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02924A - 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02924A
CN115202924A CN202110387812.6A CN202110387812A CN115202924A CN 115202924 A CN115202924 A CN 115202924A CN 202110387812 A CN202110387812 A CN 202110387812A CN 115202924 A CN115202924 A CN 1152029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backup
time
rate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878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畅绍枫
朱小良
于靖
张鸣
胡筱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M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MC IP Holding Co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C IP Holding Co LLC filed Critical EMC IP Holding Co LLC
Priority to CN20211038781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02924A/zh
Priority to US17/411,257 priority patent/US11669412B2/en
Publication of CN115202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029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58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 G06F11/1469Backup restor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58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 G06F11/1461Backup scheduling polic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58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48Management of the data involved in backup or backup restore
    • G06F11/1451Management of the data involved in backup or backup restore by selection of backup cont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48Management of the data involved in backup or backup restore
    • G06F11/1453Management of the data involved in backup or backup restore using de-duplication of the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rror detection, to error correction, and to monitoring
    • G06F2201/84Using snapshots, i.e. a logical point-in-time copy of the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现,一种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包括:获取数据源的数据变化速率,数据变化速率指示数据源中待备份数据的出现速率;获取备份系统用于恢复经备份数据的恢复能力;以及基于数据变化速率和恢复能力,确定对待备份数据进行备份的备份策略。由此,可以改进备份性能。

Description

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涉及存储管理,具体涉及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备份策略被创建以利用备份系统自动执行备份操作。备份策略可以指定备份数据的存储位置以及执行备份操作的频率。此外,可以在备份策略中指定备份类型。存在不同的备份类型,例如完全备份和非完全备份(诸如差异备份和增量备份)。不同的备份类型具有不同的优缺点。从备份数据生产者的角度来看,完全备份需要更长的备份时间和更大的备份空间,非完全备份则需要更短的备份时间和更少的备份空间。从备份数据使用者的角度来看,与非完全备份相比,完全备份具有更短的恢复时间目标(Recovery Time Objective,RTO)。然而,传统的存储管理方式所创建的备份策略是低效的。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数据源的数据变化速率,数据变化速率指示数据源中待备份数据的出现速率;获取备份系统用于恢复经备份数据的恢复能力;以及基于数据变化速率和恢复能力,确定对待备份数据进行备份的备份策略。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和至少一个存储器。至少一个存储器被耦合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并且存储用于由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执行的指令。该指令当由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设备执行动作,该动作包括:获取数据源的数据变化速率,数据变化速率指示数据源中待备份数据的出现速率;获取备份系统用于恢复经备份数据的恢复能力;以及基于数据变化速率和恢复能力,确定对待备份数据进行备份的备份策略。
在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有形地存储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并且包括机器可执行指令,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机器实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的任意步骤。
提供发明内容部分是为了以简化的形式来介绍对概念的选择,它们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被进一步描述。发明内容部分无意标识本公开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无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A-1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不同数据变化速率下的固定备份策略;
