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2429B - 伺服器系統及其資料存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伺服器系統及其資料存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2429B
TWI612429B TW105111298A TW105111298A TWI612429B TW I612429 B TWI612429 B TW I612429B TW 105111298 A TW105111298 A TW 105111298A TW 105111298 A TW105111298 A TW 105111298A TW I612429 B TWI612429 B TW I61242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st
port
expansion unit
server
peripher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1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7106A (zh
Inventor
謝正光
Original Assignee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112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12429B/zh
Priority to CN201610288264.0A priority patent/CN107294759B/zh
Priority to US15/210,901 priority patent/US10474605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737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7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24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242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種伺服器系統及其資料存取方法。此伺服器系統包括第一伺服器以及第二伺服器。此第一伺服器包括第一主機、第一擴充單元以及第一週邊設備。第一擴充單元耦接於第一主機,且第一週邊設備耦接於第一擴充單元。此第二伺服器包括第二主機、第二擴充單元以及第二週邊設備。第二擴充單元耦接於第二主機,且第二週邊設備耦接於第二擴充單元。第一擴充單元連接於第二擴充單元。第一主機經由第一擴充單元來存取第一週邊設備,且在第二主機故障時,第一主機經由第一擴充單元以及第二擴充單元來存取第二週邊設備。

Description

伺服器系統及其資料存取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伺服器系統及其資料存取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調整存取配置的伺服器系統及其資料存取方法。
由於虛擬化與雲端服務的崛起,目前伺服器系統開始朝向可承載更多台虛擬機器的方向發展,例如提供更多的記憶體插槽。因此,在伺服器系統的設計上,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機箱空間,發展出了在同一個機箱空間內安裝兩台以上實體伺服器以及相當數量儲存設備的設計,稱為是高密度儲存伺服器。
高密度儲存伺服器的特點在於可安裝大量的儲存設備(例如,硬碟)。一般來說,固態硬碟的讀取效能明顯優於傳統硬碟,但是價格相當昂貴,且單位儲存容量也比不上傳統硬碟。但是,在應用上如有大容量的儲存需求,同時又要兼顧良好的讀取效能,便會使用到大量的固態硬碟,耗費成本不貲。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如何設計一套具有良好管理機制的伺服器系統,能夠在實體伺服器存取發生異常但儲存設備本身並未故障時,有效的避免儲存設備閒置而導致不必要的浪費,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可謂是相當的重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伺服器系統及其資料存取方法,可讓伺服器系統中的其中一個主機發生故障時,故障主機原先控管的週邊設備可由其他正常運作中的主機來接手控管,以避免硬體資源的浪費。
本發明的伺服器系統包括第一伺服器以及第二伺服器。此第一伺服器包括第一主機、第一擴充單元以及第一週邊設備。第一擴充單元耦接於第一主機,且第一週邊設備耦接於第一擴充單元。此第二伺服器包括第二主機、第二擴充單元以及第二週邊設備。第二擴充單元耦接於第二主機,且第二週邊設備耦接於第二擴充單元。第一擴充單元連接於第二擴充單元。第一主機經由第一擴充單元來存取第一週邊設備,且在第二主機故障時,第一主機經由第一擴充單元以及第二擴充單元來存取第二週邊設備。
本發明的資料存取方法適用於伺服器系統。此伺服器系統包括第一伺服器以及第二伺服器。第一伺服器又包括第一主機、第一擴充單元以及第一週邊設備,且第二伺服器又包括第二主機、第二擴充單元以及第二週邊設備。第一擴充單元連接於第二擴充單元。此資料存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判斷第二主機是否發生故障。當該第二主機發生故障時,第一主機經由第一擴充單元以及第二擴充單元存取第二週邊設備。
