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09745A - 數位內容編集裝置、數位內容放錄裝置、數位內容解碼裝置、數位內容編碼解碼系統以及數位內容編碼解碼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數位內容編集裝置、數位內容放錄裝置、數位內容解碼裝置、數位內容編碼解碼系統以及數位內容編碼解碼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09745A
TW201709745A TW105113811A TW105113811A TW201709745A TW 201709745 A TW201709745 A TW 201709745A TW 105113811 A TW105113811 A TW 105113811A TW 105113811 A TW105113811 A TW 105113811A TW 201709745 A TW201709745 A TW 20170974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gital content
file
unit
decoding
encod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3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ingo Mine
Momoyo Nagase
Tetsuro Seki
Takashi Nakamura
Shinichi Johyama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709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974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21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encryption 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a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16Key establishment, i.e. cryptographic processes or cryptographic protocols whereby a shared secret becomes available to two or more parties, for subsequent use
    • H04L9/0819Key transport or distribution, i.e. key establishment techniques where one party creates or otherwise obtains a secret value, and securely transfers it to the other(s)
    • H04L9/0827Key transport or distribution, i.e. key establishment techniques where one party creates or otherwise obtains a secret value, and securely transfers it to the other(s) involving distinctive intermediate devices or communication pat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14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a plurality of keys or algorith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2Content retrieval operation from a local storage medium, e.g. hard-disk
    • H04N21/4325Content retrieval operation from a local storage medium, e.g. hard-disk by playing back content from the storage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3Content storage operation, e.g. storage operation in response to a pause request, caching operations
    • H04N21/4334Recording op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client for facilitating the reception of or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content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the end-user or to the client device itself, e.g.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resolving scheduling conflicts
    • H04N21/462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management, e.g. creating a master electronic program guide from data received from the Internet and a Head-end, controlling the complexity of a video stream by scaling the resolution or bit-rate based on the client capabilities
    • H04N21/4623Processing of entitlement messages, e.g. ECM [Entitlement Control Message] or EMM [Entitlement Management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client for facilitating the reception of or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content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the end-user or to the client device itself, e.g.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resolving scheduling conflicts
    • H04N21/462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management, e.g. creating a master electronic program guide from data received from the Internet and a Head-end, controlling the complexity of a video stream by scaling the resolution or bit-rate based on the client capabilities
    • H04N21/4627Rights management associated to the cont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10Protecting distributed programs or content, e.g. vending or licensing of copyrighted material ;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 G06F21/106Enforcing content protection by specific content processing
    • G06F21/1062Edi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09/00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 H04L9/00
    • H04L2209/60Digital content management, e.g. content distribu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包括:將資料加工而生成由複數檔案群所成之數位內容的數位內容生成部(111);及利用構成數位內容生成部(111)所生成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之中的編碼非對象的檔案群的一部分,將構成數位內容的檔案群之中的編碼對象的檔案群進行編碼的編碼部(112)。

Description

數位內容編集裝置、數位內容放錄裝置、數位內容解碼裝置、數位內容編碼解碼系統以及數位內容編碼解碼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將包含影像、聲音、文字等的數位內容安全配訊時的數位內容編集裝置、數位內容放錄裝置、數位內容解碼裝置、數位內容編碼解碼系統及數位內容編碼解碼方法。
以往,以對視聽者提供如在公司內教育等所利用的Web學習教材般之包含影像、聲音、文字等的數位內容的方法而言,有由Web伺服器等配訊裝置進行網路配訊的方法、及儲存在CD/DVD等記錄媒體來進行分配的方法。
若將包含容量大的影像的數位內容配訊在網路時,在小規模據點或海外據點等可進行影像配訊的網路環境,亦即,未配備寬頻線路或串流配訊伺服器等的環境下,數位內容的配訊耗費時間,會造成視聽困難。此外,即使為配備一定程度寬頻線路的環境,若將容量大的影像進行配訊時,有配訊時的資料通訊壓迫其他業務系統的通訊之虞。
另一方面,若將數位內容儲存在記錄媒體來進行分配時,即使為未配備網路環境的環境下亦可利用,但是並無法進行與伺服器聯合的使用者認證、或數位內容的視聽日誌管理等活用網路的運用、管理。
以上述課題的解決對策而言,考慮一種在數位內容之中,將容量大的影像以記錄媒體進行分配,將HTML或指令碼等影像以外的檔案由配訊裝置進行網路配訊,在顯示裝置將兩者統合而進行放錄的方法。
此外,以往若以記錄媒體分配機密性高的資訊,為了在遺失/被盜時確保保密性,將必須資料編碼的資料進行編碼。以編碼的方法而言,係有將檔案進行編碼的檔案編碼、將經歸檔(archive)的檔案進行編碼的歸檔編碼、在可掛載在PC的假想碟片檔案內儲存檔案而進行編碼的假想碟片編碼等。該等編碼方法一般設定密碼來進行編碼,但是亦可與密碼併用而利用成為編碼/解碼之金鑰的金鑰檔案。若利用金鑰檔案,將密碼及金鑰檔案的資訊結合,進行編碼/解碼,因此與僅有密碼的情形相比,可強固地確保安全性。
以1台資訊放錄裝置利用相互關連之予以網路配訊的內容、及來自記錄媒體的內容者而言,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揭示資訊放錄裝置取得以有線或無線與該資訊放錄裝置相連接的終端裝置的識別資訊、及記錄媒體的內容識別資訊,特定透過網路被連接的內容提供裝置來傳送該2個識別資訊,對該經特定的內容提供裝置要求與記錄媒體的內容相關連的內容的配訊的內容提供系統。
此外,在專利文獻1中係揭示在記錄媒體被記錄編碼金鑰及編碼運算法,資訊放錄裝置使用該編碼金鑰及編碼運算法,將終端裝置識別資訊及內容識別資訊進行編碼,在內容提供裝置中,將使用解碼化金鑰及解碼運算法被編碼的終端裝置識別 資訊及內容識別資訊進行解碼化,來進行內容的配訊。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14759號公報
但是,在如專利文獻1所示之習知技術中,係有內容製作者施加將有別於內容而包含編碼金鑰的金鑰檔案進行作成分配、與解碼化金鑰區分而進行管理的負荷的課題。
本發明係為解決如上所述之課題而完成者,目的在提供製作者即使未另外作成金鑰檔案,亦藉由將數位內容進行製作/配訊,可進行藉由金鑰檔案所為之編碼及解碼,可刪除當將數位內容編碼而進行分配時的管理/運用負荷的數位內容編集裝置、數位內容放錄裝置、數位內容解碼裝置、數位內容編碼解碼系統及數位內容編碼解碼方法。
本發明之數位內容編集裝置係包括:數位內容生成部,其係將資料加工而生成由複數檔案群所成之數位內容;及編碼部,其係利用構成數位內容生成部所生成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之中的編碼非對象的檔案群的一部分,將構成數位內容的檔案群之中的編碼對象的檔案群進行編碼。
藉由本發明之數位內容編集裝置、數位內容放錄裝置及數位內容編碼解碼系統,由於構成為利用數位內容的檔 案群的一部分作為金鑰檔案來進行編碼,解碼時係自動取得金鑰檔案,因此製作者即使未另外作成金鑰檔案,亦可藉由將數位內容進行製作/配訊,進行藉由金鑰檔案所為之編碼及解碼,可刪減將數位內容編碼而進行分配時的管理/運用負荷。
1‧‧‧編寫裝置
2‧‧‧顯示裝置
3‧‧‧配訊裝置
4‧‧‧記錄媒體
11‧‧‧數位內容編集裝置
12‧‧‧輸出入部
13‧‧‧操作受理部
21‧‧‧數位內容放錄裝置
22‧‧‧記錄部
23‧‧‧操作受理部
24‧‧‧資料取得部
25‧‧‧數位內容解碼裝置
41、51‧‧‧CPU
42、52‧‧‧ROM
43、53‧‧‧RAM
44、54‧‧‧通訊/IF裝置
45、56‧‧‧HDD
46、55‧‧‧輸入裝置
47、57‧‧‧驅動裝置
48‧‧‧資訊輸入I/F裝置
49‧‧‧顯示器裝置
58‧‧‧顯示器裝置
100‧‧‧數位內容編碼解碼系統
111‧‧‧數位內容生成部
112‧‧‧編碼部
211‧‧‧解碼部
212‧‧‧放錄部
213‧‧‧不可視化控制部
214‧‧‧解碼裝置控制部
1121‧‧‧金鑰檔案指定部
2111‧‧‧金鑰檔案取得部
2112‧‧‧掛載部
2113‧‧‧卸載部
2121‧‧‧影像參照部
2131‧‧‧不可視化設定部
2132‧‧‧不可視化設定監視部
2141‧‧‧解碼裝置起動部
2142‧‧‧解碼裝置結束部
第1圖係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數位內容編碼解碼系統的構成的圖。
第2圖係裝載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數位內容編集裝置的編寫(authoring)裝置的構成圖。
第3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顯示裝置的構成圖。
第4圖係說明實施形態1中之編寫裝置的硬體構成的圖。
第5圖係說明實施形態1中之顯示裝置的硬體構成的圖。
第6圖係說明裝載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數位內容編集裝置的編寫裝置的動作的流程圖。
第7圖係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顯示裝置的動作的流程圖。
第8圖係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的數位內容編碼解碼系統的構成的圖。
第9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顯示裝置的構成圖。
第10圖係說明裝載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數位內容編集裝置的編寫裝置的動作的流程圖。
第11圖係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顯示裝置的動作的流程圖。
第12圖係說明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顯示裝置中,包括不可視化控制部的構成的構成圖。
第13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之顯示裝置的構成圖。
第14圖係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之顯示裝置的動作的流程圖。
以下一邊參照圖示,一邊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實施形態1.
