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21964B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propagation of metadata items - Google Patent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propagation of metadata item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21964B
TWI221964B TW092114501A TW92114501A TWI221964B TW I221964 B TWI221964 B TW I221964B TW 092114501 A TW092114501 A TW 092114501A TW 92114501 A TW92114501 A TW 92114501A TW I221964 B TWI221964 B TW I22196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tem
metadata
recording medium
items
propag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14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01974A (en
Inventor
Harald Schiller
Dirk Adolph
Jobst Horentrup
Wolfgang Klausberger
Axel Kochale
Original Assignee
Thomson Licensing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EP0201219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EP1369795A1/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EP020166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EP1385107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Thomson Licensing Sa filed Critical Thomson Licensing Sa
Publication of TW200401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01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219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2196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4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multimedia data, e.g. slideshows comprising image and additional audio data
    • G06F16/48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 G06F16/483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using metadata automatically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4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multimedia data, e.g. slideshows comprising image and additional audio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2003/0697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device management, e.g. handlers, drivers, I/O schedul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Description

1221964 五、發明說明(1) 發明所_屬孓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元資料項傳播至記錄媒體和/或裝置之 控制方法,以供讀/寫於記錄媒體,並關於進行方法之裝 置和記錄媒體。 —先前技術— 家庭娛樂的未來,有二重大發展之特徵。第一項發展 是,得以增加元資料項數。元資料項含有關於多媒體物、 記錄媒體和消費者電子裝置之各種額外資料。第二項發展 是消費者電子裝置會增加與網路連接,容許裝置間之通訊 和資料交換。
在可除去記錄媒體和連接於網路的消費者電子裝置之 環境中處理元資料項時,重大要旨是元資料如何在所牽涉 裝置和/或記錄媒體間傳播。已知元資料計劃不會消耗元 資料傳播。其關於元資料傳播之趨勢完全靜。元資料項之 任何傳播,必須由使用者明確自發。然而,如果某些元資 料項可以控制方法自動傳播,會極有效率並讓使用者感到 溫馨。為此目的之率直解決方式尚無可行,因為適合一種 元資料項的傳播行為,可能不適合不同種的元資料項。 發明ϋ容―
