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93085A - 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及支架 - Google Patents

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及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93085A
CN115693085A CN202110850281.XA CN202110850281A CN115693085A CN 115693085 A CN115693085 A CN 115693085A CN 202110850281 A CN202110850281 A CN 202110850281A CN 115693085 A CN115693085 A CN 1156930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piece
antenna equipment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502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宇
吴深毅
张功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85028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9308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0797 priority patent/WO202300522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693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30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02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using mechanical movement of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as a who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02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using mechanical movement of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as a whole
    • H01Q3/0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using mechanical movement of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as a whole for varying one co-ordinate of the orientation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天线安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及支架,其中的天线设备转接组件用于将承载有天线设备的承载件连接至立杆上的安装件,该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包括抱杆件和支座,抱杆件用于与安装件固定连接、以与安装件夹持在立杆上;支座用于与天线设备的承载件固定连接;支座与抱杆件转动连接、并可与抱杆件在活动状态和锁止状态之间变换;在活动状态下,支座可在抱杆件上绕平行于立杆的第一方向转动;在锁止状态下,支座固定在抱杆件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及支架,能够与仅支持俯仰角调节的已有安装支架配合使用而对天线设备进行改装,不仅能够拓展天线设备的调节维度,还能实现已有安装支架的有效利用。

Description

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及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天线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及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5G(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天线开始大规模铺设,相比于4G(4th Generation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天线,5G天线信号的频率更高,波长更短,方向性更强,对于天线设备安装时天线辐射面朝向的精度要求更高。
目前天线设备在初次安装时,天线设备的方位角与俯仰角参照设计院前期规划给出的数据。在后续天线设备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要根据用户的反馈与实测数据进行网络优化,二次调节天线设备的方位角与俯仰角来使天线设备达到最佳覆盖状态。
现有大部分天线设备的安装支架在结构上都仅支持竖直面上的俯仰角的调节,在遇到水平面上的方位角需要二次调节的情况时,现场的网络优化人员大多采用暴力调整的方式,将安装支架的抱杆部分松开一些,强行转动设备。这种操作不仅存在天线设备滑落的风险,而且角度调节精度差,很难一步到位。
针对此问题,发明人发现目前虽然出现了一部分支持天线设备方位角可调的安装支架,能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实现方位角的调节,但是对已经使用仅支持俯仰角调节的安装支架的天线设备进行改装时,只能将安装支架整套替换才能实现方位角调节功能,这样对安装支架的浪费较大,不利于实现安装支架的有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及支架,能够与仅支持俯仰角调节的已有安装支架配合使用而对天线设备进行改装,不仅能够拓展天线设备的调节维度,还能实现已有安装支架的有效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设备转接组件,用于将承载有天线设备的承载件连接至立杆上的安装件,该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包括:
抱杆件,用于与安装件固定连接、以与安装件夹持在立杆上;
支座,用于与天线设备的承载件固定连接;
所述支座与所述抱杆件转动连接、并可与所述抱杆件在活动状态和锁止状态之间变换;
