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83895Y - 电源供应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源供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83895Y
CN201383895Y CN200920009879U CN200920009879U CN201383895Y CN 201383895 Y CN201383895 Y CN 201383895Y CN 200920009879 U CN200920009879 U CN 200920009879U CN 200920009879 U CN200920009879 U CN 200920009879U CN 201383895 Y CN201383895 Y CN 20138389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ircuit
coupled
transformer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098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生
陈重志
关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Co Ltd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litek Electronic Guangzhou Co Ltd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litek Electronic Guangzhou Co Ltd,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Silitek Electronic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0098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8389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8389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8389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charge-Lamp Control Circuits And Pulse- Fe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供应装置,其包含开路功率开关电路、功率隔离变压器、背光驱动电路与电源电路。开路功率开关电路将直流电源转换成交流输入电压,功率隔离变压器耦接于开路功率开关电路,并具有一次侧绕组、第一绕组与第二绕组,第一、第二绕组位于功率隔离变压器的二次侧,且第一绕组依据交流输入电压产生第一电压信号;背光驱动电路耦接于功率隔离变压器的第一绕组,并依据第一电压信号来驱动背光模块,以及电源电路耦接于功率隔离变压器的第二绕组,并接收第二绕组上依据交流输入电压所产生的第二电压信号以产生输出电源信号。

Description

电源供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指一种电源供应装置,尤指一种结合背光驱动电路与电源电路使其共享同一变压器与同一功率开关电路的电源供应装置。
背景技术
时至今日,大尺寸液晶电视所使用的背光源仍是以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Cathode Fluorescent Lamp)为主,该背光源是以内部的灯管驱动电路(Inverter)来进行驱动,然而,此液晶电视内部其它电路所使用的电源则是以系统电源来加以驱动,亦即,一般大尺寸液晶电视所使用的电源仍以系统电源与灯管驱动电路分开供应的方式为主;典型的系统电源输出电压例如是24伏、12伏、5伏以及待机(Standby)电源5伏。
除了上述电源供应方式,目前市面上亦可见到使用二合一交换式电源的其它大尺寸液晶电视,其中二合一交换式电源为集成上述灯管驱动电路与系统电源而成的电源的简称。请参照图1,图1是已知液晶电视所用的二合一交换式电源供应器100的方块示意图。二合一交换式电源供应器100包含有交直流转换器(AC-DC Converter)105、灯管驱动电路110、提供系统电源的直流转换器(DC-DC Converter)115以及提供待机电源的直流转换器120,其中灯管驱动电路110提供驱动多根灯管L1~LN所需的电压,并包含有功率开关电路(Power switcher)125a、变压器130a、高压变压器阵列135与反馈暨驱动电路140a,而直流转换器115提供液晶电视内部其它电路所使用的系统电源VO1~VOM,并包含有功率开关电路125b、变压器130b、整流滤波阵列136与反馈暨驱动电路140b,以及直流转换器120提供待机电源VSS,并包含有功率开关电路125c、变压器130c、整流滤波电路137与反馈暨驱动电路140c。由于在一次侧与二次侧之间需要三个独立使用的变压器130a~130c、三个功率开关电路125a~125c及三个反馈暨驱动电路140a~140c,因此,电源供应器100本身的造价相当高;此外,因为系统电源主要使用返驰式架构且工作于相当低的工作周期(Duty ratio),所以造成直流转换器115的变压器130b会影响并降低电源供应器100整体的转换效率。另外,具有较多的电路元件数,亦使得电源供应器100整体的设计较为庞大。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改善已知二合一交换式电源架构造价较高、效率较低与零件数较多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效率与具有较少零件数的改良式二合一电源予使用冷阴极荧光灯管或外电极荧光灯管(External Electrode Fluorescent Lamp)作为背光源的液晶显示产品。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限于荧光灯管作为背光源的应用,亦即,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背光驱动电路与电源电路(例如系统电源或待机电源)使其共享同一变压器与同一功率开关电路的电源供应装置,以达到低成本、高效率与具有较少零件数的竞争优势。
