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871A - 代码变换和译码装置及方法以及记录媒体 - Google Patents

代码变换和译码装置及方法以及记录媒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871A
CN1150871A CN96190337A CN96190337A CN1150871A CN 1150871 A CN1150871 A CN 1150871A CN 96190337 A CN96190337 A CN 96190337A CN 96190337 A CN96190337 A CN 96190337A CN 1150871 A CN1150871 A CN 11508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rting means
source data
mentioned
code
transform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90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山康一
石泽良之
田中伸一
岛田敏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0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4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 G11B20/1403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wo levels
    • G11B20/1423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 G11B20/1426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conversion to or from block codes or representation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5/00Conversion of the form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individual digits
    • H03M5/02Conversion to or from representation by pulses
    • H03M5/04Conversion to or from representation by pulses the pulses having two levels
    • H03M5/14Code representation, e.g. transition, for a given bit cell depending on the information in one or more adjacent bit cells, e.g. delay modulation code, double density code
    • H03M5/145Conversion to or from block codes or representation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Abstract

能够将m位的源数据很容易地直接变换为n(>m)位变换代码,并能很容易地对其进行反变换。将以表A~表F的变换代码即15位代码的种类及其内容的特征部归纳为:表A,为175种,(代码末尾…00);表B,为81种,(代码末尾…0010);表C,为81种,(代码末尾…0001);表D,为34种,(代码末尾…001001);表E,为86种,(代码开头00…、末尾…00);表F,为39种,(代码开头00…、末尾…0010)。由控制单元将当前源数据存入寄存器R0、将下一个源数据存入寄存器R1,判断前后源数据的连接部的游程长度是否满足条件,并选择使用表以得到最终的变换代码。

Description

代码变换和译码装置及方法以及记录媒体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对数字数据进行记录、再生、传输的(例如对光盘的信息记录再生)有效的代码变换和译码装置及方法及其所用的记录媒体。
在数字数据的记录·传输中,为削减在高频侧的信号带宽、或为了在高频侧削减信号带宽后也不致出现问题,采用着各种带宽削减方法。在这些方法中,作为与本发明有关的带宽削减方法之一的基带调制方法,是众所周知的。
基带调制是一种将源数据分成m个位并将其变换为m<n的n位变换代码的方法。但是,m位源数据的记录·传输时间宽度与n位变换代码的记录·传输时间宽度相同。因此,变换带码的位速率高于源数据。就是说,变换带码的位速率为源数据的n/m倍。
变换代码无论是一个变换代码还是连续变换代码中的任何一个,使"1"位与"1"位之间的"0"位的个数为预定的d个以上是很费事的。双值记录·传输信号,因在其变换代码序列的"1"位的位置极性反转,所以该双值记录·传输信号的同极性最短保持时间为变换代码序列的1位间隔的(d+1)倍。
作为一例,在小型光盘中采用的EFM调制,m=8、n=17、d=2,源数据的8位变换为变换代码的17位,所以变换代码的位速率为源数据的(17/8)倍。而记录·传输信号的同极性最短保持间隔为源数据的同极性最短保持时间的(8/17)×3倍,所以记录·传输信号的功率密度集中在比源数据低的区域,因而可使带宽削减。
在上述小型光盘中采用的EFM调制的情况下,8位的源数据按如下方法变换为17位的代码数据。
首先,将8位源数据的28=256种变换为分别与其相对应的预先规定的256种的14位代码。该14位代码是从位"1"与位"1"之间的位"0"数在2个以上的277种14位代码中减除21种之后选出的256种。
17位变换代码是在该14位代码上附加3位后得到的,附加的3位可根据其他各种要求选取最为适当的。17位变换代码多于256种。然而,14位代码部分为256种,并分别1对1地与源数据相对应。另外,即使是在14位代码中必须含有的14位的端部连接一个代码的情况下,也能在与相邻代码之间附加适当的3位,所以能很容易地避免在17位变换代码序列中出现在"1"位之间所夹的"0"位的个数处于1以下的情况。
如将在EFM调制中附加的3位改为2位,则成为将8位源数据变换为16位变换代码的方式,可以得到同极性最短保持间隔为源数据同极性最短保持时间的(8/16)×3倍的、功率密度集中在更低区域的记录·传输信号。即使在按这种方式变换的16位变换代码序列中,也能利用附加的2位避免出现在"1"位之间所夹的"0"位的个数处于1以下的情况。
