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78665B -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 Google Patents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78665B
TWI378665B TW097140073A TW97140073A TWI378665B TW I378665 B TWI378665 B TW I378665B TW 097140073 A TW097140073 A TW 097140073A TW 97140073 A TW97140073 A TW 97140073A TW I378665 B TWI378665 B TW I37866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frequency
antenna
identification
unit
are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40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18111A (en
Inventor
Feng Jian Chou
Original Assignee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filed Critical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Priority to TW0971400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78665B/zh
Priority to US12/573,222 priority patent/US8284029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018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181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786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7866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08Gener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reading of electronic memory record carriers, independent of its reading method, e.g. power transf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01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resolving collision on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tween simultaneously or concurrently interrogated record carriers.
    • G06K7/1007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resolving collision on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tween simultaneously or concurrently interrogated record carriers. the collision being resolved in the spatial domain, e.g. temporary shields for blindfolding the interrogator in specific dire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31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using at least one antenna particularly designed for interrogat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Description

1378665 w .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射頻辨識技術’尤指一種可辨識—平 面上之射頻裝置之身分及位置的辨識系統及方法。 【先前技術】 近年來’射頻(radio frequency; RF)通訊技術已發展出 鲁 多種近距離無線通訊上的應用,例如,在第1圖所示之平 面電腦(SurfaceComputer)lO中,將射頻裝置u(如手機、 射頻識別標籤(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 Rfid t&g;) 等)放在一顯示面板12上,即可透過設置於顯示面板i2 背部之射頻模組13(包含天線與相關射頻電路)與一電腦 主機14進行通訊。不過,在此種應用中,電腦主機μ 若能得知射頻裝置11在顯示面板12上之位置’就能提供 更多樣化之功能。例如,可將射頻裝置U内所存之照片 馨 經由電腦主機14之處理及傳輸,顯示在顯示面板I]上射 頻裝置11所在位置周圍,供使用者檢視;再例如,當顯 示面板12上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之不同射頻裝置時,電腦 主機14須知道其所在的位置,才得以辨識出在哪個位置 上有哪個射頻裝置(亦即辨識射頻裝置之身分,如唯一識 別碼(UID)),而有助於進行後續之通訊。 【發明内容】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辨識系統 及方法,其可辨識一射頻裝置之身分及位置。 4 本發明揭露-種辨識系統,用以辨識一射頻裝置之位 置,該射齡置於接收到-侧峨時會產生一回應訊 號。該辨識系統包含:複數個天線單元,每-天線單元具 ΪΓ對應之辨識區域;—切換單元,接至賴數個天線 單兀,-射麵組’輕接至該切換單元,用以產生該射頻 訊號;以及-微控财元’輕接至該浦單元及該射頻模 組’用α以控制該切換單喊取該複數個天線單元之至少一 天線單元,轉射蹄麵崎產生之純頻訊號,· 該微 控制單元依據該選取天線單元衫接收到該回應訊號,來 判斷該射齡置;I:純於該輸天線單元之對應辨識區 域上。 本發明另揭露-種觸方法,用以觸—射頻裝置之 位置’該射頻裝置於接收到一射頻訊號時會產生一回應訊 號。該辨識方法包含:提供複數個天線單元,每一天線單 元具有一對應之辨識區域;選取該複數個天線單元中之至 少一天線單元;提供該射頻訊號以經由該選取天線單元 發射;以及依據該選取天線單元是否接收賴回應訊 號’來判if該射縣置是魏於該選取天線單元之對應辨 識區域上。 本發明另揭露一種辨識系統,用以辨識一射頻裝置之 身分及位置,該射頻裝置於接收到一射頻訊號時會產生一 回應訊號。該辨識系統包含:一面板,劃分為複數個定位 區域且具有一定位功能,以當該射頻裝置位於該面板上 時’判斷該射頻裝置係位於哪一定位區域上;複數個天線 單元,設置於該面板之同一側,其中該面板之每一定位區 1378665 =具有至^一對躺天料元;_切換單元,_至該複 固天線爭兀;-射頻模組,輕接至該切換單元,用以羞 生該射頻峨;以及-财鮮元,_至裝板、該切 換單元及該射頻模組,用以控制該切換單元選取該射· 置所在之定位區域所對應之天線單元,並控制該射頻模组 經由該選取天線單元發_射親號;賴控制單元於 該選取天線單元接收_喊訊號時,辨識該射頻裝置之 身分。 本發明另娜-種辨識方法,用識—射頻裝置之 身分及位置,鱗親置於接❹卜射親斜會產生一 回應訊號1辨識方法包含:提供—具有定位功能之面 板,其中該面板係劃分為複數個定位區域;藉由該面板判 斷該射雜置位於哪-定位區域上;設置複數個天線單元 於該面板之同-側,以使該面板之每—定位_具有至少 對應的天線單元,&供s彡射頻訊號以經由該射頻裝置所 在之定位區域騎應之天線單元魏;以及於該射頻裝 置所在之定位_所對應之天料元接收_回應訊號 時,辨識該射頻裝置之身分。 【實施方式】 第2圖為本發明之辨識系統20之一實施例的示意 圖’其包含複數個天線單元(圖中係以九個天線單元 201〜209為例,然而個數不以此為限)、一切換單元22、 -射頻模組23及-微控制單元(MCU)233。辨識系統2〇 可辨識-平面26上之射頻裝置的身分及位置。該射頻裝 1378665 置可為射頻識別標籤(RFID tag)、手機或其他具有射頻識 別(RFID)功能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如數位相機、個人數位 助理(PDA)、MP3播放器等。天線單元201〜2〇9設置於平 面26之同一側(第2圖中係以陣列形式排列於平面26下 方,然而排列方式不以此為限)<·射頻模組23包含一射頻 電路232以及一功率放大器231。射頻電路232耦接於微 控制單元233,功率放大器231則輕接於微控制單元 233、射頻電路232及切換單元22。微控制單元233耦接 至切換單元22,用以控制切換單元22切換至天線單元 201〜209之至少一天線單元1換單元22不同時切換至 任一個相鄰天線單元’以避免相鄰天線單元同時進行訊號 傳收時互相干擾。例如,若要使每一天線單元都被切換到 一次,除了可依序從天線單元201至2〇9 一個一個切換 外’亦可先切換至天線單元2(Π、203、205、207、209, 再切換至天線單元202、204、206、208,如此可數個天 線單元同時運作,而又不互相干擾。 