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35291B - 一种光纤套管单元及抗冲击光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套管单元及抗冲击光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35291B
CN114035291B CN202111409581.0A CN202111409581A CN114035291B CN 114035291 B CN114035291 B CN 114035291B CN 202111409581 A CN202111409581 A CN 202111409581A CN 114035291 B CN114035291 B CN 1140352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optical fiber
central
impact
optical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0958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35291A (zh
Inventor
罗俊超
杨向荣
祁林
刘宏超
吴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tze Optical Fibre and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tze Optical Fibre and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tze Optical Fibre and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tze Optical Fibre and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0958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352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35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52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352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52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29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ngthening or protecting the cables
    • G02B6/443Protective covering
    • G02B6/4432Protective covering with fibre reinforc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29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ngthening or protecting the cables
    • G02B6/443Protective covering
    • G02B6/4432Protective covering with fibre reinforcements
    • G02B6/4433Double reinforcement laying in straight line with optical transmission el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Rop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套管单元及抗冲击光缆。所述光纤套管单元,包括套管、中心支撑件;套管外套于所述中心支撑件外侧,形成套管内腔;所述套管内腔,填充有阻水油膏并设置有光纤;所述套管受到侧向压力时产生弹性形变,作用于中心支撑件,阻水油膏由于套管内腔形状改变产生流动,所述光纤随阻水油膏流动而产生位移。所述抗冲击光缆,包括所述光纤单元。当承受巨大侧向压力冲击时,使光纤随内腔及填充阻水油膏的形变而游移,而套管和中心支撑件相互作用、挤压对抗暂时性的侧向压力冲击,侧向压力卸除后形变恢复,从而避免光纤受压,从而避免光缆中光纤损耗增加、产品寿命缩短,甚至断纤无法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套管单元及抗冲击光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纤套管单元及抗冲击光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在解决光缆受到侧向压力时,大多采用提高材料强度或者增大光缆中材料的厚度,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光缆所遭受的侧向压力。在一些极限环境中,当光缆受到较大的侧向压力冲击时,光缆并不能有效抵抗遭受的侧向压力,而导致光缆中光纤受损、断裂,无法使用的情况。例如在矿井、隧道施工时,由于渣土、碎石等重物坠落,或塌方等偶发事故引起的短暂性的、急剧增加的侧向压力,会导致损耗增加,产品寿命缩短,甚至断纤无法使用。遇到这种情况需要更换光缆,增加施工工程量。