但是,为了使功率密度集中在更低区域,而将记录·传输信号(例如8位源数据)变换为15位变换代码的方法,借以实现同极性最短保持间隔为源数据同极性最短保持时间的(8/15)×3倍的方式,却不能使用与上述同样的附加位的方法。其原因是在14位的端部连接一个代码时,只要插入附加的1位就不能避免在15位变换代码序列中出现在"1"位之间所夹"0"位的个数处于1以下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将m位的源数据变换为n位的变换代码时、不像现有技术那样,在换为比n小的q位中间代码后不采用对其附加(n-q)位的方法、而能很容易地直接变换为n(>m)位变换代码的用于进行代码变换及其反变换,即译码的装置和方法以及记录媒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备有:第1变换装置,用于对于满足m>1、n>1、m<n的整数,将以m位构成的全部2m种源数据变换为与其相对应的预先规定的、由n位构成的,彼此各不相同的2m个第1变换代码;第2变换装置,用于在k为2以上的整数的条件下,将从上述全部2m种源数据中选取各自不同的1种以上的。属于从第1群到第k群的源数据分别变换为预定的n位构成的第2变换代码,使多种预定的属于上述第1群的源数据中属于第k群的源数据与上述第1变换代码完全不同;由第3开始到第(k+1)的变换装置,用于将在上述第2变换装置中将属于上述第1群的源数据的变换之后接着再进行变换的、从上述第2群开始属于第k群的源数据变换为预先规定的、由n位构成的第3到第(k+1)变换代码,其中包含与上述第1变换代码内容相同的变换代码;由此可满足在由这些变换装置连续输出的变换代码的位串中在"1"位之间所夹的"0"位的个数不超过预定的在最小个数和最大个数之间的预定范围以内的限制条件。
本发明还采用与上述变换装置相对应的反变换装置,对按如上所述方式变换的变换代码进行反变换后的解译。
利用上述装置,分段进行代码变换,可满足在连续输出的变换代码的位串中在"1"位之间所夹的"0"位的个数不超过预定的在最小个数和最大个数之间的范围以内的限制条件。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代码变换装置的简图。
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译码装置的简图。
图2是表示代码变换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3同样是表示代码变换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译码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列出在进行代码变换处理时在位的连接部形成特定关系的输入位的值组合说明图。
图6同样是列出在进行代码变换处理时在位的连接部形成特定关系的输入位的值组合说明图。
图7A、图7B、图7C是表示表A内容的说明图。
图8A、图8B是表示表B内容的说明图。
图9A、图9B是表示表C内容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表D内容的说明图。
图11A、图11B是表示表E内容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表F内容的说明图。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A示出代码变换装置的框图,图1B示出译码装置的框图。而图2、图3则是用流程图表示将8位变换为15位代码的变换装置的运作。图4用流程图表示将原来的15位代码解译为8位代码的译码装置的运作。此外,在图5、图6中,给出在进行代码变换时,在前后代码的连接处对为满足夹在"1"位之间的"0"位的个数不超过最小个数和最大个数的范围以内的限制条件所准备的变换条件进行判断的表。
首先,说明在本发明中占重要位置的变换表的内容。本实施例是适用于按照特定规则将8位数字代码变换为15位代码的8/15调制的实施例,对于调制代码序列,实现在"1"位与"1"位之间至少存在2个以上"0"位的调制代码序列,在NRZI后数据的同极性最短保持间隔Tmin为[(8/15)×3]T=1.6T(T为调制前数据的周期)、检测窗口宽度TW为(8/15)T=约0.53T,可以预见到光盘记录密度会有所提高。
作为将8位源数据变换为15位调制代码用的表,准备有A~F共6种。以下分别对各表进行说明。
(表A)
表A是从构成“……00”的189种15位代码中除去以下14之后的175种代码(右端2位为00)。表A对以十进制表示时的0~174的8位源数据进行变换。
00000 00000 00000
10000 00000 00000
01000 00000 00000
00100 00000 00000
00000 10000 00000
00000 00100 00000
00000 00010 00000
00000 00010 01000
00000 00010 00100
00000 00001 00000
00000 00001 00100
00000 00000 10000
00000 00000 01000
00000 00000 00100表A的全部代码,如图7A、图7B、图7C所示。
在表A的输出代码中,0连续最多的数、即各代码内的最大游程长度,如在“10000 00000 00100”中所看到的为11。
另外,右端游程长度最小为2、最大为11,左端游程长度最小为0、最大为7。
开头为1的代码有59种。
(表B)
表B是从构成“……10”的88种15位代码除去以下7种后的81种代码(右端2位为10的代码)。表B对以十进制表示时的175~255的8位源数据进行变换。
00000 00000 00010
10000 00000 00010
00000 00100 00010
00000 00100 10010
00000 00010 00010
00000 00001 00010
00000 00000 10010表B的全部代码,如图8A、图8B所示。
在表B的输出代码中,各代码内的最大游程长度,如在“01000 0000000010”中所看到的为11。
另外,右端游程长度为1,左端游程长度最小为0、最大为6。
开头为1的代码有27种。
(表C、D)
对于表C、D,首先准备是从构成“……001”的129种15位代码除去以下14种后的115种代码。
00000 00000 00001
00000 00001 00001
00000 00010 00001
00000 00100 00001
10000 00000 00001
00000 00000 01001
00000 00010 01001
00000 00100 01001
00000 10010 01001
00100 10000 01001
01001 00000 01001
10010 00000 01001
00000 00000 10001
00000 00100 10001这115种15位代码中,各代码内的最大游程长度,如在“01000 0000000001”中所看到的为12。
另外,右端游程长度为0,左端游程长度最小为0、最大为6。
表C、D采用其中的代码设定如下。
(表C)
表C用上列115种中右端为“……0001”的81种且左端游程长度与表B一致的代码构成。
表C对175~255的8位源数据进行变换,其变换输出的右端4位全部为0001。该表C的全部代码,如图9A、图9B所示。
(表D)
表D用上列115种中右端为“……001001”的34种且左端游程长度与表A一致的代码构成。
