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8732B - 一種無線輸入裝置之用電管理的系統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種無線輸入裝置之用電管理的系統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8732B
TWI428732B TW098105369A TW98105369A TWI428732B TW I428732 B TWI428732 B TW I428732B TW 098105369 A TW098105369 A TW 098105369A TW 98105369 A TW98105369 A TW 98105369A TW I428732 B TWI428732 B TW I42873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energy consumption
input device
wireless input
battery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05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45020A (en
Inventor
Chern Ann Ng
Original Assignee
Razer Asia Pacific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zer Asia Pacific Pte Ltd filed Critical Razer Asia Pacific Pte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945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450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8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873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59Power saving in cursor control device, e.g. mouse, joystick, trackbal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Description

一種無線輸入裝置之用電管理的系統與方法
本發明係涉及電腦人機介面設備,特別是指涉及一個無線輸入設備,該無線輸入設備具備調整電池電量與該設備無線操作範圍之間關係的工具。
我們通常利用諸如電腦滑鼠等輸入設備與個人電腦互動,雖然目前大部份電腦滑鼠均利用傳輸線直接與個人電腦週邊輸入設備連結,但因為無線電腦滑鼠(以下簡稱為無線滑鼠)可提供使用者以無線方式與個人電腦互動,無線滑鼠已廣受歡迎。由於無需傳輸線,一般而言無線滑鼠所需電源係由拋棄式電池或是諸如AA充電電池所提供。
無線滑鼠通常透過無線電頻率通訊(RF communication)與個人電腦構成通聯。要建構無線電頻率通訊,必須具備一個無線電頻率傳輸器(RF transmitter)與一個無線電頻率接收器(RF receiver)。該無線電頻率傳輸器通常內建於該無線滑鼠,而該無線電頻率接收器則與個人電腦連結,該無線電頻率傳輸器將來自該無線滑鼠訊號傳輸給該無線電頻率接收器。此種訊號的範例包括無線滑鼠按鍵點擊,或是與某一工作桌面(working surface),諸如桌上型電腦之桌面,相關聯之無線滑鼠的移動。一旦接收到所傳輸的無線電頻率訊號(RF signals)後,該個人電腦會對該無線電頻率訊號進行解碼,以獲得該訊號所攜帶的資料。
無線滑鼠通常會具備一個最大傳輸距離(maximum transmission range),該最大傳輸距離視該無線滑鼠之傳輸功率(transmission power)而定。通常無線滑鼠之傳輸功率是固定的,是以也有一定的傳輸距離。因此,如果將具備較長距離傳輸功率的滑鼠運用於短距離用途,將導致無線滑鼠電池無謂的能源消耗。但是,如果為了節約電池的能源消耗,而採用短距離傳輸功率的無線滑鼠,表示不能在該無線電頻率接收器接收範圍以外的地方使用該無線滑鼠,因此當該無線滑鼠必須進行較遠距離傳輸作業時,則又限制了使用者的機動性。
有鑑於上述問題,因此無線輸入設備能源使用管理的裝置與方法確實有其必要與需求。
依據此處所揭露本發明實例,該等實例提供一個裝置與一個方法,以管理無線輸入設備能源之使用。
依據本發明第一個觀點,此處揭露一個無線輸入設備,該無線輸入設備具備與處理器核心設備(processor-based device)通聯之能力。該無線輸入設備包括一個轉換器(transducer)、一個傳接器(transceiver)與一個控制器(controller)。該轉換器為可操作式轉換器,用來產生指令資料(instruction data);該傳接器以指令訊號形式傳輸該指令資料,以利該處理器核心設備接收之;該指令訊號具備一個訊號強度,該訊號強度決定該指令訊號的傳輸距離;該傳接器進一步自該處理器核心設備接收控制訊號;該控制器控制該傳接器;此外,該控制器控制該訊號強度,並依據所接收控制訊號內所攜帶的控制資料,隨後控制該指令訊號的傳輸距離;藉由控制一個電池模組(battery module)的能源消耗速率(rate of power consumption),控制該指令訊號的訊號強度,該電池模組提供電源給該傳接器。
依據本發明第二個觀點,此處揭露一個無線輸入設備能源使用管理的方法,該無線輸入設備具備與處理器核心設備通聯之能力。該方法包括該無線輸入設備接收來自該處理器核心設備之控制訊號;該無線輸入設備包括一個轉換器與一個傳接器;該轉換器為可操作式轉換器,用來產生指令資料;該傳接器以指令訊號形式傳輸該指令資料,以利該處理器核心設備接收之;該指令訊號具備一個訊號強度,該訊號強度決定該指令訊號的傳輸距離;該傳接器進一步自該處理器核心設備接收控制訊號;依據所接收控制訊號內所攜帶的控制資料,可控制訊號強度及指令訊號之傳輸距離;藉由控制一個電池模組(battery module)的能源消耗速率(rate of power consumption),控制該指令訊號的訊號強度,該電池模組提供電源給該傳接器。
