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7416A - 一种码分多址系统信道化码的分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码分多址系统信道化码的分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87416A
CN1787416A CNA2004100970095A CN200410097009A CN1787416A CN 1787416 A CN1787416 A CN 1787416A CN A2004100970095 A CNA2004100970095 A CN A2004100970095A CN 200410097009 A CN200410097009 A CN 200410097009A CN 1787416 A CN1787416 A CN 1787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or
priority
code
channel
spreading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9700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34021C (zh
Inventor
孙长果
王映民
杨贵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41009700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34021C/zh
Priority to US11/721,323 priority patent/US7936729B2/en
Priority to KR1020077013458A priority patent/KR101083549B1/ko
Priority to PCT/CN2005/002105 priority patent/WO2006060958A1/zh
Publication of CN1787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74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3402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3402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6Cod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码分多址系统信道化码的分配方法,包括:A、在网络规划时,根据各扇区分配的小区化码和信道化码,计算出各个扇区可分配的扩频码,并计算出各相邻扇区可分配扩频码之间的相关系数;B、对各个扇区进行区域划分,划分出各个扇区的边缘区域;C、根据各相邻扇区可分配扩频码之间的相关系数确定各个信道化码在各扇区的边缘区域的优先级;D、在系统运行时,实时计算用户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扇区的哪个区域;E、根据各用户所在的区域和确定的各个信道化码在各扇区的边缘区域的优先级,对各个用户进行信道化码分配。应用本发明方法,能够降低扇区边缘由于扩频码相关性带来的同频干扰,提高用户在扇区边缘的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码分多址系统信道化码的分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码分多址(CDMA)系统的码字分配方法,特别涉及一种CDMA系统信道化码的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CDMA系统中信道化码通常是在信道分配过程中随机或按顺序分配的。例如,使用智能天线的多扇区的时隙CDMA系统的信道化码就是信道分配过程中随机或按信道化码的顺序号分配的。智能天线多扇区的时隙CDMA系统的码道资源参见图1,图1为时隙CDMA系统的码道资源示意图。其有N个可以分配的时隙,每个时隙有Q个可以分配的信道化码。系统进行信道分配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实时测量各时隙的干扰功率或相关的物理量。
2、把用户分配到1~N个时隙中最优的时隙中,例如:干扰功率最小。
3、用户占用最优的时隙的哪个信道化码是随机的或者按顺序占用,例如:按信道化码序号从小到大的顺序1、2.....Q。
信道化码确定后,将系统规划时分配的小区化码(一般是扰码)与占用的信道化码进行点乘得到信道的扩频码,扩频码用于区分同一小区内不同的信道,其随信令或数据下发给用户。扰码改变了信道化码的正交特性,由于智能天线多扇区的时隙CDMA系统通常只有16个信道化码,导致相邻扇区的不同扩频码之间可能相关性很强甚至会产生完全相同的扩频码。这样就引入了比较强的同频干扰。
对于多扇区系统,用户到相邻扇区的无线信道几乎是相同的,这样扩频码的相关性会大大增加系统的干扰。而且对于使用短扩频码的系统则可能出现扩频码重码现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扇区边缘将会导致两重码用户的解调失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码分多址系统信道化码的分配方法,降低扇区边缘的同频干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码分多址系统信道化码的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码分多址CDMA系统网络规划时,根据各扇区分配的小区化码和信道化码,计算出各个扇区可分配的扩频码,并对相邻扇区的扩频码进行相关性计算,得出各相邻扇区可分配扩频码之间的互相关系数;
B、对各个扇区进行区域划分,划分出各个扇区的边缘区域;
C、根据各相邻扇区可分配扩频码之间的互相关系数,确定各相邻扇区扩频码对应的各个信道化码在各扇区的边缘区域的优先级;
D、在CDMA系统运行时,系统实时计算用户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扇区的哪个区域;
E、系统根据各用户所在的区域和步骤C确定的各个信道化码在各扇区的边缘区域的优先级,对各个用户进行信道化码分配。
其中,所述的小区化码为扰码;步骤A所述计算出各个扇区可分配的扩频码的方法可以为:
将各个扇区分配的扰码与所有可分配的信道化码进行按位相乘,得出各个扇区可分配的扩频码。
步骤A所述对相邻扇区的扩频码进行相关性计算,得出各相邻扇区可分配扩频码之间的互相关系数的方法为:
ρ ( l 1 , l 2 , q 1 , q 2 ) = | 1 Q Σ m = 1 Q s ( l 1 , q 1 ) ( m ) s ( l 2 , q 2 ) ( m ) | , l 1 , l 2 = 1 , · · · , L ; q 1 , q 2 = 1 , · · · , Q
