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00476U - 一种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装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00476U
CN215400476U CN202121778245.9U CN202121778245U CN215400476U CN 215400476 U CN215400476 U CN 215400476U CN 202121778245 U CN202121778245 U CN 202121778245U CN 215400476 U CN215400476 U CN 215400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ing
tear
package
perforations
lower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7824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轶喆
梁似瑛
詹秋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ukoushi 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ukoushi 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ukoushi 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ukoushi 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7824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00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00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00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盒,包括包装物上部和包装物下部,所述包装物上部与所述包装物下部连接在一起而形成封装空间;用于打开所述包装盒的撕开部件,所述撕开部件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包装物上部和所述包装物下部的边缘;RFID电子防伪标签,所述RFID电子防伪标签包括闭合线路、芯片和生产贴材,所述闭合线路至少部分与撕开部件重叠;所述撕开部件通过在包装盒上打印至少一排打孔而构造成,所述打孔穿过所述闭合线路且不破坏所述闭合线路。该包装盒结构简单,设置的RFID电子防伪标签的结构,可以让消费者通过简单手持扫描设备,方便的识别产品是否被打开过,从而实现真正的防伪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盒,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通过RFID识别技术验证产品真伪的包装盒。
背景技术
一般市面上广泛流通贩卖的包装盒,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包装物品除了可以保护被包覆物,并可藉由外观、色彩设计来增加包装盒内容物品的质感。利用包装盒来包装礼品除了具有价值与形式上的意义之外,更可由包装盒的色彩、外观等造型设计,使收礼者达到喜悦的心情,进一步增加礼品的附加价值感,并于拆卸过程中产生期待与兴奋,使礼品价值更为提高。
故近年来,越来越多厂商在包装盒外观上进行相关的制作,差异化和个性化也日趋成为商家销售考虑的重点。除了考虑一般包装盒的美观性之外,特别是贵重物品,如高档洋酒、茶叶、滋补品等包装的防伪也成为商家和消费者均为关心的问题,所以产品防伪日渐在包装实用价值和创意设计外更显得格外重要。然而各种产品以及相对应商家对产品防伪方式各不相同,随着RFID和二维码等技术的普及,使用RFID和二维码等防伪手段逐步成为许多商品生产者首选。
然而由于RFID电子标签多贴附在塑料材料上进行生产,消费者在拆开包装物时,由于塑料材料韧性,不易打开。此外,由于多数包装物由纸箱材料制成,对于盛放贵重物品的包装物,如有人恶意替换,可以通过打开包装物的其它位置而非贴有电子防伪标签的防伪位置,然后替换产品后重新包装,消费者无从知悉产品是否被打开过,失去了防伪作用。最后RFID电子标签通常是通过闭合线路和芯片直接生产在贴材,为保证防伪效果,一般直接将RFID电子防伪标签贴敷于产品包装的开封处,亦影响包装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包装盒。该包装盒的上部与下部之间一体成型处设有撕开部件,便于打开包装;同时设有RFID电子防伪标签的结构,可以让消费者通过简单手持扫描设备(如手机),方便的识别产品是否被打开过,以提醒消费者注意产品真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包装盒,包括包装物上部和包装物下部,所述包装物上部与所述包装物下部连接在一起而形成封装空间;
用于打开所述包装盒的撕开部件,所述撕开部件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包装物上部和所述包装物下部的边缘;
RFID电子防伪标签,所述RFID电子防伪标签包括闭合线路、芯片和生产贴材,所述闭合线路至少部分与撕开部件重叠;
所述撕开部件通过在包装盒上打印至少一排打孔而构造成,所述打孔穿过所述闭合线路且不破坏所述闭合线路。
较佳的,所述包装物下部构造成内部具有置物空间的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以及任何其它可构造的形状;所述包装物上部则被构造为具有与该包装物下部对应封接的形状,如盖板或具有置物空间的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或圆锥体以及任何其它与该包装物下部对应封装的形状。
