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5474B - 可撓式冷光電聲致動器及使用該可撓式冷光電聲致動器之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可撓式冷光電聲致動器及使用該可撓式冷光電聲致動器之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5474B
TWI405474B TW097151579A TW97151579A TWI405474B TW I405474 B TWI405474 B TW I405474B TW 097151579 A TW097151579 A TW 097151579A TW 97151579 A TW97151579 A TW 97151579A TW I405474 B TWI405474 B TW I40547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conductive plate
film body
electrode layer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51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26102A (en
Inventor
Fang Ching Lee
Original Assignee
Ht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tc Corp filed Critical Htc Corp
Priority to TW0971515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05474B/zh
Priority to EP09177295A priority patent/EP2205004B1/en
Priority to AT09177295T priority patent/ATE517519T1/de
Priority to US12/632,012 priority patent/US8369545B2/en
Priority to JP2009292031A priority patent/JP4945626B2/ja
Publication of TW201026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261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54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547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8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associated with devices performing functions other than acoustics, e.g. electric cand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2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the visibility of characters on di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9/00Electrostatic transducers
    • H04R19/01Electrostatic transduc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ets
    • H04R19/013Electrostatic transduc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ets for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5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in visual displaying devices, e.g. televisions, computer displays, lapto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lectrostatic, Electromagnetic, Magneto- Strictive, And Variable-Resistance Transducers (AREA)
  •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For Audible Band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可撓式冷光電聲致動器及使用該可撓式冷光電聲致動器之電子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電聲致動器及使用該電聲致動器之電子裝置,更特別有關於一種可撓式冷光電聲致動器及使用該可撓式冷光電聲致動器之電子裝置。
冷光軟板係應用冷光材料(phosphor)作為發光源,當冷光材料受到高壓驅動時,由於冷光材料的原子能階改變而產生冷光。第1圖顯示傳統的冷光軟板100,包含有一螢光層130,其下方設置有一介電層140。在介電層140下方設有一後電極150,在螢光層130的上方則設有一透明的前電極120。在前電極120的上方設有一透明的前保護蓋110,在後電極150的下方則設有一後保護蓋160。為使冷光軟板100能夠產生冷光,需對電極120、150施加適當的電壓。當電壓施加後,電極120與150之間便建立了一電場,螢光層130內的螢光材料的電子從電場中獲得能量後便躍遷至高能階,當其躍遷回低能階時,會放射出光線,此光線會穿過透明的前電極120與前保護蓋110後射出冷光軟板100。上述冷光軟板100雖可發出冷光,惟並無法發出聲音。
壓電式揚聲器或受話器係應用壓電材料或於壓電材料上貼附一軟板作為振膜。當外部電壓訊號輸入壓電片時,壓電材料受到電壓刺激而產生形變,進而帶動壓電材料或與壓電材料連結在一起的振膜產生振動而發出聲音。第2 圖顯示一種習知的壓電式揚聲器200,其可撓式基板210上設置有一電極220,電極220上設置有一壓電層230,在壓電層230上則設置有另一電極240,與電極220相對應。當電壓訊號輸入電極220、240時,壓電層230便會受到電壓的刺激而產生形變,若輸入電極220、240的電壓訊號不斷的改變,便會使壓電層230及基板210產生振動而發出聲音。上述揚聲器210雖可發出聲音,惟並無法發光。
