部销527。
台板高度限制部590,在上面具有弹簧支承部599,在下面具有接触部598。弹簧支承部599沿台板脚部530的外周支撑支撑弹簧550的下端。接触部598被设在台板高度限制部590的与弹簧支承部599相对向的下面,通过其与台板脚部530的水平部529的上面相接触,而限制台板脚部530向上方移动。台板高度限制部590由与本体部11拧合的固定螺钉596固定。根据这样的构成,在放松固定螺钉596来调节台板高度限制部590的高度的情况下,台板高度限制部590,在台板脚部530的外周相对向的位置支撑从支撑弹簧550及水平部529双方接受的力。从而,台板高度限制部590不会产生扭曲的力。
高度调整部800,在本体部11上从下方支撑台板高度限制部590,调整台板高度限制部590相对于记录头200的高度。高度调整部800被设置成沿记录头200往复移动的方向可以相对台板高度限制部590滑动。高度调整部800具有在高度调整部800滑动的方向上延伸的长孔状的脚部避让部803。由于脚部避让部803的宽度比脚部销527的水平部529的直径大,所以不会妨碍脚部销527同上下方向移动。
在台板高度限制部590的侧面,作为使高度调整部800滑动时的引导,具有向高度调整部800延伸的引导爪591及引导销592。引导爪591从下方与高度调整部800的侧面配合,而防止台板高度限制部590及高度调整部800向上下方向脱离。在组装台板高度限制部590与高度调整部800时,首先,使引导爪591与高度调整部800的一方的侧面卡合,然后,使引导销592与高度调整部800的另一方的侧面配合。
高度调整部800在上面具有高度调整面802。高度调整面802的高度沿着记录头200往复移动的方向逐渐变化。高度调整部800在高度调整面802上从下方支撑台板高度限制部590。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使高度调整部800滑动,而可容易改变高度调整面802支撑台板高度限制部590的高度。据此,能够同时调整支撑弹簧550的下端与台板500的高度的上限,并且可将二者调整相同量。从而,即使变更台板500相对于记录头200的高度的上限,也能够将支撑弹簧550推举台板500的推动力大致保持一定。
另外,高度调整面802包含多个水平面,这些多个水平面的高度沿着记录头200往复移动的方向逐渐变化,且这些多个水平面被形成为具有一样的高度差的阶梯形状。另一方面,台板高度限制部590在底面具有高度不同的一对水平部593。并且,按照在一对水平部593分别与高度调整面802接触的情况下,台板高度限制部590的上面成为水平状态的方式设置该一对水平部593。从而,即使使高度调整部800沿着记录头200往复移动的方向移动,台板高度限制部590也始终被高度调整部800的高度调整面802水平支撑。据此,无论是由高度调整部800将台板高度限制部590的高度调整为任意高度的情况,台板高度限制部590的弹簧支承部599及接触部598始终被水平保持。
即,台板高度限制部590,由于始终被高度调整面802的水平面支撑,所以与由斜面支撑的情况相比其姿势更加稳定。另外,即使从支撑弹簧550的下端及水平部529的上面双方受到上下方向的力,也能够稳定保持台板高度限制部590。
高度调整部800具有固定螺钉596。固定螺钉596穿过台板高度限制部590的贯通孔595与高度调整部800的长孔804并拧在本体部11中,螺钉头的下面抵靠台板高度限制部590的上面。从而,在紧固固定螺钉596时,台板高度限制部590,在由高度调整部800调整了相对记录头20的高度的状态下,相对本体部11被固定。从而,在放松固定螺钉596、使高度调整部800滑动来调节了台板高度限制部590的高度后,只需紧固固定螺钉596即可容易且稳定地将台板高度限制部590相对于本体部11固定。
另外,台板高度限制部590的一对水平部593,在记录头200往复移动的方向上夹着固定螺钉596设置。从而,在紧固固定螺钉596时,能够进一步稳定固定台板高度限制部590与高度调整部800。
这里,弹簧支承部599,在记录头200往复移动方向上被配置在与接触部598相同的位置。从而,能够减小台板高度限制部590在记录头200往复移动方向上的扭曲。
弹簧支承部599包括支撑橡胶597及橡胶支承部594。橡胶支承部594被与台板高度限制部590一体形成,进行支撑橡胶597相对台板高度限制部590的定位。支撑橡胶597具有凹部,该凹部的内径与支撑弹簧550的外径大致相同。而且,通过将支撑弹簧550嵌入该凹部中,而能够相对于台板高度限制部590来定位及支撑支撑弹簧550的下端。并且,支撑橡胶597可通过其弹性来吸收支撑弹簧550与台板高度限制部590之间的振动。
台板高度限制部590在台板脚部530的水平部529的上面与接触部598之间还具有橡胶528。橡胶528可减少水平部529与接触部598接触的瞬间以及接触的过程中的振动的传递。据此,能够减少振动向被台板500支撑的被记录物100的传递。
图40是表示脚部本体的其他方式的剖视图。脚部本体531是图39所示的脚部本体526的其他的实施例。脚部本体531是与台板500分体设置的部件,其从下方支撑台板500。如本实施例那样,通过与台板500相分离构成脚部本体531,而能够在将脚部本体531、台板高度限制部590以及高度调整部800相对本体部11固定后,从上方组装台板500。从而,提高了这些部件的组装性。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台板高度限制部590不会引起由支撑弹簧550的弹力引起的变形,能够同时变更支撑弹簧550的下端与台板500的高度的上限。从而,防止被记录物100被台板500挂住,同时,即使变更台板500相对于记录头200的高度的上限,也能够将支撑弹簧550推举台板500的推动力大致保持一定。据此,记录装置10实现了对被记录物100高精度且均匀的记录。另外,通过使高度调整部800滑动,而可容易调整台板高度限制部590的高度。据此,由于能够同时将支撑弹簧550的下端与台板500的高度的上限调整相同量,所以,支撑弹簧550推举台板500的推动力不变化,而即使变更台板500相对记录头200的高度的上限,记录装置10也能实现对被记录物100高精度且均匀的记录。
