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44131C - 调整弹性分组环网带宽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调整弹性分组环网带宽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44131C
CN100344131C CNB2004100584610A CN200410058461A CN100344131C CN 100344131 C CN100344131 C CN 100344131C CN B2004100584610 A CNB2004100584610 A CN B2004100584610A CN 200410058461 A CN200410058461 A CN 200410058461A CN 100344131 C CN100344131 C CN 10034413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width
capacity
cascade group
west
virt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584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38279A (zh
Inventor
杨琪霞
黄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41005846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44131C/zh
Publication of CN1738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38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4413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4413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调整弹性分组环网带宽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预定个数及容量的标准虚容器进行虚级联,作为基准虚级联组;分别建立容量与基准虚级联组容量相同的东、西向虚级联组;根据弹性分组环网数据业务带宽,以间插方式调整业务数据上下环节点上的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根据调整后的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调整并同步所述弹性分组环网所有节点上的虚级联组的大小。利用本发明,可以将对RPR环网带宽的占用率降到实际数据业务所需的宽度,并且可以在不更换网络设备的情况下,根据实际业务所需带宽动态调整对环网的占用带宽,并在调整过程中实现无损的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调整弹性分组环网带宽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整弹性分组环网带宽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RPR(弹性分组环)技术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城域网中较大规模应用的SDH(同步数字体系)、ATM(异步传输模式)以及以太网技术的一些局限。SDH作为TDM(时分复用)通道,对分组业务的支持较差,资源利用率不高,用其组建城域网结构较复杂,很难做到带宽共享;ATM虽然在QoS(服务质量)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其技术的复杂度导致了昂贵的价格和较高的信元开销,并且与网络的IP(因特网协议)化发展不相一致;以太网技术作为一种廉价、相对简单的技术,虽然广泛应用于局域网中,但其缺乏有效的QoS、网络恢复与保护以及网管机制,远远不能满足电信营运的需要。而RPR技术则参照了SDH与以太网技术的优势,通过使用环的拓扑结构,实现带宽的共享与保护,为运营商和专网用户提供了一个面向IP分组优化、又同时支持TDM(时分复用)业务交换的解决方案。RPR技术的出现,增强了光传输设备在数据传输方面的能力,将SDH/SONET(同步数字体系/同步光网络)光传输设备的电信级高可靠性与数据业务的灵活性、突发性、高带宽分发和可扩展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在SDH/SONET光传输设备上实现了数据业务带宽的空间重用和公平竞争、拓扑结构的自动发现和自动保护倒换等功能。
RPR环网的结构如图1所示:采用双环(内环和外环)结构,每对节点之间都有两条路径,保证了高可用性;并且对环路带宽采用空间重用机制,单播数据传送可在环的不同部分同时进行。
图2是SDH/SONET承载RPR业务的处理示意图:
上行数据包(可以是以太网帧、MPLS技术封装的数据帧等)经过RPR处理模块处理后形成RPR数据包,然后通过通用包封装模块进行包封装,通用包封装协议一般有GFP(通用成帧协议)、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LAPS(链路接入协议-SDH)、PPP(点对点通信协议)等协议,形成数据帧,最后进行SDH/SONET的封装映射和指针处理,数据帧映射到SDH/SONET一般采用相邻级联或虚级联的方式。