上述兩種裝置均係為獨立之元件,若需個別功能則需要獨立的空間來放置裝置,同一裝置並無法具有發聲及發光之功能。
有鑑於此,便有需要提出一種具有發聲及發光之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之提供一種可撓式冷光電聲致動器,能夠同時發聲及發光。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電聲致動器包含有一第一導電板做為電極,其具有複數個開口,第一導電板的厚度為0.1mm至2mm之間。在第一導電板的上方,疊設有一第一駐電振膜,厚度為0.5至100μm,其具有由介電材料所製成且帶有靜電荷之一第一薄膜主體以及形成於第一薄膜主體的上表面上之一第一電極層。而在第一薄膜主體之下表面與第一導電板之間,設置有一第一螢光層,其具有複數個開口與導電板的開口相對。第一螢光層的厚度為10μm至2mm,可作為間隙子,用以使第一駐電振膜與第一導電板間相隔 一預定之距離。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電聲致動器包含有第一實施例之電聲致動器所具有的元件,除此之外,本實施例之電聲致動器還包含有一第二駐電振膜,厚度為0.5至100μm,其具有由介電材料所製成且帶有靜電荷之一第二薄膜主體以及形成於第二薄膜主體的下表面上之一第二電極層。在第一與第二電極層之間,夾設有一絕緣層,由多孔的透氣膜所構成。而在第二薄膜主體的上方,則設置有一第二導電板做為電極,其具有複數個開口。第二導電板的厚度為0.1至2mm之間,由金屬網或者是透明的導電開口薄膜,例如是銦錫氧化物薄膜所構成。另外,在第二薄膜主體之上表面與第二導電板之間,設置有一第二螢光層,其具有複數個開口。第二螢光層的厚度為10μm至2mm,亦可作為間隙子,用以使第二駐電振膜與第二導電板間相隔一預定之距離。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包含上述可撓式冷光電聲致動器之電子裝置。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第一態樣的電子裝置包含有一殼體,其具有複數個開口,貫穿於殼體的內表面與外表面間。在殼體的內表面上,設置有第一電聲致動器,其中第一電聲致動器的第一導電板設置在殼體的內表面上,且第一駐電振膜係疊設於第一導電板上。為避免第一導電板在殼體上滑動而損壞,在第一導電板與殼體的內表面之間,設置有複數個間隙子,防止第一導電板與殼體直接接觸。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第二態樣的電子裝置包含有一殼體,其具有複數個開口,貫穿於殼體的內表面與外表面間。在殼體的內表面上,設置有第一電聲致動器,其中第一駐電振膜係位在殼體的內表面上,且第一導電板係疊設於第一駐電振膜的上方。為避免第一電極層在殼體上滑動而損壞,在第一電極層與殼體的內表面之間,設置有複數個間隙子,防止第一電極層與殼體直接接觸。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電子裝置包含有一殼體,其具有複數個開口,貫穿於殼體的內表面與外表面間。在殼體的內表面上方,設置有第二實施例之電聲致動器,其中電聲致動器的導電板設置在殼體的內表面上,且駐電振膜係疊設於導電板上。在導電板與殼體的內表面之間,設置有複數個間隙子,防止導電板在殼體上滑動而損壞。
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電子裝置係大體上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之第一態樣之電子裝置,所不同的是,原第一實施例之第一態樣之電聲致動的導電板係以鍍在殼體的內表面上的導電層所取代。
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電子裝置係大體上相同於第二實施例之電子裝置,所不同的是,原第二實施例之電聲致動的導電板係以鍍在殼體的內表面上的導電層所取代。
根據本發明之電聲致動器同時具有發聲及發光的功能,應用於電子裝置上時,可減少佔用電子裝置內的空間。此外,本發明之電聲致動器在結構上係由許多小發音單元所組成,形成陣列式的發音體,因此比傳統的壓電式揚聲 器更能夠有效地發出聲音。
為了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下文特舉本發明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示,作詳細說明如下。
參考第3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電聲致動器300包含有一導電板340做為電極,其具有複數個開口342,導電板340的厚度為0.1mm至2mm之間,由金屬網或者是透明的導電開口薄膜,例如是銦錫氧化物薄膜(ITO film)所構成。在導電板340的上方,疊設有一駐電振膜(electret diaphragm)320,厚度為0.5至100μm,其具有由介電材料所製成且帶有靜電荷之一薄膜主體322以及形成於薄膜主體322的上表面上之一電極層324。而在薄膜主體322之下表面與導電板340之間,設置有一螢光層350,其具有複數個開口352與導電板340的開口342相對。螢光層350的厚度為10μm至2mm,可作為間隙子(spacer),用以使駐電振膜320與導電板340間相隔一預定之距離。
為使薄膜主體322帶有靜電荷,原先未帶有靜電荷的薄膜主體322需要進行極化(polarized)處理,例如在電極層324形成後,以電暈充電(corona charging)法使薄膜主體322之內部及表面上帶有電荷。適合做為薄膜主體322之介電材料可為例如聚全氟乙丙烯(fluorinated ethylene propylene;FEP)、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ene;PTFE)、氟化氟亞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二氧化矽(SiO2 ) 或某些含氟之高分子聚合物。再者,駐電振膜320之周緣需加以固定,以防止其移動。在操作本實施例之電聲致動器300時,需要分別對導電板340及電極層324輸入與原本聲音訊號同相及反相的電子訊號,亦即差動(differential)訊號,使駐電振膜320受到來自導電板340及電極層324的庫倫(Coulomb)作用力以產生推拉效應(Push-Pull effect)而發生根據該電子訊號之振動,此振動會推動空氣而產生聲音。
除此之外,由電極層324與導電板340所建立的電場能夠提供能量給螢光層350,使螢光材料的電子由低能階躍遷至高能階,當其躍遷回低能階時,會放射出光線,此光線穿過導電板340後會射出電聲致動器300外,為使用者所看見。本發明所屬領域之技術者應瞭解,不同的訊號電壓會使螢光層350激發出不同顏色及強度的螢光。再者,若電極層324與薄膜主體322均係以透明的材料所製成,例如薄膜主體322以透明的FEP所製成,螢光層350所發出的光線亦可穿過薄膜主體322與電極層324射出電聲致動器300外。
