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59874C - 接收方所在的多媒体业务中心获取私网地址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接收方所在的多媒体业务中心获取私网地址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59874C
CN100359874C CNB2004100005374A CN200410000537A CN100359874C CN 100359874 C CN100359874 C CN 100359874C CN B2004100005374 A CNB2004100005374 A CN B2004100005374A CN 200410000537 A CN200410000537 A CN 200410000537A CN 100359874 C CN100359874 C CN 10035987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ipient
mmsc
place
transmit leg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005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42122A (zh
Inventor
李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41000053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59874C/zh
Publication of CN1642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421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987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987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收方所在的多媒体业务中心获取私网地址的方法,该方法中的发送方所在的多媒体业务中心(MMSC)在收到提交请求消息时,判断该提交请求消息所对应的接收方类型,如果接收方为私网用户,则将该接收方的私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接收方所在的MMSC获取发送方所在的MMSC发送来的接收方私网地址;否则,结束本处理流程。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另一种接收方所在的多媒体业务中心获取私网地址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接收方所在的MMSC没有与业务控制点连接时,无法获取接收方的私网地址,因此无法继续发送多媒体消息(MM)的问题。通过本发明方案,接收方所在的MMSC可以即使没有与业务控制点连接,也可以获取接收方的私网地址。

Description

接收方所在的多媒体业务中心获取私网地址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媒体消息业务(MMS)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接收方所在的多媒体业务中心(MMSC)获取私网地址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基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消息业务的基础上,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引入了MMS,MMS可以使移动终端发送和接收包括图像、声音、文本、动画等各种媒体形式的多媒体消息,实现移动终端与移动终端之间、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之间的信息传递。对于MMS,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组织已经制定了其业务需求和基本实现框架。
在已有的MMS规范中,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地址都是采用移动用户综合业务数字网络号码(MSISDN)或电子邮件(email)地址格式,MSISDN或email地址与用户一一对应关系,因此只要填写了接收方的MSISDN或email地址,就唯一地选定了接收方,而且MSISDN或email地址不会与增值业务提供商(VASP)代码重合。将该MSISDN或email地址称为公网地址。
这种发送方式存在一些缺陷:用户必须知道MMS接收方的地址信息,比如,如果公司某个员工的MSISDN或email地址变化了,而其他用户不知道该员工地址已变化,则无法通过原有的地址与该员工联系。另外,在商务活动中,处理某项事务的人员可能经常变化,比如,某项事务原来由A负责,现在改为B负责,即使用户知道该事务当前的负责人为B,如果不知道B的地址信息,也无法将多媒体消息(MM)发送给该事务的负责人B,也就是说,用户必须经常地更新某事务负责人的地址信息,这显然是比较麻烦的。总而言之,要想向其他用户发送MM,则必须记录这些用户的地址信息,显然,用户所要记录的信息会非常多,而且可能需要频繁更新自身所记录的接收方地址信息,这都不便于用户的使用。
而在目前企业的工作组系统中,很多企业在本企业的邮件系统中采用了灵活的私网地址方案。私网地址方案往往都是通过一些便于记忆的信息来标识用户,比如,采用员工的工号、部门名称及公司名称的组合方式来标识员工,或通过员工姓名和其他信息组合进行标识,这些标识信息即为用户在私网中的地址。在私网地址方案中,只需要记住接收方在私网中的地址,就可以将消息发送给对方。由于这些标识信息可以唯一地标识用户在私网中的地址,因此,可以将该标识信息称为完备私网地址。
