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9845A - 新的雜芳基和雜環化合物、其組成物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新的雜芳基和雜環化合物、其組成物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9845A
TW201639845A TW105102649A TW105102649A TW201639845A TW 201639845 A TW201639845 A TW 201639845A TW 105102649 A TW105102649 A TW 105102649A TW 105102649 A TW105102649 A TW 105102649A TW 201639845 A TW201639845 A TW 20163984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group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alkyl
methy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2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慰國 蘇
戴廣袖
賈紅
張竹林
翁建陽
珍妮弗 黛安 維納布爾
斯科特 達米安 本貝內克
文英 柴
史蒂文 保羅 梅杜納
約翰 馬修 基思
溫迪 埃克爾斯
亞歷克 唐納德 列布薩克
威廉 穆爾 瓊斯
羅素 克里斯托弗 史密斯
Original Assignee
和記黃埔醫藥(上海)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和記黃埔醫藥(上海)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和記黃埔醫藥(上海)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98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984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51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system of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condensed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7D453/00 or C07D455/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新的式I的雜芳基和雜環化合物、包含它們的藥物組成物,以及它們在抑制PI3K的活性及治療發炎性疾病、自體免疫性疾病和癌症中的用途和方法。 □

Description

新的雜芳基和雜環化合物、其組成物及方法
本發明涉及醫藥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新的雜芳基和雜環化合物、包含它們的藥物組成物,以及它們在抑制PI3K的活性及治療發炎性疾病、自體免疫性疾病和癌症中的用途和方法。
磷酸肌醇3-激酶(PI3-kinases或PI3Ks)是一個酶家族,它參與調控細胞功能,例如細胞生長、增殖、分化、運動、存活和細胞內運輸。當細胞暴露於各種生物刺激後,PI3Ks首先磷酸化磷脂醯肌醇-4,5-二磷酸鹽(PtdIns(4,5)P2,PIP2)的肌醇環的3’位羥基,產生磷脂醯肌醇-3,4,5-三磷酸鹽(PtdIns(3,4,5)P3,PIP3)。所產生的磷脂醯肌醇-3,4,5-三磷酸鹽,藉由作為脂質-結合區域(例如各種細胞蛋白的普列克受質蛋白同源(PH)區域)的對接平臺成為第二傳信者而發揮重要的作用。這些包括觸發下游激酶級聯反應的激酶(例如3-磷酸肌醇依賴性蛋白激酶1(PDK1)和蛋白激酶B(PKB)/Akt),以及用來控制小GTP酶的活性的鳥嘌呤-核苷酸交換因子(例如Vav和P-Rex)(T Rückle,M.K.等人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2006,5,903-918)。
根據序列同源性和脂質受質特異性,PI3K家族可分為三類:I、II和III。研究最多的和本發明的重點的I類PI3Ks是異二聚體蛋白,每個蛋白含有一個較小的調節區域和一個較大的110kDa催化區域,該110kDa催化區域有4個亞型,分化為p110 α,p110 β,p110 γ和p110 δ(T.J.Sundstrom.等人Org.Biomol.Chem.,2009,7,840-850)。其中:p110 α,p110 β和p110 δ一起被稱為IA類PI3K,它們與p85的調節亞基結合,並且主要經蛋白酪胺酸激酶-偶聯受體(RTK)和/或Ras蛋白啟動;而作為唯一的IB類成員的PI3K γ,則與兩個非催化亞基p101或p87中的其中一個結合,並藉由直接與G-蛋白β γ二聚體和Ras蛋白相互作用經G-蛋白偶聯受體(GPCRs)啟動,其中Ras蛋白與免疫功能和調節的各個方面有著廣泛的關聯。
所有四個I類催化PI3K亞型都在體內顯示出了特徵性的表現模式。p110 α和p110 β在所有細胞中普遍表現,而p110 γ和p110 δ主要在白血球,內皮細胞和平滑肌細胞中表現(T.J.Sundstrom.等人Org.Biomol.Chem.,2009,7,840-850)。刪除IA類亞型p110 α或β會引起胚胎死亡(E9.5-E10)(Bi L,Okabe I.等人J Biol Chem,1999,274:10963-8;Bi L,Okabe I.等人Mamm Genome.2002,13,169-72)。雖然p110 γ缺陷型小鼠沒有最理想的免疫反應,但是它們仍能正常發育和繁殖,這是因為p110 γ在T細胞活化以及嗜中性球和巨噬細胞中的遷移有缺陷。p110 δ缺 少型小鼠也是可以發育和繁殖的,但在T、B細胞活化中表現出顯著的缺陷(A Ghigo.等人BioEssays 2010,32:185-196)。
PI3K/AKT信號路徑的失調和過度活躍在癌細胞中已經牢固確立。原則上,調節PI3K從而控制PIP3水平應該能調節AKT活性,並最終抑制腫瘤的生長。PI3K δ的表現一般只限於造血細胞類型。p110 δ亞型在B細胞腫瘤中經組成性啟動。特定去活化p110 δ亞型的遺傳學和藥理學方法,已經證明了其在治療B細胞惡性腫瘤中的重要作用(B.J.Lannutti.等人Blood.2011,117,591-594)。以往的研究表明,CAL-101是一個有效的選擇性p110抑制劑,它對血液來源的癌細胞具有廣效的抗腫瘤活性(Lannutti B.J.Am Soc Hematol.2008;112.Abstract 16;Flinn I.W.等人J.Clin.Oncol.2009;27(A3543))。
除了癌症,PI3K也被認為是發炎和自體免疫性疾病的靶點。亞型p110 δ和p110 γ主要在免疫系統的細胞中表現,並有助於先天免疫和後天性免疫。p110 δ和p110 γ調節多種免疫細胞的功能。例如,抑制p110 δ會導致抑制B細胞的活化和功能,會抑制T淋巴細胞的增殖、T細胞的運輸和Th1-Th2的分化以及調節性T細胞的功能。抑制p110 δ和p110 γ會導致嗜中性球(白血球)趨化作用的抑制,會抑制肥大細胞活化、完整的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和內皮細胞的啟動。抑制p110 γ可啟動小膠質細胞(C.Rommel.等人Current Topics in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2010,1,346, 279-299)。因此,特異性的p110 δ或p110 γ亞型抑制劑有望對這些疾病具有治療效果,而不干擾對其它細胞系統的正常功能起重要作用的常規PI3K信號路徑。p110 δ和p110 γ支持這一假設,即單獨阻斷p110 δ、單獨阻斷p110 γ或兩者雙重阻斷,都會在藥理抑制中呈現出獨特的治療時機,但是這兩個PI3K亞型同時作用有可能會在治療各種複雜的免疫介導的發炎性疾病中產生更好的臨床效果。就類風濕性關節炎而言,磷酸肌醇3-激酶(PI3Ks),尤其是PI3K δ和PI3K γ,在疾病進展的所有階段均起關鍵性和特異性作用:在B細胞和T細胞的抗原信號路徑中,在FcRs的信號下游路徑中,以及在肥大細胞、巨噬細胞、嗜中性球和滑膜細胞的細胞激素受體和趨化因子受體的信號下游路徑中(C.Rommel.等人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2007,7,191-201)。雖然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是趨化因子和其他化學因子在發炎的關節中已經檢測到,並且負責補充關節中的白血球。這些當中,嗜中性球構成了最豐富的種群,並能夠誘導發炎反應和組織損傷(T Rückle,M.K.等人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2006,5,903-918)。阻斷造血細胞的PI3K δ和/或PI3K γ能有效抑制嗜中性球的趨化作用,相應地,也能抑制關節發炎和軟骨糜爛的發展。
本發明公開了一些新的化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它們是包括p110 δ、p110 γ、p110 α和p110 β在內的PI3Ks激酶活性抑制劑。這些化合物在治療與不適當的p110 δ、 p110 γ、p110 α和p110 β活性相關的各種疾病中具有潛在的治療效果,如癌症,發炎性、過敏性和自體免疫性疾病及白血病等,尤其是全身性紅斑狼瘡(SLE)和類風濕性關節炎(RA),過敏性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如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多發性硬化症,以及發病和/或發展均由發炎性損傷驅動的所有的病理情況,如心肌梗塞和癌症。PI3K抑制劑的例子已經在,例如,公開號為WO 2014/015523 A1、WO 2014/015675 A1和WO 2014/015830 A1的申請中描述,這些公開的內容係作為一個整體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式I的化合物: 和/或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Z1、Z2、Z3、Z4、W、m、R1、R2、R3、R4和R5如實施方式中所定義。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藥物組成物,其包括至少一種式I的化合物(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種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以及至少一種藥學上可接受的賦形 劑(例如,一種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體內或體外抑制PI3K活性的方法,其包括使有效量的至少一種式I的化合物(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種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與PI3K接觸。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治療個體中對抑制PI3K有反應的疾病的方法,包括給予需要其的個體施用治療有效量的至少一種式I的化合物(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種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本發明還提供了本文所述的至少一種式I的化合物(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種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用於治療對抑制PI3K有反應的疾病。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本文所述的至少一種式I的化合物(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種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在製備用於治療對抑制PI3K有反應的疾病的藥物中的用途。
本文所述的個體可以是人。
定義
本說明書中所用的下列單詞、短語和符號通常具有如下所述的含義,其所使用的上下文中另有說明的除外。下列縮寫詞和術語在本文有所給出的含義:
不在兩個字母或符號之間的短劃線(“-”)用來表明取代基的連接位點。例如,-CONH2指的是藉由碳原子連接。然而,當基團的連接位點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時候,例如,鹵素取代基,“-”可以被省略。
本文所用的術語“烷基”是指含有1-18個碳原子、較佳係1-12個碳原子、更佳係1-6個碳原子、特別佳係1-4個碳原子的直鏈或支鏈的飽和烴基。例如,“C1-6烷基”是指含有1-6個碳原子的烷基。烷基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甲基(“Me”)、乙基(“Et”)、正丙基(“n-Pr”)、異丙基(“i-Pr”)、正丁基(“n-Bu”)、異丁基(“i-Bu”)、第二丁基(“s-Bu”)和第三丁基(“t-Bu”)。
本文所用的術語“烯基”是指含有一個或多個、例如1、2或3個碳碳雙鍵(C=C)的、含有2-10個碳原子、較佳係2-6個碳原子、更佳係2-4個碳原子的直鏈或支鏈的烴基。例如,“C2-6烯基”是指含有2-6個碳原子的烯基。烯基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乙烯基、1-丙烯基、2-丙烯基、1-丁烯基和2-丁烯基。
本文所用的術語“炔基”是指含有一個或多個、例如1、2或3個碳碳三鍵(C≡C)的、含有2-10個碳原子、較佳係2-6個碳原子、更佳係2-4個碳原子的直鏈或支鏈的烴基。例如,“C2-6炔基”是指含有2-6個碳原子的炔基。炔基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乙炔基、1-丙炔基、2-丙炔基、1-丁炔基和2-丁炔基。
本文所用的術語“鹵代”是指氟代、氯代、溴代和碘 代。所用術語“鹵素”是指氟、氯、溴和碘。
本文所用的術語“鹵代烷基”是指其中一個或多個氫原子、例如1、2、3、4或5個氫原子經鹵素原子替代的本文所定義的烷基,並且當兩個或更多個氫原子經鹵素原子替代時,所述鹵素原子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在一個實施方案中,本文所用的術語“鹵代烷基”是指其中兩個或更多個氫原子、例如2、3、4或5個氫原子經鹵素原子替代的本文所定義的烷基,其中所述鹵素原子彼此相同。在另一個實施方案中,本文所用的術語“鹵代烷基”是指其中兩個或更多個氫原子、例如2、3、4或5個氫原子經鹵素原子替代的本文所定義的烷基,其中所述鹵素原子彼此不完全相同。鹵代烷基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CF3、-CHF2、-CH2CF3等。
本文所用的術語“烷氧基”是指基團-O-烷基,其中的烷基如上文所定義。烷氧基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異丙氧基、正丁氧基、異丁氧基、第三丁氧基、戊氧基、己氧基,包括它們的異構體。
本文所用的術語“環烷基”是指含有3-12個環碳原子、較佳係3-8個環碳原子、更佳係3-6個環碳原子的飽和的或部分不飽和的環狀烴基,其可以具有一個或多個環,較佳具有1個或2個環。例如,“C3-8環烷基”是指含有3-8個環碳原子的環烷基。環烷基的環可以是飽和的,也可以具有一個或多個,例如一個或兩個雙鍵(即部分不飽和的),但不是完全共軛的,也不是本文所定義的芳 基。環烷基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戊烯基、環戊二烯基、環己基、環己烯基、環庚基和環辛基。
本文所用的術語“芳基”是指由一個環或多個環稠合組成的含有6-14個環碳原子、較佳係6-12個環碳原子的碳環烴基,其中至少一個環是芳族環。例如,芳基包括苯基或含有8-12個環碳原子的稠合雙環碳環烴基,其中至少一個環是芳族環。芳基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苯基、萘基、1,2,3,4-四氫萘基、茚基、茚滿基、薁基。
本文所用的術語“雜芳基”是指:具有5、6或7個環原子、較佳係具有6個環原子的單環芳族烴基,其在環中包含一個或多個、例如1、2或3個、較佳係1或2個獨立地選自N、O和S(較佳係N)的環雜原子,其餘環原子是碳原子;和具有8-12個環原子、較佳係具有9或10個環原子的二環芳族烴基,其在環中包含一個或多個、例如1、2、3或4個、較佳係1或2個獨立地選自N、O和S(較佳係N)的環雜原子,其餘環原子是碳原子,其中至少一個環是芳族環。例如,二環雜芳基包括與5-6員環烷基環稠合的5-6員雜環芳族環。
當雜芳基中的S和O原子的總數超過1時,這些S和O雜原子彼此不相鄰。在一些實施方案中,雜芳基中的S和O原子的總數不超過2。在一些實施方案中,雜芳基中的S和O原子的總數不超過1。
雜芳基也包括其中的N環雜原子是N-氧化物形式的那些雜芳基,例如N-氧化吡啶基。
雜芳基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吡啶基、N-氧化吡啶基,例如吡啶-2-基、吡啶-3-基、吡啶-4-基或其N-氧化物;吡基,例如吡-2-基、吡-3-基;嘧啶基,例如嘧啶-2-基、嘧啶-4-基;吡唑基,例如吡唑-1-基、吡唑-3-基、吡唑-4-基、吡唑-5-基;咪唑基,例如咪唑-2-基、咪唑-4-基;唑基;異唑基;噻唑基;異噻唑基;噻二唑基;四唑基,例如四唑-5-基;三唑基;噻吩基;呋喃基;吡喃基;吡咯基;嗒基;苯并間二氧雜環戊烯基,例如苯并[d][1,3]間二氧雜環戊烯基;苯并唑基,例如苯并[d]唑基;咪唑并吡啶基,例如咪唑并[1,2-a]吡啶基;三唑并吡啶基,例如[1,2,4]三唑并[4,3-a]吡啶基和[1,2,4]三唑并[1,5-a]吡啶基;吲唑基;吡咯并嘧啶基,例如吡咯并[1,5-a]嘧啶基;四唑并吡啶基,例如四唑并[1,5-a]吡啶基;吡唑并嘧啶基,例如吡唑并[1,5-a]嘧啶基;苯并噻吩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咪唑啉基;吲哚基;吲哚啉基;嘌呤基,例如9H-嘌呤基和7H-嘌呤基;喹啉基;異喹啉基;1,2,3,4-四氫喹啉基和5,6,7,8-四氫異喹啉基。
本文所用的術語“雜環基”是指含有3-14個環原子、較佳係含有4-12個環原子的單環的、雙環的或三環的、飽和的或部分不飽和的環狀烴基,其環上含有一個或多個,例如含有1、2、3或4個,較佳係含有1或2個獨立地選自N、O和S的雜原子,而其餘的環原子為碳原子。 雜環基的環可以是飽和的,也可以具有一個或多個,例如一個或兩個雙鍵(即部分不飽和的),但不是完全共軛的。連接點可以是雜環基中的碳原子或雜原子。但是,雜環基中的任何環都不是芳香的,因此雜環基不是本文所定義的雜芳基。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雜環基”是指環上含有一個或兩個獨立選自N、O和S的雜原子並且其餘的環原子為碳原子的4至8員,尤其是4員、5員或6員單環雜環基。
雜環基也包括其中的N或S雜原子是其氧化物的那些基團。
雜環基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環氧丙烷基,例如環氧丙烷-2-基或環氧丙烷-3-基;氮雜環丁烷基,例如氮雜環丁烷-2-基或氮雜環丁烷-3-基;吡咯烷基,例如吡咯烷-1-基、吡咯烷-2-基、吡咯烷-3-基;四氫呋喃基,例如四氫呋喃-2-基、四氫呋喃-3-基;四氫吡喃基,例如四氫吡喃-2-基、四氫吡喃-3-基、四氫吡喃-4-基;二氧雜環戊烷基,例如1,3-二氧雜環戊烷基;二氧雜環己烷基,例如1,4-二氧雜環己烷基,1,3-二氧雜環己烷基;嗎福林基、N-氧化嗎福林基,例如嗎福林-2-基、嗎福林-3-基、嗎福林-4-基(嗎福林代)(按其中的氧為指定的優先順序1進行編號);硫代嗎福林基、1-氧代硫代嗎福林-4-基、1,1-二氧代硫代嗎福林-4-基;咪唑啉基,例如咪唑啉-2-基、咪唑啉-4-基;吡唑烷基,例如吡唑烷-2-基、吡唑烷-3-基;哌啶基或N-氧化哌啶基,例如哌啶-1-基和哌啶-2-基、哌啶-3-基、哌啶-4-基或者其N- 氧化物;以及哌基,例如哌-1-基、哌-2-基、哌-3-基;八氫吡咯并[3,4-b]吡咯基。
本文所用的術語“氧代”是指=O基團。
本文所用的術語“視需要”、“視需要的”或“視需要地”意指隨後描述的事件或情況可以發生或可以不發生,並且該描述包括所述事件或情況發生的情形以及所述事件或情況不發生的情形。例如,“視需要經-OH取代的烷基”包括本文定義的“未經取代的烷基”和“經-OH取代的烷基”。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的是,對於含有一個或多個取代基的任意基團而言,所述基團不包括任何在空間上不切實際的、化學上不正確的、合成上不可行的和/或內在不穩定的取代模式。
本文所用的術語“經取代的”或“經……取代”意指給定原子或基團上的一個或多個氫原子經一個或多個選自給定的取代基組的取代基替換,條件是不超過該給定原子的正常化合價。當取代基是氧代(即=O)時,則單個原子上的兩個氫原子係經替換。只有當取代基和/或變數的組合導致化學上正確的且穩定的化合物時,這類組合才是允許的。化學上正確的且穩定的化合物意味著化合物足夠穩定,以至於能從反應混合物中被分離出來,並且隨後能經配製成至少具有實際效用的製劑。除非另有說明,取代基被命名入核心結構中。例如,當(環烷基)烷基被列為一種可能的取代基時,其表示該取代基是經環烷基取代的烷基,並且與分子其餘部分的連接點在烷基上。
本文所用的術語“經一個或多個取代基取代”意指給定的原子或基團上的一個或多個氫原子獨立地經一個或多個選自給定基團的取代基替換。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經一個或多個取代基取代”意指給定的原子或基團經1、2、3或4個獨立地選自給定基團的取代基取代。
本發明的一些化合物可以作為立體異構體包括光學異構體存在。本發明包括所有這樣的立體異構體,例如純的單個立體異構體的製備以及富集每個異構體的製備,以及這樣的立體異構體的外消旋混合物和根據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方法分離的單個對映異構體和非對映異構體。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的是,一些式I的化合物可以包含一個或多個手性中心,因此存在兩個或更多個立體異構體。這些異構體的外消旋混合物、單個異構體和一種對映異構體富集的混合物,以及當有兩個手性中心時的非對映異構體和特定的非對映異構體部分富集的混合物均在本發明的範圍內。本領域技術人員還應當理解的是,本發明包括式I的化合物的所有單個立體異構體(例如對映異構體)、外消旋混合物或部分離析的混合物,以及在適當的情況下,包括其單個互變異構體。
換言之,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發明提供了含有多種立體異構體純度的化合物,即以不同“ee”或“de”值表示的非對映體或對映體純度。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例如如本文所述)有至少80% ee(例如80%、85%、90%、91%、92%、93%、94%、95%、96%、97%、98%、99%、 99.5%、99.9% ee,或任何在這些列舉的數值之間的數值)的對映體純度。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例如如本文所述)有大於99.9% ee的對映體純度。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例如如本文所述)有小於80% ee的對映體純度。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例如如本文所述)有至少80% de(例如80%、85%、90%、91%、92%、93%、94%、95%、96%、97%、98%、99%、99.5%、99.9% de,或任何在這些列舉的數值之間的數值)的非對映體純度。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例如如本文所述)有大於99.9% de的非對映體純度。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例如如本文所述)有小於80% de的非對映體純度。
術語“對映體過量”或“ee”表示一種對映異構體相對於另一種對映異構體的多少。對於R和S對映異構體的混合物,對映體過量的百分比定義為| R-S | *100,其中R和S為混合物中各自對映異構體的莫耳或重量分率,R+S=1。若已知一手性物質的旋光度,則對映體過量的百分比定義為([鯂]obs/[鯂]max)*100,其中[鯂]obs為對映異構體混合物的旋光度,[鯂]max為純的對映異構體的旋光度。
術語“非對映體過量”或“de”表示一種非對映異構體相對於另一種非對映異構體的多少,並用類推的方法根據對映體過量來定義。因此,對於非對映異構體D1和D2的混合物,非對映體過量的百分比定義為| D1-D2 | *100,其中D1和D2為混合物中各自非對映異構體的莫耳或重量分率,D1+D2=1。
非對映體和/或對映體過量的測定可採用多種分析技術,包括核磁共振光譜法、手性柱層析法和/或光學旋光測定法,並根據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悉的常規方案來完成。
外消旋混合物可以以其本身的形式使用或者離析成單個異構體使用。藉由離析可以得到立體化學上的純的化合物或者富集一種或多種異構體的混合物。分離異構體的方法是眾所周知的(參見Allinger N.L.和Eliel E.L.,"Topics in Stereochemistry",第6卷,Wiley Interscience,1971),包括物理方法,例如使用手性吸附劑的層析法。可以由手性前驅物製備得到手性形式的單個異構體。或者,可以藉由與手性酸(例如10-樟腦磺酸、樟腦酸、α-溴樟腦酸、酒石酸、二乙醯基酒石酸、蘋果酸、吡咯烷酮-5-羧酸等的單個對映異構體)形成非對映異構體鹽而由混合物化學分離得到單個異構體,將所述的鹽分級結晶,然後游離出離析的鹼中的一個或兩個,視需要地重複這一過程,從而得到一個或兩個基本上不包含另一種異構體的異構體,即重量對映體純度為至少91%、92%、93%、94%、95%、96%、97%、98%、99%或99.5%的所需的立體異構體。或者,可以將外消旋物共價連接到手性化合物(輔助物)上,得到非對映異構體,可藉由層析法或分級結晶法將其分離,之後化學除去手性輔助物,得到純的對映異構體。
本發明也包括式I代表的化合物的藥學上可接受的鹽,較佳係下文所述的和本文所列舉的具體化合物的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以及其使用方法。
“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指的是無毒的、生物學上可耐受的或其它生物學上適合於給予治療個體的式I代表的化合物的游離酸或鹼的鹽。一般參見:S.M.Berge,等人,“Pharmaceutical Salts”,J.Pharm.Sci.,1977,66:1-19,以及Handbook of Pharmaceutical Salts,Properties,Selection,and Use,Stahl和Wermuth編,Wiley-VCH and VHCA,Zurich,2002。
“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包括但不限於:式I的化合物與無機酸形成的酸加成鹽,例如鹽酸鹽、氫溴酸鹽、碳酸鹽、碳酸氫鹽、磷酸鹽、硫酸鹽、亞硫酸鹽、硝酸鹽等;以及式I的化合物與有機酸形成的酸加成鹽,例如甲酸鹽、乙酸鹽、三氟乙酸鹽、蘋果酸鹽、馬來酸鹽、富馬酸鹽、酒石酸鹽、琥珀酸鹽、檸檬酸鹽、乳酸鹽、甲磺酸鹽、對甲苯磺酸鹽、2-羥基乙磺酸鹽、苯甲酸鹽、水楊酸鹽、硬脂酸鹽和與式HOOC-(CH2)n-COOH(其中n是0-4)的鏈烷二羧酸形成的鹽等。“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也包括帶有酸性基團的式I的化合物與藥學上可接受的陽離子例如鈉、鉀、鈣、鋁、鋰和銨形成的鹼加成鹽。所得的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中的式I的化合物與酸或陽離子的莫耳比包括但不限於:1:1、1:2、1:3和1:4。
此外,如果本文所述的化合物是以酸加成鹽的形式得到的,其游離鹼形式可以藉由鹼化該酸加成鹽的溶液獲得。相反地,如果產物是游離鹼形式,則其酸加成鹽、特別是藥學上可接受的酸加成鹽可以按照由鹼性化合物製備 酸加成鹽的常規操作藉由將游離鹼溶於合適的溶劑並且用酸處理該溶液來得到。本領域技術人員無需過多實驗即可確定各種可用來製備無毒的藥學上可接受的酸加成鹽或鹼加成鹽的合成方法。
