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31269U - 镜体安装支架及成像装置及图像采集设备 - Google Patents

镜体安装支架及成像装置及图像采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31269U
CN212031269U CN201921640218.8U CN201921640218U CN212031269U CN 212031269 U CN212031269 U CN 212031269U CN 201921640218 U CN201921640218 U CN 201921640218U CN 212031269 U CN212031269 U CN 212031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rror
reflector
camera
mounting bracket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4021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巨虎
徐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anwu Xinsh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Group Co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eyi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eyi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eyi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4021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31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31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312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镜体安装支架及成像装置及图像采集设备,镜体安装支架主要是由具有用于放置待测物的检测区的承接平台、多个沿所述检测区的周向设置于所述承接平台上并用于安装反射镜的连接件等构成。其中,各连接件呈矩形分布,且相邻的两个连接件之间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反射镜的安装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结构简单且装配方便,且可以方便摄像头对产品的不同表面的采集,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镜体安装支架及成像装置及图像采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体安装支架及成像装置及图像采集设备。
背景技术
在回收行业中,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在被回收后,通常需要进行外观参数以及性能参数等检测,以判断该回收的电子产品是否具备二次出售的价值,并评估出售的价值等。
在现有技术中,尤其是大多数电子产品在回收后,在外观参数的检测工序中,通常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检测,由于人工之间存在主观差异性,因此差异性较大,并且人工极易出现漏检的情况,所以,部分厂家采用图像处理结合智能识别的方式替代人工解决相应的问题。然而,在外观参数的检测工序中,需要对电子产品不同的表面进行图像采集,然后进行图像处理,因此,需要采用多个摄像头分别进行采集电子产品不同的表面图像,以及多道工艺进行处理,操作繁琐,增加了生产成本。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装配方便的装置,以方便摄像头对产品的不同表面的采集,降低生产成本,是本申请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镜体安装支架及成像装置及图像采集设备,其结构简单且装配方便,且可以方便摄像头对产品的不同表面的采集,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镜体安装支架,包括:
承接平台,具有用于放置待测物的检测区;
多个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承接平台上,沿所述检测区的周向设置,用于安装反射镜;
其中,各连接件呈矩形分布,且相邻的两个连接件之间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反射镜的安装区间。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四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矩形的顶点,且相邻的两个连接件分别用于与一所述反射镜的相对两端相连。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开设有第一滑槽的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相连并开设有第二滑槽的第二本体。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并用于连接所述反射镜的第一转轴、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并用于连接所述反射镜的第二转轴、用于分别对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进行锁紧连接的锁紧螺母。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连接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相连并与所述承接平台可拆卸连接的第三本体;其中,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之间两两相互垂直。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均为弧形槽。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承接平台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反射镜的底板;其中,所述底板上有部分凸起形成与所述检测区的形状相匹配的凸起部。