第1圖係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數位內容編碼解碼系統100的構成的圖。
如第1圖所示,數位內容編碼解碼系統100係包括:編寫裝置1、顯示裝置2、配訊裝置3、及記錄媒體4。
其中,在此,為方便說明,關於在數位內容編碼解碼系統100中被交換的內容資料亦一併顯示於第1圖。
編寫裝置1為例如PC等,進行由複數檔案群所成之數位內容的生成,在構成所生成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之中,將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第一數位內容)上傳至配訊裝置3。此外,在構成數位內容的檔案群之中,將影像檔案(第二數位內容)複製在記錄媒體。其中,編寫裝置1係將影像檔案編碼而複製在記錄媒體4。
配訊裝置3係例如Web伺服器等,將數位內容等檔案公開在網路進行配訊。在該實施形態1的數位內容編碼解碼系統100中,配訊裝置3係接收由編寫裝置1被上傳的影像 以外的數位內容,將該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按照來自顯示裝置2的存取進行配訊。
記錄媒體4係記錄資料而可攜帶的CD、DVD等光碟,記錄由編寫裝置1被複製之編碼完畢的影像檔案。
顯示裝置2係例如PC等,在配訊裝置3進行存取而下載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此外,參照記錄媒體4的影像檔案來進行編碼完畢的影像檔案的解碼,且進行數位內容的放錄。
第2圖係裝載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數位內容編集裝置11之編寫裝置1的構成圖。
編寫裝置1係包括:數位內容編集裝置11、輸出入部12、及操作受理部13。
操作受理部13係受理藉由製作者所為之使用滑鼠等的GUI操作。
數位內容編集裝置11係例如製作如Web學習教材之包含影像、聲音、文字等的數位內容者,包括:數位內容生成部111、及編碼部112。
數位內容生成部111係取得輸出入部12所接收到的影像、聲音、文字等資料,根據操作受理部13所受理的製作者的指示內容,將該資料進行加工,根據經加工的資料,生成數位內容。
編碼部112係將數位內容生成部111所生成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的一部分進行編碼。
具體而言,編碼部112係包括金鑰檔案指定部1121,金鑰檔案指定部1121若由構成數位內容的檔案群之中指定作為金 鑰檔案所利用的檔案時,以該金鑰檔案指定部1121所指定的金鑰檔案,將數位內容進行編碼。其中,金鑰檔案可為1個,亦可為複數。
其中,已進行編碼的編碼部112的數位內容係由以藉由金鑰檔案指定部1121被指定的金鑰檔案予以編碼的編碼完畢影像檔案、及影像以外的檔案群,亦即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所構成,編碼時,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的一部分被利用作為金鑰檔案(參照第1圖)。
輸出入部12係在構成數位內容的檔案群之中,將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上傳至配訊裝置3。此外,輸出入部12係在構成數位內容的檔案群之中,將編碼完畢影像檔案複製在記錄媒體4。
此外,輸出入部12係由視訊攝影機等外部裝置,受理影像、聲音、文字等資料且讀入,且輸出至數位內容編集裝置11。數位內容編集裝置11係由該資料進行數位內容的生成。
第3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顯示裝置2的構成圖。
顯示裝置2係包括:數位內容放錄裝置21、記錄部22、操作受理部23、及資料取得部24。
數位內容放錄裝置21係包括:解碼部211、及放錄部212,解碼部211及放錄部212係分別另外包括:金鑰檔案取得部2111、及影像參照部2121。
數位內容放錄裝置21的解碼部211係參照被儲存在記錄媒體4內的編碼完畢影像檔案,將數位內容進行解碼。
具體而言,解碼部211係金鑰檔案取得部2111由從配訊裝置3下載而被記錄在記錄部22的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取得金鑰檔案,使用該金鑰檔案,將由記錄媒體4所讀入的編碼完畢影像檔案進行解碼。
數位內容放錄裝置21的放錄部212係將數位內容進行放錄。
具體而言,放錄部212係將影像參照部2121所參照之經解碼的影像檔案、及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加以統合,而將數位內容進行放錄。
資料取得部24係在配訊裝置3上的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進行存取,下載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此外,使經下載的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暫時保存在記錄部22。
記錄部22係暫時保存資料取得部24由配訊裝置3所下載的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記錄部22係例如儲存網際網路暫時檔案的檔案夾等。
操作受理部23係接受藉由視聽者所為之使用滑鼠等的GUI操作。
其中,在該實施形態1中,數位內容編集裝置11所生成的數位內容係由可在Web瀏覽器上顯示的檔案群,亦即HTML檔案或JavaScript檔案(JavaScript為註冊商標,以下省略記載)、樣式表單檔案、影像檔案、聲音檔案、畫像檔案、文字檔案等所構成。
影像檔案係將以視訊攝影機等外部裝置所攝影到的影像檔案,在數位內容編集裝置11進行加工後的檔案。
金鑰檔案亦可為HTML檔案或JavaScript檔案、樣式表單檔案、影像檔案、畫像檔案、文字檔案等任何形式的檔案。
第4圖係說明實施形態1中之編寫裝置1的硬體構成的圖。
如第4圖所示,編寫裝置1係具有:處理各種程式的命令的CPU41;儲存有編寫裝置1的控制程式等的ROM42;暫時記憶CPU41所進行的運算的途中結果等之可高速寫入讀出的RAM43;進行與配訊裝置3之通訊的通訊I/F裝置44;HDD45;被輸入來自製作者的各種指示的輸入裝置46;驅動裝置47;資訊輸入I/F裝置48;及顯示器裝置49。
CPU41係按照被儲存在ROM42的程式、或被儲存在HDD45的程式、或被儲存在RAM43的程式來實施各種處理。此外,CPU41係將各處理所需資料暫時記憶在RAM43或HDD45。CPU41係進行編寫裝置1全體的控制。
亦即,數位內容編集裝置11的數位內容生成部111及編碼部112、輸出入部12、及操作受理部13係藉由CPU41、系統LSI等處理電路予以實現。
此外,複數處理電路亦可聯合執行上述功能。
通訊I/F裝置44係處理與網路的輸出入。
輸入裝置46係包括例如十鍵、鍵盤等,使用該輸入裝置46,被輸入例如來自製作者的GUI操作或資料等。亦即,輸入裝置46係構成操作受理部13。
輸入裝置46係將藉由製作者被輸入的各操作指示或資料儲存在RAM43或HDD45。
HDD45係由磁性記憶體等所構成,儲存例如藉由CPU41所為之各種處理所需之程式群亦即軟體。其中,構成藉由CPU41所得之各種處理軟體的程式係可預先以專用硬體組入在電腦,亦可預先組入在ROM42或HDD45。
驅動裝置47係適當連接記錄媒體4,且在記錄媒體4複製編碼完畢影像檔案。
資訊輸入I/F裝置48係用以與外部裝置相連接的通訊I/F。資訊輸入I/F裝置48係藉由CPU41予以控制,構成使用Bluetooth(註冊商標)或紅外線通訊、USB、傳輸基座(Cradle)、SD卡、接觸IC卡、非接觸IC卡等的通訊I/F。使用該資訊輸入I/F裝置48,由視訊攝影機等外部裝置,被輸入影像、聲音、文字等資料。其中,亦可使用驅動裝置47,被輸入影像、聲音、文字等資料。此外,影像、聲音、文字等資料亦可透過通訊I/F裝置44而被輸入。
資訊輸入I/F裝置48、驅動裝置47係構成輸出入部12。
顯示器裝置49係輸出各種資訊者,由例如LCD(液晶顯示器)、PDP(電漿顯示面板)、或CRT(cathode-ray tube)顯示器等顯示裝置所構成。例如,製作者係一邊確認顯示器裝置49的顯示,一邊藉由輸入裝置46輸入GUI操作或資料等。
第5圖係說明實施形態1中的顯示裝置2的硬體構成的圖。
