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16182A - 呼梯登记装置 - Google Patents

呼梯登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16182A
CN117916182A CN202180101698.4A CN202180101698A CN117916182A CN 117916182 A CN117916182 A CN 117916182A CN 202180101698 A CN202180101698 A CN 202180101698A CN 117916182 A CN117916182 A CN 1179161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candidate
determination unit
unit
dimensional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1016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谷彰宏
铃木直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916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161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 Exchange Systems With Centralized Control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登记装置具备读取装置、确定部(34)、判定部(35)、设定部(36)以及呼梯登记部(21)。确定部(34)根据二维码确定多个候选楼层。设定部(36)在由判定部(35)判定为包含与设置楼层一致的候选楼层时,将该候选楼层设定为出发楼层,将多个候选楼层中包含的其他候选楼层设定为目标楼层。呼梯登记部(21)根据由设定部(36)设定的出发楼层以及目标楼层来登记针对轿厢(1)的呼梯。

Description

呼梯登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电梯中使用的呼梯登记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电梯装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梯装置具备设置于建筑物1层的读取装置。利用者在便携终端的液晶画面显示二维码,使读取装置读取该二维码。当该二维码所包含的ID编号与已登记的编号一致时,门厅门被解锁,电梯的轿厢到达1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808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梯装置中,利用者在乘坐轿厢时必须输入目标楼层。例如,在于1层被读取装置读取了二维码的利用者移动到5层后从5层返回到1层的情况下,该利用者在5层的层站或者在5层乘入轿厢时输入目标楼层。由于需要利用者的输入操作,因此存在便利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利用者进行的输入操作而提高便利性的呼梯登记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呼梯登记装置具备:读取装置;确定单元,当由读取装置读取到包含多个候选楼层的信息的二维码时,该确定单元根据二维码确定多个候选楼层;第一判定单元,其判定在由确定单元确定出的多个候选楼层中是否包含与读取装置的设置楼层一致的候选楼层;设定单元,当由第一判定单元判定为包含与设置楼层一致的候选楼层时,该设定单元将该候选楼层设定为出发楼层,将多个候选楼层中包含的其他候选楼层设定为目标楼层;以及呼梯登记单元,其根据由设定单元设定的出发楼层和目标楼层,登记针对电梯轿厢的呼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呼梯登记装置,能够减少利用者进行的输入操作,能够提高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备实施方式1中的呼梯登记装置的电梯装置的例子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电梯装置的功能的图。
图3是示出平板终端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控制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平板终端的另一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平板终端的另一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安全判定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安全判定处理的另一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安全判定处理的另一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安全判定处理的另一例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目标楼层设定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平板终端的硬件资源的例子的图。
