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8619B - 雙向光傳輸次組件 - Google Patents

雙向光傳輸次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8619B
TWI498619B TW103129053A TW103129053A TWI498619B TW I498619 B TWI498619 B TW I498619B TW 103129053 A TW103129053 A TW 103129053A TW 103129053 A TW103129053 A TW 103129053A TW I498619 B TWI498619 B TW I49861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optical
light
output module
fi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9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8293A (zh
Inventor
Li Chieh Su
chang sheng Lin
jian-hong Luo
Peng Nie
Original Assignee
Applied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ied Opto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Applied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TW1031290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9861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86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861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08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8293A/zh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Description

雙向光傳輸次組件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光通訊元件,尤其是一種雙向光傳輸次組件(BOSA,Bidirectional optical sub-assembly)。
目前在全球許多國家的長途骨幹網路上都已普遍採用的光纖網路,大多以提供2.5Gbps(Giga bit per second)、5Gbps、或10Gbps的系統為主。其中,光收發器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更進一步來說,隨著科技的進步,光收發器件已由較早的155Mbps,622Mbps,1Gbps,發展到現今流行的10Gbps,25Gbps,40Gbps。在不久的將來,預期可達到100Gbps以上的速度。
然而,光纖通訊裝置的數據傳輸量已經漸漸不敷使用。因此,要更提升光纖通訊裝置的數據傳輸量的趨勢已然形成。
在現有技術下,單根光纖達到40Gbps或100Gbps的速度目前還存在著成本及技術上的困難。業者研發出一種採用多路光纖平行傳輸的方式,藉由多條光纖同步傳輸,以提高速度。然而,這樣的方式就需要多個獨立的光收發模組,如此將佔用更多的設備插槽,從而需要更多的設備空間。
因此,在電子產品小型化的趨勢下,如何製造出微型化的且具有高傳輸量的光纖通訊裝置,乃為目前業界亟思解決 的問題。
鑒於以上的問題,本發明揭露一種雙向光傳輸次組件,其包括多組相鄰光輸出模組以及一光接收模組。藉由彼此併排設置或是彼此疊設的光輸出模組,以達到微型化以及提高傳輸量的功效。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揭露一種雙向光傳輸次組件,包含一基板、一多芯連接件、一第一光輸出模組、一第二光輸出模組、一光接收模組、一輸出電路板以及一接收電路板。基板具有一第一側、一第二側以及一承載面。多芯連接件位於基板的第一側。第一光輸出模組位於基板的承載面上並藉由一第一輸出光纖耦合於多芯連接件。第二光輸出模組位於基板的承載面上並藉由一第二輸出光纖耦合於多芯連接件。其中,第一光輸出模組的光軸與第二光輸出模組的光軸至承載面的距離實質上相同,且第一光輸出模組鄰近於第二光輸出模組。光接收模組位於基板上並藉由多個接收光纖耦合於多芯連接件。輸出電路板位於基板的第二側,並電性連接於第一光輸出模組以及第二光輸出模組。接收電路板位於基板的第二側並電性連接於光接收模組。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揭露一種雙向光傳輸次組件,包含一基板、一多芯連接件、一第一光輸出模組、一第二光輸出模組、一光接收模組、一輸出電路板以及一接收電路板。基板具有一第一側、一第二側以及一承載面。多芯連接件位於基板的第 一側。第一光輸出模組位於基板上並藉由一第一輸出光纖耦合於多芯連接件。第二光輸出模組疊設於第一光輸出模組上並藉由一第二輸出光纖耦合於多芯連接件,第一光輸出模組的光軸係與第二光輸出模組的光軸至承載面的距離實質上相異。光接收模組位於基板上並藉由多個接收光纖耦合於多芯連接件。輸出電路板位於基板的第二側,並電性連接於第一光輸出模組以及第二光輸出模組。接收電路板位於基板的第二側,並電性連接於光接收模組。
