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8013A - 数据加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加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8013A
CN114258013A CN202010951621.3A CN202010951621A CN114258013A CN 114258013 A CN114258013 A CN 114258013A CN 202010951621 A CN202010951621 A CN 202010951621A CN 114258013 A CN114258013 A CN 1142580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data
service platform
esim card
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516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58013B (zh
Inventor
赵东辉
韩来硕
刘明琪
白静
梁淳
薛绍龙
李春阳
张炳东
李强
高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5162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580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58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80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580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80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97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time stamps, e.g. generation of time stam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的数据加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蓝牙通信,第一终端设备与加密服务平台进行通信,方法包括:向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第一密钥获取请求,第一密钥获取请求包括:第一时间戳信息和eSIM卡标识信息,以使加密服务平台根据eSIM卡标识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一密钥数据,并将第一密钥数据与第一时间戳信息进行关联存储;接收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的第一密钥数据;根据第一密钥数据对eSIM卡数据进行加密,形成eSIM卡数据密文;将eSIM卡数据密文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保证密钥的正确性和随机性,从而利用上述密钥数据对数据进行安全可靠地加密。

Description

数据加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加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用户在不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共享的应用需求日益扩大。当上述数据涉及到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时,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密以保证信息安全。
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共享的方式可以是有线通信方式或无线通信方式。当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数据的传输和共享时,例如:蓝牙方式,现有的蓝牙通信在对数据进行加密的过程中,通常利用一个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生成密钥,利用该密钥对明文进行加密以得到密文并将该密文传输给需要共享的终端。
然而,上述蓝牙通信在对数据进行加密的过程中,一旦伪随机序列发生器发生错误将会导致接收方在解密的过程中无法顺利得到明文,或者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产生的密钥随机性较差可能会造成密文近似于明文导致信息泄露。因此,如何保证终端之间采用蓝牙通信传输和共享数据时安全可靠地对数据进行加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加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终端采用蓝牙通信方式进行数据加密时由于利用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生成的密钥正确率不高或随机性较差导致数据传输不够安全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加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蓝牙通信,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加密服务平台进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向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第一密钥获取请求,所述第一密钥获取请求包括:第一时间戳信息和eSIM卡标识信息,以使所述加密服务平台根据所述eSIM卡标识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一密钥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密钥数据与所述第一时间戳信息进行关联存储;
接收所述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的所述第一密钥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密钥数据对eSIM卡数据进行加密,形成eSIM卡数据密文;
将所述eSIM卡数据密文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向所述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第一GPS信息,以使所述加密服务平台根据所述第一GPS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GPS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是否成功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加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蓝牙通信,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加密服务平台进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eSIM卡数据密文;
向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第二密钥获取请求,所述第二密钥获取请求包括:第二时间戳信息和eSIM卡标识信息,以使所述加密服务平台根据第一时间戳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戳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密钥获取条件,若是,则根据eSIM卡标识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密钥数据;
接收所述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的第二密钥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密钥数据对所述eSIM卡数据密文进行解密,以得到eSIM卡数据。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向所述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第二GPS信息,以使所述加密服务平台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GPS信息和所述第二GPS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是否成功连接。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终端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第四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第四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加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加密服务平台,所述加密服务平台分别与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密钥获取请求,所述第一密钥获取请求中包括:第一时间戳信息和eSIM卡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eSIM卡标识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一密钥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密钥数据与所述第一时间戳信息进行关联存储;