基於上述,伺服器系統中的第一主機耦接於第一週邊設備,並且第二主機耦接於第二週邊設備,且此伺服器系統中的兩主機可個別控管部分的週邊設備,使各主機可控管的週邊設備數量最佳化。本發明實施例特別地將伺服器系統的第一擴充單元與第二擴充單元互相連接,如此可在第二主機發生故障時,由第一主機來接手存取第二週邊設備。據此,可避免在第二主機發生故障時,其所控管的第二週邊設備並未故障卻無法被存取,而造成硬體上的浪費。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以下提出多個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然而本發明不僅限於所例示的多個實施例。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伺服器系統的方塊圖。請參照圖1,伺服器系統100主要包括第一伺服器SVR1以及第二伺服器SVR2。伺服器系統100還包括電源模組PWR。電源模組PWR分別電性連接第一伺服器SVR1以及第二伺服器SVR2,並且用以提供第一伺服器SVR1以及第二伺服器SVR2的所需電力。電源模組PWR可以是分散式供電設備或是電源供應器。在本實施例中,伺服器系統100是架設於機箱10之中。第一伺服器SVR1包括第一主機110、第一擴充單元130以及第一週邊設備150。第二伺服器SVR2包括第二主機120、第二擴充單元140以及第二週邊設備160。第一擴充單元130耦接於第一主機110,且第一週邊設備150耦接於第一擴充單元130。第二擴充單元140耦接於第二主機120,且第二週邊設備160耦接於第二擴充單元140。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伺服器系統100中包括兩台伺服器,但本發明並不在此限制。換言之,在其他實施例中,伺服器系統也可以是包括更多伺服器、主機、擴充單元以及週邊設備,伺服器的數量不僅限於2。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擴充單元130更包括第一連接埠131,第二擴充單元140更包括第二連接埠141,且第一連接埠131與第二連接埠141藉由第一傳輸介面I1互相連接。特別是,在本實施例中,雖然第一擴充單元130是連接於第二擴充單元140,但第一連接埠131與第二連接埠141是預設為具有相同傳輸方向的連接埠。因此,在各元件皆正常運作的情形之下,第一主機110透過第一擴充單元130來存取第一週邊設備150,且第二主機120透過第二擴充單元140來存取第二週邊設備160。換句話說,當第一連接埠131與第二連接埠141是配置為具有相同傳輸方向的連接埠時,第一伺服器SVR1與第二伺服器SVR2是不互相干擾且獨立運作的兩台伺服器。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週邊設備150例如是包括多個硬碟的儲存設備,並且第一擴充單元130透過第二傳輸介面I2來連接上述的多個硬碟。同樣地,第二週邊設備160亦如是包括多個硬碟的儲存設備,並且第二擴充單元140透過第二傳輸介面I2來連接上述的多個硬碟,其中第二傳輸介面I2是依據第一週邊設備150以及第二週邊設備160的傳輸介面來設置。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週邊設備150以及第二週邊設備160所分別包括的硬碟數量可依據第一主機110以及第二主機120的存取及運算能力來配置,以使各主機所能存取的硬碟數量最佳化。此外,本發明並未在此限制第一週邊設備150以及第二週邊設備160的種類,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週邊設備150以及第二週邊設備160也可例如是包括光碟機或印表機等其他種類的週邊硬體設備。
另一方面,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機110更包括第一網路單元111,第二主機120更包括第二網路單元121。第一網路單元111以及第二網路單元121分別將第一主機110以及第二主機120連接至外部網路180。因此,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機110與第二主機120可藉由外部網路180來相互通訊。此外,第一主機110與第二主機120或可例如是分別連接外部網路180並連接至第三主機170,並且各自與第三主機170相互通訊。第一網路單元111以及第二網路單元121例如是網路卡或網路協定處理晶片。
圖2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資料存取方法的示意圖。圖3A~圖3B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資料存取方法的流程圖。本實施例的方法適用於圖1中的伺服器系統100。以下將參照圖1中伺服器系統100的各元件來描述本實施例方法的詳細步驟。
請先參照圖2,在本實施例中,伺服器系統100是如圖2的方式來實作。第一傳輸介面I1以及第二傳輸介面I2例如為序列式小型電腦系統介面(Serial Attached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SAS),第一連接埠131與第二連接埠141例如為SFF-8087(Mini-SAS)接頭,並皆被預設置為上行連接埠。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擴充單元130包括第一連接埠131、第一輸入輸出控制器133以及第一擴充器135。第一主機110透過快捷外設互聯標準(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PCI-E)匯流排連接至第一輸入輸出控制器133,第一輸入輸出控制器133負責將符合PCI-E標準的訊號轉換為SAS相容的訊號,並將轉換後的訊號傳遞至第一擴充器135。第一擴充器135具有多個連接埠,並藉由該些連接埠透過第二傳輸介面I2連接至第一連接埠131以及第一週邊設備150。
另一方面,在本實施例中,第二伺服器SVR2與第一伺服器SVR1是對稱地設置。換言之,第二擴充介面140包括第二連接埠141、第二輸入輸出控制器143以及第二擴充器145,且第二擴充介面140與第二主機120以及第二週邊設備160的連接方式是相同於第一伺服器SVR1中的連接方式,在此不再重複贅述。