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凸起部有部分被镂空形成与检测区的形状相匹配的镂空部;所述承接平台还包括:用于盖合所述镂空部并用于放置待测物的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为透明面板。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包括上述镜体安装支架、与所述连接件相连的反射镜。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反射镜包括:反射镜本体、用于固定所述反射镜本体的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连接件相连的转动板。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反射镜本体的形状为透明的多面棱镜体,且所述多面棱镜体有一棱面涂有镜面涂层。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转动板为两个,且封闭所述反射镜本体的相对两端;所述镜面涂层与所述固定板相贴,且所述转动板与所述反射镜本体相贴的侧壁设有黑色涂层。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反射镜本体的形状为透明的三棱柱体。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三棱柱体的截面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镜面涂层与所述承接平台之间的夹角为15度到30度。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设备,包括:摄像头,上述成像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结构简单且装配方便,且可以方便摄像头对产品的不同表面的采集,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镜体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安装有反射镜的镜体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承接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反射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第一补光灯和第一支架结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第一补光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设备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设备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设备的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12: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设备的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13: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设备的内部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15: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设备的内部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摄像头1、承接平台2、反射镜3、待测物4、连接件5、第一补光灯6、第一支架7、联结件8、摄像头9、第二补光灯10、第二支架11、联结件12、箱体13、第一基梁14、第二基梁15、吊环16、支撑脚17、轨道18、滑轨19、承接板21、底板22、把手23、安装基板24、凸起部221、内缘面2211、镂空部222、第一本体51、第一滑槽511、第二本体52、第二滑槽521、第三本体53、反射镜本体31、固定板32、转动板33、转孔331、垂直部81、水平部82、圆弧槽83、底座61、轴孔611、灯体62、光源调整条101、光源固定条102、驱动杆103、驱动电机104、固定件105、光源控制器106、工控机10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体安装支架,如图1所示,其主要是由具有用于放置待测物4的检测区的承接平台2、多个沿所述检测区的周向设置于所述承接平台2上并用于安装反射镜3的连接件5等构成。
其中,各连接件5呈矩形分布,且相邻的两个连接件5之间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反射镜3的安装区间。
通过上述内容可知:由于承接平台2上设置有呈矩形分布的连接件5,且相邻的两个连接件5之间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反射镜3的安装区间,因此该镜体安装支架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在各安装区间安装相应的反射镜3,并如图2所示的各反射镜3首尾依次相连围合形成检测区,即可对放置于承接平台2检测区内的待测物4的周向形成全方位的包围,从而实现对待测物4的侧部不同角度的成像,如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从而后续图像采集过程中,通过单个摄像头即可对位于检测区内的待测物4的正面和各反射镜3中所成的图像进行拍摄,而无需多个摄像头的配合或多次拍摄。由此可知,本申请提供的镜体安装支架结构简单且装配方便,且可以方便摄像头对产品的不同表面的采集,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地,所述连接件5优选为四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矩形的顶点,且相邻的两个连接件5分别用于与一所述反射镜3的相对两端相连。以满足实际的装配需求,同时使得连接件5在连接相邻的两个反射镜3时出现漏光的现象。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连接件5可以由开设有第一滑槽511的第一本体51、与所述第一本体51相连并开设有第二滑槽521的第二本体52等构成。由此可知,通过在相连的两个本体上开设滑槽,可装配反射镜3以及反射镜3角度的调节。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连接件5还包括: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511内并用于连接所述反射镜3的第一转轴、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521内并用于连接所述反射镜3的第二转轴、用于分别对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进行锁紧连接的锁紧螺母。因此,通过各转轴在对应的滑槽之间的滑动,可实现反射镜3角度的转动,然后在转动至设定的角度后,即可通过锁紧螺母实现转轴的锁止。