但是光缆在实际使用中,不能无限增加材料的强度或增大光缆中材料的厚度,来抵抗这种突发性、偶然性、暂时性的侧向压力冲击。增加材料的强度如金属铠装光缆,将带来光缆直径的显著增加,光缆成本也相应增加,光缆的柔韧性将减小施工难度增加。增加光缆的材料厚度,如套管壁厚和护套厚度的增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光缆的抗侧向压力冲击能力,并且随着光缆直径的增大,当光缆运用于阻燃缆时,光缆的阻燃性能将下降,发烟量增加,同时极大的增加光缆的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套管单元及抗冲击光缆,其目的在于通过在弹性套管和中心支撑件之间形成用于设置光纤的可变形套管内腔,当承受巨大侧向压力时,使光纤随内腔及填充阻水油膏的形变而游移,而套管和中心支撑件相互作用、挤压对抗暂时性的侧向压力冲击,侧向压力卸除后形变恢复,从而避免光纤受压,由此解决光缆由于突发性、偶然性、暂时性的侧向压力冲击导致的光纤算损耗增加、产品寿命缩短,甚至断纤无法使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纤套管单元,其包括套管、中心支撑件;套管外套于所述中心支撑件外侧,形成套管内腔;所述套管内腔,填充有阻水油膏并设置有光纤;
所述套管受到侧向压力时产生弹性形变,作用于中心支撑件,阻水油膏由于套管内腔形状改变产生流动,所述光纤随阻水油膏流动而产生位移。
优选地,所述光纤套管单元,其所述套管横截面为异型,具有圆形外周,内表面具有侧向排列的多个凸棱;当所述套管受到侧向压力产生弹性形变时,所述凸棱作用于所述中心支撑件。
优选地,所述光纤套管单元,其所述套管的相邻凸棱之间的间距与光纤直径之比在1.05至1.10,所述凸棱所在的圆周半径与凸棱间凹陷所在的圆周半径之差为所述光纤直径的1.5倍至2倍。
优选地,所述光纤套管单元,其所述凸棱尖端为三角形、弧形、或U型。
优选地,所述光纤套管单元,其所述套管的材料弹性模量为2500~4000Mpa,优选采用选自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丙烯之一或组合。
优选地,所述光纤套管单元,其所述套管横截面积与中心支撑件横截面积之比在4~8.5:1。
优选地,所述光纤套管单元,其自然状态下,所述内腔的横截面积与光纤的等效面积之比在6~15:1。
优选地,所述光纤套管单元,其所述中心支撑件为中心支撑管或中心支撑杆;
所述中心支撑管,其弹性模量为3500~5000Mpa,优选采用选自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之一或组合;所述中心支撑管为中空圆形截面,中心支撑管内中空面积在中心支撑管的截面积占比为8~10%;
所述支撑杆,其弹性模量为1000~1800Mpa,优选采用选自铰链聚氯乙烯、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之一或组合,更优选采用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之一或组合,所述支撑杆截面为圆形。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给,提供了一种抗冲击光缆,其包括本发明提供的光纤套管单元。
优选地,所述抗冲击光缆,其所述抗冲击光缆为中心管式光缆或层绞式光缆;
所述抗冲击光缆为中心管式光缆时,所述抗冲击光缆包括所述光纤套管单元以及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包覆于所述光纤套管单元外侧;
所述抗冲击光缆为层绞式光缆时,所述抗冲击光缆包括中心加强件、多个光纤套管单元以及外护套;所述多个光纤套管单元绞合,绕缠在所述中心加强件上,内嵌于所述外护套内侧。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光纤套管单元的弹性套管和中心支撑件之间形成用于设置光纤的可变形套管内腔,当承受巨大侧向压力冲击时,使光纤随内腔及填充阻水油膏的形变而游移,而套管和中心支撑件相互作用、挤压对抗暂时性的侧向压力冲击,侧向压力卸除后形变恢复,从而避免光纤受压,从而避免光缆中光纤损耗增加、产品寿命缩短,甚至断纤无法使用。
优选方案,通过套管内表面侧向排列的凸棱,更有效的降低了受到巨大侧向压力冲击时,光纤被压在弹性套管和中心支撑件之间的概率,从而更好的避免了巨大侧向压力冲击导致的光纤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光纤套管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提供的中心管式光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提供的层绞式光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光纤套管单元受力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主要构成是:1、力量加强件(芳纶纱等);2、中心支撑件;3、阻水材料;4、光纤;5、光纤套管单元;6、护套层;7、中心加强件;8、阻水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提供的光纤套管单元,如图1所示,包括套管、中心支撑件;套管外套于所述中心支撑件外侧,形成套管内腔;所述套管内腔,填充有阻水油膏并设置有光纤;优选光纤均匀分布于套管内腔中。
所述套管横截面为异型,具有圆形外周,内表面具有侧向排列的多个凸棱;当所述套管受到侧向压力产生弹性形变时,所述凸棱作用于所述中心支撑件。所述套管的相邻凸棱之间的间距与光纤直径之比在1.05至1.10,所述凸棱所在的圆周半径与凸棱间凹陷所在的圆周半径之差为所述光纤直径的1.5倍至2倍。所述凸棱尖端为三角形、弧形、或U型;优选为弧形、或U型,更容易通过挤出成型制备。所述套管弹性模量为2500~3500Mpa,优选采用选自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丙烯之一或组合,更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碳酸酯的组合体。
