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19494B - 无线开关、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及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开关、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及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19494B
CN115019494B CN202210626145.7A CN202210626145A CN115019494B CN 115019494 B CN115019494 B CN 115019494B CN 202210626145 A CN202210626145 A CN 202210626145A CN 115019494 B CN115019494 B CN 1150194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module
wireless switch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state
control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261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19494A (zh
Inventor
郑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inp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Linp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Linp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Linp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32961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94960A/zh
Priority to CN202210626145.7A priority patent/CN115019494B/zh
Priority to CN202410330625.8A priority patent/CN1180386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19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94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194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94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1/00Coding in connection with keyboards or like devices, i.e. coding of the position of operated keys
    • H03M11/20Dynamic coding, i.e. by key 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2Arrangements for remote connection or disconnection of substations or of equipment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dependent on the time of the day, e.g. according to expected transmission activ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开关、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及控制系统,可以在无线开关的第一工作状态下,响应于唤醒指令进入第二工作状态;若确定唤醒指令为触发信号,则生成并向外发送施控报文,并在施控报文发送完毕后的指定时间内进第一工作状态,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一休眠状态下的功耗小于在第二休眠状态下的功耗,且由第一休眠状态切换为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大于由第二休眠状态切换为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在第一工作状态的功耗小于在第二工作状态的功耗。本申请在无线开关的常态下,将通信处理模块设置为第二休眠状态,在接收到唤醒指令后由第二休眠状态切换为第二工作状态,功耗最低,可以降低开关的待机和运行功耗,延长无线开关电池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无线开关、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及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要涉及无线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开关、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开关是直接通过控制强电的通断,从而达到控制灯具或者其它电器目标。传统机械式开关,需要人手按动,操作简单,售价便宜,但容易产生火花,会发生短路,需要经常维修,且在黑暗中操作不方便,也经常容易忘记关灯,导致费电。另外,由于没有遥控功能,房间越大,使用传统开关越不方便。
在智能家居与传统家居更新迭代的过程中,无线开关越来越多出现在一般家庭中,无线开关,可理解为配置有无线通信电路的开关,无线通信电路通常采用射频信号实现对外的交互。与传统开关相比,无线开关是通过芯片来无线控制灯具或者其它用电器。无线开关与传统开关最大的区别是,无线开关可移动、免布线。它可移动的特点,给用户提供了更便捷的设备控制方案;它免布线的特点,在安装时减少电线和PVC管的使用量。
目前,一般的无线开关采用电池供电,在无线开关待机和使用过程中功耗较高,导致无线开关电池的使用寿命不长,需频繁更换电池。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开关、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及控制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线开关的待机和使用过程中功耗较高、电池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开关,包括:供电模块、通信处理模块、至少一个按键与至少一个感应模块;
所述供电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以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供电;
所述按键能够响应于外部操控而触发对应的感应模块;
所述感应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以在被触发时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传递触发信号;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用于:
响应于唤醒指令进入第二工作状态;
若确定所述唤醒指令为所述触发信号,则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并向外发送施控报文,并在所述施控报文发送完毕后的指定时间内,进入第一工作状态;
其中,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具有指定状态,则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一休眠状态,否则,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二休眠状态;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所述第一休眠状态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休眠状态下的功耗,且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由所述第一休眠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大于由所述第二休眠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的功耗;所述指定状态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报文发射时间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N,N的取值为[4,6]。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开关,包括:供电模块、通信处理模块、底壳、至少一个按键与至少一个感应模块;
所述按键与所述底壳之间密封连接,以形成一密封腔体;供电模块、通信处理模块和感应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密封腔体;
所述供电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以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供电;所述按键能够响应于外部操控而触发对应的感应模块;所述感应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以在被触动时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传递触发信号;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用于:
响应于唤醒指令进入第二工作状态;
若确定所述唤醒指令为所述触发信号,则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并向外发送施控报文,并在所述施控报文发送完毕后的指定时间内,进入第一工作状态;
其中,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具有指定状态,则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一休眠状态,否则,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二休眠状态;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所述第一休眠状态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休眠状态下的功耗,且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由所述第一休眠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大于由所述第二休眠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的功耗;所述指定状态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报文发射时间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N,N的取值为[4,6]。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包括:
所述无线开关响应于唤醒指令进入第二工作状态;
若确定所述唤醒指令为触发信号,则所述无线开关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并向外发送施控报文,并在所述施控报文发送完毕后的指定时间内,进入第一工作状态;所述触发信号是响应于所述无线开关的按键受到的外部操控而生成的;
其中,若所述无线开关具有指定状态,则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一休眠状态,否则,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二休眠状态;所述无线开关在所述第一休眠状态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休眠状态下的功耗,且所述无线开关由所述第一休眠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大于由所述第二休眠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所述无线开关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的功耗;所述指定状态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报文发射时间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N,N的取值为[4,6]。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系统,包括: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无线开关、智能控制器、电子设备;所述无线开关与所述智能控制器均能够在加入指定网络后与所述电子设备通信;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终端和/或网关,所述指定网络包括所述网关对应的网络;
所述无线开关用于:在受到外部操控时生成并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施控报文;
所述电子设备用于:在收到所述施控报文后,根据所述施控报文生成对应的控制信息,并向与所述无线开关关联的智能控制器发送所述控制信息;
所述智能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息,并执行所述控制信息所指向的控制结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开关、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及控制系统,可以在无线开关的第一工作状态下,响应于唤醒指令进入第二工作状态;若确定唤醒指令为触发信号,则根据触发信号生成并向外发送施控报文,并在施控报文发送完毕后的指定时间内,进入第一工作状态。由于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一休眠状态下的功耗小于在第二休眠状态下的功耗,且通信处理模块由第一休眠状态切换为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大于由第二休眠状态切换为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的功耗小于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的功耗。因此,本申请在无线开关的常态下,将通信处理模块设置为第二休眠状态,在接收到唤醒指令后由第二休眠状态切换进入第二工作状态,功耗最低,可以降低开关的待机和运行功耗,延长无线开关电池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若通信处理模块具有指定状态,则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一休眠状态,否则,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二休眠状态;指定状态为: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与第二工作状态下报文发射时间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N,N的取值为[4,6]。由于在指定状态下,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远远大于第二工作状态下报文发射时间,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无线开关的待机和使用过程中的功耗,延长无线开关电池的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开关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应用场景下,第一休眠状态、第二休眠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下持续时间与功耗的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开关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开关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开关一实施例中按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开关一实施例中按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开关一实施例中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开关另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开关另一实施例中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图11基础上根据上报事件队列,向外发送对应的报文的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上报事件队列,向外发送对应的报文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开关配网的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无线开关的又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申请,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申请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申请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开关、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及控制系统,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系统,包括:无线开关、智能控制器、电子设备;所述无线开关与所述智能控制器均能够在加入指定网络后与所述电子设备通信;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终端和/或网关,所述指定网络包括所述网关对应的网络;
所述无线开关用于:在受到外部操控时生成并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施控报文;
所述电子设备用于:在收到所述施控报文后,根据所述施控报文生成对应的控制信息,并向与所述无线开关关联的智能控制器发送所述控制信息;
所述智能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息,并执行所述控制信息所指向的控制结果。
进一步的,至少之一智能控制器在与所述无线开关配对后,能够直接接收所述无线开关发送的已配对施控报文而执行所述已配对施控报文所指向的控制结果。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至图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系统,其中可包括无线开关1、网关2、智能控制器3和终端4。
其中的无线开关1,可以是能够产生并发送命令,且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开关。例如,可以指用来产生并发送控制、管理等命令的,具有射频无线收发、红外收发、蓝牙收发、WiFi收发等无线传输功能的开关。无线开关1可以包括:自发电开关或电池开关等开关设备。
同时,无线开关1也是能够接收并执行命令的设备,例如,可以指用来接收并执行控制、管理等命令的,具有射频无线收发、红外收发、蓝牙收发、WiFi收发等无线传输功能的设备。示例性地,无线开关1可以是任意能够分别与网关2、智能控制器3和终端4通信的设备,例如可以是具备WiFi通信模块(用于与终端4通信)与蓝牙通信模块(用于与智能控制器3通信)的设备。
该智能控制器3可以为任意能够受控实现通断控制的设备或设备的组合,且其设有处理模块等具备数据处理能力的电路,还设有无线通信模块等具备无线通信能力的电路,其中一种举例中,其可以为墙壁开关,其他举例中,智能控制器还可能是风扇、灯具、插座、垃圾处理设备等,或者与之连接的设备如单路接收器、多路接收器等。智能控制器7对外的通信方式可以包含以下至少之一:射频、蓝牙、WiFi、移动网络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要基于蓝牙方式进行描述。
