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54379B - Forming method of fluorescent surface and its forming device, and cathode-ray tube - Google Patents

Forming method of fluorescent surface and its forming device, and cathode-ray tub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54379B
TW554379B TW091108702A TW91108702A TW554379B TW 554379 B TW554379 B TW 554379B TW 091108702 A TW091108702 A TW 091108702A TW 91108702 A TW91108702 A TW 91108702A TW 554379 B TW554379 B TW 55437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transfer
layer
transfer film
transfer roll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08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atsutoshi Ohno
Koji Fujita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16722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235888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1822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237357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1822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2373579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543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5437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removal,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discharge lamps, or parts thereof; Recovery of material from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9/20Manufacture of screens on or from which an image or pattern is formed, picked up, converted or stored; Applying coatings to the vessel
    • H01J9/22Applying luminescent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removal,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discharge lamps, or parts thereof; Recovery of material from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9/20Manufacture of screens on or from which an image or pattern is formed, picked up, converted or stored; Applying coatings to the vessel
    • H01J9/22Applying luminescent coatings
    • H01J9/227Applying luminescent coatings with luminescent material discontinuously arranged, e.g. in dots or lines
    • H01J9/2277Applying luminescent coatings with luminescent material discontinuously arranged, e.g. in dots or lines by other processes, e.g. serigraphy, decalcoman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Formation Of Various Coating Films On Cathode Ray Tubes And Lamps (AREA)
  • Decoration By Transfer Pictures (AREA)

Description

554379 A7 B7 五、發明説明1 ~Μ 發明的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可實現有效顯示區域之擴大化、高可靠性 化、高作業效率化及低成本化之勞光面之形成方法及其形 成裝置。 發明係關於可實現有效顯示區域之擴大、高可靠性,且 低成本化之陰極射線管。 先前技藝 電視機、電腦用顯示器等陰極射線管之勞光面之形成, 通常係使用漿液法。例如’彩色陰極射線管之榮光面通常 係以下列方式形成。 首先’在陰極射線管之面板’即在周緣部全周具有外緣 部之面板内面开;?成感光塗膜。感光塗膜可使用例如PVA (聚 乙晞醇)-ADC (重路酸铵)系或p v P聚乙缔ϊτ比嘻燒_ - das (4,4、二迭氮基芪2,2’-二橫酸铵)系等感光塗膜。將感光塗 膜烘乾後’以色選別機構為光罩,施行紫外線曝光,並以 水洗等施以顯影處理而在對應於各色之位置形成例如帶狀 之光阻層。 其次,在包含光阻層之全面塗敷碳泥,烘乾後,施行反 轉顯影,然後與光阻層共同地移除其上之碳層,形成特定 圖案之碳帶(CS)。 其次,塗敷第一色,例如藍色之螢光體泥,烘乾後,經 由色選別機構施行紫外線曝光,顯影處理後,在特定圖案 之碳帶(CS)間形成藍色螢光體帶。以下,利用同樣方式, 分別其他碳帶(CS)間形成綠色螢光體帶、紅色螢光體帶而 -4- ______________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D 554379
