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2510B - 找出惡意加密連線指紋的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找出惡意加密連線指紋的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2510B
TWI702510B TW108124068A TW108124068A TWI702510B TW I702510 B TWI702510 B TW I702510B TW 108124068 A TW108124068 A TW 108124068A TW 108124068 A TW108124068 A TW 108124068A TW I702510 B TWI702510 B TW I7025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ncrypted
fingerprint
specific
malicious
targ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4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03030A (zh
Inventor
羅文揚
鄭棕翰
黃傳強
陳建智
張光宏
施君熹
Original Assignee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240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0251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2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251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03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3030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找出惡意加密連線指紋的方法及裝置。所述方法包括:取得網路流量中的多筆網路連線資料;基於前述網路連線資料取得多個加密指紋;計算特定加密指紋的一黑名單匹配頻率;計算特定加密指紋的一逆向目標地址頻率;基於黑名單匹配頻率及逆向目標地址頻率計算特定加密指紋的惡意程度權重值;反應於惡意程度權重值高於預設門限值,判定特定加密指紋為潛在惡意指紋。

Description

找出惡意加密連線指紋的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網路資安技術,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找出惡意加密連線指紋的方法及裝置。
隨著網路通訊加密技術的應用範圍日漸擴展,惡意攻擊也會受到加密機制的保護而增加偵測的困難。根據思科白皮書,目前大多數組織沒有解決方案可偵測加密流量中的惡意內容的解決方案。更具體來說,這些組織缺少資安工具和資源,來實施可在整個網路基礎架構中部署,且不會減慢網路速度的解決方案。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找出惡意加密連線指紋的方法及裝置,其可用於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找出惡意加密連線指紋的方法,包括:取得網路流量中的多筆網路連線資料;基於前述網路連線資料取得多個加密指紋;對於前述加密指紋中的一特定加密指紋而言,計算特定加密指紋的一黑名單匹配頻率;計算特定加密指紋的一逆向目標地址頻率;基於黑名單匹配頻率及逆向目標地址頻率計算特定加密指紋的一惡意程度權重值;反應於惡意程度權重值高於一預設門限值,判定特定加密指紋為一潛在惡意指紋。
本發明提供一種找出惡意加密連線指紋的裝置,包括網路流量側錄模組、加密指紋生成模組、黑名單匹配頻率模組、逆向目標地址頻率模組及惡意程度判斷模組。網路流量側錄模組取得網路流量中的多筆網路連線資料。加密指紋生成模組基於前述網路連線資料取得多個加密指紋。黑名單匹配頻率模組對於前述加密指紋中的一特定加密指紋而言,計算特定加密指紋的一黑名單匹配頻率。逆向目標地址頻率模組計算特定加密指紋的一逆向目標地址頻率。惡意程度判斷模組基於黑名單匹配頻率及逆向目標地址頻率計算特定加密指紋的一惡意程度權重值。反應於惡意程度權重值高於一預設門限值,惡意程度判斷模組判定特定加密指紋為一潛在惡意指紋。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裝置及方法可在取得各加密指紋的黑名單匹配頻率及逆向目標地址頻率之後,據以求得各加密指紋的惡意程度權重值,進而判斷各加密指紋是否為潛在惡意指紋。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概略而言,本發明提出一種利用資訊檢索技術從加密網路流量中找出惡意加密連線指紋的方法與裝置,目的是從使用者的網路閘道口擷取網路流量之後,搭配利用本發明提出之資訊檢索技術演算法,擷取出惡意加密連線的指紋,進而取得使用惡意加密流量進行連線的網際網路目標地址。本發明提出之資訊檢索技術演算法可稱為黑名單匹配頻率-逆向目標地址頻率(BF-IDF; Blacklist Matching Frequency - Inverse Destination Frequency)演算法,可以計算出傳輸層安全性協定/安全通訊協定(Transport Layer Security/Secure Sockets Layer; SSL/TLS)客戶端指紋的BF-IDF權重,不需要解密加密的網路流量即可進行惡意偵測。經資安人員確認為惡意的網際網路目標地址可以新增進威脅情資資料庫,下次塑模時產生的分類器就會因為情資的增加而分類的越來越精準。並且由於本專利的資料來源可以鎖定受害主機,能夠對於後續數位鑑識的活動帶來助益。具體說明如下。