其中的终端4,可以例如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车机、智能家电等等。终端4可与无线网关1交互,如可经移动网络、WiFi网络等与无线网关1交互,也可利用蓝牙等与无线网关1交互。示例性地,终端4可连接至一目标网络,并可通过该目标网络与无线网关1进行通信。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控制系统还可包括服务器,可以为任意的具有数据存储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并能与网关2交互的设备或设备的组合,具体可以例如是本地或云端的服务器,该服务器中可部署有所需的程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控制系统还可包括受控设备,可以包括任意家用、商用、工业用途的设备,例如空调、智能窗帘、风扇、冰箱、发光设备、墙壁开关、门铃等等;也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车机、智能家电等终端设备。该受控设备能够与网关2、终端4或服务器通信,以受控于网关2、终端4或服务器,该受控设备还可以与智能控制器3连接,以通过智能控制器3间接受控于网关2、终端4或服务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控制系统还可包括控制设备,该控制设备可经移动网络、WiFi网络等与终端4、服务器交互,进而通过终端4、服务器向其他设备(如无线开关1)发送控制指令。示例性地,控制设备可连接至一目标网络,并可通过该目标网络与终端4、服务器4进行通信。该控制设备可以是能够产生并发送命令,且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设备。例如,可以指用来产生并发送控制、管理等命令的,具有射频无线收发、红外收发、蓝牙收发、WiFi收发等无线传输功能的设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中,该控制系统还可包括音箱装置,该音箱装置可理解为具有声音播放能力的任意设备,其还可具备对外有线或无线通信的能力。该音箱装置可以通过加入网关的网络而实现对外的通信,也可以通过加入终端4的网络(例如终端的WiFi热点或其所连接的目标网络)而实现对外如与服务器的通信,因此,该音箱装置可以作为受控设备接收控制指令而播放特定的声音。此外,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音箱装置还可以为智能语音音箱,进而,其还可具有语音识别能力、协议转换能力等。则该音箱装置还可作为控制设备识别外部的语音信号,并根据识别的语音信号生成控制指令通过网络发送至指定的受控设备,以实现对受控设备的控制。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音箱装置既可作为该控制系统中的受控设备,也可作为该控制系统中的控制设备,在此不做限定。
其中的无线开关1、网关2、智能控制器3和终端4、服务器、受控设备、控制设备的数量均不限于图中所示,具体可以为任意数量的。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无线开关、智能控制器均可以通过蓝牙在配网后加入网关的蓝牙网络,与网关通信。网关还可接入互联网,与接入互联网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网关、终端均可与服务器交互,进而在终端如手机APP上可以显示出配网的无线开关、智能控制器,用户可以在手机APP上制定各种无线开关对智能控制器的控制策略,无线开关上受到操控时可以将操控信号通过网关、服务器发送至智能控制器以进行控制。此外,无线开关还可基于蓝牙信号直接与智能控制器通信,比如墙壁开关和无线开关之间的通信,可在完成配对后直接通信,不需要经过网关,这种控制更加直接,且无需网关的转发,速度更快。而相对的还有联网上报事件,即无线开关发出,需要网关或者云端处理的事件,联网上报事件则必须要无线开关联网才能发送至网关或者云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开关1包括供电模块、通信处理模块、至少一个按键与至少一个感应模块;供电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以向通信处理模块供电;按键能够响应于外部操控而触发对应的感应模块;感应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以在被触发时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传递触发信号。
其中,无线开关1可以包括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又分为第一休眠状态和第二休眠状态,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所述第一休眠状态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休眠状态下的功耗,且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由所述第一休眠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大于由所述第二休眠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的功耗。
以通信处理模块为芯片为例,芯片包括工作模式、第一低功耗模式和第二低功耗模式,其中工作模式为芯片的第一工作状态,低功耗模式为芯片的第二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下包括,第一低功耗模式和第二低功耗模式,无线开关在第二低功耗模式下的能耗低于无线开关在工作模式下的能耗,无线开关在第二低功耗模式下的能耗高于无线开关在第一低功耗模式下的能耗。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开关1包括按键和底壳,按键和底壳形成一腔体,按键的内壁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密封件,底壳的边沿深入凹槽并挤压密封件,以密封按键和底壳,按键包括厚壁区域和位于厚壁区域中的薄壁区域,薄壁区域中设有抵接臂,厚壁区域的厚度大于薄壁区域,控制板对应抵接臂的位置设有开关部件,当薄壁区域被挤压触发开关部件时,检测到按键被按下。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无线开关的控制系统的场景示意图仅仅是一个示例,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无线开关的控制系统以及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无线开关的控制系统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首先,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无线开关,如图2所示,该无线开关包括供电模块201、通信处理模块202、至少一个按键204与至少一个感应模块203;所述供电模块201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202,以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202供电;所述按键204能够响应于外部操控而触发对应的感应模块203;所述感应模块203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202,以在被触发时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202传递触发信号;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202用于:
响应于唤醒指令进入第二工作状态;
若确定所述唤醒指令为所述触发信号,则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并向外发送施控报文,并在所述施控报文发送完毕后的指定时间内,进入第一工作状态;
其中,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具有指定状态,则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一休眠状态,否则,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二休眠状态;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所述第一休眠状态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休眠状态下的功耗,且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由所述第一休眠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大于由所述第二休眠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的功耗;所述指定状态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报文发射时间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N,N的取值为[4,6]。
具体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工作状态下报文发射时间可以是指的是第二工作状态下单个报文的发送时间,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可以指该单个报文发送之前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工作状态下报文发射时间还可以是第二工作状态下单次发送报文时间(例如第二工作状态下单次连续发送多个报文,连续发送的多个报文可以是表征单个控制事件,也可以是表征多个控制事件),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可以指该单次报文发送之前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此外,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还可以是指定时间周期(如近一天、近8小时等)内无线开关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的平均时间、时间中位数等,总之,所述的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能代表无线开关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休眠时间间隔。
本申请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无线开关在使用过程中功耗较高,为了降低无线开关的功耗,经本申请发明人研究发现,所述无线开关的通信处理模块具有指定状态,基于所述指定状态将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的工作状态进行配置可以有效地降低所述无线开关的功耗。具体地: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一工作状态中接收到唤醒指令时,可响应于所述唤醒指令进入第二工作状态,并根据唤醒指令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中对外发出报文,示例性地,所述唤醒指令可以是按键在响应于外部操控时生成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的功耗,使得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不执行发包任务的第一工作状态下处于相对的低功耗状态,只在被唤醒时才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进行发包,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所述无线开关一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本实施例中无线开关的功耗较低。
进一步地,本申请发明人发现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相对的低功耗状态也可包括多种不同的休眠状态,且将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的第一工作状态配置成不同休眠状态与所述无线开关的功耗具有关联关系。示例性地,所述休眠状态可包括以下几种:被唤醒时需要进行大量的初始化操作的休眠、被唤醒时需要进行简单少量的初始化操作的休眠、被唤醒时无需初始化可直接进行发包的休眠等。本实施例中以第一休眠状态为唤醒时需进行初始化操作,第二休眠状态为唤醒时无需初始化可直接进行发包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当然,只要满足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所述第一休眠状态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休眠状态下的功耗,且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由所述第一休眠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大于由所述第二休眠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均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处于所述第一休眠状态的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被唤醒后需要进行上电初始化再发射信号的操作。而在第二休眠状态下的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被唤醒后仅进行发射信号的操作。假设上电初始化消耗的能量为A,第二休眠状态下消耗的能量为W1,第一休眠状态下消耗的能量为W2,其中,W1>W2。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二休眠状态下的总功耗P1=W1t,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一休眠状态下的总功耗P2=W2t+A,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指的总功耗是指从第一休眠状态或第二休眠状态唤醒并完成发射报文的过程中的功耗,由于发射报文所消耗的功耗为定值,因此,在计算总功耗时将其省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二休眠状态与第一休眠状态下消耗的能量差ΔP=P1-P2=W1t-(W2t+A)=(W1-W2)t-A,当ΔP=0时,t=A/(W1-W2),当t>A/(W1-W2)时,ΔP>0。本实施例中在ΔP=0以及之后的状态可视为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具有指定状态,假设报文发射时间为B,则当ΔP>0时,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报文发射时间的比值大于A/(W1-W2)B,设定A/(W1-W2)B=N,则当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报文发射时间的比值大于或等于N时,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具有指定状态。在经过本申请发明人对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中各电路、模块的选型、试验后,N的取值范围优选为[4,6]。
即本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时,第一休眠状态相对于第二休眠状态能节省一定能量,而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被唤醒时,第一休眠状态上电初始化会相对于第二休眠状态消耗一定能量。当且仅当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具有指定状态时,即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报文发射时间的比值大于或等于N时,第一休眠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节省的能量才能抵消第一休眠状态上电初始化所消耗的能量,即ΔP≥0。因此,在无线开关具有指定状态时,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的第一工作状态可以被配置为第一休眠状态,此时在第一工作状态持续时间内由于第一休眠状态所节省的能量完全能够抵消掉第一休眠状态被唤醒时初始化所消耗的能量,因此能够从整体上减小无线开关的功耗,且随着时间的增长,能更加有效地减小无线开关的功耗。而在无线开关不具有指定状态时(或者说N小于4时),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二休眠状态(此状态下若第一工作状态还设置为第一休眠状态,则第一工作状态持续时间内由于第一休眠状态所节省的能量完全不能够抵消掉第一休眠状态被唤醒时初始化所消耗的能量,得不偿失,并不能减小无线开关的整体功耗),在第二休眠状态下,虽然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也进入了休眠模式,但被唤醒后不需要进行上电初始化操作,进而也可以减小无线开关的整体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定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报文发射时间为100ms,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为报文发送之前无线开关的休眠时间,则在一段时间周期内,无线开关被唤醒并在报文发送完毕后,进入第一工作状态,当在第一工作状态休眠持续0.4s时若无线开关响应于唤醒指令被唤醒,则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报文发射时间的比值N=0.4s/100ms=4。此时,若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一休眠状态,则在第一工作状态持续时间(0.4s)内由于第一休眠状态所节省的能量刚好能够抵消掉第一休眠状态被唤醒时初始化所消耗的能量。此外,当在第一工作状态休眠持续1小时后若无线开关响应于唤醒指令被唤醒,则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报文发射时间的比值N=1h/100ms=36000。此时,若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一休眠状态,则在第一工作状态持续时间(1h)内由于第一休眠状态所节省的能量刚远远大于第一休眠状态被唤醒时初始化所消耗的能量。
需要说明的是,依无线开关的工作状态、发射参数、不同报文类型、不同通信协议等的影响,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设定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报文发射时间为270ms、290ms或1s等;相应的,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指定状态以及第一休眠状态、第二休眠状态之间的配置进行对应调整,只要是根据指定状态来配置无线开关的第一休眠状态或第二休眠状态,且所述指定状态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报文发射时间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N,N的取值为[4,6],则均落入到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通信处理模块还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本申请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无线开关在使用过程中,一直处于工作模式或浅睡眠模式(第二休眠状态),即无线开关的各部分均处于实时上电工作状态,导致功耗较高,例如在利用纽扣电池给无线开关供电时,较高的功耗导致用户需频繁更换电池,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降低了用户体验。进一步地发现,在无线开关中其他功耗固定时,对无线开关功耗影响较大的为通信处理模块中的随机存取存储器。无线开关即使处于浅睡眠模式(第二休眠状态),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中的RAM只保留部分数据,但RAM仍会处于上电工作状态,基于RAM自身的特性,RAM在上电工作时功耗较高,基于RAM的存储器甚至当没有存储器读或者写发生时也耗电,这是因为它不断给内部电容器再充电。
若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一休眠状态,则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一工作状态时,随机存取存储器断电;若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二休眠状态,则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一工作状态时,保留所述随机存取存储器中的至少部分数据。
