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91929Y - 钻床 - Google Patents

钻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91929Y
CN201091929Y CNU2007200469448U CN200720046944U CN201091929Y CN 201091929 Y CN201091929 Y CN 201091929Y CN U2007200469448 U CNU2007200469448 U CN U2007200469448U CN 200720046944 U CN200720046944 U CN 200720046944U CN 201091929 Y CN201091929 Y CN 20109192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bench
carriage
drilling machine
lathe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4694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沃伦·布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04694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9192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9192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9192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钻床,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配接的机柱、与所述机柱配接的主轴箱,其中主轴箱包括动力装置、和由动力装置驱动运转的工作头,所述钻床还包括第一、第二工作台,且在两个工作台之间还设置有位置快换装置,所述位置快换装置可选择地将第一、第二工作台快速调整至工作位置,作为支撑工件的支撑平面。而两个工作台之中一个为V形工作台,一个为传统的工作台,这样,只需通过位置快换装置来选择第一或第二工作台作为工件支撑平面,使得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无需拆卸V形工装,非常方便,而且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钻床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床,尤其是具有至少两个工作台的新型钻床。
背景技术
钻床是机械加工常见设备之一,现有的钻床主要由机座、设置于机座上的机柱、及用来放置工件的工作台,以及主轴箱组成,其中主轴箱包括电机、传动机构、主轴及安装在主轴上的钻头,电机旋转时,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主轴转动,从而实现对工件的钻孔加工。工作台为一平面,当需要加工圆柱形的工件时,就必须使用专用的V形工装来支撑工件;当加工非圆柱形的工件时,又需要将该专用夹具拆掉。所以操作起来非常不方便。如美国公告专利第5318392号公开了一种钻床,该钻床分别设有滑动连接在机柱上的传统工作台和护栏装置。当加工圆柱形工件时,就需要在护栏装置上配接专用的V形工装,再通过传统的虎钳夹紧;而当加工方形工件时,如不是在特殊面上钻孔,就需要将该专用的V形工装拿掉。由此可见,这种传统的钻床在使用过程中,操作起来非常不方便,而且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拆卸专用工装、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的钻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床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配接的机柱、与所述机柱配接的主轴箱,其中主轴箱包括动力装置、和由动力装置驱动运转的工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床进一步包括第一、第二工作台,且于第、第二工作台之间设置有位置快换装置,所述位置快换装置包括自机柱或底座二者之一延伸的机床托架、与机床托架配接的工作台托架、及设置于工作台托架与第一、第二工作台之间的连接柱,且机床托架与机柱之间、工作台托架与机床托架之间及连接柱与工作台托架之间,其中至少有一处为活动配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第一、第二工作台其中之一是V形工作台,所述V形工作台中间设有收容工件的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第一、第二工作台之间设置了位置快换装置,使得第一、第二工作台可选择地作为支撑工件的工作台,被调整至工作位置,而且其中一个为V形的工作台,一个为传统的工作台。这样,如果工件为圆柱形,只需使用位置快换装置,使V形的工作台作为支撑平面,无需装上特殊的V形工装,就可以支撑工件;而且V形的工作台中间位置还设有开槽,这样也可以用来支撑方形工件;如果工件比较大,不适合用V形的工作台来支撑,使用位置快换装置,使传统的工作台作为支撑平面。这样,无需拆卸V形工装,使得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非常方便,而且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钻床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第一工作台作为支撑面)。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钻床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钻床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b是图3a中机柱旋转180度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钻床第一实施例中升降装置和第一定位机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钻床第一实施例中夹紧机构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钻床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第二工作台作为支撑面)。
