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5766B - 多功能身分識別系統及驗證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身分識別系統及驗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5766B
TWI685766B TW107123485A TW107123485A TWI685766B TW I685766 B TWI685766 B TW I685766B TW 107123485 A TW107123485 A TW 107123485A TW 107123485 A TW107123485 A TW 107123485A TW I685766 B TWI685766 B TW I68576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dentification
server
features
scann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3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3437A (zh
Inventor
王鏗又
Original Assignee
澧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澧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澧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13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34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57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576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5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an additional device, e.g. smartcard, SIM or a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1Indexing; Web crawling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5Structures or tool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uthentication
    • G06F21/46Structures or tool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uthentication by designing passwords or checking the strength of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33Verifying human interaction, e.g., Captch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463/00Addi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covered by H04L63/00
    • H04L2463/082Addi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covered by H04L63/00 applying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2Entity prof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一種多功能身分識別系統,包含伺服器及多功能身分讀取器。該伺服器包含一資料庫,儲存有複數個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及每一用戶識別元對應之複數個識別特徵。該多功能身分讀取器鏈結於該伺服器,及具有複數個身分識別裝置。當註冊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於該伺服器時,讀取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別特徵,傳送至該伺服器以儲存於該資料庫。當該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已註冊於該伺服器,且欲登入時,輸入該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及複數個識別特徵至多功能身分讀取器,以傳送至該伺服器並進行比對以執行認證。

Description

多功能身分識別系統及驗證方法
本發明關於一種多功能身分識別系統,尤指包含多功能身分讀取器,且多功能身分讀取器包含複數個身分識別裝置,從而可讀取使用者之多種識別特徵並據以認證使用者身分的多功能身分識別系統。
為了透過存取程序使用各項服務,現今使用者所用的存取卡或帳號,其數量已大幅增加。舉例而言,使用者可透過自動櫃員機(automatic teller machine,ATM),亦可透過網站存取其銀行帳戶。此外,當欲進入建築物時,使用門禁卡執行感應,亦為透過存取程序使用服務之實例。
隨著用以存取服務的卡片及帳號不斷增加,對使用者而言,管理所使用的感應卡、用戶名稱、個人身分號及密碼,已成為一大困擾。此外,若有未經授權之人士,透過非法手段取得感應卡及/或密碼,且據以存取使用者之服務,此種未經授權之存取程序可能造成極大損害。雖然兩階段或多階段之授權有助於防止未經授權之存取程序,但仍將造成使用者的困擾。考量到使用者常要在多台裝置上執行兩階段或多階段之授權,當使用者於裝置間轉換時,執行認證將造成不便。
實施例提供一種多功能身分識別系統,包含一伺服器及一多功能身分讀取器。該伺服器包含一資料庫,該資料庫儲存有複數個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及每一用戶識別元對應之複數個識別特徵。該多功能身分讀取器透過一網路鏈結於該伺服器,及具有複數個身分識別裝置。當註冊一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於該伺服器時,讀取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別特徵,並將該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及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別特徵傳送至該伺服器,且儲存於該資料庫。當該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已註冊於該伺服器,且欲登入該伺服器時,該使用者輸入該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及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別特徵至該多功能身分讀取器,該多功能身分讀取器將該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及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別特徵傳送至該伺服器,該伺服器將該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及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別特徵與該複數個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及每一用戶識別元對應之複數個識別特徵進行比對以確認該使用者。