借鉴公司的私网地址方案,业界提出了在MMS体系结构中引入私网地址的方案,该方案沿用了公司通过私网地址标识用户的方式。在基于私网地址的MMS体系结构中,引入了支持私网地址的功能实体,该功能实体即为业务控制点(Service Control Node),该业务控制点中保存用户的完备私网地址与公网地址的对应关系,该业务控制点与MMSC之间通过MMx接口进行通信。
基于私网地址发送MM与采用公网地址发送MM的区别在于:发送方UA在向发送方所在的MMSC发送提交请求消息时,只需将对应接收方的私网地址设置在该消息中;发送方所在的MMSC在收到发送方用户代理(UA)发送来的提交请求消息时,如果确定该消息中携带的接收方地址为私网地址,则需要通过业务控制点获取提交请求消息中的私网地址所对应的公网地址,之后再通过公网地址将MM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接收方所在的MMSC在收到MM时,如果确定该MM所对应的接收方为私网用户,则接收方所在的MMSC必须获取该消息中的公网地址所对应的私网地址,并利用该私网地址将MM发送给接收方UA。其中,对于接收方所在的MMSC获取接收方的私网地址来说,接收方所在的MMSC如果与发送方所在的MMSC属于同一个MMSE,即发送方所在的MMSC与接收方所在的MMSC为同一个MMSC,由于发送方所在的MMSC会保存提交请求消息所对应的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地址信息,因此,接收方所在的MMSC可以从自身直接获取该接收方私网地址;如果接收方所在的MMSC与发送方所在的MMSC不在同一个MMSE中,则可以将该接收方的公网地址发送给业务控制点,业务控制点根据自身保存的信息获取该接收方的私网地址,并将该私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
另外,在基于私网地址发送MM时,发送方所在的MMSC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的MM所携带的发送方的地址可以是公网地址,也可以是私网地址。由于接收方可能只认识发送方的私网地址,因此,接收方所在的MMSC在将发送方的地址告诉接收方时,需要将发送方的私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UA。具体来说,如果发送方的地址是私网地址,则接收方所在的MMSC可以直接将该私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UA。如果发送方的地址是公网地址,则接收方所在的MMSC在通知接收方UA有MM时,需要根据该公网地址确定对应的发送方是否为私网用户,如果发送方是私网用户,则通过业务控制点获取该发送方的私网地址,并将该私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UA;如果发送方不是私网用户,则直接将该发送方的公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UA。
如果接收方所在的MMSC确定接收方是私网用户,则接收方所在的MMSC必须通过私网地址才能与该用户交互,该交互包括将MM发送给该用户。因此,接收方所在的MMSC必须与业务控制点连接,以通过业务控制点获取接收方公网地址所对应的私网地址。实际上,很有可能出现接收方所在的MMSC没有与业务控制点连接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接收方所在的MMSC就无法获取接收方的私网地址,则接收方所在的MMSC无法执行后续将MM发送给接收方的流程。另外,如果发送方所在的MMSC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的发送方地址为公网地址,则接收方所在的MMSC也无法获取该地址所对应的私网地址,因而无法将发送方的私网地址通知给接收方UA。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收方所在的MMSC获取私网地址的方法,使接收方所在的MMSC在没有与业务控制点连接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取当前需要接收MM的接收方的私网地址。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接收方所在的多媒体业务中心获取私网地址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发送方所在的MMSC在收到提交请求消息时,判断该提交请求消息所对应的接收方类型,如果接收方为私网用户,则将该接收方的私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并进入步骤b1,否则,结束本处理流程;
b1.接收方所在的MMSC获取发送方所在的MMSC发送来的接收方私网地址。
所述发送方所在的多媒体业务中心MMSC保存收到的提交请求消息中的发送方和接收方所对应的地址信息;所述步骤a1中,所述发送方所在的MMSC在将接收方的私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之前,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a11.发送方所在的MMSC根据接收方的地址判断接收方所在的MMSC是否处于自身所在的多媒体信息业务环境MMSE中,如果是,则进入步骤a12;否则,执行将接收方的私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的步骤;
a12.接收方所在的MMSC从自身保存的信息中获取该接收方的私网地址。
所述步骤a1中,所述发送方所在的MMSC将接收方私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为:发送方所在的MMSC将该接收方私网地址设置在该接收方所对应的多媒体消息MM中,并将该MM通过多媒体转发消息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或发送方所在的MMSC直接将该接收方私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发送方所在的MMSC与接收方所在的MMSC通过智能网络连接;
