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8744B - 用於儲存暫態資訊之系統、方法以及電腦程式產品 - Google Patents

用於儲存暫態資訊之系統、方法以及電腦程式產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8744B
TWI428744B TW096120012A TW96120012A TWI428744B TW I428744 B TWI428744 B TW I428744B TW 096120012 A TW096120012 A TW 096120012A TW 96120012 A TW96120012 A TW 96120012A TW I428744 B TWI428744 B TW I42874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ogical
storage space
space
transient information
logical stor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20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17898A (en
Inventor
Guy Laden
Paula Kim Ta-Shma
Michael E Factor
Shmuel Ben-Yehuda
Original Assignee
Ib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bm filed Critical Ibm
Publication of TW200817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178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87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874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15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at system level
    • G06F11/1438Restarting or rejuvena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707/00Data processing: database and file management or data structures
    • Y10S707/99931Database or file acces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707/00Data processing: database and file management or data structures
    • Y10S707/99951File or database maintenance
    • Y10S707/99952Coherency, e.g. same view to multiple users
    • Y10S707/99953Recovera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707/00Data processing: database and file management or data structures
    • Y10S707/99951File or database maintenance
    • Y10S707/99952Coherency, e.g. same view to multiple users
    • Y10S707/99954Version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Retry When Errors Occur (AREA)

Description

用於儲存暫態資訊之系統、方法以及電腦程式產品
本發明係關於儲存暫態資訊之方法、系統及電腦程式產品。
處理實體經調適以處理資訊。其可包括處理系統(諸如主機電腦)或諸如虛擬機之虛擬處理實體。處理實體亦可包括處理系統之部分,諸如系統內之單一程式或程式組。
表示處理實體之暫態的資訊通常配置於多個區塊內,該等區塊形成處理實體記憶體空間。
暫態不包括關於應用程式之資訊、連接至處理系統或屬於處理系統之揮發性記憶體單元之內容。
可藉由使用暫態資訊檢查點技術來儲存並恢復暫態資訊。檢查點技術包括在各種時間點將暫態資訊重複地發送至儲存裝置。
非增量檢查點技術涉及在每一檢查點迭代期間發送整個暫態資訊,而增量檢查點技術涉及僅發送當前暫態資訊與先前暫態資訊之間的差異。
在許多狀況下,需要恢復反映先前時間點之暫態的暫態資訊。此特徵可有效地幫助克服在檢查點方法期間或其他時間出現之故障。
增量檢查點系統且尤其是有助於恢復暫態資訊之多個先前版本的增量檢查點系統之管理極其複雜。
不斷需要提供能夠有效地恢復資訊之裝置、電腦程式產品及方法。
一種用於儲存暫態資訊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回應於一用於儲存該處理系統之當前暫態資訊之處理系統邏輯記憶體空間之至少一特性而在至少一儲存裝置內定義一第一邏輯儲存空間;重複地將當前暫態資訊儲存於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內之一邏輯位置處,該邏輯位置對應於該當前暫態資訊在該處理系統邏輯記憶體空間內之一邏輯位置;及將先前暫態資訊儲存於一第二邏輯儲存空間內。