将第一密钥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密钥获取请求,所述第二密钥获取请求中包括:第二时间戳信息和eSIM卡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戳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密钥获取条件,若是,则根据eSIM卡标识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密钥数据;
将所述第二密钥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第一时间戳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戳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密钥获取条件之前,还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GPS信息;
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GPS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GPS信息和所述第二GPS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是否成功连接。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加密服务平台,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第七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七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加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蓝牙通信,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加密服务平台进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向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第一密钥获取请求,所述第一密钥获取请求包括:第一时间戳信息和eSIM卡标识信息,以使所述加密服务平台根据所述eSIM卡标识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一密钥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密钥数据与所述时间戳信息进行关联存储;接收所述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的第一密钥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密钥数据对eSIM卡数据进行加密,形成eSIM卡数据密文;将所述eSIM卡数据密文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加密服务平台生成与eSIM卡标识信息相关的一对密钥,并对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eSIM卡标识信息与时间戳信息进行校验进行密钥的发放,能够保证密钥的正确性和随机性,从而利用上述密钥数据对数据进行安全可靠地加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第一终端设备的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十提供的加密服务平台的框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发明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发明。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进行解释: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的一种应用场景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加密系统包括:第一终端设备10、加密服务平台11和第二终端设备12,第一终端设备10与第二终端设备12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第一终端设备10与加密服务平台11进行无线通信,第二终端设备12也与加密服务平台11进行无线通信。第一终端设备10是具有蓝牙通信功能且携带SIM卡的终端设备,例如:手机,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第二终端设备12可以是智能手表、手机等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终端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加密服务平台11为可信的第三方服务平台,用于根据相关参数生成非对称的密钥。
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10的SIM卡中存储有第一终端设备使用者用于通信的个人隐私信息,上述隐私信息在加密服务平台11上有一一映射的eSIM卡数据,以及表征该eSIM卡数据的eSIM卡标识信息。当第一终端设备10希望与第二终端设备12共享eSIM卡数据时,首先,第一终端设备10需要向加密服务平台11发送第一密钥获取请求,加密服务平台11根据第一密钥获取请求中的eSIM卡标识信息获取相应的第一密钥数据,将该第一密钥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10,同时,将第一密钥获取请求中的第一时间戳信息存储在加密服务平台11中;其次,第一终端设备10根据所述第一密钥数据对eSIM卡数据进行加密形成eSIM卡数据密文,并将该密文通过蓝牙方式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12;最后,第二终端设备12收到eSIM卡数据密文后,向加密服务平台11发送第二密钥获取请求,加密服务平台11对第二密钥获取请求中的时间戳信息进行校验,若校验成功,则向第二终端设备12发送第二密钥数据,其中,第一密钥数据和第二密钥数据为加密服务平台11根据eSIM卡标识信息事先生成并存储在平台上的一对密钥,第二终端设备12根据第二密钥数据对eSIM卡数据密文进行解密以得到eSIM卡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加密服务平台生成与eSIM卡标识信息相关的一对密钥,并对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eSIM卡标识信息与时间戳信息进行校验进行密钥的发放,能够保证密钥的正确性和随机性,从而利用上述密钥数据对数据进行安全可靠地加密和解密。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蓝牙通信,第一终端设备与加密服务平台进行通信,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01,向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第一密钥获取请求,第一密钥获取请求包括:第一时间戳信息和eSIM卡标识信息,以使加密服务平台根据eSIM卡标识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一密钥数据,并将第一密钥数据与第一时间戳信息进行关联存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向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第一密钥获取请求,第一终端设备为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且携带有SIM卡的终端设备,此处不做具体限定。第一终端设备携带的SIM卡上存储有第一终端设备的使用者的个人通信隐私信息,该隐私信息在加密服务平台上被实时记录和存储,形成了eSIM卡数据。由于eSIM卡数据涉及隐私信息,因此,在传输eSIM卡数据前需要对eSIM卡数据进行加密。
上述第一密钥获取请求中包括:第一时间戳信息和eSIM卡标识信息,其中,第一时间戳信息是指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获取请求的当前时刻,该时间戳信息方便加密服务平台用于后续向第二终端设备发放密钥时对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检验;eSIM卡标识信息是指eSIM卡数据对应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用于加密服务平台对第一终端设备发放第一密钥数据前进行校验。
步骤102,接收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的第一密钥数据。
本实施例中,在加密服务平台对步骤101中第一密钥获取请求的eSIM卡标识信息进行校验,且校验成功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与该eSIM卡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密钥数据。
