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11783A - 自动制餐方法、服务器、制餐柜、系统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自动制餐方法、服务器、制餐柜、系统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11783A
CN115311783A CN202210682023.XA CN202210682023A CN115311783A CN 115311783 A CN115311783 A CN 115311783A CN 202210682023 A CN202210682023 A CN 202210682023A CN 115311783 A CN115311783 A CN 1153117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l
food
making
food prepar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820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玉梅
张文君
郭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ak Deer Robotics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ak Deer Robotics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ak Deer Robotics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Oak Deer Robotics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9626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38606A/zh
Priority to CN202210682023.XA priority patent/CN1153117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11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1178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7/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07F17/0064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processing of food artic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45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 G06F21/6254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by anonymising data, e.g. decorrelating personal data from the owner's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2Reservations, e.g. for tickets, services or ev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33Lists, e.g. purchase orders, compilation or processing
    • G06Q30/0635Processing of requisition or of purchase order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7/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07F17/0064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processing of food articles
    • G07F17/0078Food articles which need to be processed for dispensing in a hot or cooked condition, e.g. popcorn, nu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Finance (AREA)
  • Bioeth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自动制餐方法,包括:接收制餐请求;从所述多个制餐柜中确定一个目标制餐柜;发送制餐指令至所述目标制餐柜;从所述目标制餐柜接收所述目标制餐柜在制餐过程中生成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并将所述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反馈至所述用户;以及响应于确定所述制餐请求的类型是外送类型,发送配送请求至第一服务端。对应上述方法,本公开还提供了自动制餐服务器、制餐柜、自动制餐系统、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自动制餐方法、服务器、制餐柜、系统及相关产品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厨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制餐方法、自动制餐服务器、制餐柜、自动制餐系统、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厨房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用户的用餐需求,实现24小时的无人厨房,自动制餐机等设备应运而生。这些自动制餐机一般放置在人员比较密集的写字楼或者社区中。用户可以从自动制餐机所提供菜单中选择餐品,并在支付相应的费用后,下达制餐指令给自动制餐机。自动制餐机可以根据用户下达的制餐指令进行相应的制餐操作,并在制餐完成后出餐。这种自动制餐机的使用可以极大地满足用户的用餐需求,有效节约人工成本。然而,现有的自动制餐机的应用模式比较单一,极大地限制了自动制餐机的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制餐方法,可以实现无人工操作的自动制餐服务,方便用户的使用。
上述自动制餐方法可以包括:接收来自用户的制餐请求;其中,所述制餐请求包括:所述制餐请求的类型、餐品信息以及用户信息;从所述多个制餐柜中确定一个目标制餐柜;发送制餐指令至所述目标制餐柜;其中,所述制餐指令包括:所述餐品信息以及所述用户信息;从所述目标制餐柜接收所述目标制餐柜在制餐过程中生成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并将所述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反馈至所述用户;以及响应于确定所述制餐请求的类型是外送类型,发送配送请求至第一服务端;其中,所述配送请求包括:所述用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制餐柜的信息。
对应上述自动制餐方法,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公开了自动制餐服务器。上述自动制餐服务器可以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制餐请求;其中,所述制餐请求包括:所述制餐请求的类型、餐品信息以及用户信息;
目标终端确定模块,用于从多个制餐柜中确定一个目标制餐柜;
第一转发模块,用于发送制餐指令至所述目标制餐柜;其中,所述制餐指令包括:所述餐品信息以及所述用户信息;
信息同步模块,用于从所述目标制餐柜接收所述目标制餐柜在制餐过程中生成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并将所述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反馈至所述用户;以及
第二转发模块,用于响应于确定所述制餐请求的类型是外送类型,发送配送请求至第一服务端;其中,所述配送请求包括:所述用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制餐柜的信息。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公开了实现上述自动制餐方法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自动制餐方法。
对应上述自动制餐方法和自动制餐服务器,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自动制餐方法,由制餐柜执行,包括:接收来自自动制餐服务器的制餐指令;其中,所述制餐指令包括:所述制餐指令对应的餐品信息以及用户信息;根据所述制餐指令对应的餐品信息进行制餐处理,并在制餐处理过程中生成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将生成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反馈至所述自动制餐服务器;接收取餐验证码;根据所述制餐指令对应的用户信息对所述取餐验证码进行验证;以及响应于确定所述取餐验证码验证通过,执行取餐操作。
对应上述由制餐柜执行的自动制餐方法,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制餐柜,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自动制餐服务器的制餐指令;其中,所述制餐指令包括:所述制餐指令对应的餐品信息以及用户信息;
制餐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制餐指令对应的餐品信息进行制餐处理,并在制餐处理过程中生成制餐过程状态信息;
信息反馈模块,用于将生成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反馈至所述自动制餐服务器;