便利地,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及該第二邏輯儲存空間對應於該至少一儲存裝置上之一單個實體儲存空間。
便利地,該定義包括將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定義為該處理系統邏輯記憶體空間之一複本。
便利地,該當前暫態資訊及該先前暫態資訊之該儲存包括應用連續資料保護技術。
便利地,該定義包括定義一包含多個區塊之第一邏輯儲存空間。
便利地,該方法包括藉由提供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之內容而自該儲存裝置擷取當前暫態資訊。
便利地,該方法包括自該第二邏輯記憶體空間擷取先前暫態資訊。
便利地,該方法包括將當前狀態資訊儲存於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內,及將不同於該當前暫態資訊之先前暫態資訊儲存於該第二邏輯儲存空間內。
便利地,該方法包括自該第二邏輯記憶體空間擷取不同於當前暫態資訊之先前暫態資訊,及自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擷取等於一相應當前暫狀資訊之先前暫態資訊。
係藉由應用檢查點技術與連續資料保護(CDP)技術之組合或檢查點技術與快照之組合來儲存並恢復表示處理實體(虛擬或實體處理實體)之暫態的暫態資訊。
CDP致能儲存裝置具有一儲存機構,該儲存機構(對處理實體係透明的)累積對該儲存裝置進行之更新的歷史且使存取該儲存裝置狀態之過去版本成為可能。CDP致能儲存裝置自律地組織資料之當前版本以及先前版本,並按需要執行過期版本之空間回收。
可使用非增量檢查點技術或增量檢查點技術將暫態資訊儲存於儲存裝置中。CDP技術經調適以組織暫態資訊之先前(歷史)版本且可視情況執行空間回收操作。
藉由利用CDP儲存裝置之現有的記憶體管理能力,降低檢查點系統之複雜性。
便利地,當前暫態資訊係儲存於類似處理實體記憶體空間之第一邏輯儲存空間中。不匹配當前暫態資訊之先前暫態資訊將被儲存於儲存裝置內之一或多個其他邏輯儲存空間中。
便利地,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及該處理實體記憶體空間具有大體上相同的大小。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係根據該處理實體記憶體空間之配置予以配置。便利地,特定暫態資訊部分(諸如暫態資訊區塊)在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內之邏輯位置與其在該處理實體記憶體空間內之邏輯位置大體上相同。
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與該處理實體記憶體空間之間的此種一對一映射簡化了當前暫態資訊之儲存及恢復。對處理實體之當前暫態之恢復僅需要擷取自第一區塊開始之多個區塊之內容。
注意,上述方法及系統亦可使用應用不維持歷史上對裝置所進行之每一寫操作之CDP方法之儲存裝置。亦可使用支援頻繁快照之非CDP儲存裝置。越頻繁地進行快照,時間行程之可用粒度(granularity)越細。
注意,為了最佳地利用儲存裝置特徵,檢查點之頻率應低於CDP(或快照)粒度。
為了解釋之簡單起見,以下解釋係關於由邏輯單元(LUN)組成之儲存裝置,但本發明可在經必要修正後應用於由檔案組成之儲存裝置且亦可應用於基於物件之儲存裝置。
邏輯單元包括多個固定大小之區塊。區塊可藉由使用邏輯單元識別符及邏輯單元內之偏移予以定址。
便利地,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可藉由一單個邏輯單元識別符予以定址。不必指派不同的邏輯單元識別符給暫態資訊之每一先前版本,因此減少所需邏輯位址識別符之量。
當該方法應用於由邏輯單元組成之記憶體單元時,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可為專用邏輯單元。假設該處理實體記憶體空間係配置於區塊中,則每一暫態資訊儲存區塊經檢查點檢查為專用邏輯單元內之一相應區塊。一區塊可包括一或多個區塊或甚至一區塊之一部分。為了解釋之簡單起見,假設一區塊包括一個區塊。
儲存裝置及/或處理實體可記住不同檢查點操作之時序,因此使恢復給定時間點之暫態資訊成為可能。此可包括通知儲存裝置一檢查點操作已(或正在)被執行及產生該處理實體處之檢查點時序資料結構。
圖1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三個例示性檢查點操作期間之第一邏輯儲存空間21及處理實體記憶體空間25。
第一邏輯儲存空間21包括標記為B_1至B_G之G個區塊。處理實體記憶體空間25包括標記為B_1'至B_G'之G個區塊。
假設三個檢查點操作發生於時刻T1至T3。在T1處,將處理實體記憶體空間25之全部內容發送至第一邏輯儲存空間21。第一邏輯儲存空間21內之區塊B_1至B_G之相對位置與處理實體記憶體空間25內之B_1'至B_G'之相對位置相同。
在T1與T2之間,改變區塊B_2'及B_3'。在T2處,將此等區塊發送至第一邏輯儲存空間21內之相應區塊B_2及B_3。
使用第一儲存裝置111之內建CDP能力將B_2及B_3之先前版本(標記為B_2'(T1)及B_3'(T1))儲存於第一儲存裝置(諸如圖2之第一儲存裝置111)之其他儲存空間內。此等先前版本與時間戳記T1相關聯。
在T2與T3之間,改變區塊B_1'、B_3'及B_G'。在T3處,將此等區塊發送至相應區塊B_1、B_3及B_G。