显然,本实施例中还可采用其他的部件替代锁紧螺母以实现对转轴的锁紧,而本实施例对比不作具体的限定。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滑槽511和第二滑槽521也可以开设于反射镜本体31上,通过设置于连接件55上的转轴实现反射镜3的角度调节和固定,在此不作过多的赘述。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连接件5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本体51和所述第二本体52相连并与所述承接平台2可拆卸连接的第三本体53;其中,所述第一本体51、所述第二本体52和所述第三本体53之间两两相互垂直。通过第三本体53与承接平台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从而实现反射镜3与承接平台2的连接,且不影响其转动。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滑槽511和所述第二滑槽521均为弧形槽。以通过弧形槽使得反射镜3的转动为平稳的圆周转动。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本体51和所述第二本体52的结构相同。以确保第一滑槽511和第二滑槽521在空间上的位置相互对应,即使得对应连接的反射镜3可以在同一平面转动,以避免相邻的两个反射镜3之间产生高低落差而导致反射镜3中所成的像出现大小和清晰度等不一致的现象。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承接平台2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反射镜3的底板22,其中,底板22上有部分凸起形成与所述检测区32的形状相匹配的凸起部221。由此可知,通过凸起部221使得放置待测物4的检测区可略高于反射镜3的底部,可保证待测物4的侧面能够最大限度地显示在反射镜3中。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凸起部221有部分被镂空形成与检测区的形状相匹配的镂空部222;所述承接平台2还包括:用于盖合所述镂空部并用于放置待测物4的承接板21;所述承接板21为透明面板。通过承接板21和镂空部222之间的可拆解联结,降低了底板22的制造工艺,便于拆解和更换,同时使得检测区成为了透明区,方便后续通过摄像头从承接板21的背面拍摄待测物4的图像。此外,通过凸起部221和承接板21之间的连接结构,使得承接平台2无须整个检测区为透明区,仅使得承接板21所在区域为透明区即可,降低了生产和制造成本。
实施例二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如图2所示,其包括上述镜体安装支架、与所述连接件5相连的反射镜3。
通过上述内容可知:由于成像装置的承接平台2上设置有呈矩形分布的连接件5,且相邻的两个连接件5之间设有反射镜3,成像装置因此该成像装置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在各安装区间安装的反射镜3,即可对放置于承接平台2检测区内的待测物4的周向形成全方位的包围,从而实现对待测物4的侧部不同角度的成像,如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从而后续图像采集过程中,通过单个摄像头即可对位于检测区内的待测物4的正面和各反射镜3中所成的图像进行拍摄,而无需多个摄像头的配合或多次拍摄。由此可知,本申请提供的成像装置结构简单且装配方便,且可以方便摄像头对产品的不同表面的采集,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反射镜3主要是由反射镜本体31、用于固定所述反射镜本体31的固定板32、与所述固定板32和所述连接件5相连的转动板33等构成。因此,通过该结构可方便地调节反射镜本体31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反射镜本体31的形状为透明的多面棱镜体,且所述多面棱镜体有一棱面涂有镜面涂层311。通过该镜面涂层311可较好地将待测物4的图像反射至摄像头中。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转动板33为两个,且封闭所述反射镜本体31的相对两端;所述镜面涂层与所述固定板相贴,且所述转动板与所述反射镜本体31相贴的侧壁设有黑色涂层。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反射镜本体31的形状为透明的三棱柱体。以通过三棱柱体使得反射镜本体31的棱边的转动轨迹为圆形,缩小了三棱柱体的截面在轨迹中的占据面积,使得反射镜面的面积达到最大化,利于摄像头1的图像采集。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反射镜本体31的形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为其他多面体的棱柱体,如四棱柱体、五棱柱体等,在此不作过多的赘述。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三棱柱体的截面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以使得反射镜本体31的两外两个棱面刚好相互垂直,便于摄像头从上至下获取镜面涂层中所反射的图像。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镜面涂层311与所述承接平台2之间的夹角为15度到30度。通过该夹角的角度设置,使得反射镜3中所呈现的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较佳地,该夹角优选为20度,以获得理想的成像效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反射镜3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为弧面镜,以匹配侧部为弧面的待测物4,使得摄像头获取的图像中待测物4的长度更接近待测物4自身的长度。