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4823U - 一种瓶盖及水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瓶盖及水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4823U
CN220054823U CN202321675045.XU CN202321675045U CN220054823U CN 220054823 U CN220054823 U CN 220054823U CN 202321675045 U CN202321675045 U CN 202321675045U CN 220054823 U CN220054823 U CN 220054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connecting port
bottle cap
water
mou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7504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志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aiji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aiji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aiji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aiji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7504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4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4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4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瓶盖及水瓶,它涉及瓶盖技术领域。瓶盖包括:瓶盖体;所述瓶盖体的两端分别为均可与水瓶瓶口匹配连接的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二连接口之间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和所述第一连接口之间密封,所述容置腔与所述第二连接口之间设置有可供水分子通过的孔洞。水瓶,包括:设有瓶口的瓶身和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瓶口上、如上述的瓶盖,所述瓶口可选择性的与所述第一连接口或所述第二连接口配合以连接所述瓶盖。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方便快捷的制作冷泡饮品、浓度足够可以停止制作并连接第一连接口对水瓶密封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瓶盖及水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瓶盖及水瓶。
背景技术
喝茶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的生活项目,深受人们大众的喜爱。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较为复杂的泡茶形式难以被忙于工作的年轻人所接受。市面上很多较为简单的泡茶方式就应运而生,其中冷泡茶是较为受欢迎的一种。
目前市场上也存在一些可以实现连接矿泉水瓶直接泡茶的瓶盖,如公开号为CN20454885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即时瓶盖,可以直接连接矿泉水来使用,简单的实现冷泡茶的效果。但是用户在使用瓶盖前,一般会取下原有的矿泉水瓶盖将其丢弃,在用户觉得泡茶的浓度足够的生活,将瓶盖取下后,无法对矿泉水瓶再次密封,水瓶内的水容易被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瓶盖及水瓶,具有避免冷泡茶浓度过高,停止泡茶时密封水瓶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瓶盖,包括:
瓶盖体;
所述瓶盖体的两端分别为均可与水瓶瓶口匹配连接的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二连接口之间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和所述第一连接口之间密封,所述容置腔与所述第二连接口之间设置有可供水分子通过的孔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瓶盖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口处、用于密封所述第二连接口的防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防尘装置为设置在第二连接口内的防尘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防尘装置设置为防尘盖,所述防尘盖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口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防尘装置设置为防尘塞,所述防尘塞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口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瓶盖,包括:瓶盖体;
所述瓶盖体的一端为可与水瓶瓶盖匹配合连接的第三连接口,另一端为可与水瓶瓶口匹配连接的第四连接口,所述第三连接口与所述第四连接口之间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和所述第三连接口之间密封,所述容置腔与所述第四连接口之间设置有可供水分子通过的孔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设置在第四连接口处、用于密封所述第四连接口的防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瓶,包括:
设有瓶口的瓶身和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瓶口上、如上所述的瓶盖,所述瓶口可选择性的与所述第一连接口或所述第二连接口配合以连接所述瓶盖。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瓶,包括:
设有瓶口的瓶身、水瓶瓶盖、和如上所述的瓶盖,所述水瓶瓶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瓶口上,所述瓶盖通过第三连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水瓶瓶盖。
1、本实用新型中,瓶盖体内有用于容置茶叶的容置腔,容置腔与第二连接口之间设置有防止茶叶漏出的滤网,第二连接口与标准水瓶口相匹配,可直接连接标准水瓶实现即时冷泡茶,方便快捷。
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口与容置腔之间密封,第二连接口连接泡茶时,水不会从第一连接口漏出,当泡茶的浓度足够时,防止茶的浓度过浓,可以通过连接瓶盖体的第一连接口,对水瓶口密封停止泡茶,且可以避免水瓶内的水被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瓶盖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瓶盖体;2、第一连接口;3、第二连接口;4、容置腔;5、防尘装置;6、瓶身;7、第三连接口;8、第四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瓶盖,如图1所示,包括:瓶盖体1。
瓶盖体1呈中空圆筒状,瓶盖体1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口2和第二连接口3,第一连接口2和第二连接口3均可与水瓶瓶口匹配连接,以将瓶盖体1连接到标准水瓶上。
在第一连接口2和第二连接口3之间设置有容置腔4。容置腔与第二连接口之间设置有可供水分子通过的孔洞,容置腔内可以放置茶叶、茶包、水果、咖啡粉包等,使得瓶盖体1可以通过第二连接口3来直接连接标准水瓶口,水瓶内的水通过容置腔与第二连接口之间的孔洞来浸泡到容置腔4内的产品,来方便快捷的实现冷泡茶饮、果茶、咖啡等饮品的制作。孔洞设置适当的大小又可以有效防止容置腔4内的固状物进入到水瓶内而造成饮用者在饮用冷泡茶时,被这些固状物所干扰,影响饮品的口感。
容置腔4与第一连接口2之间密封。在瓶盖体1通过第二连接口3连接标准水瓶进行饮品制作的时候,水瓶内的水不会从第一连接口2处漏出,保证泡茶时瓶盖体1的良好密封性。在饮用者觉得冷泡饮品的浓度足够的时候,水瓶瓶口可以断开第二连接口3,停止继续水瓶内的水继续浸泡容置仓4内的产品避免冷泡饮品的浓度过浓,然后连接第一连接口2来对水瓶口进行密封,防止水瓶内的饮品被污染。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第一连接口2与第二连接口3的内侧均设置有与标准水瓶口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以实现与标准水瓶口的良好密封连接。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第二连接口3可拆卸设置在瓶盖体1上,可拆下第二连接口3来对容置腔4内的产品进行更换,使得瓶盖体1可以循环使用、更加环保。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其他结构来实现容置腔4内产品的可更换,如第一连接口2可拆卸连接在瓶盖体1等。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瓶盖还设置有防尘装置5。防尘装置5设置在第二连接口3处,以密封第二连接口,避免外界污染容置腔4内的产品。保证制作出来的饮品的安全、卫生。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防尘装置5为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口3上的防尘盖,防尘盖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口3上,可密封第二连接口3以对容置腔4内的产品进行保护,也可以打开第二连接口3以连接水瓶瓶口来制作冷泡饮品。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防尘装置5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在第二连接口3上的防尘塞。防尘塞和第一连接口2、第二连接口3均可配合连接,可选择性的连接第一连接口2或第二连接口3,来对第一连接口2、第二连接口3进行密封,以起到防尘的作用。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防尘塞通过螺纹结构来与第二连接口3实现可拆卸连接。防尘塞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口2、第二连接口3上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来实现可拆卸连接。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防尘装置5还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如设置在第二连接口3内的防尘膜等。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瓶盖体1的外侧设置防滑纹路,以增加用户握持瓶盖体1时的摩擦力,以方便用户旋转操作瓶盖体1来在瓶口上拆装或在第一连接口2和第二连接口3之间切换。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瓶盖体1采用食品级塑料制成,以保证瓶盖的安全、无毒。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瓶盖体1也可以采用其他安全无毒的材质制造。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瓶盖,如图2所示,包括:瓶盖体1。
瓶盖体1的一端为可与水瓶瓶盖匹配合连接的第三连接口7,另一端为可与水瓶瓶口匹配连接的第四连接口8,第三连接口7与第四连接口8之间设置有容置腔4,所述容置腔4和所述第三连接口7之间密封,所述容置腔4与所述第四连接口8之间设置有可供水分子通过的孔洞。
本实施例与实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三连接口7设置为可与水瓶瓶盖配合,可将瓶盖与水瓶瓶盖配合以安装到水瓶上,同时在水瓶连接第四连接口8以制作饮品时,第三连接口7可以将水瓶瓶盖进行收纳,在用户觉得饮品的浓度足够后,水瓶瓶口可重新连接第一连接口的水瓶瓶盖,或将水瓶瓶盖从第三连接口7取下来连接水瓶瓶口,以密封水瓶。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水瓶,如图3所示,包括:设有瓶口的瓶身6和如实施例一所述的瓶盖。
瓶盖可拆卸连接瓶身6上,通过瓶口选择性的与第一连接口2或第二连接口3配合以连接瓶盖。使得用户可以选择:连接第二连接口3通过瓶身6内的液体来浸泡容置腔4内的产品制作饮品;或连接第一连接口2密封瓶口来保持瓶身6内的液体浓度不变。增加了用户的选择性。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水瓶,包括:设有瓶口的瓶身6、水瓶瓶盖、和如实施例二所述的瓶盖。