參考第4圖,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電聲致動器400包含有電聲致動器300所具有之元件,亦即包含有駐電振膜320、導電板340以及螢光層350。除了上述元件之外,電聲致動器400還包含有一駐電振膜420,厚度為0.5至100μm,其具有由介電材料所製成且帶有靜電荷之一薄膜主體422以及形成於薄膜主體422的下表面上之一電極層424。在電極層324與424之間,夾設有一絕緣層490,由 多孔的透氣膜所構成。而在薄膜主體422的上方,則設置有一導電板440做為電極,其具有複數個開口442與開口342相對。導電板440的厚度為0.1至2mm之間,由金屬網或者是透明的導電開口薄膜,例如是銦錫氧化物薄膜所構成。另外,在薄膜主體422之上表面與導電板440之間,設置有一螢光層450,其具有複數個開口452與導電板440的開口442相對。螢光層450的厚度為10μm至2mm,亦可作為間隙子,用以使駐電振膜420與導電板440間相隔一預定之距離。
同樣地,為使薄膜主體422帶有靜電荷,原先未帶有靜電荷的薄膜主體422亦需要進行極化處理,以使其內部及表面上帶有電荷。而適合做為薄膜主體422之介電材料亦可為FEP、PTFE、PVDF、二氧化矽或某些含氟之高分子聚合物。此外,駐電振膜420之周緣亦需加以固定,以防止其移動。在操作本實施例之電聲致動器400時,需對導電板440及電極層324輸入與原本聲音訊號同相的第一電子訊號,而電極層424及導電板340則分別輸入有一反相的第二電子訊號。如此,駐電振膜320、420將會受到來自導電板340與電極層324以及導電板440與電極層424之庫倫作用,並分別根據該第一電子訊號與第二電子訊號產生振動而發出聲音。由駐電振膜320振動所產生的聲音能夠穿過多孔的絕緣層490,同樣地,由駐電振膜420振動所產生的聲音亦能夠穿過多孔的絕緣層490。如此的雙振膜結構之電聲致動器400能夠較第一實施例之單振膜結構之電聲致動器300產生大上一倍(3dB)的音量。
另外,由電極層424與導電板440所建立的電場能夠提供能量給螢光層450使其發光,所放射出的光線穿過導電板440後會射出電聲致動器400外。此外,若電極層424、絕緣層490與薄膜主體422均係以透明的材料所製成,例如薄膜主體422以透明的FEP所製成,螢光層450所發出的光線亦可穿過薄膜主體422、電極層424、絕緣層490、電極層324、薄膜主體322與導電板340射出電聲致動器400外。同理,由螢光層350所發出的光線亦可穿過薄膜主體322、電極層324、絕緣層490、電極層424、薄膜主體422與導電板440射出電聲致動器400外。根據本發明之電聲致動器300、400所包含的螢光層350、450係為由具有複數個開口352、452的螢光層所組成,然而,吾人應可瞭解,上述的螢光層350、450亦可由複數個螢光間隙子350、450所組成。
參考第5、6a及6b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第一態樣的電子裝置600包含有一殼體510,其具有複數個開口514,貫穿於殼體510的內表面512與外表面518間。在殼體510的內表面512上,設置有電聲致動器300,其中電聲致動器300的導電板340設置在殼體510的內表面512上,且駐電振膜320係疊設於導電板340上。另外,為避免導電板340在殼體510上滑動而損壞,可在導電板340與殼體510的內表面512之間,設置有複數個間隙子570與螢光間隙子350相對應,防止導電板340與殼體510直接接觸。
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第一態樣的電子裝置600,由 駐電振膜320振動所產生的聲音可從開口514傳送至殼體510外,讓使用者所聽見。另外,由螢光層350所發出的光線亦可從開口514射出殼體510外,讓使用者所看見。為了使更多的光線能夠射出殼體510外,殼體510較佳係為透明的。
參考第5、7a及7b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第二態樣的電子裝置700亦包含有透明的殼體510以及設置在殼體510的內表面512上的電聲致動器300。與第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600不同的是,駐電振膜320係位在殼體510的內表面512上,且導電板340係疊設於駐電振膜320的上方。而間隙子570則位在電極層324與殼體510的內表面512之間,防止電極層324在殼體510上滑動而損壞。
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第二態樣的電子裝置700,由駐電振膜320振動所產生的聲音可從開口514傳送至殼體510外,讓使用者所聽見。另外,由螢光層350所發出的光線亦可穿過開口514及透明的殼體510射出殼體510外,讓使用者所看見。
參考第5、8a及8b圖,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電子裝置800包含有透明的殼體510、間隙子570以及設置在殼體510的內表面512上的電聲致動器400,其中電聲致動器400的導電板340設置在殼體510的內表面512上,且駐電振膜320係疊設於導電板340上。而間隙子570則設置在導電板340與殼體510的內表面512之間,防止導電板340在殼體510上滑動而損壞。
同樣地,由駐電振膜320、420振動所產生的聲音可從開口514傳送至殼體510外,讓使用者所聽見。另外,由螢光層350、450所發出的光線亦可穿過開口514及透明的殼體510射出殼體510外,讓使用者所看見。
參考第5、9a及9b圖,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電子裝置900係大體上相同於電子裝置600,所不同的是,電子裝置900的電聲致動器300未包含有間隙子570,且原電聲致動器300的導電板340係鍍在殼體510的內表面512上形成一導電層940。其餘第9a及9b圖中相同於第6a及6b圖的標號係表示相同的元件,在此不加以贅述。同樣地,在操作本實施例之電子裝置900時,亦需對導電層940及電極層324輸入一電子訊號,以使駐電振膜320根據該電子訊號產生振動而發出聲音。
參考第5、10a及10b圖,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電子裝置1000係大體上相同於電子裝置700,所不同的是,電子裝置1000的電聲致動器400未包含有間隙子570,且原電聲致動器400的導電板340係鍍在殼體510的內表面512上形成導電層940。其餘第10a及10b圖中相同於第8a及8b圖的標號係表示相同的元件,在此不加以贅述。同樣地,在操作本實施例之電子裝置1000時,亦需對導電層940及電極層324輸入一第一電子訊號,而導電板440及電極層424則需輸入一第二電子訊號,以使駐電振膜320、420根據該電子訊號產生振動而發出聲音。