綜上所述,根據本發明所揭露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其中多個光輸出模組係併排或疊設於基板的承載面上,意即這些光輸出模組至基板的承載面的距離可相同或相異。經由如此併排疊設的光輸出模組設置方式,可有效利用空間,降低體積,進而達到微型化的功效。又由於上述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具有多個光輸出模組,因此光纖通訊裝置得以具有高數據傳輸量。
以上之關於本發明內容之說明及以下之實施方式之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之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之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之解釋。
1、2、3、4、5、6‧‧‧雙向光傳輸次組件
10‧‧‧基板
11‧‧‧第一側
12‧‧‧第二側
13‧‧‧承載面
20‧‧‧多芯連接件
21‧‧‧第一連接面
22‧‧‧第二連接面
31‧‧‧第一光輸出模組
311‧‧‧發光件
312‧‧‧聚焦透鏡
313‧‧‧光纖固定件
3131‧‧‧輸入端
3132‧‧‧輸出端
314‧‧‧底座
315‧‧‧光隔離元件
32‧‧‧第二光輸出模組
33‧‧‧第三光輸出模組
34‧‧‧第四光輸出模組
40‧‧‧光接收模組
41‧‧‧光纖陣列區塊
411‧‧‧輸入側
412‧‧‧輸出側
413‧‧‧第一面
414‧‧‧第二面
415‧‧‧反射面
42‧‧‧光電二極體
43‧‧‧轉阻放大器
50‧‧‧輸出電路板
60‧‧‧接收電路板
71‧‧‧第一輸出光纖
72‧‧‧第二輸出光纖
73‧‧‧第三輸出光纖
74‧‧‧第四輸出光纖
80‧‧‧接收光纖
A1‧‧‧第一角度
A2‧‧‧第二角度
A3‧‧‧第三角度
D1‧‧‧第一距離
D2‧‧‧第二距離
D3‧‧‧第三距離
D4‧‧‧第四距離
L1‧‧‧第一光軸
L2‧‧‧第二光軸
R‧‧‧接收光線
X‧‧‧長軸
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的上視示意圖。
第2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的局部側視示意圖。
第3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第一光輸出模組的上視示意圖。
第4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的局部前視示意圖。
第5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的上視示意圖。
第6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的局部側視示意圖。
第7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的局部側視示意圖。
第8圖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的上視示意圖。
第9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的上視示意圖。
第10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的局部側視示意圖。
第11圖為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的上視示意圖。
第12圖為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的局部側視示意圖。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發明之詳細特徵以及 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了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發明相關之目的及優點。以下之實施例係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之觀點,但非以任何觀點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本發明揭露一種光纖通訊裝置,其為一種雙向光傳輸次組件,其一端可連接光纖,其另一端與一電子裝置電性連接。雙向光傳輸次組件可藉由光電轉換效應,進行傳送以及接收光線與電訊號的雙向傳輸功能。