其中,ρ(l1,l2,q1,q2)为互相关系数;L为系统扇区的个数;Q为信道化码的个数;S(l1,q1)(m)为两相邻扇区中1个扇区的可分配扩频码;S(l2,q2)(m)为相邻扇区中另1个扇区的可分配扩频码。
步骤B所述对各个扇区进行区域划分的方法为:
设置边缘角度门限,偏离扇区中心左边超过该角度门限的区域为该扇区的左边缘区域;偏离扇区中心右边超过该角度门限的区域为该扇区的右边缘区域。
所述步骤A进一步将得出的各相邻扇区可分配扩频码之间的互相关系数,记录在相邻扇区扩频码相关系数表中;
步骤C所述确定各个信道化码在各扇区的边缘区域的优先级的方法可以为:
从相邻扇区扩频码相关系数表中选择互相关系数小的一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将其优先级设置为高优先级;其互相关系数大的一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优先级设置为低优先级。
步骤C所述确定各个信道化码在各扇区的边缘区域的优先级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
将相同信道化码在同一个扇区的两个边缘区域确定为不同优先级;在一个扇区的边缘区域中,如果一些信道化码确定为高优先级,则其余信道化码确定为低优先级。
步骤C所述确定各个信道化码在各扇区的边缘区域的优先级的过程可以包括:
C1、从所有扇区中选定两个相邻扇区,并确定这两个扇区相邻的边缘区域;
C2、从这两个相邻扇区的扩频码相关系数表中选择互相关系数小的一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将这些信道化码在两个扇区相邻的边缘区域中的优先级设置为高优先级;并根据相同信道化码只在同一个扇区的一个边缘区域的优先级高,在同一个扇区的另一个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低的原则,确定这些信道化码在这两个扇区不相邻的边缘区域中的优先级为低优先级;
C3、从这两个相邻扇区扩频码相关系数表中选择互相关系数大的一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将这些信道化码在两个扇区相邻的边缘区域中的优先级设置为低优先级;根据相同信道化码只在同一个扇区的一个边缘区域的优先级高,在同一个扇区的另一个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低的原则,确定这些信道化码在这两个扇区不相邻的边缘区域中的优先级为高优先级;
C4、选定一个扇区,该扇区与上述已设置优先级扇区中的一个扇区相邻,并确定选定扇区与已设置优先级扇区相邻的边缘区域;
C5、根据选定扇区和已设置优先级扇区的扩频码相关系数表,和已设置优先级扇区在该边缘区域优先级为高的信道化码,确定选定扇区与这些信道化码对应的扩频码相关系数小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将这些信道化码在选定扇区与已设置优先级扇区相邻的边缘区域的优先级设置为高优先级,并根据信道化码只在扇区一个边缘区域的优先级高的原则,确定这些信道化码在这个选定扇区与已设置优先级扇区不相邻的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为低优先级;
C6、根据选定扇区和已设置优先级扇区的扩频码相关系数表,从这两个相扇区扩频码相关系数表中选择互相关系数大的且未在步骤C4中确定优先级的一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将这些信道化码的优先级设置为低优先级;并根据信道化码只在扇区一个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低的原则,确定这些信道化码在这个选定扇区与已设置优先级扇区不相邻的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为高优先级;
C7,如果还有未设置优先级的扇区,则重复执行步骤C4~C6,直到所有扇区已设置优先级。
所述步骤C可以进一步包括:对于和相邻扇区全向发送的公共信道所用的扩频码相干系数大的本扇区扩频码,在相应的边缘区域优先级设为低优先级;
所述步骤E进一步包括:按各个信道化码在各扇区的边缘区域的优先级,分配公共信道所用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
步骤D所述系统实时计算用户的位置信息的方法可以为:
系统接收用户发送的来波信号,计算出来波信号功率角度谱,其中来波信号功率最大值所在的角度为该用户的位置信息;
步骤D所述确定用户在扇区的哪个区域的方法为:判断来波信号功率最大值所在的角度是否在偏离扇区中心左边超过角度门限的区域或在偏离扇区中心右边超过角度门限的区域,如果是则该用户在该扇区的左边缘区域或右边缘区域;如果不在上述区域,则该用户在该扇区的中心区域。
所述的功率角度谱可以为Bartlett方向功率图谱。
所述步骤D可以进一步包括:按照用户离扇区中心距离,从远到近对用户进行排序;
所述步骤E中:系统按照已排序的用户顺序,逐个对各个用户进行信道化码分配。
所述步骤E具体可以包括:系统对于处在边缘区域内的用户按照步骤C确定的各个信道化码在各扇区的边缘区域的优先级,进行信道化码分配;对于处在边缘区域外的用户随机或按信道化码序号进行分配。
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的这种码分多址系统信道化码的分配方法,在网络规划时,根据各个信道化码和各扇区分配的小区化码,计算出各个扇区可分配扩频码之间的相关性,并对扇区区域进行划分,确定信道化码在各个扇区边缘区域的优先级,在信道分配过程中,根据用户所在区域和信道化码的优先级给用户分配信道化码。
由于用户的信道化码是按照信道化码的优先级分配的,而信道化码的优先级表又是根据两个相邻扇区的扩频码相关系数表确定的,其中选择互相关系数小的一组对应的信道化码的优先级高,选择互相关系数大的一组对应的信道化码的优先级低。因此,按照上述方法分配的信道化码,保证了根据相邻小区的相邻边缘区域的用户所分配的信道化码生成的扩频码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也就保证了相邻小区的相邻边缘区域的用户的扩频码干扰小,提高了用户的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时隙CDMA系统的码道资源示意图;
图2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三扇区系统及扰码分配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方法对扇区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4为对图3所示实施例的系统进行信道化码分配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这种码分多址系统信道化码的分配方法,在网络规划时,根据各个信道化码和各扇区分配的小区化码,计算出各个扇区可分配扩频码之间的相关性,并对扇区区域进行划分,确定信道化码在各个扇区边缘区域的优先级,在信道分配过程中,根据用户所在区域和信道化码的优先级给用户分配信道化码。