所以,本發明目的在於提議一種元資料項自動傳播至 記錄媒體和裝置之施能和控制方法,以供讀/寫於記錄媒 體0 按照本發明方法一要旨,包括如下步驟: 提供元資料項具有傳播性能,傳播性能界定元資料項
第7頁 1221964 1、發明說明⑵ 要傳播之記錄 媒體和/或裝 裏少在記 戒停電時,按 雖然在說 發明玎應用於 料交換’包t 則任何指定兀 傳播性能玎例 體插入裝置内 儲存玎保證二 作之前’可具 取出,或裝置 和裝置具有大 可能有的變化 過渡另一「裝 「記錄媒體裝 播元資料項。 用。 傳播性能宜假 實施不同計劃 界定傳播性能 ’必須規定什 好是界定一組 以及元資料應儲存之記錄 出時,或在裝 和儲存元資料 「取出」辭句 何接觸形式, 料項增加傳播 以自動元資料 量具體化。當 資料項之自動 在發動任何進 。當記錄媒體 料項可保證記 沒有失去對元 一「裝置狀態 」至「開」, 置」等等,即 多其他裝置狀 置供電 項。 ,但本 容許資 性能, 傳播。 記錄媒 傳播和 一步動 從裝置 錄媒體 資料項 」發生 或從 自動傳 態亦可 媒體和/或裝置 置,以及 錄媒體插入裝置内或取 照傳播性能,自動傳播 明書中使用「插入」和 記錄媒體和裝置間之任 無接觸技術。對各元資 資料計劃均可擴充,得 如以預定大小的標記向 ,或當裝置供電時,元 者(裝置和記錄媒體), 備全部必要的元資料項 停電時’自動傳播元資 部份最新元資料項,即 。更通常的趨勢是,從 置狀態」,例如從「關 載」到「無記錄媒體裝 除上述裝置狀態外,許 設複數預疋值之-項或多項。如 以傳播元資料項。對於各元資料計則,p 2 之〆組可用數值,所謂「儲存狀態=。=f 麼元資料項應拷貝於什麼位置和何時 卜 規律為之,各規則與-項或多項;^儲^最 1221964 五、發明說明(3) 態和一項或多項上述裝置狀態之某種組合息息相關。規則 規定在到達某裝置狀態時,應在元資料項上進行某儲存狀 態。 傳播性能之可能數值包含: 一全面性 一限記錄媒體 一全部記錄媒體 一限裝置 一全部裝置 一暫時性。
「全面性」元資料項,指傳播至任何可存取之儲存位 置,即從記錄媒體到記錄媒體曾經插入過的全部裝置,或 從裝置到曾經插入過的全部記錄體。 「限記錄媒體」元資料項,指限於所要歸屬的記錄媒 體,惟裝置内終歸暫時儲存者除外。一旦記錄媒體從裝置 除去,暫存在裝置内的元資料項拷貝也必須除去。
「全部裝置」元資料項,類似「限記錄媒體」元資料 項,不同的是元資料項會傳播到記錄媒體曾經插入過的任 何裝置,即使在記錄媒體取出後,仍會留存在裝置内。然 而,永遠不會從任何此等裝置傳播回到任何其他記錄媒 體。 「限裝置」元資料項,指從未離開裝置,但即使裝置 供電,仍留在裝置内。限裝置元資料項永遠不會存在於任 何記錄媒體上。
第9頁 1221964 五、發明說明(4) 全部記錄媒體」元資料項,扞盖 資料項,不同的是元資料項會傳播到J J :^置」元 任何記錄媒體。然而,元資料項永 :,入過衣置内的 媒體,播=到任何其他裝置,惟暫時儲‘二二何此等記錄 。暫時性元資料項可在裝置;電後以開的裝置内 7G資料項操作時使用。 ,、/、存在。例如可在 雖然傳播性能之上述界定值已足以次 播,當然其他數值亦可用。 控制疋貝料項之傳 本發明方法之第二要旨包括如下步驟·· 提供元資料項具有傳播性能,傳播性能假設 值,至少在記錄媒體插入裝置内或 或第 電或停電時,如果而且只有如果夫 、’或裝置在供 才自動傳播具有第一傳播:r心置時, 到記錄制,或反之。僅用二傳::項?貝,從裝置 傳播計劃。元資料項是否傳播,不^一牛乂可達成透明 或記錄媒體應傳播元資料項。笛 乂为辨哪一裝置 分別指稱「主動性」和「被動;一和^傳播性能值以下 記具體化。㈣動傳播限制二“:播性能例如可以標 置之元資料項,即可保證傳播一致存在於4別位 性能。例如,將與元資料項二:u:二:現有傳播 即可確證是否有-致的元資:=獨特識別说加以比較, 此方法的優點是,裂存在\ 的傳播性能對元資料項永久T s Τ ^,使用者明白不同 久或非水久儲存於記錄媒體和骏
第10頁 1221964 五、發明說明(5) 置内之效應。 本方法宜 播性能,改變 動性」,傳播 不必有其他設 元資料項之拷 本發明方 資料項均可存 ,無論該記錄 一記 項, 一來 體内 全部 部插 操作 記憶 為永 項存 資料 任何 且潛 料項 定用 憶體 或此 ,在 。所 記錄 入的 、處 體和 久性 取, 項的 存取 在性 。適 途均 内, 等元 操作 以, 媒體 記錄 理和 永久 記憶 遠較 縮小 於縮 較慢 度指 可使 又包括 為第二 過程不 施來防 貝始終 法宜又 取於記 媒體何 供裝置 資料項 中,所 第一記 之元資 媒體和 再歸類 性記憶 體。典 儲存於 版儲存 小版内 存取於 定縮小 存取速 步驟為 傳播性 會遞迴 止元資 為「被 包括步 錄媒體 時插入 之第二 之縮小 有可存 憶體始 料項全 第二記 。第一 體為佳 型上, 永久性 於依電 未含有 永久性 版内應 度與記 ,把元資 能值,把 料項所傳播拷貝之傳 傳播性能改變成「被 會在一次重複步驟後停止。 良分佈。「主動性」 料項的不 動性」。 驟為,當 上,或此 裝置内, 記憶體内 版,讀/ 取元資料 終含有來 部。 憶體 和第 〇 缺 儲存 記憶 性記 的元 記憶 含元 憶體 第一 。如 二記 而, 於依 體者 憶體 資料 體内 資料 使用 裝置 等元 暫時 可存 寫於 項均 自裝 記憶 此可 憶體 第一 供電 資料 儲存 取之 記錄 儲存 置和 體實 使元 以分 記憶 電性記憶 為快速。 内,可迅 項部份, 所保有的 項之部份 之間獲得 ,而全部元 項之縮小版 於裝置之第 全部元資料 媒體。如此 在第一記憶 插入其内的 際上模擬全 資料項容易 別為依電性 體亦可實施 體的元資料 如果只有元 速存取,而 必須有額外 全尺寸元資 ,對任何指 最佳妥協。