图7是本实用新型钻床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第二工作台作为支撑面)。
图8是本实用新型钻床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第二工作台作为支撑面)。
图9是本实用新型钻床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第一工作台作为支撑面)。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钻床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第二工作台作为支撑面)。
图11是本实用新型钻床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钻床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其中:
1,1c底座                2,2c机柱       21,21c,21d机床托架
211.长槽                 2111.内壁     212.中心孔
215,216第一、第二凹槽   218.轴套        23.收容槽
24.升降装置              241.升降手柄    242.蜗杆
243.蜗轮                 244.齿条        245.止动环
25.第一止动件            3.主轴箱        31.钻头
32.钻夹头                33.轴线                       34.操作手柄
4,4b,4b’夹紧机构      41.夹紧手柄                   42.偏心轮
43.销子                  44.连接件                     441,442连接件的一端、另一端
5,5b工作台组件          51,51b,51b’工作台托架      51c,51d,51d’工作台托架
52,52a第一工作台        52c,52d第一工作台            521.收容孔
522.工装槽               53,53b第二工作台             53c,53d第二工作台
531.槽                   532,533第一、第二侧边        534.收容空间
535.定位销               54,54b,54b’固定装置        54c,54d,54d’固定装置
541.固定手柄             542.卡圈                      543.螺栓
544.轴耳                 545.间隙                      55,55d,55dd’轴线
56,56b,56b’连接柱     56c,56d,56d’连接柱         57.第二止动件
6第一定位机构            61.按钮                       62.连接轴
621.第一端               622.轴颈                      623.轴端
63.第一弹簧              64.第一定位件                 641.较宽的一端
642.较窄的一端           643.外表面                    65.定位柱
66,67第一、第二定位孔   7,7a,7b第二定位机构         71.辅助定位机构
711.定位孔               712.钢球                      713.第二弹簧
714.螺柱                 715.收容槽                    8,8b,8c,8d位置快换装置
100.较短的圆形工件       200.较长的圆形工件            300.方形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创作构思,本说明书揭示四种实施方式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
如图1所示,一种钻床,包括底座1、与底座1配接并沿Z轴延伸的机柱2、配接于机柱2上方的主轴箱3,其中主轴箱3包括动力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为电机,图中未示)和旋转的钻夹头32,钻夹头32用来夹紧钻头31或其它与之相匹配的工作头,通过操作操作手柄34使钻夹头32和钻头31相对于其中心轴线33做上、下运动。而主轴箱3里面具体的传动结构同于传统的钻床,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在机柱2大致中间位置配接有工作台组件5,该工作台组件5包括第一、第二工作台52、53,其中第一工作台52为传统工作台,主要用来支撑一般的工件;第二工作台53为V形工作台,主要用来支撑圆柱形工件,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工件的形状,将第二工作台53设计成其它形状。在第一、第二工作台之间设置有位置快换装置8,该位置快换装置8可选择地将第一、第二工作台52、53快速调整至工作位置,使得操作者在使用时,在加工不同形状的工件,省去拆卸专用工装的麻烦。其主要包括活动配接在机柱2的机床托架21、设于机床托架21上并沿垂直于Z轴的Y轴延伸的工作台托架51、及连接第一、第二工作台的连接柱56,其中工作台托架51相对于机床托架21围绕Y轴旋转,第一、第二工作台52、53通过该连接柱56与工作台托架51连接,且在两者之间还设有固定装置5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工作台52、53相对于Y轴呈180度分布,通过连接柱56连接在一起。而本实施例中所揭示的两个工作台相对于Y轴对称设置仅为本实用新型构思的优选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设计多个工作台来方便地对不同工件进行加工,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构思内。