如第5圖所示,顯示裝置2係具有:處理各種程式的命令的CPU51;儲存有顯示裝置2的控制程式等的ROM52;暫時記憶CPU51所進行的運算的途中結果等之可高速寫入讀出的 RAM53;進行與配訊裝置3的通訊的通訊I/F裝置54;被輸入來自視聽者的各種指示的輸入裝置55;HDD56;輸入來自記錄媒體4的資訊的驅動裝置57;及顯示器裝置58。
CPU51係按照被儲存在ROM52的程式、或被儲存在HDD56的程式、或被儲存在RAM53的程式,來實施各種處理。此外,CPU51係暫時記憶藉由RAM53所為之各處理所需的資料。CPU51係進行顯示裝置2全體的控制。
亦即,數位內容放錄裝置21的解碼部211及放錄部212、操作受理部23、及資料取得部24係藉由CPU41、系統LSI等處理電路予以實現。
此外,複數處理電路亦可聯合執行上述功能。
通訊I/F裝置54係處理與通訊網路的輸出入。
輸入裝置55係包括例如十鍵、鍵盤等,使用該輸入裝置55,被輸入例如來自視聽者的記錄媒體4的讀出或寫入等各種指示或資料等。亦即,輸入裝置55係構成操作受理部23。輸入裝置55係將藉由視聽者被輸入的各指示或資料儲存在RAM53或HDD56。
HDD56係以磁性記憶體等所構成,儲存例如藉由CPU51所為之各種處理所需之程式群亦即軟體。其中,構成藉由CPU51所為之各種處理的軟體的程式係可預先將專用硬體組入在電腦,亦可預先組入在ROM52或HDD56。
此外,亦可由記錄媒體取得上述程式。亦可例如記錄有上述程式的記錄媒體或記憶卡被適當連接在驅動裝置57,由該等被讀出的電腦程式視需要而被安裝在HDD56。
記錄部22係使用HDD56。其中,此僅為一例,記錄部22亦可為藉由DVD、記憶體等所構成者。
驅動裝置57係適當連接記錄媒體4,取得被預先記錄在記錄媒體4的編碼完畢影像檔案。
顯示器裝置58係輸出各種資訊者,由例如LCD(液晶顯示器)、PDP(電漿顯示面板)、或CRT(cathode-ray tube)顯示器等顯示裝置所構成。
接著,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數位內容編碼解碼系統100的動作。
數位內容編碼解碼系統100的動作係可大致分為數位內容生成時及視聽時。因此,在此分為藉由編寫裝置1所為之數位內容的製作動作、及藉由顯示裝置2所為之數位內容的視聽動作來分別說明。
其中,在以下說明中,以一例而言,假設為將Web學習教材等教材內容作為數位內容提供給視聽者。
第6圖係說明裝載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數位內容編集裝置11的編寫裝置1的動作的流程圖。
操作受理部13係受理來自製作者的數位內容生成指示(步驟ST601)。
此時,製作者係指示成為數位內容之基礎的影像、聲音、文字等資料、進行編碼的影像檔案、影像檔案編碼時所利用的金鑰檔案。
輸出入部12由視訊攝影機等外部裝置,受理藉由製作者被指示的影像、聲音、文字等資料而讀入,且輸出至數 位內容編集裝置11時,數位內容編集裝置11的數位內容生成部111係根據由輸出入部12所取得的資料,按照在步驟ST601中操作受理部13由製作者所受理到的指示,生成由複數檔案群所成之數位內容(步驟ST602)。具體而言,數位內容生成部111係按照所受理到的指示,CPU41讀取被儲存在ROM42或HDD45的程式,按照該所讀取的程式,進行數位內容的生成。
數位內容編集裝置11的編碼部112的金鑰檔案指定部1121係由在步驟ST602中數位內容生成部111所生成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中指定作為金鑰檔案而利用的檔案(步驟ST603)。
數位內容係由HTML檔案或JavaScript檔案、樣式表單檔案、影像檔案、聲音檔案、畫像檔案、文字檔案等檔案群所構成。金鑰檔案指定部1121係藉由檔案路徑的指定,由構成教材內容的檔案群之中指定作為金鑰檔案而利用的檔案。其中,要利用哪個檔案作為金鑰檔案係藉由製作者予以選擇,金鑰檔案指定部1121係由構成教材內容的檔案群之中指定該製作者所選擇的檔案作為金鑰檔案。此外,作為金鑰檔案的檔案並非侷限於1個,亦可為複數。
編碼部112係利用在步驟ST603中金鑰檔案指定部1121所指定的金鑰檔案,將在步驟ST601中數位內容生成部111所生成的數位內容所包含的影像檔案進行編碼(步驟ST604)。其中,編碼部112係在數位內容包含的影像檔案之中要將哪個影像檔案進行編碼,係按照來自製作者的指示。此外,成為進行編碼的對象的編碼對象檔案並非侷限於1個,亦可為複數。
在此,編碼部112係針對未編碼的影像檔案,不作為數位 內容進行輸出、或輸出後刪除。
此外,已進行影像檔案的編碼的數位內容係保存在內部所保有的記憶體或HDD45等。
其中,在此,編碼部112係在數位內容所包含的影像檔案之中,要將哪個影像檔案進行編碼,係設為按照來自製作者的指示者,但是不限於此,亦可設為例如將全部影像檔案強制性編碼者,亦可由製作者選擇將全部影像檔案進行編碼、或不編碼的任一者。
輸出入部12係將在步驟ST604中編碼部112所編碼的影像檔案以外的數位內容,亦即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包含金鑰檔案),使用例如構裝在編寫裝置1的FTP用戶端軟體及配訊裝置3內所構成的FTP伺服器等,而上傳至配訊裝置3(步驟ST605)。
輸出入部12係將在步驟ST604中編碼部112所編碼的影像檔案,亦即編碼完畢影像檔案,使用例如被裝載在OS的書寫(Writing)功能、或市售的書寫軟體等,複製在記錄媒體4(步驟ST606)。
其中,當將在步驟ST602中數位內容生成部111所生成的數位內容的影像檔案,在步驟ST604中由編碼部112進行編碼時,針對未編碼的影像檔案,不作為數位內容進行輸出、或在輸出後被刪除,因此即使在將數位內容的檔案群儲存在同一檔案夾進行輸出的情形下,亦可防止誤將未編碼的影像檔案上傳至配訊裝置3、或複製在記錄媒體4。
此外,在此設為利用哪一個檔案作為金鑰檔案係藉由製作者予以選擇,在步驟ST603中,金鑰檔案指定部1121 係由構成數位內容的檔案群之中指定經選擇的金鑰檔案者,但是並非侷限於此。
例如,金鑰檔案指定部1121亦可由構成數位內容的檔案群之中,隨機選擇1個或複數檔案,將該選擇出的檔案指定為作為金鑰檔案而利用的檔案。藉此,製作者係不需要選擇金鑰檔案。此外,由於哪個檔案被利用作為金鑰檔案被隱匿,因此難以特定金鑰檔案,亦可使編碼檔案的安全性更為強固。
此外,在此,將哪個影像檔案進行編碼,係設為按照來自製作者的指示者,惟並非侷限於此。
例如,編碼部112另外包括:由構成數位內容的檔案群之中選擇1個或複數編碼對象檔案的編碼對象檔案選擇部(省略圖示),當在步驟ST604中進行編碼時,編碼部112亦可將該編碼對象檔案選擇部所選擇出的1個或複數編碼對象檔案進行編碼。其中,編碼對象檔案選擇部將哪個影像檔案作為編碼對象檔案係若例如強制性全部進行編碼等即可。藉此,製作者不需要選擇編碼對象的影像檔案,即可進行影像檔案的編碼。此外,影像檔案係構成為全部進行編碼,藉此可防止因製作者所致之忘記編碼。
此外,亦可設置當將一度輸出的編碼完畢影像檔案再輸出時,確認有無對編碼完畢影像檔案內的資料變更、或有無在數位內容生成部111的變更的手段。
具體而言,影像檔案經編碼的數位內容係每次均被保存,因此亦可利用該所保存的數位內容的檔案來進行與已經輸出完畢的數位內容的比較。
此外,確認在數位內容生成部111是否已進行對編碼對象 的檔案的變更操作。
藉此,若在編碼完畢影像檔案再輸出時,在編碼檔案內的資料沒有變更、或未進行對編碼對象的檔案的變更操作,即可不更新編碼完畢影像檔案,而以僅在有變更的情形下將編碼完畢影像檔案的資料再輸出的方式進行控制,可縮短在編碼完畢影像檔案內的資料沒有變更時的再輸出處理時間。
其中,在步驟ST605中,若進行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對配訊裝置3的上傳時,在配訊裝置3中,係數位內容被上傳至在企業內網路等網路公開的檔案夾。在該實施形態1中,由於上傳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因此上傳的轉送時間少,此外,亦可減小配訊裝置3的硬碟容量。
此外,例如,若結束在配訊裝置3之對顯示裝置2的數位內容的配訊,即使持有編碼完畢影像檔案,亦無法取得金鑰檔案,由於無法將編碼完畢影像檔案進行解碼,因此亦可在期間限定內公開數位內容。其中,在顯示裝置2之利用金鑰檔案的編碼完畢影像檔案的解碼處理的詳細內容容後敘述。
此外,亦可例如將配訊裝置3設定在使用者認證伺服器的部下,僅有以員工證等登入的使用者可在數位內容進行存取。
此外,亦可例如在配訊裝置3記錄存取日誌,來管理數位內容的視聽日誌。
此外,在步驟ST606中,若進行編碼完畢影像檔案的複製,在記錄媒體4中,係儲存編碼完畢影像檔案。編碼完畢影像檔案係不僅密碼,由於使用金鑰檔案予以編碼,因此即使第三者取得記錄媒體4及密碼,只要無法由配訊裝置3取 得金鑰檔案,即無法進行解碼。
