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19569U - 行李箱盖板总成 - Google Patents

行李箱盖板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19569U
CN213619569U CN202022480283.8U CN202022480283U CN213619569U CN 213619569 U CN213619569 U CN 213619569U CN 202022480283 U CN202022480283 U CN 202022480283U CN 213619569 U CN213619569 U CN 213619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rear cover
mounting position
embedded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802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亚芳
崔宁
高波
王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802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19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19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195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李箱盖板总成,其包括设于车身上的前盖板,以及可活动地设于车身上的盖置于备胎容纳腔上的后盖板,车身上具有可承装后盖板的上安装位置和下安装位置,并于前盖板上设有具有凹入部的限位件,且后盖板装设于上安装位置时,后盖板的前端可部分嵌入凹入部内,并在凹入部的约束下,后盖板可翻转打开备胎容纳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总成,通过在前盖板上设置具有凹入部的限位件,并使后盖板的前端嵌入凹入部内,以此在限位件的约束下,可使得后盖板翻转打开备胎容纳腔,从而不仅可便于打开备胎容纳腔,同时也可具有较好的操作感知。

Description

行李箱盖板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李箱盖板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对车辆行李箱空间需求的加大,大多数车辆的后排座椅靠背为可放倒式结构,同时,行李箱盖板包括相邻于后排座椅设置的前盖板,以及设于车身后部、并盖置于备胎容纳腔顶部的后盖板。且后盖板通常设计为可于车身上具有上、下两个安装位置的结构。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现有的前盖板会随后排座椅转动,导致当后盖板位于上安装位置时会与前盖板发生干涉。另外,现有结构的后盖板在打开备胎容纳腔时,其前端位置较灵活,导致用户的操作感知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行李箱盖板总成,其可便于打开备胎容纳腔,并可具有较好的操作感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行李箱盖板总成,包括设于车身上的前盖板,以及可活动地设于所述车身上的后盖板,所述后盖板盖置于备胎容纳腔上,所述车身上具有可承装所述后盖板的上安装位置和下安装位置,并于所述前盖板上设有具有凹入部的限位件,且所述后盖板装设于所述上安装位置时,所述后盖板的前端可部分嵌入所述凹入部内,并在所述凹入部的约束下,所述后盖板可翻转以打开所述备胎容纳腔。
进一步的,对应于所述凹入部,于所述后盖板的前端设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嵌入所述凹入部内。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部包括嵌入所述后盖板上的固定件,以及与所述固定件连接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嵌入所述凹入部内。
进一步的,于所述加强件的嵌入端设有与所述限位件抵接的缓冲层。
进一步的,于所述车身两侧的侧围上分别设有侧围支架,于各所述侧围支架上均形成有间隔布置的上支撑面和下支撑面,所述上支撑面与所述下支撑面分别于所述上安装位置和所述下安装位置形成对所述后盖板的支撑。
进一步的,于各所述侧围支架上均构造有与对应侧的所述下支撑面相接的插槽,所述后盖板可插入所述插槽内,并可随插入而具有相对于所述下支撑面的上翻状态,以开启所述备胎容纳腔。
进一步的,于各所述侧围支架上均构造有以安装所述前盖板的安装槽。
进一步的,于所述前盖板的两端分别形成有限位槽,并于各侧所述侧围支架上均设有向对应的所述安装槽内凸出的限位筋,所述限位筋嵌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进一步的,于所述车身上设有间隔设置的上支撑台和下支撑台,且所述上支撑台和所述下支撑台分别于所述上安装位置和所述下安装位置形成对所述后盖板的支撑。