示例性地,以通信处理模块为芯片为例,假设,芯片的第二工作状态为工作模式,芯片在第二休眠状态为Retention模式,Retention模式下为了降低功耗,会保留RAM中的部分数据,第一休眠状态为SOC OFF模式,在该SOC OFF模式下RAM断电,功耗最低。例如,芯片A,第一工作状态为休眠状态,包括第一休眠状态和第二休眠状态,第二工作状态(工作模式)为Active TX,功耗为4mA,第一休眠状态(第一低功耗模式)为SOC OFF模式,在该模式下RAM掉电,功耗为300nA。第二休眠状态(第二低功耗模式)为Retention模式,Retention模式,也是为了降低功耗,但会保留RAM中的至少部分数据,功耗为2μA。可见,在休眠状态下的功耗远小于工作模式的功耗,而SOC OFF模式下的功耗最低,小于Retention模式下的功耗。
若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一休眠状态,则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一工作状态时,随机存取存储器断电,若通信处理模块被唤醒,首先要马上获取唤醒原因,以防止按键唤醒时按键按压速度较快而识别不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处理模块唤醒的类型包括按键唤醒、定时唤醒、OTA唤醒,软件复位等。
其中,按键唤醒对应的唤醒指令为触发信号,定时唤醒对应的唤醒指令为定时信号,OTA唤醒对应的唤醒指令为OTA信号,软件复位对应的唤醒指令为软件复位信号。通信处理模块唤醒后进行资源初始化:硬件资源初始化,比如IO口,控制设备,智能平台(如小米SDK),flash存储器读写等的初始化。
其中,在判断是按键唤醒时,无线开关进入按键处理流程,并将相关按键唤醒事件通过事件发送流程发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处理模块在响应于唤醒指令进入第二工作状态之后,还用于:判断所述唤醒指令为定时信号,则获取所述供电模块的电量信息,并向外发送状态报文,所述状态报文表征了所述电量信息。即在判断不是按键唤醒(唤醒指令为触发信号)而是定时唤醒(唤醒指令为定时信号)时,进行无线开关的电量(如电池电压参数)采集,并将采集的电量信息通过向外发送状态报文。其中,定时唤醒,可以定时发送电量数据和保活,例如开启电量检测定时器50分钟:一个作用是每隔50分钟给APP发送电量数据,另一个作用是和网关之间有一个保活操作,告诉网关该无线开关还在线。
对于按键唤醒,因为按键按下一定是做了才会唤醒,所以当前在判断“识别到按下”之前先把按键按下子流程给走了,又因为在通信处理模块唤醒后可能按键已经按完了,即释放了,那么可能就检测不到按键释放了,所以在“识别到按下”之后还加一个按键释放子流程(即检测按键释放状态),以弥补按键检测逻辑上的漏洞(防止按的太快,进行的补救措施)。
具体的,通信处理模块若确定唤醒指令为触发信号,根据触发信号生成并向外发送施控报文时,还用于:确定按键的当前状态,若按键为释放状态,则判断按键在指定时间内的操控动作类型,并发出对应的施控报文。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判断所述唤醒指令是否为定时信号之前,判断唤醒指令是否为触发信号。即优先判断通信处理模块被唤醒是否按键唤醒(唤醒指令是否为触发信号),然后再判断通信处理模块被唤醒是否定时唤醒(唤醒指令是否为定时信号)。因为只要开了定时唤醒,那么唤醒原因中一定会包括定时唤醒。以通信处理模块为芯片为例,因为一些芯片为了降低功耗,可能在定时器定时后直接将相关标志位置1,而不是等到定时器结束后再置1(需要额外的逻辑电路去实现,因此可能会带来额外功耗),以避免功耗提高,而且,为了防止按键唤醒时按键按压速度较快而识别不到,优先判断是否为按键唤醒。
示例性的,在通信处理模块被唤醒时,首先判断是否为按键唤醒,若确定为按键唤醒,则及时确定按键的当前状态,以尽可能地在被唤醒时第一时间捕捉到按键的操控动作。在检测到按键的当前状态为按压状态时,则说明唤醒后捕捉到按键的操控动作,则可识别按键的单击、长按、双击、长按,或者单击、双击、长按中任意两个的组合的按键的操控动作类型,并发出对应的施控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判断通信处理模块唤醒原因是按键唤醒时,进入按键处理流程,按键处理流程可以分为按键按下子流程和按键释放子流程,其中,按键按下子流程可以是识别下降沿的动作,即识别到按键按下是识别到通信处理模块IO口低电平的动作,按键释放子流程是识别上升沿的动作,即识别到按键释放是识别到通信处理模块IO口高电平的动作,此为一个完整的按键按下抬起流程。可以理解的是,从技术实现的角度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反过来,即按键按下子流程可以是识别上升沿而按键释放子流程是识别下降沿,具体此处不作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处理模块唤醒的操作可以是硬件电路唤醒的,而判断通信处理模块IO口电平是软件算法判断的。
其中,所述按键按下时,所述感应模块向通信处理模块的IO口输入第一电平;所述按键释放时,所述感应模块向通信处理模块的IO口输入第二电平;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不同;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通信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唤醒指令为所述触发信号(即按键唤醒类型),则检测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的IO口当前的输入电平是否为第一电平;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的IO口当前的电平为第一电平,确定所述按键为按下状态,并获取所述按键的第一按下时长;根据所述第一按下时长确定所述按键的操控动作类型。
进一步的,通信处理模块具体还用于:判断所述按键的第一按下时长是否超过第一预设时长,若所述第一按下时长不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检测通信处理模块的IO口当前的电平是否为第二电平;若通信处理模块的IO口当前的电平为第二电平,检测所述按键在第三预设周期内的第一按键操作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按键操作信息确定所述按键的操控动作类型。
其中,按键的操控动作类型包括单击、双击、长按,或者单击、双击、长按中任意两个的组合,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预先定义各种操控动作类型对应的按键事件,例如,若无线开关对应的受控设备为灯具,单击可以定义为开灯事件。
进一步的,通信处理模块具体还用于:若所述第一按键操作信息指示所述按键在第三预设周期内未被按下,则确定所述操控动作类型为单击操作;若所述第一按键操作信息指示所述按键在第三预设周期内被按下,则确定所述操控动作类型为双击操作;若所述第一按键操作信息指示所述按键在第三预设周期内被按下,检测所述按键在第四预设周期的第二按键操作信息,根据所述第三按键操作信息确定所述按键的操控动作类型,所述第四预设周期在所述第三预设周期之后。
进一步的,通信处理模块具体还用于:若所述第二按键操作信息指示所述按键在第四预设周期又被按下,获取所述按键在第四预设周期的第二按下时长;若所述第二按下时长为第二预设时长,则确定所述操控动作类型为双击长按操作;若所述第二按下时长为第三预设时长,则确定所述按操控动作类型为OTA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描述的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第三预设时长,以及第四预设周期、第五预设周期等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预先设定,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在检测到按键的当前状态为释放状态,则说明没有捕捉到按键的操控动作,如在唤醒后按键已经完成了释放的动作,即若检测到按键的当前状态为释放状态,则代表按键在检测到当前状态之前,有过按键按下的操作,即通信处理模块唤醒后可能按键已经按完了,因此检测到的状态就是释放状态,此时可以记录一次按键按下的动作,再继续检测判断按键在后续指定时间内的操控动作类型,并发出对应的施控报文。示例性地,检测到按键的当前状态为释放状态时,在指定时间内检测按键是否还有一次单击操作,若有,可确定出按键的操控动作类型为双击(算上没有捕捉到的一次单击);若在指定时间内按键没有操作,则可确定按键的操控动作类型为单击(没有捕捉到的单击)等。
需要说明的是,指定时间是预先设定好的时间,可以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预先设定好的时间,例如300ms,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现有技术中,一般的按键识别很简单,没有这么复杂,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开关的待机功耗做的很低,所以无线开关的通信处理模块(如SOC)一般处于通信处理模块的第一休眠状态,而通信处理模块唤醒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可能存在通信处理模块唤醒后按键已经弹起而无法检测到按键按下事件的问题,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按键检测流程相较于一般的SOC一直处于唤醒模式的开关的按键的检测流程,会更加复杂。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并向外发送施控报文,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方式:
(1)通信处理模块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并向外发送施控报文包括:判断所述按键在指定时间内的操控动作类型,根据所述操控动作类型向外发送第二施控报文和/或第三施控报文;其中,所述第二施控报文是所述按键响应于所述操控动作类型中的第二操控动作类型生成的,所述第三施控报文是所述按键响应于所述操控动作类型中的第三操控动作类型生成的;所述第二操控动作类型和第三操控动作类型的以下至少之一是有区别的:下按次数、释放次数、下按时长。
其中,第二施控报文可以是与无线开关同一厂商,同一通信开发协议的设备相关的报文,即第二施控报文可视为厂商自定义报文,在同一厂商的产品或其授权产品之间可利用厂商自定义报文直接进行通信,而无需联网。第三施控报文可以是需通过网关发送至云端的联网报文,例如发送至小米、华为、涂鸦等云端的报文,因此,第三施控报文需要无线开关联网时才能被发送至网关或服务器。
示例性地,可预先设定厂商自定义报文对应的操控动作类型与联网报文对应的操控动作类型不同,进而可根据按键受到的不同操控动作类型确定应当发送厂商自定义报文还是联网报文。例如,联网报文对应的操控动作为完整动作,其中的完整动作指具有至少一次下按与至少一次释放,且下按、释放的次数相同的动作。进而,对应所产生的施控报文可包括:响应于所述施控操作的完整动作而产生的完整动作施控报文。其中的完整动作施控报文可以是以上第三施控报文,也可不限于此。
厂商自定义报文对应的操控动作为下按操作,其是响应于施控操作中的下按而产生的下按后施控报文;该报文是响应于下按而产生并发出的,可以并非下按、释放的完整动作;所述下按后施控报文可视为上述第二施控报文,所述下按后施控报文用于使得:与所述无线开关配对的智能控制器响应于所述下按后施控报文,执行对应的控制结果。
其中,完整动作施控报文通常是发送至网关的,网关可基于此发出相应的控制信息(例如将控制信息发送至智能控制器),也可将其转发至终端、服务器、音箱装置或其他装置。下按后施控报文通常是直接发送至智能控制器的。
基于此,可以实现:在没有网关或终端的情况下,无线开关与智能控制器也可以进行基本的配对及控制功能动作。而在有网关的情况下,利用完整动作施控报文,又可以发送丰富的控制数据给网关,进一步转发至服务器时,可以进行更为丰富的控制动作。而两者是无缝切换的。通过这一设计,可以使得按下时和释放时分别都可以发送信号,还可以识别双击、长按等动作,将这些信息发送至智能控制器(例如墙壁开关)、网关,可以进行丰富的控制动作,实现丰富的控制效果。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下按次数、释放次数、下按时长的不同组合分别可以分别对应到单击操作、双击操作、长按操作、OTA操作等操控动作类型。
(2)通信处理模块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并向外发送施控报文,包括:
判断所述无线开关是否加入指定网络;若所述无线开关未加入指定网络,则向外发送第二施控报文;否则,向外发送第二施控报文和/或第三施控报文;其中,所述第二施控报文和所述第三施控报文所指向的接收对象不同。
具体的,若无线开关未联网,则无线开关只能通过厂商自定义报文与其配对的智能控制器进行通信,则在收到所述触发信号时向外发送第二施控报文即厂商自定义报文,其接收对象为与无线开关配对的智能控制器。而在无线开关已联网时,既可通过厂商自定义报文与其配对的智能控制器进行通信,又能通过联网报文即第三施控报文与连接的网关通信,进而实现对配对的智能控制器以及联网的受控设备的控制。因此,在无线开关已联网时既可向外发送第二施控报文,又可向外发送第三施控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一些特殊场景下,即使墙开或者音箱等智能控制器可以作为网关,此时,厂商自定义报文的接收对象是设备本身,即用于控制与无线开关配对的智能控制器执行相应的控制。而联网报文的接收对象是设备作为网关,以通过网络与网关进行通信,即联网报文的接收对象本质上还是网关,因此,也可视为厂商自定义报文与联网报文的接收对象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操控动作类型可以跟第二操控动作类型、第三操控动作类型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的,在操控动作类型还包括第一操控动作类型时,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发送第二施控报文、第三施控报文之前或者同时,发送第一施控报文;所述第一施控报文用于指示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的唤醒事件,且所述第一施控报文是所述按键响应于所述第一操控动作类型生成的。示例性地,第一施控报文可以是联网报文,在按键受到操控唤醒的第一个动作如单击操作而唤醒时,可生成并向外发送第一施控报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施控报文除了携带单击操作的事件信息外,还可使得终端根据第一施控报文获知无线开关的唤醒事件,进而向外提示用户或将唤醒事件记录,此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施控报文仅携带单击操作的事件信息,则与第三施控报文可视为相同类型。
在本申请一个具体实现场景中,在判断通信处理模块的唤醒原因是按键唤醒时,先进入按键按下子流程中,当判断按键按下时,根据按键按下的时长识别不同的按键动作,例如若按键按下时长不超过2s即被释放,则进入按键释放子流程,并识别为单击操作,进一步地,在按键释放子流程中可继续判断单击次数,若在预设短时间内检测到第二次按下,则可识别为双击操作;若双击之后按键又被按下,则转入按键按下子流程,若在按键按下子流程中按键按下时长超过5s但小于7s,则可识别为双击+长按操作,对应的事件可以是重置配网事件;若按键被按下后在按键按下子流程中按键按下时长超过7s,则识别为OTA操作,目的是OTA的激活,以便于升级;升级是通过手机等智能设备给设备升级,升级之前要先把设备激活(长按7S后,设备发送1分钟的激活广播),手机等智能设备检测到该激活广播后,去和该设备连接,连接后进行升级。
例如,在按键释放子流程中单击次数为1时,开启300ms的定时,在300ms定时结束时还未检测到第二次按下,则判定为单击事件,并发送单击事件。否则,发送小米双击事件,并将单击次数置0。单击按键为一个事件,例如可以定义该事件为开灯事件。
可选的,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若生成的报文是第一施控报文和/或第二施控报文,则将所述第一施控报文写入预设的上报事件队列。其中,第一施控报文可以为按键唤醒事件对应的报文,第二施控报文可以为厂商自定义报文,第三施控报文可以是联网报文。
具体的,在上述各流程中产生各种事件如对配对智能控制器的控制事件、联网上报事件、按键唤醒事件等,由于通信处理模块是第一休眠状态(如SOC OFF模式),为了加快响应速度,所以在按键唤醒事件判断为是时,直接将事件入上报事件队列,至于后面是否发送该事件,再通过别的方式来判断(例如若设备未配网,则虽然该事件入上报事件队列了,也不会被发送出去),对配对智能控制器的控制事件不需要经过联网,因此其也可直接加入上报事件队列。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若生成的报文是第三施控报文,则在确定所述无线开关加入指定网络后,将所述第三施控报文写入所述上报事件队列;根据所述上报事件队列,向外发送对应的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的施控报文对应不同的上报事件,而有的上报事件发送需要在配网后才能发送,为联网上报事件,联网上报事件需要通过网关传输,例如单击事件。因此,需要无线开关与网关进行蓝牙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生成的报文是第三施控报文,则表示第三施控报文对应的联网上报事件,是需要先确定所述无线开关是否加入指定网络,在确定所述无线开关加入指定网络后,才将所述第三施控报文写入所述上报事件队列,向外发送对应的报文。
若上报事件为非联网上报事件如对配对智能控制器的控制事件,非联网上报事件通过蓝牙或其他通信协议传输,则将上报事件写入事件队列。以第二施控报文为厂商自定义报文,即为配对智能控制器和无线开关之间通过蓝牙或其他通信协议传输报文,无需经过联网即可直接进行通信,此时第二施控报文对应的上报事件为非联网上报事件。
具体的,以联网上报事件为小米事件为例,为了防止上报事件队列的拥塞,所以小米事件判断为是时,需要进一步判断无线开关是否已配网,并在无线开关已配网的情况下,将小米事件入上报事件队列(比如某个按键被连续多次按下,则第一次按下会唤醒通信处理模块,即为小米按键唤醒事件,并将事件入上报事件队列,其后的多次按下都为小米事件,这个时候如果不进行是否配网检测而直接将事件入上报事件队列,则会造成上报事件队列拥塞,因此对后续的多次按下都进行是否已配网检测,若没配网,则事件不会入网,也就不会造成上报事件队列拥塞。其中,小米按键唤醒事件和小米事件要发的东西是同一个,只不过:一个是唤醒过程中要发的事件,一个是正常工作过程中发的事件。)另外,若将已配网判断放在小米按键唤醒事件之后,即小米按键唤醒事件后若已配网才事件入上报事件队列,则会导致整个程序的进行被延时(因为要等着判断结果出来后才事件入上报事件队列)。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事件入上报事件队列后,需要等到网关预设的sdk(例如小米sdk)初始化完成后才能开始发包。若在网关sdk未初始化完成的情况下,就先发施控报文,那么在施控报文发包到一半的时候可能被网关sdk初始化过程中调用的stop给打断,或者调用set_data把施控报文的数据给改了,从而导致施控报文发包异常。还有,网关sdk的初始化的最重要两个资源,一个是序列号,一个是key(数据加密用),因此,必须要等网关的sdk初始化完后才能发包。
在无线开关中向外发送报文时,会有一个上报序列标识,上报序列标识用于标识上报事件队列中的不同报文。可选的,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上报事件队列,向外发送对应的报文时,还用于:获取上报序列标识,所述上报序列标识用于标识所述上报事件队列中的不同报文;基于所述上报序列标识,向外发送所述上报事件队列中的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开关还可以包括目标存储器,所述目标存储器为掉电后不丢失数据的存储器,例如,目标存储器可以是非易失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示例性地,目标存储器可以是flash存储器。
在无线开关的常规模式下,以序列标识为序列号为例,序列号每加1都会存在RAM中,每个包的序列号都会相较于前一个加1,所以不会重复。而进入第一休眠状态(如SOCOFF模式)后,无线开关中RAM存储区的数据会丢失,所以每次唤醒之后,通信处理模块(如SOC)会重新初始化。而网关sdk在每次初始化后会将序列号加512,才会保存到flash存储器,并根据加了512后的序列号来发送报文,但每次唤醒时都会加512,超过了1个字节标识的范围,则导致低字节不变,而小米的网关或者云端是通过低字节的8个bit的序列号来判断包是否重复,所以会有丢包风险。例如,在每次发包的时候都保存序列号到flash存储器,小米的网关或者云端侧,根据序列号的低字节(1个字节)判断是否为有效包,若在从第一休眠状态(如SOC OFF模式)唤醒时,序列号每次加512,则低字节的数据不会变,例如原始序列号为00000000,加512(2个字节)后,变为00000010,低字节0没变,还是00000000这8个bit,若根据序列号低字节判断是否为有效报文数据包,则网关或者云端侧会判断为加512之前和加512之后的两个数据包为同样的数据包,则会丢掉一个,从而造成丢包问题。
即在常规模式下,上报事件的报文的序列号每加1都会存在RAM中,序列号加512才写一次到flash存储器,而不是每加一次就写一次到flash存储器,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flash的读写次数,而网关sdk在每次从第一休眠状态(如SOC OFF模式)唤醒后也会将序列号加512并保存到flash中,如上述,这会造成丢包。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响应于唤醒指令进入第二工作状态后,还用于:获取生成的初始序列标识,所述初始序列标识被存储至所述随机存取存储器;在向外发送所述上报事件队列中的报文之前,更新所述初始序列标识,并将更新后的所述初始序列标识作为上报序列标识存储至所述目标存储器。
例如,以第一休眠状态为SOC OFF模式,网关为小米网关为例,在无线开关的通信处理模块从SOC OFF模式唤醒后屏蔽小米sdk写序列号到flash存储器的操作,仅在发数据时写一次,即通信处理模块从SOC OFF模式唤醒后,上报事件的报文的序列号先加512并保存到RAM中,但是不写入到flash存储器中。