術語“溶劑合物”意指包含化學計量的或非化學計量的溶劑的溶劑加成形式。一些化合物具有在固體狀態中網羅固定莫耳比的溶劑分子的傾向,從而形成溶劑合物。如果溶劑是水,則形成的溶劑合物是水合物,當溶劑是乙醇時,則形成的溶劑合物是乙醇合物。水合物是藉由一個或多個分子的水與一分子所述物質形成的,其中水保留其H2O的分子狀態,這樣的組合能形成一種或多種水合物,例如半水合物、一水合物和二水合物。
本文所用的術語“基團”、“基”或“片段”是同義詞,用於表示可與其它分子片段連接的官能團或分子片段。
術語“活性成分”,用於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學物質。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活性成分”是具有製藥用途的化學物質。
術語“處置”或“治療”疾病或障礙是指給患有所述疾病或障礙、或者具有所述疾病或障礙的症狀、或者具有易患所述疾病或障礙的體質的個體施用一種或多種藥物物質、特別是本文所述的至少一種式I的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種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用以治癒、癒合、緩解、減輕、改變、醫治、改善、改進或影響所述疾病或障礙、所述疾病或障礙的症狀或者易患所述疾病或障礙的體質。在一些 實施方案中,所述疾病或障礙是癌症。
當涉及化學反應時,術語“處理”、“接觸”和“反應”意指在適當的條件下加入或混合兩種或更多種試劑,以產生所示的和/或所需的產物。應當理解的是,產生所示的和/或所需的產物的反應可能不一定直接來自最初加入的兩種試劑的組合,即,在混合物中可能存在生成的一個或多個中間體,這些中間體最終導致了所示的和/或所需的產物的形成。
術語“有效量”是指通常足以對需要治療具有由PI3K活性介導的疾病或障礙的患者產生有益治療效果的PI3K抑制劑的量或劑量。可以藉由常規方法(例如建模、劑量遞增研究或臨床試驗)結合常規影響因素(例如給藥或施藥的方式或途徑、藥物成分的藥代動力學、疾病或障礙的嚴重程度和病程、個體先前的或正在進行的治療、個體的健康狀況和對藥物的反應、以及主治醫生的判斷)來確定本發明中活性成分的有效量或劑量。典型的劑量範圍是從約0.0001至約200毫克活性成分每公斤個體體重每天,較佳係約為0.001至100毫克/公斤/天,或者約為0.01至35毫克/公斤/天,或者約為0.1至10毫克/公斤,每日一次或分劑量單位服用(例如,每日兩次、每日三次、每日四次)。對於一個70公斤的人而言,合適劑量例證範圍是從約0.05至約7克/天,或者約為0.2至約5克/天。一旦患者的疾病或障礙出現改善,可以調整劑量以維持治療。例如,根據症狀的變化可以將給藥劑量或給藥次數,或者將給藥劑量 和給藥次數減少至維持所期望的治療效果的水準。當然,如果症狀減輕到了適當的水準,可以停止治療。然而,對於症狀的復發,患者可能需要間歇性長期治療。
術語“抑制”是指生物活動或過程的基線活性的降低。“抑制PI3K活性”是指相對於不存在至少一種式I的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種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時的PI3K活性,對存在本文所述的至少一種式I的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種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的直接或間接反應導致的PI3K活性的降低。活性的降低可以是由本文所述的至少一種式I的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種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與PI3K直接相互作用引起的,或者是由本文所述的至少一種式I的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種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與一種或多種其它因子相互作用進而影響PI3K活性引起的。例如,本文所述的至少一種式I的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種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的存在可藉由直接與PI3K結合而降低PI3K的活性、可藉由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另一種因子來降低PI3K的活性,或者藉由直接或間接地減少存在於細胞或有機體中的PI3K的量來降低PI3K的活性。
本文所用的術語“個體”是指哺乳動物和非哺乳動物。哺乳動物是指哺乳類的任何成員,其包括但不限於:人;非人靈長類動物,如黑猩猩及其它猿類和猴類物種;農場動物,如牛、馬、綿羊、山羊和豬;家畜,如兔、狗和貓;實驗室動物,包括齧齒類動物,如大鼠、小鼠和豚鼠;等。非哺乳動物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鳥等。術語“個 體”並不限定特定的年齡或性別。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個體是人。
術語“藥學上可接受的”是指該術語後面限定的物質可用於製備藥物組成物,其通常是安全的、無毒的,並且在生物學上或其它方面沒有不希望的性質,尤其是對於人藥用而言。
本文所用的術語“約”意指近似、在……左右、大致或在……周圍。當術語“約”與數值範圍聯用時,它藉由將界限擴展至高於或低於所給出的數值來調整該範圍。一般而言,術語“約”在本文中用於將所給出的數值調整至高於或低於該數值20%。
本文所用的未具體定義的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本發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
具體實施方式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式I的化合物: 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以及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其中Z1和Z3獨立地為N或CH;條件是Z1和Z3不同時為N; Z2和Z4獨立地為N或C,其中Z2和Z4中至少有一個為N;R1選自鹵素、-CN、C3-6環烷基、乙烯基、乙炔基、苯基以及C1-6烷基,其中C1-6烷基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例如,1、2或3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取代:鹵素、-OH和C1-6烷氧基;R2為C1-6烷基,其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例如,1、2或3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取代:C3-6環烷基、苯基和5-7員(例如,5、6或7員)雜芳基;或者R2選自苯基、C3-6環烷基、4-8員雜環基和5-10員雜芳基,這些基團中的每一個均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例如,1、2或3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鹵素、-CN、C1-6烷基、-SRa、-S(O)nRb以及C1-6烷氧基,其中C1-6烷基和C1-6烷氧基分別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鹵素取代;R3和R4分別獨立地選自H、C1-6烷氧基以及C1-4烷基,其中C1-4烷基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OH取代;R5為H或C1-4烷基;或者R3、R5和與它們相連接的原子一起形成4-6員單環的或雙環的、飽和的或部分不飽和的、視需要含有額外1-2個獨立地選自N、O和S的雜原子的雜環,該雜環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鹵素和C1-6烷基,其中C1-6烷基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鹵素取代;Ra和Rb分別獨立地為H或C1-6烷基;m為0、1或2; n為1或2;W為式II
其中:X1為C(O),X2為NR7,X3為NR8、CHR9;X1為S(O)或S(O)2,X2為CH2或NR10,X3為CH2;或者X1為C(O),X2為CH2,X3為NH、S或O;或者W為式II-6-a或式II-6-b:
R6為H、-NH2或-NH(C1-6烷基);R7、R8、R9和R10分別獨立地選自H、C1-6烷基和C3-6環烷基。
在式I化合物的一些實施方案中,m為0或1,其中如果m為1,R1選自鹵素、-CN、C3-6環烷基、苯基以及C1-6烷基,其中C1-6烷基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取代:鹵素、-OH和C1-6烷氧基;R2為C1-6烷基,其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取代:環丙基和吡啶基;或者R2選自苯基、環丙基、環丁基、6員雜環基和6員雜芳基,這些基團中的每一個均視需要經一個 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鹵素、-CN、C1-6烷基、-SRa、-S(O)nRb以及C1-6烷氧基,其中C1-6烷基和C1-6烷氧基分別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鹵素取代;其中Ra和Rb分別獨立地為C1-6烷基;以及R3和R4分別獨立地為H或C1-4烷基;R5為H或C1-4烷基;或者R3、R5和與它們相連接的原子一起形成4或5員單環的、飽和的或部分不飽和的雜環(例如,),該雜環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鹵素和C1-6烷基,其中C1-6烷基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鹵素取代。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m為0或1。
在式I化合物的一個實施方案中,m為1。
在式I化合物的一個實施方案中,m為0。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R1選自鹵素、-CN、C3-6環烷基(例如,環丙基或環丁基)、苯基以及C1-6烷基(例如,甲基或乙基),其中C1-6烷基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取代:鹵素、-OH和C1-6烷氧基(例如,甲氧基或乙氧基)。在一些實施方案中,m為1,R1選自鹵素(例如,F、Cl或Br)、-CN、C3-6環烷基(例如,環丙基或環丁基)、苯基以及C1-6烷基(例如,甲基或乙基),其中C1-6烷基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例如,1、2或3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取代:鹵素(例如,F)、-OH和C1-6烷氧基(例如,甲氧基或乙氧基)。
在式I化合物的一個實施方案中,R1選自鹵素(例如, F、Cl或Br)、-CN、甲基、三氟甲基、羥甲基和甲氧基甲基。在一些實施方案中,R1為環丙基。
在式I化合物的一個實施方案中,m為1,並且R1選自鹵素、-CN、甲基、三氟甲基、羥甲基和甲氧基甲基。在一些實施方案中,m為1,並且R1為環丙基。
在式I化合物的一個實施方案中,m為1,並且R1為F、Cl或Br。在一些實施方案中,m為1,並且R1為F。在一些實施方案中,m為1,並且R1為Cl。
在式I化合物的一個實施方案中,R2為苯基或5-10員雜芳基,它們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鹵素、-CN、C1-6烷基、-SRa、-S(O)nRb以及C1-6烷氧基,其中C1-6烷基和C1-6烷氧基分別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鹵素取代。Ra和Rb如本文所定義。
在式I化合物的一些實施方案中,R2為C1-6烷基(例如,甲基),其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例如,1、2或3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取代:環丙基和吡啶基(例如,吡啶-2-基、吡啶-3-基或吡啶-4-基);或者R2選自苯基、環丙基、環丁基、6員雜環基(例如,哌啶、四氫吡喃)和6員雜芳基(例如,吡啶),這些基團中的每一個均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例如,1、2或3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鹵素(例如,F、Cl)、-CN、C1-6烷基、-SRa、-S(O)nRb以及C1-6烷氧基,其中C1-6烷基和C1-6烷氧基分別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鹵素取代;其中Ra和Rb分別獨立地為C1-6烷基。
在式I化合物的一個實施方案中,R2為苯基,其視需 要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鹵素、-CN、C1-6烷基、-SRa、-S(O)nRb以及C1-6烷氧基,其中C1-6烷基和C1-6烷氧基分別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鹵素取代;Ra和Rb分別獨立地為C1-6烷基。在一些實施方案中,R2為苯基,其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例如,1、2或3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F、Cl、-CN、三氟甲基、甲氧基、三氟甲氧基、二氟甲氧基、-S-甲基、-S(O)-甲基以及-S(O)2-甲基。在一些實施方案中,R2為苯基。在一些實施方案中,R2為苯基,其經一個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F、Cl、-CN、三氟甲基、甲氧基、三氟甲氧基、二氟甲氧基、-S-甲基、-S(O)-甲基以及-S(O)2-甲基,例如,在苯基的2、3或4位被取代。
在式I化合物的一個實施方案中,R2為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鹵素(例如,F、Cl或Br)取代的苯基。在一些實施方案中,R2為視需要經一個鹵素(例如,F、Cl或Br)取代的苯基,例如,在苯基的2、3或4位被取代。
在式I化合物的一個實施方案中,R2為含有一個N或O的6員飽和雜環基,其視需要經C1-6烷基(例如,甲基)取代。在一些實施方案中,R2為含有一個N的6員飽和雜環基。在一些實施方案中,C1-6烷基(例如,甲基)取代基直接連接在N上。
在式I化合物的一個實施方案中,R2為吡啶基。較佳地,R2為吡啶-2-基。
在式I化合物的一個實施方案中,R3和R4分別獨立地 為H或C1-4烷基;R5為H或C1-4烷基;或者R3、R5和與它們相連接的原子一起形成4或5員單環的、飽和的或部分不飽和的雜環,該雜環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鹵素(例如,F)和C1-6烷基(例如,甲基或乙基),其中C1-6烷基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鹵素(例如,F)取代。在一些實施方案中,R3和R4中的一個為H,並且R3和R4中的另一個為C1-4烷基(例如,甲基)。在一些實施方案中,R5為H。在一些實施方案中,R3、R5和與它們相連接的原子一起形成4或5員單環的飽和環,該環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鹵素和C1-6烷基,其中C1-6烷基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鹵素取代。
在式I化合物的一個實施方案中,R3、R5和與它們相連接的原子一起形成,其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例如,1或2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鹵素和C1-6烷基,其中C1-6烷基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鹵素取代。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未經取代。
在式I化合物的一個實施方案中,R3、R5和與它們相連接的原子一起形成,其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例如,1或2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鹵素(例如,F)、甲基、乙基和三氟甲基。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經一個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鹵素(例如,F)、甲基、乙基和三氟甲基,例如在與N原子不相鄰的碳原子上經取代。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經兩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鹵素(例如,F)、甲基、乙基和三氟甲基。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兩個取代基連接在的相同的碳原子上。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具有視需要經一個或兩個獨立地選自鹵素(例如,F)、甲基、乙基和三氟甲基所取代的的化合物的特徵在於:具有(1)至少80% ee(例如80%、85%、90%、91%、92%、93%、94%、95%、96%、97%、98%、99%、99.5%、99.9% ee,或任何在這些列舉的數值之間的數值)的對映體純度;和/或(2)至少80% de(例如80%、85%、90%、91%、92%、93%、94%、95%、96%、97%、98%、99%、99.5%、99.9% de,或任何在這些列舉的數值之間的數值)的非對映體純度。
在式I化合物的一個實施方案中,R3、R5和與它們相連接的原子一起形成,其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鹵素和C1-6烷基,其中C1-6烷基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鹵素取代。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未 經取代。
在式I化合物的一個實施方案中,R3、R5和與它們相連接的原子一起形成,其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例如,1、2或3個)鹵素(例如,F)取代。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具有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例如,1、2或3個)鹵素(例如,F)取代的的化合物的特徵在於:具有(1)至少80% ee(例如80%、85%、90%、91%、92%、93%、94%、95%、96%、97%、98%、99%、99.5%、99.9% ee,或任何在這些列舉的數值之間的數值)的對映體純度;和/或(2)至少80% de(例如80%、85%、90%、91%、92%、93%、94%、95%、96%、97%、98%、99%、99.5%、99.9% de,或任何在這些列舉的數值之間的數值)的非對映體純度。
在式I化合物的一個實施方案中,R3、R5和與它們相連接的原子一起形成,其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鹵素和C1-6烷基,其中C1-6烷基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鹵素取代。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未經取代。
在式I化合物的一個實施方案中,R3、R5和與它們相連接的原子一起形成,其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例如,1 或2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甲基和乙基。
在式I化合物的一個實施方案中,R3和R4分別獨立地選自H、C1-4烷基以及C1-6烷氧基;R5為H。
在本文所述的任何一個實施方案中(例如,前述的任何實施方案),W選自
在本文所述的任何一個實施方案中(例如,前述的任何實施方案),R6選自H、-NH2和-NH-甲基。
在本文所述的任何一個實施方案中(例如,前述的任何實施方案),R6為-NH2
在本文所述的任何一個實施方案中(例如,前述的任何實施方案),R7、R8、R9和R10獨立地為H、甲基、乙基、第三丁基或環丙基。
在本文所述的任何一個實施方案中(例如,前述的任何實施方案),R7、R8、R9和R10分別為H。
在本文所述的任何一個實施方案中(例如,前述的任何實施方案),W選自
在式I化合物的一些實施方案中,當W選自II-1、II-2、II-3和II-4時,R6選自H、-NH2和-NH-甲基。較佳地,R6為-NH2
在式I化合物的一些實施方案中,當W選自II-1、II-2、II-3和II-4時,R7、R8和R9獨立地選自H、甲基、乙基和環丙基。較佳地,R7、R8和R9分別為H。
在前述的任何一個實施方案中,W為,R6為-NH2,R7和R9分別為H。
在式I化合物的一些實施方案中,當W選自II-1、II-2、II-3和II-4時,式I選自I-1、I-2、I-3、I-4和I-5, 其中:R1、R2、R3、R4、R5、W和m如上述任何一個實施方案中所定義。在一些實施方案中,m為0或1。
較佳地,式I為式I-1。更佳地,式I-1為,其中:R1、R2、R3、R4、R5和W如本文所述的任何一個實施 方案中所定義(例如,上述任何實施方案)。
在本文所述的任何一個實施方案中(例如,前述的任何實施方案),W選自II-5、II-6和II-7,
在式I化合物的一些實施方案中,當W選自II-5、II-6和II-7時,R6選自H、-NH2和-NH-甲基。較佳地,R6為-NH2
在式I化合物的一些實施方案中,當W選自II-7時,R10選自H和第三丁基。
在式I化合物的一些實施方案中,當W選自II-5、II-6和II-7時,式I為I-1或I-3,,其中:R1、R2、R3、R4、R5、W和m如本文所述的任何一個實施方案中所定義(例如,上述任何實施方案)。
較佳地,式I為式I-1。更佳地,式I-1為,其中:R1、R2、R3、R4、R5和W如本文所述的任何一個實施方案中所定義(例如,上述任何實施方案)。
在前述的任何一個實施方案中,W為II-8、II-9或 II-10,
在式I化合物的一些實施方案中,當W為II-8、II-9或II-10時,R6選自H和-NH2。較佳地,R6為-NH2
在式I化合物的一些實施方案中,當W為II-8、II-9或II-10時,式I為,其中:R1、R2、R3、R4、R5、W和m如本文所述的任何一個實施方案中所定義(例如,上述任何實施方案)。
較佳地,式I-1為,其中:R1、R2、R3、R4、R5和W如本文所述的任何一個實施方案中所定義(例如,上述任何實施方案)。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的是,對於W為II-8、II-9或II-10的式I的化合物,其可以以酮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以其各自的醇的形式存在,或者以 任何其平衡混合物的形式存在。
在一個具體的實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選自實施例中所製備的編號為1-232的化合物。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式I的化合物選自實施例中所製備的編號為16、17、40、72、104和145的化合物。
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藥物組成物,其包括至少一種式I的化合物(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種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以及至少一種藥學上可接受的賦形劑(例如,一種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
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體內或體外抑制PI3K活性的方法,其包括使有效量的至少一種式I的化合物(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種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與PI3K接觸。
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個體中對抑制PI3K有反應的疾病的方法,包括給予需要其的個體施用治療有效量的至少一種式I的化合物(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種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本文所述的至少一種式I的化合物(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種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在治療對抑制PI3K有反應的疾病中的用途。
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本文所述的至少一種式I的化合物(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種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在製備用於治療對抑制PI3K有反應 的疾病的藥物中的用途。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對抑制PI3K有反應的疾病為免疫類疾病或癌症。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免疫類疾病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多發性硬化症、哮喘、腎小球性腎炎、紅斑狼瘡、牛皮癬、或者與前述疾病相關的發炎性疾病;所述癌症為淋巴瘤、急性髓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或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本發明的通用合成方法
本文所述的式I的化合物和/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可以用商業上可獲得的原料、藉由本領域已知的方法或本專利申請所公開的方法合成。以下的合成路徑舉例說明了本文所公開的化合物的通用合成方法。在每一條路徑中,R1、R2、R3、R4、R5和W如本文所定義。
可以進一步修飾藉由上述方法獲得的化合物的取代基,從而得到其它的所需化合物。合成化學轉化方法可參考例如:R.Larock,Comprehensive Organic Transformations,VCH Publishers(1989);T.W.Greene和P.G.M.Wuts,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第3版,John Wiley and Sons(1999);L.Fieser和M.Fieser,Fieser and Fieser’s Reagents for Organic Synthesis,John Wiley and Sons(1994);和L.Paquette編,Encyclopedia of Reagents for Organic Synthesis,John Wiley and Sons(1995)及其後續版本。