如图2所示,该机床托架21包括用来收容机柱2的轴套218,而轴套218的内径略大于机柱2的直径,这样使得机床托架21相对于机柱2既可以旋转,也可以和上、下滑动。为了方便调节机床托架21相对于机柱2上的高度,在两者之间还设有升降装置24。
如图4所示,该升降装置24包括枢轴设置于机床托架21上的升降手柄241,与之配接的蜗杆242,枢轴连接于机床托架21的蜗轮243,及可活动设置于机柱2上的齿条244,其中蜗轮243同时与蜗杆242及齿条244啮合,而且由于蜗轮243和蜗杆242会自锁,所以不操作升降手柄241,机床托架21不会相对于机柱2上、下活动。而当需要调节机床托架21相对于机柱2的高度,只需操作升降手柄241,使其带动蜗杆242旋转,这样蜗杆242啮合蜗轮243,而蜗轮243又与齿条244啮合,从而使得机床托架21相对于机柱2滑动。如图3a所示,机床托架21上对称设有第一、第二凹槽215、216,其中第二凹槽216用来收容齿条244,且齿条244的宽度大于第一凹槽215的宽度。机柱2上设有上、下两个止动环245,使得齿条244相对于机柱2可相对于Z轴旋转(如图1所示),但不能沿Z轴移动。如图3b所示,机床托架21旋转了180度,当机床托架21旋转过程中,带动齿条也一起旋转。
机床托架21可以相对于机柱2围绕Z轴旋转,但旋转后容易使工作台的中心轴线55与钻头的轴线33不对齐(如图6所示)。所以在机床托架21和机柱2之间还设有第一定位机构6。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定位机构6包括活动设置在机床托架21上的第一定位件64、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柱2上的收容槽23,其中定位件64可选择收容于所述收容槽23内。该第一定位件64为“凸字”形块,较宽的一端641收容于机床托架21的第一凹槽215中,较窄的一端642可选择收容于所述收容槽23内,第一定位件64上设有第一、第二定位孔66、67,定位柱65通过第二定位孔67固定连接在定位件上。
为了可以方便操作定位件,该第一定位机构6还包括按钮61、与之固定配接的连接轴62、套接在该连接轴62上的第一弹簧63,其中连接轴62为一台阶轴,包括连接按钮61的第一端621、与第一定位件64配合的轴端623、及位于两者之间且靠近轴端623的轴颈622,在第一端621上还设有与机床托架21上的螺纹孔配合螺纹。该连接轴62同时穿过机床托架21螺纹孔和第一定位件64的第一定位孔66与第一定位件64配合;而定位柱65位于轴颈622处;第一弹簧63位于机床托架21的第一凹槽215中,一端抵靠该第一凹槽215的内壁,另一端抵靠着第一定位件64。
如图4所示,第一定位件64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其较窄的一端642收容于所述收容槽23内,再旋紧按钮61,使得第一定位件64的较窄的一端642的外表面643与机床托架21的表面紧密接触,这样机床托架21相对机柱2固定,而工作台的中心轴线55与钻头的轴线33对齐(如图1所示);如果由于加工的需要,想要机床托架21带动工作台组件5相对于机柱2旋转时,只需反方向旋松按钮61,使其沿着E移动,轴端623与定位柱65接触,带动定位柱65一起向E方向移动,而由于第一定位件64与定位柱65固定连接,这样就带动第一定位件64也一起沿着E方向移动,进而压缩第一弹簧63,且使得第一定位件64较窄的一端642脱离收容槽23,也就使得较窄的一端642的外表面643与机床托架21的表面松开,这样就使得机床托架21可以相对于机柱2自由旋转(如图6所示)。
在机床托架21和工作台托架51之间设置有用来固定工作台托架与机床托架相对位置的夹紧机构4。如图2和图5所示,夹紧机构4包括夹紧手柄41和与之配接的偏心轮42,及与偏心轮42配接的连接件44,其中夹紧手柄41位于机床托架21的长槽211;偏心轮42通过销子43枢轴连接于机床托架21上,且偏心轮42有选择的与长槽211的内壁2111配合;连接件44的一端441设有与销子43配合的孔,连接件44通过孔和销子43的配合使其与偏心轮42配接,连接件44的另一端442设有与螺母45配合的螺纹,同时连接件44穿过机床托架的中心孔212和工作台托架的中心孔(图中未示),这样工作台托架51就可以带着第一、第二工作台52、53相对于机床托架21围绕Y轴旋转。当偏心轮42与长槽的内壁2111紧密配合处于第一位置,这时工作台托架51与机床托架21固定连接在一起,不能相对转动;而当旋转夹紧手柄41(如图6中虚线位置)处于第二位置,偏心轮42与长槽的内壁2111之间产生间隙,这样工作台托架51和机床托架21之间也会产生间隙,如此工作台托架51就可以相对于机床托架21自由旋转。
工作台托架51相对于机床托架21围绕Y轴自由旋转,使第一工作台52和第二工作台53可以在任意位置支撑工件,但是水平位置是比较常用的(相当于0度),所以在机床托架21和工作台托架5 1之间还设有第二定位机构7。如图2示所示,该第二定位机构7包括设置在机床托架21上的第一止动件25,及对称设置于工作台托架51上的两个第二止动件57(只显示了其中一个),通过第二止动件57分别与第一止动件25的配合,来实现第一工作台52和第二工作53各自的水平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止动件25为机床托架21上突块,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止动件57为工作台托架51上的突起的接触面。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机床托架21上设置了第一止动件25,使得第一工作台52和第二工作53都只能旋转180度,而不是360度,如图2所示,这时工作台只能围绕Y轴沿F方向旋转。