步骤103,根据第一密钥数据对eSIM卡数据进行加密,形成eSIM卡数据密文。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密钥数据为一个随机比特序列,密钥的长度可以是64位,也可以是128位,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利用第一密钥数据对eSIM卡数据进行加密,此处加密算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用相应的加密算法,不做具体限定。eSIM卡数据经过加密后得到eSIM卡数据密文,由于第一密钥数据具有正确性和随机性,eSIM卡数据密文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即使,非法的接收终端能够截取到eSIM卡数据密文,也不容易破解该密文得到eSIM卡数据。
步骤104,将eSIM卡数据密文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将步骤103中加密所得到的eSIM卡数据密文通过蓝牙通信方式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加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蓝牙通信,第一终端设备与加密服务平台进行通信,方法包括:向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第一密钥获取请求,第一密钥获取请求包括:第一时间戳信息和eSIM卡标识信息,以使加密服务平台根据eSIM卡标识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一密钥数据,并将第一密钥数据与第一时间戳信息进行关联存储;接收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的第一密钥数据;根据第一密钥数据对eSIM卡数据进行加密,形成eSIM卡数据密文;将eSIM卡数据密文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加密服务平台生成与eSIM卡标识信息相关的一对密钥,并对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eSIM卡标识信息与时间戳信息进行校验进行密钥的发放,能够保证密钥的正确性和随机性,从而利用上述密钥数据对数据进行安全可靠地加密。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其中,与实施例一步骤101-步骤103相同的步骤201-203以及与实施例一步骤104相同的步骤205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1,向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第一密钥获取请求,第一密钥获取请求包括:第一时间戳信息和eSIM卡标识信息,以使加密服务平台根据eSIM卡标识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一密钥数据,并将第一密钥数据与第一时间戳信息进行关联存储。
步骤202,接收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的第一密钥数据。
步骤203,根据第一密钥数据对eSIM卡数据进行加密,形成eSIM卡数据密文。
步骤204,第一终端设备向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第一GPS信息,以使加密服务平台根据第一GPS信息和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GPS信息判断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是否成功连接。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采用蓝牙方式进行通信,个人设备的蓝牙通信距离一般不超过10米,因此,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一GPS信息发送给加密服务平台,加密服务平台根据收到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GPS信息判断希望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二终端设备是否在蓝牙通信的传输范围内,以及是否成功连接。若判断成功连接,则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的连接成功的消息,执行步骤205,否则,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的连接失败的消息,执行步骤206。
步骤205,将eSIM卡数据密文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
步骤206,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需要调整距离以使得两者的通信距离满足蓝牙通信的距离的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加密方法,通过加密服务平台生成与eSIM卡标识信息相关的一对密钥,并对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eSIM卡标识信息与时间戳信息进行校验进行密钥的发放,能够保证密钥的正确性和随机性,从而利用上述密钥数据对数据进行安全可靠地加密。此外,第一终端设备通过发送第一GPS信息能够方便加密服务平台根据第一GPS信息判断希望与其进行通信的第二终端设备是否在蓝牙通信的传输范围内以及是否成功连接上,提高了通信的效率。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蓝牙通信,第二终端设备与加密服务平台进行通信,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eSIM卡数据密文。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通过蓝牙通信方式传输的eSIM卡数据密文。
步骤302,向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第二密钥获取请求,第二密钥获取请求包括:第二时间戳信息和eSIM卡标识信息,以使加密服务平台根据第一时间戳信息和第二时间戳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密钥获取条件,若是,则根据eSIM卡标识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密钥数据。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向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第二密钥获取请求,第二终端设备为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终端设备,此处不做具体限定。上述第二密钥获取请求中包括:第二时间戳信息和eSIM卡标识信息,其中,第二时间戳信息是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获取请求的当前时刻,该时间戳信息方便加密服务平台用于后续向第二终端设备发放密钥时对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检验;eSIM卡标识信息是指eSIM卡数据对应的标识信息。
步骤303,接收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的第二密钥数据。
本实施例中,在加密服务平台对步骤302中第二密钥获取请求的第二时间戳信息进行校验,且校验成功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与该eSIM卡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密钥数据。
步骤304,根据第二密钥数据对eSIM卡数据密文进行解密,以得到eSIM卡数据。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二密钥数据为一个随机比特序列,密钥的长度可以是64位,也可以是128位,此处不做具体限定。第二密钥数据与第一密钥数据为一对相关联的密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配合使用,即第一终端设备利用第一密钥数据对eSIM卡数据进行加密以形成eSIM卡数据密文并将其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在收到eSIM卡数据密文后,利用第二密钥数据对eSIM卡数据密文进行解密,以得到eSIM卡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通过加密服务平台生成与eSIM卡标识信息相关的一对密钥,并对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eSIM卡标识信息与时间戳信息进行校验进行密钥的发放,能够保证密钥的正确性和随机性,从而利用上述密钥数据对数据进行安全可靠地加密和解密。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是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其中,与实施例三步骤301-304相同的步骤402-405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1,向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第二GPS信息,以使加密服务平台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GPS信息和第二GPS信息判断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是否成功连接。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采用蓝牙方式进行通信,个人设备的蓝牙通信距离一般不超过10米,因此,第二终端设备将第二GPS信息发送给加密服务平台,加密服务平台根据收到的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GPS信息判断希望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二终端设备是否在蓝牙通信的传输范围内,以及是否成功连接。若判断成功连接,则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的连接成功的消息,执行步骤402,否则,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的连接失败的消息,执行步骤406。