自然状态下,所述内腔的横截面积与光纤的等效面积之比在6~15:1。
所述中心支撑件为中心支撑管或中心支撑杆。所述中心支撑件优选中心支撑管,中空的结构能提高光缆的弯曲性能;尤其是当抗冲击光缆的材料弹性模量小于1500Mpa时,可选择支撑杆结构或增加加强件来保证较高的支撑强度,例如阻燃光缆;其外径尺寸根据不同结构要求需满足如下要求,其所述套管横截面积与中心支撑件横截面积之比在4~8.5:1。
所述中心支撑管,其弹性模量为3500~5000Mpa,中心支撑管为中空圆形截面,中心支撑管内中空面积在中心支撑管的截面积占比为8~10%。中心支撑管材质选自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之一或组合,优选采用聚碳酸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体。
所述支撑套杆,其弹性模量为1000~1800Mpa,优选采用选自铰链聚氯乙烯、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之一或组合,更优选采用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之一或组合,所述支撑杆截面为圆形。
所述套管受到侧向压力时产生弹性形变,作用于中心支撑件,如图4所示,阻水油膏具有流动性,由于套管内腔形状改变产生流动,所述光纤随阻水油膏流动而产生位移。当侧向压力撤销时,套管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或完全恢复形状,从而保证光纤处于良好的状态,避免光纤由于突发性、偶然性、暂时性的侧向压力冲击导致损耗增加或光纤损坏。
本发明提供的光纤套管单元按照如下方法制备:预先挤出加工中心支撑管或支撑杆,中心支撑管或支撑杆内预埋加强件,如芳纶纱;在挤出成型异形套管时,中心支撑管或支撑杆与光纤一起放置于异形套管内,同步放出,异形套管内同步填充阻水油膏;制成的异形套管按照一定的结构加工成光缆。
本发明提供的抗冲击光缆为中心管式光缆或层绞式光缆。
所述抗冲击光缆为中心管式光缆时,所述抗冲击光缆包括所述光纤套管单元以及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包覆于所述光纤套管单元外侧;套管单元外侧优选设有力量加强层、阻水层和/或铠装层。
所述抗冲击光缆为层绞式光缆时,所述抗冲击光缆包括中心加强件、多个光纤套管单元以及外护套;所述多个光纤套管单元绞合,按一定节距绕缠在所述中心加强件上,外包覆由阻水带或填充阻水粉组成的阻水层,以及可能有的铠装层,内嵌于所述外护套内侧。
以下为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抗冲击光缆,为中心管式光缆。
如图2所示,包括外护套层,包裹于外护套下的光纤套管单元,光纤单元内分别放置中心支撑件、光纤、阻水材料,中心支撑件内嵌芳纶纱等非金属力量构件。
其中光纤套管单元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套管、中心支撑件;套管外套于所述中心支撑件外侧,形成套管内腔;所述套管内腔,填充有阻水油膏并设置有光纤;光纤均匀分布于套管内腔中。光纤可以是G651、G652、G654、G657的着色光纤,未着色光纤的外径小于等于250um。
所述套管横截面为异型,具有圆形外周,内表面具有侧向排列的多个凸棱;当所述套管受到侧向压力产生弹性形变时,所述凸棱作用于所述中心支撑件。所述套管的相邻凸棱之间的间距与光纤直径之比为1.05,所述凸棱所在的圆周半径与凸棱间凹陷所在的圆周半径之差为所述光纤直径的1.5倍。所述凸棱尖端为三角形、弧形、或U型。所述套管的,材质为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丙烯之一或组合,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碳酸酯的组合体,其弹性模量为2500Mpa。
自然状态下,所述内腔的横截面积与光纤的等效面积之比为6~15:1。
所述中心支撑件为中心支撑管。
所述中心支撑管,材质选自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之一或组合,优选采用聚碳酸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体;其弹性模量为3500Mpa,其外径尺寸根据不同结构要求满足如下要求,其所述套管横截面积与中心支撑管横截面积之比在4:1,中心支撑管为中空圆形截面,空腔在中心支撑管中的占比为8%。
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光缆样品进行模拟测试,用300mm冲锤,6J的冲击能量,分别冲击三个不同的点,光纤没有发生折断破裂等情况,力量泄去后,光缆仍然能使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抗冲击光缆,为中心管式光缆。
如图2所示,包括外护套层,包裹于外护套下的光纤套管单元,光纤单元内分别放置中心支撑件、光纤、阻水材料,中心支撑件内嵌芳纶纱等非金属力量构件。
其中光纤套管单元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套管、中心支撑件;套管外套于所述中心支撑件外侧,形成套管内腔;所述套管内腔,填充有阻水油膏并设置有光纤;光纤均匀分布于套管内腔中。光纤可以是G651、G652、G654、G657的着色光纤,或未着色光纤的外径小于等于250um。