在使用前,本文所述的式I的化合物和/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可以藉由柱層析、高效液相層析、結晶或其它適當的方法進行純化。
藥物組成物和用途
本文所述的式I的化合物(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化合物)和/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可單獨或者與一種或多種另外的活性成分聯合配製成本發明的藥物組成物。本發明的一種藥物組成物包括:(a)有效量的本文所述的至少一種式I的化合物和/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b)至少一種藥學上可接受的賦形劑(例如,一種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
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是指能與組成物中的活性成分相容(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能穩定活性成分)並且對所治療的個體無害的載體。例如,增溶劑如環糊精(其能與本文所述的式I的化合物和/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形成特定的、溶解性更強的複合物)可用作藥物賦形劑來遞送活性成分。其它載體的例子包括膠態二氧化矽、硬脂酸鎂、纖維素、十二烷基硫酸鈉以及色素如D&C黃色10號(D&C Yellow # 10)。
包含本文所述的至少一種式I的化合物(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種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的組成物可以以各種已知的方式,例如口服、腸胃外、直腸、 局部、眼部、吸入或植入等方式施用。本文所用的術語“腸胃外”包括皮下、皮內、靜脈、肌內、關節內、動脈內、滑膜內、胸骨內、脊椎內、患處內以及顱內注射或輸注。
本文所述的組成物可以經製備成片劑、膠囊、袋裝沖劑、糖衣丸、散劑、顆粒劑、含片、粉針劑、液體製劑或栓劑的形式。較佳地,所述的組成物可經配製成用於靜脈輸注、局部給藥或口服給藥的形式。
口服施用的組成物可以是任何口服可接受的劑型,包括但不限於:片劑、膠囊、乳劑以及水性的懸浮劑、分散劑和溶液。常用的片劑載體包括乳糖和玉米澱粉。潤滑劑如硬脂酸鎂也常加入到片劑中。以膠囊形式口服施用時,有用的稀釋劑包括乳糖和乾燥的玉米澱粉。當以水性懸浮劑或乳劑形式口服施用時,可用乳化劑或助懸劑使活性成分混懸或溶解于油相中。若有需要,還可添加某些甜味劑、調味劑或色素。
無菌可注射組成物(如水性或油性懸浮劑)可按照本領域已知的技術,使用適合的分散劑或潤濕劑(例如,吐溫80)以及助懸劑來配製。無菌可注射組成物也可以是在無毒的腸胃外可接受的稀釋劑或溶劑中的無菌可注射溶液或懸浮液,例如在1,3-丁二醇中的溶液。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和溶劑尤其可使用的是甘露醇、水、林格氏液和生理鹽水。此外,無菌的不易揮發的油例如合成的單或二甘油酯通常用作溶劑或懸浮介質。脂肪酸例如油酸及其甘油酯衍生物以及天然的藥學上可接受的油例如橄欖油或蓖麻油(尤其 是其聚氧乙基化形式)常用於製備可注射組成物。這些油溶液或懸浮液也可含有長鏈的醇類稀釋劑或分散劑或羧甲基纖維素或類似的分散劑。
吸入組成物可以根據藥物製劑領域眾所周知的技術,使用苯甲醇或其它適宜的防腐劑、使用提高生物利用度的吸收促進劑、使用碳氟化合物和/或其它本領域已知的增溶劑或分散劑來製備,也可將其製成在鹽水中的溶液。
局部組成物可配製為油、乳膏劑、洗劑、軟膏劑等形式,其中活性成分可以以約0.1%至約10%的濃度與藥物載體混合。用於組成物的適合載體包括植物油或礦物油、白凡士林(白軟石蠟)、支鏈脂肪或油、動物脂肪和高分子量的醇(即,碳原子數大於12的醇)。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是活性成分能溶解於其中的載體。如有需要,組成物還可以包含乳化劑、穩定劑、濕潤劑和抗氧化劑,以及賦予其顏色或香味的物質。此外,局部製劑中還可加入透皮滲透促進劑。這類促進劑的例子可見於美國專利第3,989,816和4,444,762號。
乳膏劑可以由礦物油、自乳化蜂蠟和水的混合物配製,將溶解於少量油脂例如杏仁油中的活性成分混合在其中。乳膏劑的一個例子包含以重量計約40份水、約20份蜂蠟、約40份礦物油以及約1份杏仁油。軟膏劑可藉由將活性成分在植物油例如杏仁油中的溶液與溫熱的軟石蠟混合並將混合物冷卻來配製。軟膏劑的一個例子包含以重量計約30%杏仁油和約70%白軟石蠟。
合適的體外實驗可用于初步評價本文所述的式I的化合物和/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抑制PI3K激酶活性的效力。可進一步藉由體內試驗檢測本文所述的式I的化合物和/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用於治療癌症、發炎性疾病或自體免疫性疾病的效力。例如,可將本文所述的式I的化合物和/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施用給患有癌症、發炎性疾病或自體免疫性疾病的動物(如小鼠模型),然後評估其治療效果。根據上述結果,還可以確定其對動物例如人的適合的劑量範圍和給藥途徑。
本文所述的式I的化合物(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化合物)和/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可用來達到有益的治療或預防效果,例如,在患有癌症的個體中達到有益的治療或預防效果。
本文所用的術語“癌症”是指以失控或失調的細胞增殖、減少的細胞分化、不恰當的侵入周圍組織的能力和/或在其它部位建立新生長灶的能力為特徵的細胞障礙。術語“癌症”包括但不限於:實體瘤和血液腫瘤。術語“癌症”包括皮膚、組織、器官、骨骼、軟骨、血液和血管的癌症。術語“癌症”既包括原發性癌症,也包括轉移性癌症。
實體瘤的非限制性例子包括胰腺癌;膀胱癌;結腸直腸癌;乳腺癌,包括轉移性乳腺癌;前列腺癌,包括雄性激素依賴性和非雄性激素依賴性前列腺癌;腎癌,包括例如轉移性腎細胞癌;肝細胞癌;肺癌,包括例如非小細胞 肺癌(NSCLC)、細支氣管肺泡癌(BAC)和肺腺癌;卵巢癌,包括例如進行性上皮癌或原發性腹膜癌;宮頸癌;胃癌;食道癌;頭頸癌,包括例如頭頸部鱗狀細胞癌;皮膚癌,包括例如惡性黑素瘤;神經內分泌癌,包括轉移性神經內分泌瘤;腦瘤,包括例如神經膠質瘤、退行性寡樹突神經膠質瘤(anaplastic oligodendroglioma)、成人多形性成膠質細胞瘤和成人退行性星狀細胞瘤;骨癌;軟組織肉瘤;和甲狀腺癌。
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非限制性例子包括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包括加速期CML和CML急變期(CML-BP);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霍奇金氏淋巴瘤;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包括濾泡型淋巴瘤和套細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B細胞淋巴瘤;T細胞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MM);瓦爾登斯特倫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s macroglobulinemia);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包括頑固性貧血(refractory anemia,RA)、頑固性貧血伴環狀鐵粒幼細胞增多(refractory anemia with ringed siderblast,RARS)、頑固性貧血伴芽母細胞過多(refractory anemia with excess blast,RAEB)和頑固性貧血伴芽母細胞過多且正轉化(RAEB-T);以及骨髓增生症候群(myeloproliferative syndrome)。
本文所述的式I的化合物(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化合物)和/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可用來達到有益的治療或預 防效果,例如,在患有發炎性疾病的個體中達到有益的治療或預防效果。
術語“發炎性疾病”指的是導致發炎的病理狀態,尤其是由於嗜中性球趨化引起的。這種疾病的例子包括發炎性皮膚疾病(包括牛皮癬和異位性皮膚炎);全身性硬皮病和硬化症;與發炎性腸病(IBD)有關的反應(例如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缺血再灌注損傷,包括手術引起組織再灌注損傷、心肌缺血如心肌梗塞、心臟驟停、心臟術後再灌注和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後冠脈血管的異常收縮反應、中風和腹主動脈瘤手術組織再灌注損傷;中風繼發腦水腫;顱外傷、失血性休克;窒息;成人呼吸窘迫症候群;急性肺損傷;白塞氏病;皮肌炎;多發性肌炎;多發性硬化(MS);皮炎;腦膜炎;腦炎;葡萄膜炎;骨關節炎;狼瘡性腎炎;自體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RA)、舍格林氏症候群(Sjorgen's syndrome)、脈管炎;涉及白血球滲出的疾病;敗血症或創傷繼發中樞神經系統(CNS)發炎性疾病、多器官損傷症候群;酒精性肝炎;細菌性肺炎;抗原-抗體複合物介導的疾病,包括腎小球腎炎;膿血症;結節病;組織/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病理反應;肺部發炎,包括胸膜炎、肺泡炎、脈管炎、肺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過敏性肺炎、特發性肺纖維化(IPF),以及囊性纖維化等。較佳的適應症包括,但不限於,慢性發炎、自體免疫性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RA)、類風濕性脊椎炎、痛風性關節炎和其它的關節病症、多發 性硬化症(MS)、哮喘、全身性紅斑狼瘡、成人呼吸窘迫症候群、白塞氏病、牛皮癬、慢性肺部發炎性疾病、移植物抗宿主反應、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發炎性腸病(IBD)、阿滋海默氏症和麻痹症(pyresis)。
本文所述的式I的化合物(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化合物)和/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可用來達到有益的治療或預防效果,例如,在患有自體免疫性疾病的個體中達到有益的治療或預防效果。
術語“自體免疫性疾病”是指有機體對自身抗原發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或器官損害所引起的疾病或障礙。自體免疫性疾病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變應性鼻炎、紅斑狼瘡、重症肌無力、多發性硬化(MS)、類風濕性關節炎(RA)、牛皮癬、發炎性腸病(IBD)、哮喘和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以及骨髓增生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例如骨髓纖維化(myelofibrosis)、真性紅血球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後骨髓纖維化(post-polycythemia vera/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 myelofibrosis,PV/ET)。
此外,本文所述的式I的化合物(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化合物)和/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可與另外的活性成分聯合用藥,用於治療癌症、發炎性疾病或自體免疫性疾病。另外的活性成分可以與本文所述的式I的化合物和/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分開給藥,或者可以根據本發明將其包含 在藥物組成物中。在一個典型的實施方案中,另外的活性成分是那些已知的或已經發現對治療PI3K活性介導的疾病有效的成分,例如另一種PI3K調節劑或一種能有效拮抗與該特定的疾病相關的另一個靶點的化合物。聯合用藥可用於提高療效(例如,藉由將一種能增強本文所述的式I的化合物和/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的效力或有效性的化合物包含入聯合用藥中)、降低一種或多種副作用、或者減少所需的本文所述的式I的化合物和/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的劑量。
實施例
下述實施例應確定為純粹地作為示例,而不應當是以任何方式對本發明的限制。用到的資料(如,量、溫度等)力爭保證其準確性,但是也會有一些實驗誤差和偏移。除非另外說明,份數是重量份數,溫度為攝氏度,壓力為或接近大氣壓。所有質譜資料均由安捷倫(Agilent)6120和1100測得。所有核磁資料均由Varian 400-MR儀器產生。本發明所用的所有試劑(除了中間體)均為商業管道獲得。除試劑外,所有化合物的名稱均由軟體Chemdraw 12.0生成。
以下實施例中使用到的縮寫列表:
中間體I-1:4-氯-2-(甲硫基)-6,7-二氫噻吩并[3,2-d]嘧啶
步驟1:2-(甲硫基)-6,7-二氫噻吩并[3,2-d]嘧啶-4-酚
將3-氧代-四氫噻吩-2-甲酸甲酯(3.2克,20毫莫耳)、S-甲基異硫脲硫酸鹽(2.78克,20毫莫耳)和Na2CO3(2.2克,20毫莫耳)溶解在水中(30毫升),反應液室溫攪拌過夜。過濾所得的沉澱,得固體標題化合物(1.6克)。收率:40%。 MS(ESI):計算值C7H8N2OS2 200.0,m/z實測值200.9(M+1)+
步驟2:4-氯-2-(甲硫基)-6,7-二氫噻吩并[3,2-d]嘧啶
向2-(甲硫基)-6,7-二氫噻吩并[3,2-d]嘧啶-4-酚(1克,5毫莫耳)的CH3CN(30毫升)溶液中加入POCl3(5毫升),反應液在90度下攪拌3小時。混合物冷卻至室溫後,倒入水中。過濾所得的沉澱,得固體標題化合物(930毫克)。收率:40%。MS(ESI):計算值C7H7ClN2S2 218.0,m/z實測值218.8(M+1)+
中間體I-2:2-胺基-4-(甲硫基)-5-氧代-5H-吡咯并[3,4-d]嘧啶-6(7H)-甲酸第三丁酯
步驟1:3-(雙(甲硫基)亞甲基)-2,4-二氧代吡咯烷-1-甲酸第三丁酯
將K2CO3(2.7克,20毫莫耳)加入到2,4-二氧代吡咯烷-1-甲酸第三丁酯(2克,10毫莫耳)的乾燥的DMF(60毫升)中,反應液在室溫下攪拌0.5小時,再加入二硫化碳(1.52克,20毫莫耳),在室溫下繼續攪拌2小時,然後逐滴加入CH3I(4.2克,30毫莫耳)溶於乾燥DMF(5毫升)的溶液, 混合物在室溫下再攪拌1小時。反應結束後,加入Na2S2O5水溶液淬滅反應,並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機相經無水Na2SO4乾燥,濃縮後得油狀粗製標題化合物,該粗製品未純化直接用於下一步反應。MS(ESI):計算值C12H17NO4S2 303.1,m/z實測值248.0(M-56+1)+
步驟2:2-胺基-4-(甲硫基)-5-氧代-5H-吡咯并[3,4-d]嘧啶-6(7H)-甲酸第三丁酯
將鹽酸胍(1.43克,15毫莫耳)溶解於DMF(15毫升)中,加入Et3N(2.02克,20毫莫耳),反應液在室溫下攪拌0.5小時,然後加入上述粗製品(3.03克,10毫莫耳)溶於DMF(40毫升)的溶液,在70度下攪拌過夜。反應結束後,加入NH4Cl水溶液,並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機相濃縮後所得殘留物經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固體標題化合物(1.62克)。收率:55%。1HNMR(400MHz,CDCl3)δ 5.51(s,2H),4.50(s,2H),2.50(s,3H),1.56(s,9H)。MS(ESI):計算值C12H16N4O3S 296.4,m/z實測值197.0(M-100+1)+
中間體I-3:2-胺基-4-(甲硫基)-5-氧代-7,8-二氫吡啶并[4,3-d]嘧啶-6(5H)-甲酸第三丁酯
步驟1:3-(雙(甲硫基)亞甲基)-2,4-二氧代哌啶-1-甲酸第三丁酯
向2,4-二氧代哌啶-1-甲酸第三丁酯(4.2克,20毫莫耳)溶於DMF(15毫升)的溶液中加入CS2(3克,40毫莫耳)和K2CO3(5.5克,40毫莫耳),反應液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再逐滴加入CH3I(5.7克,40毫莫耳)溶於DMF(5毫升)的溶液,繼續攪拌1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混合物倒入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機相依次經Na2S2O3水溶液和飽和食鹽水洗滌,濃縮後得固體標題化合物(5克)。收率:79%。
步驟2:2-胺基-4-(甲硫基)-5-氧代-7,8-二氫吡啶并[4,3-d]嘧啶-6(5H)-甲酸第三丁酯
向鹽酸胍(722毫克,7.6毫莫耳)懸浮於DMF(20毫升)的懸浮液中加入K2CO3(3.1克,22.7毫莫耳),反應液在室溫下攪拌10分鐘,再加入上述固體(2.4克,7.6毫莫耳),在90度攪拌2小時。將混合物倒入水中後,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機相經水和飽和食鹽水洗滌,濃縮後得固體標題化合物(1.6克)。收率:68%。MS(ESI):計算值C13H18N4O3S 310.11,m/z實測值310.8(M+1)+
中間體I-4:4-氯-6-甲基-2-(甲硫基)-7,8-二氫吡啶并[4,3-d]嘧啶-5(6H)-酮
步驟1:4-胺基-6-甲基-2-(甲硫基)-7,8-二氫吡啶并[4,3-d]嘧啶-5(6H)-酮
將4-甲氧基-1-甲基-2-氧代-1,2,5,6-四氫吡啶-3-甲腈(1.55克,9.33毫莫耳)、S-甲基異硫脲硫酸鹽(7.78克,28毫莫耳)和DBU(2.12克,14毫莫耳)溶解在甲醇(50毫升)中,回流反應48小時後,將反應液蒸乾,殘留物用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1.8克)。收率:86%。MS(ESI):計算值C9H12N4OS 224.1,m/z實測值225.0(M+1)+
步驟2:4-氯-6-甲基-2-(甲硫基)-7,8-二氫吡啶并[4,3-d]嘧啶-5(6H)-酮
將4-胺基-6-甲基-2-(甲硫基)-7,8-二氫吡啶并[4,3-d]嘧啶-5(6H)-酮(448毫克,2毫莫耳)、亞硝酸第三丁酯(309毫克,3毫莫耳)和氯化銅(322毫克,2.4毫莫耳)溶解在乙腈(20毫升)中,反應液在80度反應2天。反應液蒸乾後所得殘留物未純化直接用於下一步反應。MS(ESI):計算值 C9H10ClN3OS 243.0,m/z實測值244.0(M+1)+
中間體I-5:4-氯-6-甲基-2-(甲硫基)吡啶并[4,3-d]嘧啶-5(6H)-酮
步驟1:4-((2,4-二甲氧基苄基)胺基)-6-甲基-2-(甲硫基)嘧啶-5-甲酸乙酯
將4-氯-6-甲基-2-(甲硫基)嘧啶-5-甲酸乙酯(1.22克,5毫莫耳)、2,4-二甲氧基苄胺(835毫克,5毫莫耳)和三乙胺(1.4毫升)溶解在乙腈(50毫升)中,室溫反應過夜,反應液蒸乾後,殘留物用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1.8克)。收率:95%。MS(ESI):計算值C18H23N3O4S 377.1,m/z實測值378.1(M+1)+
步驟2:4-((2,4-二甲氧基苄基)胺基)-6-(2-(二甲胺基)乙烯基)-2-(甲硫基)嘧啶-5-甲酸乙酯
將4-((2,4-二甲氧基苄基)胺基)-6-甲基-2-(甲硫基)嘧啶-5-甲酸乙酯(1.2克,3.18毫莫耳)和N,N-二甲基甲醯胺二甲縮醛(378毫克,3.18毫莫耳)溶解在DMF(10毫升)中,在130度反應過夜,反應液蒸乾後得到粗製標題化合物,其未純化直接用於下一步反應。
步驟3:4-((2,4-二甲氧基苄基)胺基)-6-甲基-2-(甲硫基)吡啶并[4,3-d]嘧啶-5(6H)-酮
將上述殘留物(1.375克,3.18毫莫耳)溶解在乙醇(50毫升)中,加入10毫升23%的甲胺/乙醇溶液後,反應液在90度攪拌過夜。濃縮後,殘留物用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372毫克)。收率:31%。MS(ESI):計算值C18H20N4O3S 372.1,m/z實測值373.3(M+1)+
步驟4:4-胺基-6-甲基-2-(甲硫基)吡啶并[4,3-d]嘧啶-5(6H)-酮
將4-((2,4-二甲氧基苄基)胺基)-6-甲基-2-(甲硫基)吡啶并[4,3-d]嘧啶-5(6H)-酮(372毫克,1毫莫耳)溶解在三氟乙酸(3毫升)中,反應液回流1小時。反應液濃縮後,殘留物用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120毫克)。收率:54%。MS(ESI):計算值C9H10N4OS 222.1,m/z實測值223.1(M+1)+
步驟5:4-氯-6-甲基-2-(甲硫基)吡啶并[4,3-d]嘧啶-5(6H)-酮
將4-胺基-6-甲基-2-(甲硫基)吡啶并[4,3-d]嘧啶-5(6H)-酮(120毫克,0.54毫莫耳)、亞硝酸第三丁酯(83毫克,0.81毫莫耳)和氯化銅(86毫克,0.65毫莫耳)溶解在乙腈(10毫升)中,回流反應過夜。反應液過濾,濾液用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48毫克)。收率:36.9%。MS(ESI):計算值C9H8ClN3OS 241.0,m/z實測值241.9(M+1)+
中間體I-6:4-乙硫基-2-甲硫基-5-氧代-5H-吡咯并[3,4-d]嘧啶-6(7H)-甲酸第三丁酯
步驟1:3-(雙(乙硫基)亞甲基)-2,4-二氧代吡咯烷-1-甲酸第三丁酯
將2,4-二氧代吡咯烷-1-甲酸第三丁酯(4克,20毫莫耳)溶於乾燥DMF(60毫升)中,依次加入碳酸鉀(5.8克,42毫莫耳)和二硫化碳(3.19克,42毫莫耳)。反應液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然後加入碘乙烷(6.55克,42毫莫耳),在室溫繼續攪拌過夜。然後向反應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和水,分離有機層,並用無水硫酸鈉乾燥,然後濃縮乾得到油狀粗製標題產物。MS(ESI):計算值C14H21NO4S2 331.09,m/z實測值684.9(2M+23)+
步驟2:4-乙硫基-2-甲硫基-5-氧代-5H-吡咯并[3,4-d]嘧啶-6(7H)-甲酸第三丁酯
將上述粗萃物溶於乙醇(100毫升)中,加入N,N-二異丙基乙胺(7.74克,60毫莫耳)和2-甲基-2-疏基硫酸脲(2.78 克,20毫莫耳),然後在100℃攪拌6小時。反應液濃縮乾,加入乙酸乙酯和水,分層,有機層用飽和食鹽水洗,無水硫酸鈉乾燥,然後濃縮乾。所得殘留物經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1.5克)。收率:22%。MS(ESI):計算值C14H19N3O3S2 341.09,m/z實測值704.9(2M+23)+
中間體I-7:4-(甲硫基)-5-氧代-5H-吡咯並[3,4-d]嘧啶-6(7H)-甲酸第三丁酯
中間體I-2(400毫克,1.35毫莫耳)溶於THF(8毫升)中,加入亞硝酸第三丁酯(696毫克,6.76毫莫耳)。反應液在70℃攪拌20小時,然後濃縮乾,所得殘留物經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170毫克)。收率:45%。MS(ESI):計算值C12H15N3O3S 281.08,m/z實測值282.0(M+1)+
中間體I-8:4-(乙硫基)-2-(甲硫基)吡啶并[4,3-d]嘧啶-5(6H)-酮
將4-氯-6-甲基-2-(甲硫基)嘧啶-5-甲酸乙酯(1.23克,5毫莫耳)溶解在15毫升DMF中,向其中依次加入碳酸鉀 (1.36克,10毫莫耳)和乙硫醇(620毫克,10毫莫耳)。反應液室溫反應過夜,再加入2毫升DMF-DMA,130度反應過夜。反應液蒸乾後,殘留物溶解在10毫升乙醇中,加入10毫升氨水,回流反應過夜,濃縮後,殘留物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250毫克)。收率:20%。MS(ESI):計算值C10H11N3OS2 253.0,m/z實測值254.0(M+1)+
中間體I-9:2-胺基-4-(甲硫基)-5-氧代-5H-吡咯并[2,3-d]嘧啶-7(6H)-甲酸第三丁酯
中間體I-9為合成中間體I-2所得副產物。1H NMR(400MHz,CDCl3)δ 5.70(s,2H),4.13(s,2H),2.50(s,3H),1.54(s,9H)。MS(ESI):計算值C12H16N4O3S 296.4,m/z實測值615.2(2M+23)+
中間體I-10:2-胺基-6-甲基-4-(甲硫基)-6,7-二氫-5H-吡咯并[3,4-d]嘧啶-5-酮
步驟1:2-(雙(甲硫基)亞甲基)-3-氧代丁酸乙酯
將3-氧代丁酸乙酯(1.3克,10毫莫耳)溶於乾燥DMF(20毫升)中,加入碳酸鉀(2.9克,21毫莫耳),然後加入二硫化碳(1.59克,21毫莫耳),室溫反應2小時,然後加入碘甲烷(2.98克,21毫莫耳)。反應液繼續室溫攪拌2小時,不純化直接用於下一步反應。MS(ESI):計算值C9H14O3S2 234.04,m/z實測值257.0(M+23)+
步驟2:2-胺基-4-甲基-6-(甲硫基)嘧啶-5-甲酸乙酯
在上一步的反應液中加入鹽酸胍(955毫克,10毫莫耳)和碳酸鉀(2.76克,20毫莫耳),90度反應過夜。反應液冷卻至室溫後,倒入冰水中,將析出的固體過濾得到棕色固體標題化合物(1克)。收率:44%。MS(ESI):計算值C9H13N3O2S 227.07,m/z實測值228.0(M+1)+
步驟3:2-胺基-4-(溴甲基)-6-(甲硫基)嘧啶-5-甲酸乙酯
將2-胺基-4-甲基-6-(甲硫基)嘧啶-5-甲酸乙酯(300毫克,1.32毫莫耳)溶於氯仿(10毫升)中,加入液溴(423毫克,2.64毫莫耳)和醋酸(2滴),90度反應4小時,不純化直接用於下一步反應。MS(ESI):計算值C9H12BrN3O2S 304.98,m/z實測值307.9(M+1)+
步驟4:2-胺基-6-甲基-4-(甲硫基)-6,7-二氫-5H-吡咯并[3,4-d]嘧啶-5-酮
在上一步的反應液中加入甲胺的乙醇溶液(27%-32%,1毫升),室溫攪拌過夜。反應液濃縮乾,然後藉由快速柱層析純化得到黃色固體標題化合物(200毫克)。收率:72%。MS(ESI):計算值C8H10N4OS 210.06,m/z實測值211.0(M+1)+
中間體I-11:5-胺基-2-(第三丁基)-7-(甲硫基)-2,3-二氫異噻唑并[4,5-d]嘧啶1,1-二氧化物
步驟1:2-乙氧基-2-氧代乙烷-1-磺酸鈉
將2-氯乙酸乙酯(300克,2.45莫耳)和乙醇(1.1升)加 入到Na2SO3(206克,1.63莫耳)和水(1升)的混合溶液中。混合液回流反應16小時後,減壓濃縮乾得到白色固體標題化合物(350克,粗製品),未純化直接用於下一步反應。
步驟2:2-(氯磺醯基)乙酸乙酯
將2-乙氧基-2-氧代乙烷磺酸鈉(300克,1.58莫耳)和PCl5(360克,1.73莫耳)加入到1升的圓底燒瓶中,所得混合物攪拌30分鐘,其間有放熱並使固體溶解,然後混合物在100度條件下反應16小時後冷卻至室溫。反應液減壓蒸乾,殘留物用甲苯(500毫升)粉碎,過濾,濾液減壓濃縮乾得到標題化合物(180克,粗製品),其未純化直接用於下一步反應。
步驟3:第三丁基甘胺酸乙酯
將2-甲基丙烷-2-胺(59.7克,816毫莫耳)緩慢滴加入2-氯乙酸乙酯(100克,816毫莫耳)、碳酸鉀(221克,1.60莫耳)、乙腈(1升)和乙酸乙酯(100毫升)的混合溶液中,室溫反應16小時後,懸浮液藉由過濾來分離,所得濾液減壓濃縮乾後得到標題產物(115克,粗製品)。1H NMR(400MHz,CDCl3):4.17(q,J=7.1Hz,2H),3.37(s,2H),1.26(t,J=7.1Hz,3H),1.09(s,9H).