根據本發明之電子裝置600、700、800、900、1000所 包含的電聲致動器300、400係裝設在殼體510上,殼體510可為電子裝置600、700、800、900、1000之前蓋、側蓋或背蓋。吾人應可瞭解,這些電聲致動器300、400需要與電子裝置600、700、800、900、1000內的其他元件,例如電路板電性連接方可作動。再請參考第6a、6b、7a、7b、8a、8b、9a、9b、10a、10b圖,當本發明之電聲致動器300、400裝設於使用者可拆卸之背蓋510上時,背蓋510的內表面512上設置有接點516a,與導電板340、導電層940電性連接,而設置在背蓋510的內表面512上的接點516b則與電極層324電性連接。另外,在電子裝置800、1000的背蓋510的內表面512上,還設置有接點519a與519b,分別與電聲致動器400的導電板440以及電極層424電性連接。如第6b、7b、8b、9b及10b所示,當背蓋510裝於電子裝置600、700、800、900、1000的主體上時,接點516a及516b會分別與位在電子裝置600、700、800的主體上的電路板595的接點597a及597b電性接觸,而接點519a及519b(如第8b及10b所示)則分別與電子裝置800、1000的主體上的電路板595上的接點598a及598b電性接觸,以將電子信號輸入至導電板340、440、導電層940以及電極層324、424,使駐電振膜320、420根據該等電子訊號產生振動而發出聲音。
本發明之電聲致動器所包含的間隙子係可為彼此相互分開的間隙子,然而,吾人應可瞭解,上述間隙子亦可利用在薄片上形成複數個開口來取代之。
根據本發明之電子裝置可為可攜式電子裝置,例如是行 動電話、個人數位助理器或筆記型電腦等。由於本發明之電聲致動器同時具有發聲及發光的功能,應用於電子裝置上時,可減少佔用電子裝置內的空間。此外,本發明之電聲致動器在結構上係由許多小發音單元所組成,形成陣列式的發音體,因此比傳統的壓電式揚聲器更能夠有效地發出聲音。
雖然本發明已以前述較佳實施例揭示,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修改。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冷光軟板
110‧‧‧前保護蓋
120‧‧‧前電極
130‧‧‧螢光層
140‧‧‧介電層
150‧‧‧後電極
160‧‧‧後保護蓋
200‧‧‧揚聲器
210‧‧‧基板
220‧‧‧電極
230‧‧‧壓電層
240‧‧‧電極
300‧‧‧電聲致動器
320‧‧‧駐電振膜
322‧‧‧薄膜主體
324‧‧‧電極層
340‧‧‧導電板
342‧‧‧開口
350‧‧‧螢光層
352‧‧‧開口
400‧‧‧電聲致動器
420‧‧‧駐電振膜
422‧‧‧薄膜主體
430‧‧‧電極層
440‧‧‧導電板
442‧‧‧開口
450‧‧‧螢光層
352‧‧‧開口
510‧‧‧殼體
512‧‧‧內表面
514‧‧‧開口
516a‧‧‧接點
516b‧‧‧接點
518‧‧‧外表面
519a‧‧‧接點
519b‧‧‧接點
570‧‧‧間隙子
595‧‧‧電路板
597a‧‧‧接點
597b‧‧‧接點
598a‧‧‧接點
598b‧‧‧接點
600‧‧‧電子裝置
700‧‧‧電子裝置
800‧‧‧電子裝置
940‧‧‧導電層
第1圖:為習知冷光板的剖面圖。
第2圖:為習知壓電式揚聲器的剖面圖。
第3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電聲致動器的剖面圖。
第4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電聲致動器的剖面圖。
第5圖:為根據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外觀。
第6a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第一態樣之電子裝置的剖面圖,其中背蓋係與電子裝置的主體分開。
第6b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第一態樣之電子裝置的剖面圖,其中背蓋係裝設於電子裝置的主體上。
第7a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第二態樣之電子裝置的剖面圖,其中背蓋係與電子裝置的主體分開。
第7b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第二態樣之電子裝置的剖面圖,其中背蓋係裝設於電子裝置的主體上。
第8a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剖面圖,其中背蓋係與電子裝置的主體分開。
第8b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剖面圖,其中背蓋係裝設於電子裝置的主體上。
第9a圖: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剖面圖,其中背蓋係與電子裝置的主體分開。
第9b圖: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剖面圖,其中背蓋係裝設於電子裝置的主體上。
第10a圖: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剖面圖,其中背蓋係與電子裝置的主體分開。
第10b圖: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剖面圖,其中背蓋係裝設於電子裝置的主體上。
300‧‧‧電聲致動器
320‧‧‧駐電振膜
322‧‧‧薄膜主體
324‧‧‧電極層
340‧‧‧導電板
342‧‧‧開口
350‧‧‧螢光層
352‧‧‧開口

Claims (42)

  1. 一種電聲致動器,包含:一第一導電板,具有複數個開口;一第一駐電振膜,疊設於該第一導電板上,該第一駐電振膜具有一第一薄膜主體及一第一電極層,其中該第一薄膜主體帶有靜電荷,且該第一電極層形成於該第一薄膜主體之上表面上;及一第一螢光層,夾設於該第一薄膜主體之下表面與該第一導電板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聲致動器,其中該第一螢光層係由複數個螢光間隙子所組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聲致動器,其中該第一螢光層具有複數個開口,分別與該第一導電板上的複數個開口相對。