形成所希望目的之彩色勞光面。 斤在此種㈣法中,在處理光阻層之際,必須使陰極射線 ϊ之面板旋轉此時,不僅需要電力,而且餘之光阻液 會在面板周邊大量噴濺,為施行噴濺於面板周邊之光阻液 之處理及㈣之光阻液之廢棄處理,需要龐大的成本與時 間。·塗敷碳泥後的烘乾也需要許多電力。為解決此問題及 達成彩色陰極射線管製造之簡化與降地耗電量之目的,已 知有利用轉印法形成螢光面之方法。 利用轉印法形成螢光面係利用以下之方式進行:使供應 軸所供應,且捲繞在捲取軸之至少具有接著層與螢光體層 之轉印薄板疊合在陰極射線管之面板内面(形成碳帶之内 面),一面使轉印滾筒在轉印膠片上加熱、加壓,一面由面 板内面之一端向他端轉動而使其接著。接著完成後,卸下 轉印滾筒,將轉印膠片剥離而將第一色,例如綠色之螢光 體層轉印於全面上。然後,以色選別機構為光罩,施行紫 外線曝光,並以水洗等顯影,經烘乾而形成綠色螢光體 帶。以下,利用同樣之轉印法依次形成第二色,例如藍色 之螢光體帶、第三色,例如紅色之螢光體帶。 然而,在以往利用轉印法之螢光面之形成方法及其形成 裝置中,由於支持色選別機構之面板銷突出面板外緣部之 内面,難以將轉印膠片接著至面板内面之端緣,使得有效 顯示區域(即所謂有效畫面)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在作業 上希望能夠在轉印時,包含端緣之面板内面全區都保持均 勻之轉印壓力,不會產生螢光體層之模糊及角隅部之螢光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4379 A7 B7
體層皺紋等現象。 本發明係用於提供可擴大有效顯示區域,且形成高可靠 性之螢光面之螢光面之形成方法及其形成裝置。 本發明係用於提供可擴大有效顯示區域,且確保高可靠 性之陰極射線管。 & 發明之目的及概述 在第一發明之螢光面之形成方法中,係在利用轉印滾筒 使轉印膠片在未達面板内面之途中下降,接著使轉印滾筒 移動至面板内面之端緣位置後,使其與轉印膠片同時往下 壓在面板内面之端緣上而開始進行對轉印膠片之推壓。因 此,可使轉印滾筒達到面板之端緣,且將螢光面之構成要 素層轉印到面板内面之端緣。 在第一發明之螢光面之形成裝置中,係控制轉印滾筒, 使其與轉印膠片同時在未達面板内面之位置暫時停止,在 移動至面板内面之端緣側後,與轉印膠片同時往下壓在面 板内面之端緣上而開始進行對轉印膠片之推壓。因此,可 使勞光面之構成要素層轉印到面板内面之端緣。 在第二發明之螢光面之形成方法中,係使面板傾斜,以 便使被推壓側之端緣成為下側,故包含角隅部之端緣之r 部分之面呈現近水平狀態。在此狀態下,利用轉印滾筒將 轉印膠片擠壓在端緣部分,故可使轉印膠片穩定地接著於 端緣部分,特別係接著於R部分,而不致於產生敏紋等。 在第二發明之螢光面之形成裝置中,係在將轉印膠片接 著於包含面板内面之角隅部之端緣部分之際,驅動使面板 -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〇x 297公釐) 554379 五、發明説明(4 ==機Γ使面板傾斜,而使面板之尺部分呈現近於水 、狀4。在此狀態下,利用轉印滾筒施行將轉印膠一 於角隅部分’故可穩定地施行接著,且不產生K等。f 以施行加熱、加壓 謀求轉印工序之效 因具有一面將疊在 f第三發明之螢光面之形成方法中’係將轉印膠片叠在 板上’而至少使轉印滾筒往返一次 接著動作,故可提高轉印滾筒之速度 率化。 在第二發明之螢光面之形成裝置中 面板上之轉印膠片加熱、加壓,一面至少往返滾動—次之 轉印滾筒,故可提高轉印滾筒之速度,謀求轉印工序之效
率化並使轉印膠片之接著層不偏不倚地接著,其社果 即可形成可靠性高㈣光I U 此等本發明之陰極射線管中,因具有利用上述轉印方法 所形成之螢光面,故可提供可靠性高而有效畫面大的陰極 射線管,謀求陰極射線管之低成本化。 發明之實施形態 以下,依據圖式詳細說明有關本發明之螢光面之形成方 法及其形成裝置、及陰極射線管之實施形態。 圖1及圖3係表示有關本實施形態之螢光面之形成裝置, 即所明轉印裝置1之概略構成。本例係用於說明應用於將螢 光面轉印在陰極射線管之面板之情形。 本實施形態之轉印裝置丨(圖3)至少包含供應軸3 ,其係供 應具有構成螢光面之構成要素之構成要素層與接著層之轉 印膠片2者;捲取軸4 ,其係用於捲取後述轉印後之轉印膠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董) 554379 發明説明 片2之上部膠片基材3 1者;轉印滾筒(即所謂熱轉印滾 筒)5 ;推壓機構6,其係用於推壓熱轉印滾筒5者;移動機 構7(圖1 ),其係以特定之速度使熱轉印滚筒5沿著轉印方 向移動者;加熱機構8,其係將熱轉印滾筒5加熱至特定溫 度者;及面板載置台9(圖1、圖2),其係用於載置陰極射 線管之面板8 〇者。 在此’陰極射線管之面板8 〇 (圖1)係形成在形成螢光面之 前面周圍具有豎起之外緣部80s之形狀。在四邊之外緣部 8 0s内側設有用於支持色選別機構之支持銷(即所謂面板 銷)82,以四個點將色選別機構支持在面板8〇上。在本實 施形態中之面板80為橫長且平面型陰極射線管用之面板。 推壓機構6係經由轉印膠片2使熱轉印滾筒5向面板8 〇之 内面推壓,並構成可驅動控制熱轉印滚筒5,使其一 口氣地 下降至面板80之内面,或變更熱轉印滾筒5之推壓位置。 推壓機構6例如可利用汽缸構成,推壓機構(例如汽缸”係 被固定於未予圖示之支持部,其汽缸桿6&之前端被固定於 支持加熱機構8及熱轉印滾筒5之固定基板1〇之中央。 加熱機構8係用於將熱轉印滾筒5加熱至特定溫度。本例 之加熱機構8係沿著滾筒長度方向,以半圓筒狀構成於熱轉 印滾筒5上部❶此時,係使棒狀加熱器12内藏於加熱器蓋 13之方式所構成。熱轉印滾筒5被此加熱機構8加熱而被控 制於所要之一定溫度,即可熱轉印之溫度,例如12〇它程 度。在加熱熱轉印滾筒5之際,係使熱轉印滾筒5轉動而均 勻地將整個滾筒加熱至控制溫度。因此,加熱機構8,即加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4379 A7 ___ B7 五、發明説明(6 ) 熱器並不限定於如本實施形態之間接加熱型,也可採用由 中央直接加熱熱轉印滚筒5之直熱型。 面板載置台9係被配置於支持基台11上,可在面板投入位 置與熱轉印滾筒5之正下方之位置間移動。面板載置台9係 構成可利用上面載置面板8 0使面板内面朝上之狀態,用例 如真空吸著方式固定面板80。面板載置台9可保持常溫或 也可在面板載置台9下設置加熱器,將面板80溫度保持於 40 至 45 〇C 0 面板載置台9在轉印時之轉印方向上,可構成使面板8〇向 一方或他方選擇性地傾斜。 移動機構7係設定於必要時,可利用控制機構,在轉印 時,使熱轉印滾筒5僅能施行往程移動固定面板8 〇,或往 返移動一次,或甚至於往返移動數次之狀態。 