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21039A - 一种反诈联防预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诈联防预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21039A
CN114021039A CN202111324432.4A CN202111324432A CN114021039A CN 114021039 A CN114021039 A CN 114021039A CN 202111324432 A CN202111324432 A CN 202111324432A CN 114021039 A CN114021039 A CN 1140210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ly warning
fraud
data
platform
t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2443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21039B (zh
Inventor
马庆贺
李祖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ecx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ecx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ecx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ecx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2443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210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21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210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210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210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5Retrieval from the web using information identifiers, e.g.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
    • G06F16/9554Retrieval from the web using information identifiers, e.g.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 by using bar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Customer relationship services
    • G06Q30/015Providing customer assistance, e.g. assisting a customer within a business location or via helpdesk
    • G06Q30/016After-sa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诈联防预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反诈联防预警方法中,联防预警平台接收的是各个服务提供商分析后的数据,而非源数据,无需服务提供商提供源数据,为真正实现数据融合提供了基础;执法预警平台数据利用黑盒技术对涉诈预警信息进行数据清洗,保证了处理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性;涉诈预警信息转化为二维码后通过自动扫码器扫码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无需经过网络,不涉及执法预警平台的安全问题,保证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性;根据被诈骗人所属地区由当地反诈预警员进行预警,统一预警渠道,可避免针对同一问题多次预警导致用户反感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反诈联防预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反诈联防预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这种行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范意识较差,较易上当受骗。目前的诈骗方式有很多种,比如通过发送短信,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又比如通过网络社交软件冒充招工进行非接触式诈骗等等;针对不同的诈骗方式,各大服务提供商各有不同的诈骗信息收集及预警方式,比如电信运营商可通过收集具有诈骗嫌疑的手机号并以此对用户进行短信或电话诈骗风险提示,又比如网络社交软件收集具有涉诈嫌疑的社交号并以此对用户进行招工、刷单或招嫖等诈骗风险提示。
同时,各地执法机构亦有根据第三方数据进行风险提示的预警平台,通过民警及辅警等执法人员对受骗者进行预警劝阻,减少甚至避免受骗者损失,反诈效果远胜于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风险提示。但第三方数据来源繁杂,没有统一的协调及管理处置机制,目前存在诸多的问题:1、多平台数据之间互不相通,可能导致大量重复沟通,并对群众造成困扰;2、多平台的资源调度不统一,预警类型不一致,易造成群众的反感最终降低预警的有效性。