第11頁 1221964 五、發明說明(6) 例如像「創作日期」、「作者」、「最進存取」等均不一 定需要儲存於依電性記憶體内。以下提到「元資料項」須 知始終包含元資料項縮小版和全尺寸元資料項的情況。 按照本發明又一有益精華之方法,包括步驟為,從網 路恢復額外元資料項,並把此等元資料項至少暫時儲存於 裝置内。如此一來,從網路的其他裝置可得其他有助益的 元資料項。「網路」指在裝置間可得資料交換之方式連接 的任何裝置數,包含有線和無線連接。 本方法宜又包括步驟為:對儲存時的元資料項增加位 置識別號,位置識別號表示元資料項的傳播性能應用之儲 存位置。顧及本發明第一要旨之方法,第一記憶體内儲存 的「限記錄媒體」元資料項和「全部裝置」元資料項,必 須一致書寫回到其所由來之記錄媒體。此外,對於「全部 記錄媒體」元資料項,必須在存留於裝置(且能堅持於此 並書寫於任何插入之記錄媒體)内者,以及因在插入的記 錄媒體之發現而暫存於第一記憶體内者(先前業已利用不 同裝置書寫)之間,加以分辨。在可以保存複數記錄媒體 的裝置内,關鍵在於一致書寫回頭,以瞭解各元資料項來 由之插入記錄媒體。 顧及本發明第二要旨之方法,在裝置的第一記憶體内 可存在來自不同位置之元資料項若干份拷貝,並具有不同 傳播性能。例如,來自第一記錄媒體的「主動性」元資料 項,可拷貝為到裝置第一記憶體之「被動性」元資料項, 即具有傳播性能「被動性」以及位置識別號「裝置」。此
1221964 五、發明說明(7) 外,同樣元資料項的其他拷貝,可存在於具有傳播性能 「主動性」和位置識別號「媒體1」之第一記憶體内。來 自其他記錄媒體之另外拷貝亦可存在。存在於第一記憶體 内來自不同記錄媒體之元資料項,必須一致書寫回到其所 由來之記錄媒體。同時,必須保存正確的傳播性能。對儲 存時的元資料項增加位置識別號,則上述全部問題便容易 解決。 本發明方法宜進一步包括步驟為,修改所儲存元資料 項之傳播性能。此項傳播性能的修改可自動或由使用者的 意願進行。以此方式又可提供管理元資料項之傳播性能。
按照本發明,此方法又包括步驟為:按照傳播性能和 位置識別,至少在記錄媒體從裝置取出時,從裝置的第一 記憶體書寫回到記錄媒體,而至少在裝置停電時,從裝置 的第一記憶體進入裝置之第二記憶體。當上述元資料項之 縮小版在記憶體内處理時,必須瞭解此項寫回是包括參照 和輸出全尺寸元資料項,使得元資料項離開系統時,不會 部份失落。寫回步驟保證全部元資料項都寫到其傳播性能 所表示之位置,而在元資料已有變化時,記錄媒體和裝置 二均具有最新的元資料項。
按照本發明進一步有益的精華,此方法又包括把裝置 内儲存之元資料項送到網路。此舉可幫助元資料項至網路 上其他裝置。 把元資料項寫回記錄媒體、把元資料項運動到第二記 憶體,和/或把元資料項送到網路的步驟,宜包括在第二
第13頁 1221964 五、發明說明(8) 記憶體内和/或網路内,重寫存在於記錄媒體上之元資料 。如此保證在第一記憶體外面,每項元資料項具有明確的 傳播性能,如果元資料項合併,情況不同。只有在裝置的 第一記憶體内部,同樣元資料項(即具有一致元資料體的 元資料項),可以不同值之傳播性能存在。所以,元資料 項之資料結構得以持有一以上之傳播性能。
本發明方法宜又包括步驟為:提供具有終止性能的至 少若干元資料項,以限制元資料項之傳播。此終止性能可 例如為時間限制、傳播步驟次數限制,或任何其他性能, 可能抑制不然就是限制傳播。如此終止性能在「全面性」 元資料項情況時變得特別重要,否則會展現「病毒狀」性 能。 本發明方法宜再包括步驟為:提供記錄媒體和/或讀 寫於記錄媒體所用、裝置,具有保護性能,以防止元資料項 的傳播和/或改變。傳播性能指可由保護性能取代,即傳 播性能所需的任何拷貝動作,只能在所涉及記錄媒體、裝 置和/或元資料項容許時才進行。此舉可例如防止元資料 項之不良傳播。
保護性能宜提供保護,對抗元資料輸出、輸入,或兼 輸出和輸入至記錄媒體和/或讀寫記錄媒體用之裝置。使 用者以此方式可決定並容易遂行是否裝置或記錄媒體要保 護元資料項傳播至其他記錄媒體和/或裝置,或從其他記 錄媒體或裝置接受元資料項,或二者兼備。 按照本發明,讀寫於記錄媒體用之裝置,包括進行本
第14頁 1221964 I五、發明說明(9) 發明方法用之機構。如此裝置提供使用者極其有效率且對 使用者親切的方式控制元資料傳播。 | 記錄媒體宜包括具有傳播性能之元資料項,以進行本 發明方法。此記錄媒體最佳支持本發明方法。 資料流宜包括具有傳播性能之元資料項,以進行本發 明方法,此資料流例如最適於包括本發明裝置之網路。 為最佳明白本發明,參見附圖說明特殊具體例之有益 組態如下。惟須知本發明不限於此等具體例,而特殊之特 點可權宜組合和/或修飾,不違本發明之範圍。 實施方式
第1圖表示本發明之元資料傳播計劃。表示元資料項 在第一記錄媒體1以及第一和第二裝置3,4間傳播,供讀寫 於記錄媒體,並在第一裝置3與第二記錄媒體2之間。圖限 於「全面性」(實線箭頭)、「全部記錄媒體」(點線箭 頭)和「全部裝置」(虛線箭頭)元資料項,因為「限記 錄媒體」和「限裝置」元資料項,在裝置3,4和記錄媒體 1,2間不發生實際傳播。「全面性」元資料項可處於記錄 媒體1,2或裝置3,4上,供讀寫於記錄媒體。若處於記錄媒 體1,2上,可傳播到插入記錄媒體1,2的任何裝置3,4。元 資料項則從裝置3,4傳播到插入其内之任何其他記錄媒體 1,2。若「全面性」元資料項處於任一裝置3,4,會先傳播 至插入其内的記錄媒體1,2,並繼續從記錄媒體1,2傳播至 插入記錄媒體1,2之任何其他裝置3,4。 「全部記錄媒體」元資料項只能從供讀寫於記錄媒體
第15頁 1221964 五、發明說明(ίο) 之裝置3,4傳播至插入其内的記錄媒體。係儲存於記錄媒 體1,2,但與「全面性」元資料項相反的是,不能從記錄 媒體1,2連續傳播至其他裝置3,4。 「全部裝置」元資料項只從記錄媒體1,2傳播至裝置 3,4,供讀寫於記錄媒體。可儲存於插入記錄媒體1,2之任 何裝置3,4,但不從裝置3,4傳播至任何其他記錄媒體 1,2。 第2圖表示使用裝置狀態過渡計劃傳播元資料項。圖 上有三種主要狀態··第一種狀態「斷電」1 0,第二種狀態 「通電,未認出記錄媒體」1 2,第三種狀態「通電,認出 記錄媒體」1 4。假設過渡至「斷電狀態」1 0始終經過「通 電,未認出記錄媒體」狀態1 2。從第一狀態1 0過渡到第二 狀態1 2是通過「通電」步驟1 1。因此,在第二狀態1 2和第 一狀態1 0間之過渡是通過「斷電」步驟1 6。從第二狀態12 至第三狀態1 4的狀態過渡,是通過「迎接記錄媒體步驟」 1 3發生。步驟1 3包括至少二情況: 認出插入裝置或裝置複數通口之一的記錄媒體; 和 一通電後,認出實體已存在於裝置内之記錄媒體。 因此,第三狀態1 4和第二狀態1 2間之過渡,通過「告別記 錄媒體」步驟1 5發生。如上所述,「告別記錄媒體」步驟 1 5亦包括至少二種情況: 一即將從裝置取出記錄媒體之前,告別記錄媒體; 以及