进一步的,基于上报事件的报文的序列号还可以进行去重,例如一个事件有30包数据,则这30包数据的序列号是一样的,而不同事件对应的序列号不同,这时就需要引入序列号去重,避免同样序列号丢包的情况发生。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报序列标识中包括去重部;所述上报序列标识的去重部与所述初始序列标识的去重部的内容不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去重部可以是序列号中的任意一个字节,优选为序列号的最低位字节,这样,每加1个bit就能去重,可以增加flash存储器的可读写次数,延长flash存储器的使用寿命。
例如,在发送报文的数据包的时候在序列号加1后保存到flash里面,这样序列号相当于加了513,低字节的8个bit就会变,不会导致序列号重复而误丢包,由于仅仅只增加了1个bit就能去重,可以增加flash存储器的可读写次数。
由于目标存储器为掉电后不丢失数据的存储器,例如NVM存储器,它的读写次数是有限的,因此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目标存储器的使用寿命,可以拦截(屏蔽)网关sdk写序列号到目标存储器的操作,并每次发包的时候都保存序列号到flash存储器。具体的,即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收到将所述初始序列标识写入所述目标存储器的写入请求,则不响应所述写入请求。
示例性,若一个按键被按了10万次,则需要保证flash存储器的使用寿命至少能被写10万次。而10万次的按压一般来说很少有用户达到,且一般的flash都能够被写至少10万次,因此,此法是可行且能显著提升目标存储器的使用寿命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应不同产家设备的施控报文,即使是同一类型的通讯协议(例如,采用蓝牙协议的不同厂家设备),在发送报文的时候,为了避免冲突,也需要时分复用。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上报事件队列,向外发送对应的报文时,还用于:在第一时段内通过指定通信通道向外发送所述上报事件队列中的第一施控报文;在第二时段内通过所述指定通信通道向外发送所述第二施控报文;和/或在第三时段内通过所述指定通信通道向外发送所述第三施控报文;其中,所述第一时段、第二时段、第三时段不同。
对应到设备来说,以网关和智能控制器为例,向网关发送第一施控报文,在发送完成后执行预设的广播交替流程;向智能控制器发送第二施控报文,在发送完成后执行预设的广播交替流程。预设的广播交替流程可以是:Stop-set data-start-stop,即停止发蓝牙广播-设置广播数据-开始发蓝牙广播-停止发蓝牙广播。
其中,第一时段,第二时段,第三时段,可以是相邻的时段,也可以是不相邻时段,此处主要保证不同协议对应的是施控报文在不同时段在指定通信通道发送,实现报文发送时的时分复用,其它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下面以第一施控报文为联网报文,第二施控报文为厂商自定义报文为例,厂商自定义报文也是蓝牙包,不管是厂商自定义报文还是联网报文,输出的数据都是蓝牙数据,只是具体协议不一样。虽然厂商自定义报文用的自己的协议,但是硬件基础还是蓝牙的,所以要做时分复用,即要将厂商自定义报文和联网报文分开发,严格控制交替的步骤。交替的执行步骤:Stop-set data-start-stop:停止发蓝牙广播-设置广播数据-开始发蓝牙广播-停止发蓝牙广播;即发厂商自定义报文的时候,执行一遍Stop-set data-start-stop,发联网报文的时候,再执行一遍Stop-set data-start-stop。这样就保证了不同类型设备对应的协议报文发送的时段不同,实现了报文发送时的时分复用。
此外,所述第二施控报文和/或第三施控报文中承载有连接扫描控制参数,所述连接扫描控制参数用于指示所述无线开关当前不可连接和/或不可扫描。
示例性的,以第二施控报文为厂商自定义报文为例,厂商自定义报文承载有一个ADV参数,即该连接扫描控制参数,用于指示无线开关当前不可连接和/或不可扫描。具体的,可将厂商自定义报文的ADV参数修改为NON_CONN_NON_SCAN(表示不可连接,不可扫描),因为发数据包时先发一个Tx,后一个Rx(用于扫描),若改为不可扫描,则只有Tx,发送Rx的电流可以省掉,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无线开关的功耗。
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开关只有在被操控的时候才会产生活动的任务,而在大部分没有被操控的时间里,无线开关都会进入第一休眠状态(如SOC OFF模式),以降低待机功耗。因此,通信处理模块向外发送施控报文之后,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没有活动任务,在第二预设周期内未检测到按键被按下,则将通信处理模块由第二工作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即休眠状态,如retention模式或SOC OFF模式)。
具体的,即通信处理模块在所述施控报文发送完毕后的指定时间内,进入第一工作状态时,还用于:向外发送施控报文之后,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没有活动任务,判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二预设周期内是否检测到按键被按下;若所述第二预设周期内未检测到按键被按下,则将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由所述第二工作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
例如,首先判断无线开关当前在第一预设周期是否有正在活动任务,若有,则执行活动任务,若无,则开启预设时长(如15s)的定时器,并检测第二预设周期内按键是否为释放状态,若是,则说明当前既无正在活动的任务且按键也没被按下,则可进入第一休眠状态(SOC OFF模式)。若不是,则说明按键被按下,不能进入第一休眠状态(SOC OFF模式),因为按键如果一直长按的话,进入SOC OFF模式(第一休眠状态)会被立即唤醒,导致通信处理模块(如SOC)频繁的进出第一休眠状态(SOC OFF模式),会很耗电,因此,按键长按超时后,进入第二休眠状态(如retention模式),并定时检测按键是否已经释放。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预设周期可以是15s,即可以开启15s定时器来设置第二预设周期,到了15s之后,判断按键是否释放态,因为按键在按下状态时,不能进入SOC OFF模式,并开启15s的定时器循环检测按键是否释放态,直到检测到按键释放态,则结束15s定时器。需要说明的是,此处选取15秒的原因是发明人考量响应速度以及权衡retention模式与soc off模式唤醒的功耗代价选取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二预设周期以15s举例的,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预设周期也可以选择其他值,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在15s基础上调大或调小均可,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其中,通信处理模块判断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没有活动任务可以通过检测无线开关的多种情况。
具体的,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是否广播;检测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是否处于连接态;若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没有广播,和/或未处于连接态,则确定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没有活动任务。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检测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是否处于连接态时,具体用于:检测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是否处于蓝牙GATT协议连接态;若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未处于蓝牙GATT协议连接态,则确定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未处于连接态。
进一步的,通信处理模块检测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是否广播,包括:检测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是否有未配网广播;检测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是否有OTA广播;若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没有未配网广播和OTA广播,则确定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没有广播。
示例性的,通信处理模块判断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没有活动任务,可包括如下判断:
1、检测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是否有未配网广播;
2、测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是否有OTA广播;
3、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是否处于蓝牙GATT协议连接态;
4、若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没有广播,且未处于连接态,则确定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没有活动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周期,第二预设周期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预先进行设定,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在判断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是否有活动任务前,可先进入休眠锁定状态,在休眠锁定状态,通信处理模块就进不了第一休眠状态(SOC OFF模式)了,但是可以进入第二休眠状态(retention模式),这样避免无线开关在有活动任务时,直接进入第一休眠状态(SOC OFF模式),有活动任务后又退出,反复调整工作状态造成功耗过大。
具体的,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检测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是否广播之前,还用于:对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进行锁定,以使得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进入休眠锁定状态,所述休眠锁定状态下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可设置进入所述第二休眠状态,无法设置进入所述第一休眠状态。
示例性的,无线网关具有休眠锁定状态,即hiber状态,在判断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是否有活动任务前,可先进行Lock hiber:锁住hiber后,通信处理模块就进不了第一休眠状态(SOC OFF模式)了,但是可以进入第二休眠状态(retention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定时唤醒无线开关的通信处理模块,可以通过定时器设置定时时长,定时唤醒无线开关的通信处理模块,例如开启电量检测定时器50分钟:一个作用是每隔50分钟向外发送电量数据,另一个作用是和网关之间有一个保活操作,告诉网关该无线开关还在线。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开关在进入第一休眠状态(SOC OFF模式)前,需要确保仅一个定时器(即电量检测定时器)为处于活动的,否则下次唤醒时无法确定是哪个定时器唤醒的。当然,可以通过记时间戳的方式来识别是哪个定时器唤醒的(例如记录下当前状态至flash存储器中,在下次唤醒时,从当前状态转移到另一个状态),但是时间戳的方式不一定准,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定时器均为软件定时器。
具体的,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由所述第二工作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之前,还用于:确定所述无线开关当前仅有一个定时任务开启,所述定时任务用于周期性地生成定时信号,以周期性地唤醒所述通信处理模块。
可选的,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响应于唤醒指令进入第二工作状态之后,还用于:若判断所述唤醒指令不为触发信号和定时信号,则将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由所述第二工作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休眠状态;保持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所述第二休眠状态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供电模块的稳定电量信息;向外发送包括所述稳定电量信息的状态报文。
具体的,所述唤醒指令不为触发信号和定时信号,即代表通信处理模块的唤醒类型不是按键唤醒也不是定时唤醒,若通信处理模块的唤醒类型不是按键唤醒也不是定时唤醒,是其他原因唤醒,比如OTA唤醒,软件复位等,则在定时10s后(10s内处于retention模式,即程序暂停,完了之后继续执行,不会重新初始化),进行稳定电量采集(如ADC电量采集),定时10s的原因是为了规避上电功耗较大,把电池电压拉低了,导致采集的电池电压不准。采集电压后,判断无线开关是否已配网,即判断无线开关是否设备添加进网关中了,如果没有添加过,则要判断无线开关是否进行工厂测试(目的是测电流),如果测出来不是0.3uA,则无线开关的控制板可能有漏电等问题。也可在判断无线开关没配网时,不进行工厂测试,直接进入无线开关的配网流程,以完成无线开关的配网。在判断该无线开关已配网即已添加进网关后,进入低功耗流程,以进入第一休眠状态(SOC OFF模式)模式,降低待机功耗。
本申请实施例中,有的上报事件(如发电量、小米事件)发送需要在无线开关配网后才能发送,因此,需要无线开关与网关进行蓝牙连接。例如,如果是无线开关已配网,则直接上报电量事件,其他终端获取到电量事件后可供用户查看电量还剩百分之多少。
因此,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向外发送包括所述稳定电量信息的状态报文之前,还用于:确认所述无线开关已配网;若所述无线开关未配网,则向外广播配网报文;若获取到指定设备基于所述广播配网报文返回的的设备添加请求,则响应于所述按键受到的目标操控生成确认报文,所述确认报文表征了所述无线开关和/或所述目标操控;向外发送所述确认报文;接收所述指定设备基于所述确认报文返回的连接入网请求,并根据所述连接入网请求加入所述指定设备对应的网络。
在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中,通信处理模块在若无线网关未配网,则对无线开关配网,包括:
(1)若无线开关未配网,则发出广播配网报文。
如果是未配网,则需要进行无线开关与网关的配网。具体的,无线开关先向外广播配网报文,终端扫描到广播配网报文后可显示该无线开关,接收用户在终端上添加该无线开关的操作(如在终端APP界面上点击该无线开关)后,继续判断该无线开关上是否有单击事件发生,若是,则向外广播标识有单击事件的报文,终端上扫描到该报文后提示用户是否确认添加,若用户在终端APP上确认添加无线开关,则进入终端APP连接入网子流程,由终端APP发起连接,与无线开关建立连接使其入网,并交互信息如key信息。其中,检测单击事件的原因为:若同时有10台无线网关被扫描至了终端APP的可添加列表中,而只想要添加其中一台,则将该台无线网关的按键按一下,以便于其发送一个带标志位的广播至终端,进而终端添加该设备,以防止误添加。
具体地,无线开关可先发200ms周期的不带单击事件标志位的广播配网报文,并进行2分钟广播计时,即设备可添加的时间只有两分钟,例如终端扫描到该无线开关发送的广播配网报文并显示该无线开关可添加,则在2分钟内可以添加该无线开关,若过了2分钟还未添加,就添加不了了。后面还想添加的话,就要重置无线开关。
(2)若获取到网关返回的基于广播配网报文的设备添加请求,则判断无线开关上的按键上是否存在单击操作。
若在2分钟内添加该设备,则APP进行扫描添加,即App扫描到该设备发送的不带单击事件标志位的小米beacon广播,进而在APP上显示该设备可添加;无线开关继续判断是否有单击操作发生。
(3)若无线开关上的按键上存在单击操作,则发出标识有单击操作的单击广播报文。
若无线开关上的按键上存在单击操作,则发出标识有单击操作的单击广播报文。例如,发送200ms周期的标识有单击操作的单击广播报文。APP扫描到该广播后进行10s倒计时,即只给用户10s的时间添加该设备入网,10s倒计时结束则结束。
(4)当获取网关返回的基于单击广播报文的设备添加请求时,对无线开关和网关建立网络连接。
例如,终端APP扫描到该广播后发送一个10s倒计时的连接弹窗,若在10s内检测到了确认键被按下,则添加无线网关。当无线网关获取网关返回的基于单击广播报文的设备添加请求时,对无线开关和网关建立网络连接。当无线网关未获取网关返回的基于单击广播报文的设备添加请求时,则重复发出标识有单击操作的单击广播报文。例如,若10s内没有检测到确认键被按下,则无线开关继续发200ms周期的广播配网报文,以便于其他设备可以添加。其中,定时10s的目的是,希望在10s之内添加这个设备。为了让用户在终端上有操作时间,不同的厂家可能不一样。若10s内,用户点击了添加按钮,则对无线开关和网关建立网络连接。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APP向无线开关发起连接入网时,无线开关还可以先进入连接锁定状态,在所述连接锁定状态下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无法进入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具体的,即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接收到指定设备发送的连接入网请求,将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设置为连接锁定状态,在所述连接锁定状态下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无法进入所述第一工作状态;
此时,通信处理模块在对所述无线开关配网完成之后,还用于:解除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的连接锁定状态,以使得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能够进入所述第一工作状态。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中,终端APP向无线开关发起连接入网,进行Lock sleep,Lock sleep为连接锁定状态,以不让无线开关的芯片(即通信处理模块)进入sleep模式,原因是:蓝牙配网过程中,需做蓝牙GATT协议连接,且内部32K RC时钟源,漂移大,无法建立连接(时钟精度需要<=500ppm)。所以在入网连接时,先lock sleep,使用16M主时钟,断开连接后,再unlock,即可(或使用外部32K晶振)。以防止在蓝牙GATT协议连接过程中突然进入sleep模式导致时钟不同步,进而由于时钟不准导致蓝牙GATT协议连接的不预期的断开,影响蓝牙GATT协议连接,以提高蓝牙GATT协议连接的稳定性。在Lock sleep中完成key信息交互以及入网后,可断开连接后,再解锁。其中,蓝牙连接包括两种通信:连接态通信和广播态通信;其中,连接态通信主要是用于入网,入网成功后就会断开连接,也就是断开连接态通信,后续就通过广播态通信发送事件(控制报文)。入网成功后发送的报文则带有安全信息(key),以便于判断设备是否合法,即上述描述中在连接态通信进行Lock sleep。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无线开关,包括:供电模块、通信处理模块、底壳、至少一个按键与至少一个感应模块;
所述按键与所述底壳之间密封连接,以形成一密封腔体;供电模块、通信处理模块和感应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密封腔体;
所述供电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以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供电;所述按键能够响应于外部操控而触发对应的感应模块;所述感应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以在被触动时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传递触发信号;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唤醒指令进入第二工作状态;若确定所述唤醒指令为所述触发信号,则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并向外发送施控报文,并在所述施控报文发送完毕后的指定时间内,进入第一工作状态;