步驟4:N-(第三丁基)-N-((2-乙氧基-2-氧代乙基)磺醯基) 甘胺酸乙酯
將2-(氯磺醯基)乙酸乙酯(176克,0.943莫耳)的四氫呋喃(0.5升)溶液在零下20度(乾冰/丙酮)條件下緩慢滴加到2-(第三丁基胺基)乙酸乙酯(150克,0.943莫耳)、三乙胺(95.1克,0.942莫耳)和四氫呋喃(1.5升)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完成後緩慢升溫至室溫反應16小時。反應液用乙酸乙酯(1升)稀釋後,用飽和氯化銨溶液(500毫升×2)洗滌。有機相藉由無水硫酸鈉乾燥後減壓濃縮乾,所得粗產物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標題化合物(140克,48.0%)。
步驟5:2-(第三丁基)-4-氧代異噻唑烷-5-甲酸乙酯1,1-二氧化物
將鈉(7.9克,0.34莫耳)分批加入到乙醇(200毫升)中,回流至固體鈉完全消失(15分鐘)。將2-(N-(第三丁基)-2-乙氧基-2-氧代乙基磺醯胺基)乙酸乙酯(53克,0.17莫耳)溶解在150毫升乙醇中,80度條件下緩慢滴加至乙醇鈉溶液中,滴加完成後繼續在80度下反應2小時。反應液冷卻 至室溫後,倒入400毫升飽和氯化銨溶液中,二氯甲烷(300毫升×5)萃取,合併的有機萃取物用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減壓濃縮乾後得到標題化合物(26克,粗製品),未純化直接用於下一步反應。
步驟6:2-(第三丁基)異噻唑烷-4-酮1,1-二氧化物
將KOH(120克,2.14莫耳)的水(300毫升)溶液加入到2-(第三丁基)-4-氧代異噻唑烷-5-甲酸乙酯1,1-二氧化物(13.0克,49.3毫莫耳)的1,4-二氧六環(400毫升)溶液中。混合液回流反應16小時後冷卻至室溫。用濃鹽酸酸化至pH=5,乙酸乙酯(100毫升×3)萃取,合併的有機萃取物用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減壓蒸乾得到標題化合物(4.0克,42%)。1H NMR(400MHz,CDCl3):3.91(s,2H),3.84(s,2H),1.46(s,9H).
步驟7:5-(雙(甲硫基)亞甲基)-2-(第三丁基)-異噻唑烷-4-酮1,1-二氧化物
將2-(第三丁基)異噻唑烷-4-酮1,1-二氧化物(500毫克,2.61毫莫耳)和二硫化碳(199毫克,2.61毫莫耳)溶解在5毫升DMF中,零度(冰/水)條件下一次性加入在礦物油中的NaH(209毫克,純度60%,5.23毫莫耳)後緩慢升溫至 室溫反應1小時。然後在零度、氮氣保護條件下加入碘甲烷(742毫克,5.23毫莫耳),室溫反應16小時後用20毫升水淬滅,混合液用乙酸乙酯(20毫升×3)萃取,合併的有機萃取液用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減壓蒸乾得到粗產物,用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標題化合物(200毫克,26.0%)。1H NMR(400MHz,CDCl3):3.78(s,2H),2.80-2.60(m,6H),1.48(s,9H)。
步驟8:5-胺基-2-第三丁基-7-甲硫基-2,3-二氫異噻唑并[4,5-d]嘧啶1,1-二氧化物
將碳酸胍(903毫克,5.01毫莫耳)加入到5-(雙(甲硫基)亞甲基)-2-(第三丁基)-異噻唑烷-4-酮1,1-二氧化物(1.20克,5.01毫莫耳)、K2CO3(1.42克,10.3毫莫耳)和乙腈(18毫升)的混合液中,該混合溶液在微波照射條件下90度反應1小時。反應液冷卻至室溫後得到的懸浮液藉由過濾來分離,所得濾液減壓蒸乾後得到粗產物,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標題化合物(318毫克,22.0%)。MS(ESI):計算值C10H16N4O2S2 288.07,m/z實測值289.1[M+H]+1H NMR(400MHz,DMSO-d 6 ):7.64(s,2H),4.28(s,2H),2.56(s,3H),1.41(s,9H)。
中間體I-12:2-胺基-7-甲基-4-(甲硫基)-5-氧代-5H-吡咯并[3,4-d]嘧啶-6(7H)-甲酸第三丁酯
步驟1:3-(雙(甲硫基)亞甲基)-5-甲基-2,4-二氧代吡咯烷-1-甲酸第三丁酯
將2-甲基-3,5-二氧代吡咯烷-1-甲酸第三丁酯(38.0克,160毫莫耳)、K2CO3(55.4克,401毫莫耳)溶解在150毫升DMF中,加入CS2(24.5克,322毫莫耳)後20度反應2小時,然後加入碘甲烷(62.1克,438毫莫耳)的DMF(50毫升)溶液。混合液20度反應2小時後,反應液用150毫升乙酸乙酯稀釋,並用飽和食鹽水(100毫升×2)洗滌後用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後,減壓蒸乾,所得粗產物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標題化合物(15克,27%)。1H NMR(400MHz,CDCl3):4.20(q,J=6.5Hz,1H),2.65(s,6H),1.56(s,9H),1.48(d,J=6.4Hz,3H)。
步驟2:2-胺基-7-甲基-4-(甲硫基)-5-氧代-5H-吡咯并[3,4-d]嘧啶-6(7H)-甲酸第三丁酯
將碳酸鉀(13克,94毫莫耳)加入到3-(雙(甲硫基)亞甲基)-5-甲基-2,4-二氧代吡咯烷-1-甲酸第三丁酯(15克,43毫莫耳)、鹽酸胍(5.4克,57毫莫耳)和100毫升乙腈的混合液中,90度反應16小時後,減壓蒸乾。殘留物用100毫升水稀釋,並用二氯甲烷(100毫升×3)萃取,合併的有機萃取物用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減壓蒸乾,所得粗產物藉由製備高效液相層析分離純化。收集純的部分並真空去除易揮發物,殘留物懸浮於10毫升水中,使用乾冰/丙酮將混合物凍住,然後凍乾得到標題化合物(1.1克)。收率:8%。MS(ESI):計算值C13H18N4O3S 310.11,m/z實測值311.1[M+H]+1H NMR(400MHz,CDCl3):5.43(brs,2H),4.75(q,J=6.8Hz,1H),2.52(s,3H),1.60-1.57(m,12H)。
中間體I-12-A1和中間體I-12-A2
中間體I-12-A1:(S)-2-胺基-7-甲基-4-(甲硫基)-5-氧代-5,7-二氫-6H-吡咯并[3,4-d]嘧啶-6-甲酸第三丁酯
藉由手性SFC對2-胺基-7-甲基-4-(甲硫基)-5-氧代-5H- 吡咯并[3,4-d]嘧啶-6(7H)-甲酸第三丁酯(中間體I-12;950毫克)進行手性離析得到標題化合物(為* S異構體;390毫克,收率41%),離析條件(固定相:Chiralpak AD-H 5μm 250 x 30mm,流動相:80% CO2,20%異丙醇)。MS(ESI):計算值C13H18N4O3S 310.11,m/z實測值311.1[M+H]+1H NMR(400MHz,CDCl3)δ 5.47(s,2H),4.75(q,J=6.6Hz,1H),2.52(s,3H),1.61-1.52(m,12H)。
中間體I-12-A2:(R)-2-胺基-7-甲基-4-(甲硫基)-5-氧代-5,7-二氫-6H-吡咯并[3,4-d]嘧啶-6-甲酸第三丁酯
藉由手性SFC對2-胺基-7-甲基-4-(甲硫基)-5-氧代-5H-吡咯并[3,4-d]嘧啶-6(7H)-甲酸第三丁酯(中間體I-12;950毫克)進行手性離析得到標題化合物(為* R異構體;416毫克,收率44%),離析條件(固定相:Chiralpak AD-H 5μm 250 x 30mm,流動相:80% CO2,20%異丙醇)。MS(ESI):計算值C13H18N4O3S 310.11,m/z實測值311.1[M+H]+1H NMR(400MHz,CDCl3)δ 5.47(s,2H),4.75(q,J=6.6Hz,1H),2.52(s,3H),1.61-1.52(m,12H)。
中間體II-1:(2S,3S)-3-甲基-1-(2-吡啶甲醯基)氮雜環丁烷-2-甲酸
步驟1:(S)-3-甲基-2-(2-吡啶甲醯胺基)丁酸甲酯
將L-纈胺酸甲酯鹽酸鹽(16.7克,100毫莫耳)、2-吡啶甲酸(13.5克,11毫莫耳)、HOBt(14.9克,110毫莫耳)和DIEA(38.7克,300毫莫耳)溶解在二氯甲烷(200毫升)中,向其中加入EDCI(21.1克,110毫莫耳)。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過夜,然後用水洗滌。有機相濃縮乾後,殘留物經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油狀標題化合物(20.5克)。收率:87%。MS(ESI):計算值C12H16N2O3 236.12,m/z實測值237.1(M+1)+
步驟2:(2S,3S)-3-甲基-1-(2-吡啶甲醯基)氮雜環丁烷-2-甲酸甲酯
(S)-3-甲基-2-(2-吡啶甲醯胺基)丁酸甲酯(1.5克,6.36毫莫耳)、醋酸(763毫克,12.72毫莫耳)和二乙醯氧基碘苯(5.12克,15.9毫莫耳)溶解在甲苯(15毫升)中,加入醋酸鈀(71毫克,0.32毫莫耳)。密封後,混合物在110℃下反應過夜,冷卻至室溫後,濃縮乾。殘留物經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油狀標題化合物(850毫克)。收率:57%。MS(ESI):計算值C12H14N2O3 234.10,m/z實測值235.1(M+1)+
步驟3:(2S,3S)-3-甲基-1-(2-吡啶甲醯基)氮雜環丁烷-2-甲 酸
向(2S,3S)-3-甲基-1-(2-吡啶甲醯基)氮雜環丁烷-2-甲酸甲酯(2.55克,10.9毫莫耳)溶於THF(13毫升)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1N,13毫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3小時,然後加入1N HCl水溶液中和。混合物濃縮乾後,得固體標題產物粗製品。1H NMR(400MHz,CDCl3):δ 8.55(d,J=4.0Hz,0.5H),8.43(d,J=4.0Hz,0.5H),8.16(d,J=8.0Hz,0.5H),8.08(d,J=7.6Hz,0.5H),7.90(t,J=7.2Hz,0.5H),7.79(t,J=7.2Hz,0.5H),7.47-7.44(m,0.5H),7.38-7.35(m,0.5H),4.76-4.68(m,1H),4.36-4.32(m,0.5H),4.25-4.20(m,0.5H),3.76-3.72(m,0.5H),3.12-3.02(m,1H).MS(ESI):計算值C11H12N2O3 220.08,m/z實測值221.1(M+1)+
以下中間體是按照中間體II-1的操作方法,採用相應的試劑和中間體,在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的適當條件下製備得到:
中間體II-4:(2S,3R)-1-第三丁氧羰基-3-乙基氮雜環丁烷-2-甲酸
中間體II-2(按照中間體II-1的操作方法,以(2S,3S)-2-胺基-3-甲基戊酸甲酯鹽酸鹽為起始原料製備得到)(17.7克,71毫莫耳)溶於甲醇(150毫升)和水(150毫升)的混合溶液中,於5℃下加入氫氧化鉀(8.0克,142毫莫耳)。使反應混合物升溫至室溫,並攪拌2小時。然後加入4N鹽酸水溶液中和反應液,然後蒸乾甲醇,再加入濃鹽酸(50毫升),所得混合物回流過液。溶劑蒸乾後,殘留物用水(100毫升)和四氫呋喃(100毫升)溶解,再加入氫氧化鈉 (4.3克,107毫莫耳),在室溫下攪拌30分鐘,然後加入二碳酸二第三丁酯(18.6克,85毫莫耳)。所得混合物室溫下攪拌2小時,然後用乙酸乙酯洗2次。水相用1N稀鹽酸水溶液小心中和至PH=2,然後用乙酸乙酯萃取,合併萃取液,真空濃縮後得油狀標題化合物(9.1克),未經純化直接用於下一步反應。
取300毫克粗產品(2S,3R)-1-第三丁氧羰基-3-乙基氮雜環丁烷-2-甲酸經柱層析純化後得純的油狀標題化合物(170毫克)。1HNMR(400MHz,CD3OD):δ 4.63(d,J=9.2Hz,1H),3.95-3.88(m,1H),3.60-3.51(m,3H),2.87-2.69(m,1H),1.45-1.36(m,10H),0.86(t,J=7.2Hz,3H).MS(ESI):計算值C11H19NO4 229.13,m/z實測值228.1(M-1)-
中間體II-5:(2S,3S)-1-(第三丁氧羰基)-3-(三氟甲基)氮雜環丁烷-2-甲酸
步驟1:(2-溴吡啶-3-基)甲醇
將2-溴-3-甲醯基吡啶(50.0克,269毫莫耳)溶解在400 毫升乾燥甲醇中,零度(冰/水)條件下分批加入硼氫化鈉(12.2克,322毫莫耳)。反應液緩慢升溫至25度並攪拌2小時後,用500毫升水淬滅反應,減壓蒸除甲醇,濃縮物用乙酸乙酯(500毫升×3)萃取。有機萃取物合併後用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減壓蒸乾有機溶劑得到標題化合物(48.0克)。收率:90.2%。1H NMR(400MHz,CDCl3):δ臎8.27(dd,J=1.6,4.4Hz,1H),7.86(d,J=7.6Hz,1H),7.31(dd,J=5.0,7.6Hz,1H),4.75(d,J=5.6Hz,2H),2.66(t,J=6.0Hz,1H)。
步驟2:2-溴-3-(((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甲基)吡啶
將(2-溴吡啶-3-基)甲醇(48.0克,255毫莫耳)和咪唑(52.1克,766毫莫耳)溶解在500毫升二氯甲烷中,零度(冰/水)下分批加入TBSCl(46.2克,306毫莫耳),所得混合物緩慢升溫至室溫並攪拌16小時。然後往反應液中加入500毫升二氯甲烷稀釋,並用飽和食鹽水(300毫升×3)洗滌。有機相用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減壓蒸乾有機溶劑後所得粗產物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標題化合物(64.3克)。收率:79.2%。1H NMR(400MHz,CDCl3):δ臎8.26(d,J=3.4Hz,1H),7.86(d,J=7.4Hz,1H),7.31(dd,J=4.6,7.6Hz,1H),4.70(s,2H),0.98(s,9H),0.15(s,6H)。
步驟3:3-(((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甲基)吡啶-2-甲酸苄酯
將2-溴-3-(((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甲基)吡啶(64.3克,213毫莫耳)、苄醇(115克,1.06莫耳)、三乙胺(108克,1.06莫耳)和Pd(dppf)Cl2‧CH2Cl2(17克,21毫莫耳)溶解在400毫升DMF中,反應液置於1L的高壓釜中加熱到60度,CO(1.4bar)條件下反應48小時。反應液倒入600毫升水中,乙酸乙酯(500毫升×3)萃取,有機萃取物合併後用飽和食鹽水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減壓蒸乾有機溶劑,所得粗產物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標題化合物(35克)。收率:53%。MS(ESI):計算值C20H27NO3Si 357.18,m/z實測值358.0[M+H]+
步驟4:3-(((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甲基)吡啶-2-甲酸
將3-(((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甲基)吡啶-2-甲酸苄酯(25.0克,69.9毫莫耳)、乙酸乙酯(400毫升)和濕的Pd/C(5.0克,10%重量百分比,4.6毫莫耳)加入到1L的圓底燒瓶中,所得混合物在氫氣(1atm)條件下25度反應18小時。反應液用矽藻土過濾後,濾餅用100毫升乙酸乙酯 洗滌,濾液減壓濃縮乾得到標題產物(15.4克,粗製品),未進一步純化直接用於下一步反應。MS(ESI):計算值C13H21NO3Si 267.13,m/z實測值267.9[M+H]+
步驟5:(Z)-4,4,4-三氟-2-甲醯胺基-3-甲基丁-2-烯酸甲酯
將異氰基乙酸甲酯(50.0克,505毫莫耳)溶解在100毫升乾燥的THF中,零下60度(乾冰/丙酮)條件下緩慢滴加到第三丁醇鈉(53.3克,555毫莫耳)的乾燥THF(300毫升)溶液中。混合液在零下60度條件下反應30分鐘,加入三氟丙酮(71.8克,641毫莫耳)的乾燥THF(190毫升)溶液。混合液在零下60度反應1小時後,緩慢升溫至25度再反應1小時。用1M的鹽酸酸化至pH=4-5,減壓蒸乾THF後,殘留物用乙酸乙酯(400毫升×3)萃取,合併的有機萃取物用600毫升飽和食鹽水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減壓濃縮乾,所得粗產物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標題化合物(61克)。收率:54%。1H NMR(400MHz,DMSO-d 6):δ臎10.21(brs,1H),8.09(d,J=0.8Hz,1H),3.72(s,3H),1.88(s,3H)。
步驟6:(2S,3S)-4,4,4-三氟-2-甲醯胺基-3-甲基丁酸甲酯
將(Z)-4,4,4-三氟-2-甲醯胺基-3-甲基丁-2-烯酸甲酯(14克,66毫莫耳)、甲醇(500毫升)和(-)-1,2-雙((2S,5S)-2,5-二甲基磷)乙烷(環辛二烯)-四氟硼酸銠(I)(959毫克,1.72毫莫耳)加入到1L的氫化反應瓶中,混合液在氫氣(55psi)條件下室溫反應72小時。反應液用矽藻土過濾後,濾餅用100毫升乙酸乙酯洗滌,濾液減壓濃縮乾,所得粗產物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標題化合物(13克)。收率87%。1H NMR(400MHz,CDCl3):δ 8.25(s,1H),6.42(s,1H),5.09(dd,J=3.4,9.0Hz,1H),3.81(s,3H),2.94-2.82(m,1H),1.22(d,J=7.2Hz,3H)。
步驟7:(2S,3S)-2-胺基-4,4,4-三氟-3-甲基丁酸甲酯鹽酸鹽
將(2S,3S)-4,4,4-三氟-2-甲醯胺基-3-甲基丁酸甲酯(13克,61毫莫耳)、甲醇(260毫升)和12.1M鹽酸(6.6毫升,79毫莫耳)加入到1L的圓底燒瓶中。混合液在45度至50度反應5小時後減壓濃縮乾,用MTBE(130毫升)和甲醇(1.3毫升)磨碎後所得懸浮液藉由過濾來分離,濾餅用MTBE(200毫升)洗滌,減壓乾燥後得到標題化合物(11.6克)。收率:81.4%。1H NMR(400MHz,CD3OD):δ 4.50(d,J=3.2Hz, 1H),3.90(s,3H),3.29-3.21(m,1H),1.30(d,J=7.4Hz,3H)。
步驟8:(2S,3S)-2-(3-(((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甲基)吡啶-2-甲醯胺基)-4,4,4-三氟-3-甲基丁酸甲酯
將HATU(25克,66毫莫耳)加入到(2S,3S)-2-胺基-4,4,4-三氟-3-甲基丁酸甲酯鹽酸鹽(9.8克,44毫莫耳)、3-(((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甲基)吡啶-2-甲酸(14克,53毫莫耳)、DIPEA(28.6克,222毫莫耳)和二氯甲烷(200毫升)的混合液中。混合液室溫反應16小時後,減壓濃縮乾,所得粗產物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標題化合物(14.2克,73.5%)。MS(ESI):計算值C19H29F3N2O4Si 434.18,m/z實測值435.1[M+H]+
步驟9:(2S,3S)-1-(3-(((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甲基)吡啶-2-甲醯基)-3-(三氟甲基)氮雜環丁烷-2-甲酸甲酯
將(2S,3S)-2-(3-(((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甲基)吡啶-2-甲醯胺基)-4,4,4-三氟-3-甲基丁酸甲酯(14克,33毫莫 耳)和PhI(OAc)2(26.2克,81.5毫莫耳)溶解在甲苯(150毫升)中,並加入到250毫升的封管中,混合液用氮氣鼓泡5分鐘後加入Pd(OAc)2(366毫克,1.63毫莫耳)。混合液用氮氣再鼓泡5分鐘後110度反應16小時,冷卻至室溫,倒入1升.水中,用二氯甲烷(200毫升×3)萃取。有機萃取物合併後用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減壓濃縮乾得到粗產物,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後得到標題化合物(10.4克)。收率:72.4%。MS(ESI):計算值C19H27F3N2O4Si 432.17,m/z實測值433.0[M+H]+
步驟10:(2S,3S)-3-(三氟甲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第三丁酯-2-甲酸甲酯
將1M HCl(57.8毫升,57.8毫莫耳)加入到(2S,3S)-1-(3-(((第三丁基二甲基矽基)氧基)甲基)吡啶-2-甲醯基)-3-(三氟甲基)氮雜環丁烷-2-甲酸甲酯(5.0克,12毫莫耳)的1,4-二氧六環(240毫升)溶液中。混合液室溫反應16小時後加入碳酸鈉(12.3克,116毫莫耳)和Boc2O(5.0克,23毫莫耳),混合液室溫反應16小時,用200毫升水稀釋,乙酸乙酯(200毫升×3)萃取。有機萃取物合併後用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減壓濃縮乾後得到粗產物,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標題化合物(2.5克)。收率:73%。1H NMR(400 MHz,CDCl3):δ 4.66(d,J=5.2Hz,1H),4.18(t,J=8.8Hz,1H),3.95(dd,J=5.4,8.8Hz,1H),3.83(s,3H),3.25-3.13(m,1H),1.44(s,9H)。
步驟11:(2S,3S)-1-(第三丁氧基羰基)-3-(三氟甲基)氮雜環丁烷-2-甲酸
將1M NaOH(17.7毫升,17.7毫莫耳)零度(冰/水)下滴加到(2S,3S)-3-(三氟甲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第三丁酯-2-甲酸甲酯(2.5克,8.8毫莫耳)的THF(70毫升)溶液中。混合液緩慢升溫至室溫後反應2小時。再用0.5M HCl酸化至pH=4-5,乙酸乙酯(120毫升×3)萃取,有機萃取物合併後用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減壓蒸乾後得到標題化合物(1.9克)收率:79%。1H NMR(400MHz,DMSO-d 6):δ 4.44(d,J=5.0Hz,1H),4.09(t,J=8.8Hz,1H),3.84-3.74(m,1H),3.69-3.55(m,1H),1.37(s,9H)。
中間體II-6:(2S,3R)-1-苄基-3-甲基氮雜環丁烷-2-甲酸
步驟1:(S)-1-(苄基胺基)丙烷-2-醇
將(S)-1-胺基丙烷-2-醇(750毫克,10毫莫耳)和苯甲醛(1060毫克,10毫莫耳)於燒瓶中溶解在乙醇(30毫升)中,加入氰基硼氫化鈉(1260毫克,20毫莫耳),室溫攪拌1小時。反應液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黃色油狀標題化合物(1.65克)。收率:100%。MS(ESI):計算值C10H15NO 165.24,m/z實測值166.2(M+1)+
步驟2:(S)-N-苄基-N-(2-羥基丙基)甘胺酸第三丁酯
將(S)-1-(苄基胺基)丙烷-2-醇(1.4克,8.5毫莫耳)、碳酸鉀(2.4克,17毫莫耳)和碘化鈉(2.6克,17毫莫耳)溶解在乾燥的DMF(50毫升)中,加入2-溴乙酸第三丁酯(3.3克,17毫莫耳),室溫攪拌過夜。反應液用二氯甲烷稀釋,過濾除去固體。濾液減壓濃縮後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淡黃色油狀標題化合物(1.5克)。收率:63%。MS(ESI):計算值C16H25NO3 279.38,m/z實測值280.2[M+H]+
步驟3:(S)-N-苄基-N-(2-氯丙基)甘胺酸第三丁酯
將(S)-N-苄基-N-(2-羥基丙基)甘胺酸第三丁酯(1.4克,8.5毫莫耳)溶解在二氯甲烷(50毫升)中,加入二氯亞 碸(5毫升)。回流反應4小時。反應液減壓濃縮,殘留物溶解在二氯甲烷中,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洗滌,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合併有機相,真空濃縮,殘留物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無色油狀標題化合物(950毫克)。收率:38%。MS(ESI):計算值C16H24ClNO2 297.82,m/z實測值298.1[M+H]+
步驟4:(2S,3R)-1-苄基-3-甲基氮雜環丁烷-2-甲酸第三丁酯
將(S)-N-苄基-N-(2-氯丙基)甘胺酸第三丁酯(950毫克,3.2毫莫耳)溶解在乾燥THF(30毫升)和HMPA(7毫升)中,於零下70度緩慢滴加LiHMDS(6.4毫升,1莫耳/升的四氫呋喃溶液,6.4毫莫耳)。混合液緩慢升溫至零度並在零度下反應1小時。反應液用飽和氯化銨溶液淬滅。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合併有機相,真空濃縮,殘留物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黃色油狀標題化合物(523毫克)。收率:63%。MS(ESI):計算值C16H23NO2 261.17,m/z實測值262.2[M+H]+1H NMR(400MHz,CDCl3):δ臎7.32-7.18(m,5H),3.74(d,J=12.4Hz,1H),3.67(d,J=8.4Hz,1H),3.57(d,J=12.4Hz,1H),3.03-2.99(m,1H),2.97-2.94(m,1H),2.68-2.57(m,1H),1,38(s,9H),1.22(d,J=7.2Hz,3H)。
步驟5:(2S,3R)-1-苄基-3-甲基氮雜環丁烷-2-甲酸
