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82300C - 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 - Google Patents

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82300C
CN100382300C CNB2005100699892A CN200510069989A CN100382300C CN 100382300 C CN100382300 C CN 100382300C CN B2005100699892 A CNB2005100699892 A CN B2005100699892A CN 200510069989 A CN200510069989 A CN 200510069989A CN 100382300 C CN100382300 C CN 10038230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integrated circuit
circuit component
bus
inter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699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62801A (zh
Inventor
黄崇仁
陈吉元
卢叔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Y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IY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Y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IY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51006998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82300C/zh
Publication of CN1862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2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230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230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此集成电路元件是利用单向性导通元件整流装置接在封装的电源与地脚位使外部电源正接反接都可以使用,再利用外部电源脚位作判断为正接或反接。当正接时,为某一功能,反接时,可为另一功能。或是当正接,为利用脚位作程序写入,来决定反接时的脚位。

Description

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应用于集成电路的发明,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储存资料的方法已经由最早的真空管、晶体管,进展到集成电路晶片,体积小容量大,用途十分的广泛,生活中的各项电器产品大多有一个控制开关,从最简单的电流阻断装置到较复杂的微电脑控制系统,每一项都需要晶片的控制。
传统的集成电路若经由封装后,都有明确的脚位定义,如图1。在封装有集成电路晶片100的集成电路零件10之中,集成电路元件10的电源脚位Power必须固定连接到集成电路晶片100的电源脚位102上;同样,集成电路元件10的接地脚位Ground也必须固定连接到集成电路晶片100的接地脚位104上。即表示若封装完毕后,就不能更改集成电路内部的脚位定义。对于系统厂商在印刷电路板布局上会有很多的限制,对于系统厂商而言,一个可以自行定义脚位的集成电路,对于设计印刷电路板布局上,会给予工程师设计上很大的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可使封装后集成电路元件可正接反接有不同功能。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可使封装后集成电路元件可改变其脚位定义。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此元件包括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第一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第二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开关装置以及单向性导通元件整流装置。其中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包括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以及至少一个其他脚位。且第一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包括内部电源脚位、内部接地脚位以及至少一个其他脚位。且第二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包括内部电源脚位、内部接地脚位以及至少一个其他脚位。而开关装置包括第一总线、控制线、内部电源线、内部接地线、第二总线与第三总线,集成电路元件脚位至少部分耦接至第一总线,第二总线耦接第一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第三总线耦接第二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控制线耦接至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与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二者之一。另外,单向性导通元件整流装置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二电源输入端、内部电源输出端与内部接地端,第一电源输入端耦接至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第二电源输入端耦接至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内部电源输出端耦接第一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的内部电源脚位、第二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的内部电源脚位与开关装置的该内部电源线,内部接地端耦接第一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的内部接地脚位、第二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的内部接地脚位与开关装置的该内部接地线,用以供应内部所有装置的电源。而开关装置利用控制线的信号,决定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连接第二总线端或第三总线,使其决定连接第一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与第二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二者之一。
本发明提出另外一种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包括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可编程装置、开关装置以及单向性导通元件整流装置。其中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包括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以及多数个脚位。且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包括内部电源脚位、内部接地脚位与多数个脚位。可编程装置包括内部电源线、内部接地线、第一脚位组、第二脚位组与控制线。开关装置,包括内部电源线、内部接地线、第一总线、第二总线与控制线。另外,单向性导通元件整流装置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二电源输入端、内部电源输出端与内部接地端,第一电源输入端耦接至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第二电源输入端耦接至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内部电源输出端耦接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的内部电源脚位、可编程装置的内部电源线与开关装置的内部电源线,内部接地端耦接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的内部接地脚位、可编程装置的内部电源线与该开关装置的内部接地线,用以供应内部所有装置的电源。而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至少部分耦接至该可编程装置第一脚位组,可编程装置控制线耦接至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与该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二者之一,利用控制线的信号,以决定为写入模式或连接模式。当写入时,利用第一脚位组的输入信号作程序写入,决定第一脚位组如何连接第二脚位组。开关装置第一总线耦接该可编程装置的第二脚位组,控制线耦接至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与该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二者之一,第二总线耦接至该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利用控制线的信号,以决定第一总线信号对第二总线为开路或短路。当可编程装置为写入状态时,此时由开关装置控制线让开关装置开路,经由程序写入可编程装置后,可使其定义脚位。