图13是示出平板终端的硬件资源的另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适当地简化或省略重复的说明。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具备实施方式1的呼梯登记装置的电梯装置1的例子的图。电梯装置1经由网络2与服务器3连接。作为一例,网络2是IP网络。IP网络是使用IP(Internet Protocal,互联网协议)作为通信协议的通信网络。网络2优选为封闭式网络。网络2也可以是开放式网络。
服务器3设置于电梯装置1远程的信息中心。服务器3能够与多个电梯装置进行通信。电梯装置1是服务器3能够通信的电梯装置的一例。
电梯装置1具备轿厢5和对重6。轿厢5在井道7中上下移动。井道7是形成于楼宇A的上下延伸的空间。轿厢5和对重6借助于绳索8悬吊于井道7中。对重6在井道7中沿与轿厢5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下移动。作为一例,图1示出1:1绕绳方式的电梯装置1。
绳索8绕挂于曳引机9上。轿厢5由曳引机9驱动。控制装置10控制曳引机9。即,轿厢5的移动由控制装置10控制。图1示出曳引机9以及控制装置10设置于井道7上方的机房11的例子。曳引机9以及控制装置10也可以设置于井道7。曳引机9可以设置在井道7的顶部,也可以设置在井道7的底坑。
控制装置10与通信装置12连接。通信装置12负责电梯装置1中的通信功能。例如,通信装置12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外部设备包含服务器3。即,通信装置12经由网络2与服务器3进行通信。
在楼宇A的各楼层设置有层站13。图1示出轿厢5停靠在某个层站13的状态。在各层站13设置有平板终端14和接入点15。接入点15与通信装置12连接。平板终端14是常设于层站13的装置。平板终端14与接入点15进行无线通信。即,平板终端14能够经由接入点15与通信装置12进行通信。
图2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电梯装置1的功能的图。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10具备呼梯登记部21、运行控制部22以及显示控制部23。平板终端14具备显示器30、摄像装置31、存储部32、读取部33、确定部34、判定部35、设定部36、通信部37以及显示控制部38。显示控制部38控制显示器30。
下面,还参照图3和图4对电梯装置1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对利用者从楼宇A的门厅楼层即1层移动到办公室所在的7层,之后从7层返回到1层的例子进行说明。即,利用者在1层与7层之间往返。
另外,利用者使便携终端16存储二维码B。该二维码B是在便携终端16中使用特定的应用而生成的。二维码B也可以作为电子数据从其他终端接收。作为一例,便携终端16是智能手机。
图3是示出平板终端14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如上所述,平板终端14设置于各楼层的层站13。以下,在需要单独指定平板终端14的情况下,在标号之后标注“-N”。N表示楼层。同样地,在需要单独指定设置于楼宇A的层站13的情况下,在标号之后标注“-N”。
例如,1层的层站表述为层站13-1。2层的层站表述为层站13-2。7层的层站表述为层站13-7。在层站13-1设置有平板终端14-1。在层站13-2设置有平板终端14-2。在层站13-7设置有平板终端14-7。
在平板终端14-1中,判定是否读取到二维码(S101)。利用者在层站13-1使便携终端16的显示器显示二维码B。在二维码B中包含多个候选楼层的信息。在最简单的例子中,二维码B中包含由第一候选楼层和第二候选楼层构成的两个候选楼层的信息。在本例中,第一候选楼层为1层。第二候选楼层为7层。
利用者将显示于便携终端16的显示器的二维码B举到摄像装置31前。由此,由摄像装置31拍摄二维码B。读取部33根据由摄像装置31拍摄到的图像来读取二维码B。当读取部33读取出二维码B时,在S101中判定为“是”。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中,用于读取二维码的读取装置由摄像装置31和读取部33实现。
确定部34根据在S101中读取的二维码B,确定多个候选楼层(S102)。在本例中,二维码B中包含第一候选楼层和第二候选楼层的信息。因此,确定部34在S102中确定第一候选楼层和第二候选楼层。
判定部35判定在S102中确定部34确定出的多个候选楼层中是否包含与读取装置所设置在的楼层、即平板终端14所设置在的楼层一致的候选楼层(S103)。以下,将平板终端14所设置在的楼层也称为设置楼层。设置楼层的信息存储于存储部32中。
在本例中,二维码B中包含第一候选楼层和第二候选楼层的信息。第一候选楼层为1层。另外,作为设置楼层信息,在平板终端14-1的存储部32中存储有表示“1层”的信息。因此,判定部35在S103中判定为“是”。
当在S103中判定为“是”时,设定部36将判定为与设置楼层一致的一方的候选楼层设定为出发楼层(S104)。在本例中,设定部36将第一候选楼层即1层设定为出发楼层。
当在S103中判定为“是”时,设定部36将在S102中确定部34确定出的候选楼层所包含的一个其他候选楼层设定为目标楼层(S105)。在本例中,在S102中,确定部34仅确定出第一候选楼层和第二候选楼层这两个候选楼层。因此,设定部36若在S104中将第一候选楼层设定为出发楼层,则在S105中将作为另一方的候选楼层的第二候选楼层即7层设定为目标楼层。
此外,如果在S102中确定部34确定出的多个候选楼层中没有包含与设置楼层一致的候选楼层,则在S103中判定为“否”。当在S103中判定为“否”时,设定部36不设定出发楼层以及目标楼层。在平板终端14-1中,判定为呼梯登记错误。例如,当在S103中判定为“否”时,显示控制部38在显示器30进行错误显示(S107)。
当在S104中设定了出发楼层、在S105中设定了目标楼层时,通信部37对控制装置10发送呼梯的登记请求C(S106)。在该登记请求C中包含在S104中设定的出发楼层的信息和在S105中设定的目标楼层的信息。具体而言,在S106中从平板终端14-1发送的登记请求C被接入点15接收。接入点15接收到的登记请求C经由通信装置12被发送到控制装置10。