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聲致動器,其中該第一電極層以及該第一導電板電性連接至一第一電子訊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聲致動器,更包含:一第二駐電振膜,設於該第一駐電振膜之第一電極層上,該第二駐電振膜具有一第二薄膜主體及一第二電極層,其中該第二薄膜主體帶有靜電荷,且該第二電極層形成於該第二薄膜主體之下表面上;一絕緣層,夾設於該第一電極層與該第二電極層之間; 一第二導電板,設於該第二薄膜主體之上方,且具有複數個開口;及一第二螢光層,夾設於該第二薄膜主體之上表面與該第二導電板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聲致動器,其中該第二螢光層係由複數個螢光間隙子所組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聲致動器,其中該第二螢光層具有複數個開口,分別與該第二導電板上的複數個開口相對。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聲致動器,其中該第二電極層以及該第二導電板電性連接至一第二電子訊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聲致動器,其中該第一電極層與該第一薄膜主體係為透明的。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聲致動器,其中該第一、第二電極層以及該第一、第二薄膜主體係為透明的。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聲致動器,其中該第一導電板之厚度為0.1至2mm。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聲致動器,其中該第一螢光層之厚度為10μm至2mm。
  13.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一殼體,具一內表面、一外表面、及複數個開口貫穿於該內表面與該外表面間;及一電聲致動器,設置於該殼體之內表面上,且包含: 一第一導電板,位於該殼體之內表面上,且具複數個開口;一第一駐電振膜,疊設於該第一導電板上,且具有一第一薄膜主體及一第一電極層,其中該第一薄膜主體帶有靜電荷,且該第一電極層形成於該第一薄膜主體之上表面上;及一第一螢光層,夾設於該第一薄膜主體之下表面與該第一導電板之間。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螢光層係由複數個螢光間隙子所組成。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螢光層具有複數個開口,分別與該第一導電板上的複數個開口相對。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電極層以及該第一導電板電性連接至一第一電子訊號。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聲致動器更包含:一第二駐電振膜,設於該第一駐電振膜之第一電極層上,該第二駐電振膜具有一第二薄膜主體及一第二電極層,其中該第二薄膜主體帶有靜電荷,且該第二電極層形成於該第二薄膜主體之下表面上;一絕緣層,夾設於該第一電極層與該第二電極層之 間;一第二導電板,設於該第二薄膜主體之上方,且具有複數個開口;及一第二螢光層,夾設於該第二薄膜主體之上表面與該第二導電板之間。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電極層以及該第二導電板電性連接至一第二電子訊號。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螢光層係由複數個螢光間隙子所組成。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螢光層具有複數個開口,分別與該第二導電板上的複數個開口相對。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電子裝置,更包含:複數個間隙子,設於該殼體之內表面與該第一導電板之間。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殼體係為透明的。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殼體、該第一、第二電極層以及該第一、第二薄膜主體係為透明的。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導電板之厚度為0.1至2mm。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螢光層之厚度為10μm至2mm。
  26.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一殼體,具一內表面、一外表面、及複數個開口貫穿於該內表面與該外表面間;及一電聲致動器,設置於該殼體之內表面上,且包含:一駐電振膜,位於該殼體之內表面上,且具有一薄膜主體及一電極層,其中該薄膜主體帶有靜電荷,且該電極層形成於該薄膜主體之下表面上;一導電板,疊設於該駐電振膜的上方,且具有複數個開口;及一螢光層,夾設於該薄膜主體之上表面與該導電板之間。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電子裝置,更包含:複數個間隙子,設於該殼體之內表面與該電極層之間。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極層以及該薄膜主體係為透明的。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導電板之厚度為0.1至2mm。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螢光層之厚度為10μm至2mm。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 極層以及該導電板電性連接至一電子訊號。
  32.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一殼體,具一內表面、一外表面、及複數個開口貫穿於該內表面與該外表面間;及一電聲致動器,設置於該殼體之內表面上,且包含:一導電層,設於該殼體之內表面上;一第一駐電振膜,疊設於該導電層上,且具有一第一薄膜主體及一第一電極層,其中該第一薄膜主體帶有靜電荷,且該第一電極層形成於該第一薄膜主體之上表面上;及一第一螢光層,夾設於該第一薄膜主體之下表面與該導電層之間。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螢光層係由複數個螢光間隙子所組成。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螢光層具有複數個開口,分別與該殼體的複數個開口相對。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電極層以及該導電層電性連接至一第一電子訊號。