表D是在用表A进行变换时,对于右端6位全为“0”的0~33的8位源数据进行变换,其变换输出的右端6位全部为001001。该表D的全部代码,如图10所示。
(表E)
表E由从15位代码中开头为00、末尾为00的88种“00……00”代码中除去以下2种后的86种代码构成。
00000 00000 00000
00100 00000 00000
表E的全部代码,如图11A、图11B所示。
在表E的输出代码中,各代码内的最大游程长度,如在“00100 0000000100”中所看到的为9。
另外,右端游程长度最小为2、最大为11,左端游程长度最小为2、最大为12。
(表F)
表F由将表E的86种输出代码中形成“00……0000”的39种代码变换为“00……0010”后的代码构成。
在表F的输出代码中,各代码内的最大游程长度,如在“00000 0000010010”中所看到的为10。
另外,右端游程长度为1,左端游程长度最小为2、最大为10。表F的全部代码,如图12所示。
将以上所述的表A~表F的15位代码种类及其内容的特征部归纳后,如下所述。
表A,
为175种,(代码末尾    …00)
表B,
为81种,(代码末尾    …0010)
表C,
为81种,(代码末尾    …0001)
表D,
为34种,(代码末尾    …001001)
表E,
为86种,(代码开头00…、末尾    …00)
表F,
为39种,(代码开头00…、末尾  …0010)代码种类总计为496种。
另外,将上述表中15位代码的相互关系归纳后,如下所述。*表A、B、C的全部代码彼此不重复。*表C、D的全部代码在其他表中不存在。*表C的左端游程长度与表B的左端游程长度一致。*表D的左端游程长度与表A的左端游程长度一致。*表E的86种代码中有76种存在于表A内。*表F的39种代码中有34种存在于表B内。*表F的左端游程长度与表E的左端游程长度一致。
在对以上各表的说明中,仅给出与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的内容,以下,说明怎样将源数据分配于各表、及其设计方法。
(1)源数据0~174(175种)
分配于表A。
在表A中右端游程长度在6以上的34种源数据(0~33),还分配到表D。
在表A中开头位为1的59种源数据,还分配为表E的86种中的59种。
(2)源数据175~225(81种)
分配于表B及表C两个表内。
在表B中开头位为1的27种源数据,还分配为表E的86种中的27种。
(3)表E的一部分代替代码
在表E中右端游程长度在4位以上的39种源数据,还分配到为表F。
                       (调制算法:基本)
其次,根据上述设计条件制成各表后,对输入源数据的变换(使用各表)按照如下算法进行换算。
(1)对源数据0~174
包括由下一个源数据决定当前源数据的变换表的情况,进行完整的1字节变换。
(1a)即,当输入了除分配给表D的34种之外的141种源数据时,不管下一个数据如何,都用表A进行变换。
(1b)当也输入了分配给表D的34种源数据时,如将其用表A变换后的15位代码与将接着的第2字节用表A或表B变换后的15位代码的连接部分的游程长度超过13,则改用表D代替表A进行变换,否则应按照表A进行变换。
如换一种说法,即0~174的源数据基本上用表A变换,但如所输入的源数据在接着的下一个源数据用表A或表B变换后的连接部分处的“0”连续在13个以上时,则应按D表进行变换。这种情况如图5所示,当前源数据属于C1群,下一个源数据属于C2群。
(2)对源数据175~255
(2a)下一个源数据用表A或表B变换后,如果是开头位为0的170种中的任何一种时,当前源数据由表B进行完整的1字节变换后结束。
(2b)接着,第2字节的源数据用表A或表B变换后,如果是开头位为1的86种中的任何一种时,按以下步骤进行2字节完成变换。
首先,对最初的源数据175~255,确定用表C而不是用表B进行变换。
接着对属于86种中任何一种的第2字节的源数据用表E或表F进行如下变换。
用表E变换后,对15位代码的右端游程长度在6以上的17种源数据执行如下的处理。即,当上述第2字节的源数据以表E变换后的15位代码与接着的第3字节的源数据以表A或表B变换后的15位代码的连接部分上的游程长度超过13时(图6中当前源数据属于C3群、下一个源数据属于C2群时),在按表E变换后以表F进行变换,否则以表E变换完成第2字节。
对以上175~255源数据归纳如下。第1个源数据基本上以表B进行变换,但接着的下一个第2个源数据以表A或以表B变换后,如属于左端为“1”的86种源数据时,第1个源数据以表C进行变换。而这时接着的第2个源数据应以表E或表F进行变换。即,用表C变换后必须用表E或表F进行变换。
以表E变换、还是以表F变换,决定于接着的第3个源数据的内容。基本上是以表E进行变换,但第3个源数据用表A或表B变换后的15位代码与用表E变换后的第2个源数据的15位代码的连接部分上的“0”连续13个以上时,第2个源数据应以F表进行变换。
                   (调制算法:任选)
对源数据0~174也可进行如下处理。
在前一种调制算法中,在分配给表D的34种代码中所包含的当前源数据以表A变换后的15位代码与下一个源数据以表A或表B变换后的15位代码的连接部分上游程长度超过13时,当前源数据用表D变换,否则应以表A进行变换。
在这种情况下,如连接部分的游程长度在2以上12以下时,也可在以表A或表D变换的代码中选择调制信号的直流分量少的一种。
另外,对源数据175~255,也可进行如下的处理。
在前一种调制算法中,在决定用表E和表F中哪一个表对第2个源数据进行变换时,要根据第3个源数据的内容决定。即基本上以表E进行变换,但第3个源数据用表A或表B变换后的15位代码与用表E变换第2个源数据后的15位代码的连接部分上的“0”连续在13个以上时,第2个源数据应以F表进行变换。
在这种情况下,如连接部分的游程长度在2以上、12以下时,也可在以E或表F变换的代码中选择调制信号的直流分量少的一种。
                          (解调算法)
以下,说明将按如上所述用表A~F进行代码调制后的15位代码解译为原来的源数据时的算法。
译码可作为简单的1字节或2字节的完成变换使用。
对输入的15位代码用表A、B、C、D中的任何一个进行译码。表A、B、C、D的15位代码,由于彼此构成互不重复的代码,所以可进行单值的准确译码。
如对当前输入的15位代码用表C译码时,下一个输入15位代码应以表E或表F进行译码。
如上所述,从8位数据到15位代码的调制,可以从15位代码一次恢复为8位数据。即,当将m位源数据变换为n位变换代码时,在一旦如现有技术一样变换为比n小的q位中间代码后,不采用对其附加(n-q)位那样的复杂方法,而能很容易地直接变换为n(>m)位变换代码,或也可以直接对其进行反变换。
上述算法,是源数据1字节完成变换或2字节完成变换的8/15-PLL(2、12)调制解调。
调制虽然必须以最多3字节宽度对源数据进行监视,但调制结果以2字节宽度完成。此外,解调简单,只是反复对每一调制代码参照变换表按1字节解调、同时对下一个调制代码的解调采用的变换表进行判断。参照的8位15位间的变换表有6种,总计496种代码(详细内容为,基本变换表2种、256代码;代替表4种、240代码)。
其次,试用具体的源数据说明本发明的调制、译码运作。