此外,第三者即使取得記錄媒體4、密碼、金鑰檔案,若沒有解碼裝置,即無法解碼。
此外,由於構成為即使第三者取得記錄媒體4、密碼、金鑰檔案、解碼裝置,亦由解碼裝置自動取得金鑰檔案,因此若無法解析使解碼裝置如何參照金鑰檔案,並無法進行解碼。
此外,亦可例如在所分配的記錄媒體4內,儲存用以對配訊裝置3進行存取而下載數位內容的存取手段。藉此,視聽者並不需要意識配訊裝置3上的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及記錄媒體4內的影像檔案的整合性,僅將記錄媒體4插入在顯示裝置2來執行存取手段,即可開始數位內容的視聽。關於在顯示裝置2的數位內容的視聽動作,容後敘述。
第7圖係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顯示裝置2的動作的流程圖。
在顯示裝置2中,係感測記錄媒體4已被插入,且執行起動處理(步驟ST701)。具體而言,若視聽者將記錄媒體4插入在顯示裝置2,顯示裝置2係CPU51讀取被儲存在ROM52或HDD56的程式、或被記錄在記錄媒體4的程式,按照該程式,作成指示被記錄在記錄媒體4的編碼內容的放錄或內容提供服務的開始的畫面,且顯示在顯示器裝置58。
操作受理部23係受理來自視聽者的內容提供服務開始指示(步驟ST702)。
具體而言,首先,若藉由輸入裝置55被輸入由視聽者選擇開始內容提供服務的要旨的指示時,操作受理部23係受理 該指示。
若操作受理部23受理選擇開始該內容提供服務的要旨的指示時,接著,CPU51係讀取被儲存在ROM52或HDD56的程式、或被記錄在記錄媒體4的程式,按照該程式,對資料取得部24指示來自配訊裝置3的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下載(步驟ST703)。
資料取得部24係根據在步驟ST703中所接收到的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下載指示,在配訊裝置3上的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進行存取,下載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步驟ST704)。具體而言,資料取得部24係下載經Web存取的檔案。資料取得部24若由被儲存在CD或DVD的內容起動檔案、或內部HP等URL連結,在數位內容檔案夾內的前頭存取用的HTML檔案進行存取時,即被下載前頭存取用的HTML檔案。之後,被適當下載藉由指令碼所為之畫面遷移、或藉由視聽者所為之URL點擊操作被存取的HTML檔案。此外,聲音檔案等媒體檔案係藉由依指令碼所為之指示、或藉由視聽者所為之URL點擊操作予以下載。此外,指令碼檔案或樣式表單檔案係在HTML檔案下載時被下載關連的檔案。資料取得部24係將在步驟ST704中所下載的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記錄在記錄部22(步驟ST705)。
CPU51係讀取被儲存在ROM52或HDD56的程式、或被記錄在記錄媒體4的程式,按照該程式,作成要求記錄媒體4的解碼化所需的密碼輸入及記錄媒體4的解碼化的指示的畫面,顯示於顯示器裝置58,操作受理部23係受理來自視聽者的密碼輸入及記錄媒體4的解碼化的指示(步驟ST706)。
數位內容放錄裝置21的解碼部211的金鑰檔案取得部2111係由被記錄在記錄部22的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取得金鑰檔案(步驟ST707)。具體而言,金鑰檔案取得部2111係若例如利用固定的金鑰檔案時,根據利用預先在數位內容編集裝置11及數位內容放錄裝置21被定義的哪個檔案作為金鑰檔案的資訊,來取得金鑰檔案。此外,例如,若利用可變的金鑰檔案時,由於在製作時,即決定金鑰檔案,因此將用以特定金鑰檔案的資訊,以數字羅列等第三者無法得知的形式記錄在上傳至配訊裝置3的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或編碼而在記錄媒體4進行分配的編碼檔案的檔案名、起動檔案的檔案名等,金鑰檔案取得部2111讀取此而取得金鑰檔案。
解碼部211係取得在步驟ST701中由記錄媒體4所讀入的編碼完畢影像檔案,使用在步驟ST706中所受理到的密碼、及在步驟ST707中金鑰檔案取得部2111所取得的金鑰檔案,將該編碼完畢影像檔案進行解碼(步驟ST708)。
解碼部211係若在步驟ST708中完成解碼,即對放錄部212發出數位內容放錄指示(步驟ST709)。
數位內容放錄裝置21的放錄部212係將步驟ST708中解碼部211所解碼的影像檔案、及被記錄在記錄部22的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統合,將該經統合的數位內容進行放錄,且顯示在顯示器裝置58(步驟ST710)。具體而言,放錄部212係將影像參照部2121所參照之經解碼的影像檔案、及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統合而將數位內容進行放錄。
如上所示,在該實施形態1中,視聽者進行數位 內容的視聽時,在顯示裝置2中,解碼部211由被記錄在記錄部22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亦即影像檔案以外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自動取得作為金鑰檔案被利用的檔案。藉此,製作者係不需要有別於數位內容而另外分配金鑰檔案,此外,亦不需要在資料庫中管理金鑰檔案與數位內容的對應關係,因此可刪減數位內容的管理/運用的負荷。
此外,視聽者並不需要以手動選擇金鑰檔案,不需要金鑰檔案設定順序,即可視聽數位內容,因此可刪減視聽時的負荷。
此外,由於可在視聽者隱匿金鑰檔案的存在,因此可防止具惡意的視聽者不法複製金鑰檔案而攜帶出去。
此外,即使視聽者掌握金鑰檔案的存在,在構成數位內容的檔案群之中,藉由隱匿利用哪個檔案作為金鑰檔案,可防止不法複製金鑰檔案而攜帶出去。
此外,若利用複數檔案作為金鑰檔案,藉由金鑰檔案的組合數,可使安全性更加強固。
如以上所示,藉由該實施形態1,利用數位內容的檔案群的一部分作為金鑰檔案來進行編碼,解碼時係自動取得金鑰檔案,藉此,製作者即使未另外作成金鑰檔案來進行管理/運用,亦僅將數位內容進行製作/配訊,即可進行藉由金鑰檔案所為之編碼及解碼,可刪減將數位內容編碼而進行分配時的管理/運用負荷。此外,視聽者並不需要金鑰檔案設定順序,可簡單地視聽數位內容。
實施形態2.
在實施形態1中,係在製作數位內容時,將數位內容的檔 案群的一部分作為金鑰檔案而將數位內容進行編碼,但是在本實施形態2中,係針對利用在作為假想的可移碟片而可掛載在顯示裝置2的假想碟片檔案,儲存保護對象的檔案來進行編碼的假想碟片編碼方式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第8圖係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的數位內容編碼解碼系統100的構成的圖。
其中,在第8圖中亦與在實施形態1所說明的第1圖同樣地,為方便說明起見,關於在數位內容編碼解碼系統100中被交換的內容資料,亦一併顯示於第8圖。
針對在第8圖中所示之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的數位內容編碼解碼系統100的構成,由於與在實施形態1中使用第1圖所說明的構成相同,因此標註相同符號且省略重複說明。
在該實施形態2的數位內容編碼解碼系統100中,與實施形態1的數位內容編碼解碼系統100係僅有所交換的內容資料的內容不同,因此僅針對不同的部分加以說明。
在編寫裝置1中,並非將影像檔案本身進行編碼,而是在假想碟片檔案內儲存影像檔案,而將假想碟片檔案編碼且複製在記錄媒體4。
在顯示裝置2中,係在配訊裝置3進行存取而下載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此外,參照記錄媒體4的編碼完畢假想碟片檔案,進行編碼完畢假想碟片檔案的解碼,掛載為假想碟片,且進行數位內容的放錄。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的編寫裝置1的構成係與在實施形態1中使用第2圖所說明的構成相同,故省略重複說明。
第9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顯示裝置2的構成圖。
第9圖所示之顯示裝置2與在實施形態1中使用第3圖所說明的顯示裝置2相比,僅有數位內容放錄裝置21的解碼部211另外包括掛載部2112及卸載部2113方面為不同。關於其他構成,由於與在第3圖中所說明者相同,因此標註相同符號,且省略重複說明。