图2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能够在其中实现的存储管理环境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3A-3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完全备份、差异备份和增量备份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5A-5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不同数据变化速率下的动态备份策略;以及
图6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示例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在各个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表示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除非特别申明,术语“或”表示“和/或”。术语“基于”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示例实施例”和“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示例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下文还可能包括其他明确的和隐含的定义。
如上所述,备份策略被创建以利用备份系统自动执行备份操作。需要定义全面的备份策略以满足特定存储空间限制下的恢复要求。多种备份类型应当在备份策略中使用独立的调度方案来配置。通常,调度方案被配置有预定重复周期,例如每小时、每天或每周等。备份策略可以包括调度方案的组合,例如每天进行完全备份并且每小时进行增量备份。由于大多数备份都是占用小存储空间的增量备份,因此这样的备份策略可以满足存储空间要求。此外,备份策略还需要考虑恢复备份数据需要花费的时间。某些数据源可能脱机数天而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然而,诸如具有高优先级的服务器的某些数据源仅能停机几秒钟,否则将引起用户的不满而对业务造成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备份管理员难以确定针对各种备份类型的适当的调度方案(例如频率或间隔),从而难以创建适当的备份策略,以满足关键业务数据源的恢复时间目标。
具体地,在生产环境中,存在大量具有备份需求的受保护数据源。这些数据源具有不同的数据变化速率和恢复时间目标要求。然而,传统上,仅简单地使用固定备份策略来对不同数据源进行备份。
图1A-1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不同数据变化速率下的固定备份策略100A-100C。如图1A所示,在时间段t0-t17中,数据源1的数据变化速率逐渐变低。如图1B所述,数据源2的数据变化速率较为平稳。此外,如图1C所示,数据源3的数据变化速率逐渐变高。然而,针对这些具有不同数据变化速率的数据源,完全备份都以固定的频率或间隔在时间t0、t7和t14上定期触发,并且增量备份也都以固定的频率或间隔在其余时间上定期触发。
比较两个间隔t0-t7和t7-t14中的数据变化,可以发现数据源1的数据减少,而数据3的数据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增量备份需要花费的时间以及恢复经增量备份需要花费的时间也将变化。原因在于,为了恢复一次增量备份,需要按顺序恢复最近的完全备份以及该完全备份与该次增量备份之间的中间增量备份。可见,需要恢复一系列备份以确保恢复出备份数据。时间越晚的增量备份(例如时间t6和t13处的增量备份)的恢复需要花费的时间越多。
对于数据源1,由于在时间t1-t5处的增量备份较大,因此恢复这些增量备份需要花费的时间也较长。这将导致时间t6处的增量备份的恢复可能无法满足恢复时间目标。换句话说,恢复时间t6处的增量备份需要花费的时间可能超过恢复时间目标。
对于数据源3,由于在时间t1-t6处的增量备份较小,从满足恢复时间目标和节省存储空间的角度,应该在执行完全备份的时间t7之前执行更多的增量备份。
对于数据源2,应该根据其数据变化速率确定备份策略,而不应手动确定固定备份策略。然而,传统上,备份策略完全取决于备份管理员的经验或猜测。在动态变化的备份环境中,这种手动确定的固定备份策略难以满足恢复时间目标、节省存储空间等的各种服务等级要求。
可见,不应该简单地使用固定备份策略来对不同数据源的待备份数据进行备份。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存储管理的改进方案。在该方案中,可以获取数据源的数据变化速率。数据变化速率指示数据源中待备份数据的出现速率。此外,可以获取备份系统用于恢复经备份数据的恢复能力。由此,可以基于数据变化速率和恢复能力,确定对待备份数据进行备份的备份策略。
以此方式,本方案可以在考虑数据源的数据变化速率和备份系统的恢复能力的情况下,动态地且智能地确定备份策略,从而提高备份系统的备份效率,并且改进用户体验。以下将参照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图2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能够在其中实现的存储管理环境200的示例的示意图。存储管理环境200包括计算设备210、数据源220和备份系统230。作为示例,计算设备210可以是具有计算能力的任何设备,例如计算设备210可以是个人计算机、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云服务器、大型机、分布式计算系统等。数据源220可以是待备份数据源自于的任何来源,例如银行信息系统、学校档案系统、信息技术公司的数据库等。备份系统230可以是具有备份能力的任何系统,例如备份数据库、分布式存储系统、云等。
来自数据源220的待备份数据可以被备份到备份系统230中。可以对待备份数据进行不同类型的备份,例如完全备份、差异备份和增量备份。差异备份和增量备份有时也可替换地统称为非完全备份。图3A-3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完全备份300A、差异备份300B和增量备份300C的示例的示意图。
如图3A所示,在完全备份中,每次对全部待备份数据进行备份。如图3B所示,在差异备份中,在一个备份周期中,仅在第一次备份时对全部待备份数据进行备份,而在后续备份时仅对与第一次备份时的待备份数据不同的部分进行备份。如图3C所示,在增量备份中,在一个备份周期中,仅在第一次备份时对全部待备份数据进行备份,而在后续备份时仅对与上一次备份时的待备份数据不同的部分进行备份。
备份操作可以根据备份策略执行。计算设备210可以执行存储管理操作以确定对待备份数据进行备份的备份策略。在下文中,将参考图4对计算设备210所进行的存储管理操作进行详细描述。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400的流程图。方法400可以由如图2所示的计算设备210来实现。备选地,方法400也可以由除了计算设备210之外的其他主体实现。应当理解的是,方法400还可以包括未示出的附加步骤和/或可以省略所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在410,计算设备210获取数据源220的数据变化速率。数据变化速率指示数据源220中待备份数据的出现速率。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数据变化速率。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从备份管理员获取其根据经验提供的数据变化速率。备选地,可以基于历史数据变化速率预测数据变化速率。为此,在某些实施例中,计算设备210可以获取数据源220的历史数据变化速率。历史数据变化速率可以指示数据源220中历史备份数据的出现速率。由此,计算设备210可以基于历史数据变化速率,确定数据变化速率。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历史数据变化速率。在某些实施例中,计算设备210可以从备份系统230直接获取历史数据变化速率。