图4是示出控制装置10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在控制装置10中,判定是否接收到呼梯的登记请求(S201)。当控制装置10接收到从平板终端14-1发送的呼梯的登记请求C时,在S201中判定为“是”。当在S201中判定为“是”时,呼梯登记部21根据接收到的登记请求C、即由设定部36设定的出发楼层和目标楼层,登记针对轿厢5的呼梯(S202)。另外,运行控制部22使轿厢5响应由呼梯登记部21登记的呼梯(S203)。显示控制部23根据运行控制部22进行的响应控制,控制设置于层站13的电梯厅指示灯等。
例如,呼梯登记部21登记与出发楼层对应的呼梯。由此,运行控制部22使轿厢5在层站13-1停靠。之后,运行控制部22在层站13-1使轿厢5的门进行开闭。呼梯登记部21在检测到利用者已乘坐轿厢5时,登记与目标楼层对应的呼梯。由此,运行控制部22使轿厢5停靠于层站13-7。
检测利用者已乘坐轿厢5的方法可以是任意方法。例如,轿厢5具备用于计测轿厢5的载荷的称量装置。该检测基于由称量装置计测出的载荷来进行。作为另一例,轿厢5具备摄像装置。该检测也可以基于由摄像装置拍摄到的图像来进行。为了该检测,也可以使用表示门已关闭的信号。
根据本例,利用者仅通过将二维码B举到摄像装置31前,就能够从层站13-1搭乘轿厢5,在层站13-7从轿厢5下梯。利用者在层站13-1或者在1层乘入轿厢5时,不需要输入目标楼层。
在平板终端14-7中也进行图3所示的动作流程。即,在平板终端14-7中,判定是否读取到二维码(S101)。在7层的办公室办完事情的利用者在层站13-7使便携终端16的显示器显示二维码B。如上所述,在本例中,在二维码B中包含第一候选楼层(1层)以及第二候选楼层(7层)的信息。当由摄像装置31拍摄了二维码B且读取部33读取到二维码B时,在S101中判定为“是”。
确定部34在S102中确定出第一候选楼层和第二候选楼层。另外,在平板终端14-7的存储部32中,作为设置楼层信息存储有表示“7层”的信息。因此,判定部35在S103中判定为“是”。
当在S103中判定为“是”时,设定部36在S104中将与设置楼层一致的第二候选楼层即7层设定为出发楼层。设定部36在S105中将作为另一个候选楼层的第一候选楼层、即1层设定为目标楼层。由此,在S106中,从通信部37对控制装置10发送呼梯的登记请求C。
当控制装置10接收到从平板终端14-7发送的呼梯的登记请求C时,在S201中判定为“是”。当在S201中判定为“是”时,呼梯登记部21登记与出发楼层对应的呼梯。由此,运行控制部22使轿厢5停靠于层站13-7。之后,运行控制部22在层站13-7对轿厢5的门进行开闭。呼梯登记部21在检测到利用者已乘坐轿厢5时,登记与目标楼层对应的呼梯。由此,运行控制部22使轿厢5在层站13-1停靠。
根据本例,利用者仅通过将二维码B举到摄像装置31前,就能够从层站13-7乘坐轿厢5并在层站13-1从轿厢5下梯。利用者在层站13-7或者在7层乘入轿厢5时,不需要输入目标楼层。根据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能够减少利用者在现场的输入操作,能够提高便利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利用者使便携终端16的显示器显示二维码B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利用者也可以将打印在纸上的二维码B举到平板终端14的摄像装置31前。利用者也可以将显示于其他介质的二维码B举到平板终端14的摄像装置31前。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层站13设置平板终端14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也可以在层站13设置平板终端14和层站操作盘双方。此外,轿厢5也可以具有轿厢操作盘。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楼宇A具备1台电梯装置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也可以在楼宇A中具备包含电梯装置1的多台电梯装置。也可以对该多台电梯装置进行组群管理。
以下,对电梯装置1能够采用的其他功能进行说明。如果可能,电梯装置1也可以组合采用以下所示的多个功能。
在楼宇A中,为了提高安全性,有时分为进入楼宇A的楼层和离开楼宇A的楼层。以下,对访问位于7层的办公室的利用者从楼宇A的门厅楼层即2层移动到7层,之后从7层移动到1层而离开楼宇A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该例中,利用者也使便携终端16存储二维码B。在二维码B中包含由第一候选楼层和第二候选楼层构成的两个候选楼层的信息。在本例中,第一候选楼层也是1层。第二候选楼层为7层。
图5是示出平板终端14的另一动作例的流程图。图5的S201至S206所示的处理与图3的S101至S106所示的处理相同。
在平板终端14-2中,判定是否读取到二维码(S201)。利用者在层站13-2使便携终端16的显示器显示二维码B。如上所述,在本例中,在二维码B中包含第一候选楼层(1层)以及第二候选楼层(7层)的信息。当由摄像装置31拍摄了二维码B且由读取部33读取了二维码B时,在S201中判定为“是”。
确定部34在S202中确定第一候选楼层和第二候选楼层。另外,作为设置楼层信息,在平板终端14-2的存储部32中存储有表示“2层”的信息。在本例中,在S202中确定部34确定出的多个候选楼层中不包含与设置楼层一致的候选楼层。因此,判定部35在S203中判定为“否”。
当在S203中判定为“否”时,设定部36将设置楼层设定为出发楼层(S207)。在本例中,设定部36将2层设定为出发楼层。