下行方向SDH/SONET帧先经过SDH/SONET的指针处理和解封装映射得到数据帧,然后通过通用包解封装模块取出RPR数据包,由RPR处理模块决定业务流的走向。无论采用相邻级联还是虚级联的方式进行SDH/SONET封装映射构建RPR环网,如果目前实际使用的RPR环网带宽只需500M,那么构建622M的RPR环网是比较合适的。如果为了适应目前带宽的实际需要构建622M的RPR环网,那么将来数据业务增长后需要升级RPR环网带宽时,就需要中断该环网的所有业务,然后依次升级各个节点,等各节点升级全部完成后,再重新启动业务。对于用户来说,长时间的中断现有业务损失是很大的。因此,网络运营商在构建网络时,往往需要考虑为将来数据业务的增长预留较大的带宽。如图1的应用,也许目前A、B、C、D节点目前实际使用的带宽只需500M,但考虑到未来数据业务的增长,需要为将来预留出一定的带宽,就不得不构建2.5G带宽的RPR光传输环网。由于RPR组网特性,要求一个环网的各个节点间的通信带宽通路必须一致,如图1所示,RPR环网带宽为2.5G,则不管A与B节点之间实际的使用带宽多大,都需要在A与B节点的SDH/SONET光传输设备上占用2.5G通信带宽通路。
目前,SDH/SONET光传输设备的价格都比较高,这就意味着网络运营商不得不为将来的应用而预付大笔的资金;而且在目前的应用中,如果实际使用的带宽只需500M,也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整弹性分组环网带宽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为数据业务的增长而预留带宽造成的网络资源浪费,并避免对RPR环网带宽进行调整时业务的中断。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调整弹性分组环网带宽的方法,所述弹性分组环网包括多个节点,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将预定个数及容量的标准虚容器进行虚级联,作为基准虚级联组;
B、分别建立容量与所述基准虚级联组容量相同的东、西向虚级联组;
C、根据所述弹性分组环网数据业务带宽,以间插方式调整业务数据上下环节点上的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
D、根据调整后的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调整并同步所述弹性分组环网所有节点上的虚级联组的大小。
所述步骤C包括:
C1、当所述弹性分组环网的初始数据业务带宽大于所述基准虚级联组容量时,以间插方式分别增加所述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
C2、当所述弹性分组环网的数据业务带宽发生变化时,以间插方式调整业务数据上下环节点上的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
所述步骤C1具体为:以所述基准虚级联组容量为调节等级,以间插方式增加所述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直到增加后的容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初始数据业务带宽。
所述步骤C2包括:
C21、当所述弹性分组环网数据业务的带宽增加时,以间插方式分别增加所述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为所述基准虚级联组容量的预定倍数;
C22、当所述弹性分组环网数据业务的带宽减少时,以间插方式分别缩小所述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为所述基准虚级联组容量的预定倍数。
所述步骤D具体为:
利用链路带宽调整规程配置所述弹性分组环网所有节点上的虚级联组的大小,所述配置方式包括:自动配置方式和人工配置方式。
所述业务数据上下环节点可以是所述弹性分组环网上的任意节点。
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东、西向虚级联组映射和解映射所述弹性分组环网的业务数据。
一种调整弹性分组环网带宽的装置,包括弹性分组环处理模块、与所述弹性分组环处理模块相连的通用包封装/解封装模块、同步光网络处理模块,
此外,还包括:
带宽调整映射模块,分别耦合在所述通用包封装/解封装模块和所述同步光网络处理模块之间,根据所述弹性分组环网数据业务带宽,以间插方式调整业务数据上下环节点上的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以动态调整所述弹性分组环网带宽,所述东、西向虚级联组为容量与基准虚级联组容量相同的东、西向虚级联组,所述基准虚级联组通过将预定个数及容量的标准虚容器进行虚级联获得;
同步模块,耦合于所述带宽调整映射模块,对弹性分组环网上的其他节点的带宽调整映射模块进行同步调整。
所述带宽调整映射模块包括:
东向映射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弹性分组环网外环发端和内环收端的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为需要映射到所述东向虚级联组的业务数据,或者为从所述东向虚级联组解映射的业务数据;