微控制單元233可控制射頻電路232以產生一射頻訊 號’功率放大器231卿來放大該射頻訊號,並將放大後 的射頻訊號提供至切換單元22。切換單元22將該放大後 的射頻訊號送至由微控制單元233選取之天線單元,以將 此放大後的射頻峨發射技,並喊絲合(疏_ coupHng)的方式偵測平面26上是否有射縣置的存在。 更詳細地說,當平面26上有射頻裝置接收到此放大後的 射頻訊號時,會產生一回應訊號,回應訊號再被原發射射 頻訊號之天辕單元接收,經由射頻電路232满後確定偵 7 測到該射頻裝置。當射頻裝置被偵測到時,代表該射頻裝 置位於目前被選取之天線單元之一辨識區域上。亦即,^ =天線單元在平面26上具有一對應之辨識區域,這些辨 識區域涵蓋整個平面26,因此,射頻辨識系統2〇可&據 哪一個或哪些天線單元可偵測到射頻裝置(亦即有接收到 回應訊號)’來判斷射頻裝置位於平面26的哪個位置,並 且在偵測到射頻裝置時,藉由所接收之回應訊號的内容 (或者射頻裝置後續所傳送之資訊),來辨識射頻裝置的身 分。進一步言,由於天線單元之辨識區域可能會重疊,困 此’當有兩個或以上之天線單元都可偵測到同一個射頻裝 置時,可判斷該射頻裝置係位於這些天線單元之辨識區域 的交集區域上,如此可更精確辨識射頻裝置在平面26上 的位置》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第2圖之每一天線單元包含複數 個不同大小之環狀天線,如第3圖所示(圖中係以每一天 線單元包含三個環狀天線211、212及213為例,然而天 線的個數及形狀並不以此為限)。該些環狀天線具有一相 同之中心點210。微控制單元233可控制切換單元22切 換至任一天線單元之任一環狀天線,以將射頻模組23所 產生之射頻訊號經由該環狀天線發射出去,來偵測平面 26上之射頻裝置。當該環狀天線接收到射頻裝置所產生 之回應訊號時’則經由射頻電路232判斷後確定偵測到該 射頻裝置。當射頻裝置被偵測到時,代表該射頻裝置落於 目前被選取之環狀天線之一可偵測範圍内,因此可以據此 推算射頻裝置與中心點210間之距離(例如,距離中心點 1378665 210之15〜25公分的範圍)。就同一個天線單元而言該 可偵測範圍隨著環狀天線之大小而改變,當環狀^線= 大,可偵測範圍越遠離中心點210,反之則愈近。因此, 當一天線單元可偵測到射頻裝置時,可進一步藉由其所包 含之複數個環狀天線中,哪一環狀天線有偵測到射頻裝 置’來估計射頻裝置到中心點210之距離’以更精確辨識 射頻裝置的位置。不過,由於同一天線單元中,不同大小 之環狀天線之可偵測範圍可能重疊(例如,環狀天線211 之可偵測範圍為距離中心點210之〇〜15公分的範圍而環 狀天線212之可偵測範圍為距離中心點21〇之1〇〜25公分 的範圍),造成平面26之同一位置上的射頻裝置同時有同 一天線單元之兩個以上的環狀天線可偵測到,此時便會依 據可彳貞測到射頻裝置之最小環狀天線之可偵測範圍,來估 計射頻裝置與中心點210間之距離。例如,如第3圖所示, 射頻裝置24可同時被環狀天線212及213偵測到,因而 射頻裝置24至中心點210的距離係由較小的環狀天線 212之可偵測範圍來決定;射頻裝置25可同時被環狀天 線211及212偵測到,因而射頻裝置24至中心點210的 距離係由較小的環狀天線211之可偵測範圍來決定。 在此較佳實施例中’由於微控制單元233可控制功率 放大器231放大射頻訊號時所使用之功率強度,所以就可 偵測到平面26上之射頻裝置的天線單元而言,射頻裝置 與其環狀天線之中心點210間的距離’除了可依據該天線 單元中可偵測到射頻裝置之最小環狀天線來估計,更可進 一步依據該最小環狀天線在偵測到射頻裝置時所使用之 9 1378665 最小功率強度’來更精確地估計。就任一環狀天線而言, 當其發射之射頻訊號的功率越大時,其可偵測範圍就會往 環狀天線之外部及内部延伸(亦即,同時往遠離中心點210 及接近中心點210的方向延伸),此較佳實施例即利用此 特性來更精確估計射頻裝置與中心點210間之距離。在此 較佳實施例令,每一天線單元之複數個環狀天線係配置 成:當可偵測到射頻裝置之最小環狀天線為天線單元本身 的最小環狀天線(即環狀天線211),則射頻辨識系統2〇將 判斷射頻裝置可能位於其内部或外部;當可偵測到射頻 裝置之最小環狀天線為天線單元之其他環狀天線(即環狀 天線212、213),則射頻裝置位於其外部;而且天線單元 本身的最小環狀天線(即環狀天線211)夠小,以使得位於 其内部之射頻裝置在功率放大器231使用最小的功率強 度下,就能被偵測到。實作上,以第3圖之天線單元為例, 只要最小的環狀天線211夠小,以及環狀天線211、212 及213的大小相差不要太多(亦即天線的排列較為緊密), 就能實現上述之配置方式。因此,在此種環狀天線之配置 下,就天線單元中可偵測到射頻裝置之最小環狀天線而 言,其可偵測到射頻裝置之功率強度越小,代表射頻裝置 離中心點210越近,反之則越遠。 因此,在第3圖之較佳實施例中,若有兩個或以上之 天線單元可偵測到射頻裝置,就能利用射頻裝置與這些天 線單元之中心點的距離,來做精確定位,如此在平面% 上同時有多個射頻裝置時,可有效幫助辨識。