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5630A - 一种实现虚拟用户交换机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虚拟用户交换机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5630A
CN1925630A CNA200510093607XA CN200510093607A CN1925630A CN 1925630 A CN1925630 A CN 1925630A CN A200510093607X A CNA200510093607X A CN A200510093607XA CN 200510093607 A CN200510093607 A CN 200510093607A CN 1925630 A CN1925630 A CN 19256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user
application server
centrex
soft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936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建芬
胡一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Ltd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Ltd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Ltd China filed Critical Siemens Ltd China
Priority to CNA2005100936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25630A/zh
Priority to PCT/EP2006/065733 priority patent/WO2007025950A1/en
Publication of CN1925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56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314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in private branch excha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7/00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 H04M2207/45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public-private interworking, e.g. centr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28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i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4Additional connecting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frequently-wanted subscribers, e.g. abbreviated di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6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providing telephone service, e.g.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including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with a packet-switched transport lay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虚拟用户交换机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一种通信网络中,该通信网络包括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至少一个软交换,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为上述商业组内的用户定义一个属性;第二,将上述属性映射为接入码;第三,将上述接入码插入被叫方号码前面;第四,软交换基于上述接入码路由到上述应用服务器。采用本方法,对于同一个商业组里的各种用户之间,都使用应用服务器的业务逻辑,都可以拨打组内小号、显示组内小号,大大节省了组内不同类型用户之间的拨打费用。同时,只需配置应用服务器的话务员功能,并且能够满足未来固定、移动通信网络融合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虚拟用户交换机的方法及设备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虚拟用户交换机的方法,尤其是在固定网络中实现虚拟用户交换机的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设备。
(二)背景技术
虚拟用户交换机(又称集中式用户交换业务,Centrex)是数字程控交换机所具有的一种功能。
Centrex能够为商业组(Business Group;BG)用户提供类似用户小交换机的功能,商业组用户无需购买实物形式的用户小交换机,只需在电信局的交换机上根据该商业组用户要求将部分市话用户划为一个用户群。