使用过程中,操作者也有可能需要加工一些倾斜的孔,使用到一些特殊角度,如15度、30度或45度等等(图2中仅显示了±45度,和0度),该钻床在机床托架21和工作台托架51之间还设有辅助定位机构71,该辅助定位机构71包括若干个设置在机床托架21上的定位孔711、与定位孔711配合的钢球712、以及第二弹簧713,工作台托架51上的设有收容槽715,通过螺柱714将钢球712和第二弹簧713收容于收容槽715中,旋转工作台托架51时,钢球712与定位孔711配合来确定特殊角度,在施加力,钢球712又会自动脱开与定位孔711的配合,使工作台托架51又可以自由旋转。
在连接柱56和工作台托架51之间还设有固定装置54。如图2所示,固定装置54包括用来收容连接柱56的卡圈542、枢轴连接于卡圈542的固定手柄541、及螺柱543,其中卡圈542为非圆柱形,其设有一对向外延伸且具有间隙545的轴耳544,这样使得该卡圈542具有一定的弹性,而且在其中的一只轴耳上设有与螺柱543配合的螺纹孔(图中未示);在另一只轴耳上设有收容螺柱543的通孔(图中未示)。当需要固定工作台时,只需旋紧固定手柄541,使其带动螺柱543沿着G’方向移动,这样,间隙545逐渐减少,卡圈542和连接柱56之间越来越紧,如此,就可以固定工作台使其不能相对于中心轴线55(如图1的示)轴旋转;当需要旋转工作台,使其可以围绕中心轴线55(如图1的示)旋转时,这时反方向旋松固定手柄541,使其带动螺柱543旋转且沿着G方向移动,这样,间隙545逐渐增大,到达一定程度时,卡圈542也会自动回复,使得卡圈542和连接柱56相对松开,如此,就可以使工作台相对于中心轴线55旋转,当然也可以调节工作台相对于工作台托架51之间的相对高度。
再参见图1所示,作为支撑工件的工作台是传统的第一工作台52,上面设有收容钻头31的收容孔521和一些可收容专用工装的工艺槽522,操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配专用工装进行操作。如图6所示,作为支撑工件的工作台是V形的第二工作台53,该V形工作台具有第一、第二侧边532、533,及由两侧边形成收容空间534,该收容空间534主要是用来支撑圆柱形工件,所以如需在较短圆柱形工件100上加工孔时,无需安装专用的V形工装,只需将工作台相对于Y轴旋转,使第二工作台53作为工件支撑表面。如需加工垂直孔时,可以利用第二定位机构7,使第二止动件57与第一止动件25的配合,使第二工作台53到达水平位置,当然,在这里如需加工倾斜孔时,也可以参照上述的步骤,使用辅助定位机构71来实现特殊角度,如不是特殊角度可以使用刻度盘(图中未示)来实现。如图6所示,因为该工件100为较短的圆柱形工件,可以将工件置于第二工作台53的一端,所以可以旋转机床托架21,使需要加工的中心孔对准钻头的中心轴33,当然也可以将工件100置于第二工作台53的中间位置(图中未示),就无需旋转机床托架21。图7是第二工作台53用来支撑较长的圆柱形工件200进行加工,其可以将工件200的中心大致设置于工作台的中心轴线55,这样就无需旋转机床托架21;如图8所示,第二工作台53在第一、第二侧边532、533大致中间位置对称设有收容工件的槽531,该槽531主要是用来支撑方形工件300,而且在槽531对角的位置而设有两个定位销535(图中只显示了其中一个),该定位销535使得在支撑方形工件时更稳定。由此,只需相对于Y轴旋转工作台,使第一、第二工作台52、53替换的作为工件支撑平面,这样,使得操作者在使用钻床时无需拆卸V形工装,非常方便,而且省时、省力。
图9至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其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所不同的是:如图9所示,工作台组件5b包括相对于Z轴呈180度设置的第一、第二工作台52b、53b,位置快换装置8b包括同设于机床托架21b上并沿Y轴双向延伸的工作台托架51b,51b’,其延伸末端分别通过连接柱56b、56b’与第一、第二工作台52b、53b连接,在连接柱56b、56b’和工作台托架51b,51b’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54b、54b’;机床托架21b与工作台托架52b、53b之间相对于与机柱2左、右对称设有夹紧机构4b、4b’及第二定位机构7b、7b’。而机床托架21b同第一实施例中可以围绕Z轴相对于机柱2旋转,且与机柱2之间设有第一定位机构6,至于固定装置54b、54b’,夹紧机构4b、4b’,及第二定位机构7b、7b’具体的结构也同第一实施例,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如图9所示,传统的第一工作台52b作为工件支撑表面;如图10所示,V形的第二工作台53b作为工件支撑表面。由此,只需相对于Z轴旋转工作台,使第一、第二工作台52b、53b替换的作为工件支撑平面。这样无需拆卸V形工装,使得操作者在使用钻床时,非常方便,而且省时、省力。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其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所不同的是:机柱2c是C型机构,位置快换装置8c包括沿Z轴延伸的机床托架21c,设置于该机床托架21c上并沿垂直于Z轴的Y轴延伸的工作台托架51c,及与工作台托架51c旋转配接的连接柱56c,这样连接柱56c可围绕Y轴旋转,而工作台托架51c和连接柱56c之间设有固定装置54c,在这里固定装置54c的具体结构与第一实施例有所不同,主要使用了传统的螺钉锁紧结构,在这里就不详细描述。当然在连接柱56c相对于工作台托架51c的过程中,钻床还设有同于传统钻床上的刻度指示装置,在这里也不详细描述。机柱2c通过机床托架21c配接于C型底座1c上,当然该机柱2c可以直接设置于底座1c上,而机床托架21c直接设置于机柱2c上(未图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工作台52c、53c相对于Y轴呈180度设置并通过连接柱56c连接在一起。当然在这里连接柱56c可以围绕中心轴线旋转,使得第一、第二工作台52c、53c也可以根据需要相对于中心轴线55旋转。