例如,在第 4圖中,平面26上有五鋪織置41〜4狀分分縣A〜E) 1378665 待辨識其位置及身分;天線單元辦可偵姻射頻裝置 1且其可侧卿織置41之最小雜天線即為天線 單元204本身之最小環狀天線,因此可判斷紂頻裝置41 係位於天線單元204之申心區域,且辨識其身份為A,射 頻裝置42與43可被天線單元202與2〇5偵測到,而藉由 ^換環狀天線及魏功率,可轉知射織置42離天線 單兀202之中心點較近以及射頻裝置43離天線單元2〇5 之中心點較近,並錢—步觸出射縣置42為8而射 頻裝置43為C;射頻裝置43與44可同時被天線單元205 偵測到,而藉由得知射頻裝置43亦可被天線單元2〇2偵 測到以及射頻裝置44亦可被天線單元208偵測到,可進 一步區別出射頻裝置43位於天線單元205的上半區域, 而射頻裝置44位於天線單元205的下半區域,並且辨識 出射頻裝置44為D;射頻裝置45可被天線單元205、206、 208及209偵測到’藉由偵測射頻裝置45與各天線單元 之中心點的距離,可判斷射頻裝置45大致位於四個天線 單元205、206、208及209的交界處,且離天線單元209 最近,並且可以辨識出射頻裝置45為E。 在第2與3圖的實施例中,由於辨識系統2〇可辨識 平面26上之射頻裝置的位置,因此,若平面%為一顯示 面板且耦接至微控制單元233 ’則當微控制單元233判斷 射頻裝置並未處在天線收發效率較好的位置時,可控制該 顯示面板顯示一或多個天線收發效率較好的區域,以指示 使用者將該射頻裝置移至所顯示之區域,以提高通訊效 率。此時射頻裝置位於該顯示面板上,且每一天線單元各 1378665 自的辨識區域為該顯示面板之_部分,其巾_較佳的實施 例為,該些辨識區域涵蓋整個顯示面板。天線收發效率較 好的區域係依所使用之天線單元種類與形態而定。例如, 在第3圖中,天線單元為環狀天線因此天線收發效率較 好的區域為環狀天線之中心區域;當有-天線單元可偵測 到射頻裝置’且姉齡置與敍料元之巾心點之距離 過大時’絲蹄織置未在該天線單元之_^區域此 時微控制翠元233即控制該顯示面板顯示任一天線單元 之中心區域’IX指示使用者將蹄縣置移至該任一天線 單元之中心區域。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第2圖之平面26本身具有定 ,能力,蝴控面板,且劃分為複數個定位輯,而每一 定位區域具有至少―對應的天線單元,例如,距離該定位 區域較近的-或多個天線單元。因此,對於平面%上之 射頻裝置’辨識系統20可先藉由平面26的定位能力,判 斷該射頻裝置位於哪個定位區域,接著再啟動該定位區域 所對應之天線單元,發㈣頻峨至射縣置,並在收到 射頻裝置所發出之回應訊號後,辨識該射頻裝置之身分。 藉由以上方式’辨識系統20便可辨識平面26上之射頻裝 置的身分及位置。 在此另一較佳實施例中,平面26可為一觸控顯示面 板,並雛至微控制單元233,以同時提供定位及顯示功 能。當辨識系統20判斷射頻裝置所在之定位區域並非天 線收發效輪好的區域時,微控制單元233控制該觸控顯 不面板_ 一或多個天線收發效率較好的區域,以指示使 12 用者將該射頻裝置移至所顯示之區域,以提高通訊效率。 在前述各實施例中’辨識系統可作為射頻裝置與電腦 主機間或射頻裝置彼此間之溝通平台,藉由在平面上辨識 出射頻裝置之位置及身分,除了可提高通訊效能,亦可衍 生其他多種應用’例如前面所提及之平面電腦。 第5圖為本發明之辨識方法之一實施例的流程圖,其 係用以辨識一平面上之射頻裝置之身分及位置。該射頻裝 置於接收到一射頻訊號時會產生一回應訊號。該辨識方法 包含下列步驟: 步驟50 :提供複數個天線單元,每一天線單元具有 一對應之辨識區域。 步驟51 :選取該複數個天線單元中之至少一天線單 元。 步驟52 :提供該射頻訊號以經由該選取天線單元發 射。 步驟53 :依據該選取天線單元是否接收到該回應訊 號,來判斷該射頻裝置是否位於該選取天 線單元之對應辨識區域上。 步驟54 :在有接收_回應訊號時,辨識該射頻裝 置之身分。 ~ 步驟50巾’麵織置餘於—平面上,且該複數 個天線單元係設置於該平面之同—側,例如鱗^式排 列於該平面下方。步驟5十不同時選取任二個相鄰 在-較佳實_巾,倾51所觀之天線單元包含 1378665 複數個環狀天線,且具有一相同之中心點。步驟幻更包 含:依據可狐麟轉錢之—最小環狀天線及其所發 射之該射號之最小辨強度,來估_縣置與 心點之距離,以更精確定位射頻裝置。 ' ^ 在此較佳實施财,騎齡置餘於—顯示面板 上,且天線單元所對應的辨識區域為該顯示面板之部分區 域’而該賊方法更包含下列轉(圖未齡):當射頻裝 置與該中心點之距_神縣置未在該選取天線單元 之中心區麟,控綱顯示Φ域補選取天線單元之中 心區域,以指示使用者將射雜置移至所顯示之區域,如 此可提高環狀天線之收發效率。 第6圖為本發明之辨識方法之另—實施例的流程 圖,其係用以辨識射頻裝置之身分及位置。該射頻裝置於 接收到一射頻訊號時會產生一回應訊號。該辨識方法包含 下列步驟: 步驟60 :提供-具有定位魏之面板,其中該面板 係劃分為複數個定位區域。 步驟61 :藉由該面板判斷該射頻裝置位於哪一定位 區域上。 步驟62 ··設置複數個天線單元於該面板之同一側, 以使該平面之每一定位區域具有至少一對 應的天線單元。 