請參照圖1A及圖1B,其中圖1A是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繪示的找出惡意加密連線指紋的系統示意圖,而圖1B是依據圖1A繪示的系統使用情境示意圖。
在圖1A中,系統100包括威脅情資資料庫120、情資收集模組130、情資分享模組140、情資驗證模組160及找出惡意加密連線指紋的裝置170。
在不同的實施例中,威脅情資資料庫120可用於接收不同來源的網路情資,如網址「http://www.malware-traffic-analysis.net/」、VirusTotal網站、Bluecoat網站…等來源提供的網路威脅情資資訊。情資收集模組130可用於整合新產生的網路威脅情資,豐富威脅情資資料庫,進而讓分類越來越準確。情資分享模組140可用於分享系統100的網路威脅情資給第三方協防系統或設備。情資驗證模組160可用於驗證新產生之惡意威脅情資的可靠性,但不限於此。
在一實施例中,本發明的裝置170可視為一種網路流量側錄系統,其可設置於某機構的網路閘道口,以進行相關的監控。如圖1A所示,裝置170可包括網路流量收集模組110、加密指紋生成模組150、黑名單匹配頻率模組171、逆向目標地址頻率模組173及惡意程度判斷模組172。
如圖1B所示,攻擊者可能會將惡意程式植入被害主機後使其成為殭屍電腦(Bots),進而藉此進行竊取機敏資料等惡意行為。為了提高殭屍網路(Botnet)的存活率,攻擊者將會使用加密網路連線而避免被查獲與封鎖。
在此情況下,當企業欲藉由本發明提出之系統搭配內部網路流量辨認企業內部加密流量是否有惡意威脅的存在時,可以在企業內部的網路閘道口架設系統100,以藉由網路流量側錄模組接收由流量產生的網路資料,將此資料導入系統100之後就會開始進行加密指紋及其目標地址的惡意程度分析。基此,本發明的裝置170即可透過所提出的方法提取惡意程式與其中繼站連線時的交握資訊轉換成加密指紋,搭配惡意網際網路目標地址黑名單,取出符合使用惡意且罕見加密連線行為的惡意加密指紋,比對使用的惡意加密指紋的未知網際網路目標地址,即可找出惡意加密指紋與潛在惡意網際網路目標地址。以下將作進一步說明。
請參照圖2,其是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繪示的找出惡意加密連線指紋的方法流程圖。本實施例的方法可由圖1的裝置170執行,以下即搭配圖1所示的內容說明圖2各步驟的細節。
首先,在步驟S210中,網路流量收集模組110可取得網路流量中的多筆網路連線資料。在一實施例中,網路流量收集模組110可用於接收網路流量產生的資料。以圖1B為例,網路流量收集模組110可如所示地側錄企業閘道口網路流量產生的封包截取(packet capture,PCAP)網路連線資料,但可不限於此。
接著,在步驟S220中,加密指紋生成模組150可基於前述網路連線資料取得多個加密指紋。具體而言,在一實施例中,前述網路連線中可包括對應於多筆加密連線的多筆第一網路連線資料。亦即,前述網路連線資料中有一部分係透過加密連線進行傳送。
在一實施例中,在客戶端與伺服器端(例如圖1B的企業內部網路)欲建立一第一加密連線以傳送網路連線資料時,需進行三方交握的程序。在此程序中,客戶端需發送一客戶端交握訊息至伺服器端。此外,加密指紋生成模組150可取得此第一加密連線在建立時所對應的客戶端交握訊息。
之後,加密指紋生成模組150可從第一加密連線的客戶端交握訊息中取得多個訊息特徵。在一實施例中,前述客戶端交握訊息例如是一ClientHello訊息,其可包括SSLVersion、CipherSuite、SSLExtension、EllipticCurve和EllipticCurvePointFormat的至少其中之一等訊息特徵,但不限於此。
接著,加密指紋生成模組150可基於該第一加密連線的前述訊息特徵產生前述加密指紋中的第一加密指紋。在一實施例中,加密指紋生成模組150可計算上述訊息特徵的雜湊值,以作為第一加密連線的第一加密指紋(例如是JA3指紋)。
在取得各加密連線對應的加密指紋之後,對於所取得的各個加密指紋(其具有多個目標連線地址)而言,本發明的裝置170可透過步驟S230~S260來判定各加密指紋的惡意程度。為便於說明,以下將以加密指紋中的第i個加密指紋(下稱特定加密指紋)為例進行說明,而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應可據以推得裝置170對其他加密指紋所進行的操作。
具體而言,在步驟S230中,對於前述加密指紋中的特定加密指紋而言,黑名單匹配頻率模組171可計算特定加密指紋的黑名單匹配頻率 bf i
具體而言,黑名單匹配頻率模組171可取得包括多個惡意網路目標地址的黑名單。在一實施例中,前述黑名單可取自於威脅情資資料庫120(其收集例如VirusTotal、Bluecoast等來源提供的網路威脅情資資訊)。之後,黑名單匹配頻率模組171可在特定加密指紋的目標連線地址中找出匹配於上述惡意網路目標地址的特定數量,並以此特定數量除以特定加密指紋的目標連線地址的總數,以取得特定加密指紋的黑名單匹配頻率 bf i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黑名單匹配頻率 bf i 可用來表達特定加密指紋可能為潛在惡意加密連線指紋的程度。亦即,當一個加密指紋連線的目標連線地址中,有越多是屬於惡意網路目標地址時,黑名單匹配頻率 bf i 就會越高。