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反射镜3的数量优选为四个,且两两相对设置。以从待测物4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获取待测物4的图像。反射镜3可以优选为平面镜,以较好地反映待测物4的侧部,并防止出现镜中的成像出现变形的现象。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检测区的形状优选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中的任意一种。通过检测区的形状与待测物4的轮廓相适配,防止待测物4侧部的部分区域与反射镜3不平行而导致反射镜3中所成的像存在变形的现象,利于后续的特征识别。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仅以优选为长方形为例作简要说明,以匹配手机、平板等大多数电子产品的形状。由于检测区为长方形,因此当长方形的待测物4放置于长方形中,各反射镜3与待测物4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可较好的保证各反射镜3所成的像位于摄像头1的景深内,以避免出现摄像头1采集的图像中各反射镜3所显示的像无法同时保持清晰。并且,本实施例中的反射镜3为两个长边反射镜3,以及两个短边反射镜3,并仅以此为例说明。当然,反射镜3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设计为同样长度的,在此不作赘述。
实施例三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设备,如图5所示,包括:摄像头,上述成像装置。
通过上述内容可知:由于成像装置的承接平台2上设置有呈矩形分布的连接件5,且相邻的两个连接件5之间设有反射镜3,成像装置因此该成像装置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在各安装区间安装的反射镜3,即可对放置于承接平台2检测区内的待测物4的周向形成全方位的包围,从而实现对待测物4的侧部不同角度的成像,如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从而后续图像采集过程中,通过单个摄像头即可对位于检测区内的待测物4的正面和各反射镜3中所成的图像进行拍摄,而无需多个摄像头的配合或多次拍摄。由此可知,本申请提供的成像装置结构简单且装配方便,且可以方便摄像头对产品的不同表面的采集,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地,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图像采集设备,应用于箱体13,或理想的采光环境,如开放的室内外空间,或可封闭的暗室内,用于检测待测物4,尤其是电子产品的外观,该图像采集设备主要是由用于放置待测物4的检测区的承接平台2、设置于承接平台2上方,并位于检测区的一侧的反射镜3、设置于承接平台2和反射镜3的上方并用于采集检测区及反射镜3所在区域的图像的摄像头1等构成。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当待测物4,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放置于承接平台2上时,通过反射镜3实时显示待测物4的侧面图像,因此借助反射镜3的配合,使得单个摄像头即可拍摄待测物4的正面图像和侧面图像,无须通过设置多个摄像头来拍摄待测物4的图像,因此可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此外,通过单张图像即可获取待测物4的正面及侧面信息,有利于简化图像处理的流程,即简化操作,提高检测的效率,便于后续识别待测物4的各项外观特征,如疵点、刮痕等。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图像采集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承接平台2上方的N组第一补光灯6,用于对待测物4进行补光,其中,N为正整数。
通过第一补光灯6对待测物4的补光照射,使得摄像头获取的图像更加清晰,便于后续的图像处理,例如待测物4与背景的分离、阈值处理、图像分割、特征提取等。
具体地,每组中的第一补光灯6为多个,位于反射镜3的上方,且在垂直于摄像头1的拍摄方向的平面围绕设置。因此,使得第一补光灯6可以从上方实现对待测物4各部位,尤其是侧部全方位照射,避免采集的图像中出现待测物4的正面图像及侧面图像和背景亮度不易区分的现象。
详细地,第一补光灯6围绕的区域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设计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中的任意一种,而本实施例仅以长方形为例作说明。
第一补光灯6为矩形面光源,且其第一补光灯6的数量为四个。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补光灯6优选为两组,且相邻的两组第一补光灯6沿摄像头1垂直拍摄检测区的方向从下至上间隔设置,以通过两组第一补光灯6的共同配合,使得照射到待测物4表面上的光线保持均匀,同时,借助其中一组第一补光灯6照射的光线对另一组第一补光灯6照射的光线起到补强光或补弱光的作用,避免待测物4的局部出现亮斑等现象。
详细地,第一补光灯6为矩形面光源,其数量为四个,且两两相对设置。其中,第一补光灯6有两个为长边矩形面光源,而另外两个为短边面光源。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图像采集设备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补光灯6的第一支架7,且第一支架7具有用于摄像头1拍摄检测区和反射镜3的镂空区;用于活动连接第一补光灯6与第一支架7的联结件8;用于将第一补光灯6与联结件8锁紧连接的锁止件;其中,第一补光灯6在联结件8上转动至预设角度后被锁止件锁紧。
由此可知,通过联结件8和锁止件的配合将第一补光灯6的转动至合适的照射角度,确保待测物4照射的光线较为均匀,保证摄像头1能够采集到清晰的图像。
详细地,本实施例中的联结件8主要是由开设有圆弧槽83的垂直部81、与垂直部81相连并与第一支架7相邻的水平部82、与第一补光灯6的侧壁相连的支轴(图中未标示)等构成。其中,垂直部81通过圆弧槽83与支轴转动连接;锁止件为用于对支轴锁紧连接的锁紧螺母。