取餐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取餐验证码;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对所述取餐验证码进行验证;以及响应于确定所述取餐验证码验证通过,执行出餐操作。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制餐柜,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待处理食材;
加热模块,用于对所述待处理食材进行加热,得到用户订购的餐品;
第一传送机构,用于将所述待处理食材从所述存储模块传送至所述加热模块;
所述电子设备进一步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控制所述存储模块、加热模块以及第一传送机构的操作实现上述自动制餐方法。
对应上述自动制餐方法,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自动制餐系统,包括:连接至一个或多个第二服务端的服务网关、连接至一个或多个第一服务端的上述自动制餐服务器和多个上述制餐柜;其中,
所述服务网关用于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服务端接收制餐请求,并将接收的制餐请求转发至所述自动制餐服务器;其中,所述制餐请求包括:所述制餐请求的类型、餐品信息以及用户信息。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自动制餐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自动制餐方法。
可以看出,利用上述自动制餐方法、自动制餐服务器、或者自动制餐系统,从用户下单到目标制餐柜制餐并出餐的整个过程,均无需任何人工操作,真正实现了24小时无人厨房的目标,从而可以极大降低制餐服务的成本,同时也满足了用户的各类需求,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此外,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制餐柜在自动制餐的过程中,还将自动并且及时地生成丰富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并反馈至用户,从而丰富并且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此外,在上述自动制餐系统中,通过设置服务网关,使得用户不仅可以通过自动制餐系统自主开发的应用程序或者小程序发送制餐请求以订购该自动制餐系统提供的餐品,还可以通过现有的第三方交易平台订购该自动制餐系统提供的餐品,这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在用户端的操作,无需用户安装过多的应用或者程序,提高了自动制餐系统使用的便利性以及通用性,拓展了自动制餐服务的应用范围。
在上述自动制餐系统中,上述自动制餐服务器或者自动制餐服务器可以与实现配送功能的第一服务端进行对接,从而可以实现对所订购餐品的配送,这种操作方式进一步拓展了自动制餐服务的应用范围。
进一步,上述这种操作模式还可以实现一个用户为其他人订购餐品的需求,从而满足使用移动终端不熟练或者不方便的老年人或者残疾人使用自动制餐系统的服务的需求,更进一步拓展了自动制餐服务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制餐系统的内部结构以及其应用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制餐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根据收货人地址以及多个制餐柜的状态信息确定目标制餐柜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显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实现自动制餐过程的一个示例;
图5显示了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实现自动制餐过程的另一个示例;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制餐服务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制餐服务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制餐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制餐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0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制餐柜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如前所述,现有的自动制餐机的使用无需人工操作可以极大地满足用户的用餐需求,并且可以节约人工成本。然而,现有的自动制餐机的应用模式比较单一,极大地限制了自动制餐机的大规模应用。为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制餐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该自动制餐系统自主开发的应用程序(APP)、小程序或者通过第三方平台订购上述自动制餐系统所提供菜单上的餐品。此外,上述自动制餐系统不仅提供了支持由用户自取的订单类型,还可以支持由配送人员配送的订单类型。此外,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制餐柜在自动制餐的过程中,还将自动并且及时地生成丰富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并反馈至用户,从而丰富并且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图1给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制餐系统的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制餐系统10可以包括:服务网关12、自动制餐服务器14以及多个制餐柜16。
其中,上述服务网关12一方面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外部的第二服务端20,另一方面连接到上述自动制餐服务器14。
其中,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服务端2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自动制餐系统自主开发的应用程序的服务端设备22或者自主开发的小程序的服务端设备24。又或者,上述第二服务端2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三方交易平台的服务端设备26,例如,饿了么或者美团外卖等第三方交易平台的服务端设备。如此,用户不仅可以通过上述自动制餐系统自主开发的应用程序或小程序的第二客户端,还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的第二客户端订购上述自动制餐系统所提供菜单上的餐品。
上述自动制餐系统自主开发的应用程序、小程序或者第三方平台等第二服务端20在从相关的第二客户端接收到用户的订单后将基于订单的相关信息生成制餐请求,然后将生成的制餐请求发送至上述服务网关12。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上述服务网关12用于从上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服务端20接收制餐请求,并将接收的制餐请求转发至自动制餐服务器14。其中,上述制餐请求可以包括:上述制餐请求的类型以及上述制餐请求对应的餐品信息以及用户信息。
具体地,上述制餐请求的类型可以包括外送类型和自取类型之一。也就是说,用户可以选择去指定或者选定的制餐柜处自取下单的餐品,也可以选择让配送人员将下单的餐品递送到指定的地点。
具体地,当上述制餐请求的类型是外送类型时,上述用户信息可以包括:收货人信息以及收货人地址等。其中,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上述收货人信息可以是脱敏后的用户信息,例如,脱敏后的收货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等。
而当上述制餐请求的类型是自取类型时,上述用户信息则可以包括:取货人信息。同样地,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上述收货人属性信息也可以是脱敏后的用户信息,例如,脱敏后的收货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等。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制餐请求还将进一步包括:用户指定的制餐柜。
此外,上述餐品信息具体可以是相应餐品在上述第二服务端20上架时的标识(ID)。由于存在一件餐品在上述第二服务端20上架时的标识与自动制餐系统中相应餐品的标识可能会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因此,上述服务网关102还将进一步记录餐品在上述第二服务端20上架时的标识以及其在自动制餐系统中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在收到制餐请求之后,根据记录的对应关系,将制餐请求之中的标识替换为该餐品在自动制餐系统中的标识。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上述自动制餐服务器14一方面连接至上述服务网关12,另一方面还连接至上述多个制餐柜16。此外,上述自动制餐服务器14还可以进一步连接一个或多个第一服务端30,以实现对用户所订购餐品的配送。其中,上述第一服务端30具体可以是第三方配送平台的服务端设备。
具体地,上述自动制餐服务器14用于从上述服务网关12接收制餐请求,根据上述制餐请求的类型以及与所述制餐请求相关的信息从多个制餐柜16中确定一个目标制餐柜,并生成相应的制餐指令发送至确定的目标制餐柜;以及响应于确定所述制餐请求的类型是外送类型,向第一服务端30发送包含用户信息以及确定的目标制餐柜的信息的配送请求。