本发明因电源输入端采用单向性导通元件整流装置,因此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与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反接,对于集成电路内部的电源与地端不受影响,且可以利用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与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二者其一当作控制信号来切换脚位功能。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习知集成电路脚位定义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具有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电路方块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具有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电路方块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具有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电路方块图。
10:集成电路元件
100:集成电路晶片
102:电源脚位
104:接地脚位
200、300:单向性导通元件整流装置
202、302、402: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
204、306、406、407:开关装置
206:第一集成电路功能区块
208:第二集成电路功能区块
210、220、222、328、330、428、430、438、440、442:总线
212、322、332、422、432、444:控制线
214、314、324、414、424、434:内部电源线
216、316、326、416、426、436:内部接地线
224、228、310、410:内部电源脚位
226、230、312、412:内部接地脚位
232、334、446:第一电源输入端
234、336、448:第二电源输入端
236、338、450:内部电源端
238、340、452:内部接地端
304、404:可编程装置
308、408:集成电路功能区块
318、418:第一脚位组
320、420:第二脚位组
Power: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
Ground: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所示,为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电路方块图,如图2所示,其包括了单向性导通元件整流装置200、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202、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Ground、开关装置204、第一集成电路功能区块206与第二集成电路功能区块208。开关装置204包括总线210、控制线212、内部电源线214、内部接地线216、总线220与总线222。第一集成电路功能区块206脚位包括内部电源脚位224、内部接地脚位226以及其他脚位。第二集成电路功能区块208脚位包括内部电源脚位228、内部接地脚位230以及其他脚位。单向性导通元件整流装置200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232、第二电源输入端234、内部电源端236与内部接地端238。
开关装置204的总线210至少部分耦接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202,其总线220耦接至第一集成电路功能区块206的接脚组,总线222耦接至第二集成电路功能区块208的接脚组,控制线212耦接至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此实施例用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亦可使用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Ground)。单向性导通元件整流装置200的第一电源输入端232耦接至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其第二电源输入端234耦接至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Ground,内部电源端236耦接第一集成电路功能区块206的内部电源脚位224、第二集成电路功能区块208的内部电源脚位228与开关装置204的内部电源线214,内部接地端238耦接第一集成电路功能区块206的内部接地脚位226、第二集成电路功能区块208的内部接地脚位230与开关装置204的内部接地线216。其功能为无论电源(正电位)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地电位(电位为0)接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Ground或电源(正电位)接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Ground,地电位(电位为0)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于集成电路内部供应电源皆不受影响(单向性导通元件整流装置为习知,例如桥式整流,任何熟知电子领域者,皆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实施,故不在此赘述)。
当电源(正电位)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地电位(电位为0)接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Ground时,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202连接至开关装置204,开关装置204用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作控制开关装置204的信号(此实施例用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熟习此技艺者,应当知晓,亦可使用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Ground作控制信号),开关装置204接收到逻辑1的控制信号,此时切换开关到总线220,使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202经由开关装置204的总线210连接总线220,连接到第一集成电路功能区块206的接脚组,而脚位定义变为第一集成电路功能区块206的接脚组所对应的脚位定义。另一情况,当电源(正电位)接外部接地脚位Ground,地电位(电位为0)接外部电源脚位Power,开关装置204接收到逻辑0的控制信号,此时开关装置204切换开关到总线222,此时集成电路元件脚位202便经由开关装置204的总线210,连接到第二集成电路功能区块208的接脚组,而脚位定义变为第二集成电路功能区块208的接脚组所对应的脚位定义。如此,便可做到利用正反接可定义不同的集成电路脚位与功能。
请参阅图3所示,为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另一实施例电路方块图,包含了单向性导通元件整流装置300、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302、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Ground、可编程装置304、开关装置306与集成电路功能区块308。集成电路功能区块308包括内部电源脚位310、内部接地脚位312以及其他脚位。可编程装置304包括内部电源线314、内部接地线316、第一脚位组318、第二脚位组320与控制线322。开关装置306包括内部电源线324、内部接地线326、总线328、总线330与控制线332。单向性导通元件整流装置300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334、第二电源输入端336、内部电源端338与内部接地端340。