当在S203中判定为“否”时,设定部36将在S202中确定部34确定出的多个候选楼层中距设置楼层最远的候选楼层设定为目标楼层(S208)。在本例中,在S202中,确定部34仅确定了第一候选楼层和第二候选楼层这两个候选楼层。因此,设定部36在S208中将离设置楼层比第一候选楼层远的第二候选楼层即7层设定为目标楼层。
当在S207中设定了出发楼层、在S208中设定了目标楼层时,通信部37对控制装置10发送呼梯的登记请求C(S206)。在该登记请求C中包含在S207中设定的出发楼层的信息和在S208中设定的目标楼层的信息。
在本例中,在控制装置10中也进行图4所示的动作流程。根据本例,利用者仅通过将二维码B举到摄像装置31前,就能够从层站13-2搭乘轿厢5,在层站13-7从轿厢5下梯。利用者在层站13-2或者在2层乘入轿厢5时,不需要输入目标楼层。
另外,在平板终端14-7中也进行图5所示的动作流程。即,在平板终端14-7中,判定是否读取了二维码(S201)。在7层的办公室办完事情的利用者在层站13-7使便携终端16的显示器显示二维码B。如上所述,在本例中,在二维码B中包含第一候选楼层(1层)以及第二候选楼层(7层)的信息。另外,在平板终端14-7的存储部32中,作为设置楼层信息存储有表示“7层”的信息。因此,当在S201中判定为“是”时,在S203中也判定为“是”。
当在S203中判定为“是”时,设定部36在S204中将与设置楼层一致的第二候选楼层即7层设定为出发楼层。设定部36在S205中将作为另一个候选楼层的第一候选楼层即1层设定为目标楼层。由此,在S206中,从通信部37对控制装置10发送呼梯的登记请求C。
根据本例,利用者仅通过将二维码B举到摄像装置31前,就能够从层站13-7乘坐轿厢5并在层站13-1从轿厢5下梯。利用者在层站13-7或者在7层乘入轿厢5时,不需要输入目标楼层。在本例中,也能够减少利用者在现场的输入操作,能够提高便利性。
作为另一例,平板终端14也可以还具备用于提高安全性的功能。在该情况下,如图2所示,平板终端14还具备判定部39。或者,平板终端14还具备判定部39以及判定部40。以下,还参照图6至图10,对进一步追加了用于提高安全性的功能的例子进行说明。在以下的例子中,利用者从楼宇A的门厅楼层即1层移动到办公室所在的7层,之后从7层返回到1层。
图6是示出平板终端14的另一动作例的流程图。图6的S301至S307所示的处理与图3的S101至S107所示的处理实质上相同。图6所示的例子在还具备S308的安全判定处理这一点上与图3所示的例子不同。
图7是示出安全判定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二维码B中包含第一候选楼层(1层)以及第二候选楼层(7层)的信息。因此,通过利用者在层站13-1将二维码B举到摄像装置31前,在S303中判定为“是”,在S304中设定部36将第一候选楼层设定为出发楼层。
当在S304中设定了出发楼层时,判定部39判定在S302中确定部34确定出的候选楼层中的成为目标楼层的其他候选楼层是否与特定的目的地限制楼层一致(S401)。在本例中,在S302中,确定部34仅确定出第一候选楼层和第二候选楼层这两个候选楼层。因此,在S401中,判定部39判定第二候选楼层是否与目的地限制楼层一致。
目的地限制楼层的信息存储于存储部32中。如果在S302中确定部34确定出的第二候选楼层与存储于存储部32中的目的地限制楼层一致,则判定部39在S401中判定为“是”。当在S401中判定为“是”时,进入S307的处理。即,当在S401中判定为“是”时,设定部36不将第二候选楼层设定为目标楼层。在平板终端14-1中,判定为呼梯登记错误。例如,当在S401中判定为“是”时,显示控制部38在显示器30进行错误显示。
另一方面,如果第二候选楼层与目的地限制楼层不一致,则判定部39在S401中判定为“否”。当在S401中判定为“否”时,进入S305的处理。即,当在S401中判定为“否”时,与S105所示的处理同样地设定目标楼层。
图8是示出安全判定处理的另一例的流程图。图7示出完全拒绝利用者在目的地限制楼层下梯的例子。另一方面,图8表示认可部分利用者在目的地限制楼层下梯的例子。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在二维码B中,除了第一候选楼层(1层)以及第二候选楼层(7层)的信息以外,还包含用于允许在7层下梯的允许信息。
图8的S501所示的处理与图7的S401所示的处理相同。即,当在图6的S304中将第一候选楼层设定为出发楼层时,判定部39判定第二候选楼层是否与目的地限制楼层一致(S501)。如果第二候选楼层与目的地限制楼层一致,则判定部39在S501中判定为“是”。如果第二候选楼层与目的地限制楼层不一致,则判定部39在S501中判定为“否”。当在S501中判定为“否”时,进入S305的处理。即,当在S501中判定为“否”时,与S105所示的处理同样地设定目标楼层。
判定部40判定是否允许向目的地限制楼层的移动(S502)。判定部40根据在S301中读取到的二维码B,进行S502的判定。具体而言,如果在S301中读取到的二维码B中包含上述允许信息,则判定部40判定为允许向目的地限制楼层的移动(S502的“是”)。当在S502中判定为“是”时,进入S305的处理。即,当在S502中判定为“是”时,与S105所示的处理同样地设定目标楼层。
另一方面,如果二维码B中不包含允许信息,则判定部40判定为不允许向目的地限制楼层的移动(S502的“否”)。当在S502中判定为“否”时,进入S307的处理。即,当在S502中判定为“否”时,设定部36不将第二候选楼层设定为目标楼层。在平板终端14-1中,判定为呼梯登记错误。例如,当在S502中判定为“否”时,显示控制部38在显示器30进行错误显示。
图9是示出安全判定处理的另一例的流程图。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在二维码B中,除了第一候选楼层(1层)以及第二候选楼层(7层)的信息之外,还包含表示有效期限的信息。