步骤402,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eSIM卡数据密文。
步骤403,向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第二密钥获取请求,第二密钥获取请求包括:第二时间戳信息和eSIM卡标识信息,以使加密服务平台根据第一时间戳信息和第二时间戳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密钥获取条件,若是,则根据eSIM卡标识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密钥数据。
步骤404,接收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的第二密钥数据。
步骤405,根据第二密钥数据对eSIM卡数据密文进行解密,以得到eSIM卡数据。
步骤406,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需要调整距离以使得两者的通信距离满足蓝牙通信的距离的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加密方法,通过加密服务平台生成与eSIM卡标识信息相关的一对密钥,并对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eSIM卡标识信息与时间戳信息进行校验进行密钥的发放,能够保证密钥的正确性和随机性,从而利用上述密钥数据对数据进行安全可靠地加密和解密。此外,第二终端设备通过发送第二GPS信息能够方便加密服务平台根据第二GPS信息判断希望与其进行通信的第一终端设备是否在蓝牙通信的传输范围内以及是否成功连接上,提高了通信的效率。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应用于加密服务平台,加密服务平台分别与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501,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密钥获取请求,第一密钥获取请求中包括:第一时间戳信息和eSIM卡标识信息。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加密服务平台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密钥获取请求,其中,第一密钥获取请求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时间戳信息和eSIM卡标识信息。
步骤502,根据eSIM卡标识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一密钥数据,并将第一密钥数据与第一时间戳信息进行关联存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加密服务平台存储有至少一条eSIM卡标识信息,该eSIM卡标识信息对应有eSIM卡数据以及一对密钥数据,也即密钥对数据—第一密钥数据和第二密钥数据,第一密钥数据和第二密钥数据需要配合使用,例如:当使用第一密钥数据进行数据加密时,需要用第二密钥数据进行数据解密。当加密服务平台收到第一密钥获取请求时,对其包含的eSIM卡标识信息进行校验,即判断该eSIM卡标识信息是否为加密服务平台中已存储的eSIM卡标识信息,若确定是,则对该eSIM卡标识信息的校验成功,获取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密钥数据,同时建立第一时间戳信息与eSIM卡标识信息相关联的存储。
步骤503,将第一密钥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加密服务平台将获取的与eSIM卡标识信息相关的第一密钥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
步骤504,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密钥获取请求,第二密钥获取请求中包括:第二时间戳信息和eSIM卡标识信息。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加密服务平台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密钥获取请求,其中,第二密钥获取请求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时间戳信息和eSIM卡标识信息。
步骤505,根据第一时间戳信息和第二时间戳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密钥获取条件,若是,则根据eSIM卡标识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密钥数据。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加密服务平台判断第一时间戳与第二时间戳的间隔是否小于预设时间间隔阈值,该预设时间间隔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例如:三分钟,此处不做限定。若判断小于预设时间间隔阈值,则确定满足密钥获取条件,加密服务平台获取与eSIM卡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密钥数据;若判断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间隔阈值,则确定不满足密钥获取条件,则加密服务平台无法获取与eSIM卡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密钥数据。
步骤506,将第二密钥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加密服务平台将获取的与eSIM卡标识信息相关的第二密钥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通过加密服务平台生成与eSIM卡标识信息相关的一对密钥,并对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eSIM卡标识信息与时间戳信息进行校验进行密钥的发放,能够保证密钥的正确性和随机性,从而利用上述密钥数据对数据进行安全可靠地加密和解密。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是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其中,与实施例五步骤501-504相同的步骤601-604以及与实施例五步骤505-506相同的步骤608-609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601,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密钥获取请求,第一密钥获取请求中包括:第一时间戳信息和eSIM卡标识信息。
步骤602,根据eSIM卡标识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一密钥数据,并将第一密钥数据与第一时间戳信息进行关联存储。
步骤603,将第一密钥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
步骤604,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密钥获取请求,第二密钥获取请求中包括:第二时间戳信息和eSIM卡标识信息。
步骤605,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GPS信息。
步骤606,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GPS信息。
步骤607,根据第一GPS信息和第二GPS信息判断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是否成功连接。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采用蓝牙方式进行通信,个人设备的蓝牙通信距离一般不超过10米,因此,加密服务平台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GPS信息,加密服务平台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GPS信息,加密服务平台根据第一GPS信息和第二GPS信息判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是否在蓝牙通信的传输范围内,以及是否成功连接。若是,执行步骤608,否则,分别向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连接失败的消息,执行步骤610。
步骤608,根据第一时间戳信息和第二时间戳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密钥获取条件,若是,则根据eSIM卡标识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密钥数据。
步骤609,将第二密钥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