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聲致動器更包含:一第二駐電振膜,設於該第一駐電振膜之第一電極層上,該第二駐電振膜具有一第二薄膜主體及一第二電極 層,其中該第二薄膜主體帶有靜電荷,且該第二電極層形成於該第二薄膜主體之下表面上;一絕緣層,夾設於該第一電極層與該第二電極層之間;一第二導電板,設於該第二薄膜主體之上方,且具有複數個開口;及一第二螢光層,夾設於該第二薄膜主體之上表面與該第二導電板之間。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電極層以及該第二導電板電性連接至一第二電子訊號。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螢光層係由複數個螢光間隙子所組成。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螢光層具有複數個開口,分別與該第二導電板上的複數個開口相對。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殼體係為透明的。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殼體、該第一、第二電極層以及該第一、第二薄膜主體係為透明的。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螢光層之厚度為10μm至2mm。
TW097151579A 2008-12-31 2008-12-31 可撓式冷光電聲致動器及使用該可撓式冷光電聲致動器之電子裝置 TWI4054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7151579A TWI405474B (zh) 2008-12-31 2008-12-31 可撓式冷光電聲致動器及使用該可撓式冷光電聲致動器之電子裝置
EP09177295A EP2205004B1 (en) 2008-12-31 2009-11-27 Flexible luminescent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AT09177295T ATE517519T1 (de) 2008-12-31 2009-11-27 Flexibler lumineszierender elektroakustischer wandler und elektronisches gerät, das diesen wandler verwendet
US12/632,012 US8369545B2 (en) 2008-12-31 2009-12-07 Flexible luminescent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2009292031A JP4945626B2 (ja) 2008-12-31 2009-12-24 フレキシブル発光電気音響変換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デバイ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7151579A TWI405474B (zh) 2008-12-31 2008-12-31 可撓式冷光電聲致動器及使用該可撓式冷光電聲致動器之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6102A TW201026102A (en) 2010-07-01
TWI405474B true TWI405474B (zh) 2013-08-11

Family

ID=42093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51579A TWI405474B (zh) 2008-12-31 2008-12-31 可撓式冷光電聲致動器及使用該可撓式冷光電聲致動器之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69545B2 (zh)
EP (1) EP2205004B1 (zh)
JP (1) JP4945626B2 (zh)
AT (1) ATE517519T1 (zh)
TW (1) TWI4054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44861B1 (en) * 2001-10-09 2020-03-18 Frank Joseph Pompei Ultrasonic transducer for parametric array
US8831253B2 (en) 2009-10-22 2014-09-09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Electroacoustic apparatus with optical energy conversion function
TWI491273B (zh) * 2011-08-18 2015-07-01 Univ Nat Taiwan 駐極體揚聲裝置
TWI455603B (zh) * 2011-08-18 2014-10-01 Univ Nat Taiwan 駐極體揚聲裝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47490A (en) * 1992-06-04 1993-09-21 Martin Marietta Corporation Pressure-compensated optical acoustic sensor
US20040062406A1 (en) * 2001-11-16 2004-04-01 Yoshio Sakamoto Diaphragm structure of light-sound converter
WO2008035878A1 (en) * 2006-09-22 2008-03-27 Seung-Min Park Speaker apparatus providing with visual screen
US20080232088A1 (en) * 2005-08-22 2008-09-25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coustic Light-Emitt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84229A (en) * 1960-03-11 1963-04-02 Ampex Electrostatic earphone
US3711941A (en) * 1970-11-02 1973-01-23 Bell Telephone Labor Inc Fabrication of electret transducer elements using low energy electron beam