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驗證方法,用以使用一多功能身分識別系統驗證一使用者之身分。該方法包含透過一多功能身分讀取器註冊一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於一伺服器,其中該多功能身分讀取器係透過一網路鏈結於該伺服器,及具有複數個身分識別裝置,當註冊該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於該伺服器時,讀取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別特徵,並將該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及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別特徵傳送至該伺服器,且儲存於該伺服器包含之一資料庫。該使用者輸入該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及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別特徵至該多功能身分讀取器,該多功能身分讀取器將該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及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別特徵傳送至該伺服器,該伺服器將該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及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 別特徵與該複數個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及每一用戶識別元對應之複數個識別特徵進行比對以確認該使用者。
10‧‧‧多功能身分識別系統
12‧‧‧伺服器
14‧‧‧資料庫
16‧‧‧網路
18‧‧‧服務提供端
20‧‧‧多功能身分讀取器
22‧‧‧控制器
24‧‧‧記憶體
26‧‧‧虹膜掃描器
28‧‧‧指紋掃描器
30‧‧‧指靜脈掃描器
32‧‧‧掌靜脈掃描器
34‧‧‧近場通訊掃描器
36‧‧‧一維條碼掃描器
38‧‧‧二維條碼掃描器
40‧‧‧鍵盤
50‧‧‧使用者側寫檔
52‧‧‧用戶識別元
54‧‧‧虹膜側寫檔
56‧‧‧指紋側寫檔
58‧‧‧指靜脈側寫檔
60‧‧‧掌靜脈側寫檔
62、CA‧‧‧近場通訊數值
64‧‧‧一維條碼數值
66‧‧‧二維條碼數值
68‧‧‧個人身分號碼/密碼數值
80‧‧‧服務側寫檔
82至92‧‧‧欄位
L1、R3‧‧‧指紋
A‧‧‧服務
200至206、250至262‧‧‧步驟
第1圖係實施例中,多功能身分識別系統之功能方塊圖。
第2圖係實施例中,多功能身分讀取器之功能方塊圖。
第3圖係根據實施例,資料庫中對應於用戶識別元的使用者側寫檔之示意圖。
第4圖係實施例中,使用者創建之服務側寫檔的示意圖。
第5圖係實施例中,使用者註冊使用者側寫檔於資料庫的流程圖。
第6圖係實施例中,藉由輸入識別特徵驗證使用者之身分,並據以判斷是否允許使用者存取服務提供端的流程圖。
第1圖係實施例中,多功能身分識別系統10之功能方塊圖。多功能身分識別系統10可包含伺服器12、多功能身分讀取器20及服務提供端18。伺服器12可包含資料庫14。另一情況中,資料庫14亦可外接於伺服器12之外部。然於各情況中,伺服器12皆可對資料庫14執行讀取及寫入。多功能身分讀取器20及服務提供端18可分別透過網路16鏈結於伺服器12。伺服器12、身分讀取器20及服務提供端18可分別透過有線或無線方式鏈結於網路16。服務提供端18可提供各種服務,但須先確認使用者的身分,方可存取服務提供端18以使用其服務。舉例而言,服務提供端18可包含自動櫃員機(ATM)、線上銀行帳戶、其他線上帳戶、具高度保全之建築及辦公建築之可存取控制的門閘等等。
第2圖係實施例中,多功能身分讀取器20之功能方塊圖。多功能身分讀取器20可包含控制器22。控制器22可為微處理器或中央處理器,用以控制多功能身分讀取器20之操作及執行記憶體24儲存的程式碼。記憶體24可為非揮發性記憶體,用以透過非揮發性方式儲存程式碼。記憶體24可包含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用以暫存程式碼或資料,以供控制器22據以操作。
多功能身分讀取器20可包含複數個身分識別裝置,用以讀取使用者之各種相異形式的識別特徵。所述的識別特徵可包含生理特徵、個人身分號碼及密碼等,其敘述於後文。多功能身分讀取器20可包含任意數量的身分識別裝置,下文僅為舉例說明,並非用以限制實施例的範圍,根據實施例,身分識別裝置的數量可為兩個或更多,但並無上限。多功能身分讀取器20可包含虹膜掃描器26,用以掃描使用者的眼睛。如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所知悉,虹膜掃描器26亦可用視網膜掃描器取代之。實施例中,可掃描使用者之一眼,但掃描使用者之雙眼更佳,掃描後產生之資料可儲存於資料庫14。
多功能身分識別系統20可包含指紋掃描器28,用以掃描使用者的指紋。除了可掃描單指及多指,亦可掃描使用者的所有手指之指紋,所產生的資料可儲存於資料庫14。同理,多功能身分識別系統20可包含指靜脈掃描器30及/或掌靜脈掃描器32。指靜脈掃描器30可掃描使用者之單指或多指,及繪製各指皮膚下方的人體指靜脈圖樣。掌靜脈掃描器32的原理相似,可掃描使用者之手掌,及繪製手掌皮膚下方的人體掌靜脈圖樣。指靜脈掃描器30掃描使用者之單指或多指的指靜脈後,指靜脈圖樣可儲存於資料庫14,掌靜脈掃描器32掃描使用者之單手或兩手的掌靜脈後,掌靜脈圖樣亦可儲存於資料庫14。
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掃描器34可用以掃描實體的使用者身分識別裝置,例如非接觸式之智能卡,或其他可相容於近場通訊技術之裝置。使用者可儲存數值於資料庫14中,從而登載一或多個可相容於近場通訊技術之感應物體。於資料庫14中,數值之數量可不設上限。
多功能身分讀取器20可包含一維條碼掃描器36及/或二維條碼掃描器38,用以掃描使用者持有的物品之條碼。二維條碼可為矩陣條碼,例如快速反應碼(Quick Response Code,QR code)。多功能身分讀取器20亦可包含鍵盤40,以讓使用者可輸入個人身分號碼(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PIN)及/或密碼。上述個人身分號碼及密碼可儲存於資料庫14。如本領域周知,個人身分號碼及密碼可用以確認使用者的身分。