此外,在步驟S240中,逆向目標地址頻率模組172可計算特定加密指紋的一逆向目標地址頻率 idf i 。具體而言,逆向目標地址頻率模組172可將各加密指紋的目標連線地址的數量加總為目標地址總數,並基於此目標地址總數及特定加密指紋的目標連線地址的總數取得特定加密指紋的逆向目標地址頻率 idf i
在一實施例中,逆向目標地址頻率模組172可以目標地址總數除以特定加密指紋的目標連線地址的總數,並取對數值,以產生特定加密指紋的逆向目標地址頻率 idf i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逆向目標地址頻率 idf i 可用來表達特定加密指紋罕見程度的度量。與正常的應用程式不同,惡意的應用程式會傾向較少客戶端主機擁有,且觸發網際網路連線的次數也會比一般正常的應用程式少。此時,逆向目標地址頻率 idf i 會把此類罕見的加密指紋予以揭露。
在取得特定加密指紋的黑名單匹配頻率 bf i 及逆向目標地址頻率 idf i 之後,在步驟S250中,惡意程度判斷模組173可基於黑名單匹配頻率 bf i 及逆向目標地址頻率 idf i 計算特定加密指紋的一惡意程度權重值BF-IDF i。在一實施例中,惡意程度判斷模組173可將黑名單匹配頻率 bf i 乘以逆向目標地址頻率 idf i ,以取得特定加密指紋的惡意程度權重值BF-IDF i,但可不限於此。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上述算法即是結合特定加密指紋可能為潛在惡意加密連線指紋的程度(即黑名單匹配頻率 bf i )以及特定加密指紋罕見程度的度量(即逆向目標地址頻率 idf i ),如以一來就可以突顯出罕見而且可能為潛在惡意加密連線指紋程度高的加密指紋。另一方面,惡意程度權重值亦傾向於過濾掉常見的加密指紋,而保留少見且具有潛在威脅的加密指紋。
之後,在步驟S260中,反應於惡意程度權重值BF-IDF i高於一預設門限值,惡意程度判斷模組173可判定特定加密指紋為潛在惡意指紋。在不同的實施例中,上述預設門限值可由設計者依需求而設定。例如,裝置170可先將所考慮的全部加密指紋的惡意程度權重值求出,再基於這些惡意程度權重值的統計特性來決定上述預設門限值。例如,裝置170可基於這些惡意程度權重值的平均值、標準差來設定預設門限值,但可不限於此。
在一實施例中,裝置170可在從前述加密指紋中找出具有較高惡意程度權重值的潛在惡意指紋之後,藉由相關的數位鑑識技術來對這些潛在惡意指紋對應的客戶端主機進行後續的鑑識調查。
為使本發明的概念更為清楚,以下另佐以一實例進行具體說明。具體而言,本實施例收集實際企業場域的網路閘道口流量,流量大小為28.6 GB,並統計其JA3指紋個數為870個、連線的目標連線地址共有132,008個。在此情況下,經比對所得到的匹配於黑名單的目標連線地址有176筆,而得到具有大於零的惡意程度權重值的JA3指紋有75筆。
請參照圖3,其是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繪示的一部分JA3指紋的資訊。在圖3中,其列出上述75筆JA3指紋的前5筆,且其中的一筆JA3指紋(即,e295e403d94506afa5b2031b211dba10)的惡意程度權重值明顯高於其他JA3指紋。在此情況下,即可判定此JA3指紋為潛在惡意指紋,並可接續使用以下使用數位鑑識技術來證實本發明偵測加密惡意威脅的能力。
依據本發明本實施例進一步取得上述加密指紋(即,e295e403d94506afa5b2031b211dba10)的兩筆目標連線地址如下表一所示。
目標連線地址 VirusTotal查詢結果
1.0.0.1 0/67
1.1.1.1 2/67
表1
在基於上述兩個目標連線地址查詢VirusTotal之後,得知其中一筆IP(1.1.1.1)已被VirusTotal認定為惡意IP,而另一個IP(1.0.0.1)是無查詢結果的。
為了確認本發明提出之系統的偵測能力,還可再進一步建構IP(1.0.0.1)的視覺化網路拓樸關係圖。請參照圖4,其是依據圖3繪示的網路拓樸關係圖。由圖4可看出,表1中的待驗證IP、網域和惡意檔案之間的關聯,以及是否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以待驗證IP 1.0.0.1為例,此IP在VirusTotal查詢結果中並未有任何一家防毒業者檢測為惡意的,但是透過二分圖的建立與圖形分析的過程,可找到此IP與網域和惡意檔案之間的關聯。具體來說,如圖4所示,可以發現上述IP 1.0.0.1 (即,中心點)除了與多個惡意檔案有關聯行為之外,也和6個網域有解析和托管的關係,分別是0jf[.]net、10000[.]rhelper[.]com、39768[.]rhelper[.]com、00000[.]rhelper[.]com、18504[.]rhelper[.]com和95841[.]rhelper[.]com。並且,這些網域向外關聯或是解析出的IP也可以發現與惡意檔案有關聯行為。再者,這些被關聯的檔案在VirusTotal查詢中至少都有一家防毒業者判定為惡意檔案。有鑑於此,經由一連串的向外關聯,即可判定1.0.0.1確實為潛在的惡意IP。除此之外,可再進一步利用Threatminer可以找到與該IP(1.0.0.1)相關威脅情資報告。