上述用户群内的用户拥有一长一短两个电话号码:大号(又称长号,Long Number),即外线直拨电话号码;小号(又称短号,Short Number),即用户群内“分机(Extension)”号码,长短号并存使用。同一用户群内的“分机”用户,不受“总机”设备、地域的限制,可以分布在本地同一交换局内的任一地点,因此Centrex适用于集团(或单位)客户使用。电话容量可以从十几门到上十万门,随使用单位的需求配置。
目前已经有程控交换机实现了Centrex,但是,这些程控交换机都只是针对基于特定种类协议的用户单独实现了Centrex(也称基于特定域的Centrex)。例如,对使用基于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MGCP)的综合接入设备(Integrated Access Device;IAD)和使用基于媒体网关控制协议H.248的综合接入媒体网关(Integrated Access Media Gateway;AG)的用户;又例如,对使用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的用户;再有,对公共交换电话网(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的用户都分别实现了Centrex。
但是,现有技术中上述Centrex都只是分别实现基于特定种类协议的用户(特定域的用户)的Centrex,不存在所有域的用户都能使用的统一的Centrex。采用上述这种基于特定用户单独实现的Centrex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首先,如果一个商业组内存在多种类型的用户,由于不同类型的用户不能放在同一个用户群里面,因此如果一个用户群的用户向同一商业组内另外一个用户群的用户发起呼叫,必须拨打该用户的长号,而拨打长号的费用远远高于拨打短号的费用(许多情况下短号甚至免费),因此商业组用户即使拨打同组内的不同类型用户也需要额外的费用,增大了商业组的经济负担。
其次,由于每种类型的用户都存在Centrex,需要为每种类型的Centrex配置话务员功能,一方面需要多个话务员,另一方面由于这些话务员都是单独存在,不能统一到一起,因此对于同一个商业组内的号码进行查询带来不便。而且,除了话务员要单独设置外,对这些Centrex的管理平台以及计费系统都要分别设置,增大了商业组内部管理平台和计费系统的复杂性。
再次,这种基于特定用户单独实现的Centrex不利于扩展到多设备提供商的虚拟用户交换机,无法满足目前国内运行商提出的不同厂商、各种用户类型、跨地域的设备组成的WAC(WideArea Centrex)的需求。
(三)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虚拟用户交换机的方法,使得同一个商业组内的多种类型用户能够放置在同一个用户群里面,从而该商业组内的用户之间能够通过拨打小号实现通信,并且能够在同一个商业组内设置统一的话务员、管理平台以及计费平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实现虚拟用户交换机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一种通信网络中,该通信网络包括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至少一个软交换,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为一个商业组内的用户定义一个属性;
(2)将上述属性映射为一个接入码;
(3)将上述接入码插入被叫方号码前面;
(4)上述软交换基于上述接入码路由到上述应用服务器。
其中,上述应用服务器具有虚拟用户交换机功能。
在上述步骤(4)中,呼叫被路由到上述应用服务器之后,上述应用服务器在被叫号码前面插入第二个接入码。上述第二个接入码被软交换映射为一种主叫用户类别。
上述软交换可以为窄带软交换,也可以为宽带软交换,该宽带软交换通常用来连接SIP用户。在上述软交换与公共交换电话网的服务器之间,通常通过一个媒体网关连接,由该软交换控制上述媒体网关。
使用会话初始协议的用户可以通过一个安全网关连接到上述应用服务器;使用会话初始协议的用户还可以通过一个宽带软交换或SIP服务器连接到上述应用服务器。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应用上述方法的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含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至少一个软交换,其中,上述软交换具有一个判断单元,该单元判断若一个呼叫的被叫用户前面带有接入码,则将该呼叫路由到上述应用服务器。
其中,上述应用服务器具有业务逻辑单元,从上述软交换路由到该应用服务器的呼叫使用该业务逻辑单元。
可见,本发明所提供的实现虚拟用户交换机的方法,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特点:
(1)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统一的虚拟用户交换机功能,因此对于各种用户接入类型,例如SIP用户、MGCP用户、H.248用户、ISDN用户、模拟用户POTS都能够使用统一的Centrex特征,即对于同一个商业组里的各种用户之间,都使用应用服务器的业务逻辑,都可以拨打组内小号、显示组内小号,这大大节省了组内不同类型用户之间的拨打费用。
(2)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统一的虚拟用户交换机功能,每个单独类型的Centrex无需再专门配置各自的话务员,而只需再应用服务器上配置一个统一的话务员,使用该应用服务器上的话务员功能(Attendant Service),因此便于商业组内号码的集中维护和管理。无需单独为每种类型的用户设置单独的管理平台和计费系统,而只需使用一个统一的基于应用服务器的管理平台和计费系统。
(3)本发明不仅对固定网络的用户适用,由于应用服务器也可以用于移动网络,因此本发明对于采用基于IP的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技术的移动和固定通信融合网络也同样适用,便于新技术、新功能的引入和网络升级。