以上,利用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由上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范围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白,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加以各种变更或者改良。施加了这种变更或者改良的方式也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这一点由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记载可以清楚得知。

Claims (12)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记录头,其在被记录物上往复移动的同时,在上述被记录物上进行记录;
间隙保持部,其向下按压上述被记录物,以在上述被记录物与上述记录头之间保持所希望的间隙;
台板,其与上述记录头对向设置,通过被上述被记录物向下按压,而在上述记录头与上述被记录物之间形成上述间隙;
支撑弹簧,其从下方推举支撑上述台板;
台板高度限制部,其在上述记录头往复移动的方向及输送上述被记录物的方向上被设在与上述支撑弹簧相同的位置,用来限制上述台板的高度的上限,
上述台板具有沿着上述记录头往复移动的方向延伸的板状的台板本体、以及从上述台板向下方延伸的台板脚部,
上述台板脚部具有在下端向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部,
上述支撑弹簧是包围上述台板脚部的螺旋弹簧,
上述台板高度限制部,具有:沿上述台板脚部的外周支撑上述支撑弹簧的下端的弹簧支承部,以及设在上述台板高度限制部的与上述弹簧支承部对向的下面、并通过与上述台板脚部的上述水平部的上面接触而限制上述台板脚部向上方移动的接触部,
上述台板高度限制部通过与上述记录装置的装置本体拧合的螺钉而被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弹簧支承部包含支撑橡胶,该支撑橡胶具有凹部,该凹部的内径与上述支撑弹簧的外径大致相同,
上述支撑橡胶,通过将上述支撑弹簧嵌入上述凹部,而定位支撑上述支撑弹簧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台板高度限制部还具有被配置在上述台板脚部的上述水平部的上述上面与上述接触部之间的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台板脚部包括脚部本体以及脚部销,
上述脚部本体,被与上述台板本体一体成型,并具有从下端向上方的孔,
上述脚部销,在一端具有上述水平部,该水平部的直径比上述脚部本体的直径大,并且,通过将另一端插入上述脚部本体的上述孔中,而被安装在上述脚部本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台板脚部是与上述台板本体相独立的分体部件,从下方支撑上述台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台板高度限制部通过高度调整部而被支撑,且该高度调整部可调整上述台板高度限制部相对上述记录头的高度;
上述高度调整部,被相对于上述台板高度限制部可滑动地设置在上述记录装置的装置本体上,并具有高度逐渐不同的高度调整面,在上述高度调整面上从下方支撑上述台板高度限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高度调整面,在上述滑动方向上包含多个水平面,所述多个水平面被形成为具有一样的高度差的阶梯形状,在上述多个水平面中任意的水平面上均从下方支撑上述台板高度限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记录装置的装置本体拧合的所述螺钉通过穿过上述台板高度限制部及上述高度调整部后再与上述装置本体相拧合、并且螺钉头的下面与上述台板高度限制部相接触,从而使上述台板高度限制部与上述高度调整部的上述高度调整面相接触进行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台板高度限制部,在底面具有沿上述记录头往复移动的方向夹着上述螺钉的一对水平部,
上述一对水平部,通过分别与上述高度调整面的上述水平面接触被支撑而水平保持上述台板高度限制部的上述弹簧支承部及上述接触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间隙保持部具有滚子,该滚子随着上述记录头往复移动而在上述台板上及上述被记录物上一边旋转一边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记录头待机的位置,上述支撑弹簧位于上述滚子的下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头,通过向输送到上述台板上的上述被记录物击打多根金属丝而记录点。
CNB2005100525513A 2004-03-03 2005-03-01 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297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59735 2004-03-03
JP2004059738 2004-03-03
JP2004059735A JP2005246758A (ja) 2004-03-03 2004-03-03 記録装置