依據本發明第三個觀點,此處揭露一種設備可判讀的媒體,該媒體儲存複數編程指令。當某一無線輸入設備執行該等指令時,該等指令會指示該無線輸入設備接收來自一個處理器核心設備之控制訊號。該無線輸入設備包括一個轉換器與一個傳接器。該轉換器為可操作式轉換器,用來產生指令資料;該傳接器以指令訊號形式傳輸該指令資料,以利該處理器核心設備接收之;該指令訊號具備一個訊號強度,該訊號強度決定該指令訊號的傳輸距離;該傳接器進一步自該處理器核心設備接收控制訊號;依據所接收控制訊號內所攜帶的控制資料,可控制訊號強度及指令訊號之傳輸距離;此外,藉由控制一個電池模組(battery module)的能源消耗速率(rate of power consumption),控制該指令訊號的訊號強度,該電池模組提供電源給該傳接器。
依據本發明第四個觀點,此處揭露一種設備可判讀的媒體,該媒體儲存複數編程指令。當某一處理器核心設備執行該等指令時,該等指令會指示該處理器核心設備傳輸控制訊號給一個無線輸入設備。該無線輸入設備包括一個轉換器與一個傳接器。該轉換器為可操作式轉換器,用來產生指令資料;該傳接器以指令訊號形式傳輸該指令資料,以利該處理器核心設備接收之;該指令訊號具備一個訊號強度,該訊號強度決定該指令訊號的傳輸距離;該傳接器進一步自該處理器核心設備接收控制訊號;依據所接收控制訊號內所攜帶的控制資料,可控制訊號強度及指令訊號之傳輸距離;此外,藉由控制一個電池模組(battery module)的能源消耗速率(rate of power consumption),控制該指令訊號的訊號強度,該電池模組提供電源給該傳接器。
以下闡述無線輸入設備能源使用管理的一個裝置與一個方法,以解決前述問題。
為提供簡單扼要的說明,以下有關本發明的描述僅限於與無線輸入設備能源使用管理相關之應用。但此種說明方式並無意將本發明各種應用實例,自類似操作方式其他應用系統中排除之。本發明各種實例所依據的功能性與操作性原理原則,在各種應用實例中仍保有其共通性。
以下依據圖1-4闡述本發明示範實例,圖中類似要素以類似參考數字標示之。
依據本發明第一個實例,圖1係顯示一個無線輸入設備100的示意圖。該無線輸入設備100以採用無線電腦滑鼠為宜,以利和一部電腦102連用。當運用一個無線電腦滑鼠作業時,該無線輸入設備100同時包括主要與次要按鍵(primary and secondary keys)(未顯示),該主要與次要按鍵可由使用者操作之。此外,該無線輸入設備100也包括一個無線電頻率(RF)傳輸器106、一個轉換器108與一個指示器110。再者,因為該無線輸入設備100並未透過一條傳輸線(cord)接收電源,一般有線電腦滑鼠係利用該傳輸線與該電腦102連結,因此該無線輸入設備100必須與一個電池模組(battery module)112整合,以提供操作該無線輸入設備100所需之電源。該電池模組112所使用電池以拋棄式或是充電式電池為宜,例如AA電池。該無線輸入設備100進一步包括一個記憶體模組113,以儲存該無線輸入設備100任何雜項檔案設定(miscellaneous profile settings)。記憶體模組113以採用半導體記憶體設備為宜,例如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或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
可行的方式是該電腦102包括一個視覺顯示器114。該視覺顯示器114(可以是陰極射線管型態、主動矩陣型態或其他合適型態之顯示器設備)能夠顯示一個游標(或一個手指型游標)116,同時也能夠顯示文字或其他圖示資訊。該電腦102進一步包括一個記憶體118、一個處理器120與一個鍵盤122。一個無線電頻率(RF)接收器124也與該電腦102連結,並與該無線輸入設備100連用。更明確的說,透過建構在該無線電頻率(RF)傳輸器106與該無線電頻率(RF)接收器124間的一個無線通訊連結(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126,該無線電頻率(RF)傳輸器106與該無線電頻率(RF)接收器124可進行無線通聯。該通訊連結126之建構以採用諸如藍芽(Bluetooth)、無線通用序列匯流排(WUSB)或其他類似通訊協定為宜,如此在無須傳輸線情況下,該無線輸入設備100就能夠與該電腦102通聯,傳統上此一通聯係透過有線電腦滑鼠與該電腦102連結執行之。
請參閱圖2,本發明提供使用者一個軟體應用程式(software application)200,以利使用者調整(varying)該電池模組112之能源消耗速率,並進而調整一個節能狀態(power conservation state)與一個增加傳輸距離狀態(increased transmission range state)之間的關係。當該使用者調整該軟體應用程式200所提供的選項,運用該增加傳輸距離狀態操作該無線輸入設備100時,該能源消耗速率也會隨著增加,同時也會增加訊號傳輸距離(以下簡稱傳輸距離),但會加速該電池模組112能源消耗。反之,當該使用者調整該軟體應用程式200所提供的選項,運用該節能狀態操作該無線輸入設備100時,該能源消耗速率也會隨著下降,同時減緩該電池模組112能源消耗,但傳輸距離也會變短。該電池模組112能源消耗速率決定該電池模組112的電池電量使用時間的長短,因此,該電池模組112的電池電量與傳輸距離成反比例關係(inversely proportional relationship)。此外,傳輸距離與所傳輸訊號之訊號強度成正比例關係(directly proportional relationship)。
該無線電頻率(RF)傳輸器106包括一個控制器(未顯示),該控制器可將該無線電頻率(RF)傳輸器106所接收之指令資料調製(modulating)成指令訊號。或者可用一個傳接器(transceiver)取代該無線電頻率(RF)傳輸器106,如此一來該無線輸入設備100就同時具備訊號傳輸與接收能力。一般而言,該傳接器也包括該控制器,該控制器可將指令資料調製成指令訊號,以利隨後之傳輸作業。該無線電頻率(RF)傳輸器106執行指令訊號傳輸作業,以利該無線電頻率(RF)接收器124接收之。當該使用者調整該軟體應用程式200所提供的選項時,該控制器能源消耗速率也會隨著調整。請參閱圖3所示一個曲線圖300,該曲線圖300顯示該電池模組112電池電量與該傳輸距離成反比例的關係。此外,一個自由空間傳遞模型(free space propagation model)管制該無線電頻率(RF)傳輸器106與該無線電頻率(RF)接收器124之間的能源關係,該自由空間傳遞模型也稱之為弗里斯方程式(Friis equation),該方程式寫法如下:
此處P T 表示該傳輸器傳輸能源,P R (d )表示該接收器接收能源,G T 表示傳輸器天線增益,G R 表示接收器天線增益,d 表示傳輸器與接收器之間的距離,λ則表示波長。
弗里斯方程式(Friis equation)顯示當傳輸器與接收器之間的距離增加時,接收能源下降(falls off),此一結果意味著接收能源隨著距離以20dB/decade速率衰變(decays)。因此,增加傳輸距離表示需要更多能源,才能將訊號傳輸得更遠,而且該控制器能源消耗速率也更高,導致該電池模組112電池耗電量增加。反之,因為短距離傳輸消耗較少電能,如果縮短傳輸距離,則會降低該電池模組112電池耗電量。
要運用該控制器調整能源消耗速率,該使用者必須調整該軟體應用程式200所提供的選項,如此可依據使用者選擇,動態修訂(dynamic alteration)該無線電頻率(RF)傳輸器106的傳輸距離。即使在使用者調整過程中或調整後,該能源消耗速率、該估計傳輸距離與該相對應電池模組112估計電池電量其中一項或一項以上可顯示在該指示器110上。該指示器110以採用複數發光二極體(LED)為宜,並將該指示器110裝置在該無線輸入設備100本體之上。
當一位使用者按壓或“點擊”(clicks)該無線輸入設備100主要按鍵(primary key)或次要按鍵(secondary key)時,即可執行一項轉換功能(switching function)。更明確的說,按壓該主要按鍵或該次要按鍵其中之一,會變更一個相關的轉換狀態(switch state),並產生一個轉換訊號(switching signal),透過該無線電頻率(RF)接收器124,由該無線電頻率(RF)傳輸器106將該轉換訊號傳輸至該電腦102。此外,可偵測到與某一工作桌面(surface)相關的該無線輸入設備100之移動(displacement)情形,然後由該轉換器108將移動情形轉換成位置訊號(positional signals),該轉換器108通常配置在該無線輸入設備100內部。另外,該轉換器108以採用一個光學感應器(optical sensor)或是一個雷射感應器(laser sensor)為宜。然後,透過該無線電頻率(RF)接收器124,由該無線電頻率(RF)傳輸器106將該位置訊號傳輸至該電腦102,使該視覺顯示器114產生改變,例如捲軸瀏覽文字資訊(text scrolling),或是移動該游標116。
該電腦102該處理器120執行該軟體應用程式200時,提供該使用者以下選項:分別為一個[調整能源消耗速率]選項、一個[電池剩餘電量指示器]選項、一個[調整傳輸距離]選項以及一個[目前傳輸距離指示器]選項。該[調整能源消耗速率]選項提供一個滑動控制軸(slider),以利使用者選取該無線輸入設備100所需特定之能源消耗速率。該[調整傳輸距離]選項也提供使用者一個滑動控制軸(slider),如果使用者想要增加或縮短傳輸距離,可操作該滑動控制軸選取之。
依據在該[調整能源消耗速率]選項與該[調整傳輸距離]選項中事先定義之設定,該電池剩餘電量指示器可顯示該電池模組112電池剩餘電量估計值。另一方面,該無線輸入設備100目前傳輸距離估計值會顯示在目前傳輸距離指示器上。此外,因為該電池模組112電池電量與傳輸距離成反比例關係,如果對該[調整能源消耗速率]選項或該[調整傳輸距離]選項其中之一的設定實施調整,會自動觸發該軟體應用程式200對其他選項事先定義的設定實施相對應的調整。同時,該電池剩餘電量指示器與該目前傳輸距離指示器也會自動跟著調整。
該電腦102會將使用者在該[調整能源消耗速率]選項與該[調整傳輸距離]選項事先定義之各種設定轉換成資料(converted into data),然後以控制訊號(control signals)形式傳輸給該無線輸入設備100。一旦接收到該控制訊號,該無線輸入設備100會對該控制訊號進行解碼,以獲得該控制訊號內部所攜帶的資料。然後,該無線輸入設備100依據所獲得該資料,對該軟體應用程式200使用者所訂定的該節能狀態(power conservation state)與該增加傳輸距離狀態(increased transmission range state)實施調整。此外,會產生一個包含所獲得資料的“操作”檔案(operating profile),並將該檔案儲存在記憶體模組113。該無線輸入設備100可自該記憶體模組113擷取該“操作”檔案,而且不論何時,只要該無線輸入設備100與任何一部電腦連用,該無線輸入設備100即可運用在該“操作“檔案事先定義的各種設定。
或者,依據本發明第二個實例,請參閱圖4所示,與圖1該無線輸入設備100類似的一個無線輸入設備400也是可行方式。除先前所述圖1該無線輸入設備100各種特徵之外,圖4所示該無線輸入設備400尚包括一個啟動器402。該啟動器402讓使用者能夠調整(vary)該電池模組112能源消耗速率,進而對一個節能狀態(power conservation state)與一個增加傳輸距離狀態(increased transmission range state)之間關係進行調整。當該啟動器402朝向增加傳輸距離狀態操作時,會加快能源消耗速率,傳輸距離也會隨著增加,但也會加速該電池模組112能源消耗。當該啟動器402朝向節能狀態操作時,能源消耗速率會下降,因而該電池模組112能源消耗也會減緩,但也會縮短傳輸距離。該電池模組112能源消耗速率決定該電池模組112電池電量使用時間長短。正如前述,該電池模組112電池電量與該傳輸距離成反比例關係。
該控制器要調整能源消耗速率,依據使用者選擇,使用者操作該啟動器402可對該無線電頻率(RF)傳輸器106之傳輸距離實施動態修訂。可行的方式是該啟動器402以採用單一按鍵(single button)、一個滑動控制軸(slider)、一個開關(switch)或是一個觸壓式感應器(tactile sensor)為宜,該觸壓式感應器是一個電容感應器(capacitive sensor)或是一個電阻感應器(resistive sensor)。該能源消耗速率、該估計傳輸距離與該相對應電池模組112估計電池電量其中一項或一項以上經使用者調整後,可顯示在該指示器110上。此外,一個使用者所選擇相對應於特定傳輸距離與能源消耗速率組合的“操作”檔案(operating profile)於焉產生,並儲存在該記憶體模組113。該無線輸入設備400可自該記憶體模組113擷取該“操作”檔案,而且不論何時,只要該無線輸入設備400與任何一部電腦連用,該無線輸入設備400即可運用在該“操作“檔案事先定義的各種設定。
