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1919C - 能防止静电放电的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能防止静电放电的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1919C
CN1261919C CNB021418489A CN02141848A CN1261919C CN 1261919 C CN1261919 C CN 1261919C CN B021418489 A CNB021418489 A CN B021418489A CN 02141848 A CN02141848 A CN 02141848A CN 1261919 C CN1261919 C CN 126191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splay
emitting component
static discharge
driving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418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77611A (zh
Inventor
李信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B0214184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61919C/zh
Publication of CN1477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776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191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191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能防止静电放电的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本发明是通过在显示器的每两个相邻像素的发光元件的阳极端以高电阻(其电阻值视发光元件的材料及像素的大小而定)相互连接,而使得在工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放电能平均分散到每个像素,这样发光元件的阳极就不会产生电荷累积的问题,因此能解决点缺陷的问题。

Description

能防止静电放电的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器的驱动电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能防止静电放电的显示器的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人类最早能看到的动态影像为记录片型态的电影。之后,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简称CRT)的发明,成功地衍生出商业化的电视机,并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家电用品。随着科技的发展,CRT的应用又扩展到计算机产业中的桌上型监视器,而使得CRT风光将近数十年之久。但是CRT所制作成的各类型显示器都面临到辐射线的问题,并且因为内部电子枪的结构,而使得显示器体积庞大并占空间,所以不利于薄形及轻量化。
由于上述的问题,而使得研究人员着手开发所谓的平面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这个领域包含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简称LCD)、场发射显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简称FE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以及等离子显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简称PDP)。
其中,有机发光二极管又称为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Organic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简称OELD),其为自发光性的元件。因为OLED的特性为直流低电压驱动、高亮度、高效率、高对比值、以及轻薄,并且其发光色泽由红((Red,简称R)、绿(Green,简称G),以及蓝(Blue,简称B)三原色至白色的自由度高,因此OLED被喻为下一是世代的新型平面面板的发展重点。OLED技术除了兼具LCD的轻薄与高分辨率,以及LED的主动发光、响应速度快与省电冷光源等优点外,还有视角广、色彩对比效果好及成本低等多项优点。因此,OLED可广泛应用于LCD或指示看板的背光源、行动电话、数字相机、以及个人数字助理(PDA)等。
从驱动方式的观点来看,OLED可分为无源矩阵(Passive Matrix)驱动方式及有源矩阵(Active Matrix)驱动方式两大种类。无源矩阵式OLED的优点在于结构非常简单,因而成本较低,但其缺点为不适用于高分辨率画质的应用,而且在朝向大尺寸面板发展时,会产生耗电量增加、元件寿命降低、以及显示性能不佳等的问题。而有源矩阵式OLED的优点除了可应用在大尺寸的有源矩阵驱动方式的需求外,其视角广、高亮度、以及响应速度快的特性也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其成本会比无源矩阵式OLED略高。
依照驱动方式的不同,平面显示器又可分为电压驱动型及电流驱动型两种。对于电压驱动型的AM-OLED而言,公知的一种显示器中的一个像素10的电路图,请参照图1所绘示。像素10包括驱动电路102及OLED(104)。上述的驱动电路102包括晶体管TFT1(106)、储存电容C(108)、以及晶体管TFT2(110)。其中,晶体管TFT1(106)的漏极耦接至数据线;晶体管TFT1(106)的栅极耦接至扫描线;而晶体管TFT1(106)的源极耦接至储存电容C(108)的一端及晶体管TFT2(110)的栅极。储存电容C(108)的另一端耦接至电压Vss(面板共同的负电源线),其中电压Vss为负电压或接地电位。晶体管TFT2(110)的漏极耦接至电压Vdd(面板共同的正电源线),其中电压Vdd为正电压;而晶体管TFT2(110)的源极耦接至OLED(104)的阳极(也称为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简称ITO))。而OLED(104)的阴极耦接至电压Vss。在此种的显示器设计中,因为每个像素的OLED的阳极均为分开且独立,所以像素10只能在晶体管TFT2(110)导通时,才能透过共享的电压Vdd与其它的像素连结,这样会使得在工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无法平均分散到每个像素,而集中于个别的像素,因此很容易产生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简称ESD)而使单一像素受损而无法点亮,这种现象称为点缺陷。这种情形在50平方公分大小的面积中,通常会出现数十颗到数百颗的点缺陷。对于显示器而言,如果出现点缺陷,则会对于显示的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且会使良率明显地降低。而公知尚无解决点缺陷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防止静电放电的显示器的驱动电路。本发明是通过在显示器的每两个相邻像素的发光元件的阳极端以高电阻(其电阻值视发光元件的材料及像素的大小而定)相互连接,而使得在工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放电能平均分散到每个像素,这样发光元件的阳极就不会产生电荷累积的问题,因此能解决点缺陷的问题。