进一步的,于车身长度方向上,所述下支撑台位于所述上支撑台的前方。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总成,通过在前盖板上设置具有凹入部的限位件,并使后盖板的前端嵌入凹入部内,以此在凹入部的约束下,可使得后盖板翻转打开备胎容纳腔,从而不仅可便于打开备胎容纳腔,同时也可具有较好的操作感知。
(2)在后盖板上设置加强部,可有效防止后盖板损坏,从而可延长后盖板的使用寿命。
(3)通过在后盖板上设置固定件,有利于加强件于后盖板上的设置。
(4)在加强件的嵌入端设置缓冲层,能够防止后盖板翻转时发生异响。
(5)通过在侧围上设置侧围支架,可便于车身实现对后盖板前端的支撑。
(6)在侧围支架上设置与下支撑面相接的插槽,可便于后盖板在下安装位置时翻转打开备胎容纳腔。
(7)通过设置限位槽和嵌设于该限位槽内的限位筋,能够防止前盖板由插槽内脱出。
(8)通过在车身上设置上支撑台和下支撑台,可提高车身对后盖板分别在上安装位置和下安装位置时的支撑效果。
(9)于车身长度方向上,下支撑台位于上支撑台前方,能够便于后盖板于后安装位置的安装。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总成于车身上的装配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总成于车身上另一视角下的装配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身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加强件嵌入凹入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后盖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后盖板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11为图9中D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盖板;2、后盖板;3、侧围;4、后排座椅;5、帘布;6、上支撑台;7、下支撑台;8、侧围支架;9、限位件;10、固定件;11、加强件;12、缓冲层;
101、限位槽;801、上支撑面;802、斜面;803、凸起;804、安装槽;805、限位筋;806、插槽;807、下支撑面;90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车辆自身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而言。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行李箱盖板总成,其包括设于车身上的前盖板,以及可活动地设于车身上、并盖置于备胎容纳腔上的后盖板,该车身上具有供后盖板安装的上安装位置和下安装位置,于前盖板上设有具有凹入部的限位件,且后盖板位于上安装位置时,后盖板的前端可嵌入凹入部内,并在凹入部的约束下,后盖板可翻转以打开所述备胎容纳腔。
本实施例的行李箱盖板总成,通过在前盖板上设置具有凹入部的限位件,并使后盖板的前端嵌入凹入部内,以此在凹入部的约束下,可使得后盖板翻转打开备胎容纳腔,从而不仅可便于打开备胎容纳腔,同时也可具有较好的操作感知。
基于以上整体结构,本实施例的行李箱盖板总成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中所示,其中,前盖板1和后盖板2的整体结构与现有结构类似。而且为便于实现本行李箱盖板总成于车身上的安装,由图3中所示,于车身上设有间隔设置的上支撑台6和下支撑台7,且上支撑台6和下支撑台7在后盖板2分别位于上安装位置和下安装位置时形成对后盖板2的支撑。
仍由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为提高对后盖板2的支撑效果,该上支撑台6沿车辆的宽度的方向延伸设置,且为便于加工制造,上支撑台6也具体由车身钣金自身折弯形成。本实施例的下支撑台7则具体为间隔设置的两个,并大致分布于车身宽度方向的两端。另外,为便于后盖板2于下安装位置上的设置,如图3中所示,于车身长度方向上,下支撑台7位于上支撑台6的前方。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支撑台6除了为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一个,亦可为间隔设置的多个。而下支撑台7除了为间隔设置的两个,亦可为三个、四个等其他数量,抑或为沿车身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个。
本实施例中,为对后盖板2的前端形成支撑,仍由图3中所示,于车身两侧的侧围3上分别设有侧围支架8,并于各侧围支架8上均形成有间隔布置的上支撑面801和下支撑面807,以在后盖板2分别位于上安装位置和下安装位置时形成对后盖板2的支撑。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为清楚示出侧围支架8的结构,图3中仅示出了车身左侧的侧围支架8。
另外,如图3中所示,于各侧围支架8上均构造有与对应侧的下支撑面807相接的插槽806,该插槽806位于下支撑面807的前方,并于车身高度方向上向下倾斜设置。且插槽806的两个侧壁之间平行设置,其上侧壁延伸至下支撑面807上方。由此,当抬起后盖板2的后端时,后盖板2可插入插槽806内,从而使得后盖板2具有相对于下支撑面807的上翻状态,以此可开启备胎容纳腔。如此设置,可在打开备胎容纳腔时,有效防止后盖板2前端晃动,可提高使用效果。