申请公布号为CN107330705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根据多数据源防欺诈的方法和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集多维度信息数据;2、信息聚合整理,将所述多维度信息数据预处理为统一格式的预处理数据;3、将上述预处理数据代入高维动态协方差矩阵,计算信息匹配度;4、根据上述计算的结果判断用户行为;该发明专利所采集的数据采用网络爬虫技术进行目标抓取。
申请公布号为CN112925971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分析的诈骗话题检测方法及装置,如图2所示,其中方法包括:1、综合运用大数据处理框架,结合外部系统提供的数据接口,获取多维数据;2、根据制定的统一数据标准,对所述多维数据进行号码规范化、数据清洗、关联合并、数据融合处理;3、对处理后的所述多维数据进行特征分析,基于所述特征分析结果,构建智能诈骗事件识别模型,利用所述识别模型对诈骗场景和诈骗事件识别,多维综合分析识别的数据信息;4、在展示界面和外部系统,推送和呈现所述多维数据综合分析识别数据信息结果。
上述两个发明专利申请皆可以利用不同来源的数据来识别诈骗行为,但需要使用各服务提供商所采集的用户源数据,容易出现用户隐私泄露的纠纷问题,服务提供商通常不愿将源数据提供给第三方,导致真正实现数据融合较为困难。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诈联防预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虽然可以利用不同来源的数据来识别诈骗行为,但需要使用各服务提供商所采集的用户源数据,容易出现用户隐私泄露的纠纷问题,服务提供商通常不愿将源数据提供给第三方,导致真正实现数据融合较为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诈联防预警方法,其包括:
联防预警平台通过不同的数据接口分别接收多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涉诈预警信息,并分别存储;所述涉诈预警信息包括:涉诈通讯号、涉诈类型、被诈骗人通讯号及被诈骗人所属地区;
执法预警平台利用数据黑盒技术对联防预警平台所接收的涉诈预警信息进行数据清洗,将清洗后的涉诈预警数据一一对应转化为二维码,并将所述二维码显示于第一计算机;
第二计算机通过自动扫码器扫描所述二维码获取清洗后的涉诈预警数据;
安装于所述第二计算机的预警任务发布平台生成预警任务,并根据被诈骗人所属地区将所生成的预警任务发送至反诈预警员的民警端。
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第一、联防预警平台接收的是各个服务提供商分析后的数据,而非源数据,无需服务提供商提供源数据,为真正实现数据融合提供了基础;第二、联防预警平台接收不同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数据使用的是不同的数据接口,并分别存储,从数据接收及数据存储将各家数据分离开来,保证各服务提供商不会涉及数据访问及修改等权限问题,提高了各服务提供商的数据私密性;第三、执法预警平台数据利用黑盒技术对涉诈预警信息进行数据清洗,保证了处理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性;第四、涉诈预警信息转化为二维码后通过自动扫码器扫码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无需经过网络,不涉及执法预警平台的安全问题,保证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性;第五、根据被诈骗人所属地区由当地反诈预警员进行预警,统一预警渠道,可避免针对同一问题多次预警导致用户反感的问题。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计算机设置有多个区域,并通过多个所述区域同时显示多个二维码;
所述第二计算机通过自动扫码器扫描所述二维码获取清洗后的涉诈预警数据的步骤具体为:第二计算机通过多个自动扫码器一一对应扫描显示于所述第一计算机不同区域的二维码,以同时获取多条清洗后的涉诈预警数据;或者,第二计算机通过自动扫码器内部设置的多个图像采集设备或多个光电扫描设备一一对应扫描显示于所述第一计算机不同区域的二维码,以同时获取多条清洗后的涉诈预警数据。
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单个计算机显示屏同一时间显示多个二维码,配合多个自动扫码器、多个图像采集设备或多个光电扫描设备,可有效提高数据的发送速度,而且自动扫码器无需人工操作,可时时刻刻扫描发送数据,提高了数据的发送效率;对于反诈工作而言,及时的发送数据,即可及时生成预警任务,进而由反诈预警员对被诈骗人及时预警及劝阻,减少甚至避免被诈骗人的财产损失,提高反诈效果。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执法预警平台利用数据黑盒技术对联防预警平台所接收的涉诈预警信息进行数据清洗,将清洗后的涉诈预警数据一一对应转化为二维码,并将所述二维码显示于第一计算机的步骤具体为:执法预警平台利用数据黑盒技术对联防预警平台所接收的涉诈预警信息进行数据清洗,将清洗后的涉诈预警数据至少按照诈骗类型、发生时间及地区进行分类,并按照发生时间进行排序,按照次序一一对应转化为二维码,并将所述二维码显示于第一计算机。
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按照涉诈事件发生的时间进行排序,并将排序在前的数据优先转化为二维码,而后生成预警任务,进而由反诈预警员对被诈骗人及时预警及劝阻,提高了诈骗预警及劝阻的及时性,减少甚至避免被诈骗人的财产损失,进一步提高了反诈效果。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预警任务发布平台还包括:客户端,所述客户端搭建有反诈执法机构的组织架构,每个反诈执法机构中配备有管理员,所述反诈预警员的信息及权限由所述管理员进行填写及配备。