西向映射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弹性分组环网外环收端和内环发端的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为需要映射到所述西向虚级联组的业务数据,或者为从所述西向虚级联组解映射的业务数据;
调整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弹性分组环网的数据业务的数量变化后,根据实际业务所需带宽调整所述东向映射存储器和所述西向映射存储器的存储容量。
所述同步模块根据所述调整控制模块对所述东向映射存储器和所述西向映射存储器存储容量的调整结果同步所述弹性分组环网所有节点上的带宽调整映射模块。
由以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在RPR处理层到SDH/SONET光传输设备的映射之间加上可调节带宽的设计,使RPR环网的东、西向两个虚级联组相互间插,这样,在不更换原有节点设备的情况下,降低了对构建的已为将来业务增长而预留带宽的RPR环网的带宽占用率,从现有技术的全部带宽占用降到本发明达到的实际所需带宽占用,留出剩余的带宽给其他应用,将来随业务的增长,再平滑增加RPR环网的带宽,直到构建的RPR环网的全部带宽。并且,在动态调整RPR环网带宽的过程中,引入LCAS技术,通过源端与收端相互交换控制信息实现源端与收端同时增加或降低带宽,不需中断现有业务即可完成现有设备的升级,在调整过程中可以实现无损的数据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RPR环网结构示意图;
图2是SDH/SONET承载RPR业务的处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方法中虚级联组成员编号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装置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将RPR环上的业务数据经由RPR处理层到SDH/SONET光传输设备处理过程中,采用虚级联技术将RPR数据帧映射入光传输设备的虚容器中,并且将光传输设备的虚容器划分为东、西两个虚级联组,使东、西向虚级联组成员数据以相互间插的方式映射入对应的虚级联组中,不占用为业务增加而预留的带宽。当业务发生变化时,通过LCAS(链路带宽调整规程)技术实现RPR环网带宽的动态调整。
本技术领域人员知道,RPR环网采用专用帧格式,环上的所有节点共享环上的带宽,不同节点的业务以RPR帧格式复用在同一个物理链路中,如通过SDH/SONET、以太网、DWDM(密集波分复用)等进行传输。当通过SDH/SONET传输时,需要将RPR帧数据进行包封装,例如,利用GFP(通用成帧协议)、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LAPS(链路接入协议-SDH)、PPP(点对点通信协议)等协议封装,然后将封装后的数据通过指针处理并映射到SDH的虚容器中。
级联是在MSTP(多业务传送节点)技术上实现的一种数据封装映射技术,它可将多个虚容器组合起来,作为一个保持比特序列完整性的单容器使用,实现大颗粒业务的传输。级联分为相邻级联和虚级联。相邻级联是将同一STM-N数据帧中相邻的虚容器级联成C-4/3/12-Xc格式,作为一个整体结构进行传输;虚级联则是将分布于不同STM-N数据帧中的虚容器(可以同一路由或不同路由),按照级联的方法,形成一个虚拟的大结构VC-4/3/12-Xv格式,进行传输。
SDH/SONET容器级联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承载更高速率的业务。ITU-T(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定义了两种级联方式:相邻级联和虚级联。相邻级联只定义了几种级联带宽。虚级联技术的原理则是允许任意多个小的容器级联起来并组装成为一个比较大的容器来传输数据业务。这种技术可以级联VC-11、VC-12,VC-3、VC-4等不同速率的容器,允许非常小颗粒的带宽调节、提供比相邻级联更精确的带宽。此外,由于虚级联的业务在网络中是被看成为多个独立的容器(即非级联的容器),所以可以通过传统的、不支持级联的SDH/SONET网络传输,只要终端设备具有虚级联功能即可。
虚级联最大的优势在于使SDH网络可以提供合适大小的通道给数据业务,避免带宽的浪费。虚级联技术可以使带宽以很小的颗粒度来调整以适应用户的需求。虚级联的另一个优势是能够通过现有的、不提供级联功能的SDH/SONET网络传输。
本发明就是在此基础上将RPR环网业务数据映射到SDH虚容器的过程中,首先分别建立东、西向虚级联组,并使其与弹性分组环网数据业务带宽相适配,使RPR环网的带宽占用率与起始时的实际业务带宽相适应,以便留出其他带宽为其他业务所应用,比如,当运营商为了将来业务增长需要建立了2.5G的RPR环网后,而当前的数据业务只需要500M的带宽,则分别建立622M大小的东、西向虚级联组。这样,便可剩余2.5G-622M=1.878G给其他业务应用。当业务增加后,需要增加数据业务使用带宽时,以间插方式增加数据业务上下环节点上的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来适应增加后的数据业务所需带宽,然后对RPR环网上所有其他节点进行同步调整,实现环网带宽的平滑扩展。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3,图3是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将预定个数及容量的标准虚容器进行虚级联,作为基准虚级联组。通常,该基准虚级联组的容量就是RPR环网接入设备的带宽。