熱轉印滚筒5被安裝成可以驅動軸15為中心轉動自如之狀 態,具有可插入面板80内之寬度,即在加熱至所需溫度之 狀態下,近似於面板8 0内側之寬度(在本例中,為畫面垂直 方向之寬度)或比此寬度略短之長度,且在外面之一部分沿 著全長設有缺口部1 6,以便使熱轉印滚筒5可避開設於面 板8 0之外緣部8 0 s内側之面板銷8 2而位於開始端之位置。 熱轉印滚筒5可利用硬度7 0至9 程度,例如8 0。程度之 彈性滚筒(例如耐熱矽橡膠等製成之矽滾筒)形成。 熱轉印滾筒5由其缺口部16之一端轉動至他端一圈,可由 面板80内面之一端向他端,將轉印膠片加熱、加壓而使其 接著。 -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4379 A7 B7 五、發明説明(7 ) 另外,在熱轉印滾筒5中,如圖8 B所示,熱轉印滾筒5之 轴方向之兩端周緣係形成相同於橫長形狀之面板8 〇内面之 上下端邊之R部分(即面板内面與外緣部80s之交界部分之 曲面[曲率半徑R〗],參照圖”之尺形狀卜。又,如圖 8A所示,熱轉印滾筒5之缺口部16之兩端邊形成相同於面 板80内面之左右端邊之r部分(即面板内面與外緣部8()s之 交界部分之曲面[曲率半徑r2],參照圖^之尺形狀( = r2)。 熱轉印滾筒5之缺口部16之角隅部分,如圖8A所示,係形 成相同於面板80内面之角隅部分之r部分(即因屬於以丨與 R2之合流部分,故呈現近似於球面之曲面[曲率半徑 R3]),參照圖1)之R形狀( = R3)。 此外,設有檢出熱轉印滚筒5之轉印開始時之轉動位置, 即缺口部16之一端側之轉動位置之檢出裝置18。此檢出裝 置18係由檢出板19與光電傳感器2〇所構成。檢出板丨多在 本例中’係设在與熱轉印滾筒5同轴上,而可與熱轉印滾筒 轉動相連動地轉動。即,在熱轉印滾筒5之驅動軸。之 一端,設有可與熱轉印滾筒5成一體轉動之檢出板(即所謂 編碼器)19 ,用於檢出熱轉印滾筒5之位置(避開由後述說 明可詳知之面板銷而達到面板内面後,可將缺口部16之一 方側驅動至面板内面之端邊之位置)。此檢出板19成圓板 狀,在其圓周方向之一處形成向半徑方向延伸之一直線狀 之隙缝21所構成,並被安裝於驅動軸15,使此隙缝21與缺 口部“之-方端緣16a所形成之角度為…(例如參照圖 1 1 A) 〇 -10- 554379 A7 _____B7 五、發明説明(8 ) " 夬著此檢出板19配置著由一對發光元件22與受光元件23 構成之光電傳感器20(參照圖i、圖2)。此時,當檢出板19 之隙縫21來到垂直之位置時,來自發光元件22之光通過隙 縫2 1而被受光元件2 3所接受,藉以檢出熱轉印滾茼5已經 來到轉印開始時之轉動位置。驅動熱轉印滚筒5使其轉動之 馬達2 5係設於驅動軸1 5之他端(參照圖2)。 捲取軸4、熱轉印滾筒5、移動機構7、面板載置台9等係 藉馬達等之驅動源而轉動,並被轉動傳感器檢出位置,同 時構成整個裝置被微電腦等控制機構所控制之狀態。又, 轉印裝置1中設有將初始設定輸入於控制機構之控制面板 (未予圖示)。 又,如圖3所示,在由供應軸3經由導動滾筒41而捲取在 捲取軸4之轉印膠片2之移送途中,在對應於轉印時之面板 80兩端之位置設有一對L字形之轉印膠片推壓構件42及 43,以便由上方推壓轉印膠片2 ,使其達到面板8〇之途中 位置。一方之推壓構件42配置於固定之位置而使一端可以 擺動,並構成在擺動至下方時,可利用面板之外緣部推壓 轉印膠片2之狀態。他方之推壓構件43配置成可向上下移 動,並構成在移動至下側時,可利用面板之外緣部推壓轉 印膠片2之狀態。另外,設置第二捲取軸44,可對轉印時 供應軸3所供應之轉印膠片2,捲取剥離之下部膠片基層, 以便露出後述之接著層。 在本實訑形中,尤其在轉印開始時,採用驅動控制熱 轉印滾筒5之構成方式,使與轉印膠片2同時下降之熱轉印 -1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X 297公釐) 554379
滾筒5在面板内之途中暫時停止,接著在移動至熱轉印滾筒 5之推壓開始端部,即移動至缺口部16之端邊對應於面板 内面之端緣之位置後,與轉印膠片2同時下降到達面板内面 之端緣,藉以開始施行對轉印膠片2之推壓。 本實施形態所使用之轉印膠片2之一例如圖18所示。此轉 印膠片2由上而下依序將下列各層疊層所構成··即上部膠片 基層(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層)31、緩衝層 32、上部剝離層33、螢光面之構成要素之構成要素層,例 如具有感光性之螢光體層34、具有感光性之接著層35、下 部剥離層36及下部膠片基層(PET基層)37。各層厚度之一 具也例如下·上、下部膠片基層31、37為5〇 程度,緩 衝層32為40 程度,螢光體層34為3以爪程度。 轉印膠片2使用時,由下部剝離層36將下部膠片基層 剝離而露出接著層35 ,經由此接著層35將轉印膠片2接著 於面板内面。接著後由上部剝離層33 ,並由緩衝層32及上 部膠片基層3 i剝離而將螢光體層34殘留於面板内面。又, 在:轉印膠片2中’將上部剝離層33之密著力設定於大於 接著層35與面板之接著力,以便在經由接著層“將螢光體 層34熱壓著於面板内面後,可由不與接著部分相接著之部 分之交界處切斷接著層35及螢光體層34。 其次,說明上述轉印裝置丨之動作及轉印方法。 首卜先由轉印開始前,熱轉印滾筒5即受到溫度管制而旋 轉著,即熱轉印滾筒5係在被加熱機構8加熱調整於所希望 之胤度之狀態下而旋轉著。預備形成螢光面之面板係以 _ ·1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豕標準(CNS) Α4規格(2ΐ〇χ 297公爱) ----
裝 訂
554379 A7 B7 五、發明説明(1〇 ) 其内面朝上方式被輸送放置於面板載置台9上。面板載置台 9移動至熱轉印滚筒5正下方之特定位置後,接受到面板8〇 已經移動至特定位置之訊號時,裝置1之起動準備工作即告 完成。 其次,依照圖3至圖5所示方式施行基本的動作。即,如 圖3所示,熱轉印滾筒5在轉印開始位置處於待機狀態。在 轉印膠片2由供應軸3被拉出的途中,下部膠片基層37被第 二捲取軸44所捲取而呈現接著層35露出之狀態。接著,檢 出板19之隙縫21位置被光電傳感器20所檢出,而檢知熱轉 印滚筒5已經來到特定之轉動位置。此時,熱轉印滾筒5之 缺口部16之一方端緣16a對應於不碰觸到面板銷82(更詳細 地說’係指圖4之推壓構件4 3 )之位置。熱轉印滾筒5來到 此特定之轉動位置時,加熱機構8被切斷,同時熱轉印滾筒 5停止轉動。在此狀態下,熱轉印滾筒5處於可自由轉動之 狀態。 其次,如圖4所示,一對推壓構件42、43起作用,一面 由上方向下推壓轉印膠片2,一面將其壓入面板8〇内,並 暫時利用此推壓構件42、43推壓著轉印膠片2。其後,推 壓機構之汽缸6開始驅動而使熱轉印滾筒5下降,並進一步 將轉印膠片2壓入面板80内面。 其次,如圖5所示,移動機構7開始驅動而使熱轉印滾筒5 在面板80内面由一端向他端移動。此時,熱轉印滾筒5經 由轉印膠片2而接觸於面板8〇内面,因此,會一面向水平 方向旋轉,一面移動(即轉動)。利用此熱轉印滚筒5加熱及 •1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54379
