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35483U - 一种盘管式换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盘管式换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35483U
CN204535483U CN201520153651.4U CN201520153651U CN204535483U CN 204535483 U CN204535483 U CN 204535483U CN 201520153651 U CN201520153651 U CN 201520153651U CN 204535483 U CN204535483 U CN 2045354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heat
exchanger rig
feed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5365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宇鹏
薛佳
王小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GREENWAY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GREENWAY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GREENWAY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UAN GREENWAY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5365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354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354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354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盘管式换热装置,在壳体对侧分别设有壳程进口和壳程出口,壳体内设置换热管件,所述换热管件由彼此叠放在一起的若干根圆锥形盘管构成,每根圆锥形盘管的锥底部端头连接有进料支管,锥顶部端头连接有出料支管,进料支管连接在环形的进料管上,出料支管通过集料箱与出料管连接。本实用新型换热装置体积精巧紧凑,换热效率高,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盘管式换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列管式换热方式的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热交换装置是将一种流体的热量传递给另一种流体的装置,分为混合式和表面式两种。混合式热交换装置中的传热过程是通过热流体与冷流体的直接混合;表面式热交换装置中的热量由一种流体通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种流体。
常用的表面式热交换装置主要分为板式换热器和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在工业应用中占主导地位。但多数列管式换热器存在体积庞大、热效率不高、能源利用率低的缺点。利用螺纹盘管进行热传递,换热效率高,体积精巧紧凑,逐渐成为热交换装置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体积精巧紧凑的盘管式换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盘管式换热装置具有一壳体,所述壳体的对侧分别设有壳程进口和壳程出口,在壳体内设置有换热管件,所述换热管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料管和出料管构成换热装置的管程,所述的换热管件由彼此叠放在一起的若干根圆锥形盘管构成,所述圆锥形盘管的锥顶部位于壳程进口侧,锥底部位于壳程出口侧,每根盘管位于锥底部的端头连接有进料支管,位于锥顶部的端头连接有出料支管,所述进料支管连接在进料管上,出料支管与出料管连接。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圆锥形盘管的管体上设置有螺旋槽。
本实用新型换热装置的进料管设计为环形,设置于壳体内的壳程进口端,所述每根盘管的进料支管连接在所述环形进料管上。优选地,是将所述进料支管均布连接在环形进料管上。
本实用新型还在壳体内壳程出口端设有一个集料箱,所述每根盘管的出料支管连接在集料箱上,集料箱与出料管连接。所述集料箱被设置于所述圆锥形盘管锥底部形成的空间内,以进一步缩减换热装置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盘管式换热装置是一种列管式的热交换装置,其热量交换过程涉及到气气、气液和液液分子之间的热量传递。本实用新型以带有螺旋槽的圆锥形盘管作为换热管件,利用盘管之间的间隙进行热量传递,换热装置的体积精巧紧凑,换热效率高,可作为各种热水锅炉和冷凝锅炉的热水加热装置或锅炉烟气热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换热装置中的换热管件采用了带角度的圆锥形盘管,能够增大壳程内流体在盘管间的流动路径,提高了换热效率;具有螺旋槽盘管的使用,其管材的螺纹表面增加了壳程内流体的紊动性,增大了流体与管材的接触面积,流体与盘管接触更加频繁,有利于与管内流体交换更多的热量,换热效率相对更高,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换热装置的进料管采用环形结构,布置在圆锥形盘管与壳体的空隙处,有效利用了圆锥形盘管与壳体的剩余空间,不仅结构布置紧凑,合理利用空间,而且能够使进料管内流体与壳程内流体进行初步换热,在相同换热量的情况下,能缩小换热装置所需体积,减小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换热装置中的盘管作为装置中的独立部件,通过丝扣固定在壳体上,每圈盘管之间采用点焊相互固定,牢固可靠,可单独进行拆卸,更换局部受损的盘管,克服了传统管式换热器难以维修的缺点,解决了管式换热器彻底清洗困难和无法局部更换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换热装置通过加强局部构造为承压结构,可以不依赖板式换热器直接向高位能(高层建筑)负载输送热能,相对于传统冷凝锅炉和板式换热器组合的供热模式,效率上有可观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盘管式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盘管式换热装置的侧面结构图。
图3是图1中圆锥形盘管的俯视结构图。
图4是图1中圆锥形盘管的侧视结构图。
图5是图1中环形进水管的结构图。
图6是图5的侧视图。
图7是盘管的结构图。
图8是在锅炉烟道中安装本实用新型盘管式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管,2-出料管,3-壳程出口,4-辅助烟道,5-壳程进口,6-壳体,7-盘管,8-进料支管,9-出料支管,10-集料箱,11-排异物管,12-底座,13-螺旋槽,14-主烟道,15-燃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图1和图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盘管式换热装置的结构,其具有一圆柱形的壳体6,通过设置在壳体6下方的底座12固定。在所述壳体6的对侧平面上分别设有壳程进口5和壳程出口3。在壳体6内设置有换热管件。壳程流体从壳程进口5进入壳体6内,与换热管件充分交换热量后,从壳程出口3排出。在壳体6底端还设有排异物管11,用于排放壳程中产生的如冷凝液等异物。