其中,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具有指定状态,则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一休眠状态,否则,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二休眠状态;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所述第一休眠状态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休眠状态下的功耗,且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由所述第一休眠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大于由所述第二休眠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的功耗;所述指定状态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报文发射时间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N,N的取值为[4,6]。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开关,在无线开关的常态下,将通信处理模块设置为第二休眠状态,在接收到唤醒指令后由第二休眠状态切换进入第二工作状态,功耗最低,可以降低开关的待机和运行功耗,延长无线开关电池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若通信处理模块具有指定状态,则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一休眠状态,否则,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二休眠状态;指定状态为: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与第二工作状态下报文发射时间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N,N的取值为[4,6]。由于在指定状态下,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远远大于第二工作状态下报文发射时间,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无线开关的待机功耗,延长无线开关电池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按键包括厚壁区域和位于厚壁区域中的薄壁区域,所述薄壁区域中设有抵接臂,所述厚壁区域的厚度大于薄壁区域,所述感应模块的位置匹配于所述抵接臂的位置,当所述薄壁区域被挤压触发所述感应模块时,检测到所述按键被按下。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厚壁区域实现按键的固定,并且支撑薄壁区域,通过薄壁区域产生形变量,从而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实现对开关部件的有效触发,且自带恢复力,可以实现自恢复;且薄壁区域本身或者设置抵接臂就可以触发开关部件,通过薄壁区域与厚壁区域一体成型,节约了生产工序和成本,并且薄壁区域和厚壁区域连接部分密封良好,防水防尘。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以通信处理模块为芯片为例,参阅图4-图8,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开关1包括控制板3和电池72,控制板3上集成有芯片,无线开关1包括按键1和底壳2,按键1和底壳2形成一腔体,按键1的内壁设有凹槽114,凹槽114内设有密封件4,底壳2的边沿深入凹槽114并挤压密封件4,以密封按键1和底壳2,按键1包括厚壁区域112和位于厚壁区域112中的薄壁区域111,薄壁区域111中设有抵接臂13,厚壁区域112的厚度大于薄壁区域111,控制板3对应抵接臂13的位置设有开关部件5,当薄壁区域111被挤压触发开关部件5时,检测到按键1被按下。
无线开关1包括按键1、底壳2、控制板3和密封件4。密封件4与按键1和底壳2配合,形成密封腔;控制板3位于密封腔内,控制板3连接有开关部件5;按键1受到外力时抵压并触发开关部件5。控制板3上设有发光部件61和聚光部件62。
发光部件61连接在控制板3上,一般使发光部件61对应的发光区域位于薄壁区域范围内,以便更有利于光线的透出。发光部件61可以是LED,聚光部件62可以是环形泡棉。环形泡棉贴附于PCB上,将LED围住,可起聚光作用。按压按键1中间区域时可触发开关部件5,此时发射器会发出信号,同时LED会亮灯,LED发出的光通过环形泡棉的聚光作用,直接透过按键1的薄壁来透光,不需要额外的导光柱,同时也能达到比较好的防水效果。
按键1包括薄壁区域111和厚壁区域112;薄壁区域111位于厚壁区域112内,薄壁区域111中部设有抵接臂13,该按键1包括按键面板11和按键侧壁12,按键面板11包含薄壁区域111和厚壁区域112,按键侧壁12和厚壁区域112一起也可以称为厚壁区域,在按压包括抵接臂13区域在内的薄壁区域时111,触发开关部件5。
密封件4与按键1和底壳2配合形成密封腔,以便实现有效的防水密封。可以通过按键1和底壳2组装后挤压密封圈,形成防水密封。防水密封的一种设计方式:按键的面板内侧和按键侧壁形成凹槽;密封件4安放在凹槽内,按键1和底壳2卡合时,底壳侧壁压紧密封件4,形成密封腔。这种方式将密封件4安放在按键1上,通过底壳2压紧密封件4,实现防水密封。
底壳2和按键1通过扣合卡扣和/或防脱松卡扣扣合。按键1侧壁设有装配卡槽14和固定卡钩15,底壳2设有装配卡钩23、弹性卡钩24以及卡钩孔25。
本申请实施例中按键1为一种薄壁按键,通过薄壁按键实现轻触即可触发开关部件的功能,开关部件也可以是一种轻触开关。即通过增加密封件,比如防水胶条、胶圈等,使按键的固定部和信号发射器底壳之间形成密封,实现防水无需额外的防水设计,结构简单可靠。该信号发射器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拆装容易,便于用户更换或维修内部零部件,卡合紧密,不易松动,且防水性能良好。通过薄壁按键的设计以及防水密封圈,实现了简单可靠的防水防尘功能。
参阅图9-图10,在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的另一实施例中,无线开关包括按键1a、控制板3a、底壳2a、电池72a以及密封件(图中未示出)。;与上述方案不同之处在于其按键1a是方形或长方形的,而不是圆形的。相应的,底壳2a、控制板3a等也相应的是方形的。按键上有多个薄壁区域111a,对应设置有多个抵接臂13a,控制板3a上对应设置有多个开关部件5a,每个抵接臂在所在薄壁区域111a被按压时可以触发对应的开关部件5a。按键1a包括按键侧壁12a。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若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一休眠状态,则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随机存取存储器断电;若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二休眠状态,则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一工作状态时,保留所述随机存取存储器中的至少部分数据。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响应于唤醒指令进入第二工作状态之后,还用于:
若判断所述唤醒指令为定时信号,则获取所述供电模块的电量信息,并向外发送状态报文,所述状态报文表征了所述电量信息。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判断所述唤醒指令是否为定时信号之前,判断所述唤醒指令是否为触发信号。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并向外发送施控报文,还用于:
确定所述按键的当前状态,若所述按键为释放状态,则判断所述按键在指定时间内的操控动作类型,并发出对应的施控报文。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并向外发送施控报文,包括:
判断所述按键在指定时间内的操控动作类型,根据所述操控动作类型向外发送第二施控报文和/或第三施控报文;其中,所述第二施控报文是所述按键响应于所述第二操控动作类型生成的,所述第三施控报文是所述按键响应于所述第三操控动作类型生成的;所述第二操控动作类型和第三操控动作类型的以下至少之一是有区别的:下按次数、释放次数、下按时长;
和/或,
判断所述无线开关是否加入指定网络;若是,则向外发送第二施控报文;否则,向外发送第二施控报文和/或第三施控报文;其中,所述第二施控报文和所述第三施控报文所指向的接收对象不同。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控动作类型还包括第一操控动作类型,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发送第二施控报文、第三施控报文之前或者同时,发送第一施控报文;所述第一施控报文用于指示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被唤醒,且所述第一施控报文是所述按键响应于所述第一操控动作类型生成的。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
若生成的报文是第一施控报文和/或第二施控报文,则将所述第一施控报文写入预设的上报事件队列;
若生成的报文是第三施控报文,则在确定所述无线开关加入指定网络后,将所述第三施控报文写入所述上报事件队列;
根据所述上报事件队列,向外发送对应的报文。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上报事件队列,向外发送对应的报文时,还用于:
获取上报序列标识,所述上报序列标识用于标识所述上报事件队列中的不同报文;
基于所述上报序列标识,向外发送所述上报事件队列中的报文。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开关还包括目标存储器,所述目标存储器为掉电后不丢失数据的存储器;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响应于唤醒指令进入第二工作状态后,还用于:
获取生成的初始序列标识,所述初始序列标识被存储至所述随机存取存储器;
在向外发送所述上报事件队列中的报文之前,更新所述初始序列标识,并将更新后的所述初始序列标识作为上报序列标识存储至所述目标存储器。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报序列标识中包括去重部;所述上报序列标识的去重部与所述初始序列标识的去重部的内容不同。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
若收到将所述初始序列标识写入所述目标存储器的写入请求,则不响应所述写入请求。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上报事件队列,向外发送对应的报文时,还用于:
在第一时段内通过指定通信通道向外发送所述上报事件队列中的第一施控报文;在第二时段内通过所述指定通信通道向外发送所述第二施控报文;和/或在第三时段内通过所述指定通信通道向外发送所述第三施控报文;
其中,所述第一时段、第二时段、第三时段不同。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施控报文和/或第三施控报文中承载有连接扫描控制参数,所述连接扫描控制参数用于指示所述无线开关当前不可连接和/或不可扫描。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所述施控报文发送完毕后的指定时间内,进入第一工作状态时,还用于:
向外发送施控报文之后,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没有活动任务,判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二预设周期内是否检测到按键被按下;
若所述第二预设周期内未检测到按键被按下,则将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由所述第二工作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
检测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是否广播;
检测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是否处于连接态;
若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没有广播,和/或未处于连接态,则确定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没有活动任务。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检测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是否处于连接态时,具体用于:
检测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是否处于蓝牙GATT协议连接态;
若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未处于蓝牙GATT协议连接态,则确定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未处于连接态。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检测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是否广播之前,还用于:
对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进行锁定,以使得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进入休眠锁定状态,所述休眠锁定状态下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可设置进入所述第二休眠状态,无法设置进入所述第一休眠状态。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由所述第二工作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之前,还用于:
确定所述无线开关当前仅有一个定时任务开启,所述定时任务用于周期性地生成定时信号,以周期性地唤醒所述通信处理模块。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响应于唤醒指令进入第二工作状态之后,还用于:
若判断所述唤醒指令不为触发信号和定时信号,则将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由所述第二工作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休眠状态;
保持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所述第二休眠状态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供电模块的稳定电量信息;
向外发送包括所述稳定电量信息的状态报文。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向外发送包括所述稳定电量信息的状态报文之前,还用于:
确认所述无线开关已配网;
若所述无线开关未配网,则向外广播配网报文;
若获取到指定设备基于所述广播配网报文返回的的设备添加请求,则响应于所述按键受到的目标操控生成确认报文,所述确认报文表征了所述无线开关和/或所述目标操控;
向外发送所述确认报文;
接收所述指定设备基于所述确认报文返回的连接入网请求,并根据所述连接入网请求加入所述指定设备对应的网络。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
若接收到指定设备发送的连接入网请求,将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设置为连接锁定状态,在所述连接锁定状态下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无法进入所述第一工作状态;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对所述无线开关配网完成之后,还用于:
解除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的连接锁定状态,以使得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能够进入所述第一工作状态。
以上所涉及的技术名词、技术特征、可选实施方式与技术效果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理解,对于重复的内容,在此不再累述。
为了更好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开关,在无线开关基础之上,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如图11所示,为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该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包括:
1101、无线开关响应于唤醒指令进入第二工作状态。
1102、若确定所述唤醒指令为触发信号,则所述无线开关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并向外发送施控报文,并在所述施控报文发送完毕后的指定时间内,进入第一工作状态;所述触发信号是响应于所述无线开关的按键受到的外部操控而生成的;
其中,若所述无线开关具有指定状态,则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一休眠状态,否则,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二休眠状态;所述无线开关在所述第一休眠状态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休眠状态下的功耗,且所述无线开关由所述第一休眠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大于由所述第二休眠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所述无线开关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的功耗;所述指定状态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报文发射时间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N,N的取值为[4,6]。
本申请提供的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可以在无线开关的第一工作状态下,响应于唤醒指令进入第二工作状态;若确定唤醒指令为触发信号,则根据触发信号生成并向外发送施控报文,并在施控报文发送完毕后的指定时间内,进入第一工作状态。由于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一休眠状态下的功耗小于在第二休眠状态下的功耗,且通信处理模块由第一休眠状态切换为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大于由第二休眠状态切换为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的功耗小于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的功耗。因此,本申请在无线开关的常态下,将通信处理模块设置为第二休眠状态,在接收到唤醒指令后由第二休眠状态切换进入第二工作状态,功耗最低,可以降低开关的待机和运行功耗,延长无线开关电池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若通信处理模块具有指定状态,则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一休眠状态,否则,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二休眠状态;指定状态为: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与第二工作状态下报文发射时间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N,N的取值为[4,6]。由于在指定状态下,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远远大于第二工作状态下报文发射时间,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无线开关的待机功耗,延长无线开关电池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开关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若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一休眠状态,则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随机存取存储器断电;若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二休眠状态,则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工作状态时,保留所述随机存取存储器中的至少部分数据。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响应于唤醒指令进入第二工作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判断所述唤醒指令为定时信号,则获取所述供电模块的电量信息,并向外发送状态报文,所述状态报文表征了所述电量信息。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判断所述唤醒指令是否为定时信号之前,判断所述唤醒指令是否为触发信号。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若确定所述唤醒指令为所述触发信号,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并向外发送施控报文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按键的当前状态,若所述按键为释放状态,则判断所述按键在指定时间内的操控动作类型,并发出对应的施控报文。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并向外发送施控报文,包括:
判断所述按键在指定时间内的操控动作类型,根据所述操控动作类型向外发送第二施控报文和/或第三施控报文;其中,所述第二施控报文是所述按键响应于所述第二操控动作类型生成的,所述第三施控报文是所述按键响应于所述第三操控动作类型生成的;所述第二操控动作类型和第三操控动作类型的以下至少之一是有区别的:下按次数、释放次数、下按时长;
和/或,
判断所述无线开关是否加入指定网络;若所述无线开关未加入指定网络,则向外发送第二施控报文;否则,向外发送第二施控报文和/或第三施控报文;其中,所述第二施控报文和所述第三施控报文所指向的接收对象不同。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控动作类型还包括第一操控动作类型,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发送第二施控报文、第三施控报文之前或者同时,发送第一施控报文;所述第一施控报文用于指示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被唤醒,且所述第一施控报文是所述按键响应于所述第一操控动作类型生成的。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1201~1203:
1201、若生成的报文是第一施控报文和/或第二施控报文,则将所述第一施控报文写入预设的上报事件队列。
1202、若生成的报文是第三施控报文,则在确定所述无线开关加入指定网络后,将所述第三施控报文写入所述上报事件队列。
1203、根据所述上报事件队列,向外发送对应的报文。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步骤1203中根据所述上报事件队列,向外发送对应的报文时,所述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1301~1302:
1301、获取上报序列标识,所述上报序列标识用于标识所述上报事件队列中的不同报文。
1302、基于所述上报序列标识,向外发送所述上报事件队列中的报文。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开关还包括目标存储器,所述目标存储器为掉电后不丢失数据的存储器;所述响应于唤醒指令进入第二工作状态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生成的初始序列标识,所述初始序列标识被存储至所述随机存取存储器;
在向外发送所述上报事件队列中的报文之前,更新所述初始序列标识,并将更新后的所述初始序列标识作为上报序列标识存储至所述目标存储器。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报序列标识中包括去重部;所述上报序列标识的去重部与所述初始序列标识的去重部的内容不同。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收到将所述初始序列标识写入所述目标存储器的写入请求,则不响应所述写入请求。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上报事件队列,向外发送对应的报文时,还包括:
在第一时段内通过指定通信通道向外发送所述上报事件队列中的第一施控报文;在第二时段内通过所述指定通信通道向外发送所述第二施控报文;和/或在第三时段内通过所述指定通信通道向外发送所述第三施控报文;
其中,所述第一时段、第二时段、第三时段不同。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施控报文和/或第三施控报文中承载有连接扫描控制参数,所述连接扫描控制参数用于指示所述无线开关当前不可连接和/或不可扫描。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施控报文发送完毕后的指定时间内,进入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外发送施控报文之后,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没有活动任务,判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二预设周期内是否检测到按键被按下;
若所述第二预设周期内未检测到按键被按下,则将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由所述第二工作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是否广播;
检测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是否处于连接态;
若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没有广播,和/或未处于连接态,则确定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没有活动任务。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检测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是否处于连接态,具体包括:
检测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是否处于蓝牙GATT协议连接态;
若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未处于蓝牙GATT协议连接态,则确定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未处于连接态。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检测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是否广播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进行锁定,以使得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进入休眠锁定状态,所述休眠锁定状态下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可设置进入所述第二休眠状态,无法设置进入所述第一休眠状态。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由所述第二工作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无线开关当前仅有一个定时任务开启,所述定时任务用于周期性地生成定时信号,以周期性地唤醒所述通信处理模块。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响应于唤醒指令进入第二工作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判断所述唤醒指令不为触发信号和定时信号,则将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由所述第二工作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休眠状态;
保持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所述第二休眠状态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供电模块的稳定电量信息;
向外发送包括所述稳定电量信息的状态报文。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向外发送包括所述稳定电量信息的状态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1401~1405:
1401、确认所述无线开关已配网;
1402、若所述无线开关未配网,则向外广播配网报文;
1403、若获取到指定设备基于所述广播配网报文返回的的设备添加请求,则响应于所述按键受到的目标操控生成确认报文,所述确认报文表征了所述无线开关和/或所述目标操控;
1404、向外发送所述确认报文;
1405、接收所述指定设备基于所述确认报文返回的连接入网请求,并根据所述连接入网请求加入所述指定设备对应的网络。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指定设备发送的连接入网请求,将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设置为连接锁定状态,在所述连接锁定状态下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无法进入所述第一工作状态;
所述在对所述无线开关配网完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解除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的连接锁定状态,以使得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能够进入所述第一工作状态。
以上所涉及的技术名词、技术特征、可选实施方式与技术效果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理解,对于重复的内容,在此不再累述。
如图15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无线开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
该无线开关可以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1501、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502、电源1503和输入单元1504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中示出的无线开关结构并不构成对无线开关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处理器1501是该无线开关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无线开关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5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502内的数据,执行无线开关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无线开关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5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15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优选的,处理器1501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501中。
存储器15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5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502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5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无线开关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5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1502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1501对存储器1502的访问。
无线开关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503,优选的,电源1503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5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1503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该无线开关还可包括输入单元1504,该输入单元1504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
尽管未示出,无线开关还可以包括显示单元等,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无线开关中的处理器1501会按照如下的指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应的可执行文件加载到存储器1502中,并由处理器1501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502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上述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指令来完成,或通过指令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指令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由处理器进行加载和执行。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无线开关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例如,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进行加载可以执行上述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单元或结构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单元或结构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各个操作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无线开关、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及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40)

1.一种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通信处理模块、至少一个按键与至少一个感应模块;
所述供电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以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供电;
所述按键能够响应于外部操控而触发对应的感应模块;
所述感应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以在被触发时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传递触发信号;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用于:
响应于唤醒指令进入第二工作状态;
若确定所述唤醒指令为所述触发信号,则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并向外发送施控报文,并在所述施控报文发送完毕后的指定时间内,进入第一工作状态;
其中,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具有指定状态,则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一休眠状态,否则,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二休眠状态;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所述第一休眠状态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休眠状态下的功耗,且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由所述第一休眠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大于由所述第二休眠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的功耗;所述指定状态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报文发射时间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N,N的取值为[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若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一休眠状态,则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随机存取存储器断电;若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二休眠状态,则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一工作状态时,保留所述随机存取存储器中的至少部分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响应于唤醒指令进入第二工作状态之后,还用于:
若判断所述唤醒指令为定时信号,则获取所述供电模块的电量信息,并向外发送状态报文,所述状态报文表征了所述电量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判断所述唤醒指令是否为定时信号之前,判断所述唤醒指令是否为触发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若确定所述唤醒指令为所述触发信号,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并向外发送施控报文时,还用于:
确定所述按键的当前状态,若所述按键为释放状态,则判断所述按键在指定时间内的操控动作类型,并发出对应的施控报文。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并向外发送施控报文,包括:
判断所述按键在指定时间内的操控动作类型,根据所述操控动作类型向外发送第二施控报文和/或第三施控报文;其中,所述第二施控报文是所述按键响应于所述操控动作类型中的第二操控动作类型生成的,所述第三施控报文是所述按键响应于所述操控动作类型中的第三操控动作类型生成的;所述第二操控动作类型和第三操控动作类型的以下至少之一是有区别的:下按次数、释放次数、下按时长;
和/或,
判断所述无线开关是否加入指定网络;若所述无线开关未加入指定网络,则向外发送第二施控报文;否则,向外发送第二施控报文和/或第三施控报文;其中,所述第二施控报文和所述第三施控报文所指向的接收对象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动作类型还包括第一操控动作类型,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发送第二施控报文、第三施控报文之前或者同时,发送第一施控报文;所述第一施控报文用于指示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的唤醒事件,且所述第一施控报文是所述按键响应于所述第一操控动作类型生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
若生成的报文是第一施控报文和/或第二施控报文,则将所述第一施控报文写入预设的上报事件队列;
若生成的报文是第三施控报文,则在确定所述无线开关加入指定网络后,将所述第三施控报文写入所述上报事件队列;
根据所述上报事件队列,向外发送对应的报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上报事件队列,向外发送对应的报文时,还用于:
获取上报序列标识,所述上报序列标识用于标识所述上报事件队列中的不同报文;