JP2004059738A JP4311232B2 (ja) 2004-03-03 2004-03-03 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3806A CN1663806A (zh) 2005-09-07
CN100382976C true CN100382976C (zh) 2008-04-23

Family

ID=35035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255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2976C (zh) 2004-03-03 2005-03-01 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8297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02007A (ja) * 2009-11-11 2011-05-26 Seiko Epson Corp プラテン、及び、記録装置
CN102582285A (zh) * 2012-03-02 2012-07-18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平板打印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7819A (en) * 1978-11-24 1980-10-14 International Computers Limited Printer platen
US4575267A (en) * 1984-04-23 1986-03-11 Ncr Corporation Record media thickness compensating mechanism
US4632577A (en) * 1985-09-16 1986-12-30 Ncr Corporation Record media thickness compensating mechanism
US5090825A (en) * 1991-03-21 1992-02-25 Ncr Corporation Stabilizer for a floating platen
US5879091A (en) * 1995-07-12 1999-03-09 Ing. C. Olivetti & C., S.P.A. Impact printer with yielding plate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7819A (en) * 1978-11-24 1980-10-14 International Computers Limited Printer platen
US4575267A (en) * 1984-04-23 1986-03-11 Ncr Corporation Record media thickness compensating mechanism
US4632577A (en) * 1985-09-16 1986-12-30 Ncr Corporation Record media thickness compensating mechanism
US5090825A (en) * 1991-03-21 1992-02-25 Ncr Corporation Stabilizer for a floating platen
US5879091A (en) * 1995-07-12 1999-03-09 Ing. C. Olivetti & C., S.P.A. Impact printer with yielding plat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3806A (zh) 2005-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66538B1 (e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aper tube having polygonal cross section
CN100371173C (zh) 图像记录设备
CN101468560B (zh) 移动设备和图像记录设备
CN100382976C (zh) 记录装置
CN100345689C (zh) 凸轮部件及具有该凸轮部件的记录装置
CN102019769A (zh) 记录装置
CN1299915C (zh) 记录装置和辊推压装置
CN1313281C (zh) 记录装置
CN1614689A (zh) 磁数据读取装置和记录装置
JP2005271398A (ja) 記録装置
JP4311232B2 (ja) 記録装置
CN1809467B (zh) 打印机
JP4127215B2 (ja) 駆動機構及び記録装置
JP4507562B2 (ja) 遊星歯車ユニットおよび記録装置
JP4192762B2 (ja) 記録装置
CN203172174U (zh) 打印机
CN103963494B (zh) 打印机
JP4670242B2 (ja) 遊星歯車ユニット及び記録装置
JP4192761B2 (ja) 記録装置
JP2005255284A (ja) 記録装置
JP4543697B2 (ja) 記録装置
JP4415701B2 (ja) 記録装置
JP2005140179A (ja) 遊星歯車ユニットおよび記録装置
JP2005262473A (ja) 記録装置
JP2005203000A (ja) 磁気データ読み取り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23

Termination date: 201903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