图1A示出调制框图,与其对应的流程图示于图2、图3。而图1B示出译码框图,与其对应的流程图示于图4。现参照图1A、图2、图3进行说明。
在输入端IN供给8位代码,供给到8位寄存器R0。现在,每个8位的原数据字节值按200→178→100的顺序输入。首先将最初的1字节存储在寄存器R0内(步骤S11)。然后由控制单元U1对寄存器R0内的值进行判断。在本例中,因R的值(=200)在175以上(步骤S12),所以控制单元U1转移到图3的步骤S21,将下一个字节存储在寄存器R1内。然后由控制单元U1对寄存器R1内的值进行判断。此时,寄存器R1内的值即178存在于表E内。
因此,控制单元U1用表C将寄存器R0内的值200变换为15位代码,并输出“100100001000001”(步骤S24)。
接着,将寄存器R1内的内容移送到寄存器R0(步骤S25)。寄存器R0内的值变为178。然后将下一个1字节的值100存储在寄存器R1内。R0的值178在C3群(图6)内,在对应的C2群中没有R1的值100(步骤27)。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以表E将值178变换为15位代码(步骤28),并输出“001001000000000”。接着,将R1的内容移送到R0。因此R0的值变为100(步骤S30)。然后,由控制单元U1对该值进行判断,进行图2的步骤S12、S13以后的处理。
每个8位原数据字节值的输入200→178,按照以上程序被变换为
100100001000001001001000000000
另外,图2中的步骤S13~S15…的程序,意味着如下的变换处理。即,0~174的源数据在被变换时,如所输入的源数据在接着的下一个源数据用表A或表B变换后的连接部分上的“0”连续在13个以上时(可能由0~33的源数据引起),应以D表进行变换,除此之外应以表A进行变换。必须在步骤S16进行上述判断,这可以利用在控制单元U1的判断部中准备的如图5所示的表来实现。
以下,说明对上述15位的2字节进行译码时的运作。在图1B中示出基本框图,图4中示出处理程序。现在,假定被译码的变换代码为在上例中给出的代码。该输入代码序列100100001000001001001000000000,通过输入端将开头15位存储在寄存器R2内。用将所有的表A~D合成后的反变换表对寄存器R2中的代码进行译码(步骤S31、S32)。于是,作为译码输出,得到原来的源数据200。控制单元U2判断最初的输入代码15位是否用表C的反变换表进行了译码(步骤S33)。在本例的情况下,由于最初的输入代码15位用表C的反变换表进行了译码,所以将接着的下一个输入代码15位存储在寄存器R2内,并用将表E及表F合成后的反变换表对其进行译码(步骤S34、S35)。因此,作为译码输出,得到原来的源数据178。
可是,如深入地注意检查在上述例中的变换代码表,可以看到用表E的反变换表译码为178的代码,在表A中可译码为7。这样一来,即使是不同的原数据,也能在不同的表中变换为同一个代码,所以即使因各种限制条件而使代码数相对于实际需要数不够用时,仍能进行可靠的变换/译码,这一点也是本发明的特征。
在以上说明中,对将表A~F作为存储变换代码的存储器进行了说明,但当然也可构成与该表A~F具有同样的数据产生功能的逻辑电路或运算电路。
如上所述,如采用本发明,则当将m位的源数据变换为n位的变换代码时,能够很容易地直接变换为n(>m)位变换代码,并能对其进行反变换。
以上说明的本发明,适用于数字数据的记录传输,在应用于记录再生系统、传输接收系统、采用光盘的数据处理系统时,可获得有效的效果。

Claims (13)

1.一种代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
第1变换装置(A、B),用于针对于满足m>1、n>1、m<n的整数,将由m位构成的全部2m种源数据变换为与其相对应的预先规定的、由n位构成的、彼此各不相同的2m个第1变换代码;
第2变换装置(C、D),用于取设k为2以上的整数,从上述全部2m种源数据中选取各自不同的1种以上属于从第1群到第k群的源数据分别变换为预定的n位构成的第2变换代码,使多种预定的属于上述第1群的源数据中属于第k群的源数据与上述第1变换代码完全不同;
自第3开始到第k+1的变换装置(E、F),用于将在上述第2变换装置中将属于上述第1群的源数据变换之后接着再进行变换的、从上述第2群开始属于第k群的源数据变换为预先规定的、由n位构成的第3到第k+1变换代码,其中包含与上述第1变换代码内容相同的变换代码;
由此可满足在由这些变换装置连续输出的变换代码的位串中央在"1"位之间所夹的"0"位的个数不超过预定的在最小个数和最大个数之间的预定范围内的限制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m为8、n为15、k为2。
3.一种代码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
第1译码装置(A+B+C+D),用于针对满足m>1、n>1、m<n的整数,以n位构成的多于2m种的变换代码解译为由m位构成的全部2m种源数据;
自第2起的第k+1译码装置(E+F),用于将k取2以上的整数k,将多于2m种的全部变换代码中从属于第1群的变换代码到属于第k群的变换代码分别解译为多种预定的m位的源数据、并进行输出,当将从属于第1群的变换代码到属于第k群的变换代码顺序连续输入时,在以上述第1译码装置将属于第1群的变换代码解译为源数据后,使从属于第2群的变换代码到属于第k群的变换代码与第1译码装置的情况不同;
由于满足变换代码的位串中在"1"位之间所夹"0"位的个数不超过预定的在最小个数和最大个数之间的预定范围以内的限制条件,所以,即使存在与不同的源数据相对应的、由n位构成的同一内容的变换代码,也仍能进行正确的解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代码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m为8、n为15、k为2。
5.一种代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
变换装置A,用于产生与采用十进制表示的0~174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的右端2位都为00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B,用于产生与采用十进制表示的175~255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的右端2位都为10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C,用于产生与采用十进制表示的175~255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的右端4位都是0001、且从左端到最初的"1"位的码位长度与变换装置B的相等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D,用于针对上述变换装置A为变换对象的源数据、采用该变换装置A进行变换时,产生与右端6位全部是0的以十进制表示的0~33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的右端6位都是001001、且从左端到最初的"1"位的游程长度与变换装置A的相等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E,用于在以上述变换装置A或B的变换方式对采用十进制表示的0~255的源数据进行变换时产生与左端的1位为1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的左端2位为00、右端2位为00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F,用于在以上述变换装置E对以该变换装置E为变换对象的源数据进行变换时产生与右端4位为0000位、左端2位为00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是将上述右端4位变换为0010的15位代码;