步骤a1中,所述发送方所在的MMSC将接收方私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为:发送方所在的MMSC将该接收方私网地址通过智能网络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发送方所在的MMSC在收到提交请求消息时,判断该提交请求消息所对应的发送方类型,如果发送方为私网用户,则将该发送方的私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接收方所在的MMSC获取发送方所在的MMSC发送来的发送方私网地址;否则,结束本处理流程。
所述发送方所在的MMSC保存收到的提交请求消息中的发送方和接收方所对应的地址信息;所述发送方所在的MMSC将发送方的私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之前,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c11.发送方所在的MMSC根据接收方的地址判断接收方所在的MMSC是否处于自身所在的MMSE中,如果是,则将该发送方的公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并进入步骤c12,否则,执行将发送方的私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的步骤;
c12.接收方所在的MMSC从自身保存的信息中获取该发送方的私网地址。
本发明的另外一种接收方所在的多媒体业务中心获取私网地址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2.接收方所在的MMSC收到发送方所在的MMSC发送来的MM时,判断该MM所对应的接收方中是否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接收方为私网用户,如果存在,则向发送方所在的MMSC发送用于获取接收方私网地址的地址解析请求,并进入步骤b2,否则,结束本处理流程;
b2.发送方所在的MMSC收到地址解析请求后,获取该地址解析请求所对应的接收方的私网地址,并将该私网地址通过地址解析响应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
c2.接收方所在的MMSC从收到的地址解析响应中直接获取该接收方的私网地址。
所述接收方所在的MMSC中保存了与自身连接的业务控制点的相关信息;所述步骤a2中,所述接收方所在的MMSC在发送用于获取接收方私网地址的地址解析请求之前,进一步包括:接收方所在的MMSC根据自身保存的业务控制点相关信息判断是否存在与该接收方对应的业务控制点,如果存在,则根据该业务控制点获取该接收方的私网地址,并结束本处理流程;否则,执行发送地址解析请求的步骤。
所述地址解析请求中包括接收方的公网地址;所述地址解析响应中包括接收方的公网地址及对应的私网地址。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d21.接收方所在的MMSC判断该MM所对应的发送方是否为私网用户,如果是,则向发送方所在的MMSC发送用于获取发送方私网地址的地址解析请求,并进入步骤d22,否则,结束本处理流程;
d22.发送方所在的MMSC收到地址解析请求后,获取该地址解析请求所对应的发送方的私网地址,将该私网地址通过地址解析响应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
d23.接收方所在的MMSC从收到的地址解析响应中获取该发送方的私网地址。
所述接收方所在的MMSC中保存了与自身连接的业务控制点的相关信息;步骤d21中,所述接收方所在的MMSC在发送用于获取发送方私网地址的地址解析请求之前,进一步包括:接收方所在的MMSC根据自身保存的业务控制点相关信息判断是否存在与该接收方对应的业务控制点,如果存在,则根据该业务控制点获取该发送方的私网地址,并结束本处理流程;否则,执行发送地址解析请求的步骤。
所述地址解析请求中包括发送方的公网地址;所述地址解析响应中包括发送方的公网地址及对应的私网地址。
本发明方案通过发送方所在的MMSC将接收方的私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使接收方所在的MMSC即使没有与业务控制点连接,也可以获取接收方的私网地址,从而可以完成MM的发送流程。
本发明方案还可以使接收方所在的MMSC没有与业务控制点连接时,能够得到发送方的私网地址,使接收方UA能够得到发送方的私网地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方案的实现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案的实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方案具体有两种实施方法:一种是发送方所在的MMSC在确认接收方为私网用户时,主动地向接收方所在的MMSC发送该接收方的私网地址;另一种是接收方所在的MMSC向发送方所在的MMSC发送获取接收方私网地址的请求消息,发送方所在的MMSC再将该接收方的私网地址发送给该接收方所在的MMSC。
下面首先对第一种实施方案,即发送方所在的MMSC主动提供接收方私网地址进行说明。本发明方案为:发送方所在的MMSC在收到提交请求消息时,判断该提交请求消息所对应的接收方是否为私网用户,如果是私网用户,则在向接收方所在的MMSC发送包括接收方公网地址的MM时,将该接收方的私网地址也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如果不是私网用户,则结束本处理流程。