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做好预警劝阻工作的前提要具备有专业性强、分工明确的预警团队,是进行有效反诈的基础;相对于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反诈预警而言,反诈执法机构对于被诈骗人的说服力更强,本发明提高了反诈效果的同时,实现了反诈预警队伍建设的简单化、条理化及职能分工明确化。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安装于所述第二计算机的预警任务发布平台生成预警任务,并根据被诈骗人所属地区将所生成的预警任务发送至反诈预警员的民警端的步骤具体为:安装于所述第二计算机的预警任务发布平台生成预警任务,并根据被诈骗人所属地区生成预警任务列表,将所述预警任务列表发送至被诈骗人所属地区内反诈预警员的民警端;
所述安装于所述第二计算机的预警任务发布平台生成预警任务,并根据被诈骗人所属地区生成预警任务列表,将所述预警任务列表发送至被诈骗人所属地区内反诈预警员的民警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民警端接收反诈预警员接收预警任务的指令,并将相应的预警任务状态更改为不可领取。
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第一、对于反诈预警劝阻而言,时间极为重要,若直接发布预警任务给反诈预警员,容易因反诈预警员任务堆积、其他事项耽搁等原因导致反诈预警工作错误最佳时机,由反诈预警员自行领取任务可保证接取任务的反诈预警员能够及时进行预警劝阻;第二、在已有反诈预警员接收预警任务后,将相应任务修改为不可领取,可防止任务被重复领取,一方面防止因任务被重复领取浪费人力,另一方面防止重复预警对被诈骗人造成困扰。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预警任务发布平台还包括:民众端,所述反诈联防预警方法还包括步骤:
民终端接收民众注册的指令,并接收注册民众所填写的基本信息,所述基本信息包含:注册民众的手机号、所属反诈单位、紧急联系人及紧急联系人的手机号;
所述民警端接收反诈预警员接收预警任务的指令,并将相应的预警任务状态更改为不可领取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民警端接收反诈预警员上报的回访结果,并进行存储,同时将相应的预警任务状态更改为已完成。
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民众端与民警端相辅相成,民众端可收集民众的基本信息,反诈预警员可通过民众端对本地民众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在涉诈事件发生时及时根据民众所填写的手机号对民众进行预警劝阻,而后将回访结果进行上报,以此可以收集反诈数据,对反诈工作进行详细的数据统计。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民警端接收反诈预警员上报的回访结果,并进行存储,同时将相应的预警任务状态更改为已完成的步骤具体为:民警端接收反诈预警员发出的回访上报指令,弹出回访操作窗,并在所述回访操作窗中显示预警选项,所述预警选项包括:预警是否有效、被诈骗人是否被骗、诈骗类型及预警方式。
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回访是衡量预警触达事主(准受害人/受害人)的重要指标,传统的回访模式是以“记笔录”形式去记录事主的情况,这种回访记录方式大大增加了回访人员的工作量。本发明打破传统的回访记录模式,通过大量的服务案例总结出较为通用的回访内容选项,可直接通过鼠标点击选择,完成触点式的回访工作,有效提高了回访效率。完成触点式回访之后,保存处理记录可一键生成与预警任务相对应的回访记录,比如:“XX市反诈中心,ZZ(宣传预警员姓名)处理了该预警,预警有效,事主未被骗,仿冒公检法诈骗,电话回访。已电话回访,事主未被骗,已开展反诈宣传教育。处理时效10分钟以内”。
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反诈联防预警方法还包括步骤:预警任务发布平台根据存储的回访结果生成诈骗事件数据,并将所生成的诈骗事件数据发送至民众端;所述诈骗事件数据包括:被诈骗金额及劝阻金额。
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诈骗事件数据的发布可有效警示民众,被诈骗金额可提高民众的反诈骗意识,劝阻金额可提高民众对民众端的重视,民众端可以此渠道发布反诈宣传信息,提高反诈宣传效果。
一种用于实现反诈联防预警方法的系统,其包括:联防预警平台、执法预警平台、第一计算机、自动扫码器、第二计算机及预警任务发布平台,其中,所述联防预警平台用于通过不同的数据接口分别接收多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涉诈预警信息,并分别存储;所述涉诈预警信息包括:涉诈通讯号、涉诈类型、被诈骗人通讯号及被诈骗人所属地区;
所述执法预警平台用于利用数据黑盒技术对联防预警平台所接收的涉诈预警信息进行数据清洗,将清洗后的涉诈预警数据一一对应转化为二维码,并将所述二维码显示于第一计算机;
所述第二计算机用于通过自动扫码器扫描所述二维码获取清洗后的涉诈预警数据;
所述预警任务发布平台安装于所述第二计算机,包括民警端,用于生成预警任务,并根据被诈骗人所属地区将所生成的预警任务发送至反诈预警员的民警端。