掛載部2112係參照解碼部211所解碼的記錄媒體4內的假想碟片檔案,在顯示裝置2內掛載為假想碟片。
卸載部2113係將掛載部2112所掛載的假想碟片卸載為經編碼的假想碟片檔案的狀態。
該實施形態2的編寫裝置1、顯示裝置2的硬體構成係分別在實施形態1中,與使用第4圖、第5圖所說明者為相同,故省略重複說明。
其中,掛載部2112、卸載部2113係藉由CPU51、系統LSI等處理電路予以實現。
此外,複數處理電路亦可聯合執行上述功能。
接著,說明動作。
第10圖係說明裝載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數位內容編集裝置11的編寫裝置1的動作的流程圖。
其中,關於第10圖的步驟ST1002~步驟ST1003、步驟ST1005,由於與在實施形態1中所說明的第6圖的步驟ST602~步驟ST603、步驟ST605的動作相同,故省略重複說明,僅針對與實施形態1不同的動作說明如下。
操作受理部13係受理來自製作者的數位內容生成 指示(步驟ST1001)。具體內容係與在實施形態1中所說明的第6圖的步驟ST601相同。但是,在該步驟ST1001中,製作者係除了成為數位內容之基礎的影像、聲音、文字等資料、進行編碼的影像檔案、影像檔案編碼時所利用的金鑰檔案之外,指定假想碟片的容量。
在步驟ST1002中,數位內容生成部111作成由複數檔案群所成之數位內容,若在步驟ST1003中金鑰檔案指定部1121指定金鑰檔案,編碼部112係將數位內容生成部111所製作的數位內容所包含的影像檔案儲存在假想碟片檔案,且利用金鑰檔案指定部1121所選擇的金鑰檔案,將該假想碟片檔案進行編碼(步驟ST1004)。
在實施形態1中,編碼部112係將影像檔案本身進行編碼,但是在該實施形態2中,編碼部112並非將影像檔案本身進行編碼,而是在假想碟片內儲存影像檔案,將儲存有影像檔案的假想碟片檔案進行編碼。
其中,此時,編碼部112係按照在步驟ST1001中由製作者所受理到的假想碟片的容量,指定儲存影像檔案的假想碟片檔案的容量。此外,關於儲存在假想碟片檔案內的影像檔案,按照來自製作者的指示。此外,在該實施形態2中亦與實施形態1同樣地,編碼部112係針對未儲存在假想碟片檔案內的影像檔案,在數位內容輸出時不輸出、或在輸出後刪除。
輸出入部12係在被保存在內部的數位內容之中,將在步驟ST1004中編碼部112所編碼之儲存有影像檔案的編碼完畢假想碟片檔案,使用例如被裝載在OS的書寫功能、或 市售的書寫軟體等,而複製在記錄媒體4(步驟ST1006)。
其中,在此,關於假想碟片的容量,編碼部112係形成為按照由製作者所受理到的假想碟片的容量來指定者,但是不限於此,例如,在數位內容編集裝置11另外包括按照儲存在假想碟片檔案的保護對象的檔案,亦即影像檔案的容量,來決定假想碟片檔案的容量的假想碟片容量設定部(省略圖示),編碼部112亦可按照該假想碟片容量設定部所決定的容量,來指定假想碟片的容量。藉此,製作者未指定假想碟片的容量,而可自動設定。
在步驟ST1005中,若進行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對配訊裝置3的上傳,在配訊裝置3中,數位內容被上傳至在企業內網路等網路公開的檔案夾。關於具體動作,係與實施形態1相同。
在步驟ST1006中,若進行編碼完畢影像檔案的複製,在記錄媒體4中,係儲存編碼完畢影像檔案。關於具體動作,係與實施形態1相同。
第11圖係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顯示裝置2的動作的流程圖。
其中,關於第11圖的步驟ST1101~步驟ST1107,由於與在實施形態1中所說明的第7圖的步驟ST701~步驟ST707的動作相同,故省略重複說明,僅針對與實施形態1不同的動作說明如下。
解碼部211係使用藉由在步驟ST1106中視聽者輸入至密碼輸入畫面而接收到的密碼、及在步驟ST1107中金鑰檔案取得部2111所取得的金鑰檔案,將在步驟ST1101中由記錄 媒體4讀入的編碼完畢假想碟片檔案進行解碼(步驟ST1108)。
數位內容放錄裝置21的解碼部211的掛載部2112係在步驟ST1108中參照解碼部211所解碼的假想碟片檔案,在顯示裝置2掛載為假想碟片(步驟ST1109)。
解碼部211係在步驟ST1108中將假想碟片檔案解碼,若在步驟ST1109中將經解碼的假想碟片檔案掛載為假想碟片,即對放錄部212發出數位內容放錄指示(步驟ST1110)。具體動作係與第7圖的步驟ST709相同。
數位內容放錄裝置21的放錄部212係將在步驟ST1109中被儲存在掛載部2112掛載於顯示裝置2的假想碟片的影像檔案、及被記錄在記錄部22的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統合,將該經統合的數位內容進行放錄,且顯示於顯示器裝置58(步驟ST1111)。
其中,在步驟ST1109中掛載部2112所掛載的假想碟片係在數位內容放錄後,藉由解碼部211的卸載部2113,假想碟片被卸載而恢復成經編碼的假想碟片檔案的狀態。
此外,在該實施形態2中,除了以上構成以外,亦可例如第12圖所示,顯示裝置2的數位內容放錄裝置21形成為另外包括:具有不可視化設定部2131及不可視化設定監視部2132的不可視化控制部213的構成,藉由不可視化設定部2131,在假想碟片掛載中改寫登錄檔(registry)的設定,進行被掛載假想碟片的驅動器的不可視化。藉此,在假想碟片掛載中,可防止假想碟片內的檔案被閱覽/複製。
此外,亦可藉由不可視化設定監視部2132,監視將假想碟 片不可視化的登錄檔的設定項目,若不可視化設定監視部2132判斷出已改寫不可視化的設定項目,解碼部211係對卸載部2113指示強制性卸載。藉此,在不可視化的設定被解除的情形下,亦為不可視化設定監視部2132判斷出不可視化設定已被解除,解碼部211使卸載部2113卸載假想碟片,藉此可保護假想碟片內的檔案。
此外,掛載部2112亦可在任意的驅動器掛載假想碟片,此時,除了以上構成之外,亦可在顯示裝置2的數位內容放錄裝置21另外包括:取得藉由掛載部2112被掛載的驅動器的驅動字母的驅動字母取得部(省略圖示)。藉此,解碼部211係可將所取得的驅動字母的資訊傳送至配訊裝置3,由數位內容動態生成參照影像檔案的路徑。
通常當將影像檔案本身編碼時,若在數位內容包含有複數影像檔案,每次由數位內容參照影像檔案時,即進行解碼處理,且發生因解碼處理所致之放錄開始的時間延滯。
此外,解碼後的檔案係在未被編碼的狀態下被保存在HDD等,因此可進行由視聽者所為之閱覽/複製。
另一方面,藉由假想碟片所為之編碼係由於假想碟片解碼後的影像檔案本身未被編碼,因此即使在數位內容包含有複數影像的情形下,亦可未進行解碼處理而開始放錄。此外,假想碟片係僅可藉由在掛載中的驅動器進行存取而在解碼資料進行存取,卸載後,在HDD等不會殘留解碼資料。
因此,若將掛載中的驅動器進行不可視化,可防止由視聽者所為之閱覽/複製。
如以上所示,藉由該實施形態2,與實施形態1同樣地,利用數位內容的檔案群的一部分作為金鑰檔案來進行編碼,且解碼時係自動取得金鑰檔案,藉此,製作者即使未另外作成金鑰檔案來進行管理運用,亦可僅將數位內容進行製作/配訊,進行藉由金鑰檔案所為之編碼及解碼,可刪減當將數位內容編碼而進行分配時的管理/運用負荷。此外,視聽者係不需要金鑰檔案設定順序,即可簡單地視聽數位內容。
實施形態3.
在實施形態1中,係說明在顯示裝置2的數位內容放錄裝置21內包括:解碼部211、及放錄部212,數位內容放錄裝置21進行影像檔案的解碼及數位內容的放錄的實施形態,但是在本實施形態3中,係說明有別於數位內容放錄裝置21,另外包括數位內容解碼裝置,在數位內容放錄裝置21中,並未進行解碼,而是進行在數位內容解碼裝置的解碼處理的控制的實施形態。
關於包括裝載該實施形態3之數位內容編集裝置11的編寫裝置1的數位內容編碼解碼系統100的構成、及在數位內容編碼解碼系統100中被交換的內容資料,由於與在實施形態1中使用第1圖所說明者相同,故省略重複說明。
此外,關於裝載該實施形態3之數位內容編集裝置11的編寫裝置1的構成,由於亦與在實施形態1中使用第2圖所說明者相同,故省略重複說明。
第13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之顯示裝置2的構成圖。
第13圖所示之顯示裝置2與在實施形態1中使用第3圖 所說明的顯示裝置2相比,以另外包括數位內容解碼裝置25,且該數位內容解碼裝置25具有解碼部211方面為不同。此外,數位內容放錄裝置21係以包括解碼裝置控制部214而非為解碼部211方面為不同。
關於其他構成,由於與在實施形態1中使用第3圖所說明的顯示裝置2相同,故針對同樣的構成,係標註相同符號,且省略重複說明。
在第13圖中,數位內容解碼裝置25所包括的解碼部211及金鑰檔案取得部2111與在實施形態1中所說明的解碼部211及金鑰檔案取得部2111為相同的構成,僅有配備該解碼部211的場所由數位內容放錄裝置21改變為數位內容解碼裝置25。