以下以对一个三扇区系统进行信道化码分配的过程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的三扇区系统在网络规划时,先为各个扇区分配了小区化码,本实施例中小区化码就是扰码。
参见图2,图2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三扇区系统及扰码分配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三扇区系统包含扇区1、扇区2和扇区3,且扇区1被分配的扰码是扰码第1组第3个,扇区2被分配的扰码是扰码第2组第1个,扇区3被分配的扰码是扰码第3组第4个。CDMA系统的扰码一般有32组,每组4个,共128个。
扰码分配完成后,分别将各个小区的扰码与16个信道化码分别进行计算,得出各个小区可选的扩频码,计算的方法为:
假设信道化码为c(q),q=1,...Q,小区化码为r(l),l=1,...,L,l为扇区数。不同的扇区用不同的小区化码同信道化码按位相乘后的复合码作为扩频码:
s(l,q)(m)=r(l)(m)c(q)(m)  m=1,...Q,q=1,...,Q,l=1,...,L    (公式1)
扩频码的互相关系数为:
ρ ( l 1 , l 2 , q 1 , q 2 ) = | 1 Q Σ m = 1 Q s ( l 1 , q 1 ) ( m ) s ( l 2 , q 2 ) ( m ) | , l 1 , l 2 = 1 , · · · , L ; q 1 , q 2 = 1 , · · · , Q (公式2)
其中,ρ(l1,l2,q1,q2)为互相关系数;L为系统扇区的个数;Q为信道化码的个数;S(l1,q1)(m)为两相邻扇区中1个扇区的可分配扩频码;S(l2,q2)(m)为相邻扇区中另1个扇区的可分配扩频码。
对于给定的11和12,得到一个Q×Q的互相关系数矩阵,该矩阵如表1所示。
                          表1
根据该矩阵,可以得到图2所示系统中的三个扇区间的互相关系数表,如表2-1、表2-2、表2-3所示:
表2-1为扇区1和扇区2对应的扩频码的互相关系数表。其中第一行为扇区1的扩频码序号,第一列为扇区2的扩频码序号,其他值为扇区1和扇区2对应的扩频码的互相关系数。
                        表2-1
表2-2为扇区1和扇区3对应的扩频码的互相关系数表。其中第一行为扇区1的扩频码序号,第一列为扇区3的扩频码序号,其他值为扇区1和扇区3对应的扩频码的互相关系数。
Figure A20041009700900132
                        表2-2
表2-3为扇区2和扇区3对应的扩频码的互相关系数表。其中第一行为扇区2的扩频码序号,第一列为扇区3的扩频码序号,其他值为扇区2和扇区3对应的扩频码的互相关系数。
Figure A20041009700900141
                            表2-3
在系统规划过程中,还对扇区区域进行划分,确定信道化码在各个扇区边缘区域的优先级。
本实施例中,将每个扇区划分为三个区域。参见图3,为根据本发明方法对扇区区域划分示意图。每个扇区被划分为中心扇区区域、左扇区边缘区域和右扇区边缘区域。
划分的方法是:向左偏离扇区中心角度大于某一门限角度的区域为左扇区边缘区域;向右偏离扇区中心角度大于该门限角度的区域为右扇区边缘区域;中心扇区区域就是该门限角度内的区域。本实施例中,门限角度0可以设置为30°。
这样,就可以根据上述扇区间扩频码的互相关系数表和扇区区域来确定信道化码在各个扇区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信道化码优先级确定的原则有3点:
1、对于两个相邻扇区的相关系数小的一些扩频码,将这些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的优先级,在这两个小区相邻边缘区域确定为高优先级1。
2、对于两个相邻扇区的相关系数大的一些扩频码,将这些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的优先级,在这两个扇区相邻边缘区域确定为低优先级-1。
3、对于本扇区扩频码和相邻扇区全向发送的公共信道所用的扩频码相关系数较大的一些扩频码,将这些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的优先级,在这两个扇区相邻边缘区域确定为低优先级-1。这里所述的本扇区的扩频码可以是公共信道所用的扩频码也可以是用户扩频码。
公共信道所用的扩频码的生成和分配与用户扩频码的生成方法是相同的,只是发送方式不同:公共信道所用的扩频码是向扇区所有区域发送,也就是全向发送的。而用户所用的扩频码是按照用户在扇区中的位置向用户发送的,不是全向发送的。
实际应用中确定各个信道化码在各扇区的边缘区域的优先级的过程可以包括:
C1、从所有扇区中选定两个相邻扇区,并确定这两个扇区相邻的边缘区域;
C2、从这两个相邻扇区的扩频码相关系数表中选择互相关系数小的一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将这些信道化码在两个扇区相邻的边缘区域中的优先级设置为高优先级;并根据信道化码只在扇区一个边缘区域的优先级高的原则,确定这些信道化码在这两个扇区不相邻的边缘区域中的优先级为低优先级;
C3、从这两个相邻扇区扩频码相关系数表中选择互相关系数大的一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将这些信道化码在两个扇区相邻的边缘区域中的优先级设置为低优先级;根据信道化码只在扇区一个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低的原则,确定这些信道化码在这两个扇区不相邻的边缘区域中的优先级为高优先级;
C4、选定一个扇区,该扇区与上述已设置优先级扇区中的一个扇区相邻,并确定选定扇区与已设置优先级扇区相邻的边缘区域;
C5、根据选定扇区和已设置优先级扇区的扩频码相关系数表,和已设置优先级扇区在该边缘区域优先级为高的信道化码,确定选定扇区与这些信道化码对应的扩频码相关系数小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将这些信道化码在选定扇区与已设置优先级扇区相邻的边缘区域的优先级设置为高优先级,并根据信道化码只在扇区一个边缘区域的优先级高的原则,确定这些信道化码在这个选定扇区与已设置优先级扇区不相邻的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为低优先级;