简言之,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揭露一种电源供应装置。该电源供应装置包含有开路功率开关电路、功率隔离变压器、背光驱动电路与电源电路,其中开路功率开关电路用以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输入电压,而功率隔离变压器耦接于开路功率开关电路,并具有一次侧绕组、第一绕组与第二绕组,该第一、第二绕组位于功率隔离变压器的二次侧,且第一绕组用来依据交流输入电压产生第一电压信号;背光驱动电路耦接于功率隔离变压器的第一绕组,并用来依据第一电压信号来驱动背光模块,以及电源电路耦接于功率隔离变压器的第二绕组,并用来接收第二绕组上依据交流输入电压所产生的第二电压信号以产生输出电源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效率与具有较少零件数的改良式二合一电源予使用冷阴极荧光灯管或外电极荧光灯管(ExternalElectrode Fluorescent Lamp)作为背光源的液晶显示产品,以及提供一种结合背光驱动电路与电源电路(例如系统电源或待机电源)使其共享同一变压器与同一功率开关电路的电源供应装置,以达到低成本、高效率与具有较少零件数的竞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液晶电视所用的二合一交换式电源供应器的方块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源供应装置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源供应装置的示意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电源供应装置的示意图。
图2D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电源供应装置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电源供应装置的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电源供应装置的示意图。
图3C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电源供应装置的示意图。
图3D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电源供应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灯管电流暨调光控制模块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开路功率开关电路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00   交换式电源供应器
  105、205、305   交直流转换器
  110   灯管驱动电路
  115、120、230   直流转换器
  125a、125b、125c、2305   功率开关电路
  130a、130b、130c、2310   变压器
  135、2230a、2230b、3230a、3230b   高压变压器阵列
  136   整流滤波阵列
  137、2315   整流滤波电路
  140a、140b、140c、2320   反馈暨驱动电路
  200、300   电源供应装置
  210、310   开路功率开关电路
  215、315   功率隔离变压器
  220、320   背光驱动电路
  225、325、330   电源电路
  235、335   背光模块
  340   待机省电控制电路
  345   待机模式开关控制电路
  405   电流检测单元
  410   可变阻抗器
  415   驱动单元
  420   反馈单元
  425   交流开关
  430   脉冲宽度调制调光单元
  505   开路电流模式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
  510   灯管点灯控制模块
  2205、3205   灯管电流暨调光控制模块
  2210、3210   灯管驱动模块
  2215、3215、3301   整流滤波模块
  2216、2235a、2235b、3216、3235a、3235b   高压变压器
  2220、3220   稳压模块
  2221、2240a、2240b、3221、3240a、3240b   灯管电流平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2A,图2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源供应装置200的示意图。电源供应装置200包含有交直流转换器205、开路功率开关电路(openloop power switcher)210、功率隔离变压器(power isolationtransformer)215、背光驱动电路220、电源电路225及提供待机电源VSS的直流转换器230,其中开路功率开关电路210依据交直流转换器205所转换后输出的直流电源Sin’来提供交流输入电压VAC,功率隔离变压器215耦接于开路功率开关电路210并具有一次侧绕组(primary-side winding)、第一绕组与第二绕组(为方便表示,上述绕组并未绘示于图2A中),该第一、第二绕组位于功率隔离变压器215的二次侧(secondary-side)且第一绕组用来依据交流输入电压VAC产生第一电压信号V1,此外,背光驱动电路(或称为灯管驱动电路)220则耦接于功率隔离变压器215的第一绕组,并用来依据第一电压信号V1来驱动背光模块235所包含的多根灯管L1~LN,以及电源电路225耦接于功率隔离变压器215的第二绕组,并用来接收第二绕组上依据交流输入电压VAC所产生的第二电压信号V2以产生一或多个输出电源信号,在本实施例中,其产生多个输出电源信号VO1~VOM(VO1~VOM实际上为输出电压)。另外,图2A的直流转换器230的运作与功能是与图1的直流转换器120的运作与功能相同,故在此不另加赘述。