备选地,备份系统230中的一次备份操作可以被称为作业。该作业可以包括历史备份数据的大小和对历史备份数据进行备份的时间。由此,计算设备210可以获取历史备份数据的大小和对历史备份数据进行备份的时间。然后,计算设备210可以基于历史备份数据的大小和对历史备份数据进行备份的时间,确定历史数据变化速率。
计算设备210可以基于历史数据变化速率、或者基于历史备份数据的大小和对历史备份数据进行备份的时间,生成数据变化速率的模型。例如,生成模型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非线性方法、趋势外推法、分解分析方法、指数平滑法、状态空间模型、马尔科夫预测法、数据挖掘、神经网络等。由此,计算设备210可以基于数据变化速率的模型,预测数据变化速率。
在420,计算设备210获取备份系统230用于恢复经备份数据的恢复能力。例如,恢复能力可以包括备份系统230的存储或网络的恢复能力。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恢复能力。在某些实施例中,计算设备210可以从备份系统230直接获取恢复能力。备选地,在某些实施例中,计算设备210可以获取恢复经备份数据的恢复速率和目标恢复时间。作为示例,恢复速率可以表示每单位时间的恢复能力,例如网络带宽或可用存储资源等。此外,目标恢复时间可以是满足恢复时间目标的时间,诸如1小时或12小时等。计算设备210可以基于恢复速率和恢复时间目标,确定在目标恢复时间期间能够恢复的数据量作为恢复能力。由于目标恢复时间是满足恢复时间目标的时间,因此所确定的恢复能力也满足恢复时间目标。更具体地,所确定的恢复能力可以是满足恢复时间目标的最大恢复能力。
例如,可以通过如下等式(1)来确定恢复能力:
smax=A*T (1),
其中smax表示恢复能力,A表示恢复速率,并且T表示目标恢复时间。
在430,计算设备210基于数据变化速率和恢复能力,确定对待备份数据进行备份的备份策略。在某些实施例中,计算设备210可以基于数据变化速率和恢复能力,确定对待备份数据进行备份的备份时间,其中从上一次备份完成开始到该备份时间期间出现的待备份数据的数据量不超过与恢复能力对应的数据量。由此,计算设备210可以基于备份时间,确定备份策略。
例如,可以通过如下等式(2)来确定从上一次备份完成开始到该备份时间期间出现的待备份数据的数据量:
Figure BDA0003014529770000071
其中F(t)表示从上一次备份完成开始到该备份时间期间出现的待备份数据的数据量,f(t)表示数据变化速率,t0表示上一次备份完成的时间,并且t表示该备份时间。
由此,可以基于上述等式(1)和(2),得到如下等式(3):
Figure BDA0003014529770000081
其中A表示恢复速率,T表示目标恢复时间,f(t)表示数据变化速率,t0表示上一次备份完成的时间,并且t表示该备份时间。
通过上述等式(3),可以得到备份时间t,该备份时间t使得从上一次备份完成开始到该备份时间期间累积的待备份数据的数据量不超过与恢复能力对应的数据量。如上所述,由于恢复能力满足恢复时间目标,因此在累积的待备份数据的数据量不超过与恢复能力对应的数据量的情况下,在对累积的待备份数据的数据量进行备份之后,恢复这些累积的数据量需要花费的时间也应满足恢复时间目标。
此外,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在满足恢复时间目标的同时,节省存储空间,可以将完全备份与非完全备份相结合。例如,在两次完全备份之间,执行增量备份。在这种情况下,所确定的备份时间为下一次完全备份的时间。进一步地,计算设备210可以在从上一次备份完成的时间开始到下一次完全备份的时间之间确定增量备份的时间。从而,计算设备210可以基于完全备份的时间和增量备份的时间,确定备份策略。
为此,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确定备份策略,计算设备210基于备份时间,确定从上一次备份完成开始到该备份时间期间进行增量备份的时间,以及基于增量备份的时间,确定备份策略。
图5A-5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不同数据变化速率下的动态备份策略500A-500C。类似于图1A-1C,在图5A-5C中,在时间段t0-t17中,数据源1的数据变化速率逐渐变低,数据源2的数据变化速率较为平稳,而数据源3的数据变化速率逐渐变高。
然而,不同于图1A-1C中的固定备份策略,其中对于所有数据源都在t0、t7和t14执行完全备份,图5A-5C中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确定的动态备份策略。这种动态备份策略是针对每个数据源单独确定的。进一步地,即使对于同一数据源,由于数据变化速率的改变,因此两次完全备份之间的间隔也可能不同。
具体地,对于数据源1,由于前期数据变化速率较大,因此第二次完全备份可以从t7提前到t5。此外,由于后期数据变化速率较小,因此第三次完全备份可以从t7延迟到t17。
对于数据源3,由于前期数据变化速率较小,可以在第二次完全备份之前执行更多的增量备份,因此第二次完全备份可以从t7延迟到t11。此外,由于后期数据变化速率较大,因此应该不晚于t13执行第三次完全备份。
对于数据源2,两次完全备份之间的间隔取决于其数据变化速率和恢复时间目标。如果改变了恢复时间目标,则可以相应地调整两次完全备份之间的间隔。在满足恢复时间目标的情况下,可以尝试执行更多增量备份以降低存储成本。
以此方式,本方案可以在考虑数据源的数据变化速率和备份系统的恢复能力的情况下,基于统计方法,动态地且智能地预测进行完全备份和/或非完全备份的时间,以确定备份策略。此外,如此确定的备份策略还可以满足恢复时间目标要求。以此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备份系统的备份效率,并且改进用户体验。
图6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示例设备600的示意性框图。例如,如图2所示的计算设备210可以由设备600来实施。如图所示,设备6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610,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20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或者从存储单元680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30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630中,还可存储设备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610、ROM 620以及RAM630通过总线640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50也连接至总线640。