C6、根据选定扇区和已设置优先级扇区的扩频码相关系数表,从这两个相扇区扩频码相关系数表中选择互相关系数大的且未在步骤C4中确定优先级的一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将这些信道化码的优先级设置为低优先级;并根据信道化码只在扇区一个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低的原则,确定这些信道化码在这个选定扇区与已设置优先级扇区不相邻的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为高优先级;
C7,如果还有未设置优先级的扇区,则重复执行步骤C4~C6,直到所有扇区已设置优先级。
本实施例中,扇区边缘区域的优先级记录在信道化码优先级表中,信道化码优先级表产生的具体步骤如下,实际应用中,优先级表的产生方法可以据具体情况而不同:
步骤1:先执行上述步骤C1~C3,以此确定各个信道化码在扇区1和扇区2相邻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也就是在扇区1的左边缘区域和扇区2的右边缘区域的优先级。在扇区1和扇区2的扩频码相关系数表2-1中选择互相关系数小的一组对应的信道化码,将其优先级设置为高用1标识;其相关系数大的一组对应的信道化码优先级设置为低用-1标识。
相关系数小、小的程度视实际情况而定,本实施例中,相邻扇区在相邻边缘区域选择的扩频码相关系数为0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的优先级为1。
由表2-1可知,扇区1和扇区2相关系数小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有两组:一组是:扇区1的信道化码1~8和扇区2的信道化码1~8;另一组是:扇区1的信道化码9~16和扇区2的信道化码9~16。扇区1和扇区2相关系数大的对应的信道化码也有两组:一组是:扇区1的信道化码1~8和扇区2的信道化码9~16;另一组是:扇区1的信道化码9~16和扇区2的信道化码1~8。
本实施例中扇区1和扇区2相关系数小的对应的信道化码选第一组,将其优先级设置为1,扇区1和扇区2相关系数大的对应的信道化码选第二组,将其优先级设置为-1。本实施例中,扇区1和扇区2相邻的区域为:扇区1的左边缘区域和扇区2的右边缘区域,因此,这里就是将信道化码1~8在扇区1左边缘区域和在扇区2右边缘区域的优先级设置为1。
在同一扇区中,确定相同信道化码在不同区域的优先级可以根据以下原则进行:
如果一些信道化码在一个边缘区域的优先级高,则这些信道化码在另一个边缘区域的优先级就低。因此,在扇区1中,信道化码1~8在其左边缘区域的优先级高,则这些信道化码在其右边缘区域的优先级就低,所以信道化码1~8在扇区1右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为-1。
还有一个原则,如果一些信道化码在一个边缘区域的优先级高;则其余信道化码在此边缘区域的优先级就低。例如,信道化码1~8在扇区2右边缘区域的优先级设置为1,则其余的信道化码9~16在扇区2右边缘区域的优先级设置为-1。在扇区2中,由于信道化码9~16在其右边缘区域的优先级设置为-1,所以信道化码9~16在其左边缘区域的优先级设置为1。这样,就确定了16个信道化码分别在扇区1和扇区2的边缘区域的优先级:
在扇区1中:信道化码1~8在左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为1,在右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为-1;信道化码9~16在左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为-1,在右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为1。
在扇区2中:信道化码1~8在左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为-1,在右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为1;信道化码9~16在左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为1,在右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为-1。
步骤2:执行上述步骤C4~C6。根据扇区1、3或扇区2、3的扩频码相关系数表和扇区1、2所确定的优先级为1的信道化码,为扇区3的两个边缘区域选择和扇区1、2所选信道化码相关系数小的信道化码将其优先级设置为1而相关系数大的信道化码的优先级设置为-1。
本实施例中,确定16个信道化码在扇区3两个边缘区域的优先级的方法可以有两种:
第一种:根据扇区1、3的扩频码相关系数表来设置,本实施例中,扇区1的右边缘区域与扇区3的左边缘区域相邻,根据扇区1、3的扩频码相关系数表即表2-2,可知扇区1和扇区3相关系数小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有两组:扇区1的信道化码9~16和扇区3的信道化码1~8;扇区1的信道化码1~8和扇区3的信道化码9~16。扇区1和扇区3相关系数大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有两组:扇区1的信道化码1~8和扇区3的信道化码1~8;扇区1的信道化码9~16和扇区3的信道化码9~16。
本实施例中,由于信道化码9~16在扇区1的右边缘区域的优先级是1,与之对应相关系数小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为扇区3的信道化码1~8,这样,信道化码1~8在扇区3的左边缘区域的优先级设置为1;信道化码1~8在扇区3的右边缘区域的优先级设置为-1。由于信道化码1~8在扇区3的左边缘区域的优先级设置为1,所以根据扇区1和扇区3相关系数大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的第二组确定:信道化码9~16在扇区3的左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为-1,在扇区3的右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为1。
第二种:根据扇区2、3的扩频码相关系数表来设置。本实施例中,由于扇区2的左边缘区域与扇区3的右边缘区域相邻,根据扇区2、3的扩频码相关系数表即表2-3,可知扇区2和扇区3相关系数小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有两组:扇区2的信道化码1~8和扇区3的信道化码1~8;扇区2的信道化码9~16和扇区3的信道化码9~16。扇区2和扇区3相关系数大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有两组:扇区2的信道化码9~16和扇区3的信道化码1~8;扇区2的信道化码1~8和扇区3的信道化码9~16。