請參照圖3,在本實施例中,伺服器系統100於步驟S300中啟動電源後,便進入步驟S310。在步驟S310中,伺服器系統100會判斷第二主機120是否發生故障,而上述的判斷步驟S310又包括步驟S311至步驟S313,在此說明如下。在步驟S311中,第一主機110會判斷第二主機120是否偵測到第二擴充單元14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機110會在步驟S311中判斷第二主機120是否偵測到第二擴充單元140的第二輸入輸出控制器143。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一主機110與第二主機120皆連接至外部網路180,因此第一主機110可透過外部網路180與第二主機120相互通訊。舉例來說,第二主機120可藉由發送通知訊號,來告知第一主機110其是否成功偵測到第二輸入輸出控制器143。舉另一例來說,第二主機120可發送通知訊號至第三主機170,並且第一主機110由第三主機170處得知第二主機120是否成功偵測到第二輸入輸出控制器143。然而,本發明並不再此限。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主機110與第二主機120之間也可藉由藍芽(Bluetooth)、區域網路(Local Area Network;LAN)或其他傳輸方式來相互通訊。
於步驟S311中,若第一主機110判定第二主機120可成功偵測到第二輸入輸出控制器143,則表示第二主機120以及第二輸入輸出控制器143並未發生故障,隨即進入步驟S340。在步驟S340中,伺服器系統100的第二主機120或第二輸入輸出控制器143會判斷第二擴充單元140是否正常運作。舉例而言,第二主機120或第二輸入輸出控制器143會偵測第二擴充器145。倘若偵測到第二擴充器145可正常連接至第二週邊設備160,則於步驟S350中,由第一主機110透過第一擴充單元130存取第一週邊設備150,且由第二主機120透過第二擴充單元140存取第二週邊設備160。反之,倘若並未偵測到第二擴充器145可正常連接至第二週邊設備160,可能表示伺服器系統100啟動時設定出現錯誤,則重新啟動伺服器系統100。然而,在本實施例中,倘若重新啟動伺服器系統100數次(例如,t次)後,仍未在步驟S340中偵測到第二擴充器145可正常連接至第二週邊設備160,則可能表示第二擴充單元140發生故障,而會進入步驟S360,由第一主機110或第二主機120發出提示訊號,以告知管理者修復第二擴充單元140。在本實施例中,t=3。
另一方面,於步驟S311中,若第一主機110判定第二主機120並未成功偵測到第二擴充單元140,表示第二主機120與第二擴充單元140的至少其中之一發生故障,則進入步驟S313。在步驟S313中,第一主機110會進一步偵測第二主機120,以判斷第二主機120是否發生故障。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機110例如可依據第二主機120的外部網路位址(如,IP位址),來偵測第二主機120是否正常運作。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主機110也可例如依據藍芽位址或區域網路位址等來偵測第二主機120是否正常運作,本發明不在此限。倘若第一主機110於步驟S313中偵測到第二主機120,則表示第二主機120是正常運作並未發生故障,而判定是第二擴充單元140發生故障,則於步驟S360中,第一主機110或第二主機120會發出提示訊號,以告知管理者修復第二擴充單元140。
另一方面,倘若第一主機110於步驟S313中並未偵測到第二主機120,則判定第二主機120發生故障,並進入步驟S320。在步驟S320中,第一連接埠131或第二連接埠141的傳輸方向會被修改,以使第一主機110得以透過第一擴充單元130以及第二擴充單元140來存取第二週邊設備16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埠131以及第二連接埠141是預設為上行連接埠。因此,當第二主機120發生故障時,藉由第一擴充器135將第一連接埠131修改為下行連接埠,如此第一主機110便得以於步驟S330中,透過第一擴充單元130以及第二擴充單元140來存取第二週邊設備160。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埠131以及第二連接埠141是預設為上行連接埠,並在第二主機120發生故障時,藉由第一擴充器135將第一連接埠131修改為下行連接埠以使第一主機110透過第一連接埠131以及第二連接埠141存取第二週邊設備160。然而,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埠131以及第二連接埠141也可例如是預設為下行連接埠,並且在第二主機120發生故障時,藉由第二擴充器145將第二連接埠141修改為上行連接埠以使第一主機110透過第一連接埠131以及第二連接埠141存取第二週邊設備160,本發明並不再此限制。
藉由前述實施例提供的伺服器系統100以及資料存取方法,當第二主機120發生故障且第二擴充單元140並未發生故障時,可藉由切換第一連接埠131或第二連接埠141的傳輸方向,來釋放出第二主機120原先所控管的第二週邊設備160給第一主機110來接手存取。
在前述實施例中,第一傳輸介面I1以及第二傳輸介面I2例如為SAS介面,而各元件的接頭例如為符合SAS介面的SFF-8482(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SATA)、SFF-8484、SFF-8470或其他符合SAS介面的接頭,其調整方式可由所屬技術領域中的通常知識獲致足夠的教示、建議與實施說明,因此並不再此贅述。
在前述實施例中,第一週邊設備150以及第二週邊設備160所包括的硬碟例如為傳統硬碟。然而,為了讀寫效能的需求,時常必須考慮採用固態硬碟。固態硬碟的讀寫效能雖優於傳統硬碟,但儲存容量卻較傳統硬碟小,而且仍會佔用硬碟插槽。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PCI-E介面的固態硬碟便被使用來擴充儲存容量。為達上述的目的,除了前述實施例中提及的SAS介面之外,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伺服器系統100中的傳輸介面也可例如是全部使用符合PCI-E標準的介面來實作。具體的實作方式詳述如下。