在所述活动状态下,所述支座可在所述抱杆件上绕平行于立杆的第一方向转动;
在所述锁止状态下,所述支座固定在所述抱杆件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支架,用于将天线设备安装在立杆上,该支架包括:
安装件;
承载件,用于承载天线设备、并与天线设备可转动连接;
上述的天线设备转接组件,所述抱杆件与所述安装件固定连接、以与所述安装件夹持在立杆上;所述支座与所述承载件固定连接。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及支架,在对已经使用仅支持俯仰角调节的安装支架的天线设备进行改装时,可以通过抱杆件与安装支架的安装件固定连接,从而使抱杆件与安装件夹持在立杆上,同时可以通过支座与安装支架的承载件固定连接,并且支座可与抱杆件在活动状态和锁止状态之间变换,这样,当需要对天线设备的方位角进行调节时,只需使支座在抱杆件上绕第一方向转动即可,同时可以在角度调节完成后,使支座固定在抱杆件上,从而无需对安装支架进行整套替换,便能与仅支持俯仰角调节的安装支架配合使用而对天线设备进行改装,不仅能够拓展天线设备的调节维度,还能实现已有安装支架的有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天线设备转接组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仅支持俯仰角调节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天线设备转接组件与现有安装支架中安装件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加入现有安装支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天线设备转接组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天线设备转接组件拆下固定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现有仅支持俯仰角调节的安装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所示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加入现有安装支架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设置有腰型孔的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设置有模数孔的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支架将天线设备安装在立杆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天线设备在进行方位角调节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例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一种天线设备转接组件,用于将承载有天线设备80的承载件50连接至立杆70上的安装件40(图11和图12所示),如图1所示,该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包括抱杆件10和支座20,其中抱杆件10用于与安装件40固定连接、以与安装件40夹持在立杆70上;支座20用于与承载件50固定连接。同时,支座20与抱杆件10转动连接、并可与抱杆件10在活动状态和锁止状态之间变换。
在活动状态下,支座20可在抱杆件10上绕平行于立杆70的第一方向X转动;
在锁止状态下,支座20固定在抱杆件10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在对已经使用仅支持俯仰角调节的安装支架的天线设备80进行改装时,可以通过抱杆件10与安装支架的安装件40固定连接,从而使抱杆件10与安装件40夹持在立杆70上,同时可以通过支座20与安装支架的承载件50固定连接,并且支座20可与抱杆件10在活动状态和锁止状态之间变换。这样,当需要对天线设备80的方位角进行调节时,只需使支座20在抱杆件10上绕第一方向X转动即可,同时可以在角度调节完成后,使支座20固定在抱杆件10上,从而无需对安装支架进行整套替换,便能与仅支持俯仰角调节的安装支架配合使用而对天线设备80进行改装,不仅能够拓展天线设备80的调节维度,还有利于实现已有安装支架的有效利用。
同时,还可以对尚未投入使用的仅支持俯仰角调节的安装支架进行升级,只需在这些安装支架的基础上,加入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天线设备转接组件,使该天线设备转接组件与安装支架形成一个整体,便可以在将天线设备80安装在立杆70上后,通过在抱杆件10上转动支座20,实现天线设备80方位角的调节。因此,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可以形成对仅支持俯仰角调节的安装支架的有效利用,从而在对安装支架进行改装时,避免出现由于忽略仅支持俯仰角调节的安装支架的价值而随意弃置,有利于节省天线设备安装时的成本。
其中,支座20与抱杆件10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固定件30实现,具体地,抱杆件1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1(图6所示),支座20上设置有第二通孔21(图6所示),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均沿第一方向X延伸,固定件30穿过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以枢转连接抱杆件10与支座20。同时固定件30可以在松动状态和紧固状态之间变换,固定件30处于松动状态时,支座20可在抱杆件10上绕第一方向X转动;固定件30处于紧固状态时,支座20被固定在抱杆件10上。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支座20与抱杆件10之间的连接除了通过固定件30实现,还可以通过转轴加限位的方式实现,例如可以将支座20与抱杆件10通过转轴连接,使支座20可以在抱杆件10上转动,同时在支座20与抱杆件10之间设置螺栓进行限位,在支座20转动至预定位置后,拧紧螺栓以将支座20固定在抱杆件10上。
具体地,此处的固定件30可以通过螺栓实现,将螺栓穿过抱杆件10上的第一通孔11和支座20上的第二通孔21,在螺栓未拧紧,即处于松动状态时,螺栓可以作为支座20的转动轴,支座20可以在抱杆件10上绕螺栓的中心轴线方向转动,即绕第一方向X转动,以对天线设备80的方位角进行调节。而在天线设备80的方位角调节完成后,可以拧紧螺栓,使螺栓进入固定状态,此时支座20被固定在抱杆件10上,以使天线设备80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中进行工作。