接下来,由第一服务端30在其系统内部发布配送订单信息,匹配合适的配送人员,完成针对用户所订购餐品的配送。需要说明的是,在匹配完合适的配送人员之后,第一服务端30还可以通过上述自动制餐服务器14、服务网关12以及第二服务端20和第二客户端将配送人员的信息反馈至发送该制餐请求的用户。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上述自动制餐服务器14从多个制餐柜16中确定一个目标制餐柜16的具体方法将在后文中详细描述,在此暂且略过。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上述一个或多个制餐柜16可以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并分别连接到上述自动制餐服务器14。上述制餐柜16具体可以为可以根据制餐请求完成自动制餐的制餐柜,例如自动制餐机等等。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上述一个或多个制餐柜16可以用于从上述自动制餐服务器14接收制餐指令,并根据所述制餐指令中包含的餐品信息进行制餐处理;以及用于接收取餐验证码,并根据所述制餐指令中包含的用户信息对取餐验证码进行验证,响应于确定所述取餐验证码通过验证,进行出餐处理。
具体地,上述餐品信息可以包括餐品的标识。此时,上述制餐柜在接收到制餐指令后,先获取其中包含的餐品的标识;然后,获取自身配置的与上述餐品的标识相对应的制餐流程,并根据获取的制餐流程进行相应的制餐处理,得到制作后的餐品;最后,将制作完成的餐品放入自身的保温格内。其中,上述制餐处理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取材、加热和/或各种方式的烹饪操作等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制餐流程可以结合制餐柜的处理能力预先配置。可见,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上述制餐柜与现有的制餐机相比还具备加热以及保温等功能。
当配送人员或者用户到达某个制餐柜16进行取餐时,制餐柜16需要先读取配送人员或者用户提供的取餐验证码,并与所述制餐指令中的用户信息进行比较,以对取餐验证码进行验证。在通过验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出餐处理。例如,自动开启餐品所在的保温格的门,并告知配送人员或者用户在相应的保温格处领取相应的餐品;亦或者通过统一的出餐口递出相应的餐品等。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上述取餐验证码可以是用户或者配送人员输入的收货人信息或收货人信息的一部分,例如手机号码的后四位。此外,为了进一步简化操作流程,上述取餐验证码还可以是自动制餐系统为餐品分配的取货码或者取货二维码等等。用户或者配送人员可以通过输入取货码或者展示取货二维码的方式向制餐柜提供上述取餐验证码。
更进一步,在上述自动制餐系统中,在制餐柜16进行制餐的过程中,对应制餐过程的各个阶段或步骤,还可以进一步自动生成制餐过程的状态信息,例如,订单已接收(代表制餐指令已经确认但是尚未开始制餐)、排队中(代表制餐指令已经加入执行队列)、制作中或加热中(代表正在制餐过程中)、已出餐或者保温中(代表已完成制餐并已存入保温格)、已取餐(代表已从制餐柜取走餐品)等等,并将该状态信息上报至上述自动制餐服务器14。
上述自动制餐服务器14可以将上述制餐过程的状态信息转达给上述第二服务端20,以及针对外送类型的制餐请求进一步转达给上述第一服务端30。然后,由上述第二服务端20将上述制餐过程的状态信息反馈给发送该制餐请求的用户。或者由上述第一服务端30将上述制餐过程的状态信息反馈给该制餐请求对应的配送人员,从而引导配送人员在合适的时间去取餐等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制餐过程的状态信息仅为示例,在实际的应用中,状态信息的具体内容并不仅限于上述状态。
此外,在配送人员的配送过程中,第一服务端30还可以通过上述自动制餐服务器14、服务网关12以及第二服务端20将配送人员的位置信息或者状态信息等信息反馈至发送该制餐请求的用户,以使用户及时了解餐品的配送情况。
可以看出,利用上述自动制餐系统,从用户下单餐品到制餐柜制餐、出餐并进行保温处理的整个过程,均无需任何人工操作,真正实现了24小时无人厨房的目标,极大地节约了人工成本,也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此外,制餐柜在自动制餐的过程中,还将自动并且及时地生成丰富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并反馈至用户,从而丰富并且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自动制餐系统中,通过设置服务网关12,使得用户不仅可以通过自动制餐系统自主开发的应用程序或者小程序发送制餐请求以订购该自动制餐系统提供的餐品,还可以通过现有的第三方交易平台订购该自动制餐系统提供的餐品,这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在用户端的操作,提高了自动制餐系统使用的便利性以及通用性,拓展了自动制餐服务的应用范围。
还有,在上述自动制餐系统中,自动制餐服务器14可以与实现配送功能的第一服务端30进行对接,从而可以实现对所订购餐品的配送,这进一步拓展了自动制餐服务的应用范围。
进一步,上述这种服务模式还可以实现一个用户为其他人订购餐品的需求,从而满足使用移动终端不熟练或者不方便的老年人或者残疾人使用自动制餐系统的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拓展了自动制餐服务的应用范围。
基于上述自动制餐系统,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制餐方法。该方法可以由上述自动制餐服务器14执行,其具体实现过程可如图2所示,包括:
在步骤202,接收制餐请求。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上述制餐请求可以包括:上述制餐请求的类型以及上述制餐请求对应的餐品信息和用户信息。
此外,上述制餐请求可以是上述自动制餐服务器14通过服务网关12接收的来自上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服务端20的制餐请求。
如前所述,上述制餐请求的类型可以包括外送类型和自取类型。当上述制餐请求的类型是外送类型时,上述用户信息可以包括:收货人信息和收货人地址等。而当上述制餐请求的类型是自取类型时,上述制餐请求的相关信息则可以包括:取货人信息。此时,上述制餐请求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用户指定的制餐柜等。此外,上述餐品信息具体可以是所订购餐品在自动制餐系统中的餐品标识。
在步骤204,从多个制餐柜中确定一个目标制餐柜。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上述自动制餐服务器14可以先确定制餐请求的类型。响应于确定上述制餐请求的类型是自取类型,上述自动制餐服务器14可以直接将上述用户指定的制餐柜确定为目标制餐柜。或者,响应于确定上述制餐请求的类型是外送类型,上述自动制餐服务器14可以根据上述餐品信息、上述用户信息中的收货人地址以及上述多个制餐柜的状态信息确定目标制餐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方法中,在确定上述制餐请求的类型是自取类型时,上述自动制餐服务器14可以直接将上述用户指定的制餐柜确定为目标制餐柜。为了更加方便用户的选择,在用户下单的过程中,第二服务端20可以先根据用户的位置确定距离用户较近的多个可用的制餐柜,并将这些制餐柜的信息(例如,各个制餐柜的位置以及各个制餐柜的执行队列和/或排队时间等信息)提供给用户供其进行选择,并接收用户指定的制餐柜。此外,在实际应用中,目标制餐柜的确定方法也不限于用户的指定,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确定。
具体地,图3显示了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的在上述步骤204中根据收货人地址以及多个制餐柜的状态信息确定目标制餐柜的方法流程。
在详细说明图3所述的流程之前,先说明本公开所述的多个制餐柜的状态信息的含义。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上述多个制餐柜的状态信息包括:各个制餐柜的工作状态,例如正常或者不正常。其中,正常表示制餐柜可以正常工作;而不正常则代表制餐柜不能正常工作。此外,上述多个制餐柜的状态信息还可以包括:各个制餐柜的库存情况,也即各个制餐柜所能提供的各种餐品的餐品标识以及数量。进一步,上述多个制餐柜的状态信息还可以包括:各个制餐柜的执行队列,包括:各个制餐柜当前正在制作的餐品的信息以及正在等待中等待制作的餐品的信息和/或各个制餐柜当前的排队时间。为了实现图3所示的流程,自动制餐服务器还要收集并维护各个制餐柜的状态信息。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自动制餐服务器可以周期性地指令各个制餐柜上报其状态信息;或者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制餐柜也可以周期性地或者在其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主动向自动制餐服务器上报其自身的状态信息。
基于上述制餐柜的状态信息的含义,图3所示的确定目标制餐柜的方法可以包括:
在步骤302,根据收货人地址,从多个制餐柜中确定在指定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工作状态为正常的第一候选制餐柜。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上述指定范围可以是预先配置的配送运力可达范围,比如,距离收货人地址3公里或者5公里的范围内。此外,上述配送运力可达范围还可以从上述第一服务端30读取并进行实时更新,从而可以根据上述第一服务端30所代表的第三方配送平台的实际运力情况进行实时调整。
在步骤304,根据所述餐品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候选制餐柜的库存情况从所述多个第一制餐柜中选择可以制作所述餐品的一个或多个制餐柜,将这些制餐柜作为第二候选制餐柜。
上述第二候选制餐柜还应当具有当前制餐请求所请求餐品的足够的库存。也就是说,上述第二候选制餐柜应当是能够完成本次制餐请求处理的制餐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302和步骤304的执行顺序可以不限定为上述顺序,也即还可以先确定可以制作所述制餐请求所请求餐品的制餐柜,再从中选择距离收货人地址在一定范围内的制餐柜。