圖4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資料存取方法的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資料存取方法的流程圖。本實施例的方法適用於圖1中的伺服器系統100。以下將參照圖1中伺服器系統100的各元件來描述本實施例方法的詳細步驟。
請參照圖4,在本實施例中,伺服器系統100是如圖4的方式來實作。第一傳輸介面I1以及第二傳輸介面I2例如為PCI-E介面,第一連接埠131與第二連接埠141例如為PCI-E連結器,並且預設為上行連接埠。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擴充單元130包括第一連接埠131以及第一交換器137,其中第一交換器137為PCI-E交換器,用以連接至第一連接埠131以及第一週邊設備150。第二擴充單元140包括第二連接埠141以及第二交換器147,其中第二交換器147亦為PCI-E交換器,用以連接至第二連接埠141以及第二週邊設備160。
請參照圖5,在本實施例的資料存取方法的流程中,伺服器系統100在步驟S500中啟動電源後,便進入步驟S510。在步驟S510中,伺服器系統100會判斷第二主機120是否發生故障,而上述的判斷步驟S510又包括步驟S511至步驟S513,在此說明如下。首先,在步驟S511中,第一主機110 會判斷第二主機120是否成功偵測到第二擴充單元14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機110會判斷第二主機120是否偵測到第二擴充單元140的第二交換器147。第一主機110與第二主機120之間相互通訊的方法已於前述圖3實施例中說明,不再重複贅述。
於步驟S511中,若第一主機110判定第二主機120可成功偵測到第二擴充單元140,則表示第二主機120以及第二擴充單元140並未發生故障,意即第二主機120可透過第二交換器147存取第二週邊設備160,隨即進入步驟S540。在步驟S540中,第一主機110會透過第一擴充單元130存取第一週邊設備150,且第二主機120會透過第二擴充單元140存取第二週邊設備160。
另一方面,於步驟S511中,若第一主機110判定第二主機120並未成功偵測到第二擴充單元140,表示第二主機120與第二擴充單元140的至少其中之一發生故障,則進入步驟S513。在步驟S513中,第一主機110會進一步偵測第二主機120,以判斷第二主機120是否發生故障。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機110例如可依據第二主機120的外部網路位址,來偵測第二主機120是否正常運作。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主機110也可例如依據藍芽位址或區域網路位址等來偵測第二主機120是否正常運作。倘若第一主機110於步驟S513中偵測到第二主機120,則表示第二主機120是正常運作並未發生故障,而判定是第二擴充單元140發生故障,則於步驟S550中,第一主機110或第二主機120會發出提示訊號,以告知管理者修復第二擴充單元140。
另一方面,倘若第一主機110於步驟S513中並未偵測到第二主機120,則判定第二主機120發生故障,並進入步驟S520。在步驟S520中,第一連接埠131或第二連接埠141的傳輸方向會被修改,以使第一主機110得以透過第一擴充單元130以及第二擴充單元140來存取第二週邊設備16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埠131以及第二連接埠141是預設為上行連接埠。因此,當第二主機120發生故障時,第一主機110會將第一連接埠131修改為下行連接埠,如此第一主機110便得以於步驟S530中,透過第一擴充單元130以及第二擴充單元140來存取第二週邊設備160。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的伺服器系統中,第一主機耦接於第一週邊設備,並且第二主機耦接於第二週邊設備,藉此伺服器系統中的兩主機可個別控管部分的週邊設備,使各主機可控管的週邊設備數量最佳化。此外,本發明實施例將伺服器系統的第一擴充單元與第二擴充單元互相連接,如此一來,當伺服器系統正常運作時,第一主機與第二主機可分別存取第一週邊設備與第二週邊設備。而當其中一台主機(如,第二主機)發生故障時,由另一主機(如,第一主機)透過第一擴充單元以及第二擴充單元來接手存取故障的主機原先所控管的週邊設備(如,第二週邊設備)。據此,可避免在其中一台主機發生故障時,其所控管的週邊設備並未故障卻無法被存取,而造成硬體上的浪費。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機箱 100:伺服器系統 110:第一主機 111:第一網路單元 120:第二主機 121:第二網路單元 130:第一擴充單元 131:第一連接埠 133:第一輸入輸出控制器 135:第一擴充器 137:第一交換器 140:第二擴充單元 141:第二連接埠 143:第二輸入輸出控制器 145:第二擴充器 147:第二交換器 150:第一週邊設備 160:第二週邊設備
170‧‧‧第三主機
180‧‧‧外部網路
I1‧‧‧第一傳輸介面
I2‧‧‧第二傳輸介面
PWR‧‧‧電源模組
SVR1‧‧‧第一伺服器
SVR2‧‧‧第二伺服器
S310~S360‧‧‧資料存取方法的步驟
S510~S550‧‧‧資料存取方法的步驟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伺服器系統的方塊圖。 圖2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資料存取方法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資料存取方法的流程圖。 圖4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資料存取方法的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資料存取方法的流程圖。
10:機箱 100:伺服器系統 110:第一主機 111:第一網路單元 120:第二主機 121:第二網路單元 130:第一擴充單元 131:第一連接埠 140:第二擴充單元 141:第二連接埠 150:第一週邊設備 160:第二週邊設備 170:第三主機 180:外部網路 I1:第一傳輸介面 I2:第二傳輸介面 PWR:電源模組 SVR1:第一伺服器 SVR2:第二伺服器