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反诈联防预警方法的步骤。所述存储介质包括上述反诈联防预警方法的所有技术特征,因此也具有上述反诈联防预警方法的所有技术效果,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反诈联防预警方法,具有效果如下:第一、联防预警平台接收的是各个服务提供商分析后的数据,而非源数据,无需服务提供商提供源数据,为真正实现数据融合提供了基础;第二、联防预警平台接收不同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数据使用的是不同的数据接口,并分别存储,从数据接收及数据存储将各家数据分离开来,保证各服务提供商不会涉及数据访问及修改等权限问题,提高了各服务提供商的数据私密性;第三、执法预警平台数据利用黑盒技术对涉诈预警信息进行数据清洗,保证了处理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性;第四、涉诈预警信息转化为二维码后通过自动扫码器扫码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无需经过网络,不涉及执法预警平台的安全问题,保证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性;第五、根据被诈骗人所属地区由当地反诈预警员进行预警,统一预警渠道,可避免针对同一问题多次预警导致用户反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CN107330705A所公开根据多数据源防欺诈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CN112925971A所公开基于多源分析的诈骗话题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反诈联防预警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诈联防预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诈联防预警方法,如图3所示,其包括:
S100、联防预警平台通过不同的数据接口分别接收多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涉诈预警信息,并分别存储;所述涉诈预警信息包括:涉诈通讯号、涉诈类型、被诈骗人通讯号及被诈骗人所属地区。
S200、执法预警平台利用数据黑盒技术对联防预警平台所接收的涉诈预警信息进行数据清洗,将清洗后的涉诈预警数据一一对应转化为二维码,并将所述二维码显示于第一计算机。
在本发明进一步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S200具体为:执法预警平台利用数据黑盒技术对联防预警平台所接收的涉诈预警信息进行数据清洗,将清洗后的涉诈预警数据至少按照诈骗类型、发生时间及地区进行分类,并按照发生时间进行排序,按照次序一一对应转化为二维码,并将所述二维码显示于第一计算机。
S300、第二计算机通过自动扫码器扫描所述二维码获取清洗后的涉诈预警数据。
在本发明进一步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计算机设置有多个区域,并通过多个所述区域同时显示多个二维码。所述S300具体为:第二计算机通过多个自动扫码器一一对应扫描显示于所述第一计算机不同区域的二维码,以同时获取多条清洗后的涉诈预警数据;或者,第二计算机通过自动扫码器内部设置的多个图像采集设备或多个光电扫描设备一一对应扫描显示于所述第一计算机不同区域的二维码,以同时获取多条清洗后的涉诈预警数据。
S400、安装于所述第二计算机的预警任务发布平台生成预警任务,并根据被诈骗人所属地区将所生成的预警任务发送至反诈预警员的民警端。
进一步地,所述S400具体为:安装于所述第二计算机的预警任务发布平台生成预警任务,并根据被诈骗人所属地区生成预警任务列表,将所述预警任务列表发送至被诈骗人所属地区内反诈预警员的民警端。
所述安装于所述第二计算机的预警任务发布平台生成预警任务,并根据被诈骗人所属地区生成预警任务列表,将所述预警任务列表发送至被诈骗人所属地区内反诈预警员的民警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民警端接收反诈预警员接收预警任务的指令,并将相应的预警任务状态更改为不可领取。
较佳地是,所述预警任务发布平台还包括:民众端,所述反诈联防预警方法还包括步骤:
民终端接收民众注册的指令,并接收注册民众所填写的基本信息,所述基本信息包含:注册民众的手机号、所属反诈单位、紧急联系人及紧急联系人的手机号;
所述民警端接收反诈预警员接收预警任务的指令,并将相应的预警任务状态更改为不可领取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民警端接收反诈预警员上报的回访结果,并进行存储,同时将相应的预警任务状态更改为已完成。
进一步地,所述民警端接收反诈预警员上报的回访结果,并进行存储,同时将相应的预警任务状态更改为已完成的步骤具体为:民警端接收反诈预警员发出的回访上报指令,弹出回访操作窗,并在所述回访操作窗中显示预警选项,所述预警选项包括:预警是否有效、被诈骗人是否被骗、诈骗类型及预警方式。
优选所述反诈联防预警方法还包括:预警任务发布平台根据存储的回访结果生成诈骗事件数据,并将所生成的诈骗事件数据发送至民众端。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预警任务发布平台包括:管理端、民警端及民众端,所述管理端、民警端及民众端具备不同的作用,具体如下:
客户端部署管理:采用灵活部署的方式,在互联网云上部署,无需特殊网络配置,在互联网PC上使用浏览器即可访问;