使用第一儲存裝置111之內建CDP能力將B_1'、B_3'及B_G'之先前版本儲存於第一儲存裝置111之其他邏輯儲存空間內。此等先前版本與時間戳記T2相關聯。
因此,在T3處,存在B_1之兩個版本(B_1及B_1'(T2))、B_2之兩個版本(B_2及B_2'(T1))、B_G之兩個版本(B_G及B_G'(T2))及B_3之三個版本(B_3、B_3'(T1)及B_3'(T2))。
恢復處理實體之當前暫態(T3時的狀態)將涉及擷取區塊B_1至B_G之內容。恢復處理實體之先前暫態可涉及擷取儲存於儲存裝置111之一或多個其他邏輯儲存空間內的各個區塊之較舊版本。
儲存於第一邏輯儲存空間21內之暫態資訊形成T1時的暫態資訊之映像。使用先前之暫態資訊,第一儲存裝置111可提供一或多個先前時間點之暫態資訊之視圖。注意,可產生此等映像之視圖。視圖可被寫入且增量檢查點方法亦可應用於視圖。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儲存裝置或甚至處理系統可儲存多個處理實體之暫態資訊之映像。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在特定時間點之暫態資訊之映像可被複製並儲存於多個儲存裝置及/或處理系統內。
圖2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處理系統10及儲存系統100。
諸如虛擬機44及54之虛擬機將一作業系統與用於執行該作業系統之電腦平臺隔離。在虛擬機內運作之作業系統可由不同的電腦平臺執行。
單一電腦平臺可同時支援多個虛擬機。該電腦平臺通常被稱為經邏輯分割之平臺。每一作業系統或作業系統之執行個體被指派有電腦平臺之非重疊子集。
通常,由一超管理器(諸如超管理器31)控制多個虛擬機。超管理器31可管理並加強分割保護邊界。舉例而言,參見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之Dawking等人之美國專利6839892。
為了解釋之簡單起見,圖2說明兩個虛擬機及兩組硬體組件(諸如處理器、內部記憶體單元及IO配接器)。注意,相同種類之硬體組件之數目可超過兩個,且可同時運作之虛擬機之數目可超過兩個。便利地,虛擬機之數目不同於處理器之數目,但未必如此。舉例而言,單一處理器可支援多個虛擬機。
另外注意,超管理器31係可選的,尤其是在支援單一虛擬機之系統中。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的情況下,本發明之實施例可應用於各種處理系統(包括分散式處理系統)及各種儲存系統。處理系統可為主機電腦或伺服器,但未必如此。處理系統與儲存系統可彼此整合、遠離彼此而定位、直接或間接地彼此連接,等等。
處理系統10包括硬體11、超管理器31及兩個分區。第一分區包括一第一作業系統42、一第一虛擬機44及一第一組應用程式46。第二分區包括一第二作業系統52、一第二虛擬機54及一第二組應用程式56。
硬體11包括一第一處理器12、一第一內部記憶體單元14、一第一輸入輸出(I/O)配接器16、一第二處理器22、一第二內部記憶體單元24及一第二輸入輸出(I/O)配接器26。第一處理器12、第一內部記憶體單元14及第一I/O配接器16彼此協作且可獨立於第二處理器22、第二內部記憶體單元24及第二I/O配接器26而操作。
便利地,超管理器31(亦被稱為分區管理韌體)經調適以藉由第一分區及第二分區來控制各種硬體組件之使用。
舉例而言,該超管理器可使第一作業系統42(及相應地第一虛擬機44)能夠利用第一處理器12、第一內部記憶體單元14及第一I/O配接器16,而第二作業系統54使用第二處理器22、第二內部記憶體單元24及第二I/O配接器26。
便利地,超管理器31可控制儲存操作或可允許另一實體(諸如虛擬機44及54中之一者)控制儲存操作。可藉由在不同組件之間發送控制信號及/或命令來實施控制。
第一內部記憶體單元14儲存反映第一虛擬機44之暫態的暫態資訊。此暫態資訊係配置於第一處理實體記憶體空間144中。第一處理實體記憶體空間144包括標記為B1_1'至B1_K'之區塊。
第二內部記憶體單元24儲存反映第二虛擬機54之暫態的暫態資訊。此暫態資訊係配置於第二處理實體記憶體空間154中。第二處理實體記憶體空間154包括標記為B2_1'至B2_J'之區塊。
儲存系統100儲存兩個處理實體(第一虛擬機44及第二虛擬機54)在多個時間點之暫態資訊,且亦儲存額外資訊(諸如關於應用程式之資訊)。額外資訊最初可儲存於處理系統100之持續記憶體中。
儲存系統100包括第一儲存控制器91、第一儲存裝置111、第二儲存控制器92及第二儲存裝置112。第一儲存控制器91控制對第一儲存裝置111之儲存操作。第二儲存控制器92控制對第二儲存裝置112之儲存操作。
第一儲存裝置111儲存暫態資訊,而第二儲存裝置112儲存關於應用程式之資訊。
反映第一虛擬機之當前暫態之當前暫態資訊係配置於第一邏輯儲存空間244中。第一邏輯儲存空間244包括標記為B1_1至B1_K之區塊。此等區塊對應於第一處理實體記憶體空間144之區塊B_1'至B_K'。不同於第一虛擬機44之當前暫態資訊的先前暫態資訊係儲存於其他位置中,諸如儲存於第二邏輯儲存空間146內。
反映第二虛擬機54之當前暫態之當前暫態資訊係配置於第三邏輯儲存空間254中。第三邏輯儲存空間254包括標記為B2_1至B2_J之區塊。此等區塊對應於第二處理實體記憶體空間154之區塊B_1'至B_J'。不同於第二虛擬機54之當前暫態資訊的先前暫態資訊係儲存於其他位置中,諸如儲存於第二邏輯儲存空間146內。
注意,與多個虛擬機有關之暫態資訊可儲存於同一儲存裝置中;當前暫態資訊可儲存於一個儲存裝置中,而先前暫態資訊可儲存於另一儲存裝置中;暫態資訊及關於應用程式之資訊可儲存於同一儲存裝置等等。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儲存系統100之該等組件中之每一者可包括多個硬體組件、韌體組件及/或軟體組件。舉例而言,儲存裝置111及112中的每一儲存裝置可包括一或多個磁帶、一或多個碟片等等。
