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39881B - 一种通信连接监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连接监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39881B
CN114039881B CN202111217688.5A CN202111217688A CN114039881B CN 114039881 B CN114039881 B CN 114039881B CN 202111217688 A CN202111217688 A CN 202111217688A CN 114039881 B CN114039881 B CN 1140398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message
communication
server
cl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176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39881A (zh
Inventor
邢波
刘钧石
刘颜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angsheng Shilian Digit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angsheng Shilian Digit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angsheng Shilian Digit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angsheng Shilian Digit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1768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398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39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98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398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98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04L69/161Implementation details of TCP/IP or UDP/IP stack architecture; Specification of modified or new header fields
    • H04L69/162Implementation details of TCP/IP or UDP/IP stack architecture; Specification of modified or new header fields involving adaptations of sockets based mechanis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确定客户端与服务端的之间的所有通信连接;根据服务端的负载,对通信连接进行分组,得到N个通信连接组,每个通信连接组包括M个通信连接,N,M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针对任一通信连接组,通过对通信连接组中的通信连接的数量进行取模操作,以每次从中选择一通信连接,以使得客户端通过选择的通信连接向服务端发送消息;根据客户端发送的消息,以及服务端针对发送的信息的响应消息,判断消息的收发通信连接是否成功建立。实现了通讯服务连接与消息收发的监控,解决进程假死等原因造成无法提供长连接服务,服务提供者无法感知并及时处理的问题,同时在较短时间发现问题并且对即时通讯服务即时通讯服务造成压力较小。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连接监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通信连接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即时通讯服务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进程假死或其他无法提供 长连接服务的情况。相关技术中,利用单线程循环连接每个进程,发送消息, 判断是否连接成功,是否收发消息成功,但是这种方案一次循环的时间较长, 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还有一些相关技术中,同时并发连接所有进程,并发 送消息,但是,这导致即时通讯服务器负荷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连接监控方法,以至少部分解决 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连接监控方法,包括:
确定客户端与服务端的之间的所有通信连接;
根据服务端的负载,对通信连接进行分组,得到N个通信连接组,每个 通信连接组包括M个通信连接,N,M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针对任一通信连接组,通过对通信连接组中的通信连接的数量进行取模 操作,以每次从中选择一通信连接,以使得客户端通过选择的通信连接向服 务端发送消息;
根据客户端发送的消息,以及服务端针对发送的信息的响应消息,判断 消息的收发通信连接是否成功建立。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客户端发送的消息,以及服务端针对 发送的信息的响应消息,判断消息的收发是否成功,包括:
根据选择的通信连接计算客户端发送消息的时间;
根据收发的实际等待时长,以及通信连接建立的时间,确定响应消息的 时间;
根据客户端发送消息的时间和响应消息的时间,判断消息的收发是否成 功。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通信连接监控方法还包括:
根据期望等待时长,确定收发的实际等待时长;
期望时长小于连接期望时长和收发期望时长之和,并大于连接期望时长 与收发期望时长之中的最大者。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客户端发送的消息,以及服务端针对 发送的信息的响应消息,判断消息的收发是否成功包括:
根据客户端发送的消息,以及服务端针对发送的信息的响应消息,判断选 择的通信连接是否处于成功建立状态,以及判断客户端是否成功收到响应信 息,以判断消息的收发是否成功。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服务端的负载,对通信连接进行分组, 得到N个通信连接组,每个通信连接组包括M个通信连接,N,M为大于等 于0的整数,还包括;
基于对通信连接根据预先设定的分组容量进行分组,根据服务端的负载, 对通信连接进行分组,得到N个通信连接组。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针对任一通信连接组,通过对通信连接组 中的通信连接的数量进行取模操作,以每次从中选择一通信连接,以使得客 户端通过选择的通信连接向服务端发送消息,包括:
基于并行处理模式,针对每个通信连接组,通过对通信连接组中的通信 连接的数量进行取模操作,以每次从中选择一通信连接,以使得客户端通过 选择的通信连接向服务端发送消息。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针对任一通信连接组,通过对通信连接组 中的通信连接的数量进行取模操作,以每次从中选择一通信连接,以使得客 户端通过选择的通信连接向服务端发送消息,包括;
针对任一通信连接组,以每次从中选择一通信连接,以使得客户端通过 选择的通信连接向服务端发送消息,不同次选择的通信连接不同,包括:记 录分组处理信息的收发循环次数;
根据收发循环次数,对通信连接组中的通信连接的数量进行取模操作;
根据取模得到的数值,从中选择一通信连接,选取取模得到数值相对应 的客户端通过选择的通信连接消息发送端发送消息;循环次数到达分组容量 时重置为0,以保证每次时不同的发送消息的连接不同。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确定客户端与服务端的之间的所有通信连 接之前,还包括:
获取服务端上WebSocket连接进程的IP和监听的端口,以确定客户端与 服务端的之间的所有通信连接。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获取服务端上WebSocket进程的IP和监听 的端口,之前包括:服务端通过异步的方式通过WebSocket连接进程与客户 端建立WebSocket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 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 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种可执行指令,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如第一 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通信连接监控方法对应的操 作。
本发明通过确定客户端与服务端的之间的所有通信连接;根据服务端的 负载,对通信连接进行分组,得到N个通信连接组,每个通信连接组包括M 个通信连接,N,M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针对任一通信连接组,通过对通 信连接组中的通信连接的数量进行取模操作,以每次从中选择一通信连接, 以使得客户端通过选择的通信连接向服务端发送消息;根据客户端发送的消 息,以及服务端针对发送的信息的响应消息,判断消息的收发通信连接是否 成功建立。实现了通讯服务连接与消息收发的监控,解决进程假死等原因造 成无法提供长连接服务,服务提供者无法感知并及时处理的问题,同时在较 短时间发现问题并且对即时通讯服务即时通讯服务造成压力较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连接监控方法步骤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连接监控方法步骤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连接监控电子设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 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 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 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具体实现。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通信连接监控方法,参照图1所示,该方法可 以在后台服务器上运行,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确定客户端与服务端的之间的所有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客户端也称为工作站(Workstation),指连入网络 的计算机,它接受网络服务器的控制和管理,能够共享网络上的各种资源。 个人计算机接入因特网后,在获取因特网服务的同时,其本身就成为一台因 特网上的工作站。网络工作站需要运行网络操作系统的客户端软件,主要包 括Web客户端和移动客户端,其中Web客户端主要指web浏览器(Browser)。 其主要功能是将用户向服务器请求的Web资源呈现出来,显示在浏览器窗口 中。资源通常有html、pdf、image及其他格式;移动客户端以手机为例,手 机客户端就是可以在手机终端运行的软件。此处的服务端也称服务器,是计 算机的一种,它比普通计算机运行更快、负载更高、价格更贵。服务器在网 络中为其它客户机(如PC机、智能手机、ATM等终端甚至是火车系统等大 型设备)提供计算或者应用服务。服务器具有高速的CPU运算能力、长时间 的可靠运行、强大的I/O外部数据吞吐能力以及更好的扩展性。通常情况下 可以通过服务端的后台数据确定出客户端与服务端的之间的所有通信连接。 特别的,可以在小班课教学场景中,通过监控后台数据确定出客户端与服务 端的之间的所有通信连接。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确定客户端与服务端的之间的所有通信连接 之前,还包括:
获取服务端上WebSocket连接进程的IP和监听的端口,以确定客户端与 服务端的之间的所有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WebSocket是一种在单个TCP连接上进行全双工 通信的协议,WebSocket使得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换变得更加简单, 允许服务端主动向客户端推送数据。在WebSocket API中,浏览器和服务器 只需要完成一次握手,两者之间就直接可以创建持久性的连接,并进行双向 数据传输。此处的WebSocket是长连接的一种,也可以使用其他长连接的协 议进行处理。此处的IP指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指互联网协 议地址,又译为网际协议地址,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 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 蔽物理地址的差异。此处的端口指TCP/IP协议中的端口,是逻辑意义上的端 口,用于表示数据交给哪个通信程序处理。端口是应用程序与外界交流的出 入口。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获取进程所对应的IP地址及网络端口,获得相 关的通信信息,从而确定出客户端与服务端的之间的所有通信连接。通过采 用WebSocket连接进程的IP和监听的端口获取通信连接,可以有效提升通信 效率,减少通信建立的耗时。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获取服务端上WebSocket进程的IP和监听的 端口,之前包括:服务端通过异步的方式通过WebSocket连接进程与客户端 建立WebSocket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异步方式指的是异步通信,异步通信是一种很常 用的通信方式。相对于同步通信,异步通信在发送字符时,所发送的字符之 间的时隙可以是任意的,当然,接收端必须时刻做好接收的准备(如果接收 端主机的电源都没有加上,那么发送端发送字符就没有意义,因为接收端根 本无法接收)。发送端可以在任意时刻开始发送字符,因此必须在每一个字 符的开始和结束的地方加上标志,即加上开始位和停止位,以便使接收端能 够正确地将每一个字符接收下来。内部处理器在完成了相应的操作后,通过 一个回调的机制,以便通知发送端发送的字符已经得到了回复。通过采用异 步的方式与建立WebSocket连接,可以使通信设备简单、便宜,缺点信道利 用率较低,服务器的处理效益提升。
步骤102、根据服务端的负载,对通信连接进行分组,得到N个通信连 接组,每个通信连接组包括M个通信连接,N,M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分组可以根据通信连接数和服务端的负载进行动 态分组,可以随通信连接数进行扩增或缩减,以节约处理资源。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根据服务端的负载,对通信连接进行分组, 得到N个通信连接组,每个通信连接组包括M个通信连接,N,M为大于等 于0的整数,还包括;
基于对通信连接根据预先设定的分组容量进行分组,根据服务端的负载, 对通信连接进行分组,得到N个通信连接组。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分组容量可以是相同的容量,通常可以根据人工 经验设定或根据机器学习获得。通过对通信连接进行分组处理可以使处理更 加高效。
步骤103、针对任一通信连接组,通过对通信连接组中的通信连接的数 量进行取模操作,以每次从中选择一通信连接,以使得客户端通过选择的通 信连接向服务端发送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若每个消息发送端都发送一条消息,造成 总共会扩散成N*N条消息。在此对其进行优化,实际上不必每个消息发送端 都发一条消息,只需要每组内的一个消息发送端发送消息,其每个消息发送 端判断是否能收到即可,超时时间内未收到消息则认为该连接对应的进程出 现消息收发问题。当然也有可能出现发送消息的连接出现问题,造成房间内 所有人都收不到,此处的房间是一种分组的形式。为此,要使每轮监控的每 个消息发送端不同,所以采用记录最外层循环次数,每次对分组内的通信连 接数取模,循环次数到达分组容量时重置为0的方法,保证每次时不同的消 息发送端不同。通过上述方式,服务器内每条消息只会扩散为N条消息,能 极大的降低服务器的压力。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针对任一通信连接组,通过对通信连接组中 的通信连接的数量进行取模操作,以每次从中选择一通信连接,以使得客户 端通过选择的通信连接向服务端发送消息,包括:
基于并行处理模式,针对每个通信连接组,通过对通信连接组中的通信 连接的数量进行取模操作,以每次从中选择一通信连接,以使得客户端通过 选择的通信连接向服务端发送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并行处理指的是并行通信处理,是指多比特数据 同时通过并行线进行传送,参照图2所示,通过并行处理可以使各通信数据 位同时传输,传输速度快、效率高。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针对任一通信连接组,通过对通信连接组中 的通信连接的数量进行取模操作,以每次从中选择一通信连接,以使得客户 端通过选择的通信连接向服务端发送消息,包括;
针对任一通信连接组,以每次从中选择一通信连接,以使得客户端通过 选择的通信连接向服务端发送消息,不同次选择的通信连接不同,包括:记 录分组处理信息的收发循环次数;
根据收发循环次数,对通信连接组中的通信连接的数量进行取模操作;
根据取模得到的数值,从中选择一通信连接,选取取模得到数值相对应 的客户端通过选择的通信连接消息发送端发送消息;循环次数到达分组容量 时重置为0,以保证每次时不同的发送消息的连接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收发循环次数一般指客户端的消息发送次数,且 收发循环次数与分组容量一致。一般情况下,消息发送端保持不变,在通信 过程中可能出现发送消息的连接出现问题,此时,消息无法发出,造成房间 内所有人都收不到,无法确定消息收发是否成功。为此,参照图2所示,通 过根据收发循环次数,对通信连接组中的通信连接的数量进行取模操作可以 保证每轮监控的消息发送者连接的进程不同,进而保证可以判断出所述消息 的收发通信连接是否成功建立。
步骤104、根据客户端发送的消息,以及服务端针对发送的信息的响应 消息,判断消息的收发通信连接是否成功建立。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通信建立后可能出现无法发送消息的情形,此处通 过判断消息的收发通信连接是否成功建立更能准确判定通信服务是否正常。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消息收发,消息发送内容为当前连接的IP和端口。消 息接收指的是,接收人判断消息内容中的IP和端口是否和自己连接的相同, 相同则标记为收发成功,不同则不处理。此举是因为房间内有多人,每人发 一次消息都会扩散发给所有人,所以只需判断接收到的是自己发送的消息即 可,不需要处理所有消息。此处判断连接是否建立之后,还可以包括,连接 不成功则发送报警,连接成功则找出所有连接中未被标记为收发成功的连接, 发送报警。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根据客户端发送的消息,以及服务端针对发 送的信息的响应消息,判断消息的收发是否成功,包括:
根据选择的通信连接计算客户端发送消息的时间;根据收发的实际等待 时长,以及通信连接建立的时间,确定响应消息的时间;根据客户端发送消 息的时间和响应消息的时间,判断消息的收发是否成功。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通信连接建立的时间用于表示连接建立后等待的 时间,通信连接建立的时间afterConnectedWaitTIM根据经验进行设定,可以 设定10-100毫秒,其目的在于防止连接成功和发送消息直接时间太短,即时 通讯服务还未成功建立消息监听事件或者有些数据未处理完成造成发送失败 的问题。
此处的发送消息的时间,计算方式为sendInterval*i,其中sendInterval 指每条消息的发送间隔,根据服务负载自行设置,i为当前连接在分组内的 索引。此处的客户端发送消息的时间和响应消息的时间为一个整体时间长度, 其计算方式为expecttIM+sendInterval*(count(每个分组连接数) -1)+afterConnectedWaitTIM,其中expecttIM为期望等待时长,通过经验进行 自定义设定,sendInterval指每条消息的发送间隔,afterConnectedWaitTIM为 通信连接建立的时间,通过经验进行设定,一般为10-100毫秒。通过收发的 实际等待时长,以及通信连接建立的时间,可以更加准确高效的得到响应消息的时间,从而得到客户端发送消息的时间和响应消息的时间,避免了处理 时间过长导致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通信连接监控方法还包括:
根据期望等待时长,确定收发的实际等待时长;
期望时长小于连接期望时长和收发期望时长之和,并大于连接期望时长 与收发期望时长之中的最大者。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式期望时长为连接期望时长和收发期望时长的综合 超时时间,范围在(收发期望时长sendtIM+连接期望时长connecttIM)>=期 望时长expecttIM>=max(收发期望时长sendtIM,连接期望时长connecttIM), 通过上述方式对期望时长进行限定,可以减少每轮监控耗时,使处理更加高 效。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根据客户端发送的消息,以及服务端针对发 送的信息的响应消息,判断消息的收发是否成功包括:
根据客户端发送的消息,以及服务端针对发送的信息的响应消息,判断选 择的通信连接是否处于成功建立状态,以及判断客户端是否成功收到响应信 息,以判断消息的收发是否成功。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信连接建立之后,先等待连接期望时长connecttIM, 然后判断组内所有连接是否成功,失败则发连接失败报警。之后筛选出连接 成功的连接,按sendInterval*i等待时间后发送消息。在收发期望时长sendtIM 之后,找出所有连接中未被标记为收发成功的连接,发送消息收发失败报警。 通过上述方式,解决了无法分别设置连接超时和消息收发超时,可以更加准 确地确定通信连接是否成功和及时报警。
本发明通过确定客户端与服务端的之间的所有通信连接;根据服务端的 负载,对通信连接进行分组,得到N个通信连接组,每个通信连接组包括M 个通信连接,N,M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针对任一通信连接组,通过对通 信连接组中的通信连接的数量进行取模操作,以每次从中选择一通信连接, 以使得客户端通过选择的通信连接向服务端发送消息;根据客户端发送的消 息,以及服务端针对发送的信息的响应消息,判断消息的收发通信连接是否 成功建立。实现了通讯服务连接与消息收发的监控,解决进程假死等原因造 成无法提供长连接服务,服务提供者无法感知并及时处理的问题,同时在较 短时间发现问题并且对即时通讯服务即时通讯服务造成压力较小。
实施例二
结合上述实施例一所描述的通信连接监控方法,参照图3所示,本申请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 线,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上述实施 例一所描述的通信连接监控方法对应的操作。
实施例三
结合上述实施例一所描述的通信连接监控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了 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上述 实施例一所描述的通信连接监控方法。
实施例四
结合上述实施例一所描述的通信连接监控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了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指示计算设备执行上述 实施例一所描述的通信连接监控方法对应的操作。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而并非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 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申请实 施例的范畴,本申请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9)

1.一种通信连接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客户端与服务端的之间的所有通信连接;
根据所述服务端的负载,对所述通信连接进行分组,得到N个通信连接组,每个通信连接组包括M个通信连接,N,M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基于并行处理模式,针对每个通信连接组,通过对所述通信连接组中的通信连接的数量进行取模操作,以每次从中选择一通信连接,以使得客户端通过所述选择的通信连接向服务端发送消息;
根据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消息,以及所述服务端针对发送的所述消息的响应消息,判断所述消息的收发通信连接是否成功建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连接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所述消息,以及所述服务端针对发送的所述消息的响应消息,判断所述消息的收发是否成功,包括:
根据所述选择的通信连接计算所述客户端发送消息的时间;
根据收发的实际等待时长,以及通信连接建立的时间,确定所述响应消息的时间;
根据所述客户端发送消息的时间和所述响应消息的时间,判断所述消息的收发是否成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连接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连接监控方法还包括:
根据期望等待时长,确定收发的实际等待时长;