为达成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能防止静电放电的显示器的驱动电路。此驱动电路用以驱动第一发光元件及第二发光元件,其中第一发光元件具有第一阳极及第一阴极,而第二发光元件具有第二阳极及第二阴极。此驱动电路特征为在第一阳极与第二阳极之间以一高电阻相互连接,而此高电阻必须大于第一发光元件的内阻及第二发光元件的内阻。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此显示器为有源矩阵式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元件及第二发光元件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或高分子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能防止静电放电的显示器。此显示器包括数个像素,而每一个像素包括一发光元件。此显示器的特征为每两个相邻像素的个别的发光元件的阳极之间以一高电阻相互连接,而此高电阻必须大于发光元件的内阻。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通过在显示器的每两个相邻像素的发光元件的阳极端以高电阻(其电阻值视发光元件的材料及像素的大小而定)相互连接,而使得在工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放电能平均分散到每个像素,这样发光元件的阳极就不会产生电荷累积的问题,因此能解决点缺陷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公知的一种显示器中的一个像素的电路图;以及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能防止静电放电的显示器中的相邻两个像素的电路图。
10、20、22:像素
102,202:驱动电路
104:有机发光二极管
106、110、208、212、214、218:晶体管
210,216:储存电容
204,206:发光元件
24:高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2,其是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能防止静电放电的显示器中的相邻两个像素的电路图。由图2可知,在此显示器中的相邻的两个像素包括像素20、像素22、以及高电阻R(24)。其中,像素20包括发光元件204,而像素22包括发光元件206。由图2可知本发明的显示器的特征为每两个相邻像素的个别的发光元件的阳极之间以一高电阻相互连接,而此高电阻必须大于发光元件的内阻。
从另一个角度观之,上述的相邻两个像素包括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能防止静电放电的显示器的驱动电路202、发光元件204、以及发光元件206。驱动电路202用以驱动发光元件204及发光元件206,其中发光元件204具有阳极及阴极,发光元件206具有阳极及阴极,并且发光元件204及发光元件206可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或高分子发光二极管。上述的驱动电路202包括晶体管TFT1(208)、储存电容C1(210)、晶体管TFT2(212)、晶体管TFT3(214)、储存电容C2(216)、晶体管TFT4(218)、以及高电阻R(24)。另外要说明的是,因为在被动式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中,发光元件的阳极及阴极均为整行或整列,所以电荷可分散到整行或整列而不会产生电荷累积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系针对主动式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来做说明。
接下来将说明驱动电路202的结构。晶体管TFT1(208)具有漏极、栅极、以及源极。储存电容C1(210)具有两端。晶体管TFT2(212)具有漏极、栅极、以及源极。晶体管TFT3(214)具有漏极、栅极、以及源极。储存电容C2(216)具有两端。晶体管TFT4(218)具有漏极、栅极、以及源极。高电阻R(24)具有两端。其中,晶体管TFT1(208)的漏极耦接至数据线;晶体管TFT1(208)的栅极耦接至扫描线;而晶体管TFT1(208)的源极耦接至储存电容C1(210)的一端及晶体管TFT2(212)的栅极。储存电容C1(210)的另一端耦接至电压Vss(面板共同的负电源线),其中电压Vss为负电压或接地电位且由电源供应器提供。晶体管TFT2(212)的漏极耦接至电压Vdd(面板共同的正电源线),其中电压Vdd为正电压且由电源供应器提供;而晶体管TFT2(212)的源极耦接至高电阻R(24)的一端及发光元件(204)的阳极。晶体管TFT3(214)的漏极耦接至数据线;晶体管TFT3(214)的栅极耦接至扫描线;而晶体管TFT3(214)的源极耦接至储存电容C2(216)的一端及晶体管TFT4(218)的栅极。储存电容C2(216)的另一端耦接至电压Vss。晶体管TFT4(218)的漏极耦接至电压Vdd;而晶体管TFT4(218)的源极耦接至高电阻R(24)的另一端及发光元件(206)的阳极。而发光元件(204)的阴极及发光元件(206)的阴极耦接至电压Vss。其中,高电阻R(24)必须大于发光元件204的内阻及发光元件206的内阻。
在此要注意的是,本发明的特点是在显示器的每两个相邻像素的发光元件的阳极之间,通过一高电阻的相互连接而使显示器中的单一像素所累积的电荷能平均分散到其它像素,以避免单一像素受到静电放电而损害,而导致点缺陷的问题。而当在显示器的每两个相邻两像素的发光元件的阳极之间连接高电阻时,为了避免像素间的相互的干扰而影响显示器的正常运作,此高电阻必须大于发光元件的内阻。一般而言,此高电阻的范围可为0.1k欧姆~100M欧姆,其端视发光元件的材料及像素的大小而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通过在显示器的每两个相邻像素的发光元件的阳极端以高电阻(其电阻值视发光元件的材料及像素的大小而定)相互连接,而使得在工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放电能平均分散到每个像素,这样发光元件的阳极就不会产生电荷累积的问题,因此能解决点缺陷的问题。