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当在图6的S304中将第一候选楼层设定为出发楼层时,确定部34根据在S301中读取到的二维码B来确定有效期限(S601)。判定部39判定在S601中确定出的二维码B的有效期限是否已到期(S602)。如果二维码B的有效期限已到期,则判定部39在S602中判定为“是”。当在S602中判定为“是”时,进入S307的处理。即,当在S602中判定为“是”时,设定部36不将第二候选楼层设定为目标楼层。在平板终端14-1中,判定为呼梯登记错误。例如,当在S602中判定为“是”时,显示控制部38在显示器30进行错误显示。
另一方面,如果二维码B的有效期限尚未到期,则判定部39在S602中判定为“否”。当在S602中判定为“否”时,进入S305的处理。即,当在S602中判定为“否”时,与S105所示的处理同样地设定目标楼层。
此外,图9所示的安全判定处理也可以在图6的S303所示的处理之前进行。在该情况下,当在S602中判定为“是”时,进入S307的处理。即,当在S602中判定为“是”时,设定部36不设定出发楼层和目标楼层。另一方面,当在S602中判定为“否”时,进入S303的处理。之后,如果在S303中判定为“是”,则由设定部36设定出发楼层和目标楼层。
图10是示出安全判定处理的另一例的流程图。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在二维码B中,除了第一候选楼层(1层)以及第二候选楼层(7层)的信息之外,还包含表示识别编号的信息。
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当在图6的S304中将第一候选楼层设定为出发楼层时,确定部34根据在S301中读取到的二维码B来确定识别编号(S701)。另外,确定部34根据在S701中确定出的识别编号,确定基于该二维码B的呼梯的登记次数(S702)。例如,针对每个识别编号、即每个二维码,对呼梯登记次数进行计数,并存储于控制装置10。确定部34在S702中从控制装置10取得与在S701中确定出的识别编号相关联地存储的登记次数。
判定部39判定在S702中确定出的呼梯登记次数是否超过特定的基准次数(S703)。基准次数信息存储于存储部32中。如果基于二维码B的呼梯的登记次数超过基准次数,则判定部39在S703中判定为“是”。当在S703中判定为“是”时,进入S307的处理。即,当在S703中判定为“是”时,设定部36不将第二候选楼层设定为目标楼层。在平板终端14-1中,判定为呼梯登记错误。例如,当在S703中判定为“是”时,显示控制部38在显示器30进行错误显示。
另一方面,如果基于二维码B的呼梯的登记次数未超过基准次数,则判定部39在S703中判定为“否”。当在S703中判定为“否”时,进入S305的处理。即,当在S703中判定为“否”时,与S105所示的处理同样地设定目标楼层,在S306中对控制装置10发送呼梯的登记请求C。该登记请求C中包含二维码B的识别编号信息。
在本例中,在控制装置10中也进行图4所示的动作流程。另外,在本例中,当由呼梯登记部21登记了与目标楼层对应的呼梯时,与该识别编号相关联地存储的呼梯登记次数增加1。
此外,图10所示的安全判定处理也可以在图6的S303所示的处理之前进行。在该情况下,当在S703中判定为“是”时,进入S307的处理。即,当在S703中判定为“是”时,设定部36不设定出发楼层和目标楼层。另一方面,当在S703中判定为“否”时,进入S303的处理。之后,如果在S303中判定为“是”,则由设定部36设定出发楼层以及目标楼层。
作为另一例,也可以在二维码B中包含3个以上的候选楼层的信息。在该情况下,如图2所示,平板终端14还具备判定部41。另外,在平板终端14中,例如进行图3所示的动作流程。以下,对访问位于7层的办公室的利用者在从楼宇A的门厅楼层即1层移动到7层后,移动到位于10层的会议室的例子进行说明。在该例中,在二维码B中包含表1所示的候选楼层信息。
[表1]
第一候选楼层 15层
第二候选楼层 7层
第三候选楼层 10层
第四候选楼层 1层
第五候选楼层 7层
在平板终端14-1中,判定是否读取到二维码(S101)。利用者在层站13-1使便携终端16的显示器显示二维码B。如上所述,在本例中,二维码B中包含第四候选楼层(1层)的信息。当由摄像装置31拍摄了二维码B且由读取部33读取了二维码B时,在S101中判定为“是”。
确定部34在S102中确定表1所示的全部候选楼层。由此,判定部35在S103中判定为“是”。设定部36在S104中将被判定为与设置楼层一致的第四候选楼层即1层设定为出发楼层。
图11是示出目标楼层设定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即,图11示出在S105中进行的处理。判定部41从在S102中确定部34确定出的候选楼层中的除了与设置楼层一致的候选楼层以外的候选楼层中,判定成为目标楼层的其他候选楼层。设定部36将由判定部41判定出的候选楼层设定为目标楼层。判定部41基于特定的条件进行该判定。图11示出作为该条件的一例,判定部41基于二维码B的读取日期时间进行判定的例子。
判定部41首先判定二维码B的读取日是否为工作日(S801)。另外,判定部41进行的判定在二维码B被读取之后立即进行。因此,二维码B的读取日也可以替换为今天。当在S801中判定为“否”时,判定部41将第一候选楼层判定为上述其他候选楼层(S802)。在作为第一候选楼层的15层,有楼宇A的管理公司的办公室。第一候选楼层是作为在7层的办公室无法应对的休息日等的目标楼层而预先设定的楼层。
判定部41当在S801中判定为“是”时,接着判定二维码B的读取时刻是否包含于时间段TP1中(S803)。时间段TP1是被预先设定的。例如,时间段TP 1为0点至9点。另外,二维码B的读取时刻也可以替换为当前时刻。当在S803中判定为“是”时,判定部41将第二候选楼层判定为上述其他候选楼层(S804)。
例如,当利用者在工作日的早晨两次将二维码B举到平板终端14-1的摄像装置31前时,在S803中判定为“是”,将第二候选楼层设定为目标楼层。由此,利用者能够从层站13-1搭乘轿厢5,在层站13-7从轿厢5下梯。
判定部41在S803中判定为“否”时,接着判定二维码B的读取时刻是否包含于时间段TP2中(S805)。时间段TP2是被预先设定的。例如,时间段TP2为12点至13点。判定部41在S805中判定为“是”时,将第三候选楼层判定为上述其他候选楼层(S806)。