所述套管横截面为异型,具有圆形外周,内表面具有侧向排列的多个凸棱;当所述套管受到侧向压力产生弹性形变时,所述凸棱作用于所述中心支撑件。所述套管的相邻凸棱之间的间距与光纤直径之比为1.08,所述凸棱所在的圆周半径与凸棱间凹陷所在的圆周半径之差为所述光纤直径的1.8倍。所述凸棱尖端为三角形、弧形、或U型。所述套管的,材质为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丙烯之一或组合,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碳酸酯的组合体,其弹性模量为3000Mpa。
自然状态下,所述内腔的横截面积与光纤的等效面积之比为6~15:1。
所述中心支撑件为中心支撑管。
所述中心支撑管,材质选自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之一或组合,优选采用聚碳酸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体;其弹性模量为3800Mpa,其外径尺寸根据不同结构要求满足如下要求,其所述套管横截面积与中心支撑管横截面积之比在5:1,中心支撑管为中空圆形截面,中心支撑管内中空面积在中心支撑管的截面积占比为8.5%。
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光缆样品进行模拟测试,用300mm冲锤,8J的冲击能量,分别冲击三个不同的点,光纤没有发生折断破裂等情况,力量泄去后,光缆仍然能使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抗冲击光缆,为中心管式光缆。
如图2所示,包括外护套层,包裹于外护套下的光纤套管单元,光纤单元内分别放置中心支撑件、光纤、阻水材料,中心支撑件内嵌芳纶纱等非金属力量构件。
其中光纤套管单元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套管、中心支撑件;套管外套于所述中心支撑件外侧,形成套管内腔;所述套管内腔,填充有阻水油膏并设置有光纤;光纤均匀分布于套管内腔中。光纤可以是G651、G652、G654、G657的着色光纤,或未着色光纤的外径小于等于250um。
所述套管横截面为异型,具有圆形外周,内表面具有侧向排列的多个凸棱;当所述套管受到侧向压力产生弹性形变时,所述凸棱作用于所述中心支撑件。所述套管的相邻凸棱之间的间距与光纤直径之比为1.10,所述凸棱所在的圆周半径与凸棱间凹陷所在的圆周半径之差为所述光纤直径的2倍。所述凸棱尖端为三角形、弧形、或U型。所述套管的,材质为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丙烯之一或组合,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碳酸酯的组合体,其弹性模量为3800Mpa。
自然状态下,所述内腔的横截面积与光纤的等效面积之比为6~15:1。
所述中心支撑件为中心支撑管。
所述中心支撑管,材质选自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之一或组合,优选采用聚碳酸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体;其弹性模量为5000Mpa,其外径尺寸根据不同结构满足如下要求,其所述套管横截面积与中心支撑管横截面积之比在8.5:1,中心支撑管为中空圆形截面,中心支撑管内中空面积在中心支撑管的截面积占比为10%。
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光缆样品进行模拟测试,用300mm冲锤,10J的冲击能量,分别冲击三个不同的点,光纤没有发生折断破裂等情况,力量泄去后,光缆仍然能使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的抗冲击光缆,为层绞式光缆。
如图3所示,包括中心加强件,按照90±10mm的节距,绞合于中心加强件上的光纤套管单元,散布于光纤套管单元间隙的阻水粉等阻水材料,光纤套管单元外包裹护套层。
其中光纤套管单元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套管、中心支撑件;套管外套于所述中心支撑件外侧,形成套管内腔;所述套管内腔,填充有阻水油膏并设置有光纤;光纤均匀分布于套管内腔中。光纤可以是G651、G652、G654、G657的着色光纤,或其外径≤250μm的本色光纤。
所述套管横截面为异型,具有圆形外周,内表面具有侧向排列的多个凸棱;当所述套管受到侧向压力产生弹性形变时,所述凸棱作用于所述中心支撑件。所述套管的相邻凸棱之间的间距与光纤直径之比为1.05,所述凸棱所在的圆周半径与凸棱间凹陷所在的圆周半径之差为所述光纤直径的1.5倍。所述凸棱尖端为三角形、弧形、或U型。所述套管的,材质为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丙烯之一或组合,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碳酸酯的组合体,其弹性模量为2500Mpa。
自然状态下,所述内腔的横截面积与光纤的等效面积之比为6~15:1。
所述中心支撑件为中心支撑管。
所述中心支撑管,材质选自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之一或组合,优选采用聚碳酸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体;其弹性模量为3500Mpa,其外径尺寸根据不同结构要求满足如下要求,其所述套管横截面积与中心支撑管横截面积之比在4:1,中心支撑管为中空圆形截面,空腔在中心支撑管中的占比为8%。
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光缆样品进行模拟测试,用300mm冲锤,12J的冲击能量,分别冲击三个不同的点,光纤没有发生折断破裂等情况,外力泄去后,光缆仍然能使用。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的抗冲击光缆,为层绞式光缆。