第16頁 1221964 I五、發明說明(li) | 一即將斷電之前,告別實體留在裝置内之記錄媒 |體。 第3圖表示本發明元資料項5存在於記錄媒體1,2上, 或裝置3,4之永久性記憶體3 1,4 1内,供讀/寫於記錄媒體 。元資料項5包括傳播性能6和保護性能7,但無位置識別 號。當然,如有需要亦可包含位置識別號。
第4圖表示本發明元資料項5存在於裝置3,4之依電性 記憶體3 2,4 2内,供讀/寫於記錄媒體。傳播性能6和保護 性能7之外,元資料項5又包括位置識別號8。此容許儲存 同樣元資料項之若干拷貝5,9,具有不同傳播性能6和位置 識別號8,一起在同樣依電性記憶體32, 42内。此實施方式 可例如儲存具有傳播性能6和分別位置識別號8之表的單一 元資料項5,或儲存各具有單一傳播性能6和位置識別號8 之個別元資料項5,9。然而,以第一種解決方式為佳,因 元資料項5只需改變一次。 第5圖表示使用依電性記憶體傳播具有不同傳播性能 的元資料項5計劃。圖示類似第1圖,有第一和第二記錄媒 體1,2,以及第一和第二裝置3, 4,供讀/寫於記錄媒體, 各裝置3,4包括永久性記憶體3 1,4 1,和依電性記憶體3 2,
4 2。裝置3,4不作用部份和不作用的記錄媒體1,2繪陰影線 ,不作用意指不參予元資料傳播。 雖然第5a圖亦顯示元資料項5,但在第5b至5d圖中省 略,以求清晰。 首先說明第5圖按照本發明第一要旨具有傳播性能之
第17頁 1221964 五、發明說明(12) 元資料項。 在第5a圖裡,表示處於第一記錄媒體1的「限記錄媒 體」元資料項5之處理。在記錄媒體1插入裝置3,4内時, 「限記錄媒體」元資料項5即拷貝到依電性裝置記憶體3 2, 4 2。在「告別記錄媒體」裝置狀態過渡時,「限記錄媒體 」元資料項5的拷貝即寫回到記錄媒體1,並從依電性記憶 體3 2,4 2除去。在裝置3,4内,不留元資料項5之拷貝,所 以「限記錄媒體」元資料項5也不會傳播到第二記錄媒體 2。
第5b圖表示「限裝置」元資料項處於第一裝置3的永 久性記憶體3 1之處理。在「通電」狀態過渡1 1時,「限裝 置」元資料項即從永久性記憶體3 1拷貝至依電性記憶體3 2 。在「停電」狀態過渡時,元資料寫回到永久性記憶體3 1 ,並從依電性記憶體3 2除去。「限裝置」元資料項無拷貝 離開裝置3,即無拷貝寫到記錄媒體1,2。 第5 c圖表示「全部記錄媒體」元資料項處於第一裝置 3的永久性記憶體3 1内之處理。在「通電」狀態過渡時,
元資料項的拷貝寫回到依電性記憶體3 2。在「告別記錄媒 體」狀態過渡時,「全部記錄媒體元資料項」之額外拷貝 ,即寫到記錄媒體1,2。在「停電」狀態過渡時,依電性 記憶體3 2内的元資料項拷貝即除去,寫回到永久性記憶體 3 1。記錄媒體1,2上的「全部記錄媒體」拷貝,不傳播到 插入記錄媒體1,2的任何其他裝置。 第5 d圖表示「全部裝置」元資料項處於第一記錄媒體
第18頁
122IWT 五、發明說明(13) 上之處理。在「迎接記錄媒體」狀態過渡時,「全部裝置 」元資料項之拷貝寫到依電性記憶體3 2,4 2。發生「告別 記錄媒體」狀態過渡時,元資料項在依電性裝置記憶體3 2 ,4 2内之拷貝,即寫回到記錄媒體1。發生「停電」狀態過 渡時,「全部裝置」元資料項之拷貝寫到永久性記憶體3 1 ,4卜從依電性記憶體3 2,4 2除去。「全部裝置」元資料項 不會傳播到任何其他記錄媒體。 茲以第5圖說明本發明第二要旨之元資料項,即資料 項可為「主動性」或「被動性」。
在第5 a圖内,表示處於第一記錄媒體1上的「被動性 」元資料項5之處理。當記錄媒體1插入裝置3,4内時,決 定元資料項5是否已存在於依電性裝置記憶體3 2,4 2内。若 否,「被動性」元資料項5即以位置識別號「媒體1」拷貝 至依電性裝置記憶體3 2,4 2,作為「被動性」拷貝。在 「告別記錄媒體」裝置狀態過渡1 5時,「被動性」元資料 項5之拷貝寫回到記錄媒體1,並從依電性記憶體3 2,4 2除 去。在裝置3,4内不留元資料項拷貝,所以,「被動性」 元資料項5也不會傳播到第二記錄媒體2。
第5b圖表示「主動性」元資料項處於第一裝置3的永 久性記憶體3 1内之處理。在「通電」狀態過渡1 1時,元資 料項之「主動性」拷貝以位置識別號「裝置1」寫到依電 性記憶體3 2。同時,若元資料項尚未存在於特定記錄媒體 1,2上時,元資料項「被動性」拷貝寫到裝置内存在之任 何記錄媒體1,2。相對應「被動性」拷貝以個別位置識別
第19頁 122 Ϊ9Μ 五、發明說明(14) 號寫到依電性裝置記憶體3 2。在「告別記錄媒體」狀態過 渡1 5時,依電性記憶體3 2内「被動性」元資料項之個別拷 貝,寫回到記錄媒體1,2,並從依電性記憶體3 2除去。在 「停電」狀態過渡1 6時,元資料項在依電性記憶體3 2内之 「主動性」拷貝即除去,並寫回到永久性記憶體3 1。元資 料項在記錄媒體1,2上之「被動性」拷貝,不會傳播到插 入記錄媒體1,2之任何其他裝置。
第5 d圖表示處於第一記錄媒體1上的「主動性」元資 料項之處理。傳播計劃只能參玫第一裝置3加以說明。第 二裝置4的計劃相同。在「迎接記錄媒體」狀態過渡1 3時 ,若元資料項尚未存在於裝置3内,則元資料項之「被動 性」拷貝以位置識別號「裝置1」寫到依電性記憶體3 2。 同時,具有位置識別號「媒體1」之元資料項「主動性」 拷貝,亦寫到依電性記憶體3 2。發生「告別記錄媒體」狀 態過渡1 5時,元資料項在依電性裝置記憶體3 2内具有位置 識別號「媒體1」之「主動性」拷貝,即寫回到記錄媒體1 ,並從依電性記憶體3 2除去。發生「停動」狀態過渡1 6時 ,元資料項具有位置識別號「裝置1」的「被動性」拷貝 ,即寫到永久性記憶體3 1,並從依動性記憶體3 2除去。元 資料項之「被動性」拷貝不傳播到任何其他記錄媒體2。