Claims (14)

  1. 一種伺服器系統,包括:第一伺服器,包括:第一主機;第一擴充單元,耦接於該第一主機;以及第一週邊設備,耦接於該第一擴充單元;以及第二伺服器,包括:第二主機;第二擴充單元,耦接於該第二主機;以及第二週邊設備,耦接於該第二擴充單元,其中該第一擴充單元連接於該第二擴充單元,其中該第一主機經由該第一擴充單元來存取該第一週邊設備,且在該第二主機故障時,該第一主機經由該第一擴充單元以及該第二擴充單元來存取該第二週邊設備。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伺服器系統,其中該第一擴充單元包括第一連接埠,該第二擴充單元包括第二連接埠,該第一連接埠與該第二連接埠藉由一傳輸介面相連,其中該第一連接埠與該第二連接埠預設為具有相同傳輸方向的連接埠,當該第二主機故障時,修改該第一連接埠或該第二連接埠的傳輸方向,以使該第一主機得以透過該第一擴充單元以及該第二擴充單元來存取該第二週邊設備。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伺服器系統,其中該第一連接埠以及該第二連接埠預設為上行連接埠,當該第二主機故障時,修改該第一連接埠為下行連接埠。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伺服器系統,其中該第一連接埠以及該第二連接埠預設為下行連接埠,當該第二主機故障時,修改該第二連接埠為上行連接埠。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伺服器系統,其中該第一主機包括第一網路單元,該第二主機包括第二網路單元,其中該第一網路單元以及該第二網路單元連接至一外部網路,並且該第一主機透過該外部網路判斷該第二主機是否發生故障。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伺服器系統,其中該第一伺服器與該第二伺服器架設於同一機箱之中。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伺服器系統,更包括:電源模組,電性連接該第一伺服器以及該第二伺服器,用以提供該第一伺服器以及該第二伺服器的電力。
  8. 一種資料存取方法,適用於伺服器系統,該伺服器系統包括第一伺服器以及第二伺服器,其中該第一伺服器包括第一主機、第一擴充單元以及第一週邊設備,該第二伺服器包括第二主機、第二擴充單元以及第二週邊設備,該資料存取方法包括:判斷該第二主機是否發生故障;以及 當該第二主機發生故障時,該第一主機經由該第一擴充單元以及該第二擴充單元存取該第二週邊設備,其中該第一擴充單元連接於該第二擴充單元。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資料存取方法,其中該第一擴充單元包括第一連接埠,該第二擴充單元包括第二連接埠,該第一連接埠與該第二連接埠藉由一傳輸介面相連,其中該第一連接埠與該第二連接埠預設為具有相同傳輸方向的連接埠,其中資料存取方法更包括:當該第二主機發生故障時,修改該第一連接埠或該第二連接埠的傳輸方向,以使該第一主機得以透過該第一擴充單元以及該第二擴充單元來存取該第二週邊設備。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資料存取方法,其中該第一連接埠以及該第二連接埠預設為上行連接埠,其中修改該第一連接埠或該第二連接埠的傳輸方向的步驟包括:修改該第一連接埠為下行連接埠。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資料存取方法,其中該第一連接埠以及該第二連接埠預設為下行連接埠,其中修改該第一連接埠或該第二連接埠的傳輸方向的步驟包括:修改該第二連接埠為上行連接埠。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資料存取方法,其中判斷該第二主機是否發生故障的步驟包括:判斷該第二主機是否偵測到該第二擴充單元; 若該第二主機偵測到該第二擴充單元,則判定該第二主機並未發生故障。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資料存取方法,其中判斷該第二主機是否發生故障的步驟更包括:若該第二主機並未偵測到該第二擴充單元,則判斷該第一主機是否偵測到該第二主機;若該第一主機偵測到該第二主機,則判定該第二擴充單元發生故障;以及若該第一主機並未偵測到該第二主機,則判定該第二主機發生故障。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資料存取方法,其中該第一主機包括第一網路單元,該第二主機包括第二網路單元,其中該第一網路單元以及該第二網路單元連接至一外部網路,其中該判斷該第一主機是否偵測到該第二主機的步驟包括:藉由該第一主機透過該外部網路偵測該第二主機。
TW105111298A 2016-04-12 2016-04-12 伺服器系統及其資料存取方法 TWI6124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1298A TWI612429B (zh) 2016-04-12 2016-04-12 伺服器系統及其資料存取方法
CN201610288264.0A CN107294759B (zh) 2016-04-12 2016-05-03 服务器系统及数据存取方法
US15/210,901 US10474605B2 (en) 2016-04-12 2016-07-15 Server system and data access method us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1298A TWI612429B (zh) 2016-04-12 2016-04-12 伺服器系統及其資料存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7106A TW201737106A (zh) 2017-10-16
TWI612429B true TWI612429B (zh) 2018-01-21

Family