在步骤306,根据上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候选制餐柜的执行队列,从上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候选制餐柜中选择目标制餐柜。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从中选择具有最短执行队列(或者最短等待时间)的第二候选制餐柜作为上述目标制餐柜。或者,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执行队列的长短(等待时间的长短)以及制餐柜距离收货人地址的距离甚至还可以考虑路况情况,折衷选择目标制餐柜,以实现在最短时间内送至收货人的目标。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除了收货人的地址信息以及多个制餐柜的状态信息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参考从第一服务端30读取的配送人员的状态信息。例如,可以优先选择运力充足的区域内的制餐柜,或者可以考虑配送人员配送路线信息,优先选择本次配送的配送路线与配送人员正在配送的配送路线有重合的制餐柜等等。
在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主要考虑制餐柜与收货人地址之间的距离来确定目标制餐柜,例如可以包括:根据收货人地址,从多个制餐柜中确定在指定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工作状态为正常的第三候选制餐柜;以及根据餐品信息、第三候选制餐柜的库存情况以及第三候选制餐柜与收货人地址之间的距离,从第三候选制餐柜中选择所述目标制餐柜。
具体地,上述从第三候选制餐柜中选择所述目标制餐柜可以包括:响应于上述餐品信息包含单个餐品,根据上述餐品信息、第三候选制餐柜的库存情况以及第三候选制餐柜与收货人地址的距离,从第三候选制餐柜中选择能够制作上述餐品的且距离收货人地址最近的制餐柜作为所述目标制餐柜;以及响应于上述餐品信息包括多个餐品,根据上述餐品信息、第三候选制餐柜的库存情况以及第三候选制餐柜与收货人地址的距离,从第三候选制餐柜中选择能够制作上述多个餐品的且到达收货人地址的距离之和最小的一个或多个制餐柜作为所述目标制餐柜。
其中,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从第三候选制餐柜中选择能够制作所述多个餐品的且到达收货人地址的距离之和最小的一个或多个制餐柜作为所述目标制餐柜可以包括:
首先,按照第三候选制餐柜到达收货人地址的距离从小到大的顺序对第三候选制餐柜进行排序。
然后,根据排序结果,依据餐品信息以及第三候选制餐柜的库存情况依次判断是否存在单个第三候选制餐柜能够制作所述多个餐品。
最后,如果确定存在单个第三候选制餐柜能够制作所述多个餐品,则确定该单个第三候选制餐柜为所述目标制餐柜。
而如果确定不存在单个第三候选制餐柜能够制作所述多个餐品,则依据餐品信息以及第三候选制餐柜的库存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多个第三候选制餐柜的组合能够制作所述多个餐品;以及在确定存在多个第三候选制餐柜的组合能够制作所述多个餐品时,从中选择到达收货人地址的距离之和最小的多个制餐柜的组合作为所述目标制餐柜。
需要说明的时,当针对一个制餐请求所确定的目标制餐柜有多个时,需要将制餐请求拆分成多个分别与目标制餐柜对应的制餐请求。其中,每个制餐请求包括由其对应目标制餐柜进行处理的餐品的餐品信息以及用户信息。
例如,假设指定范围内有3个工作状态正常的制餐柜可供选择,则首先可以按照距离由近到远对这些制餐柜进行排序,得到制餐柜1、制餐柜2、制餐柜3。当制餐指令包括1个餐品时,直接按照上述排序的顺序依次判断各制餐柜是否可以制作该餐品(先判断制餐柜1,再判断制餐柜2……),如果找到可以制作餐品的制餐柜,则直接将其确定为目标制餐柜,例如制餐柜2。而当制餐指令包括多个餐品时,先判断制餐柜1中是否具有该指令中所有的餐品,如果有,则可以将制餐柜1定为目标制餐柜(也即不需要拆分制餐请求);如果否,则继续依次判断制餐柜2以及制餐柜3。如果制餐柜1、2、3中的每个都不同时具有该制餐指令中所有的餐品,则进一步判定制餐柜1和制餐柜2加在一起是否具有订单中所有的餐品,如果是,则将制餐请求拆分成两个制餐请求并将制餐柜1和制餐柜2同时作为目标制餐柜。如果否,则继续判断制餐柜1和制餐柜3、制餐柜2和制餐柜3(先判定制餐柜1和制餐柜2,再判定制餐柜1和制餐柜3,最终判定制餐柜2和制餐柜3的原因是由于制餐柜1和制餐柜2距离收货人地址最近,制餐柜1和制餐柜3次之,制餐柜2和制餐柜3最远)。如果均不满足条件,则继续判定制餐柜1、2、3加在一起是否具有该制餐指令中所有的餐品,如果是,则将制餐请求拆分成三个制餐请求并将制餐柜1、2和3都作为目标设备。如果设备1、2和3仍然不满足条件,则可以对用户发起全额退款或者按照制餐柜1、2和3中能满足用户条件的餐品进行配送或自提,对于无法制餐的餐品进行部分退款。
通过上述多种方法,均可以从众多的制餐柜中选择一个最优的制餐柜或者制餐柜组合作为目标制餐柜,从而实现尽早尽快为用户供餐的目的。
在步骤206,发送制餐指令至确定的目标制餐柜,由目标制餐柜执行制餐操作,并提供该制餐请求所对应的餐品。
如前所述,上述制餐指令包括:所述餐品信息以及所述用户信息。可以看出,上述制餐指令可以根据制餐请求生成。目标制餐柜接收制餐指令后,根据制餐请求的相关信息进行制餐处理,例如,根据餐品的标识确定制餐流程,根据确定的制餐流程进行制餐处理。然后,目标制餐柜将接收取餐验证码,并根据所述制餐请求的相关信息对取餐验证码进行验证,响应于确定所述取餐验证码通过验证,进行出餐处理。关于目标制餐柜的具体操作流程,请参考前文各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在步骤208,从目标制餐柜接收目标制餐柜在制餐过程中生成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并将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反馈至用户。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08中的从目标制餐柜接收目标制餐柜在制餐过程中生成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可以包括:
从目标制餐柜接收目标制餐柜在确认所述制餐请求后生成的订单已接收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和/或
从目标制餐柜接收目标制餐柜在将所述制餐请求加入执行队列时生成的排队中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和/或
从目标制餐柜接收目标制餐柜在开始对所述餐品进行制餐操作时生成的制餐中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和/或
从目标制餐柜接收目标制餐柜在完成对所述餐品的制餐操作时生成的已出餐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
其中,制餐中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可以包括目标制餐柜在对餐品进行加热操作时生成的加热中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
此外,已出餐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可以包括目标制餐柜在将所述餐品推入保温模块时生成的保温中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
在接收到制餐过程的状态信息后,上述自动制餐服务器可以将该制餐过程的状态信息反馈至第二服务端,由第二服务端将制餐过程的状态信息反馈给制餐请求的请求用户。此外,对于外送类型的制餐请求,上述自动制餐服务器接收到制餐过程的状态信息后,还可以将该制餐过程的状态信息反馈至第一服务端,由第一服务端将制餐过程的状态信息反馈给制餐请求对应的配送人员。
在步骤210,响应于确定上述制餐请求的类型是外送类型,向第一服务端发送配送请求,由第一服务端启动针对用户所订购的餐品的配送流程。其中,上述配送请求包括:上述用户信息以及上述目标制餐柜的信息。
如前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制餐系统可以与第三方的配送平台对接,从而完成餐品的配送,因此,自动制餐系统所接收的制餐请求可以包括外送类型的制餐请求。此时,自动制餐服务器在向目标制餐柜下达制餐请求之后,还将向第一服务端30下发该制餐请求对应的用户信息以及目标制餐柜的信息,例如目标制餐柜的标识以及地址等等。
在接收到配送请求之后,第一服务端将在自身的平台内生成并发布配送订单,匹配相应的配送人员,并将该配送订单相应的信息(制餐请求的相关信息以及目标制餐柜的信息)发送至匹配的配送人员的第一客户端上,由配送人员完成到该配送订单指定的目标制餐柜的取餐以及到相应收件人的配送。
此外,在上述方法中,服务网关发送给自动制餐服务器的制餐请求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用户针对上述制餐请求的付款信息,例如餐品的价格、实付金额、优惠金额等信息之一或其任意组合。自动制餐服务器还可以将上述付款信息通过制餐指令下发至目标制餐柜,以便目标制餐柜在出餐时可以根据上述付款信息以及其他与当前制餐请求相关的信息生成订单信息并打印出来,从而放便配送人员、收货人或者取货人对餐品的相关信息进行核实。
从上述方法可以看出,利用上述自动制餐方法,从用户下单到制餐柜制餐以及出餐的过程,均无需任何人工操作,真正实现了24小时无人厨房的目标,极大地节约了人工成本,也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方便了用户的使用。而且制餐柜在自动制餐的过程中,还将自动并且及时地生成丰富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并反馈至用户,从而丰富并且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此外,上述自动制餐方法可以实现对所订购餐品的配送,这进一步拓展了自动制餐服务的应用范围。进一步,上述这种服务模式还可以实现一个用户为其他人订购餐品的需求,从而满足使用移动终端不熟练或者不方便的老年人或者残疾人使用自动制餐系统的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拓展了自动制餐服务的应用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单个设备执行,例如一台计算机或服务器等。本实施例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分布式场景下,由多台设备相互配合来完成。在这种分布式场景的情况下,这多台设备中的一台设备可以只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某一个或多个步骤,这多台设备相互之间会进行交互以完成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示例详细描述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制餐系统各个模块的操作流程。