把元資料項的拷貝寫回到其個別來源位置,可以確實 保存元資料項在依電性裝置記憶體3 2,4 2内之所有變化。
第20頁

Claims (1)

1221964 六、申請專利範圍 ~~~ 1· 一種元資料項(5)分佈至記 ―― 丨置(3, 4)之控制方法,以供讀〆 ’二某體〇, 2)和/戏裝 包括如下步騾·· … 己錄媒體,其特徵為 揚供元首料項ί ^ λ曰i 包括如下步驟 …叹 κ 1徵為 提供元資料項(5 )具有傳 t 元資料項(5)應傳播之記錄濟/犯(6),傳播性能 以及元資料項⑸應儲存之以以,/或裝置(3, 4), 4),以及 、、_(1,2)和/或裝置(3 或聚置Ϊ少當記錄媒體(1,2)插入,署〆 ’ 存疋資料項(5)者。 、傳插性能(6),自動傳播和儲 假設複2叙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 复數預定值之—項或多項者法,其中傳播性能(6) (3,4)之·二資料項分佈至記錄媒赞ri 、 括如~ττ 制方法,以供讀/耷二某體1,2 )和/或裝置 如下步驟: /寫㈣媒體,其特徵為,包 假設第提f元資料項(5)具有傳播μ X第—或第二值; 傳播性能(6),傳播性能(6) 或穿筈在δ己錄媒體(1 2、扛 值^元次袓4 )通電或停電時,自^ f置(3,4 )内或取出時, ,如果且只有如果二記錄媒體(1,2),或反 。 尚未存在於個別其他位置(1,2 變元資料申利範圍第3項之# 項(5)傳播拷貝 撼^方法,又包括步驟為,改 傳播性能(6)至第二傳播性能值 1221964 六 者 、申請專利範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項之方法, 至少在裝置(3,4 )通電時,把裂置(3又包+括步驟為: (3 1,4 1 )内可存取之全部元資料項(5 或,第^記憶體 (5 )之縮小版,並至少在該記錄媒體插入$妒等=貝料項 把記錄媒體上可存取之全部元資料項,暫^ 4)内時, (3, 4)之第一記憶體( 32, 42 )内,供讀/寫於置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或3項之方法,又。勺^體者。 從網路恢復額外元資料項,廿4〜匕枯乂驟為: ⑴或其縮小版,至少暫時儲存於(裝)置以外元資料項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方法,7 —上 於儲存時,對元資料項(5 )或其縮匕步驟為: =號(8),位置識別號(8)指示元資料項、’ = T置識 傳播性能⑷可應用之儲存位置項(5)或其縮小版之 8改如:Λ專,範㈣5項之方法,又包括步驟為: 改變所儲存元資料項(5)之傳播性能者。 至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方法,又包括步驟為: 性能uti在記錄媒體(1,2)從裝置(3,4)除去,按照傳播 第_吃σ立置識別號(8 ) ’把兀資料項(5 )從裝置(3,4 )的 裝置( 32, 42 )寫回到記錄媒體(1,2),和/或至少在 資料項’rhf電時,按照傳播性能(6)和位置識別號,把元 (3 〇 從裝置(3, 4)的第一記憶體(32, 42 )運動到裝置 ’ <弟二記憶體(3 1,4 1 )者。 •如申睛專利範圍第9項之方法,又包括步驟為:
第23頁
TW092114501A 2002-06-03 2003-05-29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propagation of metadata items TWI22196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2012190A EP1369795A1 (en) 2002-06-03 2002-06-03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propagation of metadata items
EP02016630A EP1385107A1 (en) 2002-07-25 2002-07-25 Simplifie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propagation of metadata ite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01974A TW200401974A (en) 2004-02-01
TWI221964B true TWI221964B (en) 2004-10-11

Family

ID=29585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14501A TWI221964B (en) 2002-06-03 2003-05-29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propagation of metadata items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7934195B2 (zh)
EP (1) EP1369804B1 (zh)
JP (1) JP4954435B2 (zh)
KR (1) KR101050249B1 (zh)
CN (1) CN100592403C (zh)
DE (1) DE60317405T2 (zh)
MX (1) MXPA03004842A (zh)
MY (1) MY137174A (zh)