客户端系统管理:1、客户端允许高级权限用户自由切换市县权限,可查看编辑管理对应下级的架构内容,方便上级单位进行辖区的管理;2、支持单位添加、单位信息编辑及单位删除,在自定义组织架构的同时,能够根据单位的实战情况来控制单位是否需要接收预警,是否作为群众的守护单位;3、单位的属性及类型会直接影响单位的预警接收,因此,单位公安/非公安属性及单位是否公开会直观展示在一级页面,便于系统管理员进行查看和修改操作,同时支持按单位名称精准查询,对其进行具体查看编辑操作;4、在新建子架构时需要展示上级单位、本单位名称、单位类型、是否公开、是否添加管理员等,并且可以添加无限级组织架构,如市-区/县-派出所-警务室-社区-小区…等;5、新建组织架构时,需要选择该单位的类型,分别是公安单位和非公安单位,通过单位类型的选择,判断该单位是否接收预警;6、新建组织架构时,需要选择该单位是否公开,分别是公开和非公开,通过单位是否公开的选择,判断该单位是否能够在群众注册民众端时被选择归属;7、当单位属性是公开单位时,将自动同步单位名称到地图进行查询标记,后续通过手动选择所在位置,并标记经纬度;8、高级管理员可给下辖子单位设置管理员,协助管理子单位。设置时赋予管理权限和管理的账号密码;9、在添加管理员的同时,需要对该管理员进行角色划分和权限分配,允许选择已有角色或新建角色。新建角色时可选择系统推荐的方案,或者自定义角色权限,在完成命名后确认角色启用;10、依据辖区内实战情况可在系统中执行反诈预警员(民警、辅警、推广员)添加操作,反诈预警员所属单位可设置为社区、派出所、分局等,如在推广过程中一位反诈预警员工作繁忙需他人辅助,系统支持为反诈预警员添加下级反诈预警员;11、为进一步提高系统操作的便捷性与工作效率,平台支持反诈预警员及下级反诈预警员批量添加机制,可一次性为同一单位添加多位不同反诈预警员及下级反诈预警员,也可为不同单位添加多位不同反诈预警员及下级反诈预警员;12、添加反诈预警员或者下级反诈预警员的同时,可对反诈预警员是否接收预警、是否需要登录pc端进行配置,添加完成后,系统支持对反诈预警员所属单位、反诈预警员是否登陆、反诈预警员PC端及民警端是否打开等信息进行直观展示。同时,支持在反诈预警员管理中依据反诈预警员所属单位、反诈预警员姓名、反诈预警员账号做精准检索,快速搜索定位反诈预警员,便于对反诈预警员队伍进行高效精准管理。在未推广之前系统支持对反诈预警员、下级反诈预警员信息进行查询、修改及删除操作。
客户端预警中心:1、在管理端直观展示准受害人电话、诈骗类型、优先级、最后一次与诈骗分子接触时间、最后一次发现居民与诈骗分子接触时间、预警数据来源、预警单位、劝阻状态及处理时间等字段类信息,同时可对辖区内所有预警信息进行精准查询,检索查询字段包括:预警单位、预警时间、居民电话及是否包含下级子单位等条件;2、为避免民警没有及时回访造成民众被骗的现象,管理端不但实现对预警信息查询,同时具备操作功能,对准受害人进行详情查看与领取任务;当领取该预警后,显示对应民众信息以及本次预警信息,本次预警信息需要包括对应的居民电话、诈骗类型、预警优先级、最后一次与诈骗分子接触时间、最后一次发现居民与诈骗分子接触时间、预警数据来源、劝阻状态、劝阻人、领取任务的时间及劝阻完成时间;3、对领取的预警信息添加劝阻记录,劝阻信息需包括是否被骗、劝阻金额、被骗金额及备注信息等,并允许显示劝阻记录;4、根据预警单位、预警时间及居民电话等字段检索预警。
客户端统计中心:1、为了方便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的管理和实际预警进程,预警的同时系统会依据每日和时间区间(自定义选择时间区间)对不同单位进行统计,辅助实现上下级单位联动管理机制,按民众数、注册数及受保护人数实现趋势分析;2、每日累计明细统计,主要针对各级单位每日数据进行精准统计展示,通过统计单位的选择和时间区间的范围定义,平台将会根据其单位的关注民众数、注册用户数及受保护人数,在时间区间内以每日数据详情形成折线趋势图,图示化时间范围内的预警数据,同时以表格形式罗列展示每日单位的关注民众数、注册民众数、累计民众数、累计注册民众数及累计受保护人数等详情数据;3、按时间统计中,包含了不同字段的数据统计,统计字段分别为:单位名称、新增关注民众数、取消关注民众数、净增关注民众数、新增注册民众数、流失注册民众数、净增注册民众数、累计关注民众数、累计注册民众数及累计受保护人数;为平台使用人员快速理解其以上字段含义,在按时间统计页面中对不同字段进行了字段定义注释,让平台操作使用更加方便快捷,不会因专业术语而浪费咨询时间;在确定单位及设置时间区间后查询,平台支持对上下级所有单位推广详情数据列表展示,同时支持数据导出,便于对单位的数据统计及数据导出整理。
客户端统计中心:1、在平台中可对本辖区内上下级单位进行自定义搭建添加,由于上下级间职能不同,对平台某些功能权限需进行配置不同角色,因此在角色管理模块中,支持添加不同单位间使用的角色权限;2、为激励反诈预警员之间的推广积极性,平台后台会为推广数据不同的反诈预警员进行等级划分,等级划分的规则依据辖区内人口总数,推广进度进行配置,在反诈预警员满足设置的不同等级条件后,其会被划分为不同级别名称;3、因公安系统内部轮岗制度,导致民警有辖区调动需求,因反诈预警员的再次添加会造成工作的重复力度,为避免给各级管理员带来不必要工作量,平台后台搭建了反诈预警员单位转移功能,可根据宣传民警的单位转移需求,对其进行单位间转移;如宣传民警需将民众、注册民众或者下级反诈预警员一起附带转移,可在转移中进行选择确认,同时支持选其一附带,提高系统平台的适用性;4、单位守护用户包含注册民众及注册民众添加的家人,因辖区随着社会发展及管理变动,会在不同时间段内进行调整,为满足及符合辖区调整业务逻辑,平台支持对单位的守护数整体转移功能,并会统计转移记录日志,此功能适用于单位合并,避免单位调动、合并导致守护用户丢失现象;5、平台发挥其作用的关键点,在于辖区预警注册数与人口总量覆盖率的高低,覆盖率愈高,作用愈大,为实现检测覆盖率问题,平台内内置了手机号覆盖率检测功能,可通过本地号码上传,与平台注册民众手机号码进行匹配检测,最终统计算出覆盖率及未覆盖的全量手机号码,支持下载;6、单位多管理员配置,通过民众使用场景分析,同一级单位需多人登录,因安全性配置逻辑导致同一账号无法实现多人登录操作,因此平台配备多管理员配置入口,通过此功能,主账号可自主根据实战需求添加多位同级分身账号,即可实现同级多账号多人登录应用需求;7、平台主要辅助公安实现反诈预警推进,其中精准宣传主要通过对注册民众进行身份标签实现将其划分不同人群;因社会群体庞大,人口组成部分复杂,网络犯罪分子会根据不同人群生活需求,进行实施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网络犯罪行为,因此受到电信网络诈骗的侵害类型不尽相同,为实现对群众做精准化宣传,平台会依据群众的年龄、性别、兴趣、区域及职业进行标签化分类管理。