本实施例中,由于信道化码9~16在扇区2的左边缘区域的优先级是1,与之对应相关系数小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为扇区3的信道化码9~16,这样,信道化码9~16在扇区3的右边缘区域的优先级设置为1;信道化码9~16在扇区3的左边缘区域的优先级设置为-1。由于信道化码9~16在扇区3的右边缘区域的优先级设置为1,所以根据扇区2和扇区3相关系数大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的第一组确定:信道化码1~8在扇区3的右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为-1,在扇区3的左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为1。
由于本实施例的系统只有三个扇区,所以无需执行上述步骤C7,如果系统不只三个扇区,则重复执行步骤C4~C6,直到所有扇区已设置优先级。
按照上述方法,本实施例可以得到表3所示的信道化码优先级表,本实施例的优先级如表3所示。
Figure A20041009700900191
                           表3
实际上,可能出现所以相关系数都相同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其优先级为0。
另外,在某边缘区域所选定的优先级高的信道化码中,将与同其对应的邻扇区所用于全向发送的公共信道的扩频码相关系数大的信道化码的优先级设为-1。
本实施例中是先确定扇区1和扇区2的相邻边缘区域的优先级,实际应用时可以先确定扇区1和扇区3、扇区2和扇区3等相邻边缘区域的优先级。
这样,在信道分配过程中,就可以根据用户所在区域和信道化码的优先级给用户分配信道化码,其分配过程参见图4,图4为对图3所示实施例的系统进行信道化码分配的流程示意图,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接收用户的来波信号。
步骤402,计算用户的来波方向(DOA)。
系统计算出来波信号功率角度谱,其中来波信号功率最大值所在的角度为该用户的来波方向,也就是该用户的位置信息。
来波的DOA可以是来波信号的Bartlett方向功率图谱的最大值所在的角度。例如第k个用户的Bartlett方向功率图谱:
(公式3)
    (公式4)
其中,a()是天线阵在方向的阵列响应矢量,Rxx(k)是根据第k个用户的信道估计得到的该用户的空间相关矩阵。
则第k个用户的DOA
Figure A20041009700900203
(公式5)
上述DOA估计方法是现有技术常用的Bartlett谱估计方法,实际上,本发明涉及的DOA估计方法不限于Bartlett谱估计方法,其他能够估计出DOA的方法都适合于本发明。
步骤403,根据用户的DOA估计,对用户按照来波角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重新排序,这样,重新排序之后用户的来波角度满足下面的关系:
                |(1))|≥|(2))|≥...≥|(k)|       (公式6)
步骤404,按照来波角度从大到小的顺序选择一个用户。
步骤405,根据该用户的来波角度确定该用户所属的区域。
首先设置一个正的边缘门限0,这个门限实际就是网络规划时,划分边缘区域的门限。假设扇区中心方向为0°,边缘门限0为30°,则左右边界的方向分别为-30°和30°。则根据得到的用户DOA进行用户归属区域的判断:
(公式7)
参见图3,可见,如果用户的DOA大于或等于30°,则该用户处于扇区的右边缘区域;如果用户的DOA小于或等于-30°,则该用户处于扇区的左边缘区域;其他角度则用户处于扇区中间区域。
步骤406,判断该用户是否处于边缘区域,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07;否则执行步骤408。
步骤407,根据用户所在边缘区域,按信道化码优先级表,本实施例即上述的表3,给该用户分配信道化码,执行步骤409。
步骤408,按现有计算信道化码的分配方法,也就是随机或按信道化码的序号,给该用户分配信道化码。
步骤409,判断是否还有未选择的用户,如果有,则返回步骤404,按来波角度大小选择下一个用户;否则返回步骤401。
本实施例中,假设当前每个扇区有8个用户,每个用户占用1个码道,各个用户的角度如表4所示。
                             表4
由0=30°,则可知,第一个扇区的第1、2、3、4、5个用户和第二个扇区的第1、2、3、4个用户以及第三个扇区的第1、2、3、4、5个用户位于各自扇区的两个边缘区域,因此要对其进行信道化码的分配。扇区1的第6、7、8个用户、扇区2的第5、6、7、8个用户和扇区3的第6、7、8个用户在扇区中心区域,按照现有技术进行信道化码分配。
这样分配的结果如表5所示:
Figure A20041009700900221
                            表5
表5中,由于是用户的信道化码是按照信道化码的优先级分配的,而信道化码的优先级表又是根据两个相邻扇区的扩频码相关系数表确定的,其中选择互相关系数小的一组对应的信道化码的优先级高,选择互相关系数大的一组对应的信道化码的优先级低。按照上述方法分配的信道化码,保证了根据相邻小区的相邻边缘区域的用户所分配的信道化码生成的扩频码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也就保证了相邻小区的相邻边缘区域的用户的扩频码干扰小。
例如,表5中,扇区1的用户1、2、3的来波角度大于30°,处于扇区1的右边缘区域,由图3可见,与该区域相邻的是扇区3的左边缘区域。扇区3的用户1、4的来波角度小于-30°,处于扇区3的左边缘区域。按照扇区1和扇区3对应的扩频码的相关系数表即表2-2,和信道化码优先级表即表3,为扇区1的用户1、2、3分配了从优先级为1的信道化码9~16中选择出的12、15、13;为扇区3的用户1、4分配了从优先级为1的信道化码1~8中选择出了3、4。这样,保证了根据扇区1的用户1、2、3和扇区3的用户1、4所分配的信道化码生成的扩频码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也就保证了扇区1的用户1、2、3和扇区3的用户1、4的扩频码干扰小。
另外,本实施例中,在分配信道化码时进一步按各个信道化码在各扇区的边缘区域的优先级,分配公共信道所用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
本实施例中,是接收用户的来波信号计算用户的DOA来确定用户的位置,DOA是一种用户的位置信息,实际应用中可以用其他的位置信息来确定用户所在扇区的区域。
由上述的实施例可见,本发明的这种码分多址系统信道化码的分配方法,降低了扇区边缘由于扩频码相关性带来的同频干扰,提高了用户在扇区边缘的通信质量。

Claims (11)

1、一种码分多址系统信道化码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码分多址CDMA系统网络规划时,根据各扇区分配的小区化码和信道化码,计算出各个扇区可分配的扩频码,并对相邻扇区的扩频码进行相关性计算,得出各相邻扇区可分配扩频码之间的互相关系数;
B、对各个扇区进行区域划分,划分出各个扇区的边缘区域;
C、根据各相邻扇区可分配扩频码之间的互相关系数,确定各相邻扇区扩频码对应的各个信道化码在各扇区的边缘区域的优先级;