例如,当上午曾在7层开会的利用者午休时间将二维码B举到平板终端14-7的摄像装置31前时,在S805中判定为“是”,将第三候选楼层设定为目标楼层。由此,利用者能够从层站13-7搭乘轿厢5,在层站13-10从轿厢5下梯。即,利用者能够移动到进行下一会议的10层的会议室。
判定部41在S805中判定为“否”时,接着判定二维码B的读取时刻是否包含于时间段TP3中(S807)。时间段TP3是被预先设定的。例如,时间段TP3为16点至22点。判定部41在S807中判定为“是”时,将第四候选楼层判定为上述其他候选楼层(S808)。
例如,当结束了在10层的会议的利用者在17点将二维码B举到平板终端14-10的摄像装置31前时,在S807中判定为“是”,将第四候选楼层设定为目标楼层。由此,利用者能够从层站13-10搭乘轿厢5,在层站13-1从轿厢5下梯。即,利用者能够移动到1层并离开楼宇A。
判定部41在S807中判定为“否”时,将第五候选楼层判定为上述其他候选楼层(S809)。此外,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也可以在S807中判定为“否”时进入S107的处理。
作为另一例,平板终端14也可以如图2所示那样还具备信息转换部42。在控制装置10中,为了呼梯登记等而使用控制用楼层名。该控制用楼层名与利用者识别的楼层名不同。因此,在平板终端14的存储部32中存储有表示楼宇A中的显示用楼层名与控制用楼层名的对应关系的楼层信息。表2示出楼层信息的例子。
[表2]
在向控制装置10发送数据的情况下,信息转换部42根据存储于存储部32中的楼层信息将显示用楼层名转换为控制用楼层名。此外,信息转换部42在从控制装置10接收到数据的情况下,根据存储在存储部32中的楼层信息将控制用楼层名转换为显示用楼层名。
同样地,在电梯装置1配备于组群管理系统中的情况下,在该系统中,为了呼梯登记等而使用控制用号机名。该控制用号机名与利用者识别的号机名不同。因此,在平板终端14的存储部32中存储有表示该系统中的显示用号机名与控制用号机名的对应关系的号机信息。表3示出号机信息的例子。
[表3]
在向进行组群管理的组群管理装置(未图示)发送数据的情况下,信息转换部42根据存储于存储部32中的号机信息将显示用号机名转换为控制用号机名。另外,信息转换部42在从组群管理装置或控制装置10接收到数据的情况下,根据存储于存储部32中的号机信息将控制用号机名转换为显示用号机名。
另外,平板终端14也可以如图2所示那样还具备信息登记部43。信息登记部43具有对存储部32登记信息的功能。
例如,在安装电梯装置1时,由专业的技术人员生成设定用的二维码B1。在设定用的二维码B1中,作为设定信息包含设置楼层的信息和楼层信息。二维码B1中还可以包含号机信息。
在进行电梯装置1的安装时,将二维码B1举到摄像装置31前。由此,二维码B1被摄像装置31拍摄,并被读取部33读取。信息登记部43在设定用的二维码B1被读取时,使该二维码B1所包含的设定信息存储于存储部32中。由此,能够将设置楼层的信息以及楼层信息等简单地登记到存储部32中。
图12是示出平板终端14的硬件资源的例子的图。平板终端14具备包含处理器51和存储器52的处理电路50作为硬件资源。处理电路50也可以包含多个处理器51。处理电路50也可以包含多个存储器52。
在本实施方式中,标号32~43所示的各部表示平板终端14所具有的功能。存储部32的功能由存储器52实现。标号33~43所示的各部的功能可通过作为程序而记述的软件、固件、或软件与固件的组合来实现。该程序存储于存储器52中。平板终端14通过由处理器51执行存储于存储器52中的程序,实现标号33~43所示的各部的功能。
处理器51也被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装置、处理装置、运算装置、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或DSP。作为存储器52,也可以采用半导体存储器、磁盘、软盘、光盘、紧凑型光盘(compact disc)、迷你盘或DVD。可采用的半导体存储器包含RAM、ROM、闪存、EPROM以及EEPROM等。
图13是示出平板终端14的硬件资源的另一例的图。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平板终端14具备包含处理器51、存储器52以及专用硬件53的处理电路50。图13示出通过专用硬件53实现平板终端14所具有的功能的一部分的例子。也可以通过专用硬件53实现平板终端14所具有的全部功能。作为专用硬件53,能够采用单一电路、复合电路、编程处理器、并行编程处理器、ASIC、FPGA、或者它们的组合。
控制装置10的硬件资源与图12或图13所示的例子相同。控制装置10具备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的处理电路作为硬件资源。控制装置10通过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来实现标号21~23所示的各部的功能。控制装置10也可以具备包含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专用硬件的处理电路作为硬件资源。也可以通过专用硬件来实现控制装置10所具有的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使用了二维码的呼梯登记装置。
标号说明
1:电梯装置;2:网络;3:服务器;5:轿厢;6:对重;7:井道;8:绳索;9:曳引机;10:控制装置;11:机房;12:通信装置;13:层站;14:平板终端;15:接入点;16:便携终端;21:呼梯登记部;22:运行控制部;23:显示控制部;30:显示器;31:摄像装置;32:存储部;33:读取部;34:确定部;35:判定部;36:设定部;37:通信部;38:显示控制部;39:判定部;40:判定部;41:判定部;42:信息转换部;43:信息登记部;50:处理电路;51:处理器;52:存储器;53:专用硬件。