再者,該軟體應用程式200可用來調整該無線輸入設備400的設定,以調整該增加傳輸距離狀態(increased transmission range state)與該節能狀態(power conservation state)之間的關係。因此,此處不是利用該啟動器402,而是利用該軟體應用程式200來調整圖4該無線輸入設備400控制器之能源消耗速率。圖4該無線輸入設備400該軟體應用程式200之應用方式,就如同前述圖1該無線輸入設備100一般。
此外,利用框架突發傳輸技術(frame bursting transmission technique),圖1該無線輸入設備100與圖4該無線輸入設備400或許可選擇性執行資料傳輸。在框架突發傳輸技術(frame bursting transmission technique)之下,資料的傳輸是以一系列突發傳輸執行之,而非典型之連續傳輸(continuous transmission)。每一突發傳輸應在特定持續時間(specified duration)之內,並以特定頻率執行之。因此,該電池模組112之能源消耗速率即可進一步由框架突發傳輸技術資料傳輸之該特定持續時間或該特定頻率其中一項決定之。
針對圖1該無線輸入設備100與圖4該無線輸入設備400所能夠提供之額外功能(additional features),使用者具備執行進階設定(advanced settings)之能力,以便在資料傳輸過程中,使該控制器對該電池模組112之能源消耗速率之控制能夠達到最佳化。可調整式進階設定(adjustable advanced settings)包括突發傳輸之頻率、突發傳輸之持續時間、所需突發傳輸之訊號強度等等。此外,透過該軟體應用程式200所提供進一步選項,使用者也可執行進階設定之調整作業。
此外,圖1該無線輸入設備100與圖4該無線輸入設備400或許可選擇性提供其他進階技術,以提升資料傳輸的效率。藉由資料傳輸效率的提升,則該控制器對該電池模組112之能源消耗速率之控制即有可能達到最佳化。進階技術包括資料壓縮(data compression)與資料框架連鎖(data frames concatenation)等等。
以前述方式,依據本發明實例,此處描述無線輸入設備能源使用管理一個裝置與一個方法,以解決前述問題至少其中一項。雖然此處僅揭露本發明一些實例,但本領域專業人士應當了解,此處所揭露的發明仍有許多變化與/或修訂,該等變化與修訂仍屬本發明的精神與原則範疇之內。
100...無線輸入設備
102...電腦
106...RF傳輸器
108...轉換器
110...指示器
112...電池模組
113...記憶體模組
114...視覺顯示器
116...游標
118...記憶體
120...處理器
122...鍵盤
124...RF接收器
126...無線通訊連結
200...軟體應用程式
300...曲線圖
400...無線輸入設備
402...啟動器
圖1係依據本發明第一個實例該無線輸入設備示意圖。
圖2顯示一個軟體應用圖形格式,該圖形格式用來對圖1該無線輸入設備實施型態模組。
圖3係說明傳輸距離與電池電量成反比例關係的圖表。
圖4係依據本發明第二個實例該無線輸入設備示意圖。
100...無線輸入設備
102...電腦
106...RF傳輸器
108...轉換器
110...指示器
112...電池模組
113...記憶體模組
114...視覺顯示器
116...游標
118...記憶體
120...處理器
122...鍵盤
124...RF接收器
126...無線通訊連結

Claims (34)

  1. 一種能夠與處理器核心設備(processor-based device)構成通聯的無線輸入設備,該無線輸入設備包括:一個可操作式轉換器(transducer),該轉換器用來產生指令資料;與一個傳接器(transceiver),該傳接器以指令訊號形式傳輸該指令資料,以利該處理器核心設備接收之,該指令訊號具備一個傳輸技術,該傳輸技術決定該指令訊號從傳接器傳送到該處理器核心設備,該傳接器進一步自該處理器核心設備接收控制訊號;一個控制器,該控制器用於控制一個電池模組(battery module)的能源消耗(power consumption);一個連結到控制器的啟動器,該啟動器被配置讓使用者能夠在一個第一能源消耗模組與一個第二能源消耗模組做選擇,該第一能源消耗模組是關於一個比較低的能源消耗的電池模組,該第二能源消耗模組是關於一個比較高的能源消耗的電池模組,指令訊號可被傳輸從無線輸入設備到處理器核心設備的每一個第一和第二能源消耗模組;及一個軟體應用程式,該軟體應用程式經由選擇的一種指令訊號之傳輸技術,用於獨立調整該啟動器的一個電池模組之能源消耗速率,該傳輸技術被選自連續傳輸、框架突發傳輸、資料壓縮傳輸以及資料框架連鎖傳輸的任何一種,該軟體應用程式進一步可根據一複數使用者定義的指令訊號選項,不斷地調整能源消耗速率,包括傳輸信號強度及傳輸距離,其中,任何一種傳輸方式的選擇和調整一複數使用者定義的其中一項選項設定,都會自動激活軟體應用程式去發出相對應的控制信號到控制器,用於不斷調整該電池模組之能源消耗。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無線輸入設備,其中該收到的控制信號包括控制資料,該控制資料之產生係依據並回應有效操作該處理器核心設備(processor-based device)的一項功能。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無線輸入設備,其中該處理器核心設備該項功能係受該指令訊號(instruction signals)所攜帶該指令資料(instruction data)有效操作所控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無線輸入設備,其中該電池模組是被無線輸入設備所影響(carried),該電池模組的壽命與指令信號傳輸的距離成反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無線輸入設備,該無線輸入設備進一步包括:一個可容納該電池模組、該轉換器與該傳接器的本體(body),該本體具備一個底座(base),以利使用時可將該本體置於工作桌面(surface),同時有一個支撐桌面(support surface)朝外與該底座相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無線輸入設備,其中該轉換器裝置在該無線輸入設備該本體該底座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無線輸入設備,該無線輸入設備進一步包括:一個顯示器,該顯示器裝置在該無線輸入設備該支撐桌面上,以顯示電池模組之能源消耗速率和指令信號之傳輸距離至少其中一項。