民警端:1、支持单位累计注册数、单位累计关注数、个人今日净增关注数、累计关注数、个人今日净增关注数、累计注册数、分人累计劝阻数、单位累计劝阻数等字段数据做精准统计展示,通过数据统计会将对应单位下宣传民警推广数据进行排行;2、具备接收辖区预警信息权限,同时会同步至预警列表中进行划分待领取预警、待劝阻预警、已劝阻预警等分类统计,支持对准受害人手机号做精准检索;3、可展示诈骗预警的居民电话、发现时间、劝阻时间、受害人微信昵称、受害人性别、职业标签、关注来源、关注时间、注册时间、守护单位、关注状态、诈骗发生时间、诈骗预警时间和诈骗类型等;4、在领取预警任务时,提示领取后他人将无法领取此任务,如果确认领取,请及时劝阻;若任务被领取,则提示该任务已被[单位-姓名]领取,请提醒他及时劝阻,或提示该任务正在被[大数据反诈平台]劝阻,如果继续劝阻可能会造成重复回访;5、预警通过服务号载体进行推送通知,作为强提醒,可在服务号消息接收预警推送。
一种用于实现反诈联防预警方法的系统,其包括:联防预警平台、执法预警平台、第一计算机、自动扫码器、第二计算机及预警任务发布平台,其中,所述联防预警平台用于通过不同的数据接口分别接收多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涉诈预警信息,并分别存储;所述涉诈预警信息包括:涉诈通讯号、涉诈类型、被诈骗人通讯号及被诈骗人所属地区;
所述执法预警平台用于利用数据黑盒技术对联防预警平台所接收的涉诈预警信息进行数据清洗,将清洗后的涉诈预警数据一一对应转化为二维码,并将所述二维码显示于第一计算机;
所述第二计算机用于通过自动扫码器扫描所述二维码获取清洗后的涉诈预警数据;
所述预警任务发布平台安装于所述第二计算机,包括民警端,用于生成预警任务,并根据被诈骗人所属地区将所生成的预警任务发送至反诈预警员的民警端。
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反诈联防预警方法的步骤。所述存储介质包括上述反诈联防预警方法的所有技术特征,因此也具有上述反诈联防预警方法的所有技术效果,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 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在此提供的算法或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发明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除有特殊说明外,不应理解为对执行顺序的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反诈联防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联防预警平台通过不同的数据接口分别接收多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涉诈预警信息,并分别存储;所述涉诈预警信息包括:涉诈通讯号、涉诈类型、被诈骗人通讯号及被诈骗人所属地区;
执法预警平台利用数据黑盒技术对联防预警平台所接收的涉诈预警信息进行数据清洗,将清洗后的涉诈预警数据一一对应转化为二维码,并将所述二维码显示于第一计算机;
第二计算机通过自动扫码器扫描所述二维码获取清洗后的涉诈预警数据;
安装于所述第二计算机的预警任务发布平台生成预警任务,并根据被诈骗人所属地区将所生成的预警任务发送至反诈预警员的民警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诈联防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机设置有多个区域,并通过多个所述区域同时显示多个二维码;
所述第二计算机通过自动扫码器扫描所述二维码获取清洗后的涉诈预警数据的步骤具体为:第二计算机通过多个自动扫码器一一对应扫描显示于所述第一计算机不同区域的二维码,以同时获取多条清洗后的涉诈预警数据;或者,第二计算机通过自动扫码器内部设置的多个图像采集设备或多个光电扫描设备一一对应扫描显示于所述第一计算机不同区域的二维码,以同时获取多条清洗后的涉诈预警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诈联防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法预警平台利用数据黑盒技术对联防预警平台所接收的涉诈预警信息进行数据清洗,将清洗后的涉诈预警数据一一对应转化为二维码,并将所述二维码显示于第一计算机的步骤具体为:执法预警平台利用数据黑盒技术对联防预警平台所接收的涉诈预警信息进行数据清洗,将清洗后的涉诈预警数据至少按照诈骗类型、发生时间及地区进行分类,并按照发生时间进行排序,按照次序一一对应转化为二维码,并将所述二维码显示于第一计算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诈联防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任务发布平台还包括:客户端,所述客户端搭建有反诈执法机构的组织架构,每个反诈执法机构中配备有管理员,所述反诈预警员的信息及权限由所述管理员进行填写及配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诈联防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于所述第二计算机的预警任务发布平台生成预警任务,并根据被诈骗人所属地区将所生成的预警任务发送至反诈预警员的民警端的步骤具体为:安装于所述第二计算机的预警任务发布平台生成预警任务,并根据被诈骗人所属地区生成预警任务列表,将所述预警任务列表发送至被诈骗人所属地区内反诈预警员的民警端;
所述安装于所述第二计算机的预警任务发布平台生成预警任务,并根据被诈骗人所属地区生成预警任务列表,将所述预警任务列表发送至被诈骗人所属地区内反诈预警员的民警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民警端接收反诈预警员接收预警任务的指令,并将相应的预警任务状态更改为不可领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诈联防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任务发布平台还包括:民众端,所述反诈联防预警方法还包括步骤:
民终端接收民众注册的指令,并接收注册民众所填写的基本信息,所述基本信息包含:注册民众的手机号、所属反诈单位、紧急联系人及紧急联系人的手机号;
所述民警端接收反诈预警员接收预警任务的指令,并将相应的预警任务状态更改为不可领取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民警端接收反诈预警员上报的回访结果,并进行存储,同时将相应的预警任务状态更改为已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诈联防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民警端接收反诈预警员上报的回访结果,并进行存储,同时将相应的预警任务状态更改为已完成的步骤具体为:民警端接收反诈预警员发出的回访上报指令,弹出回访操作窗,并在所述回访操作窗中显示预警选项,所述预警选项包括:预警是否有效、被诈骗人是否被骗、诈骗类型及预警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诈联防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诈联防预警方法还包括步骤:预警任务发布平台根据存储的回访结果生成诈骗事件数据,并将所生成的诈骗事件数据发送至民众端。
9.一种用于实现反诈联防预警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联防预警平台、执法预警平台、第一计算机、自动扫码器、第二计算机及预警任务发布平台,其中,所述联防预警平台用于通过不同的数据接口分别接收多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涉诈预警信息,并分别存储;所述涉诈预警信息包括:涉诈通讯号、涉诈类型、被诈骗人通讯号及被诈骗人所属地区;
所述执法预警平台用于利用数据黑盒技术对联防预警平台所接收的涉诈预警信息进行数据清洗,将清洗后的涉诈预警数据一一对应转化为二维码,并将所述二维码显示于第一计算机;
所述第二计算机用于通过自动扫码器扫描所述二维码获取清洗后的涉诈预警数据;
所述预警任务发布平台安装于所述第二计算机,包括民警端,用于生成预警任务,并根据被诈骗人所属地区将所生成的预警任务发送至反诈预警员的民警端。
10.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反诈联防预警方法的步骤。
CN202111324432.4A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反诈联防预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0210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4432.4A CN114021039B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反诈联防预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4432.4A CN114021039B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反诈联防预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21039A true CN114021039A (zh) 2022-02-08
CN114021039B CN114021039B (zh) 2022-08-23

Family

ID=80062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24432.4A Active CN114021039B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反诈联防预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2103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41199A (zh) * 2024-01-09 2024-02-09 成都了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统一调度的事件枢纽平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1163A (zh) * 2012-07-20 2012-12-19 江苏缨思贝睿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送方法及数据传送系统
CN106970911A (zh) * 2017-03-28 2017-07-21 广州中国科学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防范电信诈骗系统及方法
CN110148001A (zh) * 2019-04-29 2019-08-20 上海欣方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欺诈交易智能预警的系统及方法
CN111241077A (zh) * 2020-01-03 2020-06-05 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数据的金融欺诈行为的识别方法
CN111915468A (zh) * 2020-08-14 2020-11-10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新型的网络反诈骗主动巡检与预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1163A (zh) * 2012-07-20 2012-12-19 江苏缨思贝睿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送方法及数据传送系统