步骤610,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需要调整距离以使得两者的通信距离满足蓝牙通信的距离的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加密方法,通过加密服务平台生成与eSIM卡标识信息相关的一对密钥,并对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eSIM卡标识信息与时间戳信息进行校验进行密钥的发放,能够保证密钥的正确性和随机性,从而利用上述密钥数据对数据进行安全可靠地加密和解密。此外,加密服务平台通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GPS信息和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GPS信息能够快速判断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是否在蓝牙通信的传输范围内以及是否成功连接上,提高了通信的效率。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的信令流程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加密服务平台根据eSIM卡标识信息生成密钥对数据。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密钥对数据包括第一密钥数据和第二密钥数据,第一密钥数据和第二密钥数据需要配合使用。
步骤702,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密钥获取请求。
步骤703,加密服务平台根据eSIM卡标识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一密钥数据,并将第一密钥数据与第一时间戳信息进行关联存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加密服务平台判断eSIM卡标识信息是否为已经存储在平台内的eSIM卡标识信息,若是,则获取与eSIM卡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密钥数据。
步骤704,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第一密钥数据。
步骤705,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密钥数据对eSIM卡数据进行加密以形成eSIM卡密文。
步骤706,第一终端设备发送eSIM卡密文。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通过蓝牙通信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eSIM卡密文。
可选地,在发送第一密钥获取请求前,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一GPS信息发送给加密服务平台。
步骤707,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密钥获取请求。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eSIM卡密文后,向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第二密钥获取请求。
可选地,在发送第二密钥获取请求前,第二终端设备将第二GPS信息发送给加密服务平台。
步骤708,加密服务平台根据第一时间戳信息和第二时间戳信息确定满足密钥获取条件。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加密服务平台判断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时间戳信息和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时间戳信息的间隔是否小于预设时间间隔阈值,确定小于预设时间间隔阈值,则执行步骤709。
步骤709,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第二密钥数据。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加密服务平台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密钥数据。
步骤710,根据第二密钥数据对eSIM卡密文进行解密以得到eSIM卡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加密方法,通过加密服务平台生成与eSIM卡标识信息相关的一对密钥,并对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eSIM卡标识信息与时间戳信息进行校验进行密钥的发放,能够保证密钥的正确性和随机性,从而利用上述密钥数据对数据进行安全可靠地加密和解密。此外,加密服务平台通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GPS信息和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GPS信息能够快速判断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是否在蓝牙通信的传输范围内以及是否成功连接上,提高了通信的效率。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第一终端设备的框图,如图9所示,第一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2,与至少一个处理器22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21以及计算机程序。
其中,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存储器21中,并被配置为由至少一个处理器22执行以实现本发明图2或图3所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
其中,存储器21和处理器22通过总线23连接。
相关说明可以对应参见图2或图3的步骤所对应的相关描述和效果进行理解,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框图,如图10所示,第一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2,与至少一个处理器32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31以及计算机程序。
其中,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存储器31中,并被配置为由至少一个处理器32执行以实现本发明图4或图5所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
其中,存储器31和处理器32通过总线33连接。
相关说明可以对应参见图4或图5的步骤所对应的相关描述和效果进行理解,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十提供的加密服务平台的框图,如图11所示,第一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2,与至少一个处理器42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41以及计算机程序。
其中,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存储器41中,并被配置为由至少一个处理器42执行以实现本发明图6或图7所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
其中,存储器41和处理器42通过总线43连接。
相关说明可以对应参见图6或图7的步骤所对应的相关描述和效果进行理解,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根据本申请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本发明图2或图3所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根据本申请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本发明图4或图5所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根据本申请加密服务平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本发明图6或图7所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加密方法。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蓝牙通信,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加密服务平台进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向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第一密钥获取请求,所述第一密钥获取请求包括:第一时间戳信息和eSIM卡标识信息,以使所述加密服务平台根据所述eSIM卡标识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一密钥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密钥数据与所述第一时间戳信息进行关联存储;
接收所述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的所述第一密钥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密钥数据对eSIM卡数据进行加密,形成eSIM卡数据密文;