TW (1) TWI2219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46206B1 (en) 2004-10-08 2007-11-14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er-groups
EP1942470A1 (en) * 2006-12-29 2008-07-09 Legic Identsystems AG Authentication system
US9465937B1 (en) * 2008-05-30 2016-10-11 Symantec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curely managing file-attribute information for files in a file system
JP6357770B2 (ja) * 2013-12-26 2018-07-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US11074275B2 (en) * 2019-04-09 2021-07-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omatically propagating tagging of content items in a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environ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2618A (en) * 1973-09-17 1975-05-13 William S Hart Advertising and display device
JPS60215262A (ja) 1984-04-11 1985-10-28 Nec Corp 半導体記憶システム
JPS6371721A (ja) 1986-09-13 1988-04-01 Fujitsu Ltd Ramデイスクの運用方式
EP0481508B1 (en) 1990-10-18 1997-04-0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Back-up/restor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US5666530A (en) * 1992-12-02 1997-09-09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System for automatic synchronization of common file between portable computer and host computer via communication channel selected from a plurality of usable channels there between
JPH07326166A (ja) 1994-05-30 1995-12-12 Ricoh Co Ltd 光ディスクアクセス装置
JP3560642B2 (ja) 1994-06-02 2004-09-0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US5610893A (en) * 1994-06-02 1997-03-1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for copying information from exchangeable master recording medium to a plurality of other exchangeable recording media
JPH086833A (ja) * 1994-06-23 1996-01-12 Ricoh Co Ltd 文書ファイリング装置
JPH08190533A (ja) * 1995-01-09 1996-07-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データサーバ
US5664228A (en) * 1995-08-09 1997-09-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Portable information device an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ownloading executable instructions from a computer to the portable information device
JPH10156043A (ja) 1996-12-04 1998-06-16 Denso:Kk 料金徴収装置を備えるゲーム機およびゲームデータ記憶媒体
US6493720B1 (en) * 1998-01-26 2002-12-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nchronization of metadata in an information catalog
US6611812B2 (en) * 1998-08-13 2003-08-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cure electronic content distribution on CDS and DVDs
US6240416B1 (en) * 1998-09-11 2001-05-29 Ambeo, Inc. Distributed metadata system and method