实际上,并不是每个接收方所在的MMSC都无法获取接收方的私网地址信息,如果接收方所在的MMSC与发送方所在的MMSC属于同一个MMSE中,这种情况下,接收方所在的MMSC必然可以获取接收方的私网地址。但是,如果接收方所在的MMSC与发送方所在的MMSC不属于同一个MMSE,则很有可能会出现接收方所在的MMSC无法获取接收方私网地址的问题。因此,上述方案中,可以在发送方所在的MMSC将接收方的私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之前,进一步增加:发送方所在的MMSC判断接收方所在的MMSC是否位于自身所处的MMSE,如果是,则由接收方所在的MMSC可以从自身保存的信息中获取该接收方的私网地址;否则,执行将接收方私网地址发送方接收方所在的MMSC的步骤。增加该判断步骤之后,由发送方所在的MMSC主动向接收方所在的MMSC发送接收方的私网地址的流程如图1所示。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发送方所在的MMSC可能是将发送方的公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也可能是将发送方的私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如果接收方所在的MMSC与发送方所在的MMSC不属于同一个MMSE,且接收方所在的MMSC没有与业务控制点连接,则其不能获取发送方的私网地址。这种情况下,发送方所在的MMSC则应该将发送方的私网地址也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发送方所在的MMSC在向接收方所在的MMSC发送方私网地址时,也可以先判断接收方所在的MMSC是否与自身属于同一个MMSC,如果属于,则可以向接收方所在的MMSC发送公网地址;如果不属于,则必须向接收方所在的MMSC发送私网地址。
发送方所在的MMSC可以直接将该接收方的私网地址和发送方的私网地址与MM一起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也可以将该接收方的私网地址和发送方的私网地址通过其他消息单独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如果发送方所在的MMSC与接收方所在的MMSC之间可以通过其他的智能网络连接,则发送方所在的MMSC还可以将接收方的私网地址和发送方的私网地址通过该智能网络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当然,接收方的私网地址和发送方的私网地址可以一起发送,也可以分别发送。
还可以采用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案:由接收方所在的MMSC向发送方所在的MMSC请求接收方私网地址。具体来说,这种方案首先由接收方所在的MMSC确定当前的接收方中是否存在私网用户,如果不存在,则结束当前处理;如果存在,则向发送方所在的MMSC发送用于获取该接收方私网地址的地址解析请求,发送方所在的MMSC在收到该地址解析请求后,向接收方所在的MMSC返回包含接收方私网地址的地址解析响应,接收方所在的MMSC则从该地址解析响应中获取接收方的私网地址。该处理流程参见图2。
为获取发送方的私网地址,接收方所在的MMSC还应该向发送方所在的MMSC发送用于获取发送方私网地址的地址解析请求。
具体来说,接收方所在的MMSC在向发送方所在的MMSC发送地址解析请求时,可以在该地址解析请求中设置相应的接收方的公网地址,以便于发送方所在的MMSC根据该信息获取对应的私网地址。发送方所在的MMSC在确定相应的私网地址后,为便于接收方所在的MMSC获取私网地址信息,可以在地址解析响应中设置地址解析请求中的接收方公网地址及对应的私网地址。对于获取发送方的私网地址来说,同样如此。并且,接收方所在的MMSC可以通过同一条地址解析请求获取接收方与发送方的私网地址,发送方所在的MMSC也可以通过同一条地址解析响应向接收方所在的MMSC返回接收方与发送方的私网地址。
当然,接收方所在的MMSC在向发送方所在的MMSC发送用于获取接收方私网地址和发送方私网地址的地址解析请求之前,还可以先判断自身是否可以获取该私网地址,如果可以,则结束本处理流程;否则,发送地址解析请求。由于接收方所在的MMSC会保存与自身连接的业务控制点的相关信息,因此,接收方所在的MMSC判断自身是否可以获取接收方私网地址具体为:接收方所在的MMSC根据自身保存的业务控制点相关信息,判断是否存在与当前的接收方和发送方对应的业务控制点,如果存在,则接收方所在的MMSC确定自身可以获取该接收方和发送方的私网地址;否则,确定自身无法获取该接收方和发送方的私网地址。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方案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接收方所在的多媒体业务中心获取私网地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发送方所在的多媒体业务中心MMSC在收到提交请求消息时,判断该提交请求消息所对应的接收方类型,如果接收方为私网用户,则将该接收方的私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并进入步骤b1,否则,结束本处理流程;
b1.接收方所在的MMSC获取发送方所在的MMSC发送来的接收方私网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方所在的多媒体业务中心MMSC保存收到的提交请求消息中的发送方和接收方所对应的地址信息;所述步骤a1中,所述发送方所在的MMSC在将接收方的私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之前,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a11.发送方所在的MMSC根据接收方的地址判断接收方所在的MMSC是否处于自身所在的多媒体信息业务环境MMSE中,如果是,则进入步骤a12;否则,执行将接收方的私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的步骤;
a12.接收方所在的MMSC从自身保存的信息中获取该接收方的私网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1中,所述发送方所在的MMSC将接收方私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为:发送方所在的MMSC将该接收方私网地址设置在该接收方所对应的多媒体消息MM中,并将该MM通过多媒体转发消息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或发送方所在的MMSC直接将该接收方私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发送方所在的MMSC与接收方所在的MMSC通过智能网络连接;