由此可知,通过转轴在对应的滑槽之间的滑动,实现第一补光灯6的照射角度的调节和固定。值得说的是,本实施例还可采用其他的部件替代锁紧螺母以实现对支轴的锁紧,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两组中第一补光灯6的形状和数量也可以不同的,例如,第一组第一补光灯6为四个,且环绕形成长方形,而第二组第一补光灯6为一个,且环绕形成圆形,以满足实际的需求。
此外,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补光灯6优选由底座61、开设于底座61上的轴孔611、矩形的灯体62等构成。并且,底座61的端面上开设的转轴孔611至少为两个,其中,一个为轴心孔,另一个为转轴孔。其中,第一补光灯6在转动时,围绕插入轴心孔的中心轴转动,并且通过插入转轴孔的支轴带动第一补光灯6的调节,籍此,实现了第一补光灯6的圆周转动,方便了第一补光灯6的照射角度的精准控制。其中,本实施例中的转轴孔优选为两个,且位于同一圆周上。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设备,本实施例是对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进一步改进,其改进之处在于,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图像采集设备还包括:摄像头9,设置于承接平台2的下方,用于采集检测区的所在区域的图像;检测区至少有部分为透明区域,透明区域用于放置待测物4。
通过上述内容可知:摄像头9从检测区下方采集图像,通过透明区域即可获取待测物4的背面图像,从而借助摄像头1和反射镜3的相互配合,使用一套设备即可同时采集待测物4的正面图像、背面图像和侧面图像。并且,待测物4在被测试的过程中,由于其位置是不动的,因此摄像头1、摄像头9采集的图像可以较好的匹配,进一步简化了结构,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提高了检测效率,便于后续的图像处理。
具体地,作为优选地,摄像头9与摄像头1相对设置,且摄像头1的拍摄方向大体上垂直检测区。通过该结构有利于摄像头9的图像校准以及镜头的调节,同时使得摄像头1和摄像头9在采集图像时,彼此被待测物4所阻隔,避免了采集的图像中出现镜头以及其他干扰物,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背景干扰。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图像采集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承接平台2下方的M组第二补光灯10,用于对待测物4进行补光,其中,M为正整数。
通过第二补光灯10对待测物4的补光照射,使得摄像头9获取的图像更加清晰,便于后续的图像处理,例如待测物4与背景的分离、阈值处理、图像分割、特征提取等。
具体地,本实施例每组中的第二补光灯10为多个,位于检测区的下方,且在垂直于摄像头9的拍摄方向的平面围绕设置,从下方实现对待测物4各部位,尤其是侧部全方位照射,避免摄像头9采集的图像中出现待测物4的背面图像和背景亮度不易区分的现象。
详细地,第二补光灯10围绕的区域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设计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中的任意一种,而本实施例仅以长方形为例作说明。
较佳地,第一补光灯6和第二补光灯10,以承接平台2的上表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
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补光灯10也采用矩形面光源,且其第二补光灯10的数量为四个。显然,第二补光灯10与第一补光灯6可以采用同一种灯体,也可根据实际需求采用不同的灯体,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过多的赘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补光灯6和第二补光灯10也可以是非对称设置的,并且,每组中的第一补光灯6和第二补光灯10的形状和数量,以及第一补光灯6和第二补光灯10的组数也可以是不同的,以满足实际的需求,获得理想的拍摄图像。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每组第二补光灯10的形状和数量也可以不同的,例如,第一组第二补光灯10为四个,且环绕形成长方形,而第二组第二补光灯10为一个,且环绕形成圆形,以满足实际的需求。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图像采集设备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二补光灯10的第二支架11,且第二支架11具有用于摄像头9拍摄检测区和反射镜3的镂空区;用于活动连接第二补光灯10与第二支架11的联结件12;用于将第二补光灯10与联结件12锁紧连接的锁止件;其中,第二补光灯10在联结件12上转动至预设角度后被锁止件锁紧。
由此可知,通过联结件12和锁止件的配合将第二补光灯10的转动至合适的照射角度,确保待测物4照射的光线较为均匀,保证摄像头9能够采集到清晰的图像。
详细地,本实施例中的联结件12主要是由开设有圆弧槽83的垂直部81、与垂直部81相连并与第二支架11相邻的水平部82、与第二补光灯10的侧壁相连的支轴等构成。其中,垂直部81通过圆弧槽83与支轴转动连接;锁止件为用于对支轴锁紧连接的锁紧螺母。
由此可知,通过转轴在对应的滑槽之间的滑动,实现第二补光灯10的照射角度的调节和固定。值得说的是,本实施例中还可采用其他的部件替代锁紧螺母以实现对支轴的锁紧,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7和第二支架11优选采用相同的支架,以便于第一补光灯6和第二补光灯10的对称设置和调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联结件12采用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的联结件8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摄像头1和摄像头9、第一支架7和第二支架11,第一补光灯6和第二补光灯10优选采用以承接平台2中的底板22所在的平面为对称面上下对称设置,以获得良好的采集环境,方便彼此之间的位置调节和校准,在此不作过多的赘述。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设备,本实施例是对上述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1和图12所示,包括箱体13,且成像装置封闭设置于箱体13内。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当待测物4,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放置于图像采集设备内的承接平台2上时,通过反射镜3实时显示待测物4的侧面图像,因此借助反射镜3的配合,使得单个摄像头即可拍摄待测物4的正面图像和侧面图像,无须通过设置多个摄像头来拍摄待测物4的图像,因此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此外,通过单张图像即获取待测物4的正面及侧面信息,有利于简化图像处理的流程,提高检测的效率,便于后续识别待测物4的各项外观特征,如疵点、刮痕等。此外,由于图像采集设备封闭设置于箱体13内,使得摄像头1在采集图像时,可不受外界光源的干扰,从而获得更为清晰的图像。