考虑到将来随着业务的增长,所需RPR环网的带宽也需要调整,构建RPR环网时一般会预留一定的带宽,也就是说RPR环网的带宽通常会大于实际业务所需带宽。比如,构建的RPR环网带宽为2.5G,而实际业务只需155M,为将来业务的增长预留了2.5G-155M=2.345G的带宽。
为了节省对RPR环网预留带宽的占用,采用虚级联的方式,建立虚级联组,即
步骤302:在RPR环网的各节点上分别建立容量与基准虚级联组容量相同的东、西向虚级联组。
因为RPR环网包括多个节点,因此,需要在每个节点上都建立相同大小的东、西向虚级联组。其中,东向虚级联组包括外环的发端和内环的收端,西向虚级联组包括外环的收端和内环的发端。
当实际业务所需带宽与该东、西向虚级联组不相适应时,需要以上述基准虚级联组为调节等级,对所述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进行调整。
然后,进到步骤303:设定RPR环网数据业务带宽,该带宽是指RPR环网数据业务实际所需带宽。
步骤304:根据RPR环网数据业务带宽,以间插方式调整业务数据上下环节点上的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使其与实际业务带宽相适应,也就是说使调整后的虚级联组的容量大于或等于实现业务所需带宽。
比如,初始建立的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为155Mbps,而实际业务带宽为800Mbps,此时,调整后的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需要大于或等于800Mbps。
具体调整方式如下:
当RPR环网数据业务的带宽大于基准虚级联组容量时,以间插方式分别增加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增加过程应以前面所述的基准虚级联组的容量为调整等级,以间插方式增加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为基准虚级联组容量,直到增加后的容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初始数据业务带宽。
比如,基准虚级联组的容量为155Mbps,初始建立的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为155Mbps,而实际业务带宽为500Mbps。调整过程为155Mbps先增加一倍到311Mbps,然后再增加一倍到466Mbps,然后再增加一倍到622Mbps,此时大于实际业务所需带宽500Mbps,调整结束。
当然,如果实际业务所需带宽比基准虚级联组的容量还要小,也就是说环网接入设备的带宽大于实际业务所需带宽,此时,不需要对虚级联组的容量进行调整,直接接入即可。
对于上环的业务数据处理:
进到步骤U01:封装RPR环网的上行业务数据为RPR数据包,前面已经提到,RPR环网采用专用数据帧格式,因此需要根据该专用数据帧格式对用户业务数据进行封装,将其封装为RPR数据包。
然后,进到步骤U02:将RPR数据包封装为数据帧,比如,可以通过GFP(通用成帧协议)、HDLC(高速数据链路控制协议)、LAPS(链路接入协议-SDH)、PPP(点到点协议)等协议进行封装,形成数据流。其中:
PPP/HDLC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但PPP/HDLC数据包在封装时对短的信息域需要进行填充,同时PPP存在一个建链的过程。而在LAPS封装中却不存在此问题,LAPS帧格式与HDLC帧格式类似,但它的帧长是可变的。对于传送短帧使用LAPS封装比使用PPP/HDLC封装效率要高。
GFP即通用成帧过程是将高层的基于PDU(协议数据单元)的客户信号映射到SDH/SONET帧结构中,是数据业务映射到SDH/SONET的标准方式。
这样,就可以将该数据流映射到SDH的虚容器净荷中通过光同步网络业务总线进行传输。在本发明中,需要进到步骤U03:将数据帧映射到对应的虚级联组中并通过RPR环网进行传输。
当然,在将数据帧映射到对应的虚级联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指针处理等操作,与现有技术中类似。
对于下环的业务数据处理:
进到步骤D01:解映射RPR环网的下行业务数据到对应的虚级联组中,同样,在此过程中,也需要进行指针处理等,以便正确获得虚级联组中的数据。
然后,进到步骤D02:根据虚级联组中的数据获取数据帧。
获取该数据帧后,由于该数据帧是通过GFP、HDLC、LAPS、PPP等协议进行封装的数据流,因此,还要进到下一步才能获取RPR数据包。
步骤D03:解封装数据帧获取RPR数据包。
当RPR环网数据业务所需带宽发生变化时,要相应地调整最初建立的虚级联组的容量,以适应RPR环网数据业务所需带宽的增加或减少。
也就是说,要进到步骤305:当RPR环网数据业务的带宽发生变化时,以间插方式调整上下环节点上的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
具体调整方法如下:
当RPR环网数据业务所需带宽增加时,以间插方式分别增加业务上下环节点上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该上下环节点可以是RPR环网上的任意节点。以前面所述建立的基准虚级联组为基准,以间插方式增加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为该基准虚级联组容量的预定倍数。比如,开始时建立的虚级联组的容量为155M,然后,可将其增加到311M、466M、622M等。