如图3所示,包括中心加强件,按照90±10mm的节距,绞合于中心加强件上的光纤套管单元,散布于光纤套管单元间隙的阻水粉等阻水材料,光纤套管单元外包裹护套层。
其中光纤套管单元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套管、中心支撑件;套管外套于所述中心支撑件外侧,形成套管内腔;所述套管内腔,填充有阻水油膏并设置有光纤;光纤均匀分布于套管内腔中。光纤可以是G651、G652、G654、G657的着色光纤,或其外径≤250μm的本色光纤。
所述套管横截面为异型,具有圆形外周,内表面具有侧向排列的多个凸棱;当所述套管受到侧向压力产生弹性形变时,所述凸棱作用于所述中心支撑件。所述套管的相邻凸棱之间的间距与光纤直径之比为1.08,所述凸棱所在的圆周半径与凸棱间凹陷所在的圆周半径之差为所述光纤直径的1.8倍。所述凸棱尖端为三角形、弧形、或U型。所述套管的材质为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丙烯之一或组合,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碳酸酯的组合体,其弹性模量为3000Mpa。
自然状态下,所述内腔的横截面积与光纤的等效面积之比为6~15:1。
所述中心支撑件为中心支撑管。
所述中心支撑管,材质选自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之一或组合,优选采用聚碳酸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体;其弹性模量为3800Mpa,其外径尺寸根据不同结构要求满足如下要求,其所述套管横截面积与中心支撑管横截面积之比在5:1,中心支撑管为中空圆形截面,中心支撑管内中空面积在中心支撑管的截面积占比为8.5%。
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光缆样品进行模拟测试,用300mm冲锤,15J的冲击能量,分别冲击三个不同的点,光纤没有发生折断破裂等情况,外力泄去后,光缆仍然能使用。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的抗冲击光缆,为层绞式光缆。
如图3所示,包括中心加强件,按照90±10mm的节距,绞合于中心加强件上的光纤套管单元,散布于光纤套管单元间隙的阻水粉等阻水材料,光纤套管单元外包裹护套层。
其中光纤套管单元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套管、中心支撑件;套管外套于所述中心支撑件外侧,形成套管内腔;所述套管内腔,填充有阻水油膏并设置有光纤;优选光纤均匀分布于套管内腔中。光纤可以是G651、G652、G654、G657的着色光纤,本色光纤的外径≤250μm。
所述套管横截面为异型,具有圆形外周,内表面具有侧向排列的多个凸棱;当所述套管受到侧向压力产生弹性形变时,所述凸棱作用于所述中心支撑件。所述套管的相邻凸棱之间的间距与光纤直径之比为1.10,所述凸棱所在的圆周半径与凸棱间凹陷所在的圆周半径之差为所述光纤直径的2倍。所述凸棱尖端为三角形、弧形、或U型。所述套管的材质为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丙烯之一或组合,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碳酸酯的组合体,其弹性模量为3500Mpa。
自然状态下,所述内腔的横截面积与光纤的等效面积之比为6~15:1。
所述中心支撑件为中心支撑管。
所述中心支撑管,材质选自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之一或组合,优选采用聚碳酸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体;其弹性模量为5000Mpa,其外径尺寸根据不同结构要求满足如下要求,其所述套管横截面积与中心支撑管横截面积之比在8.5:1,中心支撑管为中空圆形截面,中心支撑管内中空面积在中心支撑管的截面积占比为10%。
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光缆样品进行模拟测试,用300mm冲锤,20J的冲击能量,分别冲击三个不同的点,光纤没有发生折断破裂等情况,外力泄去后,光缆仍然能使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光纤套管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中心支撑件;套管外套于所述中心支撑件外侧,形成套管内腔;所述套管内腔,填充有阻水油膏并设置有光纤;
所述套管受到侧向压力时产生弹性形变,作用于中心支撑件,阻水油膏由于套管内腔形状改变产生流动,所述光纤随阻水油膏流动而产生位移;
所述套管横截面为异型,具有圆形外周,内表面具有侧向排列的多个凸棱;所述凸棱尖端为三角形、弧形、或U型,当所述套管受到侧向压力产生弹性形变时,所述凸棱作用于所述中心支撑件;自然状态下,所述凸棱不与中心支撑件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套管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相邻凸棱之间的间距与光纤直径之比在1.05至1.10,所述凸棱所在的圆周半径与凸棱间凹陷所在的圆周半径之差为所述光纤直径的1.5倍至2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套管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材料弹性模量为2500~4000Mpa。