解碼裝置控制部214係包括:解碼裝置起動部2141、及解碼裝置結束部2142。
解碼裝置起動部2141係對數位內容解碼裝置25,輸出解碼處理開始的指示訊號。
解碼裝置結束部2142係對數位內容解碼裝置25,輸出解碼處理結束的指示訊號。
該實施形態3的編寫裝置1、顯示裝置2的硬體構成分別與在實施形態1中使用第4圖、第5圖所說明者相同,故省略重複說明。
其中,解碼裝置起動部2141、解碼裝置結束部2142係藉由CPU51、系統LSI等處理電路予以實現。
此外,複數處理電路亦可聯合執行上述功能。
接著說明動作。
其中,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之編寫裝置1的動作係與在實施形態1中使用第6圖所說明者相同,故省略重複說明。
關於進行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對配訊裝置3上傳時的配訊裝置3的動作、及已進行編碼完畢影像檔案之複製時的記錄媒體4的動作,亦與實施形態1相同。
第14圖係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之顯示裝置2的動作的流程圖。
其中,針對第14圖的步驟ST1401~步驟ST1405、步驟ST1407,步驟ST1408、步驟ST1410、步驟ST1411,由於與在實施形態1中所說明的第7圖的步驟ST701~步驟ST705、步驟ST707、步驟ST708、步驟ST709、步驟ST710的動作相同,故省略重複說明,僅針對與實施形態1不同的動作,說明如下。
在步驟ST1405中,資料取得部24若將經下載之影像以外的數位內容記錄在記錄部22,數位內容放錄裝置21的解碼裝置控制部214的解碼裝置起動部2141係對數位內容解碼裝置25輸出解碼處理開始的指示訊號(步驟ST1406)。此外,此時,CPU51係讀取被儲存在ROM52或HDD56的程式、或被記錄在記錄媒體4的程式,按照該程式,作成要求記錄媒體4的解碼化所需的密碼輸入與記錄媒體4的解碼化的指示的畫面,且顯示於顯示器裝置58,以受理來自視聽者的密碼的輸入。
數位內容解碼裝置25係若接收解碼處理開始的指示訊號,解碼部211使用在步驟ST1406所受理到的密碼、及在步驟ST1407中金鑰檔案取得部2111參照記錄部22所取得 的金鑰檔案來進行編碼完畢的影像檔案的解碼(步驟ST1408),且將經解碼的影像檔案輸出至數位內容放錄裝置21。
其中,步驟ST1407、步驟ST1408的具體動作係與第7圖的步驟ST707、步驟ST708相同。
若由數位內容解碼裝置25被輸出經解碼的影像檔案,數位內容放錄裝置21的解碼裝置控制部214的解碼裝置結束部2142係對數位內容解碼裝置25輸出解碼處理結束的指示訊號(步驟ST1409)。
如上所示,在本實施形態3中,係使數位內容放錄裝置21、及數位內容解碼裝置25形成為不同的裝置,藉此,數位內容放錄裝置21係可由利用網路進行配訊而可在Web瀏覽器閱覽之如JavaScript般的指令碼所構成,可另外利用構裝在顯示裝置2的數位內容解碼裝置25來將編碼檔案進行解碼。
藉此,藉由提供目的端,將畫面配置或放錄控制、利用什麼樣的媒體等要求不同的放錄部與解碼部切離來進行開發。
此外,在數位內容放錄裝置21設置使數位內容解碼裝置25的起動開始/結束的解碼裝置控制部214,藉此可與數位內容放錄裝置21連動來控制數位內容解碼裝置25。藉此,視聽者係僅進行數位內容的放錄操作即可,不需要針對解碼有所意識。
其中,在此,係作為在實施形態1適用實施形態3者來進行說明,惟不限於此,亦可在實施形態2適用實施形態3,例如構成為在第13圖中所說明的解碼部211另外包括:掛載部2112、及卸載部2113。
如以上所示,藉由該實施形態3,與實施形態1同樣地,利用數位內容的檔案群的一部分作為金鑰檔案來進行編碼,解碼時係自動取得金鑰檔案,藉此,製作者即使未另外作成金鑰檔案來進行管理/運用,亦僅將數位內容進行製作/配訊,即可進行藉由金鑰檔案所為之編碼及解碼,可刪減在將數位內容編碼而進行分配時的管理/運用負荷。此外,視聽者並不需要金鑰檔案設定順序而可簡單地視聽數位內容。
此外,由於自動進行解碼處理,因此視聽者僅進行數位內容的放錄操作即可,不需要針對解碼有所意識。
其中,本案發明係可在其發明範圍內進行各實施形態的自由組合、或各實施形態的任意構成要素的變形、或在各實施形態中作任意構成要素的省略。
[產業上可利用性]
藉由本發明之數位內容編集裝置、數位內容放錄裝置、數位內容解碼裝置、數位內容編碼解碼系統及數位內容編碼解碼方法,由於構成為利用數位內容的檔案群的一部分作為金鑰檔案來進行編碼,解碼時係自動取得金鑰檔案,因此適於製作者即使未另外作成金鑰檔案,亦藉由將數位內容進行製作/配訊,可進行藉由金鑰檔案所為之編碼及解碼,可刪減將數位內容編碼而進行分配時的管理/運用負荷,將包含影像、聲音、文字等的數位內容安全地進行配訊。
1‧‧‧編寫裝置
3‧‧‧配訊裝置
4‧‧‧記錄媒體
11‧‧‧數位內容編集裝置
12‧‧‧輸出入部
13‧‧‧操作受理部
111‧‧‧數位內容生成部
112‧‧‧編碼部
1121‧‧‧金鑰檔案指定部

Claims (16)

  1. 一種數位內容編集裝置,包括:數位內容生成部,其係將資料加工而生成由複數檔案群所成之數位內容;及編碼部,其係利用構成前述數位內容生成部所生成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之中的編碼非對象的檔案群的一部分,將構成前述數位內容的檔案群之中的編碼對象的檔案群進行編碼。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數位內容編集裝置,其中,前述編碼部係包括:金鑰檔案指定部,其係由前述編碼非對象的檔案群之中,隨機選擇1個或複數金鑰檔案,利用該金鑰檔案指定部所選擇的金鑰檔案,將前述編碼對象的檔案群進行編碼。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數位內容編集裝置,其中,前述編碼部係另外包括:編碼對象檔案選擇部,其係由構成前述數位內容生成部所生成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之中,選擇1個或複數前述編碼對象的檔案,將該編碼對象檔案選擇部所選擇的編碼對象的檔案進行編碼。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數位內容編集裝置,其中,前述編碼部係由構成前述數位內容生成部所生成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之中,將前述編碼對象的檔案儲存在假想碟片檔案,且將該假想碟片檔案進行編碼。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數位內容編集裝置,其中,前述編碼部係包括:假想碟片容量設定部,其係按照前述編碼對象的檔案的容量來決定前述假想碟片檔案的容量。
  6. 一種數位內容放錄裝置,包括:解碼部,其係利用由數位內容編集裝置被配訊之未被編碼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的一部分,將透過記錄媒體所取得之以前述數位內容編集裝置予以編碼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進行解碼;及放錄部,其係將前述未被編碼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及前述解碼部所解碼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統合而在顯示裝置使其放錄。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數位內容放錄裝置,其中,前述解碼部係包括:金鑰檔案取得部,其係由前述未被編碼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之中取得金鑰檔案,利用該金鑰檔案取得部所取得的金鑰檔案,將前述經編碼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進行解碼。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數位內容放錄裝置,其中,前述解碼部係包括:金鑰檔案取得部,其係由前述未被編碼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之中取得金鑰檔案,利用該金鑰檔案取得部所取得的金鑰檔案,將儲存有前述經編碼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的假想碟片檔案進行解碼。