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無線輸入設備,其中該啟動器為一個滑動控制軸(slider)或是一個觸壓式感應器(tactile sensor)其中之一。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無線輸入設備,其中該觸壓式感應器為一個電容感應器(capacitive sensor)或是一個電阻感應器(resistive sensor)其中之一。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無線輸入設備,其中該指令訊號之傳輸係採用框架突發傳輸技術(frame bursting transmission technique)。
  11. 一種無線輸入設備能源使用管理方法,該無線輸入設備能夠與處理器核心設備構成通聯,該管理方法包括: 由該無線輸入設備接收來自該處理器核心設備之控制訊號;由一個轉換器(transducer)產生指令資料;由一個傳接器以指令訊號形式傳輸該指令資料,以利該處理器核心設備接收之,該指令訊號具備一個傳輸技術,該傳輸技術決定該指令訊號從傳接器傳輸到該處理器核心設備;由傳接器接收來自該處理器核心設備的控制訊號;由控制器控制該電池模組的能源消耗;由連結到控制器的啟動器,從該電池模組調整該能源消耗速率,該啟動器被配置讓使用者能夠在一個第一能源消耗模組與一個第二能源消耗模組做選擇,該第一能源消耗模組是關於一個比較低的能源消耗的電池模組,該第二能源消耗模組是關於一個比較高的能源消耗的電池模組,指令訊號可被傳輸從無線輸入設備到處理器核心設備的每一個第一和第二能源消耗模組;由一個軟體應用程式獨立調整該啟動器的一個電池模組之能源消耗速率,包括:選擇一種指令訊號之傳輸技術,該傳輸技術被選自連續傳輸、框架突發傳輸、資料壓縮傳輸以及資料框架連鎖傳輸的任何一種;及可根據一複數使用者定義的指令訊號選項,不斷地調整能源消耗速率,包括傳輸信號強度及傳輸距離;任何一種傳輸方式的選擇和調整一複數使用者定義的其中一項選項設定,都會自動激活軟體應用程式去發出相對應的控制信號到控制器,用於不斷調整該電池模組之能源消耗。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方法,其中該收到的控制信號包括控制資料,該控制資料之產生係依據並回應有效操作該處理器核心設備的一項功能。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方法,其中將該指令訊號傳輸至該處理器核心設備包括: 依據該指令訊號內所攜帶的指令資料,有效操控該處理器核心設備該項功能。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方法,其中該電池模組是被無線輸入設備所影響(carried),該電池模組的壽命與指令信號傳輸的距離成反比。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方法,其中該無線輸入設備進一步包括:一個可容納該電池模組、該轉換器與該傳接器的本體,該本體具備一個底座,以利使用時可將該本體置於工作桌面,同時有一個支撐桌面朝外與該底座相對。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方法,其中該轉換器裝置在該無線輸入設備該本體該底座上。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方法,其中該無線輸入設備進一步包括:一個顯示器,該顯示器裝置在該無線輸入設備該支撐桌面上,以顯示電池模組之能源消耗速率和指令信號之傳輸距離至少其中一項。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方法,其中該啟動器為一個滑動控制軸(slider)或是一個觸壓式感應器(tactile sensor)其中之一。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方法,其中該觸壓式感應器為一個電容感應器(capacitive sensor)或是一個電阻感應器(resistive sensor)其中之一。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方法,其中該指令訊號之傳輸係採用框架突發傳輸技術(frame bursting transmission technique)。
  21. 一種設備可判讀的媒體,該媒體儲存複數編程指令,當某一無線輸入設備執行該等指令時,該等指令會指示該無線輸入設備執行以下事項:接收來自處理器核心設備之控制訊號;由一個轉換器(transducer)產生指令資料;由一個傳接器以指令訊號形式傳輸該指令資料,以利該處 理器核心設備接收之,該指令訊號具備一個傳輸技術,該傳輸技術決定該指令訊號從傳接器傳輸到該處理器核心設備;由傳接器接收來自該處理器核心設備的控制訊號;由控制器控制該電池模組的能源消耗;由連結到控制器的啟動器,從該電池模組調整該能源消耗速率,該啟動器被配置讓使用者能夠在一個第一能源消耗模組與一個第二能源消耗模組做選擇,該第一能源消耗模組是關於一個比較低的能源消耗的電池模組,該第二能源消耗模組是關於一個比較高的能源消耗的電池模組,指令訊號可被傳輸從無線輸入設備到處理器核心設備的每一個第一和第二能源消耗模組;其中,該編程指令包括一個軟體應用程式,該軟體應用程式經由選擇的一種指令訊號之傳輸技術,用於獨立調整該啟動器的一個電池模組之能源消耗速率,該傳輸技術被選自連續傳輸、框架突發傳輸、資料壓縮傳輸以及資料框架連鎖傳輸的任何一種,該軟體應用程式進一步可根據一複數使用者定義的指令訊號選項,不斷地調整能源消耗速率,包括傳輸信號強度及傳輸距離;其中,該無線輸入設備與處理器核心設備構成通聯;其中,任何一種傳輸方式的選擇和調整一複數使用者定義的其中一項選項設定,都會自動激活軟體應用程式去發出相對應的控制信號到控制器,用於不斷調整該電池模組之能源消耗。