US3935397A (en) * 1974-01-28 1976-01-27 Electronic Industries, Inc. Electrostatic loudspeaker element
US3980838A (en) * 1974-02-20 1976-09-14 Tokyo Shibaura Electric Co., Ltd. Plural electret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US4041446A (en) * 1976-05-20 1977-08-09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Capacitive-type displacement and pressure sensitive transducer
DE2630031A1 (de) 1976-07-03 1978-01-12 Teldix Gmbh Lager- und antriebsanordnung fuer eine offen-end-spinnturbine
US4160882A (en) * 1978-03-13 1979-07-10 Driver Michael L Double diaphragm electrostatic transducer each diaphragm comprising two plastic sheets having different charge carrying characteristics
JP2680956B2 (ja) 1991-11-06 1997-11-19 富士写真光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JP2000508860A (ja) * 1996-04-18 2000-07-11 カリフォルニア インスティチュート オブ テクノロジー 薄膜エレクトレットマイクロフォン
DE69714909T2 (de) 1996-05-27 2003-04-30 Ngk Insulators Ltd Piezoelektrisches Element des Dünnschichttyps
JP3322144B2 (ja) 1996-12-20 2002-09-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静電型透明スピーカ
US6496586B1 (en) * 1998-01-07 2002-12-17 New Transducers Limited Thin Loudspeaker
WO2000027166A2 (en) 1998-11-02 2000-05-11 Sarnoff Corporation Transducer concepts for hearing aids and other devices
JP3597061B2 (ja) * 1998-11-13 2004-12-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圧電スピーカ
AU5030100A (en) * 1999-05-19 2000-12-05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igh performance mems thin-film teflon electret microphone
JP2001176586A (ja) * 1999-12-21 2001-06-29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コネクタ付き発音体
WO2003086013A1 (fr) 2002-04-05 2003-10-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etecteur de capacites
JP2004166262A (ja) 2002-10-23 2004-06-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音響変換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300063A1 (de) 2003-01-03 2004-07-22 W.L. Gore & Associates Gmbh Membran für akustische Wandler
US7089635B2 (en) * 2003-02-25 2006-08-15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Methods to make piezoelectric ceramic thick film arrays and elements
US7382048B2 (en) 2003-02-28 2008-06-03 Knowles Electronics, Llc Acoustic transducer module
JP3979334B2 (ja) 2003-04-21 2007-09-1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
JP2005158371A (ja) * 2003-11-25 2005-06-16 Toyota Industries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素子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照明装置
EP1722596A4 (en) 2004-03-09 2009-11-11 Panasonic Corp ELECTRET CONDENSER MICROPHONE
JP4156649B2 (ja) * 2004-04-27 2008-09-24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エレクトレットコンデンサマイクロホン
JP3966316B2 (ja) * 2004-08-23 2007-08-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7329933B2 (en) * 2004-10-29 2008-02-12 Silicon Matrix Pte. Ltd. Silicon microphone with softly constrained diaphragm
JP4822517B2 (ja) 2005-05-24 2011-11-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装置
JP4682927B2 (ja) * 2005-08-03 2011-05-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静電型超音波トランスデューサ、超音波スピーカ、音声信号再生方法、超音波トランスデューサの電極の製造方法、超音波トランスデューサの製造方法、超指向性音響システム、および表示装置