以下介紹本發明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請參照『第1圖』以及『第2圖』,其中,『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的上視示意圖,『第2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的局部側視示意圖。
雙向光傳輸次組件1包含一基板10、一多芯連接件20、光輸出模組、一光接收模組40、一輸出電路板50以及一接收電路板60。多芯連接件20、第一光輸出模組31、第二光輸出模組32、光接收模組40、輸出電路板50以及接收電路板60皆設置於基板10。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光輸出模組包含一第一光輸出模組31以及一第二光輸出模組32,而雙向光傳輸次組件1更包含一第一輸出光纖71、一第二輸出光纖72以及多個接收光纖80。本實施例中接收光纖80的數量為四,但非用以限定本發明。
基板10具有一第一側11、一第二側12以及一承載 面13。在本實施例以及部分的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側11以及第二側12為彼此相對的兩側,基板10的材質為金屬,且基板10可作為下殼體之用,以避免第一光輸出模組31、第二光輸出模組32、光接收模組40、輸出電路板50以及接收電路板60暴露於外。再者,基板10可包含多條線路,位於承載面13上,以進行元件間的電性連接。
多芯連接件20位於基板10的第一側11。多芯連接件20具有一第一連接面21以及一第二連接面22。第一連接面21以及第二連接面22各具有多個連接槽孔(未繪示),連接槽孔用以連接多條光纖。詳言之,第一連接面21藉由耦合第一輸出光纖71、一第二輸出光纖72以及多個接收光纖80以與內部元件進行連接;第二連接面22用以與外部光纖(未繪示)進行耦合。在本實施例以及部分的其他實施例中,多芯連接件20為推拉式結構連接器(Multi-fiber on connector,MPO connector),但非用以限定本發明。
輸出電路板50位於基板10的第二側12,其用以與電子裝置(未繪示)進行電性連接。電子裝置可傳送一電訊號給輸出電路板50,輸出電路板50將此電訊號轉變為一輸出訊號。此外,在本實施例以及部分的其他實施例中,輸出電路板50為一軟性電路板(可撓式電路板)。
第一光輸出模組31位於基板10的承載面13上並藉由第一輸出光纖71耦合於多芯連接件20。第二光輸出模組32亦 位於基板11的承載面13上並藉由第二輸出光纖72耦合於多芯連接件20。此外,輸出電路板50係電性連接於第一光輸出模組31以及第二光輸出模組32。第一光輸出模組31以及第二光輸出模組32用以將輸出電路板50傳送的多條輸出訊號轉變為多條輸出光線,再將這些輸出光線藉由第一輸出光纖71以及第二輸出光纖72傳送至多芯連接件20。如此,多芯連接件20得以將此輸出光線傳送出去。
在本實施例以及部分的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光輸出模組31的光軸L1與承載面13之間的第一距離D1與第二光輸出模組32的光軸L2至基板11的承載面13之間的第二距離D2實質上相同。此外,第一光輸出模組31鄰近於第二光輸出模組32,且第一光輸出模組31介於光接收模組位40以及第二光輸出模組32之間。換句話說,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光輸出模組31與第二光輸出模組32係彼此併排緊靠於基板10的承載面13上,如此可有效利用空間,以縮小體積,進而達到微型化的功效。同時,由於本實施例包含二光輸出模組(即第一光輸出模組31與第二光輸出模組32),如此可同時搭配對應的輸出光纖(第一輸出光纖71以及第二輸出光纖72),這種多條光纖的傳輸方式,亦達到提高傳輸效率的功效。
上述第一光輸出模組31的光軸L1與第二光輸出模組32的光軸L2係定義為輸出光線於第一光輸出模組31以及第二光輸出模組32內之行進路徑。
此外,第一光輸出模組31的光軸L1與承載面13之間的第一距離D1與第二光輸出模組32的光軸L2至基板11的承載面13之間的第二距離D2實質上相同,所謂的實質相同亦包含由於製造或組裝時所產生的公差,例如使用黏著劑黏合第一光輸出模組31以及第二光輸出模組32於基板10的承載面13上時,可能因為黏著層的厚度不一致而導致第一距離D1與第二距離D2有著極小的差異。意即這種製造或組裝所產生的公差亦屬於實質上相同的範圍內。
以下介紹光輸出模組的詳細結構,請參照『第1圖』以及『第3圖』,其中『第3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第一光輸出模組的上視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一光輸出模組31以及第二光輸出模組32的結構相同,僅設置位置不同,故於此段落僅介紹第一光輸出模組31。
第一光輸出模組31包含一發光件311、一聚焦透鏡(Lens)312以及一光纖固定件313。
發光件311電性連接於輸出電路板50並藉由來自輸出電路板50輸出的訊號而激發出輸出光線。在本實施例以及部份的其他實施例中,發光件311為一雷射二極體(Laser diode),其所發射之輸出光線為一雷射光。
聚焦透鏡312位於發光件311旁並用以聚焦輸出光線。