第3圖係根據實施例,資料庫14中,對應於用戶識別元(user identity,UID)52的使用者側寫檔(profile)50之條目示意圖。每個用戶識別元52可包含對應之複數個識別特徵,其可儲存於資料庫14,用以單獨識別出對應於用戶識別元52之一名使用者。本例中,使用者側寫檔50可包含以下識別特徵。虹膜側寫檔54可儲存使用者的單張或多張虹膜圖片。如上述,視網膜圖片可用以取代或附加於虹膜圖片。指紋側寫檔56可儲存使用者之任一指紋或所有指紋。指靜脈側寫檔58及掌靜脈側寫檔60可依相同原理,儲存靜脈圖像。一或多個近場通訊數值62可對應於用戶識別元52,儲存於使用者側寫檔50中。因此,使用者可儲存多個近場通訊數值,以使用多個智能卡、或其他可相容於近場通訊技術的感應物體,而不限於只可設定單一近場通訊數值。一維條碼數值64及二維條碼數值66可用適宜的類型格式儲存於使用者側寫檔50。個人身分號碼/密 碼數值68可儲存於使用者側寫檔50,此外,個人身分號碼及密碼之數量可為一或多個。使用者可藉由精確地客製化,決定使用上述何者識別特徵,並決定各識別特徵對應的資料量。
第4圖係實施例中,使用者創建之服務側寫檔80的示意圖。服務側寫檔80係用於使用者欲存取的給定服務端。首先,服務側寫檔80可包含用戶識別元(UID)之欄位82,指定可允許存取的使用者。另一對應於給定服務端之欄位84可對應於「服務A」,服務A係給定服務。使用者亦可建立相異的服務側寫檔,以組合不同的使用者及服務提供端。服務側寫檔可用以控制特定使用者被允許存取特定服務提供端之設定。
在服務側寫檔80的例子中,有三個欄位對應於相異的識別特徵。欄位86對對應於左手之第一指的指紋L1、欄位88對應於右手第三指的指紋R3、欄位90對應於近場通訊數值CA,上述的指紋及近場通訊數值係登記註冊於資料庫14。順序欄位92可詢問使用者是否要依特定順序輸入上述的三項識別特徵。於本例中,順序欄位92顯示必須依特定順序輸入識別特徵。這表示使用者必須依序輸入左手之第一指的指紋L1、右手第三指的指紋R3及近場通訊數值CA,對應於用戶識別元82的使用者才可被允許存取服務A。如果有任何錯誤的識別特徵被輸入,輸入識別特徵之順序錯誤,或者有額外不必要的識別特徵被輸入,則使用者就無法存取服務。在第4圖之示例中,使用者可有效地進行客製化設定,選擇輸入的識別特徵之數量、輸入的識別特徵之種類、及是否須依順序輸入識別特徵,從而控制允許之條件,以存取使用者登記於資料庫14的服務端。
第5圖係實施例中,使用者註冊使用者側寫檔於資料庫14的流程圖。 流程圖之步驟可如下述。
步驟200:開始;步驟202:使用者創建使用者側寫檔,並將使用者側寫檔註冊且儲存於資料庫14;步驟204:使用者創建服務側寫檔,並將服務側寫檔註冊且儲存於資料庫14;及步驟206:結束。
其中,關於步驟204可參考第3圖之使用者側寫檔50之敘述,使用者側寫檔50可包含用戶識別元52,及對應於用戶識別元52之多個識別特徵之側寫檔52至68。關於步驟206,可參考第4圖之服務側寫檔80,服務側寫檔80可包含用戶識別元52對應於指定之服務「服務A」的欄位84,對應於三種相異之識別特徵的欄位86至88,及順序欄位92。
第6圖係實施例中,藉由輸入識別特徵驗證使用者之身分,並據以判斷是否允許使用者存取服務提供端18的流程圖。相關步驟如下述。
步驟250:開始;步驟252:使用者對服務提供端18發起網路資訊交換(transaction);步驟254:使用者透過多功能身分讀取器20輸入複數個識別特徵,以確認使用者之身分;步驟256:判斷使用者之身分是否可確認?若是,進入步驟258;若否,進入步驟260;步驟258:使用者被允許存取服務提供端18;進入步驟262;步驟260:使用者被拒絕存取服務提供端18;及步驟262:結束。
於步驟252,使用者可用多種方式發起網路資訊交換,舉例來說,使用者可透過按鈕、開啟應用程式、或開始在多功能身分讀取器20上輸入識別特徵,而發起網路資訊交換。步驟252至254可為登入步驟。
由於伺服器12、多功能身分讀取器20及服務提供端18皆透過網路16互相鏈結,多功能身分讀取器20可被設置於任何使用者便於操作存取之場所。舉例而言,多功能身分讀取器20可設置於全球各處,使用者可簡易地透過其中任一讀取器,執行身分認證。又舉例而言,多功能身分讀取器20可設置於自動櫃員機或自動櫃員機之周邊,以使使用者可執行身分認證並據以存取自動櫃員機。多功能身分讀取器20亦可設置於門禁端,從而允許或禁止使用者進入門閘。多功能身分讀取器20亦可設置於居家,從而允許或禁止使用者存取線上服務。透過多功能身分識別系統10,使用者可在高可靠性及高安全性的情況下執行身分認證。更甚之,多功能身分識別系統10可取代公證人,或其他當前採用的身分認證系統。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多功能身分識別系統
12‧‧‧伺服器
14‧‧‧資料庫
16‧‧‧網路
18‧‧‧服務提供端
20‧‧‧多功能身分讀取器

Claims (10)

  1. 一種多功能身分識別系統,包含:一伺服器,包含一資料庫,該資料庫儲存有複數個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及每一用戶識別元對應之複數個識別特徵;及一多功能身分讀取器,透過一網路鏈結於該伺服器,及具有複數個身分識別裝置;其中當註冊一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於該伺服器時,讀取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別特徵,並將該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及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別特徵傳送至該伺服器,且儲存於該資料庫;該使用者輸入一順序,該順序係輸入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別特徵之順序,且該順序係對應於一給定服務;及當該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已註冊於該伺服器,且欲登入該伺服器時,該使用者輸入該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及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別特徵至該多功能身分讀取器,該多功能身分讀取器將該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及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別特徵傳送至該伺服器,該伺服器將該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及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別特徵與該複數個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及每一用戶識別元對應之複數個識別特徵進行比對以確認該使用者。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多功能身分識別系統,其中當註冊該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於該伺服器時,該使用者選擇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別特徵之種類。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多功能身分識別系統,其中該使用者對應於該給定服務選擇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別特徵之種類。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多功能身分識別系統,其中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別特徵須先被確認,該使用者才被允許使用該給定服務。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多功能身分識別系統,其中:該複數個身分識別裝置包含一虹膜掃描器、一指紋掃描器、一指靜脈掃描器、一近場通訊掃描器、一一維條碼掃描器、及一二維條碼掃描器之至少一者;及/或一鍵盤以使該使用者輸入一個人身分號碼或一密碼。