步骤a1中,所述发送方所在的MMSC将接收方私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为:发送方所在的MMSC将该接收方私网地址通过智能网络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发送方所在的MMSC在收到提交请求消息时,判断该提交请求消息所对应的发送方类型,如果发送方为私网用户,则将该发送方的私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接收方所在的MMSC获取发送方所在的MMSC发送来的发送方私网地址;否则,结束本处理流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方所在的MMSC保存收到的提交请求消息中的发送方和接收方所对应的地址信息;所述发送方所在的MMSC将发送方的私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之前,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c11.发送方所在的MMSC根据接收方的地址判断接收方所在的MMSC是否处于自身所在的MMSE中,如果是,则将该发送方的公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并进入步骤c12,否则,执行将发送方的私网地址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的步骤;
c12.接收方所在的MMSC从自身保存的信息中获取该发送方的私网地址。
7、一种接收方所在的多媒体业务中心获取私网地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2.接收方所在的MMSC收到发送方所在的MMSC发送来的MM时,判断该MM所对应的接收方中是否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接收方为私网用户,如果存在,则向发送方所在的MMSC发送用于获取接收方私网地址的地址解析请求,并进入步骤b2,否则,结束本处理流程;
b2.发送方所在的MMSC收到地址解析请求后,获取该地址解析请求所对应的接收方的私网地址,并将该私网地址通过地址解析响应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
c2.接收方所在的MMSC从收到的地址解析响应中直接获取该接收方的私网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方所在的MMSC中保存了与自身连接的业务控制点的相关信息;所述步骤a2中,所述接收方所在的MMSC在发送用于获取接收方私网地址的地址解析请求之前,进一步包括:接收方所在的MMSC根据自身保存的业务控制点相关信息判断是否存在与该接收方对应的业务控制点,如果存在,则根据该业务控制点获取该接收方的私网地址,并结束本处理流程;否则,执行发送地址解析请求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解析请求中包括接收方的公网地址;所述地址解析响应中包括接收方的公网地址及对应的私网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d21.接收方所在的MMSC判断该MM所对应的发送方是否为私网用户,如果是,则向发送方所在的MMSC发送用于获取发送方私网地址的地址解析请求,并进入步骤d22,否则,结束本处理流程;
d22.发送方所在的MMSC收到地址解析请求后,获取该地址解析请求所对应的发送方的私网地址,将该私网地址通过地址解析响应发送给接收方所在的MMSC;
d23.接收方所在的MMSC从收到的地址解析响应中获取该发送方的私网地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方所在的MMSC中保存了与自身连接的业务控制点的相关信息;步骤d21中,所述接收方所在的MMSC在发送用于获取发送方私网地址的地址解析请求之前,进一步包括:接收方所在的MMSC根据自身保存的业务控制点相关信息判断是否存在与该接收方对应的业务控制点,如果存在,则根据该业务控制点获取该发送方的私网地址,并结束本处理流程;否则,执行发送地址解析请求的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解析请求中包括发送方的公网地址;所述地址解析响应中包括发送方的公网地址及对应的私网地址。
CNB2004100005374A 2004-01-12 2004-01-12 接收方所在的多媒体业务中心获取私网地址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987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005374A CN100359874C (zh) 2004-01-12 2004-01-12 接收方所在的多媒体业务中心获取私网地址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005374A CN100359874C (zh) 2004-01-12 2004-01-12 接收方所在的多媒体业务中心获取私网地址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42122A CN1642122A (zh) 2005-07-20
CN100359874C true CN100359874C (zh) 2008-01-02

Family

ID=34866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053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9874C (zh) 2004-01-12 2004-01-12 接收方所在的多媒体业务中心获取私网地址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59874C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9249A (zh) * 1996-02-20 1999-02-24 惠普公司 访问通信网络上的目标实体的方法