光纖固定件313具有一輸入端3131以及一輸出端 3132。輸入端3131以及輸出端3132彼此相對。輸入端3131鄰近並面對聚焦透鏡312,各光纖固定件313的輸出端3132可固定第一輸出光纖71的一端以及第二輸出光纖的一端,第一輸出光纖71的另一端以及第二輸出光纖的另一端耦合於多芯連接件20的第一連接面21。
在本實施例以及部分的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光輸出模組31更包含一底座314以及一光隔離元件(Isolator)315。發光件311以及聚焦透鏡312分別位於底座314上。光隔離元件315介於聚焦透鏡312以及光纖固定件313之間,光隔離元件315用以隔絕輸出光線所產生的反射光。
以下介紹光接收模組位40以及接收電路板60的詳細結構以及如何將光線轉變為電訊號的方式。請參照『第1圖』以及『第4圖』,其中『第4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的局部前視示意圖。
接收電路板60位於基板10的第二側12,且接收電路板60用以電性連接電子裝置(未繪示)。此外,在本實施例以及部分的其他實施例中,接收電路板60為一軟性電路板。
光接收模組位40於基板10上。光接收模組位40的一端藉由多個接收光纖80耦合於多芯連接件20,光接收模組位40的另一端電性連接於光接收模組40。光接收模組位40用以將光線轉變為電訊號。
在本實施例以及部分的其他實施例中,光接收模組 40包含一光纖陣列區塊(Fiber array,或Fiber array block)41、多個光電二極體(Photodiode)42以及一轉阻放大器(Transimpedance amplifier,TIA)43。光纖陣列區塊41設置於基板10上並具有彼此相對的一輸入側411以及一輸出側412,光電二極體42耦合於光纖陣列區塊41的輸出側412,轉阻放大器43的兩側分別電性連接於輸出電路板50以及光電二極體42。其中,光電二極體42係可由打線方式(Wire bonding)連接於轉阻放大器43上。
接收光纖80的一端耦合於光纖陣列區塊41的輸入側412,接收光纖80的另一端耦合於多芯連接件20的第一連接面21,光纖陣列區塊41用以經由多個接收光纖80接收自多芯連接件20傳遞的多個接收光線R。
光纖陣列區塊41具有一第一面413、一第二面414以及一反射面415。第一面413位於輸入側411並與承載面13夾有一第一角度A1。第二面414以及反射面415位於輸出側412,反射面415與承載面13夾有一第二角度A2,第一角度A1大於第二角度A2,第二面414面對承載面13。第一面413耦合於接收光纖80,第二面414面對光電二極體42,接收光線自第一面413進入光纖陣列區塊41,接收光線經由反射面415反射後,再自第二面414射出至光電二極體42。在本實施例以及部分的其他實施例中,光纖陣列區塊41為一透鏡,第一角度A1為90度,但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是以,反射面415的設置可以有效利用空間以縮小體積,並達到準確傳輸光線的功效。
光電二極體42用以接收來自第二面414的接收光線R,並且將這些接收光線R轉變為多個接收訊號。在本實施例以及部分的其他實施例中,光電二極體42的數量可對應於接收光纖80的數量(例如四),並使光電二極體42併排設置而形成一光電二極體陣列(Photodiode array)。轉阻放大器43用以放大接收訊號並輸出至接收電路板60。之後,接收電路板60再將接收訊號傳遞至電子裝置。再者,光電二極體42以及轉阻放大器43的結構為習知技術,故不在此贅述。
藉由上述光接收模組40包含光纖陣列區塊41、光電二極體(Photodiode)42以及轉阻放大器43的結構,本實施例可有效利用空間,並同時達到設置多條光纖,以接收訊號的功能。如此,可同時兼顧提升傳輸速度以及微型化的功效。
上述多個輸出模組的設置位置以及數量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在本發明的範疇下,亦可具有不同之變化。請參照『第5圖』以及『第6圖』。其中,『第5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的上視示意圖,『第6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的局部側視示意圖。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類似,故相同標號代表相似結構,且重複之處不再贅述。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差異在於,雙向光傳輸次組件3的光輸出模組所包含的第一光輸出模組31以及第二光輸出模組32中,其第一光輸出模組31的光軸L1與承載面13之間的第三距離D3實質上相異於係與第二光輸出模組32的光軸L2至承載面13之 間的第四距離D4實質上相異。換句話說,第二光輸出模組32係疊設於第一光輸出模組31上,且第一光輸出模組31介於承載面13以及第二光輸出模組32之間。如此光輸出模組的疊設方式,亦可有效提升空間配置,進而達到微型化的效果。此外,當光輸出模組為疊設配置於基板10上時,可設置二疊設的輸出電路板50,分別對應地電性連接於上下排的光輸出模組。
