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96475A - 一种电网的规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网的规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96475A
CN115796475A CN202211307304.3A CN202211307304A CN115796475A CN 115796475 A CN115796475 A CN 115796475A CN 202211307304 A CN202211307304 A CN 202211307304A CN 115796475 A CN115796475 A CN 1157964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didate
substations
power grid
backbone
plan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073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若愚
孙庆超
李植鹏
李婧
谢莹华
杨文锋
舒舟
廖威
王卿玮
罗井利
符谢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0730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964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96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964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网的规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根据待规划区域中候选变电站的数量和候选变电站服务的目标用户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约束条件;在约束条件下,求解目标函数,得到目标变电站,其中,目标变电站为从候选变电站中筛选出来的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采用本方法能够快速确定骨干电网架构,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参与,降低了电网规划成本,且能够提高在电网中规划骨干电网架构的效率和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网的规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网的规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核心基础设施离不开电力,当面对台风、地震、覆冰、雷电等严重自然灾害时,骨干电网架构可以保障局部地区的基本运转,尽可能降低社会影响。
但是骨干电网架构保护的范围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尽可能的规划一个能够保障更多重要用户的骨干电网架构,当前规划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变电站服务的重要用户的情况和所在城市的候选变电站进行人工筛选比较,以确定骨干电网架构。
但是城市电网中经常会有重要用户的接入、转出及调整,如果每次调整都用人工筛选比较的方法重新确定骨干电网架构,则会花费太多的人力物力,因此,如何快速且精准的在电网中规划骨干电网架构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快速且精准的确定骨干电网架的电网的规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网的规划方法。方法包括:
根据待规划区域中候选变电站的数量和候选变电站服务的目标用户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
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约束条件;
在约束条件下,求解目标函数,得到目标变电站,其中,目标变电站为从候选变电站中筛选出来的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为:
Figure BDA0003906369530000011
其中,Y表示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pi表示待规划区域中的第i个候选变电站服务的目标用户的数量;xi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是否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xi取值为0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未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xi取值为1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n表示候选变电站的数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约束条件,包括:
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一约束条件和第二约束条件;
其中,第一约束条件与骨干电网架构的可容纳变电站数量相关;第二约束条件与待规划区域的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相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一约束条件为:
Figure BDA0003906369530000021
其中,n表示候选变电站的数量;W表示骨干电网架构的可容纳变电站数量,xi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是否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其中,xi取值为0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未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xi取值为1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二约束条件,包括:
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确定待规划区域的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
根据网架拓扑结构,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二约束条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确定待规划区域的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包括:
若候选变电站的数量为2,则确定待规划区域的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为双回路链式结构;
若候选变电站的数量大于2,则确定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为双回路环网结构;其中,候选变电站的数量不同,对应的双回路环网结构不同。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网的规划装置。该装置包括:
函数构建模块,用于根据待规划区域中候选变电站的数量和候选变电站服务的目标用户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
约束构建模块,用于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约束条件;
函数求解模块,用于在约束条件下,求解目标函数,得到目标变电站,其中,目标变电站为从候选变电站中筛选出来的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待规划区域中候选变电站的数量和候选变电站服务的目标用户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
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约束条件;
在约束条件下,求解目标函数,得到目标变电站,其中,目标变电站为从候选变电站中筛选出来的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待规划区域中候选变电站的数量和候选变电站服务的目标用户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
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约束条件;
在约束条件下,求解目标函数,得到目标变电站,其中,目标变电站为从候选变电站中筛选出来的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待规划区域中候选变电站的数量和候选变电站服务的目标用户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
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约束条件;
在约束条件下,求解目标函数,得到目标变电站,其中,目标变电站为从候选变电站中筛选出来的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
上述电网的规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候选变电站数量和候选变电站服务的目标用户数来构建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使得目标函数的求解尽可能的涵盖更多目标用户,再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约束条件,使得目标函数的求解更加精确,且符合实际情况,因此该方案不但可以给出规划骨干电网架构的合理方式,且当面对目标用户的接入、转出及调整时,只需将候选变电站的数量和调整后的目标用户的情况代入目标函数即可快速确定骨干电网架构,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参与,降低了电网规划成本,且能够提高在电网中规划骨干电网架构的效率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网的规划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电网的规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确定第二约束条件的流程示意图;
图4A-图4D为一个实施例中不同数量的变电站对应网架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电网的规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电网的规划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约束构建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构建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网的规划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确定告警数据的处理时所需的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下述任意实施例所示的电网的规划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电网的规划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计算机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S201,根据待规划区域中候选变电站的数量和候选变电站服务的目标用户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