請參照圖5,其是依據圖4繪示的相關威脅情資報告。如圖5所示,IP 1.0.0.1確實是潛在的惡意IP。藉由本實驗結果證明,本發明可以在加密流量中萃取出可疑的加密指紋及其目標地址,而以上的驗證程序可以證實本發明之可用性及技術效果。
由上可知,利用本發明提出之系統與方法,就可以在巨量的網路流量中過濾出潛在的加密網路威脅,不僅有助公司內部資安人員更新網際網路目標地址黑名單資訊,還可以進一步對於使用可疑加密指紋的客戶端主機進行後續的鑑識調查。
綜上所述,本發明本專利提出一個專注於分析加密網路流量的系統,藉由收容長天期網路流量,計算其加密連線指紋和威脅情資分析資訊,並搭配資訊檢索與文字挖掘常用的加權演算法來偵測惡意的加密網路連線。實驗結果顯示,本發明提出的系統可以發現其他外部威脅情資提供者無法識別的潛在惡意加密連線指紋和惡意網際網路目標地址相關情資,毋須進行網路封包解密即可協助釐清資安事件的全貌,並提供數位鑑識上的判斷依據,並可進一步運用於組織間的區域聯防或情資交換。
此外,本發明提出之系統屬於離線型(Offline-based)網路封包分析系統(例如流量及日誌分析系統、網管系統等),其主要優點是不會影響原來系統的運作,對大量封包或分析費時的偵測,可以有效降低系統因負荷過重而當機的機率及減少處理費時所造成的延遲。從另一觀點而言,傳統線上型的防火牆及入侵偵測系統由於位於網路進出口,容易遭受到直接的攻擊和破壞而喪失功能或影響網路連線。然而,本發明確可因不易被駭客偵測到而不容易遭受攻擊。
並且,本發明在實務上的例子係將系統部署在企業的網路閘道口,利用側錄取得其網路流量。經過本發明提出的系統分析後,即可定期產生出惡意網域情資。可疑的連線主機資訊亦可迅速地進行數位鑑識或主機隔離等事後恢復工作。
進一步而言,本發明在實務上的另一個例子是在可以得知受害主機(藉由Client-IP),因此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設備隔離與數位鑑識等受害後續恢復程序,減少企業損失。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系統
110:網路流量收集模組
120:威脅情資資料庫
130:情資收集模組
140:情資分享模組
150:加密指紋生成模組
160:情資驗證模組
170:裝置
171:黑名單匹配頻率模組
173:逆向目標地址頻率模組
172:惡意程度判斷模組
S210~S260:步驟
bfi :黑名單匹配頻率
idfi :逆向目標地址頻率
BF-IDFi:惡意程度權重值
圖1A是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繪示的找出惡意加密連線指紋的系統示意圖。 圖1B是依據圖1A繪示的系統使用情境示意圖。 圖2是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繪示的找出惡意加密連線指紋的方法流程圖。 圖3是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繪示的一部分JA3指紋的資訊。 圖4是依據圖3繪示的網路拓樸關係圖。 圖5是依據圖4繪示的相關威脅情資報告。
S210~S260:步驟

Claims (9)

  1. 一種找出惡意加密連線指紋的方法,包括:取得網路流量中的多筆網路連線資料;基於該些網路連線資料取得多個加密指紋;對於該些加密指紋中的一特定加密指紋而言,計算該特定加密指紋的一黑名單匹配頻率,包括:取得包括多個惡意網路目標地址的一黑名單;在該特定加密指紋的該些目標連線地址中找出匹配於該些惡意網路目標地址的一特定數量;以及以該特定數量除以該特定加密指紋的該些目標連線地址的總數,以取得該特定加密指紋的該黑名單匹配頻率;計算該特定加密指紋的一逆向目標地址頻率,包括:將各該加密指紋的該些目標連線地址的數量加總為一目標地址總數;以及基於該目標地址總數及該特定加密指紋的該些目標連線地址的總數取得該特定加密指紋的該逆向目標地址頻率;基於該黑名單匹配頻率及該逆向目標地址頻率計算該特定加密指紋的一惡意程度權重值;反應於該惡意程度權重值高於一預設門限值,判定該特定加密指紋為一潛在惡意指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取得該網路流量中的該些網路連線資料的步驟包括: 側錄一企業閘道口的該網路流量,並從該網路流量中取得該些網路連線資料,且各該網路連線資料為一封包截取網路連線資料。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些網路連線資料中包括對應於多筆加密連線的多筆第一網路連線資料,且基於該些網路連線資料取得該些加密指紋的步驟包括:對於該些加密連線中的一第一加密連線而言,取得該第一加密連線在建立時所對應的一客戶端交握訊息;從該第一加密連線的該客戶端交握訊息中取得多個訊息特徵;基於該第一加密連線的該些訊息特徵產生該些加密指紋中的一第一加密指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客戶端交握訊息包括一ClientHello訊息,且該些訊息特徵包括SSLVersion、CipherSuite、SSLExtension、EllipticCurve和EllipticCurvePointFormat的至少其中之一。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基於該第一加密連線的該些訊息特徵產生該些加密指紋中的該第一加密指紋的步驟包括:計算該些訊息特徵的一雜湊值,以作為該第一加密連線的該第一加密指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各該加密指紋為一JA3指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基於該目標地址總數及該特定加密指紋的該些目標連線地址的總數取得該特定加密指紋的該逆向目標地址頻率的步驟包括:以該目標地址總數除以該特定加密指紋的該些目標連線地址的總數,並取一對數值,以產生該特定加密指紋的該逆向目標地址頻率。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基於該黑名單匹配頻率及該逆向目標地址頻率計算該特定加密指紋的該惡意程度權重值的步驟包括:將該黑名單匹配頻率乘以該逆向目標地址頻率,以取得該特定加密指紋的該惡意程度權重值。