具体地,如图图12所示,承接平台2可滑动地设置于箱体13内;箱体13上开设有用于滑出承接平台2的窗口(图中未标示)。通过将承接平台2滑出窗口外,便于用户放置手机等。
较佳地,参考上述图2,本实施例中承接平台2的安装基板24,可以优选为抽屉的底板22,并借助相应的轨道和滑轨等滑轨组件的配合,实现抽屉的滑动,即承接平台2的滑动,以便于用户在检测取放置或取出待测物4。此外,承接平台2,即抽屉的外壁还设有把手23,以方便用户手工推动抽屉。
此外,为了方便图像采集设备的吊装和搬运,箱体13的顶部设置有四个吊环16,箱体13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支撑脚17。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图像采集设备还包括:设置于箱体13内用于驱动承接平台2滑动的驱动电机104、与驱动电机104的驱动轴相连并用于驱动承接平台2滑动的驱动杆103、与驱动杆103和承接平台2的侧壁相连的固定件105。
由此可知,通过上述结构,可实现承接平台2的自动滑动,方便用户的操作,同时,可通过机械手的配合,实现智能化流水式操作,以替代人工操作,提升检测效率。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杆103为丝杠;固定件105的一端套设在丝杆上,而另一端与承接平台2相连;其中,当丝杆正向转动时,固定件105推动承接平台2朝窗口的外侧移动,当丝杆反向转动时,固定件105推动承接平台2向窗口的外侧,即箱体13内部移动。由此可知,通过驱动电机104、丝杠和固定件105的传动配合,实现承接平台2的平稳推动,并精准控制承接平台2的移动距离。
详细地,如图13所示,图像采集设备还包括:设置于箱体13内的轨道18、与承接平台2相连用于滑动连接轨道18的滑轨19。其中,本实施例中的轨道18和滑轨19均优选为两条,且相互平行。由此,通过轨道18和滑轨19的配合,实现承接平台2的平稳滑动。
并且,图像采集设备还包括与摄像头1电连接并位于箱体13内的图像处理装置。通过图像处理装置对摄像头1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以获得相应的外观特征参数,同时便于图像采集设备的搬运。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图像采集设备还包括将摄像头1悬挂于箱体13内的第一基梁14,且摄像头1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一基梁14上。以方便摄像头1的固定及其位置的调节,便于其采集图像过程中的校准,节省时间。
另外,如图13所示,作为优选地,图像采集设备还包括:与第一支架7固定的光源固定条102、与光源固定条102和箱体13相连的光源调整条101;其中,光源调整条101沿其轴向开设有槽体1011,用于滑动连接光源调整条101和光源固定条102,并通过紧固件,如螺栓等实现彼此之间的锁紧连接。由此,借助光源调整条101和光源固定条102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对第一支架7的高度调节。
如图13所示,为了方便实际应用中的装配,光源调整条101可以由用于与所述内壁相连的固定片1012、与固定片1012垂直相连并用于与所述光源固定条102可拆卸连接的调整片1013等构成。其中,所述调整片沿其轴向开设有所述槽体1011,且槽体1011的数量可与第一支架7的数量一一对应。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光源调整条101和光源固定条102均为多个;各光源调整条101的轴向相互平行,且呈矩形对称分布;各光源固定条102的相对两端均分别与相邻的两条光源调整条101垂直相连;相对且平行的两条光源固定条102分别与支架本体7的相对两侧相连。从而使得光源固定条与支架本体7相连的固定点可以在同一平面内呈矩形分布,进而使得支架本体7不易产生倾斜,有利于支架本体7在箱体13高度方向上的平稳调节,进而减少光源6在调节过程中产生的精度误差。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上腔体131和下腔体132内的光源固定条102和光源调整条101的数量均优选为四条,且光源调整条101可以分为多组,每组中的光源固定条102两两相对设置,并用于固定一支架本体7。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设备,本实施例是对上述实施例五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4和图15所示,其改进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承接平台2将箱体13内部分成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内设有摄像头1和反射镜3;下腔体内设有与图像处理装置电连接的摄像头9。
由此可知,通过摄像头1、摄像头9以及反射镜3的相互配合,以及一套设备同时采集待测物4的正面图像、背面图像和侧面图像。并且,待测物4在被测试的过程中,由于其位置是不动的,因此摄像头1和摄像头9采集的图像可以较好的进行匹配,进一步简化了结构,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提高了检测效率,便于后续的图像处理。此外,通过承接平台2对箱体13内部的分隔,可创造出相对独立的两个光源环境,使得摄像头1和摄像头9在工作时,彼此之间不易产生相互干扰。
具体地,图像采集设备还包括:将摄像头9倒挂于箱体13内的第二基梁15;摄像头9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二基梁15上。其中,第二基梁15和第一基梁14上下对称设置,以方便摄像头1和摄像头9的固定及其位置的调节和校准,从而获得良好的采集环境,便于其采集图像过程中的校准,节省时间在此不作过多的赘述。
如图5所示,第一支架7和第一补光灯6设置于上腔体内;第二支架11和第二补光灯10设置于下腔体内;第一支架7和第二支架11均与箱体13的侧壁相连,且可沿箱体13的高度方向滑动调节设置。