ID=59998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1298A TWI612429B (zh) 2016-04-12 2016-04-12 伺服器系統及其資料存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74605B2 (zh)
CN (1) CN107294759B (zh)
TW (1) TWI61242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7778B (zh) * 2019-07-04 2021-02-01 榮群電訊股份有限公司 網路交換機及其操作方法
TWI758946B (zh) * 2020-11-11 2022-03-21 榮群電訊股份有限公司 電信等級網路交換機
US11706083B1 (en) 2022-02-10 2023-07-18 Opnet Technologies Co., Ltd. Telco-grad server/ethernet network switc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5556B (zh) * 2018-05-11 2019-07-11 緯穎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輸入輸出介面配置的方法、可配置輸入輸出介面的裝置及控制系統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9713A (en) * 1989-06-01 1994-10-25 Legato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synchronous I/O in a computer system with a non-volatile memory and using an acceleration device driver in a computer operating system
US7031904B1 (en) * 1999-01-26 2006-04-18 Adaptec, Inc.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an ethernet storage protocol in computer networks
US20090024746A1 (en) * 2003-09-25 2009-01-22 Eric Welc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ost controller operations over a network
TWI356311B (en) * 2003-06-30 2012-01-11 Microsoft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twork load balancing wit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97892B1 (en) * 1999-07-08 2004-02-24 Intel Corporation Port expansion system
CN101068140B (zh) * 2007-06-27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主/备pci设备切换的装置和方法
JP2011238982A (ja) * 2010-04-30 2011-11-24 Panasonic Corp 通信装置、リング状伝送路システムおよび伝送方向切替方法
CN101833989A (zh) * 2010-05-27 2010-09-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接口固态硬盘及其处理方法和系统
US8601473B1 (en) * 2011-08-10 2013-12-03 Nutanix, Inc. Architecture for managing I/O and storage for a virtualization environment
CN102622279B (zh) * 2012-03-16 2015-08-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冗余控制系统、方法及管理控制器
US9021166B2 (en) * 2012-07-17 2015-04-28 Lsi Corporation Server direct attached storage shared through physical SAS expanders
CN103631749B (zh) * 2012-08-27 2016-07-0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扩充模块
TW201516634A (zh) 2013-10-16 2015-05-01 Wistron Corp 磁碟陣列儲存裝置、伺服器系統及其電源管理方法
CN104077424A (zh) * 2014-07-24 2014-10-01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硬盘在线热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US10067800B2 (en) * 2014-11-06 2018-09-04 Vmware, Inc. Peripheral device sharing across virtual machines running on different host computing systems
US9639492B2 (en) * 2015-01-15 2017-05-02 Red Hat Israel, Ltd. Virtual PCI expander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9713A (en) * 1989-06-01 1994-10-25 Legato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synchronous I/O in a computer system with a non-volatile memory and using an acceleration device driver in a computer operating system