步驟63 :提供該射頻訊號以經由該射頻裝置所在之 定位區域所對應之天線單元發射。 步驟64 :於該射頻裝置所在之定位區域所對應之天 線單元接收到該回應訊號時,辨識該射頻 裝置之身分。 若該面板係一觸控顯示面板,則該辨識方法更包含下 列步驟(圖未顯示):當射頻裝置所在之定位區域並非任一 天線單元之收發效率最高之區域時,控制該觸控顯示面板 顯示任一天線單元之收發效率最高之區域,以指示使用者 將射頻裝置移至所顯示之區域。 以上所述係利用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明,而非限 制本發明之範圍。凡熟知此類技藝人士皆能明瞭,可根據 以上實施例之揭示而做出諸多可能變化,仍不脫離本發明 之精神和範圍。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為一平面電腦之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之辨識系統之—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之辨識系統之-較佳實施_示意圖。 第4圖係顯不第3圖之辨識系統執行射頻裝置之辨識的 實例。 第5圖為本發%之辨識方法之—實施例的流程圖。 第6圖為本發明之辨識方法之另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射頻裝置 10 :平面電腦 11、24、25、41 〜45 12 :顯示面板 1378665 13 :射頻模組 14 :電腦主機 20 :辨識系統 201〜209 :天線單元 210 :中心點 211、212、213 :環狀天線 22 :切換單元 23 :射頻模組 231 :功率放大器 232 :射頻電路 233 :微控制單元 26 :平面 50〜54 :辨識方法之一實施例的流程 60〜64 :辨識方法之另一實施例的流程

Claims (1)

101年04月10日修正替換頁 、申請專利範圍: - 1.;種辨m用以辨識—射頻裝置於—平面上之位置, 該辨識系統包含: 一平面; 一射頻襄置,當該射頻裝置於該平面上接收到一射頻訊號 時、會產生—相對之回應訊號; 複數個,線單元,係以一排列方式設置於該平面之同一側 i ’每^天線單元具有一對應之辨識區域,而該複數 個天,單元崎應之物触域制蓋整個平面; 切換單7C ’祕至賴數個天線單元; 射頻模,,且耗接至該切換單元用以產生該射頻訊號; 以及 微,制單元’ _至該切換單元及該射頻模組,用以控 制5亥切換早①選取該複數個天線單元之至少—天線單 二’以發職射麵_產生之鋪舰號;該微控制 ^依據該觀天線單元是否接收到該喊訊號,來判 斷该射頻裝置是否位於該選取天線單元於該平面上之對 應辨識區域中。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j 為具有射頻識別功能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j 包含: 項所述之辨識系統,其中該射頻裝置 之一可攜式電子裝置。 項所述之辨識系統,其中該射頻模組 受該微控制單元之控 一射頻電路’喊於該微控制單元, 制而產生該射頻訊號 ;以及 1378665 101年04月10曰修正替換頁 -功率放大n, 大該射頻訊號’並將放大後的射頻訊號提供至該選取天 線單元。 4. 如申請專利棚第3項所述之辨縣統,其中該微控制單 元雛至該功率放大器,以控制該功率放大器放大該射頻 訊號時所使用之功率強度。 5. 如申,專利範圍第〗項所述之辨識系統,其中當該複數個 天線單元中有至少兩個天線單元在發射該射頻訊號後接收 到該回應訊號時’該微控制單元判斷該射頻裝置係位於該 至少兩個天線單元之對應辨識區域之一交集區域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所述之辨識系統,其中該複數個天 線單元個別包含複數個不同大小之環狀天線,且具有一相 同之中心點;該微控制單元係依據該複數個環狀天線中可 接收到該回應訊號之—最小環狀天線,來估測該射頻裝置 與該中心點之距離。 7. 如申請專難圍第6項所狀觸线,其巾鎌控制單 元更依據該最小環狀天線所發射之該射頻訊號之最小功率 強度,來估測該射頻裝置與該中心點之距離。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辨識系統,其中所述之該平 面係為一顯示面板者,而該射頻裝置係位於該顯示面板 上,且該對應之辨識區域係該顯示面板之部分區域,耦接 至該微控制單元,其+當該射頻裝置經判斷未在該選取天 線單元之一中心區域時,該微控制單元控制該顯示面板顯 示該選取天線單元之該中心區域,以指示一使用者將該射 1378665 101年04月10日修正替換頁 頻裝置移至該中心區域。 1 ----〜_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辨識系統,其中該切換單元 不同時選取該複數個天線單元之任二個相鄰天線單元。