当以上述变换装置A对上述0~174的源数据的进行变换之后,接着以变换装置A或B对下一个源数据进行变换之后,变换代码连接部的0在连续13个以上时,即采用上述变换装置D代替上述变换装置A进行变换的装置;
当以变换装置A或B对接在上述175~255的当前源数据之后的第2个源数据进行变换时,如果遇有左端为1的源数据,即采用上述变换装置C代替上述变换装置B对上述175~255的当前源数据进行变换的装置;
在以上述变换装置C进行变换后,基本上是以上述变换装置E对上述第2源数据进行变换,但又以变换装置A或B对后来的第3个源数据进行变换之后,其变换代码与上述第2源数据的变换代码的连接部的0连续13个以上时,即采用上述变换装置F代替上述变换装置E进行变换的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代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变换装置A至F是存储器化后的变换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代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变换装置A用于储存175种15位变换代码、上述变换装置B用于储存81种15位变换代码、上述变换装置C用于储存81种15位变换代码、上述变换装置D用于储存34种15位变换代码、上述变换装置E用于储存86种15位变换代码、上述变换装置F用于储存39种15位变换代码。
8.一种代码变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有:
变换装置A,用于产生与采用十进制表示的0~174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的右端2位都为00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B,用于产生与采用十进制表示的175~255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是右端2位都为10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C,用于产生与采用十进制表示的175~255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的右端4位都是0001、且从左端到最初的"1"位的游程长度与变换装置B的相等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D,用于针对上述变换装置A为变换对象的源数据采用该变换装置A进行变换时,产生与右端6位全部是0的、以十进制表示的0~33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的右端6位都是001001、且从左端到最初的"1"位的游程长度与变换装置A的相等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E,用于在以上述变换装置A或B对采用十进制表示的0~255的源数据进行变换时,产生与左端的1位为1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的左端2位为00、右端2位为00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F,用于在以上述变换装置E对以该变换装置E为变换对象的源数据进行变换时,产生与右端4位为0000位、左端2位为00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是将上述右端4位变换为0010的15位代码;
并具备:当以上述变换装置A执行对上述0~174的源数据的变换之后,接着以变换装置A或B对下一个源数据进行变换,当在此以后的变换代码连接部的0在连续13个以上时,即改用上述变换装置D代替上述变换装置A进行变换的程序;
当以变换装置A或B对接在上述175~255的当前源数据之后的第2源数据进行变换时,如果遇有左端为1的源数据,即改用上述变换装置C代替上述变换装置B对上述175~255的当前源数据进行变换的程序;
在以上述变换装置C进行变换后,基本上是以上述变换装置E对上述第2源数据进行变换,但以变换装置A或B对接着的第3个源数据进行变换后的变换代码与上述第2源数据的变换代码的连接部的0在连续13个以上时,即改用上述变换装置F代替上述变换装置E进行变换的程序。
9.一种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这是用来对于经过变换装置进行代码变换生成的15位代码进行反变换的装置,该变换装置包括:
变换装置A,用于产生与采用十进制表示的0~174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的右端2位都为00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B,用于产生与采用十进制表示的175~255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的右端2位都为10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C,用于产生与采用十进制表示的175~255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的右端4位都是0001、且从左端到最初的"1"位的码位长度与变换装置B的相等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D,用于针对上述变换装置A为变换对象的源数据采用该变换装置A进行变换时,产生与右端6位全部是0的/以十进制表示的0~33的源数据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的右端6位都是001001、且从左端到最初的"1"位的游程长度与变换装置A的相等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E,用于在以上述变换装置A或B对采用十进制表示的0~255的源数据进行变换时,产生与左端的1位为1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的左端2位为00、右端2位为00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F,用于在以上述变换装置E的变换方式,针对以该变换装置E为变换对象的源数据进行变换时,产生与右端4位为0000位、左端2位为00的源数据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是将上述右端4位变换为0010的15位代码;