可编程装置304的控制线322耦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此实施例用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亦可使用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Ground),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302至少部分耦接第一脚位组318,而其第二脚位组320耦接开关装置306。开关装置306的总线328耦接可编程装置304的第二脚位组320,控制线332耦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此实施例用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亦可使用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Ground),总线330耦接至该集成电路功能区块308的接脚组。单向性导通元件整流装置300的第一电源输入端334耦接至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第二电源输入端336耦接至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Ground,内部电源输出端338耦接集成电路功能区块308的内部电源脚位310、可编程装置304的内部电源线314与开关装置306的内部电源线324,内部接地端340耦接集成电路功能区块308的内部接地脚位312、可编程装置304的内部接地线316与开关装置306的内部接地线326,其功能为无论电源(正电位)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地电位(电位为0)接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Ground或电源(正电位)接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Ground,地电位(电位为0)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在集成电路内部供应电源皆不受影响。
当电源(正电位)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地电位(电位为0)接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Ground时,此时可编程装置304的控制线322与开关装置306的控制线332接收到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逻辑1信号(此实施例用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熟习此技艺者,应当知晓,亦可使用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Ground作控制信号),于此时,可编程装置304为写入状态,而开关装置306为开路状态,这时,可用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302将可编程装置304程序写入,用以定义第一脚位组如何连接第二脚位组,进而定义了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302对集成电路功能区块308的接脚组的连接关系。而开关装置因为开路,使得可编程装置304在程序写入时,不会电性影响集成电路功能区块308。当电源(正电位)接外部接地脚位Ground,地电位(电位为0)接外部电源脚位Power,此时可编程装置304的控制线322与开关装置306的控制线332接收到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逻辑0信号,开关装置306的总线328对总线330短路,而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302经由可编程装置304定义的连接关系,经由开关装置306连接至集成电路功能区块308的接脚组,如此,便可以做到定义脚位功能。
上面叙述的当电源(正电位)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地电位(电位为0)接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Ground时(也就是集成电路正接时),利用程序写入可编程装置304,以做到定义脚位功能。熟悉电子领域者,仍可以轻易做到当电源(正电位)接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Ground,地电位(电位为0)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时(集成电路反接时),利用程序写入可编程装置304,以做到定义脚位功能。
图4为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一实施例电路方块图,包含了单向性导通元件整流装置400、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402、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Ground、可编程装置404、开关装置406以及407以及集成电路功能区块408。集成电路功能区块408包括内部电源脚位410、内部接地脚位412以及其他脚位。可编程装置404包括内部电源线414、内部接地线416、第一脚位组418、第二脚位组420与控制线422。开关装置406包括内部电源线424、内部接地线426、总线428、总线430与控制线432。开关装置407包括内部电源线434、内部接地线436、总线438、440以及442、控制线444。单向性导通元件整流装置400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446、第二电源输入端448、内部电源端450以及内部接地端452。
图4相较于图3,其差别在于多用了一个开关元件407,其元件功能相同,故不予赘述。然而其操作方式改变成当电源(正电位)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地电位(电位为0)接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Ground时,此时可编程装置404的控制线422与开关装置406以及407的控制线432以及444收到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逻辑1信号(此实施例用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熟习此技艺者,应当知晓,亦可使用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Ground作控制信号),于此时,可编程装置404为写入状态,而开关装置406为开路状态,另一开关装置407切换使总线438对总线442短路,此时,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402相当于透过开关装置407耦接至可编程装置404,可用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402将可编程装置404程序写入,用以定义第一脚位组如何连接第二脚位组。当电源(正电位)接外部接地脚位Ground,地电位(电位为0)接外部电源脚位Power,此时可编程装置404的控制线422、开关装置406以及407的控制线432以及444接收到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逻辑0信号,开关装置406的总线428对总线430短路,开关装置407的总线438对总线440短路,而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402经由开关装置407连接可编程装置404,可编程装置404定义的连接关系,再经由开关装置407连接至集成电路功能区块408的接脚组,如此,便可以做到定义脚位功能。
上面叙述的当电源(正电位)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地电位(电位为0)接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Ground时(也就是集成电路正接时),利用程序写入可编程装置404,以做到定义脚位功能。熟悉电子领域者,仍可以轻易做到当电源(正电位)接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Ground,地电位(电位为0)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Power时(集成电路反接时),利用程序写入可编程装置404,以做到定义脚位功能。