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辨識系統,其中該微控制單 元更於接㈣該回應訊號後,辨識該射頻裝置之身分。 11· -種辨識方法,㈣辨識-射賴置於—平面上之位置, 該射頻裝置接收到-射頻訊號時會產生一回應訊號,該辨 識方法包含: 提供一平面; 提供複數個天線單元,並依一排列方式將該複數個天線單 元設置於該平面之同-側上,每一該天線單元具有一對 應之辨麵域,且該複數個天線單元所對應之該辨識區 域係涵蓋整個平面; 提供一射頻裝置至該平面上; 選取该複數個天線單元_之至少一天線單元; 提供該射頻訊號以經由該選取天線單元發射;以及 依據該選取天線單元是否接收到該回應訊號來判斷該射 頻裝置是否位於該選取天線單元於該平面上之對應辨 識區域中。 I2,如申請專利範圍S u項所述之辨識方法,其中該射頻裝 置為具有射頻識別功能之一可攜式電子裝置。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辨識方法,其中該選取天 線單元包含複數個環狀天線,且具有一相同之中心點;該 射頻裝置與3亥卡心點之距離,係依據該複數個環狀天線中 3 1378665 101年04月10曰修正替換頁 可接收到該回應訊號之一最小環狀天線來估測。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辨識方法,其中該射頻裝 置與該中〜點之距離更依據該最小環狀天線所發射之該 射頻訊號之最小功率強度來估測。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U項所述之辨識方法,其中所述之該 平面係為-顯示面板者,而該射頻裝置係位於該顯示面板 上,且该對應之辨識區域係該顯示面板之部分區域,該辨 識方法更包含: 當該射頻裝置經判斷未在該選取天線單元之一中心區域 時,控制該顯示面板顯示該選取天線單元之該中心區 域’以指示-使用者將該射頻裝置移至該中心區域。 16. 如申,專纖圍第u項所述之辨識方法,其中該複數個 天線單7L中之任二個相鄰天線單元不同時被選取。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U項所述之辨識方法,更包含有: 當接收到該回應訊號時,辨識該射頻裝置之身分。 队-種辨識系統’用以辨識—平面上之—射頻裝置之身分及 位置’該辨識系統包含: 一射頻裝置,於接㈣—射頻職時、會產生_喊訊號; 一面板’劃分為複數個定位區域且具有—絲功能,以當 該射頻裝置位於細板上時,綱該射置係位於哪 一定位區域上; 複數個天線單元,——排财式設置於該面板之同一 ^其中該面板之每—定位區域具有至少-對應的天線 單元’而賴數個天線單元所對應之該辨識區域係涵蓋 4 101年04月10日修正替換頁 整個平面; -:-~~- 一切換單元,耦接至該複數個天線單元; 一射麵組’ _切換單元,㈣產生該射頻訊號; 以及 一微控制單元,耦接至該面板、該切換單元及該射頻模 組,用以控制該切換單元選取該射頻裝置所在之定位區 域所對應之天線單元,並控制該射頻模組經由該選取天 線單元發射該射頻訊號;該微控制單元於該選取天線 單元接收到該回應訊號時,辨識該射頻裝置之身分。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辨識系統’其中該射頻裝 置為具有射頻識別功能之一可攜式電子裝置。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辨識系統,其中該射頻模 組包含: ' 一射頻電路,耦接於該微控制單元,受該微控制單元之控 制而產生該射頻訊號;以及 一功率放大器,耦接於該射頻電路與該切換單元,用以放 大該射頻訊號,並將放大後的射頻訊號提供至該選取天 線單元。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〇項所述之辨識系統’其中該微控制 單元耦接至該功率放大器,以控制該功率放大器放大該射 頻訊號時所使用之功率強度。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辨識系統,其中該面板係 一觸控顯示面板,當該射頻裝置所在之定位區域並非任一 天線早元之收發效率最高之區域時’該微控制單元控制古歹 1378665 101年04月10曰修正替換頁 觸控顯示面板顯示任一天線單元之收發效率最高之區 域,以指示一使用者將該射頻裝置移至所顯示之區域。 23. —種辨識方法,用以辨識一射頻裝置之身分及於一平面上 之位置,該射頻裝置接收到一射頻訊號時會產生一回應訊 號’該辨識方法包含: 提供一具有定位功能之面板,其中該面板係劃分為複數個 疋位區域; 设置複數個天線單元於該面板之同一側,以使該面板之每 一定位區域具有至少一對應的天線單元; 藉由该面板判斷該射頻裝置位於哪一定位區域上; 提供該射頻訊號以經由該射頻裝置所在之定位區域所對 應之天線單元發射;以及 於該射頻裝置所在之定位區域所對應之天線單元接收到 該回應訊號時,辨識該射頻裝置之身分。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辨識方法,其中該射頻裝 置為具有射頻識別功能之一可攜式電子裝置。