另外注意,儲存系統100可具有集中或分散式架構。舉例而言,一或多個組件可經由網路及/或經由一或多個中間組件而彼此連接。然而,對另一實例而言,第一儲存單元11可包括多個碟片、磁帶,但是此等碟片/磁帶中之一或多者儲存當前暫態資訊,而其他碟片/磁帶儲存先前暫態資訊且視情況儲存當前暫態資訊。
注意,可同時執行額外資訊之儲存及暫態資訊之儲存,但未必如此。此等儲存操作之時序應以一方式發生,該方式使同時恢復虛擬機之狀態及持續記憶體實體之內容成為可能。
可藉由超管理器31或虛擬機中之一者(虛擬機44或54)來起始或以其他方式控制該等儲存操作。
本發明可採取完全硬體之實施例、完全軟體之實施例或既含硬體元件又含軟體元件之實施例的形式。在一實施例中,本發明實施於軟體中,其包括(但不限於)韌體、常駐軟體、微碼等。
此外,本發明可採取電腦程式產品之形式,該電腦程式產品可自一電腦可用媒體或電腦可讀媒體存取,該電腦可用媒體或電腦可讀媒體提供程式碼以供一電腦或任何指令執行系統使用或與之結合使用。為了本描述之目的,電腦可用媒體或電腦可讀媒體可為可含有、儲存、傳遞、傳播或傳輸程式以供一指令執行系統、設備或裝置使用或與之結合使用的任何設備。
該等媒體可為電子、磁性、光學、電磁、紅外線或半導體系統(或設備或裝置)或傳播媒體。電腦可讀媒體之實例包括半導體或固態記憶體、磁帶、抽取式電腦磁片、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硬質磁碟及光碟。光碟之當前實例包括緊密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讀/寫緊密光碟(CD-R/W)及DVD。
適合於儲存及/或執行程式碼之資料處理系統將包括至少一處理器,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由系統匯流排而直接或間接耦接至記憶體元件。記憶體元件可包括在程式碼之實際執行期間所採用之本端記憶體、大容量儲存器及快取記憶體(其提供對至少一些程式碼之暫時儲存以減少執行期間必須自大容量儲存器擷取程式碼之次數)。
輸入/輸出或I/O裝置(包括但不限於鍵盤、顯示器、指標裝置等)可直接或經由介入的I/O控制器而耦接至該系統。
網路配接器亦可耦接至該系統以使資料處理系統能夠變為經由介入的私用網路或公用網路而耦接至其他資料處理系統或遠端印表機或儲存裝置。數據機、電纜數據機及乙太網卡僅為當前可用類型之網路配接器中的一些。
圖3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用於儲存暫態資訊之方法300。
該方法開始於階段320,在該階段中,回應於一用於儲存該處理系統之當前暫態資訊之處理系統邏輯記憶體空間之至少一特性在一儲存裝置內之定義一第一邏輯儲存空間。此特性可包括該處理系統邏輯記憶體空間之大小、其跨越該處理系統邏輯記憶體空間之位址的連續範圍等等。
便利地,階段320包括將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定義為該處理系統邏輯記憶體空間之一複本。
便利地,階段320包括將一第一邏輯儲存空間定義為包含多個區塊。
階段320之後是階段330,在該階段中,將當前暫態資訊儲存於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內之一位置處,該位置邏輯上對應於該當前暫態資訊在該處理系統邏輯記憶體空間內之一位置;及將先前暫態資訊儲存於該儲存裝置內之其他邏輯儲存空間內。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階段320包括將不同於該當前暫態資訊之先前暫態資訊儲存於其他邏輯儲存空間內,但未必如此。舉例而言,可將等於相應當前暫態資訊之先前暫態資訊儲存於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內及任一個邏輯儲存空間內。
便利地,階段320包括應用連續資料保護技術。
便利地,階段320包括將不同於先前暫態資訊之當前暫態資訊發送至該儲存裝置。
階段330之後是階段340,在該階段中,便利地根據預定義之儲存策略來確定何時重複階段330。此儲存策略可包括對階段330之多次及/或頻繁重複。
方法300可進一步包括恢復暫態資訊之階段350。若當前暫態資訊被恢復,則階段350包括藉由提供第一邏輯儲存空間之內容而自該儲存裝置擷取當前暫態資訊。
該恢復可發生於故障之後、回應於請求或回應於另一事件而發生。若所儲存資訊能夠恢復多個時間點之狀態,則該恢復在多個可能的時間點中選擇一時間點。
注意,回復操作(對更新該當前暫態資訊以反映先前時間點之暫態之請求)可涉及用先前儲存於另一邏輯儲存空間中之暫態資訊來替換該第一邏輯空間內之暫態資訊。因此,先前暫態資訊可變為當前暫態資訊,而當前暫態資訊可變為先前暫態資訊。
在不脫離所主張的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熟習此項技術者應想到對本文中所述內容之變化、修改及其他實施例。
因此,本發明不應由先前之說明性描述界定,而是由以下的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及範疇界定。
10...處理系統
11...硬體/第一儲存單元
12...第一處理器
14...第一內部記憶體單元
16...第一輸入輸出(I/O)配接器
21...第一邏輯儲存空間
22...第二處理器
24...第二內部記憶體單元
25...處理實體記憶體空間
26...第二輸入輸出(I/O)配接器
31...超管理器
42...第一作業系統
44...第一虛擬機
46...第一組應用程式
52...第二作業系統