同理,作为优选地,图像采集设备还包括:与第二支架11固定的光源固定条102、与光源固定条102和箱体13相连的光源调整条101;其中,光源调整条101沿其轴向开设有槽体,用于滑动连接光源调整条101和光源固定条102,并通过紧固件,如螺栓等实现彼此之间的锁紧连接。由此,借助光源调整条101和光源固定条102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对第二支架11的高度调节。
如图14所示,下腔体内的光源调整条101优选为相互垂直的两个调整片,且调整片沿其轴向开设有槽体,且槽体的数量可与第二支架11的数量一一对应,以方便实际应用中的装配。
较佳地,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光源固定条102优选为四条,且相对的两条光源固定条102分别与第二支架11的相对两侧相连,光源调整条101优选为四条,分别位于箱体13的四个角落。从而在对角线方向实现对第二支架11的各个支点的固定,使得第二支架11不易产生倾斜,有利于第二支架11在箱体13高度方向上的平稳调节,进而减少第二补光灯10在调节过程中产生的精度误差。
值得说的是,本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还与第一补光灯6和第二补光灯10电连接,其中,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光源控制器106、工控机107等,以实现对摄像头1、摄像头9、第一补光灯6和第二补光灯10等的智能调节。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定,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

Claims (17)

1.一种镜体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接平台,具有用于放置待测物的检测区;
多个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承接平台上,沿所述检测区的周向设置,用于安装反射镜;
其中,各连接件呈矩形分布,且相邻的两个连接件之间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反射镜的安装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体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四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矩形的顶点,且相邻的两个连接件分别用于与一所述反射镜的相对两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体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开设有第一滑槽的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相连并开设有第二滑槽的第二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体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并用于连接所述反射镜的第一转轴、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并用于连接所述反射镜的第二转轴、用于分别对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进行锁紧连接的锁紧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体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相连并与所述承接平台可拆卸连接的第三本体;其中,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之间两两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体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均为弧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体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结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体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平台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反射镜的底板;其中,所述底板上有部分凸起形成与所述检测区的形状相匹配的凸起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镜体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有部分被镂空形成与检测区的形状相匹配的镂空部;所述承接平台还包括:用于盖合所述镂空部并用于放置待测物的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为透明面板。
10.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镜体安装支架、与所述连接件相连的反射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包括:反射镜本体、用于固定所述反射镜本体的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连接件相连的转动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本体的形状为透明的多面棱镜体,且所述多面棱镜体有一棱面涂有镜面涂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为两个,且封闭所述反射镜本体的相对两端;所述镜面涂层与所述固定板相贴,且所述转动板与所述反射镜本体相贴的侧壁设有黑色涂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本体的形状为透明的三棱柱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棱柱体的截面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面涂层与所述承接平台之间的夹角为15度到30度。
17.一种图像采集设备,包括:摄像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