上述光輸出模組的數量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在本發明中,光輸出模組的數量可為二以上的正整數。請參照『第7圖』,其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的局部側視示意圖。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類似,故相同標號代表相似結構,且重複之處不再贅述。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差異在於,雙向光傳輸次組件3更包含一第三光輸出模組33,第三光輸出模組33疊設於第一光輸出模組31上並藉由一第三輸出光纖73耦合於多芯連接件(未繪示)。如此,藉由併排以及疊設的方式組裝光輸出模組,亦可有效提升雙向光傳輸次組件的空間配置,進而達到微型化的效果。
以下介紹光輸出模組不同的配置方式,請參照『第8圖』,其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的上視示意圖。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類似,故相同標號代表相似結構,且重複之處不再贅述。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差異在於,第一光輸出模組31具有一長軸X,第一光輸出模組31的長軸X與第一連接面21的法線夾有一第三角度A3。其中,第三角度係為一 銳角。也就是說,相較於連接第二光輸出模組32以及第二輸出光纖72,第一光輸出模組31係以傾斜地方式耦合於多芯連接件20的第一連接面21。如此,可使第一輸出光纖71能夠以直線的方式分別耦合於第一光輸出模組31與多芯連接件20的第一連接面21,以提升輸出光線的傳輸穩定性以及組裝的穩定性。更進一步來說,由於第一連接面21上的連接槽孔的的位置非對應於光輸出模組的長軸方向,因此可藉由調整光輸出模組相對於第一連接面21的位置,以使輸出光線能夠以準直的方式耦合。例如『第8圖』中第一光輸出模組31係相對於第一連接面21傾斜地設置,能使第一輸出光纖71直線地連接;第二光輸出模組32係相對於第一連接面21垂直地設置,第二輸出光纖72僅能彎曲地連接。如此的第一光輸出模組31,可有效提升光線傳輸的穩定性。此外傾斜地配置光輸出模組,亦可避開基板10(或殼體)的干涉,以最短的距離耦合多芯連接件2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光輸出模組31的長軸X係與其光軸平行。
請參照『第9圖』以及『第10圖』,『第9圖』其為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的上視示意圖,『第10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的局部側視示意圖。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類似,其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5的光輸出模組更包含一第四光輸出模組34,第四光輸出模組34係疊設於第二光輸出模組32上,並藉由第四輸出光纖74耦合於多芯連接件20的第一連接面21。換句話說,第一光輸出 模組31以及第二光輸出模組32係併排設置於基板10的承載面13上,而第三光輸出模組33以及第四光輸出模組34係併排設置於第一光輸出模組31以及第二光輸出模組32。也就是說,第三光輸出模組33疊設於第一光輸出模組31上,而第四光輸出模組34疊設於第二光輸出模組32上。如此併排疊設的光輸出模組設置方式,可有效利用空間,以達到微型化的功效。再者,第一光輸出模組31、第二光輸出模組32、第三光輸出模組33以及第四光輸出模組34亦傾斜地耦合多芯連接件20的第一連接面21,藉以提升輸出光線的傳輸穩定性以及組裝的穩定性。
請參照『第11圖』以及『第12圖』。其中『第11圖』為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的上視示意圖,『第12圖』為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的局部側視示意圖。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類似,其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6的第一光輸出模組31、第二光輸出模組32、第三光輸出模組33以及第四光輸出模組34係彼此緊密地併排設置,以使第一光輸出模組31、第二光輸出模組32、第三光輸出模組33以及第四光輸出模組34的各光軸至基板10的承載面13的距離實質上相同。如此併排光輸出模組設置的方式,可有效利用空間,以達到微型化的功效。再者,第一光輸出模組31、第二光輸出模組32、第三光輸出模組33以及第四光輸出模組34亦傾斜地耦合多芯連接件20的第一連接面21,藉以提升輸出光線的傳輸穩定性以及組裝的穩定性。
根據本發明所揭露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其中光輸出模組至基板的承載面的距離可相同或相異,以使多個光輸出模組係可併排或疊設地設置於基板的承載面上。藉此,如此併排疊設的光輸出模組設置方式,可有效利用空間,降低體積,進而達到微型化的功效。如此的光纖通訊裝置具有高數據傳輸量,並且能夠將光傳輸次組件微型化。