此外,由图5并结合图4中所示,于各侧围支架8上均构造有沿车身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安装槽804,以安装前盖板1。其中,安装槽804与上述插槽806连通设置,并与安装槽804的顶部构造有以对前盖板1形成支撑的凸起803。另外,于安装槽804内形成有以引导前盖板1插入安装槽804内的斜面802。
本实施例中,为提高前盖板1的安装效果,于各侧围支架8上均设有向对应的安装槽804内凸出的限位筋805,以嵌设于下述限位槽101内。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中所示,相对于安装槽804与插槽806连通的一侧,限位筋805位于安装槽804另一侧的侧壁上。当然,该限位筋805除了构造于该侧壁上,还可构造于安装槽804的底部,亦或设于其它侧壁上。
本实施例的前盖板1的结构由图6、图7并结合图5中所示,其整体呈弯折状,并于前盖板1的前部设有可搭置于后排座椅4上的帘布5。其中,前盖板1的纵截面与安装槽804的形状大致相同,并包括具有可搭置于上述凸起803上的横板,以及与顶板相连并可部分插入安装槽804内的竖板,且竖板的下部向前内凹设置。另外,对应于上述限位筋805,于竖板上形成有可嵌设该限位件9的限位槽101。
仍由图6和图7中所示,前述限位件9具体设于竖板的上部,上述凹入部为形成于限位件9上的限位槽101,且该限位槽101沿竖板的长度方向(也即车身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另外,为提高对后盖板2的支撑效果,限位槽101的下侧面相对于其上侧面向车身后端突出设置。本实施例中,为提高后盖板2于上安装位置时的翻转效果,限位件9具体为沿竖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当然,除了设置两个限位件9,亦可设置间隔布置的三个、四个等其他数量,抑或仅设置长度较长的一个限位件9。
本实施例的后盖板2的具体结构由图8和图9所示,其中,基于后盖板2的部分前端被约束于上述凹槽901内,此时,为延长后盖板2的使用寿命,对应于上述凹槽901,于后盖板2的前端设有加强部,该加强部的强度大于后盖板2自身的强度。另外,为降低加工成本,本实施例的后盖板2采用现有后盖板2常用的材质制成,此时,为便于设置加强部,如图5中于后盖板2的前端预埋嵌入有硬度较高的固定件10。
其中,固定件10包括内部构造有螺纹孔的圆柱形的主体,以及固连于主体顶部、并沿主体径向外凸的固定片,且为提高固定件10于后盖板2上的嵌设稳定性,于固定片上构造有环其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卡爪。本实施例的加强部即由该固定件10以及与该固定件10连接的加强件11构成,且加强件11可嵌入上述凹槽901内,并可随后盖板2后端的抬起,而于凹槽901内绕车辆宽度方向转动,从而可打开备胎容纳腔。
加强件11的结构如图10和图11中所示,其整体为板状结构,于该加强件11上设有间隔布置的两个固定孔,以使螺钉等紧固件穿过该固定孔而与固定件10螺接相连。另外,为防止后盖板2翻转时发生异响,如图9中所示,于加强件11的嵌入端设有与限位件9抵接的缓冲层12。其中,该缓冲层12例如可采用无纺布,且其既可以如图9中所示的构成对加强件11的嵌入端的局部覆盖,亦可构成对嵌入端的全部包覆。
本实施例的后盖板2位于上安装位置时,其加强件11嵌入凹槽901内,从而可在抬起后端打开备胎容纳腔时,因凹槽901的约束而防止其前端晃动,进而可便于开启备胎容纳腔,并可具有较好的操作感知。
另外,当后盖板2位于下安装位置上时,可先向后移动后盖板2,以使其前端位于下支撑面807上,再抬起后端打开备胎容纳腔后,可使得后盖板2前端的局部插入插槽806内,从而可防止其前端晃动,也可便于开启备胎容纳腔,并可具有较好的操作感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行李箱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车身上的前盖板(1),以及可活动地设于所述车身上的后盖板(2),所述后盖板(2)盖置于备胎容纳腔上,所述车身上具有可承装所述后盖板(2)的上安装位置和下安装位置,并于所述前盖板(1)上设有具有凹入部的限位件(9),且所述后盖板(2)装设于所述上安装位置时,所述后盖板(2)的前端可部分嵌入所述凹入部内,并于所述凹入部的约束下,所述后盖板(2)可翻转以打开所述备胎容纳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凹入部,于所述后盖板(2)的前端设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嵌入所述凹入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包括嵌入所述后盖板(2)上的固定件(10),以及与所述固定件(10)连接的加强件(11),所述加强件(11)嵌入所述凹入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加强件(11)的嵌入端设有与所述限位件(9)抵接的缓冲层(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车身两侧的侧围(3)上分别设有侧围支架(8),于各所述侧围支架