(4)采用本发明,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用户来说,便于扩展到多设备提供商的虚拟用户交换机,满足目前国内运行商提出的不同厂商、各种用户类型、跨地域的设备组成的WAC(Wide Area Centrex)需求,能够充分利用家庭办公(Hosted Office)中已经存在的功能。
(四)附图说明
图l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信令流程图,表示一个EWSD交换机(Exchange EWSD;EXEWSD)上的用户呼叫一个使用MGCP协议的软交换(MGCF hiE9200)用户或者呼叫第三方用户的信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信令流程图,表示一个EWSD交换机上的用户呼叫一个使用SIP协议的用户的信令流程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这些具体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具有限制性。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图。在图1的结构中,hiQ4200是实现统一Centrex的应用服务器,hiE9200通过SIP接口直接连接到hiQ4200。由于EWSD没有直接连接到hiQ4200的接口,因此EWSD先连接到hiE9200,再通过hiE9200连接到hiQ4200,这样EWSD用户就可以使用hiQ4200的业务逻辑。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下可以连接数字电话ISDN,也可以连接模拟电话POTS。
综合接入设备IAD和综合接入媒体网关AG分别通过媒体网关控制协议和H.248与软交换hiE9200相连。基于SIP的客户端则通过一个SIP服务器连接到应用服务器。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表示一个公共交换电话网中EWSD交换机(Exchange EWSD;EX EWSD)上的用户呼叫一个使用MGCP协议的软交换(MGCF hiE9200)用户,或者该EWSD用户呼叫第三方用户的信令流程图。按照本发明的方法,首先EWSD用户和hiE9200用户在hiQ4200上注册成为统一Centrex用户时,通过人机命令为EWSD用户和hiE9200用户分别增加一个属性,使得EWSD用户和hiE9200分别成为hiQ4200的一个虚拟用户,并且主叫EWSD用户与该被叫MGCF hiE9200用户属于同一个商业组(Business Group;BG)。
由于采用Centrex,每一个用户具有一机两号的特点,即实际的PSTN号码及虚拟的PNP(Private Numbering Plan)分机号码。主叫用户同时具有大号(A-PSTN-No,此处用A表示主叫)和小号(A-PNP-No),同样,被叫用户也同时具有大号(B-PSTN-No,此处用B表示被叫)和小号(B-PNP-No)。作为主叫方的EXl EWSD用户发起呼叫时,通常采用7号信令系统(Signal System 7;SS7)中的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DN User Part;ISUP)协议。ISUP协议用于提供ISDN话音、数据、文本和图像业务所需的信令功能。使用ISUP协议时,EX1 EWSD首先发起一个初始地址消息(Initial Address Message;IAM)给MGCF hiE9200。该IAM消息中包含主叫方号码(Calling Party Number;CgPN)和被叫方号码(Called PartyNumber;CdPN)。此时主叫方号码为大号A-PSTN-No,被叫方号码为小号B-PNP-No。如上所述,已经通过人机命令为EWSD用户和hiE9200用户分别增加一个属性,则主叫方设备EWSD在被叫号码B-PNP-No前面加上一个前缀(Prefix,或称接入码Access Code;AC),因此被叫方号码变为prefix B-PNP-No。
hiE9200接收到上述IAM消息后,根据前缀prefix,首先为该呼叫选路到hiQ4200,然后进行信令转换,将7号信令转换为SIP信令。
hiQ4200接收到上述信令后,首先要根据主叫用户的大号判断该主叫用户属于哪一个商业组(BG),其次要根据被叫用户的小号判断被叫用户是否为该BG组内的用户。如果判断主叫用户在一个BG中并且被叫用户为该BG内的用户,则在hiQ4200上按照hiQ4200已有的业务逻辑(Service Logic)进行Centrex号码转换业务,即:将主叫用户的大号转变为小号,将被叫用户的小号变为大号,然后在hiQ4200上进行其它Centrex的业务逻辑,例如呼叫前转、呼叫等待或者其他业务。然后,hiQ4200在被叫用户号码的大号前面再加一个前缀,该前缀标识该呼叫是经过hiQ4200触发的,以免被叫用户再次触发到hiQ4200。然后hiQ4200发送一条SIP信令到hiE9200,该SIP信令中,被叫用户为大号(B-PSTN-No),主叫用户为小号(A-PNP-No)。另外,在SIP的一个参数P-Ass-Id中还要携带主叫号码的大号。
如果被叫用户为MGCF hiE9200用户,则在被叫用户的话机上显示主叫用户的小号。如果被叫用户为一个第三方用户,例如使用另一个EWSD的用户,则在hiE9200上要将SIP信令再转化为7号信令。使用7号信令的ISUP协议时,hiE9200将上述被叫用户号码大号前的前缀映射为一种主叫用户类别,终端局在收到这种特殊的主叫用户类别之后,不会再在被叫号码前插入接入码,而会将呼叫路由到被叫用户。然后,hiE9200发出一个IAM消息到该第三方EWSD用户,IAM消息的被叫号码域(CdPN)中存放的是被叫用户的大号(B-PSTN-No),IAM消息的主叫号码域(CgPN)中存放的是主叫用户的大号(A-PSTN-No),IAM消息中的通用号码域(Generic Number;GN)参数中存放的额外主叫号码(Additional Calling PartyNumber;AdCgPN)是主叫用户的小号(A-PNP-No)。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表示一个EWSD交换机(Exchange EWSD;EX EWSD)上的用户呼叫一个使用SIP协议的用户的信令流程图。