Claims (10)

1.一种能防止静电放电的显示器的驱动电路,用以驱动一第一发光元件及一第二发光元件,该第一发光元件具有一第一阳极及一第一阴极,该第二发光元件具有一第二阳极及一第二阴极,其特征是,该驱动电路:
在该第一阳极与该第二阳极之间以一高电阻相互连接,而该高电阻必须大于该第一发光元件的内阻及该第二发光元件的内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防止静电放电的显示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是,该显示器为一有源矩阵式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防止静电放电的显示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是,该第一发光元件为一有机发光二极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防止静电放电的显示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是,该第一发光元件为一高分子发光二极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防止静电放电的显示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是,该第二发光元件为一有机发光二极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防止静电放电的显示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是,该第二发光元件为一高分子发光二极管。
7.一种能防止静电放电的显示器,包括多个像素,每一该些像素包括一发光元件,其特征是,该显示器为:
在该些像素中的每两个相邻像素的个别的该发光元件的阳极之间以一高电阻相互连接,而该高电阻必须大于该发光元件的内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防止静电放电的显示器,其特征是,该显示器为一有源矩阵式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防止静电放电的显示器,其特征是,该发光元件为一有机发光二极管。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防止静电放电的显示器,其特征是,该发光元件为一高分子发光二极管。
CNB021418489A 2002-08-23 2002-08-23 能防止静电放电的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 Expired - Lifetime CN126191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21418489A CN1261919C (zh) 2002-08-23 2002-08-23 能防止静电放电的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21418489A CN1261919C (zh) 2002-08-23 2002-08-23 能防止静电放电的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77611A CN1477611A (zh) 2004-02-25
CN1261919C true CN1261919C (zh) 2006-06-28

Family

ID=34147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418489A Expired - Lifetime CN1261919C (zh) 2002-08-23 2002-08-23 能防止静电放电的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6191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6241C (zh) * 2004-03-17 2007-07-11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的静电放电防护方法及其静电放电防护装置
CN101097673B (zh) * 2006-06-26 2010-05-12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单面板功能测试的静电放电防护整合电路
CN103295530A (zh) * 2013-06-28 2013-09-1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静电保护功能的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0782839B (zh) 2019-11-13 2021-03-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77611A (zh) 2004-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44200A (zh) 电源线与栅极线平行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US9214134B2 (en) Method of displaying image of display panel
US11205357B2 (en) Display panel test circuit and display panel
US20230006015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W571281B (en) Driving circuit and method for a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with
TW589596B (en) Driving circuit of display able to prevent the accumulated charges
US6741037B2 (en) Driving circuit of display for preventin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US7164229B2 (en) Organic light dash emitting display
CN1261919C (zh) 能防止静电放电的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
CN1228754C (zh) 能防止电荷累积的显示器的驱动电路
TW582009B (en) Driving circuit of display device
CN1320515C (zh) 有机发光显示器
CN1295667C (zh) 显示器的驱动电路、方法及具有该驱动电路的显示器
CN11420309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TWI220694B (en) Pixel measuring method
CN1261918C (zh) 显示器的像素电路
CN1462025A (zh) 显示器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
CN1215452C (zh) 显示器和显示器的驱动电路
CN1310204C (zh) 有机发光显示器
CN1241163C (zh) 显示器的驱动方法
CN1540606A (zh) 限定消耗功率下自动调整最佳亮度的显示器驱动装置及其方法
CN100562755C (zh) 像素测量方法
CN1246819C (zh) 显示器的驱动电路
TWI407831B (zh) 影像顯示系統
US20040125055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