US7031904B1 (en) * 1999-01-26 2006-04-18 Adaptec, Inc.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an ethernet storage protocol in computer networks
TWI356311B (en) * 2003-06-30 2012-01-11 Microsoft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twork load balancing with
US20090024746A1 (en) * 2003-09-25 2009-01-22 Eric Welc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ost controller operations over a network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7778B (zh) * 2019-07-04 2021-02-01 榮群電訊股份有限公司 網路交換機及其操作方法
TWI758946B (zh) * 2020-11-11 2022-03-21 榮群電訊股份有限公司 電信等級網路交換機
US11706083B1 (en) 2022-02-10 2023-07-18 Opnet Technologies Co., Ltd. Telco-grad server/ethernet network switc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94759B (zh) 2022-02-25
CN107294759A (zh) 2017-10-24
US10474605B2 (en) 2019-11-12
US20170293580A1 (en) 2017-10-12
TW201737106A (zh) 2017-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2429B (zh) 伺服器系統及其資料存取方法
US8443237B2 (en) Storag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ing loopback diagnosis to detect failure
WO2016037503A1 (zh) PCIe拓扑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WO2016037501A1 (zh) 设备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JP2018045688A (ja) プロキシ装置、その動作方法、及びプロキシ装置に係る装置の動作方法
JP4354495B2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の自動認識設定装置
TWI569134B (zh) 使用串列連接scsi擴充器用於儲存區域網路管理之儲存介質、系統及方法
JP5959733B2 (ja)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および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の障害管理方法
JP5844303B2 (ja) ポートのルーティング属性を自己設定する、シリアル接続scsiエキスパンダ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構造
KR20180071941A (ko) 관리 컨트롤러 및 관리 컨트롤러를 포함하는 섀시의 동작 방법
US8788724B2 (en) Storage device to provide access to storage resources over a data storage fabric
JP5695126B2 (ja) 計算機システム、サーバモジュール及びストレージモジュール
KR20110111254A (ko) 원격 다이렉트 스토리지 액세스
US11157204B2 (en) Method of NVMe over fabric RAID implementation for read command execution
WO2021098485A1 (zh) PCIe设备的上下电控制方法以及系统
CN103902427A (zh) 一种带外获取硬盘状态的方法
JP2006293863A (ja) ディスクアレイ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6536735A (ja) ハードディスクおよび管理方法
US8296487B1 (en) SATA pass through port
JP2006127201A (ja)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および導通確認方法
CN103475695A (zh) 存储系统互联方法及装置
JP2015191385A (ja) 情報処理装置、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TW201933124A (zh) 熱插拔控制電路及相關儲存伺服器系統
US20160246746A1 (en) Sas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CN112015689A (zh) 串口输出路径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和交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