將(2S,3R)-1-苄基-3-甲基氮雜環丁烷-2-甲酸第三丁酯(523毫克,2毫莫耳)溶解在二氯甲烷(30毫升)中,加入三氟乙酸,室溫反應過夜。蒸乾溶劑,所得殘留物未純化直接用於下一步反應。MS(ESI):計算值C12H15NO2 205.26,m/z實測值206.1[M+H]+
以下中間體可藉由商業途徑購買得到:
中間體III-A1:(S)-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 -2-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第三丁酯
步驟1:1-胺基-3-氯-1H-吡咯-2-甲酸甲酯
將鈉氫(87克,2.19莫耳)加入N,N-二甲基甲醯胺(500毫升)中,然後在零度下,向反應體系中緩慢滴加3-氯-1H-吡咯-2-甲酸甲酯(250克,1.56莫耳)溶於N,N-二甲基甲醯胺(1200毫升)的溶液,在零度下繼續攪拌1.5小時。接著,在零度下向反應體系中緩慢滴加O-(2,4-二硝基苯基)羥胺(466克,2.34莫耳)溶於N,N-二甲基甲醯胺(1200毫升)的溶液,然後緩慢升溫至室溫,並在室溫下繼續攪拌3小時。將反應液倒入冰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機相濃縮乾,並藉由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274克)。MS(ESI):計算值C6H7ClN2O2 174.02,m/z實測值174.9(M+1)+
步驟2:1-胺基-3-氯-1H-吡咯-2-甲醯胺
將1-胺基-3-氯-1H-吡咯-2-甲酸甲酯(180克,1.03莫耳)和7N胺/甲醇溶液(1.5升,10.31莫耳)加入反應瓶中,密封後,加熱到130℃反應48小時。反應液冷卻至室溫後,濃縮乾,用甲醇結晶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92克)。收率:56%。MS(ESI):計算值C5H6ClN3O 159.02,m/z實測值160.0(M+1)+
步驟3:(S)-2-((2-胺甲醯基-3-氯-1H-吡咯-1-基)胺甲醯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第三丁酯
將1-胺基-3-氯-1H-吡咯-2-甲醯胺(187克,1.18莫耳)溶於二氯甲烷(5升)中,然後加入(S)-1-(第三丁氧羰基)氮雜環丁烷-2-甲酸(260克,1.29莫耳)和EDCI.HCl(248克,1.29莫耳),室溫攪拌3天。反應液分別用水和飽和食鹽水洗滌,有機相用硫酸鈉乾燥,濃縮乾後,得到油狀標題化合物。MS(ESI):計算值C14H19ClN4O4 342.11,m/z實測值243.1(M-Boc+1)+
步驟4:(S)-2-(5-氯-4-氧代-3,4-二氫吡咯並[2,1-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第三丁酯
將(S)-2-((2-胺甲醯基-3-氯-1H-吡咯-1-基)胺甲醯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第三丁酯(100克,294毫莫耳)溶於乙醇(1.47升)中,然後加入1.47升氫氧化鉀水溶液(1.47莫耳,1N),升溫至90℃,攪拌反應過夜。在零度下,將反應液用1N鹽酸水溶液調節pH=2~3,濾出析出的沉澱物,烘乾,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75克)。收率:79%。MS(ESI):計算值C14H17ClN4O3 324.10,m/z實測值324.7(M+1)+
步驟5:(S)-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並[2,1-f] [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第三丁酯
將(S)-2-(5-氯-4-氧代-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第三丁酯(50克,154毫莫耳)溶於二氯甲烷(500毫升)中,向其中加入苯硼酸(56.3克,462毫莫耳)、吡啶(50毫升)、醋酸銅(84克,462毫莫耳)和一些4Å分子篩,反應體系置換為氧氣,然後在氧氣條件下,於30℃下攪拌48小時。反應結束後,向混合物中加入二氯甲烷(500毫升)稀釋,過濾,濾液濃縮乾,經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30克)。收率:49%。MS(ESI):計算值C20H21ClN4O3 400.13,m/z實測值400.9(M+1)+
中間體III-A1也可以是按照中間體III-B1的操作方法,採用相應的試劑和中間體,在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的適當條件下製備得到。
中間體III-B1:(2S,3S)-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 -2-基)-3-甲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第三丁酯
步驟1:(2S,3S)-3-甲基-2-(苯基胺甲醯基)氮雜環丁烷-1-甲 酸第三丁酯
中間體II-1(16.0克,74.3毫莫耳)溶解於二氯甲烷(300毫升)中,然後加入苯胺(6.8毫升,74.3毫莫耳)和EDCI.HCl(15.7克,81.7毫莫耳)。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過夜,然後用水洗滌,有機相濃縮乾後,經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20克)。收率:92%。MS(ESI):計算值C16H22N2O3 290.16,m/z實測值313.0(M+23)+
步驟2:(2S,3S)-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3-甲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第三丁酯
將Ph3P(29.8克,113.6毫莫耳)溶解於二氯甲烷(150毫升)中,然後氮氣保護下於室溫分批加入碘(26.2克,103.3毫莫耳)。混合物在氮氣保護下室溫攪拌0.5小時,然後加入三乙胺(43.2毫升,310.0毫莫耳)。該混合物在氮氣保護下繼續室溫攪拌0.5小時,接著,向反應體系中慢慢滴加(2S,3S)-3-甲基-2-(苯基胺甲醯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第三丁酯(15.0克,51.7毫莫耳)溶於二氯甲烷(75毫升)的溶液,加完後在氮氣保護下繼續室溫攪拌6.5小時。然後向反應 體系中慢慢滴加1-胺基-3-氯-1H-吡咯-2-甲酸甲酯(9克,51.7毫莫耳)溶於二氯甲烷(75毫升)的溶液。加完後,反應混合物在氮氣保護下繼續在室溫攪拌80小時。最後,將反應液濃縮乾,經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15.0克)。收率:70%。MS(ESI):計算值C21H23ClN4O3 414.15,m/z實測值415.1(M+1)+
中間體III-B1也可以是按照中間體III-A1的操作方法,採用相應的試劑和中間體,在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的適當條件下製備得到。
中間體III-I1:(2S,3S)-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 -2-基)-3-乙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第三丁酯
步驟1:(S)-2-(苄基胺基)丁酸甲酯
將(S)-2-((第三丁氧基羰基)胺基)丁酸(60.9克,300毫莫耳)溶解在600毫升甲醇中,向其中滴加25毫升濃硫酸, 回流反應2小時。反應液冷卻至室溫,用水稀釋,碳酸鈉中和。二氯甲烷萃取,有機相減壓濃縮後得到黃色油狀物,再溶解在600毫升乙醇中,然後加入苯甲醛(35.1克,330毫莫耳)和醋酸(15毫升)。最後加入氰基硼氫化鈉(22.5克,120毫莫耳),混合液室溫反應2小時。反應液用3M鹽酸淬滅,並酸化至pH=1,乙醇蒸乾後水溶液用乙酸乙酯洗滌兩次。再用碳酸鈉中和至約pH=12,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機相真空濃縮後得到無色油狀標題化合物(24.3克)。收率:39%。MS(ESI):計算值C12H17NO2 207.27,m/z實測值208.1(M+1)+
步驟2:(S)-2-(苄基胺基)丁烷-1-醇
將(S)-2-(苄基胺基)丁酸甲酯(24克,115.8毫莫耳)於5度下緩慢加入到LiAlH4(8.7克,231.6毫莫耳)的乾燥THF(450毫升)溶液中,混合液在同一溫度下反應2小時。冰緩慢加入到反應液中,混合液室溫反應10分鐘。沉澱過濾,濾液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機相合併,減壓濃縮,殘留物經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淡黃色油狀標題化合物(14.4克)。收率:70%。MS(ESI):計算值C11H17NO 179.26,m/z實測值180.1(M+1)+
步驟3:(S)-2-(苄基(1-羥基丁烷-2-基)胺基)乙腈
將(S)-2-(苄基胺基)丁烷-1-醇(4.8克,26.8毫莫耳)和碳酸鈉(8.5克,80.4毫莫耳)溶解在200毫升乙腈中,加入2-溴乙腈(4.8克,40.2毫莫耳)。混合液在35度下反應過夜。反應液用二氯甲烷稀釋,過濾除去固體。濾液減壓濃縮後藉由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淡黃色油狀標題化合物(5.0克)。收率:86%。MS(ESI):計算值C13H18N2O 218.14,m/z實測值219.1(M+1)+
步驟4:(R)-2-(苄基(2-氯丁基)胺基)乙腈
將(S)-2-(苄基(1-羥基丁烷-2-基)胺基)乙腈(4.0克,15.9毫莫耳)溶解在100毫升二氯甲烷中,加入15毫升SOCl2,混合液回流過夜。反應液冷卻至室溫,真空濃縮,殘留物溶解在二氯甲烷中,飽和碳酸氫鈉溶液洗滌,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合併有機相,真空濃縮,殘留物經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淡黃色油狀物(2.4克)。產物溶解在50毫升DMF中,混合液65度反應3天,真空蒸除DMF得到黃色油狀標題化合物(4.0克),直接用於下一步反應。收率:100%。MS(ESI):計算值C13H17N2Cl 236.11。
步驟5:(3S)-1-苄基-3-乙基氮雜環丁烷-2-甲腈
將(R)-2-(苄基(2-氯丁基)胺基)乙腈(6.4克,27.1毫莫 耳)溶解在350毫升乾燥THF中,零下60度將LiHMDS(55毫升,1N的THF溶液)滴加至溶液中。混合液緩慢升溫至零度,零度下反應1小時。反應液用甲醇淬滅,真空濃縮,殘留物藉由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黃色油狀標題產物(3.2克)。收率:60%。MS(ESI):計算值C13H16N2 200.13,m/z實測值201.2(M+1)+
步驟6:(3S)-1-苄基-3-乙基氮雜環丁烷-2-甲酸
將(3S)-1-苄基-3-乙基氮雜環丁烷-2-甲腈(1.2克,6毫莫耳)溶解在乙醇(50毫升)和水(50毫升)中,加入NaOH(4.0克,100毫莫耳),混合液回流反應24小時,LC-MS顯示反應完成。反應液冷卻至室溫,用濃鹽酸酸化至pH=1。所得混合物真空濃縮,殘留物藉由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白色固體標題化合物(850毫克)。收率:57%。MS(ESI):計算值C13H17NO2 219.28,m/z實測值220.1(M+1)+
步驟7:(3S)-1-苄基-3-乙基-N-苯基氮雜環丁烷-2-甲醯胺
將(3S)-1-苄基-3-乙基氮雜環丁烷-2-甲酸(850毫克,3.9 毫莫耳)、苯胺(548毫克,5.9毫莫耳)、HOBT(1.1克,7.8毫莫耳)和DIEA(2.5克,19毫莫耳)溶解在50毫升二氯甲烷中,加入EDCI.HCl(1.5克,7.8毫莫耳),室溫反應過夜。LC-MS顯示反應完成。反應液減壓濃縮後殘留物藉由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黃色固體標題化合物(750毫克)。收率:65%。MS(ESI):計算值C19H22N2O 294.40,m/z實測值295.2(M+1)+
步驟8:(2S,3S)-3-乙基-2-(苯基胺甲醯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第三丁酯
將(3S)-1-苄基-3-乙基-N-苯基氮雜環丁烷-2-甲醯胺(750毫克,2.5毫莫耳)和(Boc)2O(829毫克,3.8毫莫耳)溶解在乙醇(50毫升)中,加入Pd(OH)2(351毫克,2.5毫莫耳)。反應混合物在氫氣球壓力條件下反應4小時。反應完成後,反應液藉由矽藻土過濾,濾液真空濃縮並乾燥後所得粗殘留物藉由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標題化合物(490毫克)和(2R,3S)-3-乙基-2-(苯基胺甲醯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第三丁酯白色固體(50毫克)。收率:64%。MS(ESI):計算值C17H24N2O3 304.39,m/z實測值205.1(M-99)+
步驟9:(2S,3S)-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3-乙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第三丁酯
將三苯基膦(1.1克,4.3毫莫耳)溶解在二氯甲烷(30毫升)中,氮氣氣氛條件下分批加入碘(990毫克,3.9毫莫耳)。混合液室溫攪拌三十分鐘,然後加入三乙胺(1.5克,11.7毫莫耳)並繼續攪拌三十分鐘。往上述混合液中加入(2S,3S)-3-乙基-2-(苯基胺甲醯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第三丁酯(400毫克,1.3毫莫耳),混合液攪拌6小時,再加入1-胺基-3-氯-1H-吡咯-2-甲酸乙酯(282毫克,1.5毫莫耳),所得混合液室溫攪拌2天。反應液真空濃縮,殘留物藉由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黃色油狀物。將該粗產物溶解在二氯甲烷中,加入三乙胺(1.5克,11.7毫莫耳),混合液回流反應2小時。LC-MS顯示反應完成,反應液減壓濃縮後藉由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淡黃色固體標題化合物(490毫克)。收率:88%。MS(ESI):計算值C22H25ClN4O3 428.92,m/z實測值429.2(M+1)+
以下中間體是按照中間體III-A1或中間體III-B1或中間體III-I1的操作方法,採用相應的試劑和中間體,在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的適當條件下製備得到:
中間體III-K1:(S)-2-(5-碘-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 -2-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第三丁酯
將中間體III-E1(300毫克,0.67毫莫耳)溶於1,4-二氧六環(8毫升)中,然後加入碘化鈉(404毫克,2.70毫莫耳)、反式-1,2-雙(甲胺基)環己烷(96毫克,0.67毫莫耳)和碘化亞銅(64毫克,0.337毫莫耳),反應混合物在氮氣保護下回流3天。反應液冷卻至室溫後,藉由矽藻土過濾,濾渣經乙酸乙酯洗滌。合併的濾液濃縮乾,經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200毫克)。收率:60%。MS(ESI):計算值C20H21IN4O3 492.07,m/z實測值492.9(M+1)+
以下中間體是按照中間體III-K1的操作方法,採用相應的試劑和中間體,在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的適當條件下製備得到:
中間體III-L1:(S)-2-(4-氧代-3-苯基-5-(三氟甲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 -2-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第三丁酯
於N2氣氛條件下,向中間體III-K1(200毫克,0.4毫莫耳)和碘化亞銅(94毫克,0.49毫莫耳)的混合物中加入 DMF(5毫升)、HMPA(0.35毫升)和2,2-二氟-2-(氟磺醯基)乙酸甲酯(0.25毫升,2毫莫耳)。混合物在N2條件下於80℃攪拌24小時,冷卻至室溫後,將反應液倒入大量冰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機相經水和飽和食鹽水洗滌,然後濃縮乾。殘留物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165毫克)。收率:94%。MS(ESI):計算值C21H21F3N4O3 434.16,m/z實測值456.9(M+23)+
以下中間體是按照中間體III-L1的操作方法,採用相應的試劑和中間體,在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的適當條件下製備得到:
中間體III-M1:(S)-2-(5-氰基-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 -2-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第三丁酯
中間體III-E1(178毫克,0.4毫莫耳)溶解在8毫升DMF中,N2保護條件下加入氰化鋅(234毫克,2毫莫耳)和四三苯基磷鈀(184毫克,0.16毫莫耳)。混合液在微波條件下140度反應4小時。反應液蒸乾後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140毫克)。收率:90%。MS(ESI):計算值C21H21N5O3 391.42,m/z實測值336.1(M-56+1)+
以下中間體是按照中間體III-M1的操作方法,採用相應的試劑和中間體,在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的適當條件下製備得到:
中間體III-N1:(R)-N-(1-(3-氯-4-氧代-5-苯基-4,5-二氫吡唑并[1,5-a]吡 -6-基)乙基)-2-甲基丙烷-2-亞磺醯胺
步驟1:4-氯-1-(2-氧代丙基)-1H-吡唑-5-甲酸甲酯
將4-氯-1H-吡唑-5-甲酸甲酯(4.8克,30毫莫耳)、1-羥基丙烷-2-酮(2.22克,30毫莫耳)和三苯基膦(7.86克,30毫莫耳)溶解在50毫升四氫呋喃中,氮氣保護條件下,在零度下,向其中緩慢滴加偶氮二甲酸二異丙酯(6.06克,30毫莫耳)溶解在10毫升四氫呋喃中的溶液。混合物在室溫反應3小時後,蒸乾有機溶劑,所得殘留物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1.2克)。收率:18%。MS(ESI):計算值C8H9ClN2O3 216.03,m/z實測值217.0(M+1)+
步驟2:3-氯-6-甲基吡唑并[1,5-a]吡-4(5H)-酮
將4-氯-1-(2-氧代丙基)-1H-吡唑-5-甲酸甲酯(1.2克,5.5毫莫耳)和醋酸銨(4.28克,55毫莫耳)溶解在20毫升醋酸中,在120度下反應過夜,然後蒸乾有機溶劑,所得殘留物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1.0克)。收率98.4%。MS(ESI):計算值C7H6ClN3O 183.02,m/z實測值184.2(M+1)+
步驟3:3-氯-6-甲基-5-苯基吡唑并[1,5-a]吡-4(5H)-酮
將3-氯-6-甲基吡唑并[1,5-a]吡-4(5H)-酮(1.0克,5.46毫莫耳)、苯硼酸(1.33克,10.92毫莫耳)、無水醋酸銅(1.98克,10.92毫莫耳)和吡啶(1.73克,21.86毫莫耳)溶解在15毫升二氯甲烷中,加入18克4Å分子篩。混合物在30度,並且氧氣保護條件下,反應過夜,然後蒸乾有機溶劑,所得殘留物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1.1克)。收率:77.7%。MS(ESI):計算值C13H10ClN3O 259.05,m/z實測值260.0(M+1)+
步驟4:3-氯-4-氧代-5-苯基-4,5-二氫吡唑并[1,5-a]吡-6-甲醛
將3-氯-6-甲基-5-苯基吡唑并[1,5-a]吡-4(5H)-酮(259毫克,1毫莫耳)和二氧化硒(222毫克,2毫莫耳)溶解在20毫升二氧六環中,混合物回流反應過夜。過濾除去生成的沉澱,濾液蒸乾,得固體標題化合物(273毫克),未純化,直接用於下一步反應。MS(ESI):計算值C13H8ClN3O2 273.03,m/z實測值274.1(M+1)+
步驟5:(R)-N-((3-氯-4-氧代-5-苯基-4,5-二氫吡唑并[1,5-a]吡-6-基)亞甲基)-2-甲基丙烷-2-亞磺醯胺
將3-氯-4-氧代-5-苯基-4,5-二氫吡唑并[1,5-a]吡-6-甲醛(273毫克,1毫莫耳)、(R)-2-甲基丙烷-2-亞磺醯胺(121毫克,1毫莫耳)和鈦酸四乙酯(456毫克,2毫莫耳)溶解在30毫升四氫呋喃中,混合物在氮氣保護條件下,於80度反應過夜。混合物濃縮後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350毫克)。收率:93%。MS(ESI):計算值C17H17ClN4O2S 376.08,m/z實測值376.9(M+1)+
步驟6:(R)-N-(1-(3-氯-4-氧代-5-苯基-4,5-二氫吡唑并[1,5-a]吡-6-基)乙基)-2-甲基丙烷-2-亞磺醯胺
將(R)-N-((3-氯-4-氧代-5-苯基-4,5-二氫吡唑并[1,5-a]吡-6-基)亞甲基)-2-甲基丙烷-2-亞磺醯胺(350毫克,0.93毫莫耳)溶解在25毫升四氫呋喃中,在氮氣保護下,零度下,向其中緩慢滴加甲基溴化鎂(3莫耳每升乙醚溶液,0.34毫升,1.02毫莫耳)。混合物在室溫反應2小時後,濃縮乾,所得殘留物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300毫克)。收率:82.4%。MS(ESI):計算值C18H21ClN4O2S 392.11,m/z實測值393.1(M+1)+
中間體III-O1:(R)-N-(1-(3-氯-5-氧代-6-苯基-5,6-二氫咪唑并[1,2-c]嘧啶-7-基)乙基)-2-甲基丙烷-2-亞磺醯胺
步驟1:5-乙醯基-4-羥基-2H-1,3-噻-2,6(3H)-二酮
將丙二酸(20.8克,200毫莫耳)、KSCN(20.0克,206毫莫耳)Ac2O(20.0毫升)和AcOH(80毫升)的混合物室溫攪拌過夜,然後加入水(100毫升),用DCM:MeOH=9:1萃取,有機相乾燥,濃縮得到黃色固體標題化合物(2.0克),未進一步純化,直接用於下一步反應。收率:53%。
步驟2:6-甲基-1-苯基嘧啶-2,4(1H,3H)-二酮
室溫下,將5-乙醯基-4-羥基-2H-1,3-噻-2,6(3H)-二酮(20克,106毫莫耳)溶於DMF(15毫升)中,加入苯胺 (9.2毫升),回流反應,直到TLC顯示5-乙醯基-4-羥基-2H-1,3-噻-2,6(3H)-二酮消失,濃縮,殘留物用乙醇洗滌,過濾得到黃色固體標題化合物(880毫克)。收率:40.7%。MS(ESI):計算值C11H10N2O2 202.21,m/z實測值203.1(M+1)+
步驟3:4-胺基-6-甲基-1-苯基嘧啶-2(1H)-酮
將6-甲基-1-苯基嘧啶-2,4(1H,3H)-二酮(7.29克,36毫莫耳)溶於乙腈(120毫升),通氨氣5分鐘,然後加入BOP(20.7克,46.8毫莫耳)和DBU(8.21克,54毫莫耳),反應過夜,過濾得到白色固體標題化合物(7.24克)。收率:100%。MS(ESI):計算值C11H11N3O 201.23,m/z實測值201.7(M+1)+
步驟4:7-甲基-6-苯基咪唑并[1,2-c]嘧啶-5(6H)-酮
將4-胺基-6-甲基-1-苯基嘧啶-2(1H)-酮(7.24克,36毫莫耳)溶於乙醇(100毫升),加入40% 2-氯乙醛水溶液(17.8毫升,108毫莫耳),100℃下反應過夜,濃縮,快速柱層析純化得到白色固體標題化合物(6.2克)。收率:77%。MS(ESI):計算值C13H11N3O 225.25,m/z實測值225.9 (M+1)+
步驟5:3-氯-7-甲基-6-苯基咪唑并[1,2-c]嘧啶-5(6H)-酮
將7-甲基-6-苯基咪唑并[1,2-c]嘧啶-5(6H)-酮(2.25克,10毫莫耳)和NCS(700毫克,5.26毫莫耳)溶於DMF(10毫升),室溫攪拌3小時,將反應液倒入水(100毫升)中,乙酸乙酯萃取,有機相用飽和食鹽水洗,無水硫酸鈉乾燥,濃縮,殘留物用甲醇洗,得到白色固體標題化合物(600毫克)。收率:23%。MS(ESI):計算值C13H10ClN3O 259.69,m/z實測值260.1(M+1)+
步驟6:3-氯-5-氧代-6-苯基-5,6-二氫咪唑并[1,2-c]嘧啶-7-甲醛
將3-氯-7-甲基-6-苯基咪唑并[1,2-c]嘧啶-5(6H)-酮(600毫克,2.3毫莫耳)和SeO2(257毫克,2.3毫莫耳)溶於二氧六環(20毫升),回流過夜,濃縮,經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白色固體標題化合物(250毫克)。收率:39%。MS(ESI):計算值C13H8ClN3O2 273.68,m/z實測值274.1(M+1)+
中間體III-O1可以按照中間體III-N1的操作方法,以3-氯-5-氧代-6-苯基-5,6-二氫咪唑并[1,2-c]嘧啶-7-甲醛為 起始原料,採用相應的試劑,在適當的條件下製備得到。 MS(ESI):計算值C18H21ClN4O2S 392.90。
中間體III-P1:2-甲基-N-(1-(1-氧代-2-苯基-1,2-二氫吡咯并[1,2-c]嘧啶-3-基)乙基)丙烷-2-亞磺醯胺
步驟1:2-(苄氧基甲醯基胺基)-2-羥基乙酸
將胺基甲酸苄酯(7.55克,50毫莫耳)和乙醚(80毫升)混合,加入2-氧代乙酸一水合物(5.05克,55毫莫耳),室溫攪拌過夜,真空濃縮,得到白色固體標題化合物,未進一步純化,直接用於下一步反應。
步驟2:2-(苄氧基甲醯基胺基)-2-甲氧基乙酸甲酯