此外,於部分實施例中,光輸出模組的長軸與多芯連接件的第一面夾有一銳角,如此可使輸出光纖以直線地方式耦合於光輸出模組以及多芯連接件,進而達到提升傳輸穩定性以及組裝的穩定性。
再者,於部分實施例中,光接收模組的光纖陣列區塊具有一反射面,反射面用以反射接收光線至光電二極體。如此,可以有效利用空間以縮小體積,並達到準確傳輸光線的功效。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5‧‧‧雙向光傳輸次組件
10‧‧‧基板
13‧‧‧承載面
20‧‧‧多芯連接件
21‧‧‧第一連接面
33‧‧‧第三光輸出模組
34‧‧‧第四光輸出模組
40‧‧‧光接收模組
50‧‧‧輸出電路板
60‧‧‧接收電路板
73‧‧‧第三輸出光纖
74‧‧‧第四輸出光纖
80‧‧‧接收光纖

Claims (14)

  1. 一種雙向光傳輸次組件(BOSA,Bidirectional optical sub-assembly),包含:一基板,具有一第一側、一第二側以及一承載面;一多芯連接件,位於該基板的該第一側;一第一光輸出模組,位於該基板的該承載面上並藉由一第一輸出光纖耦合於該多芯連接件;一第二光輸出模組,位於該基板的該承載面上並藉由一第二輸出光纖耦合於該多芯連接件,其中該第一光輸出模組的光軸與該第二光輸出模組的光軸至該承載面的距離實質上相同,且該第一光輸出模組鄰近於該第二光輸出模組;一光接收模組,位於該基板上並藉由多個接收光纖耦合於該多芯連接件;一輸出電路板,位於該基板的該第二側,並電性連接於該第一光輸出模組以及該第二光輸出模組;以及一接收電路板,位於該基板的該第二側,並電性連接於該光接收模組。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更包含一第三光輸出模組,疊設於該第一光輸出模組上並藉由一第三輸出光纖耦合於該多芯連接件。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其中各該第一光輸出模組以及該第二光輸出模組包含:一發光件,電性連接於該輸出電路板並藉由來自該輸出電路板輸出的訊號而用以激發出一輸出光線; 一聚焦透鏡,位於該發光件旁並用以聚焦該輸出光線;以及一光纖固定件,具有一輸入端以及一輸出端,該輸入端鄰近並面對該聚焦透鏡,各該光纖固定件的該輸出端分別固定該第一輸出光纖的一端以及該第二輸出光纖的一端,該第一輸出光纖的另一端以及該第二輸出光纖的另一端分別耦合於該多芯連接件。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其中各該第一光輸出模組以及該第二光輸出模組更包含一底座,各該發光件以及各該聚焦透鏡分別位於各該底座上。
  5. 如請求項3所述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其中各該第一光輸出模組以及該第二光輸出模組更包含一光隔離元件,介於各該聚焦透鏡以及各該光纖固定件之間,該些光隔離元件用以隔絕該些輸出光線所產生的反射光。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其中該光接收模組包含:一光纖陣列區塊,設置於該基板的該承載面上並具有彼此相對的一輸入側以及一輸出側,各該接收光纖的一端耦合於該光纖陣列區塊的該輸入側,各該接收光纖的另一端耦合於該多芯連接件,該光纖陣列區塊用以接收經由該些接收光纖傳遞來自於該多芯連接件的多個接收光線;多個光電二極體,耦合於該光纖陣列區塊的該輸出側,用以接收該些接收光線而轉變為多個接收訊號;以及一轉阻放大器,電性連接於該接收電路板以及該些光電二 極體,該轉阻放大器用以放大該些接收訊號並輸出至該接收電路板。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其中該光纖陣列區塊具有一第一面、一第二面以及一反射面,該第一面位於該輸入側並與該承載面夾有一第一角度,該第二面以及該反射面位於該輸出側,該反射面與該承載面夾有一第二角度,該第一角度大於該第二角度,該第二面面對該承載面,該第一面耦合於該些接收光纖,該第二面面對該些光電二極體,該些接收光線自該第一面進入該光纖陣列區塊,該些接收光線經由該反射面反射後,再自該第二面射出至該些光電二極體。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其中該多芯連接件具有一第一連接面,該第一輸出光纖以及該第二輸出光纖經由該第一連接面耦合該多芯連接件,該第一光輸出模組的長軸與該第一連接面的法線夾有一第三角度,該第三角度係為一銳角。