54...第二虛擬機
56...第二組應用程式
91...第一儲存控制器
92...第二儲存控制器
100...儲存系統
111...第一儲存裝置
112...第二儲存裝置
144...第一處理實體記憶體空間
146...第二邏輯儲存空間
154...第二處理實體記憶體空間
244...第一邏輯儲存空間
254...第三邏輯儲存空間
B_1、B_2、...、B_G...區塊
B1_1、B1_2、...、B1_K...區塊
B_1'、B_2'、...、B_G'...區塊
B1_1'、B1_2'、...、B1_J'...區塊
B2_1、B2_2、...、B2_J...區塊
B2_1'、B2_2'、...、B2_K'...區塊
圖1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在三個例示性檢查點操作期間的第一邏輯儲存空間及處理實體記憶體空間;圖2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處理系統及儲存系統;且圖3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用於儲存暫態資訊之方法。
10...處理系統
11...硬體/第一儲存單元
12...第一處理器
14...第一內部記憶體單元
16...第一輸入輸出(I/O)配接器
22...第二處理器
24...第二內部記憶體單元
26...第二輸入輸出(I/O)配接器
31...超管理器
42...第一作業系統
44...第一虛擬機
46...第一組應用程式
52...第二作業系統
54...第二虛擬機
56...第二組應用程式
91...第一儲存控制器
92...第二儲存控制器
100...儲存系統
111...第一儲存裝置
112...第二儲存裝置
144...第一處理實體記憶體空間
154...第二處理實體記憶體空間
146...第二邏輯儲存空間
244...第一邏輯儲存空間
254...第三邏輯儲存空間
B1_1、B1_2、...、B1_K...區塊
B1_1'、B1_2'、...、B1_J'...區塊
B2_1、B2_2、...、B2_J...區塊
B2_1'、B2_2'、...、B2_K'...區塊

Claims (21)

  1. 一種用於儲存暫態資訊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在至少一儲存裝置內定義一第一邏輯儲存空間,其中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係根據用於儲存一處理系統之暫態資訊之在一揮發性儲存媒體中之一第一邏輯記憶體空間之至少一特性而定義;將暫態資訊自該第一邏輯記憶體空間內之一第一邏輯位置複製至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內之一第二邏輯位置;在預定的時間週期判定儲存於該第一邏輯記憶體空間內之該第一邏輯位置處之該暫態資訊是否已改變;及回應於判定儲存於該第一邏輯記憶體空間內之該第一邏輯位置處之該暫態資訊已改變,將儲存於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內之該第二邏輯位置處之該暫態資訊搬移至一第二邏輯儲存空間,其中在該第一邏輯記憶體空間與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之間有一一對一映射。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及該第二邏輯儲存空間對應於該至少一儲存裝置上之一單個實體儲存空間。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定義包含將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定義為該第一邏輯記憶體空間之一複本。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複製及該搬移包含應用連續資料保護(CDP)技術。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定義包含定義一包含多個區 塊之第一邏輯儲存空間。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藉由提供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之一內容而自該儲存裝置擷取該暫態資訊。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自該第二邏輯記憶體空間擷取該暫態資訊。
  8.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一包括一電腦可讀程式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電腦可讀程式當在一電腦上執行時致使該電腦:在至少一儲存裝置內定義一第一邏輯儲存空間,其中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係根據用於儲存一處理系統之暫態資訊之在一揮發性儲存媒體中之一第一邏輯記憶體空間之至少一特性而定義;將暫態資訊自該第一邏輯記憶體空間內之一第一邏輯位置複製至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內之一第二邏輯位置;在預定的時間週期判定儲存於該第一邏輯記憶體空間內之該第一邏輯位置處之該暫態資訊是否已改變;及回應於判定儲存於該第一邏輯記憶體空間內之該第一邏輯位置處之該暫態資訊已改變,將儲存於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內之該第二邏輯位置處之該暫態資訊搬移至一第二邏輯儲存空間,其中在該第一邏輯記憶體空間與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之間有一一對一映射。