较佳的,所述包装物上部与所述包装物下部通过相交合页连接封装或者分体扣合封装。
较佳的,所述包装物上部、所述包装物下部和所述撕开部件一体成型。
较佳的,所述撕开部件通过在所述包装物上部和包装物下部的一体成型处以激光或者机械方式打印至少一排打孔而构造成。
较佳的,所述闭合线路垂直地固定于撕开部件上,在所述的闭合线路上的打孔与所述撕开部件上的打孔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RFID电子防伪标签固定于所述撕开部件的外表面或内表面。更进一步的,所述RFID电子防伪标签在生产包装盒时被构造于包装物上部和包装物下部的一体成型处内外表面之间的包装盒体材料内。
进一步的,所述打孔分别可以在所述撕开部件和所述闭合线路上设置两排,相应的RFID电子防伪标签的闭合线路上的两排打孔分别与所述撕开部件上的两排打孔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RFID电子防伪标签可通过延长闭合线路围绕包装盒一周,将芯片置于包装盒的上表面、后表面或下表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RFID电子防伪标签可在所述包装盒的内部或非一体成型封接处,设置一个或多个,以防止他人恶意通过包装盒其它非一体成型处打开包装盒,替换其中物品。
可以理解的,所述包装盒可以用于包装商品,如茶叶、酒、化妆品以及其它对防伪需求较高的产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包装盒结构简单,设置的RFID电子防伪标签的结构,可以让消费者通过简单手持扫描设备(如手机),方便的识别产品是否被打开过,从而实现真正的防伪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包装盒的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RFID电子防伪标签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包装盒撕开部件局部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包装盒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包装盒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包装盒的密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1、包装盒;11、包装物上部;12、包装物下部;13、撕开部件;131、撕开部件打孔;14、相交合页;2、RFID电子防伪标签;21、闭合线路;22、芯片;23、生产贴材;24、闭合线路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装盒,具体地包括具有包装物上部11和具有置物空间的包装物下部12构成。如图5所示,所述包装盒1的包装物上部11和包装物下部12通过相交合页14一体连接封装或者分体两部分配合地封装,所述包装盒1的包装物上部11和包装物下部12一体成形成产制造。所述包装盒1还包括撕开部件13,常规地,如图3所示,撕开部件13是通过以激光或者机械方式在包装物上部11和包装物下部12一体成型处打印至少一排撕开部件打孔131而构造成。该撕开部件打孔131使撕开部件13部分或全部地连接包装物上部11和包装物下部12。
为方便的打开包装盒1,本实施例中撕开部件13两侧设置两排撕开部件打孔131。所述RFID电子防伪标签2包括RFID电子防伪标签的闭合线路21,手持设备可读取RFID电子防伪标签芯片22,以及RFID电子防伪标签贴附于的生产材料23,通常为塑料材料。如图3所示,所述闭合线路21至少部分与撕开部件13重叠,在包装盒1上打印至少一排撕开部件打孔131时,所述打孔穿过RFID电子防伪标签同时构造成闭合线路打孔24,且不破坏所述闭合线路21。
可以理解的,所述RFID防伪标签2包含产品相关信息,消费者可通过手持设备功能,通过RFID电子防伪标签的芯片22查阅产品相关信息,例如以NFC功能。如果消费者想消费该包装盒内产品,如图4所示,可通过打开撕开部件13,同时破坏闭合线路21,消费者此时如果再用手持设备检查芯片22,则显示产品相关信息以及包装盒1被打开的提示,以提醒消费者注意产品防伪。
实施例2
结合实施例1说明本实施例,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包装盒1可以通过延长所述RFID防伪标签2的闭合线路21,将芯片22置于包装盒的上表面、后表面和下表面的任何位置,所述延长的闭合线路21可以保护包装盒1在其它位置被恶意打开。进一步的,所述RFID防伪标签2可以在包装盒1其它易于被打开的位置再设置一个或多个,同一包装盒1内所有RFID防伪标签2的芯片22上设置相同的信息,一旦一个被打开,再用手持设备检查其它RFID防伪标签2时,均显示该包装盒1曾经被打开过,以提醒消费者注意。进一步的,RFID防伪标签2可以以同样的方式贴合在撕开部件13内侧;更进一步的,在生产包装盒1时,所述RFID电子防伪标签2被构造于包装盒1内外表面之间的包装盒体材料内,由于RFID电子防伪标签2不用被固定在外表,产品设计图案无需考虑由于该位置被固定的RFID电子防伪标签2而影响包装图案的整体设计而影响美观。所述包装盒1形状可以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以及任何其它可构造的形状。