当RPR环网数据业务所需带宽减少时,以间插方式分别缩小业务上下环节点上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该上下环节点可以是RPR环网上的任意节点。同样,以前面所述建立的基准虚级联组为基准,以间插方式减小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为该基准虚级联组容量的预定倍数。比如,现有虚级联组的容量为622M,当数据业务减少后,不再需要占用622M的带宽,假如只需占用311M的带宽,这时,可将虚级联组的容量直接减到311M。
调整好业务上下环节点上的虚容器大小后,为了使RPR环网上各节点的通信带宽保持一致,还需要同步RPR环网其他节点上建立的虚容器的容量。
因此,进到步骤306:根据调整后的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调整并同步RPR环网所有节点上的虚级联组的大小。
在调整其他节点上虚级联组的容量时,可以利用链路带宽调整规程自动调整并同步所述弹性分组环网所有节点上的虚级联组的大小;也可以通过人工配置环网所有节点上的虚级联组的大小。
本技术领域人员知道,LCAS(链路带宽调整规程)可以根据业务流量对所分配的虚容器带宽进行动态调整,在现有带宽的基础上动态地增减带宽容量,满足虚级联业务的变化要求,而且在这个调整过程中不会对数据传送性能造成影响。
LCAS技术是通过源端与收端相互交换控制信息来实现源端与收端同时增加带宽或降低带宽,在调整过程中可以实现无损地实现数据传输。
下面通过举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方法中的RPR环网带宽调整过程:
例如,对于图1所示的最高带宽为2.5G的RPR环网,对于A节点,东、西向带宽总和为5G,使东、西向两个虚级联组成员相互间插。如果虚级联采用的是VC4虚级联方式,5G带宽由32个VC4(一个VC4相当于155Mbps带宽)组成,将其编号为#1VC4~#32VC4,如图4所示。
如果带宽动态调整以155M带宽为基数进行带宽增加,即RPR环网使用带宽初始为155M(实际为155.52Mbps,业界通常简称为155M,下文均使用此简称),然后311M、466M、622M、......依次递增,一直到2.5G带宽。初始时RPR环网带宽为155M,那么划分#1VC4属于西向虚级联组,#2VC4属于东向虚级联组即可,剩余#3VC4~#32VC4完全不被占用,可以留给其他应用;环网带宽增加到311M时,则将增加#3VC4到西向虚级联组,增加#4VC4到东向虚级联组,依次类推,直到带宽增加为2.5G,此时,#1VC4、#3VC4、......、#31VC4被划分到西向虚级联组,#2VC4、#4VC4、......、#32VC4被划分到东向虚级联组。
如果带宽动态调整以622M带宽为基数进行带宽调整(比如SDH/SONET光传输设备的接口总线为622M,只能以622M带宽的整数倍进行调整),即RPR环网使用带宽初始为622M,然后递增为1.25G、1.872G、2.5G带宽。初始时RPR环网带宽为622M,那么划分#1VC4~#4VC4属于西向虚级联组,#5VC4~#8VC4属于东向虚级联组即可,剩余#9VC4~#32VC4完全不被占用,可以留给其他应用;环网带宽增加到1.25G时,则将增加#9VC4~#12VC4到西向虚级联组,增加#13VC4~#16VC4到东向虚级联组,依次类推,直到带宽增加为2.5G,此时,#1VC4~#4VC4、#9VC4~#12VC4、#17VC4~#20VC4、#25VC4~#28VC4划分到西向虚级联组,#5VC4~#8VC4、#13VC4~16VC4、#21VC4~24VC4、#29VC4~#32VC4被划分到东向虚级联组。
反之,如果需要将带宽动态递减,则将上述方法倒推即可。
加入或退出虚级联组需要通过软件配置来识别,具体识别过程如下:
当加入虚级联组时,首先通过软件配置将需要加入虚级联组的通道使能,然后配置标识加入的是东向还是西向虚级联;
当退出虚级联组时,只需标识哪个通道需要退出即可。
然后加入和退出的动作通过LCAS技术来完成。
例如:原来带宽为155M带宽的RPR环网,需要升级为311M带宽的RPR环网,首先需要通过软件将如图4中各个节点的#3VC4使能并标识是添加到西向虚级联组,#4VC4使能并标识是添加到东向虚级联组,然后运用LCAS技术启动和完成整个虚级联组的添加过程,添加的过程可以自动完成也可以由人工配置完成。
利用LCAS技术完成自动配置的过程如下:
首先选定启动的起始节点,起始节点可以是环网上任意的节点,如图1的A节点,然后软件下达添加起始命令,A节点从东向通过LCAS技术与B节点交换控制信息,将A节点#3VC4加入到A节点东向虚级联组、B节点#4VC4加入到B节点西向虚级联组;添加成功后,B节点再与C节点通过LCAS技术协商交换控制信息,将B节点#3VC4加入到B节点东向虚级联组、C节点#4VC4加入到C节点西向虚级联组,依此类推,直到回到A节点。
当D节点通过LCAS技术与A节点交换控制信息添加成功后,A节点就认为整个过程添加成功。此时,启用新添加的155M带宽,将整个环网带宽无损升级到311M,完成整个环网的带宽无损增长。
如果中间的任一节点添加不成功,假如图1中节点B与C添加不成功,B节点就利用反方向启动LCAS技术将A与B之间增加的带宽删除,并上报添加不成功告警。
利用LCAS技术完成人工配置的过程如下:
通过软件人工向A节点下发添加命令,启动LCAS技术添加A与B之间的带宽,同理通过软件人工向B、C、D节点人工下发添加命令,完成整个环网的添加过程,再启用新添加的155M带宽,将整个环网带宽无损升级到311M。
以上通过建立VC4虚级联组详细描述了RPR环网带宽调整过程,本技术领域人员知道,根据业务需要,也可以建立其它颗粒如VC3、VC12的虚级联组,其实现机理与VC4类似,采用VC3颗粒的虚级联主要依靠SDH帧结构中的H4(H4是通道开销字节)字节完成相应的控制,而采用VC12颗粒则利用复帧方式,依靠K4字节进行控制。在此不再赘述。
再参照图5,图5示出了本发明装置的结构:包括,
弹性分组环处理模块51、通用包封装/解封装模块52、同步光网络处理模块53,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发明装置增加了一个带宽调整映射模块50,该模块分别耦合于通用包封装/解封装模块52和同步光网络处理模块53,用于动态调整RPR环网带宽。
图5也示出了带宽调整映射模块50的详细结构:包括,
东向映射存储器501和西向映射存储器502。东向映射存储器501用于存储RPR环网的外环的发端和内环的收端的业务数据;西向映射存储器502用于存储RPR环网的外环的收端和内环的发端的业务数据。
另外,还包括一个调整控制模块503,用于根据RPR环网业务带宽调整东向映射存储器和西向映射存储器的存储容量。
上行数据包经过弹性分组环处理模块51处理后形成RPR数据包,然后通过通用包封装/解封装模块52进行包封装(通用包封转协议一般有GFP、HDLC、LAPS、PPP等协议可选)形成数据帧,然后再通过带宽调整映射模块50将形成的数据帧存储到对应的东向映射存储器或西向映射存储器中,最后通过同步光网络处理模块53进行SDH/SONET的封装映射和指针处理,将数据帧映射到SDH/SONET的虚容器组中。
下行方向的数据流先由同步光网络处理模块53进行SDH/SONET的指针处理和解封装映射得到数据帧,然后将得到的数据帧存储到对应的东向映射存储器或西向映射存储器中,最后由通用包封装/解封装模块52对所述东向映射存储器或西向映射存储器中的数据帧解封装取出RPR数据包,再由弹性分组环处理模块51决定业务流的走向。
当RPR环网的数据业务增加后,由调整控制模块503根据实际业务所需带宽控制增加东向映射存储器和西向映射存储器的存储容量,以适应实际业务所需带宽,使实际业务对RPR环网带宽达到合理的占用;
当RPR环网的数据业务减少后,由调整控制模块503根据实际业务所需带宽控制减小东向映射存储器和西向映射存储器的存储容量,以适应实际业务所需带宽,使实际业务对RPR环网带宽达到合理的占用,留出其余带宽用于其他业务。
图6示出了本发明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耦合于带宽调整映射模块50的同步模块54完成RPR环网上所有节点带宽的同步,具体实现是根据调整控制模块对东向映射存储器和西向映射存储器存储容量的调整结果与环网上其他节点交互控制信息,使其他节点上的带宽调整映射模块50根据该控制信息调整其上的东向映射存储器和西向映射存储器存储容量,使这些映射存储器的容量保持一致,这样,就保证了环网上各节点的通信带宽一致。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发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Claims (10)

1、一种调整弹性分组环网带宽的方法,所述弹性分组环网包括多个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将预定个数及容量的标准虚容器进行虚级联,作为基准虚级联组;
B、分别建立容量与所述基准虚级联组容量相同的东、西向虚级联组;
C、根据所述弹性分组环网数据业务带宽,以间插方式调整业务数据上下环节点上的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
D、根据调整后的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调整并同步所述弹性分组环网所有节点上的虚级联组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弹性分组环网带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括:
C1、当所述弹性分组环网的初始数据业务带宽大于所述基准虚级联组容量时,以间插方式分别增加所述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
C2、当所述弹性分组环网的数据业务带宽发生变化时,以间插方式调整业务数据上下环节点上的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整弹性分组环网带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1具体为:
以所述基准虚级联组容量为调节等级,以间插方式增加所述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直到增加后的容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初始数据业务带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整弹性分组环网带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2包括:
C21、当所述弹性分组环网数据业务的带宽增加时,以间插方式分别增加所述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为所述基准虚级联组容量的预定倍数;