图4显示了一个用户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订购自动制餐系统提供的一件餐品并需要配送至指定地点从下单到配送完成整个执行过程的示例。如图4所示,上述过程可以包括:
在步骤402,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第二客户端接收到用户的第一制餐请求后,将上述第一制餐请求转发至第二服务端;第二服务端将上述第一制餐请求转发至自动制餐系统的服务网关。
其中,上述第一制餐请求包括:所订购餐品在第三方交易平台的标识、收货人姓名、电话、地址以及付款信息。
在步骤404,服务网关根据自身存储的各个餐品在第三方交易平台的标识以及在自动制餐系统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订购餐品在自动制餐系统的标识,并生成第二制餐请求。
其中,上述第二制餐请求包括:所订购餐品在自动制餐系统的标识、收货人姓名、电话、地址以及付款信息。
在步骤406,服务网关将上述第二制餐请求发送至自动制餐服务器。
在步骤408,自动制餐服务器根据所订购餐品、收货人的地址以及各个制餐柜的状态信息确定目标制餐柜。
上述步骤408的具体实现方法请参考前述实施例。
在步骤410,自动制餐服务器发送制餐指令至确定的目标制餐柜。
在步骤412,目标制餐柜接收到上述制餐指令后,根据自身状态信息对上述制餐指令进行确认,并在确认可以处理后,向自动制餐服务器返回订单已接收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
自动制餐服务器进一步将上述订单已接收的状态信息通过服务网关、第二服务端、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第二客户端、反馈至用户。
在步骤414,目标制餐柜将上述制餐指令加入执行队列,并向自动制餐服务器返回排队中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
自动制餐服务器进一步将上述排队中的状态信息通过服务网关、第二服务端、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第二客户端、反馈至用户。
在步骤416,自动制餐服务器在收到订单已接收的的制餐状态信息后,向第一服务端发送配送请求。
其中,上述配送请求包括:第二制餐请求对应的收货人姓名、电话、地址以及目标制餐柜的标识和地址信息。
在步骤418,第一服务端匹配配送人员,并将配送请求通过第一客户端下发至匹配到的配送人员。
在步骤420,在制餐过程中,当目标制餐柜针对上述第二制餐请求开始制餐时,向自动制餐服务器返回加热中的状态信息;当目标制餐柜针对上述第二制餐请求制餐完成,将餐品推入保温格时,向自动制餐服务器返回保温中的制餐状态信息。
自动制餐服务器进一步将上述加热中的状态信息以及保温中的状态信息通过服务网关、第二服务端、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第二客户端、反馈至用户;自动制餐服务器还将进一步将上述加热中的状态信息以及保温中的状态信息通过第一服务端以及第一客户端反馈至配送人员。
在步骤422,目标制餐柜接收到配送人员提供的取货校验码。
在步骤424,目标制餐柜对接收的取货校验码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出餐,并通知配送人员取餐。
此外,在上述步骤422中,目标制餐柜还可以根据制餐请求的餐品在第三方交易平台的标识、收货人属性信息以及付款信息等信息生成订单信息并打印出来,以放便配送人员以及收货人对餐品的相关信息进行核实。
在步骤426,检测到保温格的门打开后,目标制餐柜向自动制餐服务器返回已取餐的制餐状态信息,自动制餐服务器进一步将上述已取餐的制餐状态信息通过服务网关、第二服务端、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第二客户端、反馈至用户。
在步骤428,在配送人员配送完成后,第一服务端将生成配送完成的状态信息,并将上述状态信息通过自动制餐服务器、服务网关、第二服务端、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第二客户端、反馈至用户。
可见,通过上述流程可以实现从用户下单到自动制餐系统制餐再到餐品配送的整个过程。
图5显示了一个用户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订购自动制餐系统提供的一件餐品并自取的整个执行过程的示例。如图5所示,上述过程可以包括:
在步骤502,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第二客户端接收到用户的第一制餐请求后将上述第一制餐请求转发至第二服务端;第二服务端将上述第一制餐请求转发至自动制餐系统的服务网关。
其中,上述第一制餐请求包括:所订购餐品在第三方交易平台的标识、取货人属性信息、指定的目标制餐柜信息以及付款信息。
在步骤504,服务网关根据自身存储的各个餐品在第三方交易平台的标识以及在自动制餐系统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订购餐品在自动制餐系统的标识,并生成第二制餐请求。
其中,上述第二制餐请求包括:所订购餐品在自动制餐系统的标识、取货人属性信息、指定的目标制餐柜信息以及付款信息。
在步骤506,服务网关将上述第二制餐请求发送至自动制餐服务器。
在步骤508,自动制餐服务器发送制餐指令至目标制餐柜。
在步骤510,目标制餐柜接收到上述制餐指令后,根据自身状态信息对上述制餐指令进行确认,并在确认可以处理后,向自动制餐服务器返回订单已接收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
自动制餐服务器进一步将上述订单已接收的状态信息通过服务网关、第二服务端、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第二客户端、反馈至用户。
在步骤512,目标制餐柜将上述制餐指令加入执行队列,并向自动制餐服务器返回排队中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
自动制餐服务器进一步将上述排队中的状态信息通过服务网关、第二服务端、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第二客户端、反馈至用户。
在步骤514,在制餐过程中,当目标制餐柜针对上述制餐指令开始制餐时,向自动制餐服务器返回加热中的状态信息;当目标制餐柜针对上述制餐指令制餐完成并将餐品推入保温格时,向自动制餐服务器返回保温中的状态信息。
此时,自动制餐服务器进一步将上述加热中的状态信息以及保温中的状态信息通过服务网关、第二服务端、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第二客户端、反馈至用户。
在步骤516,目标制餐柜接收到取货人提供的取货校验码。
在步骤518,目标制餐柜对接收的取货校验码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出餐,并通知取货人取餐。
此外,在上述步骤516中,目标制餐柜还可以根据制餐指令中的餐品在第三方交易平台的标识、取货人属性信息以及付款信息等信息生成订单信息并打印出来,以放便取货人对餐品的相关信息进行核实。
在步骤520,目标制餐柜向自动制餐服务器返回已取餐的制餐状态信息,自动制餐服务器进一步将上述已取餐的制餐状态信息通过服务网关、第二服务端、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第二客户端、反馈至用户。
可见,通过上述流程可以实现从用户下单到自动制餐系统制餐再到取货人取餐的整个过程。
对应上述自动制餐方法,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实现上述自动制餐方法的自动制餐服务器,在本公开中,也可称为自动制餐服务器。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制餐服务器的内部结构可如图6所示,主要包括如下模块:
请求接收模块602,用于接收制餐请求;
目标终端确定模块604,用于从多个制餐柜中确定一个目标制餐柜;
第一转发模块606,用于将发送制餐指令至所述目标制餐柜;其中,所述制餐指令包括:所述餐品信息以及所述用户信息;
信息同步模块608,用于从目标制餐柜接收目标制餐柜在制餐过程中生成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并将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反馈至所述用户;以及
第二转发模块610,用于响应于确定制餐请求的类型是外送类型,发送配送请求至第一服务端;其中,配送请求包括:用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制餐柜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述方法以及附图,在此不再重复说明。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公开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上述实施例的装置用于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相应的自动制餐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还提供了自动制餐服务器的硬件实现方式。具体地,上述自动制餐服务器可以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制餐方法。
图7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制餐服务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自动制餐服务器可以包括:处理器2010、存储器2020、输入/输出接口2030、通信接口2040和总线2050。其中处理器2010、存储器2020、输入/输出接口2030和通信接口2040通过总线2050实现彼此之间在设备内部的通信连接。
处理器2010可以采用通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方式实现,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2020可以采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等形式实现。存储器202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相关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2020中,并由处理器2010来调用执行。