必须加以强调的是,上述的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但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装物上部和包装物下部,所述包装物上部与所述包装物下部连接在一起而形成封装空间;用于打开所述包装盒的撕开部件,所述撕开部件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包装物上部和所述包装物下部的边缘;RFID电子防伪标签,所述RFID电子防伪标签包括闭合线路、芯片和生产贴材,所述闭合线路至少部分与撕开部件重叠;所述撕开部件通过在包装盒上打印至少一排打孔而构造成,所述打孔穿过所述闭合线路且不破坏所述闭合线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物下部构造成内部具有置物空间的形状;所述包装物上部被构造为具有与该包装物下部对应封接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物上部与所述包装物下部通过相交合页连接封装或者分体扣合封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物上部、所述包装物下部和所述撕开部件一体成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撕开部件通过在所述包装物上部和包装物下部的一体成型处以激光或者机械方式打印至少一排打孔而构造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线路垂直地固定于所述撕开部件上,在所述的闭合线路上的打孔与所述的撕开部件上的打孔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电子防伪标签固定于所述撕开部件的外表面或内表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分别在所述撕开部件和所述闭合线路上设置两排。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电子防伪标签通过延长闭合线路围绕包装盒一周,将芯片置于包装盒的上表面、后表面或下表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电子防伪标签在所述包装盒的内部或非一体成型封接处,设置一个或多个。
CN202121778245.9U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包装盒 Active CN215400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8245.9U CN215400476U (zh)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包装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8245.9U CN215400476U (zh)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包装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00476U true CN215400476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55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78245.9U Active CN215400476U (zh)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包装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00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23523B2 (en) Tamper evident container having bonded tab
US7281630B2 (en) Packaging
CN215400476U (zh) 一种包装盒
CN201882386U (zh) 一种防伪包装盒
KR20120059675A (ko) 정보기록태그를 구비한 정품 보증 박스
JP6123264B2 (ja) Icタグ付きキャップ
KR20130017736A (ko) 알에프아이디 파단 구조의 용기 뚜껑
CN206615565U (zh) 封口膜包装盒
CN201999304U (zh) 防仿冒的容器构造
CN205707723U (zh) 一种具有识别码的砖状包装盒
CN209009258U (zh) 一种农产品质量溯源防伪包装袋
KR20110048944A (ko) 정품인증표시부를 구비한 낱개용 포장박스와 정품인증태그
EP2850560B1 (en) Chip card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CN206984647U (zh) 一种内外分设鉴别标识的包装体
WO2019052580A1 (zh) 具有标识码的软包装袋
JP2015101391A (ja) 包装箱
CN208746650U (zh) 一种包装盒
CN206615549U (zh) 防伪包装结构及采用该防伪包装结构的防伪包装体
CN205525403U (zh) 具分离式盒盖之多边形盒
CN217436451U (zh) 一种简易防伪包装盒
CN219822281U (zh) 防盗换包装盒
KR20130017109A (ko) 알에프아이디 태그 파단 용기
CN102862734A (zh) 具有防伪功能的瓶盖
CN214268659U (zh) 一种具有信息码的包装罐
CN217305867U (zh) 一种易碎防转移nfc标签及卷烟条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Patent of Shanghai kukoushi Culture Development Co.,Ltd. The person in charge

Document name: Special letter for review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