  6. 一種驗證方法,用以使用一多功能身分識別系統確認一使用者,該方法包含:透過一多功能身分讀取器註冊一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於一伺服器,其中該多功能身分讀取器係透過一網路鏈結於該伺服器,及具有複數個身分識別裝置,當註冊該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於該伺服器時,讀取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別特徵,並透過該網路將該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及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別特徵傳送至該伺服器,且儲存於該伺服器包含之一資料庫;該使用者輸入一順序,該順序係輸入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別特徵之順序,且該順序係對應於一給定服務;及該使用者輸入該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及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別特徵至該多功能身分讀取器,該多功能身分讀取器將該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及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別特徵傳送至該伺服器,該伺服器將該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及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別特徵與該資料庫儲存的複數個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及每一用戶識別元對應之複數個識別特徵進行比對,從而確認該使用者。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方法,另包含當註冊該使用者之用戶識別元於該伺服器時,該使用者選擇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別特徵之種類。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方法,另包含該使用者對應於該給定服務選擇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別特徵之種類。
  9. 如請求項6所述的方法,另包含該使用者之複數個識別特徵須先被確認,該使用者才被允許使用該給定服務。
  10. 如請求項6所述的方法,其中:該複數個身分識別裝置包含一虹膜掃描器、一指紋掃描器、一指靜脈掃描器、一近場通訊掃描器、一一維條碼掃描器、及一二維條碼掃描器之至少一者;及/或一鍵盤,用以使該使用者輸入一個人身分號碼或一密碼。
TW107123485A 2017-09-01 2018-07-06 多功能身分識別系統及驗證方法 TWI6857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693,493 2017-09-01
US15/693,493 US10469485B2 (en) 2017-09-01 2017-09-01 Multi-functional identification recognition system capable of recognizing the identity of use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3437A TW201913437A (zh) 2019-04-01
TWI685766B true TWI685766B (zh) 2020-02-21

Family

ID=62904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3485A TWI685766B (zh) 2017-09-01 2018-07-06 多功能身分識別系統及驗證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69485B2 (zh)
EP (1) EP3451216B1 (zh)
JP (1) JP2019046424A (zh)
CN (1) CN109583164A (zh)
TW (1) TWI6857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33539B1 (ko) * 2019-02-20 2019-10-17 주식회사 노리앤드 사용자의 지문인증을 통해 동작하는 바코드 스캐너 시스템
TWI728636B (zh) * 2020-01-02 2021-05-2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身分驗證系統及方法
US20220217136A1 (en) * 2021-01-04 2022-07-07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Identity verification through multisystem cooperation
CN117118765B (zh) * 2023-10-25 2023-12-22 易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pv6身份安全认证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16703A1 (en) * 2007-11-07 2009-05-07 Verizon Business Network Services Inc. Multifactor multimedia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US9426139B1 (en) * 2015-03-30 2016-08-23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Triggering a request for an authenti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29956A (ja) 2001-02-02 2002-08-16 Omron Corp バイオメトリクス認証システム,バイオメトリクス認証局,サービス提供サーバ,バイオメトリクス認証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サービス提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3050783A (ja) 2001-05-30 2003-02-21 Fujitsu Ltd 複合認証システム