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辨識方法,其中該面板係 一觸控顯示面板,該辨識方法更包含·· §該射頻裝置所在之定位區域並非任一天線單元之收發 效率最高之區域時,控制該觸控顯示面板顯示任一天線 單元之收發效率最高之區域,以指示一使用者將該射頻 裝置移至所顯示之區域。 6 1378665 cj η I斗叫} 修正i 補无丨 四、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第(2 )圖。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20 :辨識系統 201〜209 :天線單元 22 :切換單元 23 :射頻模組 231 :功率放大器 232 :射頻電路 233 :微控制單元 26 :平面
五、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TW097140073A 2008-10-17 2008-10-17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WI378665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7140073A TWI378665B (en) 2008-10-17 2008-10-17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12/573,222 US8284029B2 (en) 2008-10-17 2009-10-05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7140073A TWI378665B (en) 2008-10-17 2008-10-17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8111A TW201018111A (en) 2010-05-01
TWI378665B true TWI378665B (en) 2012-12-01

Family

ID=42108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40073A TWI378665B (en) 2008-10-17 2008-10-17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284029B2 (zh)
TW (1) TWI37866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62569B2 (en) 2019-04-22 2020-12-08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122139A (ko) * 2013-02-22 2015-10-30 베크만 컬터, 인코포레이티드 다중 태그를 이용한 랙 배향 검출
US9466018B2 (en) 2014-05-23 2016-10-11 Apple Inc. Displays with radio-frequency identifi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68951A1 (en) * 1996-10-17 1998-04-23 Pinpoint Corporation Article tracking system
EP0886232B1 (en) * 1997-06-20 2007-09-05 Hitachi, Ltd. Reader and/or writer apparatus, power feeding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714121B1 (en) * 1999-08-09 2004-03-30 Micron Technology, Inc. RFID material track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0470596C (zh) 2002-11-25 2009-03-18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射频识别的多环天线
CN1560788A (zh) 2004-02-16 2005-01-05 红 张 天线切换式射频扫描目标自动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US7559839B2 (en) * 2005-03-09 2009-07-14 Reuben Baha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erifying players' bets on a gaming table