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數位內容放錄裝置,其中,前述解碼部係包括:掛載部,其係參照前述經解碼的假想碟片檔案,掛載作為假想碟片;及卸載部,其係將前述掛載部所掛載的假想碟片卸載成經編碼的假想碟片檔案的狀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數位內容放錄裝置,其中,另外包括:驅動字母取得部,其係取得前述掛載部掛載前述假想碟片的驅動器的驅動字母,前述解碼部係將前述驅動字母取得部所取得的驅動字母傳送至配訊裝置,動態生成前述經編碼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的參照路徑。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數位內容放錄裝置,其中,另外包括:不可視化設定部,其係在藉由前述掛載部所為之前述假想碟片的掛載中,將掛載有前述假想碟片的驅動進行不可視化。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數位內容放錄裝置,其中,另外包括:不可視化設定監視部,其係監視藉由前述不可視化設定部所為之前述假想碟片的不可視化設定狀態,前述解碼部係若前述不可視化設定監視部判斷出前述不可視化設定已被解除時,使前述卸載部卸載前述假想碟片。
  13. 一種數位內容放錄裝置,包括:解碼裝置起動部,其係對數位內容解碼裝置,輸出解碼處理開始的指示訊號;解碼裝置結束部,其係對前述數位內容解碼裝置,輸出解碼處理結束的指示訊號;及放錄部,其係將利用由數位內容編集裝置透過配訊裝置被配訊之未被編碼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及前述數位內容解碼裝置利用由前述數位內容編集裝置透過配訊裝置被配訊之未被編碼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之中的一部分所解碼之由前述數位內容編集裝置透過記錄媒體所取得之經編碼的數 位內容的檔案群統合而在顯示裝置使其放錄。
  14. 一種數位內容解碼裝置,包括:解碼部,其係利用由數位內容編集裝置透過配訊裝置被配訊之未被編碼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之中的一部分,將透過記錄媒體所取得之在前述數位內容編集裝置被編碼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進行解碼。
  15. 一種數位內容編碼解碼系統,具有:在所生成之由複數檔案群所成之數位內容之中,將編碼非對象的檔案群上傳至配訊裝置,將編碼對象的檔案群進行編碼而複製在記錄媒體的數位內容編集裝置;及將在前述數位內容編集裝置被編碼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進行解碼,且與前述未被編碼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統合而進行放錄的數位內容放錄裝置,其特徵為:前述數位內容編集裝置係包括:數位內容生成部,其係將資料加工而生成由複數檔案群所成之數位內容;及編碼部,其係利用構成前述數位內容生成部所生成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之中的編碼非對象的檔案群的一部分,將構成前述數位內容的檔案群之中的編碼對象的檔案群進行編碼,前述數位內容放錄裝置係包括:解碼部,其係利用由前述數位內容編集裝置透過前述配訊裝置被配訊之未被編碼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的一部分,將透過記錄媒體所取得之在前述數位內容編集裝置被編碼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進行解碼;及 放錄部,其係將前述未被編碼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及前述解碼部所解碼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統合而在顯示裝置使其放錄。
  16. 一種數位內容編碼解碼方法,藉由在所生成之由複數檔案群所成之數位內容之中,將編碼非對象的檔案群上傳至配訊裝置,將編碼對象的檔案群編碼而複製在記錄媒體的數位內容編集裝置;及將在前述數位內容編集裝置被編碼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進行解碼,與前述未被編碼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統合而進行放錄的數位內容放錄裝置所為,其特徵為:在前述數位內容編集裝置中,數位內容生成部將資料加工而生成由複數檔案群所成之數位內容,編碼部利用構成前述數位內容生成部所生成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之中的編碼非對象的檔案群的一部分,將構成前述數位內容的檔案群之中的編碼對象的檔案群進行編碼,在前述數位內容放錄裝置中,解碼部利用由前述數位內容編集裝置透過前述配訊裝置被配訊之未被編碼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的一部分,將透過記錄媒體所取得之在前述數位內容編集裝置被編碼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進行解碼,放錄部將前述未被編碼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及前述解碼部所解碼的數位內容的檔案群統合而在顯示裝置使其放錄。
TW105113811A 2015-05-18 2016-05-04 數位內容編集裝置、數位內容放錄裝置、數位內容解碼裝置、數位內容編碼解碼系統以及數位內容編碼解碼方法 TW2017097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01146A JP6478800B2 (ja) 2015-05-18 2015-05-18 デジタルコンテンツ編集装置、デジタルコンテンツ再生装置、デジタルコンテンツ復号装置、デジタルコンテンツ暗号化復号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ジタルコンテンツ暗号化復号方法
PCT/JP2016/062323 WO2016185854A1 (ja) 2015-05-18 2016-04-19 デジタルコンテンツ編集装置、デジタルコンテンツ再生装置、デジタルコンテンツ復号装置、デジタルコンテンツ暗号化復号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ジタルコンテンツ暗号化復号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9745A true TW201709745A (zh) 2017-03-01

Family

ID=57319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3811A TW201709745A (zh) 2015-05-18 2016-05-04 數位內容編集裝置、數位內容放錄裝置、數位內容解碼裝置、數位內容編碼解碼系統以及數位內容編碼解碼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276349A1 (zh)
JP (1) JP6478800B2 (zh)
CN (1) CN107615385B (zh)
TW (1) TW201709745A (zh)
WO (1) WO20161858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53282B2 (en) * 2017-03-22 2021-10-19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Controlling access to content in a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77735B1 (en) * 1999-02-12 2003-06-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cking-up data stored on a portable audio player