由图可知,背光驱动电路220与电源电路225分别提供灯管L1~LN所需的电压与系统电源所需的电压VO1~VOM,且共享同一开路功率开关电路210与同一功率隔离变压器215,因此使得电源供应装置200整体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及较少零件数的优点。由于共享的关系,开路功率开关电路210、功率隔离变压器215与背光驱动电路220可被视为形成电源供应装置200内部的灯管驱动器(inverter),而开路功率开关电路210、功率隔离变压器215与电源电路225则可被视为形成电源供应装置200的系统主电源(systempower)。
详细来说,背光驱动电路220具有灯管电流暨调光控制模块(lampcurrent and dimming control module)2205与灯管驱动模块2210,而电源电路225具有整流滤波模块2215与稳压模块2220。灯管电流暨调光控制模块2205用来接收第一电压信号V1以产生电压控制信号VC,此电压控制信号VC被用来控制驱动灯管L1~LN的电流与亮度,而灯管驱动模块2210在本实施例中为高压变压器阵列(transformer array),并用以依据电压控制信号VC来产生多个第一输出驱动信号以分别直接驱动灯管L1~LN,背光驱动电路220此时可称为单推式灯管驱动电路。整流滤波模块2215则耦接于功率隔离变压器215的第二绕组,并用来整流第二电压信号V2并对整流后的第二电压信号进行滤波以于最后可提供输出电压VO1~VOM,而稳压模块2220则耦接于整流滤波模块2215,并用来对整流滤波模块2215所得出的输出电压VO1~VOM进行稳压。
与已知电源供应器100相较,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开路功率开关电路210被设计成开路式,亦即,其被设计成通过开路的方式来达成可被背光驱动电路220与电源电路225所共享,换言之,电源供应装置200并未反馈功率隔离变压器215的二次侧的信号(例如第一绕组所产生的电压信号V1)至开路功率开关电路210来进行灯管电流调整与调光的运作,而是使用灯管电流暨调光控制模块2205直接于功率隔离变压器215的二次侧进行电流调整与调光,所以,虽然本实施例因此而增加灯管电流暨调光控制模块2205的元件,然而,因为共享同一开路功率开关电路210与同一功率隔离变压器215的效果使得电源供应装置200本身仍具有使用较少元件数的竞争优势。
电源供应装置200的其它变型则可参照图2B~2D,图2B~2D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第三与第四实施例的电源供应装置200的示意图。首先,请参照图2B,第二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图2B中的灯管驱动模块2210包含有高压变压器2216与灯管电流平衡模块(lamp currentbalance module)2221,其中高压变压器2216耦接于灯管电流暨调光控制模块2205并用以依据电压控制信号VC产生变压器输出信号STX0,以及灯管电流平衡模块2221则耦接于高压变压器2216,并用来依据变压器输出信号STX0以产生多个第一输出驱动信号S1~SN以驱动该多根灯管L1~LN。灯管驱动模块2210即是使用高压变压器2216与灯管电流平衡模块2221来达成分别驱动灯管L1~LN的目的,此与图2A所示使用高压变压器阵列来实作的有所不同;图2B中除了2216与2221外的其它电路的运作则与图2A中相对应的电路相同。
再者,请参照图2C,第三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图2C中的灯管驱动模块2210包含有两高压变压器阵列2230a与2230b,其中高压变压器阵列2230a耦接于灯管电流暨调光控制模块2205,并用来依据电压控制信号VC以分别产生多个第一变压器输出信号至该多根灯管L1~LN的第一端,以作为输出驱动信号S1~SN来驱动该多根灯管L1~LN,以及另一高压变压器阵列2230b则耦接于灯管电流暨调光控制模块2205,并用来依据电压控制信号VC以分别产生多个第二变压器输出信号至该多根灯管L1~LN的第二端(亦即另一端),以作为输出驱动信号S1’~SN’来驱动该多根灯管L1~LN。详细来说,由于背光模块235可能使用长度较长的灯管L1~LN,所以,灯管驱动模块2210被设计成具有两高压变压器阵列2230a与2230b以分别直接自灯管的两端来驱动灯管L1~LN而使灯管L1~LN各处的亮度较为均匀;请注意,背光驱动电路220此时可称为双推式灯管驱动电路。图2C中除了2230a与2230b外的其它电路的运作则与图2A中相对应的电路相同。
另外,请参照图2D,第四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图2D中的灯管驱动模块2210包含有两高压变压器2235a与2235b以及两灯管电流平衡模块2240a与2240b,其中高压变压器2235a与2235b分别耦接于灯管电流暨调光控制模块2205,并分别用以依据电压控制信号VC来产生第一、第二变压器输出信号STX0与STX0’,而灯管电流平衡模块2240a则耦接于高压变压器2235a,并用以依据第一变压器输出信号STX0以分别产生多个第一输出驱动信号S1~SN至该多根灯管L1~LN的第一端,以及灯管电流平衡模块2240b耦接于高压变压器2235b,并用以依据第二变压器输出信号STX0’以分别产生多个第二输出驱动信号S1’~SN’至该多根灯管L1~LN的第二端(亦即另一端)。如此设计是为了因应灯管L1~LN的长度较长下,将灯管驱动模块2210被设计成具有两高压变压器2235a与2235b以及两灯管电流平衡模块2240a与2240b,以分别自灯管的两端来驱动灯管L1~LN而使灯管L1~LN各处的亮度较为均匀;请注意,背光驱动电路220此时亦为双推式灯管驱动电路。图2D中除了2235a、2235b、2240a与2240b外的其它电路的运作则与图2A中相对应的电路相同。