將2-(((苄氧基)甲醯基)胺基)-2-羥基乙酸(約11.25克,50毫莫耳)溶於甲醇(150毫升)中,在0℃下,逐滴加入濃硫酸(2毫升),室溫攪拌90個小時,然後倒入冰的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300毫升)中,乙酸乙酯萃取,有機相用無水硫酸鈉乾燥,濃縮,經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白色固體標題化合物(12克)。收率:95%。MS(ESI):計算值C12H15NO5 253.25,m/z實測值275.7(M+23)+
步.驟3:2-(苄氧基甲醯基胺基)-2-(二乙氧基磷醯基)乙酸甲酯
將2-(((苄氧基)甲醯基)胺基)-2-甲氧基乙酸甲酯(12克,47.4毫莫耳)溶於甲苯(60毫升)中,在70℃下,加入三溴化磷(12.8克,47.4毫莫耳),並在70℃下攪拌反應20小時,然後逐滴加入磷酸三乙酯(7.87克,47.4毫莫耳),在70℃下再攪拌2小時,濃縮反應液,用乙酸乙酯稀釋,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洗滌,有機相用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濃縮,所得殘留物用乙酸乙酯溶解,在劇烈攪拌下加入石油醚,過濾,得到白色固體標題化合物(8克)。收率:47%。
步驟4:1-氧代-1,2-二氫吡咯并[1,2-c]嘧啶-3-甲酸甲酯
將2-(((苄氧基)甲醯基)胺基)-2-(二乙氧基磷醯基)乙酸甲酯(8克,22.3毫莫耳)溶於二氯甲烷(80毫升)中,在室溫下加入1,1,3,3-四甲基胍(2.44克,21.2毫莫耳),室溫攪拌15分鐘,然後在-30℃下逐滴加入1H-吡咯-2-甲醛(1.92克,20.2毫莫耳)溶於二氯甲烷(5毫升)的溶液,在-30℃下繼續攪拌45分鐘,然後升溫至室溫,再攪拌48小時,濃縮,經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白色固體標題化合物(2克)。收率:51%。MS(ESI):計算值C9H8N2O3 192.17,m/z實測值192.9(M+1)+
步驟5:1-氧代-2-苯基-1,2-二氫吡咯并[1,2-c]嘧啶-3-甲酸甲酯
將1-氧代-1,2-二氫吡咯并[1,2-c]嘧啶-3-甲酸甲酯(576毫克,3毫莫耳)溶於二氯甲烷(20毫升)中,在室溫下加入苯硼酸(732毫克,6毫莫耳)、醋酸銅(II)(1.08克,6毫莫耳)、吡啶(1.18克,15毫莫耳)和4Å分子篩,室溫攪拌20小時,過濾,濃縮,經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白色固體標題化合物(650毫克)。收率:81%。MS(ESI):計算 值C15H12N2O3 268.27,m/z實測值268.8(M+1)+
步驟6:1-氧代-2-苯基-1,2-二氫吡咯并[1,2-c]嘧啶-3-甲酸
將1-氧代-2-苯基-1,2-二氫吡咯并[1,2-c]嘧啶-3-甲酸甲酯(1克,3.73毫莫耳)溶於乙醇(30毫升)和四氫呋喃(30毫升)中,在0℃下加入氫氧化鈉水溶液(11.19毫升,1莫耳/升),在0℃下攪拌30分鐘,濃縮,加水(10毫升)稀釋,用鹽酸水溶液(1莫耳/升)調節到pH=6,真空濃縮得到棕色固體標題化合物,未進一步純化,直接用於下一步反應。MS(ESI):計算值C14H10N2O3 254.25,m/z實測值254.7(M+1)+
步驟7:N-甲氧基-N-甲基-1-氧代-2-苯基-1,2-二氫吡咯并[1,2-c]嘧啶-3-甲醯胺
將1-氧代-2-苯基-1,2-二氫吡咯并[1,2-c]嘧啶-3-甲酸(約950毫克,3.73毫莫耳)溶於DMF(10毫升)中,加入DIEA(1.44克,11.19毫莫耳)和HBTU(1.70克,4.48毫莫耳),室溫攪拌5分鐘,然後加入N,O-二甲基羥胺鹽酸鹽(438毫克,4.48毫莫耳),室溫攪拌過夜,濃縮,經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白色固體標題化合物(550毫克)。收 率:50%。MS(ESI):計算值C16H15N3O3 297.31,m/z實測值297.7(M+1)+
步驟8:3-乙醯基-2-苯基吡咯并[1,2-c]嘧啶-1(2H)-酮
將N-甲氧基-N-甲基-1-氧代-2-苯基-1,2-二氫吡咯并[1,2-c]嘧啶-3-甲醯胺(550毫克,1.85毫莫耳)溶於四氫呋喃(5毫升),氮氣保護,在0℃下加入甲基溴化鎂的乙醚溶液(1.23毫升,3莫耳/升),在0℃下攪拌1小時,用飽和氯化銨水溶液淬滅,濃縮,經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黃色固體標題化合物(220毫克)。收率:47%。MS(ESI):計算值C15H12N2O2 252.27,m/z實測值252.7(M+1)+
中間體III-P1可按照中間體III-N1的操作方法,以3-乙醯基-2-苯基吡咯并[1,2-c]嘧啶-1(2H)-酮為起始原料,採用相應的試劑,在適當的條件下製備得到。MS(ESI):計算值C19H23N3O2S 357.15,m/z實測值358.1(M+1)+
中間體III-Q1:(S)-3-(1-胺乙基)-8-氯-2-苯基吡咯并[1,2-a]吡 -1(2H)-酮
步驟1:3-氯-1-(2-氧代丙基)-1H-吡咯-2-甲酸甲酯
將3-氯-1H-吡咯-2-甲酸甲酯(5.85克,36.7毫莫耳)溶解在70毫升DMF中,在0-5℃下,向其中加入60%氫化鈉(1.61克,40.3毫莫耳),在0-5℃下反應30分鐘,然後在0-5℃下緩慢滴加1-溴丙烷-2-酮(7.54克,55毫莫耳)溶於DMF(10毫升)的溶液,並在室溫下反應30分鐘。真空濃縮後,殘留物未進一步純化,直接用於下一步反應。
步驟2:8-氯-3-甲基-2-苯基吡咯并[1,2-a]吡-1(2H)-酮
將三甲基鋁(53.4毫升,557毫莫耳),在0-10℃下緩慢滴加至苯胺(53.9毫升,591毫莫耳)的二氯甲烷(500毫升)溶液中,混合液室溫反應1小時。然後將3-氯-1-(2-氧代丙基)-1H-吡咯-2-甲酸甲酯(50克,232毫莫耳)的二氯甲烷溶 液緩慢滴加至上述溶液中,混合液回流反應16小時。在0-10℃下用水和1N鹽酸緩慢淬滅反應液,分層,水層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機層合併後乾燥並濃縮。殘留物溶解在1升甲苯中,加入對甲苯磺酸,混合液用Dean-Starks分水器回流除水20小時。反應液濃縮乾,經快速柱層析(20%甲醇+20%乙酸乙酯+石油醚)分離純化得到所需的產物,收率78%。
步驟3:8-氯-1-氧代-2-苯基-1,2-二氫吡咯并[1,2-a]吡-3-甲醛
將8-氯-3-甲基-2-苯基吡咯并[1,2-a]吡-1(2H)-酮(10克,38.7毫莫耳)溶解在250毫升二氧六環中,室溫加入二氧化硒(10.94克,98.6毫莫耳),混合液回流1小時。過濾,濃縮,經快速柱層析(100%二氯甲烷梯度至95%二氯甲烷/5%甲醇)分離純化得到所需的產物,收率:57%。
步驟4:(R)-N-((8-氯-1-氧代-2-苯基-1,2-二氫吡咯并[1,2-a]吡-3-基)亞甲基)-2-甲基丙烷-2-亞磺醯胺
將8-氯-1-氧代-2-苯基-1,2-二氫吡咯并[1,2-a]吡-3- 甲醛(800毫克,2.93毫莫耳)溶解在8毫升二氧六環中,室溫加入Ti(OEt)4(5.87毫莫耳)和(R)-2-甲基丙烷-2-亞磺醯胺(2.93毫莫耳)。混合液升溫至回流反應2小時,冷卻至室溫。加入500毫升水和500毫升乙酸乙酯,有機相過濾,濃縮,得到所需的產物,收率:91%。
步驟5:(R)-N-((S)-1-(8-氯-1-氧代-2-苯基-1,2-二氫吡咯并[1,2-a]吡-3-基)乙基)-2-甲基丙烷-2-亞磺醯胺
將(R,E)-N-((8-氯-1-氧代-2-苯基-1,2-二氫吡咯并[1,2-a]吡-3-基)亞甲基)-2-甲基丙烷-2-亞磺醯胺(38克,101毫莫耳)溶解在380毫升二氯甲烷中,冷卻至-78℃後加入2.4當量的甲基氯化鎂,混合液室溫反應2小時。再冷卻到-78℃,加入另外的2.9當量的甲基氯化鎂,混合液室溫反應1小時,用氯化銨水溶液淬滅。有機相分離,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有機相合併,濃縮,藉由矽膠層析(5%甲醇+二氯甲烷)分離純化得到非對映異構體混合物(24克,3:1)。藉由SFC(OJ柱,70:30 CO2:EtOH+0.1%氨水)分離得到所需的非對映異構體(9.5克)。
步驟6:(S)-3-(1-胺乙基)-8-氯-2-苯基吡咯并[1,2-a]吡-1(2H)-酮
將(R)-N-((S)-1-(8-氯-1-氧代-2-苯基-1,2-二氫吡咯并[1,2-a]吡-3-基)乙基)-2-甲基丙烷-2-亞磺醯胺(9.5克,33毫莫耳)溶解在95毫升二氯甲烷中,加入鹽酸的二氧六環和甲醇溶液,室溫反應2小時。然後用碳酸氫鈉水溶液調節pH=7-8,有機相分離,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合併有機相,減壓濃縮得到所需的產物(5.5克,77%)。
中間體III-A10:(S)-2-(5-氯-3-(3-氰基苯基)-4-氧代-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 -2-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第三丁酯
將(S)-2-(5-氯-3-(3-碘苯基)-4-氧代-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第三丁酯(中間體III-A7)(1.0克,1.9毫莫耳)和氰化鋅(229毫克,1.91毫莫耳)溶解在9.5毫升DMF中,氮氣置換,然後加入Pd(PPh3)4(427毫克,0.369毫莫耳),加熱至80度反應18小時。反應液分配在乙酸乙酯和水中,有機相用水洗滌,蒸乾,殘留物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標題化合物 (552毫克)。收率:68.3%。MS(ESI):計算值C21H20ClN5O3 425.87,m/z實測值326.0[M-99]+1H NMR(400MHz,CDCl3):δ 7.87-7.78(m,1H),7.77-7.58(m,2H),7.51-7.33(m,2H),6.54(d,J=2.8Hz,1H),4.69-4.56(m,1H),3.94(d,J=8.6Hz,1H),3.88-3.75(m,1H),2.29-2.11(m,2H),1.42(s,9H)。
中間體III-B5:(2S,3S)-2-(5-氯-3-(3-(甲磺醯基)苯基)-4-氧代-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 -2-基)-3-甲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第三丁酯
將(2S,3S)-2-(5-氯-3-(3-(甲硫基)苯基)-4-氧代-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3-甲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第三丁酯(中間體III-B4)(400毫克,0.87毫莫耳)溶解在4毫升二氯甲烷中,加入m-CPBA(2.2當量,428毫克,1.91毫莫耳)並攪拌19小時。反應液分配在二氯甲烷和飽和碳酸氫鈉溶液中。收集二氯甲烷層,無水硫酸鈉乾燥,蒸乾,殘留物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標題化合物(396毫克)。收率:92.6%。MS(ESI):計算值C22H25ClN4O5S 492.98,m/z實測值392.9[M-99]+1H NMR(500MHz,CDCl3):δ 8.11(d,J=6.8Hz,1H),7.85-7.44(m,3H),7.36(d,J=2.9Hz,1H),6.54(s,1H),4.34-3.99(m,2H),3.34(dd,J=7.9,4.5Hz,1H),3.11(d,J=8.0Hz,3H),2.60-2.46(m,1H), 1.53-1.30(m,9H),0.91(d,J=6.9Hz,3H)。
實施例1
化合物1:2-((2S,3S)-1-(2-胺基-5,5-二氧代-6,7-二氫噻吩并[3,2-d]嘧啶-4-基)-3-甲基氮雜環丁烷-2-基)-5-氯-3-苯基吡咯并[2,1-f][1,2,4]三 -4(3H)-酮
步驟1.1:5-氯-2-((2S,3S)-3-甲基-1-(2-(甲硫基)-6,7-二氫噻吩并[3,2-d]嘧啶-4-基)氮雜環丁烷-2-基)-3-苯基吡咯并[2,1-f][1,2,4]三-4(3H)-酮
將(2S,3S)-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3-甲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第三丁酯(中間體III-B1)(1.6克,3.86毫莫耳)溶於甲醇(5毫升)中,加入濃鹽酸(5毫升),反應液室溫攪拌5分鐘。混合物濃縮乾後殘留物溶解在乙醇(20毫升)中,然後加入DIEA(1.9毫升,11.58毫莫耳)和中間體I-1(0.844克,3.86毫莫耳),混合物在90度攪拌24小時。濃縮乾後,殘留物經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固體標題化合物(1.9克)。收率:99%。MS(ESI):計算值C23H21ClN6OS2 496.1,m/z實測 值497.1(M+1)+
步驟1.2:2-((2S,3S)-1-(2-胺基-5,5-二氧代-6,7-二氫噻吩并[3,2-d]嘧啶-4-基)-3-甲基氮雜環丁烷-2-基)-5-氯-3-苯基吡咯并[2,1-f][1,2,4]三-4(3H)-酮
將5-氯-2-((2S,3S)-3-甲基-1-(2-(甲硫基)-6,7-二氫噻吩并[3,2-d]嘧啶-4-基)氮雜環丁烷-2-基)-3-苯基吡咯并[2,1-f][1,2,4]三-4(3H)-酮(1.9克,3.82毫莫耳)溶解在二氯甲烷(30毫升)中,加入m-CPBA(77%,3.4克,15.29毫莫耳),反應液室溫攪拌1小時,然後通入氨氣7分鐘,反應混合物繼續在室溫下攪拌過夜。混合物倒入水中,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機相依次用飽和NaHCO3溶液、Na2SO3溶液和水洗滌,濃縮乾後,殘留物經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固體標題化合物(1.2克)。收率:65%。1H NMR(400MHz,CD3OD)δ 7.73-7.65(m,1H),7.62-7.53(m,3H),7.35(d,J=6.0Hz,2H),6.50(d,J=2.8Hz,1H),4.77(brs,1H),4.46(brs,1H),3.59(brs,1H),3.43-3.39(m,2H),3.17-3.07(m,2H),2.66(brs,1H),0.75(d,J=6.8Hz,3H).MS(ESI):計算值C22H20ClN7O3S 497.1,m/z實測值498.3(M+1)+
以下化合物是按照化合物1的操作方法,採用相應的試劑和中間體,在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的適當條件下製備得到:
實施例2
化合物16:(S)-2-胺基-4-(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1,2-f][1,2,4]三 -2-基)氮雜環丁烷-1-基)-6,7-二氫-5H-吡咯并[3,4-d]嘧啶-5-酮
步驟2.1:(S)-2-胺基-4-(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1,2-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基)-5-氧代-5H-吡咯并[3,4-d]嘧啶-6(7H)-甲酸第三丁酯
中間體I-2(240毫克,0.81毫莫耳)溶於二氯甲烷(10毫升)的溶液中,加入m-CPBA(77%,237毫克,1毫莫耳),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然後直接用於下一步反應。
中間體III-A1(357毫克,0.89毫莫耳)溶於MeOH(4毫升)的溶液中,加入濃鹽酸(2毫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0.5小時,然後濃縮乾。將殘留物溶解在EtOH(5毫升)中,依次加入DIEA(313毫克,2.43毫莫耳)和上述中間體I-2的反應混合物。該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然後加入Na2S2O3水溶液。濃縮乾後,經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固體標題化合物(330毫克)。收率:74%。MS(ESI):計算值C26H25ClN8O4 548.17,m/z實測值549.2(M+1)+
步驟2.2:(S)-2-胺基-4-(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1,2-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基)-6,7-二氫-5H-吡咯并[3,4-d]嘧啶-5-酮
將(S)-2-胺基-4-(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1,2-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基)-5-氧代-5H-吡咯并[3,4-d]嘧啶-6(7H)-甲酸第三丁酯(330毫克,0.6毫莫耳)的TFA(4毫升)溶液在室溫下攪拌0.5小時。混合物濃縮乾後,所得殘留物用EtOAc溶解,再用NaHCO3水溶液中和至pH=7,然後濃縮乾,經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固體標題化合物(230毫克)。收率:85%。1H NMR(400MHz,CD3OD)δ 7.71(d,J=7.2Hz,1H),7.60-7.50(m,3H),7.35-7.24(m,2H),6.47(brs,1H),5.43(brs,1H),4.24-4.12(m,1H),4.07(s,2H),3.97(brs,1H),2.45-2.31(m,1H),2.30-2.15(m,1H).MS(ESI):計算值C21H17ClN8O2 448.87,m/z實測值449.0(M+1)+
以下化合物是按照化合物16的操作方法,採用相應的試劑和中間體,在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的適當條件下製備得到:
實施例3
化合物7:(S)-2-胺基-4-(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1,2-f][1,2,4]三 -2-基)氮雜環丁烷-1-基)-6-甲基吡啶 并[4,3-d]嘧啶-5(6H)-酮
步驟3.1:(S)-4-(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1,2-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基)-6-甲基-2-(甲硫基)嘧啶-5-甲酸乙酯
中間體III-A1(1克,2.5毫莫耳)溶於濃鹽酸(2毫升)和甲醇(4毫升)的混合溶液中,在室溫攪拌30分鐘,然後濃縮。將殘留物溶於乙醇(20毫升)和DIEA(0.97克,7.5毫莫耳)中,再加入4-氯-6-甲基-2-(甲硫基)嘧啶-5-甲酸乙酯(1克,2.5毫莫耳),在室溫攪拌1小時,然後濃縮乾,經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1.23克)。收率:96%。MS(ESI):計算值C24H23ClN6O3S 510.12,m/z實測值511.1(M+1)+
步驟3.2:(S)-4-(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1,2-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基)-6-(2-(二甲胺基)乙烯基)-2-(甲硫基)嘧啶-5-甲酸乙酯
將(S)-4-(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1,2-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基)-6-甲基-2-(甲硫基)嘧啶-5-甲酸乙酯(1.23克,2.41毫莫耳)溶於DMF(10毫升)中,加入1-第三丁氧基-N,N,N’,N’-四甲基甲烷二胺(838毫克,4.82毫莫耳),然後100度攪拌過夜,濃縮乾,得到標題化合物粗製品(1.36克),直接用於下一步反應。
步驟3.3:(S)-4-(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1,2-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基)-6-甲基-2-(甲硫基)吡啶并[4,3-d]嘧啶-5(6H)-酮
向上述粗製品(1.36克,約2.41毫莫耳)和EtOH(15毫升)的懸浮液中,加入甲胺的乙醇溶液(28%,10毫升)。混合物回流過夜,濃縮除去部分溶劑,過濾析出的沉澱,得固體標題化合物(930毫克)。兩步收率:76%。MS(ESI): 計算值C24H20ClN7O2S 505.11,m/z實測值506.0(M+1)+
步驟3.4:(S)-2-胺基-4-(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1,2-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基)-6-甲基吡啶并[4,3-d]嘧啶-5(6H)-酮
將(S)-4-(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1,2-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基)-6-甲基-2-(甲硫基)吡啶并[4,3-d]嘧啶-5(6H)-酮(870毫克,1.72毫莫耳)溶於二氯甲烷(30毫升)中,加入m-CPBA(77%,811毫克,3.61毫莫耳)。混合物在室溫攪拌3小時,然後通入氨氣5分鐘,再濃縮乾。將殘留物溶於二氧六環(20毫升)和氨水(7毫升)中,然後在100度攪拌4小時,濃縮乾,經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550毫克)。收率:67%。1H NMR(400MHz,DMSO-d 6)δ 7.78-7.34(m,7H),6.63-6.50(m,3H),5.95-5.92(m,1H),5.52(brs,0.3H),4.75(brs,0.7H),4.61(brs,0.7H),4.12(brs,0.3H),3.81(brs,0.3H),3.59(brs,0.7H),3.19(s,3H),2.47-2.30(m,1H),2.09(brs,0.3H),1.75(brs,0.7H).MS(ESI):計算值C23H19ClN8O2 474.13,m/z實測值475.1(M+1)+
實施例4
化合物131:(S)-4-(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 -2-基)氮雜環丁烷-1-基)-2-(甲胺基)-6,7- 二氫-5H-吡咯并[3,4-d]嘧啶-5-酮
步驟4.1:4-(乙基亞磺醯基)-2-(甲基亞磺醯基)-5-氧代-5H-吡咯并[3,4-d]嘧啶-6(7H)-甲酸第三丁酯
中間體I-8(68毫克,0.2毫莫耳)溶於二氯甲烷(6毫升)中,加入m-CPBA(98毫克,0.44毫莫耳)。反應混合物室溫攪拌1小時,然後直接用於下一步反應。MS(ESI):計算值C14H19N3O5S2 373.08,m/z實測值746.7(2M+1)+
步驟4.2:(S)-4-(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基)-2-(甲胺基)-5-氧代-5H-吡咯并[3,4-d]嘧啶-6(7H)-甲酸第三丁酯
中間體II-1(80毫克,0.2毫莫耳)溶於甲醇(2毫升)中,再加入濃鹽酸(2毫升)。混合物濃縮乾,殘留物溶解在二氧六環(4毫升)中,然後加入DIEA(78毫克,0.6毫莫耳),再加入上述步驟4.1的反應混合物。反應液在室溫下攪拌3小時,然後加入甲胺的乙醇溶液(1毫升,27%-32%)。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過夜。反應結束後,加入乙酸乙酯和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稀釋。有機層經硫酸鈉乾燥,過濾,濃縮乾。殘留物經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45毫克)。收率:40%。MS(ESI):計算值C27H27ClN8O4 562.18,m/z實測值563.3(M+1)+
步驟4.3:(S)-4-(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基)-2-(甲胺基)-6,7-二氫-5H-吡咯并[3,4-d]嘧啶-5-酮
將(S)-4-(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基)-2-(甲胺基)-5-氧代-5H-吡咯并[3,4-d]嘧啶-6(7H)-甲酸第三丁酯(45毫克,0.08毫莫耳)溶於三氟乙酸(1毫升)中,然後濃縮乾。將殘 留物溶於甲醇(2毫升),用碳酸氫鈉中和至PH=7-8。混合物過濾,濾液濃縮乾,經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25毫克)。收率:68%。1H NMR(400MHz,CD3OD)δ 7.71(brs,1H),7.64-7.49(m,3H),7.36-7.25(m,2H),6.51(brs,1H),5.41(brs,1H),4.19(brs,1H),4.08(s,2H),4.04-3.94(m,1H),2.90(s,3H),2.38(brs,1H),2.24(brs,1H).MS(ESI):計算值C22H19ClN8O2 462.13,m/z實測值463.2(M+1)+
以下化合物是按照化合物131的操作方法,採用相應的試劑和中間體,在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的適當條件下製備得到:
實施例5
化合物123:6-胺基-4-((2S,3S)-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 -2-基)-3-甲基氮雜環丁烷-1-基)-1H-吡唑并[3,4-d]嘧啶-3(2H)-酮