C22、当所述弹性分组环网数据业务的带宽减少时,以间插方式分别缩小所述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为所述基准虚级联组容量的预定倍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整弹性分组环网带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具体为:
利用链路带宽调整规程配置所述弹性分组环网所有节点上的虚级联组的大小,所述配置方式包括:自动配置方式和人工配置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调整弹性分组环网带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数据上下环节点可以是所述弹性分组环网上的任意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调整弹性分组环网带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东、西向虚级联组映射和解映射所述弹性分组环网的业务数据。
8、一种调整弹性分组环网带宽的装置,包括弹性分组环处理模块、与所述弹性分组环处理模块相连的通用包封装/解封装模块、同步光网络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带宽调整映射模块,分别耦合在所述通用包封装/解封装模块和所述同步光网络处理模块之间,根据所述弹性分组环网数据业务带宽,以间插方式调整业务数据上下环节点上的东、西向虚级联组的容量,以动态调整所述弹性分组环网带宽,所述东、西向虚级联组为容量与基准虚级联组容量相同的东、西向虚级联组,所述基准虚级联组通过将预定个数及容量的标准虚容器进行虚级联获得;
同步模块,耦合于所述带宽调整映射模块,对弹性分组环网上的其他节点的带宽调整映射模块进行同步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整弹性分组环网带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调整映射模块包括:
东向映射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弹性分组环网外环发端和内环收端的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为需要映射到所述东向虚级联组的业务数据,或者为从所述东向虚级联组解映射的业务数据;
西向映射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弹性分组环网外环收端和内环发端的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为需要映射到所述西向虚级联组的业务数据,或者为从所述西向虚级联组解映射的业务数据;
调整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弹性分组环网的数据业务的数量变化后,根据实际业务所需带宽调整所述东向映射存储器和所述西向映射存储器的存储容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整弹性分组环网带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模块根据所述调整控制模块对所述东向映射存储器和所述西向映射存储器存储容量的调整结果同步所述弹性分组环网所有节点上的带宽调整映射模块。
CNB2004100584610A 2004-08-16 2004-08-16 调整弹性分组环网带宽的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413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584610A CN100344131C (zh) 2004-08-16 2004-08-16 调整弹性分组环网带宽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584610A CN100344131C (zh) 2004-08-16 2004-08-16 调整弹性分组环网带宽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8279A CN1738279A (zh) 2006-02-22
CN100344131C true CN100344131C (zh) 2007-10-17

Family