为了对于经由上述变换装置进行变换生成的15位代码进行反变换,该译码装置具有:
第1译码装置,以上述变换装置A、或B、或C、或D的反变换装置进行解译;还有及
第2译码装置,当在上述第1译码装置中采用了上述变换装置C的反变换装置时,则应以上述变换装置E或F的合成反变换装置对下一个15位代码进行解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变换装置A、B、C、D、E、F分别存储175种、81种、81种、34种、86种、39种15位代码,在上述第1及第2译码装置中存储与上述15位代码对应的反变换代码。
11.一种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这是用来对于经过列变换装置进行代码变换生成的15位代码进行反变换的装置,该变换装置包括:
变换装置A,用于产生与采用十进制表示的0~174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的右端2位都为00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B,用于产生与采用十进制表示的175~255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的右端2位都为10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C,用于产生与采用十进制表示的175~255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的右端4位都是0001、且从左端到最初的"1"位的游程长度与变换装置B的相等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D,用于针对上述变换装置A为变换对象的源数据采用该变换装置A进行变换时,产生与右端6位全部是0的、以十进制表示的0~33的源数据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是右端6位都是001001、且从左端到最初的""1"位的码位长度与变换装置A的相等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E,用于在以上述变换装置A或B对采用十进制表示的0~255的源数据进行变换时,产生与左端的1位为1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的左端2位为00、右端2位为00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F,用于在以上述变换装置E对以该变换装置E为变换对象的源数据进行变换时,产生与右端4位为0000位、左端2位为00的源数据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是将上述右端4位变换为0010的15位代码;
该译码方法采用上述变换装置A、或B、或C、或D的反变换装置对输入的15位代码进行解译,在解译过程中如果遇有采用上述变换装置C的反变换装置进行解译时,对下一个15位代码则应以上述变换装置E或F的合成反变换装置进行解译。
12.一种记录媒体,它以采用下列变换装置进行代码变换而生成的15位代码作为信息源,即:
变换装置A,用于产生与采用十进制表示的0~174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的右端2位都为00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B,用于产生与采用十进制表示的175~255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的右端2位都为10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C,用于产生与采用十进制表示的175~255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的右端4位都是0001、且从左端到最初的"1"位的游程长度与变换装置B的相等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D,用于针对上述变换装置A为变换对象的源数据采用该变换装置A进行变换时,产生与右端6位全部是0的以十进制表示的0~33的源数据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是右端6位都是001001、且从左端到最初的"1"位的码位长度与变换装置A的相等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E,用于在以上述变换装置A或B对采用以十进制表示的0~255的源数据进行变换时,产生与左端的1位为1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的左端2位为00、右端2位为00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F,用于在以上述变换装置E对以该变换装置E为变换对象的源数据进行变换时产生与右端4位为0000位、左端2位为00的源数据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是将上述右端4位变换为0010的15位代码。
13.一种代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