此外,在其它较佳实施例中,亦可将背光驱动电路、系统主电源与待机电源予以集成而使其三者共享同一开路功率开关电路与同一功率隔离变压器。请参照图3A~3D,图3A~3D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第五、第六、第七与第八实施例的电源供应装置300的示意图。首先,如图3A所示,电源供应装置300包含有交直流转换器305、开路功率开关电路310、功率隔离变压器315、背光驱动电路320以及两电源电路325与330,其中图3A的交直流转换器305的功能与运作是与图2A的交直流转换器205相同,而背光驱动电路320与图2A中的背光驱动电路220具有相同的设计,其分别利用背光驱动电路3210与2210(或称高压变压器阵列)来直接驱动灯管L1~LN,以及用来提供系统主电源的电源电路325亦与图2A的电源电路225具有相同的设计。需注意的是,图3A与图2A的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图3A中用以提供待机电源的电源电路330(包含整流滤波模块3301)是耦接至功率隔离变压器315的第三绕组(未显示于图中)上,并接收第三绕组上依据交流输入电压VAC所产生的第三电压信号V3来产生输出电源信号VSS,亦即提供待机电源的输出电压。换言之,开路功率开关电路310、功率隔离变压器315与电源电路330是形成电源供应装置300的待机电源,此待机电源将与灯管驱动器(由开路功率开关电路310、功率隔离变压器315与背光驱动电路320组成)共享同一开路功率开关电路310与功率隔离变压器315。另外,针对待机功能,电源供应装置300还包含有待机省电控制电路(standby mode green control circuit)340与待机模式开关控制电路(standby mode ON/OFF control circuit)345,其中于接收待机模式开关控制电路345的省电控制信号后,待机省电控制电路340会接着启动相对应的省电配置藉以控制开路功率开关电路310的运作来达到省电的功能,而同时间待机模式开关控制电路345亦会将省电控制信号送至交直流转换器305、灯管电流暨调光控制模块3205及供应系统主电源的稳压模块325,以关闭各个电路的输出功能来进入省电模式。
请参照图3B,图3B与图3A的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图3B中的灯管驱动模块3210包含有高压变压器3216与灯管电流平衡模块3221,此设计与图3A中利用高压变压器阵列来实作有所不同。高压变压器3216与灯管电流平衡模块3221的运作与功能是分别与图2B中的高压变压器2216与灯管电流平衡模块2221的运作与功能相同,且图3B中除了3216与3221外电源供应装置300中其它电路元件的运作皆与图3A的电源供应装置300的元件相同,故在此不另赘述。
此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图3C与图3A的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图3C中的灯管驱动模块3210包含有两高压变压器阵列3230a与3230b,此是因应背光模块335可能使用长度较长的灯管L1~LN,所以,灯管驱动模块3210被设计成具有两高压变压器阵列3230a与3230b以分别直接自灯管的两端来驱动灯管L1~LN而使灯管L1~LN各处的亮度较为均匀;请注意,背光驱动电路320此时可称为双推式灯管驱动电路。图3C所示的高压变压器阵列3230a与3230b的运作与功能是分别与图2C所示的高压变压器阵列2230a与2230b的运作与功能相同,且图3C中除了3230a与3230b外电源供应装置300内其它电路元件的运作皆与图3A所示的电源供应装置300的元件相同,故在此不另赘述。
另外,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图3D与前述图3C的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图3D中的灯管驱动模块3210包含有两高压变压器3235a与3235b以及两灯管电流平衡模块3240a与3240b,此设计是为了因应灯管L1~LN的长度较长下,将灯管驱动模块3210被设计成具有两高压变压器3235a与3235b以及两灯管电流平衡模块3240a与3240b,以分别自灯管的两端来驱动灯管L1~LN而使灯管L1~LN各处的亮度较为均匀;请注意,背光驱动电路320此时亦为双推式灯管驱动电路。图3D所示的高压变压器3235a与3235b以及灯管电流平衡模块3240a与3240b的运作与功能是分别相同于图2D所示的高压变压器2235a与2235b以及灯管电流平衡模块2240a与2240b的运作与功能,且图3D中除了3235a、3235b、3240a与3240b外电源供应装置300内其它电路元件的运作皆与图3A所示的电源供应装置300的元件相同,故在此不多加描述。
此外,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的灯管电流暨调光控制模块2205可被进一步设计成如图4所示的电路架构,当然,上述第五至第八实施例中的灯管电流暨调光控制模块3205亦可具有与图4相同的电路设计,此亦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如图4所示,灯管电流暨调光控制模块2205包含有电流检测单元405、可变阻抗器410(以电感实作之)、驱动单元415、反馈单元420、交流开关425以及脉冲宽度调制调光单元430,其中电流检测单元405用来检测第一电压信号V1的电流并产生检测结果Sdet,该检测结果Sdet会被传送至反馈单元420,而可变阻抗器410的两端在实作上被设计成分别耦接于电流检测单元405与一变压器的一端(正端),请注意,该变压器视实施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举例来说,该变压器于图2A中是指高压变压器阵列2210,而在图2B中是指高压变压器2216,在图2C中是指高压变压器阵列2230a,以及在图2D中是指高压变压器2235a。另外,驱动单元415耦接于可变阻抗器410并用来控制可变阻抗器410的阻抗值,反馈单元420则耦接于电流检测单元405与驱动单元415,交流开关425耦接于功率隔离变压器215的第一绕组与上述该变压器的另一端(负端),以及脉冲宽度调制调光单元430耦接于交流开关425与反馈单元420,并依据脉冲宽度调制机制控制交流开关425的开关时间,以及输出调光控制信号SC至反馈单元420,其中反馈单元420会参考调光控制信号SC与检测结果Sdet而经由驱动单元415来调整可变阻抗器410的阻抗值,用以驱动灯管L1~LN的第一输出驱动信号S1~SN的电流即是经由上述调整可变阻抗器410的阻抗值的方式而获得调整。通过灯管电流暨调光控制模块2205的调整,可增加来达到稳定灯管电流及调光的目的。