JP2000099487A (ja) 1998-09-25 2000-04-07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マルチプロセッサ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同報通信方法及び送受信装置及び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及びこの方法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0183916A (ja) 1998-12-18 2000-06-30 Fujitsu Ltd Atm装置及びatm装置における転送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3763992B2 (ja) 1999-03-30 2006-04-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JP2000293458A (ja) 1999-04-09 2000-10-20 Canon Inc データ配信装置及びデータ受信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JP3438663B2 (ja) * 1999-08-23 2003-08-1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
JP4284774B2 (ja) 1999-09-07 2009-06-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送信方法及び通信方法
US7383320B1 (en) 1999-11-05 2008-06-03 Idom Technologie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updating website content
US6681323B1 (en) * 1999-11-29 2004-01-20 Toshiba America Information 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installing an initial software configuration including an operating system module from a library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operating system modules based on retrieved computer identification data
JP2001318832A (ja) 2000-05-12 2001-11-16 Nec Corp ディスクキャッシュ制御システム
JP3766259B2 (ja) * 2000-06-01 2006-04-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パケット転送装置
JP2002077134A (ja) 2000-08-31 2002-03-15 Toshiba Corp サーバ・クライアント・システム、データサーバ、データクライアント及びデータ提供・利用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US20040015822A1 (en) * 2001-03-23 2004-01-22 Linton Samuel W.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assembly and verification of software components into flexible applications
US7191190B2 (en) * 2001-03-27 2007-03-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a data management for media content objects
US20030028870A1 (en) * 2001-08-01 2003-02-06 Weisman Mitchell T. Distribution of downloadable software over a network
US7310821B2 (en) * 2001-08-27 2007-12-18 Dphi Acquisitions, Inc. Host certif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7730446B2 (en) * 2003-03-12 2010-06-01 Microsoft Corporation Software business process model
US7448022B1 (en) * 2004-02-10 2008-11-04 Prasad Ram Dynamic software composition in a component-based software system
US8423954B2 (en) * 2006-03-31 2013-04-16 Sap Ag Interactive container of development components and solutions
US9147080B2 (en) * 2008-02-06 2015-09-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granular access control