变换装置A,用于产生与采用十进制表示的0~174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的右端2位都为00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B,用于产生与采用十进制表示的175~255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的右端2位都为10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C,用于产生与采用十进制表示的175~255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的右端4位都是0001、且从左端到最初的"1"位的游程长度与变换装置B的相等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D,用于针对上述变换装置A为变换对象的源数据、采用该变换装置A进行变换时产生与右端6位全部是0的、以十进制表示的0~33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的右端6位都是001001、且从左端到最初的"1"位的码位长度与变换装置A的相等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E,用于在以上述变换装置A或B对采用十进制表示的0~255的源数据进行变换时,产生与左端的1位为1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的左端2位为00、右端2位为00的15位代码;
变换装置F,用于在以上述变换装置E对以该变换装置E为变换对象的源数据进行变换时,产生与右端4位为0000位、左端2位为00的源数据相对应的变换代码,该变换代码是将上述右端4位变换为0010的15位代码;
当以上述变换装置A执行对上述0~174的源数据进行变换之后接着以变换装置A或B对下一个源数据进行变换之后,在变换代码连接部的0在连续13个以上时,即采用上述变换装置D代替上述变换装置A进行变换,当在上述连接部的0在在2个以上12个以下时,即从经过上述变换装置A和D变换的变换代码中选取调制信号的直流分量少的一种的装置;
当以变换装置A或B对紧接在上述175~255的当前源数据之后的第2源数据进行变换时,如遇有左端为1的源数据,即采用上述变换装置C代替上述变换装置B对上述175~255的当前源数据进行变换;
在以上述变换装置C进行变换之后,基本上是采用上述变换装置E对上述第2源数据进行变换,但当以变换装置A或B对紧接的第3个源数据进行变换之后,在变换代码与上述第2源数据的变换代码的连接部的0在连续13个以上时,即采用上述变换装置F代替上述变换装置E进行变换、而在上述连接部的0在2个以上12个以下时,即从经过上述变换装置E和F变换的变换代码中选取调制信号的直流分量少的一种的装置。
CN96190337A 1995-04-12 1996-04-09 代码变换和译码装置及方法以及记录媒体 Pending CN11508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8687395 1995-04-12
JP086873/95 1995-04-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71A true CN1150871A (zh) 1997-05-28

Family

ID=13898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90337A Pending CN1150871A (zh) 1995-04-12 1996-04-09 代码变换和译码装置及方法以及记录媒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5729224A (zh)
EP (1) EP0766406A4 (zh)
KR (1) KR100231379B1 (zh)
CN (1) CN1150871A (zh)
WO (1) WO19960327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R200102575T1 (tr) * 2000-01-07 2002-05-2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Çoklu kanal şifrelerini kullanan dönüştürme metodu
KR100669623B1 (ko) 2001-03-12 2007-01-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데이터 변환방법
CN100456640C (zh) 2001-06-07 2009-01-28 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调制和解调方法与装置、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US6876315B1 (en) * 2004-03-12 2005-04-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C-balanced 6B/8B transmission code with local parity
US8458457B2 (en) * 2007-02-02 2013-06-04 Red Hat,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ertificate revocation list pre-compression encoding
WO2011093870A1 (en) * 2010-01-29 2011-08-04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arallel test payloa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23931A (en) * 1976-07-14 1982-04-06 Sperr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and recovering binary digital data
JPS59122266A (ja) * 1982-12-28 1984-07-14 Sony Corp 情報変換方式
JPS59125144A (ja) * 1982-12-30 1984-07-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イジタル信号伝送方法
JPS59171243A (ja) * 1983-03-17 1984-09-27 Sony Corp 符号変調方式
US4825403A (en) * 1983-05-16 1989-04-25 Data General Corporation Apparatus guaranteeing that a controller in a disk drive system receives at least some data from an invalid track sector
EP0162558B1 (en) * 1984-05-21 1991-08-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run length limited code
DE3587535T2 (de) * 1984-10-01 1994-01-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numerischen Datenkodierung.