将所述eSIM卡数据密文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所述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第一GPS信息,以使所述加密服务平台根据所述第一GPS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GPS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是否成功连接。
3.一种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蓝牙通信,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加密服务平台进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eSIM卡数据密文;
向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第二密钥获取请求,所述第二密钥获取请求包括:第二时间戳信息和eSIM卡标识信息,以使所述加密服务平台根据第一时间戳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戳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密钥获取条件,若是,则根据eSIM卡标识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密钥数据;
接收所述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的第二密钥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密钥数据对所述eSIM卡数据密文进行解密,以得到eSIM卡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所述加密服务平台发送第二GPS信息,以使所述加密服务平台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GPS信息和所述第二GPS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是否成功连接。
5.一种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加密服务平台,所述加密服务平台分别与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密钥获取请求,所述第一密钥获取请求中包括:第一时间戳信息和eSIM卡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eSIM卡标识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一密钥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密钥数据与所述第一时间戳信息进行关联存储;
将第一密钥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密钥获取请求,所述第二密钥获取请求中包括:第二时间戳信息和eSIM卡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戳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密钥获取条件,若是,则根据eSIM卡标识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密钥数据;
将所述第二密钥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时间戳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戳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密钥获取条件之前,还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GPS信息;
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GPS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GPS信息和所述第二GPS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是否成功连接。
7.一种第一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9.一种第二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
11.一种加密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
CN202010951621.3A 2020-09-11 2020-09-11 数据加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2580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1621.3A CN114258013B (zh) 2020-09-11 2020-09-11 数据加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1621.3A CN114258013B (zh) 2020-09-11 2020-09-11 数据加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8013A true CN114258013A (zh) 2022-03-29
CN114258013B CN114258013B (zh) 2023-10-31

Family

ID=80788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51621.3A Active CN114258013B (zh) 2020-09-11 2020-09-11 数据加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5801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15115A (zh) * 2022-10-18 2023-04-04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车辆、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11909A (ja) * 2004-04-23 2005-11-04 Ntt Software Corp 暗号化文書データ授受処理方法
CN101005359A (zh) * 2006-01-18 2007-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终端设备间安全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US7260224B1 (en) * 2003-06-30 2007-08-21 Microsoft Corporation Automated secure key transfer
US20090316897A1 (en) * 2008-06-19 2009-12-2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key server, and data
CN101667240A (zh) * 2009-08-20 2010-03-10 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智能卡及其写卡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970299A (zh) * 2012-11-27 2013-03-1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文件安全保护系统及其方法
CN103856321A (zh) * 2012-12-07 2014-06-11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加密解密方法及其系统
CN104580167A (zh) * 2014-12-22 2015-04-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601571A (zh) * 2015-01-14 2015-05-06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租户与云服务器存储交互的数据加密系统及方法
CN105577680A (zh) * 2016-01-18 2016-05-11 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密钥生成方法、解析加密数据方法、装置及密钥管理中心
CN106060002A (zh) * 2016-05-09 2016-10-26 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通行设备开锁的数据分享方法及系统
CN106603504A (zh) * 2016-11-23 2017-04-26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加密、监控网络电话的方法及装置
CN106888183A (zh) * 2015-12-15 2017-06-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加密、解密、密钥请求处理的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CN107317674A (zh) * 2016-04-27 2017-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密钥分发、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786328A (zh) * 2017-09-01 2018-03-09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密钥的方法、服务节点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989886A (zh) * 2018-08-07 2018-12-11 福建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播放加密视频的方法及系统