图3中首先为EWSD用户和SIP用户分别设置了一个属性。hiG1200为受MGCF hiE9200控制的媒体网关,用于处理来自EWSD的媒体,而EWSD的信令则集中由hiE9200处理。EWSD用户数据一般使用时分多路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中继网络,TDM网络通过hiG1200转变为基于IP的网络。图3中的信令流程是:首先,EWSD使用ISUP协议,通过发送一个IAM消息到hiE9200来发起一个呼叫,hiE9200通过MGCP协议控制hiG1200,并发送一个Create Connection命令(MGCP CRCX)给hiG1200,目的是将EWSD用户与hiG1200进行话路连路,在该连接中要求hiG1200传递一些主叫用户参数给hiE9200,于是hiG1200通过发送一条基于会话描述协议(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SDP)中描述会话参数的应答消息MGCP 200 OK/w SDP给hiE9200,该应答消息中携带一些主叫用户参数,例如主叫用户的IP地址、主叫用户的编解码等信息。
hiE9200接收到上述MGCP 200 OK/w SDP消息后,根据前缀prefix,首先为该呼叫选路到hiQ4200,然后进行信令转换,将7号信令转换为SIP信令。hiE9200发起一个SIP INVITE消息(SIP INVITE/wSDP)到hiQ4200,hiQ4200返回一个SIP 100 Tying消息进行应答。hiQ4200按照它本身已有的业务逻辑(Service Logic)进行Centrex号码转换业务,即:将主叫用户的大号转变为小号,将被叫用户的小号变为大号,然后在hiQ4200上进行其它Centrex的业务逻辑,例如呼叫前转、呼叫等待或者其他业务。
hiQ4200根据INVITE消息中携带的被叫号码查找被叫用户,由于此处被叫用户为一个SIP用户,因此hiQ4200向该SIP用户所属的SIP服务器发起一个SIP INVITE消息(SIPINVITE/wSDP),该SIP服务器返回一个SIP 100 Tying消息进行应答。如果SIP用户此时空闲,则SIP服务器向hiQ4200返回一个振铃信息SIP 180 Ringing,hiQ4200再向hiE9200返回同样的振铃信息SIP 180 Ringing,hiE9200继续向EWSD用户返回7号信令协议中的地址完成消息(ISUPAddress Complete Message;ISUP ACM)。
hiE9200再向hiG1200发送一个Modify Connection命令(MGCP MDCX),要求hiG1200向主叫用户提供回铃音,hiG1200随即返回一条应答消息MGCP 200 OK给hiE9200。EWSD用户就会听到回铃音。
接下来被叫SIP用户摘机,SIP服务器发送一个SIP 200 OK消息通知hiQ4200,hiQ4200返回一个用于确认的SIP ACK消息给SIP用户。随后,hiQ4200再发送一个SIP 200 OK消息通知hiE9200,hiE9200也返回一个用于确认的SIP ACK消息给hiQ4200。hiE9200再发送一个7号信令协议中的应答消息(Answer Message;ANM)给主叫EWSD用户。hiE9200再向hiG1200发送一个Modify Connection命令(MGCP MDCX),要求hiG1200停止向主叫用户提供回铃音,同时将被叫用户的参数,例如被叫用户的IP地址、被叫用户的编解码等信息通过该命令通知hiG1200。hiG1200根据它所获得的主叫用户的IP地址和被叫用户的IP地址,将基于电路交换的主叫用户和基于IP的被叫用户进行连接。hiG1200随即返回一条应答消息MGCP200OK给hiE9200。
此时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可以开始通话。通话完毕,如果被叫SIP用户挂机,则SIP服务器发送一个SIP BYE消息通知hiQ4200,hiQ4200返回一个用于确认的SIP 200 OK消息给SIP服务器。随后,hiQ4200再发送一个SIP BYE消息通知hiE9200,hiE9200也返回一个用于确认的SIP 200 OK消息给hiQ4200。hiE9200再发送一个7号信令协议中的释放消息(ReleaseMessage;REL)给主叫EWSD用户。hiE9200发送一个Delete Connection命令(MGCP DLCX)给hiG1200,目的是将EWSD用户与hiG1200的话路拆除,以便其它呼叫能够使用该话路。hiG1200随后发送一条应答消息MGCP 250 OK给hiE9200。主叫EWSD用户拆除话路完毕,发送一个7号信令协议中的释放完成消息(Release Complete Message;RLC)给hiE9200。上述两个实施例均采用全触发方式,既对于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分别来自不同域的用户,只要主叫用户摘机并且拨打被叫用户的小号,则该呼叫就会被路由到应用服务器hiQ4200上,这个过程称为全触发。并且,上述两个实施例都是只有一个应用服务器,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在同一个商业组(简称组,Business Group;BG)(即组内呼叫),拨号方式采用拨打小号,通过在被叫号码前面添加一个前缀(接入码),由主叫用户将该呼叫触发到应用服务器,使用该应用服务器上的业务逻辑。应用服务器在被叫用户号码前添加第二个前缀(或称接入码),表示该呼叫已经触发过应用服务器,避免主叫用户触发后被叫用户再进行触发,然后应用服务器路由到被叫用户。
除了上述两个全触发的实施例,下面的实施例给出了更多关于本发明使用全触发的实施例。实施例三是只有一个应用服务器、并且组内用户拨打组外用户的情况下(组外呼出),拨号方式采用拨打9+大号,该实施例中也是由主叫用户将该呼叫触发到应用服务器上,使用该应用服务器上的业务逻辑。
实施例四是只有一个应用服务器、并且组外用户拨打组内用户的情况下(组外呼入),拨号方式采用拨打大号,从主叫用户到达被叫用户的过程中没有触发应用服务器,通过在被叫号码前面添加一个前缀(接入码),由被叫用户将该呼叫触发到应用服务器,使用该应用服务器上的业务逻辑。应用服务器在被叫用户号码前添加第二个前缀(或称接入码),表示该呼叫已经触发过应用服务器,避免被叫用户触发一次后再进行多次触发。