所述换热管件与进料管1、出料管2、集料箱10一起,构成换热装置的管程。
其中,壳体6内的换热管件由彼此叠放在一起的若干根成圆锥形的盘管7构成。圆锥形盘管7的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每根盘管7位于锥底部的端头连接有进料支管8,位于锥顶部的端头连接有出料支管9。圆锥形盘管7的锥顶部位于壳程进口5侧,锥底部位于壳程出口3侧。盘管7的结构如图7所示,在管体上设置有螺旋槽13。
进料管1的结构如图5、图6所示,为环形,设置于壳体6内的壳程进口5端。所有盘管7上的进料支管8以均布的方式连接在环形的进料管1上。
在壳体6内壳程出口3端设有一个集料箱10,每根盘管7的出料支管9连接在集料箱10上,集料箱10再与出料管2连接。集料箱10被设置在圆锥形盘管7锥底部形成的空间内,以进一步缩减换热装置的体积。
管程流体自进料管1进入壳体6内,通过进料支管8进入各个盘管7内,与壳程流体交换热量后,从出料支管9流入集料箱10中汇集,最后经出料管2排出管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将所述盘管式换热装置用于锅炉烟道内以回收锅炉烟气热量的应用例。
如图8所示,换热装置通过底座12固定,其壳程进口13连接燃烧器15,壳程出口3与主烟道14连接,同时,在壳体6上还设置有辅助烟道4。
同时,在壳体6下部设置有冷凝水排水管,用于排出壳体6内烟气中的冷凝水。

Claims (6)

1.一种盘管式换热装置,具有一壳体,所述壳体的对侧分别设有壳程进口和壳程出口,在壳体内设置有换热管件,所述换热管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料管和出料管构成换热装置的管程,其特征是所述的换热管件由彼此叠放在一起的若干根圆锥形盘管构成,所述圆锥形盘管的锥顶部位于壳程进口侧,锥底部位于壳程出口侧,每根盘管位于锥底部的端头连接有进料支管,位于锥顶部的端头连接有出料支管,所述进料支管连接在进料管上,出料支管与出料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圆锥形盘管的管体上设置有螺旋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料管为环形,设置于壳体内的壳程进口端,所述每根盘管的进料支管连接在所述环形进料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料支管均布连接在环形进料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是在壳体内壳程出口端设有一个集料箱,所述每根盘管的出料支管连接在集料箱上,集料箱与出料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集料箱位于所述圆锥形盘管锥底部形成的空间内。
CN201520153651.4U 2015-03-18 2015-03-18 一种盘管式换热装置 Active CN2045354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53651.4U CN204535483U (zh) 2015-03-18 2015-03-18 一种盘管式换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53651.4U CN204535483U (zh) 2015-03-18 2015-03-18 一种盘管式换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35483U true CN204535483U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49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53651.4U Active CN204535483U (zh) 2015-03-18 2015-03-18 一种盘管式换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3548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4361A (zh) * 2017-08-03 2017-11-03 浙江上能锅炉有限公司 顶燃式蒸汽发生器
CN116182430A (zh) * 2023-03-22 2023-05-30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供冷/热和生活热水一体的新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4361A (zh) * 2017-08-03 2017-11-03 浙江上能锅炉有限公司 顶燃式蒸汽发生器
CN116182430A (zh) * 2023-03-22 2023-05-30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供冷/热和生活热水一体的新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
CN116182430B (zh) * 2023-03-22 2023-11-21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供冷/热和生活热水一体的新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17100Y (zh) 一种污水换热装置
CN102901225B (zh) 一种强制螺旋翅片盘管冷凝供热换热器
CN102901224A (zh) 一种强制螺旋翅片盘管及翅片蛇形管冷凝供热换热器
CN102418998A (zh) 一种双重吸收淋浴废水废热的储能式水源热泵热水器
CN201237453Y (zh) 一种燃油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104236132B (zh) 一种基于高效储放热单元的中高温太阳能储能装置
CN203671912U (zh) 一种用于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水箱
CN202734612U (zh) 高换热效率的蒸发式冷凝器
CN204535483U (zh) 一种盘管式换热装置
CN201196491Y (zh)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5979692U (zh) 蒸汽发生器
CN205593226U (zh) 新型管路换热器
CN209263764U (zh) 一种用于板式热交换器的气体入口均布装置
CN205090407U (zh) 一种盘管式热交换装置
CN204027407U (zh) 一种螺旋盘管架
CN202185438U (zh) 管道除垢器
CN204923933U (zh)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
CN202254925U (zh) 汽水换热混凝器
CN201392031Y (zh) 一种承压式高效太阳能热水器
CN201293575Y (zh) 塑料套管换热器
CN203100177U (zh) 一种冷凝换热器
CN201844719U (zh) 紧凑型冷凝换热器
CN215725316U (zh) 一种蒸汽开水机内螺纹外翅片换热器
CN1928453A (zh) 快热式热泵型热水器
CN209820231U (zh) 一种新型生活热水板式换热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