ID=36080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5846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4131C (zh) 2004-08-16 2004-08-16 调整弹性分组环网带宽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4413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5859B (zh) * 2010-03-04 2015-05-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gfp的灵活光通道数据单元带宽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4639463A (zh) * 2015-02-25 2015-05-20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交换机的带宽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4883320B (zh) * 2015-06-10 2019-01-04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tn分组业务无损调整的装置与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4691A (zh) * 2002-06-24 2003-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数据包与sdh帧结构之间的映射和解映射方法
CN1490987A (zh) * 2002-10-18 2004-04-21 ��Ϊ�������޹�˾ 一种在同步数字网上传送数据业务的方法
US6775295B1 (en) * 1998-03-06 2004-08-10 Cisco Technology, Inc. Scalable multidimensional ring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75295B1 (en) * 1998-03-06 2004-08-10 Cisco Technology, Inc. Scalable multidimensional ring network
CN1464691A (zh) * 2002-06-24 2003-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数据包与sdh帧结构之间的映射和解映射方法
CN1490987A (zh) * 2002-10-18 2004-04-21 ��Ϊ�������޹�˾ 一种在同步数字网上传送数据业务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8279A (zh) 2006-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88700C (zh) 一种在同步数字网上传送数据业务的方法
EP1414265B1 (en) Multi-service Ethernet-over-SONET silicon platform
US2004018445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port and routing of packets over frame-based networks
US20040252688A1 (en) Routing packets in frame-based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734986A (zh) 光传送网中传输低速率业务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439205A (zh) 同步光网络环上等时的和突发数据的传输
CN1791057A (zh) 在光传送网中传输数据业务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246012A (zh) 一种用于英特网与同步数字体系融合的适配方法
CN101030827A (zh) Dtm映射到otn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39245A (zh) 高速以太网到光传输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接口和设备
CN1946017A (zh) 在包交换网络中发送端和接收端进行时钟同步的方法和系统
CN1635754A (zh) 一种具有快速保护和公平特性的以太网传送设备及方法
CN1697416A (zh) 一种环网及其业务实现方法
CN1859369A (zh) 实现网络连接服务建立的方法及装置
CN1946007A (zh) 一种数据业务和sdh业务混合汇聚装置及其方法
CN1486039A (zh) 用于电信网络的交换设备
CN1842221A (zh) 光传送网中业务信号调度方法及其装置
CN1728720A (zh) 一种用于以太网与同步数字体系或者同步光网络融合的适配方法
CN1852197A (zh) 基于目录服务来实现网络连接服务建立的方法及系统
CN1728714A (zh) 一种用于IPv4网络和IPv6网络互通的方法
CN1543162A (zh) 变长数据分组与定长信元混合传送的方法与适配装置
CN1728713A (zh) 一种数字视频传送方法
CN1780193A (zh) 一种基于通用成帧规程的分插复用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039156A (zh) 同步数字系列业务数据传送方法及装置
CN1227842C (zh) 一种网络协议ip数据的波分复用光网络传输适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17

Termination date: 201508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