请参照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开路功率开关电路210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开路功率开关电路210至少包含有两晶体管Q1与Q2、电容器C1、电阻器R1、开路电流模式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open loopcurrent mode PWM controller)505及灯管点灯控制模块(lamp strikingcontrol module)510。如图所示,晶体管Q1的漏极耦接至直流电源Sin与功率隔离变压器215的一次侧绕组Wp的一端(图中所示的W1、W2则分别指二次侧的第一、第二绕组),而其源极耦接至晶体管Q2的漏极与电容器C1,以及其栅极耦接至开路电流模式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505;晶体管Q2的漏极亦耦接至电容器C1,而其源极耦接至电阻器R1与开路电流模式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505,以及其栅极亦耦接至开路电流模式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505;电容器C1的另一端(VAC)则耦接至功率隔离变压器215的一次侧绕组Wp的另一端(VAC),以及电阻器R1的一端耦接于晶体管Q2的源极端而其另一端则耦接于接地电平;另外,开路电流模式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505用来控制晶体管Q1、Q2的导通状态,而灯管点灯控制模块510耦接于开路电流模式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505并用来控制开路电流模式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505以控制灯管L1~LN的点灯程序;本例虽由半桥(Half Bridge)转换的架构来说明,但开路功率开关电路210并不局限于此架构,例如,亦可为全桥转换架构。
与已知交换式电源供应器100相较来说,已知交换式电源供应器100在点灯时进行亮度调整,将因为灯管负载变动会经由反馈暨驱动电路140a反馈至已知的功率开关电路125a,造成干扰并使得电源不稳定,然而,本实用新型的图5的开路功率开关电路210被设计成开路式,用以避开因为灯管负载变动而造成系统电源的不稳定,因此可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并且开路电流模式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505被设计成具有动作于工作周期50%的电流模式控制机制,此电流模式控制机制可控制整个转换效率于最佳状态而使本实用新型享有极高转换效率的优势,且极易达到零电压切换(Zero VoltageSwitching)的效果,又能将输出功率峰值限制于合理范围内。虽然理论上使用开路式的功率开关电路将提高灯管调光时的难度,然而,实际上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作法,于功率隔离变压器215的二次侧使用灯管电流暨调光控制模块2205来进行灯管调光,即可轻易地实现灯管调光运作。此外,如前所述,开路功率开关电路210亦可利用全桥(Full Bridge)转换架构来实现之,而本实用新型的第五至第八实施例中的开路功率开关电路310亦可具有与图5的开路功率开关电路210相同的电路设计;此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再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后,应可了解其亦可设计出仅灯管驱动器与待机电源两者共享同一开路功率开关电路与同一功率隔离变压器的实施方式,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经由适当地修饰后应能应用于仅包含有一根灯管的背光模块中或是应用于包含有其它种类的背光元件的背光模块中,此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系统主电源所需的电压VO1~VOM的电源电路中的稳压模块2220/3220为非必要(optional)元件,亦即,电源电路225在其它实施例中可选择被设计为不包含稳压模块2220的电路,而电源电路325在另一实施例中则可选择被设计为不包含稳压模块3220的电路;此变化亦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开路功率开关电路,用以依据直流电源来提供交流输入电压;
功率隔离变压器,耦接于该开路功率开关电路,该功率隔离变压器具有一次侧绕组、第一绕组与第二绕组,该第一、第二绕组位于该功率隔离变压器的二次侧,且该第一绕组用来依据该交流输入电压产生第一电压信号;
背光驱动电路,耦接于该功率隔离变压器的该第一绕组,用来依据该第一电压信号来驱动背光模块;以及
电源电路,耦接于该功率隔离变压器的该第二绕组,用来接收该第二绕组依据该交流输入电压所产生的第二电压信号以产生输出电源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背光模块包含有至少一灯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开路功率开关电路、该功率隔离变压器与该背光驱动电路是形成该电源供应装置的灯管驱动器;该开路功率开关电路、该功率隔离变压器与该电源电路是形成该电源供应装置的系统主电源;以及该灯管驱动器与该系统电源共享该开路功率开关电路与该功率隔离变压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功率隔离变压器还包括:第三绕组,该第三绕组位于该功率隔离变压器的二次侧,其中,一用以提供待机电源的待机电源电路耦接于该功率隔离变压器的该第三绕组,该开路功率开关电路、该功率隔离变压器与该背光驱动电路是形成该电源供应装置的灯管驱动器;该开路功率开关电路、该功率隔离变压器与该用以提供待机电源的待机电源电路是形成该电源供应装置的待机电源;以及该灯管驱动器与该待机电源共享该开路功率开关电路与该功率隔离变压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背光驱动电路包含有:
灯管电流暨调光控制模块,用来接收该第一电压信号以产生控制信号,其中该控制信号被用来控制驱动该灯管的电流与亮度;以及
灯管驱动模块,耦接于该灯管电流暨调光控制模块,用来依据该控制信号来产生至少一第一输出驱动信号以驱动该灯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背光模块包含有多根灯管;以及该灯管驱动模块包含有:
变压器阵列,用以依据该控制信号产生多个第一输出驱动信号来驱动该多根灯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背光模块包含有多根灯管;以及该灯管驱动模块包含有:
变压器,耦接于该灯管电流暨调光控制模块,用以依据该控制信号产生变压器输出信号;以及
灯管电流平衡模块,耦接于该变压器,用来依据该变压器输出信号以产生多个第一输出驱动信号以驱动该多根灯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背光模块包含有多根灯管;以及该灯管驱动模块包含有:
第一变压器,耦接于该灯管电流暨调光控制模块,用以依据该控制信号来产生第一变压器输出信号;
第二变压器,耦接于该灯管电流暨调光控制模块,用以依据该控制信号来产生第二变压器输出信号;
第一灯管电流平衡模块,耦接于该第一变压器,用以依据该第一变压器输出信号以分别产生多个第一输出驱动信号至该多根灯管的第一端;以及
第二灯管电流平衡模块,耦接于该第二变压器,用以依据该第二变压器输出信号以分别产生多个第二输出驱动信号至该多根灯管的第二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灯管驱动模块包含有至少一变压器,以及该灯管电流暨调光控制模块包含有:
电流检测单元,用来检测该第一电压信号的电流并产生检测结果;
可变阻抗器,其一端耦接于该电流检测单元,其另一端耦接于该变压器的一端;
驱动单元,耦接于该可变阻抗器,用来控制该可变阻抗器的阻抗值;
反馈单元,耦接于该电流检测单元与该驱动单元;
交流开关,耦接于该功率隔离变压器的该第一绕组与该变压器的另一端;以及
脉冲宽度调制调光单元,耦接于该交流开关与该反馈单元,用来依据脉冲宽度调制机制控制该交流开关的开关时间,并输出调光控制信号至该反馈单元,其中该反馈单元参考该调光控制信号与该检测结果而经由该驱动单元调整该可变阻抗器的该阻抗值。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开路功率开关电路包含有:
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与控制端,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直流电源与该功率隔离变压器的该一次侧绕组的一端;
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与控制端,该第二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晶体管的该第二端;
电容器,其一端耦接于该功率隔离变压器的该一次侧绕组的另一端,其另一端耦接于该第一晶体管的该第二端与该第二晶体管的该第一端;
电阻器,耦接于该第二晶体管的该第二端与一参考电压电平;
开路电流模式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耦接于该第一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该第二晶体管的该控制端与该电阻器,用来控制该第一、第二晶体管的导通状态;以及
灯管点灯控制模块,耦接于该开路电流模式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用来控制该开路电流模式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以点亮该灯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源电路包含有:
整流滤波模块,耦接于该功率隔离变压器的该第二绕组,用来整流该第二电压信号并对整流后的该第二电压信号进行滤波以提供该输出电源信号。
CN200920009879U 2009-02-25 2009-02-25 电源供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8389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09879U CN201383895Y (zh) 2009-02-25 2009-02-25 电源供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09879U CN201383895Y (zh) 2009-02-25 2009-02-25 电源供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83895Y true CN201383895Y (zh) 2010-01-13

Family

ID=41527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098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83895Y (zh) 2009-02-25 2009-02-25 电源供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83895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4965A (zh) * 2010-05-12 2011-11-16 登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控制器及照明驱动系统