  9. 一種雙向光傳輸次組件,包含:一基板,具有一第一側、一第二側以及一承載面;一多芯連接件,位於該基板的該第一側;一第一光輸出模組,位於該基板的該承載面上並藉由一第一輸出光纖耦合於該多芯連接件;一第二光輸出模組,疊設於該第一光輸出模組上並藉由一第二輸出光纖耦合於該多芯連接件,該第一光輸出模組的光軸係與該第二光輸出模組的光軸至該承載面的距離實質上相異;一光接收模組,位於該基板的該承載面上並藉由多個接收光纖耦合於該多芯連接件; 一輸出電路板,位於該基板的該第二側,並電性連接於該第一光輸出模組以及該第二光輸出模組;以及一接收電路板,位於該基板的該第二側,並電性連接於該光接收模組。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其中各該第一光輸出模組以及該第二光輸出模組包含:一發光件,電性連接於該輸出電路板並藉由來自該輸出電路板輸出的訊號而用以激發出一輸出光線;一聚焦透鏡,位於該發光件旁並用以聚焦該輸出光線;以及一光纖固定件,具有一輸入端以及一輸出端,該輸入端鄰近並面對該聚焦透鏡,各該光纖固定件的該輸出端分別固定該第一輸出光纖的一端以及該第二輸出光纖的一端,該第一輸出光纖的另一端以及該第二輸出光纖的另一端分別耦合於該多芯連接件。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其中各該第一光輸出模組以及該第二光輸出模組更包含一光隔離元件,介於各該聚焦透鏡以及各該光纖固定件之間,該些光隔離元件用以隔絕該些輸出光線所產生的反射光。
  12. 如請求項9所述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其中該光接收模組更包含:一光纖陣列區塊,設置於該基板的該承載面上並具有彼此相對的一輸入側以及一輸出側,各該接收光纖的一端耦合於該光纖陣列區塊的該輸入側,各該接收光纖的一端耦合於該多芯 連接件,該光纖陣列區塊用以接收經由該些接收光纖傳遞而來自於該多芯連接件的多個接收光線;多個光電二極體,耦合於該光纖陣列區塊的該輸出側,該些光電二極體用以接收該些接收光線而轉變為多個接收訊號;以及一轉阻放大器,電性連接於該接收電路板以及該些光電二極體,該轉阻放大器用以放大該些接收訊號並輸出至該接收電路板。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其中該光纖陣列區塊具有一第一面、一第二面以及一反射面,該第一面位於該輸入側並與該承載面夾有一第一角度,該第二面以及該反射面位於該輸出側,該反射面與該承載面夾有一第二角度,該第一角度大於該第二角度,該第二面面對該承載面,該第一面耦合於該些接收光纖,該第二面面對該些光電二極體,該些接收光線自該第一面進入該光纖陣列區塊,該些接收光線經由該反射面反射後,再自該第二面射出至該些光電二極體。
  14. 如請求項9所述的雙向光傳輸次組件,其中該多芯連接件具有一第一連接面,該第一輸出光纖以及該第二輸出光纖經由該第一連接面耦合該多芯連接件,該第一光輸出模組的軸向與該第一連接面的法線夾有一第三角度,該第三角度係為一銳角。
TW103129053A 2014-08-22 2014-08-22 雙向光傳輸次組件 TWI4986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9053A TWI498619B (zh) 2014-08-22 2014-08-22 雙向光傳輸次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9053A TWI498619B (zh) 2014-08-22 2014-08-22 雙向光傳輸次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98619B true TWI498619B (zh) 2015-09-01
TW201608293A TW201608293A (zh) 2016-03-01

Family

ID=54608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9053A TWI498619B (zh) 2014-08-22 2014-08-22 雙向光傳輸次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9861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8848B (zh) * 2018-05-23 2019-12-01 展達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雙向光學組件連接結構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131869A (ja) * 2022-03-10 2023-09-22 株式会社東芝 並列受信モジュール
CN114942497B (zh) * 2022-06-30 2023-10-03 东莞讯滔电子有限公司 光模块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11339B (en) * 2000-06-30 2002-11-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idirectional signal transmission device using light
CN101427168A (zh) * 2006-03-03 2009-05-06 Hoya美国公司 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光纤耦合光学装置
CN201402330Y (zh) * 2009-03-27 2010-02-10 新富生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微型光分路器