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設備可判讀的媒體,其中該收到的控制信號包括控制資料,該控制資料之產生係依據並回應有效操作該處理器核心設備的一項功能。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設備可判讀的媒體,其中將該指令訊號傳輸至該處理器核心設備包括:依據該指令訊號內所攜帶的指令資料,有效操控該處理器核心設備該項功能。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設備可判讀的媒體,其中該電池模組是被無線輸入設備所影響(carried),該電池模組的壽命與指令信號傳輸的距離成反比。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設備可判讀的媒體,其中該無線輸入設備進一步包括:一個可容納該電池模組、該轉換器與該傳接器的本體,該本體具備一個底座,以利使用時可將該本體置於工作桌面,同時有一個支撐桌面朝外與該底座相對。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設備可判讀的媒體,其中該轉換器裝置在該無線輸入設備該本體該底座上。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設備可判讀的媒體,其中該無線輸入設備進一步包括:一個顯示器,該顯示器裝置在該無線輸入設備該支撐桌面上,以顯示電池模組之能源消耗速率和指令信號之傳輸距離至少其中一項。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設備可判讀的媒體,其中該啟動器為一個滑動控制軸(slider)或是一個觸壓式感應器(tactile sensor)其中之一。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設備可判讀的媒體,其中該觸壓式感應器為一個電容感應器(capacitive sensor)或是一個電阻感應器(resistive sensor)其中之一。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設備可判讀的媒體,其中該指令訊號之傳輸係採用框架突發傳輸技術(frame bursting transmission technique)。
  31. 一種系統,包括:一台電腦;一輸入裝置能夠與該電腦構成通聯,該輸入裝置用於控制電腦的執行過程,該輸入裝置包括:一個可操作式轉換器(transducer),該轉換器用來產生指令資料; 一個傳接器(transceiver),該傳接器以指令訊號形式傳輸該指令資料,以利該電腦接收之,該指令訊號具備一個傳輸技術,該傳輸技術決定該指令訊號從傳接器傳送到該電腦,該傳接器進一步自該電腦接收控制訊號;一個控制器,該控制器用於控制一個電池模組(battery module)的能源消耗(power consumption);及一個連結到控制器的啟動器,該啟動器被配置讓使用者能夠在一個第一能源消耗模組與一個第二能源消耗模組做選擇,該第一能源消耗模組是關於一個比較低的能源消耗的電池模組,該第二能源消耗模組是關於一個比較高的能源消耗的電池模組,指令訊號可被傳輸從輸入裝置到該電腦的每一個第一和第二能源消耗模組;其中,該電腦包括一個軟體應用程式,該軟體應用程式經由選擇的一種指令訊號之傳輸技術,用於獨立調整該啟動器的一個電池模組之能源消耗速率,該傳輸技術被選自連續傳輸、框架突發傳輸、資料壓縮傳輸以及資料框架連鎖傳輸的任何一種,該軟體應用程式進一步可根據一複數使用者定義的指令訊號選項,不斷地調整能源消耗速率,包括傳輸信號強度及傳輸距離;其中,任何一種傳輸方式的選擇和調整一複數使用者定義的其中一項選項設定,都會自動激活軟體應用程式去發出相對應的控制信號到控制器,用於不斷調整該電池模組之能源消耗。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無線輸入設備,該使用者定義的選項進一步包括傳輸頻率和傳輸突發持續時間。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方法,該使用者定義的選項進一步包括傳輸頻率和傳輸突發持續時間。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設備可判讀的媒體,該使用者定義的選項進一步包括傳輸頻率和傳輸突發持續時間。
TW098105369A 2008-02-22 2009-02-20 一種無線輸入裝置之用電管理的系統與方法 TWI4287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035,579 US8644769B2 (en) 2008-02-22 2008-02-22 Power usage management of wireless input devic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45020A TW200945020A (en) 2009-11-01
TWI428732B true TWI428732B (zh) 2014-03-01

Family

ID=40985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05369A TWI428732B (zh) 2008-02-22 2009-02-20 一種無線輸入裝置之用電管理的系統與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644769B2 (zh)
KR (1) KR101517576B1 (zh)
CN (1) CN102007462B (zh)
DE (1) DE112009000436T5 (zh)
TW (1) TWI428732B (zh)