CN106604478A (zh) * 2017-01-22 2017-04-26 上海新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功率led背光的驱动系统
CN109613331A (zh) * 2018-12-19 2019-04-1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双负载阵列的交流电充电桩检测负载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4965A (zh) * 2010-05-12 2011-11-16 登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控制器及照明驱动系统
CN106604478A (zh) * 2017-01-22 2017-04-26 上海新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功率led背光的驱动系统
CN106604478B (zh) * 2017-01-22 2019-02-26 上海新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功率led背光的驱动系统
CN109613331A (zh) * 2018-12-19 2019-04-1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双负载阵列的交流电充电桩检测负载及方法
CN109613331B (zh) * 2018-12-19 2020-11-2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双负载阵列的交流电充电桩检测负载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42712B2 (e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CN102243850B (zh) 背光源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液晶电视机
CN101938222B (zh) 一种供电装置和为显示装置提供背光的背光系统
CN102065600B (zh) 一种led调光驱动系统
CN102055341B (zh) 一种开关电源的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
CN105960070B (zh) 一种单反馈直推式dc调光led灯管驱动电路
CN102904449A (zh) 提供功率转换器缆线补偿的调整电路
CN103476176B (zh) 背光源驱动电路和电视机
WO2021185150A1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CN101548585A (zh) 用于给电负载如光源馈电的单元装置、对应电路和设计方法
CN101621877A (zh) 发光二极管的电流供电电路以及电流控制电路
CN101902853A (zh) 均流装置及方法、led照明器具、lcd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
CN201608941U (zh) 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
TWI556215B (zh) Large area RGB LED lighting with a drive
CN202210400U (zh) 背光源驱动电路及液晶电视机
CN201383895Y (zh) 电源供应装置
CN102665347B (zh) 一种高效的LED Light Bar驱动电路
CN201859637U (zh) 隔离型发光二极管驱动器
CN111724747B (zh) 显示装置及电源启动方法
CN104467424A (zh) 用于显示面板的开关电源
CN101814843A (zh) 电源系统
WO2023109168A1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CN102752918B (zh) 一种由次级侧控制的半桥架构的led驱动电路
CN202679715U (zh) 一种高效的LED Light Bar驱动电路
CN110769173B (zh) 一种电视电源系统及电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GUANGBAO ELECTRIC UANGZHOU)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ILITEK ELECTRONIC (GUANGZHOU)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Gu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Zone, No. twenty-five West spectrum

Patentee after: Lite-On Electronic (Guangzhou) Co., Ltd.

Patentee after: Lite-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510663 Gu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Zone, No. twenty-five West spectrum

Patentee before: Xuli Electronics (Guangzhou) Co., Ltd.

Patentee before: Lite-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13

Termination date: 2014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