基于所述上报序列标识,向外发送所述上报事件队列中的报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所述无线开关还包括目标存储器,所述目标存储器为掉电后不丢失数据的存储器;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响应于唤醒指令进入第二工作状态后,还用于:
获取生成的初始序列标识,所述初始序列标识被存储至所述随机存取存储器;
在向外发送所述上报事件队列中的报文之前,更新所述初始序列标识,并将更新后的所述初始序列标识作为上报序列标识存储至所述目标存储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序列标识中包括去重部;所述上报序列标识的去重部与所述初始序列标识的去重部的内容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
若收到将所述初始序列标识写入所述目标存储器的写入请求,则不响应所述写入请求。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上报事件队列,向外发送对应的报文时,还用于:
在第一时段内通过指定通信通道向外发送所述上报事件队列中的第一施控报文;在第二时段内通过所述指定通信通道向外发送所述第二施控报文;和/或在第三时段内通过所述指定通信通道向外发送所述第三施控报文;
其中,所述第一时段、第二时段、第三时段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施控报文和/或第三施控报文中承载有连接扫描控制参数,所述连接扫描控制参数用于指示所述无线开关当前不可连接和/或不可扫描。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所述施控报文发送完毕后的指定时间内,进入第一工作状态时,还用于:
向外发送施控报文之后,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没有活动任务,判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二预设周期内是否检测到按键被按下;
若所述第二预设周期内未检测到按键被按下,则将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由所述第二工作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
检测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是否广播;
检测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是否处于连接态;
若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没有广播,和/或未处于连接态,则确定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没有活动任务。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检测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是否处于连接态时,具体用于:
检测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是否处于蓝牙GATT协议连接态;
若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未处于蓝牙GATT协议连接态,则确定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未处于连接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检测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是否广播之前,还用于:
对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进行锁定,以使得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进入休眠锁定状态,所述休眠锁定状态下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可设置进入所述第二休眠状态,无法设置进入所述第一休眠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由所述第二工作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之前,还用于:
确定所述无线开关当前仅有一个定时任务开启,所述定时任务用于周期性地生成定时信号,以周期性地唤醒所述通信处理模块。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响应于唤醒指令进入第二工作状态之后,还用于:
若判断所述唤醒指令不为触发信号和定时信号,则将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由所述第二工作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休眠状态;
保持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所述第二休眠状态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供电模块的稳定电量信息;
向外发送包括所述稳定电量信息的状态报文。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向外发送包括所述稳定电量信息的状态报文之前,还用于:
确认所述无线开关已配网;
若所述无线开关未配网,则向外广播配网报文;
若获取到指定设备基于所述广播配网报文返回的设备添加请求,则响应于所述按键受到的目标操控生成确认报文,所述确认报文表征了所述无线开关和/或所述目标操控;
向外发送所述确认报文;
接收所述指定设备基于所述确认报文返回的连接入网请求,并根据所述连接入网请求加入所述指定设备对应的网络。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
若接收到指定设备发送的连接入网请求,将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设置为连接锁定状态,在所述连接锁定状态下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无法进入所述第一工作状态;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对所述无线开关配网完成之后,还用于:
解除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的连接锁定状态,以使得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能够进入所述第一工作状态。
23.一种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通信处理模块、底壳、至少一个按键与至少一个感应模块;
所述按键与所述底壳之间密封连接,以形成一密封腔体;供电模块、通信处理模块和感应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密封腔体;
所述供电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以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供电;所述按键能够响应于外部操控而触发对应的感应模块;所述感应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以在被触动时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传递触发信号;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用于:
响应于唤醒指令进入第二工作状态;
若确定所述唤醒指令为所述触发信号,则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并向外发送施控报文,并在所述施控报文发送完毕后的指定时间内,进入第一工作状态;
其中,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具有指定状态,则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一休眠状态,否则,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二休眠状态;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所述第一休眠状态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休眠状态下的功耗,且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由所述第一休眠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大于由所述第二休眠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的功耗;所述指定状态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报文发射时间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N,N的取值为[4,6]。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包括厚壁区域和位于厚壁区域中的薄壁区域,所述薄壁区域中设有抵接臂,所述厚壁区域的厚度大于薄壁区域,所述感应模块的位置匹配于所述抵接臂的位置,当所述薄壁区域被挤压触发所述感应模块时,检测到所述按键被按下。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若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一休眠状态,则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随机存取存储器断电;若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二休眠状态,则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第一工作状态时,保留所述随机存取存储器中的至少部分数据。
26.根据权利要求23-25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并向外发送施控报文,还用于:
确定所述按键的当前状态,若所述按键为释放状态,则判断所述按键在指定时间内的操控动作类型,并发出对应的施控报文。
27.根据权利要求23-25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并向外发送施控报文,包括:
判断所述按键在指定时间内的操控动作类型,根据所述操控动作类型向外发送第二施控报文和/或第三施控报文;其中,所述第二施控报文是所述按键响应于所述操控动作类型中的第二操控动作类型生成的,所述第三施控报文是所述按键响应于所述操控动作类型中的第三操控动作类型生成的;所述第二操控动作类型和第三操控动作类型的以下至少之一是有区别的:下按次数、释放次数、下按时长;
和/或,
判断所述无线开关是否加入指定网络;若是,则向外发送第二施控报文;否则,向外发送第二施控报文和/或第三施控报文;其中,所述第二施控报文和所述第三施控报文所指向的接收对象不同。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动作类型还包括第一操控动作类型,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发送第二施控报文、第三施控报文之前或者同时,发送第一施控报文;所述第一施控报文用于指示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被唤醒,且所述第一施控报文是所述按键响应于所述第一操控动作类型生成的。
29.一种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无线开关响应于唤醒指令进入第二工作状态;
若确定所述唤醒指令为触发信号,则所述无线开关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并向外发送施控报文,并在所述施控报文发送完毕后的指定时间内,进入第一工作状态;所述触发信号是响应于所述无线开关的按键受到的外部操控而生成的;
其中,若所述无线开关具有指定状态,则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一休眠状态,否则,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二休眠状态;所述无线开关在所述第一休眠状态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休眠状态下的功耗,且所述无线开关由所述第一休眠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大于由所述第二休眠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功耗;所述无线开关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的功耗;所述指定状态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报文发射时间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N,N的取值为[4,6]。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开关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若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一休眠状态,则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随机存取存储器断电;若所述第一工作状态被配置为第二休眠状态,则所述无线开关在第一工作状态时,保留所述随机存取存储器中的至少部分数据。
31.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确定所述唤醒指令为所述触发信号,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并向外发送施控报文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按键的当前状态,若所述按键为释放状态,则判断所述按键在指定时间内的操控动作类型,并发出对应的施控报文。
32.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生成并向外发送施控报文,包括:
判断所述按键在指定时间内的操控动作类型,根据所述操控动作类型向外发送第二施控报文和/或第三施控报文;其中,所述第二施控报文是所述按键响应于所述操控动作类型中的第二操控动作类型生成的,所述第三施控报文是所述按键响应于所述操控动作类型中的第三操控动作类型生成的;所述第二操控动作类型和第三操控动作类型的以下至少之一是有区别的:下按次数、释放次数、下按时长;
和/或,
判断所述无线开关是否加入指定网络;若所述无线开关未加入指定网络,则向外发送第二施控报文;否则,向外发送第二施控报文和/或第三施控报文;其中,所述第二施控报文和所述第三施控报文所指向的接收对象不同。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开关包括通信处理模块;所述操控动作类型还包括第一操控动作类型,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发送第二施控报文、第三施控报文之前或者同时,发送第一施控报文;所述第一施控报文用于指示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被唤醒,且所述第一施控报文是所述按键响应于所述第一操控动作类型生成的。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生成的报文是第一施控报文和/或第二施控报文,则将所述第一施控报文写入预设的上报事件队列;
若生成的报文是第三施控报文,则在确定所述无线开关加入指定网络后,将所述第三施控报文写入所述上报事件队列;
根据所述上报事件队列,向外发送对应的报文。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报事件队列,向外发送对应的报文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上报序列标识,所述上报序列标识用于标识所述上报事件队列中的不同报文;
基于所述上报序列标识,向外发送所述上报事件队列中的报文。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所述无线开关还包括目标存储器,所述目标存储器为掉电后不丢失数据的存储器;所述响应于唤醒指令进入第二工作状态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生成的初始序列标识,所述初始序列标识被存储至所述随机存取存储器;
在向外发送所述上报事件队列中的报文之前,更新所述初始序列标识,并将更新后的所述初始序列标识作为上报序列标识存储至所述目标存储器。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序列标识中包括去重部;所述上报序列标识的去重部与所述初始序列标识的去重部的内容不同。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收到将所述初始序列标识写入所述目标存储器的写入请求,则不响应所述写入请求。
39.一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8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开关、智能控制器、电子设备;所述无线开关与所述智能控制器均能够在加入指定网络后与所述电子设备通信;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终端和/或网关,所述指定网络包括所述网关对应的网络;
所述无线开关用于:在受到外部操控时生成并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施控报文;
所述电子设备用于:在收到所述施控报文后,根据所述施控报文生成对应的控制信息,并向与所述无线开关关联的智能控制器发送所述控制信息;
所述智能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息,并执行所述控制信息所指向的控制结果。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之一智能控制器在与所述无线开关配对后,能够直接接收所述无线开关发送的已配对施控报文而执行所述已配对施控报文所指向的控制结果。
CN202210626145.7A 2022-06-02 2022-06-02 无线开关、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及控制系统 Active CN1150194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29612.9A CN117994960A (zh) 2022-06-02 2022-06-02 无线开关、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及控制系统
CN202210626145.7A CN115019494B (zh) 2022-06-02 2022-06-02 无线开关、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及控制系统
CN202410330625.8A CN118038655A (zh) 2022-06-02 2022-06-02 无线开关、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及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6145.7A CN115019494B (zh) 2022-06-02 2022-06-02 无线开关、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及控制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29612.9A Division CN117994960A (zh) 2022-06-02 2022-06-02 无线开关、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及控制系统
CN202410330625.8A Division CN118038655A (zh) 2022-06-02 2022-06-02 无线开关、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及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9494A CN115019494A (zh) 2022-09-06
CN115019494B true CN115019494B (zh) 2024-02-06

Family

ID=8307301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26145.7A Active CN115019494B (zh) 2022-06-02 2022-06-02 无线开关、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及控制系统
CN202410330625.8A Pending CN118038655A (zh) 2022-06-02 2022-06-02 无线开关、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及控制系统