水瓶瓶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瓶口上,所述瓶盖通过第三连接口7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水瓶瓶盖上。
本实施例与实例三的区别在于:无需拧下水瓶原有的水瓶瓶盖,瓶盖可直接通过第三连接口7直接连接到水瓶瓶盖上,以对瓶盖进行收纳。同时在水瓶连接第四连接口8以制作饮品时,第一连接口3可以将水瓶瓶盖进行收纳,在用户觉得饮品的浓度足够后,水瓶瓶口可重新连接第一连接口的水瓶瓶盖,或将水瓶瓶盖从第一连接口3取下来连接水瓶瓶口,以密封水瓶。
以上,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瓶盖体(1);
所述瓶盖体(1)的两端分别为均可与水瓶瓶口匹配连接的第一连接口(2)和第二连接口(3),所述第一连接口(2)与所述第二连接口(3)之间设置有容置腔(4),所述容置腔(4)和所述第一连接口(2)之间密封,所述容置腔(4)与所述第二连接口(3)之间设置有可供水分子通过的孔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口(3)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瓶盖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口(3)处、用于密封所述第二连接口(3)的防尘装置(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装置(5)为设置在第二连接口(3)内的防尘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装置(5)设置为防尘盖,所述防尘盖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口(3)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装置(5)设置为防尘塞,所述防尘塞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口(3)上。
7.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瓶盖体(1);
所述瓶盖体(1)的一端为可与水瓶瓶盖匹配合连接的第三连接口(7),另一端为可与水瓶瓶口匹配连接的第四连接口(8),所述第三连接口(7)与所述第四连接口(8)之间设置有容置腔(4),所述容置腔(4)和所述第三连接口(7)之间密封,所述容置腔(4)与所述第四连接口(8)之间设置有可供水分子通过的孔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还包括:设置在第四连接口(8)处、用于密封所述第四连接口(8)的防尘装置(5)。
9.一种水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瓶口的瓶身(6)和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瓶口上、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瓶盖,所述瓶口可选择性的与所述第一连接口(2)或所述第二连接口(3)配合以连接所述瓶盖。
10.一种水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瓶口的瓶身(6)、水瓶瓶盖、和如权利要求7-8任一项所述的瓶盖,所述水瓶瓶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瓶口上,所述瓶盖通过第三连接口(7)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水瓶瓶盖上。
CN202321675045.XU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瓶盖及水瓶 Active CN220054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5045.XU CN220054823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瓶盖及水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5045.XU CN220054823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瓶盖及水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4823U true CN220054823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89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75045.XU Active CN220054823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瓶盖及水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48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116086A1 (en) Bottle cap type additive container
KR20150074521A (ko) 뚜껑이 일체로 구비된 생수병용 티백 수납구
CN220054823U (zh) 一种瓶盖及水瓶
CN102582947B (zh) 储料瓶盖及包装瓶
CN106966039B (zh) 一种多功能瓶盖
KR200445282Y1 (ko) 마개 및 분리막을 구비한 병
CN209009289U (zh) 一种饮料瓶
CN105730865B (zh) 一种饮料瓶以及饮料瓶盖
CN201120992Y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保鲜与定量瓶盖
CN203767272U (zh) 料包瓶盖
CN209177224U (zh) 多功能瓶盖
CN207645025U (zh) 一种便携式保鲜杯套装
CN214525108U (zh) 一种冷泡茶配件
CN215754092U (zh) 一种储存瓶盖和带有储存瓶盖的瓶子
KR20080000223U (ko) 티 캡
CN108249000A (zh) 一种饮料饮用前原料与液体相隔离的饮料瓶
CN217146980U (zh) 一种能安装于容器口的冷泡茶装置
CN218318312U (zh) 旋转式两用口杯盖及采用该杯盖的饮品杯
CN104150092A (zh) 可内部自动冲泡粉剂的一次性包装盖子
CN210213361U (zh) 一种旋转分离式饮料组合瓶盖
CN215923117U (zh) 一种旋转式瓶盖
CN213444058U (zh) 多功能冷泡装置
CN213036544U (zh) 带储料仓的简易式瓶盖
CN213444061U (zh) 一种新型即配式饮料瓶
CN214567760U (zh) 蜂蜜饮品包装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