JPS6216619A (ja) * 1985-07-16 1987-01-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符号変換装置
JPS6318822A (ja) * 1986-07-11 1988-01-26 Nec Home Electronics Ltd Efm変調器
JP2636868B2 (ja) * 1988-02-12 1997-07-30 日本電気ホーム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8/9符号変換方法
JP2636870B2 (ja) * 1988-03-11 1997-07-30 日本電気ホーム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8/9符号変換方法
JPH01252023A (ja) * 1988-03-31 1989-10-06 Nec Home Electron Ltd Efm変調回路
JP2636901B2 (ja) * 1988-09-30 1997-08-06 日本電気ホーム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8/10符号変換方法
US5206646A (en) * 1989-10-31 1993-04-27 Sony Corporation Digital modulating method
KR910013186A (ko) * 1989-12-29 1991-08-08 강진구 Efm 변조회로
JP2809832B2 (ja) * 1990-07-13 1998-10-15 株式会社東芝 符号変調方法
JP3334810B2 (ja) * 1992-02-14 2002-10-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符号化方法、再生方法、および、再生装置
JPH05284035A (ja) * 1992-03-31 1993-10-29 Sony Corp 情報変換方法
JPH0660552A (ja) * 1992-08-11 1994-03-04 Hitachi Ltd ディジタル信号の記録符号化方法
JP3240341B2 (ja) * 1993-07-06 2001-12-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情報変換方法及び記録再生装置
JP3541439B2 (ja) * 1994-07-08 2004-07-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信号変調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信号復調装置及び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231379B1 (ko) 1999-11-15
WO1996032780A1 (fr) 1996-10-17
EP0766406A4 (en) 2001-03-14
US5729224A (en) 1998-03-17
EP0766406A1 (en) 1997-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4120C (zh) 图像编码装置和图像解码装置
CN1112772C (zh) 用于数字数据信道编码和信道解码的设备和方法
CN1019704B (zh) 数字式数据录放装置
CN1214386C (zh) 记录方法、记录装置、再生方法、再生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CN1109333C (zh) 代码转换方法和设备
CN1108611C (zh) 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输出装置
CN1201323C (zh) 盘型记录媒体
CN1152377A (zh) 记录介质、数字调制/解调装置和数字调制/解调方法
CN1881452A (zh) 记录设备、记录方法、程序、记录介质、及数据记录介质
CN1815606A (zh) 使用多个数据处理设备进行数据处理的设备和方法
CN1228971C (zh) 记录方法及执行该记录方法的电子摄像机
CN1725647A (zh) 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708120A (zh) 动画编辑系统
CN1145146A (zh) 数据编码方法及数据译码方法
CN1942931A (zh) 通过树型分层数据结构的有序横向结构描述比特流语法的音频比特流格式
CN1832003A (zh) 使用短块编码器调制数据的技术
CN1309172C (zh) 调制设备和方法以及dsv控制比特产生方法
CN1150871A (zh) 代码变换和译码装置及方法以及记录媒体
CN1462558A (zh) 编码装置,编码方法,程序和记录媒体
CN1918909A (zh) 文件记录设备、文件记录方法、文件记录过程的程序、其中存储文件记录过程的程序的存储媒体、文件重放设备、文件重放方法、文件重放过程的程序、以及其中存储文件重放过程的程序的存储媒体
CN1463546A (zh) 图像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CN1206811C (zh) 数据编码方法、数据编码设备
CN101038664A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662986A (zh) 用于直流控制的平衡的非均匀信道代码
CN1320767C (zh) 调制方法与装置,解调方法与装置,传输方法与传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