JP2003256380A (ja) 2002-03-06 2003-09-12 Hitachi Eng Co Ltd 本人認証装置および本人認証方法
JP2006209697A (ja) 2005-01-31 2006-08-10 Toshiba Corp 個人認証システム、この個人認証システムに使用される認証装置、および個人認証方法
JP2007334707A (ja) 2006-06-16 2007-12-27 Hitachi Omron Terminal Solutions Corp 複数の生体情報で認証を行う生体認証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5325746B2 (ja) 2009-11-05 2013-10-23 エヌ・ティ・ティ・コムウェア株式会社 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サービス提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401875B2 (en) 2010-03-12 2013-03-19 Os - New Horizons Personal Computing Solutions Ltd. Secured personal data handl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CN104036175A (zh) * 2014-07-03 2014-09-10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注册方法、利用指纹组合顺序执行操作的方法及终端
CN104484038B (zh) * 2014-12-16 2017-09-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EP3048773B1 (en) * 2015-01-22 2019-12-11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age based location specific password construction and authentication
EP3392790A4 (en) * 2015-12-18 2019-07-10 Toc S.A.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A COMBINATION FROM BIOMETRIC PARAMETERS
US10375119B2 (en) * 2016-07-28 2019-08-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challenge generation
US10341322B1 (en) * 2017-05-31 2019-07-02 Go Daddy Operating Company, LLC On demand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16703A1 (en) * 2007-11-07 2009-05-07 Verizon Business Network Services Inc. Multifactor multimedia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US9426139B1 (en) * 2015-03-30 2016-08-23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Triggering a request for an authentic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69485B2 (en) 2019-11-05
US20190075101A1 (en) 2019-03-07
EP3451216B1 (en) 2021-12-22
CN109583164A (zh) 2019-04-05
JP2019046424A (ja) 2019-03-22
EP3451216A1 (en) 2019-03-06
TW201913437A (zh) 2019-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320006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martcard biometric enrollment
TWI685766B (zh) 多功能身分識別系統及驗證方法
US10762503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online payment
US10205711B2 (en) Multi-user strong authentication token
US10432620B2 (en)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US11436316B2 (en) Authentication system, authentication device,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JP2007265219A (ja) 生体認証システム
JP5439306B2 (ja) 認証システム、認証方法、認証サーバ、認証プログラム
CN105580046B (zh) 提供与远程银行装置的银行业务交互的系统和方法
US2018030788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uthentication based on biometric information
US20150023572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finger vein authentication and signature for execution of electronic wallet transactions
CN109165490A (zh) 一种信息输入方法及装置
JP4286069B2 (ja) 認証カード
JP2011118561A (ja) 個人認証装置及び個人認証方法
KR102029309B1 (ko) 인증 요청 기능이 구비된 정보 입력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인증 요청 방법
US20240086507A1 (en)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based token
WO201912329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JP2000090265A (ja) 指紋照合装置
JP2023087451A (ja) 生体認証機能付きicカードの生体情報登録認証方法および生体情報登録認証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