步驟5.1:4-氯-6-((2S,3S)-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3-甲基氮雜環丁烷-1-基)-2-(甲硫基)嘧啶-5-甲酸乙酯
中間體III-B1(124毫克,0.3毫莫耳)的甲醇(2毫升)溶液中,滴加1毫升濃鹽酸,混合物濃縮乾,將殘留物溶解在5毫升乙醇中,然後加入DIEA(116毫克,0.9毫莫耳)和4,6-二氯-2-(甲硫基)嘧啶-5-甲酸乙酯(80毫克,0.3毫莫耳),反應液在室溫攪拌3小時。反應結束後,混合物濃縮乾,用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固體標題化合物(163毫克)。MS(ESI):計算值C24H22Cl2N6O3S 544.1,m/z實測值545.3(M+1)+
步驟5.2:4-((2S,3S)-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3-甲基氮雜環丁烷-1-基)-6-(甲硫基)-1H-吡唑并[3,4-d]嘧啶-3(2H)-酮
在4-氯-6-((2S,3S)-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3-甲基氮雜環丁烷-1-基)-2-(甲硫基)嘧啶-5-甲酸乙酯(163毫克,0.3毫莫耳)的乙醇(10毫升)溶液中,加入硫酸肼(40毫克,0.3毫莫耳)和3毫升的DIEA,反應液在100度攪拌過夜,然後濃縮乾。殘留物用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148毫 克)。MS(ESI):計算值C22H19ClN8O2S 494.1,m/z實測值495.2(M+1)+
步驟5.3:6-胺基-4-((2S,3S)-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3-甲基氮雜環丁烷-1-基)-1H-吡唑并[3,4-d]嘧啶-3(2H)-酮
將間氯過氧苯甲酸(87毫克,0.39毫莫耳)加入到4-((2S,3S)-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3-甲基氮雜環丁烷-1-基)-6-(甲硫基)-1H-吡唑并[3,4-d]嘧啶-3(2H)-酮(148毫克,0.3毫莫耳)的乾燥二氯甲烷(5毫升)溶液中,反應液在室溫攪拌0.5小時,然後濃縮乾,將殘留物溶解在10毫升二氧六環中,通入氨氣10分鐘,然後密封,在100度下加熱攪拌過夜。反應結束後,混合物濃縮乾,用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15毫克)。收率:10.8%。1H NMR(400MHz,DMSO-d 6 )δ 7.90(d,J=8.0Hz,1H),7.78-7.73(m,1H),7.56-7.50(m,4H),7.48-7.45(m,1H),7.31-7.24(m,1H),6.64-6.44(m,3H),5.04(d,J=2.8Hz,1H),4.12-4.08(m,1H),2.65-2.52(m,1H),2.00-1.93(m,1H),0.49(d,J=6.4Hz,3H).MS(ESI):計算值C21H18ClN9O2 463.1,m/z實測值464.2(M+1)+
以下化合物是按照化合物123的操作方法,採用相應的試劑和中間體,在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的適當條件下製備得到:
實施例6
化合物122:4-((2S,3S)-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 -2-基)-3-甲基氮雜環丁烷-1-基)-1H-吡唑并[3,4-d]嘧啶-3(2H)-酮
步驟6.1:4-氯-6-((2S,3S)-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3-甲基氮雜環丁烷-1-基)嘧 啶-5-甲酸乙酯
中間體III-B1(82毫克,0.2毫莫耳)溶於2毫升甲醇溶液中,加入1毫升濃鹽酸,濃縮。將殘留物溶解在5毫升乙醇中,然後加入DIEA(78毫克,0.6毫莫耳)和4,6-二氯嘧啶-5-甲酸乙酯(44毫克,0.2毫莫耳),室溫攪拌2小時,反應結束後,混合物濃縮,用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99毫克)。MS(ESI):計算值C23H20Cl2N6O3 498.1,m/z實測值499.3(M+1)+
步驟6.2:4-((2S,3S)-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3-甲基氮雜環丁烷-1-基)-1H-吡唑并[3,4-d]嘧啶-3(2H)-酮
將4-氯-6-((2S,3S)-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3-甲基氮雜環丁烷-1-基)嘧啶-5-甲酸乙酯(99毫克,0.2毫莫耳)溶於乙醇(10毫升)中,加入硫酸肼(52毫克,0.4毫莫耳)和DIEA(52毫克,0.4毫莫耳),反應液在100度下攪拌過夜,反應結束後,混合物濃縮乾,用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80 毫克)收率:98%。1H NMR(400MHz,CD3OD)δ 7.99(s,1H),7.82-7.75(m,1H),7.64-7.53(m,3H),7.41-7.38(m,1H),7.21(brs,1H),6.44(s,1H),5.33(brs,1H),4.40-4.35(m,1H),3.63-3.55(m,1H),2.59(brs,1H),0.63(d,J=6.8Hz,3H).MS(ESI):計算值C21H17ClN8O2 448.1,m/z實測值449.2(M+1)+
以下化合物是按照化合物122的操作方法,採用相應的試劑和中間體,在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的適當條件下製備得到:
實施例7
化合物2:(S)-2-胺基-4-(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 -2-基)氮雜環丁烷-1-基)-6-甲基-6,7-二氫-5H-吡咯并[3,4-d]嘧啶-5-酮
步驟7.1:(S)-4-(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基)-6-甲基-2-(甲硫基)嘧啶-5-甲酸乙酯
中間體III-A1(400毫克,1毫莫耳)溶解在甲醇(4毫升)中,加入濃鹽酸(4毫升)。反應混合物在50度條件下濃縮乾,所得殘留物溶解在20毫升正丁醇中,加入N,N-二異丙基乙胺(1毫升)和4-氯-6-甲基-2-(甲硫基)嘧啶-5-甲酸乙酯(246毫克,1毫莫耳)。混合物在室溫下反應2小時後,蒸乾溶劑,所得殘留物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500毫克)。收率:97.8%。MS(ESI):計算值C24H23ClN6O3S 510.12,m/z實測值511.1(M+1)+
步驟7.2:(S)-4-(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基)-6-甲基-2-(甲硫基)-6,7-二氫-5H-吡咯并[3,4-d]嘧啶-5-酮
將(S)-4-(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基)-6-甲基-2-(甲硫基)嘧啶-5-甲酸乙酯(102毫克,0.2毫莫耳)溶解在二氧六環(20毫升)中,加入二氧化硒(110毫克,1毫莫耳)。反應混 合物回流過夜,然後過濾。濾液濃縮乾後,所得殘留物溶解在二氯甲烷(1毫升)和甲醇(1毫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甲胺(31毫克,1毫莫耳)。混合物在室溫下反應30分鐘,然後加入氰基硼氫化鈉(62毫克,1毫莫耳),在室溫下繼續反應過夜,然後濃縮乾,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80毫克)。收率:81.6%。MS(ESI):計算值C23H20ClN7O2S 493.11,m/z實測值494.2(M+1)+
步驟7.3:(S)-2-胺基-4-(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基)-6-甲基-6,7-二氫-5H-吡咯并[3,4-d]嘧啶-5-酮
將(S)-4-(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基)-6-甲基-2-(甲硫基)-6,7-二氫-5H-吡咯并[3,4-d]嘧啶-5-酮(80毫克,0.16毫莫耳)溶解在二氯甲烷(10毫升)中,加入間氯過氧苯甲酸(70%,200毫克,0.8毫莫耳)。混合物在室溫反應30分鐘,然後往反應液中通入氨氣。將所得沉澱過濾,濾液濃縮乾。所得殘留物溶解在0.5莫耳每升氨的二氧六環溶液(20毫升)中,然後將反應液置於封管中,在130度條件下反應過夜。混合物濃縮乾後,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40毫克)。收率:53%。1H NMR(400MHz,CD3OD)δ 7.78(s,1H),7.58-7.50(m,3H),7.31-7.28(m,2H),6.47(s, 1H),5.44(brs,1H),4.15-3.97(m,4H),2.92(s,3H),2.34(brs,1H),2.20-2.15(m,1H).MS(ESI):計算值C22H19ClN8O2 462.13,m/z實測值463.3(M+1)+
實施例8
化合物171:(S)-5-氯-2-(1-(5-羥基噻吩并[2,3-d]嘧啶-4-基)氮雜環丁烷-2-基)-3-苯基吡咯并[2,1-f][1,2,4]三 -4(3H)-酮
步驟8.1:4-氯-6-((2-甲氧基-2-氧代乙基)硫代)嘧啶-5-甲酸乙酯
將4,6-二氯嘧啶-5-甲酸乙酯(663毫克,3毫莫耳)溶解在15毫升乙腈中,加入2-巰基乙酸甲酯(318毫克,3毫莫耳)和碳酸鉀(414毫克,3毫莫耳)後室溫反應2小時,反應液用乙酸乙酯稀釋後,有機相依次用水和飽和食鹽水洗滌,然後用硫酸鈉乾燥。有機相濃縮乾後得到油狀標題化合物(900毫克)。收率:100%。MS(ESI):計算值C10H11ClN2O4S 290.01,m/z實測值290.9(M+1)+
步驟8.2:4-氯-5-氧代-5,6-二氫噻吩并[2,3-d]嘧啶-6-甲酸甲酯
將4-氯-6-((2-甲氧基-2-氧代乙基)硫代)嘧啶-5-甲酸乙酯(900毫克,3毫莫耳)溶解在30毫升甲醇中,加入甲醇鈉(405毫克,7.5毫莫耳)後室溫反應過夜。過濾收集沉澱物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粗製品(700毫克)。收率:95%。MS(ESI):計算值C8H5ClN2O3S 244.65,m/z實測值244.9(M+1)+
步驟8.3:4-((S)-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基)-5-氧代-5,6-二氫噻吩并[2,3-d]嘧啶-6-甲酸甲酯
中間體III-A1(200毫克,0.5毫莫耳)溶解在2毫升濃鹽酸和4毫升甲醇中,室溫攪拌30分鐘後濃縮乾,所得殘留物溶解在10毫升乙醇中,加入DIEA(194毫克,1.5毫莫耳)和4-氯-5-氧代-5,6-二氫噻吩并[2,3-d]嘧啶-6-甲酸甲酯(122毫克,0.5毫莫耳)後室溫反應過夜。反應液濃縮乾,殘留物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230毫克)。收率:90%。MS(ESI):計算值C23H17ClN6O4S 508.07,m/z實測值509.1(M+1)+
步驟8.4:(S)-5-氯-2-(1-(5-羥基噻吩并[2,3-d]嘧啶-4-基)氮雜環丁烷-2-基)-3-苯基吡咯并[2,1-f][1,2,4]三-4(3H)-酮
將4-((S)-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基)-5-氧代-5,6-二氫噻吩并[2,3-d]嘧啶-6-甲酸甲酯(100毫克,0.2毫莫耳)溶解在3毫升DMSO中,加入200毫克氯化鈉和0.1毫升水後150度反應2小時。反應液冷卻至室溫後用乙酸乙酯稀釋,有機相依次用水和飽和食鹽水洗滌,硫酸鈉乾燥後濃縮乾,所得殘留物藉由製備TLC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15毫克)。收率:17%。1H NMR(400MHz,CD3OD)δ 8.33(s,0.7H),8.28(s,0.3H),7.76(d,J=8.0Hz,0.7H),7.64-7.55(m,4H),7.41(brs,0.3H),7.35-7.31(m,1.3H),7.28(d,J=3.2Hz,0.7H),6.54-6.52(m,0.3H),6.50(d,J=3.2Hz,0.7H),5.67-5.64(m,1H),4.33-4.26(m,1H),4.12-4.05(m,1H),2.47-2.39(m,1H),2.35-2.26(m,1H)。MS(ESI):計算值C21H15ClN6O2S 450.07,m/z實測值451.3(M+1)+
實施例9
化合物172:(S)-2-胺基-4-(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 吡咯并[2,1-f][1,2,4]三 -2-基)氮雜環丁烷-1-基)噻吩并[2,3-d]嘧啶-5(6H)-酮
步驟9.1:(S)-4-氯-6-(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基)-2-(甲硫基)嘧啶-5-甲酸乙酯
中間體III-A1(2克,5毫莫耳)溶解在4毫升濃鹽酸和8毫升MeOH中,室溫攪拌30分鐘後濃縮乾。殘留物溶解在40毫升EtOH中,加入DIEA(1.9克,15毫莫耳)和4,6-二氯-2-(甲硫基)嘧啶-5-甲酸乙酯(1.3克,5毫莫耳)後室溫反應2小時。過濾收集沉澱物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2克)。收率:75%。MS(ESI):計算值C23H20Cl2N6O3S 530.07,m/z實測值531.1(M+1)+
步驟9.2:(S)-2-胺基-4-氯-6-(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基)嘧啶-5- 甲酸乙酯
將(S)-4-氯-6-(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基)-2-(甲硫基)嘧啶-5-甲酸乙酯(420毫克,0.79毫莫耳)溶解在40毫升DCM中,加入m-CPBA(77%)(355毫克,1.58毫莫耳)後室溫反應2小時,零度條件下往反應液中通入NH3,反應液在零度條件下攪拌30分鐘後用DCM稀釋。有機相依次用Na2S2O3水溶液、NaHCO3水溶液和飽和食鹽水洗滌,Na2SO4乾燥後蒸乾有機溶劑,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260毫克)。收率:66%。MS(ESI):計算值C22H19Cl2N7O3 499.09,m/z實測值500.4(M+1)+
步驟9.3:(S)-2-胺基-4-(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基)-6-((2-甲氧基-2-氧代乙基)硫代)嘧啶-5-甲酸乙酯
將(S)-2-胺基-4-氯-6-(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基)嘧啶-5-甲酸乙酯(260毫克,0.52毫莫耳)溶解在10毫升CH3CN中, 依次加入2-巰基乙酸甲酯(83毫克,0.78毫莫耳)和K2CO3(108毫克,0.78毫莫耳)後100度反應4小時。反應液用乙酸乙酯稀釋,有機相依次用水和飽和食鹽水洗滌後用Na2SO4乾燥。濃縮乾得到油狀標題化合物粗製品(350毫克),未純化直接用於下一步反應。MS(ESI):計算值C25H24ClN7O5S 569.12,m/z實測值570.2(M+1)+
步驟9.4:2-胺基-4-((S)-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基)-5-氧代-5,6-二氫噻吩并[2,3-d]嘧啶-6-甲酸甲酯
將(S)-2-胺基-4-(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基)-6-((2-甲氧基-2-氧代乙基)硫代)嘧啶-5-甲酸乙酯(350毫克,0.52毫莫耳)溶解在20毫升MeOH中,加入NaOMe(140毫克,2.6毫莫耳)後室溫反應過夜。反應液倒入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機相依次用水和飽和食鹽水洗滌後藉由Na2SO4乾燥。濃縮乾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粗製品(300毫克),未純化直接用於下一步反應。MS(ESI):計算值C23H18ClN7O4S 523.08,m/z實測值524.2(M+1)+
步驟9.5:(S)-2-胺基-4-(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基)噻吩并[2,3-d] 嘧啶-5(6H)-酮
將2-胺基-4-((S)-2-(5-氯-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氮雜環丁烷-1-基)-5-氧代-5,6-二氫噻吩并[2,3-d]嘧啶-6-甲酸甲酯(300毫克,0.52毫莫耳)溶解在40毫升DMSO中,加入NaCl(500毫克)和水(0.12毫升)後150度反應3小時。反應液倒入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機相依次用水和飽和食鹽水洗滌,Na2SO4乾燥,濃縮乾後藉由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固體標題化合物(50毫克)。收率:21%。1H NMR(400MHz,DMSO-d6)δ 7.74-7.68(m,1H),7.61-7.50(m,4H),7.42-7.38(m,1H),7.22(s,1.5H),7.11(brs,0.5H),6.64(d,J=2.4Hz,0.4H),6.59(d,J=2.8Hz,0.6H),5.38-5.34(m,0.6H),4.77-4.73(m,0.4H),4.51-4.44(m,0.4H),4.06-4.02(m,0.6H),3.93-3.83(m,1H),3.73-3.61(m,0.8H),3.58(s,1.2H),2.47-2.39(m,1H),2.14-2.08(m,0.5H),2.01-1.88(m,0.5H)。MS(ESI):計算值C21H16ClN7O2S 465.08,m/z實測值466.2(M+1)+
以下化合物是按照化合物172的操作方法,採用相應的試劑和中間體,在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的適當條件下製備得到:
實施例10
化合物188:2-胺基-4-((2S,3S)-2-(5-(羥甲基)-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 -2-基)-3-甲基氮雜環丁烷-1-基)-6,7-二氫-5H-吡咯并[3,4-d]嘧啶-5-酮
將2-胺基-4-((2S,3S)-2-(5-(甲氧甲基)-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3-甲基氮雜環丁烷-1-基)-5-氧代-5,7-二氫-6H-吡咯并[3,4-d]嘧啶-6-甲酸第三丁酯(62毫克,0.1毫莫耳)溶解在1.5毫升二氯甲烷中,零度下加入3.0毫升三氟乙酸,室溫攪拌40分鐘,室溫濃縮。殘留物溶解在3.0毫升甲醇中,加入1N LiOH(3.0毫升),再室溫攪拌1小時。調節pH=6.0-7.0,然後濃縮乾,經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白色固體標題化合物(5毫克)。收率:11%。1H NMR(400MHz,CD3OD)δ 7.78(d,J=6.8Hz,1H),7.68-7.53(m,3H),7.36-7.33(m,1H),7.23(brs,1H),6.53(brs,1H),5.19(brs,1H),4.84(s,2H),4.32-4.28(m,1H),4.08(s,2H),3.52(brs,1H),2.53(brs,1H),0.64(d,J=6.8Hz,3H).MS(ESI):計算值C23H22N8O3 458.48,m/z實測值459.2(M+1)+
實施例11
化合物190:2-胺基-4-((2S,3S)-3-甲基-2-(4-氧代-3,5-二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 -2-基)氮雜環丁烷-1-基)-6,7-二氫-5H-吡咯并[3,4-d]嘧啶-5-酮
將2-胺基-4-((2S,3S)-2-(5-溴-4-氧代-3-苯基-3,4-二氫吡咯并[2,1-f][1,2,4]三-2-基)-3-甲基氮雜環丁烷-1-基)-6,7-二氫-5H-吡咯并[3,4-d]嘧啶-5-酮(45毫克,0.09毫莫耳)、苯硼酸(22毫克,0.18毫莫耳)、碳酸鈉(29毫克,0.27毫莫耳)和Pd(dppf)Cl2.CH2Cl2(8毫克,0.009毫莫耳)氮氣保護下置於管子內攪拌,然後加入二氧六環(10毫升)和水(1毫升)的混合溶液。混合液氮氣鼓泡7分鐘後密封,微波照射下在110度反應2小時。反應液濃縮,經快速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黃色固體標題化合物(12毫克)。收率:26%。1H NMR(400MHz,CD3OD)δ 7.79(d,J=7.6Hz,1H),7.67(d,J=7.6Hz,2H),7.62-7.51(m,3H),7.38-7.26(m,4H),7.23-7.19(m,1H),6.66(brs,1H),5.21(brs,1H),4.35-4.31(m,1H),4.11(s,2H),3.54(br,1H),2.56(br,1H),0.65(d,J=6.4Hz,3H).MS(ESI):計算值C28H24N8O2 504.55,m/z實測值 505.4(M+1)+
以下化合物是按照化合物190的操作方法,採用相應的試劑和中間體,在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的適當條件下製備得到:
實施例12
p110 α/p85 α、p110β/p85 α、p110 δ/p85 α和p110γ激酶抑制活性測定
PI3K激酶p110 α/p85 α和p110 γ購自Invitrogen,p110 δ/p85 α和p110β/p85 α購自Millipore。
初篩資料和IC50值使用TranscreenerTM激酶實驗試劑盒(Bellbrook,貨號3003-10K)來測量。實驗按照廠商建議的操作規程來進行。這是一個通用的、均一的、高通量篩選(HTS)技術,運用遠紅外競爭螢光偏振免疫測定法來測量二磷酸腺苷(ADP)的量,從而監測催化基團轉移反應的酶的 活性。簡要地說,Transcreener激酶實驗是一個簡單的兩步法終點檢測實驗,列舉如下:
1)製備25uL激酶反應:該25uL激酶反應是藉由製備一反應混合物來進行的,該反應混合物包含10uL的激酶緩衝液(激酶緩衝液含50mM HEPES、100mM NaCl、1mM EGTA、0.03% CHAPS、3mM MgCl2和新鮮添加的1mM DTT)、10uL 30uM PIP2和10uM ATP、5uL待測化合物的溶液(化合物溶解在DMSO中,化合物在該反應混合物中的終濃度為1uM、0.3uM、0.1uM、0.037uM、0.012uM、0.0041uM、0.0014uM和0.0005uM,DMSO在該反應混合物中的終濃度為2%)或5uL對照液(2% DMSO)。將反應混合物加入96孔板相應的孔中。然後將反應板封閉,室溫孵育80分鐘。
2)下一步,每孔加入25uL ADP檢測液。反應板重新封閉,室溫孵育60分鐘。然後在Tecan Infinite F500 Reader儀器上檢測螢光偏振值。
使用微軟的Excel中內置的XlfitTM外掛程式(5.3版本)來分析資料,並獲得IC50值。
抑制率如下計算:抑制率%(IH%)=(2% DMSO孔的ADP濃度-待測化合物孔的ADP濃度)/2% DMSO孔的ADP濃度×100%。
體外活性數據: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的描述充分地揭示了本發明的一般性質,而其他人藉由應用本領域技術知識,能輕易地修飾和/或改變這些具體實施方式的各種應用,而無需過多的實驗,也不偏離本發明的一般概念。因此,這樣的改變和修飾應當在本公開的實施方式的等價的含義和範圍內,基於本文提出的教導和引導。應當理解的是,本文的用詞或術語是為了說明而不是為了限制,因此本說明書的用詞或術語能被技術人員根據教導和引導來理解。
本發明的廣度和範圍不受上述任何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限制,但應該只能根據下列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價物來定義。
本文所述的各方面、實施方式和選項可以組合成任何和所有的變化。
本說明書中提及或引用的所有出版物、專利和專利申請,是作為一個整體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並在同一程度上,就如每一篇出版物、專利或專利申請均明確地分別表明是以引用的方式併入。

Claims (69)