输入/输出接口2030用于连接输入/输出模块,以实现信息输入及输出。输入输出/模块可以作为组件配置在设备中(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外接于设备以提供相应功能。其中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麦克风、各类传感器等,输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振动器、指示灯等。
通信接口2040用于连接通信模块(图中未示出),以实现本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交互。其中通信模块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网线等)实现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例如移动网络、WIFI、蓝牙等)实现通信。
总线2050包括一通路,在设备的各个组件(例如处理器2010、存储器2020、输入/输出接口2030和通信接口2040)之间传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述设备仅示出了处理器2010、存储器2020、输入/输出接口2030、通信接口2040以及总线2050,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其他组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设备中也可以仅包含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方案所必需的组件,而不必包含图中所示的全部组件。
上述实施例的自动制餐服务器用于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相应的自动制餐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对应上述自动制餐服务器以及自动制餐方法,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公开了由制餐柜执行的自动制餐方法。该自动制餐方法可如图8所示,包括:
在步骤802,接收来自自动制餐服务器的制餐指令;其中,所述制餐指令包括:所述制餐指令对应的餐品信息以及用户信息。
在步骤804,根据所述制餐指令对应的餐品信息进行制餐处理,并在制餐处理过程中生成制餐过程状态信息。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制餐处理过程中生成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具体可以包括:根据自身的状态信息对所述制餐指令进行确认,并在确认后生成的订单已接收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和/或,将所述制餐指令加入执行队列,并生成的排队中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和/或,按照所述执行队列的顺序,在所述制餐指令到达所述执行队列的队头时,从所述执行队列提取所述制餐指令,并生成制餐中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和/或,根据所述制餐指令中的餐品信息确定预先配置的与所述餐品信息对应的制餐流程,并根据所述制餐流程进行制餐处理;和/或,在所述制餐处理执行完成时,生成已出餐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
此外,在上述步骤中,根据所述制餐指令对应的餐品信息进行制餐处理具体可以包括:根据所述餐品信息从存储模块中提取与所述餐品信息对应的待处理食材;确定预先设置的与所述餐品信息对应的加热时间;按照确定的加热时间将所述待处理食材放入加热模块中加热,加热后得到制作完成的餐品;其中,所述生成制餐中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包括:生成的加热中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在得到制作完成的餐品后,将所述餐品推入保温模块中;其中,所述生成已出餐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包括:生成的保温中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
在步骤806,将生成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反馈至所述自动制餐服务器。
在步骤808,接收取餐验证码,并根据所述制餐指令对应的用户信息对所述取餐验证码进行验证,以及响应于确定所述取餐验证码验证通过,执行取餐操作。
上述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具体实现方法可以参考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说明了。
对应上述自动制餐方法,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制餐柜,其内部结构可以如图9所示,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902,用于接收来自自动制餐服务器的制餐指令;其中,所述制餐指令包括:所述制餐指令对应的餐品信息以及用户信息;
制餐处理模块904,用于根据所述制餐指令对应的餐品信息进行制餐处理,并在制餐处理过程中生成制餐过程状态信息;
信息反馈模块906,用于将生成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反馈至所述自动制餐服务器;以及
取餐处理模块908,用于接收取餐验证码;根据所述制餐指令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对所述取餐验证码进行验证;以及响应于确定所述取餐验证码验证通过,执行出餐操作。
图10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制餐柜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制餐柜可以包括:存储模块3110、加热模块3120和第一传送机构3130。
其中,上述存储模块3110用于存储待处理食材。例如,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上述存储模块3110可以是冰箱,用于存储如预制菜之类的餐品。
上述加热模块3120用于对所述待处理食材进行加热,得到用户订购的餐品。例如,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上述加热模块3120可以是微波炉。
上述第一传送机构3130主要用于将所述待处理食材从所述存储模块3110中取出并传送至所述加热模块3120。
除了上述模块之外,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制餐柜还包括处理器3010、存储器3020、输入/输出接口3030、通信接口3040和总线3050。其中,处理器3010、存储器3020、输入/输出接口3030和通信接口3040通过总线3050实现彼此之间在设备内部的通信连接。此外,上述存储模块3110、加热模块3120和第一传送机构3130也连接到总线3050上,由处理器3010控制执行相应的操作。上述制餐柜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30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自动制餐方法。
进一步,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制餐柜还可以包括:保温模块,用于对加热后的餐品进行保温;以及第二传送机构,用于将所述餐品从所述加热模块推入所述保温模块。上述保温模块和第二传送机构也连接到总线3050上,由处理器3010控制执行相应的操作。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与上述任意实施例方法相对应的,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制餐方法。
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
上述实施例的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任务处理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公开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另外,为简化说明和讨论,并且为了不会使本公开实施例难以理解,在所提供的附图中可以示出或可以不示出与集成电路(IC)芯片和其它部件的公知的电源/接地连接。此外,可以以框图的形式示出装置,以便避免使本公开实施例难以理解,并且这也考虑了以下事实,即关于这些框图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细节是高度取决于将要实施本公开实施例的平台的(即,这些细节应当完全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在阐述了具体细节(例如,电路)以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这些具体细节有变化的情况下实施本公开实施例。因此,这些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尽管已经结合了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其它存储器架构(例如,动态RAM(DRAM))可以使用所讨论的实施例。
本公开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公开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5)

1.一种自动制餐方法,由自动制餐服务器执行,包括:
接收来自用户的制餐请求;其中,所述制餐请求包括:所述制餐请求的类型、餐品信息以及用户信息;
从所述多个制餐柜中确定一个目标制餐柜;
发送制餐指令至所述目标制餐柜;其中,所述制餐指令包括:所述餐品信息以及所述用户信息;