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固定件30也可以采用螺杆加螺母的形式,即将螺杆穿过抱杆件10上的第一通孔11和支座20上的第二通孔21,在螺杆的两端旋紧螺母,同样可以实现对抱杆件10与支座20的枢转连接。
图2示出了现有仅支持俯仰角调节的安装支架的结构,该安装支架包括安装件40和承载件50,安装件40与承载件50之间通过紧固件60连接,以使安装件40与承载件50夹持在立杆70上。图3示出了将图1中的天线设备转接组件连接至安装件40上时的结构,抱杆件10可以通过紧固件60与安装件40连接,以使抱杆件10与安装件40夹持在立杆70上。图4示出了将现有天线设备安装支架中的承载件50通过紧固件60连接至支座20上时的结构,如图所示,在固定件30处于松动状态时,承载件50可以在支座20上绕固定件30沿箭头A或者箭头B所示方向转动。
如图5和图6所示,抱杆件10可以包括夹持板12和与夹持板12相连的固定板13,夹持板12与固定板13相互垂直设置,第一通孔11设置在夹持板12上,夹持板12经由固定件30与支座20转动连接,固定板13用于与安装件40固定连接。此处的夹持板12和固定板13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通过焊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由夹持板12和固定板13形成的抱杆件10,能够使抱杆件10更加轻便,避免抱杆件10由于重量过重而使抱杆件10与安装件40部分所受到的载荷过大,同时也能避免由于结构过于复杂而增加抱杆件10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夹持板12的中部边缘设置有凹槽121,凹槽121用于环绕在立杆70外壁上。这样,在固定板13与安装件40固定连接时,夹持板12夹持在立杆70上,夹持板12上的凹槽121可以环绕在立杆70外壁上,使夹持板12对立杆70形成包夹的形状,从而与安装件40紧固地夹持在立杆70上。而为了使夹持板12能够咬紧立杆70,可以将凹槽121设置成锯齿状,以增强夹持板12夹持在立杆70上时的稳定性。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夹持板12可以有两个,两个夹持板12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在固定板13上。如图5和图6所示,两个夹持板12的边缘与固定板13的两侧边缘连接在一起,并且两个夹持板12位于固定板13的同一侧。这样,在抱杆件10的整体结构中,形成了呈对称布置的夹持板12,可以增加抱杆件10的结构强度,同时可以增加抱杆件10与立杆70之间的接触面积,保证抱杆件10稳定地夹持在立杆70上。
如图5和图6所示,支座20可以包括铰接板22和转接板23,铰接板22与转接板23相互垂直设置,第二通孔21设置在铰接板22上,铰接板22经由固定件30与抱杆件10连接,转接板23用于与承载件50固定连接。此处的铰接板22和转接板23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以通过焊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由铰接板22和转接板23形成的支座20,能够使支座20更加轻便,避免支座20由于重量过重而使抱杆件10与安装件40部分所受到的载荷过大,同时也能避免由于结构复杂而增加支座20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铰接板22可以包括与转接板23垂直设置的第一平板221和第二平板222,以及与转接板23平行的连接板223,第一平板221自转接板23边缘弯折延伸,连接板223自远离转接板23的第二平板222边缘弯折延伸,第二平板222与第一平板221平行且经由连接板223连接至第一平板221,第二通孔21设置在第二平板222上。这样,第二平板222与第一平板221错开设置,在拧紧穿过夹持板12上的第一通孔11和铰接板22上的第二通孔21的螺栓时,铰接板22中的第二平板222出现一定变形,将第一平板221与第二平板222错开设置,可以通过增加第一平板221与第二平板222连接处的强度,以避免第二平板222受到的载荷传递至铰接板22与转接板23的连接处,从而避免由于第二平板222的变形而影响铰接板22与转接板23连接处的连接效果。
另外,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铰接板22也可以有两个,两个铰接板22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在转接板23上。两个铰接板22的边缘与转接板23的两侧边缘连接在一起,并且两个铰接板22位于转接板23的同一侧。这样,在支座20的整体结构中,形成了呈对称布置的铰接板22,可以增加支座20的结构强度,同时两个铰接板22与抱杆件10的两个夹持板12一一对应,螺栓同时穿过两个铰接板22和两个夹持板12,可以保证支座20在抱杆件10上转动时的稳定性。
图7示出了现有仅支持俯仰角调节的安装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而图8则示出了将图5所示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加入该安装支架时的结构,如图8所示,在固定件30处于松动状态时,可以使承载件50与支座20一起绕固定件30转动。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可以在抱杆件10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开孔14,该第一开孔14用于供紧固件60穿过、以固定连接抱杆件10与安装件40,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将螺栓穿过该第一开孔14以及安装件40上的螺栓孔,以固定连接抱杆件10与现有天线设备安装支架的安装件40。此处的第一开孔14可以设置为腰型孔,以便适配不同安装件40上具有不同间距的螺栓孔,第一开孔14还可以设置为多个,将多个第一开孔14等距间隔设置在抱杆件10上,从而以模数孔的形式进行多个第一开孔14的设置,同样可以达到适配不同安装件40上具有不同间距的螺栓孔的目的。
另外,继续参阅图9,可以在支座20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开孔24,该第二开孔24用于供紧固件60穿过、以固定连接支座20与承载件50,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将螺栓穿过该第二开孔24以及承载件50上的螺栓孔,以固定连接支座20与现有天线设备安装支架的承载件50。此处的第二开孔24同样可以设置为腰型孔,以便适配不同承载件50上具有不同间距的螺栓孔,同时,第二开孔24也可以设置为多个,将多个第二开孔24等距间隔设置在支座20上,从而以模数孔的形式进行多个第二开孔24的设置(图10所示),也可以达到适配不同承载件50上具有不同间距的螺栓孔的目的。