本发明因电源输入端采用单向性导通元件整流装置,因此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与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反接,对于集成电路内部的电源与地端不受影响,且可以利用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与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二者其一当作控制信号来切换脚位功能,对于系统厂商而言,一个可以自行定义脚位的集成电路,对于设计印刷电路板布局上,会给予工程师设计上很大的弹性。且由于可改变集成电路脚位定义可以减少集成电路脚位,并且降低集成电路封装成本。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包括一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一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以及至少一个其他脚位;
一第一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包括内部电源脚位、内部接地脚位以及至少一个其他脚位;
一第二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包括内部电源脚位、内部接地脚位以及至少一个其他脚位;
一开关装置,包括一第一总线、一控制线、一内部电源线、一内部接地线、一第二总线与一第三总线,该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至少部分耦接至第一总线,该第二总线耦接至该第一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该第三总线耦接至该第二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该控制线耦接至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与该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二者之一,利用该控制线的信号,决定该第一总线连接该第二总线或该第三总线;以及
一单向性导通元件整流装置,包括一第一电源输入端、一第二电源输入端、一内部电源输出端与一内部接地端,该第一电源输入端耦接至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该第二电源输入端耦接至该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该内部电源输出端耦接该第一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的内部电源脚位、该第二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的内部电源脚位与该开关装置的内部电源线,该内部接地端耦接该第一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的内部接地脚位、该第二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的内部接地脚位与该开关装置的内部接地线,用以供应内部所有装置的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耦接至该第二总线的该第一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为除了内部接地脚位与内部电源脚位之外的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耦接至该第三总线的该第二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为除了内部接地脚位与内部电源脚位之外的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耦接至该第一总线的该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为除了该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与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之外的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其中将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与该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反接以产生脚位修改功能。
6.一种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包括一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一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以及至少一个其他脚位;
一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包括内部电源脚位、内部接地脚位与至少一个其他脚位;
一可编程装置,包括一内部电源线、一内部接地线、一第一脚位组、一第二脚位组与一控制线,该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至少部分耦接至该第一脚位组,该控制线耦接至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与该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二者之一,利用该控制线的信号,以决定为写入模式或连接模式,当写入时,利用该第一脚位组的信号作程序写入,决定该第一脚位组如何连接该第二脚位组;
一开关装置,包括一内部电源线、一内部接地线、一第一总线、一第二总线与一控制线,该第一总线耦接该可编程装置的第一脚位组,该控制线耦接至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与该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二者之一,该第二总线耦接至该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利用该控制线的信号,以决定该第一总线对该第二总线为开路或短路;以及
一单向性导通元件整流装置,包括一第一电源输入端、一第二电源输入端、一内部电源输出端与一内部接地端,该第一电源输入端耦接至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该第二电源输入端耦接至该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该内部电源输出端耦接该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的内部电源脚位、该可编程装置的内部电源线与该开关装置的内部电源线,该内部接地端耦接该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的内部接地脚位、该可编程装置的内部电源线与该开关装置的内部接地线,用以供应内部所有装置的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耦接该第二总线的该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为除了内部接地脚位与内部电源脚位之外的脚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耦接该第一脚位组的该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为除了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与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之外的脚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其中将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与该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反接以产生脚位修改功能。
10.一种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包括一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一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以及至少一个其他脚位;
一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包括内部电源脚位、内部接地脚位与至少一个其他脚位;
一第一开关装置,包括一内部电源线、一内部接地线、一第一总线、一第二总线与一控制线,该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至少部分耦接至该第一总线,该控制线耦接至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与该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二者之一,利用该控制线的信号,以决定该第一总线信号对该第二总线为开路或短路;