加壓轉印膠片2 ,並經由接著層35使其接著於面板内面。 當面板内面之面積部分之轉印膠片2接著完成後,熱轉印滾 筒5及推壓構件42、43回到圖3之待機位置。同時,轉印膠 片2被第一捲取軸4捲取時,上部膠片基材31及緩衝層”即 與剝離層3 3共同地由接著於面板之部分之轉印膠片2被剥 離,未被加熱及加壓之部分之螢光體層34、接著層35由接 著部分被切斷、因此,在面板8〇内面僅留下螢光體層34而 完成螢光體層34之轉印。 為了儘可能地擴大陰極射線管之有效顯示區域,有必要 以跨及與其外緣部80s之交界之尺部分83之方式,將轉印膠 片2廣泛地接著在面板8〇内面。即,由於轉印膠片2難以找 出轉印時之位置,故如圖1 9所示,必須在形成於面板8 〇内 面之螢光面形成比所謂有效顯示區域85寬特定尺寸d之尺 寸,例如將周圍尺寸設為2 mm之程度。為了使有效顯示區 域8 3更接近於面板周緣,採用將轉印膠片2跨及面板周緣 及角隅部之R部分83之方式加以接著。 轉印膠片2轉印開始時,將轉印膠片2端部連接於面板8() 内面之一端之方法有兩種。 圖9與圖10所示之方法為其中之一種方法。本方法如圖9 所示,使熱轉印滚筒5避開推壓構件43而一面壓下轉印膠 片2,一面垂直下降。當熱轉印滾筒5到達面板8〇内面時, 如圖1 0所示,驅動移動裝置7,使熱轉印滾筒5暫時向反方 向,即向圖中右側轉動,而潛入面板銷82下方,且使其一 部分跨及面板右端緣之R部分83之方式,將轉印膠片2加 -1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4379 A7 ________________Β7 五、發明親-- 熱、加壓接著。 其次’如前述圖5所示,使熱轉印滚筒5向圖中左方轉 動’並同樣以使其一部分跨及面板左端緣之R部分83之方 式’將轉印膠片2加熱、加壓接著。轉印膠片2接著完畢 後’使熱轉印滾筒5施行與轉印開始時相反之動作,即由左 端緣稍微回到右側後上升,而回到待機位置。 此圖9與圖1 〇所示之方法中,面板右端緣部分會受到二次 熱轉印滾筒5之加熱、加壓。因此,面板全面之轉印壓力的 平衡會改變(從而螢光體層對面板表面之接著性之平衡也會 改變)’在極端的情形時,容易產生螢光體層模糊(混色)現 象。即’轉印壓力的平衡會對後述轉印後之螢光體層之曝 光、顯影產生影響,尤其在第二色以後之曝光、顯影中, 面板端緣部分受到二次加熱、加壓之處之螢光體會有一部 分殘留下來,而成為引起混色現象之原因。 一第一實施你•丨 圖1 1至圖1 3係表示有關第一實施例之方法。本方法如圖 11所示,使熱轉印滾筒5避開推壓構件43而一面壓下轉印 膠片2 ’ 一面在未到達面板内面之途中暫時停止。其次,如 圖12所示,驅動移動機構7,使熱轉印滾筒5向反方向,即 圖中右側移動,而來到對應於面板右端緣之r部分83之位 置,使其潛入面板銷82下方。其次,如圖13所示,使熱轉 印滾筒5垂直下降,使其缺口部1 6之一端緣1 6 a經由轉印膠 片2對接於跨及面板右端緣之R部分83之一部分之位置。然 後’驅動移動機構7,由此狀態使熱轉印滾筒5轉動至左端 -15·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54379
緣之R部分83 ,以便將轉印膠片2加熱、加壓接著。 轉印膠片2接著完畢後,施行熱轉印滾筒5之動作有二種 方法。一種方法是施行與轉印開始時相反之動作,也就是 說,達到左端緣後,使熱轉印滾筒5稍微上升,而在途中停 止,接著,使熱轉印滚筒5向右方移動而在離開推壓構件 42之處,再度使其上升而回到待機位置。另一種方法是與 圖9、圖10所述相同之動作,達到左端緣後,使熱轉印滾 筒5稍微向右方轉動,在離開推壓構件〇之處,使其上升 而回到待機位置。 依據使熱轉印滾筒5在面板8 〇内暫時停止,在移動至端緣 側後,下降至面板内面之方法時,熱轉印滾筒5可到達面板 内面之端緣部分,將螢光面之構成要素轉印於面板内面之 端緣,且可在包含端緣之整個面板内面全區,利用同一轉 印壓力進行轉印,故不致於產生上述轉印壓力不平衡現 象,而可施行構成要素層之均勻之轉印。因此,在螢光體 層之轉印上,可抑制螢光體層之模糊及螢光體層之端緣 部、角隅部之皺紋等現象。且因可將構成要素層轉印至端 緣,故可更進一步擴大有效顯示區域。 第二實施例 其次,說明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即,在熱轉印滾筒5 中,其軸方向之兩端緣呈現相同於面板内面之上下端緣之 R部分之R形狀(=曲率半徑!^),缺口部16之端部呈現相同 於面板内面之左右端緣之R部分之R形狀(=曲率半徑r2), 缺口部16之角隅部也呈現相同於面板内面之角隅部分之球 -1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爱) 554379
面形狀(=曲率半徑汉3),故可使轉印膠片2對面板内面之周 圍R部分保持良好之接著。 又、,在,行面板内面80之左右端緣之R部分83之轉印膠 片2之接著之際,在面板8〇之轉印方向上,可使面板⑽向 一方或他方選擇地傾斜而加以接著。例如如圖"A、B(要 部放大圖)所示,在將轉印膠片2之一端緣接著於轉印開始 時I右端緣之R部分83時,以翹起面板左端側之方式使面 板80傾斜而施行接著。在轉印膠片2接著於右端緣之r部分 83=畢時,面板8〇恢復水平狀態,使熱轉印滾筒$移動至 左詬’彖並將轉印膠片2接著於面板内面。當熱轉印滾筒$ 來到左端緣之R部分83時,如圖15A、B(要部放大圖)所 ^以翹起面板右端側之方式使面板80傾斜而將轉印膠片 2接著於左端緣之r部分83。 如此,將轉印膠片2轉印於面板端緣之R部分8 3時,利用 使被轉印側之面板端朝下側傾斜,即可使尺部分83之面接 近於水平狀態,而利用熱轉印滾筒5穩定地施行接著。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有些地方並未予圖示,例如,螢 光姐層可被轉印至接觸於面板内面之外緣部8〇s之端,光 及收層之碳層可被轉印至由面板内面端至外緣部之r部 分83。 I三實施你•丨 在沿著面板内面轉動熱轉印滾筒5之際,應用本發明之第 二實施例較為理想。即,如圖6所示,最好使熱轉印滾筒5 在面板80内面往返轉動。在本例中,係使其往返轉動一 -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4379 A7