(8)上均形成有间隔布置的上支撑面(801)和下支撑面(807),所述上支撑面(801)与所述下支撑面(807)分别于所述上安装位置和所述下安装位置形成对所述后盖板(2)的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于各所述侧围支架(8)上均构造有与对应侧的所述下支撑面(807)相接的插槽(806),所述后盖板(2)可插入所述插槽(806)内,并可随插入而具有相对于所述下支撑面(807)的上翻状态,以开启所述备胎容纳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于各所述侧围支架(8)上均构造有以安装所述前盖板(1)的安装槽(80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前盖板(1)的两端分别形成有限位槽(101),并于各所述侧围支架(8)上均设有向对应侧的所述安装槽(804)内凸出的限位筋(805),所述限位筋(805)嵌设于所述限位槽(101)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车身上设有间隔设置的上支撑台(6)和下支撑台(7),且所述上支撑台(6)和所述下支撑台(7)分别于所述上安装位置和所述下安装位置形成对所述后盖板(2)的支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车身长度方向上,所述下支撑台(7)位于所述上支撑台(6)的前方。
CN202022480283.8U 2020-10-31 2020-10-31 行李箱盖板总成 Active CN213619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80283.8U CN213619569U (zh) 2020-10-31 2020-10-31 行李箱盖板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80283.8U CN213619569U (zh) 2020-10-31 2020-10-31 行李箱盖板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19569U true CN213619569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28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80283.8U Active CN213619569U (zh) 2020-10-31 2020-10-31 行李箱盖板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195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8033A (zh) * 2022-03-28 2022-04-29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备胎盖安装结构和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8033A (zh) * 2022-03-28 2022-04-29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备胎盖安装结构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619569U (zh) 行李箱盖板总成
JPWO2014189033A1 (ja) 車両用モニタ付き照明装置
JP2014210532A (ja) 車両用シート
KR102187557B1 (ko) 차량의 스페어 타이어 적재 장치 및 적재 방법
CN204962441U (zh) 一种壁灯
GB2318330A (en) Vehicular jack storage construction
JP2016135639A (ja) 摺動プロテクタ
CN210592190U (zh) 一种备胎安置装置及汽车
KR20150011431A (ko) 차량 내장재용 고정클립
KR100774317B1 (ko) 차량용 플라스틱 연료탱크
CN220009627U (zh) 一种汽车门护板拉手盒安装结构
CN214892031U (zh) 一种冰箱
JP2014034296A (ja) ツールボックス、及び、ツールボックスの収容構造
CN219406335U (zh) 汽车的行李箱地毯、汽车行李箱和具有其的汽车
CN219706695U (zh) 副仪表板总成结构和车辆
CN216709450U (zh) 车辆及其挡泥板
CN212667314U (zh) 一种汽车前保与前组合灯限位固定连接结构
CN210460864U (zh) 一种新型前悬置组合支架
CN216293476U (zh) 一种新型抽拉式置物架
CN218967028U (zh) 汽车的前机舱内盖板结构及汽车
CN210310161U (zh) 用于车辆的行李箱储物挡板、行李箱挡板组件和车辆
CN219948345U (zh) 一种车身总成及车辆
CN210852061U (zh) 副仪表板安装支架
KR20130029159A (ko) 선루프용 헤드라이닝 어셈블리
CN218021475U (zh) 车门窗框装饰板、车门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