JP4019303B2 (ja) * 2001-02-02 2007-12-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子透かしに含めた暗号鍵を用いた暗号化装置及び復号化装置並びにそれらの方法
KR100413682B1 (ko) * 2001-03-26 2003-12-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암호화된 데이터를 포함한 데이터의 전송 및 수신 제어 방법
JP4692003B2 (ja) * 2005-02-10 2011-06-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7844829B2 (en) * 2006-01-18 2010-11-30 Sybase, Inc. Secured database system with built-in antivirus protection
US8345869B2 (en) * 2007-04-11 2013-01-01 The Directv Group,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le sharing of missing content between a group of user devices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JP2009205673A (ja) * 2008-02-01 2009-09-10 Canon Electronics Inc 記憶装置、情報処理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752884B2 (ja) * 2008-08-21 2011-08-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0122717A (ja) * 2008-11-17 2010-06-03 Hitachi Ltd サーバ管理システム
US9092597B2 (en) * 2009-12-09 2015-07-28 Sandisk Technologies Inc.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for using a virtual file in a public memory area to access a plurality of protected files in a private memory area
US20110179268A1 (en) * 2010-01-20 2011-07-21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otecting applications with key and usage policy
JP4898933B2 (ja) * 2010-03-15 2012-03-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映像再生装置及び映像表示方法
EP2710755B1 (en) * 2011-05-20 2018-08-01 Citrix Systems Inc. Securing encrypted virtual hard disks
US9473464B2 (en) * 2014-09-19 2016-10-18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Key management for mixed encrypted-unencrypted cont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5385A (zh) 2018-01-19
WO2016185854A1 (ja) 2016-11-24
JP6478800B2 (ja) 2019-03-06
US20180276349A1 (en) 2018-09-27
CN107615385B (zh) 2020-04-21
JP2016219075A (ja) 2016-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67462B (zh) 在变换的数字媒体内容中保留关于数字媒体权限的信息
JP5530299B2 (ja) コンテンツ受信機、及びコンテンツ受信機の書き出し方法
EP216957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secure content with revocable access
JP5923753B2 (ja) 記録装置及びコンテンツ伝送システム
CN101023409A (zh) 实现与设备相关的权利保护的系统和方法
JP2003536120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して伝送される電子メッセージの不正なコピー及び配布を防止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CN102577363A (zh) 内容接收装置
US8533466B2 (en) Electronic file access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JP4129984B2 (ja) コンテンツ出力装置、これを実現する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コンテンツ配信出力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テンツ出力方法
CN103036860A (zh) 电子读物的验证方法和系统、服务器端、客户端及终端
US8645687B2 (en) Electronic file access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EP2077510A1 (en) Storage system and data management method in storage system
TW201709745A (zh) 數位內容編集裝置、數位內容放錄裝置、數位內容解碼裝置、數位內容編碼解碼系統以及數位內容編碼解碼方法
WO2009104352A1 (ja) 端末装置、情報提供システム、ファイルアクセス方法およびデータ構造
JP2006129095A (ja)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
US20090328146A1 (en) Method of generating authentication code in digital device
JP5995341B1 (ja) 閲覧用ファイルの閲覧方法、閲覧用ファイルの閲覧プログラム、情報共有システム、情報共有システムのサーバー
CN101989444B (zh) 记录介质的数据生成方法、用于将其再现的方法和装置
JP5292237B2 (ja) コンテンツ受信装置
JP6537729B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5592584B1 (ja) コンテンツ送受信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テンツ送信装置及びコンテンツ受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174721A (ja) 情報共有システム
JP2014513364A (ja) コンテンツ利用方法、コンテンツ利用装置、モバイル端末機、及び記録媒体
US8819456B2 (en) Content receiving terminal, content exporting and reproduc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EP2728825B1 (en) Terminal apparatus with DRM decoding function and DRM decoding method in terminal appar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