这样,可以通过抱杆件10上的第一开孔14和支座20上的第二开孔24,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实现对不同形式的天线设备安装支架进行改装或者功能扩展,即在这些天线设备安装支架中实现方位角调节的功能。这里的不同形式的天线设备安装支架可能是安装天线设备80的上下支架,也可能是不同型号天线设备80的安装支架。这样,即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每个天线设备安装支架的形式可能存在不同,即不同天线设备安装支架的安装件或者承载件可能具有不同间距的螺栓孔,也不会影响将由抱杆件和支座形成的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加入天线设备安装支架中,以实现对仅支持俯仰角调节的安装支架的改装或者进行功能扩展。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支架,用于将天线设备80安装在立杆70上,如图11和图12所示,该支架包括安装件40、用于承载天线设备80并与天线设备80可转动连接的承载件50和实施例一中的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其中,抱杆件10经由紧固件60与安装件40固定连接、以与安装件40夹持在立杆70上;支座20经由紧固件60与承载件50固定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支架,在现有天线设备80的安装支架的基础上,加入了实施例一中的天线设备转接组件,使抱杆件10与安装件40夹持在立杆70上,同时使支座20与承载件50固定连接,即在现有天线设备安装支架的基础上,可以在将天线设备80安装在立杆70上后,实现对天线设备80方位角的调节。
其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将天线设备80安装在立杆70上时,同时在天线设备80的顶部和底部固定承载件50,将实施例一中的天线设备转接组件与安装件40固定后,使抱杆件10与安装件40夹持在立杆70上,以作为天线设备80的安装基础,将承载件50与支座20固定后,即可将天线设备80安装到立杆70上。对天线设备80的俯仰角进行调节可以通过承载件50实现,如图11所示,底部的承载件50通过螺栓与天线设备80可转动连接,即底部的承载件50可在旋松螺栓后,使天线设备80相对该承载件50转动。顶部的承载件50包括铰接相连的第一延伸板51和第二延伸板52,第一延伸板51远离立杆70的一端可在旋松螺栓后摆动,并带动第二延伸板52与第一延伸板51相连的一端摆动,在第一延伸板51与第二延伸板52运动过程中,会改变第一延伸板51与第二延伸板52之间的角度,而该角度与天线设备80顶部与立杆70之间的距离之间存在线性对应关系,即可以在旋松螺栓后,通过改变第一延伸板51与第二延伸板52之间的角度,对天线设备80的俯仰角进行调节。同样,在旋紧螺栓后,可以将天线设备80固定在立杆70上,使天线设备80在立杆70上保持稳定状态。
同时,如图12所示,在需要对天线设备80的方位角进行调节时,只需旋松顶部和底部两个支架中的固定件30,便可将天线设备80进行水平面的方位角调节,即使天线设备80绕固定件30轴线所在的第一方向X沿箭头D或者箭头C所示方向转动。在方位角调节完成后,旋紧顶部和底部两个支架中的固定件30,天线设备80即在立杆70上保持稳定状态。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天线设备转接组件,用于将承载有天线设备的承载件连接至立杆上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抱杆件,用于与安装件固定连接、以与安装件夹持在立杆上;
支座,用于与天线设备的承载件固定连接;
所述支座与所述抱杆件转动连接、并可与所述抱杆件在活动状态和锁止状态之间变换;
在所述活动状态下,所述支座可在所述抱杆件上绕平行于立杆的第一方向转动;
在所述锁止状态下,所述支座固定在所述抱杆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固定件,所述抱杆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支座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以枢转连接所述抱杆件与所述支座,所述固定件可在松动状态和紧固状态之间变换;
所述固定件处于所述松动状态时,所述支座可在所述抱杆件上绕所述第一方向转动;
所述固定件处于所述紧固状态时,所述支座被固定在所述抱杆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抱杆件包括夹持板和与所述夹持板相连的固定板,所述夹持板与所述固定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夹持板上,所述夹持板经由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支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用于与安装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板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持板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座包括铰接板和与所述铰接板相连的转接板,所述铰接板与所述转接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铰接板上,所述铰接板经由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抱杆件转动连接,所述转接板用于与承载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接板包括与所述转接板垂直设置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与所述转接板平行的连接板,所述第一平板自所述转接板边缘弯折延伸,所述连接板自远离所述转接板的所述第一平板边缘弯折延伸,所述第二平板与所述第一平板平行且经由所述连接板连接至所述第一平板,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平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接板有两个,两个所述铰接板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在所述转接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抱杆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孔用于供紧固件穿过、以固定连接所述抱杆件与安装件;