而为了调节工作台的高度,在机床托架21c和工作台托架51c之间设有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升降装置(未图示),和可以实现定位和锁紧的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定位机构6c,其具体结构就不详细描述。当使连接柱56c围绕Y轴旋转,使得第一、第二工作台52c、53c也可以围绕Y轴旋转,这样,可以根据工件的形状,通过位置快换装置8c来选择由第一或第二工作台52c、53c作为工件的支撑平面。如此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无需拆卸V形工装,非常方便,而且省时、省力。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其中与第三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所不同的是:位置快换装置8d包括可旋转配接于机柱2c上的机床托架21d,并具有旋转轴线X,第一、第二工作台托架51d、51d’设于该机床托架21d上并具有一定的夹角,和与第一、第二工作台托架51d、51d’分别配接的第一、第二连接柱56d、56d’,其中机床托架21d上有轴承(未图示)装置,这样使得该机床托架21d可以相对于机柱2c旋转;第一、第二连接柱56d、56d’分别与第一、第二工作台52d、53d之间分别设置有固定装置54d、54d’,该固定装置54d、54d’具体的结构同第一实施例,可以使得第一、第二工作台52d、53d相对于各自的中心轴线55d、54d’旋转、或是调节第一、第二工作台52d、53d相对于第一、第二工作台托架51d、51d’的相对高度。
当使机床托架21d围绕旋转轴线X旋转时,就会带动第一、第二工作台托架51d、51d’旋转,这样使得第一、第二工作台52d、53d也可以围绕X轴旋转,这样,可以根据工件的形状,通过位置快换装置8d来选择由第一工作以52d或第二工作台53d来作为工件的支撑平面。如此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无需拆卸V形工装,非常方便,而且省时、省力。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而提供的最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易于思及的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之内。

Claims (14)

1.一种钻床,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配接的机柱、与所述机柱配接的主轴箱,其中主轴箱包括动力装置、和由动力装置驱动运转的工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床进一步包括第一、第二工作台,且于第、第二工作台之间设置有位置快换装置,所述位置快换装置包括自机柱或底座二者之一延伸的机床托架、与机床托架配接的工作台托架、及设置于工作台托架与第一、第二工作台之间的连接柱,且机床托架与机柱之间、工作台托架与机床托架之间及连接柱与工作台托架之间,其中至少有一处为活动配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工作台其中之一是V形工作台,所述V形工作台中间设有收容工件的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柱沿Z轴延伸,所述机床托架活动配接于所述机柱上,工作台托架设于机床托架并沿垂直于Z轴的Y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第二工作台可围绕Y轴或Z轴至少其中之一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工作台相对于Y轴呈180度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工作台相对于Z轴呈180度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托架配接于机柱或底座上并沿Z轴延伸,所述工作台托架设于机床托架并沿垂直于Z轴的Y轴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柱可旋转的配接于所述工作台托架上,所述第一、第二工作台可围绕Y轴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工作台可围绕Y轴旋转,且相对于Y轴呈180度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柱为异形结构,所述机床托架旋转配接于所述机柱上并具有旋转轴线X,所述第一、第二工作台托架设于机床托架并具有一定的夹角,所述第一、第二工作台可围绕X轴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托架和所述机床托架之间设置有用来固定工作台托架与机床托架相对位置的夹紧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枢轴连接于机床托架上的偏心轮、连接偏心轮和工作台托架的连接件,其中偏心轮具有两个位置,在第一位置,工作台托架相对于机床托架被固定;在第二位置,工作台托架相对于机床托架可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柱和所述机床托架之间设置有用来固定机床托架与机柱相对位置的第一定位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活动设置在机床托架上的第一定位件、设置于所述机柱上的收容槽,其中所述第一定位件可选择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托架和机床托架之间设置有用来固定工作台托架与机床托架相对位置的第二定位机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机床托架上的第一止动件,及对称设置于工作台托架上的第二止动件,其中第二止动件可选择的与第一止动件配合。