从所述目标制餐柜接收所述目标制餐柜在制餐过程中生成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并将所述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反馈至所述用户;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制餐请求的类型是外送类型,发送配送请求至第一服务端;其中,所述配送请求包括:所述用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制餐柜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目标制餐柜接收所述目标制餐柜在制餐过程中生成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包括:
从所述目标制餐柜接收所述目标制餐柜在确认所述制餐请求后生成的订单已接收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和/或
从所述目标制餐柜接收所述目标制餐柜在将所述制餐请求加入执行队列时生成的排队中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和/或
从所述目标制餐柜接收所述目标制餐柜在开始对所述餐品进行制餐操作时生成的制餐中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和/或
从所述目标制餐柜接收所述目标制餐柜在完成对所述餐品的制餐操作时生成的已出餐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制餐中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制餐柜在对所述餐品进行加热操作时生成的加热中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以及
所述已出餐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制餐柜在将所述餐品推入保温模块时生成的保温中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制餐请求的类型进一步包括自取类型;其中,所述制餐请求的类型是自取类型时,所述制餐请求进一步包括:所述用户指定的制餐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多个制餐柜中确定一个目标制餐柜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制餐请求的类型是自取类型,将所述用户指定的制餐柜确定为所述目标制餐柜;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制餐请求的类型是外送类型,根据所述餐品信息、所述用户信息以及所述多个制餐柜的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制餐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信息包括:收货人的地址;所述制餐柜的状态信息包括:制餐柜的工作状态、库存情况以及执行队列;其中,
所述根据所述餐品信息、所述用户信息以及所述多个制餐柜的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制餐柜包括:
根据所述收货人地址,从所述多个制餐柜中确定在指定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工作状态为正常的第一候选制餐柜;
根据所述餐品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候选制餐柜的库存情况从所述第一制餐柜中选择可以制作所述餐品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候选制餐柜;
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候选制餐柜的执行队列,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候选制餐柜中选择目标制餐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候选制餐柜中选择目标制餐柜包括: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候选制餐柜中选择具有最短执行队列的第二候选制餐柜作为所述目标制餐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候选制餐柜中选择目标制餐柜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候选制餐柜的执行队列的长短以及所述第二候选制餐柜距离所述收货人地址的距离选择所述目标制餐柜。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信息包括:收货人的地址;所述制餐柜的状态信息包括:制餐柜的工作状态以及库存情况;其中,
所述根据所述餐品信息、所述用户信息以及所述多个制餐柜的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制餐柜包括:
根据所述收货人地址,从所述多个制餐柜中确定在指定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工作状态为正常的第三候选制餐柜;
根据所述餐品信息、所述第三候选制餐柜的库存情况以及所述第三候选制餐柜与所述收货人地址之间的距离,从所述第三候选制餐柜中选择所述目标制餐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第三候选制餐柜中选择所述目标制餐柜包括:
响应于所述餐品信息包含单个餐品的信息,根据所述餐品信息、所述第三候选制餐柜的库存情况以及所述第三候选制餐柜与所述收货人地址之间的距离,从所述第三候选制餐柜中选择能够制作所述餐品且距离所述收货人地址最近的制餐柜作为所述目标制餐柜;
响应于所述餐品信息包括多个餐品的信息,根据所述餐品信息、所述第三候选制餐柜的库存情况以及所述第三候选制餐柜与所述收货人地址之间的距离,从所述第三候选制餐柜中选择能够制作所述多个餐品且到达所述收货人地址的距离之和最小的一个或多个制餐柜作为所述目标制餐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第三候选制餐柜中选择能够制作所述多个餐品且到达所述收货人地址的距离之和最小的一个或多个制餐柜作为所述目标制餐柜包括:
按照所述第三候选制餐柜与所述收货人地址之间的距离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述第三候选制餐柜进行排序;
根据所述排序结果,依据所述餐品信息以及所述第三候选制餐柜的库存情况依次判断是否存在单个第三候选制餐柜能够制作所述多个餐品;
响应于确定存在单个第三候选制餐柜能够制作所述多个餐品,确定所述单个第三候选制餐柜为所述目标制餐柜;
响应于确定不存在单个第三候选制餐柜能够制作所述多个餐品,依据所述餐品信息以及所述第三候选制餐柜的库存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多个第三候选制餐柜的组合能够制作所述多个餐品;以及
响应于确定存在多个第三候选制餐柜的组合能够制作所述多个餐品,从中选择到达所述收货人地址的距离之和最小的多个制餐柜的组合作为所述目标制餐柜。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制餐过程状态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服务端发送至所述制餐请求对应的配送人员。
13.一种自动制餐服务器,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制餐请求;其中,所述制餐请求包括:所述制餐请求的类型、餐品信息以及用户信息;
目标终端确定模块,用于从多个制餐柜中确定一个目标制餐柜;
第一转发模块,用于发送制餐指令至所述目标制餐柜;其中,所述制餐指令包括:所述餐品信息以及所述用户信息;
信息同步模块,用于从所述目标制餐柜接收所述目标制餐柜在制餐过程中生成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并将所述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反馈至所述用户;以及
第二转发模块,用于响应于确定所述制餐请求的类型是外送类型,发送配送请求至第一服务端;其中,所述配送请求包括:所述用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制餐柜的信息。
14.一种自动制餐方法,由制餐柜执行,包括:
接收来自自动制餐服务器的制餐指令;其中,所述制餐指令包括:所述制餐指令对应的餐品信息以及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制餐指令对应的餐品信息进行制餐处理,并在制餐处理过程中生成制餐过程状态信息;
将生成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反馈至所述自动制餐服务器;
接收取餐验证码;
根据所述制餐指令对应的用户信息对所述取餐验证码进行验证;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取餐验证码验证通过,执行取餐操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制餐指令对应的餐品信息进行制餐处理,并在制餐处理的过程中生成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包括:
根据自身的状态信息对所述制餐指令进行确认,并在确认后生成的订单已接收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和/或
将所述制餐指令加入执行队列,并生成的排队中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和/或
按照所述执行队列的顺序,在所述制餐指令到达所述执行队列的队头时,从所述执行队列提取所述制餐指令,并生成制餐中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和/或
根据所述制餐指令中的餐品信息确定预先配置的与所述餐品信息对应的制餐流程,并根据所述制餐流程进行制餐处理;在所述制餐处理执行完成时,生成已出餐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根据所述制餐流程进行制餐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餐品信息从存储模块中提取与所述餐品信息对应的待处理食材;
确定预先设置的与所述餐品信息对应的加热时间;