设备6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650,包括:输入单元660,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670,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680,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690,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690允许设备6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上文所描述的各个过程和处理,例如过程400,可由处理单元610执行。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过程400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680。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620和/或通信单元690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设备600上。当计算机程序被加载到RAM 630并由CPU 610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过程400的一个或多个动作。
本公开可以是方法、装置、系统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执行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单元,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单元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3)

1.一种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包括:
获取数据源的数据变化速率,所述数据变化速率指示所述数据源中待备份数据的出现速率;
获取备份系统用于恢复经备份数据的恢复能力;以及
基于所述数据变化速率和所述恢复能力,确定对所述待备份数据进行备份的备份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所述数据变化速率包括:
获取所述数据源的历史数据变化速率,所述历史数据变化速率指示所述数据源中历史备份数据的出现速率;以及
基于所述历史数据变化速率,确定所述数据变化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所述历史数据变化速率包括:
获取所述历史备份数据的大小和对所述历史备份数据进行备份的时间;以及
基于所述大小和所述时间,确定所述历史数据变化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所述恢复能力包括:
获取恢复所述经备份数据的恢复速率和目标恢复时间;以及
基于所述恢复速率和所述目标恢复时间,确定在所述目标恢复时间期间能够恢复的数据量作为所述恢复能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备份策略包括:
基于所述数据变化速率和所述恢复能力,确定对所述待备份数据进行备份的备份时间,其中从上一次备份完成开始到所述备份时间期间出现的待备份数据的数据量不超过与所述恢复能力对应的数据量;以及
基于所述备份时间,确定所述备份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一次备份是完全备份,并且确定所述备份策略包括:
基于所述备份时间,确定从所述上一次备份完成开始到所述备份时间期间进行增量备份的时间;以及
基于所述增量备份的时间,确定所述备份策略。
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单元;
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被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并且存储用于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当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动作,所述动作包括:
获取数据源的数据变化速率,所述数据变化速率指示所述数据源中待备份数据的出现速率;
获取备份系统用于恢复经备份数据的恢复能力;以及
基于所述数据变化速率和所述恢复能力,确定对所述待备份数据进行备份的备份策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获取所述数据变化速率包括:
获取所述数据源的历史数据变化速率,所述历史数据变化速率指示所述数据源中历史备份数据的出现速率;以及
基于所述历史数据变化速率,确定所述数据变化速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获取所述历史数据变化速率包括:
获取所述历史备份数据的大小和对所述历史备份数据进行备份的时间;以及
基于所述大小和所述时间,确定所述历史数据变化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获取所述恢复能力包括:
获取恢复所述经备份数据的恢复速率和目标恢复时间;以及
基于所述恢复速率和所述目标恢复时间,确定在所述目标恢复时间期间能够恢复的数据量作为所述恢复能力。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确定所述备份策略包括:
基于所述数据变化速率和所述恢复能力,确定对所述待备份数据进行备份的备份时间,其中从上一次备份完成开始到所述备份时间期间出现的待备份数据的数据量不超过与所述恢复能力对应的数据量;以及
基于所述备份时间,确定所述备份策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上一次备份是完全备份,并且确定所述备份策略包括:
基于所述备份时间,确定从所述上一次备份完成开始到所述备份时间期间进行增量备份的时间;以及
基于所述增量备份的时间,确定所述备份策略。
1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有形地存储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并且包括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机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0387812.6A 2021-04-09 2021-04-09 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Pending CN1152029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87812.6A CN115202924A (zh) 2021-04-09 2021-04-09 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17/411,257 US11669412B2 (en) 2021-04-09 2021-08-25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torage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87812.6A CN115202924A (zh) 2021-04-09 2021-04-09 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02924A true CN115202924A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10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87812.6A Pending CN115202924A (zh) 2021-04-09 2021-04-09 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669412B2 (zh)