所述支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开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孔用于供紧固件穿过、以固定连接所述支座与承载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孔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孔均为腰型孔。
10.一种支架,用于将天线设备安装在立杆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件;
承载件,用于承载天线设备、并与天线设备可转动连接;
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设备转接组件,所述抱杆件与所述安装件固定连接、以与所述安装件夹持在立杆上;所述支座与所述承载件固定连接。
CN202110850281.XA 2021-07-27 2021-07-27 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及支架 Pending CN1156930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0281.XA CN115693085A (zh) 2021-07-27 2021-07-27 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及支架
PCT/CN2022/080797 WO2023005220A1 (zh) 2021-07-27 2022-03-14 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及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0281.XA CN115693085A (zh) 2021-07-27 2021-07-27 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及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3085A true CN115693085A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59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50281.XA Pending CN115693085A (zh) 2021-07-27 2021-07-27 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及支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93085A (zh)
WO (1) WO202300522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50919A1 (fr) * 1999-04-21 2000-11-08 Raphael Pillosio Dispositif de support et de réglage d'une antenne de radiocommunication
CN102856624A (zh) * 2012-08-24 2013-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件
CN204441443U (zh) * 2014-12-31 2015-07-01 深圳奇迹智慧网络有限公司 定向天线固定支架及具有该支架的天线安装装置
CN207052738U (zh) * 2017-06-06 2018-02-27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天线的挂架
CN109546287B (zh) * 2018-12-07 2021-01-29 如皋市凯凯电信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5g单支点天线支架
CN209401818U (zh) * 2019-01-25 2019-09-17 摩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微波天线挂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05220A1 (zh) 2023-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06273B1 (en) Antenna mounting apparatus
US6111553A (en) Adjustable antenna bracket
KR102047430B1 (ko) 이동 전화 안테나 및 이동 전화 컴포넌트를 위한 리테이너 시스템
US11888221B2 (en) Through-hole antenna mounts and assemblies
CA2011328C (en) Support downtilt bracket for mounting an antenna on a metallic tower
US11831065B2 (en) Antenna support system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the same
CN109546287B (zh) 一种5g单支点天线支架
CN201319400Y (zh) 室外设备抱杆安装装置
WO2005076406A1 (ja) ル−ネベルグレンズアンテナ装置
CN115693085A (zh) 天线设备转接组件及支架
KR101414137B1 (ko) 방사 방향을 변경할 수 있는 안테나 조정장치
CN212929314U (zh) 一种设备支撑装置
KR19990077539A (ko) 브래킷
US11767683B2 (en) Self supporting tilt over mast
CN212584630U (zh) 一种电视机安装用具有多角度调节结构的支撑钣金件
CN216312037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通信天线底座支架
CN219635116U (zh) 无人驾驶车及其摄像头安装支架
CN220647478U (zh) 一种路侧标准支架
CN113482429B (zh) 多段式卫星天线支撑塔的水平调节方法及电机调节方法
CN214249060U (zh) 一种通讯设备的新型可调节抱紧装置
CN213236863U (zh) 一种角钢塔上通讯设备的安装结构
KR102487612B1 (ko) 전주 브라켓 타입 5g 기지국 안테나 지지대
CN212342804U (zh) 一种通信铁塔天线固定机构
CN216648582U (zh) 一种天线安装支架及天线组件
CN214755306U (zh) 一种电缆桥架托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