  9. 如請求項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及該第二邏輯儲存空間對應於該至少一儲存裝置上之一 單個實體儲存空間。
  10. 如請求項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定義包含將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定義為該第一邏輯記憶體空間之一複本。
  11. 如請求項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複製及該搬移包含應用連續資料保護(CDP)技術。
  12. 如請求項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定義包含定義一包含多個區塊之第一邏輯儲存空間。
  13. 如請求項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進一步包含藉由提供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之一內容而自該儲存裝置擷取該暫態資訊。
  14. 如請求項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進一步包含自該第二邏輯記憶體空間擷取該暫態資訊。
  15. 一種用於儲存暫態資訊之系統,該系統包含:用於在至少一儲存裝置內定義一第一邏輯儲存空間之一邏輯單元,其中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係根據用於儲存一處理系統之暫態資訊之在一揮發性儲存媒體中之一第一邏輯記憶體空間之至少一特性而定義;用於將暫態資訊自該第一邏輯記憶體空間內之一第一邏輯位置複製至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內之一第二邏輯位置之一邏輯單元;用於在預定的時間週期判定儲存於該第一邏輯記憶體空間內之該第一邏輯位置處之該暫態資訊是否已改變之一邏輯單元;及用於回應於判定儲存於該第一邏輯記憶體空間內之該 第一邏輯位置處之該暫態資訊已改變,將儲存於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內之該第二邏輯位置處之該暫態資訊搬移至一第二邏輯儲存空間之一邏輯單元,其中在該第一邏輯記憶體空間與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之間有一一對一映射。
  16. 如請求項15之系統,其中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及該第二邏輯儲存空間對應於該至少一儲存裝置上之一單個實體儲存空間。
  17. 如請求項15之系統,其中該定義包含將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定義為該第一邏輯記憶體空間之一複本。
  18. 如請求項15之系統,其中該複製及該搬移包含應用連續資料保護(CDP)技術。
  19. 如請求項15之系統,其中該定義包含定義一包含多個區塊之第一邏輯儲存空間。
  20. 如請求項15之系統,其進一步包含藉由提供該第一邏輯儲存空間之一內容而自該儲存裝置擷取該暫態資訊。
  21. 如請求項15之系統,其進一步包含自該第二邏輯記憶體空間擷取該暫態資訊。
TW096120012A 2006-06-05 2007-06-04 用於儲存暫態資訊之系統、方法以及電腦程式產品 TWI4287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422,094 US7603392B2 (en) 2006-06-05 2006-06-05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toring transient state inform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17898A TW200817898A (en) 2008-04-16
TWI428744B true TWI428744B (zh) 2014-03-01

Family

ID=38791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20012A TWI428744B (zh) 2006-06-05 2007-06-04 用於儲存暫態資訊之系統、方法以及電腦程式產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7603392B2 (zh)
JP (1) JP5284604B2 (zh)
CN (1) CN101086717B (zh)
TW (1) TWI4287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01368B2 (en) * 2008-09-30 2016-11-22 Veritas Technologies Llc Backing up and restoring selected versioned objects from a monolithic database backup