  9. 一種找出惡意加密連線指紋的裝置,包括:一網路流量側錄模組,取得網路流量中的多筆網路連線資料;一加密指紋生成模組,基於該些網路連線資料取得多個加密指紋;一黑名單匹配頻率模組,對於該些加密指紋中的一特定加密指紋而言,計算該特定加密指紋的一黑名單匹配頻率,包括:取得包括多個惡意網路目標地址的一黑名單;在該特定加密指紋的該些目標連線地址中找出匹配於該些惡意網路目標地址的一特定數量;以及以該特定數量除以該特定加密指紋的該些目標連線地址的總數,以取得該特定加密指紋的該黑名單匹配頻率; 一逆向目標地址頻率模組,計算該特定加密指紋的一逆向目標地址頻率,包括:將各該加密指紋的該些目標連線地址的數量加總為一目標地址總數;以及基於該目標地址總數及該特定加密指紋的該些目標連線地址的總數取得該特定加密指紋的該逆向目標地址頻率;一惡意程度判斷模組,基於該黑名單匹配頻率及該逆向目標地址頻率計算該特定加密指紋的一惡意程度權重值,其中,反應於該惡意程度權重值高於一預設門限值,該惡意程度判斷模組判定該特定加密指紋為一潛在惡意指紋。
TW108124068A 2019-07-09 2019-07-09 找出惡意加密連線指紋的方法及裝置 TWI7025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4068A TWI702510B (zh) 2019-07-09 2019-07-09 找出惡意加密連線指紋的方法及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4068A TWI702510B (zh) 2019-07-09 2019-07-09 找出惡意加密連線指紋的方法及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02510B true TWI702510B (zh) 2020-08-21
TW202103030A TW202103030A (zh) 2021-01-16

Family

ID=73002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4068A TWI702510B (zh) 2019-07-09 2019-07-09 找出惡意加密連線指紋的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0251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82811A1 (en) * 2008-09-29 2010-04-01 Van Der Merwe Jacobus Erasmus Filtering unwanted data traffic via a per-customer blacklist
CN101789940A (zh) * 2010-01-28 2010-07-28 联想网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防范dns请求报文洪泛攻击的方法及装置
US20120017281A1 (en) * 2010-07-15 2012-01-19 Stopthehacker.com, Jaal LLC Security level determination of websites
CN107251037A (zh) * 2015-02-20 2017-10-13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黑名单生成装置、黑名单生成系统、黑名单生成方法和黑名单生成程序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82811A1 (en) * 2008-09-29 2010-04-01 Van Der Merwe Jacobus Erasmus Filtering unwanted data traffic via a per-customer blacklist
CN101789940A (zh) * 2010-01-28 2010-07-28 联想网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防范dns请求报文洪泛攻击的方法及装置
US20120017281A1 (en) * 2010-07-15 2012-01-19 Stopthehacker.com, Jaal LLC Security level determination of websites