CN202410329612.9A Pending CN117994960A (zh) 2022-06-02 2022-06-02 无线开关、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及控制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30625.8A Pending CN118038655A (zh) 2022-06-02 2022-06-02 无线开关、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及控制系统
CN202410329612.9A Pending CN117994960A (zh) 2022-06-02 2022-06-02 无线开关、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及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50194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81744B (zh) * 2023-07-11 2024-03-01 北京和欣运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半双工总线的按键事件扫描方法、网关和终端

Citation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0796A (zh) * 2003-03-12 2004-09-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加快操作系统的引导方法
CN101959311A (zh) * 2009-07-17 2011-01-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4657057A (zh) * 2015-01-06 2015-05-2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终端唤醒方法及装置
CN105404378A (zh) * 2014-09-15 2016-03-16 丰唐物联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环及智能手环的节电方法
CN106341733A (zh) * 2016-10-20 2017-01-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智能电视电源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375396A (zh) * 2016-08-30 2017-02-01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智能终端休眠与唤醒的方法及装置
JP2017097460A (ja) * 2015-11-19 2017-06-0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800739A (zh) * 2016-09-05 2018-03-1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终端通讯方法、车载终端、车辆和车辆系统
CN108377484A (zh) * 2018-02-01 2018-08-0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控制器功耗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038784A (zh) * 2018-08-01 2018-12-18 深圳硕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控制器的低功耗休眠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9565749A (zh) * 2017-03-21 2019-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休眠机制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600765A (zh) * 2017-09-30 2019-04-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休眠、唤醒控制方法、装置、du、cu和存储介质
WO2019179359A1 (zh) * 2018-03-21 2019-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677903A (zh) * 2019-10-28 2020-01-1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设备的休眠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和系统以及无线接入设备
CN111007781A (zh) * 2019-12-27 2020-04-14 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监测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262914A (zh) * 2020-01-10 2020-06-09 内蒙古显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力井环境的监测设备及监测系统
WO2020133495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管理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CN112208470A (zh) * 2020-12-11 2021-01-12 智道网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设备低功耗的方法及车载终端
CN112530056A (zh) * 2020-11-18 2021-03-19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降低智能门锁功耗的方法、智能门锁和存储介质
CN112764812A (zh) * 2021-01-12 2021-05-0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3300473A (zh) * 2021-06-22 2021-08-24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控制器及其处理方法、控制系统
CN113410971A (zh) * 2021-05-16 2021-09-17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自发电开关及其处理方法、控制系统
CN113438564A (zh) * 2021-06-22 2021-09-24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系统、终端的处理方法、无线开关及其处理方法
CN113433841A (zh) * 2021-05-16 2021-09-24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自发电无线开关、受控设备与控制系统
CN114035477A (zh) * 2021-11-11 2022-02-11 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唤醒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2089494A1 (zh) * 2020-10-30 2022-05-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442788A (zh) * 2022-04-08 2022-05-06 北京智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芯片的低功耗系统、低功耗管理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501598A (zh) * 2020-11-13 2022-05-13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休眠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20955B (en) * 2003-03-11 2004-09-11 Acer Inc Computer system being operated under multiple operation modes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US8576762B2 (en) * 2009-09-08 2013-11-05 Apple Inc. Power management of a radio data transceiver
CN107367948B (zh) * 2016-05-13 2020-08-28 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智能开关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21086B (zh) * 2019-10-30 2022-1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网关、终端和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0796A (zh) * 2003-03-12 2004-09-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加快操作系统的引导方法
CN101959311A (zh) * 2009-07-17 2011-01-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5404378A (zh) * 2014-09-15 2016-03-16 丰唐物联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环及智能手环的节电方法
CN104657057A (zh) * 2015-01-06 2015-05-2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终端唤醒方法及装置
JP2017097460A (ja) * 2015-11-19 2017-06-0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375396A (zh) * 2016-08-30 2017-02-01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智能终端休眠与唤醒的方法及装置
CN107800739A (zh) * 2016-09-05 2018-03-1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终端通讯方法、车载终端、车辆和车辆系统
CN106341733A (zh) * 2016-10-20 2017-01-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智能电视电源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565749A (zh) * 2017-03-21 2019-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休眠机制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600765A (zh) * 2017-09-30 2019-04-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休眠、唤醒控制方法、装置、du、cu和存储介质
CN108377484A (zh) * 2018-02-01 2018-08-0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控制器功耗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19179359A1 (zh) * 2018-03-21 2019-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038784A (zh) * 2018-08-01 2018-12-18 深圳硕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控制器的低功耗休眠装置、系统及方法
WO2020133495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管理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CN110677903A (zh) * 2019-10-28 2020-01-1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设备的休眠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和系统以及无线接入设备
WO2021082577A1 (zh) * 2019-10-28 2021-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设备的休眠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和系统以及无线接入设备
CN111007781A (zh) * 2019-12-27 2020-04-14 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监测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262914A (zh) * 2020-01-10 2020-06-09 内蒙古显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力井环境的监测设备及监测系统
WO2022089494A1 (zh) * 2020-10-30 2022-05-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501598A (zh) * 2020-11-13 2022-05-13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休眠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30056A (zh) * 2020-11-18 2021-03-19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降低智能门锁功耗的方法、智能门锁和存储介质
CN112208470A (zh) * 2020-12-11 2021-01-12 智道网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设备低功耗的方法及车载终端
CN112764812A (zh) * 2021-01-12 2021-05-0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3410971A (zh) * 2021-05-16 2021-09-17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自发电开关及其处理方法、控制系统
CN113433841A (zh) * 2021-05-16 2021-09-24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自发电无线开关、受控设备与控制系统
CN113300473A (zh) * 2021-06-22 2021-08-24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控制器及其处理方法、控制系统
CN113438564A (zh) * 2021-06-22 2021-09-24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系统、终端的处理方法、无线开关及其处理方法
CN114035477A (zh) * 2021-11-11 2022-02-11 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唤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442788A (zh) * 2022-04-08 2022-05-06 北京智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芯片的低功耗系统、低功耗管理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汇聚节点的本地时钟和传感器节点的RTC时钟同步校准的方法;裴旭明;李文艳;朱正航;康凯;;计算机科学(第02期);第117-122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SoC休眠唤醒机制的设计实现;艾金鹏 等;微电子学与计算机;第26卷(第06期);第137-14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9494A (zh) 2022-09-06
CN117994960A (zh) 2024-05-07
CN118038655A (zh) 202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91548B2 (ja) 装置のピア・ツー・ピアネットワークとの接続
US9774637B2 (en) Method of establishing control relationships, configuration device, networke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1028512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aking up devices in batches, and device
CN102523402B (zh) 智能电视遥控器的省电方法及智能电视遥控器
US946262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ed bluetooth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s using dynamic broadcasting schedule
CA2973755C (en) Low power battery mode for wireless-enabled device prior to commissioning
US8199687B2 (en)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terminal having function of controlling electric power consumption
CN109982417B (zh) 传感器控制方法、传感器控制装置、传感器及存储介质
CN107534941B (zh) 用于网络上的通信的系统
CN115019494B (zh) 无线开关、无线开关的处理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8712740B (zh) 一种蓝牙低功耗连接方法和装置
CN110278135B (zh) 设备位置查找方法、装置、网关及存储介质
CN109788536B (zh) 传感器控制方法、传感器控制装置、传感器及存储介质
JP2009055301A (ja) ワイヤレス・センサ・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10932349B1 (en)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commissioning using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sensors
CN113014898B (zh) 投影仪唤醒控制方法、投影仪及可读存储介质
KR101499307B1 (ko) 액티브 상태와 슬립 상태 간을 천이함으로써 전력 절약을 구현하는 무선 개인 영역 네트워크 (pan) 조정자
US2007029654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a home-automation installation
US9357497B2 (en) Controlling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a receiving unit
CN111586659A (zh) 基于Sub-G网络的节点工作模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794610B (zh) 网关通讯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22330A (zh) 一种无线传感网络通信系统
EP2864972B1 (en) Methods, devices,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between nodes
US9105179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a home-automation installation
CN215813231U (zh) 一种检测装置及新能源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