按照确定的加热时间将所述待处理食材放入加热模块中加热,加热后得到制作完成的餐品;其中,所述生成制餐中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包括:生成的加热中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得到制作完成的餐品后,将所述餐品推入保温模块中;其中,所述生成已出餐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包括:生成的保温中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
18.一种制餐柜,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自动制餐服务器的制餐指令;其中,所述制餐指令包括:所述制餐指令对应的餐品信息以及用户信息;
制餐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制餐指令对应的餐品信息进行制餐处理,并在制餐处理过程中生成制餐过程状态信息;
信息反馈模块,用于将生成的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反馈至所述自动制餐服务器;
取餐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取餐验证码;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对所述取餐验证码进行验证;以及响应于确定所述取餐验证码验证通过,执行出餐操作。
19.一种自动制餐系统,包括:连接至一个或多个第二服务端的服务网关、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动制餐服务器和多个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餐柜;其中,
所述服务网关用于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服务端接收制餐请求,并将接收的制餐请求转发至所述自动制餐服务器;其中,所述制餐请求包括:所述制餐请求的类型、餐品信息以及用户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自动制餐系统,其中,所述餐品信息包括:所述制餐请求所对应餐品的标识;
所述服务网关进一步用于记录餐品在所述第二服务端上架时的标识和其在所述自动制餐系统中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在收到所述制餐请求之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将所述制餐请求中的餐品的标识替换为所述餐品在自动制餐系统中的标识。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自动制餐系统,其中,所述自动制餐服务器进一步用于响应于确定所述制餐请求是外送类型的制餐请求,将所述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反馈至所述第一服务端,由所述第一服务端将制餐过程状态信息反馈给所述制餐请求对应的配送人员。
22.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制餐方法。
23.一种制餐柜,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待处理食材;
加热模块,用于对所述待处理食材进行加热,得到用户订购的餐品;
第一传送机构,用于将所述待处理食材从所述存储模块传送至所述加热模块;
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控制所述存储模块、加热模块以及第一传送机构的操作实现如权利要求14-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制餐方法。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制餐柜,进一步包括:
保温模块,用于对加热后的餐品进行保温;以及
第二传送机构,用于将所述餐品从所述加热模块推入所述保温模块。
2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2或14-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制餐方法。
CN202210682023.XA 2022-06-15 2022-06-15 自动制餐方法、服务器、制餐柜、系统及相关产品 Withdrawn CN1153117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96264.5A CN118038606A (zh) 2022-06-15 2022-06-15 自动制餐方法、服务器、制餐柜、系统及相关产品
CN202210682023.XA CN115311783A (zh) 2022-06-15 2022-06-15 自动制餐方法、服务器、制餐柜、系统及相关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82023.XA CN115311783A (zh) 2022-06-15 2022-06-15 自动制餐方法、服务器、制餐柜、系统及相关产品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96264.5A Division CN118038606A (zh) 2022-06-15 2022-06-15 自动制餐方法、服务器、制餐柜、系统及相关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11783A true CN115311783A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543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96264.5A Pending CN118038606A (zh) 2022-06-15 2022-06-15 自动制餐方法、服务器、制餐柜、系统及相关产品
CN202210682023.XA Withdrawn CN115311783A (zh) 2022-06-15 2022-06-15 自动制餐方法、服务器、制餐柜、系统及相关产品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96264.5A Pending CN118038606A (zh) 2022-06-15 2022-06-15 自动制餐方法、服务器、制餐柜、系统及相关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8038606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38606A (zh) 202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42065B1 (ko) 셀프 서비스 배달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140188637A1 (en) Automated delivery system
US10255645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sonalized dining checks and individualized payment by associating device with dining session
CA2928057C (en) Intelligent item tracking and expedited item reordering by stakeholders
CN112700602B (zh) 智能柜的存件方法及装置
CN107909261A (zh) 订单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11353840A (zh) 订单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415077A (zh) 基于日期的数据处理方法、服务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465179A (zh) 基于智能柜的订单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21502633A (ja) レストラン、注文情報処理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6600125B (zh) 一种需求人选定产品决策人确定采购的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11061984B (zh) 一种信息推送、信息关联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862397B (zh)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668924A (zh) 物流运力的调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311783A (zh) 自动制餐方法、服务器、制餐柜、系统及相关产品
CN114581006A (zh) 一种智能点餐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627593A (zh) 信息交互方法、终端、服务器、系统及装置
CN111950944A (zh) 目标物品的寄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JP7151006B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9205301A (ja) 宅配配送システムおよび宅配配送処理プログラム
TW201917646A (zh) 訂單處理方法及相關設備
KR102664794B1 (ko) POS(point of sale) 단말을 이용한 결제 프로세스 수행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CN109191260A (zh) 业务对象和餐饮食品的推荐方法及装置,电子和存储设备
US20220156689A1 (en) Delivery system
JP2002304516A (ja) 食材・料理情報提供装置、食材・料理情報提供方法及び食材・料理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