WO (1) WO20091050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57335B2 (en) 2007-08-23 2011-06-07 Cisco Technology, Inc. Dynamic power usage management based on historical traffic pattern data for network devices
TWI360742B (en) * 2008-10-17 2012-03-21 Kinpo Elect Inc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for input device
US20100153760A1 (en) * 2008-12-12 2010-06-17 Microsoft Corporation Power Settings in Wireless Ultra-Wide band Universal Serial Bus
CN102379108B (zh) * 2009-04-01 2015-06-0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uwb设备中的帧级联
US8626056B2 (en) * 2009-07-13 2014-0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justable transmitter for privacy protection of content broadcast from a transmitting device to a receiving device
US8024141B2 (en) * 2009-09-04 2011-09-20 Tektronix, Inc. Test and measurement instrument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ost-acquisition trigger control and presentation
TWI399667B (zh) * 2009-10-01 2013-06-2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無線滑鼠之資料傳輸方法
US8522020B2 (en) * 2009-12-03 2013-08-27 Osocad Remot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lidating a location of an untrusted device
US8744490B2 (en) 2009-12-03 2014-06-03 Osocad Remot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grating agents between mobile devices
US20120001883A1 (en) * 2010-07-01 2012-01-05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culating a power consumption segment and displaying a power consumption indicator
DE102010043690A1 (de) * 2010-11-10 2012-05-10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Verfahren zur Verteilung von Energie in einem Elektrofahrzeug und Elektrofahrzeug
US10121210B2 (en) * 2012-09-05 2018-11-06 Apple Inc. Tracking power states of a peripheral device
CN103235650A (zh) * 2013-04-17 2013-08-07 苏州市职业大学 一种双接口功率可调无线鼠标
WO2016164790A1 (en) * 2015-04-10 2016-10-13 Ossia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ceivers for supplementing wireless power delivery and extending range
US11395239B2 (en) * 2020-12-11 2022-07-19 Nvidia Corporation Radio frequency power adaptation for handheld wireless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229602B1 (ko) * 1997-04-12 1999-11-15 윤종용 포인팅장치를 장착가능한 유무선 겸용의 입력장치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컴퓨터 시스템
US6424335B1 (en) * 1998-09-02 2002-07-23 Fujitsu Limited Notebook computer with detachable infrared multi-mode input device
US6781570B1 (en) * 2000-11-09 2004-08-24 Logitech Europe S.A. Wireless optical input device
US7333785B1 (en) * 2002-02-20 2008-02-19 Logitech Europe S.A. Power management for wireless peripheral device with force feedback
US20040203984A1 (en) * 2002-06-11 2004-10-14 Tai-Her Yang Wireless information device with its transmission power lever adjustable