Claims (9)

1.一种呼梯登记装置,其中,该呼梯登记装置具备:
读取装置;
确定单元,在由所述读取装置读取到包含多个候选楼层的信息的二维码时,该确定单元根据所述二维码确定所述多个候选楼层;
第一判定单元,其判定在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所述多个候选楼层中是否包含与所述读取装置的设置楼层一致的候选楼层;
设定单元,其在由所述第一判定单元判定为包含与所述设置楼层一致的候选楼层时,将该候选楼层设定为出发楼层,并将所述多个候选楼层中包含的其他候选楼层设定为目标楼层;以及
呼梯登记单元,其根据由所述设定单元设定的所述出发楼层和所述目标楼层,登记针对电梯轿厢的呼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梯登记装置,其中,
当由所述第一判定单元判定为不包含与所述设置楼层一致的候选楼层时,所述设定单元不设定出发楼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梯登记装置,其中,
当由所述第一判定单元判定为不包含与所述设置楼层一致的候选楼层时,所述设定单元将所述设置楼层设定为出发楼层,将所述多个候选楼层中距所述设置楼层最远的候选楼层设定为目标楼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呼梯登记装置,其中,
所述呼梯登记装置还具备第二判定单元,该第二判定单元判定所述其他候选楼层是否与特定的目的地限制楼层一致,
当由所述第二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其他候选楼层与所述目的地限制楼层一致时,所述设定单元不将所述其他候选楼层设定为目标楼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呼梯登记装置,其中,
所述呼梯登记装置还具备:
第二判定单元,其判定所述其他候选楼层是否与特定的目的地限制楼层一致;以及
第三判定单元,其根据由所述读取装置读取到的所述二维码,判定是否允许向所述目的地限制楼层的移动,
在由所述第二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其他候选楼层与所述目的地限制楼层一致的情况下,当由所述第三判定单元判定为允许向所述目的地限制楼层的移动时,所述设定单元将所述其他候选楼层设定为目标楼层,当由所述第三判定单元判定为不允许向所述目的地限制楼层的移动时,所述设定单元不将所述其他候选楼层设定为目标楼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呼梯登记装置,其中,
所述呼梯登记装置还具备第二判定单元,
所述确定单元根据由所述读取装置读取出的所述二维码来确定有效期限,
所述第二判定单元判定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所述有效期限是否已到期,
当由所述第二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有效期限已到期时,所述设定单元不设定目标楼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呼梯登记装置,其中,
所述呼梯登记装置还具备第二判定单元,该第二判定单元判定基于所述二维码的呼梯的登记次数是否超过了基准次数,
当由所述第二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登记次数超过了所述基准次数时,所述设定单元不设定目标楼层。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呼梯登记装置,其中,
所述呼梯登记装置还具备第二判定单元,
在所述二维码中,作为所述多个候选楼层包含三个以上的候选楼层的信息,
所述第二判定单元根据特定的条件从所述多个候选楼层中的除了与所述设置楼层一致的候选楼层以外的候选楼层中判定所述其他候选楼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呼梯登记装置,其中,
所述呼梯登记装置还具备:
存储单元;以及
信息登记单元,其在由所述读取装置读取到设定用二维码时,将该设定用二维码中包含的设定信息存储到所述存储单元中,
在所述设定用二维码中,作为所述设定信息包含所述设置楼层的信息和楼层信息,所述楼层信息表示所述读取装置所设置在的楼宇中的显示用楼层名与用于呼梯登记的控制用楼层名的对应关系。
CN202180101698.4A 2021-09-09 2021-09-09 呼梯登记装置 Pending CN1179161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1/033108 WO2023037466A1 (ja) 2021-09-09 2021-09-09 呼び登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16182A true CN117916182A (zh) 2024-04-19

Family

ID=85506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101698.4A Pending CN117916182A (zh) 2021-09-09 2021-09-09 呼梯登记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468797B2 (zh)
CN (1) CN117916182A (zh)
TW (1) TWI813093B (zh)
WO (1) WO202303746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83126A (ja) * 1998-03-30 1999-10-15 Toshiba Tec Corp データ処理装置、商品販売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商品販売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