CN101430657B (zh) * 2008-11-17 2011-10-2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连续数据保护方法
US8782434B1 (en) 2010-07-15 2014-07-15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lidating program execution at run-time
US8954645B2 (en) 2011-01-25 2015-02-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torage writes in a mirrored virtual machine system
US9063721B2 (en) 2012-09-14 2015-06-23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Continuous run-time validation of program execution: a practical approach
US9069782B2 (en) 2012-10-01 2015-06-30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ity and privacy aware virtual machine checkpointing
US10437720B2 (en) 2014-03-12 2019-10-08 Optumsoft, Inc. Deferred destruction for efficient resource reclam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57340A (ja) * 1989-03-30 1990-10-18 Sharp Corp 仮想コピーファイル方式
JP2622418B2 (ja) * 1989-11-27 1997-06-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記録再生方式
JP2820752B2 (ja) * 1990-01-19 1998-11-0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密結合マルチプロセッサ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キャッシュメモリ一致制御方法
JPH08507630A (ja) * 1993-03-09 1996-08-13 ノベル,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メモリ管理装置およびメモリ管理方法
US6088768A (en) * 1993-12-28 2000-07-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intaining cache coherence in a multiprocessor-multicache environment having unordered communication
US5758174A (en) * 1995-06-07 1998-05-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puter system having a plurality of stored system capability states from which to resume
US6397307B2 (en) * 1999-02-23 2002-05-28 Legato 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irroring and archiving mass storage
US6618851B1 (en) * 1999-08-31 2003-09-09 Autodes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te-reversion
US7269612B2 (en) * 2002-05-31 2007-09-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for a policy based storage manager
JP2004118413A (ja) * 2002-09-25 2004-04-15 Hitachi Ltd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記憶装置、ホスト計算機、および、スナップショット作成方法。
CN1258713C (zh) * 2003-11-14 2006-06-07 清华大学 基于磁盘特征的数据分布动态映射的方法
US7406488B2 (en) * 2004-02-04 2008-07-29 Netapp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intaining data in a 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 system
JP2006011811A (ja) * 2004-06-25 2006-01-12 Hitachi Ltd 記憶制御システム及び記憶制御方法
US7284019B2 (en) * 2004-08-18 2007-10-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fferential backup using snapshot on-write data