TW201328073A (zh) * 2011-12-28 2013-07-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光纖連接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11339B (en) * 2000-06-30 2002-11-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idirectional signal transmission device using light
CN101427168A (zh) * 2006-03-03 2009-05-06 Hoya美国公司 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光纤耦合光学装置
CN201402330Y (zh) * 2009-03-27 2010-02-10 新富生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微型光分路器
TW201328073A (zh) * 2011-12-28 2013-07-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光纖連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8848B (zh) * 2018-05-23 2019-12-01 展達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雙向光學組件連接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8293A (zh) 2016-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66432B2 (en) High speed 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
US9720191B2 (en) 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 and optical cable module
JP4983703B2 (ja) 光伝送システム
US7539367B2 (en) Optical system connection structure, optical component,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module
US9028156B2 (en) Optical module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medium
WO2019184100A1 (zh) 一种光模块
WO2016119115A1 (en) Multi-channel, parallel transmission optical module,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US8412052B2 (en) Surface mount (SMT) connector for VCSEL and photodiode arrays
JP2010122312A (ja) 送受信レンズブロック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モジュール
JP2003329892A (ja) 光送受信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通信システム
KR20070085080A (ko) 전자-광 모듈 제조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08090232A (ja) 光送受信器
JP2011248361A (ja) 光導波路構造を有する信号伝送モジュール
US8750657B2 (en) Flip-chip optical interface with micro-lens array
CN111061019A (zh) 一种光模块
JP2010122311A (ja) レンズブロック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モジュール
TWI498619B (zh) 雙向光傳輸次組件
US8870467B2 (en) Optical interface and splitter with micro-lens array
TWI485455B (zh) 光電混合連接器
TW201441703A (zh) 光學傳輸接頭
TW201239435A (en) Optical connector
US8636426B2 (en)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system with optical transceive module
TWI514699B (zh) 光纖連接器
CN113625399A (zh) 一种光模块
TW201346362A (zh) 光纖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