实施例五是只有一个应用服务器、并且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不在同一个商业组(BusinessGroup;BG)内的情况下(组间呼叫),拨号方式采用拨打9+大号,通过在被叫号码前面添加一个前缀(接入码),由主叫用户将该呼叫触发到应用服务器,使用该应用服务器上的业务逻辑。应用服务器在被叫用户号码前添加第二个前缀(或称接入码),表示该呼叫已经触发过应用服务器,避免主叫用户触发后被叫用户再进行触发,然后应用服务器路由到被叫用户。
实施例六是具有两个应用服务器、并且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不在同一个商业组(BusinessGroup;BG)内的情况下(两个应用服务器的组间呼叫),这种情况相当于实施例三加上实施例四的情形。拨号方式采用拨打9+大号,先由主叫用户将该呼叫触发到应用服务器1上,使用该应用服务器1上的业务逻辑。从主叫用户到达被叫用户的过程中没有触发应用服务器2,通过在被叫号码前面添加一个前缀(接入码),由被叫用户将该呼叫触发到应用服务器2,使用该应用服务器2上的业务逻辑。应用服务器2在被叫用户号码前添加第二个前缀(或称接入码),表示该呼叫已经触发过应用服务器2,避免被叫用户触发一次后再进行多次触发。
由于目前EWSD用户已经被广泛使用,考虑到这一点,具体实施统一Centrex时还可以采用半触发方式。半触发是指在一个存在多个域用户的组中,对于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都是EWSD用户的情况下,仍然采用EWSD的业务逻辑,此时无需触发到应用服务器hiQ4200;只有对于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不全是EWSD用户的情况,才需要触发到应用服务器hiQ4200并使用hiQ4200的业务逻辑。由于该方法并不总是需要触发到应用服务器,因此称为半触发。具体应用全触发或者半触发可以由,下面一些实施例给出了半触发的情形。
实施例七是实施例一中存在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都是EWSD用户的情况,此时可以使用EWSD的Centrex业务,而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不都是EWSD用户时,仍然采用实施例一所示的过程和信令流程。
实施例八是组内呼叫的情况。例如,一个EWSD用户拨打另一个EWSD用户,拨号方式为拨打小号,此时采用的是EWSD上的Centrex业务逻辑,而无需触发到应用服务器上;又例如,一个EWSD用户拨打一个软交换hiE9200用户,拨号方式为拨打小号,由主叫EWSD用户将该呼叫触发到应用服务器,使用该应用服务器上的业务逻辑;再例如,一个EWSD用户拨打话务员,拨号方式为拨打“0”,使用EWSD上的Centrex话务员逻辑,无需触发到应用服务器上,此时能够保持所有话务员的功能;或者,一个EWSD用户拨打应用服务器的话务员,拨号方式为拨打“10”,由主叫用户将该呼叫触发到应用服务器,使用应用服务器的话务员逻辑,应用服务器话务员可以提供例如呼叫前转(Call Transfer;CT)、自动呼叫分配(Automatic Call Design;ACD)、地址查询(Address Query;AQ)等服务,并且其查号范围明显大于EWSD的Centrex话务员。
实施例九是组内EWSD用户拨打组外EWSD用户的情况(组外呼出),拨号方式为拨打9+大号,采用的是EWSD上的Centrex业务逻辑,而无需触发到应用服务器上。
实施例十是组外EWSD用户拨打组内EWSD用户的情况(组外呼入),拨号方式为拨打大号。一种情况是EWSD用户直接拨打EWSD用户;另一种情况是EWSD用户先拨打话务员,由话务员转给相应的用户。这两种情况都使用EWSD上的Centrex业务逻辑,而无需触发到应用服务器上。
实施例十一是应用EWSD的一些特殊服务,例如:呼叫限制(Call Restriction)、呼叫拦截(CallScreening),由操作员通过人机命令设置;呼叫转移,拨号方式为“R*12*转移号码#”;呼叫前转(Call forwarding),拨号方式为“*57*前转号码#”;组内代答(Group Call Pick UP),拨号方式为“*11#”。上述这些服务都应用EWSD上的业务逻辑。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统一的虚拟用户交换机功能,因此对于各种用户接入类型,例如SIP用户、MGCP用户、H.248用户、ISDN用户、模拟用户POTS都能够使用统一的Centrex特征,即对于同一个商业组里的各种用户之间,都使用应用服务器的业务逻辑,都可以拨打组内小号、显示组内小号,这大大节省了组内不同类型用户之间的拨打费用。同时,每个单独类型的Centrex无需再专门配置各自的话务员,而只需在应用服务器上配置一个统一的话务员,使用该应用服务器上的话务员功能,因此便于商业组内号码的集中维护和管理。

Claims (10)

1.一种实现虚拟用户交换机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一种通信网络中,该通信网络包括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至少一个软交换,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为一个商业组内的用户定义一个属性;
(2)将上述属性映射为一个接入码;
(3)将上述接入码插入被叫方号码前面;