CN107251037A (zh) * 2015-02-20 2017-10-13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黑名单生成装置、黑名单生成系统、黑名单生成方法和黑名单生成程序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利用JA3和JA3S實現TLS指紋識別,2019年1月19日,https://xz.aliyun.com/t/388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3030A (zh) 2021-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98610B2 (en) Efficient and secure user credential store for credentials enforcement using a firewall
US10425387B2 (en) Credentials enforcement using a firewall
US9942270B2 (en) Database deception in directory services
Habibi et al. Heimdall: Mitigating the internet of insecure things
Ndatinya et al. Network forensics analysis using Wireshark
Patsakis et al. Encrypted and covert DNS queries for botnets: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US20190253453A1 (en) Implementing Decoy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Wilson et al. Trust but verify: Auditing the secure Internet of things
EP2147390B1 (en) Detection of adversaries through collection and correlation of assessments
Hunt et al. Network forensics: an analysis of techniques, tools, and trends
Kumar et al. Review on security and privacy concerns in Internet of Things
Patgiri et al. Preventing ddos using bloom filter: A survey
US20210144172A1 (en) Early detection of dedicated denial of service attacks through metrics correlation
Haddadi et al. DoS-DDoS: taxonomies of attacks, countermeasures, and well-known defense mechanisms in cloud environment
Swedan et al.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malicious cryptocurrency mining on internet-connected devices
Hindy et al. A taxonomy of malicious traffic for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
Seo et al. A study on efficient detection of network-based IP spoofing DDoS and malware-infected Systems
Luxemburk et al. Detection of https brute-force attacks with packet-level feature set
US996109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the risk of a user contracting malicious software
Nasser et al. Provably curb man-in-the-middle attack-based ARP spoofing in a local network
van der Toorn et al. A first look at HTTP (S) intrusion detection using NetFlow/IPFIX
Auliar et al. Security in iot-based smart homes: A taxonomy study of detection methods of mirai malware and countermeasures
TWI702510B (zh) 找出惡意加密連線指紋的方法及裝置
Habibi Gharakheili et al. Cyber‐Securing IoT Infrastructure by Modeling Network Traffic
Hananto et al. Detecting network security threats using domain name system and NetFlow traff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