US8413256B2 (en) * 2008-08-26 2013-04-02 Cox Communications, Inc. Content protection and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317405T2 (de) 2008-10-02
TW200401974A (en) 2004-02-01
MY137174A (en) 2009-01-30
US20030225792A1 (en) 2003-12-04
MXPA03004842A (es) 2005-09-08
DE60317405D1 (de) 2007-12-27
CN100592403C (zh) 2010-02-24
EP1369804B1 (en) 2007-11-14
JP4954435B2 (ja) 2012-06-13
EP1369804A2 (en) 2003-12-10
EP1369804A3 (en) 2005-08-24
JP2004252933A (ja) 2004-09-09
KR20030093990A (ko) 2003-12-11
CN1471099A (zh) 2004-01-28
KR101050249B1 (ko) 2011-07-19
US7934195B2 (en) 2011-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98167B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ing invalidity indicators for buffered memory
CN103473251B (zh) 在使用处理器件的计算环境中提供使用选择性元组版本化的文件系统快照的方法和系统
JP4896218B2 (ja) 権利オブジェクトの検索装置および方法と権利オブジェクトの検索のためのマッピング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3229171B (zh) 基于快照的复制
TW200937198A (en) Storage device having direct user access
US8131929B2 (en)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ent virtualization
TW200525353A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card, and ac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JP2008511881A (ja) インスタントメッセージング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に基づきオンラインファイルストレージを実現する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TWI531901B (zh) 群組表資料沖除技術
CN101164072B (zh) 内容管理系统、方法、内容管理用的存储装置及集成电路
TWI222583B (en) Contents recording/duplicat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a storing program for recording/duplicating contents
TW200820267A (en) Protecting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on portable storage media
JP2013117973A (ja) デジタル著作権管理のためのトークン管理方法
TWI221964B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propagation of metadata items
CN108228425A (zh) 一种Linux系统实施获取设备热插拔信息的系统
TW201502778A (zh) 自第一節點到第二節點之位址範圍轉移技術
JPH10269144A (ja) 情報記録再生方法とその装置および情報提供方法とその装置ならびに情報記録媒体
CN106100967A (zh) 一种发送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TWI259451B (en) Audio-visual player capable of updating core programs automatically
JP2006065503A (ja) 権利情報を格納した記録媒体、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権利情報の管理方法
KR20070012210A (ko) 애드혹 네트워크를 기반으로 한 가상 스토리지 시스템 및가상 스토리지 관리 방법
CN103488768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文件管理方法及系统
TW201216055A (en)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EP1385107A1 (en) Simplifie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propagation of metadata items
JP2005235246A (ja) サー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