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套管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材料采用选自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丙烯之一或组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套管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横截面积与中心支撑件横截面积之比在4~8.5: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套管单元,其特征在于,自然状态下,所述内腔的横截面积与光纤的等效面积之比在6~15: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套管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支撑件为中心支撑管或中心支撑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套管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支撑管,其弹性模量为3500~5000Mpa;所述中心支撑管为中空圆形截面,中心支撑管内中空面积在中心支撑管的截面积占比为8~10%;
所述支撑杆,其弹性模量为1000~1800Mpa,所述支撑杆截面为圆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套管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支撑管,采用选自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之一或组合;所述支撑杆,采用选自铰链聚氯乙烯、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之一或组合。
10.一种抗冲击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套管单元。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抗冲击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击光缆为中心管式光缆或层绞式光缆;
所述抗冲击光缆为中心管式光缆时,所述抗冲击光缆包括所述光纤套管单元以及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包覆于所述光纤套管单元外侧;
所述抗冲击光缆为层绞式光缆时,所述抗冲击光缆包括中心加强件、多个光纤套管单元以及外护套;所述多个光纤套管单元绞合,绕缠在所述中心加强件上,内嵌于所述外护套内侧。
CN202111409581.0A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光纤套管单元及抗冲击光缆 Active CN1140352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09581.0A CN114035291B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光纤套管单元及抗冲击光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09581.0A CN114035291B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光纤套管单元及抗冲击光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5291A CN114035291A (zh) 2022-02-11
CN114035291B true CN114035291B (zh) 2023-11-24

Family

ID=80138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09581.0A Active CN114035291B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光纤套管单元及抗冲击光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3529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5697A (zh) * 2004-11-18 2007-10-31 普雷斯曼通信电缆系统美国有限公司 具有接纳光纤的护套管道的光缆
CN101794007A (zh) * 2010-03-11 2010-08-04 浙江中天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非带纤大芯数单层绞合光缆
CN104898218A (zh) * 2015-04-23 2015-09-09 浙江富春江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拉型光缆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4807777U (zh) * 2015-06-30 2015-11-25 富通住电特种光缆(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光缆
CN205665443U (zh) * 2016-05-16 2016-10-26 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低摩擦抗测压层绞式光缆