CNU2007200469448U 2007-09-04 2007-09-04 钻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9192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469448U CN201091929Y (zh) 2007-09-04 2007-09-04 钻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469448U CN201091929Y (zh) 2007-09-04 2007-09-04 钻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91929Y true CN201091929Y (zh) 2008-07-30

Family

ID=39899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4694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91929Y (zh) 2007-09-04 2007-09-04 钻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91929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0175A1 (fr) * 2007-09-03 2009-03-12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erceuse
CN102528118A (zh) * 2012-02-26 2012-07-04 胡达广 可快速转换工作台的钻床
CN102990370A (zh) * 2012-12-19 2013-03-27 南通第五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钻床用双工位翻转工作台
CN103192431A (zh) * 2012-01-10 2013-07-10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台式工具
CN103658726A (zh) * 2013-12-01 2014-03-26 苏州蓝王机床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台钻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0175A1 (fr) * 2007-09-03 2009-03-12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erceuse
CN101380682B (zh) * 2007-09-03 2012-01-25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钻床
CN103192431A (zh) * 2012-01-10 2013-07-10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台式工具
CN103192431B (zh) * 2012-01-10 2015-11-25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台式工具
CN102528118A (zh) * 2012-02-26 2012-07-04 胡达广 可快速转换工作台的钻床
CN102990370A (zh) * 2012-12-19 2013-03-27 南通第五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钻床用双工位翻转工作台
CN103658726A (zh) * 2013-12-01 2014-03-26 苏州蓝王机床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台钻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20613Y (zh) 钻床
CN201091929Y (zh) 钻床
CN111745176A (zh) 一种组合镗床及镗孔加工方法
CN101380681B (zh) 钻床
CN201108974Y (zh) 钻床
CN108637736B (zh) 一种弧形板状件的工装系统
CN216680289U (zh) 一种多角度钻孔的摇臂钻床
CN108637300B (zh) 一种钻孔方法
CN211708177U (zh) 一种可更换钻头的台钻
CN113953561A (zh) 定位夹紧装置
US2629292A (en) Machine-tool unit
CN209998797U (zh) 一种旋转式装夹工装
CN112122662B (zh) 一种桥壳钻孔用工装
CN111250761A (zh) 一种可更换钻头的台钻
CN219900346U (zh) 一种半轴毛坯立式钻孔装置
KR930001090B1 (ko) 나사깍기 기계용 리이밍공구
CN216542921U (zh)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生产用夹持工装
CN212496539U (zh) 具有多方向螺栓孔工件的钻孔工装
CN2423048Y (zh) 折臂式回转机床
JPH05285756A (ja) 多用途加工機
CN219747011U (zh) 一种用于三轴机床的旋转工装
CN218745291U (zh) 一种用于汽封体斜槽加工工装
CN220217462U (zh) 快速转换的多功能钻铆装置
CN215657938U (zh) 一种石油钻井工具制造用摇臂钻床用的工件定位机构
CN213437356U (zh) 一种加工角度可调的钻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30

Termination date: 201609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