US6496867B1 (en) * 1999-08-27 2002-12-17 3Com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o negotiate private network addresses for initiating tunneling associations through private and/or public networks
CN1444815A (zh) * 2000-07-28 2003-09-24 瑞吉威系统及软件有限公司 带有防火墙和网络地址转换的音频-视频电话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9249A (zh) * 1996-02-20 1999-02-24 惠普公司 访问通信网络上的目标实体的方法
US6496867B1 (en) * 1999-08-27 2002-12-17 3Com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o negotiate private network addresses for initiating tunneling associations through private and/or public networks
CN1444815A (zh) * 2000-07-28 2003-09-24 瑞吉威系统及软件有限公司 带有防火墙和网络地址转换的音频-视频电话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42122A (zh) 2005-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91366B2 (ja) メッセージ管理
KR100436551B1 (ko) 휴대전화번호를 이용한 메일주소정보 제공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2003018672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al time GSM user device profile interrogation and registration
US2010033102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working between instant messaging service and short message service
EP1804432A1 (en) A method for limiting the forwarding times of the multimedia message for the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center mmsc and a system thereof
US2006020052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data messages
JP2007274524A (ja) Smsメールシステムおよびsmsメール送信方法
CN101370159B (zh) 一种识别业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184123B (zh) 一种通讯录中的联系人信息的获取方法、系统及通信终端
RU2431888C2 (ru) Сервер сообщений и способ уведомления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о поступлении электронного сообщения
KR100779012B1 (ko) 타 메신저간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0738040B1 (ko) 개방형 모바일 비즈니스 지원 시스템의 api 제공 방법
JP4889813B1 (ja) データ仲介システム
EP173446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electronic mail
EP1181833B1 (en) A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chatline or a noticeboard service in a mobile telephone network
CN101860821B (zh) 一种获取多个即时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1695057A (zh) 多媒体消息发送方法、发送设备和域名解析服务器
CN100359874C (zh) 接收方所在的多媒体业务中心获取私网地址的方法
CN1980410A (zh) 用于实现短消息前转的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1226522A (zh) 支持用户之间进行交互的问答系统和方法
CN100413293C (zh) 一种自动回复即时消息的方法
CN100471177C (zh) 一种处理多媒体消息业务中接收方地址重名的方法
CN101026785A (zh)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发送多媒体消息到互联网程序的方法
US20120052888A1 (en) 2-way texting through hosted applications
CN101640850A (zh) 使用电子邮件协议收发短信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02

Termination date: 201501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