CN201921640218.8U 2019-09-27 2019-09-27 镜体安装支架及成像装置及图像采集设备 Active CN212031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40218.8U CN212031269U (zh) 2019-09-27 2019-09-27 镜体安装支架及成像装置及图像采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40218.8U CN212031269U (zh) 2019-09-27 2019-09-27 镜体安装支架及成像装置及图像采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31269U true CN212031269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78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40218.8U Active CN212031269U (zh) 2019-09-27 2019-09-27 镜体安装支架及成像装置及图像采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3126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98250B2 (en) 2019-02-18 2023-10-24 Ecoatm, Llc Neural network based physical condition evalua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843206B2 (en) 2019-02-12 2023-12-12 Ecoatm, Llc Connector carrier for electronic device kiosk
US11922467B2 (en) 2020-08-17 2024-03-05 ecoATM, Inc. Evaluat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US11989710B2 (en) 2018-12-19 2024-05-21 Ecoatm,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nding and/or purchasing mobile phones and other electronic device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89710B2 (en) 2018-12-19 2024-05-21 Ecoatm,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nding and/or purchasing mobile phones and other electronic devices
US11843206B2 (en) 2019-02-12 2023-12-12 Ecoatm, Llc Connector carrier for electronic device kiosk
US11798250B2 (en) 2019-02-18 2023-10-24 Ecoatm, Llc Neural network based physical condition evalua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922467B2 (en) 2020-08-17 2024-03-05 ecoATM, Inc. Evaluat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31269U (zh) 镜体安装支架及成像装置及图像采集设备
CN110595361A (zh) 图像采集装置及图像检测设备
CN211291337U (zh) 图像采集装置及图像检测设备
US11321824B2 (en) Modular optical inspection station
CN210348162U (zh) 光源支架及装置及图像采集设备
CN102822867B (zh) 检测透明物体中的光学缺陷
CN211402187U (zh) 图像采集设备的箱体结构及图像采集设备
CN210108285U (zh) 一种智能三维建模系统
US762510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side can inspection
JP2000074843A (ja) 金属化ストリップ又は大部分が鏡面反射色の表面からなるその他の任意の印刷支持体上の印刷欠陥の自動検出装置
GB246474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3-D Photography
CN116735602A (zh) 一种电池检测装置
CN112098425B (zh) 高精度的成像系统、方法、图像采集装置及检测设备
CN111795808B (zh) 一种显示屏检测设备
CN113466246B (zh) 高精度的成像系统、方法、图像采集装置及检测设备
CN108896578B (zh) 基于积分笼照明的透明部件缺陷检测系统
CN217236740U (zh) 一种实现高精密三维形态的光学装置
CN115639218A (zh) 显示屏玻璃aoi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4674834A (zh) 一种曲面屏缺陷检测设备
CN109187550A (zh) 一种基于光栅成像的缺陷检测成像方法
CN113155863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极帽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CN108896579B (zh) 基于积分笼照明的部件/材料表面的全视面缺陷检测系统
CN219758061U (zh) 摄影装置
CN217032970U (zh) 智能眼镜视觉成像测试平台
CN209358687U (zh) 一种多功能成像质量测试灯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1101-1103, No. 433, Songhu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wanwan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101-1103, No. 433, Songhu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YUEYI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