待规划区域为选中的即将进行电网规划的区域,候选变电站为待规划区域中的所有变电站,目标用户为根据预设规则从候选变电站服务的所有用户中筛选出来的重要用户,骨干电网架构为一种能够在台风、地震、覆冰、雷电等极端天气的情况下,保障局部地区的基本运转,尽可能降低社会影响的电网架构。
具体地,从电网系统中查找待规划区域中的候选变电站的数量,再从每个候选变电站的系统中读取每个候选变电站服务的目标用户数量,并根据获取到的数据,将电网规划问题转化为01背包问题,其中,将候选变电站的数量转化为物品的数量,将候选变电站覆盖的目标用户数量转化为物品的价格,并以此构建骨干网架的目标函数。
具体地,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为:
Figure BDA0003906369530000051
Y表示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pi表示待规划区域中的第i个候选变电站服务的目标用户的数量;xi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是否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xi取值为0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未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xi取值为1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n表示候选变电站的数量。
S202,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约束条件。
可选地,骨干电网架构的约束条件会受到候选变电站的数量影响,也会受到候选变电站之间的拓扑结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一个能够反映两个因素的约束条件,作为骨干电网架构的约束条件;也可以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两个分别反映这两个因素的约束条件,作为骨干电网架构的约束条件。例如,本实施例可以是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一约束条件和第二约束条件;其中,第一约束条件与骨干电网架构的可容纳变电站数量相关;第二约束条件与所述待规划区域的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相关。
S203,在约束条件下,求解目标函数,得到目标变电站。
其中,目标变电站为从候选变电站中筛选出来的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
具体地,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联立成为方程组,并对其进行求解,即可计算的出每个候选变电站是否会纳入骨干网络架构,由于每个候选变电站都覆盖了一部分目标用户,若某个候选变电站被纳入骨干网络架构,则代表其覆盖的目标用户被纳入了骨干网络架构,能够受到骨干网络结构的保护。
上述电网的规划方法中,在构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时,不但考虑了候选变电站的数量,还考虑了候选变电站覆盖的目标用户数量,使得最终的求解结果更加精准且能够使骨干网络架构尽可能涵盖更多的目标用户,由于函数是固定的,只需要根据用户的接入、转出及调整修改调整后的目标用户数量,即可求解出变动后的骨干网络架构,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参与,大大降低了成本。且结果更加精准,规划更加高效。
在上述实施例对约束条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如何构建第一约束函数和第二约束条件进行了具体解释,如图3所示,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一约束条件和第二约束条件,包括:
S301,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一约束条件。
可选地,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一约束条件可以是纳入骨干网络架构的候选变电站的数量需要小于等于骨干电网架构对变电站的容纳上限,具体公式为:
Figure BDA0003906369530000071
n表示候选变电站的数量;W表示骨干电网架构的可容纳变电站数量,xi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是否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其中,xi取值为0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未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xi取值为1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
其中,骨干电网架构的可容纳变电站数量为骨干电网架构对变电站的容纳上限,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为各个候选变电站之间的连接关系。
S302,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确定待规划区域的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
具体地,当候选变电站的数量不同时,各个变电站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就不同,因此待规划区域的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也不同,即需要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确定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通常情况下,候选变电站的数量都是小于等于5的,根据预设规则,不同数量的候选变电站都对应一种网架拓扑结构。
可选地,当候选变电站的数量为2时,对应的拓扑结构为双回路链式结构,如图4A所示;当候选变电站的数量为3时,对应的拓扑结构为3个变电站的双回路环网结构,如图4B所示;当候选变电站的数量为4时,对应的拓扑结构为4个变电站的双回路环网结构,如图4C所示;当候选变电站的数量为5时,对应的拓扑结构为5个变电站的双回路环网结构,如图4D所示。其中,图4A-图4D中的数字1-5分别表示候选变电站1-候选变电站5。
S303,根据网架拓扑结构,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二约束条件。
具体地,由于网架拓扑结构的不同,各个变电站之间的约束也不同,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二约束条件也不同,即需要根据网架拓扑结构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二约束条件。
例如当变电站的数量为2时,两个变电站的之间的约束条件为x2≤x1,当变电站的数量为3时,两个变电站的之间的约束条件为x3≤x2+x1,当变电站的数量为4时,两个变电站的之间的约束条件为x3≤x1+x4且x4≤x2+x3,当变电站的数量为5时,两个变电站的之间的约束条件为x3≤x1+x2且x5≤x2+x4
其中,x1-x5分别代表的是五个候选变电站,x1-x5的取值为0或1,当其取值为0时,则表示该候选变电站未纳入骨干网络架构,当其取值为1时,则表示该候选变电站纳入了骨干电网架构。
以候选变电站的数量为2为例,此时的第二约束条件为x2≤x1,即当x1取值为0时,x2只能取0;当x1取值为1时,x2取值可以是0或1;当x2取值为1时,x1取值一定为1;当x2取值为0时,x1取值可以为0或1。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变电站的数量不同,构建了第一约束条件和第二约束条件,不但考虑到了骨干电网架构的容量上限,也将变电站之间的约束考虑在内,使得求解的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也遵循了变电站之间的关系,提高了规划骨干电网架构的准确性。
为了更全面的展示本方案,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电网的规划方法的可选方式,如图5所示。
S501,根据待规划区域中候选变电站的数量和候选变电站服务的目标用户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
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为:
Figure BDA0003906369530000081
其中,Y表示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pi表示待规划区域中的第i个候选变电站服务的目标用户的数量;xi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是否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xi取值为0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未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xi取值为1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n表示候选变电站的数量。
S502,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一约束条件。
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一约束条件为:
Figure BDA0003906369530000091
其中,n表示候选变电站的数量;W表示骨干电网架构的可容纳变电站数量,xi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是否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其中,xi取值为0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未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xi取值为1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
S503,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确定待规划区域的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
S504,根据网架拓扑结构,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二约束条件。
S505,在约束条件下,求解目标函数,得到目标变电站。
上述S501-S505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电网的规划方法的电网的规划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电网的规划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电网的规划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电网的规划装置,包括:函数构建模块、约束构建模块和函数求解模块,其中:
函数构建模块60,用于根据待规划区域中候选变电站的数量和候选变电站服务的目标用户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
约束构建模块61,用于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约束条件;
函数求解模块62,用于在约束条件下,求解目标函数,得到目标变电站,其中,目标变电站为从候选变电站中筛选出来的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