D、在CDMA系统运行时,系统实时计算用户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确定用户在扇区的哪个区域;
E、系统根据各用户所在的区域和步骤C确定的各个信道化码在各扇区的边缘区域的优先级,对各个用户进行信道化码分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化码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区化码为扰码;步骤A所述计算出各个扇区可分配的扩频码的方法为:
将各个扇区分配的扰码与所有可分配的信道化码进行按位相乘,得出各个扇区可分配的扩频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化码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对相邻扇区的扩频码进行相关性计算,得出各相邻扇区可分配扩频码之间的互相关系数的方法为:
ρ ( l 1 , l 2 , q 1 , q 2 ) = | 1 Q Σ m = 1 Q s ( l 1 , q 1 ) ( m ) s ( l 2 , q 2 ) ( m ) | - - l 1 , l 2 = 1 , · · · , L ; q 1 , q 2 = 1 , · · · , Q
其中,ρ(l1,l2,q1,q2)为互相关系数;L为系统扇区的个数;Q为信道化码的个数;S(l1,q1)(m)为两相邻扇区中1个扇区的可分配扩频码;S(l2,q2)(m)为相邻扇区中另1个扇区的可分配扩频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化码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对各个扇区进行区域划分的方法为:
设置边缘角度门限,偏离扇区中心左边超过该角度门限的区域为该扇区的左边缘区域;偏离扇区中心右边超过该角度门限的区域为该扇区的右边缘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化码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进一步将得出的各相邻扇区可分配扩频码之间的互相关系数,记录在相邻扇区扩频码相关系数表中;
步骤C所述确定各个信道化码在各扇区的边缘区域的优先级的方法为:
从相邻扇区扩频码相关系数表中选择互相关系数小的一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将其优先级设置为高优先级;其互相关系数大的一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优先级设置为低优先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道化码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确定各个信道化码在各扇区的边缘区域的优先级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相同信道化码在同一个扇区的两个边缘区域确定为不同优先级;在一个扇区的边缘区域中,如果一些信道化码确定为高优先级,则其余信道化码确定为低优先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道化码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确定各个信道化码在各扇区的边缘区域的优先级的过程包括:
C1、从所有扇区中选定两个相邻扇区,并确定这两个扇区相邻的边缘区域;
C2、从这两个相邻扇区的扩频码相关系数表中选择互相关系数小的一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将这些信道化码在两个扇区相邻的边缘区域中的优先级设置为高优先级;并根据相同信道化码只在同一个扇区的一个边缘区域的优先级高,在同一个扇区的另一个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低的原则,确定这些信道化码在这两个扇区不相邻的边缘区域中的优先级为低优先级;
C3、从这两个相邻扇区扩频码相关系数表中选择互相关系数大的一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将这些信道化码在两个扇区相邻的边缘区域中的优先级设置为低优先级;根据相同信道化码只在同一个扇区的一个边缘区域的优先级高,在同一个扇区的另一个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低的原则,确定这些信道化码在这两个扇区不相邻的边缘区域中的优先级为高优先级;
C4、选定一个扇区,该扇区与上述已设置优先级扇区中的一个扇区相邻,并确定选定扇区与已设置优先级扇区相邻的边缘区域;
C5、根据选定扇区和已设置优先级扇区的扩频码相关系数表,和已设置优先级扇区在该边缘区域优先级为高的信道化码,确定选定扇区与这些信道化码对应的扩频码相关系数小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将这些信道化码在选定扇区与已设置优先级扇区相邻的边缘区域的优先级设置为高优先级,并根据信道化码只在扇区一个边缘区域的优先级高的原则,确定这些信道化码在这个选定扇区与已设置优先级扇区不相邻的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为低优先级;
C6、根据选定扇区和已设置优先级扇区的扩频码相关系数表,从这两个相扇区扩频码相关系数表中选择互相关系数大的且未在步骤C4中确定优先级的一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将这些信道化码的优先级设置为低优先级;并根据信道化码只在扇区一个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低的原则,确定这些信道化码在这个选定扇区与已设置优先级扇区不相邻的边缘区域的优先级为高优先级;
C7,如果还有未设置优先级的扇区,则重复执行步骤C4~C6,直到所有扇区已设置优先级。
8、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信道化码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进一步包括:对于和相邻扇区全向发送的公共信道所用的扩频码相干系数大的本扇区扩频码,在相应的边缘区域优先级设为低优先级;
所述步骤E进一步包括:按各个信道化码在各扇区的边缘区域的优先级,分配公共信道所用的扩频码对应的信道化码。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道化码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所述系统实时计算用户的位置信息的方法为:
系统接收用户发送的来波信号,计算出来波信号功率角度谱,其中来波信号功率最大值所在的角度为该用户的位置信息;
步骤D所述确定用户在扇区的哪个区域的方法为:判断来波信号功率最大值所在的角度是否在偏离扇区中心左边超过角度门限的区域或在偏离扇区中心右边超过角度门限的区域,如果是则该用户在该扇区的左边缘区域或右边缘区域;如果不在上述区域,则该用户在该扇区的中心区域。
10、如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信道化码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进一步包括:按照用户离扇区中心距离,从远到近对用户进行排序;
所述步骤E中:系统按照已排序的用户顺序,逐个对各个用户进行信道化码分配。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化码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包括:系统对于处在边缘区域内的用户按照步骤C确定的各个信道化码在各扇区的边缘区域的优先级,进行信道化码分配;对于处在边缘区域外的用户随机或按信道化码序号进行分配。
CNB2004100970095A 2004-12-08 2004-12-08 一种码分多址系统信道化码的分配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402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970095A CN100534021C (zh) 2004-12-08 2004-12-08 一种码分多址系统信道化码的分配方法
US11/721,323 US7936729B2 (en) 2004-12-08 2005-12-07 Distribution method of channelization code i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KR1020077013458A KR101083549B1 (ko) 2004-12-08 2005-12-07 채널화 코드 할당 방법
PCT/CN2005/002105 WO2006060958A1 (fr) 2004-12-08 2005-12-07 Procede de distribution de codes de decoupage en canaux dans un systeme d'acces multiple par code de reparti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970095A CN100534021C (zh) 2004-12-08 2004-12-08 一种码分多址系统信道化码的分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7416A true CN1787416A (zh) 2006-06-14
CN100534021C CN100534021C (zh) 2009-08-26

Family

ID=36577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9700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4021C (zh) 2004-12-08 2004-12-08 一种码分多址系统信道化码的分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936729B2 (zh)
KR (1) KR101083549B1 (zh)
CN (1) CN100534021C (zh)
WO (1) WO200606095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7892B (zh) * 2006-12-19 2010-09-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子信道规划方法
WO2010130091A1 (zh) * 2009-05-13 2010-1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频干扰抑制方法和装置
CN101155417B (zh) * 2006-09-30 2011-03-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蜂窝系统的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2118857A (zh) * 2009-12-31 2011-07-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分配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3236B (zh) * 2010-12-15 2013-04-24 安徽博微长安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雷达设备的多周期相关抗同频干扰方法及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28276A (en) * 1997-02-24 2000-10-03 Radix Wireless, Inc. Stacked-carrier discrete multiple ton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combinations with code nulling,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retrodir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adaptive antenna arrays
US6975666B2 (en) * 1999-12-23 2005-12-13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in CDMA systems
CN1241345C (zh) * 2001-12-30 2006-0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信道化码资源动态优化分配方法
US20040192315A1 (en) * 2002-03-26 2004-09-30 Li Jimmy Kwok-On Method for dynamically assigning spreading codes
US20050148318A1 (en) * 2002-03-29 2005-07-07 Cheng Jiang J. Allocation of channelisation code based on cost function