一可编程装置,包括一内部电源线、一内部接地线、一第一脚位组、一第二脚位组与一控制线,该第一脚位组耦接至该第二总线,该控制线耦接至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与该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二者之一,利用该控制线的信号,以决定为写入模式或连接模式,当写入时,利用该第二脚位组的信号作程序写入,决定该第一脚位组如何连接该第二脚位组;
一第二开关装置,包括一内部电源线、一内部接地线、一控制线、一第三总线、一第四总线以及一第五总线,该第三总线耦接该可编程装置的第二脚位组,该控制线耦接至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与该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二者之一,该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至少部分耦接至该第四总线,该第五总线耦接至该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利用该控制线的信号,以决定该第三总线连接该第四总线或该第五总线;以及
一单向性导通元件整流装置,包括一第一电源输入端、一第二电源输入端、一内部电源输出端与一内部接地端,该第一电源输入端耦接至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该第二电源输入端耦接至该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该内部电源输出端耦接该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的内部电源脚位、该可编程装置的内部电源线、该第一开关装置的内部电源线以及该第二开关装置的内部电源线,该内部接地端耦接该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的内部接地脚位、该可编程装置的内部电源线、该第一开关装置的内部接地线以及该第二开关装置的内部接地线,用以供应内部所有装置的电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耦接该第五总线的该集成电路功能区块的接脚组为除了内部接地脚位与内部电源脚位之外的脚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耦接该第一总线的该集成电路元件脚位组为除了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与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之外的脚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其中将该集成电路元件电源脚位与该集成电路元件接地脚位反接以产生脚位修改功能。
CNB2005100699892A 2005-05-11 2005-05-11 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230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699892A CN100382300C (zh) 2005-05-11 2005-05-11 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699892A CN100382300C (zh) 2005-05-11 2005-05-11 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2801A CN1862801A (zh) 2006-11-15
CN100382300C true CN100382300C (zh) 2008-04-16

Family

ID=37390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6998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2300C (zh) 2005-05-11 2005-05-11 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82300C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2407A (zh) * 2000-07-05 2002-01-23 智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以执行多重指令组的数据处理装置
US6515505B1 (en) * 1995-12-26 2003-02-04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 Functionality change by bond optioning decoding
JP2003318353A (ja) * 2002-04-17 2003-11-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半導体チップパッケージ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15505B1 (en) * 1995-12-26 2003-02-04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 Functionality change by bond optioning decoding
CN1332407A (zh) * 2000-07-05 2002-01-23 智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以执行多重指令组的数据处理装置
JP2003318353A (ja) * 2002-04-17 2003-11-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半導体チップパッケージ
US6653727B2 (en) * 2002-04-17 2003-11-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emiconductor chip package with direction-flexible mountabilit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2801A (zh) 2006-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0252B (zh) Usb/uart接口复用电路及使用该电路的电子设备
CN104518777B (zh) 减小输入/输出(io)驱动器的应力的方案
CN103959457B (zh) 去耦电路和半导体集成电路
CN105790566B (zh) 具有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的辅助电路
CN209028159U (zh) 电池接入状态检测电路及连接器
CN100382300C (zh) 可修改脚位功能的集成电路元件
CN110190841B (zh) Io端口复用控制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CN106877078A (zh) 可穿戴设备的端子连接电路及其方法
CN104536314B (zh) 基于近场通信nfc的开机控制电路、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07529368U (zh) 一种基于fpga芯片的i3c总线测试验证平台
US11982710B2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functionality of integrated circuit via clock signal superpositioning
US11953936B2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functionality of integrated circuit via clock signal superpositioning
CN205247119U (zh) 低频缓变信号实时监测装置
CN206432513U (zh) 可穿戴设备的端子连接电路
CN207817458U (zh) 一种应用在自动转换开关上的位置采集电路
CN217037163U (zh) 电平转换电路
CN111427825A (zh) 一种串口电平转换电路
CN204615790U (zh) 集成电路及其复位电路
CN216013588U (zh) 开关检测电路及检测装置
CN215120097U (zh) 一种短路保护电路和移动电源
CN111984103B (zh) 供电控制电路及应用所述供电控制电路的电子装置
CN109062312B (zh) 一种单火取电芯片及其实现方法
CN221007627U (zh) 电子设备的加速度计电路以及主板
CN110058140A (zh) 一种上电电压检测电路、电子器件以及物联网设备
CN104994669A (zh) 双键触摸式灯具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16

Termination date: 201805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