在一个实施例中,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为:
Figure BDA0003906369530000101
其中,Y表示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pi表示待规划区域中的第i个候选变电站服务的目标用户的数量;xi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是否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xi取值为0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未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xi取值为1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n表示候选变电站的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上述图6中的约束构建模块61可以包括:
第一构建单元610,用于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一约束条件。
第二构建单元611,用于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二约束条件。
其中,第一约束条件与骨干电网架构的可容纳变电站数量相关;第二约束条件与待规划区域的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相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一约束条件为:
Figure BDA0003906369530000102
其中,n表示候选变电站的数量;W表示骨干电网架构的可容纳变电站数量,xi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是否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其中,xi取值为0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未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xi取值为1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上述图7中的第二构建单元611可以包括;
第一构建子单元6110,用于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确定待规划区域的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
第二构建子单元6111,用于根据网架拓扑结构,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二约束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图8中的第一构建子单元6110具体用于:
若候选变电站的数量为2,则确定待规划区域的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为双回路链式结构;
若候选变电站的数量大于2,则确定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为双回路环网结构;其中,候选变电站的数量不同,对应的双回路环网结构不同。
上述电网的规划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9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电网的规划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待规划区域中候选变电站的数量和候选变电站服务的目标用户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
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约束条件;
在约束条件下,求解目标函数,得到目标变电站,其中,目标变电站为从候选变电站中筛选出来的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为:
Figure BDA0003906369530000121
其中,Y表示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pi表示待规划区域中的第i个候选变电站服务的目标用户的数量;xi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是否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xi取值为0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未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xi取值为1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n表示候选变电站的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一约束条件和第二约束条件;其中,第一约束条件与骨干电网架构的可容纳变电站数量相关;第二约束条件与待规划区域的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相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一约束条件为:
Figure BDA0003906369530000122
其中,n表示候选变电站的数量;W表示骨干电网架构的可容纳变电站数量,xi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是否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其中,xi取值为0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未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xi取值为1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确定待规划区域的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根据网架拓扑结构,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二约束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候选变电站的数量为2,则确定待规划区域的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为双回路链式结构;若候选变电站的数量大于2,则确定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为双回路环网结构;其中,候选变电站的数量不同,对应的双回路环网结构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待规划区域中候选变电站的数量和候选变电站服务的目标用户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
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约束条件;
在约束条件下,求解目标函数,得到目标变电站,其中,目标变电站为从候选变电站中筛选出来的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为:
Figure BDA0003906369530000131
其中,Y表示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pi表示待规划区域中的第i个候选变电站服务的目标用户的数量;xi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是否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xi取值为0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未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xi取值为1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n表示候选变电站的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一约束条件和第二约束条件;其中,第一约束条件与骨干电网架构的可容纳变电站数量相关;第二约束条件与待规划区域的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相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一约束条件为:
Figure BDA0003906369530000141
其中,n表示候选变电站的数量;W表示骨干电网架构的可容纳变电站数量,xi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是否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其中,xi取值为0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未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xi取值为1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确定待规划区域的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根据网架拓扑结构,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二约束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候选变电站的数量为2,则确定待规划区域的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为双回路链式结构;若候选变电站的数量大于2,则确定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为双回路环网结构;其中,候选变电站的数量不同,对应的双回路环网结构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待规划区域中候选变电站的数量和候选变电站服务的目标用户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
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约束条件;
在约束条件下,求解目标函数,得到目标变电站,其中,目标变电站为从候选变电站中筛选出来的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为:
Figure BDA0003906369530000151
其中,Y表示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pi表示待规划区域中的第i个候选变电站服务的目标用户的数量;xi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是否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xi取值为0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未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xi取值为1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n表示候选变电站的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一约束条件和第二约束条件;其中,第一约束条件与骨干电网架构的可容纳变电站数量相关;第二约束条件与待规划区域的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相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一约束条件为:
Figure BDA0003906369530000152
其中,n表示候选变电站的数量;W表示骨干电网架构的可容纳变电站数量,xi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是否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其中,xi取值为0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未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xi取值为1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纳入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候选变电站的数量,确定待规划区域的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根据网架拓扑结构,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二约束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候选变电站的数量为2,则确定待规划区域的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为双回路链式结构;若候选变电站的数量大于2,则确定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为双回路环网结构;其中,候选变电站的数量不同,对应的双回路环网结构不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网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待规划区域中候选变电站的数量和所述候选变电站服务的目标用户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
根据所述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约束条件;
在所述约束条件下,求解所述目标函数,得到目标变电站,其中,所述目标变电站为从所述候选变电站中筛选出来的纳入所述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为:
Figure FDA0003906369520000011
其中,Y表示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pi表示待规划区域中的第i个候选变电站服务的目标用户的数量;xi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是否纳入所述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所述xi取值为0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未纳入所述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所述xi取值为1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纳入所述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n表示所述候选变电站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约束条件,包括:
根据所述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所述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一约束条件和第二约束条件;
其中,所述第一约束条件与骨干电网架构的可容纳变电站数量相关;所述第二约束条件与所述待规划区域的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相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一约束条件为:
Figure FDA0003906369520000012
其中,n表示所述候选变电站的数量;W表示所述骨干电网架构的可容纳变电站数量,xi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是否纳入所述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其中,所述xi取值为0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未纳入所述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所述xi取值为1表示第i个候选变电站纳入所述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所述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二约束条件,包括:
根据所述候选变电站的数量,确定所述待规划区域的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
根据所述网架拓扑结构,构建所述骨干电网架构的第二约束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候选变电站的数量,确定所述待规划区域的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包括:
若所述候选变电站的数量为2,则确定所述待规划区域的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为双回路链式结构;
若所述候选变电站的数量大于2,则确定所述候选变电站对应的网架拓扑结构为双回路环网结构;其中,所述候选变电站的数量不同,对应的双回路环网结构不同。
7.一种电网的规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函数构建模块,用于根据待规划区域中候选变电站的数量和所述候选变电站服务的目标用户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目标函数;
约束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候选变电站的数量,构建骨干电网架构的约束条件;
函数求解模块,用于在所述约束条件下,求解所述目标函数,得到目标变电站,其中,所述目标变电站为从所述候选变电站中筛选出来的纳入所述待规划区域的骨干电网架构的变电站。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1307304.3A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电网的规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7964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07304.3A CN115796475A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电网的规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07304.3A CN115796475A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电网的规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96475A true CN115796475A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33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07304.3A Pending CN115796475A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电网的规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9647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66596B (zh) 建筑能耗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能耗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5689018A (zh) 物资需求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5081249A (zh) 反应堆试验模型的规模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688542A (zh) 智能优化水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34712A (zh) 算力资源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796475A (zh) 一种电网的规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01518A (zh) 流量预测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5759574A (zh) 物资的存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050696A (zh) 全局电网维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919741A (zh) 空置房屋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269176A (zh) 任务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CN114236458A (zh) 基于测试数据流的双芯智能电表故障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16227249B (zh) 功率气象数据智能迁移的新能源长期电量预测方法与系统
CN117522621A (zh) 一种坚强局部电网网络架构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5392055B (zh) 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方法
CN116011671A (zh) 有序用电行业筛选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686706B (zh) 终端视图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775105A (zh) 输电网络方案的选择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090629A (zh) 用电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458603A (zh) 基于图模型的电力系统阻塞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Hill Discrete optimization with noisy objective function measurements
CN117575113A (zh) 基于马尔科夫链的边端协同任务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5587715A (zh) 支撑有序用电的产业链关联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15796905A (zh) 网点业务预测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7390490A (zh) 用电信用报告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