所述期望等待时长小于连接期望时长和收发期望时长之和,并大于所述连接期望时长与所述收发期望时长之中的最大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连接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消息,以及所述服务端针对发送的所述消息的响应消息,判断所述消息的收发是否成功包括:
根据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消息,以及所述服务端针对发送的所述消息的响应消息,判断所述选择的通信连接是否处于成功建立状态,以及判断所述客户端是否成功收到所述响应消息,以判断所述消息的收发是否成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连接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服务端的负载,对所述通信连接进行分组,得到N个通信连接组,每个通信连接组包括M个通信连接,N,M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还包括;
基于对通信连接根据预先设定的分组容量进行分组,根据所述服务端的负载,对所述通信连接进行分组,得到N个通信连接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连接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并行处理模式,针对每个通信连接组,通过对所述通信连接组中的通信连接的数量进行取模操作,以每次从中选择一通信连接,以使得客户端通过所述选择的通信连接向服务端发送消息,包括;
针对每个通信连接组,所述以每次从中选择一通信连接,以使得客户端通过所述选择的通信连接向服务端发送消息,不同次选择的通信连接不同,包括:记录分组处理信息的收发循环次数;
根据所述收发循环次数,对所述通信连接组中的通信连接的数量进行取模操作;
根据所述取模得到的数值,从中选择一通信连接,选取所述取模得到数值相对应的客户端通过所述选择的通信连接消息发送端发送消息;所述循环次数到达分组容量时重置为0,以保证每次时不同的发送消息的连接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连接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客户端与服务端的之间的所有通信连接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服务端上WebSocket连接进程的IP和监听的端口,以确定客户端与服务端的之间的所有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连接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服务端上WebSocket进程的IP和监听的端口,之前包括:所述服务端通过异步的方式通过WebSocket连接进程与客户端建立WebSocket连接。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连接监控方法对应的操作。
CN202111217688.5A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通信连接监控方法 Active CN1140398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7688.5A CN114039881B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通信连接监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7688.5A CN114039881B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通信连接监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9881A CN114039881A (zh) 2022-02-11
CN114039881B true CN114039881B (zh) 2023-08-08

Family

ID=80141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17688.5A Active CN114039881B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通信连接监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39881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8320A (zh) * 2003-06-30 2005-02-09 微软公司 利用主机状态信息进行网络负载平衡
CN101123548A (zh) * 2006-08-08 2008-02-13 阿里巴巴公司 一种即时通讯中的信息服务方法及系统
US7945678B1 (en) * 2005-08-05 2011-05-17 F5 Networks, Inc. Link load balancer that controls a path for a client to connect to a resource
CN102548026A (zh) * 2009-08-06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资源释放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721342A (zh) * 2016-02-24 2016-06-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进程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和系统
CN110336752A (zh) * 2019-06-14 2019-10-15 福建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局部广播推送效率的方法及系统
CN110572319A (zh) * 2018-06-06 2019-12-13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接入网络中的数据的选择性复制
CN112860432A (zh) * 2021-01-25 2021-05-28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进程管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3301515A (zh) * 2020-06-01 2021-08-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短信通道连接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66170B2 (en) * 2003-09-25 2008-04-2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method, authentication method, server computer, client computer and program