次,必要時,也可使其轉動多數次。此熱轉印滚筒5之往返 轉動在形成彩色螢光面之際,應用於形成光吸收層之碳帶 後<螢光體層之轉印極為合適,尤其在施行第二色以後之 螢光體層之轉印上相當有效。 圖7係表示例如將光吸收層之碳帶5丨形成在例如面板 2面,在第一色,例如藍色(B)之螢光體層帶52B形成在所 需要之碳帶5 1間之間隙後,利用熱轉印滚筒5接著具有第 二色,例如紅色(R)之螢光體層34R之轉印膠片2R之情 形。 對轉印膠片2 R ,使熱轉印滾筒5由右端緣向左端緣轉動 時,即施行「往程之轉動」時,如圖7A所示,在藍色螢光 體層帶5 2 B之熱轉印滾筒5行進側之落差部分之接著雖然可 充分地施行’但在藍色螢光體層帶52B之背後之落差部分 之接著則播法充分地施行,而會產生間隙9 〇。其次,如圖 7 B所示’使熱轉印滾筒5由左端緣向右端緣轉動時,即施 行「返程之轉動」時,可充分施行在往程之轉動時位於背 後而不被接著之間隙9 〇部分之接著,而使全面都獲得均勻 之接著。 使熱轉印滾筒5在面板80内面上往返轉動之際,可使滾筒 之推壓力在往程與返程中保持一定。或者,也可使滾筒之 推壓力在往程與返程中呈現不同之值。使熱轉印滾筒5在面 板80内面上往返轉動之際,可使滾筒之移動速度在往程與 返程中保持一定《或者,也可使滚筒之移動速度在往程與 返程中呈現不同之值。熱轉印滾筒5之移動速度愈慢,且滾 -18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A7 ^----- B7_ 五、發明説明(16 ) 筒之推壓力愈大時,轉印膠片2對面板8〇之接著力愈強。 因此,只要控制熱轉印滾筒5之推壓力與移動速度,以控制 轉印膠片2之接著力,即可施行更理想之轉印。 如此,使熱轉印滚筒5在面板8 〇内往返轉動時,即可使轉 卩膠片2之接著層35不偏不倚地進入已形成之碳帶間、螢 光體帶間等條帶之間,良好地施行所要目的之轉印,增進 螢光面之可靠性。 其;人,利用圖16及圖17說明包含上述轉印工序之彩色勞 光面之形成情形。 首先,如圖16A所示,在面板8〇内面形成光吸收層,例 如形成碳帶。此碳帶5丨之形成可利用通常之漿液法或上述 之轉印法加以形成。 其次,如圖1 6B所示,利用具有第一色,例如藍色螢光 體層34B、接著層35之轉印膠片(與圖14相同之構成)2B , 以轉印法將藍色螢光體層3 4B轉印於面板8〇内面。又,在 利用熱轉印滾筒5轉印時,例如一面加熱至12〇艽,一面以 1·3 kg/cm2(以實際面積計算時,為1〇〇 kg)將轉印膠片2加 壓接著於面板上《對此藍色螢光體層34B,以色選別機構 76為光罩,照射光線(例如紫外線)L,施行對藍色之曝 光。在此曝光處理中,同時將藍螢光體層34與接著層35曝 光。 其次,如圖1 6 C所示,施行水顯影處理、烘乾處理而在 特定之碳帶間形成藍色螢光體帶52b。 其次,如圖1 6D所示,利用具有第二色,例如紅色螢光 -1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袭:) 554379 —---— B7_ 五、發明説明(17 ) 體層34R、接著層35之轉印膠片(與圖14相同之構成)2R , 以轉印法將紅色螢光體層34R轉印於面板8〇内面。對此紅 色榮光體層3 4 R,以色選別機構7 6為光罩,照射光線(例如 紫外線)L,施行對紅色之曝光。 其次’如圖1 6E所示,施行水顯影處理、烘乾處理而在 特定之碳帶間形成紅色螢光體帶52R。 其次,如圖1 7 A所示,利用具有第三色,例如綠色螢光 體層34G、接著層35之轉印膠片(與圖14相同之構成)2(}, 以轉印法將此綠色螢光體層34G轉印於面板8〇内面。對此 綠色螢光體層34G,以色選別機構76為光罩,照射光線(例 如紫外線)L ’施行對綠色之曝光。 其次,如圖1 7B所示,施行水顯影處理、烘乾處理而在 | 特定之碳帶間形成綠色螢光體帶5 2 G。 其/人,如圖1 7 C所示,塗敷未予圖示之中間膜,並全面 地形成例如鋁(A1)等所構成之金屬背層53 ^又,如果使用 至少具有A1層與接著層之轉印膠片,則也可利用轉印方式 形成金屬背層5 3。如此,即可獲得所需目的之彩色螢光面 5 5。使用本實施形態之轉印法時,可形成可靠性高,且有 效顯7JT區域大之勞光面。 圖20係表示本發明之陰極射線管之一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之陰極射線管77係在陰極射線管體(破璃管 體)78之面板80内面,利用上述本發明之螢光面形成方二 形成紅(R)、綠(G)、藍(B)各色螢光體層構成之彩色螢光 面55 ,並朝向此彩色螢光面55配置色選別機構”,在頸部 -2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4379 A7 B7 五、發明説明(18 ) 7 9内例如配置直線型電子槍7 5所構成。在管體7 8之外側配 置偏向軛74,用於使來自電子槍75之電子束Br、Bg&Bb 向水平、垂直方向偏向。 在此彩色陰極射線管77中,電子槍83對應於紅(R)、綠 (G)、藍(B)之陰極K[KR、KG、KB]射出之各色電子束B [BR、BG、Bb]被多數柵極形成之主電子透鏡收斂後聚焦 於螢光面5 5上,且被會聚而照射於紅、綠、藍各色螢光體 層。利用偏向軛74,使此電子束Br、Bg、Ββ向水平、垂 直方向偏向而顯示出所需要之彩色影像。 本實施形態之彩色陰極射線管因具有利用上述本發明之 轉印法所形成之螢光面55,故可提高螢光面55之可靠性, 擴大有效顯7F區域,提供可施行更大畫面之顯示之彩色陰 極射線管。 如以上所述,依據本實施形態,在利用轉印滚筒將轉印 膠片轉印於面板上之際,使轉印滾筒在面板上至少往返一 次,以施行轉印時,可提高轉印滾筒之速度,增進轉印工 序之效率,進而謀求作業效率之提高。又,利用往返轉印 方式施行轉印時,可使轉印膠片之接著層不偏不倚地充分 進入例如相鄰接之光吸收層間或相鄰接之螢光體層間,以 施行均勻之轉印,形成高可靠性之螢光面。尤其以轉印膠 片之構成要素層作為對應於各色之螢光體層時,在第二色 以後之轉印膠片之轉印上相當有效,可藉此謀求勞光面形 成時之低成本化。 在轉印時,使轉印滾筒至少往返一次的結果,可提高轉 -21 -
554379 五、發明説明(19 二增進轉印之效率。可將轉印膠片之接著層均勾地 ^於全面,提高轉印之可靠性。由於利用轉印法形成勞 =面格:與漿液法相比,可利用較低之成本, 性又螢光面。 利用轉印滾筒,將轉印膠片轉印於面板上之際使與轉 印膠片同時下降之轉印滾筒在面板内暫時停止,在移動至 端緣側後,下降至面板内面而開始施行對轉印膠片之推壓 時,可將勞光面之構成要素良好地轉印到包含面板内面之 角隅邵之端緣,擴大轉印所形成之有效顯示區域。又,因 由面板内面之端緣開始推壓,可利用相同之轉印壓力在面 板内面全面地施行轉印,古文可消除勞光體層之模糊及角隅 邵之螢光體層之皺紋,形成高可靠性之螢光面。謀求轉印 工序之效率化,故亦可藉此提高作業性。 、在將轉印膠片2接著於包含面板内面之角隅部之端緣部分 之際,使面板80傾斜,以施行接著時,可平順地接著於端 緣之R部分而不致於產生皺紋,故可形成高可靠性之螢光 面。作為熱轉印滚筒5 ,使用對應於面板内面之周邊部及角 隅部分之部分形成相同於此R部分之R形狀之熱轉印滾筒 時在將轉印膠片2接著於包含面板内面之角隅部之端緣部 分之際,可使其毫無皺紋地接著於端緣之R部分,形成高 可靠性之螢光面。尤其將此等優點相結合時,可形成可靠 性高,且有效顯示區域大之螢光面,達成轉印工序之效率 化,從而謀求作業性之提高。 具有利用上述轉印方法所形成之螢光面時,即可提供可 2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ϋ^όχ297公复) 554379 A7 ________ Β7 五、發明説明(2〇 ) 靠性高’且有效顯示區域大之陰極射線管,謀求陰極射線 管之低成本化。 