US7612675B2 (en) * 2006-02-14 2009-11-03 Miller Ronald N RFID—sensor system for lateral discriminatio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62569B2 (en) 2019-04-22 2020-12-08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284029B2 (en) 2012-10-09
US20100097188A1 (en) 2010-04-22
TW201018111A (en) 2010-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9415B (zh) 射頻充電系統及方法
US10721606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involv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TWI571165B (zh)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US9769686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KR20160049759A (ko) 주변 기기 탐색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US9602645B2 (en) Smart covering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TWI378665B (e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KR101580737B1 (ko) 조명시스템의 제어방법
EP3048781B1 (en) Watch typ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1672907B (zh) 射频定位系统及方法
US8193985B2 (en) Radio frequency pos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KR101658093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US10225703B2 (en) Communication circuit,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acquiring available services in an active communication mode and a passive communication mode using NFC
KR20170071334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KR20170045676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KR20160067393A (ko) 푸쉬 서비스 제어장치
KR101639123B1 (ko)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2023012820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performing sa query in wlan system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KR20160084188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1571736B1 (ko) 실내 측위 시스템에서 앵커 디바이스의 전력 절감 방법
KR20220017275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공유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5988682A (zh) 启动通信装置的通信信道的方法、系统和电子装置
KR20160087269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170081496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KR20170081502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