(4)上述软交换基于上述接入码将呼叫路由到上述应用服务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虚拟用户交换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应用服务器具有虚拟用户交换机功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虚拟用户交换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4)中,上述呼叫被路由到上述应用服务器之后,上述应用服务器在被叫号码前面插入第二个接入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虚拟用户交换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个接入码被上述软交换映射为一种主叫用户类别。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虚拟用户交换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软交换为窄带软交换或者宽带软交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虚拟用户交换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软交换控制一个媒体网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虚拟用户交换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会话初始协议的用户通过一个安全网关连接到上述应用服务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虚拟用户交换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会话初始协议的用户通过一个宽带软交换或会话初始协议服务器连接到上述应用服务器。
9.应用上述方法的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含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至少一个软交换,其特征在于:上述软交换具有一个判断单元,该单元判断若一个呼叫的被叫用户前面带有接入码,则将该呼叫路由到上述应用服务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应用服务器具有业务逻辑单元,从上述软交换路由到该应用服务器的呼叫使用该业务逻辑单元。
CNA200510093607XA 2005-08-31 2005-08-31 一种实现虚拟用户交换机的方法及设备 Pending CN19256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510093607XA CN1925630A (zh) 2005-08-31 2005-08-31 一种实现虚拟用户交换机的方法及设备
PCT/EP2006/065733 WO2007025950A1 (en) 2005-08-31 2006-08-28 Unified centrex services via access cod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510093607XA CN1925630A (zh) 2005-08-31 2005-08-31 一种实现虚拟用户交换机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5630A true CN1925630A (zh) 2007-03-07

Family

ID=37309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093607XA Pending CN1925630A (zh) 2005-08-31 2005-08-31 一种实现虚拟用户交换机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925630A (zh)
WO (1) WO200702595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0840A (zh) * 2016-07-15 2016-11-16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固定、移动宽带融合接入网架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92118B2 (en) 2007-09-26 2014-07-29 Ringcentral Inc. User interfaces and methods to provision electronic facsimiles
US8275110B2 (en) 2007-09-28 2012-09-25 Ringcentral, Inc. Active call filtering, screening and dispatching
US8670545B2 (en) 2007-09-28 2014-03-11 Ringcentral, Inc. Inbound call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US8600391B2 (en) 2008-11-24 2013-12-03 Ringcentral, Inc. Call management for location-aware mobile devices
US8838082B2 (en) 2008-11-26 2014-09-16 Ringcentral, Inc. Centralized status server for call management of location-aware mobile devices
US8780383B2 (en) 2008-11-25 2014-07-15 Ringcentral, Inc. Authenticated facsimile transmission from mobile devices
US9350845B2 (en) 2009-12-01 2016-05-24 Ringcentral, Inc. Universal call management platform
US8838169B2 (en) 2010-01-19 2014-09-16 Ringcentral, Inc. Provisioning interfaces for accessing virtual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services through a mobile device
BG110734A (bg) * 2010-08-19 2012-02-29 Венцислав ИВАНОВ Метод за комуникация на мобилни абонати през виртуална учрежденска централа и система за осъществяването му