又’上述本發明之轉印方法可適用於構成螢光面之全部 構成要素之轉印,因此,作為轉印膠片2,可使用以下列材 料形成其螢光面之構成要素之構成要素層之轉印膠片··即 對應於各色之單色螢光體層、具有紅、綠、藍各螢光體層 (例如螢光體帶)等之所謂全彩螢光體層、光吸收層(例如構 成碳帶之碳層)或構成金屬背層之例如鋁等之金屬層等。 在上例中,係將本發明之螢光面之形成方法應用於彩色 陰極射線管之螢光面之製造,但也可應用於其他投影機用 之單色陰極射線管、PDP(電漿顯示板)、LCD(液晶顯示裝 置)、FED(電場放出型顯示裝置)及其他使用勞光體之 顯示裝置。 依據第-發明之螢光面之形成方法,利用轉印滾筒 轉印膠片轉印於面板上之際,使與轉印膠片同時下降之轉 印滚筒在面㈣暫時停止’在移動至端緣側後,下降至面 板内面而開始施行對轉印膠片之推壓。因此,可將螢光面 之構成要素轉印到面板内面之端緣,擴大轉印所形成之有 效顯π區域。X ’因由面板内面之端緣開始推壓,可利用 相同之轉印壓力在面板内面全 金面地犯行轉印,故可消除螢 先層疋梃糊及角隅部之螢光體層之皺紋,形成高可靠性 之勞光面。因利用轉印法形成勞光面,故與㈣法相比, 可用較低成本形成高可靠性之勞光面。 依據第-發明之勞光面之形成裝置,在轉印開始時,使 •23- 554379 A7 B7 五、發明説明(21 ) —--- ^轉印膠片同時下降之轉印滾筒在面板 =端緣側後,下降至面板内面而開始施行對轉印膠= =因此,可使轉印膠片接著至面板内面之端緣,擴 在勺P = ^成〈有效顯示區域。又’可利用均勾之轉印壓力 G含崎緣 < 面板内面全面地施行轉印膠片接著,並 除勞f體層之模糊及角隅部之勞光體層之敏紋,提高轉印 I可靠性’謀求螢光面形成時之低成本化。 、依據第一發明之螢光面之形成方法,在將轉印膠片接著 於包含面板内面之角隅部之端緣部分之際,利用使面板傾 二方式 了使其耄然敏紋地接著於端緣之R部分,形成 同可靠性之螢光面。由於可穩定地將螢光面轉印至包含面 板之角隅部之端緣,故可謀求有效顯示區域之擴大。 昨發月之勞光面之形成裝置因設有使面板傾斜之機 構在將轉印膠片接著於包含面板内面之角隅部之端緣部 刀之際,可使面板傾斜而毫無皺紋,且穩定地將轉印膠片 接耆於包含面板角隅部之端緣之R部分,故可形成高可靠 性’且有效顯示區域大之螢光面。 依據第二發明之螢光面之形成方法,在利用轉印滾筒, 將轉印膠片轉印於面板上之際,使轉印滾筒在面板上至少 往返一次’以施行轉印時,可提高轉印滾筒之速度,增進 轉印工序之效率,從而謀求作業效率之提高。 第二發明之螢光面之形成裝置係構成在轉印時,使轉印 滾筒在面板上至少往返一次,故可提高滾筒速度,增進轉 印之效率。且可在全面上均勻地接著轉印膠片之接著層, -24- 554379 A7
k同轉印〈可靠性,謀求形成勞光面之低成本化,並可良 好地施行面板角隅部之轉印,擴大利用轉印所形成之有效 顯TF區域。 此等本發明之陰極射線管@具有制上述轉印方法所形 $义螢光面,故可提供可靠性高、有效畫面大之陰極射線 s,謀求陰極射線管之低成本化。 圖式之簡單說明 圖1係表示有關本發明之轉印裝置之-實施形態之構成 圖。 圖2係圖1之要部之剖面圖。 圖3係用於說明本發明之轉印裝置之基本動作之動作圖 (其一)。 圖4係用於說明本發明之轉印纟置之基本動作之動作圖 (其二)。 圖5係用於說明本發明之轉印裝置之基本動作之 (其三)。 圖6係表示本發明之轉印方法之一實施形態之動作說明 圖。 圖7 A〜B係表示利用圖6之轉印方法之轉印膠片之接著狀 態之剖面圖。 圖8A〜B係表示本發明之轉印滾筒之形狀之構成圖。 圖9係表示轉印開始時之轉印滾筒之一動作例之要部說明 圖(其一)。 ’ 圖1 〇係表示轉印開始時之轉印滾筒之一動作例之要部說 -25·
I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GX2974D
裝 訂
554379 A7 B7 五、發明説明(23 ) 明圖(其二)。 圖1 1係表示本發明之轉印開始時之轉印滾筒之動作之一 實施形態之要部說明圖(其一)。 圖1 2係表示本發明之轉印開始時之轉印滾筒之動作之一 實施形態之要部說明圖(其二)。 圖13係表示本發明之轉印開始時之轉印滾筒之動作之一 實施形態之要部說明圖(其三)。 圖14A係表示轉印膠片接著於本發明之面板内面之一方 端緣之R部分時之轉印方法之例之剖面圖。 圖1 4 B係圖1 4 A之要部放大圖。 圖15A係表示轉印膠片接著於本發明之面板内面之他方 端緣之R部分時之轉印方法之例之剖面圖。 圖1 5 B係圖1 5 A之要部放大圖。 圖1 6 A〜E係表示本發明之螢光面之形成方法之實施形態 之工序圖(其一)。 圖17A〜C係表示本發明之啓朵品、 .^ rt/ 货<蛍尤面〈形成方法之實施形態 之工序圖(其二)。 圖18係表示適用於本發明之棘如 足轉印膠片之一實施形態之剖 面圖。 圖1 9係表示有效顯示區域與轉印 , 符P膠片之轉印區域之關係 之平面圖。 實施形態之構成圖。 •••供應軸、4···捲取 圖2 0係表示本發明之陰極射線管之〜 元件符號之說明 1…轉印裝置、2、2R…轉印膠片、 -2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4379 A7 B7 五 發明説明(24 ) 軸、5…轉印滚筒、6…推壓機構、7…移動機構、8…加 熱機構、9…面板載置台、19…檢出板、20…光電傳感 器、3 1、3 7…膠片基層、3 2…緩衝層、3 3、3 6…剝離 層、34、34R…螢光體層、35…接著層、42、43…推壓構 件、44…第二捲取軸、51…碳帶、52(52r、52G、 52B)…勞光體帶、80…面板、83…R部分、90…間隙。 -2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Claims (1)

  1. 554379
    1 ·種螢光面之形成方法,其特徵在於利用至少包含接著 層與將成為螢光面之構成要素之構成要素層之轉印膠 片,在面板上形成螢光面, 利用轉印滚筒使前述轉印膠片在未達面板内面之途中 下降, 接著,使前述轉印滾筒之推壓開始端部移動至對應於 前述面板内面之端緣位置後, 使前述轉印滾筒與轉印膠片同時往下壓在前述面板内 面之端緣上而開始進行對前述轉印膠片之推壓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螢光面之形成方法,其中前述構 成要素層係對應於各色之螢光體層、一體地具有各色之 螢光體層、光吸收層或金屬背層者。 3. 一種勞光面之形成裝置,其特徵在於將螢光面形成於面 板上, 且包含·供應機構,其係用於供應至少包含接著層與 將成為螢光面之構成要素之構成要素層之轉印膠片者 轉印滚筒,其係在面板上加熱、加壓前述轉印膠 者;及 控制機構,其係控制前述供應機構、前述轉印滾 者; … 並施行下列控制:在利用前述轉印滾筒使前述轉印膠 片在未達面板内面之途中下降,接著,使前述轉印滚^ 之推壓開始端部移動至對應於前述面板内面之端緣位置 後,使前述轉印滚筒與轉印膠片同時往下壓在前述面板 -2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訂 554379 A8 B8 C8 D8 申請專利範園 内面《端緣上而開始進行對前述轉印膠片之推壓者。 