JP2006005537A (ja) 2004-06-16 2006-01-05 Casio Comput Co Ltd 携帯端末装置
JP2006096517A (ja) * 2004-09-29 2006-04-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JP2007084179A (ja) 2005-09-20 2007-04-05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6548828B2 (ja) 2016-07-08 2019-07-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および群管理制御方法
JP6658466B2 (ja) * 2016-11-17 2020-03-04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行先階取得装置、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情報端末、プログラム
DE112018007511B4 (de) 2018-04-26 2022-02-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ufregistriersystem
CN111453564A (zh) * 2020-03-12 2020-07-28 徐波 一种基于二维码识别的防疫电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233305A (zh) * 2020-10-22 2021-01-15 上海司派尔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楼宇智能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37466A1 (ja) 2023-03-16
JPWO2023037466A1 (zh) 2023-03-16
JP7468797B2 (ja) 2024-04-16
TW202311150A (zh) 2023-03-16
TWI813093B (zh) 2023-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61485B2 (en) Elevator installation operating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elevator users
US881391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imiting access rights within a building
US9238568B2 (en) Hall call registration apparatus of elevator including a destination floor changing device
CN107010500B (zh)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群管理系统以及电梯系统
US8939263B2 (en) Elevator system with assigned car confirmation
CN106915672B (zh)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群管理系统以及电梯系统
CA2755460C (en) Method for location-dependent management of persons in a building
CN107848732B (zh) 电梯的目的地呼梯登记系统及其方法
US20210039919A1 (en) Call registration system
JP2019077550A (ja) 呼び情報出力装置、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2019116388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及び群管理システム、並びに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17916182A (zh) 呼梯登记装置
JP2005112586A (ja)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
JP6908148B1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CN112020472B (zh) 具备更新电梯的点检信息显示的功能的显示控制装置及电梯系统
WO2023084699A1 (ja)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及び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JP7001131B1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JP2006327764A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2022054092A (ja) エレベータ管理装置、エレベータ管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管理システム
JP2023028683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