CN2829267Y (zh) 2005-09-15 2006-10-18 郑润远 双振膜组合驻极式电容传声器
JP2007110382A (ja) 2005-10-13 2007-04-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ピーカ一体型表示装置
TW200726290A (en) 2005-12-16 2007-07-01 Ind Tech Res Inst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293233B (en) 2005-12-30 2008-02-01 Ind Tech Res Inst Flexible loudspeaker and its fabricating method
JP4770605B2 (ja) 2006-06-26 2011-09-14 ヤマハ株式会社 平衡出力マイクロホンおよび平衡出力マイクロホンの製造方法
US20080123876A1 (en) * 2006-10-16 2008-05-29 Yamaha Corporation Electrostatic pressure transduc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JP2008243581A (ja) * 2007-03-27 2008-10-09 Yamaha Corp 音響照明装置および情報提供装置
JP5127318B2 (ja) 2007-06-25 2013-01-23 株式会社東芝 再生装置、記録再生装置、記録再生システム、およびタイトル情報管理方法
TWI386106B (zh) * 2007-08-06 2013-02-11 Ind Tech Res Inst 電激發光元件
TWI330500B (en) * 2007-09-04 2010-09-11 Ind Tech Res Inst Speaker structure
US8081784B2 (en) * 2007-09-04 2011-12-2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Electrostatic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s
US8625824B2 (en) * 2007-09-04 2014-01-07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lat speaker unit and speaker device therewith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47490A (en) * 1992-06-04 1993-09-21 Martin Marietta Corporation Pressure-compensated optical acoustic sensor
US20040062406A1 (en) * 2001-11-16 2004-04-01 Yoshio Sakamoto Diaphragm structure of light-sound converter
US20080232088A1 (en) * 2005-08-22 2008-09-25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coustic Light-Emitting Device
WO2008035878A1 (en) * 2006-09-22 2008-03-27 Seung-Min Park Speaker apparatus providing with visual scre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05004A1 (en) 2010-07-07
EP2205004B1 (en) 2011-07-20
JP2010158014A (ja) 2010-07-15
US8369545B2 (en) 2013-02-05
US20100166247A1 (en) 2010-07-01
ATE517519T1 (de) 2011-08-15
TW201026102A (en) 2010-07-01
JP4945626B2 (ja) 2012-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07651B2 (en) Speaker structure
KR102434276B1 (ko) 표시장치
TWI405472B (zh) 電子裝置及其電聲換能器
US9843866B2 (en) Piezoelectric bone conduction receiver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9667173B1 (en) Electrostatic parametric transducer and related methods
US8385586B2 (en) Flat loudspeaker structure
US8416973B2 (en) Electrostatic loudspeakers
CN1997243B (zh) 可挠式扬声器及其制法
US8081784B2 (en) Electrostatic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s
US8280081B2 (en) Electrod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speaker unit
TW201724832A (zh) 行動終端
US841188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electret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TWI405474B (zh) 可撓式冷光電聲致動器及使用該可撓式冷光電聲致動器之電子裝置
JP2020039127A (ja) 表示装置
TWI454156B (zh) 具有駐電式電聲致動器之電子裝置
US20060182292A1 (en) Panel- shaped acoustic wave generator
TWI491272B (zh) 雙層駐極體電聲轉換裝置及具駐極體揚聲器的電子裝置
CN101778326B (zh) 柔性冷光电声致动器及使用该电声致动器的电子装置
JP6153448B2 (ja) エレクトレットコンデンサヘッドホンユニット
CN118118832A (zh) 用于输出声音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