4· 一種陰極^線管,其特徵係在面板上形成勞光面, f成為則述螢光面之構成要素之構成要素層係被形成 至面板内面I端緣,同時利用轉印膠片在面板内面全區 域’以相同(轉印滾筒之推壓條件所形成者。 種勞光面之形成方法,其特徵係在面板上形成營光 面, 在μ述面板上$合轉印膠片,其係至少包含接著層與 將成為螢光面之構成要素之構成要素層者, 裝 在利用前述轉印滾筒,使轉印膠片推壓面板内面之端 緣邵分之際’使前述面板傾斜,而使該被推壓側之端緣 處於下側者。 訂 6·如申請專利第5項之勞光面之形成方法,其中前述轉 印膠片疋構成要素層係對應於各色之勞光體層、一體地 具有各色之螢光體層、光吸收層或金屬背層者。 7. 一種螢光面之形成方法,其特徵係在面板上形成螢光 面, 在前述面板上疊合轉印膠片,纟係至少包含接著層與 將成為螢光面之構成要素之構成要素層者; 在利用前述轉印滾筒,使前述轉印膠片推壓面板内面 之端緣部分之際’-面使前述面板傾斜,而使該被推壓 之側之端緣處於下側, 利用對應於前述面板内面之周緣部及角隅部之r部分的 部份,形成為與上述R部份相同之R形狀的轉印滾筒進行 -29-
    554379 A8 B8
    推壓。 I二=圍第7項之勞光面之形成方法,其中前述轉 勺多片〈構成要素層係對應於各色之勞光體層、一體地 包含各色之螢光體層、光吸收層或金屬背層者。 9· 一種勞光面之形成裝置,其特徵在於將螢光面形成於面板 上, 且包含··供應機構,其係用於供應至少包含接著層與 將成為螢光面之構成要素之構成要素層之轉印膠片者%、 、轉印滾筒,其係一面加熱、加壓疊在前述面板上之前 述轉印膠片,一面轉動者; 傾斜機構,其係使載置於載置台之前述面板在轉印方 向,選擇地向一方或他方傾斜者;及 控制機構,其係控制前述供應機構、前述 前述傾斜機構者。 @ 10· 一種螢光面之形成裝置,其特徵在於將螢光面形成於面 板上, 且包含··供應機構,其係用於供應至少包含接著層與 將成為螢光面之構成要素之構成要素層之轉印膠片者; 轉印滾筒,其係一面加熱、加壓疊在前述面板上之前 述轉印膠片,一面轉動者; 傾斜機構,其係使載置於載置台之前述面板在轉印方 向’選擇地向一方或他方傾斜者;及 控制機構,其係控制前述供應機構、前述轉印滾筒、 前述傾斜機構者; -3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爱)
    -裝 訂
    六、申請專利範園
    應於面板内面之周邊部及角 分之部分,係形成與前述尺部分相同形狀者。n々R邵 u. 一種陰極:線管,其特徵係在面板上形成有螢光面, 地::= 述!光面之構成要素之構成要素層係被均勾 構成^至面板内面之端緣之R部分或触部分交界附近所 12.:種勞光面之形成方法,其特徵係在面板上形成勞光 且包含:疊合工序,其係用於在前述面板上疊合 包含接著層與將成為螢光面之構成要素之構 轉印膠片者;及 轉印工序,其係使轉印滾筒至少往返轉印膠片—次, 2將前述轉印膠片在前述面板上加熱、加壓接著,並將 前述構成要素層轉印在面板上者。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螢光面之形成方法其中前述 轉印膠片之構成要素層係對應於各色之t光體層、_體 地包含各色之螢光體層、光吸收層或金屬背層者。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螢光面之形成方其中以前 述轉印膠片之構成要素層作為對應於各色之螢光體^ 時,在第二色以後之轉印膠片之加熱、加壓接著中缸使 前述轉印滾筒至少往返一次者。 15· —種螢光面之形成裝置,其特徵在於將螢光面形成於面 板上, 、 且包含:供應機構,其係用於供應至少包含接著層與 D4379
    將成要素之構成要素層之轉印膠片者: 前述轉:上係一面加熱、加壓叠合在前述面板上次 4锝印膠片,一面往返一次者;及 者控制機構,其係控制前述供應機構、前述轉印滚筒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㈠項之螢光面之形成裝置,其中 前述轉印膠片之構成|素層係對應於纟色之勞光體 層、-體地具有各色之勞光體層、光吸收層或金屬背層 者。 ㈢ 17· 一種陰極射線管,其特徵係在面板上形成螢光面, 將成為前述螢光面之構成要素之構成要素層係利用轉 印膠片,使轉印滾筒在其上至少往返一次所轉印之轉印 層所形成者。 -3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TW091108702A 2001-06-01 2002-04-26 Forming method of fluorescent surface and its forming device, and cathode-ray tube TW55437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167222A JP2002358883A (ja) 2001-06-01 2001-06-01 蛍光面の形成方法及びその形成装置、並びに陰極線管
JP2001182268A JP2002373578A (ja) 2001-06-15 2001-06-15 蛍光面の形成方法及びその形成装置、並びに陰極線管
JP2001182269A JP2002373579A (ja) 2001-06-15 2001-06-15 蛍光面の形成方法及びその形成装置、並びに陰極線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54379B true TW554379B (en) 2003-09-21

Family

ID=27346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08702A TW554379B (en) 2001-06-01 2002-04-26 Forming method of fluorescent surface and its forming device, and cathode-ray tub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179572B2 (zh)
KR (1) KR20040005996A (zh)
CN (1) CN1547753A (zh)
TW (1) TW554379B (zh)
WO (1) WO20020998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03682A (ja) * 2003-04-01 2004-10-28 Toshiba Corp メタルバック付き蛍光面の形成方法