US7050798B2 (en) * 2002-12-16 2006-05-23 Microsoft Corporation Input device with user-balanced performance and power consumption
US7055047B2 (en) * 2003-04-09 2006-05-30 Standard Microsystems Corporation Sel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power management schemes based on detected computer operating environment
US7228102B2 (en) * 2003-08-05 2007-06-05 Avago Technologie Ecbu Ip (Singapore) Pte. Ltd. Resonant frequency user proximity detection
US20050237304A1 (en) * 2004-03-16 2005-10-27 Krishnasamy Anandakumar Wireless transceiver system for computer input devices
US7577409B2 (en) * 2006-04-17 2009-08-18 Tai-Her Yang Load-based voltage control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
JP5427343B2 (ja) * 2007-04-20 2014-02-26 任天堂株式会社 ゲームコントロー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215402A1 (en) 2009-08-27
KR101517576B1 (ko) 2015-05-06
CN102007462A (zh) 2011-04-06
CN102007462B (zh) 2014-07-23
US8644769B2 (en) 2014-02-04
KR20100133990A (ko) 2010-12-22
DE112009000436T5 (de) 2011-04-28
WO2009105037A1 (en) 2009-08-27
TW200945020A (en) 2009-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8732B (zh) 一種無線輸入裝置之用電管理的系統與方法
US7380145B2 (en) Modifying a power management algorithm based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WO2018121148A1 (zh) 一种通信资源选择方法,手持智能终端及接入设备
WO2005089387A3 (en) High-reliability computer interface for wireless input devices
WO2018103021A1 (zh) 无线充放电的方法和无线充放电设备
KR20100030072A (ko) 펜 테이블로서 기능 할 수 있는 휴대용 전자장치 및 펜 테이블을 사용하는 컴퓨터 시스템
CN108370540B (zh) 通信设备以及降低通信设备功耗的方法、装置
WO2015078145A1 (zh) 放大显示字体的方法和装置
KR100624792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 시스템
BRPI0619751A2 (pt) melhoramento do desempenho e da eficiência de dispositivos sem fio
WO2017206853A1 (zh) 一种滑动加速响应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22217698A1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装置及显示终端
WO2022217730A1 (zh) 灰阶控制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JP2013157819A (ja) 通信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方法
US20200359332A1 (en) Power control method, related apparatus, and product
US11132073B1 (en) Stylus, touch electronic device, and touch system
WO2022110352A1 (zh)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KR20220045979A (ko) 피드백 정보 전송 방법, 장치, 기기 및 매체
WO2018039992A1 (zh) 一种基于压力触控的通信增强方法
US11914795B1 (e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optical switch keyboard power management
CN107482798B (zh) 无线供电系统待机方法、无线供电系统、发射器及接收器
KR20030070730A (ko) 포인팅 수단을 장착한 무선 키보드의 전원 제어 시스템
KR20230165095A (ko)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7545054A (zh) Uwb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KR20020066031A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을 무선 마우스로 사용하는 이동 통신단말기 및 그 구현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