CN (1) CN11520292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8311B (zh) * 2021-09-30 2022-08-23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基于模型集群的工业大数据自主挖掘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60750B1 (en) * 2009-03-16 2012-09-04 Quest Software, Inc. Intelligent backup escalation system
US9632875B2 (en) * 2010-10-06 2017-04-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omated and self-adjusting data protection driven by business and data activity events
US9720783B1 (en) * 2014-07-08 2017-08-01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Event driven backups in virtualized environments
US10339008B2 (en) * 2016-09-07 2019-07-02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Determining type of backup
CN113312156A (zh) * 2020-02-26 2021-08-27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确定任务的执行进度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1266142A (zh) * 2020-03-19 2020-06-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芯片、其修饰方法及反应系统
US20210336968A1 (en) * 2020-04-22 2021-10-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omatic ransomware detection and mitigation
US11372728B2 (en) * 2020-08-06 2022-06-28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Retention time based consistent hash r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27032A1 (en) 2022-10-13
US11669412B2 (en) 202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086431A1 (en) Multiple modeling paradigm for predictive analytics
US9971777B2 (en) Smart archiving of real-time performance monitoring data
US10361906B2 (en) Alert remediation automation
CN112685224A (zh) 任务管理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5202924A (zh) 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11288230B2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anaging data replication
CN111488117B (zh) 用于管理元数据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448770A (zh) 用于恢复数据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0389857B (zh) 数据备份的方法、设备和非瞬态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254261A (zh) 数据备份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11099945B2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backing up data
US11347689B2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event ordering
CN112988497A (zh) 管理备份系统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4817234A (zh) 用于管理存储系统的索引的方法、设备和程序产品
CN108196979B (zh) 数据备份方法和装置
CN113220501A (zh) 用于数据备份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2685222A (zh) 管理备份数据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20230222096A1 (e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identifying memory snapshot
US11442895B2 (en) Method for copying data,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12148551B (zh) 用于确定存储系统的使用变化率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11340825B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anaging storage system
US11853167B2 (e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backup
US11513718B2 (e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onfiguring buffer size associated with backup threads
US11301337B2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anaging backup system
US11681588B2 (en) Performing conditional snapshot creation during 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 age-ou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