JP4541848B2 (ja) * 2004-11-22 2010-09-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ユーザ端末接続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8320A (zh) * 2003-06-30 2005-02-09 微软公司 利用主机状态信息进行网络负载平衡
US7945678B1 (en) * 2005-08-05 2011-05-17 F5 Networks, Inc. Link load balancer that controls a path for a client to connect to a resource
CN101123548A (zh) * 2006-08-08 2008-02-13 阿里巴巴公司 一种即时通讯中的信息服务方法及系统
CN102548026A (zh) * 2009-08-06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资源释放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721342A (zh) * 2016-02-24 2016-06-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进程设备的网络连接方法和系统
CN110572319A (zh) * 2018-06-06 2019-12-13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接入网络中的数据的选择性复制
CN110336752A (zh) * 2019-06-14 2019-10-15 福建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局部广播推送效率的方法及系统
CN113301515A (zh) * 2020-06-01 2021-08-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短信通道连接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860432A (zh) * 2021-01-25 2021-05-28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进程管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应用Socket的微服务之间的通讯;黄永华;;福建电脑(02);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9881A (zh) 2022-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68767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optoelectronic hybrid network
US7532577B2 (en) Managing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connections
CN101953139B (zh) 响应于网络层连通性的dhcp初始化
US1143829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notifications from published applications
JP7234402B2 (ja) 車両通信のためのセカンダリリンクモニタリング方法、車両通信端末、電子機器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9040295B (zh) 异常断线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7725556B1 (en) Computer system with concurrent direct memory access
EP2347552A2 (en) Automatic invocation of dtn bundle protocol
EP3525421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765976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11711680A (zh) 基于udp协议的文件断点续传方法及装置
CN114363351B (zh) 一种代理连接抑制方法、网络架构及代理服务器
CN114039881B (zh) 一种通信连接监控方法
CN107104813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网关及控制器
US8200845B2 (en) Queuing of invocations for mobile web services
CN114337942B (zh) 一种报文重传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992740B (zh) 一种基于自主可控的中间件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15514719A (zh) 报文发送方法、装置、交换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94848B (zh) Mcs的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无线节点
WO2021109851A1 (zh) 一种网络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965495A (zh) 终端应用程序的探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32998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314465B (zh) 弱网环境通讯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7082653A (zh) 基于重发机制的网络通信优化方法及系统
JPS5811146B2 (ja) ポ−リングエミュレ−タを用いた通信方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