JP2006209636A (ja) * 2005-01-31 2006-08-10 Hitachi Ltd スナップショット維持方法
CN1304961C (zh) * 2005-03-11 2007-03-14 清华大学 基于元数据服务器的存储虚拟化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284604B2 (ja) 2013-09-11
CN101086717B (zh) 2010-06-02
US20070282926A1 (en) 2007-12-06
JP2007323657A (ja) 2007-12-13
US20090319738A1 (en) 2009-12-24
US7970736B2 (en) 2011-06-28
TW200817898A (en) 2008-04-16
US7603392B2 (en) 2009-10-13
CN101086717A (zh) 2007-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7196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a distributed operations log
CN102713856B (zh) 用于恢复在计算机系统内的文件系统的方法和系统
US8229897B2 (en) Restoring a file to its proper storage tier in an information lifecycle management environment
US8738883B2 (en) Snapshot creation from block lists
US812221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gical volume management for virtual machine environment
EP1999586B1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toring multiple types of information
EP2840495B1 (en) Container-based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846401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ata backup
TWI428744B (zh) 用於儲存暫態資訊之系統、方法以及電腦程式產品
JP2018028715A (ja) ストレージ制御装置、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およびストレージ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1488241A (zh) 在容器编排平台实现无代理备份与恢复操作的方法和系统
US8775861B1 (en) Non-disruptive storage device migration in failover cluster environment
JP2009506399A (ja) バックアップイメージを仮想化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GB2504716A (en) A data mig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grating data objects
JP2006268139A (ja) データ複製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システム
US2014033759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llapsing a derivative version of a primary storage volume
US9262290B2 (en) Flash copy for disaster recovery (DR) testing
CN115098299B (zh) 一种虚拟机的备份方法、容灾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060053260A1 (en) Computing system with memory mirroring and snapshot reliability
US20140310488A1 (en) Logical Unit Management using Differencing
US8751761B2 (en) Snapback-free logical drive duplication
US20120179885A1 (en) Write control system
JP2014038551A (ja) データ記憶装置、データ記憶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データ記憶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220358087A1 (en) Technique for creating an in-memory compact state of snapshot metadata
CN110221868B (zh) 主机系统的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