US9389188B2 (en) 2010-12-22 2016-07-12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optical films
US9029806B2 (en) * 2010-12-22 2015-05-12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luminescent fil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48290B2 (ja) * 1992-02-24 2002-11-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蛍光面の形成方法及び蛍光面の形成装置
JPH0855578A (ja) * 1994-08-16 1996-02-27 Sony Corp Crtパネルにおける蛍光体作成システム
JP2001079467A (ja) * 1999-09-10 2001-03-27 Sony Corp カラー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への感光性樹脂のコーティング装置およびコーティング方法
US6906455B2 (en) * 2001-02-26 2005-06-14 Sony Corporation Transfer foil, transfer method, transfer apparatus, flat cathode-ray tub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2099831A1 (en) 2002-12-12
CN1547753A (zh) 2004-11-17
KR20040005996A (ko) 2004-01-16
US20040156981A1 (en) 2004-08-12
US7179572B2 (en) 2007-02-20
WO2002099831B1 (fr) 2003-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3528B (zh)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display element, a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a display element, and a display element
US7148617B2 (en) Flat cathode-ray tube including a transfer foil laminate adhered to a screen panel
TW554379B (en) Forming method of fluorescent surface and its forming device, and cathode-ray tube
EP3643499A1 (en) Film application apparatus and film application method
TWI500006B (zh) A flexible substrate,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display element, and a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a display device
KR100428598B1 (ko) 전사 방법 및 전사 장치
JP2002373578A (ja) 蛍光面の形成方法及びその形成装置、並びに陰極線管
JP2002373579A (ja) 蛍光面の形成方法及びその形成装置、並びに陰極線管
JP2002358883A (ja) 蛍光面の形成方法及びその形成装置、並びに陰極線管
EP1705679A1 (en) Metal back layer forming device
US20050161147A1 (en) Burning equipment for green sheet of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burning the same
TW502283B (en) Transfer film, method fabricating thin film for display apparatus panel using the transfer film,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in film fabricated by the method
WO2006003944A1 (ja) 形成装置及び形成方法
JP2001079467A (ja) カラー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への感光性樹脂のコーティング装置およびコーティング方法
JPH10199415A (ja) ブラウン管前面パネルの内面膜形成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6049291A (ja) 形成装置及び形成方法
JP2003151434A (ja) 画像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US20040219309A1 (en) Thermosensitive transfer fil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JPH11339647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とこれに用いるパネル研削加工装置
JP2000200549A (ja) 陰極線管の蛍光面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3432151B2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背面板のリブ形成方法及び装置
JP2002251958A (ja) 転写箔、偏平型陰極線管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317614A (ja) 蛍光面基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蛍光面基板
JP2004311278A (ja) 転写ローラ、転写方法および転写装置
JPH11354018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背面板のリブ形成方法及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