CN207571359U (zh) * 2017-12-27 2018-07-03 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型微型光缆
CN207882530U (zh) * 2017-12-27 2018-09-18 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螺旋槽的光缆
CN209858795U (zh) * 2019-04-25 2019-12-27 深圳长飞智连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缆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21169B2 (en) * 2003-06-20 2008-09-02 Fujikura Ltd. Optical fiber cable
ES2372598T3 (es) * 2003-09-30 2012-01-24 Prysmian S.P.A. Cable óptico de diámetro reducido en tubos de telecomunicacione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5697A (zh) * 2004-11-18 2007-10-31 普雷斯曼通信电缆系统美国有限公司 具有接纳光纤的护套管道的光缆
CN101794007A (zh) * 2010-03-11 2010-08-04 浙江中天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非带纤大芯数单层绞合光缆
CN104898218A (zh) * 2015-04-23 2015-09-09 浙江富春江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拉型光缆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4807777U (zh) * 2015-06-30 2015-11-25 富通住电特种光缆(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光缆
CN205665443U (zh) * 2016-05-16 2016-10-26 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低摩擦抗测压层绞式光缆
CN207571359U (zh) * 2017-12-27 2018-07-03 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型微型光缆
CN207882530U (zh) * 2017-12-27 2018-09-18 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螺旋槽的光缆
CN209858795U (zh) * 2019-04-25 2019-12-27 深圳长飞智连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缆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5291A (zh) 2022-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93715B2 (en) Rollable optical fiber ribbon with low attenuation, large mode field diameter optical fiber and cable
US8184937B2 (en) Optical cable
CN101876733B (zh) 铠装光纤组件及形成光纤组件的方法
CN101546019A (zh) Uv光缆
US20230213716A1 (en) Ribbed and grooved sheath for optical fiber cable
CN114035291B (zh) 一种光纤套管单元及抗冲击光缆
EP3663822B1 (en) Dual layer micro optical fiber cable
CN215833661U (zh) 一种高抗拉强度低色散光缆
CN210865699U (zh) 一种耐磨抗扭电缆
CN218332090U (zh) 一种防光纤扭曲的双芯扁平分支光缆
GB1568178A (en) Optical fibre cables
CN112397249A (zh) 一种高柔性抗扭转的架空绝缘电缆
CN110244423A (zh) 一种管道用大芯数光缆
CN111025508A (zh) 光缆、双芯光缆及双芯光缆成型模具
CN103353654A (zh) 一种耐扭曲型蝶形光缆
WO2016075120A1 (en) Optical cable with flame retardant tensile strength members
CN113341520B (zh) 一种中心束管式大芯数带状光缆
CN210572928U (zh) 一种新型野战应急光缆
CN213457458U (zh) 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光缆
CN211014752U (zh) 一种微束管式柔性螺纹铠装光缆
CN103941365A (zh) 一种超柔软铠装光缆、超柔软铠装光跳纤及制作用光缆压接装置
CN209803411U (zh) 一种高强度防扭转光缆
CN210051946U (zh) 一种改进的非金属加强电梯光缆
CN116107049B (zh) 全干式光纤带光缆
CN112578513A (zh) 一种新型野战应急光缆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