CN106970911A (zh) * 2017-03-28 2017-07-21 广州中国科学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防范电信诈骗系统及方法
CN110148001A (zh) * 2019-04-29 2019-08-20 上海欣方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欺诈交易智能预警的系统及方法
CN111241077A (zh) * 2020-01-03 2020-06-05 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数据的金融欺诈行为的识别方法
CN111915468A (zh) * 2020-08-14 2020-11-10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新型的网络反诈骗主动巡检与预警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41199A (zh) * 2024-01-09 2024-02-09 成都了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统一调度的事件枢纽平台
CN117541199B (zh) * 2024-01-09 2024-04-16 成都了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统一调度的事件枢纽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21039B (zh) 2022-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79879B1 (en) Incident reporting system and method
US780545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members of a gang or security threat group
US2007000565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alyz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tities
CN110674238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禁毒情报研判系统
Dennis A Mosaic Shield: Maynard, the Fourth Amendment, and Privacy Rights in the Digital Age
CN109658044A (zh) 河长app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1587576A (zh) 一种公安案事件公众查询、监督系统
Reid et al. An evaluation of CCTV in a car park using police and insurance data
CN110245841A (zh) 一种网约车风险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Maltz Evaluation of crime control programs
WO2010021479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haring profits with one or more content providers
CN106934592A (zh) 一种举报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4021039B (zh) 一种反诈联防预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0394900B1 (en) Community-based investigative tools
CN1719480A (zh) 金融账户安全系统
CN110598461A (zh) 野生动物信息管理方法、装置、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0574817B2 (en) Methods of using call for service data in an analytic capacity
Kim et al. 5G based smartcity convergence service platform for data sharing
Henderson Real-time and historic location surveillance after United States v. Jones: An administrable, mildly mosaic approach
CN112488498A (zh) 一种公安民意合成应用系统
DE69630899T2 (de) Kommunikationssystem
Jacobson et al. The reducing burglary initiative: Investigating burglary
Paasche Coded police territories:‘detective software’investigates
CN113157925A (zh)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政务分析系统
CN111311087A (zh) 一种边海防勤务指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