  1. 一種式I的化合物: 或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Z1和Z3獨立地為N或CH;條件是Z1和Z3不同時為N;Z2和Z4獨立地為N或C,其中Z2和Z4中至少有一個為N;R1選自鹵素、-CN、C3-6環烷基、乙烯基、乙炔基、苯基以及C1-6烷基,其中C1-6烷基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取代:鹵素、-OH和C1-6烷氧基;R2為C1-6烷基,其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取代:C3-6環烷基、苯基和5至7員雜芳基;或者R2選自苯基、C3-6環烷基、4至8員雜環基和5至10員雜芳基,這些基團中的每一個均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鹵素、-CN、C1-6烷基、-SRa、-S(O)nRb以及C1-6烷氧基,其中C1-6烷基 和C1-6烷氧基分別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鹵素取代;R3和R4分別獨立地選自H、C1-6烷氧基以及C1-4烷基,其中C1-4烷基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OH取代;R5為H或C1-4烷基;或者R3、R5和與它們相連接的原子一起形成4至6員單環的或雙環的、飽和的或部分不飽和的、視需要含有額外1至2個選自N、O和S的雜原子的雜環,該雜環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鹵素和C1-6烷基,其中C1-6烷基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鹵素取代;Ra和Rb分別獨立地為H或C1-6烷基;m為0、1或2;n為1或2;W為式II 其中:X1為C(O),X2為NR7,X3為NR8或CHR9;X1為S(O)或S(O)2,X2為CH2或NR10,X3為CH2;或者X1為C(O),X2為CH2,X3為NH、S或O;或者W為式II-6-a或式II-6-b: 其中R6為H、-NH2或-NH(C1-6烷基);R7、R8、R9和R10分別獨立地選自H、C1-6烷基和C3-6環烷基。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m為1,並且R1選自鹵素、-CN、甲基和三氟甲基;或者m為0。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m為1,並且R1為Cl或F。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2為苯基或5至10員雜芳基,這些基團中的每一個均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鹵素、-CN、C1-6烷基、-SRa、-S(O)nRb以及C1-6烷氧基,其中C1-6烷基和C1-6烷氧基分別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鹵素取代。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劑合物、 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2為苯基,其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鹵素、-CN、C1-6烷基、-SRa、-S(O)nRb以及C1-6烷氧基,其中C1-6烷基和C1-6烷氧基分別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鹵素取代;Ra和Rb分別獨立地為C1-6烷基。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2為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鹵素取代的苯基。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2為吡啶-2-基。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3、R5和與它們相連接的原子一起形成,或,其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鹵素和C1-6烷基,其中C1-6烷基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鹵素取代。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 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3、R5和與它們相連接的原子一起形成,其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鹵素、甲基、乙基和三氟甲基。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3、R5和與它們相連接的原子一起形成,其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鹵素取代。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3、R5和與它們相連接的原子一起形成,其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甲基和乙基。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3和R4分別獨立地選自H、C1-4烷基以及C1-6烷氧基;R5為H。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2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 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W選自II-1至II-10: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W選自II-1至II-4: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6選自H、-NH2和-NH-甲基。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7、R8和R9 獨立地選自H、甲基、乙基和環丙基。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式I選自I-1至I-5: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式I為式I-1。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所述式I-1為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W選自II-5至II-7: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6選自H、-NH2和-NH-甲基。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10選自H和第三丁基。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式I為I-1或I-3: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式I-1為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 異構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W為II-8、II-9或II-10,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6選自H和-NH2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式I為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所述式I-1為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m為0或1。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m為1。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選自 鹵素、-CN、C3-6環烷基、苯基和C1-6烷基,其中C1-6烷基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取代:鹵素、OH和C1-6烷氧基。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選自F、Cl、Br、甲基、CN、三氟甲基、苯基、環丙基、甲氧基甲基和羥甲基。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為F或Cl。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和29至33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2為C1-6烷基,其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取代:環丙基和吡啶基;或者R2選自苯基、環丙基、環丁基、6員雜環基和6員雜芳基,這些基團中的每一個均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取代:鹵素、CN、C1-6烷基、-SRa、-S(O)nRb和C1-6烷氧基,其中C1-6烷基和C1-6烷氧基分別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鹵素取代;其中Ra和Rb分別獨立地為C1-6烷基。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2為苯基,其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取代:F、Cl、CN、三氟甲基、甲氧基、三氟甲氧基、二氟甲氧基、-S-甲基、-S(O)-甲基和-S(O)2-甲基。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2為苯基,其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取代:F和Cl。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2為吡啶基。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2為含有一個N或O的6員飽和雜環基,其視需要經一個C1-6烷基取代。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和29至38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和R4分別獨立地為H或C1-4烷基;R5為H或C1-4烷基;或者R3、R5和與它們相連接的原子一起形成4或5員單環的、飽和的或部分不飽和的雜環,該雜環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鹵素和C1-6烷基,其中C1-6烷基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鹵素取代。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和R4中的一個為H,並且R3和R4中的另一個為C1-4烷基。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5為H。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R5和與它們相連接的原子一起形成4員單環的飽和環,該環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鹵素和C1-6烷基,其中C1-6烷基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鹵素取代。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R5和與它們相連接的原子一起形成5員單環的飽和環,該環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鹵素和C1-6烷基,其中C1-6烷基視需要經一個或多個鹵素 取代。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或43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4或5員單環的飽和環未經取代。
  4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或43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4或5員單環的飽和環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F、甲基、乙基和三氟甲基。
  4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4或5員單環的飽和環經一個或多個獨立地選自下列的基團所取代:甲基和乙基。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和29至46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W選自II-1至II-10,
  4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7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W選自II-1至II-4,
  4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7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W選自II-5 至II-7,
  5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7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W選自II-8至II-10,
  5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7至50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6選自H、-NH2和-NH-甲基。
  5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1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6為-NH2
  5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7至50、51和52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7、R8和R9獨立地選自H、甲基、乙基和環丙基。
  5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3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7為H。
  5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3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7為甲基。
  5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和29至55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化合物,其具有選自式I-1至I-5的結構式:
  5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6項所述的化合物,其具有選自式I-1和I-3的結構式,
  5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6項所述的化合物,其具有如式的結構式。
  5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化合物,其選自編號為16、17、40、72,104和145的化合物。
  60. 一種選自編號為1至232的化合物,或至少一種其溶劑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或者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61. 一種藥物組成物,其包含至少一種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0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以及一種藥學上可接受的賦形劑。
  6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1項所述的藥物組成物,其包含至少一種選自編號為16、17、40、72、104和145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63. 一種抑制PI3K激酶活性的方法,其包含使有效量的至少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0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鹽與PI3K激酶接觸。
  64. 一種治療對抑制PI3K有反應的疾病的方法,包括給予需要其的個體施用治療有效量的至少一種如申請專利 範圍第1至60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6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對抑制PI3K有反應的疾病為免疫類疾病或癌症。
  6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免疫類疾病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多發性硬化症、哮喘、腎小球性腎炎、紅斑狼瘡、牛皮癬、或者與前述疾病相關的發炎性疾病;其中所述癌症為淋巴瘤、急性髓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或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6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0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在治療對抑制PI3K有反應的疾病中的用途。
  6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7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對抑制PI3K有反應的疾病為免疫類疾病或癌症。
  6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8項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免疫類疾病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多發性硬化症、哮喘、腎小球性腎炎、紅斑狼瘡、牛皮癬、或者與前述疾病相關的發炎性疾病;其中所述癌症為淋巴瘤、急性髓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或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TW105102649A 2015-01-29 2016-01-28 新的雜芳基和雜環化合物、其組成物及方法 TW2016398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09471P 2015-01-29 2015-01-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9845A true TW201639845A (zh) 2016-11-16

Family

ID=56542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2649A TW201639845A (zh) 2015-01-29 2016-01-28 新的雜芳基和雜環化合物、其組成物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AR (1) AR103566A1 (zh)
TW (1) TW201639845A (zh)
WO (1) WO20161197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3419978T3 (da) 2016-02-24 2020-06-02 Pfizer Pyrazolo[1,5-A]pyrazin-4-yl-derivater som JAK-hæmmere
JP7071389B2 (ja) * 2017-03-07 2022-05-18 グアンジョウ マキシノベル ファーマシューティカルズ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アミノピリミジン縮合5員複素環化合物、その中間体、製造方法、薬物組成物および使用
WO2019034973A1 (en) 2017-08-14 2019-02-21 Pfizer Inc. PYRAZOLO [1,5-A] PYRAZIN-4-YL AND RELATED DERIVATIVES
CN109422730B (zh) * 2017-08-27 2020-04-21 中南民族大学 一类含有氮杂环丁烷骨架的非天然氨基酸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
WO2022266015A1 (en) * 2021-06-14 2022-12-22 Kumquat Biosciences Inc. Fused heteroaryl compounds useful as anticancer agents
WO2023104165A1 (zh) * 2021-12-08 2023-06-15 上海维申医药有限公司 作为TLR7/8激动剂的吡啶[4,3-d]嘧啶类化合物
WO2024055879A1 (zh) * 2022-09-16 2024-03-21 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类双并环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15523A1 (en) * 2012-07-27 2014-01-30 Hutchison Medipharma Limited Novel heteroaryl and heterocycle compounds,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R103566A1 (es) 2017-05-17
WO2016119707A1 (en) 2016-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38685B2 (ja) Pi3k阻害剤としてのヘテロシクリルアミン
KR101793807B1 (ko) 단백질 키나제 억제제로서의 융합된 헤테로시클릭 화합물
JP5766820B2 (ja) Pi3キナーゼ阻害剤としての複素環化合物
KR101541086B1 (ko) 피롤로피리미딘 화합물 및 그 용도
CA2593428C (en) Pyrrolopyrazoles, potent kinase inhibitors
JP2021518395A (ja) Shp2阻害剤およびその使用
TW201639845A (zh) 新的雜芳基和雜環化合物、其組成物及方法
JP2018536634A (ja) アゼチジン誘導体、その調製方法、及びその使用
TW201404779A (zh) 新的雜芳基和雜環化合物、其組合物及方法
US10611777B2 (en) Imidazopyridazine compounds and their use
JP6564406B2 (ja) カゼインキナーゼ1デルタ/イプシロン阻害剤としてのイミダゾ−ピリダジン誘導体
CA2796311A1 (en) Fused derivatives as pi3k.delta. inhibitors
AU2012295802A1 (en) Tricyclic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nd JAK inhibitors
BRPI0622030A2 (pt) Derivados de purina 7-substituída, para imunossupressão
JP2012504157A (ja) 複素環式jakキナーゼ阻害剤
KR101447789B1 (ko) N-7 치환된 퓨린 및 피라졸로피리미딘 화합물, 조성물 및 사용 방법
JP7399968B2 (ja) Alk2及び/またはfgfr調節剤としてのピラゾロ[4,3-d]ピリミジン化合物
CA2922044A1 (en) Pyrazolo-, imidazolo- and pyrrolo-pyridine or -pyrimidine derivatives as inhibitors o brutons kinase (btk)
CN113912628B (zh) 三嗪类化合物及其组合物和用途
KR101767260B1 (ko) 피리미도 옥사진 유도체 또는 이의 약학적으로 허용가능한 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pi3 키나아제 관련 질환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약학적 조성물
KR101796779B1 (ko) 다이하이드로프테리딘-온 유도체 또는 이의 약학적으로 허용가능한 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pi3 키나아제 관련 질환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약학적 조성물
CN116249696A (zh) 嘧啶酮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TW201540717A (zh) 稠合雜環化合物作爲蛋白激酶抑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