CN102594588A (zh) * 2012-01-19 2012-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web功能模块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47571A (en) * 1992-02-28 1993-09-21 Bell Atlantic Network Services, Inc. Area wide centrex
US5673311A (en) * 1995-11-16 1997-09-3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Hierarchical switch support of services for subscribers directly served by local exchange carriers
EP0924919A3 (en) * 1997-12-18 2003-06-18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entrex translation
DE19952607B4 (de) * 1999-11-02 2009-04-30 Deutsche Telekom Ag Verfahren und Kommunikationsnetz zum Bereitstellen eines oder mehrerer Leistungsmerkmale einem beliebigen Teilnehme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0840A (zh) * 2016-07-15 2016-11-16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固定、移动宽带融合接入网架构
CN106130840B (zh) * 2016-07-15 2019-04-30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固定、移动宽带融合接入网架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025950A1 (en) 2007-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25630A (zh) 一种实现虚拟用户交换机的方法及设备
AU774880B2 (en)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intelligent network control services in IP telephony
US8031712B1 (en) Voice over IP service implementation for providing multimedia features
US6829243B1 (en) Directory assistance for IP telephone subscribers
CN1376349A (zh) 通过虚拟专用网络直接存取线路来扩展因特网电话技术的方法和系统
CN1376363A (zh) 用于ip电话服务的地址定义
CN1836433A (zh) 在线路连接和分组交换的混合网络中为sip客户的sip电话号码建立呼叫转移的方法
CN1489354A (zh) 电信业务在宽带异构网络间的实现互通方法的方法和系统
US721252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ng of station group in internet protocol telephony exchange system
CN100521631C (zh) 产生回铃音的系统和方法
US20070121884A1 (en) Multiple did number support for a voip system
CN1930849B (zh) 用于在电信网中建立呼叫的方法;电信网;和分组网的控制装置
US6882722B2 (en) Virtual privat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3015669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establish an on-demand expanded conference call for participants in an active two-party or three-way call
WO2006076868A1 (fr) Procede de mise en oeuvre d'un centrex etendu
CN1918892A (zh) 借助于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建立面向分组的多媒体连接
US20050190743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gateway
CN1318931A (zh) 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系统及方法
CN1859517B (zh) 一种网络电话的点击呼叫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068230B (zh) 在媒体网关中实现用户交换机的方法
CN101102366A (zh) 一种实现一号通业务主叫号码显示的方法
CN101030998A (zh) 一种在下一代网络中提供回铃图像化业务的系统及方法
CN101273609A (zh) 电话呼叫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695359A (zh) 下一代网络中智能网的实现及其与pstn网络的互通
CN1167238C (zh) 利用数据通信网络实现具有号码资源的数据电话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