US8699505B2 (en) 2002-05-31 2014-04-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channelization code allocation
CA2512574A1 (en) * 2003-01-10 2004-07-2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Generalized two-stage data estimation
JP4128880B2 (ja) * 2003-01-16 2008-07-3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制御装置及び拡散コード選択方法
JP3999683B2 (ja) * 2003-02-17 2007-10-3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基地局
KR20050082333A (ko) * 2004-02-18 2005-08-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고속 패킷 데이터의 재전송을 위해효율적으로 제어정보를 전송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1068134A (zh) * 2004-06-16 2007-11-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US8411624B2 (en) * 2007-06-28 2013-04-02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s in wireless system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5417B (zh) * 2006-09-30 2011-03-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蜂窝系统的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1207892B (zh) * 2006-12-19 2010-09-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子信道规划方法
WO2010130091A1 (zh) * 2009-05-13 2010-1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频干扰抑制方法和装置
CN102318195A (zh) * 2009-05-13 2012-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频干扰抑制方法和装置
CN102118857A (zh) * 2009-12-31 2011-07-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分配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205347A1 (en) 2008-08-28
KR101083549B1 (ko) 2011-11-14
CN100534021C (zh) 2009-08-26
WO2006060958A1 (fr) 2006-06-15
US7936729B2 (en) 2011-05-03
KR20070086207A (ko) 2007-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3485C (zh) 数字移动远距离通信系统的导频伪噪声偏移量分配方法
CN102821393B (zh) 处理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CN1468499A (zh) 通信系统的信道分配
CN1929323A (zh) 时隙cdma系统抑制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
CN1882154A (zh) 按需协调上行链路干扰的方法、基站、移动终端和网络
CN1918824A (zh)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快速测距而执行快速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882187A (zh) 单频网中上行链路干扰协调的方法、基站、终端和网络
CN1574721A (zh) 导频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
US20100214997A1 (en) Clustering 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ulti-Cell OFDMA Networks
CN1523778A (zh) 无线电通信方法及基站
CN1874334A (zh) 一种在使用正交频分多址的系统中选择副载波的方法及设备
CN1270449C (zh) 定向波束通信系统、定向波束通信方法、基站及控制器
CN1371221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524367A (zh) 具有自适应群集配置和交换的多载波通信
CN1855764A (zh) 频率重迭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448039A (zh) 无线通信基站系统、方法、程序及其记录媒体
CN1481633A (zh) 具有基于组的副载波分配的多载波通信
CN1960575A (zh) 在认知无线电无线通信系统中管理资源的方法
CN1902967A (zh) 用于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干扰平衡的信道分配期间的传送功率电平设置
CN1777320A (zh) 分配无线电信道的微处理器
CN101043263A (zh) 将用户终端调度到子载波的方法、基站、用户终端和网络
CN1691827A (zh) 分配方法和控制器
CN1171471C (zh) 通信终端装置及无线接收方法
CN1925361A (zh) 码分多址/时分双工系统中交叉时隙资源分配的方法
CN1132584A (zh) 确定基站位置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62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620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31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26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