CN109150906A (zh) * 2018-09-29 2019-01-04 贵州大学 一种实时数据通信安全方法
US20190356477A1 (en) * 2017-02-01 2019-11-21 Fujitsu Limited Encryption key distribution system, key distribution ecu and key reception ecu
CN110838915A (zh) * 2019-11-04 2020-02-25 浙江工商大学 一种前向安全密钥聚合的云存储数据共享方法
CN111447053A (zh) * 2020-03-24 2020-07-24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混沌逻辑映射和rc4流密码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60224B1 (en) * 2003-06-30 2007-08-21 Microsoft Corporation Automated secure key transfer
JP2005311909A (ja) * 2004-04-23 2005-11-04 Ntt Software Corp 暗号化文書データ授受処理方法
CN101005359A (zh) * 2006-01-18 2007-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终端设备间安全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US20090316897A1 (en) * 2008-06-19 2009-12-2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key server, and data
CN101667240A (zh) * 2009-08-20 2010-03-10 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智能卡及其写卡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970299A (zh) * 2012-11-27 2013-03-1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文件安全保护系统及其方法
CN103856321A (zh) * 2012-12-07 2014-06-11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加密解密方法及其系统
CN104580167A (zh) * 2014-12-22 2015-04-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601571A (zh) * 2015-01-14 2015-05-06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租户与云服务器存储交互的数据加密系统及方法
CN106888183A (zh) * 2015-12-15 2017-06-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加密、解密、密钥请求处理的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CN105577680A (zh) * 2016-01-18 2016-05-11 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密钥生成方法、解析加密数据方法、装置及密钥管理中心
CN107317674A (zh) * 2016-04-27 2017-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密钥分发、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060002A (zh) * 2016-05-09 2016-10-26 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通行设备开锁的数据分享方法及系统
CN106603504A (zh) * 2016-11-23 2017-04-26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加密、监控网络电话的方法及装置
US20190356477A1 (en) * 2017-02-01 2019-11-21 Fujitsu Limited Encryption key distribution system, key distribution ecu and key reception ecu
CN107786328A (zh) * 2017-09-01 2018-03-09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密钥的方法、服务节点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989886A (zh) * 2018-08-07 2018-12-11 福建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播放加密视频的方法及系统
CN109150906A (zh) * 2018-09-29 2019-01-04 贵州大学 一种实时数据通信安全方法
CN110838915A (zh) * 2019-11-04 2020-02-25 浙江工商大学 一种前向安全密钥聚合的云存储数据共享方法
CN111447053A (zh) * 2020-03-24 2020-07-24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混沌逻辑映射和rc4流密码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邹跃鹏;欧阳丹彤;何丽莉;白洪涛;: "基于身份加密的个人安全密钥托管机制", 通信学报, no. 2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15115A (zh) * 2022-10-18 2023-04-04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车辆、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15115B (zh) * 2022-10-18 2024-02-06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车辆、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8013B (zh)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9865B (zh) 一种用于加密的专用服务器及加密方法
CN101340443B (zh) 一种通信网络中会话密钥协商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CN105553951A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1247605A (zh) 短信息加密、签名方法、移动终端及短信息加密系统
CN108199847B (zh) 数字安全处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02318A (zh) 一种通讯加密方法、解密方法、客户端及服务端
CN109309566B (zh) 一种认证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621794A (zh) 一种无线应用服务系统的安全认证实现方法
CN109684129B (zh) 数据备份恢复方法、存储介质、加密机、客户端和服务器
CN110753321A (zh) 一种车载tbox与云服务器的安全通信方法
CN104424446A (zh) 一种安全认证和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02394749A (zh) 数据传输的线路保护方法、系统、信息安全设备及应用设备
CN108667784B (zh) 互联网身份证核验信息保护的系统和方法
CN112672342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3974255A (zh) 一种车辆接入系统和方法
CN105142134A (zh) 参数获取以及参数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618313B (zh) 一种车载蓝牙设备及其连接方法、系统
CN110049045B (zh) 一种电力载波的安全认证系统
KR101541165B1 (ko) 모바일 메시지 암호화 방법, 이 방법을 수행하는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매체 및 이 방법을 저장한 다운로드 서버
CN105554008A (zh) 用户终端、认证服务器、中间服务器、系统和传送方法
CN105471657B (zh) 一种虚拟机域间通信日志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348023A (zh) 一种数据安全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1420687B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支付的身份验证方法
CN114258013B (zh) 数据加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278077B (zh) 一种用于获取电能表数据信息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